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网>> 文学>> 文学研究>> 浏览文章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视角2014-2-24 14:41:59 来源:中国作家网我要评论我要投稿0作者:刘金祥

文化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和文化学的重要维度,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和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承、流布等方面与地理环境内在关系的学科,其主旨在于探讨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人类社会的文化定型活动,以及这些文化定型活动在改变人文环境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所发挥的作用。近年来一些论者将文化地理学引入文艺批评的视域,发掘和解读文艺作品的文化地理意蕴,提升了文艺批评的品位和层次。鉴于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尚处于不自觉状态,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梳理和解析。

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发轫于文化社会学与现代文化地理学的交汇与融和。文化社会学强调社会环境,包括历史、人文、宗教、风俗、法律、民族性格、时代精神等因素对文学艺术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这就决定了文艺批评必须从社会环境角度对文艺作品进行观照和审视。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地理观念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关注地理观念对于文艺叙述在审美世界里所涵育的新的地理空间形式,它与文学艺术对地理环境及其生活于其中的民族的认识和表达,在本质上迥然有别,因为文学艺术是叙述者经过所在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等中间环节加以实现和体现的。文艺批评既包含一定的思想内涵,同时又带有评论者的价值判断,而发掘思想内涵和建构价值判断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文化地理学方法的支持和引导,换言之,文艺批评只有准确揭示一定历史条件下文艺作品对地理环境的状绘和摹写,以及这种状绘和摹写所形成的审美个性和审美风格,才能深透地袒露蕴含其中的意识形态意蕴。所以,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不仅能够扩展人类审美的地理空间,而且能够彰显社会发展的人文风貌。

把握和处理好文学艺术创作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直接影响着文艺创作的品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文艺批评方法的生成。西方早期的文艺理论家既把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作为阐释内容,也把文学艺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纳入论述范畴,并将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融为一体加以考察言说。18世纪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科在其所著的《新科学》一书中,就把对诗歌起源的探究放在远古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之中。法国斯达尔夫人在其《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中,从宗教、社会风俗和法律等社会因素层面打量文学艺术,并阐述了文学对宗教、社会风俗和法律的反作用,强调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她对地理环境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表现出浓厚兴趣,指出西欧南方文学与北方文学的差异与地理要素似乎密不可分。19世纪欧洲文化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出发研究环境与文学艺术形成的内在肌理,他把文学艺术看作是“绝对理念”的演化形式,认为文学艺术是时代、环境、民族观念的综合体现,其中的环境既包括社会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最早系统地提出了地理环境对文学艺术本质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论断,是西方较早从地理环境视角诠释文学艺术起源和创作的重要哲学家之一。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和文艺批评家泰纳,在吸纳孟德斯鸠德的文学地理学方法、斯达尔夫人的文学社会学方法和黑格尔的“理念论”的前提下,提出了种族、环境和时代是文学艺术本质的三个决定性元素。在这里,尽管泰纳所讲的“环境”仍然是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但与斯达尔夫人等文学社会学家不同的是,泰纳鲜明地指出,“居住在寒冷潮湿地理环境下的民族,受环境困扰生成忧郁性格,倾向于狂醉、贪食,渴望战斗流血的生活;而居住在地理环境美丽的海岸的民族,则向往航海和商业,偏爱社会的事物、雄辩术、科学发明、艺术等”,更加注重强调自然环境对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

作为文学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艺批评,客观上决定了必然要将触角延伸至文化地理学境域。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取向,肇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并延续至今,主要受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学、当代地理科学,以及文化产业兴起等诸因素的影响,相对成熟的文化地理学文艺批评模式,当首推英国文化学者迈克·克朗的《文化地理学》,该书从理论批评角度对文化地理学的文艺批评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提出“缺少文化地理考量的文艺批评是蹩脚的和不可靠的”著名观点。而以文化地理学原理统领文艺批评的代表性著作,应该是美国文化地理学批评家爱德华·W。萨义德的《东方学》和《文化与帝国主义》两部专著。这两部专著从意识形态和地缘文化两个方面对西方殖民统治时代文艺批评的规律、特点和本质进行了深层揭示。

与孟德斯鸠、黑格尔等西方著名思想家倡导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和文学的地理决定论者不同,迈克·克朗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的落脚点,在于研究“文化是怎样塑造日常空间的”,也就是说,他注重研究文学艺术以及其他文化传播媒介的文化传播的能动性作用,研究它们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空间观念和地理意识形成的影响。迈克·克朗从文化地理学角度思考了国家、民族、商业、公司、商店、商品、文学、音乐、电影等在文化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也研究了居住地区特别是地理环境对人们产生的各种影响。在《文化地理学》中,迈克·克朗首先从众多关于“文化”的界说中确定了自己的方向,认为文化是“一整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它们使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意义,生活中那些物资的形式和具有象征性的形式产生于这些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明确提出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就是注重“研究文化在现实地域空间中的作用问题”。在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视野里,文化尽管作为一整套的思想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绝非生活的剩余物,不是可有可无和无关紧要的东西,它是人类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就是赋予生命以意义的事物”。从这种观点来看,文化作为价值体系和观念体系就是与人们的生活和创造紧密相连,没有一定的文化观念就不可能催生和冶炼出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因此,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地理环境的叙述和描写,以及文学艺术关于地理环境叙述和描写所生成的审美形式,就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研究、分析、认识一定的社会文化,就必须研究它的文学艺术作品及其中的地理空间的叙述、描写及建立在其上的审美形式所包含的文化意义。由此可以看出,迈克·克朗的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就是揭示文学艺术创作审美形式的社会意义,揭示文学艺术对于地理空间的叙述和描写以及这种叙述和描写形成的审美形式的社会价值。爱德华·W。萨义德对文艺批评的定义则更多地带有文化地理学的色彩,他认为所谓文艺批评“有两重意思,首先,它指的是描述、交流和表达的艺术等活动,这些活动相对独立于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同时,它们通常以美学形式而存在,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娱乐”。他指出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对于形成帝国主义态度、参照系和生活经验极其重要,因为小说的“故事是殖民探险者和小说家讲述遥远国度的核心内容,它也成为殖民地人民用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和自己历史存在的方式”。萨义德通过对小说家奥斯丁、狄更斯、康拉德等人作品的美学分析,阐明了西方小说美学形式的生成与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统治不无关系,笃化了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立场。

