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犯罪心理第三季语录

2019年犯罪心理第三季语录

2019年犯罪心理第三季语录
2019年犯罪心理第三季语录

2019年犯罪心理第三季语录

篇一:《犯罪心理》第1-7季经典名言大全

《犯罪心理》第1-7季经典名言大全

Season1

◎Episode1:ExtremeAggressor(20XX.09.22)

Thebeliefinasupernaturalsourceofevilisnotnecessary.Menalone arequitecapableofeverywickedness.——JosephCoad

【约瑟夫?康拉德(波兰出生的英国作家):将邪恶的产生归结于超自然的因素是没有必要的,人类自身就足以实施每一种恶行。】(Gideon)

●Tryagain.Failagain.Failbetter.——SamuelBeckett

【SamuelBeckett(当代最著名的荒诞剧作家):再试,再失败,更好地失败。】(Gideon剧中台词)●Trynot.Doordonot.——Yoda

【尤达大师(『星球大战』中的主角):别试。做或者不做。】(Morgan剧中台词)

●Allisriddle,andthekeytoariddle...isanotherriddle.——Emerson

【爱默生(美国诗人、散文家、哲学家):所有的事物都是谜团,而解开一个谜的钥匙……是另一个谜。】(Gideon)

Thefartherbackwardyoucanlook,thefartherforwardyouwillsee.——WinstonChurchill

【温斯顿?邱吉尔:你回首看得越远,你向前也会看得越远。】(Gideon)

●Whenyoulooklongintoanabyss,theabysslooksintoyou.——Nietzsche

【尼采: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Gideon)

◎Episode2:Compulsion(20XX.09.28)●Therearecertaincluesatacrimescenewhich,bytheirverynature,do notlendthemselvestobeingcollectedorexamined.Howdoesonecolle ctlove,rage,hatred,fear?——Dr.JamesT.Reese

【詹姆斯?瑞斯博士(美国精神创伤压力处理方面的专家):犯罪现场中的某些线索根据它们自己本身的性质,是不容易收集起来检测的。一个人又怎么能收集起爱情、愤怒、憎恨和害怕?】(Gideon)

Imaginationismoreimportantthanknowledge.Knowledgeislimited. Imaginationencirclestheworld.——Einstein

【爱因斯坦: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包围着整个世界。】(Gideon)

Don'tbotherjusttobebetterthanyourcontemporariesorpredecesso rs.Trytobebetterthanyourself.——WilliamFaulkner

【威廉姆斯?福克纳(美国作家):别自寻烦恼的只想比你同时代的人或是先辈们出色,试着比你自己更出色吧。】(Gideon)

◎Episode3:Won'tGetFooledAgain(20XX.10.05)

●Almostallabsurdityofconductarisesfromtheimitationofthosewho mwecannotresemble.——SamuelJohnson

【赛缪尔?约翰森(英国文豪):几乎所有荒谬的行为均源自于模仿那些我们不可能雷同的人。】(Gideon)(本集片尾没有出现名言)

◎Episode4:PlainSight(20XX.10.12)

Don'tforgetthatIcannotseemyselfthatmyroleislimitedtobeingth eonewholooksinthemirror.——JacquesRigaut

【JacquesRigaut(法国诗人):别忘了我看不到我自己,我的角色仅限于看向镜子里的那个人。】(Gideon)●Birdssingafterastorm.Whyshouldn'tpeoplefeelasfreetodelighti nwhateversunlightremainstothem?——RoseKennedy

【罗丝?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母亲):鸟儿在暴风雨后歌唱,人们为什么在仍是阳光普照的时候还不尽情感受快乐呢?】(Gideon)

◎Episode5:BrokenMirror(20XX.10.19)

Whenagoodmanishurt,allwhowouldbecalledgoodmustsufferwithhim.——Euripides

【Euripides(希腊悲剧诗人):当一个好人受到伤害,所有的好人定将与其同历磨难。】(Gideon)●

Whenloveisinexcess,itbringsamannohonornorworthiness.——Euripides

【Euripides:爱得太深,会失去所有荣耀和价值。】(Gideon)

◎Episode6:L.D.S.K.(20XX.11.02)

Theirrationalityofathingisnotanargumentagainstit'sexistence ,rather,aconditionofit.——Nietzsche

【尼采:一件事的荒谬,不能成为驳斥它存在的论据。相反,这

恰恰是它存在的条件。】(Gideon)●Nothingissomonasthewishtoberemarkable.——Shakespeare

【莎士比亚:没有什么比希望不平凡而更平凡的了。】(Hotch)

◎Episode7:TheFox(20XX.11.09)

●Withfoxes,wemustplaythefox.——Dr.ThomasFuller

【Dr.ThomasFuller:遇到狐狸时,我们一定要学会狡猾。】(Gideon)

●Whenyouhaveeliminatedtheimpossiblewhateverremains,howeverim probable,mustbethetruth.——SherlockHolmes

【歇洛克?福尔摩斯(柯南道尔笔下的名侦探):当你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无论剩下的是什么,即使是不可能也一定是真相。】(Gideon 剧中台词)

(本集片尾没有出现名言)

◎Episode8:NaturalBornKiller(20XX.11.16)●Thereisnohuntinglikethehuntingofman.Andthosewhohavehuntedar medmenlongenoughandlikeditneverreallycareforanythingelse.——Hemingway

【海明威:没有哪种狩猎像人类的狩猎,那些武装的狩猎者一直乐此不疲,却从来也不在乎其他的事。】(Gideon)

Thehealthymandoesnottortureothers.Generallyitisthetorturedw hoturnintotorturers.——CarlJung

【荣格:健康的人不会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转而成为折磨他人者。】(Gideon)

◎Episode9:Derailed(20XX.11.23)

Abeliefisnotmerelyanideathatmindpossesses.Itisanideathatpos sessesthemind.——RobertOxtonBolton

【RobertOxtonBolton(作家):信仰不只是一种受头脑支配的思想,它也是一种可以支配头脑的思想。】(Gideon)

Aquestionthatsometimesdrivesmehazy--amIortheotherscrazy?——Einstein

【爱因斯坦:有时我会迷惑,是我疯了还是其他人疯了?】(Reid)

◎Episode10:ThePopularKids(20XX.11.30)

Unfortunatelyasuper-abundanceofdreamsispaidforbyagrowingpot entialfornightmares.——SirPeterUstinov

【彼得?乌斯蒂诺夫爵士(文化界名人、谐星、英国老牌演员、剧作家、表演艺术家、小说家、社会活动家、歌剧导演):不幸的是,多梦的代价就是噩梦也将随之增多。】(Gideon)

●Ideologiesseparateus,dreamsandanguishbringustogether.——EugeneIonesco

【尤金?艾里斯柯(罗马尼亚荒谬剧剧作家):意识形态分离了我们,而梦想和痛苦使我们走到了一起。】(Gideon)

◎Episode11:BloodHungry(20XX.12.14)

(本集片头没有出现名言)

●Thebitteresttearsshedovergravesareforwordsleftunsaidanddeed sleftundone.——HarrietBeecherStowe

【哈里耶持?比彻?斯托(新英格兰女小说家、反奴隶制度作家,代表作是『汤姆叔叔的小屋』):最痛苦的泪水从坟墓里流出,为了还没有说出口的话和还没有做过的事。】(Gideon)

◎Episode12:WhatFreshHell?(20XX.01.11)

Evilisunspectacularandalwayshuman.Andsharesourbed...andeats atourtable.——W.H.Auden

【W.H.奥顿(英国诗人):恶魔通常只是凡人并且毫不起眼,他们与我们同床,与我们同桌共餐。】(Gideon)●Measurenottheworkuntiltheday'soutandthelabordone.——ElizabethBarrettBrowning.

