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九下化学第十单元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人教九下化学第十单元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人教九下化学第十单元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人教九下化学第十单元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碱溶液的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碱的化学性质

(2)会写NaOH、Ca(OH)2分别与CO2、CuSO4、FeCl3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现象来理解碱的化学性质.

(2)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碱性质的开放性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碱的化学性质.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化学反应的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由对前面所学的稀酸化学性质的回忆,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碱溶液的化学性质。

1、碱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演示实验】

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让学生观察现象,然后总结得出:碱使紫色石蕊变蓝色,无色酚酞变红色。

2、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提问: 怎样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那么CO

2

与NaOH反应吗?

演示实验: CO

2

与NaOH溶液的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

CO

2+2NaOH=Na

2

CO

3

+H

2

O

设置探究实验: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做对比实验归纳总结: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与某些盐的反应

【演示实验】

(1) 在NaOH溶液和Ca(OH)

2溶液中分别加入CuSO

4

溶液,让学生观察现象并

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 在NaOH溶液和Ca(OH)

2溶液中分别加入FeCl

3

溶液,让学生观察现象并

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NaOH+CuSO

4=Cu(OH)

2

↓+Na

2

SO

4

Ca(OH)

2+ CuSO4=Cu(OH)

2

↓+CaSO

4

3NaOH+FeCl

3=Fe(OH)

3

↓+3NaCl

3Ca(OH)

2+2FeCl

3

=2Fe(OH)

3

↓+3CaCl

2

归纳总结:碱与某些盐的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本节小结:让学生相互讨论并说出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碱的哪几点化学性质?作业布置:配套练习33页第9题

板书设计:

二碱溶液的化学性质

1、碱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紫色石蕊变蓝色,无色酚酞变红色。

2、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生成盐和水

CO

2+Ca(OH)

2

=CaCO

3

↓+H

2

O

CO

2+2NaOH=Na

2

CO

3

+H

2

O

3、碱与某些盐的反应: 生成新盐和新碱

2NaOH+CuSO

4=Cu(OH)

2

↓+Na

2

SO

4

Ca(OH)

2+ CuSO

4

=Cu(OH)

2

↓+CaSO

4

3NaOH+FeCl

3=Fe(OH)

3

↓+3NaCl

3Ca(OH)

2+2FeCl

3

=2Fe(OH)

3

↓+3CaCl

2

Ca(OH)

2+Na

2

CO

3

=CaCO

3

↓+2NaOH

碱以及碱的化学性质辅导教案

碱以及碱的化学性质辅导教案

氢氧化钠(NaOH )是一种常见的碱,俗名叫苛性钠、火碱或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因此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等被腐蚀,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1、实验探究一:用镊子夹取3小块氢氧化钠分别进行实验(切忌用手拿)。 实验 现象 分析 观察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将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上,放 置一会儿 将氢氧化钠放入盛有少量水的 试管里,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注意:①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______,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_________,是________变化;潮解后的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产生_________而变质,是_______变化,所以氢氧化钠必须要_______保存。 ②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要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里,不能放在纸上,以防氢氧化钠腐蚀天平托盘;称量要迅速,以免潮解影响称量的准确性。 2、氢氧化钠的用途: (1)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因此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2)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 (3)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去污时就是利用这一反应原理。 (二)氢氧化钙[Ca(OH)2] 氢氧化钙也是一种常见的碱,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对皮肤,织物有较强的腐蚀作用,使用时应小心。 氢氧化钠腐蚀性实验 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鸡爪 洗净的鸡爪

1、实验探究二:取一小钥匙氢氧化钙,观察它的颜色和状态,然后放入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水,用玻璃棒搅拌,观察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情况。然后放置,使上层液体澄清。取出澄清的溶液,向其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物理 性质 颜色、状态 在水中的溶 解情况 化学性质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后,溶液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中也经常用 生石灰做干燥剂)。 用途 ①建筑上:用熟石灰与沙子混合来砌砖,用石灰浆粉刷墙壁。 ②树木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等的石灰浆,保护树木,防止冻 伤,并防止害虫生卵。 ③农业上:用石灰乳与硫酸铜等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用熟石 灰改良酸性土壤。 2、除了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外,常见的碱还有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钡[Ba(OH)2]、一水合氨(NH3·H2O)等。 思考与交流 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为什么会变质?变质的原理是什么? 2、怎样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沪教版

