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 《水乡船歌》教案

4 《水乡船歌》教案

4 《水乡船歌》教案
4 《水乡船歌》教案

《水乡船歌》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音乐让同学们感受水乡的柔美,激发同学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2、分辨出乐曲中出现的不同的乐器。

教学重难点:

分辨出不同的乐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歌曲《采菱》吗?

生回答。

师:《采菱》歌唱的是哪个地方呢?

生回答。

师:同学们一起再来唱一遍吧。

生合唱。

师:同学们唱的很好。今天我们再来欣赏另一首好听的歌曲吧。

2、师: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大家猜一猜这是哪里。

生看图片讨论回答。

师:这些都是美丽的水乡的图片,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歌曲就是《水乡船歌》。

3、师:我们先来听一遍。

师:同学们,好听吗?

生回答。

师: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遍,这次同学们在听的时候要认真的想一想这首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这首乐曲里面都有哪些乐器的演奏?

生听完讨论回答。

师补充同学们的答案。

师:我们最后再边看图片边欣赏这首乐曲,大家去感受水乡的美丽。

小结:

师:水乡美吗?

生回答。

师:我们的家乡也很美,同学们回家之后去搜集一下我们家乡的美丽的地方吧。下课

lesson4 教案

Unit 13 Lesson 4 First Impressions Presenter Yang Shaokang Language Focus 一.The fact that she looked like a sensitive, friendly girl didn’t matter. 本句中that引导同位语从句,对fact作进一步说明,that在从句中无词义,不做成分,不能省。常见的可引导同位语从句的抽象名词有:fact ,hope, desire, thought, suggestion, idea, news, problem, news, promise, truth, doubt, possibility等。 【例句展示】 1.Word came that he would study abroad. 2.Modern science has given clear evidence that smoking can lead to many diseases. 3.There’s no doubt that Huangyan island belongs to China. 【即时训练】 1.区别:The news _____________ you told me yesterday was really exciting. ________从句 The news ____________ we would have a three-day holiday was really exciting. ____从句 2.改错We should consider the students’ request the school library provide more books on popular science. Keys:1. that/which/不填,定语从句;that, 同位语从句。2. request 后加上that 二.I couldn’t help laughing at this and I invited her back to my apartment for a quick cup of tea. 【例句展示】 1. 1.Hearing the news, I couldn’t help cr ying. 2. 2.Owing to the present house price, we can’t help but wait. 3. 3.I’m sorry, I’m very busy. I can’t help to clean the classroom. 4. 4.a. I always end up having an argument with her. I don’t know why, I just can’t help it. b. I couldn’t help it if the bus was late. 5. Your advice was a good help to me. 6. The dictionary will be of great help to you. 【用法总结】 1.can’t help doing/can’t help but do 忍不住做某事,如例1, 2. 2. can’t help to do 不能帮忙做某事,如例 3. 3. can’t help it 忍不住,如例4a;没办法,如例4b 4. a help (to sb) 有帮助的人或事物,如例 5. 5. be of help=be helpful 有用的,有益的,如例 6. 【即时训练】 1.While shopping, people sometimes can’t help _____into buying something they don’t really need. A .to persuade B.persuading C. being persuaded D. be persuaded 2. Role-play is _________________(有助于) in developing communication skills. 3. S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onder) what he was thinking. 她不禁琢磨着他在想些什么 4. She can’t ____________ (不能帮助打扫)the house because she’s busy making a cake. Keys:1. C, 2.helpful/of help 3. couldn’t help but wonder 4. help to clean 三.alike, like和likely辨析 alike adj. 相同的,相像的adv. 同样地;十分相像地 [例句]1. Mother and I are much alike in many ways. 2. They are dressed alike in blue. [经典习语] Great minds think alike. 英雄所见略同。 like prep. 像,相似adj. 类似的,相似的v.喜欢conj. 如同 [例句]1. He is very like his father. 2. How did you like Japan? likely adj. 有可能的, 可用于句型: (1) sb./ sth. be likely to do sth. (2) It is likely that ... adv. 很可能,可与most, more 或very等副词连用 not likely用于口语,表示坚决不同意,绝不可能,绝对不会。 例:Me? Join the army? Not likely!

