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短歌行》公开课教学教案

《短歌行》公开课教学教案 《短歌行》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短歌行》公开课教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短歌行》公开课教案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说到三国英雄,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苏轼推崇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崇拜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唐代大诗人杜甫仰慕诸葛亮,他在《蜀相》中这样赞美诸葛亮的功绩:“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陆游也以诸葛亮自况,“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周瑜等人固然称得上英雄,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曹操。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曾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一个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堪称英雄,但历来得到的评价并不高。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今天语文课,咱们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为两类。

说木叶公开课一等奖

说木叶公开课一等奖 《说“木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进而提高古典诗歌鉴赏能力2.通读课文,了解“树叶”、“树叶”、“树叶”和“树叶”的情感差异以及作者的观点3.理解和积累古诗句,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教学要点:1。理解艺术领域中“叶”、“叶”、“叶”和“叶”的区别2.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特征高考导航: 1,积累了“几乎一样”和“一个字就是一千里”等成语。纠正“一个字等于一千里”的错误2.把握高考诗歌语言的意蕴和常见意象的意义学习方法指导: 1,细读课文,输入课文,仔细掌握句子的意思和作者的观点2.调动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艺术经验,并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进行比较。3,总结和掌握课文中一些常规的欣赏方法,并尝试用这种方法来欣赏诗歌。教学媒体:多媒体,指导性案例教学课:1课堂教学过程:1。“您好同学,我姓卓,和卓文君的“卓”,我来自广西;我丈夫姓张,来自云南富源。“ [问题]请问,我刚刚给你发了什么样的暗示信息?-我已经从云南来了是的,单词有联想意义,可以传达一些暗示信息。所以今天我们将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木叶给我们传达了什么暗示性的信息。其次,本文探讨了 (1)钟摆现象——中国古代诗人喜爱“木叶”,文章的标题是“说“木

叶”,这告诉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要焦点是“木叶”。那么,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关于“木叶”的什么现象呢?(请快速浏览第一段并过滤有效信息。))现象:中国古代诗人喜欢“木叶”这个词[PPT显示屏] 秋风刮,树叶下的洞庭波——屈原《九歌》洞庭起浪,木叶微脱——谢庄的《月颂》就像秋风吹在树叶上时的洞庭湖波浪。——秋月花姜伯莲《木叶下穿越河北 》普云斜山——卢珏《临江王洁实之歌·[问题》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把“木叶”理解为“叶”。为什么古代诗人很少使用“叶”这个词?(2)问题分析——解析“树叶”、“木叶”、“落叶”和“落英”的艺术差异(1)“树叶”、“木叶”和“疑问”的区别在于“树”和“树”。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请快速浏览第三和第四段,筛选有效信息,并回答“树”和“木”的区别。))树木——生机勃勃,郁郁葱葱,枝叶茂密——死气沉沉,枯萎发黄,所有的叶子都脱落了。这是“木头”和“树”之间相同但不同的地方 中“木”比“树”更简单。像“枯桑识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更接近“木”。它似乎包含落叶的因素,这是“木头”的第一个艺术特征(2)“落叶”和“木叶”[问,“叶”让人联想到饱满的绿叶,这确实不适合秋天落叶的季节。那么我们可以用“落叶”代替 1 来满足秋天的心情?(请快速浏览第五和第六段)落叶——只强调落叶的动态

文件编号与标识规定

1 目的及适用范围 文件编号目的在于统一规范管理公司物业服务领域各项管理文件的编码标识方式,以便于文件的识别和使用。 本规定对本手册的文件标号及标识作了阐述,并对各项目物业分公司制订和发布的各类管理文件的编号及标识作了规范,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引、表格、计划文件及对顾客公开文件等。 2 本手册文件编号规则 2.1文件代号规则 a) 公司名称代号 公司名称代号以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缩写表示,即“XX物业”以“WDWY”表示。 b) 文件类型代号 管理手册 MM(Management Menu) 工作指引 WI(Work Instruction) 标准表格 FR(Form Record) 2.2 管理手册编号规则 2.2.1管理手册各章节的编号方式 0~9) 0~9) 如:。 2.2.2工作指引的编号方式 (01~99) 10~99)