【伊丽莎白?巴瑞特?勃朗宁(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诗人):在没尽全力之前不作评价。】(Gideon)

◎Episode13:Poison(20XX.01.18)

●Whatisfoodtoone,istoothersbitterpoison.——TitusLucretiusCarus

【卢克莱修(古罗马诗人、唯物主义哲学家):吾之美食,汝之鸩毒。】(Gideon)

●Beforeyouembarkonajourneyofrevenge,digtwograves.——Confucius

【孔子:在开始你的复仇之旅前,先挖两个坟墓。(意译,非原句。拜求原句!)】(Gideon)

◎Episode14:RidingtheLightning(20XX.01.25)

●Whososheddethman'sblood,bymanshallhisbloodbeshed.——Genesis9:6

【旧约创世纪第九章: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Gideon)

Whatwedoforourselvesdieswithus.Whatwedoforothersandtheworld remainsandisimmortal.——AlbertPine

【AlbertPine(英国作家):为自己做的都会随着死去而消逝,为他人和世界所做的将会延续而不朽。】(Gideon)

◎Episode15:UnfinishedBusiness(20XX.03.01)

●Itisthosewelivewithandloveandshouldknowwhoeludeus (butwecanstilllovethem).——NormanMaclean

【诺曼?麦考连(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教授,他的自传被改编成电影『大河恋』):总是那些我们相处、相爱、本该相知的人在蒙蔽我们。(即便这样,我们仍然爱着他们。)】(Gideon)

Intheend,it'snottheyearsinyourlifethatcount.It'sthelifeinyo uryears.——AbrahamLincoln

【亚伯拉罕?林肯:到头来,你活了多少岁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你是如何度过这些岁月的。】(Gideon)

◎Episode16:TheTribe(20XX.03.08)

●Theindividualhasalwayshadtostruggletokeepfrombeingoverwhelm edbythetribe.——Nietzsche

【尼采:个体必须始终在社会中挣扎求生,才能使自己不至幻灭。】(Hotch)

●Youcantakemanypathstogettothesameplace.——AnOldApacheSaying

【Apache部落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Hotch片尾台词)

◎Episode17:ARealRain(20XX.03.22)

Murderisuniqueinthatitabolishesthepartyitinjures.Sothatsoci etymusttaketheplaceofthevictim,andonhisbehalf,demandatoneme ntorgrantforgiveness.——W.H.Auden

【W.H.奥顿:谋杀是独特的,因为它完全破坏了受害人。所以社会必须为死者说话,而且应以死者的名义来要求补偿或行使赦免】(Gideon)

Itisbettertobeviolentifthere'sviolenceinourheartsthantoputo nthecloakofnon-violencetocoverimpotence.——Gandhi

【甘地:如果我们心里有暴力,把暴力发泄出来。这要胜过披上一层非暴力的外衣来掩盖虚弱。】(Gideon)●Iobjecttoviolencebecausewhenitappearstodogood,thegoodisonly temporary.Theevilitdoesispermanent.——Gandhi

【甘地:我反对暴力,因为当暴力被用来做善事时,善事也仅仅是暂时的,而它产生的罪恶却是永久的。】(Hotch)

◎Episode18:Somebody'sWatching(20XX.03.29)

Aphotographisasecretaboutasecret.Themoreittellsyouthelessyo uknow.——DianeArbus

【黛安?阿勃丝(犹太籍女摄影师):照片是关于秘密的秘密,它揭示的越多,你知道的就越少。】(Gideon)●AnAmericanhasnosenseofprivacy.Hedoesnotknowwhatitmeans.Ther eisnosuchthinginthecountry.——BernardShaw

【肖伯纳:美国人没有对隐私的认识,他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在这个国家中没有隐私这样的事情。】(Gideon)

◎Episode19:Machismo(20XX.04.12)

●Otherthingsmaychangeus,butwestartandendwithfamily.——AnthonyBrandt

【AnthonyBrandt:其他的事情可能会改变我们,但我们开始并终结于家庭。】(Hotch)

●Thehousedoesnotrestupontheground,butuponawoman.——MexicanProverb

【墨西哥谚语:家不是建立在土地之上,而是建立在女性之上。】(Hotch)

◎Episode20:CharmandHarm(20XX.04.19)

●Therearesomethatonlyemploywordsforthepurposeofdisguisingthe irthoughts.——Voltaire

【伏尔泰:有些人只会用文字来掩饰他们的思想。】(Gideon)

●Wearesoaccustomedtodisguiseourselvestoothersthatintheendweb eedisguisedtoourselves.——FrancoisdeLa

【FrancoisdeLa(作家):在人前我们总是习惯于伪装自己,但最终也蒙骗了自己。】(Gideon)

◎Episode21:SecretsandLies(20XX.05.03)●Whoeverundertakestosethimselfupasjudgeinthefieldoftruthandk nowledgeisshipwreckedbythelaughterofthegods.——AlbertEinstein

【爱因斯坦:当一个人把自己当成真理和知识的法官时,他将被上帝的嘲笑毁灭。】(Gideon)●

Inatimeofuniversaldeceit,tellingthetruthisarevolutionaryact.——GeorgeOrwell

【乔治?奥威尔(英国作家):在大欺骗的时代,说出真相才是革命性的举动。】(Gideon)

◎Episode22:TheFisherKing(1)(20XX.05.10)

●Nomanneedsavacationsomuchasthemanwhohasjusthadone.——ElbertHubbard

【埃尔伯特?哈伯特(英国作家,代表作『致加西亚的信』):没有比刚刚度过假的人更需要假期的了。】(Gideon)

(本集片尾没有名言)

Season2

◎Episode1:TheFisherKing(2)(20XX.09.20)

●Thedefectsandfaultsofthemindarelikewoundsinthebody.Afterall imaginablecarehasbeentakentohealthemup,stilltherewillbeasca rleftbehind.——FrancoisLaRochefoucauld

【FrancoisLaRochefoucauld(法国作家):思想上的缺陷和弱点正如身体上的创伤,就算用尽一切办法将其治愈,仍然会留下疤痕。】(Gideon)

Ithasbeensaidthattimehealsallwounds.Idonotagree.Thewoundsre main.Intime,themind,protectingitssanity,coversthemwithscart issue,andthepainlessens,butitisnevergone.——Rosekennedy

【罗丝?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母亲):人们都说时间可以治愈一切伤口,我可不这么认为。伤口是一直存

