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首组合规律

部首组合规律

部首组合规律
部首组合规律

部首组合规律

一、左右结构字的组合规律

(一)、左右结构字的宽窄比例规律

多数情况下,左右结构字左偏旁占1/3,右偏旁占2/3,这是因为主笔(横向主笔,如长横、斜捺、平捺、斜钩、竖弯钩、横折钩、竖折折钩等)一般都在右偏旁中,所以右偏旁占空间比例要大一些。

还有一类情况,就是当左偏旁笔画多于右偏旁,且右偏旁没有横向主笔时,左偏旁就可以写宽,甚至超过右偏旁的宽度。如:影、到、耐、部等字。

(二)、左右结构字的高低变化规律1和2

当然,写好左右结构的字,仅仅靠掌握宽窄比例规律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前面讲的若干笔画组合规律之外,这里还有更重要的规律在起作用,那就是左右偏旁的大小、长短、高低的巧妙搭配规律,这里我把它称着左右偏旁的高低

变化规律。大多数初学者都容易把这类字写得左右平齐,以为方块汉字就应该写成正方形才好看,王羲之曾说:

“……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所以,真正的楷书很少有写成正方形的,绝大多数都是不规则的形状。这样才有可能把字写活。

下面分四种情况介绍:

1、右偏旁中有纵向笔画如悬针竖、竖钩、斜钩及上纵下纵笔画或左小右大时,应写成上高下低。

这类字左偏旁不要写得太长,应当收敛而留有余地,重点是突出右偏旁的纵向长度。

2、同上面相反,右偏旁中上下皆有横向笔画如横、横折或左大右小时,应写成上低下高。

这类字很容易将右偏旁写得同左平齐或上沿低下沿齐,如

“仁、江”等字。应该将右偏旁上下压缩,放在中间。

 

二、左中右结构的高低变化规律

(二)、左中右结构字的高低变化规律(仍然是横收纵放规律)

1、中间高,两边低——中间部位上为纵向笔画

2、中间低,两边高——中间部位上为横向笔画

3、左中高,右边低——右边为右耳旁(横向笔画起笔)

三、上下、上中下结构字的组合规律(一)、上下、上中下结构中,中间有横向笔画(如长横、横钩、撇捺)的字,应写成菱形。

(二)、上下、上中下结构中,上有横向笔画(如长横、横钩),且下无斜捺、竖弯钩的字,应写成倒梯形。

(三)、上下、上中下结构中,下有斜捺、竖弯钩或心字底、四点底、儿字底、衣字底、折文底的字,应写成梯形。

书写示范视频

菱形字

梯形字

请看笔画收笔示范

部首组合规律

部首组合规律 一、左右结构字的组合规律 (一)、左右结构字的宽窄比例规律 多数情况下,左右结构字左偏旁占1/3,右偏旁占2/3,这是因为主笔(横向主笔,如长横、斜捺、平捺、斜钩、竖弯钩、横折钩、竖折折钩等)一般都在右偏旁中,所以右偏旁占空间比例要大一些。 还有一类情况,就是当左偏旁笔画多于右偏旁,且右偏旁没有横向主笔时,左偏旁就可以写宽,甚至超过右偏旁的宽度。如:影、到、耐、部等字。 (二)、左右结构字的高低变化规律1和2 当然,写好左右结构的字,仅仅靠掌握宽窄比例规律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前面讲的若干笔画组合规律之外,这里还有更重要的规律在起作用,那就是左右偏旁的大小、长短、高低的巧妙搭配规律,这里我把它称着左右偏旁的高低

变化规律。大多数初学者都容易把这类字写得左右平齐,以为方块汉字就应该写成正方形才好看,王羲之曾说: “……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所以,真正的楷书很少有写成正方形的,绝大多数都是不规则的形状。这样才有可能把字写活。 下面分四种情况介绍: 1、右偏旁中有纵向笔画如悬针竖、竖钩、斜钩及上纵下纵笔画或左小右大时,应写成上高下低。 这类字左偏旁不要写得太长,应当收敛而留有余地,重点是突出右偏旁的纵向长度。 2、同上面相反,右偏旁中上下皆有横向笔画如横、横折或左大右小时,应写成上低下高。 这类字很容易将右偏旁写得同左平齐或上沿低下沿齐,如 “仁、江”等字。应该将右偏旁上下压缩,放在中间。  

二、左中右结构的高低变化规律 (二)、左中右结构字的高低变化规律(仍然是横收纵放规律) 1、中间高,两边低——中间部位上为纵向笔画 2、中间低,两边高——中间部位上为横向笔画 3、左中高,右边低——右边为右耳旁(横向笔画起笔)

一年级汉字笔画和部首名称大全表(完整版)

【汉字常识】汉字笔画名称偏旁部首名称间架结构笔顺规则表 《汉字笔画名称大全表》

汉字的书写规则 一、基本规则: 1.从上到下李(木李)三(一三) 2.从左到右仁(亻仁) 3.先外后里问(门问) 4.先中间后两边乖(千乖)小(亅小) 二、汉字输入补充规则 1.点在上边或左上,先输入义(丶义)斗(斗) 2.点在右上或字里,后输入尤(尢尤)叉(又叉) 3.两面包围结构的字 (1)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句(勹句)厅(厂厅)(2)左下包围结构,先里后外远(元远)廷(壬廷) 4.三面包围结构的字 (1)缺口朝上的,先里后外凶(乂凶) (2)缺口朝下的,先外后里同(冂同) (3)缺口朝右的,先外后里区(匚区) 5.全包围结构的字: 先外后里国(囗国) 三、汉字书写补充规则 1.先横后竖十(一十) 2.先撇后捺人(丿人) 3.点在上边或左上,先书写衣(丶亠衣)穴(丶宀穴)为(丶为)斗(斗 4.点在右上或字里,后书写发(发)我(我)瓦(瓦)叉(又叉) 5.两面包围结构的字 (1)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句(勹句)厅(厂厅)(2)左下包围结构,先里后外远(元远)廷(壬廷) 6.三面包围结构的字 (1)缺口朝上的,先里后外凶(乂凶) (2)缺口朝下的,先外后里同(冂同) (3)缺口朝右的,先上后里再左下区(一区) 7.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再封口国(冂国) 四、汉字形体结构类型表 汉字的输入和书写,应参照“汉字形体结构类型表”规定的顺序。

