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4.《秋天》学案

教师寄语:语文学习需要联想和想象,就象飞鸟需要翅膀。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2、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3、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或一段优美的文字。

学习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学习难点: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1、肥硕.()

2、栖.息()

3、寥.阔()

4、枯涸.()

5、清洌.()

6、梦寐.()

(二)填空、简答。

1、本诗作者,四川万县人。现代、,代表诗集等。

2、为什么说诗歌所描绘的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答:

3、诗中刻画了哪几幅生动鲜明的画面?试为它们各拟一个小标题。

答:⑴⑵⑶

4、诗歌写出了秋天什么样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二、自主探究

1、找出你喜欢的诗句或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写出你的理解和大家分享。

2、“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你的疑惑,有疑问大家帮。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有价值。(1)、

(2)、

(3)、

3、帮老师解疑惑

⑴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⑵诗中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诗中描绘了几幅画面?发挥想象,给你最喜爱一幅画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说明这样命名的理由。每幅画至少拟三个名字。

⑶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4、朗读,加深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并展开想象,在脑中描绘出那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让自己置身于其中。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1、第一个环节。选取三幅图景中你最喜欢的画面,结合自己的感受,想象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2、第二个环节。请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优美的文字:

四、拓展延伸(走进来,一起收获成功的喜悦!)

1、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2)秋天梦寐

..在牧羊女的眼里。

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想像其中的意境,及其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把诗歌扩写成一个优美的散文片段。

五、达标检测

(一)基础与理解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肥硕.()栖.息()寥.阔()枯涸.()清洌.()梦寐.()

2.《秋天》选自,作者何其芳,现代、。

3.全诗共三节,结构上很相似,请简单加以说明。

4.全诗描绘了三幅图,请分别加以概括。

第一幅图:

第二幅图: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美猴王》课文全解

14.美猴王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麋m 鹿:哺乳动物,毛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个来看哪一种动物都不像。性温顺,吃植物。 瞑m ng目:闭着眼。瞑,闭眼。 遂su :于是。 迸b ng裂:裂开并往四处飞溅。迸,向处溅出或喷射;突然碎裂。 喜不自胜:高兴得不能控制自己。 径j ng:直接。 镌ju n:雕刻。 开辟:开天辟地。 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天地日月的灵气。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吏沦落为小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少年时,就已名冠乡里,他除奋好学外,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野史,这类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潜默化中养成了搜奇猎怪的嗜好,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 嘉靖十年,吴承恩在府学岁考和科考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取得了科举生员的资格,与朋友结伴去南京应乡试。然而才华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这位誉满乡里的才子竟名落孙山。 第二年春天,他的父亲怀着遗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败的教训,吴承恩在以后三年内,专心致意地在时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年秋的考试中却仍然没有考中。吴承恩羞恨交加,这年冬天,竟病倒了。 两次乡试的失利,再加上父亲的去世,对吴承恩的打系是沉重的。在他看来,考不取举人,不仅付资无由,而且愧对父母,有负先人。但他并不以为自己没考取是没本事,而只是命运不济,他认为“功名富贵自有命,必须得之无乃痴?”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精品教案+类文阅读

14 在柏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习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情感的写法。 3.阅读课文,体会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教学重点】初步学习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小小说,篇幅很短,但是涵义很深。它是一篇关于战争题材的小说,从车厢里的一幕镜头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本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灾难。 在教学中,我先以谈话的方式说起关于战争的话题,让学生说一说关于战争的诗歌或影视作品等。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学生更快地带进一种氛围,为学习课文做准备。然后我按照如下的顺序来组织教学:探究标题的深意——逐层剖析文本——从文题入手品味主旨——感悟学习本课的写作技法。每个环节都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每个学生都能够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危害。 学生自我探究的环节进行得不够顺畅,可能是学生年龄小,对战争方面的内容了解较少导致的。今后教学中,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考虑充分,以免出现“冷场”现象。 类文阅读-14 在柏林 战地钟声(节选) 在柏林 老妇人引来嗤笑 老兵说明原因 车厢一片寂静 厌恶战争 渴望和平

