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证券发行制与核准制的联系与区别

证券发行制与核准制的联系与区别

证券发行制与核准制的联系与区别
证券发行制与核准制的联系与区别

遇到保险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

问>>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

证券发行制与核准制的联系与区别

1、注册制与核准制的联系

(1)无论是证券发行制还是核准制都是证券发行的管理方式,二者各有优缺点,无孰优孰劣之分。

(2)二者都坚持公开原则,着重强调信息披露在证券发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发行人在准备发行证券时,必须依法真实、完整、准确的公开各种相关资料。

2、注册制和核准制的区别

(1)特征不同

注册制:

A、在注册制下,公司发行证券的权利是自然取得,并不需要政府的特别授权。

B、信息披露是注册制的核心。

C、在注册制下证券发行审核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不进行实质判断。

D、注册制强调事后控制。

核准制:

A、核准制下,证券发行权利是通过证券审核机构的批准获得的。

B、核准制并不排除发行人信息的公开披露。

C、核准制规定证券发行的实质条件,强调实质管理原则。

D、核准制主张事前与事后并举。

(2)对证券发行人资格及条件的要求不同

注册制:

公司设立条件与证券发行条件相当一致,不存在高于或严于公司设立条件的发行条件。因此,证券法对证券发行条件往往不直接作出明确规定。

核准制:

公司发行证券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发行人营业状况、盈利状况、支付状况和股本总额等实质性条件。即证券监管机构审查的事项,主要是信息披露所揭示事项及状况与法定条件之间的一致性与适法性。

(3)信息公开原则的实现方式不同

注册制:

信息披露是以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共同推动的,借助各中介机构的介人,使证券发行之信息披露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信息公开必须完全公开,并且不允许与发行相关的任何重要信息在公开前遗漏,对证券发行的品质并不进行审查。

核准制:

信息披露同样是基础性法律要求,证券发行人必须履行信息披露

义务,应当对与证券发行有关的各种重大信息予以充分有效的事先披露;但在该制度下,券监管机构有权对拟发行证券的品质作出审查,并决定是否允许其发行。

(4)对投资者素质的假定要求不同

注册制:

证券投资者被假定为消息灵通的商人。作出投资决定的责任在投资者身上,而保证投资者得到有关资料的责任,则在证券交易委员会。

核准制:

发行核准制以广泛存在各种非专业投资者作为其假定前提。在新生证券市场中,主要投资者是非专业投资者,他们缺乏证券市场的投资经验,为了保护证券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证券监管机构必须以适当方式介入证券发行审查,以减少劣质证券的存在。

来源:(证券发行制与核准制的联系与区别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479532.html)

金融保险.相关法律知识

?农产品收购发票使用中主要问题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97.html

?发票管理制度的概述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96.html

?持票人票据权利的分类有几种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95.html

?填写权利要求书应注意的问题具体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94.html

?票据抗辩切断制度是什么意思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93.html

?票据权利怎么行使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92.html ?未交付发票是否能对抗支付货款存在争议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91.html

?汇票承兑效力是什么样子的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90.html

?汇票的‘部分转让’或者是否无效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89.html

?关于汇票追索权的效力与丧失条款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88.html

?贴现申请人需提供的资料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87.html

?构成票据变造须具备哪些条件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86.html

?填写非转让背书的格式有什么要求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85.html

?追踪股票的定义是什么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84.html

?商品流通企业银行本票结算方式及其核算特点是什么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83.html

?票据追索权如何确权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82.html ?汇票中的票据行为包括了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81.html

?票据代理的特点及方式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80.html

?票据伪造需要承担怎么样的法律成果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79.html

?涉外票据如何法律适用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78.html

?持票人票据权利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77.html

?开发商虚假宣传是否需担责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76.html

?有哪些是票据的无效签章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75.html

?持票人权利有哪些构成要件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74.html

?背书行为的效力和方式是什么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73.html

?票据伪造与票据变造的风险负担是什么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72.html

?票据行为要式性制度是什么样子的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71.html

?票据关系有哪些分类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70.html ?购物小票超30天不开发票合不合法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69.html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兼营现代服务业开票操作有哪些方法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68.html

?空白票据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67.html

?持票人票据权利的分类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66.html

?银行承兑汇票和国内信用证的差异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65.html

?发票用票量的调整业务如何办理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64.html

?汇票一般怎样分类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63.html ?公司能将原发票收回后红冲重新开票吗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62.html

?公司发生的费用是否要发票,需要建账吗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61.html

?出票行为中支票上需要记载哪些事项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60.html

?票据代理须具备什么的条件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59.html

?鉴别和审查假发票的技术方法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58.html

?持票人票据有什么权利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57.html

?汇票的出票人和付款人是指的谁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56.html

?持票人票据权利的特征是什么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55.html

?票据保证的概念是什么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54.html

?票据伪造与变造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53.html

?关于票据追索权的时效具体是什么样子的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52.html

?本票的出票的相关规定(2018)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51.html

?哪些是构成票据行为的要件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50.html

?票据的时效期间是怎么样的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49.html

?买方收货后拒不支付汇票并退票构成犯罪吗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48.html

?票据关系与非票据关系有什么关系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47.html

?出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如何开具发票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46.html

?什么是票据追索权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45.html ?单位跨年度的发票是否可以在本年度列支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44.html

?转账支票背书转让的方法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43.html

?购置文体器材取得的发票是否可以列支为福利费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42.html

?票据法律关系之非票据有什么关系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41.html

?超范围经营专用发票是否可以进项税额转出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40.html

?票据行为是什么样子的法律行为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39.html

?追索权行使要件是什么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38.html

?支票出票的涵义是什么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37.html

?支付结算的方法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36.html

?票据权利如何取得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35.html ?票据时效与消灭时效有何区别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34.html

