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法总论授课教案

商法总论授课教案

商法总论授课教案
商法总论授课教案

课程建设文件Ⅳ

内蒙古财经学院

《商法总论》课程电子教案

法学系

2006年01月

《商法总论》课程电子教案

课程英文名称:Commercial Law

课程编号:931123

制定单位:法学系

制定人:王乐宇

制定时间:2006年01月

《商法总论》课程说明

一、课程内容概述

商法与民法虽同为私法范畴的重要成分,但商法中所规定的事项不限于私法。中国商法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商事立法完善的必然结果,同时,商法学已经成为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法科学生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商法总论的相关内容,包括商法导论、外国商事法律制度概况、商事主体、商事行为、商事登记、商事名称、商事帐簿等内容。

二、课程的性质

法学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商法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了解中国的商事立法

和商事司法现状;

(二)、使学生清楚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等重要法规及法律解释的主要内容,明白立

法原理;

(三)、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践中的法律问题,能够在商事生活中具备充分的法律素养;

(四)、深化学生对民法学原理的理解和领悟。

四、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

法学专业三年级

五、开课学期

第五学期

六、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

54学时,3学分

七、先修课程

法理学、法制史学、民法学、合同法学

八、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公司法、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破产法、电子商务法等也是商法体系的组成部分,属于商法分论,但由于独立开课,本课程不再涉及,但本课程的原理与精神对这些课程仍有指导意义。

九、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本课程主要采用理论讲授的方法,但也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如课堂讨论、学生讲授、模拟法庭、学生辩论等,教学形式力求多样化。

十、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要求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实行成绩及格制,以百分制计分,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20%)和期末考试成绩(80%)相加得出。平时成绩采自考勤、提问、作业、实践表现等,以最佳的三次有效记载为计算依据。

十一、课程使用的教材名称及教学参考资料

(一)、教材

赵中孚主编,《商法总论》(第二版),北京,人大出版社,2003。

版社,2003。

(二)、教学参考资料

1、刘志新主编,《中国典型商事案例评析》,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2、雷兴虎主编,《商法学教程》,北京,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3、覃有土主编,《商法学》,北京,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赵万一主编,《商法学》,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5、李黎明、于颖著,《商法教程》,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

6、范健主编,《商法》(第二版),北京,高教、北大出版社,2002;

7、徐学鹿著,《什么是现代商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8、范健、王建文著,《商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商法论文选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学时分配表

商法学课程综述

一、商法学的学科地位

(一)商法的性质

商法,亦称商事法,是指调整商事交易主体在其商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商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商法从性质归属上,应该属于私法。从法律体系上来看,私法是调整社会私的关系的法律,其中民法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私生活关系的,而商法则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商事或营业关系的。应该说,公、私二法的划分是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体系最显著的特征,是从罗马法以来就形成的传统。正如德国学者基尔克所言:公法与私法的区别,是今日整个法秩序的基础。日本学者美浓部达吉则将其称为现代法的基本原则,他说,在现代国家,一切法律规范无不属于公法或私法之一方,且因所属不同而有不同意义;对于国家所制定的一切规范,若不究明该规定属于公法或私法,而欲了解其内容和所生效果,盖不可能。

为什么要首先辨明法域归属呢?这是因为法的立法理念不同。公法强调命令服从,注重权力的运作;而私法关注意思自治、平等等价,注重权利的行使和保护。明确商法作为私法的属性,在于树立权利本位的思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我国商事关系在社会关系中所占比例日益扩大。商事立法明确提到了议事日程,立法步伐也随之加快。目前我国商事法律体系初具规模,与之相适应,商法学必然会成为极其重要的专门学科。

就大陆法系范围而言,商法学的立法、理论研究已有长足进展。但我国曾处于长期的封建社会,重刑轻民,商被列为四民之末;建国以后,取消私法,长期奉行法律虚无主义,商

无立足之地;改革开放以来,商法又长期附属于经济法之中,从未形成自身法理逻辑清晰的基础理论。法学界目前已经认识到这一积弊,并致力于建立和完善有自己特色的商法学理论体系。

(二)商法的价值理性和功能理性

价值理性和功能理性的划分,是德国学者韦伯的观点。提到商法的价值理性和功能理性,显然不完全是纯粹的商法问题,涉及面极广。在此仅从社会功能上概括一下,就是兴商、兴市、兴德、兴国。

第一,兴商之法。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人阶层的出现是商法产生的前提,宗教革命和商业革命是商法产生的思想因素和政治因素。商法的产生,在推动资本的积累和集中,商业经营和业态的发展,自由竞争机制的形成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发挥了全方位的作用。

第二,兴市之法。商事活动总是要依托市场才有安身立命之地,历史证明,商业离不开市场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交换经济,所以发展市场经济必然要大力发展商业。而现代化的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也必然要大力发展城市和市场经济。所以,商法又是兴市之法。

第三,兴德之法。可以想象,在完全没有商业交易的情况下,取得他人财产只能使用暴力。商业精神则是一种公道观念,它是与暴力势不两立的。商业交易信奉和崇尚的是公平、等价、有偿,尤其现代商事活动是建立在高度信用的基础之上,它必须以诚信为本。“贸易的法律使风俗纯良,贸易的自然结果是和平”(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这是商业精神的灵魂,也是商道(人道)的本质所在。商法的内容都是这种经济道德在法律上的反映。所以商法是兴德之法。

第四,兴国之法。商业发展的结果,必然是民富国强。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首先靠的就是商业资本的原始积累。当今社会,经济越发达的国家,越离不开商业贸易活动。无商不富,这已经成为政治家们的治国观。所以商法是兴国之法,这是我们学习商法的基本出发点。

(三)开设商法学的意义

从务虚的和大的方面来看

1、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2、是加速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客观需要(自演化性和政府推进型);

3、是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更新改造以达现代化水平的客观需要;

4、是提高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客观需要;

5、是丰富和完善我国法学教育教学内容和体系的客观需要。

从务实的和微观的方面来看

1.是学习后继课程的需要;

2.是重要的谋生手段。

二、我国商法的研究现状

(一)现状

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商事立法整体逻辑体系未致完善,导致商法学分论部分比较零散,究竟哪些单行法属于商法范畴,学界尚有诸多争论;又因为社会经济发展一日千里,商事法律必须因时而变,导致商法学理论时常滞后于社会现状,不像民法学那样相对稳定;另外,商事立法技术远没有民法那样成熟,商事范畴远没有民法那样精美。这些都给商法研习者以更大的自由空间,也更具挑战性。