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学习目标: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4.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一般性了解两套装 置的区别。 学习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和获得 第一课时: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课堂学习: 一、引入: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 [问题情景] 1.为什么各种生物在消耗氧气,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却能几乎保持恒定? 2.你已知道氧气的哪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3.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学生交流] 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相关的整理:将学生所描述的有关性质列于黑板上) 二、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观察身边的空气,并阅读课本33—34页的部分内容。 [师生整理]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色、态、味、溶解性、密度(与空气比较)、三态变化 [问题情景] 大家知道,很多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你知道是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支持这些物质燃烧?请举例说明。 [实验演示] 少量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师生整理]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 [教师设疑]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那么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木炭、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实验演示] 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师生整理]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 [教师设疑] 1.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吗? 2.铁丝在纯氧中又能否燃烧? [实验演示] 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学生整理] 将以上实验现象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整理,填入课本35页表格中。 [教师讲解] 物质与氧气所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化学《氧气的性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壱、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分析 《氧气》是鲁教版八年级化学教材第四单元第二节教学内容。教材把氧气作为第四单元课题二教学内容,目的是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开始具体物质知识的学习。加之,它是学生已学习了有关空气的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比较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为以后系统的学习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制取方法和性质等起着铺垫作用。 本课题包括氧气实验室制取方法,氧气的性质和氧气的循环等三部分内容。氧气对学 生来说是一种熟悉的气体,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帮助学 生建立物质分类观,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类别的物质中选择典型的物质,采用实验法对典型 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二、学情分析 第一,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 质的一般方法。 第二,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 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第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第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三、教学策略 1、教师要收集有关液态氧、固态氧的图片或录像资料,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也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收集,让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 2、学习氧气性质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说出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形式开展学习。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①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②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二)、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 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 ③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三)、情感价值观 ①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②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氧气主要的化学性质。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听说深呼吸能够帮助我们放松,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儿做深呼吸,请大家闭上眼睛,吸气,呼气… 生:纷纷带着好奇心一起做 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我们在做深呼吸的过程中,吸入的气体是什么呢? 生:思考、回答。 导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可见氧气对我们有多么重要,那么,关于氧气的性质你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碱及其性质教案

《第二节几种常见的碱》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由探究实验知道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过程和方法 1、运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并比较、归纳和概括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2、能应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解释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的探究,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 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讨论、实验进一步发展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以及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魔术表演引入:“清水变牛奶”,让学生通过已知的化学知识解释,并 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再表演“不吹自大的气球”。 提问:气球为什么不吹自大哪?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通过今天的学习就能解释出其中 缘由。今天外面学习的内容是——常见的碱。 首先来认识氢氧化钠,让学生观察氢氧化钠固体。 提问:如何取用氢氧化钠,能直接用手拿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被氢氧化钠腐蚀的 鸡爪。正是由于氢氧化钠的强的腐蚀性,由此我们俗称氢氧化钠为?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沾 到皮肤上该如何处理呢?引导学生观察,然后互相交流。 观察、思考并对已学知识的回顾Ca(OH)2+CO2=CaCO3↓+H2O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在使用NaOH时必须十分小心。

进行化学药品的安全知识教育。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热情。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到水中溶解,让学生触碰试管外壁,让学生知道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 热的现象。 氢氧化钠放入水中溶解放热,把它放在空气中又会如何?用两只表面皿把氢氧化钠固体 颠换,让学生观察氢氧化钠不久就沾在表面皿上,从而得知氢氧化钠会潮解。 提问:潮解是不是化学反应呢?为什么? 氢氧化钠还有哪些用途呢?引导学生阅读氢氧化钠的用途。其实氢氧化钠还可以做叶脉 书签,课本有制作叶脉书签的家庭小实验。 认识完氢氧化钠,我们再来认识另外一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在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澄清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提问:同学知道氢氧化钙是如何制取的吗?它俗称什么? 实验展示:氧化钙和水反应,并要求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问:除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之外,常见的碱还有哪些,并写出他们的化学式?这些 碱都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我们通过化学实验进一步进行探究。 请一位学生来完成实验,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并进行相应指导。 实验:NaOH、C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的结论。 结论:(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提问:细心的同学应该发现两只试管内的溶液颜色深浅有所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我们留作课后思考。 氢氧化钙可做建材,利用到它什么性质呢?同学们能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吗?氢 氧化钠密封保存仅仅是因为潮解的原因吗?展示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提问: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请同学分析一下白色固体可能是什么?其中又 涉及到什么化学反应呢?注意把碱的一些性质联系起来。 上面两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三氧化硫与碱的反应与上面两个反应相似,试写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2)碱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问题:硫酸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为了周围居民的安全,利用我们已知的化学知识帮居民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揭晓“不吹自大的气球”的秘密?注意联系一些已学的物理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23制取氧气教案