?‘发票抬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33.html

?购房发票丢了会带来哪些麻烦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32.html

?持票人权利的取得方式具体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31.html

?持票人票据权利的特征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30.html

?转账支票如何使用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29.html ?发票是不是具有已收付款凭证的效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28.html

?背书时有哪些常见错误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27.html

?票据权利的转让效果是什么样子的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26.html

?支票兑现需要防范些什么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25.html

?增值税专用发票实务操作步骤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24.html

?鉴别发票专用章真假的方法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23.html

?票据更改的条件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22.html

?出票的效力是怎么样的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21.html

?票据欺诈的种类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20.html

?票据签章的形式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19.html

?怎样规范填写发票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18.html ?存入支票的方法和步骤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17.html

?汇总开具和抵扣运输发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16.html

?票据贴现的定义是什么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15.html

?票据交易档案如何整理和归档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14.html

?本票、汇票与支票有哪些相同点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13.html

?涉外票据纠纷法律的适用原则是什么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12.html

?票据的风险与防范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11.html

?票据无因性的法律机能是什么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10.html

?发票如何进行审查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09.html

?汇票出票效力是什么样子的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08.html

?现金支出管理的要点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07.html

?填写现金支票的步骤与方法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06.html

?背书转让经常遇到的错误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05.html

?空头支票应如何惩罚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04.html ?辅导期一般纳税人限量限额发售专用发票有什么法律规定2018(2018)和要求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03.html ?关于发票违法行为如何适用新旧处罚规定(2018)的相关解读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02.html

?持票人有什么权利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01.html ?追索权人分类具体是什么样子的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800.html

?持票人可以行使追索权的情况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799.html

?票据关系与票据存在怎样的原因关系

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jr/661798.html

证券发行注册制对我国股市的利弊影响教学资料

证券发行注册制对我国股市的利弊影响

证券发行注册制对我国股市的利弊影响 : 一、证券发行核准制与注册制比较分析 (一)证券发行核准制 核准制就是指证券申请人不仅要依法公开一切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信息并确保其真实性,而且还要符合法律、法规和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实质要件,由证券审核机构决定是否准予其发行证券的一种制度。证券发行核准制其核心在于证券审核机构在审查证券发行人的发行申请时,不仅要求充分公开披露企业的真实情况,而且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证券监管机构规定的必备条件;申请经过证券监管机构或其授权单位的审查并获批准后,发行人方可发行证券的证券监管制度。 核准制下,证券发行权利是通过证券审核机构的批准获得的。核准制充分体现了行政权力对证券发行的参与,是“有形之手”干预证券发行的具体体现。发行人的发行权是由证券监管机构以法定的形式授予。发行人必须取得审核机关的授权文件,方能开展相关的证券发行活动。如果没有证券监管机构或其授权单位的批准,一切证券发行活动皆为非法,不仅发行的证券无效,非法发行人和参与的中介方都可能受到严厉的处罚。 核准制并不排除发行人信息的公开披露。核准制并不排除注册制所要求的信息披露,同样重视对发行人提供的各种信息的审查,发行人必须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相关信息。就实践而言,执行核准制的国家和地区同样也重视公开原则,其强调程度并不亚于注册制,如德国、法国、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规定了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

核准制规定证券发行的实质条件,强调实质管理原则。证券监管机构除进行信息公开要求的形式审查外,还对证券发行条件进行实质审查,并据此作出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的价值判断和是否核准申请的决定。核准制的实质条件一般规定在公司法中或证券监管机构中的相关文件中。主要包括:发行人的营业性质及其证券发行与上市的意义;发行证券所筹资金的投资有无合理的成功机会;发行管理人员的资格、能力;发行人资木结构的合理性;发行人所得报酬的合理性;各类股票权利、义务及出资是否公平;投资人将承当风险的程度、发展前景、发行数量和发行价格等等。证券监管机构有权否决不符合规定条件的股票发行申请。只有符合了信息公开要求和实质性条件,并经证券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取得发行资格,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证券。 核准制主张事前与事后并举。核准制依法律规定的实质条件作为证券发行的事前审查,同时,核准制的审核机关也享有事后审查和撤销权。在发行人获得核准之后,如果证券监管机构发现所核准的事项存在虚假、舞弊等违法行为,有权对已作出的核准予以撤销,并追究发行人及相关责任者的法律责任。(二)证券发行注册制 证券发行注册制是指证券发行申请人依法将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公开,制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机构审查,主管机构只负责审查发行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的一种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注册制有卜列特征: 在注册制下,公司发行证券的权利是白然取得,并不需要政府的特别授权。这是注册制区别于核准制的重要特征,在注册制卜,公司发行证券并不需要政府专门授权,只要发行人在申报后法定时间内,未被证券管理机构拒绝注册,发行注册即为生效,发行证券的权利便自动取得,只要注册文件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政府无权予以拒绝。注册制有以下特点:

证券发行制与核准制的联系与区别

遇到保险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 问>>https://www.doczj.com/doc/0f16133121.html, 证券发行制与核准制的联系与区别 1、注册制与核准制的联系 (1)无论是证券发行制还是核准制都是证券发行的管理方式,二者各有优缺点,无孰优孰劣之分。 (2)二者都坚持公开原则,着重强调信息披露在证券发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发行人在准备发行证券时,必须依法真实、完整、准确的公开各种相关资料。 2、注册制和核准制的区别 (1)特征不同 注册制: A、在注册制下,公司发行证券的权利是自然取得,并不需要政府的特别授权。

B、信息披露是注册制的核心。 C、在注册制下证券发行审核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不进行实质判断。 D、注册制强调事后控制。 核准制: A、核准制下,证券发行权利是通过证券审核机构的批准获得的。 B、核准制并不排除发行人信息的公开披露。 C、核准制规定证券发行的实质条件,强调实质管理原则。 D、核准制主张事前与事后并举。 (2)对证券发行人资格及条件的要求不同 注册制:

公司设立条件与证券发行条件相当一致,不存在高于或严于公司设立条件的发行条件。因此,证券法对证券发行条件往往不直接作出明确规定。 核准制: 公司发行证券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发行人营业状况、盈利状况、支付状况和股本总额等实质性条件。即证券监管机构审查的事项,主要是信息披露所揭示事项及状况与法定条件之间的一致性与适法性。 (3)信息公开原则的实现方式不同 注册制: 信息披露是以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共同推动的,借助各中介机构的介人,使证券发行之信息披露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信息公开必须完全公开,并且不允许与发行相关的任何重要信息在公开前遗漏,对证券发行的品质并不进行审查。 核准制: 信息披露同样是基础性法律要求,证券发行人必须履行信息披露

我国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

我国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 摘要证券发行是指发行人以筹集资金和调整股权结构为目的做成证券并交付相对人的法律行为。各国对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主要有两种做法:注册制和核准制,我国《证券法》确立的是核准制。核准制是我国证券市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产物,带有相当的行政色彩,在提高发行公司质量,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存在问题。鉴于此,拟从注册制和核准制两种模式的基本理念及优点与不足作为分析的切入点,总结分析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改革的方向及完善优化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证券发行监管制度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证券发行核准制注册制 证券发行作为发行人的一项权利,应当受到保护,但任何权利都不是绝对的自的,证券发行不具有任意性,因为证券发

行人与投资者两类市场主体之间往往经济实力强弱十分悬殊,在交易过程中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主体,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良好秩序,国家以社会本位出发,制定法律,建立相关行政机构,对证券市场实施监管手段,以国家强制力来保障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有序,将证券发行的法律监管列为证券监管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证券发行的准入制度,此即为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所谓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是一国证券监管机构对于证券发行活动进行监管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的总称。于各国证券管理体制以及监管机构理念不同,根据发行人是否受实质条件的限制,证券监管机构对发行申请的审查原则与方式,以及发行申请生效的确定原则,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可分为两种:注册制和核准制,以下分述之。 一、证券发行审核制度中的注册制 (一)注册制的含义

注册制,又称申报制,登记制,公开主义或形式主义,是指发行人在发行证券时,应当而且只需依法全面,准确地将投资者作出决策所需要重要信息资料予以充分完全地披露,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不负有实质审查义务,不对证券自身的价值做出任何判断,而仅审查信息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发行人公开和申报有关信息材料后,证券监管机构未提出补充或修订意见或未以停止命令阻止注册生效者,即视为已依法注册,发行人即可发行证券。 (二)证券发行注册制的制度基础和理论基础 注册制的代表是美国和日本等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其制度基础是高度发达的自治自律的市场经济,其理论基础是,证券监管制度中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分析比较证券发行注册制与核准制

分析比较证券发行注册 制与核准制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证券发行注册制与核准制的比较,简单评价我国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 科目:证券法 一:注册制的优点主要是:(1)简化审核程序,提高工作效率。(2)降低门槛,促进竞争,有利于具有发展潜力和风险性的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募得资金,获取发展机会,充分体现证券市场要求的公开、公平、公正。(3)促使投资者审慎投资,提高市场整体水平。 注册制的缺陷表现在:(1)注册制唯一强调的就是信息的真实性,过分地依赖于公开信息披露制度也会使该制度建立的初衷受到破坏。(2)由于注册制度建立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这一理论假定投资者能自由获取有关证券的信息,并自主决定投资。但是,这样的理论假设被证实并非十分可靠。因此注册制并不能实现对投资者利益的充分保护。(3)注册制下证券发行相对容易, 证券监管机构可能放任一些质量较差的企业进入证券市场。一方面对证券市场的国民经济代表性有所损害;另一方面市场的淘汰机制具有一定的时滞性,注册制可能加大证券市场的投机性,对证券市场的安全构成一定的影响。 二:核准制的主要优点是:(1)核准制以依法公开发行信息为前提,使证券发行市场信息公开的程度不低于注册制。

(2)核准制要求发行人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质条件,确保市场上所流通证券的基本投资价值,进而降低了投资风险。(3)核准制贯彻准则主义,只要证券发行人具备了法定发行条件,均可发行证券,从而使市场主体的地位平等、机会均等的原则得以贯彻。 注册制的缺陷表现在:(1)符合法律规定的实质条件与证券的投资价值之间,不绝对具有一致性,因此核准制有可能限制新兴行业的发展和投资者对风险投资的选择。(2)证券发行人的经 营状况是在不断变化的,即使发行人在发行证券时具备法定的实质条件,但以后的状况如何是法律不能保证的。(3)核准制有可能弱化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导致投资者投资判断的依赖性,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4)核准制增加了证券发行相关参与者的工作量,也增加了证券发行成本,有损证券市场效率。 就中国国情来讲,应该提倡证券发行核准制度。首先,新证券法确立的审核制度,在充分尊重证券市场依法自治创新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准入的行政职能,用法定的审核权限,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制止和打击损害投资权益的不法行为,进一步加强与改善了行政监管,提高市场的法律监管水平。