(二)近年商法研究综述

热点问题

商法概念之争商法概念在中国用语混乱,概念不清。有人认为商法混淆“law merchant 、commercial law、business law”等不同概念及其不同含义,用语混乱。泛商、泛企业、泛经营的概念,如同涉及经济就是经济法的“大经济法”观念一样,并非严格法律概念,没有

实际意义。

有人认为应该对商法概念进行多维性研究,得出“商法是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基本目的,遵循与时俱进的方法,调整市场交易关系,包括交易组织和交易行为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称为商法是市场交易的规则”的结论。

商法价值功能分析有人认为商法并非实际的法部门和法现象,但不妨在一般私法或不严格的意义上使用“民商法”或“商法”的提法。

但有人强调“商法制度的建立推动了人们法制观念的转变;商法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商法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推动全社会信用观念的形成;商法制度的建立对于中国长久的开放和中国走向世界将产生深远影响。总之,商法必能起到中国法制与国际法律接轨的先锋作用。”还有人认为,商法的功能在于确认商事主体的地位,促进商事交易迅捷、灵活、保障交易安全。商法是对民法个别规定的补充、变更。

商法基本原则研究诚实信用原则的经济基础、历史发展、学术研究趋势都表明它是商法的基本原则。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与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在调整对象、基础、价值、内容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区别。诚实信用原则在商法中有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

商法研究的困惑有人(赵旭东)提出了商法存在四大困惑

即第一商法调整的对象到底是什么?通说认为商法调整的对象就是商事关系,但商事关系又是什么?商事关系与民事关系的相互关系又如何?第二到底什么是商事行为,商事行为与民事行为的关系如何?第三商事行为应否作为商法的调整对象,是否应建立单独的商事行为法的规范体系?第四商法的范围和内容如何,商法究竟由那些部分组成?公司、票据、破产、保险、海商是不是就是商法的固有范围?保险法为商法,为何银行法不是商法?海商法既为商法,航空、铁路等运输法为何不是商法?票据既为商法所调整,信用证为何不受商法规范?商法基础理论的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

:有学者反思了商法基本问题,突破传统商法理论主观

主义、客观主义的僵化界分,认为:商法的调整对象在于法律关系主体的平等性与行为的营利性;商事行为就是营利性的民事行为,不能以列举式划定商事行为的范围;商行为应当由民法调整,商法主要是商主体法;传统的商法范围已无法涵盖现代的商事关系,从而对商法典存在的合理性发出质疑,认为现代商法应当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有学者(王小能、郭瑜)由票据、海商等特别法着手论证商法的独立性,认为其与民法既非并列关系,亦非合一关系,而是交叉关系。

关于商法与诚信原则的关系,有学者指出诚信原则与人类的交易行为联系密切,罗马法中并无“大规模的商业信用”作为诚信原则赖以存在的基础,诚信原则应当是商法的基本原则,并探讨了诚信原则在民法和商法中的差异。

三、商法总论逻辑体系

1、商法导论。包括商法概述,商法的历史发展,商法的基本特点与原则,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

2、外国商事法律制度概论。包括商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商事法律制度介绍。

3、商事主体。包括商事主体概述,商事个人,商事合伙,商事公司,商事辅助人。

4、商事法律行为。包括商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商事法律行为的分类与主要内容,商法对于商事法律行为的主要法律控制,商事法律行为对交易安全的考虑。

5、商事登记。商事登记制度概述,商事登记的主管机关,商事登记的程序,商事登记的种类,商事登记的效力,商事登记的监管。

6、商事名称。商事名称概述,商事名称的选用,商事名称的登记,商事名称的法律保护。

7、商事帐簿。商事帐簿制度概述,商事帐簿的种类,商事帐簿的编制,商事帐簿的审计,商事帐簿的披露。

四、如何学好商法

精通民法商法作为私法特别法,其基本原理大多由民法所衍生。所以学好民法,尤其民法中的原理部分,对商法的学习有很大裨益。

方法适当应当以自然法的法哲学思想作为研习终极,并兼以其他(如经济分析、历史研究等)。

独立思考即所谓“大胆怀疑、小心求证、谨慎结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遵守规则(预习、笔记、读物、考勤、提问、交流。)

第一章商法导论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商法的分类、体系和渊源,商法的产生和发展;理解商法调整的对象,商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掌握商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商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难点是商法调整的对象、商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计划课时:10+1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第一节商法概述

一、商的概念

(一)从一般常识而言:买卖;

(二)从经济学而言:供需媒介(介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

(三)从社会学而言:社会分工(工农兵学商);

(四)从文化意义而言:文化意义上的商是将“商”作为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进行综合的。

从文化意义上考察商,主要是从哲学观入手。各国历史文明中,对于商是以财为主还是以德为主,是以索取(需求)为本还是以奉献(服务)为本,经商是荣耀还是罪恶等等,都有过哲学文化意义上的争论。

在我国,自商、周时代起,便推行“士农工商”政策,认为“经商取利不义”、“欲富必先仁”。近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又出现了商业文化热。

在西方,如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讲到:“哪里有商业,哪里就有文明”;黑格尔《法哲学》则对市民社会与商业活动的联系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特别是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等著作,把资本主义社会研究与“商业精神”结合起来,用宗教伦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业化,从而形成了所谓的“韦伯思路”。

(五)从法学而言:营利性活动。

二、商法的概念

(一)英美法系的商法概念——Commercial Law、Business Law、Mercantile

Law、Law Merchant;

(二)大陆法系的商法概念

1、法国:规范商事行为的法律;(客观主义)

2、德国:适用于商人的特别私法;(主观主义)

3、我国台湾地区:调整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我国的商法概念

1、商法是调整商事关系的法律(覃有土、赵万一);

2、商法是调整商人以及商事活动的法律(徐学鹿);

3、商法是市场交易行为的基本准则(徐学鹿)。

调整因商事行为而形成的商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商法的分类

(一)古代商法、中世纪商法、近代商法和现代商法(时代特征)

(二)英美法系商法和大陆法系商法(法系)

(三)形式商法和实质商法(表现形式)