我国尽管迄今尚未构建完整而科学的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和机制,但古代文人早已认识到地理环境与作家人品养成、与文学艺术作品生成之间的内在联系,先秦时期的文艺批评论著《毛诗序》就主张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将形成不同的诗歌风格。魏晋南北朝时代形成的我国第一部文艺批评专著《文心雕龙》,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调详尽细密地阐述了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对文学艺术演进的影响,以及文学艺术对于环境意识形成的反作用。检测和裁断中国诗歌散文最根本的审美标准是“意境说”,而意境的生成就是自然环境中情与景的交融。因此,我国诗歌散文强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情感的引发作用,以及反过来诗歌散

文审美形式对于人类情感的升华作用。不仅如此,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自然地理学的批评,就建立于“文以载道”的哲学基础之上。《文心雕龙》首篇《原道》指出,“文之为德者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把“文”区分为形文、声文和情文,人文源自于太极、源自于自然。诗歌散文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成为我国古代诗论的重要内容。

与西方不同,我国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无论是古代的诗论和文论,还是现当代关于乡土文学和地域文化的研究,更偏重于强调地缘特征对于文学艺术风格生成的内在作用;而西方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则既研究地理环境与文学艺术生成的关系,又注重人类通过对地缘环境的认知理解所形成的意识形态内涵,进而确立话语权者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们的日常生活态度和现实政治态度,而这些强势者的日常生活态度和现实政治态度,又决定着文艺批评在不同地理空间的表现形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存在着两个层次上的地理空间:一个是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空间;一个是处于一定地理环境下的人们对自己以及其他地理空间的认识和理解,前者客观地存在着,只有以理性态度和科学方法才能加以揭橥和评骘,而后者却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地理空间的文化判断,它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们,透过社会意识形态对于地理空间的认识和把握。与此相联系,存在着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地理空间意识和态度,以及在地理空间态度、观念的引领和统筹下,作家艺术家对地理空间的美学表达和艺术言说。可以说,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的价值在于,不仅展现了作家艺术家对地理空间的美学处理方式,更重要的是向人们传递了关于地理环境的历史态度和人文立场。

(编辑:李万欣)

文化地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文化地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文化地理学(Cultural geography) 课程号(代码):10621820-0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54 学分: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目的: 1、了解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两种。 2、结合实例了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包括聚落、建筑、服饰、习俗、艺术、语言、宗教等与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水体、气候、植被、土壤方面内容。 3、培养学生灵活看待“文化”这一现象,文化与环境密切相关。 4、学会分析不同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或文化事物,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与方法,并把实际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要求: 学生在了解文化地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深入社会生活去仔细观察,并用所学理论进行具体分析。做一个“身边的文化与地理”专题讨论与研究,做为中期考试内容。 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以下划线或*等方式注明 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主要分专题讲解各种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主要以中国为例)。 绪论:文化及文化地理基本理论介绍。*(8学时) 一、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两种。 二、文化地理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三、中国近代对“地理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及中国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四、文化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地形与文化(12学时) 一、山地(包括丘陵)与文化 二、平原与文化 三、高原与文化 四、盆地与文化

第二章:水系与文化(6学时) 一、河流与文化 二、海洋与文化 第三章:气候与文化*(6学时) 一、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的变迁 二、气候变迁与中国历史 三、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 四、气候变迁与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南下及文化带的移动 第四章:城市与文化(9学时) 第五章:景观地理学简介(3学时) 第六章:身边的文化与地理(12学时) 一、我们生活的文化区 在确定一个观察地区以后,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观察身边的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进而总结所观察 地区的文化特点。 1.语言。所观察地区的主要语言是汉语,还是其他语言?如果是汉语,是否是普通话? 2.宗教信仰。所观察地区的人们有无宗教信仰?如果有,以什么信仰为主? 3.艺术。所观察地区有无地方艺术形式?如果有,是什么? 4.经济活动。所观察地区的主要经济类型是什么?农耕、牧业、渔业还是其他类型?如果是其他类型,又 属什么性质? 5.生活习俗。所观察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有什么特点? 从以上的五个调查项目,我们就可以简单归纳我们身边的文化属那一类文化区,当然文化区的划分有不同 的标准,可从最直观、有代表性的意义上考虑。 二、无处不在的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的例子,在前面几节中所列不少,通过这些例子,我们不仅让学生了解历史上的各种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是通过何种形式扩散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化事物和现象空间扩散的观察能力。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文化扩散的媒体日益丰富,并逐渐普及到人们的生活领域中,如我们熟悉的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如普通话的扩散、流行服饰的扩散等等。我们身边的文化扩散现象比比皆是,传统文化的弘扬,现代和当代文化的流行和普及,都离不开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各个文化区在不断吸收其他文化区的文化优势,并将其与地方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同时,便赋予了地方文化新的生命意义。世界文化就是在不断的趋同和趋异中发展的。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文化扩散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构成了英语这种精神文化要素的扩散过程;农民或工人使用某种新的机器,是一种物质文化要素的扩散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没有文化扩散,就没有社会的发展。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也在发展,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扩散这种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一种情况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提高,文化扩散在时间上、空间上日益变短、变小,一种是文化扩散促进了文化交流,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教学重点: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通过有关的图片、资料给学生较为直观的知识。 2、从学生具体生活实例,通过其讨论得出结论。 3、以学生自学为主,精讲多练,讲练紧密结合。 四、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文化地理学读后感

