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大千作品欣赏作文

张大千作品欣赏作文

张大千作品欣赏作文
张大千作品欣赏作文

张大千作品欣赏作文

【篇一:张大千作品赏析】

张大千作品赏析

张大千是我国画坛一位举足轻重的国画大师,在不同的时代,其画

风不同。将近晚年,张大千独自开创的泼彩画法,在我国的绘画领

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泼彩画法巧妙的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与西方

绘画技巧结合。美术作品的鉴赏,和西方绘画不同,中国山水画主

要在欣赏画家所要表达的意境,人物画主要在欣赏其神韵,花鸟画

主要在欣赏其情趣。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被称为中国现在画坛三杰(张大千、溥心畲、黄君壁),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伟大艺术家。张

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

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

水方面卓有成就。张大千将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

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张大千的画风几经改变,到晚年时,自创泼彩画法。这种画法既保存了中国传统的绘画特色,又融入了西方绘画的技巧)。主要代表作品:《佳藕图》《爱痕湖》《长江万里图》《四屏大荷花》《八屏西园雅集》。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及不断的被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方美术,

对古老的中国话形成了有力的冲击,迫使人们认真思考中国画如何

发展的问题,从而引起了关于革新中国画的争论以及中国话创作实

践中的多种探索。这些探索逐渐形成了两种类型的中国画:传统中

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前者除部分画家因只是固守前人技巧、风格

而使作品缺少新意外,有一些画家则在努力继承传统的同时,力求

在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上进行革新创造。(摘自《美术欣赏》修订版

第八讲中国近现代绘画欣赏p51)其中,代表人物有绘画大师张大千。张大千在传统的中国绘画技巧上,结合西方绘画的色彩关系创

作的泼彩法,极具代表意义。

《爱痕湖》是张大千泼彩画法的最具代表性的巨作。该作品创作于1968年,宽76.2厘米,长264.2厘米。爱痕湖其原型是瑞士的亚琛湖,张大千游历欧洲,曾在亚琛湖逗留两日,亚琛湖给张大千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故归国后,他以爱痕湖为主题,创作了许多画作,

其中《爱痕湖》尤具代表性。在《爱痕湖》这幅作品上,有:“水悠

悠漾爱痕,岸花摇影狎波翻。只容天女来修拱,不遣阿难着体温。”

在画作的前面是青翠的山峦,后景则是一湾湖水,掩映其间,若影

若现,还有淡墨和淡彩勾画的屋舍。这是张大千用西方的抽象派艺

术与中国传统的绘画技巧相结合之作,也是他在中国传统绘画题材

内容和艺术风格上进行创新改革的一个成功之举。这不仅仅是张大

千的绘画风格日渐趋向化境的象征,也是中国现在绘画艺术的“现代

性突围”。

《爱痕湖》,具说张大千当年游历欧洲,是同一名女子前往亚琛湖

逗留两日。似乎张大千游历至亚琛湖,不仅欣赏到了悦目的美景,

也遇到了动心的情事。张大千把亚琛湖翻译为爱痕湖,必是在亚琛

湖边发生了让张大千印象深刻的事,才有游历归来,以爱痕湖为主

题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绘画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

反映画家内心世界,只有了解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才能真正的

领悟与感受画家想要通过艺术作品告诉大家的思想。

《庐山图》气势磅礴,青绿水墨淋漓,辉映交融。全卷从左上方鄱

阳湖,庐山含鄱口画起,从水天一色的鄱阳湖进入云气晖映的崇山

峻岭之中。山中雨雾飘渺,壑底生烟,峰上重重密林,后面的峰峦

时隐时现。画中屋宇亭桥依稀可见,烟消云散处峰峦林木详实细密,深沉之处既虚又实,泼重墨、重彩如黑云蔽日。

展开画幅,气势雄伟,摄人心魄:下部古木森然,郁郁葱葱,上部

峰峦叠嶂,逶迤起伏,变幻无常。山中屋宇、楼阁、小桥、茅屋星

罗棋布,若隐若现。正中则是一瀑飞泻,紫烟缭绕,左上角浩浩淼淼,似见彼岸,应该是长江吧。虽说用的是张大千晚年的泼墨泼彩法,但与常见的不尽相同。画面上群山丛树还是实笔多,勾勒精到、皴擦厚实、点染凝重,与泼墨泼彩形成的云雾虚幻相映衬,更显得

苍苍莽莽,瑰丽绚烂。张大千在画上自提诗云:“从君侧看与横看,

叠壑层峦杳霭间。仿佛坡仙开笑口,汝真胸次有庐山。远公已过无

莲社,陶令

肩舆去不还。待洗瘴烟横雾尽,过溪高坐横眉山。”这也就解开了张

大千一生没去过庐山,却将庐山选作可能成为自己绝笔的题材,原

来庐山之美,早在张大千胸中酝酿,聚天地之精华,集江山之瑰丽,这就是画家意中的庐山,也即画家心中的祖国河山。

张大千(1899——1983),名爰,小名季爰,四川内江人。他是一

个享乐与殉道两种价值取向并存,亦虐亦庄、亦俗亦雅、玩世而从

艺虔诚的人。当通过时代画家在注重西方绘画样式技法时,他却从

极富生命力的民间传统艺术中获得创造的启示。其晚年的泼墨泼彩,彻底走向抽象化,完成对传统山水画的超越。

目,但是张大千却从容不迫,显得早已胸有成竹。这张画工程浩大,整整画了一年半,期间,张大千数次心脏病发作晕倒送院急救,稍

康复又让助手抬上画案,真所谓呕心沥血。因定于1983年1月在台

北历史博物馆展出,所以虽未完全竣笔,张大千只得将画送付装裱,准备展出后在进行润饰,但是没有想到3月8日张大千在伏案题书

是溘然长逝,终究没能完成和落款。至今我们看《庐山图》,其左

上角上有仅用淡墨勾勒,未及皴擦点染之处,但这已无损于整幅画

的辉煌。

张大千晚年,尤其是在台湾时期的画风,是以粗笔写意为主,工笔

则几乎绝迹不画了。因此在风格上,早年的俊秀、中年的精工,都

在晚年转向趋于朴茂、沉郁和老苍,甚至于拙重。

然而,张大千为什么会有绘画风格的巨大转变呢?

第一,泼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方法。张大千说“我的泼墨方法,是脱

胎语中国的古法,只不过嫁衣改变罢了。”

第二,在敦煌面壁三年,对张大千以后的艺术风格的变化,起到了

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张大千在欧美住了三十余年,可以说,在中国,张大千是与西方关系最密切的艺术家。特别是与毕加

索会晤之后,他能够汲取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优秀成果,把抽象的方

法引入到中国绘画中。

第四,由于眼睛有病。张大千说“目疾日益朦胧,不能复细笔矣,此

泼墨略抒胸臆而已。” 张大千在台北赶画时,风格直趋简朴,青壮年

时期的精工设色用笔不再。台北时期由于整体环境使然,不能向以

往时期一样静下心来精心创作。不过,张大千还是竭尽全力画了最

后一幅——《庐山图》。虽因体力不支,未能展示出他最称心的表现,但是整体结构气势浩然的《庐山图》,还是不负所望地为张大

千的传奇画下最令人赞叹的精彩句点。

《嘉藕图》创作于1947年,长约1.84米.宽约0.9米。该作品以荷花为主题,其主要寓意为佳偶天成。画中精工细致的描写朱荷,在

墨绿渍染的田园茂叶的衬托下,富丽堂皇而全无匠俗之气,阴郁中

的双栖鸳鸯鸟色彩斑斓、悠然自得。整幅作品表现出的气度之宏大、层次之井然,是张大千泼墨泼彩画法的代表作之一。在嘉藕图中,

张大千以荷花与鸳鸯鸟为该作品的主题。众所周知,张大千信仰佛

教,荷花在佛教上被认为是西方净土的象征,荷花主要象征着美、爱、长寿、圣洁。鸳鸯代表相亲相爱的美好爱情,也是中国文艺作

品中坚贞不移的

纯洁爱情的化身,备受赞颂。张大千把荷花和鸳鸯鸟相结合,表达

纯洁、美好的中国美术作品。

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画家夏圭曾画过《长江万里图》。从古至今,

很多绘画家都已长江为题材,创作出了很多作品。张大千多年旅居

他乡,愈到晚年,愈是思乡。所以在张大千的画作中,我们看到很

多以祖国的山山水水为题材的作品。他通过自己的画,来表达思乡

之情,藉此表达他的爱国情怀。《长江万里图》就是其中之一,创

作于一九六八年。当时七十岁的张大千正移居巴西,长江是亚洲最

大的河,同时也是中国人的“母亲河”,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发祥地。张大千是四川人,在《长江万里图》中,他以四川省为起笔,开卷

是都江堰的铁索桥,接着,长江奔流而下,越三峡,过江陵,纳百川,最后投入大海的怀抱。此幅作品长约20多米,画面布局宏大,

气脉流畅,繁复变化却又浑然天成,很好的显示了画家深厚的绘画

功力,也表现出画家气吞山河气度和胸怀。从绘画技巧上来看,这

也是一幅泼墨泼彩画。张大千既采用了传统山水画的破墨、积墨、

泼墨等技巧,有融汇了西方绘画的泼彩法,很好的传统中国绘画技

巧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绘画技巧,这种绘画技巧也是其晚年的主要作

画风格。

【篇二:张大千作品欣赏】

张大千作品欣赏

张大千《谷口人家》

局部图

张大千写意青绿山水《谷口人家》图卷,首次公开亮相于2013年

九月份在广州文化公园展览中心举办的《中国名家书画古董收藏品

博览会》上,当谷口山水图映入眼帘的一刹那,你会立马眼前一亮,目不睱接!