第4课 宋明理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产生的原因

第4课宋明理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产生的原因,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通过设计问题,拓展资料,联系实际,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对比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加深对宋明理学的认识,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认识到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到宋明时期结合时代要求而产生的新儒学,是儒学哲学化的阶段;感受理学中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4课宋明理学是必修3文化史中最难上的课,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地位显赫,在儒学发展史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故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及对理学的评价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找出现实生活中与心、理有关的词语 如此丰富的相关词语与我国古代一学派密切相联,它就是宋明理学。 【讲授新课】 (一)、理学产生的背景 【探究学习一】结合课本第一框题和以下材料思考魏晋以来儒学的发展出现哪些危机? 1.文化上:儒学的危机

①魏晋南北朝以来,传统儒学不适应时代要求; 佛、道盛行,挑战儒学; ②唐宋时期,儒学在三教合一的思潮中吸收佛、道思想,逐步哲学化、系统化; 【探究学习二】与宋代理学的产生相关的政治经济因素是什么? 2.政治上:宋代加强中央集权要求统一思想,重文轻武,提供文化环境; 3.经济上:经济迅速发展,科学进步,引发理学家对自然界及社会的思考。 【选择题】 1.(07汕头一模)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B .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 C .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 .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 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二)、理学两大流派 【学生活动】结合课本完成半开放笔记 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 南宋后发展:程朱理学主要思想内涵途径:表现:“理”是世界的本原①社会:伦理道德②人:人性“存天理,灭人欲”元朝明初确定统治地位 心即理,心即良知,心外无物 二者关系心学是对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格物致知”途径:陆王 心学内涵:“发明本心”,致良知” 【探究学习三】:展示四则材料对应理学和心学 【选择题2】(08广东历史)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选择题3】宋代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天理”指 A .社会发展规律

科普版-英语-三下-Lesson4 Where is my doll教案

Lesson 4 Where is my doll? 【知识目标】 1. 确保学生认识和理解一些基本单词的意义和简单口头运用,需要掌握的单词:bed, she, see, with, doll 。 2. 学习使用本单元重点句型及表达,掌握句型: Where is my … Is it on / in …? Where is she / he? Is he / she with …? 【能力目标】 会用where 询问东西或人在哪里,并会做出回答。 【情感目标】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表达,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学习了单词的基础上,以单词为载体,进行主要句型的学习,并了解其中的语法现象,根据具体情境,学会交流对话,侧重句型语法学习,交际意向和课外拓展为重点。 【教学难点】 会用where 询问东西或人在哪里,并会做出回答。 Tape recorder, Multimedia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 课前准备 ◆ ◆ 教学过程

Step 1 Let’s talk 1. 导人对话: 本部分对话分成四部分导入,课件出示每部分示图及对话。教师播放录音,先将全段放一遍,然后逐句放,让学生逐句跟读并译成中文。 (1) 第一部分对话为: -- Where is my doll? -- Is it on your bed? -- No. (2) 第二部分对话为: -- Look! It’s in the box. -- Oh, yes, thank you. (3) 第三部分对话为: -- I can’t see Miss Fox. Where is she? -- Is she with Mr Dog? -- No. (4) 第四部分对话为: -- Look! She is with Mr Frog. -- Oh, yes. 2. 操练: (1) 学生听录音并逐句跟读两遍。 (2) 同桌间充当不同角色进行对话。 (3) 选三组学生,每组两人,分角色表演对话。 Step 2 Let’s learn 1. 导入主题句: Where is my doll? It’s in the box. 2. 教师课件出示主题句,然后指图示范对话,读过几遍后略作解释。 3. 教师让学生用书中图下的文字做替换词进行操练,同座的同学指着书上的图

