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共八大的历史贡献

中共八大的历史贡献

中共八大的历史贡献
中共八大的历史贡献

中共八大的历史贡献

生问:中共八大,课本上充分肯定了它的作用。老师你能不能帮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呢?

师答:八大是中共成为执政党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起始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对后来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在认识上达到了当时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非常困难而复杂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上,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进行第二次结合的艰难探索。

八大提出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这是中共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

八大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指出:“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斗争的任务已经变为保护生产力的顺利发展。”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基本上完成,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八大最重要的理论贡献。

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八大制定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和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方案。一、必须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大会强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必须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这两个方面得到适当的结合,也就是使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得到正确的处理”。二、必须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大会指出,“国民经济的各方面是一个有机地结合着的整体,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过分突出和过分落后,都会引起比例关系的失调,妨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注意各部门和各方面的“综合平衡、全面安排”。

三、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观念。大会肯定了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即:国家与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个体经营、自由生产和自由市场作为补充。可以说,八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

总之,八大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由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时间还很短,理论、思想上还不成熟,许多新的观念和方针还不能牢固确立并取得深刻共识,许多新设想尚未付诸实施或未充分付诸实施,很快又发生反复。但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毕竟取得了初步成果。

蜀锦风格特征及形成

蜀锦的风格特征及其形成 蜀锦是蜀地的丝织提花织锦,既具有宋锦云锦等织锦相同的共性,又具有蜀锦自己的独特的风格特征,而蜀锦的风格特征,受于蜀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地域环境等元素的基因影响在几千年的孕育、生长、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征。这些风格特征体现了蜀地及民族的最朴实及追求真、善、美的理念,从而形成了蜀锦民族的及地区的人文景观融合为一体的载体,蜀锦成为蜀地的历史文化的代表,象征着蜀民族及蜀地的风貌。 一、蜀锦风格特征孕育、生长、形成的历程 “一个事物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而蜀锦的形成需要哪些必备条件呢?主要是: 1、原料:桑蚕丝 2、工具 3、生产技艺 4、织锦匠人等要素 通过织锦技艺来实施,而这些要素蜀地具备状况。 (一)原料(桑蚕丝) 成都是处于四川盆地的西部,沃野千里,气候湿润,宜桑养蚕。据历史考古记载:“蚕,以蜀为盛,故蜀曰蚕丛,蜀亦蚕也”,并有“蚕丛古国”之称,今已成为我国丝绸生产出口三大基地之一,这为蜀锦的形成原料要素具备。 (二)蜀地的织锦历史悠久 从史料记载,在原始社会蜀地已有水平踞织机的工具,距今四千多年前夏禹已织丝、绢、帛。商周已有“花绮”。蜀锦肇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汉,盛于唐,宋代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历经元明清,独占鳌头,已成为蜀地的主要经济支柱。 (三)蜀锦生产的基本内容 蜀锦从起源形成至晚清历经了漫长的历史进程。蜀锦是一只多色彩丝织成的提花锦缎。它的制作形成既需要提花织锦的一般条件,又需要自身的特需条件综合起来。蜀锦制织的基本内容: 蜀锦制织必备条件: 1、织锦原料:蚕丝。 2、生产工具:从缫丝、调丝、纺、捻、并、炼丝、染色、牵、纺纬、织锦 3、艺人:花本,经纬制织及上机拉花,投梭织锦。

中国的历史发展(全)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万年前地元谋人,止于年地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地历史. 中国近代史地时间为,从年鸦片战争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年鸦片战争到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年“五四”运动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b5E2R。 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地时间为,从年鸦片战争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年鸦片战争到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年“五四”运动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p1Ean。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后期资本主义地产生和民族危机地加深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和清朝地灭亡 中华民国初期北洋军阀地统治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地创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地实现 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从年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地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地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地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党确定地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地,取得地胜利是辉煌地.DXDiT。 建国后地头三年,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地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地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地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把它们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统一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稳定了物价,完成了新解放区土地制度地改革,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地“三反”运动,开展了打退资产阶级进攻地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地“五反”运动.对旧中国地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进行了很有成效地改造.在胜利完成繁重地社会改革任务和进行伟