《偏旁部首大全》

《部首查字歌谣》 是部首,查自己,不是部首查首笔。上下结构先查上,左右结构左第一。百余部首心中藏,部首查字没问题。

汉字常见偏旁部首的单字读音及意义

汉字常见偏旁部首的单字读音及意义一画 (1)丨(滚gǔn)上下贯通的形状. (2)丶(主zhǔ)“主”的古字. (3)丿(撇piě)古同“撇”字。 (4)亅(决júe)倒挂的钩子。 二画 (5)亠(头tóu)只作部首,不单独使用. (6)儿(人rén)“人”的古字. (而ér)“兒”的简化字。 (7)冂(扃jiōng)“坰”的古字,野外。 (8)冖(幂mì)以巾覆盖东西. (9)冫(冰bīng)古“冰”字。

(10)凵(侃kǎn)嘴张开的样子。 (11)勹(包bōo)古“包”字。 (12)匚(方fāng)古代盛放东西的方形器具。 (13)匸(细xì)收藏东西的器具。《康熙字典》及台湾正体字使用,大陆现代并入“匚”。(14)卩(节jié)古同“节”字 15)厂(喊hǎn)山边岩石突出覆盖处,人可居。 (安ān)“庵”的异体字。 (场chǎng)“廠”的简化字。 三画 (16)囗(围wéi)古同“围”字。 (17)夊(虽suī)慢慢行走的样子。 (18)宀(棉mián)深的屋宇。

(19)尢(汪wāng)跛脚的样子,瘦弱的样子。 (尤yóu)同“尤”。 (20)屮(彻chè)草木初出的样子。 (21)巛(川chuān)古同“川”字。 (22)广(眼yǎn)靠着山建造的房屋。 (犷guǎng)“廣”的简化字。(23)廴(引yǐn)古同“引”字。 (24)廾(拱gǒng)两手捧物,今作“拱”。(25)彐(季jì)本作“彑”,猪头。彑=彐(26)阝在左=阜 (27)阝在右=邑 四画 (28)攴(扑pū)同“扑”,轻击。攵=攴

(29)爿(墙qiáng)劈开的木头,左边的叫爿,右边的叫片。 (盘pán)计算商店的量词;成片的木柴。 五画 (30)癶(波bō)两脚相背不顺的样子。 (31)禸(柔róu)野兽脚印;同“蹂”;一种兵器。 六画 (32)虍(乎hū)虎身上的斑纹。 (33)襾(亚yà)覆盖,包裹。覀=襾 七画 (34)辵(辍chuò)走走停停。 (35)釆(辩biòn)“辩”的古字。 (36)阜(复fù)同阝在左(读【复】左耳旁)。土山;多,丰;大。

最新汉字部首名称表及含义

以下174个汉字的部首,就好比能组成千千万万个英文单词的26个字母。了解这些部首,明白它的表意表声功能与组合规律,就如同掌握了学习汉字的一把钥匙。 一:横部、一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数目有关的字。 丨:竖部,本义是上下贯通,作部首时一般只表示笔画。 丿:撇部,作部首时,一般只表示笔画。 丶:点部,本义是灯炷、烛光,作部首时一般只表示笔画。 乙(乛、乚、):乙部或折部,作部首时一般只表笔画。 二:二部,作部首时,通常只表示笔画。 十:十部、十字头、十字旁,作部首时可表示和数目十有关的数字。 厂:厂部,作部首时可表示和山崖、山、石或房屋有关的事物。 匚(读方):匚部、左方框,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方形容器或各种其他容器有关的事物。 卜(读补):卜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占卜问卦有关的事物。 冂(读窘):冂部、同字框,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区域有关的事物。 八(丷、ハ):八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分解、分散、相反、相背等有关的事物。 人(亻、入):人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人及和人有关的动作、行为、称呼、性格、事物等。 勹(读包):勹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人有关的事物。 几:几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茶几一类的矮小木制器具。 儿:儿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人有关的事物。 亠(读头):亠部、点横部,作部首时,一般只表示笔画。 冫(读冰):冫部、两点水,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温度低或水有关的事物。 冖(读密):冖部、秃宝盖,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遮盖、覆盖有关的事物。 卩(,读决):卩部、硬耳朵,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曲膝跪着有关的事物。 阝(在左,读付):阝部、左耳旁,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山或地名有关的事物。 阝(在右,读义):阝部、右耳旁,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城市、邦国、地方、居住、姓氏有关的事物。 凵(读坎):凵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凹陷有关的事物。 刀(刂、):刀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刀有关的动作或事物。

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

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撇捺对称组合。以“木”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1、撇捺对称并非长度相等(实际是撇短捺长,目的为突出主笔捺),而是指收笔高度相等。 2、为突出主笔捺,字中间的竖钩不应居中,而应偏左(要写在米字格竖中线的左边,不要写在竖中线上)。 3、捺上横一般都写短横,而且与竖钩黄金分割(上短下长)相交,不要因为上面的笔画多移到中间或偏下的位置,否则无法突出斜捺。 4、撇、钩、捺收笔应呈抛物线状分布,不能写在同一水平线上。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斜捺与提钩的组合。以“长”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前几节大同小异。小异: 1、提钩比较长,使下部实而不空,长钩可以顶住斜捺不至于下塌。有翘起二郎腿的感觉才有美感。 2、提钩之上无撇相接时,捺起与横相接,有撇时捺与撇接。 3、捺上有撇点时应先点后捺。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以“戈”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斜捺大同小异,为突出主笔“斜钩”: 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 2、撇的位置应尽量靠上,将斜钩拦腰截成两半或接近两半; 3、先写撇后写点; 4、十戈栽偏旁的字,如左下部首有捺画一律以点代之。如“栽”等字。 主笔优先规律 以竖弯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以“己”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斜捺大同小异,为突出主笔“竖弯钩”: 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 2、与撇搭配,撇应写成斜撇不要写成弯撇。 3、竖弯钩起笔后行笔略左偏,转弯要及时,不能一味下拖,转弯之后横向放开拉长再上钩。

