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备课资料【练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3课《隆中对》

语文:备课资料【练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3课《隆中对》

语文:备课资料【练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3课《隆中对》
语文:备课资料【练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3课《隆中对》

《出师表》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

《出师表》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表, 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

一种文体,奏议的一种,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国政治家.军事家.主要著

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

二、字词解释

1. 崩殂: 死 .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 死亡 2 秋: 时

3. 殊遇,优待.厚遇

4. 光:发扬光大

5. 开张圣听: 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

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6. 恢弘: 发扬扩大,也:作“恢宏.” 7. 引喻: 称引譬喻

8. 义: 适宜.恰当 9. 宫中: 皇宫中 10. 府中: 朝廷中 11. 臧否: 善恶12. .陟: 奖惩 13. 刑: 罚 14. 昭: 表明彰显 15 理: 治 16. 简拔: 选拔17. 遗: 给予 18. 咨: 询问 19 裨: 弥补 20 性行淑均: 淑: 善均: 平

21 猥: 辱 22 驱驰: 奔走效劳 23. 倾覆: 兵败 24 .尔来: 那时以来 25 .夙: 早晚 26 不毛:不长草的地方27.驽钝: 比喻才能平庸. 驽: 劣马,走不快的马. 钝:

刀刃不锋利28.攘除: 排除.铲除 29. 损: 除去 30 益: 兴办.增加 31. 慢: 怠慢.

疏忽 32.彰: 表明.显扬 33 .咎: 过失 34. 诹: 询问 35. 雅言:正言

36.效: 实现 37. 临: 面对 38. 诚: 确实

三、用原文语句回答:

1. 分析蜀国(益州)当时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

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2. 作者分析当时有力的主观条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3. 表达蜀国形势危机,令人担忧的语句: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4. 形成有力主观条件的原因是:盖追先帝之殊遇,预报之于陛下也

5. 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1)开张圣听(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

否,不宜异同; (3)亲贤臣,远小人

6. 作者提出“开张圣听”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以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8. 体现’赏罚分明”的句子(第二段中提出的建议的具体内容):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

臧否,不宜异同

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本文中意思一致的句子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0.强调依法办事的语句(如何具体执行,”赏罚分明”):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2.第二段中提出怎样的劝诫: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13.严明赏罚的目的是: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14.推荐”郭攸之”等人的原因是: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拨以遗陛下

15.提出亲贤的具体做法是: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恶以咨之,然后施行

16.任用这些贤臣带来的好处是: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17.推荐将军向宠的原因是: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18.如何具体举用向宠: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19.任何向宠带来的良好局面好处是: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0.作者认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本段的中心句)“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亲贤臣,远小人

21.作者认为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亲小人,远贤臣

22.作者提出”亲贤远佞”建议的原因是:(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两汉历史经验教训的句子)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4.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5.(1)写作者生活恬淡,无意于功名利禄的语句(表明作者的志趣,抱负,品格高远,生性超凡脱俗.不求功名,默默为蜀汉效力)

(2)作者自述心志,表明自己志趣淡薄,无意于功名的名句

(3)诸葛亮《诫子书》中有一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表现了作者恬静寡欲,但又志趣过人,由此可联想到<<出师表>>中的一句话

(4)与”人到无求品自高”一句,表达了一种旷达高远的人生境界,意境相同的句子(5)表明作者“静以修身”“淡泊明志”的过人志趣的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6.概述”三顾茅庐”的故事即”感激”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27.成语”三顾茅庐”出自于<<出师表>>中的原句(唐代诗人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写到”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其中第一句在本文中的原句是): 三顾臣于草庐之

中,

28.作者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愿为先帝奔走效劳的句子: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29.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历史的句子: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31.体现”白帝城托孤”的句子: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32.受命以来的心情是:(“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3.受命以来的行动是: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34.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是: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5.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出师前的有利条件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6.诸葛亮提到“先帝临崩寄臣以大事”,“大事”指(写出师表的战略目标,自己的职分的句子)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7.表达作者思想情感,贯穿全文的句子(诸葛亮一切行动的情感基础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8.作者对汉室刘氏父子衷心,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为:报先帝,忠陛下

39.表明作者严于律己的句子:不效则治臣之罪

40.作者向后主提出的希望是: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五、问答题

1.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请求出师北伐,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表达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2.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哪一条是主旨所在?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 主旨是: 亲贤远佞

3.这篇表文的主旨是什么?