高一历史三大战役的胜利及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三章三节二课 目标:分析三大决战;体现灵活战术及人民主力作用 重点:三大战役的胜利及意义 难点:三大战役过程及示意图 三、战略决战的胜利 1、决战时机成熟: (1)时间:1948年秋(解放战争第三年) (2)形势: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兵力、士气、民心),国民党军队兵力不足,只能重点防守一些战略要地。 2、辽沈战役: (1)首战选择东北战场的原因: ①东北战场兵力对比解放军占优势;②东北敌军孤立分散,补给困难; ③对东北地区是撤是守,国民政府举棋不定;④首战东北可粉碎敌人战略收缩企图;⑤东北决战结束后可配合华北、华东作战;⑥可用东北工业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2)战术:“关门打狗” 1948年9月12日至1948年11月2日,西进廖耀湘,锦州范汉杰,长春曾泽生、郑洞国,57天47万,消灭新一军、新六军两支王牌,国民党军变成290万,我军300万。 3、淮海战役:中原、华东配合;1948年11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 战术:“临机处置一切”(特点:规模大、地位高、协调好、战术好) 刘、陈、邓为常委,邓为书记。三大妙笔:拖住白崇禧(敌人对刘伯承三怕:进关、过江、入川);截断徐蚌线;攻占宿县(十字架)。“吃一个,夹一

个,看一个”。张克侠三个师2.3万人起义。黄百韬(碾庄,“碾稻谷”);黄维(双堆集,“堆黄花”);杜聿明(陈官庄,“装木土”)。消灭第五军、第十八军两支王牌。65天55万。 4、平津战役:东北、华北配合;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 战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和平改编” 天津陈长捷顽抗;北平傅作义和解(女儿傅冬菊)。63天消灭和改编52万。 5、三大决战的意义: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6、大决战胜利原因 (1)中共中央决策正确; (2)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 (3)解放区人民大力支援; (4)国统区中共地下党和革命群众贡献力量。 总之,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诸葛亮与蜀锦

诸葛亮与蜀锦 中国财税博物馆单笑寒 在中国财税博物馆的“摇钱树与理财家”展区有一块《诸葛亮兴蜀图》青铜浮雕,常常引得参观者在此驻足流连。 诸葛亮是中国人极为熟悉的历史人物,他运筹帷幄,足智多谋,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是智慧与谋略的化身。历史上的诸葛亮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更是一位懂得力尽其善的理财高手。 三国时期,蜀国的国力在当时是最为弱小的。史载西晋统一中国时,蜀国只有28万户,94万人口,同期的东吴则有52.4万户,230万人口,魏国则有103万户,443.28万人口。蜀国建国初期,由于刘备与原益州的统治者刘璋进行了将近三年的战争,致使益州百姓“饥膏草野”。刘备攻占成都后又纵兵抢掠且“置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士”,使原本比较充裕的府库为之一空,以致日常军费开支都成了问题。为了振兴蜀国,加强实力,诸葛亮理财首先着眼于移民耕种,将劳动力与土地相结合,努力做到“游户自实”。“游户自实”就是把流离失所的“游户”安置在土地上,迁徙世居山林之民于可耕之地,不仅让百姓安居乐业,也使土地得到了很好的开发。蜀汉建都成都后,诸葛亮命李严移民二万充实汉中。汉中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雨量丰沛,物产富饶。汉高祖刘邦攻取关中时,“萧何常居守汉中,足兵足食”。东汉末年,张鲁政权也以汉中作为根据地,在韩遂、马超之乱时,“关西民从子午谷”逃奔来汉中的就有“数万家”,因此汉中“户出十万,财富土沃”。但曹操在降服张鲁后为了充实自己关中地区的实力,将汉中人口几乎迁徙一空,蜀汉虽攻取了汉中,但只“得地而不得民也”。经过李严这样大规模的移民耕种后,终于使一度荒凉的汉中地区得到重新开发,成为财富民安的富庶之地。降服南中(南中地区是指蜀汉南部的越嶲、益州、永昌、牂柯四郡)后,诸葛亮一方面对夷民“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诸夷自此“渐去山林”,着力于农耕;同时,“命人教打牛以代刀耕”,帮助少数民族运用畜力代替人力,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粮食产量。诸葛亮对南中地区的开发,不仅促成其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大发展,而且也使蜀国的经济实力和兵源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蜀汉后期姜维每出征北伐,“羌、胡出马牛羊毡毦及义谷裨军粮,国赖其资”。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因此历代统治者对于水利设施建设都极为重视。因为历代统治者对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都极为重视。成都附近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水利工程,诸葛亮辅政后马上指出:此堰农本,国之所资,组织了1200人的水工队伍专门从事该工程的维修和保护工作。 通过这两项政策,蜀国的国力得到了发展,为以后诸葛亮北伐中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期的另外一个杰出理财家——曹操也在北方推行了类似的政策。曹魏当时大力发展民屯,也就是由政府出面招募流民,分配土地,推行屯田,并且由国家提供生产工具,农忙时节种田,农闲时节则组织起来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很快,曹魏就出现了兵精粮足的国势。 然而真正体现诸葛亮高超理财本领的则是他对蜀锦的重视。 锦是中国传统的高级多彩提花织物,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锦是以精练染色的桑蚕丝为经纬原料,常常使用多种金银线,其织造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六书故》曰“织彩为纹曰锦”。锦的价值在丝绸织品中最高,因其耗工多、费用大、技术要求高,于是便有“其价如金”之说。蜀锦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有“中国四大名锦”之首的美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蜀锦的生产已经非常兴盛,到了西汉,蜀锦开始自成特色,但此时数量少,并不出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精心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升起了庄严的五星红旗,宣告 ,从 崛起的日本打败了中国,认识到这个东方巨人已经躺在“死亡之榻”上,瓜分这个巨人“遗产”的时机已经到来,便纷纷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获得各种政治、经济利益。近代中国被迫同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内容涉及许多方面:第一,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包括割让领土、出让领土管制权、租