《文化地理学》读后感 我读了这本书之后知道了当代的地理学的文化倾向,对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讲诉了文化地理学从地理的角度的角度研究文化,着重研究文化是怎样在实际生活中起作用的,并将文化视为实际生活情景可定位的具体现象。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没能太细致品读这本书,只是把这本书通读了几遍,能大概了解其中的能容,对其有些比较浅显的读后感。 我从中得知了文化是怎样塑造日常空间的?也从中得知了“地图”的新概念,知道了人们对“地图”绘制方法有了新的审视。这本书论述了精神与文化,人的实践活动与地域以及各种文化与地理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书中的出了不止一个答案,而是提供了许多的不同的实例以及研究这些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标准的答案出现,与世界多元化是有莫大的的联系的,熟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水土造就不同的种族么,当代的经济也影响着文化和地理。 当我看到了这个书的名字时,以为只和文化和地里有关,当我读下去之后才发现它是包括很多方面的一门科学,而后的结构主义者的批评,大体上来说是针对关注社会模式是如何运转的。从这本书中也得知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必须超出高雅文化的范畴,它不仅研究西方的生后方式,也研究了边远民族的生后方式。人们利用空间的方式研究民族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文章中还提到了地理景观,,认为众多地理景观的形成过程表现了当前社会的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又也通过各种不同的景观得意保存和发展下来。它也反映了一种社会的或者说是一种文化的信仰,实践和技术,地理景观就像文化一样,是这些因素的集中体现。而且地理景观本身向我们阐明为什么一个国家要建立在当下这个特有的模式下,而这个模式又是如何作用于地理景观,并使地理景观如此和谐的表现在人们面前,并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这本书也谈到了如何用“历史重写本的思想”来诠释了这种地理景观。他完美地将不同时期地理景观的发展于文化的空间融合起来。

文化地理学复习题

文化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1.何为文化特质?判断下面几组名词中那些是文化特质。宗教与道教;语言与汉语;收入分配制度与按劳分配;交通工具与火车。 2.文化结构包括哪些?根据身边的事物,在不同的文化层中列举数种文化特质。 3.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是什么? 4.文化地理学概念?文化地理学研究课题(内容)有哪些? 5.试论述生产文化的地域性。 6.试述生活文化的地域性。 7.影响物质文化地域性的因素有哪些? 8.怎样理解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9.地名的概念?地名的主要性能是什么?地名景观的种类有哪几种? 10.宗教与地理环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11.文学有何地域差异?文学和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12.什么是文化生态学? 13. 举例论述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印记(文化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 14.形形色色的自然观主要可以归纳为哪几类? 15.什么是文化转型?引致文化转型的因素有哪些? 16.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间有何关系?

17.何为文化特质?何为文化综合体? 18.何为文化源地?文化源地有哪些种? 19.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20.关于文明产生的地理条件有几种学说? 21.比较文化扩散和文化传播的异同。 22.文化扩散有几类?每类又分几种? 23.文化传播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何关系? 24.何为刺激扩散?请举出身边的三个例子。 25. 简述文化传播的规律。 26.什么是文化区?文化区的类型包括哪几种? 27.世界和中国的主要的文化区有哪些? 28.文化整合的概念及文化地理学中的意义何在? 29.什么是文化景观? 30.如何区分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 31.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32.为什么说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折射物? 33.文化景观的野外考察有何重要意义?

文化地理学

当前位置:北京文艺网>> 文学>> 文学研究>> 浏览文章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视角2014-2-24 14:41:59 来源:中国作家网我要评论我要投稿0作者:刘金祥 文化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和文化学的重要维度,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和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承、流布等方面与地理环境内在关系的学科,其主旨在于探讨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人类社会的文化定型活动,以及这些文化定型活动在改变人文环境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所发挥的作用。近年来一些论者将文化地理学引入文艺批评的视域,发掘和解读文艺作品的文化地理意蕴,提升了文艺批评的品位和层次。鉴于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尚处于不自觉状态,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梳理和解析。 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发轫于文化社会学与现代文化地理学的交汇与融和。文化社会学强调社会环境,包括历史、人文、宗教、风俗、法律、民族性格、时代精神等因素对文学艺术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这就决定了文艺批评必须从社会环境角度对文艺作品进行观照和审视。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地理观念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关注地理观念对于文艺叙述在审美世界里所涵育的新的地理空间形式,它与文学艺术对地理环境及其生活于其中的民族的认识和表达,在本质上迥然有别,因为文学艺术是叙述者经过所在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等中间环节加以实现和体现的。文艺批评既包含一定的思想内涵,同时又带有评论者的价值判断,而发掘思想内涵和建构价值判断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文化地理学方法的支持和引导,换言之,文艺批评只有准确揭示一定历史条件下文艺作品对地理环境的状绘和摹写,以及这种状绘和摹写所形成的审美个性和审美风格,才能深透地袒露蕴含其中的意识形态意蕴。所以,文艺批评的文化地理学方法,不仅能够扩展人类审美的地理空间,而且能够彰显社会发展的人文风貌。 把握和处理好文学艺术创作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直接影响着文艺创作的品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文艺批评方法的生成。西方早期的文艺理论家既把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作为阐释内容,也把文学艺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纳入论述范畴,并将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融为一体加以考察言说。18世纪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科在其所著的《新科学》一书中,就把对诗歌起源的探究放在远古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之中。法国斯达尔夫人在其《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中,从宗教、社会风俗和法律等社会因素层面打量文学艺术,并阐述了文学对宗教、社会风俗和法律的反作用,强调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她对地理环境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表现出浓厚兴趣,指出西欧南方文学与北方文学的差异与地理要素似乎密不可分。19世纪欧洲文化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出发研究环境与文学艺术形成的内在肌理,他把文学艺术看作是“绝对理念”的演化形式,认为文学艺术是时代、环境、民族观念的综合体现,其中的环境既包括社会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最早系统地提出了地理环境对文学艺术本质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论断,是西方较早从地理环境视角诠释文学艺术起源和创作的重要哲学家之一。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和文艺批评家泰纳,在吸纳孟德斯鸠德的文学地理学方法、斯达尔夫人的文学社会学方法和黑格尔的“理念论”的前提下,提出了种族、环境和时代是文学艺术本质的三个决定性元素。在这里,尽管泰纳所讲的“环境”仍然是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但与斯达尔夫人等文学社会学家不同的是,泰纳鲜明地指出,“居住在寒冷潮湿地理环境下的民族,受环境困扰生成忧郁性格,倾向于狂醉、贪食,渴望战斗流血的生活;而居住在地理环境美丽的海岸的民族,则向往航海和商业,偏爱社会的事物、雄辩术、科学发明、艺术等”,更加注重强调自然环境对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