【黄冈零距离】备战化学中考同步创新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新-课- 标-第-一-网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 (3)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安排在第二单元的最后一部分,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物质——空气开始,介绍空气的成分及用途。然后引出氧气,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再来学习氧气的制取。内容由浅人深,过渡自然,学生很容易接受。 本课题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同时介绍了催化剂。这部分内容更侧重于过程,让学生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究、推断,从而作出判断。第二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来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让学生掌握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具备的化学基本实验技能。 学习氧气的制取(原料选择、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气体收集、操作步骤及其有关注意事项),可以为今后学习气体的制取提供范例。 【教学策略分析】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学生对于气体的制取尚属首次接触,为此,如何来选择药品、如何来确定装置根本无从着手。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氧气知识的一定积累,创设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在进行本课题的教学时,要善于采用对比、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来确定药品的选择以

人教九下化学第十单元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碱溶液的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碱的化学性质 (2)会写NaOH、Ca(OH)2分别与CO2、CuSO4、FeCl3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现象来理解碱的化学性质. (2)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碱性质的开放性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碱的化学性质.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化学反应的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由对前面所学的稀酸化学性质的回忆,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碱溶液的化学性质。 1、碱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演示实验】 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让学生观察现象,然后总结得出:碱使紫色石蕊变蓝色,无色酚酞变红色。 2、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提问: 怎样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那么CO 2 与NaOH反应吗? 演示实验: CO 2 与NaOH溶液的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 CO 2+2NaOH=Na 2 CO 3 +H 2 O 设置探究实验: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做对比实验归纳总结: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与某些盐的反应 【演示实验】 (1) 在NaOH溶液和Ca(OH) 2溶液中分别加入CuSO 4 溶液,让学生观察现象并

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 在NaOH溶液和Ca(OH) 2溶液中分别加入FeCl 3 溶液,让学生观察现象并 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NaOH+CuSO 4=Cu(OH) 2 ↓+Na 2 SO 4 Ca(OH) 2+ CuSO4=Cu(OH) 2 ↓+CaSO 4 3NaOH+FeCl 3=Fe(OH) 3 ↓+3NaCl 3Ca(OH) 2+2FeCl 3 =2Fe(OH) 3 ↓+3CaCl 2 归纳总结:碱与某些盐的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本节小结:让学生相互讨论并说出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碱的哪几点化学性质?作业布置:配套练习33页第9题 板书设计: 二碱溶液的化学性质 1、碱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紫色石蕊变蓝色,无色酚酞变红色。 2、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生成盐和水 CO 2+Ca(OH) 2 =CaCO 3 ↓+H 2 O CO 2+2NaOH=Na 2 CO 3 +H 2 O 3、碱与某些盐的反应: 生成新盐和新碱 2NaOH+CuSO 4=Cu(OH) 2 ↓+Na 2 SO 4 Ca(OH) 2+ CuSO 4 =Cu(OH) 2 ↓+CaSO 4 3NaOH+FeCl 3=Fe(OH) 3 ↓+3NaCl 3Ca(OH) 2+2FeCl 3 =2Fe(OH) 3 ↓+3CaCl 2 Ca(OH) 2+Na 2 CO 3 =CaCO 3 ↓+2NaOH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性质活泼的氧气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性质活泼的氧气的 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知道氧气的性质。认识碳、铁、蜡烛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3)认识氧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 【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氧化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掌握。 【教具准备】