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教学实录

宋明理学课堂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及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理解思想家主要观点,认识理学是对儒学的新发展以及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注重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辩证地看待历史事物,学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感受理学中积极有益的精神价值,提高自身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 难点:宋明理学的评价。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展示课件:春秋至汉儒家思想地位变化示意图,要求学生结合图片和所学,归纳儒学地位的变化。 生: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秦朝受到焚书坑儒的打击,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官方思想。 一、理学的概念和代表人物 教师展示图片及文字材料: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它把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师:第一,理学本质上说就是儒学,它一方面以儒学为基础,一方面是对儒学的发展。第二,理学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师:根据图片思考,理学有哪些派别?其各自代表人物有哪些? 生:宋明理学主要有两个派别,分别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有二程和朱熹。陆王心学代表人物有陆九渊和王阳明。 1.概念: 2.派别及代表人物 为什么还会要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呢?我们来探究理学产生的背景。 展示课件:探究问题:理学产生的背景。 图1 河南洛阳白马寺图2 道教名山安徽齐云山 师:我们先来看这两幅图片。图1是白马寺,它说明了什么现象? 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师:图2是道教名山。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由神仙方术结合了道家思想逐渐形成。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都是在什么时期呢? 生:东汉。 师:自东汉末年开始,中国社会就一直处于动荡和分裂的环境之中,随后就有了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多年的动荡。而这样的社会环境,对佛教和道教的流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请接着看材料。 材料一:“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

(完整版)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教案

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白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2、情感方面: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客观地对待别人的评价,悦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 3、能力目标:学会认识自我的途径。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客观公正地认识自我,评价自己。 2、难点:让学生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接纳自我。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酸酸甜甜就是我》 四、教学过程 (一)总体思路与时间安排: 1.教学时间:40分钟 2.过程: 破冰游戏(2min)→故事导入,提出认识自我,悦纳自我(4min)→认识自我的具体方法(23min)→悦纳自我的技巧(7min)→归纳总结,欣赏音乐(2~4min)(二)具体流程: 1.破冰游戏(2min) 游戏规则: (1)全体站立,当教师口念“我说1”时,请大家把手举起来;当教师说“我说2”时双手平放,当教师说“我说3”时双手与身体成45度。 (2)活动正式开始时,教师说“我说1”、“我说2”,同学们才可做动作。 2.故事导入(4min) (1)教学设计: ①一只不会飞的鹰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农夫,他捡到了一枚鹰蛋,把它放在了农场谷仓的一个鸡窝里,过了一段时间,小鹰破壳而出,跟着一群小鸡一起长大。这只鹰以为自己是只小鸡,跟着鸡群一起咯咯地叫,用力拍着翅膀在墙角低飞。

许多年过去了,这只鹰已经变得很老。有一天,它抬起头,发现一只美丽的大鸟在他头顶那片万里无云的天空飞过。那只鸟拍动着金黄色的强壮的翅膀在天际优美的滑翔。鹰仰望着天空,充满敬畏地问旁边的伙伴:“它是谁?” 它身边的鸡说:“它叫鹰,是众鸟之王,它是属于天空的,而我们是属于陆地的——我们只是鸡。”这只地上的鹰很是羡慕天上的鹰,但是这只鹰直到死的那一天,也一直没有飞过。它一直以为自己是一只鸡。 教师:看完这个后,大家有什么感受?你们知道这只鹰为什么不会飞的原因吗?大家仔细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一分钟后老师会请一些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3min) ②根据学生的看法,教师总结:地上的鹰没有认识到它本质上是一只鹰,这是它失败的原因。同样的道理,我们人也一样,最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超越自己。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认识自己,并且要做到悦纳自己。(1min) (2)设计意图: 通过生动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对认识自我的兴趣,引出本节课所要讲的主题——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2.认识自我的具体方法(23min) (1)教学设计: ①PPT呈现人们通过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三个方面来观察和认识自己: 1、生理自我的认识——指个体对自己外表和体质状况的观察和认识,包括外貌、风度、健康状况等方面。例如:我是个高个子,我是个短发女孩等; 2、心理自我的认识——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观察,包括对自己的智力、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观察和认识。如我是个胆小的人,我爱好文学等; 3、社会自我的认识——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的观察和认识,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是自己在班级、年级、学校中的位置和作用,公共生活中的举止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如我是一名中学生,我是个受欢迎的人等。(2min) ②活动:“我”是“我”吗?(21min)