文化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论述题(10*10=100) 1:试论述生产文化的地域性 2:怎样理解生活文化的地域性 3:影响物质文化地域性的因素有哪些? 4:怎样理解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5:地名的主要性能(性质和职能)是什么?地名景观的种类有哪几种? 6:宗教与地理环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7:你对文学的地域差异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有怎样的理解? 8:文化生态学: 9:怎样理解文化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 10:应用文化生态学研究文化地理学问题应注意些什么(简答) 1:(1)农业文化具有地域性,世界农业文化文化区的存在就是农业文化区域性的充分表现。根据其鲜明的地域特点,分布上可分为热带雨林农业文化区、草原农业文化区、干旱沙漠农业区文化区等8大农业文化区。(2)工业产业文化的地域性,一般遵循工业产业分布的特点和区域差异。由于不同的工业生产的所要 求的各类要素的配置不一样,所以工业产业就形成了明显的的地区差异。此外,特定时期的国家政策也会对工业生产的布局带来影响。 2:主要可以分为衣、食、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服饰文化:在衣着方式、制衣布料、服饰色彩、服装形态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地域性。如制衣布料,因其衣料资源的分布差异,早期的地区差异明显:中国广泛使用丝绸,南亚多用黄麻,靠近北极都用兽毛衣料。

(2)饮食文化:在食物原料、烹饪等方面,区域间都出现了差异。因各地食材不同,人们口味不一,形成了“南甜北咸”的八大菜系。 (3)居住文化: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居住形式。因地域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不用,就形成了口袋房、四合院、洞穴式、干栏式等风格形式的建筑。 3:(1)自然因素:主要指自然地理环境:气候通过对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而形成与各地气候条件相符的物质文化;地形和水文因素对于生产和生活方式有重要影响;而地质和生物对居住文化、交通运输、饮食结构都有一定影响。 (2)社会、人文因素:首先经济条件决定了物质文化的内容、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其变化还影响着居住文化;再者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对信仰宗教的民族的物质文化有重要影响;其次文化交流、民族交往可以使个民族、各地区的物质文化相互交融和吸纳。 4:语言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以及分布格局等于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环境与语言的产生:首先语言中的词汇受环境的影响的最大、最直接;其次,环境过语言来作用于语音,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人心理上、生理上的差异,从而引起人语音、声调以及表达感情方式的不尽相同;环境还对语言的语法产生有影响,环境塑造出的民族心态会在语法上体现。 (2)环境对语言插播、演进的影响:语言自身的发展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变化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往往会促进或阻碍语言的传播,从未形成了方言;而人文环境的对语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政区域、移民、国家政策及经济水平等因素对语言发展的强烈影响。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建制往往对语言的传播扩散骑着决定性作用。国家的方针则往往通过影响移民来影响语言的扩散。 5:地名的主要性能是:社会性、历史性、文物性、指位性、地域性、稳定性、可变性和衍生性。地名景观的种类:山水地名(赤峰、华山)、示位地名(山南水北为阳,衡阳)、寄意地名(西安、宝鸡)、特产地名(盐城)、民

第三节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一、古代中国的文化地理学 1 、古代中国的文化地理现象记载 远在2000年前,文化地理思想的萌芽;如《山海经》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汉书》专设地理志,此后“方志”延续不绝,蔚为大观。 2 、古代中国对文化地理的理论性探讨 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礼记王制》、《管子水地篇》、《考工记》 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质疑:“有恒言曰:水土,人也者,非水土不生,而非水土所能囿也……人之性禀于天,自畿土中至于海隅,日出一地。习者则系乎君之令,师之教,而非水土所含也。”(明朝杨慎,《赶州乡试录?序》) 二、中国近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输入 · 梁启超:鼓吹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 ·● 《地理与文明之关系》《亚洲地理大势论》《中国地理大势论》《欧洲地理大势论》 ·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 · 竺可桢:《天时对于战争之影响》《气候与人生及其他之关系》 三、当代中国文化地理学 新世纪以来:新文化地理学的引入 从无到有、从单一区域到多级区域、从单一问题到多元问题,逐渐走向具体化、区域化、综合化 1 文化地理学理论的引进、消化及其发展 1983 年底,国内地理界读到的第一本文化地理学著作是香港学者陈正祥先生的《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 1985 年,“人文地理学论丛”中刊登了钱今昔教授的《文化地理学与现代化建设》一文,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以此呼吁为正式开篇,走上了迅速发展的轨道。 八十年代中期,我国第一个系统引入文化地理学现代理论体系并在高校教育中全面介绍给学生的是北京大学的王恩涌教授。 王恩涌先生的《文化地理学导论》于1989年由高教出版社正式出版,将各个文化地理

文化地理学 (第一节)