篇二:《犯罪心理》第一至第九季名人名言

《犯罪心理》第一至第九季名人名言

一直都很喜欢看侦探、推理的电影和电视剧,这部美剧就更是经典!每一集都很值得回味,不在于里面的血腥和罪恶,而是同情产生这些犯罪后面的原因和人。我一直想也许很多都可以避免,如果有人多关注他们一些的话。在文库里搜索了很久才找齐,整理好免费跟大家分享,也希望志同道合的心理学爱好者可以加入群里深入探讨:(qq 群)911041774

主角介绍:

詹森·高登(杰森·盖迪JasonGideon)

BAU小组成员,资深侧写师。詹森是老板级人物,整个BAU小组的核心。在剧中,充分展示了他缜密的思维,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出色的侧写能力,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和随机应变的机智。作为

小组最资深的长者,他给与小组其他成员足够的关爱与帮助。亲爱的老G在第二季结束后离开了BAU,也离开了CM这部电视剧。

艾米丽

BAU小组成员,性犯罪专家。作为西雅图连续三年破案率第一的

警员,她在“西雅图绞手”一案时开始协助并加入了BAU,为BAU提供性犯罪方面的信息,其专长还包括诱拐案件。Elle是小组里唯一

出外勤并与受害者等直接接触的女探员,因此在安抚与说服女性受害者合作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用来替代Elle而创造的角色。潘

提斯是一位大使的女儿,也因此被认为是靠关系进入行为分析部门的,但最终通过实力证明自己。毕业于耶鲁大学,为联邦调查局在中东工作了近10年。(因剧组预算问题,第6季第19~24集离开剧组,第

7季回归后再度离开剧组)。

加西亚

FBI技术科成员,电脑专家。这位总是在匡蒂科无数电脑屏幕前,为大家提供信息查询,电话跟踪,网络破解等技术帮助的IT高手其

实只是一个打扮怪异,花花肠子的小女生,说话风趣幽默。

胡奇

BAU主管,尽管作为BAU的行政领导,但他依然坚持让更资深的詹森来主导侧写工作,而自己只在行政与人员组织工作上体现主管的价值。在上级面前,亚伦能够全力地保护组员,给组员最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当然在业务方面,他也是足够胜任的,除了出色的侧写能力外,还擅长于审讯与谈判,此外他还是一个神枪手。亚伦也是小组成员里唯一成家的人。

珍妮弗·让热(JJ)

部门对外联络官,同事都喊她吉吉。吉吉在小组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小组的对外窗口,她的职责是检阅各地警方送来的案件,从中挑选出最值得重视的案件来让BAU作心理剖析,同时她也是小组与当地警方,媒体接触互动的窗口,必要的时候她还会充当警方的新闻发言人。

摩根

莫根的专长是角色扮演,他会在犯罪现场或者疑犯家中,从一个罪犯的角度去思考,重现罪犯的一举一动,研究这些举动背后的心理状态。此外,他还是一个柔道黑带选手,近身格斗能力很强。其幽默风趣的迷人气质使得英俊性感的他深受女性青睐。

犯罪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汇总版)

犯罪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心理:犯罪心理是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 2.初犯:是相对累犯而言的犯罪人类型,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 3.投射作用:是个人将自己具有的不良性格、观念、欲望、态度等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同样具有这些特征的一种防御机制。 4.意志过程:下定决心,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便是意志过程 5.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是从吸收客观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 6.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由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 7.防御机制:是个体为了消除由心理冲突或挫折所引起的焦虑,维护和恢复心理平衡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8.天生犯罪论:龙勃罗梭以惯犯和重大犯罪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解剖罪犯的头盖骨及身体各部位的研究,发现罪犯与正常人在生理构成上有很大不同,罪犯在生理上表现出一种返祖现象,以此提出了天生犯罪论。 9.虞犯:有犯罪征兆者(虞犯),即最有可能犯罪的人 10.情感过程: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伴随着喜、怒、哀、乐、惧、欲等情绪或情感体验,并根据自己或社会的需要采取亲近还是疏远的态度的过程 11.挫折攻击论:当人的一个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从而引起犯罪。 12.心理状态:是指人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 13.事实的犯罪行为:是指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和是精神病患者所实施的犯罪行为。 14.犯罪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15.心理过程: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 16.个性心理:心理现象的静态表现形式 17、自卑感论:人具有保护自己、追求优越的本能,的权利欲,当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形成自卑感。 18、偶犯:指那些存在不良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境出现时发生犯罪行为的个体

犯罪心理学教案(罗大华)

犯罪心理学教案(罗大华) 第一章导论 (3) 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3) 第二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 第二章现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4) 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4) 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 (5) 第三章犯罪心理的静态分析 (6) 第一节生物学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6) 第二节心理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6) 第三节社会环境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6) 第四节犯罪心理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6) 第四章犯罪心理的动态分析 (6) 第一节犯罪心理的形成 (6) 第二节犯罪行为的发生 (7) 第三节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7) 第五章犯罪动机 (7) 第一节需要与动机 (7) 第二节犯罪动机及其形成 (8) 第三节犯罪动机的转化 (8) 第四节犯罪动机的特殊形式 (8) 第六章人格与犯罪 (8) 第一节人格概述 (8) 第二节犯罪人格 (9) 第七章不同主体犯罪心理分析 (9) 第一节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9) 第二节女性犯罪心理分析 (10) 第三节特殊人群犯罪心理分析 (10) 第四节不同经历犯罪人心理分析 (10) 第八章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上) (11) 第一节财产犯罪心理 (11) 第二节暴力犯罪心理 (11) 第三节性犯罪心理 (11) 第九章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下) (12) 第一节邪教犯罪心理 (12) 第二节毒品犯罪心理 (12) 第三节计算机犯罪心理 (12) 第十章过失犯罪心理 (13) 第一节过失犯罪心理概述 (13) 第二节引起过失犯罪的客观诱因 (13) 第三节过失犯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13) 第十一章群体犯罪心理 (14) 第一节概述 (14)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1 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2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情绪型动机犯罪:又称情感型或感情型动机犯罪,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犯罪行为。34、初犯: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过失犯罪:、5 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其行为构成犯罪的。、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67 、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主观上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变态心理: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8 甚至表现为某种程度地丧失了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犯罪心理预测: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些个体犯罪或再犯罪的可能性所做9 的有根据的估计和推断。、10触是指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犯罪行为:犯刑法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犯罪对策:是指预防、揭露、惩罚犯罪和娇治犯罪的各种策略、方法手段的总称。11。

