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指南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指南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指南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指南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指南

武汉中地时代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六月

目录

摘要 (1)

1.1 目的 (1)

1.2 场地调查及内容 (1)

1.3 场地调查设计方案编制 (3)

1.4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编制 (5)

摘要

明确场地环境质量调查阶段及不同阶段的调查步骤及内容,包括确定污染目标、分布特点及污染程度,为场地风险评价和修复设计提供依据,为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提供调查技术及手段,并依据报告模板编写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1.1 目的

了解场地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确定污染目标、分布特点及污染程度,为场地风险评价和修复设计提供依据。

1.2 场地调查及内容

(1)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化工厂、农药厂、加油站、化学品储罐等可能的污染源,则场地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本阶段主要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方式开展调查,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

(2)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若第一阶段场地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则需进行第二阶段场地调查,确定污染种类、程度和范围。第二阶段场地调查是以采样与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二阶段场地调查的结果表明,场地的环境状况能够接受,则场地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本阶段主要调查场地内外的污染源、污染物的迁移和转换等因素判断场地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可能分布。调查通常可以分为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两步分别进行,初步调查在第一阶段场地调查的基础上布设采样点,进行采样分析,按照GB 15618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判断土壤污染是否超标;按照GB/T14848,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判断地下水污染是否超标。如超标,则须进行详细调查。详细调查是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采样和分析,确定污染物的浓度水平、空间分布、迁移状况等详细情况。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不一定在一次采样分析中完成,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次实施,逐渐减少调查的不确定性。(3)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若第二阶段调查确认污染事实,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污染修复时,则要进行第三阶段土壤调查。第三阶段土壤调查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满足风险评估和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过程所需参数。

本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土壤特征参数和受体暴露参数的调查。土壤特征参数包括:不同位置土层或选定土层的土壤粒径分布、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碳含量、渗透性等影响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有关参数;以及详细的地下水补给和排泄情况、水力传导系数、水力坡降、氧化还原性以及微生物种类和密度等参数、土壤所在地气象、水文地质特征等参数,如年平均风速、地层结构等。受体暴露参数包括:敏感人群结构(年龄、体重情况等),通过各种介质暴露的时间、频率、周期、速率等。

1.3 场地调查设计方案编制

编制 “污染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前,依场地调查设计方案实施调查工作,内容包括:

(1)总论:任务来源、目的、内容、依据、原则、工作范围、工作程序。

第一 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第二 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图1 场地环境调查的工作内容与程序

(2)污染场地社会、经济与自然概况:包括污染土壤范围的变化历史、污染土壤使用功能历史变迁;权属的转移;产业结构和形式的变化;历史上的污染事件;水体的开发利用历史、调查区分布、开采井及废弃井分布等。

(3)场地历史及现有产品与工艺分析,潜在污染物特征分析,确定监测指标与分析方法。

(4)采样布局设计:

土壤布点采样:参考《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场地

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北京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11/T 656-2009)。

表一几种常见的布点方法及适用条件

依据场地面积,用网格法划分采样单元,依据表二确定采样点最低数目和网格大小,每个采样单元面积原则上不应超过1600m2(40m×40m网格),对于面积较小的场地,应不少于5个采样单元。

采样点垂直方向的土壤采样深度可根据污染源的位置、迁移和地层结构以及水文地质等进行判断设置。对于每个采样单元,采样深度应扣除地表非土壤硬化

层厚度,分别采集表层土壤(0~0.2m)、浅层土壤(0.2m~0.6m)和深层土壤(0.6m~地下水)。原则上建议3m以内深层土壤的采样间隔为0.5m,3m~6m采样间隔为

1m,6m至地下水采样间隔为2m,具体间隔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表二土壤及地下水采样布点最低数目

地下水布点采样:地下水采样点的布设应考虑地下水的流向、水力坡降、含水层渗透性、埋深和厚度等水文地质条件及污染源和污染物迁移转化等因素;对于场地内或临近区域内的现有地下水监测井,如果符合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则可以作为地下水的取样点或对照点。对于地下水流向及地下水位,间隔一定距离按三角形或四边形至少布置3~4个点位监测判断。沿地下水流向布设,可在地下水流向上游、地下水可能污染较严重区域和地下水流向下游分布布设采样点位。一般情况下采样深度应在监测井水面下0.5m以下。

(5)样品的采集与保存:做好现场样品采集记录,内容包括:样品名称和编号、气象条件、采样时间、采样位置、采样深度、样品质地、样品的颜色和气味、现场检测结果以及采样人员等。采样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样品的扰动,防止样品的交叉污染,确保采样人员安全。

(6)调查质量控制评价:采样、制样、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1.4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编制

依场地调查设计方案实施的场地调查结果分析,编制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场地环境调查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报告格式及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内容与程