文化地理学 王晓芳 wangxiaofang@https://www.doczj.com/doc/10874944.html, Culture Geography 参考书目 作者:(英)迈克·克朗著, 杨淑华等译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尚意孔翔朱竑编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王恩涌等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有关参考资料 1 、周尚意,孔翔,朱竑编著.文化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英)安德森等主编.李蕾蕾,张景秋等译.文化地理学手册.商务印 书馆.2009 3 、(美)诺斯克,平奇著.柴彦威等译.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商务印书 馆.2005 4 、胡兆量,阿尔斯朗,琼达等编著.中国文化地理概述(第三版).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9 5 、迈克克朗著,杨淑华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 、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7 、王恩涌.文化地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8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出版社.1983 9 、有关文化地理研究论文及综述 · 重点知识点 ·●什么是文化 ·●中国和西方怎样认识文化 ·●文化地理学研究什么、如何研究 ·●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 ·●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我国的文化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文化与文化地理学 一、文化的概念与西方文化人类学(社会学) (一)文化的定义 一个非常难以定义的概念,到20世纪50年代,已经有150种之多的文化定义。 · 1 、“文化”在传统汉语系统中的界定 · 在汉语系统中,“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 ·● 《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 ·● 《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叉” · 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引申义。 · 其一,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 ·● 《尚书·序》载伏曦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 ·● 《论语·子罕》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 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 对称 ·● 《尚书·舜典》曰“经纬天地曰文” ·● 《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导出美、善、德行之义 ·● 《礼记·乐记》“礼减两进,以进为文” ·● 《尚书·大禹谟》“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 区域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文化区则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文化区或地城文化历来是区域地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1920年代,文化地理学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莱大学诞生。自此地域文化成为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文化地理学之父索尔(Carl 0.Sauer)从景观入手。分析文化区的特征和范围。地域文化以文化区(cultural region)的概念形式列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5大主题之一。在传统文化地理学中,文化区被划分为形式文化区(formal region)、机能文化区(functional region)和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region)。这些文化区已明显不同于区域地理中的“地域”。例如汉语区为形式文化区,它覆盖了很多传统的地域文化区;再如岭南文化区或美国迪克西(Dixie)文化区作为乡土文化区。比人类学研究的乡土文化单元耍大得多。近年来。中国文化地理学者也开展了对文化区的研究。 上个世纪后期,地方(place)成为文化地理学的又一核心概念。地方的概念由来已久,许多人文社会学科均采用。但是到了1970--1980年代,地理学在使用这个概念时逐渐采用段义孚和雷尔夫(E.Relph)等人文主义地理学家给出的专门定义。所谓“地方”是相对“空间”的一个概念,前者是人们赋予意义的,后者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以欧几里得距离度量出来的空间,被人们赋予功能、情感的意义之后,就成为了地方。尽管英、美经济地理学家也使用“地方”这个概念,但是英美学术界基本上认同此概念为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同。文化地理学认为,一个地区长期积累的文化,以及人们对这些长期积累的文化认同,就

使得该地区具有了地方性。经济地理学认为,一个地区与外界建立功能联系时,它所具有的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内在条件就是地方性。这两种地方性的定义虽然不同,但是其本质相同,即为一个地方所具有的特殊性。1980年代国际地理学界出现了新文化地理学(new cultural geography)用,新文化地理学从研究方法和理论上对传统文化地理学进行改革。地方的概念成为新文化地理学研究地域文化或文化区的核心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直指文化区的本质——区域是人们认识空间的产物,是主观建构的结果。因此由区域建构主体赋予意义后的区域就是“地方”。

文化地理学大纲

《文化地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属性: 笔试机考设计(论文)其它 作者周尚意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作为人文地理学重要分支之一的文化地理学,在我国出现晚但发展快。纵观 十余年来的发展情况,可大致概括为:(1)文化地理学理论从引进到消化进而有了 较大的发展,(2)区域文化地理的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3)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

从断代走向区域,(4)专题性文化地理的研究从单一走向多元,(5)综合性文化地理的研究从核心扩展到边缘。其总趋势是逐渐走向具体化、区域化、综合化。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在我国出现较晚,确切地说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才正式出现的。 文化地理学在欧美地理学研究中颇受重视,因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地理学家索尔提出把解释“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创立了人文地理学的“景观学派”,以致长期以来,美国各大学地理系把文化地理学列为重要课程,甚至有取代人文地理学成为地理学核心课程的趋势。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两种。 2、结合实例了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包括聚落、建筑、服饰、习俗、艺术、语言、宗教等与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水体、气候、植被、土壤方面内容。 3、培养学生灵活看待“文化”这一现象,文化与环境密切相关。 4、学会分析不同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或文化事物,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与方法,并把实际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要求: 学生在了解文化地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深入社会生活去仔细观察,并用所学理论进行具体分析。做一个“身边的文化与地理”专题讨论与研究,作为中期考试内容。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 1、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2、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近现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1、近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轫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文化地理/Cultural Geography 课程名称(中文/ 课程编码:12014017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范围:04地理科学 学时数: 36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课外学时:0 学分数: 2 先修课程: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考核方式:考查制订日期:2004年 制订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审核者:林媚珍 执笔者:黎倩雯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地理系四年级的学生,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作用和任务在于使学生在已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专业知识 的构架已基本形成的基础上,在人文地理的分支学科——文化地理领域能够有进一步 的知识上的深化和拓展,使其更能满足未来中学地理教学和改革的要求。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目的就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人文地理学,对其中的分支学科——文