氧气(四瓶)、木条、木炭、细铁丝、蜡烛、细沙、燃烧匙、火柴。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一:情境创设:下列谜语是什么物质呢? 无影无形摸不着,火焰见它跳的高呼吸作用它参加,动物生长离不了。你一定猜到了是氧气。 导入二:氧气与人类的生存密不可分。人不吃饭能维持生命6—7天,然而人如果处在无氧气的环境中,只能维持6—7分钟,人自从获得生命时,就与氧气结下了不解之缘,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人类的生产活动也需要氧气,同学们从图片上可以了解到氧气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有极为广泛的应用。而我们也知道物质的用途由物质的性质决定,那么氧气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氧气。 推进新课 [展示]出示一瓶制好的氧气。 请学生观察并阅读书上P77页的活动天地,然后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 1.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有三态变化 [分析]改变条件氧气→液氧→固态氧 (无色)(淡蓝色)(淡蓝色) [讲解]要想证明集气瓶内的气体是氧气,就还必须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学性质 [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学生阅读书上P78页的实验步骤,安排学生完成该实验) 现象:1.发出白光,2.放热,3.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结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火焰更明亮。 碳+氧气二氧化碳 思考: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什么? [演示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提醒学生注意实验的注意事项)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热,3.生成黑色固体。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结论]铁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氧气是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课程内容切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学习“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知道空气中氧气约占21%,是能够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中也已知道氧气是人类、动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气体。除此之外,“氧气还是一种怎样的气体”正是学生心中的疑问,是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氧气的心理需求和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时学习内容分为“认识氧气的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两部分,其中“认识氧气的性质”又分为“氧气的物理性质”和“氧气的化学性质”。 1、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②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并说出木炭、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②初步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2、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氧气主要的化学性质。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策略 1、教师要收集有关液态氧、固态氧的图片或录像资料,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也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收集,让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 2、学习氧气性质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说出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形式开展学习。

3、学习过程要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发挥它的重大作用,本课时中氧气的用途是很好的载体。 四、教学过程

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课题: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县级公开课教案) 学校:五沟中心学校 教师:祝彦君 时间:2013年3月12 日

课题: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濉溪县五沟中心学校祝彦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了解其腐蚀性并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掌握有关碱的两个基本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发展实践与探索的精神,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并进一步培养团队合作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 2、通过设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方案,体会学习的乐趣, 树立严谨的科学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碱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准备】 学生实验仪器药品: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吸管药匙烧杯(100ml)(2 瓶)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2瓶)胶头滴管玻璃棒白色点 滴板 演示实验仪器药品:烧瓶锥形瓶导管弹簧夹胶头滴管氢氧化钠溶液【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前几天,小华的妈妈说厨房的下水道有些堵塞了,让小华去超市买一瓶管道疏通剂,小华见说明书上介绍说“能快速分解菜渣、油脂、皂垢、毛发等堵塞污物,以疏通管道”。哇,是什么物质这么厉害呢……(由此引起学生的兴趣,设置悬念) (提问)是什么物质这么厉害呢?大家使用过管道疏通剂吗? (学生回答)有、没有……(投影)投影有关管道疏通剂的主要成分。 (提问)这位同学,请你帮大家看一下,成分里排在第一位的是什么物质?(学生回答)氢氧化钠 (讲解)氢氧化钠是一种很常见的碱,我们已经初步领教了它的“厉害”,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两张图片。(投影) (讲解)说明氢氧化钠有强烈腐蚀性,也正因如此,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大家在使用时一定要小心哦。同样和氢氧化钠类似的还有氢氧化钙 (设问)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还有哪些物理性质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认识它们吧。 【活动探究1】目标:认识“两碱”的物理性质。任务: A组:观察NaOH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 B组:观察 Ca(OH)2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 注:1. 教师要强调实验的安全性,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第二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第三节氧气的制法 实验四氧气的性质和制取 从本周开始我们要研究具体物质的性质,用途,制备方法等。在学习时要抓住物质的性质,因为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决定了制备它的可行的方法。 下面所列为对本周知识点要求的不同层次。 1. 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描述碳、硫、铁、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并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所发生的反应。 2. 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反应的初步概念。 3. 根据氧气的性质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 4.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包括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检验及制备中注意事项等。 5. 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6. 了解工业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7. 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二. 重点分析和讲解 1. 氧气物理性质: 液氧为了便于贮存,运输,使用,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2. 证明一瓶气体是O2: 法一:将带火星木条插入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O2。 法二: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里,如果木条燃烧更旺,证明此气体是O2。 3.