海明威 罗伯特·乔丹听到枪声,而且下桥时觉得枪声直达心窝,好像在自己的横膈膜上发出了回声。现在枪声逼近了,但是公路转弯处还是看不见车辆、坦克或者人。他朝桥头走了一半路,公路上还是没动静;走了三分之二路程,仍然没有动静。他手里的线也放得很顺利,没有缠上任何东西。当他手拿电线远远伸出桥外以免电线缠上桥架时,那边公路上还是没动静。他上了公路,对岸公路上还是没动静。接着他顺着公路内侧一条山洪冲刷出来的小沟迅速地退着走,同时把电线轻轻地绷紧;他的动作就像棒球场上外野手退着接飞球一样。这时,他快到安塞莫藏身的路标石碑对面了。然而对岸还是没有动静。 后来他听见卡车沿公路开下来。他扭头一看,卡车已经驶上桥头长坡。他一甩手,把电线往手腕上绕了一圈,对安塞莫大喊一声:“炸桥!”他双脚一蹬,又把电线往手腕上绕一圈,同时往后一靠,把电线拉紧。卡车声继续从后面传来,前面是公路、打死的哨兵、长桥和对岸一段没有动静的公路。接着,轰然一声,桥的中段凌空升起,就像海浪打岸一样。他把脸埋在布满鹅卵石的山沟里,两手紧抱着头,这时候才感到爆炸的气浪向他冲过来。他把脸贴着鹅卵石的时候,桥梁落了下来,就落在原来桥架的地方。一股熟悉的黄烟夹着辛辣的气味向他滚过来,接着钢铁碎片像雨点一样落下。 钢铁碎片下完以后,他还活着。他抬头往桥上看去,桥梁中段已经没有了。桥上和公路上散了一地缺缺凹凹的钢条铁片;由于是新炸断的,边子和头子都发亮。那辆卡车离桥一百码左右停住了,驾驶员和同车的两个人朝着一条排水沟奔去。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仍然——()迅速——()熟悉——() 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A.下桥时觉得枪声直达心窝,好像在自己的横膈膜上发出了回声。 B.桥的中段凌空升起,就像海浪打岸一样。 C.钢铁碎片像雨点一样落下。 3.从文中找出罗伯特·乔丹布线的路径,用“”画出来。 4.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我的母亲学案1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十四、我的母亲(1) 【学习目标】 1. 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写人物的方法。 2. 把握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3. 让学生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心家庭,关心父母。 【课前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 憧.憬( ) 蹑.( )手蹑脚 娓.( )娓动听 唏.( )唏嘘. ( )嘘 女g ōng ( ) 万l ài ( )俱寂 歉疚. ( ) x īng ( )忪 2.作者回忆了与母亲生活的哪几个生活片断?请根据课文内容给3-6段加上小标题。 【课堂助学】 一、简介作者,导入课文。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三、通过四个片段,分析文中母亲这个人物形象。 四、朗读全文。 感悟母爱。 【课后作业】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的时候,父亲要“清算.. ”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1.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段落的内容。 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文中加点词“清算“的理解。 次数 家长 签字 教师评价