序如下。

场地环境调查第一阶段报告格式

1前言

2概述

2.1调查的目的和原则

2.2调查范围

2.3调查依据

2.4调查方法

3场地概况

3.1场地环境状况

3.2敏感目标

3.3场地的现状和历史

3.4相邻场地的现状和历史

3.5场地利用的规划

4资料分析

4.1政府和权威机构资料收集和分析

4.2场地资料收集和分析

4.3其它资料收集和分析

5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

5.1有毒有害物质的储存、使用和处置情况分析

5.2各类槽罐内的物质和泄漏评价

5.3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理评价

5.4管线、沟渠泄漏评价

5.5与污染物迁移相关的环境因素分析

5.6其它

6结果和分析

7结论和建议

8附件(地理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周边关系图、照片、法规文件等)

场地环境调查第二阶段报告格式

1前言

2概述

2.1调查的目的和原则

2.2调查范围

2.3调查依据

2.4调查方法

3场地概况

3.1场地环境状况

3.2敏感目标

3.3场地的使用现状和历史

3.4相邻场地的使用现状和历史

3.5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总结

4工作计划方案

4.1补充资料的分析

4.2采样方案

4.3分析检测方案

5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5.1现场探测方法和程序

5.2采样方法和程序

5.3实验室分析

5.4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6结果和评价

6.1场地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6.2分析检测结果

6.3结果分析和评价

7结论和建议

8附件(现场记录照片、现场探测的记录、监测井建设记录、实验室报告、质量控制结果、样品追踪监管记录表等)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5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5.1 资料收集与分析 5.1.1 资料的收集主要包括:场地利用变迁资料、场地环境资料、场地相关记录、有关 政府文件、以及 场地所在区域的自然和社会信息。当调查场地与相邻场地存在相互污染的可能时,须调查相邻场地的相关记录和资料。 5.1.1.1 场地利用变迁资料包括:用来辨识场地及其相邻场地的开发及活动状况的航片或卫星图片,场地的土地使用和规划资料,其它有助于评价场地污染的历史资料,如土地登记信息资料等。场地利用变迁过程中的场地内建筑、设施、工艺流程和生产污染等的变化情况。 5.1.1.2 场地环境资料包括:场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记录、场地危险废物堆放记录以及场地与自然保护区和水源地保护区等的位置关系等。 5.1.1.3 场地相关记录包括:产品、原辅材料及中间体清单、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地下管线图、化学品储存及使用清单、泄漏记录、废物管理记录、地上及地下储罐清单、环境监测数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表、环境审计报告和地勘报告等。 5.1.1.4 由政府机关和权威机构所保存和发布的环境资料,如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环境质量公告、企业在政府部门相关环境备案和批复以及生态和水源保护区规划等。 5.1.1.5 场地所在区域的自然和社会信息包括:自然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图、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地质和气象资料等;社会信息包括人口密度和分布,敏感目标分布,及土地利用方式,区域所在地的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相关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与标准,以及当地地方性疾病统计信息等。

5.1.2 资料的分析调查人员应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识别资料中的错误和不合理的信息, 如资料缺失影响 判断场地污染状况时,应在报告中说明。 5.2 现场踏勘 5.2.1 安全防护准备在现场踏勘前,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掌握相应的安全卫生防护知识 ,并装备必要的防 护用品。 5.2.2 现场踏勘的范围以场地内为主,并应包括场地的周围区域,周围区域的范围应由 现场调查人员根据污 染物可能迁移的距离来判断。 5.2.3 现场踏勘的主要内容现场踏勘的主要内容包括:场地的现状与历史情况,相邻场 地的现状与历史情况,周 围区域的现状与历史情况,区域的地质、水文地质和地形的描述等。 5.2.3.1 场地现状与历史情况: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物质的使用、生产、贮存,三废处理与排放以及泄漏状况,场地过去使用中留下的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异常迹象,如罐、槽泄漏以及废物临时堆放污染痕迹。 5.2.3.2 相邻场地的现状与历史情况:相邻场地的使用现况与污染源,以及过去使用中留下的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异常迹象,如罐、槽泄漏以及废物临时堆放污染痕迹。 5.2.3.3 周围区域的现状与历史情况:对于周围区域目前或过去土地利用的类型,如住宅、商店和工厂等,应尽可能观察和记录;周围区域的废弃和正在使用的各类井,如水井等;污水处理和排放系统;化学品和废弃物的储存和处置设施;地面上的沟、河、池;地表水体、雨水排放和径流以及道路和公用设施。

河北某化肥厂场地环境调查工作方案

河北省某化肥厂原厂场地环境现状调查工作方案

2016年11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调查目的和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法律法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导则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路线及工作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调查范围及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工作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场地潜在污染识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采样与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场地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理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然环境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形地貌....................................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气候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壤........................................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河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生态环境部