管理手册代号 工作指引代号 XX物业代号 如:WDWY-WI-MM5101 表示源自XX物业管理手册中的第五章第一节内容的第一个工作指引,即《物业员工奖罚管理规定》。 2.2.3表格的编号方式 (01~99) 0~9) 如:即《物业保修卡》 注:计划类、清单类文件的编号方式不另作规范,统一按表格编号形式进行。 3物业分公司文件编号规则 3.1文件代号规则 鉴于通用形式,物业分公司的文件须采用ISO9000模式,分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工作手册)以及表格。 a)公司名称代号: 在WDWY的后面加“/”,再加上物业分公司所在城市的拼音缩写表示,如大连物业分公司的文件编号前均用“WDWY/DL”表示、吉林物业分公司的文件编号前均用“WDWY/JL”表示,等等。 b)文件代号 质量手册——QM 程序文件——OP 工作手册代号按业务模块分类约定如下: ?内部管理类: XZ—行政 RS—人力资源 PX—培训 ZN—职能

六国论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1.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_ __, _,_ _ ”的精辟论点。 2.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厥先祖父,_ _,_ __,以有尺寸之地” 3.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 ___” 4.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 __,__ __”, 5.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 ___,__ __”,明确体 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6.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 秦也;__ __,___ __”,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 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 割,以趋于亡。___ 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7.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如苏洵《六国论》中“古人云:‘以地 事秦,__ __, __,___ __’”。 8.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的句子,如《六国论》中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__ __”,表达了 苏洵对六国以地事秦的遗憾之情。 9. 《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__ __,__ __,__ _。 1.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_非兵不利__,_战 不善_,_弊在赂秦_”的精辟论点, 2.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厥先祖父,__暴霜露_,__斩荆棘__,以 有尺寸之地”

3.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与嬴而不助五国也___” 4.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至丹以荆卿为计__,__始速祸焉__”, 5.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___,__是又在六国下矣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6.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族秦者秦也__,___非天下也__”,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7.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如苏洵《六国论》中“古人云:‘以地事秦,__犹抱薪救火__,薪不尽__,___火不灭__’”。 8.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的句子,如《六国论》中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__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__”,表达了苏洵对六国以地事秦的遗憾之情。 9. 《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__洎牧以谗诛__,__邯郸为郡__,__惜其用武而不终也_。

说木叶 公开课一等奖

《说“木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升古典诗歌鉴赏的能力。 2、熟读课文,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的情感差别以及作者的观点。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古诗词句子,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教学重点: 1、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在艺术领域的差别。 2、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 高考导航: 1、积累文中“相去无几”“一字千里”等常考成语,纠正文中“一字千金”的错误。 2、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以及高考常见意象的含义。 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走进文本,认真细致地把握语句的含义以及作者的观点。 2、调动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 3、总结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鉴赏方法,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 教学媒介:多媒体、导学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来自广西;我的丈夫姓张,来自云南富源。” 【提问】请问,我刚刚这段话给大家传递了一个什么暗示性的信息?——我已经算得是云南人。 是的,文字具有联想意义,可以传递一些暗示性的信息,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木叶给我们传递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二、文本探究 (一)摆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 【提问】文章的题目是《说“木叶”》,这告诉我们本文主要讨论的中心是“木叶”,那么请问,文中告诉我们一个有关“木叶”的什么现象?(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一段,筛选有效信息。) ——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一词。 【PPT展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提问】一般来说,我们“木叶”可以理解为“树叶”,为什么古代诗人几乎不使用“树叶”一词呢?(二)析问题——分析“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艺术差别 (1)“树叶”与“木叶” 【提问】“树叶”与“木叶”的差别点在于“树”与“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 (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三段、第四段,筛选有效信息,回答“树”与“木”的区别。) 树——有生命力的,翠绿的,枝叶繁密的 木——没有活力的,枯黄的,树叶落尽的 【朗读】第四段最后两句话 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2)“落叶”与“木叶” 【提问】“树叶”会让人联想到饱满青翠的叶子,的确不适合秋风叶落的季节,那我们改用“落叶”是不