张大千(1899-1983年)最早本名张正权。后改张爰、张猿。小名季,号季爰。别署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中国著名画家,

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县。(大千是法号,还俗后沿用此名)。

张大千写意青绿谷口山水图,多为张大千中年时期推陈出新之作品。画作构思博大(有深度和广度),布局严谨得当。主题突出(全画中的

确写有谷口十二三户人家),笔力雄健。画面层次分明,色彩明艳,

意韵悠远。景物繁谨、简远有度,内容丰富,造型极致,神情生动。谷口山水图表现其榭、石、泉、源等技法,古意浓厚、清雅不俗,

经典之文人画意象。张大千谷口山水图,是写意山水,表现力丰富,透晰明显,很有中国画之神韵精神。早在1956年7月毕加索在法国

会晤张大千时,张大千就告诉毕加索“我们中国画不求形似,但重写意”。谷口山水图笔法运用自如潇洒,凸显了张大千的写意手法。综

观全画,晨舜有诗云:“万里晴空矅锦云,松风绿野草欣欣。平湖放

艇翁垂钓,谷口人家逸有勤。”谷口人家居所如画:秋韵晴岚,平湖

秋水、水天一色,谷口桥横,景色清逸。正如张大千画中题诗:“谷

口人家十二三,家家窗户得晴岚。千寻雲木秀而野,一衇流泉清且甘。”由此可见,此地是上善宜居环境也。正因为张大千对中国画博

大精深内涵的领略悠深,自出心源,使此图呈现的秋色意境,有谷

口映彩霞,红叶染秋山之“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韵美感。难怪溥心

畲(溥儒)在引首题跋云:“谷口生秋色,落日松风寒。何时一尊酒,

遂醉青云端”了。吾读画时受其意境及题跋的感染,也居然有与谷口

人家共醉云游的冲动。彼此同感,妙哉!

张大千谷口山水图,中看,耐读,使人百看不厌。融入画中情景,

感受绿野红树!山青水秀的谷口人家生活,品味人生,美意无限。

张大千的画,富有特色,颇具感染力,有个性,形成了他清丽雅逸

的艺术风格。

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鉴定专家吕长生教授在谷口山水图题跋中指出

张大千谷口山水图“笔力雄健”。这是专业眼光的品鉴。张大千是国

画大师,书法造诣也十分了得。诗书画与齐百石、溥心畲齐名。故

有美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谷口山水图“笔力雄健”在画中

充分显现,笔力直追古人。笔墨者,传统中国画之精魂。大画家黄

宾虹有云:“笔是骨,墨是肉,缺了这两者国画就难以立起来。”没

有笔力做底,国画就没有神韵。韵律在画中流徜全在于笔墨(彩)。造

型线条的清晰灵动如何,全靠书法的功底。笔到什么程度,画作的

线条、骨力就到什么程度。书法的功底让画的线条优美、景物传神,让画作逸气横流,气象万千。“大象无形笔落砚,神飞翰逸画生辉。”张大千谷口山水图线描笔力表现出来的炉火纯青,正是如此。图卷

物情美、物态美、彩色美、构图美,教人回首,仔细研读,用心体味,受益匪浅,乐趣无穷。

张大千谷口山水图卷,引首溥心畲(溥儒)题跋;拖尾刘海粟题跋;“压轴”有中国国家博物馆吕长生题跋,重点结论说此图:“画与题俱

为真迹无疑……三家三美合于一卷,真乃稀世之宝也。”如今,张大

千山水长卷已组成了四家四美合于一卷。可以断定,张大千谷口山

水长卷更显弥足珍贵,提高了升值空间。吾估计其超过亿元人民币

的市场底价,将是必然的事实。

【篇三:国画大师张大千荷花作品赏析】

国画大师张大千荷花作品赏析

张大千(1901-1984)名正权,后改名猨,爰,字季爰,号大千,

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幼年受擅长

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的熏陶指引,并

从名师曾农髯,李梅阉学诗文、书法和绘画。除临摹历代名迹外,

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

获得了卓越的成就。

青年时代,即与二哥张善子齐名,二十多岁,曾赴日本留学,学过

染织,回国后,一度迷于佛学,曾去宁天童寺“皈依佛门”,想当和尚,据说,他怕在头上烫九个香记,只好等待别了师父弘筏大和尚,回到现实世界来,青年时期就能画一手很好的具有石涛、八大山人

画风的作品,几可乱真,所以有“南方石涛”之称。他早年画的《石

涛画册》,竟被著名鉴赏家、画家陈半丁作为石涛“真迹”珍藏起来,以夸耀于画友面前,被张大千识破指出,后来传为佳话,足以证明

千在二十几岁在摹拟古人传统绘画的功力和成就,已经是惊人了。

张大千于1940年后,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对于我国敦煌洞窟,逐个

整理编号,进行临摹,丰富了绘画技法。1948年适居香港,后又旅

居印度、法国、巴西等国。1984年病逝

台湾,享年八十四岁。

张大千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他在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与

他渊博的学术修养,深厚的生活积累以及他广结师友,取长补短是

密不可分的。除绘画外,他对诗词、古文、戏剧、音乐以及书法、

篆刻,无不涉猎。他于晚年又开创出具有现代新气象的中国水墨画风,其创作范畴庞大复杂的程度,在中国的艺术史上,亦是少见,

可谓是承前启后,集大成的画家。他的酣畅淋漓而内涵深厚的传统

成,雄奇瑰丽而富于精致的写真精神,更是独步画坛,堪称一绝。

旅居海外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擅长画花卉。他画的花卉种类很多,如荷花、秋海棠、牡丹、兰花、水仙、梅华等。而他平时画的最多

的还是荷花,他自己常

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

张大千荷花画主要特点

张大千在花卉画中以荷花画居多。他之所以喜爱画荷花,除其它原因外,他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并且还认为画荷与书法有着密切关系。故此,张大千画荷的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断推出新意。形成驰名中外的“大千荷”。他在三十五岁时作的《金荷》,就被法国政府购藏。对此

徐悲鸿曾说:“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

张大千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使“大千荷”中国美术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尤其是晚年创泼墨彩之后,所画荷花不但超越了花卉的

属性,更将文人花卉的笔墨范围拓展至另一境地。

他不但爱画荷,也爱种荷。张大千年轻时住在苏州,庭院里那一池荷花成了他写生的好地方,他三十三岁时开始住进北京颐和园,一住就是五年,颐和园池塘

中那又肥又大的荷花使他对画荷的兴趣越加浓厚。由于长期与荷花相处,使他特别偏爱荷花。张大千爱荷花的出泥不染,娉娉婷婷从水中浮起,雍容高贵,而田田荷叶,姿态优雅的荷杆也时常走进他的画面。他认为,荷花最难下手的部分不是花,而是杆子,因为一笔下去不得回头,重描就不成画了。他通过与荷花朝夕相处,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民主的概括力,长期捕捉荷花的特征和瞬间的动态,然后用他自己的审美感和艺术情趣加以提炼、夸张,使之寓意深刻,生机勃

勃。

张大千在一生中所画的荷花作品成千上万,除了在绘画风格反面存在规律外,就是在题字、用印方面也有规律。他在画荷作品上多钤“三十六陂秋色”、“冷香飞上诗句”等印。多题“三是鸥世界凉”、“江妃出浴”、“水殿风来暗香满”、”“塘坳闲意思池面好丰神”、“云破月来花弄影”、“媚水花开粉未干”、“君子之风其清穆如”等。张大千画过朱荷、粉荷、黄荷、白荷、墨荷、金壁荷;画过风荷、晴荷、雨荷、秋荷;画过没骨荷、工笔荷、写意荷等,总之,他笔下荷

花均是落落大方,雅俗共赏,娇艳而不俗,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

张大千画荷的风格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师古期:

关于张大千画荷的师承问题,他在《四十年回顾展自序》中说道:“予乃效八大为墨荷”。由此可知,他画荷最初学八大山人,年龄在

二十一、二岁。通过他二十多岁至三十多岁画荷作品,可以看出还

临摹过陈白阳、徐青藤、石涛、陈老莲、新罗山人等,主要是取八

大山人之“韵”,取石涛之“气”,溶石涛,八大于一体。对于气韵问题,张大千说:“画荷,最易也最难,易者是容易入手,难

者是难得神韵。”

二、集古期:

张大千自三十多岁至六十岁左右的荷花作品风格多样,富于变化。

他在八大、石涛的基础之上,吸收了宋代绘画的特点,使笔下的荷

花更具物理、物情、物态。钩金荷花富丽堂皇,没骨荷花清妍秀丽,写意荷花水墨淋漓。这一时期张大千画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荷花

的花瓣上采用复笔点缀的方法,起提神醒目之作用。

在这一时期,张大千特别注意画与书法之间的关系。他说:“画荷

需要正、草、篆、隶四种书法技巧,字写不好,荷也画不好。”还说:“画荷花的干子要用篆书,叶子则是隶书,瓣子就是楷书,水草则用

早书。画荷需用正、草、篆、隶四种书法技巧。”张大千一再提到的

水草,倒是鉴定张大千画荷作品真迹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张大千

画水草要依据重心所在,用草书方法画几笔水草,凡水草无

层次、无力度的,皆为赝品。

三、化古期:

自张大千六十岁左右到八十五岁期间,是他画荷的第二次大变革时期。他首创

的泼彩、泼墨彩艺术不仅为山水画开辟了新纪元,也为画荷开辟了

新的境地,为充分表现超出荷花本身的属性提供了条件,反之,画

荷又使泼墨彩艺术阐发无余。

泼墨彩荷花作品的出现也是“化古为已”的标志。

此期,张大千的一些荷花画虽近抽象,但有具象为基础,仍不失法度,有别古人,有别西画。他也认为超越了古人,如七十七岁作饿《钩金红莲》中题“自抒胸意,不袭前人;无人无我,无古无今”;

在八十四岁作的《雨荷》中题:“此亦前贤所未经拈者”;八十四岁

作的《红妆照水》中题:“拟徐崇嗣没骨法为之,南田而后无有效之者”。口气之大,近乎狂妄。对此,张大千在八十四岁作的《钩金红莲》中题道:“墨落一时手不住,任讥老子做狂徒。”如果有人说他狂,他

将听之任之。

张大千画荷之源

大千先生绘画的花卉种类很多,荷花、秋海棠、牡丹、兰花、水仙、梅花等。而他平时画得最多的还是荷花。大千先生喜爱荷花,从他

青年时代到晚年,

始终未辍止过画荷。究其根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大千先生喜爱荷花,应与他的个性有密切关系。荷花被视为高洁人格的象征物,并由此引伸出清雅不俗,温馨芬郁,隐逸绝尘

等多层道德含意和审美观。

这与大千先生历经多乱的世局,而不向世俗低头的倔强个性相吻合。其次,大千先生喜爱荷花,与其早年出家及后期隐居的经历有关。

荷花的形象,自汉魏以来,随着佛教的传入,又被注入了神秘的宗

教色彩,在佛教里莲花象征着极乐净土和“再生”的生命意义。莲花

的形象被广泛的运用于净土环境、佛座和绞饰等方面。荷花的宗教

涵意后来又转化到世俗绘画中,尤其为文人画家所喜好,往往成为

超脱、空寂等观念的寄托物。这与大千先生早期出家百日及后来几

次隐居山林之举动,造成了呼应的关系。所以大千先生从青年时代

一直到晚年都喜爱荷花,他爱荷花的色彩娇艳和姿态缤纷,他更爱

荷花的秉性高洁之气质。

第三,他之所以喜爱画荷花,除以上原因外,还与他的绘画理念有关。他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之基本功。”并且

还认为画荷与书法有着密切关系。他在三十五岁时作的《金荷》,

就被法国政府购藏。对此徐悲鸿曾说:“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

增色”。张大千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经过不断

的探索和努力,使“大千荷”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张大千画荷之创作理念

一明白物理,观察物态,体会物情

大千先生十分重视对荷花真实形态的观察,了解和体会荷花的生长

规律和种种意态。说:“体会物理,看某一种花,都要由茁萌抽芽,

发叶吐花,这些过程中,给我们的印象,能一一传出”。他又论花卉

时表示:“知道花形容易,知道花卉的性情就困难”。写生与物态的

研究在大千先生的创作上是极其重要的,因为长期对荷花的观察、

写生,所以大千先生的荷花中国绘画,无论工笔、写意均有丰富的

情感意涵。亦能将荷花的高洁、清香、温馨、妩媚等品格表露无遗。二师古不泥古,自成我法

大千先生画荷受石涛、八大山人的影响最大。就个性而言,大千先

生是较为接近石涛的奔放,但大千先生能够吸取各家之精髓为己所用。大千先生从石涛取“气”,从八大山人取“韵”,他早就掌握八大

山人“面”的泼墨形式来发挥水墨,并创出意气飞扬的画风。再吸收

宋人体察物情之“理”,因此,大千先生所画的荷花,无论工笔、没骨、写意、设色、水墨皆精绝当世;晚年更以泼墨、泼彩为之,气

势憾人,不但超越了花卉的属性,更将文人花卉画的笔墨范畴拓展

至一新境地,实集古今画荷之大成。他曾在《张大千画语录.荷花论》说“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画荷需要正、草、篆、隶四种书法技巧,字写不好,荷也画不好”,“画荷花的秆

子要用篆书,叶子则是隶书,办子就是楷书,水草则用草书”。他以

书法笔意入画,逐渐拉大了与八大山人的距

离,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三、张大千先生画荷之艺术风格特色

张大千绘风景油画艺术在深入生活的同时,不断汲取古人和今人的

优点,在艺术道路上探索前进,他以学习石涛、八大、石谿、青藤、白阳、渐江、老莲为

主,兼学明代四家文征明、沈周、唐寅、仇英以及董其昌、赵孟頫等。

金碧风格:金碧风格是大千先生年轻时所作,十八岁时到日本学习

染织工艺,吸收了光琳派的金碧装饰性画风,又结合了唐朝李思训

父子的“金碧山水”画法来画荷,在金笺纸上用墨线勾勒后,填染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质颜料。大千先生强调“要想画出成绩来,首

重勾勒,次重写生,其次才能谈到写意,勾勒就是用笔、墨线条来

描画。”至于朱荷的花瓣,打底之后以厚重的朱砂逐次晕染,因为对

比色彩的关系显得自然华贵浓艳,由此可以窥见大千先生的传统功

力之深

厚。

没骨风格:没骨画法创始于北宋徐崇嗣,花卉是以清姘艳丽为主,

完全拿颜色来表现,画花瓣尽可全用颜色,也不妨先用水墨点戮,

然后略施浅色,觉得更有精神些。白阳、石涛常用该方法,荷花颇

适合于没骨。大千先生的没骨法融合了石涛、八大山人、徐渭等人

的笔趣,发挥了荷花潇洒脱俗的韵味,尤其荷花的造型清雅优美,

叶大梗长,亭亭净植,更适于用没骨画法来描写荷花的性格。

写意风格:大千先生的写意荷花,完全运用夸大、变形的形式来表

现荷花的精神内涵,中国绘画艺术变形,由早期的减笔画、禅画如

梁楷的泼墨山人、贯休的罗汉画、徐渭、八大山人的狂放表现,陈

老莲的纵逸变调,着墨重点都在于“艺术家主观刻意所为,倾全力于

自我表现造形之变形艺术”,大千先生的荷花虽然承袭石涛、八大山人,但也深受徐渭、陈老莲之影响。所以,大千先生的写意荷

花,已摆脱了“自然再现”的羁束,而是一种自我主观精神的表现。

泼墨风格:大千先生运用大量墨汁倾泻在纸上,然后由其自然发展,再用笔推开,而且必有两次以上,先下淡墨,半干再重泼一次或反

过来操作。泼墨之前通常先打湿画面,才能做到墨中有水,水墨交融,否则笼统一片,就成为死墨,泼墨干后,再用传统笔法钩写花瓣、花梗或杂草,墨中有笔,发挥了中国油画笔墨精神,增加了画