说明:碳、磷、硫、石蜡既可在空气中燃烧,又可在氧气中燃烧。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凡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几乎在氧气中更可以燃烧,且更剧烈。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的,有的在空气中无法燃烧。 结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1.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概括为“多变一”。 这两种反应类型均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共有四大基本反应类型,还有两个在后几章学习。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 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常用氧化剂。 2. 氧气的用途。 利用氧气的氧化性且氧气与其它物质反应均放出热量。 (1)供给呼吸。医疗、登山、潜水、航空。 (2 )炼钢。 (3)宇航。利用燃烧放出的巨能推动火箭升空。 (4)气焊。是乙炔气从焊枪出来后被点燃,放出的热相当多,可达到3000℃,这个温度足以使金属(铁等)熔化,再冷却便可把金属焊接在一起。因此,气焊是物理变化。 3. 氧气的工业制法:(物理变化) 液氧(沸点高) 液氧 空气液态空气 氮气 液氮(沸点低) 原理:沸点不同。 方法:蒸发。 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 催化剂,催化作用。 加压 降温? ?→?蒸发 (使温度介于 两沸点之间)

常见的碱 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课题常见的碱课型新授 教材第8 章第2 节授课 时间 月日年级班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熟石灰的制取能区分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及熟记化学式,并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通过探究实验和对比酸的化学性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 3. 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 4.通过讨论、分析,从碱的化学组成中找碱的共同点,认识碱具有共同化学性质的原因。 5.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总结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形成初步的反应规律。 教学 重点 碱的化学通性 教学 难点 理解NaOH与CO2反应实验的设计 教具 准备 教案仪器课件 教学 方法 链接-探究-归纳式 板 书 设 计

[问题] 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物质和化学性质是什么? [演示实验] 取生石灰加水观察现象。该实验的现象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介绍工业制氢氧化钙的原理,区分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 1.Ca(OH)2的用途是什么? 2.使用Ca(OH)2有哪些注意事项? 小结:NaOH、Ca(OH)2的用途 二、碱溶液的化学性质 活动三: [分组实验] 1.NaOH、C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 2.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滴加NaOH溶液,密封, 观察现象。 3.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 [问题] 1.上述三个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2.软塑料瓶变瘪的原因是什么?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4.碱有哪些类似的化学性质? [小组归纳] 书写相关的反应原理。一、碱与指示剂反应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二、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指导课件与习题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知道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 (3)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认识氧化反应。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4)认识水的组成;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 (5)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分布情况,知道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6)了解天然水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其常规处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观察、记录化学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体会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通过学习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体会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间的区别和联系。 (3)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思路。 (4)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及实验现象的观察,归纳总结出水的组成。 (5)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自来水的一系列净化过程,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及使用硬水带来的危害;了解水的净化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图表等形式来了解水资源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科学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产生“温室效应”,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3)利用电解水实验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4)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5)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增强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并能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来关心、保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水资源,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本章是具体从化学角度系统的研究物质开始,是引领学生真正进入化学世界的台阶。本章以学生熟悉的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为载体,围绕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制法、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与探究、分析与讨论、调查与研究活动。这些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化学领域。 本章教材共分为“性质活泼的氧气”、“奇妙的二氧化碳”、“自然界的水”等三个课题,其主要内容有:氧气的性质及制法、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等概念;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检验和验满的方法,所用的试剂、装置及收集方法的原因等知识;水的组成与净化,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同时,又以水为载体,将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以上内容也都是中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氧气》教学设计

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硫、铝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教材还介绍了缓慢氧化,以区别通常的燃烧。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题分两课时:第一课时讲授氧气的性质,第二课时讲授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处理达标练习,掌握和巩固本课题的内容,交流和讨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二)学生分析 第一,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第二,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第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第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突出了实验,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增强效果,并对实验作了一定的改进;教学中,多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图片、影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征,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和实验探索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二、教案 课题氧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2.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3.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知道缓慢氧化这一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 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 3.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情感价值观 1.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3.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 1.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2.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讨论归纳,科学实验探究方法 仪器、药品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燃烧匙、集气瓶、酒精灯、滴瓶;硫、铝箔、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复习》教学设计