浅谈我国股票发行由核准制过渡到注册制的改革

浅谈我国股票发行由核准制过渡到注册制的改革 摘要: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的明晰,推进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由核准制向注册 制过渡已经成为股票发行制度改革的趋势。基于此,本文将从最基本的核准制和注册制的概念和区别入手,探求现阶段核准制的不足以及注册制的优点。并结合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的历史沿革,分析注册制改革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对如何更好地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票融资”和“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1 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的明晰、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股票发行市场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推进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已经成为股票发行制度改革的趋势。 (二)研究意义 如上所述,我国股票发行制度向注册制过渡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由股票发行的核准制向注册制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的配合和制度条件的辅助。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一味模仿资本市场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的股票发行注册制也是不可行的。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本文将从最基本的核准制和注册制的概念和区别入手,结合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的历史沿革,分析现行的股票发行的核准制的问题,探求注册制改革对筹资者和投资者的影响,最终对如何更好地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清晰地了解核准制和注册制各自的特点和区别,从而更加明确现阶段核准制的不足以及注册制的优点,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 二文献综述 通过搜索和阅读一些文献,发现国内对于股票发行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股票发行制度的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于核准制和注册制的比较和分析。如曹凤岐教授通过对股票发行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详细地比较分析,得出注册制是成熟市场普遍的普遍采取的发行审核制度2;蒋大兴教授从全新角度理解注册制的含义,认为注册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实质审核。3也有学者在详细分析了核准制和注册制的特点之后认为,基于立法理念的差异,注册制下的发审制度主张发挥市场的作用,而核准制则强调监管机关的职能(吴弘,2007)。 二是参考其他国家注册制的经验为我国注册制改革提出建议。由于资本市场较为成熟发达的地区多采用注册制,很多学者希望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来指导我国的注册制改革。如钟樑通过比较分析美国的注册制、英国的核准制、德国的注册制与核准制相结合,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由核准制转变为注册制的发展演进,从中汲取发达国家或地区证券发审制度经验,为我国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曹凤岐“推进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年第2 期 3蒋大兴“隐退中的“权力型”证监会——注册制改革与证券监管权之重整”《法学评论》2014年第2期

注册制与审核制的区别

核准制就是指证券申请人不仅要依法公开一切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信息并确保其真实性,而且还要符合法律、法规和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实质要件,由证券审核机构决定是否准予其发行证券的一种制度。证券发行核准制其核心在于证券审核机构在审查证券发行人的发行申请时,不仅要求充分公开披露企业的真实情况,而且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证券监管机构规定的必备条件;申请经过证券监管机构或其授权单位的审查并获批准后,发行人方可发行证券的证券监管制度。核准制有下列特征 1、核准制下,证券发行权利是通过证券审核机构的批准获得的。 2、核准制并不排除发行人信息的公开披露。 3、核准制规定证券发行的实质条件,强调实质管理原则 4、核准制主张事前与事后并举 证券发行注册制是指证券发行申请人依法将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公开,制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机构审查,主管机构只负责审查发行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的一种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注册制有下列特征 1、在注册制下,公司发行证券的权利是自然取得,并不需要政府的特别授权。这是注册制区 别于核准制的重要特征。 2、信息披露是注册制的核心。 3、在注册制下证券发行审核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不进行实质判断。 4、注册制强调事后控制。 注册制和核准制作为同种不同的审核制度,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监管理念。 一)注册制的优劣分析 注册制强调信息的公开,证券审核机构只对申请文件作形式审查,而不涉及发行申请人和发行证券的实质条件,不管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也不对申请发行的证券的投资价值作出判断。这一制度的优点在于政府主管部门置身于证券市场之外,只充当证券市场监督管理的监察者,避免了政府对证券发行的不当干预;并且由于证券主管部门无须对发行申请公司和发行证券的实质条件进行审查,大大降低了审核的工作量⑨。另外,实行证券发行注册制,把证券的发行更多地交由市场来选择,有助于形成完善的有效信息传送途径,有助于培育市场的理性和投资者接受信息、分析判断信息并且从事理性投资的能力,这对于一国证券市场的理性具有潜移默化但却是巨大的推动作用。劣势是从投资安全性角度看,完全信息披露制度并不能完全保护投资者利益。 二)核准制的优劣分析 优点:稳定证券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权益是起着积极作用的。由于实质审核制度吸收了完全公开制度的合理内核,从而使投资者获得了双重的利益保障。一方面,投资者依然可以像在完全公开制度下那样依照所获得的信息作出投资判断;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在此之前的实质性审核,保障提供给投资者的证券具备法律要求的投资价值。 缺点:政府不能确保每一件核准都是正确的,政府对证券发行进行核准容易使投资者形成依赖心理。 注册制和核准制是成熟证券市场上两种并行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注册制的典型代表是美国、日本,核准制的典型代表是英国、德国等。注册制和核准制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法律制度及其背后体现的理论思想上,在证券发行的实际运作程序中两种制度的体现并非泾渭分明。在美国,虽然联邦实行的是证券发行注册制,但很多州实行的是带有核准制特点的协调注册制和完全的审查核准制。即使联邦实行注册制,但在规定具体审查条件、核准方面也存在实质性审查的倾向。英国、中国等实行核准制的国家强调的是实质性和合规性审查并重,政府通过实质性审查旨在提高证券发行的质量,但并不是替代投资者作出证券的分析判断,重要强调的是证券发行信息的全面、准确、客观、真实披露,使投资者免受欺诈和误导等。凡是实行