一个国家可能没有形式意义上的商法,但不可能没有实质意义上

的商法。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大约有40多个国家拥有形式意义上的商法典。我国实际上已经基本构筑了实质意义上的商法体系。

(四)广义商法和狭义商法(内容范围)

广义商法包括国际商法和国内商法,国内商法又分为商公法、商

私法两种。狭义商法即国内商法中的商事私法。

四、商事关系的特点

(一)主体的平等性;

(二)行为的营利性。

商事关系与民事关系的区别

①在经营活动上(商事关系中必有经营活动,民事关系中未必有)

②在人身关系上(商事关系更加注重财产关系,即便是人身关系也与财产利益密切相连,而民事关系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两大分支)

③在商品交换和财产支配上(商事关系不仅注重商品交换,还注重商品的生产和经营;民事关系注重对财产的控制,商事关系注重发挥财产的效用)

④在权利的归属上(商事关系中的商事权利有私法性质亦有公法性质,而民事权利唯有私法性质)

五、商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一)商法与民法的关系

在所有法域之中,与商法联系最为紧密的莫过于民法,二者同属于私法范畴。

1.联系

(1)同属私法;(2)调整对象的平等性;

(3)某些原则的同一性;(4)法律救济的融合性。

2.区别

(1)就经济源流来说,民法是社会商品经济一般性的法律体现,商法则是社会商品经济专业化和技术化——即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现。

(2)就立法思路来说,民法属于伦理法、道德法,商法则是营利法、技术法。(3)就法规范的表现来看,民法具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商法则具有国际性和相对速变性。

(4)就法律适用来看,商法优先适用。

(5)民法中关于人身关系的规定,对商法基本不适用,相反,某些制度只适用于商事关系,如破产制度。另外,民事关系中有些情况下并不适用等价有偿原则,如婚姻家庭关系、继承关系等。

(二)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与商法相比较,经济法是一个较新的概念,至今尚无权威性统一的定义。关于其规定性,大概有以下几种观点:

1.世界观说,认为经济法是广泛的以渗透于现代法的经济精神为基础的法;2.集成说,认为经济法是对国民经济予以直接影响为目的的规范的总和;3.对象说,认为经济法是被组织起来的经济的固有的法;

4.营业法说,认为经济法是关于经济企业者的企业经营的法;

5.统制法说,认为经济法是国家以统制社会经济为目的的法;

6.替代说,认为经济法可以冲破法律部门旧有的公私界限,替代公私法的划分。

经济法能否独立?经济法这一范畴主要适用于欧洲大陆,在普通法系,这个概念至今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承认,人们宁可选择使用商事法(Commerci al Law)这一术语。杰奎明认为“经济法与其说是一种法律体系,不如说是一种法律的研究方法”;查姆伯特认为“经济法是一种有助于把传统法的不同部门运用于经济领域的思想方法或观念认识”。

在我国,学者一般认为,经济法实质上是“经济行政法”,属于公法范畴。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基本上类似于私法与公法的关系。

相同二者都是规范经济活动的法律

相异1。性质有不同之处。

2.追求的利益不同。

3.调节机制不同。

(三)商法与劳动法的关系

1.劳动法的性质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雇佣关系及附随的社会关系的法律部门。前者如劳动者组合成立工会等团体、劳务性聘任、劳动合同;后者如劳动争议、劳动保护、招收培训和调配等。

性质上,劳动法原属民法范畴,后缘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劳资双方力量的悬殊,日渐独立,部门法化。

2.商业使用人问题

密切联系,在“商业使用人”问题上还存在胶着状态,各国规定有所不同。但是,该问题的规范应遵循以下两点基本准则:

(1)非经理人形式的“商业使用人”,与企业主的关系属于劳动取酬关系,归劳动法调整;而其基于商事营业的使命对外发生的关系,则归商法调整。

(2)商事营业的经理人是基于委任而非雇佣产生,所以经理人的委任、职权范围以及因其职权行为所发生的关系,概由商法调整。

(四)商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五)商法与刑法的关系

(六)商法与国际法的关系

第二节商法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商法

有关商事的规定散见于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律中。

二、中世纪(476—1640)的商法

一般认为,欧洲中世纪的商法是近代商法的起源。中世纪的商人习惯法具有自律性、地域性和不成文性的特征。

三、近代商法

16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的萌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封建割

据势力的衰落,统一的民族国家逐步形成。与此相适应,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寺院法开始被废弃,民族国家纷纷进行商事立法使商人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四、现代商法

从19世纪开始,欧洲大陆国家相继开始了大规模的法典制定活动。尽管在英美法中不存在类似于大陆法那样的统一的商法典,但是“商法”或“商业法”的观念却是深入人心的。19世纪以后,英美国家相继制定的大量以“商事条例”、“商法典”命名的法律不过是此种商法观念的一部分反映。

五、商法产生的原因及现代商法的发展趋势

(一)商法产生的原因

1、商法的产生是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2、商法的产生是国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的结果。

(二)现代商法的发展趋势

1、动态化的趋向(各国商法典频繁修改;制定众多商事单行法,

并废除商法典的有关条款);

2、两大法系的相互渗透(在公司法领域表现最为明显);

3、国际化与统一的趋向(这种工作是在20世纪初全面展开的,

一些地区性的商事公约、商事组织、商事规则先后出现)。

六、商务电子化的趋向

电子商务法本质上是21世纪的商人法,以商人的行业惯例为其规范标准,具有跨越任何国界、地域的,全球化的天然特性。电子商务对商法的影响是极大的,尤以合同法为甚。

第三节商法的基本特点与原则

一、商法的基本特点

关于商法特征,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

有学者认为商法的特征是:经济意义的身份法;市场经济的技术法;举功倡利的营利法;包含强制性规范的私法;具有国际性、求实性和速动性的国内法(于庆生)。有学者总结为:营利性、技术性、公法性、国际性、兼容性(指兼有任意法与强制法的性质)(西北大学夏雅丽)。也有的总结为:营利性;技术性;公法性;协调性(同前的兼容性);国际性;整体性;发展性;变动性(周林彬,任先行)。还有学者总结为:商法的私法性与公法性;商法的国内性与国际性;商法的实体性与程序性;商法的冲突性与协调性;商法的伦理性与技术性;商法的稳定性与进步性(施天涛)。还有的总结为:营利性;技术性;公法性;国际性(赵万一)。

