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代码-5
- 格式:doc
- 大小:381.50 KB
- 文档页数:11
jsp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JSP(Java Server Pages)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语法和结构。
2. 学会使用JSP内置对象,如request、response、session等,并能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3. 掌握JSP与JavaBean、Servlet的交互方法,了解MVC设计模式在JSP中的应用。
4. 了解JSP的数据库连接技术,掌握JDBC的使用,能够实现基本的数据库操作。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JSP技术开发简单的动态网页,实现用户与网站的交互。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根据项目需求设计合理的JSP页面。
3. 提高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通过编写JSP代码,实现功能模块的搭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JSP编程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注重代码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其在项目开发中能够与他人有效沟通,共同完成任务。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本课程为计算机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Java基础。
2. 学生为高中年级,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实践经验不足。
3.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JSP基础语法与结构- JSP页面基本结构- JSP脚本元素- JSP指令与动作元素- JSP内置对象介绍2. JSP内置对象与应用- request对象的使用- response对象的使用- session对象的使用- application对象的使用- 其他内置对象(如out、page、config等)3. JSP与JavaBean、Servlet的交互- JavaBean的概念及使用- Servlet的生命周期与基本方法- JSP、JavaBean、Servlet之间的数据传递与调用4. MVC设计模式在JSP中的应用- MVC模式的概念与作用- JSP中实现MVC模式的方法- 案例分析与实践5. JSP数据库连接与操作- JDBC基本概念与使用方法- 数据库连接池技术- 常用数据库操作(查询、插入、更新、删除)- JSP与数据库的综合应用案例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JSP基础语法与结构(2课时)2. JSP内置对象与应用(3课时)3. JSP与JavaBean、Servlet的交互(4课时)4. MVC设计模式在JSP中的应用(3课时)5. JSP数据库连接与操作(4课时)教材章节关联:1. JSP基础语法与结构(教材第1章)2. JSP内置对象与应用(教材第2章)3. JSP与JavaBean、Servlet的交互(教材第3章)4. MVC设计模式在JSP中的应用(教材第4章)5. JSP数据库连接与操作(教材第5章)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JSP的基础知识、语法和内置对象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关于USMLE教材:USMLE考试教材非常多,根据过来人的经验,我们对于教材做了评述,请谨慎辨别。
Step1-First Aid Step1:国内外考生必备书,适合考前冲刺阶段,基本上就是本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的总集。
(冲刺,非基础学习,还是要看些基础书)---Pathology:Step1考试中的重中之重,必须重点准备,准备可分为新手、进阶两个阶段1.入门:BRS pathology简洁易懂,内容较无延展,适合初学时候看。
2.进阶:Glojan Rapid Review内容多,但延展很多,绝对是经典,建议有一点病理基础后再钻研。
3.高效:Pathoma(视频+书本),目前主流的高效病理复习方法,可让中国学生快速理解与考试相关的病理知识。
/4.习题:Robbins and Contran,Review of Pathology,是本综合型的题库,出题方式与实际考试类似,较少思维上的曲折,适合一开始训练对题目的反应、加深病理知识的印象。
-Physiology:1.Kaplan Lecture&Lecture Notes:Kaplan生理部分还是讲的可以的,Lecture notes中有图表等能帮助理解。
2.BRS PhysiologyBRS系列的特色就是简单明了,都是以bullet points名列,适合考前突击生理使用。
-Pharmacology:Kaplan Lecture&Lecture Notes-应用这一本+视频+题库跟FA对付药理足矣。
Video讲述机制还是比较清楚,建议配合着看。
-Microbiology/Immunology:Kaplan Lecture&Lecture Notes-基本的概念和考点都讲述清楚,视频中有些图配合着看可以能帮助理解。
-Biochemistry,Molecular Biology,Genetics:Kaplan Lecture&Lecture Notes-Biochemistry部分讲述的不错,Genetics跟Molecular感觉还可以在清晰一些,配合着FA看,跟题库补充还是可以有很好的效果的。
《质量分析与改进》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3225B1 英文名称:Quality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学分/学时:3/48 适用专业:质量管理工程、工业工程专业开课学院:商学院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后续课程:项目质量管理一、课程目标目标1:掌握质量分析与改进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目标2:掌握收集数据,根据数据特点运用统计学方法发现质量问题、分析质量问题。