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4.怎样理解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之间的关系?

以广开言路为基础,用赏罚分明的手段达到亲贤远佞的目的, 亲贤远佞是核心

5.诸葛亮为什么要自叙本志和白帝城托孤?

表现刘备的知遇之恩和对他的极度信任,说明了创业维艰,表达了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情希望后主支持北伐

6.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自叙本志和出身的?

对先主刘备的怀念,感激之情,以及对刘氏父子的效忠之情

7.为什么在分析不利的形势之后又引出有利的主观条件呢?

要后主即意识到客观形势的危机,又树立兴复汉室的信心

8.作者在第二段针对什么情况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

针对刘禅跟宫中亲近,宠信宦官等小人,跟府中疏远,有所偏袒,如任其发展下去,则内外异法而政治不行,法治不行则在诸葛亮离开国都的情况下,政局必乱.

9.“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其中“报先帝”一语呼应上文哪两件事?

三顾茅庐和白帝城托孤

《隆中对》练习题

一、文学知识

《隆中对》节选自《·》,作者,.字(音),是朝人,家,所著本书共卷,记载三国时期、、三国的历史。对,是的意思。

二、翻译句子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回答问题

1.解释加点字

⑴亮躬耕陇庙躬:

⑵将军宜枉驾顾之顾:

⑶欲信大义于天下信:

⑷隆中对对:

⑸非惟天时非惟:

⑹将军既帝室之胄胄:

⑺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存恤:

⒉.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⑴①好为《梁父吟》为:

②谓为信然为:

③以弱为强者为:

④贤能为之用为:

⑤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为:

⑵①先主器之之:

②今操已拥百万之众之:

③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之:

④先主解之曰之:

⑤孤之有孔明之:

⑶①因屏人曰因:

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因:

⑷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于: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于:

③曹操比于袁绍于:

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于:

⒊“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用孟子的话该如何说?

⒋公元200年,袁绍的几十万大军被曹操的几万兵力打败,成为“以弱胜强”的战例。请再

举一个以弱胜强的战例。

⒍“三顾茅庐”的故事在本文中只有一句话,请你找出这句话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⒎诸葛亮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当时的形势?

⒏诸葛亮为刘备设计了怎样的政治蓝图?(请用原文回答)

⒐文中写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话后,只说了一个“善”字,请你联系上下文,用第一人称描写一下刘备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

⒑“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怎样的态度?

答案

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陈寿承祚晋《三国志》魏、蜀、吴

三、⒈⑴亲自⑵拜访⑶通“伸”伸张⑷对答⑸不仅仅⑹后代⑺爱惜⒉⑴①做,引申为唱,吟诵②是③变为④替⑤作为⑵①他②的③它,代益州④他们,代关、张⑤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⑶①于是,就此②凭借⑷①跟,和②在③跟,和④向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⒋长勺之战,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强大的齐国⒍“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如此,刘备于是就亲自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⒎从曹操、孙权、荆州和益州的地理位置、民心所向及刘备的“思贤如渴”等方面分析了当时的形势。⒏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⒐示例:太精彩了!孔明真是神人啊!真乃天助我也!有了孔明,不愁我大业不成! ⒑表现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态度

语文:备课资料【练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3课《隆中对》

《出师表》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 《出师表》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表, 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 一种文体,奏议的一种,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国政治家.军事家.主要著 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 二、字词解释 1. 崩殂: 死 .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 死亡 2 秋: 时 3. 殊遇,优待.厚遇 4. 光:发扬光大 5. 开张圣听: 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 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6. 恢弘: 发扬扩大,也:作“恢宏.” 7. 引喻: 称引譬喻 8. 义: 适宜.恰当 9. 宫中: 皇宫中 10. 府中: 朝廷中 11. 臧否: 善恶12. .陟: 奖惩 13. 刑: 罚 14. 昭: 表明彰显 15 理: 治 16. 简拔: 选拔17. 遗: 给予 18. 咨: 询问 19 裨: 弥补 20 性行淑均: 淑: 善均: 平 21 猥: 辱 22 驱驰: 奔走效劳 23. 倾覆: 兵败 24 .尔来: 那时以来 25 .夙: 早晚 26 不毛:不长草的地方27.驽钝: 比喻才能平庸. 驽: 劣马,走不快的马. 钝: 刀刃不锋利28.攘除: 排除.铲除 29. 损: 除去 30 益: 兴办.增加 31. 慢: 怠慢. 疏忽 32.彰: 表明.显扬 33 .咎: 过失 34. 诹: 询问 35. 雅言:正言 36.效: 实现 37. 临: 面对 38. 诚: 确实 三、用原文语句回答: 1. 分析蜀国(益州)当时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 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2. 作者分析当时有力的主观条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3. 表达蜀国形势危机,令人担忧的语句: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4. 形成有力主观条件的原因是:盖追先帝之殊遇,预报之于陛下也 5. 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1)开张圣听(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 否,不宜异同; (3)亲贤臣,远小人 6. 作者提出“开张圣听”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以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8. 体现’赏罚分明”的句子(第二段中提出的建议的具体内容):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 臧否,不宜异同 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本文中意思一致的句子是:

九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

九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

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课文共7段,总体结构是总——分——总的形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2-6)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7)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三、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的论述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愿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本段末尾的“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生动有力地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2、学习第二部分 朗读第3、4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次。 思考:⑴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⑵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3段作者阐述了什么叫做“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情,“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说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4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

九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供参考)

活动日期:15.3.5 周次:1 参加人:毛慧慧孙慧娟王静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锐角三角函数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8、9节课的练习内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毛慧慧: 活动日期:周次:3 参加人:毛慧慧孙慧娟王静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第二十一章解直角三角形的复习小结,20.1二次函数和20.2二次函数的图象(1-2)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8、9节课的练习内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孙慧娟: 活动日期:周次:5 参加人:毛慧慧孙慧娟王静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甘肃省武威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隆中对》教案3新人教版

隆中对 章节(课题) 名称隆中对学时 3 总课 时 三维目标知识 技能 1、熟悉课文,疏通文意,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内容 过程 方法 了解文章结构严谨、主次分明的说理方法;学会用正面描写与侧 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抓住“诸葛亮对策要点是什么、 提出了哪些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三个问题,揣摩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时诸葛亮在青年时代就有远大抱负、非凡才能和卓越见识,并 从中受到教益,立志早日成才,谱写青春华章。 学生特征分析教 学重点理解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把握其要旨及战略方针。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精练的语言。 教 学 难 点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诸葛亮在三国历史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师生互动过程设计意图教学札记 一、新课学习(一)、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结构 一、(第1段)诸葛亮年轻时事情,着重 表现诸葛亮的抱负。 二、(第2段)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三、(第3、4、5段)刘备问计,诸葛亮 对策。 四、(第6段) 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二)、师生共同分析第一部分的内容 1.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在全文中有 什么作用? 明确:介绍诸葛亮的身份及才干和抱负。 身份——躬耕陇亩(身世平凡,乃一介布 衣) 才干及抱负——“为《梁父吟》”。“每 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表现了他有远大抱负) 可见他是一个隐居的有才干的人,为下文 做铺垫。 (三)、师生共同分析第二部分的内容 理清文章 的思路, 易于理解 课文内容 品味文中 的深层含 义

二、课文解读1.第二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在全文中有 什么作用? 明确: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从侧面 烘托了他的才干。 “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 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 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 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 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 往,乃见”埋下伏笔。又从侧面烘托了 他的才干。 (一)、引导学生分析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在这一部分里, 诸葛亮十分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 势,推断了未来的发展,为刘备确定了建 立霸业,复兴汉王朝的政策和策略。 1这一部分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刘备三顾问计,诸葛亮倾心对策 2.“凡三往,乃见”既表现了诸葛亮的谨 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的求贤若渴。 3.刘备问计的语言有何特点? 谈话简明得体,语气委婉有致,态度谦虚 诚恳,流露了对汉室江山的焦虑心情。 4.读第四段,说说隆中对策可分为几层? 统观对策全文,可分三层: 1.分析曹操、孙权两大集团的状况,分 清敌友,采取不同的方针(“自董卓已 来……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2.指出荆、益二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和夺取的可能性(“荆州北据汉、沔…… 智明之士思得明君”); 3.归纳战略方针并指出光明的前景 (“将军既帝室之胄……汉室可兴 矣”)。 5.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 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 倾颓”,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 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 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 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为敌的结论。 6.接着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 什么? 明确:从政权、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了 分析。结论是孙、曹矛盾,可结为外援。 7.曹操,孙权不可争,不可图。那么对 刘备来说,可争,可图的是哪里呢? 荆州和益州 8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 理解隆中 对策的主 要内容, 把握其要 旨及战略 方针。