主笔优先规律 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1 横折钩有两种,一种是横长折短式,另一种是横短折长式。 以横长折短式横折钩为主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与撇搭配时,撇不可过长,撇收笔一般高于钩的最低点; 2、撇与钩基本保持平行; 3、钩内其它部首应偏左偏外,不能放在钩内。 主笔优先规律 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2 横折钩有两种,一种是横长折短式,另一种是横短折长式。 横长折短式横折钩和横短折长式横折钩用在口字框中,应注意: 1、扁口框应上宽下窄,长口框应上下等宽; 2、封口横末端架在钩上,但不相连,故折钩应长于左竖; 3、扁口框内部首应适当偏左,长口框内部首应适当偏上; 4、框内如有捺画,应写成反捺。 楷书部首组合规律 一、左右结构字的组合规律 (一)、左右结构字的宽窄比例规律 多数情况下,左右结构字左偏旁占1/3,右偏旁占2/3,这是因为主笔(横向主笔,如长横、斜捺、平捺、斜钩、竖弯钩、横折钩、竖折折钩等)一般都在右偏旁中,所以右偏旁占空间比例要大一些。

部首的意思汉字部首字源及详解

部首的意思汉字部首字源及详解 汉字的部首往往有表意、表声功能与组合规律,掌握了汉字部首的来源是学习汉字的一把钥匙。 卜(读补):卜部,甲骨文写成“片一”,古代占卜时龟甲烧过后出现的裂纹形。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占卜、问卦有关的事物。如:卦、占。 八(丷、八):八部,金文写成“ !”,像分开相背的样子。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分解、分散、相反、相背等有关的事物。如:分、伞。 冫(读冰)小篆写成表示"冰",可以表示和温度低或水有关 的事物。如:冰、冷、 卩(二,读决):卩部、硬耳朵,小篆写成“",像一个面部朝左,手抚于膝,双膝着席,屁股坐在踵上的人。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曲膝跪着有关的事物。如:叩、印。 阝(在左,读付):阝部、左耳旁,古代表示“阜”,甲骨文写成“较”,像一层一层往上高起的土山,意思是“土山”“丘陵”,因此左耳旁的往往和山或地名有关的事物。如陡、险、陆。 阝(在右,读义):阝部、右耳旁,古代表示“邑”,小篆写成" ",上面是“口”(围),像居住的区域,下面像个人,表示人所聚居的范围或圈子。本义指“国都”,后引申为一般城市。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城市、邦国、地方、居住、姓氏有关的事物。如都、郊、邯郸。 又(只):又部,甲骨文写成“”,像一只手,作部首时可以表 示和手有关的动作或事物。如:取、支 廴(读引):廴部、小篆写成“”,同“引”,表示开弓,建字底,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走路有关的事物。如:延、廷廾(在下,读巩):廾部,甲骨文写成“’”表示两手捧物,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双手拿东西有关的事物。如:弄、弃 口(读韦):口部、小篆写成“ ?”,古代意思同“围”,作部 首时可以表示和包围、环绕、圆圈等有关的事物。如:囚、围

汉字常用部首及意义大全

汉字常用部首及意义大 全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汉字常用部首及意义大全 ? 一:横部、一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数目有关的字。 丨:竖部,本义是上下贯通,作部首时一般只表示笔画。 丿:撇部,作部首时,一般只表示笔画。 丶:点部,本义是灯炷、烛光,作部首时一般只表示笔画。 乙(乛、乚、):乙部或折部,作部首时一般只表笔画。 二:二部,作部首时,通常只表示笔画。 十:十部、十字头、十字旁,作部首时可表示和数目十有关的数字。 厂:厂部,作部首时可表示和山崖、山、石或房屋有关的事物。 匚(读方):匚部、左方框,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方形容器或各种其他容器有关的事物。 卜(读补):卜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占卜问卦有关的事物。 冂(读窘):冂部、同字框,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区域有关的事物。 八(丷、ハ):八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分解、分散、相反、相背等有关的事物。 人(亻、入):人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人及和人有关的动作、行为、称呼、性格、事物等。 勹(读包):勹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人有关的事物。 几:几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茶几一类的矮小木制器具。 儿:儿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人有关的事物。 亠(读头):亠部、点横部,作部首时,一般只表示笔画。 冫(读冰):冫部、两点水,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温度低或水有关的事物。 冖(读密):冖部、秃宝盖,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遮盖、覆盖有关的事物。 卩(,读决):卩部、硬耳朵,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曲膝跪着有关的事物。 阝(在左,读付):阝部、左耳旁,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山或地名有关的事物。 阝(在右,读义):阝部、右耳旁,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城市、邦国、地方、居住、姓氏有关的事物。 凵(读坎):凵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凹陷有关的事物。 刀(刂、):刀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刀有关的动作或事物。 力:力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力气、用力或武力有关的事物。 厶(读私):厶部,作部首时,一般只表示笔画;作组字部件时可以表示和“私”有关的事物。 又(ヌ):又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手有关的动作或事物。 廴(读引):廴部、建字底,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走路有关的事物。

