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灾害学

自然灾害学

自然灾害学
自然灾害学

地震次生灾害与防治

摘要:“牵一发而动全身”。事物之间具有联系性,当某一项事物发生时必将会影响到它所联系到的事物。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大都伴随次生灾害的发生。常引发的地震次生灾害有滑坡、坍塌、泥石流、海啸、火灾、水灾、毒气泄漏以及扩散放射性污染等[1]。本文主要论述各种地震次生灾害以及关于它们的防治。

关键词:地震次生灾害破坏主要类型危害预防与治理

1 引言

20世纪60年代,地理学界将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震和火山活动等地质现象纳入统一的理论体系之中[2],用统一的动力学模式解释全球构造运动及其相互关系,这个体系就是板块构造学说。从板块构造学说,我们可以知道,岩石圈并非一个完整的圈层,而是被例如海沟、大陆裂谷、大洋中脊等活动带分成大大小小的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之上,板块相互碰撞时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其中最为显著地就是地震。

但是,根据资料显示,我们可以发现,地震的发生虽然会造成巨大的灾害,但损害最大的却不是地震直接造成的。在震源或受地震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地震发生后,发生的例如滑坡、坍塌、泥石流、水灾、火灾以及社会灾害等二次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更是大于地震直接造成的。

上面所述二次灾害即为地震次生灾害。地震次生灾害就是指地震次生灾害是指强烈地震发生后,自然以及社会原有的状态被破坏[3],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水灾,瘟疫,火灾,爆炸,毒气泄漏,放射性物质扩散对生命产生威胁等一系列的因地震引起的灾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人力和财力向城市聚集,这也就使得危险指数和损失指数增加。也就是说,当一个地区发生灾害时,单位面积上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会大幅度提高。一旦城市发生直下型破坏性地震,发生次生灾害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4]。因此,加强对于地震次生灾害的研究和防治是刻不容缓的。

2 主要类型与危害

2.1 滑坡、坍塌和泥石流危害

我国是一个地形丰富的国家,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共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这些地区,特别是地形转换处,如第一、二、三阶梯交界处,地震发生时一般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因此,这是一类严重的地震次生灾害。

发生滑坡和崩坍的地点,多在地质比较薄弱的地方,如地层断裂、节理发育、岩层破碎等等,由于水的浸润而分解,常表为洪水、地震的次生灾害[5]。山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岩层破裂,地表破碎,暴雨频繁发生,水土流失严重,为崩塌、滑坡、泥石流提供了物质、动力和触发条件。地震对滑坡的影响很大,地震的强烈作用使斜坡土石的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并发生变化,原来的结构面张裂松弛[6]。在地震力的反复震动冲击下,斜土石体容易发生变形,最后发展成严重的滑坡。地裂缝、地面坍塌、道路滑塌在震后也大量出现。地震使地质构造发生变化,岩层破裂,在暴雨的诱发下,容易引发塌陷。地震引发路面裂缝与软化、路基塌陷、公路边坡崩塌与滑坡,进而形成道路滑塌。泥石流发生时,洪流中有大量泥沙石块,混合成一股粘稠的泥浆,沿陡坡奔腾而下,来势凶猛,历时短暂,破坏力极大。

本世纪最大的滑坡事件就是1920年的中国海原地震引发的,这次地震死亡人数有23.4万,且大部分人死于滑坡这地震次生灾害。滑坡、崩坍又常常与泥石流迸发,在洪水期造成群发性灾害,1981年四川盆地洪水就引发了6万多处滑坡和泥石流,灾民达30多万人[7]。

位于世界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中、日、美、印和欧洲阿尔卑斯山区是世界上滑坡、坍塌发生最多的地方。日本滑坡点多达5584处,总面积为1433平方公里,而可能发生崩坍的陡坡地带有7400处。瑞士本世纪由地震引发的滑坡灾害,至少造成5000人死亡。美国七十年代滑塌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10亿美元。在滑坡别名为“走山”,称大规模的滑坡、崩坍为“山崩”,主要集中在西南山区和黄土高原,以川、云、陕、甘为甚[8]。

滑坡、崩坍可以摧毁森林,切断道路,堵塞河流,破坏交通,甚至可以顷刻间覆灭整个村镇、厂矿,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就每年经济损失数来说可以达到以百亿美元。所以在滑坡坍塌泥石流这方面的预防与治理尤为重要。

2.2 堰塞湖

堰塞湖是指在一定的地质和地貌条件下,由于河谷岸坡在动力地质作用下迅速产生坍塌、滑坡、泥石流以及冰川、融雪活动产生的堆积物或火山喷发物等形成的自然堤坝横向阻塞山谷、河谷或河床,导致上游段壅水而形成的湖泊。

地震发生时,地表破碎,从而会有大量的松散物质产生,暴雨又提供充足的水源和动力条件,在滑坡阻塞河道时,堰塞湖就会形成。地震引起的堰塞坝体是由不均质的、大小松紧程度不同的松散体速堆积形成,土体尚未固结。堆积体中还夹杂着巨石,直径从几十厘米到数米,更增加了坝体的不均质性。这些堰塞湖,一旦决口大量的水体会以超强的动力携带者大小不一的物质沿着地势,向低地冲去,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9]。如果堰塞湖形成于河道上,堤坝决口时也会暴发洪水灾害,造成下游形成洪峰,造成不亚于地震破坏的结果。

2.3 水灾灾害

地震水灾是指因地震造成的地形及水工建筑的破坏导致的洪水泛滥。还有另一类小型的水患,如震后喷沙冒水、蓄水池、水塔的破坏等,因单次灾害较小,为区别起见,称之为地震水害。地震水灾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虽然世界上发生的地震水灾次数较少,但单次灾害的伤亡损失严重,有的要大于地震的直接灾害,因而引起人们的重视。地震水灾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成因:

(1)地震滑坡、泥石流堵塞河流:强烈地震造成山崩、滑坡或泥石流,大量的岩石、泥土填入河谷,堆坝截流蓄水,淹没河谷两岸的城镇、村庄,土地。随着蓄水量增多,或遇余震时,即崩决,蓄水奔出,可造成下游的灾害。1786年四川康定7.5级地震、1933年8月四川迭溪7.5级地震的巨大水灾都属于此例[10]。类似的例子还有1950年8月西藏察隅8.5级大地震,崩塌、滑坡堵断河流形成湖泊,震后八天溃决,高达7米的巨浪淹没了上千个村庄,损失惨重。