2016秋人教版语文九上第23课《隆中对》练习题及答案

23 隆中对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句。 2、概括分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形势推断与战略方针。 3、学习文章突出重点裁剪材料的笔法。 【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就是____,____朝______家。 【词语解释】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 (1)亮躬.耕陇亩( ) ( ) (2)时人莫之许.也( ) (3)谓.为信然 ..( )( ) (4)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 ) (5)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 ) (6)将军宜枉驾顾 ...之( )( ) (7)因.屏人曰( ) (8)欲信.大义于天下( ) (9)遂用猖蹶 ..( ) (10)然志犹未已.( ) (11)自董卓已.来( ) (12)则名微而众寡 ..(.) (13)抑亦人谋也( ) (14)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 ) (15)利尽 ..南海( )( ) (16)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 (17)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 ) (18)总揽.英雄( ) (19)保其岩阻 ..( ) (20)内修政理.( ) (21)诚.如就是( ) (2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 (23) 于就是 ...与亮情好日.密( )( ) (2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 )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 (1)为:①好为.“梁父吟”( ) ②谓为.信然( )③以弱为强( ) ④贤能为之用( ) (2)之:①时人莫之.许也( )②先主器之.( )③将军宜枉驾顾之.( ) ④将军身帅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⑤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划分句子节奏】 4、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只划一处。 (1)时人莫之许也。 (2)将军宜枉驾顾之 (3)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翻译句子】 5、翻译下列句子。 (1)时人莫之许也。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3)由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4)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九年级上册语文六单元《出师表》集体备课记录

九年级上册语文《出师表》集体备课记录

①未尝不叹息痛恨 ..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 ②臣本布衣 ..(古义:指平民今义:用布做的衣服)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言行恶劣) ④由是感激 ..(古义:感慨激动今义:感谢) ⑤开张 ..圣听(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业) ⑥临表涕.零(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⑦遂许先帝以驱驰 ..(古义:奔走效劳今义:驱赶、奔跑) (3)一词多义 ①遗深追先帝遗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是与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读“wèi”,给予) ②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动词,判定,评定) 每与臣论此事(动词,谈论) ③效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动词,奏效、实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名词,效用,这里是“任务”的意思) ④以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表目的,用来)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介词,因为)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连词,从而) (4)词类活用 ①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做动词,发扬扩大) ②亲贤臣,远小人(亲:形容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 ③此皆良实(良实:形容词作名词,贤良诚实的人) ④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⑤深入不毛(毛:名词作动词,长庄稼) ⑥优劣得所(优劣:形容词作名词,指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 ⑦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作奸犯科:动词作名词,奸邪的事) 3.作者链接。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 4.文体链接。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5.背景链接。 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其时蜀汉已从猇(xiāo)亭(今湖北宜昌)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三、合作探究及展示 1.翻译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翻译课文,注意直译做到:字字落实。 2.理清文章结构,划分层次: 【交流点拨】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段):指明危机,提出建议。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贤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6-7段):追忆往事,陈述理由。追述先帝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 第三部分(8-9段):分清责任,表明决心。点明出师本义,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英语科组九年级英语上册集体备课稿

英语科组九年级英语上册集体备课稿 课题:Unit2 Saving the Earth Topic1 Pollution has caused too many problems. 主备教师:副备教师: 时间:第四周九(2)班2016年9月22日 一、Teaching aims 1.Knowledge aims: 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巩固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用法和区别。 能够用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描述过去和现在的变化。 正确使用there be sth./sb. doing sth.来表达“有某人/物正在做某事”。 2.Skill aims: 能听懂描述环境变化的对话,区别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能理解和运用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来进行听、说、读、写活动。 3.Emotional aims: (optional)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并树立环保意识。 4. Culture awareness: (optional)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变化,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 二、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1. Key points: Words and phrases: bee, butterfly, mess, shame, several, pollute, waste, villager, destroy, cut down, goodness, pour, see sb./sth. do sth., see sb./sth. doing sth., cut down, my goodness Sentences: What a shame! / What a mess! The flowers and grass have gone! What has happened here? There be sth./sb. doing sth. There are several factories pouring waste water into the stream. Everything has changed. Grammar: differences between Simple Past and Present Perfect tense.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材料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材料 教学内容:第21章二次根式 21.1 二次根式约2课时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约2课时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约3课时 小结:约2课时 三、课标要求 作为二次根式乘、除法与加减法的过渡桥梁的“最简二次根式”这一节课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必须先复习与巩固已学过的乘、除法知识。另一方面本小节的内容 显然是下一小节“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的基础 因为加减法就是在识别“同类的”最简二次根式的前提下进行的。目的与要求 本课的内容比较单纯,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化简一个二次根式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当然,这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最简二次根式,即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不在于能否背出定义,关键还是遇到实际式子能够加以判断,也就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应在练习中让学生熟悉这个概念。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并借助实物投影以扩充教学容量。背景 在实际问题中 遇到二次根式 一般应把它先化简 这会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 把二次根式化简 至少有以下三种用途