指不同:指不同犯罪心理结构稳定的具有区别的样式(或模式)、犯罪心理结构类型12。可以反应不同类型的犯罪所具 有的不同犯犯罪心理结构稳定的具有区别的样式(或模式) 罪心理状况的特点。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在起因,犯罪动机是 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犯罪动机、 13 是犯罪心 理结构中的重要动力因素。5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 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累犯:14年内再犯应当 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故意犯罪。:群体犯罪心理是指在犯罪 群体或落后群体以及副文化群体中,个人与、群体犯罪心理15 群体的意向、动机和目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适合犯罪的共同心 理倾向。:是一种以青少年犯罪人为主体,以纠合性的松散结构 为特征的违法犯罪群、团伙犯罪16 体的总称。:是指在掌 握罪犯犯罪心理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监狱常见矫治手段,、犯罪心理矫正17成为使其在出狱后能自觉抑制不良的心理冲动,促使罪犯的犯罪心理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化,守法的公民。: 让犯罪人与外界隔绝,面壁思过、反省罪错、思考犯罪的原因,进而达到、内省疗法18 顿悟与转变心理的治疗方法二、填空题、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 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1 :分为初犯与累犯,偶犯与惯犯、依犯罪经历的差异,2 、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常见模式有:渐变型、突变型、机遇 型3 、犯罪心理结构的不断强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定型化阶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集及答案.doc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2、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 3、情绪型动机犯罪:又称情感型或感情型动机犯罪,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犯罪行为。 4、初犯: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 5、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其行为构成犯罪的。 6、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 7、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主观上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8、变态心理: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甚至表现为某种程度地丧失了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 9、犯罪心理预测: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些个体犯罪或再犯罪的可能性所做的有根据的估计和推断。 10、犯罪行为:是指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触犯刑法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 11、犯罪对策:是指预防、揭露、惩罚犯罪和娇治犯罪的各种策略、方法手段的总称。 12、犯罪心理结构类型:指不同犯罪心理结构稳定的具有区别的样式(或模式)。指不同犯罪心理结构稳定的具有区别的样式(或模式)。可以反应不同类型的犯罪所具有的不同犯罪心理状况的特点。 13、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在起因,是犯罪心理结构中的重要动力因素。 14、累犯: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故意犯罪。 15、群体犯罪心理:群体犯罪心理是指在犯罪群体或落后群体以及副文化群体中,个人与群体的意向、动机和目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适合犯罪的共同心理倾向。 16、团伙犯罪:是一种以青少年犯罪人为主体,以纠合性的松散结构为特征的违法犯罪群体的总称。 17、犯罪心理矫正:是指在掌握罪犯犯罪心理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监狱常见矫治手段,促使罪犯的犯罪心理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化,使其在出狱后能自觉抑制不良的心理冲动,成为守法的公民。 18、内省疗法:让犯罪人与外界隔绝,面壁思过、反省罪错、思考犯罪的原因,进而达到顿悟与转变心理的治疗方法 二、填空题 1、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 2、依犯罪经历的差异,:分为初犯与累犯,偶犯与惯犯

不同经历犯罪者犯罪心理的比较和分析

不同经历犯罪者犯罪心理的比较和分析 犯罪的概念在我国的《刑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其基本特征就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处罚性,而犯罪者就是实施这些刑法所规定的属于犯罪行为的活动。犯罪心理一般认为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 不同经历的犯罪者被分为初犯、累犯和惯犯。从初犯到累犯再到惯犯,是个体犯罪心理结构恶性发展的过程,所以可以知道初犯、累犯、惯犯的内部个体之间在心理上是有着一些普遍的规律可循的,但是又因为三者的犯罪经历不同而被划分。 一、初犯 在我们看来触犯就是第一次实施刑法所规定的属于犯罪行为的活动,但是犯罪心理学中的初犯是指第一次出现违法或犯罪行为的人这比我们所认为的犯罪的范围要广。 根据犯罪的有无预谋可以将初犯分为冲动型、预谋型和游戏型三类。 1、冲动型。是指在出乎意料的强烈的外界条件刺激下,个体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在这种冲动的驱使下,进而做出爆发性的初次违法犯罪行为。这种类型的初犯对其犯罪行为的目的和后果缺乏清醒地认识,其行为受到消极情绪的左右,缺乏理智上的自我控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冲动性。此类犯罪多多发生在青少年和部分情绪不稳定的成人中,具有很强的情景依赖性,并伴有一定的暴力性,一般情况下的后果很严重。 2、预谋型。是指个体经过有意识地深思熟虑,反复权衡利弊,通过周密详尽的计划而实施的初次违法犯罪行为。这种类型的违法犯罪行为覆盖范围特别广,多出现在成人中,一般不会直接诉诸暴力。 3、游戏型。是指个体做出犯罪行为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犯罪对象本身,而在于这种犯罪行为实施的过程,个体能在其中体验到一种快感,或者因为犯罪对象受到了损害而引起其心理上的满足感。此类初犯的犯罪行为将犯罪的过程看成是一种刺激的需要,多发生在文化水平较低、认识能力低下、精神空虚、寻求强烈刺激的青少年身上,具有较强的模仿性,较多采集用暴力的形式,可产生严重的后果。 初犯的犯罪心理特征分为犯罪前的决策阶段、实施犯罪的紧张恐惧阶段、犯罪后的异常反应阶段和出发后的转化阶段四个阶段。 1、犯罪前的决策阶段 (1)、心理冲突阶段。初犯的犯罪者一般要经过反复的权衡利弊,不断地比较得失,只有在感到十分安全时他们才会下定犯罪决心。而此时的权衡利弊、比较得失的心理冲突就表现在趋避因素之间的对比和较量。而初犯犯罪者在经过激烈的心里挣扎后,最后最后选择了实施犯罪行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存在侥幸心理。 (2)、犯罪行为和理化阶段。犯罪者在犯罪的决定作出后,为缓解内心的冲突和克服心理紧张以及减轻罪责感,犯罪者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掩耳盗铃的欺骗自己,以期让自己在心里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产生一种合理化的认识。 (3)、作案条件的准备阶段。在前两个阶段都已经成定型后,为了确保自己的犯罪行为实施时能够万无一失,往往会制定详细周密的犯罪实施计划。他们对于犯罪的时间、地点、作案工具以及犯罪的手法,犯罪行为实施后罪证的销毁、逃离现场的路线和方法都会经过自己反复的思考和推敲,希望自己能够躲过法律的惩罚。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A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药家鑫撞人杀人案 09应用心理学(一)班 学号:100209059 姓名:程秋霞

案例梗概 1、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后被公安机关释放。 2、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投案。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同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 3、2011年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案二审维持一审死刑判决。2011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 罪犯资料 1、姓名:药家鑫。 2、出生日期:1989年11月7日。 3、去世日期:2011年6月7日。 4、籍贯:陕西西安。 5、学历:西安音乐学院2008级学生。 6、家境:家境是普通工薪阶层,母亲是西安北方华山机械有限公司职工,已经退休;其父亲药庆卫曾经是总后西安军事代表局驻该厂军代表,前些年离职自谋职业。 7、其他:在校表现很好,生活中也能与人为善。案件审理过程中学校为其出具了13份奖励证明,其校友、同学、朋友、邻居向法院递交了4份请愿书,其本人也交上了悔过书。 案件分析 1、案发前: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被告人药家鑫驾驶红色雪佛兰小轿车从西安长安送完女朋友返回西安。 2、案件过程:药家鑫行驶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外西北角学府大道时,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张妙,后药家鑫下车查看,发现张妙倒地呻吟,因怕张妙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杀人灭口之恶念,遂转身从车内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对倒地的被害人张妙连捅数刀,致张妙当场死亡。 3、案发后:药家鑫驾车逃离现场,当车行至郭杜十字时再次将两情侣撞伤,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后被公安机关释放。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同年4