借地和租界、引水权、军舰驻泊权、内河航行权、驻军权等;第二,单方面开放通商口岸;第三,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第四,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完整;第五,规定片面最惠国待遇,其他任何国家都可以沿用这种规定,从中国索取利益;第六,规定鸦片自由贸易;第七,规定自由传教;第八,涉及大量对外赔款。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侵犯中国领土,破坏中国主权,屠杀中国军民,掠夺中国财产, 索中,他鲜明地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张,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获得成功,摧毁了在中国沿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按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念设计的新的国家形式。但是,辛亥革命后,国家政权为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所掌握,军阀争战,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国家的独立和民主、富强仍旧没有希望。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毅然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从思想、道德和文化方面对封建主义进行深刻批判,从而揭开了思想启蒙的序幕。一些人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怀疑,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俄国十月革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看到劳动者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胜利”,“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胜利”。这种主张影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方向,也 毛泽东指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他在回顾中国人民所走的历史道路之后得出结论说:“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

论抗日战争胜利对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历史贡献

论抗日战争胜利对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历史贡献 抗日战争以我国巨大的代价和牺牲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不仅仅推动了中华民族取得独立、解放,实现了伟大复兴,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是战胜了罪恶的法西斯力量,为世界被压迫民族树立起了反抗压迫的榜样,对世界和平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而在和平的国际大环境下,又促进了全球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 (一)抗日战争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打倒法西斯力量的同时,它也为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起到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世界和平进程。 第一,提高国际地位,促进民族解放运动。 毛泽东曾说:“中国是世界上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的主要国家。中国人民不但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且在保障战后世界和平上将起极大的作用,在保障东方和平上则将起决定的作用。中国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曾经作了伟大的努力。这种努力,主要地是属于中国人民方面的。”①这是毛泽东对我国抗日战争做出最客观和中肯的概括。 我国虽然是个人口大国,但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前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却并不高,然而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国际地位迅速得到提高,在战后组成的联合国中担任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与世界各大国一起处理国际和平事务,创造和平安全的世界环境,这也证明了毛泽东对中国未来国际地位预测的准确性。 “作为作为拥有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新中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推动了二战后广大亚非拉国家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运动。俄罗斯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认为,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事件,它改变了世界发展的方向,使其更有利于民族解放力量和社会主义力量。”②在这方面,中国又在世界上为各弱小国家树立起一面引领走向民族独立与世界和平的具有时代潮流色彩的旗帜。 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进程,二战宣告结束。世界格局渐渐清晰起来,形成两极格局。两极格局使美苏两大政治力量相对处于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辉煌成就 回首新中国60年,我们所得的最伟大成就,莫过于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首新中国60年的发展历程,回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首先要提到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筚路蓝缕之功。新中国的建立,是经过长期曲折探索形成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由此而取得的最为辉煌的历史成就。从此,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成功地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实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这是集中全党智慧形成的稳步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以后,毛泽东等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这些探索,既有成功,也有失误。成功的,成为我们必须永远坚持的宝贵经验。失误的,成为我们必须永远记取的沉痛教训。无论如何,中国走上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不断探索和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独立自主地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这三件大事,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我们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下的筚路蓝缕之功。