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说课稿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说课稿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说课稿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说课稿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本册书第五单元第二节分数百分数

应用题的第一课时,具体是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求一个数与它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差是多少”的两步计算应用题。这其中的数量关系学生以前接触过,所不同的是已知数中有分数或者是在前面学过的基本分数应用题上再增加一步。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已学过的分数三类基本应用题基础上,学习解答较难一点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

①、通过创设情境,独立尝试,理解“求一个数与它几分

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差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并能正确解答。

②、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思维。

③、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

识,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理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

4、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讲练结合。

二、说学法

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分数三类基本应用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采用此种方法的目的在于通过提出问题,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

过程,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好、用好数学的信心。

3、从“一题多解”的探究过程中,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

1、整体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面第一、二单元学习分数乘法、除法一步应用题基础上进行的继续学习,是一节新旧知识联系密切的教学内容。因此,我认为教师为学生创识一种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基于这一点,我以让学生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不同的解法为教学重点,创识一种“复习一探究一应用”教学形式,以“自主学习”贯穿课中,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尝试,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

2、利用旧知,导入新课

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引入、出示条件,让学生根据这些条件提出可以解答什么样的问题。

设计用意,好问是学生的天性,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很快抓住学生,使他们大脑迅速运转,回忆旧知,切入正题。同时也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找准新知识的最佳切入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3、讲授新知

①、出示例题的条件:“一本课外科普读物84页,张红第一

次看了全书的1/4,”教师提出: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可以解答出什么问题,这样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得出不同需要解答的问题,此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所提的问题归纳成本

节课所要讲的内容,紧接着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得出不同的解法,学生互相对照,探讨研究,总结方法,教师再给以指点和总结,然后再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设计意图,利用新旧知识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比较自然地在头脑中进行了比较—探究—总结的过程,学生实际能力不一,提出的问题可能不够准确,甚至是错误的,我认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及经验进行了一次有意义地探索过程。

②、新知识的应用

3、练习的目的:练习是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本途径,同时又是运用知识、提高能力,形成知识结构的重要步骤,让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得到不同层次的收获,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有所发展,增加用数学的意识。

b、因为此节课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分数乘法、除法基本应用题基础上再学习,又是学习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这一“顺向思维”的知识,所以在练习中给出了一些变化,第一题变化是在问题的叙述上;第二题变化是根据所给的条件,把不同的算式与相应的问题进行连接;第三题变化是已知的分数中一个有单位、一个没单位。这样练习的设计,既要巩固所学的基本解题方法,又要通过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应

用数学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下一节的内容做一个铺垫。

4、结尾:让学生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的收获与存在的问题。

比例的应用说课稿

比例的应用说课稿 比例的应用说课稿两篇 比例的应用说课稿(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的例4~例6,练习二的第1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设未知数时长度单位的使用。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些比例尺不同的地图或本校、本地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提问: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及化聚方法。 1米=()分米=()厘米=()毫米 1千米=()米=()厘米 2.什么叫做比? 3.化简下面各比。12:810厘米:100厘米 2米:140厘米3米:15千米16厘米:90千米 二、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米。(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等)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https://www.doczj.com/doc/1013743662.html, 1.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教学例4. 设计一座厂房,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上10米的距离。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让学生读题。指名回答: "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面上10米的距离。) "要我们做什么?"(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知道吗?实际距离也知道吗?各是多少?"继续板书如下: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说课稿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说课稿 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应用》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五课时,主要内容就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 根据分数乘法应用题与百分数一般应用题及学过的百分数的知识,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百分数问题;能试图探索出解答百分数一般应用题的方法,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中的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能力,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特征及解答方法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准备。 小黑板。【由于我校教学条件有限,多媒体课件无法展示,所以只能用运用小黑板,将例题、习题呈现,这有助于减少例题展示时间,增加对例题间的比较。】 三、说教法 1、情境创设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我在上课伊始,就创设了水结成冰的生活情境,并说明在这种自然现象中也有数学问题,正好有个问题解决不了,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自主探索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应有之义,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节课在新知的获得过程中,教师充分让学生动手画、动脑想、动口说,去探究新知,使学生获得较准确的知识。 3、联系生活法:“数学教学要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最终要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社会生活。”因此,我在导入新课、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弹性练习的各个环节尽量用学生熟悉的例子来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数学意识。 4、激励评价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我在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发现有独特见解的,都给予激励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