化地理学的研究体系和研究主题有了一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以文化景观为切入点, 更深入的认识各文化要素的形成的地理条件和空间分布的规律。 其具体要求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各主要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变 化(文化景观的扩散)及各主要文化景观的形成;理解发展与区域的环境条件及与区 域中各种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析文化要素空间分布和组合规律的方法、掌握 分析文化地理问题的五个基本出发点等,从而达到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课外考察等教学方法,全部使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并注意 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精髓,力求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学得广、学得活、学得透。 (四)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人文地理的一个分支,是在《人文地理学概论》的基础上的一个更深入并 具有一定拓展的课程,因而应当在学习了人文地理课程后,对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内容初步掌握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与各章节关系最为密切的仍为人文地理学。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 周尚意等编著,《文化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教学参考书:黎倩雯,《文化地理——课程学习纲要》(铅印本),自编,2002 年10月

文化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文化特质:是文化地理研究的基本单位。人文学者将其分为三类:技术文化、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文化,在中国也称之为生计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大众传媒:是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它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书刊等特定的形式,面向广大群众进行定时的、迅速的、不间断的信息传递。其特点是影响的广泛性和传播的直接性。 文化生态学: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它不仅研究文化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更重要的是研究文化发展的各种复杂变量间的关系,特别是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以及社会价值观等对人的影响。 文化区:是指有相似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它是以不同地区盛行的文化特征的差异而划分的一种空间单位,即在同一区域内,某一种或多种文化要素(语言、宗教、习俗、艺术形式、道德观念、社会组织、经济特色等)以及反映这些文化特征的景观呈现一致性的特征。 伯克利(景观)学派:指出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代表人物有施吕特尔和索尔。施吕特尔认为地理学应着眼于可见景观的研究,探讨未经人类活动重大改变以前的景观转变成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文化景观的整个过程。索尔则探讨人类按照其自身标准把地表改变成文化景观的问题. 刺激扩散:指一种文化事象在扩散过程中,接受者抛弃了文化的外在形式,而接受了文化的思想实质的扩散过程。如动物的驯化。 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是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文化转型的实质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新旧转换过程。 文化源地:是文化圈生长的核心,在文化形成之初,文化源地就是文化圈的核心地区。广义上文化源地通常指人类文化和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祥地。 文化创新:指一种文化的变革,它源于社会群体内部所创造的观念。创新的事物可以是一项物质技术的发明或改进,也可以是非物质形态的文化现象。 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的成果,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地表痕迹,是文化赋予一个地区的特性,能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 赫克托扩散模型:美国当代社会学家赫克托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发展是由于经济发达的核心地区的文化向该国家或地区扩散的结果。其扩散理论主要有文化扩散理论和社会结构扩散理论两种,文化扩散理论强调文化因素在实现国家发展中的绝对重要性;社会结构扩散理论则试图通过说明社会结构变迁来解释国家发展。 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一门人文地理分支学科,也是文化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研究地表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空间组合及发展演化规律,以及有关文化景观、文化的起源和传播、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环境的文化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文明冲突:是文明交流的极端化或异形方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发展水平的交流主体以对立的、不友好的、甚或是带有敌对态度的方式来使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对抗,最终以文明落后的一方主体或多方主体失败而结束,其后重新构建新的交流关系的过程。 索尔:20 世纪美国地理学家,曾任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教授,创立美国人文地理学景观学派,主张通过实际观察地面来研究地理特征,重视不同文化对景观的影响,认为解释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著有《景观的形态》等。 二、辨析: 1.文化特质与文化综合体: 文化特质是文化地理研究的基本单位。人文学者将其分为三类:技术文化、社会文化、

文化地理学课程论文

南米北面——饮食的自然环境烙印中国饮食的地区差异是非常大的。《史记》说:“人民谣俗,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楚越之地”,“饭稻羹鱼”。晋朝张华在《博物志·五方人民》中记载:“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也;食陆畜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也。”在口味方面,除了酸、甜、苦、辣、咸五味,还有麻、糟、香等。有些地区爱吃臭味。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时,常到附近的火宫殿吃油炸臭豆腐。1959年回长沙,又去品尝,说了一句:“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文化大革命”期间,火宫殿挂出大幅标语:“最高指示——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喜好臭味,也是一种地方特色。南米北面是我国饮食的主要区域差异之一。南方盛产稻谷,主食以米为主。米粉、糕团、粽子、汤圆等风味食品都用米制成。北方盛产小麦,主食以面为首。一面百吃,有蒸煮煎炸,烤烙炒拌多种加工方法。天下面食,尽在三晋。老舍称赞山西面食:“驼峰熊掌丰敢夸,拨鱼猫耳实且华”。太原有十大面:拉面、切面、揪面、擦面、刀削面、拨鱼、剔尖、烙烙、柳叶、猫耳朵。 南方人认为面食只能当点心,当面点。北方人认为米饭是吃不饱的,有“三十里糕,四十里面”一说,只有面食走长路不饿。从前北京大户人家常用做面食考验厨师的手艺。新厨师试工,不等主人吩咐,一连十天半月能天天做出不同的面点,就有资格掌灶做“大师傅”。否则是个技术不高的“二把刀”。童年在浙江镇海乡间居住,祭祖时用花卷和糖包。南人不会做这类面食,从镇上食肆订购。到北京后发现花卷和糖包是北人日常食品。祭祖选用是慎终追远,不忘祖辈习俗。从家谱中得知远祖在宋时从河南省沈丘县南迁浙东定居。 北方饺子南方鱼是南北除夕团圆饭的差别。北方除夕守岁不可以没有饺子。饺子,形状像元宝,读音同“交子”,在除夕子时进食有招财进宝和更岁交子双重吉祥意义。明时饺子叫扁食,《明宫史》说:“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现在有些人家还有在饺子中包硬币的习惯。 南方守岁必备年糕和鱼,取“年年高”和“连年有余”的吉祥意义。在一般情况下,除夕的大鱼是不可以随便进食的。湖南有些地方端上来的是木制鱼,防止小孩犯忌。江苏有的地方大鱼端上后,全家齐说:“余啊!余啊!”立刻撤下,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一门人文地理分支学科,也是文化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研究地表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空间组合及发展演化规律,以及有关文化景观、文化的起源和传播、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环境的文化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旨在探讨各地区人类社会的文化定型活动,人们对景观的开发利用和影响,人类文化在改变生态环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该地区区域特性的文化继承性,也就是研究人类文化活动的空间变化。 除此之外,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例如干旱、半干旱地区不适合发展耕作业,因此就发展了牧业,进而形成了游牧文化。社会组织作为制度文化,也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所以说,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文化地理学发展简史 编辑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近9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学科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远在希里多德、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和斯特雷波(古希腊地理学家)时代的学者有重大关系。被称为人文地理学之父的德国地理学家卡尔·李特尔(1822年),关心人类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李特尔以后的几十年,美国学者G .P.马什(1864年)研究了人类活动改变陆地的方式。可是另一位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克·拉采尔(1891年)为人类文化的地理研究或给他创造的人类学一词提供了一个线索。他在1866一1875年考察了