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包括两种

论文题目:浅析我国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 摘要 证券发行是指发行人以筹集资金和调整股权结构为目的做成证券并交付相对人的法律行为。各国对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主要有两种做法:注册制和核准制,我国《证券法》确立的是核准制。核准制是我国证券市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产物,带有相当的行政色彩,在提高发行公司质量,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存在问题。鉴于此,本文拟从注册制和核准制两种模式的基本理念及优点与不足作为分析的切入点,总结分析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改革的方向及完善优化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证券发行监管制度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证券发行;核准制;注册制 证券发行作为发行人的一项权利,应当受到保护,但任何权利都不是绝对的自由的,证券发行不具有任意性,因为证券发行人与投资者两类市场主体之间往往经济实力强弱十分悬殊,在交易过程中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主体,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良好秩序,国家以社会本位出发,制定法律,建立相关行政机构,对证券市场实施监管手段,以国家强制力来保障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有序,将证券发行的法律监管列为证券监管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证券发行的准入制度,此即为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所谓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是一国证券监管机构对于证券发行活动进行监管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的总称。由于各国证券管理体制以及监管机构理念不同,根据发行人是否受实质条件的限制,证券监管机构对发行申请的审查原则与方式,以及发行申请生效的确定原则,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可分为两种:注册制和核准制,以下分述之。 一、证券发行审核制度中的注册制 (一)注册制的含义 注册制,又称申报制,登记制,公开主义或形式主义,是指发行人在发行证券时,应当而且只需依法全面,准确地将投资者作出决策所需要重要信息资料予以充分完全地披露,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不负有实质审查义务,不对证券自身的价值做出任何判断,而仅审查信息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发行人公开和申报有关信息材料后,证券监管机构未提出补充或修订意见或未以停止命令阻止注册生效者,即视为已依法注册,发行人即可发行证券。 (二)证券发行注册制的制度基础和理论基础 注册制的代表是美国和日本等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其制度基础是高度发达的自治自律的市场经济,其理论基础是,证券监管制度中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监管机构只能对其是否符合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做出判断,而对于发行人的政权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等实质性问题,应由投资者自行判断。证券发行只受信息公开制度的约束,投资者依据公开的信息做出选择,风险自负,在尽量减少政府对证券市场干预的前提下,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但如果发行人违反信息公开义务和注册制度,投资者有权要求发行人承担法律责任。注册制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像商品市场一样,只要将产品信息真实全面的公开,至于产品能否卖出去,以什么样的价格卖出去,完全由市场需求决定。 (三)对注册制的评价 注册制的优点主要是:1.简化审核程序,减轻主管机关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2.节省募捐资金时间,有利于具有发展潜力和风险性的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及时募集到所需资金,获取发展机会;3促使投资者提高投资判断力,提高市场整体水平,减少对政府的依赖;4.充分体现证券市场所要求的公开原则、公正原则、公平原则。 但注册制也有弊端:1.注册制强调的是信息的真实性,过分的依赖公开信息披露制度也会使该制度建立的初衷受到破坏;2.由于注册制建立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这一理论假设投资者

证券发行注册制对我国股市的利弊影响

证券发行注册制对我国股市得利弊影响 : 一、证券发行核准制与注册制比较分析 (一)证券发行核准制 核准制就就是指证券申请人不仅要依法公开一切与证券发行有关得信息并确保其真实性,而且还要符合法律、法规与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得实质要件,由证券审核机构决定就是否准予其发行证券得一种制度。证券发行核准制其核心在于证券审核机构在审查证券发行人得发行申请时,不仅要求充分公开披露企业得真实情况,而且必须符合有关法律与证券监管机构规定得必备条件;申请经过证券监管机构或其授权单位得审查并获批准后,发行人方可发行证券得证券监管制度。 核准制下,证券发行权利就是通过证券审核机构得批准获得得.核准制充分体现了行政权力对证券发行得参与,就是“有形之手”干预证券发行得具体体现.发行人得发行权就是由证券监管机构以法定得形式授予。发行人必须取得审核机关得授权文件,方能开展相关得证券发行活动.如果没有证券监管机构或其授权单位得批准,一切证券发行活动皆为非法,不仅发行得证券无效,非法发行人与参与得中介方都可能受到严厉得处罚。 核准制并不排除发行人信息得公开披露。核准制并不排除注册制所要求得信息披露,同样重视对发行人提供得各种信息得审查,发行人必须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得相关信息。就实践而言,执行核准制得国家与地区同样也重视公开原则,其强调程度并不亚于注册制,如德国、法国、我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也规定了完善得信息公开制度。 核准制规定证券发行得实质条件,强调实质管理原则。证券监管机构除进行信息公开要求得形式审查外,还对证券发行条件进行实质审查,并据此作出发行人就是否符合发行条件得价值判断与就是否核准申请得决定。核准制得实质条件一般规定在公司法中或证券监管机构中得相关文件中.主要包括:发行人得营业性质及其证券发行与上市得意义;发行证券所筹资金得投资有无合理得成功机会;发行管理人员得资格、能力;发行人资木结构得合理性;发行人所得报酬得合理性;各类股票权利、义务及出资就是否公平;投资人将承当风险得程度、发展前景、发行数量与发行价格等等。证券监管机构有权否决不符合规定条件得股票发行申请.只有符合了信息公开要求与实质性条件,并经证券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取得发行资格,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证券。 核准制主张事前与事后并举。核准制依法律规定得实质条件作为证券发行得事前审查,同时,核准制得审核机关也享有事后审查与撤销权。在发行人获得核准之后,如果证券监管机构发现所核准得事项存在虚假、舞弊等违法行为,有权对已作出得核准予以撤销,并追究发行人及相关责任者得法律责任。 (二)证券发行注册制 证券发行注册制就是指证券发行申请人依法将与证券发行有关得一切信息与资料公开,制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机构审查,主管机构只负责审查发行申请人提供得信息与资料就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得一种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注册制有卜列特征:在注册制下,公司发行证券得权利就是白然取得,并不需要政府得特别授权。这就是注册制区别于核准制得重要特征,在注册制卜,公司发行证券并不需要政府专门授权,只要发行人在申报后法定时间内,未被证券管理机构拒绝注册,发行注册即为生效,发行证券得权利便自动取得,只要注册文件符合法定得形式要件,政府无权予以拒绝。注册制有以下特点: 1、信息披露就是注册制得核心.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得理论设计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得证券市场,只要信息完全、真实、及时、公开,市场机制与法律制度健全,证券市场木身会自动作出择优选择。管理者得职责就是保证信息公开与禁止信息滥用。基于这一理念,公