以下为推荐观点

(一)私法公法化;

(二)营利性;

(三)技术性与灵活性;

(四)国际性;

(五)组织法与行为法相结合。

二、商法的原则

商法的基本原则有几个,各是什么?在商法学界并没有达成一致,学者间见解各异。有人总结到:

二原则说:认为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体现其特色的基本原则有保障交易简捷原则和维护交易安全原则。这是李玉泉,何绍军主编的《中国商事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所持的观点。

三原则说:认为商法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即尊重私有权和服从国家权力的原则、人格平等与自己责任原则以及生产商品化与契约自由原则。这是梁建达编著的《外国民商法原理》(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所持的观点。这类似于法国民法典确立的三大原则。

四原则说:认为,近代商法以契约自由、方式自由和诚实信用为原则;现代商法则有四大基本原则,即强化企业组织原则、提高经济效益原则、维护交易公平原则、保障交易安全原则。这是王保树主编的《商事法学〃经济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所持观点。

五原则说:商事主体严格法定原则、维护交易公平原则、保障交易迅捷原则、保障交易确定性原则、维护交易安全原则。这是董安生等编著的《中国商法总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所持的观点。

除这种总结外,其他很多学者也对商法基本原则提出了自己的基本看法。周林斌,任先行认为,商事法的基本原则共有九项:即1。利润最大化原则;2。诚实信用原则;3。磋商调节原则(实际上就是意思自治原则);4。互惠原则(类似于公平原则);5。简便敏捷原则;6。安全原则(如信息披露制度;要式制度;外观制度;无因性制度;严格责任制度。);7。经营自主原则;8。强化企业组织原则(如确保企业资金;避免企业解体;实行有限责任原则;风险分散。)9。社会责任原则。

徐学鹿教授认为,商法的基本原则有七项:1。严活结合原则;2。营利性原则;3。简易迅捷原则;4。安全交易原则;5。公平交易原则;6。有限责任原则;7。适任原则。

夏雅丽,丁学军认为共有六项原则:依法自由行使权利原则;维持交易安全原则;商事主体意思自治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促进交易便捷原则;维护交易公平原则。(夏雅丽,丁学军:《论商法的特征及基本原则》,《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孙起斌、王春婕、傅鼎生、林敏等认为,商法的基本原则应有四项,但各自内容不同。

孙起斌认为这四项应为:营利原则;简便敏捷原则;安全交易原则;公平交易原则。

王春婕认为这四项应为:商事主体法定原则;维护交易公平原则;保障交易迅捷原则;维护交易安全原则。

傅鼎生认为这四项应为:交易公平原则;交易迅捷原则;交易确定原则;交易安全原则。

林敏认为这四项应为:商主体法定原则;维护交易公平原则;保障交易迅捷原则;保障交易安全原则。

以下为推荐观点

(一)主体法定

1、类型法定;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3.4.1 有机合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归纳有机物的特征反应、学会引入官能团 2、会用正、逆合成法设计简单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并能用流程图表示这一过程 3、能列举有机合成遵循的一般原则,并对已给定的合成路线进行简要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等途径提高对物质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 2、初步学习如何从已给条件中提取相关有用信息进行知识迁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有机合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赞赏有机化学家们为人类社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2、形成绿色合成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有机合成是高考难点题型之一,实质是利用有机物的性质进行相关的官能团之间的转化 反应。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为: 1、有机物的特征反应、学会引入官能团 2、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难点为:逆合成分析的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 一、有机合成的过程 [思考与交流]阅读第三自然段,回答:1、什么是有机合成?2、有机合成的任务有那些?3、用示意图表示出有机合成过程。 1、有机合成定义;有机合成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3、有机合成过程。 [投影]有机合成过程示意图: [讲]有机合成的过程是利用简单的试剂作为基础原料,通过有机反应链上官能团或一段碳链,得到一个中间体;在此基础上利用中间体上的官能团,加上辅助原料,进行第二步反应,合成第二个中间体,经过多步反应,按照目标化合物的要求,合成具有一定碳原子数目、一定结构的目标化合物。 师:首先请学生总结各类主要有机物的特征反应

有机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有机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有机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本文由理综学习网化学网为您整体提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一、教学目标分析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围绕有机物的核心原子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展开逐层剖析,通过系统介绍同分异构现象,使学生明白有机物为什么种类繁多。本节学习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及官能团异构。从复习烷烃的碳链异构开始,延伸出烯烃的碳链异构和官能团(碳碳双键)的位置异构,并以乙醇和二甲醚为例说明官能团异构的涵义。由此揭示出:同分异构现象是由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合方式产生的,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的原因之一。并为以后的学习留下思考的空间,即虽然分子式相同,但由于有机化合物中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结构不同),导致其化学性质也是不相同的,所以这些有机物在人们平常的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也是不相同的,从而体现化学中化合物学习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参考依据化学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化学2主题1:物质结构基础)1、了解有机物中碳的成键特征。2、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化学2主题3: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了解苯的分子结构(有机化学基础主题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1、知道常见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2、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必修2)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成键特征(以甲烷、乙烯等为例,体会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之间的成键特征)2、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3、知道甲烷的分子结构,知道乙烯的分子结构,知道苯的分子结构4、知道乙醇的分子结构,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选修5)1、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及特点,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主要的官能团及其结构特点2、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这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能根据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确定其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必修与必选有机化合物知识点对比必修必选知识点对比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成键特征(以甲烷、乙烯等为例,体会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之间的成键特征)2、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3、知道甲烷的分子结构,知道乙烯的分子结构,知道苯的分子结构4、知道乙醇的分子结构,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1、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及特点,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主要的官能团及其结构特点2、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这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能根据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确定其同分异构体的种类)1、知识与技能:⑴进一步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理解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⑵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能初步写出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模型制作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亲身体验并能初步体会模型方法的意义。⑵在学习同分异构现象过程中,体会物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物质性质的多样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⑵通过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有序性和严密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3)[1]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主讲教师:石蔚云 适应专业:化工工艺(本科)、应用化学(本科)、 环境工程(本科)、高分子工程(本科)、 食品科学(本科)、食品工程(本科)、 化工工艺(专科)、有机化工(专科)、 生物工程(本科)、畜牧兽医(专科)、 生物技术(专科)、 总学时数:52学时 实验地点:1号实验楼604、605房间