楷书的偏旁部首及书写要领

楷书的偏旁部首及书写要领 汉字的大部分都是合体字,偏旁是合体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同一偏旁的汉字归在一起,这个偏旁就叫部首。部首是组字的部件,又是查字的名称。练好偏旁部首是写好汉字的关键。一段时期内,相对集中地练习一些,特别是组字率较高的常用偏旁部首的写法,不仅会为以后掌握汉字的整体结构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还可迅速掌握大量汉字的组装规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果. 《现代汉语词典》共收录部首188部,但有些部首不太长用,组字率也比较低。这里我根据部首在组字中出现的频率高低,并参照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编录的部首,重点介绍105个部首的写法。 为了便于掌握规律,我们将这些部首分为左旁、右旁、字头、字底、和字框五类,从部首在组字中的不同位置和不同形状介绍部首的写法及组字要求。 (一)左旁 部首在字的左侧使用时称为左旁。左旁一般笔画较少,所占位置一般小于右部分。因此,书写时首先考虑照应右边部首结构。下面分别介绍: 单人旁(亻):写法是先撇后竖。撇用直撇,竖用垂露竖,竖应在撇的中部下笔。如:低、但、他、们、代、何、作等。 双人旁(彳):写法是,第一撇短,第二撇较长,其他与与单人旁基本相同。如:狠、往、行、得、待、彼等。 木字旁(木):写法是,先横后竖,再写撇点。横画向左伸,竖画处在横画的偏右的一边,竖用垂露、撇用短撇,点用右点,字形窄长。如:林、材、根、柱、树、样、校等。 禾木旁(禾):“禾”比“木”上面多了一撇,其余笔画写法一样。注意上面的撇要写略平一些、短一些。如:和、积、种、科、秋、秧等。 竖心旁(忄):写法是,点、竖、点。左点放长,形如短竖,右点短且高于左点,竖用垂露。如:愉、快、情、恨、怕、惊等。 两点水(冫):写法是,由上点下挑组成的。上点向右下,下点向右上,挑约45度角,上下两点要呼应。如:冰、次、况、冻、冷等。 三点水(氵):写法是,先写上面两点,注意第二个点下笔较第一个点要稍左一些,第三笔写挑。注意第一笔和第三笔的收笔位置应在一条直线上。江、河、湖、海、沙等。 土字旁(土):写法是,横、竖、挑。竖居于横的中间,挑的起笔向左伸出,并向右上取斜势,收笔出锋。如:场、地、块、坑、堆等。 立字旁(立):写法是,点、横、点、点撇、挑。上横偏左以让右边,下挑伸左并向右上取斜势。如:拉、靖、端、竣、站等。

汉字常用偏旁部首资料讲解

汉字常用偏旁部首

汉字常用偏旁部首名称表 偏旁是合体字中常见的组成部分。人们习惯把汉字的上、下、左、右各部 分统称偏旁。一般说来,在上称“头”,如花字中的“艹”,称草字头;在下称 “底”,如盆字中的“皿”,称皿子底;在左称“旁”,如铁字中的“钅”,称金字旁;在右称“边”,如料字中的“斗”,称斗字边;在外称“框”,如冈字中的“冂”,称同字框,有些偏旁,在不同的位置,形体有所改变,称谓也不相同,如“人”在“会”字中,称人字头,在“仙”字中,称单立人。为了方便教学,我们从3500个常用的和次常用的汉字中,选取148个常用偏旁,并加以命名。 二 画 偏旁 名 称 例 字 偏旁 名 称 例 字 二 二字头 元 云 亏 儿 儿子底 允 兄 光 十 十字头 支 南 真 几 几字底 咒 秃 凭 厂 厂字旁 厅 历 原 风字框 风 凤 凰 匚 三框 区 匠 医 丷 倒八字 并 兰 关 卜 卜字边 外 卧 仆 亠 点横水 京 高 夜 占 占字头 占 卢 卓 冫 两点水 冷 次 准 刂 立刀 列 别 到 讠 言字旁 让 说 识 冂 同字框 同 冈 网 冖 秃宝盖 写 军 冠 亻 单立人 你 位 休 卩 单耳 即 印 却 八 八字头 分 公 兮 又 又字旁 对 观 戏 人 人字头 今 伞 全 阝 双耳 阳 队 那 卧人 气 每 复 凵 凶字框 凶 画 幽 勹 包字头 包 句 甸 廴 建之旁 建 廷 延 角字头 鱼 争 危 三 画 偏旁 名 称 例 字 偏旁 名 称 例 字 工 工字旁 攻 巧 巩 夂 折文 冬 处 夏

土 提土旁 块 地 场 饣 食字旁 饮 饱 饭 士 士字头 吉 志 声 丬 将字旁 状 壮 将 艹 草字头 花 苗 菜 广 广字旁 庄 应 床 廾 弄字底 异 弈 弃 门 门字框 问 闪 间 大 大字头 夺 奔 奇 氵 三点水 江 河 活 扌 提手旁 打 扫 拔 忄 竖心旁 快 怕 忙 寸 寸字边 耐 封 射 宀 宝盖 安 宁 实 弋 弋字边 式 贰 代 辶 走之 这 边 道 小 小字头 尘 尖 彐 横山 刍 当 灵 口 口字旁 吃 吹 叶 尸 尸字头 层 居 展 囗 方框 因 园 图 弓 弓字旁 引 张 弹 巾 方框 幅 帽 帕 马 马字旁 驴 驰 骗 山 山字旁 岭 峰 峡 女 女字旁 妈 奶 姐 彳 双立人 行 往 很 子 子字旁 孙 孔 孩 彡 三撇 形 须 影 幺 幺字旁 幻 幼 犭 反犬旁 猫 狗 独 纟 绞丝旁 红 约 给 夕 夕字旁 外 巛 三拐 巡 巢 四 画 偏旁 名 称 例 字 偏旁 名 称 例 字 王 王字旁 玩 班 球 片 片字旁 版 牌 木 木字旁 林 棵 杨 斤 斤字边 新 斯 断 歹 歹字旁 列 歼 殊 爫 爪字头 采 受 奚 车 车字旁 转 辆 轮 父 父字头 爷 爸 斧 戈 戈字边 伐 战 或 月 月字旁 肚 服 脑 比 比字头 毕 皆 毙 欠 欠字边 吹 欢 欲 止 止字旁 此 歧 耻 风字边 飘 飓 飚 恭字底 恭 慕 添 殳 殳字边 段 设 般 日 日字旁 晒 晴 时 文 文字头 齐 吝 曰 曰字底 曼 冒 最 方 方字旁 放 施 旗 水 水字底 汆 汞 泉 火 火字旁 灯 炉 炸 贝 贝字旁 败 则 财 斗 斗字边 料 斜 斟