(2)地震滑坡、泥石流填入湖泊、水库:山区的湖泊,一般都几面环山,水库一般是利用山间谷地筑坝蓄水,湖、库周围坡度较大,蓄水后影响坡体稳定。地震时,周围山体容易引起滑坡。滑坡填入湖泊、水库,使水位上升,外流形成灾害[11]。

(3)地震破坏水利工程建筑:有的水利工程建筑震前未设防或地震烈度超过设防烈度,有的水利工程建筑年久失修,地震时容易造成破坏形成水害。例如,新疆的伽师水库在1961年4月发生地震时,堤坝破裂造成了水灾。1970年1月云南通海7.8级地震,九度区的回龙水库坝面出现30多处裂缝,纵向裂缝长达100米,最大裂缝宽度达20厘米,横向裂缝长6-22米,缝宽5-15厘米,深度大于2米;因震时处于旱季,蓄水较少,震后及时抢修,才未造成灾害。

(4)地面陷落注水地震时,由于构造运动或振动,断块下陷,地下洞穴或采空区塌陷,造成大面积陷落,当湖、海、河或地下水注入后即可成灾。例如,1605年7月13日海南岛琼山发生7.5级地震时,琼山附近海岸七十多个村庄被海淹没。1976年唐山地震时,天津市汉沽付庄全村沉陷2.6米,最深处达3米。村南池水大量流入村庄,水深可行船,严重影响村民

的生活。

除此之外还有地震破坏矿井涌水、地震海啸引起沿海水灾、地震破坏蓄水池、水塔、屋顶蓄水物等等。由此可见,地震水灾的危害也是极其巨大的。

2.4 社会混乱灾害

地震发生后,居民区损失最为严重,尤其是城市地区[12]。城市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极易产生较严重的地震次生灾害。因此,城市地震次生灾害是地震次生灾害最重要的方面。城市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有: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盲目避震”、和“玻璃雨”、“记忆毁灭”等灾害。

对于城市地震次生灾害的防治,我们要了解每一项灾害发生的原因,它们的特点以及发生时人们的心理活动。

(1)火灾是城市最主要的地震次生灾害,其成因主要有:①电器设施遭受损坏,例如线路断裂、设备或导线短路打出弧光而引起的火灾;②民用和工商业所用的火炉倒塌引起火灾;③石油类产品、酒类产品、火柴、弹药等易燃、易爆物质的爆炸或燃烧而发生的火灾;④烟囱破坏引起火灾;⑤高温高压生产工序由于震时的停电和停水而失去控制引起爆炸和燃烧;⑥化学品(剂)因震时容器或包装破坏产生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火灾。

(2)毒气污染、细菌污染和放射性污染气是城市潜在的次生灾害。主要是由于生产设备、储存容器的损坏和生产、使用时的失控而引起的。

(3)“盲目避震”灾害是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的普遍灾害,其主要原因是人们缺乏地震知识,震时惊慌和不正确采取避震方法造成的。

3成因分析

虽然地震次生灾害的种类繁多,但是对于它的形成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3.1 主震强烈,余震频繁

地震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长期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常常会造成滚石、山崩、滑坡、地裂缝、地面鼓包、地基沉陷、沙土液化、冒沙、冒水等地面破坏想象,使地表变得破碎不堪,震区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主震造成的底层断裂,为余震频繁爆发提供了有力条件。余震一般规模和震级较主震小,发生次数多,再次使人员和建筑物遭到破坏,危害有时超过余震。主震和余震共同塑造了地表形态,提供了大量的松散物质,为诱发坡面地质灾害提供了物质来源[5]。

3.2 暴雨频发

地震和余震产生的剧烈震动,大量山体破裂,部分地层出现松动和断裂,崩断作用极易发生,一旦出现强降水,次生地质灾害险情加剧。地震引发多出处裂缝,地球的热量大量释放出来时地面温度升高,蒸发强烈,地下水汽沿着裂缝进入空气中,这样在地面形成很强的上升气流,极易引起暴雨,诱发坡地地质灾害。

3.3 水循环发生变化

地震后,地表结构、含水层结构以及地表覆被状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降水和水流规律发生了变化,进而导致区域地表水-地下水系统平衡场和水循环规律发生较大改变。同时,地震堰塞湖的存在,不禁改变了原有的河道形态和山区河流水动力规律,而且流域内变化了的水循环体系会对河流两岸岩体的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导致一系列的次生灾害。

4 地震次生灾害的治理措施

4.1 对滑坡、坍塌和泥石流灾害的防治

地震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分布广,工程治理困难。防治地震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应贯彻躲避和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以躲避为主。

(1)长远对策保持山区生态平衡,合理科学采伐森林、开采矿藏,植树造林,广种草坡,防止水土流失。

(2)震前对策①进行地震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勘测和调查,圈定危险区,制定防治规划;②对重要地段和建筑物(如水库堤坝、居民点)附近的具有危险性的滑坡、泥石流,应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工程治理;③对具有危险性的滑坡和泥石流要进行动态监测,密切注视其变化情况,尽可能作出预报;④根据动态监测情况,对不能工程治理而确属危险的滑坡、泥石流危害区内的居民点进行搬迁;⑥制定避难预案,包括制定紧急警报信号,确定避难场所和路线等。(3)灾害发生时的对策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发生时,在危险区内的人员应垂直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前进方向逃跑。对于少量的滚石,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沟或坝下。

(4)震后对策①立即对原确定的危险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危险地带进行一次巡查,近期有危险的,要立即采取搬迁躲避措施;②在已发生灾害的地区,要抢救压埋人员。消除道路堵塞物,恢复交通,为救灾提供交通保障;③采取措施防治后发型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其对策同震前对策)进行必要的工程治理;⑤在临震阶段,要派出人员对水库、湖泊、河流沿岸进行巡防,加强水位观测,及时掌握气象情况,如有危险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4.2 对堰塞湖灾害的防治

地震引发的堰塞湖险情,对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了威胁。对高险情的堰塞湖要果断采取坝体爆破放水,以免溃坝酿成洪灾,引发更大损失。对于处于下游的居民要及时撤离,确保人员的安全。要及时疏通河道,以免发生堵塞,影响河流下游;还要防治坡面地质灾害的形,切断堰塞湖形成的物质来源。