有机化学实验项目 内容学时实验一安全教育和仪器洗涤认领(* ☆) 4实验二熔点测定(* ) 4 实验三重结晶和过滤(* ) 4 实验四蒸馏(* ☆) 4 实验五环己稀的制备(* ) 6 实验六溴乙烷的制备(* ☆) 6 实验七乙醚的制备 6 实验八己二酸的制备 6 实验九乙酸乙酯的制备(* ) 6 实验十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 ☆) 6 备注: (1)本科班开出所有实验项目,共52学时。 (2)*化工系专科班、生物学院本科班开出实验项目,共40学时。 (3)☆生物学院专科班开出实验项目,共20学时。

实验一仪器的洗涤认领、安全教育 一、教学目的、任务 1.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能以小量规模正确地进行制备试验和性质实验,分离和鉴定制备产品的能力。 2.培养能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初步会查阅文献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实验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以及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此,我们首先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学生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之前,应当认真学习和领会这部分内容。 二、有机化学实验室的一般知识 1.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 为了保证有机化学实验正常进行,培养良好的实验方法,并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 (1)切实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进入实验室时,应熟悉实验室灭火器材,急救药箱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 (3)实验时应遵守纪律,保持安静。 (4)遵从教师的指导,按照实验教材所规定的步骤、仪器及试剂的规格和用量进行实验。 (5)应经常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6)爱护公共仪器和工具,应在指定地点使用,保持整洁。 (7)实验完毕离开实验室时,应把水、电和煤气开关关闭。 2.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 由于有机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多数是有毒、可燃有腐蚀性或有爆炸性的,所用的仪器设备大部分是玻璃制品,故在实验室工作,若粗心大意,就易发生事故。必须认识到化学实验室是潜在危险场所,必须经常重视安全问题,提高警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措施,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下面介绍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1)实验室安全守则。 (2)实验室事故的预防。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及安全教育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面获得较为全面的训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技巧; (2)养成正确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习惯,学会真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的方法; (3)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 1、有机化学实验的特点:有机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大多有毒、可燃、有腐蚀性或容易爆炸,所以要加强安全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事故发生。 2、实验室安全守则:对易燃、易爆、剧毒、易腐蚀的物品,应按规定领取和存放;对霉变、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应妥善处理 3、实验室事故的预防及处理:防中毒、防触电、防烧烫伤、防溢水和防盗;处理:浓酸,浓碱不经处理,沿下水道流走,对管道产生很强的腐蚀,又造成水质的污染,一般要中和后,倾倒,并用大量的水

冲洗管道、有机溶剂,吡啶,二甲苯,氯份能破坏人体机能失调,做完实验,回收,并蒸馏后,再利用。 4、有机化学的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 三、教学难点 玻璃仪器的洗涤、干燥;玻璃仪器的保养与使用。 四、教学方法:讲授和演示 五、授课内容 (一)有机化学实验室:1、药品多数是有毒、可燃、有腐蚀性或有爆炸性的;2、仪器设备大部分是玻璃制品;必须认识到化学实验室是潜在危险场所,必须经常重视安全问题,提高警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二)介绍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实验室事故的预防 ①火灾的预防 ②爆炸的预防 ③中毒的预防 (三)事故的处理和急救 ①火灾的处理:若一旦发生着火事故,不要惊慌失措,根据着火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一般首先熄灭附近所有火源,切断电源。迅速移开附近易燃物质,采用沙子、石棉布或灭火器等灭火。灭火时应从火的四周向中心扑灭。衣服着火,切勿奔跑,应立即用厚的外衣包裹熄灭,或立即脱去衣服,或立即在地卧倒打滚起到灭火作用。必要时,要报警。

《有机化学基础》全部教案

【课题】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目标】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原子团 【教学重点】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探究法,练习法 【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思考与交流】 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 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氰酸(HCNO)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 组成元素:C 、H、O N、P、S、卤素等 有机物种类繁多。(2000多万种)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有机化合物链状化合物 脂肪化合物 环状化合物脂环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 1.链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如: 正丁烷正丁醇 2.环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又可分为两类:(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如: 环戊烷环己醇 (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如: 苯萘 二、按官能团分类: 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 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可以分为以下12种类型: CH3CH2CH2CH3CH3CH2CH2CH2OH OH

练习: 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 2.〖归纳〗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 〖变形练习〗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 (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 3.按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4.按下列要求举例:(所有物质均要求写结构简式) (1)写出两种脂肪烃,一种饱和,一种不饱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属于芳香烃但不属于苯的同系物的物质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写出最简单的芳香羧酸和芳香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最简单的酚和最简单的芳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A C — = —— C C H —C O H H — O O C2H 2= — =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名称:中文名:有机化学实验(上、下) 英文名:Experimental Organic Chemistry 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独立设课 三、开放实验项目数:无 四、适用专业及年级:1、化学师范专业二年级 2、应用化学专业二年级 五、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一)教科书 曾昭琼、曾和平编,《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 (二)参考书 薛思佳、季萍编,《Experimental Organic Chemistry(双语)》,科学出版社,2007年8 月第一版 六、学时学分: (1)课程总学时:108;实验学时:108 (2)课程总学分:6;实验学分:6 七、实验教学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目的: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能以小量规模正确地进行制备、分离和鉴定;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培养初步查阅文献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实验工作方法和习惯,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要求:1.了解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2.掌握熔点的测定,蒸馏、分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萃取和洗涤、重结晶和过滤,折光 率测定和薄层色谱法等基本操作; 3.学习13种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制备方法;能按要求制备出上述13种化合物,掌握有机 合成的基本操作和方法; 4.能正确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学习实验工作的方法,能设计简单的有机实验方案。 八、实验课考核方式:

1、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实验操作考试 2、实验课考核成绩的确定和占总评分的比例 (1)平时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每一实验按5分制记分。预习:0.75分,装置:0.75分,操作:2分,结果:0.75分,实 验报告:0.75分。各项内容按完成情况酌情给分后总分为本次实验的成绩。 (2)实验操作考试评定方法: 操作考试以百分制记。包括两部分内容:(1)装置及操作占70%,回答问题占30%。各项按完成情况酌情给分后总分为本次实验考试成绩。 (3)总评成绩评定方法: 平时成绩占70%,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占30%。 平时成绩是一学期所做实验成绩的总评成绩。 九、实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完整版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Ⅳ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Ⅳ,Organic ChemistryⅣ 课程号(代码):20321240-5 课程类别:基础课 学时:64 学分:4 教学目的及要求:有机化学是医学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后期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要求如下:一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法、主要理化性质、了解重要合成法及官能团的鉴别。二、正确理解现代化学键理论(原子轨道杂化、σ键、π键及大π键)、电性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场效应)、立体效应、共振论、典型的反应机理(亲电反应、亲核反应及游离基反应)及立体异体、构象分析等基本概念,并用来理解或解释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本课程适用于临床医学七、八*、五年制学生、卫生五年制、四年制本科学生,讲课64学时。其中划线内容为重点内容或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1学时) 有机化学中的化学键——共价键的形成及参数。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机化合物 和有机化学的概念。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二章烷烃(4学时) 第一节烷烃的结构和异构现象 3杂化)。σ键的形成及特点。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碳链烷烃的结构——碳原子的SP 异构和构象异构。 第二节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通式和同系列,普通命名法:烷基、饱和碳原子及氢原子的类型。烷烃的系统命 名法、顺序规则。 第三节烷烃的性质 烷烃的化学性质:卤代反应及卤代反应机制;1o、2o、3o氢的活性。自由基的稳定性 顺序。 生物体内的自由基及自由基反应。 第三章烯烃、炔烃、二烯烃(7学时) 第一节烯烃和炔烃 2杂化和SPSP杂化。π键的形成及特点。烯烃和炔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碳原子的 的命名。顺反异构的概念,产生条件,顺反异构的命名法(顺反和Z、E构型标记法)。 烯烃和炔烃的化性:与亲电试剂加成、马氏规则、氧化反应。亲电加成反应机制。诱导 1 效应,碳正离子的种类及稳定性顺序。烯烃、炔烃的催化加氢。烯烃的自由基反应。端基炔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说课材料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主讲教师:李艳春 开设专业: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总学时数:48学时(本科) 实验地点:化工楼302

有机化学实验项目 《有机化学实验》实验目录 实验一 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介绍和常用仪器的使用保养 3学时实验二 1-溴丁烷的制备 6学时实验三阿司匹林的制备 4学时实验四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6学时实验五苯甲酸的制备 8学时实验六苯乙酮的制备 8学时实验七固体酒精的制备 3学时实验八官能团化合物的性质鉴定 4学时实验九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的制备 6学时

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介绍和常用仪器的使用保养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常识及一些常见事故的预防; 2. 熟悉有机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使用和维护。 3.培养能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初步会查阅文献的能力。 二、有机化学实验室的一般知识 1.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 为了保证有机化学实验正常进行,培养良好的实验方法,并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 (1)切实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进入实验室时,应熟悉实验室灭火器材,急救药箱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 (3)实验时应遵守纪律,保持安静。 (4)遵从教师的指导,按照实验教材所规定的步骤、仪器及试剂的规格和用量进行实验。 (5)应经常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6)爱护公共仪器和工具,应在指定地点使用,保持整洁。 (7)实验完毕离开实验室时,应把水、电和煤气开关关闭。 2.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 由于有机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多数是有毒、可燃有腐蚀性或有爆炸性的,所用的仪器设备大部分是玻璃制品,故在实验室工作,若粗心大意,就易发生事故。必须认识到化学实验室是潜在危险场所,必须经常重视安全问题,提高警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措施,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高中化学《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第三章第一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乙醇 课前从最近热播的中华诗词大会入手,以酒为飞花令,学生们推选男女各一位同学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一是引入本节课的所讲内容乙醇,另外也活跃一下班级气氛。 【板书】第3 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来思考一下,我们学习一种有机化合物都要学习它的哪些方面? 【学生】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结构、用途等。 【板书】 用途 ︱ 物理性质—乙醇—化学性质 | 结构 【学生】分组观察试剂盒中的乙醇样品并结合生活经验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 【教师】现在哪个小组的同学来给我们展示一下总结的成果。 【学生】展示总结的物理性质。 【教师】投影正确答案 【教师】这是乙醇的填充模型,也叫比例模型(投影),现在请大家先以小组为单位拼插球棍模型,然后在学案上书写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并且小组讨论三者的区别。【学生】拼插球棍模型,书写三种式子。 【教师】现在大家已经都完成了,哪个小组的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拼插的球棍模型。【学生】展示球棍模型。 【教师】投影出学生书写的三种式子,师生共同评价。 【投影】乙醇的结构【分析】乙醇的结构与乙烷和水有相似的地方。乙醇由两部分组成,左边的基团叫做乙基,右边的基团叫做羟基。 【教师】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学案上给出的规范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并与水和钠反应的现象作对比。

【实验探究1】学生分组,根据学案上给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仔细观察,注意安全。1、取一只干燥洁净的试管,加入约2ml 无水乙醇。2、从试剂瓶中取出金属钠,擦干表面的煤油,将其放到试管中,观察钠在乙醇中的位置。3、记录钠在乙醇中反应的实验现象,填写学案。 【板书】化学性质——与钠反应 【教师】现在请大家整理好实验仪器,咱们找一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教师】在反应过程中生成了气体,如果我们将该气体收集点燃检验,会发现是氢气。所以,我 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乙醇能和钠反应产生氢气,但是反应程度不如水和钠反应剧烈。【教师】现在请大家根据水与钠反应的方程式在学案上书写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乙醇作为饮食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有人喝酒后脸会变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大家想不想亲自动手模拟乙醇在人体内转化为乙醛的这一过程?接下来请大家按照学案上给出的规范的实验步骤进行分组实验。 【板书】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②催化氧化 【学生】1.分小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2.汇报实验现象。 【思考】铜丝颜色为什么变化?铜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反应的总方程式如何书写?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学生】书写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 【过渡】那么在这个反应中乙醇是如何断键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动画演示。 【播放】动画演示。 【结论】对比乙醇燃烧和乙醇的催化氧化,我们可以得出:乙醇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过渡】乙醇除了能被氧气氧化,还能被其他物质氧化吗? 【投影】交警检查酒后驾车的原理。 提醒大家不要饮酒,并劝诫家长饮酒适量,酒后千万不要开车。 【过渡】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那么乙醇有哪些常见用途呢? 【练习】1.考查乙醇与钠反应及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断键位置。