软件配置项标识编码规则优秀设计解读

软件配置项标识编码规则设计方案 刘宏 2011-9-18 Mail: 1.背景 1.1.服务外包中迁移 在服务外包中,难度较大的阶段为——服务外包的迁移工程。 服务迁移工程难度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实施迁移前准备标准和迁移后的验收标准。也就是在服务成熟到何种程度——包括管理与技术成熟度,服务才能够向外包方进行迁移,以便发包方有效控制服务外包中的风险,达到服务外包的目的。 服务外包迁移前应达到的准备标准——包括管理标准与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管理标准的基础。技术标准是在服务外包迁移中的必要条件,管理标准是服务外包迁移中的充分条件。 不同服务业务在外包迁移中,具有不同的技术标准,但是具有相同的管理标准——ISO20000规定了管理相关的内容。 因为不同的服务业务具有不同的服务技术标准要求,因此正对IT服务外包业务应根据业务的特点编制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IT服务外包业务可以包括: ●IT系统基础平台维护服务外包 ●IT系统支撑环境维护服务外包 ●应用系统的维护服务外包 1.2.服务外包迁移标准内容 每类服务有可以分成:运营服务(一线服务)、支持性服务(二线服务)、变更性服务(三线服务)。 在IT服务外包中风险较大的是运营服务,因为运营服务一直是直接在客户的生产环境实施,一旦发生错误,有可能给客户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目前一般风险较大的运营服务,有客户自己承担,不进行外包。 支持性服务也是在客户生产环境实施,但是一般需要进行策划与实施结果测试。由于支

持服务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因此这种服务外包迁移前应按照技术标准要求通过验收。只有通过技术标准验收的服务才能够实施服务外包的迁移。 变更性服务是在其他环境中测试完成后,在反映到生产环境中。因此变更性服务与系统建设期的系统开发存在不同的风险。在系统建设期,可以进行充分的测试与试运行测试。在变更性服务由于工期与成本的原因,可能不能充分进行测试与试运行。 1.3.服务外包迁移中标准需求 服务外包方为了及时提供服务需要将分包方的技术成果迁移到外包方处,因此分包方向服务外包方进行服务迁移时,在服务迁移时,迁移哪些内容,迁移的内容在迁移前应到技术标准要求应进行验证与确认。若是没有达到服务外包迁移技术标准,很显然是增加服务外包迁移的风险。 在服务外包迁移实施中,需要对服务外包迁移内容结果进行验证,因此需要服务外包迁移结果验证与确认的技术标准要求。 1.4.应用软件服务迁移标准需求分析 在应用软件系统维护服务外包的迁移中,技术标准主要是针对分包方迁移给外包方的所有技术成果物。对这些成果物需要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以便在服务外包迁移过程,分包方与外包方能够有效沟通与交接,确保服务能够连续,不因为服务外包迁移发生中断或服务水平下降。 为了确保分包方与外包方能够有效进行技术沟通,首先需要明确出工程成果物的标识标准——配置项标识编码标准。这一标准能够是双方能够正确地在配置管理库中找到所需要的配置项。 为了能够有效避免交付过程中,使用错误的成果物。就需要双方共同承认的成果物的编码规则或标准。 由此得出结论:软件配置项标识编码规则,是IT应用系统维护服务外包的技术标准中的基础。 2.方案的目的与目标 2.1.目的 通过提供一般软件配置项编码规则,为企业的软件配置项的管理提供自动化处理的解决