【初中语文】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课时训练 基础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丁丁()(2)肥硕()(3)鳊鱼() (4)乌桕()(5)栖息()(6)寥阔()(7)枯涸()(8)清冽()(9)芦篷()(10)梦寐() 2.填空: 本诗作者,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现代、,代表诗集等,本诗表达了作者对的。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写出其在句中的含义。 (1)放下过稻香的镰刀() (2)秋天在农家里。() (3)秋天在渔船上。() (4)秋天在牧羊女的眼里。()4.课文感知,想象延伸。 (1)《秋天》中对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仿照课文以《春天》为题写一首小诗。 拓展训练 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而来,叩响了季节的门。 它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中潜入,驱散夏季的酷热。它是那高远澄静的天空,它是那纤尘不染的池水,它是那缠绵悱恻的雨丝,它是那皎洁无比的满月…… 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的余韵。蛙声虫鸣逐渐稀落了,只有寒蝉依然在柳树上鼓噪着它的乐章。水面残荷点点,成熟了的莲蓬开始从夏日的梦中醒来。玖瑰和月季仍然吐着芬芳,在渐冷的秋风中延续着青春的美丽。桂花开了,在疏朗的月夜中散发着阵阵幽香。 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风渐渐大了起来,卷起干枯的黄叶,蝴蝶般地飞旋着;仿佛纷纷坠落的音符,装点着清冷的秋晨。阳光照在蜷缩起来的枯草上,倦倦的,添了几分秋的寒意。霜花在静谧的夜晚走进了庭院。早晨起来,屋顶上,草地上,到处白花花的一片,窗户上蒙着一层白气,为调皮的孩子们提供了一块一展画技的地方。时不时地落些秋雨,细细的,绵绵的,那缥缈的游丝蒙着游子的心。“一阵秋雨一阵凉”,一天天地,秋向深处走去,奏响了冬的序曲。 菊花却在这寒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有的若绿波微微,有的像玉指纤纤,清淡疏朗,仪态万方……,它们各展其貌,热热闹闹地打扮着秋天。枫树也擎起了火炬,层林尽染,漫山红遍,那火热的色彩点燃了生命,也点燃了秋天。松柏翠绿依旧,沉稳地微笑着,注视着这并不缺少色彩的秋。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4.《秋天》学案 教师寄语:语文学习需要联想和想象,就象飞鸟需要翅膀。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2、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3、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或一段优美的文字。 学习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学习难点: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1、肥硕.() 2、栖.息() 3、寥.阔() 4、枯涸.() 5、清洌.() 6、梦寐.() (二)填空、简答。 1、本诗作者,四川万县人。现代、,代表诗集等。 2、为什么说诗歌所描绘的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答: 3、诗中刻画了哪几幅生动鲜明的画面?试为它们各拟一个小标题。 答:⑴⑵⑶ 4、诗歌写出了秋天什么样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二、自主探究 1、找出你喜欢的诗句或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写出你的理解和大家分享。 2、“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你的疑惑,有疑问大家帮。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有价值。(1)、 (2)、 (3)、

3、帮老师解疑惑 ⑴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⑵诗中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诗中描绘了几幅画面?发挥想象,给你最喜爱一幅画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说明这样命名的理由。每幅画至少拟三个名字。 ⑶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4、朗读,加深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并展开想象,在脑中描绘出那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让自己置身于其中。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1、第一个环节。选取三幅图景中你最喜欢的画面,结合自己的感受,想象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2、第二个环节。请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优美的文字: 四、拓展延伸(走进来,一起收获成功的喜悦!) 1、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2)秋天梦寐 ..在牧羊女的眼里。 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想像其中的意境,及其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把诗歌扩写成一个优美的散文片段。 五、达标检测 (一)基础与理解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肥硕.()栖.息()寥.阔()枯涸.()清洌.()梦寐.() 2.《秋天》选自,作者何其芳,现代、。 3.全诗共三节,结构上很相似,请简单加以说明。 4.全诗描绘了三幅图,请分别加以概括。 第一幅图: 第二幅图:

第14课学案

周口文昌中学“216”高效课堂历史学案课型:新授课编号: 14 班级:姓名:日期: 11.11 审核: 课题:第14课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 究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自研课导学】1.重点: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难点: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2.资料:历史书籍、名人传记、优化探究。3.根据自主学习环节的要求完成预习、总结归纳环节。4.用红笔标注有疑问的地方。 看图回答问题:上图片中是哪 两位历史人物?什么事情让 两位国家元首走到一起的? 思考:新中国成立初采取什么 外交方针、原因、开展什么外 交活动? 【导学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的恢复 思考:这幅图片是尼克松和周 恩来在上海国际机场场景,试 问这一时期中美关系有什么 变化?中日关系有什么进 展?

答案:1.B 2.B 3.D 4.C 5. A 6. B 7. C 8. (1)动机:受政治目的驱动。经济根源: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2)思想倾向:清政府投降卖国。问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结成反动同盟共同压迫中国人民;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面临的艰巨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3)表现: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贡献: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特点: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答案:1.B 2.B 3.D 4.C 5. A 6. B 7. C 8. (1)动机:受政治目的驱动。经济根源: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2)思想倾向:清政府投降卖国。问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结成反动同盟共同压迫中国人民;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面临的艰巨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3)表现: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贡献: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特点: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答案:1.B 2.B 3.D 4.C 5. A 6. B 7. C 8. (1)动机:受政治目的驱动。经济根源: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2)思想倾向:清政府投降卖国。问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结成反动同盟共同压迫中国人民;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面临的艰巨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3)表现: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贡献: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特点: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答案:1.B 2.B 3.D 4.C 5. A 6. B 7. C 8. (1)动机:受政治目的驱动。经济根源: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2)思想倾向:清政府投降卖国。问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结成反动同盟共同压迫中国人民;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面临的艰巨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3)表现: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贡献: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特点: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答案:1.B 2.B 3.D 4.C 5. A 6. B 7. C 8. (1)动机:受政治目的驱动。经济根源: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2)思想倾向:清政府投降卖国。问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结成反动同盟共同压迫中国人民;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面临的艰巨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3)表现: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贡献: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特点: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第十四课 (学案+同步练习)