1 、把一个二次根式化简后 可避免因误差积累而造成的结果不准确。 2 、把两个二次根式化简后 它们的乘除法运算可能变得简单 3 、把一组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可以对同类二次根式进行加法、减法 运算。 学生们在前面已经看到了这些用途,实际上看到这些用途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是 从这些用途中领会把复杂化为简单,把未知化为已知,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思想方法。 四、中招考点 1.二次根式 式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 同时满足: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分母中不含根号); ②被开方数中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5.分母有理化及有理化因式 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若它们的积不含二次根式,则称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6.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九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日期: 15、3、5 周次: 1 参加人:毛慧慧孙慧娟王静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锐角三角函数与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8、9节课的练习内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毛慧慧:

活动日期: 15、3、22 周次: 3 参加人:毛慧慧孙慧娟王静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第二十一章解直角三角形的复习小结,20、1二次函数与20、2二次函数的图象(1-2)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8、9节课的练习内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孙慧娟:

参加人:毛慧慧孙慧娟王静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解直角三角形小结与二次函数及图象4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共5个教案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月考试卷的分工与重点、难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王静:

九年级数学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整理好)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创新课例陈家湾中学 活动时间2019年3月活动地点301办公室 科目数学年级九年级 课题24.1.2垂直于弦的直径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圆中的基本概念,会判断圆心角,基本掌握圆心角的相关性质,熟练掌握了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并能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因此,本节课设计了自学和探究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交流的空间,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材分析 《圆周角》这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第一节第四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弦、弧、圆心角等概念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出现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在圆的有关说理、作图、计算中应用比较广泛通过对圆周角定理的探讨,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同时教会学生从特殊一般的分类讨论的思维方法。因此本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一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研究圆与其它平面几何图形的桥梁和纽带。 教研纪实 王艳芳:我在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在教学中尝试了“创造情景,提出问题;层层推进,提出猜测;相互交流,归纳提升”的教学策略,学生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中捕捉到学习的知识。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再让全班合作交流。本节课应该达到的目标是: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的两个特征、定理的内容及简单应用; 2、准确地运用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进行简单的证明计算。 孙兵兵: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任务分析

最新九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最新九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参加人:毛慧慧孙慧娟王静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锐角三角函数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8、9节课的练习内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毛慧慧:

活动日期:15.3.22 周次:3 参加人:毛慧慧孙慧娟王静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第二十一章解直角三角形的复习小结,20.1二次函数和20.2二次函数的图象(1-2)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8、9节课的练习内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孙慧娟:

活动日期:15.4.11 周次:5 参加人:毛慧慧孙慧娟王静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内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已完成解直角三角形小结和二次函数及图象4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二次函数的图象和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共5个教案3、集体备课其它内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月考试卷的分工和重点、难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内容: 王静: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 隆中对(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23 隆中对 教材分析 《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不同于小说《三国演义》的艺术演绎,它以历史的方式客观记录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的历史佳话,着力写诸葛亮为刘备所作的对策,集中表现了他“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精辟分析能力和卓越政治远见。学习此文,除了疏通文言词句,读懂文章内容,还要善于激发学生探讨评价和拓展延伸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对核心部分——隆中对策的分析,感受诸葛亮“中华民族智慧化身”的杰出才能,了解刘备与诸葛亮如鱼得水的君臣关系,品析陈寿裁减史料、突出重点、塑造人物的史家笔法,增加对三国历史和诸葛亮其人的认识,加大文化积累,为《出师表》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借助文言知识积累和相关注释疏通文章词句。 2.概括分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形势推断和战略方针。 能力目标 1.学习文章突出重点裁剪材料的笔法。 2.领会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诸葛亮的才能与人格魅力,培养博学善思、胸怀天下的志趣追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和概括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和提出的策略与方针。 突破方法:隆中对策是阅读分析的重点,涉及人名、地名和历史知识颇多,学生读通、读懂有一定难度,可利用手绘地图弄清地理方位和地方领主的形式化难为易,饶有兴味地展开学习。总结隆中对策可引导学生利用原文词句提取概括,培养其提炼概括的语文能力。 难点 领会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和叙事的精妙之处。 突破方法:本文塑造诸葛亮的形象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可运用寻找“亮点”的方式让学生捕捉一切表现人物的字句和细节,通过分析归纳解读写法。 教学方法 1.比较分析法:将本课写人叙事的方法与其他史传对比阅读分析其写作特色。 2.对话教学法:开设师生讲坛,教师主导,提出话题,采用对话形式进行深入分析。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 地点:九年级办公室时间:2018.9.7 人员: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主讲人:周斌 主题: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程解读教案 一、编排结构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九年级上册主要以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白话小说)和议论性文章为主,仍以专题、文体为内容安排,以单元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并另有文言文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本册教材分编有诗歌、小说、古代白话小说三个单元,诗歌单元以大自然的颂歌为主题,小说单元以少年生活为主题,古代白话小说单元主要以古典名著为主。议论性文章作为本册教材的重点,编有两个单元。一个是演讲和书信单元,以思想风采为主题,也兼顾议论的方法;一个是纯粹的议论文单元,是本套教材惟一按议论文文体安排的单元。以求知为主题,学习立论和驳论的特点和方法。文言文单元以史传为主题,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并承接以前的教材安排,编有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 二、教学目标 整套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设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本册教材侧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一)文学作品 1.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小说等文学样式。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议论文: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三)文言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诵读和背诵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学生素质 1、自主意识 本册教材以文学作品欣赏和议论性文章阅读为主,比前四册更注重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提示、研讨与练习主要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激活思维,激发情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并积极由课内学习向课外实践延伸。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语文能力,完成教学目标。 2、创造精神 本册教材因为内容题材的特点,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文学作品阅读更强调个性、创造性,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以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去感悟和思考,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写作上更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为他们提供自由和想象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尤其是对文学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 隆中对(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第23课隆中对(第2课时) 一、抓住“一”点,品文谈思 (二)一段佳话——三顾茅庐(多媒体出示话题二) 1.关于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际遇,史书和小说也都各有不同的记述,《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是刘备亲往寻访诸葛亮,也就是三顾茅庐,而《魏略》和《九州春秋》则说是诸葛亮主动去找刘备毛遂自荐。除去对史实的考证,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你更赞同哪种写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1)赞同刘备三顾茅庐,既能体现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风范,可以更好地解释为何他后来如此信任和重用诸葛亮,同时也为刘备与诸葛亮之间深厚的君臣之情作了铺垫,符合人们对诸葛亮智者和忠臣的双重认识。 (2)赞同诸葛亮毛遂自荐,他用卓然超群的智慧与远见说服了刘备。更符合一般意义上的君臣际遇,也能够体现其兼济天下的大志。 2.可以这样说,三顾茅庐的佳话无论真伪其实早已深入人心。可是,同样是三顾茅庐,读了《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对比本文“凡三往,乃见”的简短记述,为什么小说和史传的叙事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作者这样创作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1)《三国演义》是小说,作者的目的是要抓住读者,因此会在情节设置上大做文章,三顾茅庐深入人心,是一个亮点,所以不惜笔墨,设置悬念和误会,来体现刘备的思贤若渴和诸葛亮作为隐士的高深神秘。

(2)《三国志》作为史传文学,一要尊重史实,不能对情节夸大渲染。二者惜墨如金,此文重在突出诸葛亮政治才能,因此简写三顾而详析对策,意在用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打动读者。 (三)一席策论——运筹帷幄(多媒体出示话题三) 既然陈寿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实在精彩,那我们不妨将视线投注到这一席策论,看诸葛亮是如何运筹帷幄、三分天下的。 1.从诸葛亮所作的分析来看刘备有哪些可乘之机和优势? ①荆州:“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②“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③“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2.看来诸葛亮是为刘备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让刘备看到了前方的希望。那么,他又抛出了怎样的构想去点燃他的希望之灯,使他坚信“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呢? ①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②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③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④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四)一对君臣——如鱼得水(多媒体出示话题四)