犯罪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犯罪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犯罪心理 2、犯罪心理结构 3、犯罪目的 4、犯罪心理预测 5、变态心理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犯罪经历的差异,分为________与累犯,偶犯与_________。 3、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常见模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犯罪心理结构的不断强化,可分为三个阶段:___________阶段、__________阶段、________阶段。 5、情绪型动机犯罪的心理结构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被缉捕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罪犯进行_____________是进行心理矫治的前提。 8、虞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每小题5分,共30分) 1、按犯罪的不同动机来分,犯罪可分为哪五种类型? 2、少年犯罪人的动机特征主要有哪几点? 3、造成行为人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主要心理因素有哪些? 4、在犯罪心理的预防中,一般与特殊心理预防的内容有哪些? 5、什么叫犯罪动机,它一般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6、团伙犯罪的心理特征有哪些? 四、论述(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比较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心理的不同。 2、进入90年代以来,女性犯罪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请从女性犯罪心理角度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 2、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 3、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主观上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4、犯罪心理预测: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些个体犯罪或再犯罪的可能性所做的有根据的估计和推断。 5、变态心理: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犯罪心理学 ——案例分析心理痕迹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所产生的生理固化物,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在犯罪现场形成的能直接或间接反映犯罪心理活动的一切现象。这种痕迹一方面反映了犯罪分子作案行为轨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犯罪分子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完成的,而人的心理又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形成的。所以,一定的行为能反映出人特定的心理状态、个性乃至整个人的面貌。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因此总要造成一定的物质痕迹,而犯罪分子在现场留下的物质痕迹,是其犯罪行为、犯罪心理及其它心理活动的外化表现。所以,犯罪心理一定隐含在犯罪现场痕迹中并表现为一定的心理痕迹。它是犯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是事物发展联系内在逻辑的充分体现,也是现实的一种客观存在。美国新行为主义党派托乐曼认为,三个变量系统即犯罪环境——犯罪心理——犯罪行为之间既有因果联系,又彼此交互作用,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是在外界不良环境的刺激下,个体内在不良心理品德发生变化,导致了犯罪行为的发生。通过案件及犯罪现场物质痕迹进行分析,不但可以推断出犯罪行为人的个性、行为动机、当时的情绪,而且可以推断出犯罪行为人的社会经历、生活环境、

遭遇、知识背景、经验、技术、习惯等。 犯罪心理痕迹的特点: 1.个性特征。个性是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一个人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必然会在其需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各方面产生与他人的差异,形成自己所特有的与众不同的特征。而这种内在性的特征恰恰可能通过个体自身的行为表现出来,并会以一定的形式遗留下来,为我们所发现。同理,在他实施犯罪行为时,其个性特征也就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在整个犯罪过程中。 2.无意识特征。所谓无意识即“在完成行动时是不自觉的,在行为 的时间和地点方面完全失去定向能力”。这种无意识心理往往使罪犯不自觉的留下痕迹。例如,从对某盗窃案现场初步调查中得知,罪犯是带手套作案的,但后来在放钱的保险柜内侧发现了几枚手印,经分析判断是罪犯见到大量现金时,心情无比激动无意脱下手套而留下的。此手印经过鉴定成为破案的证据。在侦查工作中,了解、掌握心理痕迹的无意识特征以及它与物质痕迹的统一,往往对破案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定势心理特征。定势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去反映现实, 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专注性。定势心理现象也同样存在于犯罪心理痕迹中。罪犯在第一次作案成功后,其行为方式在大脑中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以后再作案时,成功的体验反馈到大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操作题)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心理学 2犯罪心理 3 犯罪行为 4犯罪对策 5 虞犯 6心理结 构 7、犯罪心理结构 8犯罪心理结构类型 9犯罪动机 10犯罪目的 11累犯 12群体犯罪心理 13团伙犯罪 14犯罪心理矫正 15内省疗法 二、填空 1、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犯罪是广义的犯罪人,主要包 括、、及、几种人。 2、犯罪心理结构形态的变化,一般要经历、、等三个阶段的形态变化。 3、犯罪心理结构一般分为、、、、几个子系统。 4、犯罪心理结构的认知调节系统的主要包括、、。 5、西方学者在研究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时,提出的犯罪原因论主要、 和、、、、。 6、犯罪的主体因素主要有、、。 7、犯罪的主体外因素主要有、、、。 8、犯罪行为的发生的防御机制主要包括、、、。 9、物欲型动机犯罪的犯罪类型主要有、、、、。 10、绪型动机犯罪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 11、青少年犯罪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 12、群体犯罪心理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几个环节的演化 13、团伙犯罪心理具有、、、、等特征 14、集群犯罪的行为特点集中表现为、、、。 15、审讯阶段审讯人员控制犯罪嫌疑人意向活动的心理策略主要有、、。 16、犯罪心理诊断的方法主要有、、、。 17、我国监狱在矫正罪犯的犯罪心理中经常使用感化法,其具体方式主要 有、、、、。 三、简述题: 1、研究犯罪心理的具体方法 2、犯罪心理结构各子系统的具体内容 3、故意犯罪的心理结构模式 4、过失犯罪的心理结构模式 5、宣泄犯罪的心理结构模式 6、西方罪犯原因论中欲望――犯罪原因论中的主要观点 7、犯罪综合动因的概念和基本要点 8、犯罪心理内化机制的具体内容 9、贪污、受贿人的心理结构特征 10、试分析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性与犯罪心理和行为发生的相关性 11、简述女性犯罪心理结构的认知、情感特征 12、群体犯罪的定义和类型 13、集群犯罪发生的心理和社会原因 14、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和类型 15、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中的一般心理状态 16、控制犯罪嫌疑人认知活动的策略

犯罪心理学题目

犯罪心理学作业题目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心理:犯罪心理是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 2.初犯:是相对累犯而言的犯罪人类型,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 3.投射作用:是个人将自己具有的不良性格、观念、欲望、态度等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同样具有这些特征的一种防御机制。 4.意志过程:下定决心,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便是 意志过程 5.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是从吸收客观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 6.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由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 7.防御机制:是个体为了消除由心理冲突或挫折所引起的焦虑,维护和恢复心理平衡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8.天生犯罪论:龙勃罗梭以惯犯和重大犯罪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解剖罪犯的头盖骨及身体各部位的研究,发现罪犯与正常人在生理构成上有很大不同,罪犯在生理上表现出一种返祖现象,以此提出了天生犯罪论。 9.虞犯:有犯罪征兆者(虞犯),即最有可能犯罪的人 10.情感过程: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伴随着喜、怒、哀、乐、惧、欲等情绪或情感体验,并根据自己或社会的需要采取亲近还是疏远的态度的过程 *11.挫折攻击论:当人的一个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从而引起犯罪。 12.心理状态:是指人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 13.事实的犯罪行为:是指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和是精神病患者所实施的犯罪行为。 14.犯罪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15.心理过程: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 16.虞犯:有犯罪征兆者(虞犯),即最有可能犯罪的人 17、个性心理:心理现象的静态表现形式 18、自卑感论:人具有保护自己、追求优越的本能,的权利欲,当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形成自卑感。 19、偶犯:指那些存在不良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境出现时发生犯罪行为的个体 20、团体常模: 二、选择题(一) 1、作为理论科学的犯罪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著名精神病学家和法学家( B ),他出版了第一本《犯罪心理学纲要》,被后人称为犯罪心理学的“始祖”。 A.费尔巴哈 B.艾宾 C.菲利 D.龙勃罗梭 2、社会学派的理论包括:ABCD A . 经济贫困论 B. 模仿论 C . 社会学习论 D .现代化与犯罪理论 3、一般认为,人脑是通过反射活动产生心理的。反射是在一定的神经结构里进