面的变化。大千先生“泼墨泼彩”的结构,成为他独特的表现语

汇,扩张了水墨表现的领域,不论在形式和意境的表现上都有超越

前人的成就。

纵观大千先生的荷花,早年多水墨写意,初期从八大山人、石涛到

青藤、白阳,亦兼用浅绦法。中年受敦煌壁画之影响,兼作工笔重

彩荷花,并作巨幅的墨荷和用没骨法画荷。到了晚年将山水画的泼

墨技法运用到画荷上。开创出他自己的独特风格。因此在中国画荷

史上,张大千先生可堪称是自八大山人、石涛以来中国百年第一画

荷大家,尤其是大千先生的巨幅荷花“四屏通景”的气魄与章法,更

为世人所惊叹。(图文源于网络)

编后语:莲荷之美,周敦颐《爱莲说》备述矣。吾自去岁开博广交

博友,共享网络精彩,集得荷花摄影欣赏日志100余篇,众摄友奉

献辛劳智慧,尽显莲荷之风韵,精彩纷呈,竟至引发诗兴一般。莲

荷绘画,现代皆推崇“大千荷, 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之美毋需

再以言表。吾博客首篇日志即是欣赏《国画大师张大千荷花》,惜

彼时不谙博客制作之道,未能尽意。前日作大千之友画家谢稚柳荷

花作品欣赏一篇,得博友同好者关注。大师名家之作,吾等鲜能一

览真迹,幸有当代网络之神奇,几近一睹真颜。遂生复作大千荷花

欣赏专题日志之念,经数日辛勤遍览网络,搜得大千先生高清荷花

画作图片一百余幅,每得一幅大千荷花,欣慰欢喜异常,自信大千

荷美可尽备于此矣,是以成此篇与同好者共赏。不

以为嫌,缀数语以记之。———伴月轩主于2011年3月5日

张大千作品欣赏作文

张大千作品欣赏作文 【篇一:张大千作品赏析】 张大千作品赏析 张大千是我国画坛一位举足轻重的国画大师,在不同的时代,其画 风不同。将近晚年,张大千独自开创的泼彩画法,在我国的绘画领 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泼彩画法巧妙的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与西方 绘画技巧结合。美术作品的鉴赏,和西方绘画不同,中国山水画主 要在欣赏画家所要表达的意境,人物画主要在欣赏其神韵,花鸟画 主要在欣赏其情趣。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被称为中国现在画坛三杰(张大千、溥心畲、黄君壁),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伟大艺术家。张 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 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 水方面卓有成就。张大千将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 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张大千的画风几经改变,到晚年时,自创泼彩画法。这种画法既保存了中国传统的绘画特色,又融入了西方绘画的技巧)。主要代表作品:《佳藕图》《爱痕湖》《长江万里图》《四屏大荷花》《八屏西园雅集》。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及不断的被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方美术, 对古老的中国话形成了有力的冲击,迫使人们认真思考中国画如何 发展的问题,从而引起了关于革新中国画的争论以及中国话创作实 践中的多种探索。这些探索逐渐形成了两种类型的中国画:传统中 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前者除部分画家因只是固守前人技巧、风格 而使作品缺少新意外,有一些画家则在努力继承传统的同时,力求 在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上进行革新创造。(摘自《美术欣赏》修订版 第八讲中国近现代绘画欣赏p51)其中,代表人物有绘画大师张大千。张大千在传统的中国绘画技巧上,结合西方绘画的色彩关系创 作的泼彩法,极具代表意义。 《爱痕湖》是张大千泼彩画法的最具代表性的巨作。该作品创作于1968年,宽76.2厘米,长264.2厘米。爱痕湖其原型是瑞士的亚琛湖,张大千游历欧洲,曾在亚琛湖逗留两日,亚琛湖给张大千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故归国后,他以爱痕湖为主题,创作了许多画作, 其中《爱痕湖》尤具代表性。在《爱痕湖》这幅作品上,有:“水悠 悠漾爱痕,岸花摇影狎波翻。只容天女来修拱,不遣阿难着体温。”

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大图)

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大图)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农历四月初一),他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传说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里梦一老翁送一小猿入宅,所以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改名猨,又名爰、季爰。后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所以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莫高窟唐人菩萨像 镜心观音造像立轴设色纸本1946年作 菩萨 立轴设色金笺 观音造像立轴设色纸本 1947年作南无观世音菩萨 立轴1944年作 摹莫高窟观音大士像立轴

观音大士立轴设色纸本 1946年作 观音大士立轴设色纸本 1948年作 观音镜框设色纸本 1951年作 观音 立轴1947年作 璎珞大士 镜心设色纸本 工笔重彩善财大士像立轴纸本1946年作

摩登迦女 立轴设色纸本1951年作 安西榆林窟摩登迦女像 镜心1944年作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 观音立轴绢本 1943年作观音立轴绢本观 音镜片绢本1944年作 观音造像镜框 1942年作 菩萨像立轴纸本1942年作 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

1936年作 佛像立轴纸本 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设色纸本 1943年作 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设色纸本1943年作 观音 立轴绢本1946年作 临莫高窟唐人菩萨像 中堂绢本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1944年作 观音

中国古代绘画欣赏

内江师范学院 张大千美术学院教案设计 题目:中国古代人物画 姓名:罗畅 班级:2008 级 1 班 学号:20080941133 指导老师:李臣英

课题: 中国古代人物画 课时: 1课时 课型: 美术鉴赏 授课对象: 高中一年级 教材分析: 通过对中国古代人物画中撷取的部分作品的学习和欣赏,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课本选取历代各时期代表性作品进行介绍,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欣赏绘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历史和代表作及其内容和特点,并引入相应背景资料;使同学们领略中国古代绘画的风采,提高学生们的欣赏能力,力争达到使同学开阔视野。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掌握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历史和具体内容,欣赏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国古代绘画的鉴赏,提高同学们对古代绘画的了解和喜欢,促进同学们正确对待古代绘画。 教学重点: 让同学们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本课中介绍了中国古代人物绘画的基本发展脉络和演变以及多种风貌的艺术风格和其代表作品。 第一,对唐宋时期人物的分析和欣赏,则要求教师讲课时结合图例作品的不同艺术特征,在理解艺术发展现律的基础之上,进行较深入的讲解和赏析,另外也可增加唐宋时期其他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画家作品来加强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 第二,中国古代绘画所强调的笔墨韵味和书性的表现要求,追求气韵的审美标准以及超越视觉表象的文化精神。要分析《采薇图》、《张卿子像》这些作品的

艺术特点,及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形式在表现方法上的不同,了解人物画在中国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笔墨的丰富表现力和具有特殊文化意蕴的精神象征。 教学难点: 本课中的内容涵盖比较广,要设置内容全面的讲解,提高同学们的艺术审美欣赏能力,是同学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教学方法: 1.教法: 欣赏、讲解和师生讨论结合。 2.学法: 观察、讨论、理解、评述。 教具准备: 教科书(借助多媒体教学,使用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 教科书、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同学们,上课了!大家请坐好,把课本拿出来翻到46页,环视教室一圈。 二:引入新课:(3分钟)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了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中的帛画和壁画,你们了解它们的特点没有?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它们的代表作。帛画的代表作有《帛书图像》、《龙凤仕女图》和《人物御龙图》;壁画的代表作有敦煌莫高窟中的《鹿王本生图》。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中的中国古代人物画。有谁知道中国古代人物画?你们对古代人物画喜欢吗?你们知道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历史和风格特点吗?今天我们就来解答这一系列问题。 三:讲授新课:(30分钟) (一):中国人物画的历史

中国山水名画赏析之——张大千《爱痕湖》

商英八班 卢安琪 201011701360 中国山水赏析之——张大千《爱痕湖》 一.作者简介 张大千是中国著名国画大师画家1899年生于四川内江,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他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无所不通。青年时随哥哥到日本京都攻读绘画,又研究染织工艺。回国后一心向佛,痴于佛学,曾剃度为僧,法号大干,后经还俗,以法号行。他擅绘画,特别是画荷花及工笔人物,独树一帜,俱臻妙境。与另一位国画大师齐白 石有“南张北齐”之誉。20世纪50年代 张大千旅居海外,在巴西生活了17年,到 了1976年移居台湾。张大千诗、书、画、 篆刻样样精通,尤其他开创了淡墨泼色山 水流派,推动了现代中国画艺术发展,是 中国杰出的艺术家。他的泼墨画画风工写 结合,晚期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开创了 泼墨泼彩的新风格。其代表作品有《爱痕 湖》《长江万里图》《四屏大荷花》《八 屏西园雅集》等。 二.创作背景 《爱痕湖》是中国著名国画大师画家 张大千1968年创作的巨幅绢画泼彩。这幅画的背后有这么一个故事,1965年秋,张大千与友人张目寒等游瑞士,奥地利诸国,在奥地利著名的风景胜地亚琛湖畔(Aachensee),有数日之逗留。关于此行的细节,张大千在翌年创作的另一本《爱痕湖》落款中,曾这样写道:“年前与艺奴漫游欧洲,从瑞士入奥国,宿爱痕湖二日,曾做此诗以戏之。"艺奴不知道具体是何人,听名字似是一女子。文中提到的诗,也见于《爱痕湖》的题款:“湖水悠悠漾爱痕,岸花摇影狎波翻。只客天女来修供,不遣阿难著体温。”[4]诗旖旎而侧艳,似张大千经历于亚琛湖畔的,不仅有悦目的美景,也有动心的情事。张大千将“亚琛湖”译为“爱痕湖”,或取“留情之地”的意思。远眺爱痕湖所看到的无限波澜壮阔的风光美景使得张大千心情也澎湃无比于是便挥墨画出了这幅传世名作《爱痕湖》