附件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 HJ □□□—20□□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Site Investigation (征求意见稿) 20□□-□□-□□发布 20□□-□□-□□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场地环境调查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1) 5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3) 6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4) 7 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7) 8 报告编制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场地环境调查报告格式 (9)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污染场地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规范场地环境调查过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场地环境保护标准系列标准之一。 场地环境保护标准系列标准,包括下列4项标准: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本标准规定了场地环境调查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参加。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完整版)大化集团搬迁及周边改造项目污染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价报告

大化集团搬迁及周边改造项目污染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报告 (简本) 委托单位:大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实施单位: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日期:2018 年06 月

一、项目背景 大连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大化集团”)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始建于1933 年,场地搬迁总面积为335 万m2。大化集团是一家大型集团化企业,由8 个全资子公司、3 个控股公司及17 个参股公司组成,主要下属企业包括大连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成氨厂、大化集团大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硝铵厂、大化集团大连博尔化工有限公司和大连油漆厂等。2008 年,大化集团与政府相关部门签订补偿协议后实施了搬迁工作,后续规划为梭鱼湾商务区。 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0)》(2016 年8 月29 日),2016 年7 月,大连市政府领导赴钻石海湾调研,经研究决定,市政府批注:大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污染土壤调查工作的主体单位;由钻石湾办公室代表市政府履行对原大化厂区污染土壤调查和修复的职责;钻石湾学校周边等污染土壤修复费用列入政府投资计划,市财政局根据工程进度拨付资金。 为查明和消除场地中残留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满足场地后续开发的要求,需对原大化集团所处地块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与风险评估,确定可能或潜在的污染区域、污染物构成以及污染程度,为该场地的科学管理及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实施等提供依据。因此,2018 年2 月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场地调查单位)接受大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原大化集团所处地块部分区域进行较为全面的场地调查工作,现场采集土壤样品和地下水等样品,基本查明了场地内是否存在污染以及潜在的污染物种类,以及评估污染物对于场地未来人体的健康风险。结合场地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初步修复建议。根据规划要求,本项目场地未来拟规划为住宅用地。因此,本项目场地的风险评估工作按照我国《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环保部HJ25.3-2014)规定的以住宅用地为代表的敏感用地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 二、场地环境调查 (一) 工作量统计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指南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指南 武汉中地时代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六月

目录 摘要 (1) 1.1 目的 (1) 1.2 场地调查及内容 (1) 1.3 场地调查设计方案编制 (3) 1.4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编制 (5)

摘要 明确场地环境质量调查阶段及不同阶段的调查步骤及内容,包括确定污染目标、分布特点及污染程度,为场地风险评价和修复设计提供依据,为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提供调查技术及手段,并依据报告模板编写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1.1 目的 了解场地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确定污染目标、分布特点及污染程度,为场地风险评价和修复设计提供依据。 1.2 场地调查及内容 (1)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化工厂、农药厂、加油站、化学品储罐等可能的污染源,则场地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本阶段主要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方式开展调查,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 (2)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若第一阶段场地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则需进行第二阶段场地调查,确定污染种类、程度和范围。第二阶段场地调查是以采样与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二阶段场地调查的结果表明,场地的环境状况能够接受,则场地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本阶段主要调查场地内外的污染源、污染物的迁移和转换等因素判断场地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可能分布。调查通常可以分为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两步分别进行,初步调查在第一阶段场地调查的基础上布设采样点,进行采样分析,按照GB 15618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判断土壤污染是否超标;按照GB/T14848,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判断地下水污染是否超标。如超标,则须进行详细调查。详细调查是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采样和分析,确定污染物的浓度水平、空间分布、迁移状况等详细情况。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不一定在一次采样分析中完成,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次实施,逐渐减少调查的不确定性。(3)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河西地块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1、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目的和内容 (1) 1.2.1 调查与评估目的 (1) 1.2.2 主要内容 (1) 1.3原则和依据 (2) 1.3.1 调查与评估原则 (2) 1.3.2 调查与评估依据 (2) 1.4调查方法 (3) 1.4.1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3) 1.4.2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3) 1.4.3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4) 1.5调查范围 (6) 2场地环境状况 (7) 2.1区域环境概况 (7) 2.1.1自然环境概况 (7) 2.1.2本项目场地水文地质概况 (9) 2.1.3评价地块所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9) 2.2敏感目标 (9) 2.3场地历史与现状 (12) 2.3.1 场地使用历史 (12) 2.3.2场地使用现状 (16) 2.4相邻场地历史与现状 (17) 2.5 场地利用规划 (18) 3第一阶段场地调查工作 (19) 3.1.1原有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 (20) 3.1.2地块内原有污染源分析 (23) 3.1.3主要原辅材料分析 (26) 3.1.4前期污染源调查分析 (27) 4.2场地类型及特征污染物识别 (27) 4.3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总结 (27) 4第二阶段场地调查工作 (29) 4.1场地土壤环境现状监测 (29) 4.1.1监测点位设置及监测项目 (29) 4.1.2监测时间、频率及深度 (35) 4.1.3采样、监测方法 (36) 4.2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39) 4.2.1采样过程质量控制 (39) 4.2.2样品保存、流转方法 (39) 4.2.3实验室数据分析质量保证 (40) 4.2.4数据质量和符合性评价 (41) 4.3第二阶段场地调查结果 (41) 土壤监测结果分析 (41) 4.4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总结 (46)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方案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识别可能存在的污染源和污染物,初步排查场地是否存在污染的可能性。 2调查技术依据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 标准、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术语》(HJ682-2014); 《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试行)》(环保部) 《在产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试行)》(环保部) 《关闭搬迁企业地块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试行)》(环保部)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试行)》(环保部)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中国环境保护部) 3调查基本原则 针对性原则:针对企业厂内生产工艺、车间布局、排污管线分布以及污染物特性,进行污染物浓度和空间分布调查,为场地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规范性原则: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场地环境调查过程,保证调