目标3:通过实验、案例分析,掌握运用所学质量分析与改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内容(一)质量分析与改进理论知识模块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4课时)1.1质量分析活动。
(2课时)1.2质量改进的概念。
(1课时)1.3质量改进的工作程序。
(1课时)(二)调查表模块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6课时,含学生上课展示4课时)2.1调查表及其应用范围。
(1课时)2.2调查表的应用程序。
(1课时)2.3学生上课PPT展示。
(4课时)(三)原因分析模块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3.5课时,含实验1课时)3.1企业的质量分析工作要点。
(0.5课时)3.2原因分析的要点。
(0.5课时)3.3原因分析的程序。
(0.5课时)3.4因果图、因素展开型系统图、关联图的适用条件。
(2课时,含实验1课时)(四)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模块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4.5课时,含实验3课时)4.1方差分析。
(1.5课时,含实验1课时)4.2回归分析。
(1.5课时,含实验1课时)4.3假设检验。
(1.5课时,含实验1课时)(五)头脑风暴法的应用(学生自主学习)5.1头脑风暴法的基本概念。
5.2开拓性思维的激发条件。
5.3头脑风暴法的应用程序。
5.4头脑风暴法可借鉴的技法。
(六)质量分析与改进方法工具模块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28课时,含实验12课时)6.1 水平对比法。
(0.5课时)6.2 流程图。
(0.5课时)7.1 排列图。
(1.5课时,含实验1课时)7.2 直方图。
python课程设计参考文献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Python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2. 学会使用Python进行基本的输入输出操作;3. 掌握使用变量进行数据存储和简单运算;4. 理解并能运用基本的控制结构,如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5. 了解Python中的列表和字典数据结构,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数据处理。
技能目标:1. 能够编写简单的Python程序,实现问题求解;2. 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掌握代码调试和错误处理的基本方法;3. 学会使用Python标准库进行常见的数据处理和分析;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成果的团队精神;3.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坚持不懈解决问题的意志力;4. 引导学生认识编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Python编程入门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编程知识和技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编程知识;2. 采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3. 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4. 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二、教学内容1. Python编程环境搭建与基本操作- 安装Python解释器和IDE- 运行第一个Python程序- 掌握基本的输入输出函数2. 变量与数据类型- 变量的概念与使用- 数据类型:整数、浮点数、字符串- 运算符与表达式3. 控制结构- 条件语句:if-elif-else- 循环语句:for循环、while循环- 控制结构的应用实例4. 列表与字典- 列表的创建与操作- 列表推导式- 字典的创建与操作5. 函数与模块- 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参数传递与返回值- 模块的导入与使用6. 代码调试与错误处理- 常见错误类型与原因- 使用try-except进行错误处理- 调试技巧与优化建议7. 实践项目与案例分析- 项目一:编写一个计算器程序- 项目二:制作简易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案例分析:Python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Python编程环境搭建与基本操作第2周:变量与数据类型第3周:控制结构第4周:列表与字典第5周:函数与模块第6周:代码调试与错误处理第7周:实践项目与案例分析教材关联:本教学内容与《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教材相关章节紧密关联,涵盖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控制结构、函数与模块等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Python编程的核心知识。
《有机化学》Ⅳ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有机化学Ⅳ,Organic ChemistryⅣ课程号(代码):-5课程类别:基础课学时:64 学分:4教学目的及要求:有机化学是医学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后期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要求如下:一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法、主要理化性质、了解重要合成法及官能团的鉴别。
二、正确理解现代化学键理论(原子轨道杂化、σ键、π键及大π键)、电性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场效应)、立体效应、共振论、典型的反应机理(亲电反应、亲核反应及游离基反应)及立体异体、构象分析等基本概念,并用来理解或解释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本课程适用于临床医学七、八*、五年制学生、卫生五年制、四年制本科学生,讲课64学时。