美国和墨西哥,被美洲生活方式的各种文化类型(德国人、中国人、印度人和非洲人)的贡献所感动。他阐述了由文化的结合所引起的地理模式的总的思路。与拉采尔在德国发现了人类地理学的同时,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1899年)带动了法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维达尔在他开辟的索帮被任命为主席,他提出了人类文化与他的地理特征。他发展了作为继承人类集聚特征的生活方式的概念。[1] 1822年,李特尔便对人类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兴趣。几十年后,拉采尔倡议研究人类文化地 文化地理学 理,提出了“人类地理学”一词,论述了历史景观,认为文化地理区是一个独特集团的、各种文化特征的复合体,而且很重视对文化传布的研究。与此同时,维达尔·白兰士在19世纪末提出生活方式的概念和人类文化及其地理影响的思想。 20世纪初,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认为地理因素替代时间居于突出地位。在他的这一思想和早期的文化地理学思想影响下,索尔提出了关于文化地理的重要论点,主张用文化景观来表达人类文化对景观的冲击。他认为文化地理学主要通过物质文化要素来研究区域人文地理特性,文化景观既有自然景观的物质基础,又有社会、经济和精神的作用,他还强调人文地理学是与文化景现有关的文化历史研究。受索尔影响的美国文化地理学者们被称为文化地理的伯克利学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化地理的研究除了对文化景观、区域文化的历史的探讨之外,瑞典地理学家哈格斯特朗将空间扩散分析法应用到

文化地理学论文

中华民族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摘要:民族传统体育,就整个体育运动的项目来说,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地区通行的,如人们常说的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这类运动项目是由古希腊、古罗马竞技以及欧美娱乐活动项目发展起来的,有人称这类体育运动为西方体育体系。另一类为东方不同民族特有的,如我国的导引、太极拳、武术,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相扑,韩国的跆拳道等,都是从各自国家和民族传统的健身、军事、娱乐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绵延复兴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凝聚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为其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历史证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强盛发达国泰民安的时期,往往就是政策开放、民族平等、文化交融、百花齐放的时期。固步自封意味着保守落后,开放创新才是民族兴盛文化繁荣的契机。中国有句名言叫“有容乃大”,民族繁荣是各民族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的结果,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立个性和存在价值,促进各民族间体育文化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才能取长补短不断完善。

(二)交流互感是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史就是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也是对外开放的文化交流史。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文化,除了时代差异外,还有地域和民族特征的差异,在数千年中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区域、各民族体育文化的荟萃,交流互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有民族间及民族外两种类型。各民族的认同、亲和与交融,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的接触,无论表现为交易、和亲、联盟的友好方式,还是掠夺、复仇、征服的冲突形式,客观上都使民族体育文化得到相互的撞击触发与交流影响,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正是在各民族生息繁衍和相互交流中,积育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养分与动力。各民族的文化聚集和交融,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三)兼融会通是民族体育文化绵延的内驱力 任何民族的体育文化都有其空气和土壤,有自己的载体和灵性;任何民族体育文化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以及尊重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义务;都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汲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发展创新的责任;也有共同繁荣人类文化进步的历史使命。各民族的文化发展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既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却同处并