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南京地铁宁溧线土建工程TA09标 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编制: 校对: 审核: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地铁宁溧线土建工程TA09标项目经理部 二0一六年四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地处溧水区,位于秦淮大道下方,工程从北向南依次包括:中山东路站、中山东路站~中间风井区间。车站里程YDK26+~YDK26+,长度。盾构左线里程ZDK26+~ZDK27+(长度,共903环),右线里程YDK26+~YDK27+(长度,共902环),工程总平面示意见图1-1。 图1-1:工程总平面示意图 车站基坑标准段开挖深度为,南北端头盾构工作井宽,开挖深度为。车站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盖板区域采用盖挖顺作法施工。施工场地周边环境状况如图1-2所示。

中山东路站~中间风井盾构区间采用二台土压平衡盾构从中山东路站南端头井始发,中间盾构井北端头井接收,区间平面位于南京市溧水区,沿秦淮大道敷设,左线里程ZDK26+~ZDK27+(长度,共903环),右线里程YDK26+~YDK27+(长度,共902环),埋深范围~,平面最小曲线半径R=650m,最大纵坡坡度24‰。 二、调查目的和依据 1、调查目的。 详细了解施工场地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中山东路站和盾构区间周边的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桥梁、地表水、地下水及特殊地理环境作一次摸查。完善周边环境资料,以满足日后施工需要。 2、调查依据 1)《施工组织设计》。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周边环境调查指南》。 3)《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交通禄口机场至溧水段工程详细勘察阶段中山东路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用地红线。 三、调查范围及对角 中山东路站:基坑深度2倍范围内;盾构区间:盾构埋深倍范围内。通过调查确定周边建筑物与施工场地的位置关系,调查周边交通人流情况。 四、调查方法及人员 我部在成立周边环境调查小组,通过卷尺、测量仪测量、拍照等手段对周边情况进行记录。首先对沿线建筑物的主要特征进行走访调查,列表注明,其次通过确定拟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分析拟建筑的基坑开挖是否对其有影响,如有影响通过走访产权单位索要建(构)筑的竣工图,复印规档为后期施工方案选型及保护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五、车站施工场地调查成果

场地污染调查

场地污染源调查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卿工--189-3394-6343 一、污染场地调查流程

项目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方案技术流程图 样品保存/管理程序 暴露评估 风险识别 毒性评估 确定暴露场景和途径 选定模型和参数值 估算暴露剂量 致癌斜率因子和非致癌参考剂量查询 理化性质参数和污染物控制标准查询 污染物的致癌非致癌风险 致癌、非致癌风险计算值 估算修复值 不确定性分析 确定修复值 风险表征 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报告 场地环境调查 场地采样与分析 资料审阅 访 谈 场地勘查 原企业场地环境资料 场地使用历史背景资料 用于风险评估的参数资料 场地原建(构)筑物的调查 生产产品及原辅材料调查 地质、水文地质资料调查 其它勘查重点区域的调查 场地所有人 场地管理人 场地使用人 熟悉场地相关事务的人 建立场地概念模型 重点调查区域 一般调查区域 背景点(对照点)获取 风险评估所需实测参数获取 安全卫生预防守则 检测分析程序与检测委托机构 监测井设置及土 壤、地下水采样 完善 疑似污染物清单 污染物种类、浓度、深度和范围 提出管理建议 场地土地利用与规划资料 拟定污染鉴别方法 土壤、地下水调查及风险评估方案