它将永远铭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上,成为一座历史的丰碑。 薄一波同志有一句名言,叫做:“始于毛,成于邓。”这句话总结得很深刻。也就是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当中,我们不但要永远铭记毛泽东同志的筚路蓝缕之功,还要永远铭记邓小平同志的开创奠基之功。 邓小平同志引领我们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定性一步,是胜利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陷入了迷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从根本上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性转折。从此,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逐步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正确的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在领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长期的历史经验,在中共十二大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破天荒的独创性命题,在中共十三大前后正式概括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中共十四大前夕又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著名论断。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解放,并迅速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政策动力和物质动力。回顾这段不平凡的历史,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和国家

西藏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拉萨中学高三年级(2019届)第七次月考文科综合 地理试卷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A. 提高附加值 B. 降低人工成本 C. 缩小规模 D. 加强合作 2. 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A. 基础设施好 B. 交通便利 C. 销售市场大 D. 信息通达 3. 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A. 打造自主品牌 B. 扩大生产规模 C. 产品款式多样 D. 增强国际影响 【答案】1. A 2. D 3. A 【解析】 本题组以M公司的经营发展为载体,考查M公司经营重心变化的原因、产业转移的原因以及M公司的发展特点,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题详解】 根据图1,1994年M公司在浙江温州设厂,1995年有多家生产厂加盟并开设第一家专卖店,1996年该公司

关闭了自有生产厂,整个过程在不断减少生产厂直至全部全部关闭,说明M公司将重心放到了自主设计方面,这种做法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故A项正确。加工服装的人工成本低于设计服装,B项错误;关闭自有生产厂,只是改变了经营重心,规模不一定会减小,C项错误;企业发展主要是为了提高利润,加强合作是过程,不是目的,D项错误。 【2题详解】 研发中心和总部需要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与温州相比,上海经济发达,信息通达,便于企业掌握市场信息,故D项正确。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对总部的布局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A、B项错误;M公司的销售市场在国内,不只是上海,C项错误。 【3题详解】 结合M公司的发展历程,公司在1996年关闭生产厂、开设专卖店,随后将总部和研发中心搬迁到信息通达的上海市,所以M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自主品牌,故A项正确。M公司1996年关闭了自有生产厂,没有扩大生产规模,B项错误;材料没有产品款式的信息,C项错误;据图1,M公司2008年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其市场并不在国外,D项错误。 【点睛】本题组解答的关键是根据M公司发展历程图,抓住M公司经营方向的转变,再推断出M公司具体的转变方向为自主设计服装品牌。 华北地区某城市,一周以来天气晴好,日均温均在10℃ 以上。某日突降大雪,延续 2日,之后气温回升,积雪初融,该城市某停车场出现“雪馒头”景观 (下图 ),“雪馒头”都位于渗水方砖 (中心空洞,露出土壤)的中央。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 该时段最有可能在 A. 1月初 B. 4月初 C. 7月初 D. 10月初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着伟大意义,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最后都以割地赔款而告终。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号法西斯强国。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胜利。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战以前,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四大国之一。 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可以一直冲向中东。”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面作战。”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日军进军西印度洋,必然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因此,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在宣言上领衔签字。1945年4月筹建联合国,会议在美、英、苏、中四大国首席代表轮流主持下进行。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在1942年以前,苏联宣布放弃沙俄在中国的特权;美、英两国政府也于1942年10月通知中国,表示愿意废除领事裁判权及其他特权(九龙租借权除外)。中国还收回了被日本侵占达半个世纪的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四)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最危急时刻,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华民族终于觉醒了。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原来“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中华各界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抗战。海外赤子心系祖国,泰国1000多名华侨司机回国参加军事运输,美国华侨飞行员回国参战……抗战的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五)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 抗日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着扭转乾坤的伟大意义,经过抗战,改变了中国内部政治力量对比,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为新中国代替旧中国准备了精神和物质条件。邓小平同志说:“在这场以劣胜优的战争中,我们成功的主要