中国画我最爱【工笔仕女图】1

中国画我最爱【工笔仕女图】1 中国画我最爱【工笔仕女图】1 王善英四大美女图王善英四大美女图王善英四大美女图王善英四大美女图古代仕女图 王丽莉作品欣赏12 杨淑涛侍女画集7 杨淑涛侍女画集8 杨淑涛侍女画集12 杨淑涛侍女画集17 【国画欣赏】顾炳鑫人物画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袅晴空。张大千人物画图张大千人物画图敦煌飞天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何家英工笔人物画《美人图》工笔画仕女集锦十二月围炉博古时入仲冬,天气愈寒。这幅画描绘的是华屋中,暖炉旁,家中贵妇们闲聚在一起,欣赏古院和书房的情景。黄均工笔画诗心禅境的工笔画诗心禅境的工笔画诗心禅境的工笔画红楼梦. 刘旦宅人物画红楼梦. 刘

旦宅人物画红楼梦. 刘旦宅人物画红楼梦. 刘旦宅人物画红楼梦. 刘旦宅人物画④风露清愁-明清仕女图清费丹旭④风露清愁-明清芭 蕉美人图清沙馥③端庄秀丽-宋元绣栊晓镜图宋王诜③端庄秀丽-宋元蕉荫击球图宋佚名 ②丰肥浓丽-隋唐五代簪花仕女图(局部)周昉黄均工笔画林黛玉因酬重恩凝泪痕,才高气雅卓芳尘痴心终为前盟误,樽洒空对月夜元春残霞凄凄弥六宫,终岁难闻天伦声恨水东逝粉黛泪,魂萦梦索祭晚风 薛宝钗寄意豪门待春晖,玲珑娴淑众望归良缘残就终化梦,流水无情逐芳菲黄均工笔画黄均工笔画 黄均工笔画黄均工笔画黄均工笔画 黄均工笔画黄均工笔画黄均工笔画 精美仕女图工笔画精美仕女图工笔画精 美仕女图工笔画精美仕女图工笔画精美 仕女图工笔画精美仕女图工笔画精美仕 女图工笔画精美仕女图工笔画荣宝斋79 年北京工笔重彩画精品展荣宝斋79年北京工笔重 彩画精品展黄均仕女作品欣赏黄均仕女 作品欣赏黄均仕女作品欣赏黄均仕女作 品欣赏黄均仕女作品欣赏黄均仕女作品 欣赏黄均仕女作品欣赏黄均仕女作品欣

张大千作品的市场行情解析

Art Elites 艺界精英 张大千作品的市场行情解析 Market Analysis on the Works of Zhang Daqian 文_马学东 By Ma Xuedong 张大千作品进入市场比较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形成自己作品的价格体系。1925年,张大千在上海宁波同乡会馆内举办了他第一次画展,展出的百余件作品在开展几天全部售出,当时其每幅作品的定价为20块大洋。此后他在报 The works of Zhang Daqian entered the market early, which formed its own price system in 1920s. The market of the works is comparatively stable, which is particular that after 2003 the average turnover of every sales season surpassed RMB100 Million, reaching RMB185 Million in autumn in 2009. China Guardian Auction Company has done remark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market development and recommendation of the works of Zhang Daqian. 纪念张大千诞辰110周年专题之三 纸上刊登了画作的润格,从此走上了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的道路。20世纪40年代,张大千移居香港,并先后旅居印度、阿根廷、巴西、美国等国家,其独特的画风吸引了许多海外藏家的眼球,这为其作品初步建立了国际性销售渠 道。到上世纪60年代,张大千作品在国际上拥有了自己一定的收藏群,在海外屡创佳绩:1963年,巨幅《荷花》以6万美元被美国著名刊物《读者文摘》购藏,创下当时国画的最高价;1965年, 六幅泼墨荷花通景屏被美国藏家以14万 张大千 李杜联吟图 镜心 52.5×102cm 戊子(1948年)作 成交价/Price :RMB 3,808,000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美术鉴赏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术鉴赏试题 课程代码:0074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家窑彩陶文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青海出土的______是其代表作品。()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彩绘五鱼纹盆》 C.《舞蹈彩纹盆》 D.《鹳鱼石斧彩陶缸》 2.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玉石雕刻______,造型单纯,器物洋溢着神秘、威严的气息。() A.玉凤鸟 B.羽人飞马 C.龙凤纹玉佩 D.玉挂饰 3.山东武梁祠画像石的雕刻技法称() A.减地平雕加阳线刻 B.减地浮雕加阴线刻 C.减地平雕减阴线刻 D.减地平雕加阴线刻 4.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美术理论家______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 ()A.王微 B.宗炳 C.谢赫 D.顾凯之 5.盛唐时期仕女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品是() A.《女史箴图》 B.《观音图》 C.《虢国夫人游春图》 D.《宫中图》 6.隋代展子虔的______是现存卷轴山水画中最古老的一幅。() A.《游春图》 B.《雪溪图》 C.《匡庐图》 D.《潇湘图》 7.《踏歌图》是南宋后期山水画家______的代表作品。() A.范宽 B.李成 C.郭熙 D.马远 1

8.赵孟頫是元代诗书画印修养全面的典型文人画家,其代表作品是() A.《墨梅图》 B.《鹊华秋色图》 C.《竹石图》 D.《双喜图》 9.______是明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 A.徐渭 B.王冕 C.朱耷 D.唐寅 10.《葫芦图》是海派画家______的大写意花卉。() A.张大千 B.吴昌硕 C.王时敏 D.徐悲鸿 11.唐代最著名的山水画家李思训的代表作品是() A.《江帆楼阁图》 B.《游春图》 C.《高逸图》 D.《雪溪图》 12.宋代山水画家李成的传世作品是() A.《早春图》 B.《雪景寒林图》 C.《读碑窠石图》 D.《潇湘奇观图》 13.宋代郭熙所撰写的理论著作______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理论进入了成熟期。()A.《历代名画记》 B.《林泉高致集》 C.《古画品录》 D.《图画见闻志》 14.南宋最著名的山水画家是李唐、马远、夏圭、() A.刘松年 B.米芾 C.王时敏 D.李公麟 15.清代意大利画家______将欧洲绘画技法运用到中国画中,其代表作品是《英骥子图》。 ()A.高岑 B.龚贤 C.王时敏 D.郎士宁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6.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凿刻的主要是一些人面植物纹样的图案。() 17.帛画《人物驭龙图》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 18.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西汉墓里出土了《马踏飞燕》。() 2

中国著名书画作品欣赏

中国著名书画作品欣赏 1、清华嵒《墨竹》立轴【赏析】华嵒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成就最高的画家之一。画中有“山人写竹不加思,大叶长竿信笔为。但恐吟堂霜月夜,老鸦来踏受风枝。”简短四句诗,表现出画家豪放不羁的情怀。画面可谓精当简洁,湖石瘦而透,出于随意变化的湿而整的笔致,修竹新篁,笔意隽逸。3、慈禧书法【赏析】“望隆梅鼎资调燮,宠渥芝纶介寿康”。这件作品用笔粗壮厚重,装裱华丽大气,较为恰当地显示了慈禧太后的特殊地位与作品内容的喜庆色彩。 5、李可染《迎春图》镜心【赏析】李可染除以山水画名震中外画坛外,还非常喜欢画牛。他画的牧牛图形神兼备,意境清新美妙,充满生趣和诗意。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寥寥数笔,他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6、米芾《淡墨秋山诗帖》【赏析】此帖运笔如刷,笔力雄健,结态造势宽展肥美,当为米芾中年书法之精品。此帖流传有绪,历代著录于《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刻入《三希堂法帖》。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释文: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7、傅抱石《屈原》【赏析】画中的屈原昂首独行,瑟瑟的秋风,吹拂着他的头发和衣衫。身后是芦苇丛生的江潭泽畔,前方是苍茫浩瀚的汨罗江水,他“宁赴湘流”,也决不“蒙世俗