2.1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 ?《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9年) ?《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05〕27号) ?《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 ?《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2.2相关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18-2009)(修订)(征求意见稿第四

河北某化肥厂场地环境调查工作方案

省某化肥厂原厂场地环境现状调查工作方案 2016年11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项目背景 (1) 1.2 调查目的和任务 (2) 1.3 工作依据 (3) 1.3.1 法律法规 (3) 1.3.2 导则规 (3) 1.3.4 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 (4) 1.4 技术路线及工作程序 (4) 1.5 调查围及时段 (6) 1.6 主要工作容 (7) 1.6.1场地潜在污染识别 (7) 1.6.2采样与分析 (8) 第二章场地概况 (11) 2.1 地理位置 (11) 2.2 自然环境概况 (11) 2.2.1 地形地貌 (11) 2.2.2 气候特征 (11) 2.2.3 水资源 (12) 2.2.4 土壤 (12) 2.2.5 河流 (12) 第三章场地污染识别 (13)

3.1 污染识别目的 (13) 3.2 污染识别容 (15) 3.2.1 资料的收集与人员访谈 (15) 3.2.2 场地现场踏勘 (27) 3.3 场地污染识别结果 (29) 第四章初步调查工作方案 (32) 4.1 初步调查方案 (32) 4.1.1 取样点设置 (32) 4.1.2 土壤取样点设置 (32) 4.1.3地下水点位布设 (39) 4.1.4土工试验点位布设 (39) 4.2 调查方法 (39) 4.2.1 钻探方法 (39) 4.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40) 4.2.3 样品流转 (42) 4.2.4 质量控制/保证 (42) 4.2.5 现场安全防护 (43) 第五章实物工作量 (44) 5.1 报告编制 (44) 5.2 人员组成 (44) 第六章初步报价 (45)

关于公园环境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公园环境调查报告范文 公园是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场所,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工作之余放松的地方,那么公园的环境与人们 的日常活动息息相关。下面就是为您精心整理的关于公 园环境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可以帮到您。 关于公园环境调查报告范文 环境问题在近些年来被人们逐渐重视起来,日益发 展的科学技术,给环境也带来了不少的影响。 一、调查的目的和出发点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 也越来越严重,为了贯彻党中央又好又快发展战略目标,把我国建立成绿色节约型社会,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在学校的动员和鼓励下,我们参 加了环境保护行动。 二、调查时间、对象、方法 20xx年x月,我和几个同学来到德州市的一些公园 进行了调查。我们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访问过往路人 并做了问卷调查,回去后又上网查找许多资料。我们主 要的调查对象为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大气污染,水污染,树木的砍伐等。

三、调查过程 首先我们来到公园,看到清洁阿姨在扫垃圾,就前去访问通过交谈我们得知,虽然人们的素质有所提高,但仍有很多人在人行路上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值得关注。旁边来了一位刚买菜回来的大姐,我们向前询问了一些生活方式,我们心里得到一丝安慰。大姐告诉我们:少扔垃圾,把垃圾分类放进垃圾桶,多骑自行车,少开车,节约用水,把洗澡水洗脸水用来冲厕所,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脸,洗头发,洗碗。 一眼望去,公园绿化水平还可以,数目较少,草坪较多,但空气并不新鲜,总有一股奇怪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着,我们老到物业处进行了交流,造成环境污染源是1公测所排出的粪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人恶心2工厂排出的废水又黑又臭,还漂浮着一些秽物3工厂排出的废气体中含有粉尘、铅、煤灰登对身体有害的物质5公园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丢弃垃圾,及不讲卫生有影响市容,这些污染是空气变得浑浊,对人的肺部有很大危害。 通过几天的调查,我们做了一份调查问卷。一.调查的内容及方法:通过对路人以及对环卫工人的提问,了解他们对各路段的环境的看法。并将事先打印好的自制问卷调查表发给他们填写,为接下来我的分析及整理做

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南京地铁宁溧线土建工程TA09标 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编制: 校对: 审核: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地铁宁溧线土建工程TA09标项目经理部 二0一六年四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地处溧水区,位于秦淮大道下方,工程从北向南依次包括:中山东路站、中山东路站~中间风井区间。车站里程YDK26+480.600~YDK26+632.400,长度151.8m 。盾构左线里程ZDK26+631.500~ZDK27+714.000(长度1083.921m,共903环),右线里程YDK26+631.500~YDK27+714.000(长度1082.5m,共902环),工程总平面示意见图1-1。 中山东路站区间风井 (不含) 图1-1:工程总平面示意图 车站基坑标准段开挖深度为23.3m,南北端头盾构工作井宽27.2m,开挖深度为25.2m。车站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盖板区域采用盖挖顺作法施工。施工场地周边环境状况如图1-2所示。