比的应用说课稿

《比的应用》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掌握了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今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和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我拟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3. 渗透数学的对应思想及函数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设定为:进一步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学习难点设定为:正确分析解答按比分配的应用题。 二、说学情: 对于按一定比分配的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 三、说学法:

本节课,我努力去营造一个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 在教学设计时,不论是复习题还是练习题我都想方设法设计了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数学素材,如复习题设计了金山小学男女生人数的比是8:7,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获取数学信息,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练习题也是以我校的师生人数为素材设计,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在解题过程中:学生既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又发现了新的解题方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参与探索的乐趣。而在拓展延伸时,诱导学生迁移运用探索发现的新方法来解决新问题,并分析用新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路。 本课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基础上,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交流探究、发现新方法。在与他人交流中选择合适策略,丰富自己数学活动经验过程,学会分析、比较、归纳、综合,促使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体验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获得新知识的愉悦。 四、说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个环节:欣赏引入,感受联系。 新课标提出:通过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因此,我通过网络资源搜寻到一组图片,这些图片来自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等方面,以启发诱导学生初步感知比与生活的密

《百分数的应用一》说课稿

《百分数的应用一》说课稿 说教材: 《百分数的应用一》是北师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就是求“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说教法、学法: 1、情境创设法:“数学教学要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最终要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社会生活。”因此,我在导入新课时利用“低年级班数”和“高年级班数”的例子引入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数学意识。

2、转化法:学生在解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时,以旧知复习作为契机把分数问题变为百分数的问题,降低了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自主探索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应有之义,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节课在新知的获得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探索能理解掌握的教师不讲,只作适当的引导,充分让学生动手画、动脑想、动口说,去探究新知,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获得较准确的知识。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1、练习 (1)、六(1)班共有学生50人,女生人数是20人,女生人数是班级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2)、水果店运进苹果24箱,运进梨30箱,运进的苹果是梨的百分之几? 2、引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学指导 1、看书23页试一试上面的内容,读题后,看线段图,想一想: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把谁看做单位“1”? 2、冰比水增加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增加百分之几) 3、认真阅读求增加了百分之几,计算过程是怎样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说课稿 (1)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本册书第五单元第二节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第一课时,具体是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求一个数与它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差是多少”的两步计算应用题。这其中的数量关系学生以前接触过,所不同的是已知数中有分数或者是在前面学过的基本分数应用题上再增加一步。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已学过的分数三类基本应用题基础上,学习解答较难一点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 ①、通过创设情境,独立尝试,理解“求一个数与它几分 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差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 系,并能正确解答。 ②、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思维。 ③、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 识,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理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 4、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讲练结合。 二、说学法 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分数三类基本应用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采用此种方法的目的在于通过提出问题,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

过程,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好、用好数学的信心。 3、从“一题多解”的探究过程中,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 1、整体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面第一、二单元学习分数乘法、除法一步应用题基础上进行的继续学习,是一节新旧知识联系密切的教学内容。因此,我认为教师为学生创识一种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基于这一点,我以让学生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不同的解法为教学重点,创识一种“复习-探究-应用”教学形式,以“自主学习”贯穿课中,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尝试,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 2、利用旧知,导入新课 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引入、出示条件,让学生根据这些条件提出可以解答什么样的问题。 设计用意,好问是学生的天性,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很快抓住学生,使他们大脑迅速运转,回忆旧知,切入正题。同时也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找准新知识的最佳切入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3、讲授新知 ①、出示例题的条件:“一本课外科普读物84页,张红第一次看了全书的1/4,”教师提出: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可以解答出什么问题,这样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得出不同需要解答的问题,此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所提的问题