酸和碱的复习教学设计 一、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巩固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2)巩固常见碱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酸和碱的性质进行巩固,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区分酸和碱,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关案例的讨论和处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酸和碱的区分方法。 (2)构建酸碱性质的知识网络,使知识形成系统化。 三、教学难点:构建酸碱性质的知识网络,使知识形成系统化。 四、教学方法:对比与讲练相结合、实验与探究相结合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①实验仪器:烧杯、试管、胶头滴管、镊子、吸管 ②实验试剂:没有标签的试剂(一瓶是稀硫酸,一瓶是氢氧化钙),石蕊、金属锌、生锈铁钉、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学生准备:①复习本单元所学内容。②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师:(表演胃痛),最近胃不舒服,所以去医院看了下,医生说我这是胃酸过多而引起,于是给我开了下面这种药。(展示ppt)这个药还真起些作用。 提出问题:在这个治疗过程中有无涉及到我们学习过的化学反应呢?观察并思考其治疗原理。 回答:斯达舒里有个主要成分 是氢氧化铝,它属于碱,可以 中和胃里的盐酸。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入常见的酸和碱的性 质复习

【过渡】同学们分析的很到位,酸和碱 还有哪些性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复习的内容,首先请大家看到我们这节 课的复习要点。(ppt展示复习要点) 带着复习要点完成自主复习部分。 【板书】: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明确复习要点 完成导学案自我复习 使学生带着目标进行学 习。 基础自测,自我检验 【过渡】:看大家都完成的又快又好, 那我们再来看个练习。请大家对下列化 合物按照酸碱盐进行分类,看谁又快又 准,找到后举手抢答。 学生根据酸:氢离子+酸根离 子。碱: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盐:金属离子(铵根离子)+ 酸根离子,对酸碱盐进行分类。 再次认识酸碱盐的构 成,学会对物质进行分 类。 【分析】:这些酸、碱、盐,都为实验 室中常见的试剂。酸从组成上看都含有 氢元素,其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所以 酸具有酸的通性,而碱从组成上看,都 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其阴离子全部是 氢氧根离子,所以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 性质。 【过渡】:那酸的碱具有哪些重要的通 性呢?我们今天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来 巩固提升。正好今天发现实验员在给同 学们准备实验药品的时候准备了一大 瓶稀硫酸和一大瓶氢氧化钙溶液,但是 忘记贴标签了,现在想请同学们根据已 学的知识,通过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 行实验,帮老师鉴别出这两瓶待测液A 和B。现在进行第一步,小组间讨论, 找出用于鉴别的试剂,尽量选择不同类 别的药品。 【课堂探究】:鉴别试剂 【提出问题】(1)鉴别它们的方法有哪 巩固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 微观实质。 学生小组内讨论,找出可以用 于鉴别的药品。并选择试剂进 行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对应实验、现象及结论 1、取样→滴加酚酞 2、取适量锌粒→滴加无标签 试剂 3、取适量生锈铁钉→滴加无 标签试剂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 力以及动手能力。 结论:试剂A是稀硫酸, 试剂B是澄清石灰水 现象: 1、A试管不变色,B试 管变红色。 2、A中产生大量气泡 3、A中铁锈消失,溶液 变成黄色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篇一:实验活动6酸碱的性质教案】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学校:百善中心校 教师:张坤 日期:2013年4月8日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 活动与探究目标: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4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点滴板稀盐酸溶液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注意:纠正学生语言的描述 回顾:酸碱的化学性质 二、引入 下面我们一起动手实验验证它们之间的反应, 学生实验活动一:酸碱和指示剂的反应 多媒体展示实验步骤: 用药品的铝塑板代替点滴板的使用方法: 讲解胶头滴: 1.先排空再吸液 2.滴液时,.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滴加。 3.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4.用完后立即清洗,滴瓶的滴管除外; 5.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或与器壁接触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步骤1中稀盐酸、稀硫酸中液体变为红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 液体变为蓝色。 步骤2中稀盐酸、稀硫酸中液体不变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液 体变为红色。 归纳实验结论: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 溶液变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过渡:酸还可以除去铁锈,我们来亲自实验一次, 学生实验活动二:生锈的铁钉和稀盐酸的反应 投影展示实验步骤: 生锈的铁钉要用细线拴住 放铁钉的注意事项, 学生展示每组的实验现象: 步骤1中铁锈消失,铁钉变亮,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步骤2中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找学生板演化学方程式: 6hcl+fe2o3==2fecl3+3h2o fe + 2hcl == fecl2+h2↑ 提问:能把铁钉长时间浸在稀盐酸溶液中么? 生答: 归纳结论: 刚才做了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和碱还 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 多媒体展示:分组情况: 第一、二、三、四组做:实验活动3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第五、六组做:实验活动4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以及蒸发溶液 第七、八组做:实验活动5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的反应各组汇报 展示实验现象 实验活动3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步骤1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步骤2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步骤3中蒸发皿底部出现少量白色固体。交流共享: 1、你认为溶液蒸发后留在玻璃片上的可能是什么物质?并与同学 交流 讲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实验活动5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的反应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A ①③⑤⑥ B ①②⑥ C ②③④ D ③④⑤⑥ A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上有水雾,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12、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点燃木炭 B.点燃铁丝 C.点燃红磷 D.点燃蜡烛 A13、通常情况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非常活泼B.比较活泼 C.极不活泼D.无法确定 B14、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而不混入其他气体,最好用,因为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且比较容易被点燃。 B15、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 ___ 。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 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_ __ __ (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 _______,属于___________反应 (5)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__________进行(填“能”或“不能”). (6)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______ ____; 在空气中________(填“易”或“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______ __ 。 B16、某同学对一个储气桶内存放的气体探究如下:收集满两瓶气体,按下图所示 进行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木条 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该气体可能 是,它具有的性质是: (1)(2)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多媒体 甲乙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复习课教案粤教版