山东路站南端头井始发,中间盾构井北端头井接收,区间平面位于南京市溧水区,沿秦淮大道敷设,左线里程ZDK26+631.500~ZDK27+714.000(长度1083.921m,共903环),右线里程YDK26+631.500~YDK27+714.000(长度1082.5m,共902环),埋深范围9.6~20.4m,平面最小曲线半径R=650m,最大纵坡坡度24‰。 二、调查目的和依据 1、调查目的。 详细了解施工场地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中山东路站和盾构区间周边的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桥梁、地表水、地下水及特殊地理环境作一次摸查。完善周边环境资料,以满足日后施工需要。

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XXX地块场地环境初步调查报告 (评审稿) 广西诺世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七月

XXX地块场地环境初步调查报告项目编号:2017-041(HP)项 目负责: 编写: 审核: 审定: 总工程师: 总经理: XXX有限公司 2017年5月

目录 摘要 (i) 1前言 (1) 2概述 (2) 2.1调查目的和原则 (2) 2.1.1...................................................................................... 调查目的2 2.1.2...................................................................................... 调查原则2 2.2调查依据 (3) 2.2.1...................................................................................... 相关法律法规3 2.2.2...................................................................................... 相关技术规范和导则 3 2.2. 3...................................................................................... 评价标准和文件3 2.3............................................................................................... 工作内容及工作路线 4 2.3.1...................................................................................... 工作内容4

家乡环境调查报告一

家乡环境调查报告一、 问题起因我奶奶家住在良种场,那里有个劳务市场后面是大片大片的农田。后来,人们在村子里建起了几个工厂,有纸板厂、屠宰场、养鸡场。 以前,总以为自己家乡的环保搞得不错:山清水秀,空气格外新鲜现在,周围的环境究竟怎样呢? 二、调查方法1、眼看,即仔细观察周围的道路﹑河道?? 2、耳听,即访问周围居民对近几年当地环境的关注状况。3、鼻嗅,即呼吸周围的空气。 三、现状1、走在村子的小路上,你将会看到:道路两旁垃圾散落,狗屎遍地,农家粪成堆,招来蚊蝇成群??漫步河边,你将会看到︰破衣服﹑烂棉絮﹑塑料袋满河散布;农药瓶﹑针剂瓶﹑破瓦砾堵塞河床;死猪﹑死狗﹑死鸡漂浮在河面上;下游,屠宰厂的血水泛着红光,纸板厂的废水吐着白沫??学校的近邻养鸡场,鸡屎肆意堆放?? 2、走访村民,甲说︰“近几年,物质生活文明了,环境却越来越糟了??”乙说︰“村民们的环境意识太差了,应该给他们上一上环保课??”丙说︰“周围环境如此恶劣,政府部门该管一管??”3、走在河道上,河里动物的死尸臭气熏天;走在公路上,屠宰厂的血腥味十里弥漫;坐在教室里,鸡屎臭味扑鼻而入?? 四、结论据调查,可得知家乡水源及空气已经受到严重污染。 1、水污染源来自︰(1)不自觉的村民,他们把一些废弃物,如破旧衣物﹑白色垃圾﹑农药瓶﹑死家禽﹑死家畜等扔在河中。 他们以为只要水一冲就无所谓了,可他们却从未想过下游的人,在上游方便的同时,下游人民却在遭罪。就这样循环不断,整条大河几乎没有一寸净土了。 (2)工厂环保意识淡薄,不断地往河里排放污水。 (3)屠宰场场主为了一己私利,大肆屠宰牲畜,污水肆意排放。 2、空气污染源来自︰(1)屠宰场牲畜粪便随意堆放;(2)养鸡场没有粪便处理设施;(3)农家肥没有固定堆放场所。 五、建议1、政府及环保部门加强对工厂的监管力度。 2、政府组织环保人士走村串寨进行宣传,让村民深知环保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3、地方政府借“世界环境日”、“新农村建设”等加大宣传,树立榜样,评选出如“环保天使”、“环保新村”等进行奖励,激起村民的环保之心。 4、村委会多建几个垃圾站,建立健全垃圾处理机制。 六、体会我通过调查,提高了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环保意识。我不愿看到“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我们这里重演。我希望在我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参与下,在我们家乡掀起环保之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的村庄变成花园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三次国土调查流程

次全国国土 调查流程 目录 一、技术路线 (1) 二、前期准备 (2) 1、制定方案................................... - 2 - 2、人员培训................................... - 2 - 3、资料收集................................... - 2 - 4、资料分析................................... - 2 - 5、仪器和设备准备............................. - 3 - 三、内业数据处理 (3) 1、权属界线调查及上图......................... - 3 - 2、城镇村范围界限划定......................... - 3