第14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明朝建立的史实,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2.了解明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 3.正确认识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的影响。 学习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预习评价 1、明朝的建立时间是_______,建立者是___________,都城是___________。 2、朱元璋强化皇权 在中央废除_____________,撤销_____________ 在地方废除______________,设_____________ 在军事上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______________,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______ 为了监视臣民,朱元璋设立了____________,明成祖时又成立了_____________ 3、明朝科举制发生变化,题目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来自_________ 答题的文体是___________ 4、明朝时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__________,全国的制瓷业中心是__________,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是_______________,出现的商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问题发现,合作探究 明太祖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强化皇权的措施有什么影响? 课堂检测 1、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 、元朝B、明朝C、清朝D、宋朝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3、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4、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主要表现是() A、废中书省,设三司 B、废丞相,设六部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第14课 秋天》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第14课秋天》同步练习卷 一、单选题. 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与春天的浓妍.①(yàn)热闹相比,秋天是肃穆静寂的,与夏天的芜.②(wú)杂茂密相比,秋天是简洁透明的,与冬天的空灵虚幻相比,秋天是厚实宽容的。秋天是富有个性的季节,秋天是枯藤老树昏鸦的意境,秋天蕴藉.③(jí)着寂灭与再生的悲吟,秋天是多情才子的故乡,秋天是朦胧诗人的底色。当春天伸张它慵懒断魂的双臂,当夏日豪情满怀悄悄远去,而冬夜万籁俱寂作客梦乡的时候,惟有秋天,面对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情思绵绵与心灵震撼,没有懊悔与惊愕.④(ě),没有固执与软弱,细细品味着淡淡的忧伤,涵.⑤(yùn)泳着一片布满皱纹的宁静,以你的博大浑厚消解着春的轻佻.⑥(ti āo)与夏的轻率,深秋的沉默是老者三缄.⑦(jiān)其口,“此时无声胜有声”,把热泪盈眶.⑧(kuāng)的感动写进生命的十四行诗。 A.①⑥⑧B.③④⑦C.②④⑤D.②⑥⑦ 2.对作家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B.泰戈尔,英国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等 C.“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出自现代诗人、评论家何其芳所著的《秋天》 D.《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我与地坛》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作者是东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B.《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的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C.《秋天》为读者描写了农家生活,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D.“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告诉人们在春天的大好时光可以尽情游乐,不要急着做计划。 4.下列诗句、篇目、作者及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学案.

新建学校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第二课时 一、自由读文,感受白公鹅的派头 1、作者怎样写白公鹅的走路: ⑴作者怎样写白公鹅的走路: ①每一步动作。 ②过路的结果: 特点:高傲。 ③被狗追赶时的缓慢行走。 ⑵请几个同学朗读课文。 2、朗读感受鹅在河里的活动: ⑴作者是怎样写白公鹅在水里的活动: ①翅膀的扇动有力。 ②强占地盘。 特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③公然吞食鱼肉饵。 3、请喜欢的同学起来读一读: ⑴感受作者语言的能力。 ⑵写法:拟人、夸张。 ⑶具体的句子(见书)。 ⑷语言:幽默风趣。 二、自主学习,感悟特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想想这只白公鹅有什么特点, 使得作者称之为海军上将呢?划出让你印象最为深刻的词句,写写简单的批注。 2、交流:这只白公鹅有什么特点,使得作者称之为海军上将呢? 研读句子一: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脚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A、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动作缓慢,考虑周全,像海军上将在检阅部队) B、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海军上将一身雪白的军装,就给人一种威风、神气的感觉,任何的艰难险阻在他的面前总显得那么渺小] C、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和海军上将一样,即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13,14课知识点梳理