花钟教案

《花钟》教学设计 郭晶 教材分析:《花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按照“列举现象——揭示规律——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一天之内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最后植物学家利用花开时间的规律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这篇说明文思路清晰,全文紧紧围绕“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个句子展开,第 1 自然段按顺序列举了九钟花在不同时间开放,根据这个特点,可以让学生学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第2 自然段解释了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原因。以设问的方式承上启下,用“为什么”“原来”“比如”“还有的”等关联词把句子连接起来,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在第2、3自然段的教学中迁移运用。 这篇课文词汇丰富,语句优美,非常适合练习朗读,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中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积累词汇,学习多样表达。它和后面的《密蜂》、《玩出了名堂》等课文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突出本单元“细心观察”这个专题,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凌晨”、“暮色”、“蔷薇”、“干燥”等14个 词语,正确书写“醒”、“修”、“播”等几个生字,了解“干燥”、“灼伤”、“淡雅”、“欣然怒放”等词语的意思,指导学生注意 与“燥”字形近的字。 2、能体会“左右”、“大致”等用词的准确性;学习用“比 如”、“还有的”连句成段。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4、由读到写,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5、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培养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自然的习惯和乐于创造的激情。 教学重点:感悟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方式,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花钟的原理,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欣赏鲜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美丽的鲜花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去欣赏鲜花,感受鲜花的芬芳和迷人吧!(多媒体出示鲜花) 2、说感受 师: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那么多同学想说,老师也想说说呢。(出示句子: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学生读) 3、揭题 师:知道吗?这么美的花儿还有更多、更神奇的秘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花钟》。请同学们举起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题,齐读两遍。) 4、质疑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短歌行》教学设计 (4)

《短歌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与赏析,学会用典、比喻等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的内涵; 2、典故及比兴表达感情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3、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 2、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曹操是《三国演义》里重要人物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作品《短歌行》。板书文题 二、关于文题理解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 行是古代诗歌体裁。分为长歌行与短歌行。 区别:是针对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的。 长歌是热烈奔放的, 短歌是微吟低徊的,多抒发内心忧愁苦闷。

乐府的别称: 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陇上歌》 行:《兵车行》《丽人行》《东门行》《十五从军行》 吟:《秦中吟》《白头吟》 引:《李凭箜篌引》 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 此外还有:谣、辞等别称 三、走近作者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沛国(今安徽)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他统一中国北方; 他建安文学的开创者; 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 曹操之最 易中天的《精彩品三国》:曹操一生,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后果最为严重的一次疏忽是放走刘备,失败得最惨的一次是在赤壁,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 曹操的诗文 《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

必修07-2017年版新课标高中语文72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之《六国论》(含答案)

一、必修(10篇) 07《六国论》(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参考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我的回答是:“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 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稳觉。待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犯谁就越急。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在理啊! 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多次作战,败少胜多。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3课《花钟》教案

13花钟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芬芳、凌晨、苏醒、干燥、灼伤、适宜、淡雅、吻合、组成、修建、昆虫、展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并能用关键句概括一段的大意。 4.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并能用关键句概括一段的大意。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走入花的世界,欣赏鲜花,感受鲜花的芬芳迷人。 (学生自由谈感想) 2.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花的文章(板书课题)读课题,提问题。 【预设问题:花钟是什么?为什么起名字叫花钟?花为什么能做钟呢?花和钟怎么联系在一起,花怎么成为花钟呢?同学们读书有疑问很好,在心里记下你的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学生自读课

文。】 二、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1.出示:芬芳、凌晨、苏醒、干燥、灼伤、适宜、淡雅、吻合、组成、修建、昆虫、展示 指生读,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生生释疑 师出示:吻合:1.合拢。2.比喻两相符合;一致。 2.书写重点讲解: 凌:右半部分的上边是“土” 建:笔顺先里后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 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句子,注意读准生字。 (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1)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2)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3)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4)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