有机化学教案(职称用)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110173 2.课程名称:有机化学 3.学时/学分:68/4 4.开课系(部)、教研室:基础化学教研室 5.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 6.面向对象:制药工程、科学教育 二、课程性质及目标 1.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 2. 课程目标: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合成和反应的一门科学,是应用化学专业学生限选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为后继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碳原子的三种杂化; 2、有机化合物中共价键断裂的方式及诱导效应,共价键的本质; 3、熟悉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性。 (二)教学具体内容 概述、碳原子的三种杂化、诱导效应、有机化合物中共价键断裂的方式、有机化合物的构造式的表示方式、价键理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碳原子的三种杂化;有机化合物中共价键断裂的方式;诱导效应; 教学难点:诱导效应。 第二章烷烃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烷烃碳原子的杂化状态及结构特点、烷烃的构象异构及其产生原因。 2、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和普通命名法。 3、熟悉烷烃的构象异构烷烃中的碳原子是以sp3杂化轨道及 另一碳原子或氢原子沿轨道对称轴方向“头对头”重叠形成C—Cσ键和C—Hσ键。 4、了解乙烷的构象异构;普通命名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 烷烃的组成和定义、烷烃命名法、 sp3杂化、已烷的构象、烷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自由基反应历程及自由基稳定性、Wurtz法合成烷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烷烃碳原子的杂化状态及结构特点;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教学难点:烷烃中的碳原子的sp3杂化;烷烃的优势构象。 第三章不饱和烃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烯烃的结构、双键特点,烯烃的命名,Z-E构型命名法。 2、掌握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端基炔的酸性。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 (第一学期) 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及仪器的认领,洗涤 一、教学目的、任务 1.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能力以小量规模正 确地进行制备试验和性质实验,分离和鉴定制备的产品的能力。 2.了解红外光谱等仪器的使用。 3.培养能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初步会查阅文献的能力。 4.培养良好的实验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以及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 度。为此,我们首先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学生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之前,应当认真学习和领会这部分内容。 二、有机化学实验室的一般知识 1-1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 为了保证哟机化学实验正常进行,培养良好的实验方法,并保证实验 室的安全,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 1.切实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进入实验室时,应熟悉实验室灭火器材,急救药箱的放置地点和 使用方法。 3.实验时应遵守纪律,保持安静。 4.遵从教师的指导,按照实验教材所规定的步骤、仪器及试剂的规 格和用量进行实验。 5.应经常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6.爱护公共仪器和工具,应在指定地点使用,宾白感保持整洁。 7.实验完毕离开实验室时,应把水、电和煤气开关关闭。 1-2 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

由于有机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多数是有毒、可燃有腐蚀性或有爆炸性的,所用的仪器设备大部分是玻璃制品,故在实验室工作,若粗心大意,就易发生事故。必须认识到化学实验室是潜在危险场所,必须经常重视安全问题,提高警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措施,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下面介绍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一、实验室安全守则。 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 ①火灾的预防 ②爆炸的预防 ③中毒的预防 ④触电的预防 三、事故的处理和急救 ①火灾的处理 ②玻璃割伤 ③烫伤 ④药品灼伤 ⑤中毒 四、急救用具 1-3 有机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装置 一、有机化学实验室常用普通玻璃仪器 二、有机化学实验室常用标准接口玻璃仪器 三、有机化学实验室常用装置 四、仪器的装备 1-4 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和保养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 二、玻璃仪器的干燥 三、常用仪器的保养 1-5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学生在本课程开始时,必须认真地本书第一部分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课程学时: 60学时 课程学分: 适用专业:学院所有上有机化学的专业 案例作者: 审核人签字(系部盖章): 一、案例主题 爱国教育 二、结合章节(项目、任务) 第一章绪论 三、教学目标 通过“庄长恭:科研一生,我国有机化学的先驱”这一案例的引入,要说明中国的化学家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具有坚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选择,学生应该向化学家学习,要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四、案例意义 通过案例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引发学生对化学家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教学过程实施

庄长恭(1894—1962),主要从事有机合成和天然产物的研究。他曾经留学美国,1921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回国后任东北大学教授;1931年去德国,在哥廷根大学和慕尼黑大学从事研究工作,抗日战争初期回国。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去美国考察,当时美国一个制药厂出高薪聘请他,被他拒绝了,德国拜尔药厂要求购买他的专利,也被他拒绝了。 庄长恭1948年回国任台湾大学校长。全国解放后,他向往新中国,离开台湾回到大陆。 庄长恭是一位爱国的化学家,又是一位具有政治鉴别力的爱国的化学家。新中国建立以前,他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为高薪所动,不为金钱弯腰,多次出国,又多次返国;新中国建立以后,他即回到祖国大陆,为新中国服务。 爱国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又具有不同的内容。在全国解放后,庄长恭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并为她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不仅表明了他的爱国思想,而且表明了他的政治态度和政治选择。 此案例以讲授和讨论的形式进行,通过案例,帮助同学们理解我国化学研究起步较迟,但也不乏化学家。同时告诫学生学习化学后的用途,是要将所学知识用于祖国的发展上。