我国的证券发行制度

我国的证券发行制度。我国证券市场上市交易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权、证券投资基金、权证等。根据《证券法》、《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开发行股票、可转换公司债权、公司债权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必须依法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 (1)证券发行核准制。在我国,证券发行核准制是指证券发行人提出发行申请,保荐机构向中国证监会推荐,中国证监会进行合规性初审后,提交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最终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发行。核准制不仅强调公司信息披露,同时还要求必须符合一定的实质性条件,如企业盈利能力、公司治理水平等。核准制的核心是监管部门进行合规性审核,强化中介机构的责任,加大市场参与各方的行为约束,减少新股发行中的行政干预。 (2)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证券发行上市保健制度是指由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负责发行人证券发行上市的推荐和辅导,经尽职调查合适公司发行文件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善性,协助发行人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发行人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可转换公司债权或者公开发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实行保荐制度的其他证券的,应带聘请具有保荐资格的机构担任保荐机构。中国证监会或证券交易所只接受有保荐机构推荐的发型或上市申请文件。2.保荐机构及保荐人代表人应该禁止调查,对发行人申请文件、信息披露资料进行审慎核查,想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出具保荐意见,并对相关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附带连带责任。3.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对其所推荐的公司上市后的一段期间负有持续督导义务,并对公司在督导期间的不规范行为承担责任。4.保荐机构要建立玩呗的内部管理制度。5。中国证监会对保荐机构实行持续监管。 (3)发行审核委员会制度。发行审核委员会制度是证券发行核准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审委的主要责任是: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审核股票发行申请是否符合相关条件;审核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证券服务机构及相关人员为股票发行所出具的有关材料及意见书;审核中国证监会有关职能部门出具的初审报告;对股票发行申请进行独立表决,依法对发行申请提出审核意见、中国证监会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作出予以核准或者不予核准股票发行申请的决定,并出具相关文件。

分析比较证券发行注册制与核准制

证券发行注册制与核准制的比较,简单评价我国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 科目:证券法 一:注册制的优点主要是:(1)简化审核程序,提高工作效率。(2)降低门槛,促进竞争,有利于具有发展潜力和风险性的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募得资金,获取发展机会,充分体现证券市场要求的公开、公平、公正。(3)促使投资者审慎投资,提高市场整体水平。

注册制的缺陷表现在:(1)注册制唯一强调的就是信息的真实性,过分地依赖于公开信息披露制度也会使该制度建立的初衷受到破坏。(2)由于注册制度建立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这一理论假定投资者能自由获取有关证券的信息,并自主决定投资。但是,这样的理论假设被证实并非十分可靠。因此注册制并不能实现对投资者利益的充分保护。(3)注册制下证券发行相对容易,证券监管机构可能放任一些质量较差的企业进入证券市场。一方面对证券市场的国民经济代表性有所损害;另一方面市场的淘汰机制具有一定的时滞性,注册制可能加大证券市场的投机性,对证券市场的安全构成一定的影响。 二:核准制的主要优点是:(1)核准制以依法公开发行信息为前提,使证券发行市场信息公开的程度不低于注册制。(2)核准制要求发行人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质条件,确保市场上所流通证券的基本投资价值,进而降低了投资风险。(3)核准制贯彻准则主义,只要证券发行人具备了法定发行条件,均可发行证券,从而使市场主体的地位平等、机会均等的原则得以贯彻。 注册制的缺陷表现在:(1)符合法律规定的实质条件与证券的投资价值之间,不绝对具有一致性,因此核准制有可能限制新兴行业的发展和投资者对风险投资的选择。(2)证券发行人的经营状况是在不断变化的,即使发行人在发行证券时具备法定的实质条件,但以后的状况如何是法律不能保证的。(3)核准制有可能弱化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导致投资者投资判断的依赖性,不利

关于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的综述

关于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的综述 摘要:股票发行制度的核心内容在于股票发行决定权的归属,主要包括注册制和核准制两 种制度安排。核准制是我国现行的股票发行制度,在降低市场的整体风险,保障投资者权益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鉴于此,文章对核准制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注册制作为我国股票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发展方向,文章对其含义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结合上述分析,对我国的股票发行审核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股票发行;核准制;注册制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 从 小到大, 从上海、深圳地方试点到全国性市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特定历史背景决定了其进一步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引导、扶持和管理, 一方面, 当时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政府在整个改革的过程中一直起主导的作用, 另一方面, 当时建立证券市场, 相关 法规、管理办法、经验都欠缺, 在这种情况下, 由政府主导市场的建设, 成为当时的必然选择。证券市场从地方试点到成为全国性市场, 充分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特征一致。股票作为一种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的重要渠道,各国对股票发行的监管十分重视,纷纷建立和完善股票发行审核制度。股票发行审核制度,是国家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对发行人利用股票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的有关申报资料进行审查的制度。其目的在于防止不良股票进入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并保持证券市场运行的公平、公正、有序。从1990 年至2000年为止,我国的股票发行制度实行的是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审批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并经国务院批准,2000 年中国证监会对股票发行监管体制进行了改革, 取消额度制, 开始实行主承销商推荐制和股票发行核准制。由额度制向核准制过渡是证券发行监管市场化改革的开始, 由地方政府推荐改为由证券公司推荐是一个重大转变。 一、股票发行的核准制 核准制的内涵是对发行人实行强制性信息披露, 监管部门根据发行人申报材料披露的 信息进行合规性审查, 投资者根据发行人披露的信息作出投资决策。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在监督和指导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核准制的理念就是强化中介机构的责任, 强制性信息披露, 发挥发审委的独立审核功能, 发行定价由发行人和承销商协商确定。 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国家实行核准制,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采取此种审核制度。核准制以实质管理原则作为理论基础,是“有形之手”干预证券发行的具体体现。国家希望通过政府的特定机构加强对发行新股的把关,发行人的发行权是由证券监管机构以法定的形式授予。通过行政权力对股票发行的参与,一方面确保证券发行人公司财务、业务状况维持一定水平,并充分地披露,以作投资决策的参考;另一方面确保公司能够从证券市场筹措所需资金,发挥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因而政府成为了股票市场的“监管者”,同时也是“监护