楷书偏旁部首200法

《楷书偏旁部首200法》 - 第一法:十字在上横抗肩,竖笔上粗细下端,竖笔书写带撇意,位置写在中心线. 第二法:厂字作头横抗肩,横撇不连更美观,撇如柳叶中间宽,撇笔长写字舒展. 第三法:布字头部横笔长,先撇后横是传统,笔顺来自篆书意,楷书行书都响应. 第四法:左字头部横笔短,横笔短了撇笔长,先横后撇不写错,笔顺和篆写法同. 第五法:三框包围上横短,上横短了下横长,上横与竖不连接,竖笔垂露更健康. 第六法:卜字在上点作横,竖笔垂直上端粗,在下在右点下斜,竖笔必须用垂露. 第七法:立刀短横为垂露,位置写在中上部,竖钩垂直向右弯,衄挫挑钩如发弩;- 第八法:冈字框部左垂露,左右两竖必垂直,左短右长分阴阳,两竖向背有弹性. 第九法:八字在上要写大,撇低捺高是妙法,八字在下捺变点,撇高起笔点稍下. 第十法:人字之头撇捺展,撇捺下端不水平,撇低捺高分阴阳,下部结构往里送. 第十一法:单立人旁独站立,撇如牛角竖垂露,竖笔上细下端粗,竖画尖接撇之肚。 第十二法:勿字折钩向左曲,如同凳子侧腿立,凳子侧立凳不倒,衄钩斜度重心笔 第十三法:儿部变化多在撇,在左在中为竖撇,儿在下部为斜撇,写好浮鹅钩笔画 第十四法:几在下部横抗肩,撇为竖撇钩伸展,几在外沿如古钟,左右对称是关键 第十五法: 京字之点可竖点,点笔落在中心线,侧点与横相脱离,下部窄了横笔展。-第十六法:两点之水要呼应,中心靠拢不离散,首点起笔稍靠右,提锋遥指点右边。-第十七法:秃宝盖点如露珠,横细抗肩钩饱满,钩锋遥指下笔首,宝盖窄了下部展。-第十八法:硬耳旁钩不可大,横笔宜低不宜高,竖笔接横用垂露,和左写平如上吊。-第十九法:左耳旁部耳廓小,耳廓上宽下边收,竖笔必须用垂露,向左稍弯为避右。-第二十法:右耳旁部耳廓大,耳廓写3不美观,横笔宜低不宜高,竖笔垂直向下展。

(完整word版)硬笔楷书结构规律1

硬笔楷书结构规律 ●如何让字在短时间内工整、规范和美观 楷书写得杂乱差,多半是由于点画写得不准确,线条不直,横竖不平行造成的。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楷书书写得工整、规范和美观,必须改正以上缺点,字立刻便会工整规范起来。 1.点画交代清楚。汉字的八种基本点画,包括:点、横、竖、撇、捺、提、折、钩。这八种基本笔画包括在“永”字里,称为永字八法。汉字点画是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又称线条,所以线条质量好坏是决定汉字美丑的重要评判标准。 2.线条挺直。无论是橫,竖,还是撇捺,其书写时要用力均匀,线条劲直。线条写不直会造成汉字的疲软无力,使汉字丧失美感。 3.字右上取势。书法取势分平势和斜势,平势一般适宜于篆,隶书当中,楷书一般向右上方取势,所以在书写时要将楷书的橫往右上方斜,这样在视觉上给人以平衡感。右上取势最主要的特点是将横向上倾斜,左右排列的字要左低右高。 4.横竖平行起来。平行线是楷书的一个主要规律,如果有多个横或多个竖在处理上要使其相互平行,则字会快速工整。 5.线条等距。凡是有多横或多竖排列的,其相互之间的距离一般相等。 ●楷书结构三大特点 1.中心线对称。所谓中心线对称就是针对汉字的重心来说的,每个汉字都有它的重心,最简单的就是在汉字中间划一条直线,使字左右对称,这条线就是中心线。

中心线一般处于字的中间位置,其基本规律是此线的左右部分笔画基本对称或面积基本对称。 表现特点: 左右点画对称。这种字从中间分开后,两边点画基本相同,如:正,不,是,干,山,个,大,中,支,京,重,果,求,出,主,要,见,少,员,常,文,并,全,间,国,家,里,学,变,条,只,意,内,命,向,金,志,查,市,青,闲,器,育等。其寻找中心方法是:从每个字中间的竖画、交叉点或起点、钩等划分,其上下点或竖均在一条线上。左右点画的字一般是合体或上下结构的字。 左右面积相等。这种字从中间分开后,两边字的点画形状不同,但占位面积是相同的,一般以左右结构的字居多。如:的,程,领,整,约,朋,都,歌,肥,政,路,最,式,期,装,改,精,铁,此,新,好等。 2.平行线 平行线是指汉字中橫与橫之间,竖与竖之间或撇之间基本上是平等的,这是表现汉字工整性的主要构字原理。如:重,是,在,有,国,要,时,用,们,前,其,形,同,青,易,该,象,级,接,强,西,期等。 3.等距 等距是指汉字在橫与橫之间,竖与竖之间或撇之间距离基本上是相等的,等距主要表现汉字的匀称性,通常称为布白匀称。如:国,要,用,目,得,三,着,家,里,间,重,法,面,最,者,期,再,美,清,至,声,温,前,年,而,面,高,单,白,温等。 掌握以上规律,你的字便会在短期内变得工整,规范和美观。 ●汉字美观的视觉原理

汉字偏旁部首名称表(最齐全、最完整)

汉字偏旁部首名称表

目录 第1章汉字偏旁 (1) 1.1汉字偏旁 (1) 1.1.1偏旁的释义 (1) 1.1.2偏旁的历史演变 (1) 1.1.3概念辨析 (2) 1.1.4偏旁名称 (3) 1.1.5偏旁的俗称 (7) 1.2汉字偏旁名称表 (8) 1.3按笔画查询偏旁表 (11) 第2章汉字部首 (1) 2.1汉字部首 (1) 2.1.1部首的基本信息 (1) 2.1.2部首的读音 (4) 2.1.3部首的简化 (6) 2.2汉字部首名称表 (8) 第3章汉字偏旁部首 (19) 3.1偏旁部首概述 (19) 3.1.1分辨部首口诀 (19) 3.1.2偏旁与部首的关系 (19) 3.1.3关于偏旁和部首的教学 (21)