九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文本

活动日期: 15.3.5 周次: 1 参加人:毛慧慧慧娟王静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锐角三角函数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集体备课其它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8、9节课的练习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容: 毛慧慧:

活动日期: 15.3.22 周次: 3 参加人:毛慧慧慧娟王静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 已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第二十一章解直角三角形的复习小结,20.1二次函数和20.2二次函数的图象(1-2)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集体备课其它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8、9节课的练习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容: 慧娟:

活动日期: 15.4.11 周次: 5 参加人:毛慧慧慧娟王静袁亚利 缺勤:无 集体备课容: 1、上次集体备课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情况;已完成解直角三角形小结和二次函数及图象4个教案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情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二次函数的图象和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共5个教案3、集体备课其它容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3)讨论月考试卷的分工和重点、难点。 4、下次集体备课分工情况: 主讲人及主要容: 王静:

九年级数学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0

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陈家湾中学 活动时间2015年11月活动地点301办公室 科目数学年级九年级 课题24.1.2垂直于弦的直径 主持人王艳芳记录人王艳芳主备人王艳芳参加人员王艳芳孙兵兵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圆中的基本概念,会判断圆心角,基本掌握圆心角的相关性质,熟练掌握了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并能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因此,本节课设计了自学和探究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交流的空间,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材分析 《圆周角》这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第一节第四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弦、弧、圆心角等概念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出现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在圆的有关说理、作图、计算中应用比较广泛通过对圆周角定理的探讨,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同时教会学生从特殊一般的分类讨论的思维方法。因此本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一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研究圆与其它平面几何图形的桥梁和纽带。 教研纪实 王艳芳:我在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在教学中尝试了“创造情景,提出问题;层层推进,提出猜测;相互交流,归纳提升”的教学策略,学生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中捕捉到学习的知识。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再让全班合作交流。本节课应该达到的目标是: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的两个特征、定理的内容及简单应用; 2、准确地运用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进行简单的证明计算。 孙兵兵: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九年级语文中考备考集体备课 九年级语文组 一、时间 2014年2月26日星期三下午第8节 二、地点 初三年级室 三、参加人 陈德君纪晓晨祁永更郑振荣 四、主讲人:陈德君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复习效率,从容面对2014年语文中考。我们在平日的教学中要精心研读中考试题,了解中考常考的知识点,围绕这些知识点重点讲解,着重复习,做到有的放矢。下面就2014年语文中考试题特点进行逐一分析。2014年语文中考考试形式为纸质测试,全卷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题类型有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观题包括简答题和写作题。具体内容如下: 一、试题分析: (一)、2014年海南中考语文试卷组成部分: 语文试卷由“基础知识与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与表达”四部分构成。“基础知识与运用”的考查以教材知识点为主,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及基本能力。 “古诗文积累及阅读”分默写和理解鉴赏两部分,涉及教材中诗、文的识记,词句及篇章的理解,表现方法的鉴赏等。 “现代文阅读”主要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考查学生积累、感受、理解、归纳、赏析文本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情感和艺术价值。 “写作与表达”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综合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 考试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默写内容为课程标准附录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7-9年级50篇。 (二)、2013年海南中考语文试卷分值: 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其中,“基础知识与运用”约20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约25分,“现代文阅读”“约25分,“写作与表达”约50分。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约20分) 积累和运用,是语文学科中基础的基础,也是中考试卷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中考试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积累和运用,虽然没有阅读和写作在中考试卷中所占的份额那么大,但它却有着较为庞大的队伍,涉及到写字、语音、文字、词语、句子排序、文学、文化常识、口语交际、综合实践、应用文写作等许多内容。试题的具体类别也较为庞杂:根据拼音写汉字,给汉字注音,辨析读音书写的正误,根据语境填写词语,辨析词语含义,续写句子,仿写句子,修改病句,名着阅读积累,口语交际,对联文化,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识记、应用文写作等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试题和部分主观试题。 1、这部分试题,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隆中对》课文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隆中对》课文原文及译文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

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译文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23课三顾茅庐原文翻译范文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隆中对》。精心为大家整理了23课三顾茅庐原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23课三顾茅庐原文翻译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23课三顾茅庐原文翻译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