第12课《纪念白求恩》 一、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代表作品有:《沁园春·长沙》《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水调歌头·游泳》《卜算子·咏梅》等。 二、故事背景 白求恩(1889-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于1938年春上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白求恩逝世一个多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三、理解词义 派遣:以赋予或给予正式证件或授权的证明文件的方式委派。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动机: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极端:事物发展所达顶点。热忱:热情。冷清:冷落寂寞;冷静而凄凉。纯粹:不掺杂其它成分的;无掺合物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佩服:对某人或某事发自内心的敬仰和崇拜。高明:见解独到不同凡人,或技艺高超。鄙薄:鄙视菲薄,轻视。出路:能够向前发展的途径;摆脱逆境的门路,前途。拈轻怕重: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重点及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 一、多音字 柏:bó(柏林)bǎi (侧柏)bò(黄柏) 数:shǔ (数一数) shù (数学) 假:jiǎ (不假思索) jià (度假) 二、近义词 虚弱——孱弱沉思——深思停顿——暂停 大概——可能寂静——平静指手画脚——评头论足 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三、反义词 缓慢——迅速健壮——虚弱停顿——继续 奇特——普通寂静——喧闹指手画脚——沉默不语 不假思索——犹豫不决 四、理解词语 沉思:深思。 奇特: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造句:他总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很令人反感。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凭借;依靠。

嗤笑:讥笑。 神志不清:知觉和理智不清醒。文中形容老妇人因痛失儿子而极度悲伤导致的精神错乱。 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 五、句子解析 1.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这一环境描写渲染了战争带来的悲凉气氛,德国弥漫着的失败情绪;也是暗写战争惨烈,战死者众多。下文老兵夫妇的遭遇与这处伏笔照应。 2.“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反复出现的作用是:1. 暗示战争让老妇人失去了三个儿子;2. 表现老妇人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3. 形成一个悬念,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3.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寂静”是表象,隐含了人们内心的“动”。车厢里的妇女儿童,哪一个没有丧夫失子或失去父母的苦痛!老兵的话,使他们陷入沉思,引发了他们的共鸣,使他们联想到了自己的境遇。 六、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导学案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同步 【知识梳理】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__ __乘机组织法西斯党。1922年,法西斯政权在__ __建立起来。 2.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不久,他解散国会,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 __策源地形成。 3.希特勒上台以后,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乘机解散了工会。法西斯政权为加强思想控制,还焚烧了大量的进步书籍,疯狂地迫害、屠杀犹太人。希特勒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__ __》,实行普遍__ __,建立起庞大的军队。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4.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__ __,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迅速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扶植建立伪满洲国,并进一步蚕食中国华北地区。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__ __,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 __策源地形成。日本加紧扩充军备,并制定了《国策基准》。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要点探究】 1.纳粹党为什么能够得到德国民众的信任,被选上台呢? ①德国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渴望民族复兴,民族复仇主义思想蔓延;②经济大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使垄断资产阶级需要对外扩张来转嫁危机;③希特勒高超的演讲才能和欺骗手段。 2.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迫害犹太人? ①历史因素:(宗教信仰)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古代欧洲的罗马教廷由于宗教信仰,对犹太人进行宗教迫害,并且伴随着对犹太人的经济掠夺;②国际因素: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③个人因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3.意、德、日三个国家的法西斯化有哪些不同点?又有哪些相同点? 不同点:①背景不同。意大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沉重打击下转变为法西斯国家的,而德国和日本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走上法西斯道路的;②方式不同。德、意是以政党夺权的方式建立法西斯专政的,而日本是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逐步控制政权来实现的。相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解析 知识点 课文主题: 本文记叙了一个发生在从柏林驶出的一列火车上的故事,平实的语言将老妇人的悲惨遭遇描绘出来,表明侵略战争给被侵略人民造成深重苦难的同时,也给侵略国人民带来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课内问题: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答: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的老兵,在被迫上前线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疯人院。在车厢里,老妇人奇特的举动引起了两个姑娘的嗤笑。老兵道出原因后,车厢里一片寂静。 2.默读课文,想想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答:(1)这是一篇微型小说,作者截取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深刻地反映了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 (2)意想不到的结局,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 (3)情节上层层铺垫,为小说的结局蓄势。前文写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老妇人的奇特举动、小姑娘的嗤笑,都是在为出人意料的结局蓄势,到结尾处才揭示出老妇人奇特举动的原因。正是有了前文的蓄势和铺垫,小说的结尾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 (4)老兵那平静不动声色的叙述里包含了一股巨大的悲愤,但始终没有爆发出来,反而更有感染力。 多音字: 数:shǔ数一数shù数学 假:jiǎ不假思索jià度假 尽①jìn 尽头。②jǐn 尽管。本课读音同①。 假①jiǎ不假思索。②jià放假。本课读音同①。 词语解释: 沉思:深思。 奇特: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造句:他总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很令人反感。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凭借;依靠。 嗤笑:讥笑。 神志不清:知觉和理智不清醒。文中形容老妇人因痛失儿子而极度悲伤导致的精神错乱。 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 反义词: 缓慢——迅速健壮——虚弱 停顿——继续奇特——普通 寂静——喧闹不假思索——犹豫不决 近义词: 虚弱——孱弱沉思——深思 停顿——暂停大概——可能 寂静——平静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导学案(含答案)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识记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知道明朝经济的发展 2.掌握明朝的八股取士,理解其影响 3.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和影响,认识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学习重点】明太祖加强军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______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2.(1)地方:取消____________,设立“________”。 (2)中央:①废除_______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________负责。②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 为,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__________。 (3)厂卫制度: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________,________时期成立东厂。 3.(1)明朝提倡__________。 (2)科举考试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_______》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3)答卷被称为“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 4.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________、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5.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_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__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6.北京和_______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如晋商、徽商。 二、合作探究 归纳明太祖为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说说你认为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