4.3 对地震水灾的防治

(1)震前对策①重大水利工程必须避开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特别是蠕滑断层;②在震区的各种水利设施必须按规定设防;③对预报区已有的水利设施应进行鉴定,并根据情况进行抗震加固;④对湖泊、水库、河流沿岸进行地质普查,寻找滑坡、泥石流危险区进行必要的工程治理;⑤在临震阶段,要派出人员对水库、湖泊、河流沿岸进行巡防,加强水位观测,及时掌握气象情况,如有危险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2)震后对策震后有关单位应组织人员对湖泊、水库和河流沿岸的堤坝及各种水利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如有情况应及时报告和解决,其主要对策有:①水库、湖泊和河流的堤坝如损坏应立即抢修;②被滑坡、泥石流堵塞的河流应采用疏导、改流或爆破等措施排水,避免造成更大的灾害;③对已经或即将发生而无法拯治的水灾应立即发出警报,进行应急撤离;

④对水库、湖泊、河流沿岸的活动滑坡、泥石流进行监视,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3)加强水环境的治理

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对水文和水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破坏。从恢复重建的角度考虑,既要寻求震后短期的应急水源、河道疏通的问题,也要认真思考地震对区域水文循环和水资源的影响。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既要加强水文预防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应该严防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因此,加大对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的系统研究力度,是灾后重建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4.4 对城市灾害的防治

城市地震次生灾害的特点和制定对策的原则是:①城市地震次生灾害具有多样性、多发性、同时性和诱发性,防救次生灾害必须考虑同时采取多种措施;②城市次生灾害对策必须贯彻以预防为主,考虑到震后的各种困难,作好足够的物质、思想谁备;③不同城市的经济、地理、气候条件不同,制定对策要因地制宜;④平战结合、专业与民防相结合是我国地震工作的特点,因此,要重视平时和民防工作对防救次生灾害的重要作用。

(1)震前预防对策在中长期强震预报的地区和地震多发地区要认真制定震前预防对策,其重点是工程设防、抗震加固,进行防治次生灾害的物质、组织和思想堆备。①工程设防: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把易于产生次生灾害不适宜在城市的部门外迁。新建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与居民区保持足够的隔离地带。对易于产生火灾、毒气污染、放射性细菌要害建筑

要提高设防。对于易产生次生灾害的设备,在设计时要加强抗震措施;②抗震加固和建立保护性设施:对于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原有建筑应进行鉴定,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加固。对易于产生次生灾害的设备应同时加固,并增设一些保护性设施;③建立健全地震消防体系。在平时各地安全、消防组织指挥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公安消防、企业消防和群众消防三级消防组织指挥系统,明确防治城市各种次生灾害的任务;④普及地震消防知识,进行必要的训练和演习;⑥进行次生灾害预测,制定备震方案和紧危预案,进行物质准备;⑥加强易于产生次生灾害部门的管理。临震时实施防火、防毒气污染等应急措施和紧急部署。

(2)震时紧急处理对策这是防止或减少次生灾害发生的最后一次机会。在发现地震预警后,如地光、地声和地震大动之前的小动时,立即实施紧急处置对策。其重点是各部门在岗人员紧急采取避免次生灾害发生的保护性措施和安全停车事宜。

(3)震后救治时对策这是救治已经发生的次生灾害,把灾情控制在最小的对策。其重点是控制次生灾害蔓延,扑灭次生灾害,处理次生灾害造成的伤亡。震后救治一般有两个时间段:①岗位自救:凡发生次生灾害的部门和家庭的在岗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扑救或控制蔓延,并立即报告消防等有关部门;②消防救治:这是较严重的次生灾害的救治,其通行的原则和步骤是:发出有效的公开警报,立即查明原因,切断发生源及蔓延媒介,防止灾情扩大,封锁现场,防止再发生其他灾害,保证救治正常进行;采取措施扑灭、治救。

(4)震后防治对策这是震后救灾和恢复阶段,防止再次发生次生灾害的对策。其重点是防止在恢复生产、生活或重新使用设备时再次造成的次生灾害,防止防震棚火灾、瘟疫流行灾害。震后防治对策的原则是加强重新使用的设备安全检查,加强防震棚安全管理,加强震后卫生管理。

5 总结

(1)地震次生灾害以坡面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地质灾害以及堰塞湖和城市地震灾害最为常见。

(2)地震次生灾害以活动断裂为地质构造基础,地表大量松散固体物质为物质来源,强烈频繁的余震、坡面流水和沟谷洪流为动力条件,暴雨、洪水、持续的高温为诱发和触发因素。

(3)对灾区的治理措施要以工程措施为主。首先要尽量减少对水文和水环境的不良影响,消除堰塞湖的威胁;其次要严防坡面地质灾害的发生,切除坡角,加固路基,修建防治工程;加强对人们的灾害教教育。

关于地震次生灾害的研究与调查已有不少,各部分资料也逐渐丰富。但对于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地震次生灾害的预防与治理还不到位,我们依旧遭受着地震次生灾害的迫害。所以我们在预防与治理时要多渠道得综合,将空间技术、工程技术、生态技术以及心理常识教育的结合,全面提高各方面能力,更好的减少地震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苏桂武,高庆华.自然灾害风险的分析要素[J].地学前缘,2003(S1)

[2] 陈晓兰,卢胜国.地震诱发滑坡的机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

[3][4] 李原.地震洪水的次生灾害:滑坡和坍塌

[5] 王静爱,施之海,刘珍,吕红峰,周洪建.中国自然灾害灾后响应能力评价与地域差异[J].自然灾害学报,2006(06)

[6] 刘婧,史培军,葛怡,王静爱,吕红峰.灾害恢复力研究进展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6(02)

[7] 都吉夔,张勤,宋立军,侯建盛,丁香,袁志祥,黄敏,卢永坤.四川汶川8.0级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J].灾害学,2008(04)

[8] 劳承玉.四川大地震的产业关联损失影响评估[J].山东经济,2012(05)

[9] 林均岐,钟江荣.地震灾害产业关联损失评估[J].世界地震工程,2007(02)

[10] 林均岐,钟江荣.地震间接经济损失研究综述[J].世界地震工程,2013(03)

[11] 孙绍骋.灾害评估研究内容与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2001(02)

[12] 徐嵩龄.灾害经济损失概念及产业关联型间接经济损失计量[J].自然灾害学报,1998(04)