犯罪心理案例分析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连环杀手的案例,他一共杀害了101位女性。他杀害的手法非常的残忍,他绑架,软禁她们,然后让她们挨饿数天。他杀害她们并且割除他们的生殖器官。 警方从1992年发现第一个发现的受害者,她是一位离家出走的女孩,17岁,尸体被遗弃在一个小巷的垃圾桶里,在腹部和生殖器处有53处刀伤。因为她是离家出走的人,属于一位高风险生活方式的边缘人,即使失踪了也不会被发现。所以他选择了她来进行杀害。而且从其对于受害者这样的过度伤害,一般来说是个人恩怨的谋杀。但是随后发现的尸体中发现,因为是第一次作案,他在寻找自己的作案手法。两个星期后发现第二个受害者,她是一位女大学生,19岁,是与朋友一起外出喝酒的时候被诱拐,尸体在一处浅浅的坟墓处发现。这次为了增加游戏的刺激,所以选择了女学生这样的低危人群。只是第一具尸体是随便遗弃,而第二具尸体花时间将其埋葬,说明了凶手有可能是认为他们之间有感情,或者是对此有愧疚。 后来杀手隐匿了,直到1997年,又发现了两具尸体。一具是一个月前遗弃的,另一具是一星期前埋葬的。第一具是妓女,和之前的一样,是高危人群,25岁。第二具是两个孩子的妈妈,27岁。根据受害者的年龄的变化,认为凶手极大可能是同龄段的人。她们尸体的处理方式和之前的一样。 凶手随后又不见了,直到2005年再出现。受害者是一名妓女,

33岁,子宫,卵巢、输卵管皆被切除。于此同时,声带也被切除。受害者的声带被切除,象征着凶手自己的沉默,从小被灌输自己是无价值的和不被需要的。所以受害者成了他的愤怒的替代品,和对现实的报复。后来没有发现相应的低危人群的受害者。 四年后他又才出现,发现了一名四十岁的妓女尸体,同样是生殖器官被切除的同时声带也被切除。他这种对生殖器的关注暗示了他对自己深层的厌恶,憎恨自己的出生或者憎恨自己的母亲。 这个连环杀手是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成长,没有自主机会。长年遭受残酷的身体虐待以及十分恶劣的精神虐待。他要么被忽略,要么被羞辱。现在从他的出生来来。她的母亲16岁的时候在他第一次杀人的地点的街上被人强奸,随后在生他的时候大量出血,紧急切除子宫的时候死亡。他有他的外祖父母养大。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两次纵火被两所学校开除过。纵火是谋杀因素的第一个,另外两个是尿床和虐待动物。小时候他经常进出急诊室,因为胳膊骨折,烧伤,肋骨骨折。十五岁的时候第一次杀人,在劳教所待了三年,随后又监狱关了七年。他在监狱里的时候告诉心理医生,小时候,他外祖母不给他饭吃,让他在狗窝里睡觉,外祖母经常将他打的不醒人事。坐到他身上,让他不能呼吸。从他的情况来看,他并不是对母亲的愤怒,而是对外祖母的愤怒。从他选择开始的杀人的地点也可以看出,他怨恨那个地方。如果不是在那里他的母亲遭到强奸有了他,他也不会受那么多的折磨。将不合理的情绪与念头施行,来报复社会。在长期的残酷的考验下锻炼出了这么个变态杀人犯。

(完整版)《犯罪心理学》笔记考试重点

犯罪行为导论 犯罪心理学的概念: (1)狭义的概念: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产生、形成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2)广义的概念: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心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发展规律、表现特点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犯罪心理学5种主要研究对象: 犯罪人;一般违法人;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 揭露与惩罚犯罪的有关人员,这主要是指司法部门人员; 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和监狱的工作人员。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犯罪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学科性质、对象和任务、研究方法、发展历史等 (二)个体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理论 (三)各种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分析 (四)犯罪心理学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学的性质: 交叉性学科;边缘性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综合学科;应用性学科 犯罪心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最基本的方法,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者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和描述犯罪人的各种行为表现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优点:真是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缺点:研究者较被动;结论难以量化处理,准确分析;研究者的水平对材料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2、调查法 调查法: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有关犯罪人的资料,研究犯罪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调查法包括问卷法和访谈法 3、测验法 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来测量犯罪人心理特点的方法。 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 中国罪犯心理测试个性分测验 4、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选择典型的各类案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犯罪人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方法 (选择)犯罪心理学的历史: 角度:时间轴线/地区轴线 早期的犯罪心理学思想-近现代的犯罪心理学发展 西方国家的犯罪心理-我国的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学简答题

●简述犯罪心理学的概念与学科性质 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的一门学科;犯罪心理学是犯罪科学与心理科学的一门交叉学科。 ●简述犯罪生物学派的主要观点 一、颅相学:相信大脑的形状与头骨能够揭示一个个体的性格与心理发展 二、 ⒈身体表征说:⑴头大;⑵脑半球不平衡;⑶脸部不对称,颚部及颧骨过度发展,上颚变形;⑷眼睛有缺陷和异状;⑸耳朵大小不寻常,类似非洲的黑猩猩;⑹鼻梁扭曲,向上或呈鹰钩状;⑺嘴唇肥大并突出;⑻下巴退缩、过长过短或扁平,类似无尾猿;⑼胸膛的肋骨过多或过少,有多余的乳头,骨盆与正常人差异极大;⑽手臂过长,有多余的手指与脚趾;⑾头发变形,有众多、早熟的皱纹;⑿有纹身的习惯 ⒉天生犯罪论:①人的物理结构决定犯罪倾向的存在;②天生的罪犯是退化的家族的祖先遗传下来的;③纹身是远古人类和那些仍然停留在野蛮状态的人的重要特征 三、体型说:以人的身体结构作为人的犯罪心理发生的基础,从身体的形态来探讨犯罪行为的类型。认为人的体型不同,犯罪几率不同,所犯罪行也不同。体型与犯罪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四、遗传说:如果一般的正常行为与遗传有关,则犯罪行为也应与遗传有关.这个推论就是犯罪遗传说的基础。相信有一种“犯罪基因”会代代相传 五、脑功能失常说:人体脑部遭受伤害而引起脑部功能失常,可能导致机能失调、情绪失控和性格剧变,进而行为异常 六、血型说:血型是遗传的。血型与个体的气质、性格有密切的关系,血型论以此为基础,对不同血型的特质进行了犯罪行为的分析和研究。人类有A、B、AB和O四种血型,每种血型人群的气质和性格不同,犯罪倾向也不同。 犯罪生物论之评价:在犯罪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个体生理素质的优劣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并不是惟一的、决定性的因素。只有通过对个体的综合考察,才能获得有关犯罪心理形成的科学结论。 ●简述古典精神分析学说的主要观点及对犯罪心理学的主要贡献。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古典精神分析学派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早期生活经验对偏差与犯罪行为的影响。 本我(非理性,本能欲望,快乐原则)、自我(理智,常识,现实原则)、超我(良心理想至善原则)三者协调发展,则呈现出正常的人格状态;某一人格占绝对优势,则呈现异常人格; 本我、自我、超我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结果:本我过度发展,超我功能不张,导致个人无法以道德良心来规范本我的欲求,极易导致犯罪。超我过度发展,会引起持久的罪恶感和焦虑,从而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不同人格的发展阶段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一、口唇期(0~1)得不到满足可能会导致酗酒,抽烟,吸毒,得到满足导致依赖性人格;二、肛门期(1~3)大小便训练不足容易形成偏执的个性;三、性器期(3~5)恋母(父)情结如果得到较好的解决,则可顺利形成超我;如果得不能解决,就不能更好地抑制自己的本能,长大后可能引起犯罪行为; 四、潜伏期(5~12)对性缺乏兴趣,转向学习、游戏、体育及同辈人团体活动,男女童界线清楚;五、生殖期(12~20)进入青春期发育期,性能量重新涌现,恋母(父)情结可能再次闯入意识,个体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摆脱父母,建立自己的生活;