之尘埃”。画家以精细的线描用心勾画了屈原的形象,而将大片画面让与江水,使得观者在聚焦屈原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孤独无助的悲凉。8、赵佶《欲借风霜二诗帖》【赏析】徽宗在艺术上有多方面的成就,能书善画,书法称“瘦金体”。此《欲借风霜二诗帖》是纸本,楷书,33.2 x 63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由两首七言与五言律诗合并而成,也名为“欲借、风霜二诗”帖。9、吴冠中《乡村》【赏析】这幅《乡村》是是一幅极具吴冠中个人特色的墨彩画。乡村的题材,景物的轻描,和谐的氛围,厚重的墨汁点化出层层的户落。作者似乎在以鸟瞰和俯视的姿态,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乡村生活,风筝线不断,乡情更不会断。10、丰子恺《买粽子》【赏析】朱自清先生在看了丰子恺这幅题为“买粽子”的画后曾说过:“上海也不曾委曲你,瞧你那买粽子的劲儿。”是两个小孩子将篮子从楼上的窗下垂下街口买粽子,这些画,和丰先生的文字一样,性灵自在其中,充满生活情味。 11、张大千《荷花》【赏析】此幅作于1944年,那时的大千已经是名满天下,笔下的荷花更具物理、物情、物态。这幅《荷花》是张大千的代表作品,落落大方,雅俗共赏,娇艳而不俗,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徐悲鸿曾说:"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绝非过誉之辞。12、怀素《自叙帖》局部【赏析】《自叙帖》是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

国画家张大千画作欣赏

?張大千,原名張正權,又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四川內江人。他從小隨母親學畫,1917 年與兄長同赴日本京都,學習繪畫及織染工藝.1919 年返上海,拜曾農髯、李梅庵為師,學習詩文書畫,受石濤跟八大山人的影響很深。1927 年始遍游名山大川,包括黃山,峨眉山,敦煌。1929 任第一屆全國美展幹事,1933 年任南京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一年。1941 年至1943 年間赴敦煌,臨摹敦煌壁畫,他描摹壁畫時,發現部分壁畫有內外兩層後便揭去外層以觀賞內層,被揭露後又抵賴辯解,且自稱對敦煌壁畫的文物保存也有相當多的貢獻。1943年他出版的《大風堂臨摹敦煌壁畫》讓藝術界開始重視中國文物的保存和精華。?張大千於1949 年移居香港,1951 年移居阿根廷,1953 年從阿根廷移居巴西聖保羅,從此畫作開始聞名國際,包括法國羅浮宮也前來邀展。1956 年,他曾與畢卡索切磋同談。開始將西方抽象主義的理念應用到中國傳統水墨畫上,並發展出了潑墨山水的風格。1958年,被紐約「國際藝術學會」以「秋海棠」圖,譽為世界偉大畫家。之後,他在1969 年居美國,至1977 年回臺灣定居,建摩耶精舍。1983 年過世,是為中國現代最重要畫家之一。?張氏精鑒別,富收藏,曾出版《大風堂名跡集》四冊。詩文亦精妙。仍以書畫用力最深,於山水、花卉、人物無不精擅,畫藝蜚聲國際。早年專注於傳統筆墨,對於石濤的畫尤見功力,其臨摹作品足可亂真。赴敦煌臨摹了石窟壁畫後,畫風 轉呈豐麗細潤,嗣後成立一己風格,氣韻高雅,筆精墨妙,深得文人畫神髓。晚年畫風再變,好用青及水墨作大潑墨。蒼莽不羈,淋漓盡致。 國畫家張大千畫作欣賞

年月美术鉴赏答案

年月美术鉴赏(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鹳鱼石斧彩陶缸出自(A)文化,记载了两个氏族之间的兼并事件。 A.仰韶 B.马家窑 C.良渚 D.龙山 2.成都扬子山出土的描绘劳动生活场面的画像砖是(A)。 A.《弋射收获》 B.《四骑士》 C.《牛耕图》 D.《虎拉车》 3.表现南朝弥漫于社会的“清谈玄学”之风和新的人生观的形象反映的作品是 (C)。 A.《山居图》 B.《秋山图》 C.《竹林七贤》 D.《庄园图》 4.“畅神”功能观提出者是(D)。 A.陆探微 B.谢赫 C.王微 D.顾恺之 5.董源写江南山水,开创了南方山水画派风格,代表作品是(C)。 A.《匡庐图》荆浩 B.《关山行旅图》关仝 C.《潇湘图》 D.《秋山问道图》宋巨然

6.《游春图》是现存卷轴山水画中最古老的一幅,其作者是(A)。 A.展子虔 B.周文矩 C.李思训 D.周日 7.能画山水花鸟,尤长于墨竹,《墨竹图》是其传世杰作的画家是(B)。 A.崔白 B.文同 C.苏轼 D.法常 8.王冕是元代诗书画印修养全面的典型文人画家,代表作是(C)。 A.《山桃锦鸡图》 B.《双勾竹石图》 C.《墨梅图》 D.《花鸟图》 9.山水画《渔父图》的作者是(C)。 A.王蒙 B.黄公望 C.吴镇 D.倪瓒 10.唐寅仕女画笔法刚柔相济、描写并用,创明代仕女画之典型。其代表作是 (C)。 A.《贵妃晓妆》 B.《修竹仕女图》 C.《牡丹仕女图》 D.《南华秋水》 11.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代表作是(A)。 A.《花鸟图册》 B.《梅竹图册》 C.《山水图册》 D.《没骨花鸟册》 12.张大千山水画代表作品是(D)。 A.《风雨同舟》 B.《千里江山图》 C.《听瀑图》 D.《长江万里图》

美术鉴赏模拟试题

1、《清明上河图》是______代画家________的作品。 2、美术的六大门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术作品依照美术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可分为:(1)以写实性再现为主的_________________、(2)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的_________________、(3)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变现为主的_________________。 4、美术的三大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美术作品的基本语言元素是_______、________,美术作品依照美术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可分为:(1)以写实性再现为主的_________________、(2)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的_________________、(3)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变现为主的_________________。 6、美术作品的语言手段(语法规则):西方绘画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在中国画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特征是_______和_______。 8、具象艺术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像<<韩熙载夜宴图>>采用的是 _______和_______。 9、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重在表达______________。为此,艺术家常常采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手段。 10、抽象艺术是在_______世纪形成的,用美术的_______和_______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11、抽象艺术分为两种:(1)以几何块面构成的作品人们称之为_______或 _______,(2)主要用色彩和有变化的线条创作的作品被称为_______。 12、《红黑黄蓝构成》属于_______抽象,《牛顿色盘》属于_______抽象。 13、如果说《捣练图》和《韩熙载夜宴图》具有写实的意味,那么《奔马》和《泼墨仙人图》则具有明显的_______意味。《1954》属于_______艺术。14、具象艺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①_______或________、② ________、③________又称________。 15、我们学过库尔贝的两幅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梁楷的两幅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达维特的两幅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徐悲鸿的两幅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油画。 16、意象艺术不以_______________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的 _________________其中包括艺术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7、具象艺术的两个社会功能是________功能和______功能。如果说达维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像》是典型的肖像作品,那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即是 ________又是_________。 18、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创新,其中包括________的创新和______的创新两个方面。 19、我们鉴赏具象艺术首先要分辨它是_______作品还是________作品;接着我们要看作品的____________;对具象艺术来说,主题的表达只有通过 ________和_________才能做到。 20、抽象艺术完全排除了_______,而纯粹诉诸________和________。

国画大师张大千荷花作品赏析

国画大师张大千荷花作品赏析 张大千(1901-1984)名正权,后改名猨,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阉学诗文、书法和绘画。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 获得了卓越的成就。 青年时代,即与二哥张善子齐名,二十多岁,曾赴日本留学,学过染织,回国后,一度迷于佛学,曾去宁天童寺“皈依佛门”,想当和尚,据说,他怕在头上烫九个香记,只好等待别了师父弘筏大和尚,回到现实世界来,青年时期就能画一手很好的具有石涛、八大山人画风的作品,几可乱真,所以有“南方石涛”之称。他早年画的《石涛画册》,竟被著名鉴赏家、画家陈半丁作为石涛“真迹”珍藏起来,以夸耀于画友面前,被张大千识破指出,后来传为佳话,足以证明千在二十几岁在摹拟古人传统绘画的功力和成就,已经是惊人了。张大千于1940年后,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对于我国敦煌洞窟,逐个整理编号,进行临摹,丰富了绘画技法。1948年适居香港,后又旅居印度、法国、巴西等国。1984年病逝 台湾,享年八十四岁。 张大千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他在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与他渊博的学术修养,深厚的生活积累以及他广结师友,取长补短是密不可分的。除绘画外,他对诗词、古文、戏剧、音乐以及书法、篆刻,无不涉猎。他于晚年又开创出具有现代新气象的中国水墨画风,其创作范畴庞大复杂的程度,在中国的艺术史上,亦是少见,可谓是承前启后,集大成的画家。他的酣畅淋漓而内涵深厚的传统构成,雄奇瑰丽而富于精致的写真精神,更是独步画坛,堪称一绝。 旅居海外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擅长画花卉。他画的花卉种类很多,如荷花、秋海棠、牡丹、兰花、水仙、梅华等。而他平时画的最多的还是荷花,他自己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 张大千荷花画主要特点 张大千在花卉画中以荷花画居多。他之所以喜爱画荷花,除其它原因外,他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并且还认为画荷与书法有着密切关系。故此,张大千画荷的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断推出新意。形成驰名中外的“大千荷”。他在三十五岁时作的《金荷》,就被法国政府购藏。对此徐悲鸿曾说:“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 张大千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使“大千荷”中国美术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尤其是晚年创泼墨彩之后,所画荷花不但超越了花卉的属性,更将文人花卉的笔墨范围拓展至另一境地。 他不但爱画荷,也爱种荷。张大千年轻时住在苏州,庭院里那一池荷花成了他写生的好地方,他三十三岁时开始住进北京颐和园,一住就是五年,颐和园池塘