比例的认识说课稿

比例的认识说课稿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34页,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二、说教材: 1、教学地位: 本教学内容是在比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例在生活中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绘制地图需要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比例的知识还是进一步学习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学习比例尤为重要。 2、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B、技能目标:通过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C、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意义,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4、教学方法: 教学比例的意义时,利用求比值引出比例的意义。引出比例的意义后,加以理解、应用、深化。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结合具体的比例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从而发现内项与外项之积的关系,并用其他比例式进行验证,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知识,并且已经拥有观察、分析、发现、总结的能力。因此,学习本知识不会太难。 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什么叫做比?怎样求比值? 2、求下面比的比值

5:360:4016:122.4:1.6 (分小组完成,汇报) 3、引入新课 (二)、教学比例的意义 1、引出比例的意义 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2.4:1.6和60:40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比值相等说明这两个比也相等,那这两个比可以用什么号连接?(等号)所以我们可以写成一个等式:2.4:1.6=60:40(板书)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书,齐读,板题:比例的意义) 2、探究比例的意义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知道要组成比例的一个条件是必须有几个比?(两个)其次,这两个比的比值必须怎样?(相等)现在,我们来完成两道口头判断题:1、2:3是比例。2、比例是一个等式。 3、利用新知,学以致用 同学们能用比例的意义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吗(出示练习题)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10和9:15(2)、20:5和1:4(3)1/2:1/3和6:4(4)、0.6:0.2和3/4:1/4 (分小组完成,汇报,说说怎样完成) 4、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说明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它们就能组成比例。那么,判断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a、比值是否相等。(板书)(三)、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了解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我们都知道一个比有前项和后项,构成比例的四个数也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2、动手操作,确定性质 (1)、请同学们计算在 2.4:1.6=60:40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分别是多少? (2)、探究:发现了什么?(两个积相等)

《百分数的应用(一)》说课稿

《百分数的应用(一)》说课稿 渊泉第二小学仲付云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百分数的应用(一)》,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理论依据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应用(一)》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分数乘法应用题与百分数一般应用题及学过的百分数的知识,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计算出实际情境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具体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明确单位“1”,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特征以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实际上与学生熟悉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问题类似,只是给出的条件以百分之几来表示。由于学生有解决相关的分数乘法问题的基础,所以通过知识迁移的方式,学生应该能够探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探究式五步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

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我在上课一开始,就创设了水结成冰的生活情境,并说明在这种自然现象中也有数学问题,正好有个问题解决不了,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自主探究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应有之义,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节课在新知的获得过程中,教师充分让学生动手画、动脑想、动口说,去探究新知,使学生获得较准确的知识。 3.联系生活法:“数学教学要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最终要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社会生活。”因此,我在导入新课、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弹性练习的各个环节尽量用学生熟悉的例子来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数学意识。 4.激励评价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我在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发现有独特见解的,都给予激励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说学法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 1.转化法:学生在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义时,学生能结合百分数的意义,把知识转化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帮助理解新知识。 2.比较法: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出现了两种方法,学生就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3.合作交流法: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开展小组合作,在小组中分工明确,提高了学习效益,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最佳的开发,树立的主人翁的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目标定向。 1.复习前面所学习的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以及求

百分数的认识说课稿完整版

百分数的认识说课稿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百分数的认识》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百分数的认识》。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百分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的认识、小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以及熟练地掌握了通分的方法与技能后进行的学习,对于丰富学生的数感以及今后的百分数应用等有重要作用。 教材中安排了“电脑下载进度条”以及“汽车销售”两个主题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丰富对这一概念的认知。 教材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并适时地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二、说教法 高年级的学生对于学习,他们渴求“有挑战的学习”,他们渴求能“自己学习”,因此,本节课我采取的学习方法是:

生活引入——抽象概括——巩固拓展的教学模式。 学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受用一时,授人以渔,终身受用”。现代教育要交给学生方法,交给他们终身受用的知识。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理念下,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注重数学学习的情感化 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尊重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已内心的想法,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合作。在学习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2、注重数学学习的活动化 生活的中心是活动,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活动的,要让学生“活”起来,必需先让学生“动”起来。小组活动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形式之一。把数学教学与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习动机。 3、注重数学学习的自主化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主动进行学习,学生学得积极,教师教得轻松活泼。这样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使其参与新知的认知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数学说课教案:用比例解决问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首先说明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5教学应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本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要判断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以及列出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然后再设未知数,列出等式(方程)解答。例6教学是反比例意义的应用,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的。那么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在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发现、归纳出一种用反比例关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成正、反比例的量,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很广,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接触过这种情况的问题,如归一、归总应用题,只不过那时是就题论题,没有上升到一般规律。这里主要使学生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题目,概括出一般规律。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从而

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有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也为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做较好的准备。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正、反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上要十分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在这过程中,蕴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运用这个概括对新的实际问题进行判断,这是数学学习所特有的能力。 2、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判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推理能力。 3、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正确运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4、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确定那些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 5、教具:小黑板、课件

《百分数的应用(一)》说课稿复习课程

《百分数的应用(一)》说课稿

《百分数的应用(一)》说课稿 渊泉第二小学仲付云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百分数的应用(一)》,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理论依据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应用(一)》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分数乘法应用题与百分数一般应用题及学过的百分数的知识,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计算出实际情境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具体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明确单位“1”,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特征以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实际上与学生熟悉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问题类似,只是给出的条件以百分之几来表示。由于学生有解决相关的分数乘法问题的基础,所以通过知识迁移的方式,学生应该能够探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探究式五步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我在上课一开始,就创设了水结成冰的生活情境,并说明在这种自然现象中也有数学问题,正好有个问题解决不了,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自主探究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应有之义,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节课在新知的获得过程中,教师充分让学生动手画、动脑想、动口说,去探究新知,使学生获得较准确的知识。 3.联系生活法:“数学教学要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最终要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社会生活。”因此,我在导入新课、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弹性练习的各个环节尽量用学生熟悉的例子来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数学意识。 4.激励评价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我在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发现有独特见解的,都给予激励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说学法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 1.转化法:学生在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义时,学生能结合百分数的意义,把知识转化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帮助理解新知识。 2.比较法: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出现了两种方法,学生就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3.合作交流法: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开展小组合作,在小组中分工明确,提高了学习效益,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最佳的开发,树立的主人翁的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

百分数应用说课稿

《百分数的应用一》说课稿 民联学区民联寄宿制小学王淑娟 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应用一》是位于北师大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就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 根据分数乘法应用题与百分数一般应用题及学过的百分数的知识,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百分数问题;能试图探索出解答百分数一般应用题的方法,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关目标:体验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中的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能力,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特征及解答方法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激发参与,说教法 1、情境创设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我在上课伊始,就创设了水结成冰的生活

情境,并说明在这种自然现象中也有数学问题,正好有个问题解决不了,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自主探索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应有之义,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节课在新知的获得过程中,教师充分让学生动手画、动脑想、动口说,去探究新知,使学生获得较准确的知识。 3、联系生活法:“数学教学要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最终要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社会生活。”因此,我在导入新课、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弹性练习的各个环节尽量用学生熟悉的例子来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数学意识。 4、激励评价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我在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发现有独特见解的,都给予激励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自主探索,说学法 新课程不但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 1、转化法:学生在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义时,学生能结合百分数的意义,把知识转化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帮助理解新知识。我给予了及时的肯定,并说明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加利用。 2、比较法: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出现了两种方法,学生就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五、着眼互动,说程序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 《用比例解应用题》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十二册p59—60页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概念”的综合应用。本课时内容既是“归一、归总”等乘除法应用题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7——9年级相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教材借助例5和例6分别呈现了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展示图中男、女同学的"思维交流”,点明了“一题可以多解”,勾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回忆,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力求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通过正确判断相关联量的比例关系学会用比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诱发积极情感,训练有序思维,引导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发现、归纳中增强应用意识,提升分析能力、判断和推理能力;获取基本的思考方法和计算,形成方法模型。 学习该内容之前,学生已经理解了乘除法运算的意义和正反比例意义;会应用比例基本性质解比例,会判断正、反比例关系;会分析解答归一、归总应用题。在生活中,学生已有较多的经历和体验,如,学生从家到学校,如果速度快,则用时少;如果速度慢,则用时多。又如:买同样价钱的中性笔,买的支数少,用的钱少;买的支数多,则用的钱多。……正反比例的生活现象学生虽然有很多的经历体验,但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不常用相关联量的比例关系判断有一定困难;虽然能够在自主合作、思考交流中获取一些分析解答方法,但是“有序思维”的习惯比较欠缺,难以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总结出分析解答方法,形成方法模型。