人教版(新起点)英语四下Unit4《Hobbies》(Lesson1)教学设计

Unit4 Lesson1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起点)四年级下册Unit4 【主题】Hobbies 【课时】第1课时:Lesson1 一、本课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会说hobby, reading, doing jigsaw puzzles, singing, dancing, skateboarding, making models, collecting erasers等描述兴趣爱好的单词和短语;能够根据语境恰当使用它们,并能借助拼读规律认读并识记单词和短语。 2. 能够用I like …初步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 3. 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本课所学词汇或运用已学词汇完成句子填空, 同时强化良好的英文书写习惯。 4. 能够通过课堂交流,了解兴趣爱好因人而异,不尽相同。 教学建议 A. Look, listen and repeat. 1.热身活动。 (1)做“猜猜看”游戏。教师先利用词卡快速帮助学生复习与本话题相关的已学 词汇。然后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做动作猜词汇活动。 具体操作:一个学生做动作,表演刚刚复习过的短语,另一名学生猜测并说出短语,回答正确则交换角色。每个学生有5次猜测的机会。如果三次都没有猜对,表演者就要说出正确答案,然后换另一名学生表演。 Tip:热身游戏中用到的词汇可以参看本套教材的相关单元内容,如: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Playtime;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Afterschool Activities,第五单元Family Activities;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Sports and Game,第二单元On the Weekend;刚学完的本册第三单元My Travel Plan 等。 教师在新授课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做到新旧知识结合,在教学新知的过程中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有利于知识的滚动复现和认知体系建 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 教师应该在每节课的教学中不仅考虑本课教学内容,更要在头脑中建立教材体系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 第4课宋明理学 师:本单元学习的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宝库,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今天我们学习儒学思想的丰富与更新-----《宋明理学》。 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但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背景:儒学的危机(老教师遇到了新问题) 首先我们要到儒学本身去寻找答案。 请大家回顾一下董仲舒新儒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天人感应)?请概述他的人伦道德标准是什么?(三纲五常)我们再来看唐代儒学大师韩愈用什么方式让大家遵守纲常?(恐吓) 如果说中国是个大课堂,汉代以来儒家一直是这个课堂里最权威的老师。但同学们慢慢感到这个老师就会一招,就是打着老天爷的旗号吓唬人。 1、汉唐儒学,无法控制人心 到魏晋南北朝,中国的大课堂里来了两个新老师——佛教、道教。 东汉时期,明帝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为铭记佛教传入之功,修建了这座白马寺。与孤零零的白马相比,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的气魄已大不相同,历经几百年营建,石窟佛像达到十万多尊。气势恢弘的龙门石窟可以说是魏晋时期佛教盛行的写照和缩影。 白马寺龙门石窟 在外来佛教传入的同时,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也在东汉时期形成。东汉末年,神仙方士之说、阴阳五行之学与道家学说的某些部分杂揉起来,形成了道教。 哪位同学简要介绍一下佛教和道教的主要教义? 生:佛教主要讲求因果报应,生死轮回;道教讲求修炼养生,长生不老。 师:这二者之间有着什么明显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呢? 生:佛教把希望寄托在来生,而道教则希望这一辈子永远延续下去。他们的相同之处是都对现实生活不太关注。 师:结合佛、道的基本教义和时代特征,请思考为什么这两种宗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

悦纳自己欣赏他人教案教学内容

课程综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重视,社会的关注,学生的信任,中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生源不断增多,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一股中坚力量。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就业趋势开设与学生相适应的专业,同时根据岗位要求有针对性的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术教育,在学校的这些努力下,学生就业率呈高增长趋势。但这些好的趋势下也隐藏了一些负面的问题:该阶段的学生情绪不稳定,自我意识独立性发展,出现叛逆心理,再加上远离父母,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存在一些模糊性。这节课希望从心理学的角度为学生提供认识自己,正确定位自己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能够悦纳自己和他人。 《悦纳自己,欣赏他人》教案 授课对象:中职一年级学生授课时间:10月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悦纳自己,欣赏他人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准确定位自己,辩证的看待他人,善于发现他人优点。 2.行为目标: 掌握悦纳自己和欣赏他人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认知与行为目标: 了解什么是悦纳自己、欣赏他人,客观看待自己,欣赏自己的优点,接受自己的不足,正确接纳他人意见,吸取他人优点,弥补自身缺点。 教学重点:如何悦纳自己和欣赏他人 教学难点:如何客观看待自己的优缺点,辩证的接受他人评价教学准备:1.分析教材、教学内容; 2.查阅心理学学科专业知识;