设备设施编码标识管理规程

目的 建立设备设施编码标识管理规程,保障本公司的设备设施的编码和标识工作符合规范要求。 适用性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设备设施的编码和标识管理。 上级文件 无 术语定义 无 职责 ?工程设备部负责本规范的起草、审核,并执行。 ?设备设施使用部门参与本规范的执行。 ?品质保障部负责本规范的审批,并监督落实。 正文 设备设施编码的管理 设备设施编码的定义: 本文件规定的设备设施编码是指在设备设施安装调试前,由工程设备部针对某一台套设备设施在本公司范围内作为关键标识而编制的唯一的一组号码;每组设备设施编码只能启用一次,与某一台套设备设施唯一对应;当该设备设施报废或转移至本公司以外之后,该编码在相应的档案中保留并不再启用。 设备设施编码的构成: 1)设备设施编码由五位字符构成 ?格式如下: X X XX XX X 识别号 流水编号 部门编号 地点编号 类别编号

?说明:第一位为类别编号,第二位为地点编号,第三位为部门编号,第四、五位为流水编号,第六位为相同型号的不同设备设施的识别号;不得重复使用。 2)编码号释义: ?类别编号:以一位英文大写字母表示;S---生产设备, J—计量检测设备,G---公共辅助设备。 ?地点编号:以一位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取值顺序为A、B、~、Y、Z。分别代表第1、2、~、35栋建筑,和公共厂区。 ?部门编号:以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取值范围:01~09;分别是 01——固体制剂综合车间 02——中药提取车间 03——原料药合成车间 04——生产部 05——工程设备部 06——QC部 07——品质保障部 08——QM部 09——物控部 10——人力资源部 11——其他 ?流水编号:以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取值范围:01~99。 ?识别号:以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取值范围:0~9。 3)书写编码时应连续书写,中间不加任何符号。 设备设施编码的使用与维护: 1)设备设施编码只在本公司科技园范围内使用。 2)设备设施编码由设备设施使用部门负责维护;工程设备部负责对其编制和更新。 设备设施标识的定义: 本文件规定的设备设施标识是指设备标识卡、设备状态卡和管道标识;由工程设备部负责定制,质量保证人员负责监督相关部门正确使用。 设备标识卡的管理 设备标识卡的内容:包括设备编号、设备名称、出厂日期、始用日期;格式样板参见图1。 设备标识卡的内容应与设备台账的相应内容一致,采用白色或银灰色不干胶标签纸材料,采用黑体加粗字体,表面过塑处理;大小可根据实际使用场合需求灵活选择。 设备标识卡的由工程设备部负责制作、粘贴、更新,使用部门负责维护。 设备标识卡的使用不应对设备及现场造成污染。

商品编码编制规则

零售贸易项目俗称零售商品,主要是指在零售终端通过POS扫描结算的商品。一听啤酒、一瓶洗发水和一瓶护发素的组合包装都可以视为零售商品。 步骤一:为不同的商品项目编制不同的商品标识代码 ——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结构 在我国,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主要采用GTIN的三种数据结构,即 EAN/UCC-13、EAN/UCC-8和UCC-12。通常情况下,选用13位的数字代码结构用EAN-13条码表示。只有当产品出口到北美地区并且客户指定时,才申请使用UCC-12代码(用UPC条码表示)。中国厂商如需申请UPC商品条码,须经中国 物品编码中心统一办理。EAN/UCC-13和EAN/UCC-8的结构分别如图1、图2、 图3所示。 1)EAN/UCC-13的数据结构 (1)当前缀码为690、691时,EAN/UCC-13的代码结构如图1所示。 (2)当前缀码为692、693时,EAN/UCC-13的代码结构如图2所示。 A、厂商识别代码厂商识别代码是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一向申请厂商分配。厂商识别代码左起三位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给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前缀码。