自然灾害学

地震次生灾害与防治 摘要:“牵一发而动全身”。事物之间具有联系性,当某一项事物发生时必将会影响到它所联系到的事物。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大都伴随次生灾害的发生。常引发的地震次生灾害有滑坡、坍塌、泥石流、海啸、火灾、水灾、毒气泄漏以及扩散放射性污染等[1]。本文主要论述各种地震次生灾害以及关于它们的防治。 关键词:地震次生灾害破坏主要类型危害预防与治理 1 引言 20世纪60年代,地理学界将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震和火山活动等地质现象纳入统一的理论体系之中[2],用统一的动力学模式解释全球构造运动及其相互关系,这个体系就是板块构造学说。从板块构造学说,我们可以知道,岩石圈并非一个完整的圈层,而是被例如海沟、大陆裂谷、大洋中脊等活动带分成大大小小的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之上,板块相互碰撞时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其中最为显著地就是地震。 但是,根据资料显示,我们可以发现,地震的发生虽然会造成巨大的灾害,但损害最大的却不是地震直接造成的。在震源或受地震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地震发生后,发生的例如滑坡、坍塌、泥石流、水灾、火灾以及社会灾害等二次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更是大于地震直接造成的。 上面所述二次灾害即为地震次生灾害。地震次生灾害就是指地震次生灾害是指强烈地震发生后,自然以及社会原有的状态被破坏[3],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水灾,瘟疫,火灾,爆炸,毒气泄漏,放射性物质扩散对生命产生威胁等一系列的因地震引起的灾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人力和财力向城市聚集,这也就使得危险指数和损失指数增加。也就是说,当一个地区发生灾害时,单位面积上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会大幅度提高。一旦城市发生直下型破坏性地震,发生次生灾害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4]。因此,加强对于地震次生灾害的研究和防治是刻不容缓的。 2 主要类型与危害 2.1 滑坡、坍塌和泥石流危害 我国是一个地形丰富的国家,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共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这些地区,特别是地形转换处,如第一、二、三阶梯交界处,地震发生时一般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因此,这是一类严重的地震次生灾害。 发生滑坡和崩坍的地点,多在地质比较薄弱的地方,如地层断裂、节理发育、岩层破碎等等,由于水的浸润而分解,常表为洪水、地震的次生灾害[5]。山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岩层破裂,地表破碎,暴雨频繁发生,水土流失严重,为崩塌、滑坡、泥石流提供了物质、动力和触发条件。地震对滑坡的影响很大,地震的强烈作用使斜坡土石的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并发生变化,原来的结构面张裂松弛[6]。在地震力的反复震动冲击下,斜土石体容易发生变形,最后发展成严重的滑坡。地裂缝、地面坍塌、道路滑塌在震后也大量出现。地震使地质构造发生变化,岩层破裂,在暴雨的诱发下,容易引发塌陷。地震引发路面裂缝与软化、路基塌陷、公路边坡崩塌与滑坡,进而形成道路滑塌。泥石流发生时,洪流中有大量泥沙石块,混合成一股粘稠的泥浆,沿陡坡奔腾而下,来势凶猛,历时短暂,破坏力极大。 本世纪最大的滑坡事件就是1920年的中国海原地震引发的,这次地震死亡人数有23.4万,且大部分人死于滑坡这地震次生灾害。滑坡、崩坍又常常与泥石流迸发,在洪水期造成群发性灾害,1981年四川盆地洪水就引发了6万多处滑坡和泥石流,灾民达30多万人[7]。

关于自然灾害的论文有关自然灾害的论文

第25 卷第4 期 灾 害 学 V ol. 25 No. 4 2010 年12 月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Dec. 2010 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 郭 1 2 2 2 凯 2 (1. 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重庆400047 ; 2.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047 ) 摘 要:按照我们对社会易损性构成的认识,从区域人口易损系统、区域社会结构易损系统和区域社会文化易损 系统三方面构建了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是由一个内部层次分明、逻辑结构清晰的9 个指数和39 个指标要素构成的框架。该评价体系可以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认识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的科学依据,也是减灾防灾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811X (2010 )04 -0068 -05

产能力、社会结构和秩序、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 引言 面的损失,这种损失既是社会个体的损失,也是社会整体的损失。在这一过程中造成社会秩序的 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人口增长、科技与社会进步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广度和深度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很容易把自然灾害看成是单纯的自然事件来研究,而忽视了灾害作用的具体社会背景。大量灾害事实表明,物质实力的增强和科技手段的提高并没有完全解决灾害问题。对于灾害的认识我们有理由把关注 [1 -3 ] 为了客观地认识区域的社会易损性,正确评价区域社会易损性的状态,非常有必要从确定或影响自然灾害的区域社会易损性的要素中,选取一些具有标示性意义的定量化信息作为评价的指标,也只有准确地选择指标才能够真实反映区域社会易损性的本质和特征,因此,评价指标的拟定对区域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计算,以及科学合理地构建防灾减灾体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混乱,社会功能暂时或局部的缺失,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损失。社会易损性的问题涉及到区域人口、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整体。因此,在建立灾害易损性评价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任何指标体系建立的重要原则。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指标体系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指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明确,统计方法要规范,能够度量和反映区域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状况、基本特征及其区域社会背景。可比性原则:指标的选择应涵义明确,选取的指标应是共性的指标,既便于横向比较,又便于纵向比较。 分层性原则:影响灾害社会易损性的因子众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把指标按照不同属性和作用分层,且要层次清晰,能够清楚地反映体系的层次结构。各指标之间既相互区别又互有联系,层层深入形成一个综合评价系统。 独立性原则:灾害社会易损性的影响因子之

小学生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小学生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三(六)班 2017年10月16日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 1、雷电灾害与防范 (1)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雷雨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应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10)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外出。 (11)据有关专家介绍,出现雷击事故后,最好对被击伤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12)在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 (13)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伞),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 (14)特别要小心的是,遇到雷电时,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下站立;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击危险。 2、地震灾害与防范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灾害现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平均每天13700多次,被人们称为群灾之首。

环境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课后题 1、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体。 分类:原生的自然环境、经过人类的创造和改造形成的人工环境。 2、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 1、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 2、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的关系。 3、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4、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3、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环境问题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 4、环境科学 是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和改善的科学 5、八大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多诺拉烟雾、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伦敦烟雾、日本四日市哮喘、水俣病、痛痛病、米糠油事件 6、环境学的三大分支学科 一、理论环境学(环境科学方法论、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原理、环境规划和环境区划的原理和方法等。) 二、综合环境学(全球环境学、区域环境学、聚落环境学。) 三、部门环境学 第二章课后题 1、大气污染及类型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按污染范围划分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划分 据燃料性质和组成成分 (1)局部性大气污染 (2)区域性大气污染 (3)广域性大气污染 (4)全球性大气污染 (1) 还原型(煤炭型) (2) 氧化型(汽车尾气型) (1)煤烟型 (2)石油型 (3)混合型 (4)特殊型 (5)沙尘型 2、大气污染物及分类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分类:主要有一次污染物: SO2、H2S 、NO 、NH3 、CO 、CO2 、HF 、HCl 、C1—C12化合物 。 二次污染物: SO3、H2SO4、MSO4 、NO2、MNO3 、醛类、酮类、酸类。3、影响大气污染程度的因素 4、还原型烟雾和氧化型烟雾的主要区别。 (一)还原型(煤炭型) 主要污染源是燃煤。主要污染物是SO2、CO 和微粒物质,它们遇上低温、高湿的阴天,且风速很小并伴有逆温存在的情况时,一次污染物扩散受阻,易在低空聚积,生成还原型烟雾。伦敦烟雾事件 (二)氧化型(汽车尾气型) 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和机动船。主要污染物是NOx 、CO 、HC 化合物、O3、醛类、PAN 等。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夏季晴天,交通污染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典型的二次污染——光化学烟雾。它对人体、动植物、材料均会产生破坏作用,并且严重影响大气能见度。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5、产生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大气环境 第三章 水体环境 第四章 土壤环境 第五章 固体废物与环境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第七章 环境规划 第八章 全球环境问题 第九章 人口与环境 第十章 能源与环境 第十一章 资源与环境 第十二章 持续发展与环境