第1章汉字的偏旁1/43 第1章汉字的偏旁 1.1 汉字的偏旁 偏旁(piān páng)是对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后得到的两个部分。(胡裕树《现代汉语》) 从前称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现在把合体字的组成部分统称为“偏旁”。位于字的左边,叫“左偏旁”;位于字的右边,叫“右偏旁”。 1.1.1 偏旁的释义 偏旁(拼音:piān páng,英文:character components)是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这些偏旁构成了我们今天众多的汉字。观察偏旁可以让我们知道这个字的一些意思和适用范围。 1.汉字合体字的组成部分。旧称左为偏,右为旁。今泛称合体字的左右上下任何一部分为偏旁。唐颜真卿《干禄字书序》:“偏旁同者,不复广出。”宋姜夔《谱》:“然柳氏大字,偏旁清劲可喜,更为奇妙。”清俞樾《疑义举例·字因上下相涉而加偏旁例》:“字有本无偏旁,因与上下字相涉而误加者。如《诗·关雎篇》:‘展转反侧。’展字涉下转字而加车旁。” 2.指旁屋侧室。晋袁宏《后汉纪·安帝纪》:“礼:诸侯薨于路寝,大夫卒于适室。死生有命,本无偏旁可避者。” 1.1.2 偏旁的历史演变 在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如:“位、住、俭、停”中的“亻”,“国、固、圈、围”中的“囗”,“偏、翩、篇、匾”中的“扁”,都是偏旁。 传统的汉字结构学说里,根据汉字的构成单位把汉字分成独体字、合体字两类。独体字(日、月、牛、羊、上、下等)由笔画构成,合体字(休、取、涉、森、竿、架等)则由偏旁构成。所以,偏旁是传统汉字结构学说里的一个名称,指的是“六书”中会意、形声字里的组成部分,或表义或表音。如“休”中的“亻”和“木”,“取”中的“耳”和“又”,“架”的“加”和“木”等。偏旁由笔画构成,比笔画高一个层次。偏旁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如是否成字的,是否复合可再分的等。 六书分析方法已不完全适用于现代汉字,因此文字学界构建了汉字结构分析的新系统,这个系统是:笔画-部件-整字。与以前不同的是新系统提出了“部件”。部件同偏旁一样,也是介于笔画和整字之间的汉字基本结构单位。与偏旁不同的是,它着眼于所有现代汉字的

学书法必须掌握的规律

学书法必须掌握的规律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二、斜捺与撇的交叉组合:以“义”为典型字的系列 1 撇弯捺直。为突出主笔捺,撇应写弯,捺应稍直。忌撇直捺直或撇直捺弯。 2 撇短捺长。为突出主笔捺,撇应写短,捺应写长。忌撇长捺短。 3 交点偏左。为突出主笔捺,让出捺的足够空间,撇捺的交叉点不要放在格子正中,而应偏左,具体方法是写撇时起笔略向左移。所以“文”“父”“丈”等字的撇起笔都应偏左,而不是与捺起笔对称。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三、撇捺对称组合。以“木”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1、撇捺对称并非长度相等(实际是撇短捺长,目的为突出主笔捺),而是指收笔高度相等。 2、为突出主笔捺,字中间的竖钩不应居中,而应偏左(要写在米字格竖中线的左边,不要写在竖中线上)。 3、捺上横一般都写短横,而且与竖钩黄金分割(上短下长)相交,不要因为上面的笔画多移到中间或偏下的位置,否则无法突出斜捺。 4、撇、钩、捺收笔应呈抛物线状分布,不能写在同一水平线上。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四、斜捺与提钩的组合。以“长”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前几节大同小异。小异: 1、提钩比较长,使下部实而不空,长钩可以顶住斜捺不至于下塌。有翘起二郎腿的感觉才有美感。 2、提钩之上无撇相接时,捺起与横相接,有撇时捺与撇接。 3、捺上有撇点时应先点后捺。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以“戈”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斜捺大同小异,为突出主笔“斜钩”: 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 2、撇的位置应尽量靠上,将斜钩拦腰截成两半或接近两半; 3、先写撇后写点; 4、十戈栽偏旁的字,如左下部首有捺画一律以点代之。如“栽”等字。 主笔优先规律 以竖弯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以“己”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斜捺大同小异,为突出主笔“竖弯钩”: 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 2、与撇搭配,撇应写成斜撇不要写成弯撇。 3、竖弯钩起笔后行笔略左偏,转弯要及时,不能一味下拖,转弯之后横向放开拉长再上钩。

汉字偏旁与部首的区别

偏旁与部首的区别 汉字大部分都是由几个偏旁组成的合体字,如“明”,是由“日”和“月”组成的;“吴”,是由“口”和“天”组成的。 由于汉字结构复杂,偏旁组合成字的方式多样,位置也不固定,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内或外,完全因字而异,这些组合成字的比笔画大的构字单位统统叫做偏旁。 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有的偏旁本身就是一个这字,如“日”、“月”、“口”、“天”,有的偏旁不能独立成字,如“冫”“刂”、“”、“廴”。 汉字字数虽多,可是偏旁数量有限,许多字都有共同的偏旁,如:江、湖、河、海、洋等字都有偏旁“氵”;拖、拉、推、扶、打等字都有相同的偏旁“扌”,这些相同的偏旁就是部首。 可见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就是部首。 偏旁的数目比部首多,《现代汉语词典》所采用的部首总数只有189个。显而易见,偏旁与部首的区分一般要注意以下四点。 编者按:如果你看到这儿,证明本文有一定的价值,查看全文需要2点。Vip会员请打开全文,游客请注册认证后再使用附: 部首检字法的步骤 按汉字的部首编排顺序查字的方法。这是常用的一种检字方法。部首检字法的优点是可查找已知字形、但不知音义的字,缺点是不易确定某些字的部首,查找费时。 使用音序排列的字典,按部首检字的步骤是: (1)确定所查的字属于什么部首; (2)在《部首目录》中查出这个字在《检字表》中的页码; (3)在《检字表》该页码中找到部首,并按所查字(除部首)的笔画数,找到这个字在字典正文中的页码; (4)按页码在字典中查这个字。 例如:使用《新华字典》查“熊”字:取灬部,从部首目录四画中查出“灬”部在检字表64页;再数出“熊”是十画,在64页“灬”部十画中查出“熊”的页码是501页;最后在正文501页中查到“熊”字。

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

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 2014-04-16 13:03:55| 分类:默认分类 |举报|字号订阅 本文自心的对话《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斜捺与撇的交叉组合:以“义”为典型字的系列 1 撇弯捺直。为突出主笔捺,撇应写弯,捺应稍直。忌撇直捺直或撇直捺弯。 2 撇短捺长。为突出主笔捺,撇应写短,捺应写长。忌撇长捺短。 3 交点偏左。为突出主笔捺,让出捺的足够空间,撇捺的交叉点不要放在格子正中,而应偏左,具体方法是写撇时起笔略向左移。所以“文”“父”“丈”等字的撇起笔都应偏左,而不是与捺起笔对称。 楷书入门教材1-2 - 明 - 明的博客 楷书入门教材1-2 - 明 - 明的博客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撇捺对称组合。以“木”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1、撇捺对称并非长度相等(实际是撇短捺长,目的为突出主笔捺),而是指收笔高度相等。