3. 分析中职生心理特点; 4.搜集悦纳自己和欣赏他人的小故事和资料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故事教学法,情景表演法 课时安排:20分钟 教具:纸,笔,椅子,黑板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骆驼和羊的故事》 师:同学们好,咱们先来听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叫骆驼与羊。骆驼高,羊矮,骆驼说长的高好,羊说长的矮好,于是他人边走边讨论如何一比高下,不到几步,有一个院子围墙很高,骆驼一伸脖子就能吃到院里伸出的树枝,骆驼神气的说:“你看,我说的对吧,长的高好。”羊不肯认输,他们又走了几步,围墙上有个又矮又窄的门,羊大模大样走进去吃草,并对骆驼说:“谁说长的高好,你能钻进门里来吃草吗?”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 生:都对,因为骆驼确实长的高,羊确实长的矮。 师:那同学们觉得他们有哪些不好的地方呢? 生:他们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 生:羊和骆驼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进行比较。 师归纳:同学们答的都很正确,古语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各有优缺点,羊和骆驼虽然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但他们并没有辩证的来看待自身的短处和他人的优点,没有做到正确的定位自己和他人。那同学们怎样发扬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并吸收他人优点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内容——悦纳自己,欣赏他人。同学们齐读一遍。 板书:《悦纳自己,欣赏他人》 (二)【新课讲授】: 活动1,自己眼中的我,他人眼中的我 师:那什么叫做悦纳自己呢?悦纳自己就是喜欢自己,欣然的

第4课宋明理学 教学设计

第4课宋明理学 166中学王晓晶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的教学是从学生课前体验出发,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师生互动教学”为指导,以提升学生辩证全面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立意。 本课遵循人本主义理论,由学生游学活动展开,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主本,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背景分析】 考纲与课标要求 1.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学内容 1.必修三文化文明进程中,第一单元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第4课; 2.本课承前启后,上承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下启明清之际传统思想的批判,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同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了解起到重要的背景作用; 3.本课对于学生的人文修养,人格培养,素质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1.知识水平: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点背景了解较弱,需加强知识点的总结与落实。 2.能力水平:示范校文科重点班,具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综合学习能力,迁移知识能力,阅读能力。可以安排预习,材料阅读,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对于理学与儒家思想有更多思考。 3.心理特点:愿意主动发言和深入思考的同学较少;对材料解析有畏难心理,粗读,盲目。开展合作探究鼓励主动思考,提问时注意引导对各个层次学生。 4.学生课前曾游学参观武夷山与朱熹园,并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宋明理学认识很有限且较为偏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2.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典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分析理学的内涵。 2.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探究问题的答案。 3.要注重同他人合作、学习、交流。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知识。 4.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理学家伟大的人格精神,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2.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神和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多视角的认识理学的影响和历史地位。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英语国家概况教案Lesson 4范文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

说明:教师备课笔记由学校自订式样并附后 Unit 2 History Lesson 4 A Brief History of the USA I.Revision: Oral homework:What’s your impression of the USA ? (可以适当的用中文)

参考资料 Mount Rashmore 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 near Keystone, South Dakota, is a monumental granite sculpture by Gutzon Borglum, with 60-foot (18 m) sculptures of the heads of former United States presidents (left to right): George Washington (1732–1799), Thomas Jefferson (1743–1826), Theodore Roosevelt (1858–1919), and Abraham Lincoln (1809–1865). Abraham Lincoln The 16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who guided his country through the most devastating experience in its national history---the Civil War. US Coat of Arms The Great Seal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used to authenticate certain documents issued by the United States federal government. The Great Seal was first used publicly in 1782. The design on the obverse of the great seal is the national coat of arms of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officially used on documents such as United States passports, military insignia, embassy placards, and various flags. Franklin Roosevelt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January 30, 1882 –April 12, 1945), often referred to by his initials FDR, was the thirty-second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Elected to four terms in office, he served from 1933 to 1945 and is the only U.S. president to have served more than two terms. He was a central figure of the 20th century during a time of worldwide economic crisis and world war, and has been ranked as one of the three greatest US presidents in scholarly surveys. II. New Lesson: Part I. Word Box Part II. Text Pre-reading: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historic periods of the USA by referring to 1. Who first came to America and how did they come there?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