新中国成立60年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光辉历程 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中原区委党校张凌楠 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2009年,转眼间我国已走过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在这六十年的峥峥岁月中我国虽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挫折与磨难,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伟大成就,回首这六十年的弹指一挥间发生的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分,新中国到底靠着什么样的法宝,又走过了怎样光辉的历程,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品味,去解读。 (一)、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光辉历程。 还记得1949年10月1日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响破云霄的宣言,令全国上下都为之鼓舞和振奋,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的百年历史从此结束,从此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伴随着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但是在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新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究竟应该怎样去建设和发展,成为党当时所面临的全新而又艰巨的课题。为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1956年起开始进行艰辛地探索,寻找一条能够飞速加快中国生产力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迎来了1956年—1966年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虽然这个时期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些失误,遭受了大跃进的错误,但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62年党中央召开了七干人大会,系统地总结了大跃进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阐明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规律的重要性,使1 人们认识到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然而正当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国家开始实行第三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时候,由于党的左倾错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1966年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直至1976年党中央毅然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从危难中拯救了社会主义的事业,使中国获得了空前有利的发展戚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为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前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焕发了活力和生机,中国迎来了二十世纪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阔步前进,1979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试点工作,如: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等,随着改革的推进,对外开放也有了重

综合分析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综合分析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班级:财税四班 学号:20153401326 姓名:刘洁 摘要: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雪洗了中华民族百年同侵略者屡战屡败的耻辱,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转折点。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的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如何获得胜利,以及具有那些伟大意义,是我们分析的重点。 关键词:伟大胜利主权独立伟大复兴重要意义 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军国主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扩张,开始对外侵略,罪恶的魔爪伸向了中国。日本计划三个月征服中国,可是一场淞沪会战就打了三个月,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妄想。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从敌方:日本自身进行分析 ①侵华本身就是错误 日本侵华就是为了“征服中国”,直至最后实现征服世界的目标。但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救药的错误。日本自从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侵华一直是计划中的事,它目睹了西方列强由资本原始积累到侵略弱国,逐步富强起来,日本想效仿西方国家。但是时至二十世纪中叶,在全球被压迫的民族都开始反抗,独立图存的风气如火如荼。西方帝国主义势力日益微弱。日本侵略中国无疑是吞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②战略问题,目光短浅 日本终究只是一个岛国,民族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又贪婪无度。可谓是有野心却无魄力。侵华战争已经发动,日本却一直不大举发兵,该大规模发兵之际,又不愿倾全国之力,而是逐次增加兵力。这是犯了兵家之师团的开进大忌,日本一个师团一个开进中国,但是下场是一个一个陷入泥潭,陷入了六七十个师团在中国大陆。 ③能源短缺,珍珠港事件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能源短缺,国内所需的重要能源主要靠进口。这中情况不利于在战争时期的战略防备,更别说进攻了。日本这种长期的对外战争,会缺乏长期的不断地物资资源作保障。 1941年日本海军偷袭美国海军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将美国卷入世界第二次大战。日军将部分集合部分兵力开赴太平洋战场,减少了中国大陆战场的压力。 2、从国际上分析 日本的行为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反对。日本也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且中、法、苏美、英结成联盟反日。 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不仅有共产国际的帮助,而且苏联支援的飞机与物资,美国的飞虎队等等,国际援助也推动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以上原因都是外部原因,真正取胜的关键在于我们自身。下面我们来分析中国能获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内部因素。 3、从中国的抗战自身分析 ①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的抵抗