他是中国画坛的宗师,当过土匪,做过和尚,却一生风流娶了10个老婆!

他是中国画坛的宗师,当过土匪,做过和尚,却一生风流娶 了10个老婆! 他出身书香门第, 当过土匪,做过和尚, 曾旅居海外多年, 一把大胡子是他最醒目的标志。 他书画诗词无一不通, 曾与毕加索交游切磋, 被西方艺坛誉为“东方之笔”。 35年前的今天, 他因病去世, 传世画作价值连城, 曾拍出2亿元的天价, 连续五年蝉联“最畅销中国艺术家”首位。 他的名号多如牛毛, 有人称他为画坛皇帝, 有人称他为画坛宗师, 连徐悲鸿先生也称他为, “五百年来第一人”。 提起他的名字, 人们往往会惊叹于他的艺术成就,

但鲜为人知的是, 他还是一位多情才子, 风流韵事颇有传奇色彩。 他,就是有着, “古有唐寅,今有大千”雅称的,我国著名泼墨画家, 张大千。 1899年5月10日, 张大千出生于四川内江的, 一个书香门第中。 同很多“神童”的经历一样, 张大千四岁能识字, 五岁广习文, 八岁时, 就开始跟着母亲学画画。 十八岁那年, 张大千放暑假回家, 路上正遇到“土匪”打劫。 见张大千身无分文, 土匪们决定让他写一封信,

给家里索要赎金。 土匪见他字写得不错, 还在信里把他们称为“好汉”, 就留他做了“黑笔师爷”。 在山里做了一百多天的“土匪”之后, 他才终于借机逃了出来。 而也就是在这一年里的冬天, 张大千开始了他的“罗曼蒂克风流史”。 △谢舜华 1917年,刚满十八岁的张大千, 受到家人的撮合, 和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表姐谢舜华定亲。谢舜华大他三个月, 面容姣好,性情温婉, 对待张大千又极其用心, 每次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 总不忘了留给他。 当时,稚气未脱的张大千, 从这位稍长一点的表姐身上, 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 母性的爱与温暖。

美术鉴赏测试题

高一美术鉴赏测试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得分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 1、《清明上河图》是______代画家________的作品。 2、美术的六大门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美术作品在艺术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可将美术分为:(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 4、美术的三大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六法论》是由南齐画论家_______提出的,其中首要的一条是_______。 6、美术作品的语言手段(语法规则):在西方绘画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在中国画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文艺复兴“三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具象艺术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像<<韩熙载夜宴图>>采用的是 _______和_______。 9、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重在表达______________。为此,艺术家常常采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手段。 10、抽象艺术是在_______世纪形成的,用美术的_______和_______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11、抽象艺术分为两种:(1)以几何块面构成的作品人们称之为_______或 _______,(2)主要用色彩和有变化的线条创作的作品被称为_______。 12、《红黑黄蓝构成》属于_______抽象,《牛顿色盘》属于_______抽象。 13、如果说《捣练图》和《韩熙载夜宴图》具有写实的意味,那么《奔马》和《泼墨仙人图》则具有明显的_______意味。《1954》属于_______艺术。14、具象艺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①_______或________、② ________、③________又称________。 15、我们学过库尔贝的两幅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梁楷的两幅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达维特的两幅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徐悲鸿的两幅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油画。 16、意象艺术不以_______________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的 _________________其中包括艺术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7、具象艺术的两个社会功能是________功能和______功能。如果说达维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像》是典型的肖像作品,那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既是 ________又是_________。 18、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创新,其中包括________的创新和______的创新两个方面。 19、我们鉴赏具象艺术首先要分辨它是_______作品还是________作品;接着我们要看作品的____________;对具象艺术来说,主题的表达只有通过 ________和_________才能做到。 20、米勒是_______流派的大师,其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5)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5) 4601.张大千双喜立轴设色纸本 款识:仿宋人滕昌祐笔写于故都,蜀中张爰。 钤印:张爰(朱文)、大千大利(白文)、大风堂(朱文)录文:双鹊飞来噪午晴,一枝梅影向窗横。幽人宿醉闲欹枕,不待闻香己解醒。 4602.张大千芭蕉立轴设色纸本 题识:有人独对芭蕉坐,因为春愁不放心。爰。钤印:大千父 一九五零年代初期,张大千离开大陆移居海外的时候,曾考虑过定居日本。他曾数度亲临日本实地了解情况,其中一次大千计划作稍长时间的逗留,故没有入住旅社,而由他所熟悉的一家专卖画具颜料的店家「喜屋」在二楼为他安排了住处。「喜屋」老板更为张大千延雇了两位日本小姐来侍候起居,其中一位便是山田小姐。山田小姐面貌娟好,聪明伶俐,颇得大千欢心。相处一段日子后两情相悦,她就成了张大千在日本的红粉知己。那时,大千每到日本她就一定陪侍在则,即使张大千有夫人徐雯波陪同前往,也不例外,她除照顾大千的生活起居外,并帮忙料理他在日本的一些杂务。他俩的情人关系维持了多年,当张大千不在日本时,也经常给山田小姐汇寄生活贵。 张大千在文艺界的老朋友,当年曾到过日本的,如溥心畬、黄君璧、张目寒、庄严、董作宾等,都曾与山田小姐见过面,只

有台静农未有去过日本,故此,张大千在一九五四年夏在东京绘赠台静农的一本册页本的最后一页,就画了山田小姐的倩影(见154页),后来溥心畬更为之题跋,成为一时佳话。 其实,山田小姐的父亲山田菱夏亦雅好书画,并与张大千甚有交往。一九五五年和一九五八年,张大千分别在自己珍藏的赵孟俯《八骏图》和《元赵文敏九歌书画册》复制品上亲笔题字赠送山田菱夏。 此七幅张大千作品,皆曾为山田小姐之珍藏。 4603. 张大千芙蓉新妆立轴设色纸本 题识:芙蓉出水本来鲜,自喜新妆爱近前。行近前来无个事,手缠红袖一嫣然。归菊庐下作画,大千散人。 钤印:生张八、大千无恙 说明:张大千最早的仕女画,据他自己所述,学自改琦和顾洛,很快又转向华新罗的飘逸写意仕女,并赢得了“张美人”的称号。 此作无年款,但从画风与书风判断,应为其1930年代初期作品。张大千一生喜看川剧和京戏,他认为戏里的美人最美,除了古装的服装美之外,戏里人物的眼神、嘴型、指法、举手投足,经过千锤百炼,无一不美,所以他的一些仕女画,面部、举止、身段和手势,都受到传统戏剧的影响,丰姿别具,这幅《芙蓉新妆》,人物顾盼之间,眉目传情,显然具有这些特紉。 于非闇曾评张大千的画道:“大千人物,尤以仕女最为画道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 1.张大千草堂读书图设色纸本立轴 款识:德洁夫人清赏。十年前夫人访予夫妇青城山中,命予画,经日遂别,未能即席操笔。顷从渝州同机来香港,乃写呈正,而予又有印度之行,匆匆无暇构思,幸谅其不工也。己丑九月十七日,蜀郡张爰。 2.张大千松风高士图设色纸本立轴 款识:老木高松拔地青,小桥泻玉水泠泠。野夫随意专丘壑,翰墨权真埒万乘。瓮山泻玉桥边,得此小景漫图之,大千张爰。 3.张大千金城玉女图设色纸本立轴 款识:玉关金城未是遥,笙歌鸾鹤彻青霄。不知巾子长多少,五色辉光化绛桥。甲申秋日,青城山中写似含杰仁兄方家并题请正,大千张爰。 4.张大千白描高士图水墨纸本镜片 款识:解得闰三月,梅花自有春。如何千下十,不谙夏建人。丙戌正月,拟悔迟笔。大千居士爰。 5.张大千白描荷花仕女图水墨纸本镜片 款识:十四年(前),岁丙申,三巴摩诘山园初凿五亭湖,觅种荷花未得,想象未来,写此寄意。逡巡未得完成,而目翳亦遂十二年,更无由渲染矣!题此怆然。庚戌(1970年)七月朔,可以(居)识。爰翁七十有一。