B、商品项目代码商品项目代码由厂商根据有关规定自行分配。 C、校验位用来校验其他代码编码的正误。它有固定的计算方法,参见GB 12904附录。 2)EAN/UCC-8的代码结构如图3所示。 A、商品项目识别代码是EAN编码组织在EAN分配的前缀码(X8X7X6)的基础上分配给厂商特定商品项目的代码。为了保证代码的惟一性,商品项目识别代码须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一分配。 B、校验位用来校验其他代码编码的正误。它有固定的计算方法,参见GB 12904附录。 ——零售商品标识代码的编码原则 在编制贸易项目的商品标识代码时,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1)惟一性惟一性原则是商品编码的基本原则。是指同一商品项目应分配相同的标识代码,不同的商品项目必须分配不同的标识代码。不同商品名称、商标、种类、规格、数量、包装类型的商品应视为不同的商品项目,必须编制不同的标识代码,以保证编码的惟一性。 (2)稳定性稳定性原则是指商品标识代码一旦分配,只要商品的基本特征没有发生变化,就应保持不变。同一商品项目,无论是长期连续生产、还是间断式生产,都必须采用相同的标识代码。即使该商品项目停止生产,其标识代码应至少在4年之内不能用于其他商品项目上。另外,即便商品已不在供应

《六国论》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

《六国论》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 兵器缺点贿赂 有人相继都因为因为保全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 本来冒着 拿 即然这样,那么 满足越决定到达按理本来应该这样

用侍奉柴正确 结交 坚守道义 这是招致 两次使……退等到因为 消灭几乎智慧与力量确实 假使 命运 礼待

积久的威势 威胁天天月月 比如果 旧例 【知识点】 一、通假字 1、暴[通“曝”,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 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通“倘”,如果]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 4、至于[以致、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 6、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7、而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 8、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三、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3、小[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地盘]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

最新设备设施编码标识管理规程资料

1.0 目的 建立设备设施编码标识管理规程,保障本公司的设备设施的编码和标识工作符合规范要求。 2.0 适用性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设备设施的编码和标识管理。 3.0 文件修订历史 4.0 上级文件 无 5.0 术语定义 无 6.0 职责 工程设备部负责本规范的起草、审核,并执行。 设备设施使用部门参与本规范的执行。 品质保障部负责本规范的审批,并监督落实。 7.0 正文 7.1 设备设施编码的管理 7.1.1 设备设施编码的定义: 本文件规定的设备设施编码是指在设备设施安装调试前,由工程设备部针对某一台套设备设施在本公司范围内作为关键标识而编制的唯一的一组号码;每组设备设施编码只能启用一次,与某一台套设备设施唯一对应;当该设备设施报废或转移至本公司以外之后,该编码在相应的档案中保留并不再启用。 7.1.2 设备设施编码的构成: 1)设备设施编码由五位字符构成 格式如下: X X XX XX X 识别号

流水编号 部门编号 地点编号 类别编号 说明:第一位为类别编号,第二位为地点编号,第三位为部门编号,第四、五位为流水编号,第六位为相同型号的不同设备设施的识别号;不得重复使用。 2)编码号释义: 类别编号:以一位英文大写字母表示;S---生产设备, J—计量检测设备,G---公共辅助设备。 地点编号:以一位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取值顺序为A、B、~、Y、Z。分别代表第1、2、~、35栋建筑,和公共厂区。 部门编号:以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取值范围:01~09;分别是 01——固体制剂综合车间 02——中药提取车间 03——原料药合成车间 04——生产部 05——工程设备部 06——QC部 07——品质保障部 08——QM部 09——物控部 10——人力资源部 11——其他 流水编号:以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取值范围:01~99。 识别号:以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取值范围:0~9。 3)书写编码时应连续书写,中间不加任何符号。 7.1.3 设备设施编码的使用与维护: 1)设备设施编码只在本公司科技园范围内使用。 2)设备设施编码由设备设施使用部门负责维护;工程设备部负责对其编制和更新。 7.2 设备设施标识的定义: 本文件规定的设备设施标识是指设备标识卡、设备状态卡和管道标识;由工程设备部负责定制,质量保证人员负责监督相关部门正确使用。 7.3 设备标识卡的管理