自然灾害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自然灾害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减灾与应急管理学院自然灾害学专业(代码:070522) 一级学科:地理学(代码:0705)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一、研究方向 目前自然灾害学专业的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自然灾害和风险管理,其对应的主要研究内容见下表: 二.培养目标和学习年限 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能够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理想,面向国际自然灾害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对减灾需求的,具有健康心身体魄的自然灾害高层次创新型科研人才 (1)硕士生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注重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灾害管理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有较强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和借助计算机进行科学研究,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扎实的灾害调查、风险评估与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了解与

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善于与人合作。工作(或继续深造)去向主要在保险公司、民政部门、国土资源、测绘、城市规划等专业管理部门及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公司)等。 (2)博士生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灾害风险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注重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熟练掌握灾害管理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具有国际论文写作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能胜任灾害风险管理及相关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业务工作、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工作(或继续深造)去向主要在保险公司、民政部门、国土资源、测绘、城市规划等专业管理部门及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公司)等。 (3)培养年限 本专业学术型硕士生,学习年限为2.5-3年,按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硕士生可以在2.5年内完成学业。本专业普通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北京地区的定向、委托培养在职博士生的学习年限可以为4年。硕博连读生、本科直博生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博士生学位论文科研工作因有重大发现和成果而在以上规定年限内无法完成毕业论文的,经院教学与学位委员会提议,学科学术委员会同意后,向研究生院申请延长学习年限1年。 三.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1)硕士生 硕士生在读期间的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课程和必修环节等具体要求与“两室一院”相同,本专业不作特殊要求。 (2)博士生 博士生在读期间的总学分不低于13学分。课程等具体要求与“两室一院”相同,本专业不作特殊要求。博士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实践,在科学研究中不断的巩固、深化和拓展自然灾害学的基础理论;在实际的科学研究实践过程中训练自己科研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交流能力和高层次科技论文(含SCI论文)写作能力。 (3)本科直博生 本科直博生在读期间的总学分不低于45学分。课程等具体要求与“两室一院”相同,本专业不作特殊要求。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实践,在实际科学研究中不断的巩固、深化和拓展自然灾害学的基础理论;在实际的科学研究实践过程中训练自己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交流能力和高层次科技论文(含SCI论文)写作能力。 (4)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研究生 港澳台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与普通研究生相同,免修公共政治课。外国留学研究生免修公共政治和外语课,必修“中国概况”(2学分),硕士生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博士生不低于11学分。

自然灾害学复习资料

1海啸: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变化所引发的具有超长波长和周期的大洋行波。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 2火山:地球内部有许多炙热的岩浆,而地球表面则是一层冷的固体的地壳。地球内部的岩浆穿过地壳的一些薄弱的地方喷出地面,这就是火山喷发,而喷出的岩浆在地面上冷凝后,就形成了火山。 3太阳风:是从太阳日冕层向行星际空间抛射出的高温高速低密度的粒子流,主要成分是电离氢和电离氦。 4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干旱区降水甚少, 地表异常干燥松散, 抗风蚀能力很弱, 在有大风刮过时, 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 形成沙尘暴天气。热岛:城市热岛效应或称热岛现象,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5空间灾害:在太阳活动高峰期,经常发生太阳黑子大爆发,其间向宇宙空间抛射的电磁辐射、带电粒子流及超音速的太阳风,会引起地球高层大气结构、密度、温度、运动状态、电磁分布等发生急剧变化,进而“骚扰”人类活动。 1、地震三要素 2、震级与烈度之间的关系: 震级和烈度都是表示地震大小的量,但是二者有很大的不同。震级是表示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反映的是地震本身的大小,因此,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的是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反映的是地震的后果,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3、地震背景构造:海底扩张是什么? 海底扩张说认为,高热流的地幔物质沿大洋中脊的裂谷上升,不断形成新洋壳;同时,以大洋脊为界,背道而驰的地幔流带动洋壳逐渐向两侧扩张;地幔流在大洋边缘海沟下沉,带动洋壳潜入地幔,被消化吸收;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扩张形式不同:大西洋在洋中脊处扩张,大洋两侧与相邻的陆地一起向外漂移,大西洋不断展宽;太平洋底在东部的洋中脊处扩张,在西部的海沟处潜没,潜没的速度比扩张的快,所以大洋在逐步缩小,但洋底却不断更新,古老的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洋底一样年轻。 4、海啸的特点、形成条件 1)海啸的特点:海啸波的波长非常长、能量大、传播速度快 2)海啸的产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深海。深海海底上面具有巨大的水体,地震释放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巨大水体的波动能量(2)大地震。只有6.5级以上的大地震才能产生海啸灾害,小地震产生的海啸形不成灾害(3)开阔并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 海啸的产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但只有一部分地震(约占海底地震总数的1/5~1/4)能产生海啸,多数人认为只有伴随有海底强烈垂直运动的地震才能产生海啸。 5、我国有哪些灾害?(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六大类1、气象灾害:(1)暴雨(2)雨涝(3)干旱沙尘暴(4)干热风(5)高温、热浪、热岛(6)热带气旋(7)冷害(8)冻害(9)冻雨(10)结冰(11)雪害(12)雹害(13)风害(14)龙卷风(15)雷电(16)连阴雨(17)浓雾(18)低空风切变(19)酸雨2、海洋灾害:(1)风暴潮(2)海啸(3)海浪(4)赤潮(5)海岸带灾害3、洪水灾害:(1)暴雨灾害(2)山洪(3)融雪洪水(4)冰凌洪水(5)溃坝洪水(6)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4、地震灾害:(1)构造地震(2)隔落地震(3)矿山地震(4)水库地震等;5、农作物生物灾害:(1)农作物病害(2)农作物虫害(3)农作物草害(4)鼠害。6、森林生物灾害:(1)森林病害(2)森林虫害(3)森林鼠害 6、洪水(数井盖有关) 工程措施 1.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 2.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解决雨、污分流问题; 3.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 4.增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 5.增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非工程措施 1.城市暴雨内涝风险评估:如利用RS和GIS和土地利用、DEM等来建立模型来评估风险; 2.适当增大设计参数:应增大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的取值; 3.城市防洪减灾政策与法规建设:约束和制裁不利于防洪减灾的经济社会活动,以实现防洪减灾的目标; 4.建立城市排涝工程管理机制:合理调整城市水利基金支出和使用结构,建立渠道畅通、管理严格的资金投入机制; 5.借鉴国外防治内涝经验:如日本,德国都是治理内涝和雨水利用技术十分先进的国家,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及技术。 7、广东遭遇过哪些大的自然灾害? 广东的旱灾:干旱也是广东的严重灾害之一,80%以上的年份都有旱灾发生。这类灾害主要发生在春、秋季节,影响范围最大,发生次数也较多。 广东的水灾:南岭山脉横贯广东北部,是寒潮南侵之屏障,但山脉重迭,其间北江河谷纵贯广东南北,又是冷空气南下之通道。南岭山地以南,地势渐低,但分布有多条呈东北一西南向的山脉,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抬升而致雨,使之在粤东、粤中和粤西形成三大暴雨中心。沿海地势平坦,属台地平原区,其中河网交错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和潮汕平原是洪水常泛之地。 广东的风灾:南海是热带海洋,是热带天气系统特别活跃的海区,夏季台风活动频繁,冬季受冷空气影响,而且在冬、夏季风盛行时期常形成季风潮,所以海上多大风、大浪和风暴潮,是海洋灾害多发区。这类灾害每年都有发生,不仅发生频率高,而且影响时间长、范围广、灾情重,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 广东的冻灾:由于广东是冷暖气团强烈交绥之地,所以北方来的寒潮大风、冷害等灾害性天气异常活跃。冷害是影响广东冬季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它对喜温、喜热作物,越冬与冬种作物,尤其是热带作物与果树常造成严重危害。