2、为突出主笔捺,字中间的竖钩不应居中,而应偏左(要写在米字格竖中线的左边,不要写在竖中线上)。 3、捺上横一般都写短横,而且与竖钩黄金分割(上短下长)相交,不要因为上面的笔画多移到中间或偏下的位置,否则无法突出斜捺。 4、撇、钩、捺收笔应呈抛物线状分布,不能写在同一水平线上。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斜捺与提钩的组合。以“长”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前几节小异。小异: 1、提钩比较长,使下部实而不空,长钩可以顶住斜捺不至于下塌。有翘起二郎腿的感觉才有美感。 2、提钩之上无撇相接时,捺起与横相接,有撇时捺与撇接。 3、捺上有撇点时应先点后捺。 楷书入门教材1-2 - 明 - 明的博客楷书入门教材1-2 - 明 - 明的博客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汉字偏旁与部首的区别资料讲解

汉字偏旁与部首的区 别

精品资料 偏旁与部首的区别 汉字大部分都是由几个偏旁组成的合体字,如“明”,是由“日”和“月”组成的;“吴”,是由“口”和“天”组成的。 由于汉字结构复杂,偏旁组合成字的方式多样,位置也不固定,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内或外,完全因字而异,这些组合成字的比笔画大的构字单位统统叫做偏旁。 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有的偏旁本身就是一个这字,如“日”、“月”、“口”、“天”,有的偏旁不能独立成字,如“冫”“刂”、“”、“廴”。 汉字字数虽多,可是偏旁数量有限,许多字都有共同的偏旁,如:江、湖、河、海、洋等字都有偏旁“氵”;拖、拉、推、扶、打等字都有相同的偏旁“扌”,这些相同的偏旁就是部首。 可见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就是部首。 偏旁的数目比部首多,《现代汉语词典》所采用的部首总数只有189个。显而易见,偏旁与部首的区分一般要注意以下四点。 编者按:如果你看到这儿,证明本文有一定的价值,查看全文需要2点。Vip会员请打开全文,游客请注册认证后再使用附: 部首检字法的步骤 按汉字的部首编排顺序查字的方法。这是常用的一种检字方法。部首检字法的优点是可查找已知字形、但不知音义的字,缺点是不易确定某些字的部首,查找费时。 使用音序排列的字典,按部首检字的步骤是: (1)确定所查的字属于什么部首; (2)在《部首目录》中查出这个字在《检字表》中的页码; (3)在《检字表》该页码中找到部首,并按所查字(除部首)的笔画数,找到这个字在字典正文中的页码; (4)按页码在字典中查这个字。 例如:使用《新华字典》查“熊”字:取灬部,从部首目录四画中查出“灬”部在检字表64页;再数出“熊”是十画,在64页“灬”部十画中查出“熊”的页码是501页;最后在正文501页中查到“熊”字。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汉字的偏旁和部首

汉字的偏旁和部首 偏旁是汉字形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它是合体字的组成部分。把一个字的上下左右能独立的部分,统称为偏旁。例如: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都是偏旁,如“抓”可分为“扌”和“爪”,两者都是偏旁。 部首是字典、词典中对汉字进行归类时使用的,把有同一个偏旁的字归为一类,这个偏旁就是这类字的部首。部首多是形声字的形旁,如“河、波、浩、汉”的共同偏旁是“氵”,“氵”就是这几个字所属的部首。有些字不便归于哪一个偏旁,也可以用它们共有的起笔笔画作部首,这样的部首如“·(点)、一(横)、|(竖)、丿(撇)”等。 部首和偏旁的区别 “偏旁部首”常常连在一起说,于是有些教师就认为“偏旁”和“部首”是一回事,这是一种误解。偏旁和部首,虽然有某些联系,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有的部首都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 一般来说,除独体字外,每个字都由几个偏旁组成,但却只有一个部首。例如“他”字,偏旁是“亻”和“也”,部首是“亻”。在这里部首是其中一个偏旁;“辉”字的偏旁是“光”和“军”,部首是“小” 。在这里部首和偏旁完全不同。 部首是为查字典服务的,有时没有名称。总的说来偏旁多于部首。国家公布的部首是201个,有的字词典只收录190个左右。偏旁部件大 约有五百多。

汉字部首歌 汉字部首歌(上) 小朋友们,汉字的结构虽然很复杂,不过呢,却很有规律,很多汉字中间,都有相同的部分,这个相同的部分呢,就叫做部首。 每个部首都有自己的名字,把它们编成歌谣,你就能牢牢记住。我们就来瞧一瞧,是怎么编的吧。 金少两点金字旁,千锤百炼铁成钢; 一棵树,木字旁,杨柳青松小白杨; 两滴水珠两点水,冰凉冷冻都来陪; 三滴水珠三点水,江河湖海都是水; 小小火苗火字旁,灿烂辉煌放光芒; 一堆土,提土旁,黄土墙外小池塘; 一只手,提手旁,摸爬滚打苦难扛; 小姑娘,女字旁,姐姐妹妹忙梳妆; 一张嘴,口字旁,吹起小号嘟嘟响; 要说话,言字旁,认真上课要听讲; 一把刀,立刀旁,手持宝剑铁金刚; 一道撇,单人旁,我们大家是伙伴儿; 两道撇,双人旁,行人路上独彷徨; 一只耳朵单耳旁,遇到危险要卫防; 两只耳朵双耳旁,遇到障碍不投降; 一竖两点竖心旁,慌慌张张好匆忙; 一人走路走之旁,我追你逃到远方; 一只小狗反犬旁,豺狼虎豹好猖狂; 两根犄角牛字旁,骡马牛羊放牧场; 一根丝线绞丝旁,绫罗绸缎细裁量。 汉字部首歌(下) 斜玉旁,王字旁,环佩玲珑响叮当; 正文反写反文旁,收放自如好文章; 衣少一点示字旁,福禄禧寿添吉祥;