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中国证监会令第168号】(2020-06-12)

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上市公司)证 券发行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贯彻实施修订后的证券法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 见的通知》(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上市公司申请在境内发行证券,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证券,指下列证券品种: (一)股票;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债); (三)存托凭证; (四)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认 可的其他品种。 前款所称可转债,是指上市公司依法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 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 第三条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可以向不特定对象发行,也可 以向特定对象发行。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包括上市公司向原股东配售股份(以下简称配股)、向不特定对象募集股份(以下简称增发)和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 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包括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 第四条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的,应当符合《证券法》和本办法规定的发行条件和相关信息披露要求,依法经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并报中国证监会注册,但因依法实行股权激励、公积金转为增加公司资本、分配股票股利的除外。 第五条上市公司应当诚实守信,依法充分披露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所披露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上市公司应当按照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要求,依法向其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配合相关机构开展尽职调查和其他相关工作。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配合相关机构开展尽职调查和其他相关工作,不得要求或者协助上市公司隐瞒应当提供的资料或者应当披露的信息。 第六条保荐人应当诚实守信,勤勉尽责,按照依法制定的业务规则和行业自律规范的要求,充分了解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和

核准制与注册制的区别

核准制与注册制的区别 “核准制是指发行人在发行股票时,不仅要充分公开企业的真实状况,而且还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证券管理机关规定的必备条件;……还对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进行实质审核。” 形式审核(注册制)与实质审核(核准制)的区分在于审核机关是否对公司的价值作出判断,是注册制与核准制的划分标准。 实质审查具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指行政机关对披露内容的真实性进行核查与判断,另一种是指行政机关对披露内容的投资价值作出判断。3在界定股票发行中的核准制时,一般取实质审查的第二种含义,即判断公司证券的投资价值与风险。因为申报材料是否真实,主要是由市场中介(如律师、会计师、审计师)核查与担保。由此,形成了形式审核与实质审核的二元对立:(1)形式审核中国研究者普遍认为它的典型代表是美国指的是在披露哲学的指导下,“只检查公开的内容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而不管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可靠,更不管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坚持市场经济中的贸易自由原则,认为政府无权禁止一种证券的发行,不管它的质量有多糟糕。” 实质审核,对应的英文为 Merit Regulation,广为引用的一个定义是“授权监管制度,除非证券发行以及关联交易的具体条件(1)确保发起人与公众投资者有一个公平关系,并且(2)向公众投资者提供一个与承担的风险成合理比例的收益,否则监管机构

可不予核准。”这不仅保护公司免受欺诈,而且保护他们不进行坏投资。 我国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1988年以来,我国在证券发行审核方面,是地方法规分别规定证券发行审核办法。1992年,中国证监会成立,开始实行全国范围的证券发行规模控制与实质审查制度。1996年以前,由国家下达发行规模,并将发行指标分配给地方政府,以及中央企业的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或者中央主管部门在自己的管辖区内,或者行业内,对申请上市的企业进行筛选,经过实质审查合格后,报中国证监会批准。在执行中,地方政府或者中央主管部门尽量将有限的股票发行规模,分配给更多的企业,造成了发行公司规模小,公司质量差的情况。于是,1996年以后,开始实行”总量控制,集中掌握,限报数家”的办法。就是地方政府或者中央主管部门根据中国证监会事先下达的发行指标,审定申请上市的企业,向中国证监会推荐。中国证监会对上报的企业的预选资料审核,合格以后,由地方政府或者中央主管部门根据分配的发行指标,下达发行额度。审查不合格的,不能下达发行额度。企业得到发行额度以后,将正式材料上报中国证监会,由中国证监会最后审定是否批准企业发行证券。这是计划经济。 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自1999年7月1日起施行。

证券发行注册制对我国股市的利弊影响

证券发行注册制对我国股市的利弊影响 : 一、证券发行核准制与注册制比较分析 (一)证券发行核准制 核准制就是指证券申请人不仅要依法公开一切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信息并确保其真实性,而且还要符合法律、法规和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实质要件,由证券审核机构决定是否准予其发行证券的一种制度。证券发行核准制其核心在于证券审核机构在审查证券发行人的发行申请时,不仅要求充分公开披露企业的真实情况,而且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证券监管机构规定的必备条件;申请经过证券监管机构或其授权单位的审查并获批准后,发行人方可发行证券的证券监管制度。 核准制下,证券发行权利是通过证券审核机构的批准获得的。核准制充分体现了行政权力对证券发行的参与,是“有形之手”干预证券发行的具体体现。发行人的发行权是由证券监管机构以法定的形式授予。发行人必须取得审核机关的授权文件,方能开展相关的证券发行活动。如果没有证券监管机构或其授权单位的批准,一切证券发行活动皆为非法,不仅发行的证券无效,非法发行人和参与的中介方都可能受到严厉的处罚。 核准制并不排除发行人信息的公开披露。核准制并不排除注册制所要求的信息披露,同样重视对发行人提供的各种信息的审查,发行人必须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相关信息。就实践而言,执行核准制的国家和地区同样也重视公开原则,其强调程度并不亚于注册制,如德国、法国、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规定了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 核准制规定证券发行的实质条件,强调实质管理原则。证券监管机构除进行信息公开要求的形式审查外,还对证券发行条件进行实质审查,并据此作出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的价值判断和是否核准申请的决定。核准制的实质条件一般规定在公司法中或证券监管机构中的相关文件中。主要包括:发行人的营业性质及其证券发行与上市的意义;发行证券所筹资金的投资有无合理的成功机会;发行管理人员的资格、能力;发行人资木结构的合理性;发行人所得报酬的合理性;各类股票权利、义务及出资是否公平;投资人将承当风险的程度、发展前景、发行数量和发行价格等等。证券监管机构有权否决不符合规定条件的股票发行申请。只有符合了信息公开要求和实质性条件,并经证券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取得发行资格,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证券。 核准制主张事前与事后并举。核准制依法律规定的实质条件作为证券发行的事前审查,同时,核准制的审核机关也享有事后审查和撤销权。在发行人获得核准之后,如果证券监管机构发现所核准的事项存在虚假、舞弊等违法行为,有权对已作出的核准予以撤销,并追究发行人及相关责任者的法律责任。 (二)证券发行注册制 证券发行注册制是指证券发行申请人依法将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公开,制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机构审查,主管机构只负责审查发行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的一种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注册制有卜列特征: 在注册制下,公司发行证券的权利是白然取得,并不需要政府的特别授权。这是注册制区别于核准制的重要特征,在注册制卜,公司发行证券并不需要政府专门授权,只要发行人在申报后法定时间内,未被证券管理机构拒绝注册,发行注册即为生效,发行证券的权利便自动取得,只要注册文件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政府无权予以拒绝。注册制有以下特点: 1、信息披露是注册制的核心。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理论设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证券市场,只要信息完全、真实、及时、公开,市场机制与法律制度健全,证券市场木身会自动作出择优选择。管理者的职责是保证信息公开与禁止信息滥用。基于这一理念,公开原则