。 。 。 。 。 。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本章内容涉及的主题: 身边的化学物质: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氧气的制法。 物质构成的奥秘:元素;元素符号及其意义;元素的简单分类;认识元素与人类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分解反应;催化剂。 化学与社会发展: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灭火、防火、防爆炸的方法和措施。 科 学 探 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简单方法催化剂及催化作用的探究。 【复习的目的要求】 1.知道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理解)。知道氧气的主要用途,并能说出用途与性质的关系(了解) 2.能正确书写碳、铁、石蜡等物质跟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能说出这些反应的实验 现象,能说出这些反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 3.能用氧气的性质解释和说明某些现象(应用) 4.知道氧化反应初步概念,能根据氧化反应初步概念说出常见反应是否氧化反应(了 解)。认识什么是化合反应,能识别具体反应是否化合反应(理解) 5.能说出催化剂的定义(了解),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理解)。 6.初步学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 应原理(理解)。 7.初步学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 氧气的反应原理。初步学习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理解)。 8.认识什么是分解反应,能识别具体反应是否分解反应(理解) 9.知道工业用空气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了解) 10.初步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了解)。 11.懂得什么是燃烧,什么是缓慢氧化,什么是自燃,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 识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条件(理解)。 12.知道燃烧、缓慢氧化、自燃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和危害(了解) 13.知道什么是着火点,不同的可燃物着火点不同(了解) 14.懂得灭火、防火的原理和措施(理解)。

九年级化学下册 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

课题: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了解其腐蚀性并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掌握有关碱的两个基本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发展实践与探索的精神,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并进一步培养团队合作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 2、通过设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方案,体会学习的乐趣,树立严谨的科学探究意识。【教学重点】碱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准备】 学生实验仪器药品: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氢氧化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吸管药匙 烧杯(100ml)(3瓶)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2瓶)胶头滴管玻璃棒(2个)点滴板废物缸废液缸 演示实验仪器药品:烧瓶夹子导管弹簧夹注射器氢氧化钠溶液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前几天,小华的妈妈说厨房的下水道有些堵塞了,让小华去超市买一瓶……(由此引起学生的兴趣,设置悬念) (投影)投影有关管道疏通剂的主要成分。 …… (讲解)氢氧化钠是一种很常见的碱,我们已经初步领教了它的“魔力”,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两张图片。 (讲解)说明氢氧化钠有强烈腐蚀性,也正因如此,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大家在使用时一定要小心哦。同样和氢氧化钠类似的还有氢氧化钙 【活动探究1】目标:认识“两碱”的物理性质。任务: A组:观察NaOH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 B组:观察 Ca(OH)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 2 【活动探究2】目标:探究两种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讲解)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酸碱指示剂,那下面我们也分别用酚酞和石蕊试液,来验证它们遇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时的变化。(分组实验)任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