自然灾害论文

如何应对地震灾害 摘要:大自然一次次的向人类展示了他的威力,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人类是显得多么的渺小。近些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频发,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云南盈江地震等都给国家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面对难以预报和不可控的地震我们一次次的无奈与无助,我们一次次的为丢失的家园欲哭无泪,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地震灾害带给我们的难以衡量的损失,那么面对地震灾害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的减轻灾害的危害呢?本文主要讲人们应该形成完善的地震灾害响应机制、预报预警措施、灾后救助途径来减轻灾害带给我们的损失。 关键词:自然灾害地震响应机制预报预警灾后救助 (一)概述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近两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频发,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青海玉树7.1级地震等,据地震专家研究表明,我国进入了地震的活跃期。由于地震灾害表现出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控性,灾害的突发性、破坏性使人们在灾害面前措手不及,应变能力还不够强。 (二)响应机制 地震应急响应机制是我国各级地震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分级响应是地震应急响应机制的重要特点。以《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为例,地震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响应等级是与地震灾害事件受灾程度相对应的。预案中将地震灾害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级别。对地震应急响应启动等级的判定实际就是对地震灾害事件级别的判定,其判断标准是死亡人数、震级、震区人口是否稠密、是否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等。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根据地震灾害的规模确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等级。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地震发生后地震部门立即估计灾情规模,按照经验依据响应等级启动条件对应急响应等级做初步判断,按预案内容立即行动、尽早救援。地震台网中心作为国家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将震情、灾情快速评估简报和震区基本情况上报中国地震局;灾区所在省(市、自治区)地震局负责快速获取震情和灾情,上报灾区所在省级人民政府与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负责汇总灾情、社会影响等情况上报给国务院及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灾区所在省级人民政府了解震情和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报告国务院并抄送中国地震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国务院及抗震救灾指挥各成员单位根据掌握的灾情,结合本部门所制订的应急预案响应等级判定标准,启动相应等级应急响应,按照预案实施救灾工作。 地震应急响应包括信息报送和处理、通信、指挥与协调、紧急处置、人员抢

学校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学校自然灾害的防范 措施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学校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证明,做好校园安全和自然灾害防范工作重在平时,贵在坚持。 1、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各班要结合本地和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安全教育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开展自然灾害防范和救助知识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避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救助能力。 各班要在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采取班会、队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通过游戏、模拟、活动、体验等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的校园文化等方式来开展安全教育。 同时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交通、治安、卫生、地震等部门,以及与家庭、社会各方面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 2、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学校要做好校舍等基础设施排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确保安全。学校对各种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学生安全教育情况、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排查整治。

3、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工作。 学校要加强同气象、水利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确保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气象、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各班要密切关注网上信息,及时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强舆论引导,防止谣传误传引发师生恐慌情绪,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4、强化责任,严格执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各班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和自然灾害预防工作,要按照学校安全工作“专人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责任,决不允许出现任何死角。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必须立即上报,并及时上报处理进展情况。凡隐瞒不报、漏报缓报,要视情节轻重和事故后果对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5、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安全演练工作。 汶川地震灾区的实践证明,坚持开展应急演练,是科学处置突发事件,减少师生伤亡的有效措施。要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今后学校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模拟应急疏散演习,并且要坚持不懈,形成制度,养成习惯,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预案能迅速启动,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紧急疏散。