6.张大千芦荡野航图设色纸本立轴 款识:西风瑟瑟水茫茫,罢市人归趁野航。撑到芦花最深处,更沽村酒对斜阳。大千居士。 7.张大千疏影寒梅屏 款识:(1).深谢餐莫采,撷将冰雪华。清香归齿颊。毕胜委泥沙。爰。 (2).逸兴欲眠云,消闲自锄目。满径雪霜寒,有香清到骨。爰。 (3).雪里轻移玉一枝,已无猎猎朔风吹。此身不受寒威逼,莫忘山深雪压时。爰。 (4).盆盎自春风,虬枝堪屈铁。篱落冷香,不知是冰雪。爰。 (5).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似将纂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大千道者。 (6).影散小窻明,香落空斋满。本是神仙骨,岁忘冷暖。大千。 8.张大千张善孖英姿飒爽图 款识:英姿飒爽来酣戦,天假神柄专其雄。不肯低头在草莽,冥冥孤高多烈风。癸酉大千画草,善子画虎并集句。 9.张大千深山问道图 款识:磴道撑百盘,溪声碍九折。寻诗问苏黄,扪碑识元白。壑幽时养云,山逼古意月。侧足思慿栏,岩花飞艳雪。丙子

张大千作品赏析

张大千作品赏析 张大千是我国画坛一位举足轻重的国画大师,在不同的时代,其画风不同。将近晚年,张大千独自开创的泼彩画法,在我国的绘画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泼彩画法巧妙的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与西方绘画技巧结合。美术作品的鉴赏,和西方绘画不同,中国山水画主要在欣赏画家所要表达的意境,人物画主要在欣赏其神韵,花鸟画主要在欣赏其情趣。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被称为中国现在画坛三杰(张大千、溥心畲、黄君壁),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伟大艺术家。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方面卓有成就。张大千将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张大千的画风几经改变,到晚年时,自创泼彩画法。这种画法既保存了中国传统的绘画特色,又融入了西方绘画的技巧)。主要代表作品:《佳藕图》《爱痕湖》《长江万里图》《四屏大荷花》《八屏西园雅集》。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及不断的被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方美术,对古老的中国话形成了有力的冲击,迫使人们认真思考中国画如何发展的问题,从而引起了关于革新中国画的争论以及中国话创作实践中的多种探索。这些探索逐渐形成了两种类型的中国画:传统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前者除部分画家因只是固守前人技巧、风格而使作品缺少新意外,有一些画家则在努力继承传统的同时,力求在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上进行革新创造。(摘自《美术欣赏》修订版第八讲中国近现代绘画欣赏P51)其中,代表人物有绘画大师张大千。张大千在传统的中国绘画技巧上,结合西方绘画的色彩关系创作的泼彩法,极具代表意义。 《爱痕湖》是张大千泼彩画法的最具代表性的巨作。该作品创作于1968年,宽76.2厘米,长264.2厘米。爱痕湖其原型是瑞士的亚琛湖,张大千游历欧洲,曾在亚琛湖逗留两日,亚琛湖给张大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归国后,他以爱痕湖为主题,创作了许多画作,其中《爱痕湖》尤具代表性。在《爱痕湖》这幅作品上,有:“水悠悠漾爱痕,岸花摇影狎波翻。只容天女来修拱,不遣阿难着体温。”在画作的前面是青翠的山峦,后景则是一湾湖水,掩映其间,若影若现,还有淡墨和淡彩勾画的屋舍。这是张大千用西方的抽象派艺术与中国传统的绘画技巧相结合之作,也是他在中国传统绘画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上进行创新改革的一个成功之举。这不仅仅是张大千的绘画风格日渐趋向化境的象征,也是中国现在绘画艺术的“现代性突围”。 《爱痕湖》,具说张大千当年游历欧洲,是同一名女子前往亚琛湖逗留两日。似乎张大千游历至亚琛湖,不仅欣赏到了悦目的美景,也遇到了动心的情事。张大千把亚琛湖翻译为爱痕湖,必是在亚琛湖边发生了让张大千印象深刻的事,才有游历归来,以爱痕湖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绘画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反映画家内心世界,只有了解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才能真正的领悟与感受画家想要通过艺术作品告诉大家的思想。 《庐山图》气势磅礴,青绿水墨淋漓,辉映交融。全卷从左上方鄱阳湖,庐山含鄱口画起,从水天一色的鄱阳湖进入云气晖映的崇山峻岭之中。山中雨雾飘渺,壑底生烟,峰上重重密林,后面的峰峦时隐时现。画中屋宇亭桥依稀可见,烟消云散处峰峦林木详实细密,深沉之处既虚又实,泼重墨、重彩如黑云蔽日。 展开画幅,气势雄伟,摄人心魄:下部古木森然,郁郁葱葱,上部峰峦叠嶂,逶迤起伏,变幻无常。山中屋宇、楼阁、小桥、茅屋星罗棋布,若隐若现。正中则是一瀑飞泻,紫烟缭绕,左上角浩浩淼淼,似见彼岸,应该是长江吧。虽说用的是张大千晚年的泼墨泼彩法,但与常见的不尽相同。画面上群山丛树还是实笔多,勾勒精到、皴擦厚实、点染凝重,与泼墨泼彩形成的云雾虚幻相映衬,更显得苍苍莽莽,瑰丽绚烂。张大千在画上自提诗云:“从君侧看与横看,叠壑层峦杳霭间。仿佛坡仙开笑口,汝真胸次有庐山。远公已过无莲社,陶令

张大千题画诗词精选

张大千题画诗词精选! 三姝媚·题天女散花图天风吹不断。 惹娇红纷飘堕,愁沾怨瑟瑟,云裳拥翠軿, 无奈凤恬鸾懒。 月姊相逢,曾记得,霞绡亲剪。 病起维摩,烦恼依然,鬓丝嗟晚。 谁念春光回换。叹几度随潮泪痕,同散一榻枯禅。 任此间儿女梦,葱魂蒨触处,花空环佩, 杳歌尘栖扇。 侭有情缘,弹指余香未浣。——丙子初作于网师园浣溪沙·题巫峡图妾自长干近凤台。君行潋滟浪成堆。 愁风愁水日千回。 断雁不传云路外,寒鸦为自引舟来。 襄王神女费疑猜。点绛唇·书雁荡大龙湫图石栋飞虹,砉然匹练垂天际。 跳珠委珮,迤逦沾衣翠。 荡涤烟云,人在蕊宫里。空凝睇。 明朝吟思,梦觉银潢水。 雁宕山奇水奇,微苦无嘉树掩映其间耳。——此写西梁瀑布,因于岩石上添写一松,思与黄山并峙宇宙间也。图成更倚点

绛唇题之。——春间与蓬莱于非闇、南海黄君璧、武进谢稚柳同游兹山,永嘉方介堪为向导,下榻雁影山房,乐清张今索余辈作画,其时诸人皆无印,乃由介堪急就凿一章,文曰:东西南北之人。迄今诸人风流云散,惟与非闇犹得朝夕相见耳。偶忆及之,因书画上。谒金门·题画秋萧索。灯火新凉帘幕。 翠被不禁怜晓薄,南楼闻画角。 想见冰壶玉萼。一夜西风开却。 梦里乌啼残月落。幽香无处着。前调·书雁宕大龙湫图岩翠积。映水渟泓深碧。 中有蛰龙藏不得,迅雷惊海立。 花草化云狼籍。界破遥空一掷。 槛外夕阳无气力。断云归尚湿。——四十年前同南海黄君璧、蓬莱于非闇、永嘉王介堪、武进谢稚柳游雁宕山,观瀑大龙湫,倚此辞,曾为县令作词,当时俱无印章,介堪磨小凿刀,即席刻东西南北之人,为一时乐事。回首前尘,真如梦寐。夏中箧中得此词,遂作图并记其上。蜀郡八十一叟张大千爰杏花天 题巫峡清秋仿吾家张僧繇笔逝波也带相思味。总付与,消魂眼底。 千愁唤起秋云媚。绰约风鬟十二。过朝两眉消梦翠。顿减了、襄王英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