第三章:犯罪心理的动态分析

第四章:犯罪心理的动态分析 第一节、犯罪行为发生的基本模式 由个体犯罪的实际情况来看,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存在不同的模式,主要包括渐进式、突发式、和机遇式等。 (一)渐进式 这是一种典型的犯罪模式,适合大多数的案例。特点是:有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具有渐进性;由部分质变到整体质变具有渗透性;由朦胧意向到犯罪心理,具有自觉性;从产生犯罪欲求到犯罪决意具有预谋性。 渐进式之一 ?从少年期开始,通过不良交往和违法尝试,逐渐发展为犯罪心理。 ?社会化不完全或是经历了错误的社会化 ?积习重,矫治难度大。例如:黄勇 渐进式之二 ?早期无劣迹,但在人生经历的某一个阶段,由于经不起金钱,美女等的诱惑,或受到反动思想的腐蚀,渐渐腐化堕落而走上犯罪道路。在其渐变过程中,原有的隐而不现的人格缺陷成为渐变的突破口,暴露出其社会化过程的不完全,种下了日后堕落的祸根。 ?恶习较浅,矫治相对容易。例如:雷政富 (二)突发式 犯罪人无劣迹无预谋,因突发情况或受到环境、气氛的刺激卷入犯罪。时间短,具有突发性、无预谋、犯罪与突然发生的情况有关,具有情境性。犯罪人不能适应情况变化,认知范围狭窄意志薄弱,不能自控,具有明显的情绪性,与行为人的性格缺陷有一定的关系。 两种情况 ?(1)突然发生对个人至关重要的情况,多由人际冲突导致。 ?这种突变模式最为常见。例如:因恶语相加发生口角冲突,因财产纠纷矛盾激化。因婚姻恋爱反目成仇等。由于情况发生突然,行为人事先缺乏思想准备,且对方又不肯妥协退让。致使其难以适应,在不能自我控制的情况下,采取了不正当或不合理的暴力行为。加害于对方,而构成犯罪。“激情犯罪”是指行为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环境、条件下,瞬间丧失理智,心理失衡,一念之差而发生的犯罪。激情犯罪大多是由人际纠纷的小事引起的,而且实施激情犯罪的犯罪嫌疑人90%以上都没有犯罪前科,只是因为一时的不冷静,才堕入犯罪的深渊。有统计数据显示,激情犯罪在我国刑事犯罪案件中的比例已占到三分之一。“犯罪

犯罪心理画像案例%

警方循心理画像抓获疑犯 东方网6月24日消息:5月1日晚8时许,在(北京市朝阳区)常营乡草房村306路 车站南侧的小树林里,一位下班回家的年轻女子被人强暴并惨遭杀害。而在此之前,附近 曾发生过数起强奸抢劫伤害案,从犯罪者的作案手法等情况看,很可能是同一人所为。 刑警根据现场情况,草拟出一幅作案者的心理画像:嫌犯在夜间以单身女性为目标, 先用石头从背后突然袭击被害者头部,然后拖进树林里抢劫并进行性侵犯,说明他很可能 长期独居生活,性格孤僻;作案地点多选择在附近偏僻地点进行,时间一般在下班后的晚上,很可能是在附近工地施工的工人所为。 两个星期内,刑警对附近工地的2万名工人进行了逐一排查,一个最接近警方心理画 像的名叫马冰雪的建筑工人,成为重要嫌疑目标。马冰雪周边的工友反映,马冰雪经常在 收工后一个人出去遛弯儿,深夜才回,最近曾向工友们炫耀过他的新手机。 5月14日,警方在位于通州的施工队宿舍将马冰雪抓获,并起获了被害人的手机等物品。马冰雪交代,5月1日晚9时他将正在等车的被害人张某拖进小树林后施暴并杀害。 此前,他还分别在常营、通州等地多次抢劫强奸单身女性。 马冰雪告诉民警:“如果没被抓,我还会继续干下去。”马冰雪的经历印证了警方的心 理画像分析,他家里很穷,从小性格孤僻,现在已39岁,还从未交过女朋友。 专家访谈 不见凶手面却知凶手事 犯罪心理画像,也被称做行为分析或犯罪人心理分析等,与真正画像不同,主要指犯 罪心理学家根据犯罪现场的痕迹等有关线索,运用心理学原理、方法及本人的经验等描绘 出犯罪实施人的特征,被外界称为“不见凶手面却知凶手事”。 犯罪心理画像是否真的如此神奇?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人民警察学院的犯罪心理分析 专家顾红梅。 “任何行为都是受心理支配的,作案人在现场留下的是物质痕迹,但是反映出的是心理痕迹。通过对心理痕迹的分析,可以构建出犯罪分子的大致特征。”顾红梅告诉记者,在案件侦破中直接或间接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分析出案件实施者的大致心理、行为轨迹情况,都可算是犯罪心理分析或者是心理分析的一部分,但在十几年前我国并没有这种专业的术语,也没有上升到学科研究的高度。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一系列重特大杀人抢劫案件和变态杀人案件的发生,国内才开始逐渐关注和研究犯罪心理分析研究这一新领域,通过研究案件的侵害对象、作案人的实施手段、方法,从中发现犯罪实施者的作案规律, 从规律上推测实施者的人格特征,划定犯罪嫌疑人的范围。这和国外的研究背景是相似的,也是从系列的重特大案件入手,对案件的实施者进行分析,只是国外时间上要早几十年。 专家指出,单纯依赖心理分析是不能破案的,心理画像可以作为侦查的辅助手段,揭 示犯罪分子的智力水平、职业特征、某些技能以及气质、性格等方面的性格特征,帮助警 方确定侦查方向,缩小嫌疑人的侦查范围。

犯罪心理学 案例分析(终结版)