自然灾害 教学反思

《自然灾害》教学反思 金道中学谭海龙 学生在前几章节已经学习了中国地然地理概况及主要气候,是学习本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拥有一定的读图、判断能力。自然灾害,学生经历的不多,因此通过多媒体课件将陌生的地理事物展现给学生,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认识到我国自然地理国情之一就是自然灾害频发,形成正确的防灾减灾的观念。对于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难度较大,通过读图识图、教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防灾减灾内容,可以让学生读图讨论,了解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结合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分解难点,层层递进,来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通过问题驱动,放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探究与思考;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增强互动能力。同学们在相互协作、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牢固掌握了新学的地理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整堂课教学设计严谨,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师的启发提问,源自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感性上升到理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及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本节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质疑,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好学状态。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图、文、读、想、做的形式,采用读图分析法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课本插图及视频等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以及今后采取改善措施 : 1、我们教师必须熟悉把握教材,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准每一节课的内容及重难点。 2、要利用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教学,有很多知识学生已在必修教材中掌握了,这样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可以把它设计成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自然灾害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较密切,所以我们在讲授时要尽量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设计好课外延伸环节,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继续深入的探讨在课堂上未完成的内容。 4、我们不光是要教给学生有用的文化知识,而且要注意到他们的能力的提升,要让他们通过学习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 虚心向别人学习 , 为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优秀地理教师而努力奋斗。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自然灾害学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自然灾害学专业 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招生简章 为提高民政系统灾害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既懂管理又有专业知识,适应新形势下自然灾害管理的高素质人才,满足我国灾害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北京师范大学受民政部委托,在自然灾害学专业,以单独考试形式,面向全国民政系统和保险系统从事自然灾害管理工作的人员招收和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 一、招生专业和研究方向 自然灾害学专业,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方向。 二、招生对象 全国各级民政系统从事自然灾害管理工作的人员。 三、招生人数 20人。 四、报考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考生可以报考: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从事灾害管理工作三年以上,学习结束后愿意继续从事灾害管理工作; 3.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四年以上(截止到2010年9月1日),一般应获得学士学位证书; 4.得到所在单位同意,能够保证学习时间,且有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 五、报名 1.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须在2009年10月10日-30日(每天9:00-22:00)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104492756.html,;教育网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104492756.html,)提交个人报名信息。提交信息时请注意: ①报考学校选择:北京师范大学(代码:10027)。 报考点选择:北京师范大学(代码:1127)。 ②报考院系所选择:资源学院/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代码:024)。 ③报考专业选择:自然灾害学(代码:★070522)。 ④报考研究方向选择:风险管理(代码02)。 ⑤由于网报系统中没有单考科目,网报时考试科目请选择: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53灾害学原理。实际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地理学、灾害学原理,均实行单独命题,考生应按实际考试科目复习备考。 ⑥考试方式选择:单独考试。报考类别选择:委托培养。 ⑦考生必须在备注信息第一栏中填写“单独考试”字样。 若“报考学校”、“报考点”、以及“考试方式”填报错误,则该条信息作废,考

自然灾害学教学大纲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院《自然灾害学》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一、课 程编码及课程名称0705012203 课程编码:Catastrophology)课程名称:自然灾害学(Natural 二、学时及学分2 学分:6。总学时数:36,其中,讲授学时:30 ,实验(实践)学时: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开设学期:第五学期适用专业:地理科学 四、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课程目标和任务:、了解灾害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体系,灾害学研究内容与特征;1 、了解灾害的概念、分类与性质,灾害系统的概念; 2 、掌握地震灾害、洪水灾害、干旱灾害、冰冻灾害等主要灾害及灾害链; 3 4、掌握中国及世界灾害区域分异; 5、掌握灾害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 6、熟悉灾害应急管理、高新技术方法灾灾害管理中的应用。五、课程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目前关于自然灾害的科学认识、研究途径和可选择的减轻自然灾害与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措施,拓宽学生在防灾减灾方面的知识 面,为将来毕业后从事有关的工作打好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六学时)绪论(共4第一章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灾害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灾害学的学科体系,掌握灾害学研究内容与特征。(二)教学内容 1.1 灾害学的产生背景 1.1.1灾害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1.2 灾害学的研究内容与特征 1.2.1 灾害学的研究内容 1.2.2 灾害学的特征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灾害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 — 2、环境学学科体系 难点:1、灾害学的研究内容 2、灾害学的特征 第二章灾害概述(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灾害的概念与内涵,掌握灾害的分类与性质,熟悉灾害系统、灾害影响与损失分析。 (二)教学内容 2.1 灾害的概念与内涵 2.1.1 灾害的概念 2.1.2 环境概念的内涵 2.2 灾害的分类与性质 2.2.1 灾害分类

灾害学概论(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火山喷发可按其猛烈程度分为爆发性和非爆发性两种。154 2、火山喷出的物质主要有三种:熔岩流、火山泥石流、火山灰。157 3、在一个喷发过的火山附近,能否找到泡沫岩,可以作为火山喷发的猛烈程度判断依据。155 4、气象观测分为三类系统。地基是地面上的观测系统;空基指的是测量近地面层以上大气的物理、化学特性的方法和技术;天基是指气象卫星。251 5、全球四大沙尘暴发生地有北美、中亚、中北非、澳大利亚。210 6、台风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比较高的海洋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197 7、火山喷出的物质主要有三种:熔岩流、火山泥石流、火山灰。 8、在一个喷发过的火山附近,能否找到泡沫岩,可以作为火山喷发的猛烈程度判断依据。 9、气象观测分为三类系统。地基是地面上的观测系统;空基指的是测量近地面层以上大气的物理、化学特性的方法和技术;天基是指气象卫星。 10、气象学将沙尘天气分为如下四个等级: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210 11、绝大多数地质活动都集中发生在两个板块之间的边界上。两个板块沿着边界发生相对运动。按照运动的方式,可以把板块边界分成三类:发散边界、汇聚边界和转换边界。164 12、地球最外层是一层坚硬的岩石外壳,叫做岩石圈,岩石圈破碎成为7个大的部分,它们叫做岩石圈板块。14 13、地震是由地下岩石的突然断裂而造成的,地球内部的不断运动造成地壳大规模变形是地震的根源,沿地震断裂面的突然滑移是地震波能量辐射的直接原因。50 14、按照震源的不同深度,通常把地震分成三类: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间;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51 15、地震作为地球内部的一种震动,发生的时候会产生一系列波动即地震波,而它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唯一一种能够穿透地球内部的波。56 16、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到地震破坏的程度。67 17、全球的地震基本上分布在三个地震带上,分别为: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大洋洋中脊地震带。68 18、2001年国家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重要思想,就是保证“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95 19、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海底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变化所产生的具有超大波长和周期的大洋行波。105 20、海啸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近海海啸,海啸波达到沿岸的时间很短,只有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很难防御,灾害极大;另一类是远洋海啸,是从远洋甚至横越大洋传播过来的海啸波。113 21、火山大多是孤立的圆锥型的,它是由火山喷发时喷出的熔岩、火山灰和碎石落下后堆积而成的。151 22、火山喷发方式有两种,分别为中心式喷发和裂隙式喷发;火山喷发按其猛烈程度分为爆发性和非爆发性两种。154 23、气象灾害是发源于地球大气圈的自然灾害,全球大气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它常表现为各种波状和涡旋运动,使得大气中的动能、热能不断积累和释放,从而构成了各种气象事件,其中有些气象事件所产生的天气现象会对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威胁和损害。188 24、我国国家气象局规定,由于冷空气侵袭,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o C 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o C 以下时,作为发布寒潮警报的标准。 25、台风和飓风是指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2 级或以上(即风速32.6米/秒以上)的热带气旋,只是因产生的海域不同而称谓有别。 194 26、沙尘暴是指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吹起,使空气很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 的天气现象,是一种分布广泛,影响范围大,频次较高的自然灾害。208 27、海洋是水圈的主体,大约97%的水在海洋中,在剩下的3%的水中,77%储存在冰川里,22%为地下水,而河流、湖泊中的水则占不到1%。尽管河流水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但其在自然地理环境中仍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7 28、河流的上游,坡度大,水的流速快,切割作用明显,河床陡峭,两岸多为峡谷;而在下游,河床坡度小,水的流速慢,河水中携带的泥沙沉积作用明显,河床开阔,两岸多为平原。263 29、河流搬运的碎屑物质因流速减缓而逐渐形成的平原就叫做冲积平原。广阔的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与冲积—洪积平原均可统称为冲积平原。268 30、洪水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按洪水的形成原因,将洪水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等。272 31、在水文学中,常将洪峰流量(或洪峰水位)、洪水总量、洪水历时(或洪水过程线)称之为洪水三要素。269 32、中国是一个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十分频繁和灾害损失极为严重的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310 33、滑坡是大量的山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其内部的一个滑动面,突然向下滑动的现象。312 34、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35、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地形、松散固体物质和水源三个条件,三者缺一不可。327 36、长期以来,房屋、建筑物破坏等造成的工程损失一直是地震灾害损失中最主要的部分。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商业中断、社会功能瘫痪、信息丢失等非工程损失在总损失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406