《宋明理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儒学的发展,三教合一;宋朝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陆王心学。 (2)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佛、道盛行,儒学面临严重挑战,由于儒学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使儒学在融合中得到发展。 (3)儒学在两宋时期汲取了佛、道有益的内容,形成了理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这其中“二程一朱”起了决定性作用。 (4)儒学到明朝中期,又发展为心学,它受佛教禅宗影响较大,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 (5)理解儒学在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面临挑战与融合的史实,分析程颢、程颐、朱熹创立理学的过程,理解其主要思想内涵和影响,探究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阅图书资料或上网搜索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人的生平事迹与主要思想言论,增强对历史人物的深入了解。 (2)设置若干思考题,组织小组讨论,比较分析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并注意辨析其精华与糟粕。 (3)提取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若干言论,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探究思想发展的历史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佛、道盛行,儒学面临严重的挑战,但儒学汲取佛道的精神,自身也有了充足的发展,一方面说明儒学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儒学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时代发展。 (2)“三教合一”局面的出现,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补充,也说明不论外来文化还是中国土生的文化,不论如何神秘还是如何玄虚,都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才能生根成长。 (3)程朱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较之原来的儒学更加理论化

和思辨化,它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较大,还远及日本、朝鲜以至欧洲。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三教合一;程朱理学的内容、地位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和地位。 嚼难点 理学和心学的异同;理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白鹿洞书院 800多年前,南宋大儒朱熹在此举办过一场学术研讨会,陆九渊就儒家义利等问题慷慨陈词。朱熹和陆九渊是南宋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们各成一派,将儒学发展推上了一个新高度,称为“新儒学”。 那么,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它出现了哪些变化?如何看待变化? 新课学习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儒学的危机 魏晋南北朝时,封建统治阶级大力支持佛教,当时南北对峙,兵戈不息,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加上当时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所有这些导致了佛教的盛行。 东汉末期,道教开始主要在受苦受难的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最早的表现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在江南、江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在下层民众中拥有众多的信徒,而且皇帝大臣信奉道教。 道教、佛教的流传冲击着儒学,这是儒学危机的表层原因,那么它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 它的深层原因就是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儒学本身在思辨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此后孟子、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教案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活动理念]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识。由于自我意识的急剧发展,青春期的学生产生了成人感、自尊感、有针对性的闭锁性,并且开始强烈地关注自我,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作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由于中学生自我认知水平的限制,在自我认识与评价中往往容易出现偏差。 因此,培养中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的必由之路。认识当代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减少教育的盲目性,切实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 [活动目标] 1、通过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清和挖掘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 2、培养学生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悦纳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活动形式]案例讨论与交流、学生互动活动等 [活动准备]案例,课件,纸,笔等。 [活动对象]七年级学生 [活动过程] 活动1:故事导入——《斯芬克斯之谜》

有这样一个传说,众神居住的地方叫奥林匹斯山,众神的主神是宙斯,奥林匹斯山上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一句箴言。宙斯想把这句箴言告诉人类,于是,他派了斯芬克斯来到人间。斯芬克斯把这句箴言化作了一道谜语让人们猜。 斯芬克斯来到古希腊著名的城堡拜森克,守候在城堡唯一的井口旁,要求前来打水的人猜这句谜语,凡是没猜中的,斯芬克斯马上把他吃掉;如果猜出来了,她自己就会死去。这句谜语给当时拜森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终于有一天,一个叫“俄狄浦斯”的年轻人来到了斯芬克斯的面前,说出了这个神奇的谜底。于是斯芬克斯死了,而这个谜语流传了下来。 谜语是:什么东西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谜底:人。 箴言:认识你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谜语,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感受到认识自我是十分重要的,并由此导入新课。 指导语:同学们,当色彩斑斓的青春世界向我们敞开大门,面对悄然而至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我们怎样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呢? 活动2:我是一个_________的人 1、问自己10次,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把头脑里浮现的答案一一