其中划线内容为重点内容或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学时)有机化学中的化学键——共价键的形成及参数。
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概念。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二章烷烃(4学时)第一节烷烃的结构和异构现象烷烃的结构——碳原子的SP3杂化)。
σ键的形成及特点。
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碳链异构和构象异构。
第二节烷烃的命名烷烃的通式和同系列,普通命名法:烷基、饱和碳原子及氢原子的类型。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顺序规则。
第三节烷烃的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卤代反应及卤代反应机制;1º、2º、3º氢的活性。
自由基的稳定性顺序。
生物体内的自由基及自由基反应。
第三章烯烃、炔烃、二烯烃(7学时)第一节烯烃和炔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碳原子的SP2杂化和SP杂化。
π键的形成及特点。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顺反异构的概念,产生条件,顺反异构的命名法(顺反和Z、E构型标记法)。
烯烃和炔烃的化性:与亲电试剂加成、马氏规则、氧化反应。
web课程设计作业代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Web开发的基本概念,掌握HTML、CSS和JavaScript的基础知识;2. 学会使用网页开发工具,如Visual Studio Code、Sublime Text等;3. 掌握网页布局、样式设计和基本交互功能实现的方法;4. 了解Web前端框架和库的使用,如Bootstrap、jQuery等;5. 学习基本的网站优化和调试技巧。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编写结构清晰、符合W3C标准的HTML和CSS代码;2. 能够运用JavaScript实现简单的前端交互功能;3. 能够使用Web前端框架和库快速开发网页;4. 能够对网页进行基本的优化和调试,提高页面性能;5. 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注重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敢于面对编程挑战,勇于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其关注网站安全、用户体验等方面;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循道德规范,尊重他人劳动成果;5. 激发学生关注互联网行业动态,提高职业素养,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Web前端开发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互联网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Web前端基础知识:- HTML:标签、属性、文档结构;- CSS:选择器、盒模型、布局、样式优先级;- JavaScript:基本语法、函数、事件处理、DOM操作。
2. 网页开发工具的使用:- Visual Studio Code、Sublime Text等编辑器的安装与配置;- 代码高亮、代码提示、自动完成等功能的介绍。
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教材yyyy-mm-dd日期:批准:yyyy-mm-dd 日期:审核:yyyy-mm-dd 日期:审核:yyyy-mm-dd 日期:拟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目 录265.8.6 高速板的额外的忠告(Extra Hints for High-speed Boards) (25)5.8.5 规范的层堆积(Classic Layer Stacks) (25)5.8.4 路径密度对比层数(Routing Density Versus Number of Routing Layers) (24)5.8.3 选择线径尺寸(Selecting Trace Dimentions) (23)5.8.2 底板(Chassis Layer) (22)5.8.1 电源和地设计(Power and Ground Planning) (22)5.8 印制板层数是怎样堆积的(How to Stack Printed Circuit Board Layers) (22)5.7.6 使用一系列端点来降低串扰(Using Series Terminations to Reduce Crosstalk) (21)5.7.5在两根线的串扰特性(Characterizing Crosstalk Between Two Lines) (19)5.7.4 近端串扰怎样变成远端问题(How Near-end Crosstalk Becomes a Far-endProblem) (19)5.7.3 相互感抗和相互容感的结合(Combining Mutual Inductive and Mutual CappacitiveCoupling) (18)5.7.2 容感耦合方式(Capacitive Coupling Mechanism) (15)5.7.1 感应耦合机制(Inductive Coupling Mechanism) (15)5.7 近端和远端串扰(Near-end and Far-end Crosstalk) (13)5.6 保护路径(Groud Traces) (11)5.5 电源和地指(FINGERS )的串扰(Crosstalk with Power and Ground Fingers) (10)5.4 交叉开口地平面的串扰(Crosstalk in Cross-hatched Ground Places) (7)5.3 窄条地平面的串扰(Crosstalk in Slotted Ground Places) (5)5.2 固定地平面的串扰(Crosstalk in Solid Ground Places) (3)5.1 高速电流在最少的感应系数路径流动(High Speed Current Follows the Path forLeast Inductance) (3)第 5 章 地平面和层堆积...........................................................第 5 章 地平面和层堆积摘要:在高速数字系统中,地和电源平面主要有三个重要的作用:1) 对数字交换信号提供稳定的参考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