- 3、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4 - 4、农村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5 - 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5 - 6、属性完善................................... - 7 - 7、调查底图制作............................... - 8 - 8、数据检查................................... - 8 - 四、外业调查 (9) 1、实地举证................................... - 9 - 2、标注核实................................... - 9 - 3、地类核实.................................. -10 - 4、图斑边界核实.............................. -10 - 5、数据检查.................................. -10 - 五、专项用地调查 (10) 1、耕地细化调查.............................. -10 - 2、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调查.................. -10 - 3、永久基本农田调查.......................... -11 -

场地环境调查报告模板

XXX地块场地环境初步调查报告(评审稿) 广西诺世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七月

XXX地块场地环境初步调查报告项目编号:2017-041(HP) 项目负责: 编写: 审核: 审定: 总工程师: 总经理: XXX有限公司 2017年5月

目录 摘要 (i) 1前言 (1) 2概述 (2) 2.1调查目的和原则 (2) 2.1.1调查目的 (2) 2.1.2调查原则 (2) 2.2调查依据 (3) 2.2.1相关法律法规 (3) 2.2.2相关技术规范和导则 (3) 2.2.3评价标准和文件 (3) 2.3工作内容及工作路线 (4) 2.3.1工作内容 (4) 2.3.2技术路线 (5) 3场地概况 (6) 3.1区域环境状况 (6) 3.1.1自然地理 (6) 3.1.2气候气象 (6) 3.1.3地形地貌 (6) 3.1.4水文水资源 (6) 3.2场地描述 (6) 3.2.1场地地理位置 (6) 3.2.2场地周边河流 (7) 3.2.3工程地质条件 (7) 3.3场地用地情况 (10) 3.3.1场地现状 (10) 3.3.2场地历史 (12) 3.3.3场地利用规划 (14) 3.4相邻场地用地情况 (15) 3.4.1相邻场地现状 (15) 3.4.2相邻场地历史 (18) 3.5场地及周边污染源识别 (20) 3.6场地周边敏感目标 (20) 4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22) 4.1布点原则 (22) 4.2现场采样布点 (22) 4.3土壤采样 (23) 4.4地下水采样 (24) 4.5实验室分析 (25)

4.6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30) 5结果和评价 (31) 5.1场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31) 5.1.1场地浅部地层分布特征 (31) 5.1.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特征 (32) 5.2质控数据审核 (33) 5.3评估标准 (35) 5.4土壤样品检测结果和评估 (37) 5.5地下水样品检测结果和评估 (38) 6结论和建议 (41) 6.1 结论 (41) 6.2 建议 (42) 6.3 不确定性说明 (42) 附件1 现场访谈记录表 (43) 附件2 地下水监测井成井结构图 (45) 附件3 土壤采样记录表 (47) 附件4 洗井记录 (49) 附件5 样品流转单 (50) 附件6 检测报告及相关资质 (51)

土地调查的内容

土地调查的内容 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土地利用的含义 土地是自然资源,又是资产,土地可以作为生产资料,也可以作为消费资料。人类为社会和经济的目的,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对土地进行长期或周期性的生物、技术活动的经营管理和改造活动,称为土地利用。通过利用、改造,使人类获得更多的实惠.土地利用既要受自然条件制约,也受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影响。但土地的合理利用必须适应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 它既是一个把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诸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土地利用的方式、程度、结构及地域分布和效益,既受自然条件(如光能、热量、水分、地形、土壤等)影响,更受各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如开发历史、生产方式、技术装备、投入水平、土地经营管理水平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等)影响,但在所有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中,社会生产方式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土地的合理利用必须适应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土地利用的广度、深度和合理利用程度,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建设规模、水平和特点的集中反映。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长,协调好人地关系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在全国范围内,为查清土地的利用现状而进行的全国土地资源调查。重点是按土地利用分类,以县为单位查清各类用地的数量分布,所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又称为土地数量调查。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 查清各用地类型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为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查清各类土地权属状况等,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服务。 了解目前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及存在问题,为国家和区域制定土地资源管理对策提供依据。

场地污染调查方案

场地污染调查方案 篇一: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流程 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工作流程 1. 技术路线 通过对焦化厂特定的行业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污染识别,现场布点、采样分析,确定焦化场地土壤是否受到污染,污染程度及范围,是否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等,工作顺序为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场地环境调查 根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与《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二阶段为定性评估阶段,第三阶段为定量评估阶段。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是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场地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是否污染确认阶段是以采样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或者由于资料缺失等原因造成无法排除场地内外存在污染源时,作为潜在污染场地进行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确定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