审批制、核准制及注册制的区别

审批制、备案制及注册制的区别 一、什么是审批制、备案制及注册制? 1、审批制:是指政府对某一事项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通常是事先进行的,政府相应部门需对申请事项和申请材料做实质性的审查。拿股票发行来讲,企业的选择和推荐,由政府部门根据额度决定的,股票发行规模也受计划约束;证监会审批通过后,在股票发行方式上和定价上存在较多行政干预。权利寻租的空间很大。 2、备案制:核准制则一定程度上摒弃了审批制那种需要各级政府批准的诟病,但也没有大幅度放开审查。核准制是介于审批制、注册制二者之间的过渡形式。仍以股票发行为例,首先在企业的选择和推荐方面,由主承销商培育、选择和推荐企业,增加了承销商的责任;其次,企业股票的发行规模不再完全按照计划分配,而是由企业根据需要进行确定;再次,在发行审核上,逐步转向强制性信息披露和合规性审核,发挥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的独立审核功能。最后,在定价方面,则由发行人与主承销商协商,力求充分反映投资者的需求,使发行定价真正反映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和投资风险。 3、注册制:以约束发行人充分信息披露为核心,通过对主承销商、信用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业务行为的引导和规范,维护市场行为的公平、公正、

公开,最终实现投资人自主判断、自担风险,提高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效率。注册制本质上是一种事后监管。 二、注册制有哪些特点? 1、强调非实质性判断。交易商协会只对企业注册文件做形式评议,不对债务融资工具的投资价值及投资风险进行实质性判断; 2、强调企业充分披露信息和中介机构尽职履责。企业和相关中介机构信息披露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晚完整性和及时性负责。 3、强调投资者风险自负。对于市场机构投资者而言,只要企业和相关中介机构充分披露信息,投资者即可依据公开信息做出投资决策,并对自己的投资风险完全自负。 4、强调市场自律管理。注册制对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自律性和业务操作规范性要求较高,协会作为市场成员代表,通过对企业和中介机构实施自律管理,督促企业和相关中介机构规范操作,完善信息披露。

关于注册制的看法

关于注册制的看法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经济统计学 学号:6048 姓名:彭博注册制即所谓的公开管理原则,实质上是一种发行公司的财务公开制度,以美国联邦证券法为代表。它要求发行证券的公司提供关于证券发行本身以及同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以招股说明书为核心 证券发行注册制是指证券发行申请人依法将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公开, 制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机构审查, 主管机构只负责审查发行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的一种制度。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在注册制下证券发行审核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 不进行实质判断。证券发行注册的目的是向投资者提供据以判断证券实质要件的形式资料, 以便作出投资决定, 证券注册并不能成为投资者免受损失的保护伞。如果公开方式适当, 证券管理机构不得以发行证券价格或其他条件非公平, 或发行者提出的公司前景不尽合理等理由而拒绝注册。另外,注册制还主张事后控制。 一.注册制与核准制的区别: 注册制是指发行人在准备发行证券时,必须将依法公开的各种资料完整、真实、准确地向证券主管机关呈报并申请注册。作形式审查,至于发行人营业性质,发行人财力、素质及发展前景,发行数量与价格等实质条件均不作为发行审核要件。不作出价值判断。申报文件提交后,经过法定期间,主管机关若无异议,申请即自动生效。 而是指发行人在发行股票时,不仅要充分公开企业的真实状况,而且还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证券管理机关规定的必备条件;还对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进行实质审核。” 由此可以看出,形式审核(注册制)与实质审核(核准制)的区分在于审核机关是否对公司的价值作出判断,是注册制与核准制的划分标准。而实质审查具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指行政机关对披露内容的真实性进行核查与判断,另一种是指行政机关对披露内容的投资价值作出判断。在界定中的核准制时,一般取实质审查的第二种含义,即判断的投资价值与风险。 二.我国实行注册制的利弊: 一方面,注册制的全面铺开无疑扩大了市场的融资需求,从而为股市带来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审核制度的改变,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又备受质疑。由此可见,如果盲目推进注册制度,将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与以往的核准制相比,注册制并不会对上市公司的申报材料进行实质性的审核。即只要上市公司的申报材料符合要求,把该披露的信息披露出来,则其能否顺利上市,就完全由市场进行判断。针对这一模式,其实既有利又有弊。 有利之处,即打破核准制下,发审委“一揽大权”的局面,上市公司无需为“人情”而烦恼。此外,注册制下,IPO长时间排队的现象有望得到解决。随着拟发行公司的批量上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