关于中国自然灾害现状的分析

关于中国自然灾害现状的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的界定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自然变异,其中既包括地球自身的变异,也涵盖人类活动诱发的变异,这些变异的现象给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预想不到的不同程度的损害,即构成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具有消极或破坏作用,是人类过去、现在和将来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在中国,“由一定自然背景下产生的、超出人民控制和承受能力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社会秩序的自然事件”种类众多,其中对我国影响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有七大类。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将自然灾害分为七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但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灾害主要有: 一、地质灾害 自然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胀、沙土液化、土地冻融、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后果,会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将这种现象称为地质危害。地质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灾害。 (一)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

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泥石流按期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粘粒、石块、粘度大,成稠泥状的叫泥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水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对居民点的危害;对公路、铁路的危害;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对矿山的危害; (二)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条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部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 滑坡的活动强度:主要与滑坡的规模、滑坡速度、滑坡距离及其蓄积的位能和产生的动能有关。 滑坡的活动时间:主要与诱发滑坡的各种外界因素有关,如地震、降雨、冻融、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等。 (三)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按崩塌体物质的组成,崩塌可分为土甭和岩崩两大类。 崩塌的活动时间:崩塌一般发生在暴雨及较长时间连续降雨过程中或稍后一段时间;强烈地过程中;开挖坡脚过程中之中或稍后一段

自然灾害学作业参考答案

《自然灾害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寒潮:形成于极地的冷气团南下,由于它们温度低、气压高,寒冷的气流就会使所经之处气温急剧下降,几天内能下降10℃或更低,这种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被称为寒潮。 2、浮石:当火山猛烈喷发时,在气体从岩浆中跑出动的过程中,岩浆了也迅速地冷却,形成了一种多孔的岩石,叫作浮石。 3、气象灾害:是一种发源于地球大气圈的自然灾害,全球大气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它常表现为各种波状和涡旋运动,使得大气中的动能、热能不断积累和释放,从而构成了各种气象事件。 4、火山泥石流:指含有大于25%火山物质的泥流或碎屑流,其稠度相当于新鲜的湿的混凝土。 5、洪涝灾害:通常是指由于大气降水偏强,致使江河洪水泛滥,淹没田地和城乡,或因长期降雨等产生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土地,造成农业或其他财产损失和人员作伤亡的一种灾害。 6、洪水重现期是指某洪水变量(如洪峰流量或时段洪量)大于或等于一定数值,在很长时期内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的概念。 7、沙尘暴:沙尘暴是指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吹起,使空气很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 8、泥石流是沙石、泥土、岩屑、石块等松散固体物质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或坡面向下运动的特殊流体。 9、震的震级表示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震级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就多 10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变化所引发的具有超长波长玄周期的大洋行波。 11、台风就是在大气中绕着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的同时又向前移动的空气涡旋。 12、沙尘暴是指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吹起,使空气很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 13、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周围地区的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所以就形象的被成为热岛。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A 5、A

自然灾害学习报告

?自然灾害专题?学习报告 -----沙尘暴 自然灾害,指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这种异常现象给周围的生物造成悲剧性的后果,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即构成灾难。 地质灾害:地质作用所产生的灾害,如: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山崩 气象灾害:短时间的大气物理过程产生的灾害,如:雨灾(暴雨、热带暴风雨)、风灾(台风、飓风、龙卷风)、水灾(洪水)、雪灾(暴风雪、雪崩) 气候灾害:气候异常所产生的灾害,如:全球大气变暖,旱灾等 水文灾害:如水灾等 生态灾害:恶性传染病(SARS、埃博拉病毒)、沙尘暴、火灾(森林大火)等 天文灾害:流星体或小行星撞击地球,太阳活动引发的灾害 一、什么是沙尘暴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二者的总称,是指强风把 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 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 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 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 风暴。对沙尘暴强度等级的划分一般采用风速和能 见度两个指标。目前将沙尘暴强度划分为四个等级: 即4级≤风速≤6级,500米≤能见度≤1000米,称 为弱沙尘暴;6级≤风速≤8级,200米≤能见度≤ 500米,称为中等强度沙尘暴;风速≥9级,50米≤ 能见度≤200米,称为强沙尘暴;当其达到最大强度(瞬 时最大风速≥25米/秒,能见度≤50米,甚至降低到0 米)时,称为特强沙尘暴(或黑风暴,俗称 “黑风”)。 二、沙尘暴的时空分布 世界有四大沙尘暴多发区,分别位于中亚、北美、 中非和澳大利亚。我国的沙尘暴区属于中亚沙尘暴的 一部分,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总的特点是西北多于 东北地区,平原或盆地多于山区,沙漠及边缘多于其 它地区。且主要集中在两大区域:一是位于塔里木盆 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另一个是从巴丹吉林沙漠东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