《六国论》理解性(情景式)默写

《六国论》理解性默写 欧阳学文 1. 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辟论点,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________”,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2.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3.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如韩愈《师说》中

“孔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中“古人云:‘以地事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史论贵在立论精警,如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呜呼!_________,非秦也;________,非天下也”,宋代苏洵的《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_”,皆借古讽今,发人深省。 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的句子,如《六国论》中“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苏洵对六国以地事秦的遗憾之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辛弃疾对英雄刘裕的无限景仰。 6.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_______ ___,__________”,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7.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的名句,如苏洵《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江苏省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编码及标识载体标准

I C S?93.020 P22 备案号: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 32/T XXXX—XXXX 江苏省食品安全电子追溯 编码及标识载体标准 Jing Su Province Food Safty Trace Standard of Tracing Code and Identification (草案)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前??言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规范江苏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设,面向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食品安全追溯服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部门规章,编制了该规范。 本标准由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并负责归口。 编制单位: 主要起草人:

江苏省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编码及标识载体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省实行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的食品企业在食品外包装上印刷或张贴的追溯码应遵守的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经过加工的预包装食品,包括白酒、乳制品、肉制品、食品添加剂、儿童食品等。 本文不适用于生鲜肉菜食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2904 商品条码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GB/T 16828 商品条码参与方位置编码与条码表示 GB/T 16830 商品条码储运包装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GB/T 16986 商品条码应用标识符 GB/T 18127 商品条码物流单元编码与条码表示 RFC 3986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URI): Generic Syntax ISO/IEC 9834-8:2008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Procedures for the operation of OSI Registration Authorities: Generation and registration of 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s (UUIDs) and their use as ASN.1 Object Identifier components EPC Tag Data Standard, Version 1.9 3 术语和定义 3.1 物联网标识 物联网标识是用于识别不同物联网对象的名称标记,由数字、字母、符号等以一定的规则组成的字符串。 3.2物品编码 按照一定的规范(标识体系),赋予给物品的字符串,如GS1编码、CFST编码。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暴[通“曝”,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 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通“倘”,如果]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 1.思厥先祖父..古:祖辈父辈今:父亲的父亲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以致 ,以至于,终究今:表示另提一事 3.可谓智力..孤危古:智慧、智谋、力量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后秦击赵者再.古:两次今:又一次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今: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不去今:能力差 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古:咽下咽喉今:吞咽 8.其实..百倍古:其,代词,那。实,副词,实际上。今: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9.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古:这样以后今:连词 10.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可,可以,以,凭借今:表示认可 三、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3、小[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地盘]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向 10、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四、一词多义: 为: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 3、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 4、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 以: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 2、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趋于亡。 8、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而: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因果连词]亡,诚不得已 3、起视四境,而[转折连词,但是]秦兵又至矣。 4、故不战而[转折连词,但是]强弱胜负已判矣。

《六国论》理解性情景式默写大全含答案

《六国论》理解性默写大全(含答案) 1.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辟论点。 2.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 __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4.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如韩愈《师说》中“孔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中“古人云:‘以地事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史论贵在立论精警,如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呜呼!____ _____,非秦也;__ ______,非天下也”,宋代苏洵的《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_”,皆借古讽今,发人深省。 6.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_______ ___,_______ ___”,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7.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的名句,如苏洵《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作论据,把它高度浓缩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个字。 10.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破亡的原因是:“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因此,杜牧在《阿房宫》中劝诫统治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六国论》中借古讽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2.《六国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了古人的一个譬喻,准确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 13.苏洵在《六国论》中告诫统治者不要被强敌的积威吓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4.《六国论》中“认为不赂者以赂者丧”是因为:______,______。 15.《六国论》中论述齐国灭亡根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6.《六国论》中论述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7.《六国论》中表现列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六国论》中作者含蓄表明写作目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坚持无力抗秦到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