新中国成立60周年辉煌成就

斗转星移,从到,整整一个甲子过去了,今日地中国经过年地迅猛发展,与成立之初地新中国比起来,已经有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建国周年地辉煌成就,是党和人民共同努力地结果,是华夏子孙地骄傲.新中国成立周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地社会主义大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地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努力克服前进中地艰难险阻,取得了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商品极大丰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总体水平显著提高,对外经济日益活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地辉煌成就.我们已经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地贫穷落后、深受外国列强欺凌地旧中国改造建设成了屹立在世界东方、初步繁荣昌盛地社会主义新中国,初步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地百年来地梦想.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年来,在先烈战斗过地热土上,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一处处城乡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国家经济总量升跃为世界第三,“神七”飞天、“嫦娥”绕月实现了千年梦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今日之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新中国年历程历程,是民族崛起地启示录.只有劳动者牢牢掌握了自己地命运,创造地热情才能充分迸发.社会主义制度地建立,劳动人民成为国家主人,万众一心建设新社会成为亿万人民地自觉行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新中国年历程,是社会发展地教科书.从“发展是硬道理”到以人为本、共建共享,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到创造条件让人民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与时俱进地发展理念,使综合国力增强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融为一体,激励着全体劳动者不断创造美好生活,让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世纪中叶,清王朝统治下地中国已经处于下降阶段,国力衰微,政治不清,康乾盛世地荣光不再有,外敌地入侵,英国豪强强行撞开了中国地大门.在随后地多年间,外国列强疯狂侵占中国领土.国人遭受了前所未有地苦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世纪初,辛亥革命成功推倒了帝制.年代,中国共产党地诞生,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在以毛泽东为核心地中共领导下,共产党人经过年地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地洗礼,终于在年月日,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新中国初建,百废待兴,经过数个五年计划地执行,国力有所恢复,全国人民成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年底,中共召开地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地工作在徘徊中前进地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地历史地伟大转折.改革开放成为共产党人地共识,党地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地新篇章,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地伟大转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年地改革开放,中国地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教文卫体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新中国在政治,科技军事等方面地成就 经济上:经济结构实现由低级到高级、不均衡到相对均衡地巨大调整,经济发展地协调性明显增强.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渐渐地使全国人民都富裕起来,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地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倍,位次跃升世界第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倍,我国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商品和服务实现由严重短缺到丰富充裕地巨大转变,主要工农业产品地供给能力名列世界前茅.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总体小康地历史性跨越,正在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逐步加快,财产性收入进入寻常百姓家.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改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

四川社会历史简况

四川社会历史简况 (一)行政区划。 (二)人口与民族。 (三)悠久的历史与古蜀文明和“天府之国”。 (四)主要历史文化与近代史上的主要历史事件。 (五)科技教育优势与杰出人才。 (一)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底,全省有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181个县(市、区)、4544个乡镇、239个街道办事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社区居民委员会4822个,村民委员会50182个。 (二)人口与民族。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全省共有26563878户,86421445人,平均每户3.25人,总人口数比2004年增加了468514人,年增长率为0.54%,比上年下降了0.23个百分点。总人口中:男性44836367人,占总数的51.88%;女性41585078人,占总人口的48.12%,男女性别比为107.8:100。总人口中:18岁以下的18654580人,占总人口的21.59%;18岁~35岁的24839717人,占总人口的28.74%;35岁~60岁的30993594人,占总人口的35.86%;60岁以上的11933554人,占总人口的13.81%。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有55个少数民族。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四川少数民族人口415万人。其中世居的14个少数民族按在省内人口的多少依次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 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四川民族地区幅员辽阔,面积30.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0.14%。凉山彝族自治州有彝族人口181万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藏族人口122万人,是全国第二大藏区;羌族人口30万人,是全国惟一的羌族聚居区。此外,省内有18个市为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2005年底,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达80万人,其中有6个享受民族地区待遇的县(区)和95个民族乡。 (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川西地区,由古蜀