和空间分布。该阶段通常可以分为初步采样分析和详细采样分析,每一步均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现场采样、数据评估和结果分析等步骤。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如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国家和地方等相关标准及背景点浓度,并且经过不确定分析确认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后,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否则认为可能存在环境风险,需要进行详细调查,在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样和分析,确认场地污染程度和范围。 若场地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土壤修复时,则需要进行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本阶段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获得满足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参数,提出详细的污染程度评估及污染范围界定,并提出治理目标与推荐治理方案。本阶段调查工作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在第二阶段调查过程中同时展开。 第一 阶段 场地 环境 调查 第二 阶段 场地

场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质控报告模板

***土壤环境初步调查质控报告 报告编号: 项目名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 *** 2020年**月

目录 1.项目介绍 (1) 2.项目质量控制计划 (1) 2.1项目方案制定 (1) 2.2项目工作安排 (1) 3.现场质量控制 (1) 3.1现场采样质量控制 (1) 3.2样品流转质量保证 (2) 3.3样品保存质量保证 (3) 4.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6) 4.1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和依据 (6) 4.2质量保证体系 (9) 4.3质量控制文件 (9) 4.4实验室人员管理 (10) 4.5设施和环境的管理 (10) 4.6设备和标准物质 (11) 4.7实验检测数据管理 (12) 4.8实验室资质能力 (13) 5.实验室质量控制结果统计 (14) 5.1空白样品质量控制 (14) 5.1.1现场空白质量控制 (14) 5.1.2实验室空白质量控制 (34) 5.2平行样品质量控制 (40) 5.2.1现场平行质量控制 (40) 5.2.2实验室平行质量控制 (57) 5.3加标回收样质量控制 (75) 5.4标准样品质量控制 (82)

6.质量控制总结 (85) 6.1参照标准 (85) 6.2现场质控总结 (85) 6.3实验室质控总结 (85)

1.项目介绍 受******委托,***承担***土壤环境初步调查工作。根据******的监测要求,于2020年**月对***场地环境进行土壤、地下水监测,为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科学性、准确性、有效性,***按照质量要求技术规范对该项目制定了相关的质量控制计划。现对该项目质控过程及质控结果作总结报告。 2.项目质量控制计划 2.1项目方案制定 根据******监测要求,公司成立项目小组,由专业技术人员到场地进行现场勘察,并依据相关标准制定对应的项目方案,现场点位的布设、采样技术要求的确认依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 964-2018)、《***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工作指引(试行)》(***人居环境委,2018年9月)中的技术规范进行,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按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要求的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进行。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主要依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中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地下水项目监测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相关规定进行。 2.2项目工作安排 公司针对项目安排持有上岗证人员参与专项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等标准,并由技术负责人统一安排相关监测工作。 3.现场质量控制 3.1现场采样质量控制 (1)采样点:采样点与布点方案保持一致,并符合《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9)及相关技术规定的要求。 (2)土孔钻探方法:土壤钻孔采样记录单的完整性,通过记录单及现场照片判定钻探设备选择、钻探深度、钻探操作、钻探过程防止交叉污染以及钻孔填充等确保满足相关技术规定要求,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符合《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

旧改造项目场地环境调查报告(简本)

城发公司综合办公区(原龙海协祥电池有限公司用地)“三 旧”改造项目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简本) 1项目背景 龙海协祥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11月,法人系施森树,隶属于台湾满祥电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蓄电池制造与销售,公司注册资本1320万美元。公司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G324南侧、汇福路西侧、景福路北侧,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2’34.57”,北纬24°31’32.52”,厂区总用地面积为2.3hm2(合34.5亩),其中厂房面积20178m2,总建筑面积28000m2,主要生产符合日本和欧美先进质量标准的摩托车及电动助力车专用蓄电池,可年生产摩托车电池500万只,电动助力车电池150万只。公司拥有设备及设施400多台(套),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格子体自动铸造机、大型全自动铅粉制造机、自动涂膏机、极板化成充电机、自动控制干燥机、半自动和全自动兼备的摩托车、汽车电池生产线。 该公司已于2012年注销停产,注销停产时原厂区地面构筑物全部存留。根据《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协祥电池厂区用地规划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为配合漳州台商投资区行政服务中心等综合办公区的配套建设,2014年1月,龙海协祥电池有限公司厂区用地由当地政府收储,交付漳州市角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开发建设。按照相应的建设布局,将厂区北半部分用地内原建构筑物进行改造,建成综合办公区(含行政服务中心、税务局、数字化管理中心、防汛应急指挥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宿舍、办公及停车场地等);南半部分用地部分厂房改造为停车库使用,于2016年10月改建完成投入使用。 为推进原协祥龙海协祥电池有限公司用地“三旧”改造的实施,漳州市角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在维持用地北半部分土地现状功能不变的条件下,结合《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拟对南半部分场地进行进一步开发利用,规划建设一栋16层办公综合楼,并配套地下停车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