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竞比激趣,巩固旧知——自主合作,探究新知——练习深化,构建模型——拓展延伸,激活思维”的四环节教学流程引导学生经历比例在实际情境中的数学发展的过程,帮助其形成方法,构建模型。下面结合具体的流程设计谈一谈我对本节课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 一、竞比激趣,巩固旧知 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标准》也强调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找准学生探究新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以更好激发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顺利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过渡,迁移类推。 1、创设趣味性挑战情境,诱发积极情感。 为了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温故新知的必备基础,开课,我以“夺红旗”的形式[如下图] 呈现常用的关联量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挑战情境中,判断相关联的量在什么情况下成什么比例关系?引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经验的回忆。 2、巩固强化判断方法,贮备探究基础。 学生判断后,提问:你是怎样分析判断的?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简明的话总结一下判断方法? 引导学生在思考、总结归纳中强化“找三定一写关系”的分析判断方法,为探究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分析解答,做好相关准备。 [“找三定一写关系”,“找三”是指读题分析找出三个相关联的量;“定一”是指,分析三个量确定一个不变的量;“写关系”就是根据“找三定一”的分析,写出关系式。]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的应用》说课稿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的应用》说课稿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的应用》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应用(三)》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有两个层次的基础: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和百分数知识的学习。同时,本课的学习还将是学生初中代数学习的知识基础。 本课的编排是这样的,教材呈现出一幅笑笑妈妈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统计表以及针对表格提出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和课后阅读资料主要是体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而第二问则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本课编排特点,我将本课目标设定为以下两点 1.通过探索、交流、比较,使学生掌握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与人交流以及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找准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二、说教法与学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一堂好的数学课,最终目标是学习能力和数学思想的培养,而应用于生活则是这个目标的价值所在。为此,在本课中我将主要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探究交流——自主构建。 2.联系生活——体验价值。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分析比较、联系生活都是学习本课的有效方式。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环节分为3大块:阅读资料,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分析比较——拓展思路,学以致用。 课始,阅读资料,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中的阅读材 料关于恩格尔系数的介绍。请学生带着下列问题独立阅读“恩格尔系数指什么?结合课前收集的数据你能计算出你家的恩格尔系数,并对此做出科学解释吗?”,然后同桌交流,全班反馈并小结得出:百分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三)”。 选择这一导入而没有选择复习导入有以下3点考虑:1.这样导入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2.对恩格尔系数的学习能更好的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3.如果选择前面学过的列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或用分数问题复习导入,虽然能帮学生寻找知识的生长点和链接点,以实现知识的迁移,但压缩了学生的探索空间。所以不设相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第三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结合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比例的概念形成过程,理解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4.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二、说教法、学法:本课设计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探究学习过程中体会比例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比例的有关知识。正确处理好“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由情境导入,引导学生从情境中筛选问题,找到可行的研究方向,在小组合作中完成新知的探究。课堂上,教师作为主导者为学生“保驾护航”,穿插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巩固练习,使“四基”落到实处。 在第一部分里,以国旗为出发点,用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的情境图和开放性的问题引起学生广泛的思考。学生通过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最终聚焦于一点,为探究比例的意义找准方向。 第二部分:比例的意义是本课重点内容,相对于追求记忆概念的文字表述,理解与应用更为重要。学生通过研究四面国旗长和宽的比,从求比值和化简比两个角度发现长和宽的比都相等,可以用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关系,从而概括出比例的意义。通过“配比”游戏,和生活中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例子,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加深理解,使比例的意义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心中。 第三部分:本课三个练习题分别代表三个层次,且各有侧重。练习一只针对意义的基本练习,定位于选择合适的方法判断比例是否成立。练习二用四个数组比例,学生在组的过程中没有方法和顺序,那么,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不仅要把题做对,而且要善于总结方法,指导自己更好的去做题。题三则侧重于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可留作课后处理。 在课堂小结中让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启发,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一个回顾过程,加深学生的印象,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百分数的认识说课稿1