浅析那些永不磨灭的历史贡献

浅析那些永不磨灭的历史贡献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中国的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世界历史的前进方向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实行的野蛮侵略,使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和灾难之中。百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苦难、屈辱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顽强斗争史。日本明治维新后走向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的侵略道路,悍然发动侵华的“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由局部转向全面侵华。[1] 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在当时已然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矛盾,因此抗击日本侵略者也就成为了中国当时最大的政治。[2] 同时日本还与德国、意大利结成法西斯同盟,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命运已经与世界各国家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安危同时也紧紧关联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个大局。毛泽东就曾指出:“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我们的

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 [3] 在国内外都极端不利的环境下,中国最终形成了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全民族抗战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全中国军民团结一致,最早开展了与日本法西斯的顽强抗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亚洲战场,也逐渐使抗日战争的战场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华民族积极的抗日战争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的抗日战争对日本世界战略的牵制,强有力的支援了反法西斯盟国在东西方战场的作战,从而推动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日本称霸世界战略的主要内容就是其“北进”和“南进”的政策,即是“田中奏折”中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国策。所谓“北进”与“南进”,就是日本通过打开中国的大门分别向苏联远东地区以及南洋一带扩张。但无论日本要实施“北进”还是“南进”的计划,率先占领中国是其一切国策实行的必要前提。[4] 毛泽东同志也曾深刻指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是巨大的,但为最终实现其既定战略方针,日本唯有先从中路突破中国的防线,而后方可北攻西伯利亚,南攻南洋群岛。” [5]因此在中国战场的走势如何对日本称霸世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辉煌的历史进程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46—2006) 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 一、教学目的: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多年历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及其如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如何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从而从总体上理解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成就。 三、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严峻考验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的时代从此终结,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本国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中国和建立起来了。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安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了。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面临的严峻考验 建国初期形势是错综复杂的。一方面,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人民盼望已久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终于诞生,整个中国大地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这是形势的主流。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的问题。这对于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新的严峻的考验。 新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把解放战争进行到底,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部编历史七下期中(1—13课)知识点总结

部编历史七下期中(1—13课)知识点总结 第1课秦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1.隋朝建立: 背景:北朝的最后一个政权是北周,北周末年时外戚杨坚掌握大权建立三要素: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统一: 背景:南朝的最后一个政权是陈,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 概况: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隋文帝的统治: 内容: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同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数量大幅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 二、开通大运河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隋文帝605年开始开凿 概况: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两长:全长2000多千米 三点:中心洛阳北端涿郡南端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评价/作用:①是古代最长的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②劳民伤财,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注:评价唐太宗: ①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 ②他在位期间,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③但他也有过失之处,晚年崇尚迷信,但是总体说功大于过。 三、女皇帝武则天 1.武则天即位: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高宗去世后,她先后废掉两个已做皇帝的儿子,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是唯一的女皇帝。 2.治国措施: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③减轻人民负担,注重发展生产; 3.治国效果:经济继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政启开元,治宏贞观”——郭沫若评价武则天) 四、“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 1.唐玄宗即位:唐玄宗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能力。在位期间,年号“开元”。 2.治国措施:①整顿吏治,裁减冗员eg:重用姚崇、宋璟②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治国效果: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注:汉唐出现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统治者励精图治,政治清明; ③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④生产工具革新促进经济发展;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注:汉唐出现盛世局面给我们的启示: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②要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 ③统治者必须自身的执政素质。

《中国历史进程》

中国历史进程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中华文明是两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中国历史自黄帝时代算起则约有5000年。有历史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时代」的定义是指从有文字时起算在那之前则称为「史前时代」;历史中传说伏羲做八卦,黄帝时代仓颉造文字;近代考古发现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 从政治和社会形态区分中国历史,据考古资料显示,约在早于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时代,中原地区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同时,原始社会平等被打破。而据历史记载,夏朝已经开始君王世袭,周朝建立完备的封建社会制度至东周逐渐解构,秦朝统一各国政治和许多民间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并建立中央集权政治。自汉朝起则以文官主治国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等各种政治思潮流传,先是推翻帝制成立中华民国,三四十年后民国政府因内战失败而退守台湾。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古: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 夏朝:夏朝(约前2070~1675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商朝:商代(约前1675~1046年)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相传商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洛阳),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号。其后裔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