三、练习巩固 1.如果你是明朝一位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3.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4.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5.花生、向日葵、马铃薯等农作物的原产地是() A.西域 B.西洋 C.东洋 D.南美洲 6.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 A.洛阳和长安 B.开封和临安 C.北京和南京 D.北京和洛阳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材料二: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1)材料一中的“八股之害”和材料二中的“制义取士”共同反映了明朝的哪一选官制度? (2)这一制度与“秦焚书”有何相同点? (3)明朝时采用这种制度来选拔官吏有何突出的弊端? 四、课后反思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教案冀教版

《春》 朱自清 【教学目标】 1. 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导入语: 同学们,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播放歌曲)好了,同学们在欣赏完这首旋律轻快的歌曲后,老师考考你们了:这首歌歌唱了哪个季节?这个季节有怎样的特点?如果让你用文章来描写这个季节,你会怎样写?(学生各抒己见)好,同学们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看看他又是怎样描写春天的。

2.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3.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cháo 酝酿嘹亮撑伞蓑笠稀疏抖擞安巢 二、整体把握文章。 1.配乐范读课文,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读时展示几幅春天的图画) 问题: (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本课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八下历史第14课学案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案 第14课钢铁长城 课标要求: 知道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建立及其发展壮大趋势 能力目标: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能力。 情感目标: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建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学习重点: 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 学习难点: 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人民海军(时间、基本情况) 2、空军的建立(时间、基本情况) 3、导弹部队的建立(时间、基本情况)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看图片谈感受