《百分数的认识》说课稿 灯塔镇第一小学杨银花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执教的“百分数的认识”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内容。下面我就这节课的内容安排、教学设计与大家做一下交流汇报。 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百分数,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理解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

的,并适时地渗透思想教育。 重点:借助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它的读法和写法,从而突出重点。 难点:通过分析、比较、讨论来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从而突破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的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导入新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新课开始,联系学生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出百分数,再让学生试着找出日常生活见到的百分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自主探究和讨论法。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并积极思考,探索发现规律,进而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理解百分数的读、写法。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进一步深化百分数的意义。这样教学循序渐进,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教学中要因势利导,采用合理的教法,教给学法,掌握学法,学会用法。 教师的教学不单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坚持以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为主线,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来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学生通过看、思、说,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发现特征后,能

(完整版)比例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34页,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二、说教材: 1、教学地位: 本教学内容是在比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例在生活中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绘制地图需要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比例的知识还是进一步学习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学习比例尤为重要。 2、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B、技能目标:通过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C、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意义,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4、教学方法: 教学比例的意义时,利用求比值引出比例的意义。引出比例的意义后,加以理解、应用、深化。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结合具体的比例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从而发现内项与外项之积的关系,并用其他比例式进行验证,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知识,并且已经拥有观察、分析、发现、总结的能力。因此,学习本知识不会太难。 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什么叫做比?怎样求比值? 2、求下面比的比值 5:3 60:40 16:12 2.4:1.6

(分小组完成,汇报) 3、引入新课 (二)、教学比例的意义 1、引出比例的意义 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2.4:1.6和60:40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比值相等说明这两个比也相等,那这两个比可以用什么号连接?(等号)所以我们可以写成一个等式:2.4:1.6=60:40(板书)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书,齐读,板题:比例的意义) 2、探究比例的意义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知道要组成比例的一个条件是必须有几个比?(两个)其次,这两个比的比值必须怎样?(相等)现在,我们来完成两道口头判断题:1、2:3是比例。2、比例是一个等式。 3、利用新知,学以致用 同学们能用比例的意义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吗?(出示练习题)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10和9:15 (2)、20:5和1:4 (3)1/2:1/3和6:4 (4)、0.6:0.2和3/4:1/4 (分小组完成,汇报,说说怎样完成) 4、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说明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它们就能组成比例。那么,判断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a、比值是否相等。(板书) (三)、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了解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我们都知道一个比有前项和后项,构成比例的四个数也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2、动手操作,确定性质 (1)、请同学们计算在2.4:1.6=60:40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分别是多少? (2)、探究:发现了什么?(两个积相等)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一)》说课稿 侯楼小学纵瑞南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百分数的应用(一)》是北师大版教材第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应用问题、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以及百分数的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为后面学习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和“储蓄”问题起着铺垫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

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在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第二单元学习了有关分数应用的问题;以及在六年级第四单元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以及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这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做好了铺垫.但是新版北师大教材没有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进行教学安排.加上分数和百分数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学生认知障碍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关键要知道谁跟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提高学生能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说教法) 1、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1)铺垫渗透法:通过“旧知链接”环节;设计与本节课重、难点相关习题;为本节课新知做好铺垫;提前化解教学中的难点. (2)情境导入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我在导课时;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创设了水结成冰的情境;并提出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