文化地理学试题

文化地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文化的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即-------文化、---------文化、-------文化。 2国家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3 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是-----海、------海、-----山、----地区。 4人种是指在______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______的人群。 5黄色人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6领土形态的组成要素是领土的______、领土的_______、领土的_____。 7世界传统的客源地是______和________、日本 二单项选择题 1 乡土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的共同性是() a区内文化特性具有一致性 b 没有明确的边界 c具有功能中心 d自然状态下形成的 2 迪斯科舞在我国的传播属() a传染扩散 b等级扩散 c 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3 印地安人属于() a 黄色人种 b 黑色人种 c 白色人种 d 棕色人种 4我国的领海宽度为() a 12海里 b 9海里 c 120海里 d 200海里 5下列各国属于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是() A印度 b 英国 c 俄罗斯 d日本 6古代日本在学习我国服饰文化的过程中,贵族为肥大的袍装,农民则为短小的服装,这种现象属于() a等级扩散 b 刺激扩散 c传染扩散 d 迁移扩散 7 信徒最多的民族宗教是() a印度教 b犹太教 c 拜火教 d神道教 8黑色人种缺少的血型是() a A b B c AB d O 9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 b 汉语 c 德语 d 俄语 10当前多数国家的领海宽度为() a 200海里 b 60海里 c12海里 d 9海里 三解释名词 1种族 2 地缘政治学3形式文化区 4政治地理单元 5乡土文化区 6领土 7制度文化 8谱系分类法 四图表题 1按照表中要求,对宗教分类 2 按照表中要求,比较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差别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一、名词解释: 文化特质:是文化地理研究的基本单位。人文学者将其分为三类:技术文化、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文化,在中国也称之为生计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大众传媒:是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它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书刊等特定的形式,面向广大群众进行定时的、迅速的、不间断的信息传递。其特点是影响的广泛性和传播的直接性。 文化生态学: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它不仅研究文化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更重要的是研究文化发展的各种复杂变量间的关系,特别是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以及社会价值观等对人的影响。 文化区:是指有相似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它是以不同地区盛行的文化特征的差异而划分的一种空间单位,即在同一区域内,某一种或多种文化要素(语言、宗教、习俗、艺术形式、道德观念、社会组织、经济特色等)以及反映这些文化特征的景观呈现一致性的特征。 伯克利(景观)学派:指出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代表人物有施吕特尔和索尔。施吕特尔认为地理学应着眼于可见景观的研究,探讨未经人类活动重大改变以前的景观转变成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文化景观的整个过程。索尔则探讨人类按照其自身标准把地表改变成文化景观的问题. 刺激扩散:指一种文化事象在扩散过程中,接受者抛弃了文化的外在形式,而接受了文化的思想实质的扩散过程。如动物的驯化。 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是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文化转型的实质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新旧转换过程。 文化源地:是文化圈生长的核心,在文化形成之初,文化源地就是文化圈的核心地区。广义上文化源地通常指人类文化和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祥地。 文化创新:指一种文化的变革,它源于社会群体内部所创造的观念。创新的事物可以是一项物质技术的发明或改进,也可以是非物质形态的文化现象。 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的成果,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地表痕迹,是文化赋予一个地区的特性,能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 赫克托扩散模型:美国当代社会学家赫克托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发展是由于经济发达的核心地区的文化向该国家或地区扩散的结果。其扩散理论主要有文化扩散理论和社会结构扩散理论两种,文化扩散理论强调文化因素在实现国家发展中的绝对重要性;社会结构扩散理论则试图通过说明社会结构变迁来解释国家发展。 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一门人文地理分支学科,也是文化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研究地表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空间组合及发展演化规律,以及有关文化景观、文化的起源和传播、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环境的文化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文明冲突:是文明交流的极端化或异形方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发展水平的交流主体以对立的、不友好的、甚或是带有敌对态度的方式来使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对抗,最终以文明落后的一方主体或多方主体失败而结束,其后重新构建新的交流关系的过程。

新文化地理学

文化转向与新文化地理学 在二战之后西方人文与社会科学界出现了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后现代思潮为理论基础的文化研究热潮,被称为“文 化转向”,文化转向在1990年代支配了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也穿透了自然科学本身的存有论和认识论争辩,把文化带入人文社会学科当代辩论的前沿,鼓励学者将焦点放在文化上,视之为自我和社会群体形态的表意过程,因此多种社会学科均将“文化”置于研究的焦点。在地理学学术研究领域,“文化转向”为西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新视野。文化地理学的学术研究进入空前活跃的阶段,首先表现为文化理学在地理学领域的知识影响力渐增。其次,文化转向使人文地理学中的一切分支学科,更加关注文化的相关概念。在英国形成了以地理学家杰克逊(Jackson)与考斯格罗夫(Cosgrove)为代表的新文化地理学。他们提出要注重文化的内部运作、符号生产与价值内涵,进而基于这些内容来考察空间构成、空间秩序、空间竞争。(唐晓峰,2005) “文化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里最活泼而有争议的分支领域之一,拥有 长久的学术传统与多样的当代展现。当今的新文化地理学特性还处于各自不同的理论立场和方法论争辩中。西方文化地理学的主流理论发展可追溯至十九世纪晚期,德国拉采尔的人类地理学(anthropogeography),拉采尔从当时正在迅速发展的达尔文学说中借用生物隐喻,暗示人们应该像研究生物一样去研究文化。与此相关的以埃伦·塞坡尔(Ellen Semple)为代表的“环境决定论”学派,该学派接受了拉采尔的地域论思想,借用了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隐喻“适应自然环境的行为”论述文化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它试图利用对环境刺激新达尔文式的反应,来解释全球不同文化。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该主张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了无情的批评,以索尔(Carl O. Sauer)为代表的美国伯克利学派以批判盛行的环境决定论而产生,成为西方成熟的文化地理学,这个学派建立了文化地理学、生物地理学与物质人类学的联系,并把重点放在各民族的物质文化上。索尔从德国地理学借用了Landschaft概念,即景观(landscape),在他写于1925年的〈景观形态学〉(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里,景观被用以描绘文化地理学的方法论(Leighly, 1963)。索尔借鉴了人类学家的“超机体(superorganic)”文化概念,将文化(而不是自然环境)预设为覆盖整个社会的主导性力量和制控人类行为的重要力量,这一文化力量是给定的、统一的、稳定的。而对于这个文化,即主流文化,学者们是可以准确无误地再现(representation)陈述的。在文化、环境、人三者的关系上,文化是动力,人是行动者,环境是改造对象。文化的存在先于行动的人,这是伯克利学派研究的前提。他提出把地理景观看作一种综合景象,集中对它进行研究,以找到当地文化的整个运转过程。以一种既定的文化为参照,或以抽取文化特征为第一步基础工作,然后考察人——按照文化原则行动的人(超机体的文化)——如何改变了自然景观――创造出相应的文化景观,是伯克利文化地理学派主要的研究思想。(唐晓峰,2005)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人们开始争论伯克利学派研究文化区域的方法。人们主要指责索尔将文化视为“超机体”因素(actor)。也就是说,文化不仅被看作是一个整体,也可看成是个体。没有了内部区分,人们会想当然认为适用于整体的事物就适用于个体成员。但中心问题在于文化既是个体文化,又不局限于个体文化。伯克利学派偏重于乡村和历史景观的研究,其对文化的研究与经历了漫长时期所产生的变化有关,使它表现出不能很好地和城市文化的快速变化情况相结合。因此此学派的方法在变化迅速的地方难以适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