(1)通过看上述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2)从这些图中你能说说人民解放军的巨大发展和变化吗? 2、材料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判断一个国家军事力量强大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海军的实力。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不惜花费具资从国外购买先进的致远舰、定远舰、镇远舰等军舰,建立了号称“远东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然而北洋水师的主要创办人李鸿章后来却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十年前,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建国50周年的庆典上,我国向世界展现了盛大的阅兵式场面:战车载着导弹、战鹰呼啸着搏击长空、各兵种的方阵队伍威武刚健。这壮国威、扬军魂的壮观场面无不令我们振奋。今年我国举行建国60周年的庆典更加威武、壮观。 (1)、你知道目前我国的海军主要由哪些兵种组成?击落了美国著名王牌飞行员麦克康耐尔的志原军战斗英雄是谁吗? (2)、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回答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的国防力量却能成为捍卫国家主权的钢铁长城?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第14课 同步练习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三单元第14课同步练习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肥硕.瓜果(shuò) 撒.下(sǎ) 满载.(zài) B.伐木丁.丁(zhēnɡ) 梦寐.(mèi) 栖.息(qī) C.溪水清冽.(liè) 镰.刀(lián) 寥.廓(liáo) D.归泊.小桨(bó) 乌桕.(jiù) 枯涸.(ɡù) 2.选出下列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秋天栖息 ..(停留)在农家里 B.秋天梦寐 ..(梦想)在牧羊女的眼里 C.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 ..(指果实又大又饱满)的瓜果 D.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 ..(水清)了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 B.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C.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D.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4.结合加点的词语品析下面诗句。 (1)震落了清晨满披 ..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答: (2)秋天游戏 ..在渔船上。 答: 5.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文,班级举行以“走进秋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我来策划】开展“走进秋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首先需要分小组,请你将全班同学分为四个小组,并为四个小组命名。(要求结构统一,富有特色) ①第一小组: ②第二小组: ③第三小组: ④第四小组: (2)【我来筛选】本次活动同学们搜集了大量的描写自然的古诗词。下列古诗词名句,请选出你认为不符合本次活动要求的几项,并简述理由。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D.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E.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F.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G.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H.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答: (3)【我当编辑】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老师要求同学们以“秋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班级将出一期《走进秋天》的班刊,请你为班刊设计一段编者的话,要求阐明编写意图,字数在150左右。 答: 二、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完成6~10题。 团泊洼的秋天(节选) 郭小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优质教案(含单元知识总结)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在柏林》是一篇微型小说,在不足四百字的文章里涉及的是一个沉重的话 题:战争的残酷性。作者截取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 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 面前。小说的篇幅极短,却包孕着丰富的内涵;情节如此简单,却有着极强的可 读性。 这篇微型小说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意想不到的结尾,所以优秀的微型小说并不 在于要有巨大的字数和曲折离奇的情节。我们在品味这篇文章时就应抓住文章中 这种抖转直下的独特效果。这篇微型小说篇幅很短,不必纠缠于小说的层次,选 取适当的句子理解提问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它的特点和魅力。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柏林:德德国首都和第一大城市。位于东部施普雷河与哈弗尔河交汇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8年),柏林分成东、西两区。1961年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筑起“柏林墙”。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后,柏林墙拆除,东、西柏林合并,成为德国首都。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 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 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 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 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 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 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 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 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组词。

2019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课时训练

2019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课时训练 基础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丁丁()(2)肥硕()(3)鳊鱼() (4)乌桕()(5)栖息()(6)寥阔()(7)枯涸()(8)清冽()(9)芦篷()(10)梦寐() 2.填空: 本诗作者,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现代、,代表诗集等,本诗表达了作者对的。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写出其在句中的含义。 (1)放下过稻香的镰刀() (2)秋天在农家里。() (3)秋天在渔船上。() (4)秋天在牧羊女的眼里。()4.课文感知,想象延伸。 (1)《秋天》中对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仿照课文以《春天》为题写一首小诗。 拓展训练 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而来,叩响了季节的门。 它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中潜入,驱散夏季的酷热。它是那高远澄静的天空,它是那纤尘不染的池水,它是那缠绵悱恻的雨丝,它是那皎洁无比的满月…… 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的余韵。蛙声虫鸣逐渐稀落了,只有寒蝉依然在柳树上鼓噪着它的乐章。水面残荷点点,成熟了的莲蓬开始从夏日的梦中醒来。玖瑰和月季仍然吐着芬芳,在渐冷的秋风中延续着青春的美丽。桂花开了,在疏朗的月夜中散发着阵阵幽香。 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风渐渐大了起来,卷起干枯的黄叶,蝴蝶般地飞旋着;仿佛纷纷坠落的音符,装点着清冷的秋晨。阳光照在蜷缩起来的枯草上,倦倦的,添了几分秋的寒意。霜花在静谧的夜晚走进了庭院。早晨起来,屋顶上,草地上,到处白花花的一片,窗户上蒙着一层白气,为调皮的孩子们提供了一块一展画技的地方。时不时地落些秋雨,细细的,绵绵的,那缥缈的游丝蒙着游子的心。“一阵秋雨一阵凉”,一天天地,秋向深处走去,奏响了冬的序曲。 菊花却在这寒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有的若绿波微微,有的像玉指纤纤,清淡疏朗,仪态万方……,它们各展其貌,热热闹闹地打扮着秋天。枫树也擎起了火炬,层林尽染,漫山红遍,那火热的色彩点燃了生命,也点燃了秋天。松柏翠绿依旧,沉稳地微笑着,注视着这并不缺少色彩的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