高中历史 第4课《宋明理学》全套课程教案 岳麓版必修3

第4课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在文化史的基础比较薄弱,本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把握朱熹、王阳明的思想内涵,重点放在理学产生的背景和社会影响方面。解释清楚基本概念:如“理”,“格物致知”,“心学”等。对理学的评价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过程: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一段小字,认识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原因,了解当时佛、道兴盛的表现,加深对教材正文“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这一结论的理解。】 社会的动荡不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腐败,王朝更革代起,军阀割据,战争颇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疑。汉代经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于是,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西汉以来从未有过的自由氛围。 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正统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随着政治稳定三教相互渗透,彼此调和逐渐趋向合一。在扩大社会影响和争夺各类信徒的过程中,儒学、佛教和道教互相吸纳对方的优点,三家互相渗透。儒家强调人世,根本目标就是强国。个人的精力应该奉献给国家。道家强调自由,目标就是超脱尘世而获得更大的自由。佛家强调解脱。儒家思想在三教中多侧重于人世间的事。而儒家思想是佛道二家的基础。 3、为重兴儒学,一些儒学志士的思考和探索 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新概念2 Lesson 4 教案

Lesson 4 An exciting trip 首先,我们检查一下课文的背诵和生词的默写。 接下来我们来重点讲解课文。 1. exciting/excited 我们在新1就讲过,-ed结尾的adj.指人,以-ing结尾的adj.指物,同样的:exciting adj. 令人兴奋的(物);excited adj. (人)兴奋 eg: the news is exciting.一则令人兴奋的新闻 exciting boy 令人兴奋的男孩 I am excited. 我很兴奋 excite v. 激动(这类动词的宾语一定是人,让后面的人感到……) eg: The news excited me.这则新闻另我激动。 2. receive ① vt. 接到,收到,得到 eg: When did you receive that letter? 词组:receive a letter from sb = hear from sb 收到某人的来信vt. 招待,接待 eg: You need a large room if you are going to receive so many guests. 注: ①receive 是“收到”,指的是一个被动的动作,主观上接受与否不清楚。receive/have a letter from sb. 收到某人的来信 receive education接受教育receive punishment 接受惩罚 ②accept 同意接收(主观上是否接受) eg: This morning I received a bunch of flowers from a boy, but I didn't accept it. ③take则是主动的“拿”、“取”、“采纳” eg: I received a beautiful pen from my uncle. My brother took it from me yesterday. 词组:take the exam 接受考试 take advice 接受建议 3. 同位语 I have just received a letter from my brother, Tim.这一句中,Tim就是my brother的同位语。同位语是指一个名词(或短语等)与另一个名词(或短语)并列而作为其说明或限定成分,同位语与它所补充说明的成分之间用逗号隔开。在译成汉语时,同位语或者插入主句中,或者另译为一

《宋明理学》教案(人民版必修3)

三、宋明理学 【内容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 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认识。 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 他人,龙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炎祖国文化宝库增益新的内容的人生理想。 【本目重点、难点】 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学过程 课前知识提问: 1、魏晋时期直接冲击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地位的因素有哪些? 2、唐代中后期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主张的是谁?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 子之道又是谁? 3、“北宋五子”是哪几位?为理学的建立开辟道路的是谁?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的是 谁?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的是谁? 4、理学的集大成者是谁?他的理学体系包括哪三个组成部分? 5、陆王心学指的是什么?标志着重健儒家理论的任务已经完成的是什么?心学的开创者 是谁?他提出的核心命题是什么?心学的集大成者是谁? 新授: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 1、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讨论后归纳) ①佛教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大力支持和扶持佛教,同时,当时南北 对峙,王朝更迭频繁,兵戈不息,剥削残酷,压迫深重,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佛教 宣扬的来生幸福迎合了这种需要,加上当时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 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寺院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力量;加上佛教为了适应中国 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 机会均等的满足。所有这些导致佛教的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东汉末期,道教开始主要在受苦受难的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 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军大起义。黄巾起义失败 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在江南江北广大地区仍然继续流传,在上层 社会中也拥有不少信徒。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 多的信徒。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