浅谈汉字与部首的关系

江西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汉字与部首的关系 论文作者:朱丹丹 准考证号:120603040110 作者单位:南昌理工学院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指导教师:邱玲玲 主考学校:南昌理工学院 完成时间:2016年04月10日

目录 一、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2 (一)汉字的起源 2 (二)偏旁的由来与意义 2 二、汉字与部首的实际应用 4 (一)民族性 4 (二)抽象性 4 (三)多样性 4 (四)适用性 5 1、从部首到汉字演变..................................................5 2、从部首到汉字的构成 (5) 三、总结汉字与部首和平面设计的关系 6 (一)汉字的独特性为平面设计开辟了新思路 6 (二)汉字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的优势与局限性 6 (三)汉字应用在平面设计创意中的发展趋势7 参考文献8

浅谈汉字与部首的关系 【摘要】部首表意功能加强了汉字的形义联系,增强了汉字结构的可分析性,对汉字的识字教学信息化处理需要的部件划分,汉字以及汉字偏旁的规范都有借鉴作用,分析偏旁表意性是有意义的。 汉字的意义,通常系于汉字偏旁,而对于偏旁的表义功能,人们的认识偏差还时常可见,由此导致了语文工具书编纂及其他语文实践中的种种失误。鉴此,就偏旁意义以引起重视。偏旁意义每每不同于其字形直观意义人们通过部首的分析来说解字义,常常喜欢取证于文字所从偏旁的原初取象。 【关键词】偏旁;汉字;意象 一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一)汉字的起源 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语言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文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文字更打破了语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将语言传送到远方,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用。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中国古书里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说仓颉看见一神,相貌奇特,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仓颉便描摹他的形象,创造了文字。有的古书说,仓颉创造出文字后,由于泄漏了天机,天落下了小米鬼神夜夜啼哭。还有一种传说,说仓颉观察了鸟兽印在泥土上的脚迹,启发了他发明文字的灵感。这种种传说都是靠不住的。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都由一个人创造出来,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者是颁布者。从1954年秋至1957年夏,中国考古工作者多次发掘了半坡遗址(今西安市东郊半坡村北),发现了早在6000年左右半坡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具有文字性质的劾划符号和绘画、雕塑、装饰品等艺术作品。半坡人的刻划符号多保留在彩陶上,这可以看作是原始的中国文字。 (二)偏旁的由来和意义: “偏旁”是人们分析汉字结构时所使用的一个概念。作为专门术语,“偏旁”一词从唐宋时期就开始在学者间通行起来了。例如,唐代张参《五经文字》序例云:“近代字样,多依四声,传写之后,偏旁尽失。”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一:“大抵古字多省偏旁而趣简易。”此后,由明清至现代,随着传统汉字学的发展,“偏旁”这个术语由于其使用频率如此之高,以致于为一般文化层次的普通群众所熟知,成为社会常用层面的一个词汇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古代学者所说的“偏旁”有时是针对《说文》的 540部首而言的,这与现在人们所常说的偏旁当然是有区别的。 按传统说法,汉字从独体字发展到合体字便产生了偏旁。每个合体字至少由两个偏旁组成。因为汉字大部分是左右结构,故左边称偏,右边称旁。后来人们习惯于将左右上下不同部位都统称偏旁。现代以来,有很多学者对汉字偏旁进行了论述和解释,现选择较有代表性的几种意见简介如下: 叶长青(1927)对“偏旁”的解释是:“谓字之上下左右四方也。苏轼诗:强寻偏旁推点画。?程俱诗:“我愧非子云,文书昧偏旁。”这样的解释自然是比较模糊的。林沄(1986)认为:“(偏旁)是泛指一切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构字单位。举例来说,“召”是可以分析为刀和口这两个最基本的构字单位的,刀和口当然都是偏旁。但在招、昭、诏、苕等字中,“召”是作为一个整体承担音符的职能,所以“召”也是偏旁。把汉字分析为偏旁,是按汉字原有的结构来研究汉字,因而是合乎实际的,是科学的。既然众多的文字都是由数量少得多的偏旁构成的,在考察字形演变时,首先考察各个偏旁的形体演变,无疑是提纲挈领的好办法。林先

汉字常用部首及意义大全

汉字常用部首及意义大全 一:横部、一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数目有关的字。 丨:竖部,本义是上下贯通,作部首时一般只表示笔画。 丿:撇部,作部首时,一般只表示笔画。 丶:点部,本义是灯炷、烛光,作部首时一般只表示笔画。 乙(乛、乚、 ):乙部或折部,作部首时一般只表笔画。 二:二部,作部首时,通常只表示笔画。 十:十部、十字头、十字旁,作部首时可表示和数目十有关的数字。 厂:厂部,作部首时可表示和山崖、山、石或房屋有关的事物。 匚(读方):匚部、左方框,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方形容器或各种其他容器有关的事物。 卜(读补):卜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占卜问卦有关的事物。 冂(读窘):冂部、同字框,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区域有关的事物。 八(丷、ハ):八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分解、分散、相反、相背等有关的事物。 人(亻、入):人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人及和人有关的动作、行为、称呼、性格、事物等。 勹(读包):勹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人有关的事物。 几:几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茶几一类的矮小木制器具。 儿:儿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人有关的事物。 亠(读头):亠部、点横部,作部首时,一般只表示笔画。 冫(读冰):冫部、两点水,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温度低或水有关的事物。 冖(读密):冖部、秃宝盖,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遮盖、覆盖有关的事物。 卩( ,读决):卩部、硬耳朵,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曲膝跪着有关的事物。 阝(在左,读付):阝部、左耳旁,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山或地名有关的事物。 阝(在右,读义):阝部、右耳旁,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城市、邦国、地方、居住、姓氏有关的事物。 凵(读坎):凵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凹陷有关的事物。 刀(刂、 ):刀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刀有关的动作或事物。 力:力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力气、用力或武力有关的事物。 厶(读私):厶部,作部首时,一般只表示笔画;作组字部件时可以表示和“私”有关的事物。 又(ヌ):又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手有关的动作或事物。 廴(读引):廴部、建字底,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走路有关的事物。 工:工部,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工匠、工具有关的事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