《犯罪心理学》课程案例 案例1【女性犯罪心理】 一、基本案情 小苏,某公司研发部小组长,年龄30岁。在校期间,她的成绩名列前茅,深得老师的喜爱。她和女同学的关系比较好,很少和男同学交往,有较强的自尊心,她很渴望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她的父亲是一位商人,母亲是一名初中教师。父母在其小学四年级(10岁)时,因父亲外遇而离婚,此后由母亲一人独自抚养长大。她是父亲在其39岁时才得的孩子,在父母离婚前她过着公主般的生活,得到了全家人的关心和宠爱,性格比较外向、乐观开朗。但父母离婚后变得比较不爱和人交往,学习更加的刻苦希望给母亲一丝安慰。母亲在离婚后情绪比较低沉,常常对她面前埋怨她的父亲。父母离婚三年后小苏的父亲再婚,她母亲知道消息后吃安明药自杀,但因被邻居即时发现而送进医院。当时她很憎恨自己的父亲,他认为这一切的痛苦都是父亲对婚姻的不忠而带来的、痛恨破坏自己幸福家庭的第三者,同时也埋怨母亲的不坚强。母亲的自杀给她留下了很大的阴影和冲击。她暗下决心自己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女强人,不去依靠任何男人自己保护自己。在那之后在家中她变得特别的懂事和成熟,她体晾母亲、在家中尽量承担着家务。父亲在离婚后对她关心较少。她和母亲相依为命,一直努力做让母亲骄傲的女儿不让她多担心。23岁大学毕业后回到昆明在一家公司做研发工作,因她工作认真努力得到了老板和同事的欢迎。 26岁时看着身边的女性朋友一个个的成家,而自己却还孤身一人,母亲也经常催促她。在好朋友的介绍下和一名公务员进行交往,但在交往半年后因性格不和而分手。在分手之后她把自己的时间都投到了工作中,她因工作成绩突出而升职为研发部的小组长。以此同时公司研发部引进了一名新的部长,在看到新部长(张宇)的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父亲,她潜意识中对父亲压抑的爱被唤醒了。小苏对张宇产生了说不清的爱慕之情,从此她一直关注着张宇。她知道他已经结婚,自己和他是不可能的。但随着不断的交往,她发现自己对张宇的爱越来越深。小苏成了张宇的情人,她开始扮演起了自己最讨厌和不能认同的角色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知识讲解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一、罪犯侧写 1、房门和窗户均没有撬动痕迹,受害者没有挣扎斗争痕迹,【凶手可能是受害者认识的人】; 2、受害人一家平时门户谨慎随手锁门,且张某回家时用钥匙打开房门, λ凶手离开现场时可能把门关上,【表明凶手行凶后冷静】,把现场处理得较好; λ凶手如果把门锁上,可能是用周某的钥匙,或者自己的钥匙,【凶手可能是受害人的父母或胞兄】; λ排除激情犯罪的可能; 3、凶手杀死受害人的手段残忍,头部共有五处击打伤,说明凶手反复击打死者,且屋内可能的凶器有两处:门口叠放的圆凳,小房间内的方凳,说明凶手可能分两次击打死者, λ【凶手极端仇视受害人】; 4、受害人在张某回家后并未死亡,说明凶手没有确保受害人死亡,【无作案经验,排除杀手作案的可能】; 5、打开的煤气阀可能是为了引起爆炸,根据现场门窗情况(大门关闭,窗帘拉起),凶手可能想等室内煤气到一定密度引发爆炸, λ说明凶手可能想利用爆炸销毁不能带走或当场销毁的证据; λ【说明凶手可能对这个家庭没有留恋和爱惜,毫无感情甚至充满仇恨】; 6、爆炸、纵火倾向,随着年龄递增逐步递减,男性高于女性,且多数纵火犯心理变态,【凶手可能是年轻力壮的男性且有心理挫折】; 7、如果凶手想利用爆炸销毁证据,说明他并不清楚张某的下班时间,或者不清楚张某当天将在五点下班;同时他又清楚张某肯定是五点以后回家,因为根据邻居证词,凶手可能在击倒受害者后谨慎的布置了现场; 【说明凶手较为了解受害人家人作息】; 综上,心理学专业同学给出的总述为 【男性,受害人熟人,不排除其胞兄作案可能】; 【身体瘦弱型,性格冷静内向,平时比较懦弱,嫉妒心强,记仇】; 【童年有可能被虐待过,来自离异家庭或暴力家庭可能性大】; 【智商中等偏高,可能高中文化程度,未接受高等教育原因可能和家庭暴力等因素有关】;【家住在案发现场附近;可能有轻度强迫症,可能有心理障碍史】。 二、犯罪过程 假设凶手是受害人认识的人,首先凶手在受害人信任的情况下进入房间,受害人等凶手进屋后还去做作业,凶手可能在屋内寻找某物,因为一些原因凶手决定袭击受害人。可能受害人正在做作业然后被凶手从背后用圆凳击打头部;受害者没有准备,转身想逃,凶手便继续袭击受害者头部背部,待受害者至房屋中间倒下后,凶手换方凳继续击打,造成位置很低的血溅点。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胡道武20124171030 12法二) 案例简介: 2002年10月9日,福建省福清市警方破获一起在校中学生杀害在校生案,抓获陈某等五名犯罪嫌疑人,缴获作案工具两轮摩托车1部、六四式军用手枪子弹3发等物品。犯罪嫌疑人陈某(男,1987年12 月出生,某中学初三学生),郭某(男,1987年5月出生,系陈某的同班同学),黄某(男,1988年1月出生,系陈某的同班同学),李某(男,1987年6月出生,系某中学初三学生),杨某(男,1988年2月出生,系某中学初三学生)供认,他们因长期在一起玩电子游戏机而结为朋友,因陈某母亲与受害者母亲有积怨经常吵架,陈某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于是犯罪嫌疑人陈某便召集郭某、黄某、杨某进行密谋寻求报复。 案例分析——基于犯因的分析 一、犯因性环境因素: (一)社会不良现象腐蚀着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的问题愈演愈烈,且影响深远。一是社会上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严重影响了青少年上学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经常逃学,就业困难,使一些青少年整日无所事事,久而久之走上邪道;二是影视、互联网传播不健康、暴力、淫秽等丑恶的东西;三是社会改革中出现的贫富分化、一切向钱看等不正常观念的影响;四是社会上偷盗、抢劫、黄赌、斗殴、色情等犯罪案件的

潜移默化。案例中的5名青少年长期在一起玩游戏机,心理发育受游戏中暴力元素的影响,养成了暴力对待事情的处世态度。 (二)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给孩子造成难以矫治的人格障碍。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不正确的家教在青少年的心理形成人格障碍,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在行为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父母不和、闹离异、家庭经济差、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在这种高压下,孩子的心理畸形。青少年在不良的家庭环境耳濡目睹,久而久之,使他们孤独、自卑、怨恨、狂妄,极易被坏人所利用,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案例中的5名青少年因家庭成员与他人的矛盾而报复,继而杀害被害人,就是典型严重缺失良好的家庭教育。 (三)学校缺乏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素质教育已实行多年,但不少学校还热衷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做人道理和社会公德规范的教育不够。学校缺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没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无法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苗头性问题进行抑制。在校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学习,极走上邪路,就如案例中5名青少年的行为,学校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共同犯罪的重要根源,在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引导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犯因性个人因素 青少年绝大多数法制观念淡薄,或者是个空白。他们主张个性极端自由,个人欲望不受任何的社会约束和强制,把勇敢、英雄与亡命、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