高中化学《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饮食中有机化合物—乙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中的第三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本节内容在编写中,注意了由简单有机化合物到复杂有机化合物,即由单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乙醇、乙酸、酯、油脂)到多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糖类、蛋白质),由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乙醇、乙酸、酯、油脂、葡萄糖、蔗糖、氨基酸)到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的编写顺序,以便于学生的学习、知识的积累 及迁移应用。乙醇的教学为第一课时,主要是系统的学习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 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乙醇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于后续有机物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本节课的学习 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乙醇的结构入手,来认识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 学性质,对比乙醇与乙烷、乙醇与水的结构来认识它们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使学生建立起“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研究有机物的学习模式。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结构上看,学生已有烃的基础知识,对有机物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掌握了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对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乙醇的一些性质和用途在初中化学学习中也已有所了解,所以对于进一步学习它们的组成和性质,有着浓厚的兴趣。 从能力结构上看,通过以前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已基本了解实验操作的 规范,有一定的观察、分析的能力,但实际动手能力还是有差距的。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设计相应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即可。 对于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则要多设置几个台阶,并提供必要的资料, 引导他们建立起“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一个有机物学习模式,便于 他们进一步学习其他烃的衍生物。 三、教学目标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负责人:马梦林,江珍菊,钟柳 课程中文名称:有机化学实验 课程英文名称:Organ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学分数: 课程学时数: 授课对象:化学系四年制各专业本科生。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一、教学目的 1.印证并加深理解有机化学理论知识; 2.进一步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3.训练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 4.学习预防与处置化学实验事故的方法,以及正确使用与处置教学中所涉及的一些化学危险品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严谨求实的实验作风和认真操作、及时记录的良好实验习惯; 6.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实验结果改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二、教学要求 让学生掌握有机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加深理解和掌握化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科学素养。教学所选实验应既能体现出先进性、典型性,也能较多地覆盖有机化学的主要反应类型;既能使常用的基本操作技能都得到充分的训练。 学生熟悉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重点掌握常见玻璃仪器的识别、洗涤、干燥,磨口仪器的选择、安装及使用;熔点、折光率等的测定;简单蒸馏及沸点测定、回流、气体吸收、分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过滤、重结晶、液-液萃取、液-固连续萃取、简单升华、液体的干燥、薄层层析、柱层析、磁力搅拌,机械搅拌等。

四、有机化学实验内容(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内容包括: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有机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装置、仪器的清洗、干燥和装配、实验预习、纪录和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常用有机化学实验手册和文献简介等。 第二部分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术 主要内容:有机化合物元素定性分析、熔点的测定和温度计的校正、简单蒸馏和沸点的测定、重结晶及过滤、分馏、水蒸气蒸馏、萃取和分离、减压蒸馏、色谱法(薄层色谱、柱色谱)、干燥与干燥剂的使用、搅拌与搅拌器(包括磁力搅拌器)、升华、红外光谱(液膜法、压片法)、液体化合物折光率的测定、旋光度的测定、无水溶剂的制备等。 第三部分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内容包括:烯烃的制备(脱水反应)、卤代烃的制备(醇羟基的卤代反应)、Fridel—Crafts反应、醇的制备(Gringnard反应)、醚的制备(脱水反应)、羧酸的制备(氧化反应)、羧酸酯的制备(酯化反应)、酯缩和反应、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附乙酰乙酸乙酯的性质)、硝化反应、羟醛缩合反应、Cannizzaro反应、重氮化和偶联反应、Diels—Alder反应、Beckmann重排反应、Skraup反应、多步骤有机合成、天然产物的提取。 第四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内容包括:烷烃的性质、不饱和烃的性质、芳香烃的性质、卤代烃的性质、醇、酚、醚的性质、醛和酮的性质、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胺的性质、糖的性质等。 五、说明 有机化学实验总学时135,分上、下两学期共30周完成,每周一个实验/1人,第一学期以基本操作训练为主,适当安排一些简单制备实验,以检验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周学时3。第二学期主要安排制备实验,以复习和巩固基本操作,周学时6。性质实验一般是在理论课授完后,穿插在制备实验中进行,制备实验中还安排了综合实验和文献实验。 六、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 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常识、安全教育、仪器发放(3学时) 实验二有机化合物元素定性分析(3学时)

高中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鲁科版《化学2》必修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 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体会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 2、了解烷烃的结构特点和通式;(重点) 3、理解同分异构体的含义,会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重难点) (2)过程与方法 应用“类比”的思想,分析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培养学生的对比思维方法,应用“有序思维”思想用“减碳法”书写同分异构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用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科学工作的复杂性及对社会的影响,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板书】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一个碳原子与周围原子必形成四条共 价键;2、碳原子可以通过共价键结 合其他原子,也可以彼此间形成碳链和碳环;3、碳原子间及碳和其他原子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展示】甲烷、乙烷、丙烷球棍模型 【板书】二、烷烃 1、烃: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2、烷烃的特点: (1)单键: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整理笔记 1、小组分工动手拼插出下列模型,写出其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2、思考三种分子在元素组成上的共同点? 3、讨论三种分子在结构上的共同点? 结构简式: CH4 CH3CH3 CH3CH2CH3 分子式: CH4 C2H6 C3H8 观察总结烷烃的结构特

n 点,利用数列原理推理出烷烃的通式。体会同系物的概念通过甲烷的化学性质推测烷烃的性质。 拼插:C4H10 的球棍模型,发现有不同的结构,主要在碳骨架的不同。 倾听教师讲解 总结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体会同分异构的内涵。 尝试书写戊烷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会有写重和漏写情况的发生) 聆听、模仿、掌握同分异 。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精品教学设计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和原则。 【过程与方法】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学习,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引入】师: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偶然发现由典型的无机化合物氰酸铵通过加热可以直接转变为动植物排泄物——尿素的实验事实,从而使有机物的概念受到了冲击,引出了现代有机物的概念——世界上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有机物自身有着特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导致了其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特殊性。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叫有机化学。 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师:有机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2-CH3) 有机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如)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 【板书】二、按官能团分类 表1-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类别官能团典型代表物的名称和结构简式 烷烃————甲烷CH4 乙烯CH2=CH2 烯烃 双键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编号:0503442E(2-3) 学时/学分:64/2 课程类别/性质:专业基础实践/必修课适用专业:应用化学 一、课程目标与定位 课程目标:它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但又与相应的理论课—工程化学有紧密的联系。课程目标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运用它们指导实验。学会正确的使用常用的有机实验仪器,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掌握有机物的制备、提纯方法;并学会运用误差理论正确处理数据。 课程定位: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相关专业的第一门实验必修课,课程的教育内容是专业教育,隶属于专业教育实践训练体系,定位于专业实践训练体系领域的核心知识单元。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实验,后续课程: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 二、课程基本要求 1.知识培养目标 (1)电热套、恒温水浴锅、循环水泵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2)常用有机玻璃仪器的使用方法; (3)蒸馏、回流、萃取、洗涤、过滤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查阅、记忆、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3.素质培养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通过分工协作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初步具备化学工程师的基本意识和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四、建议教材或参考书 教材:《有机化学实验》,曾玿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有机化学实验》,高占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实验》,李兆陇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查,成绩为五级分制,分别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成绩按照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学习态度、出勤、组织纪律等)及实习报告综合考评给定。 制定人:王晓丹审核人:宿辉

高中化学《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酸》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酸》教学设计 一、教材设计说明: 从内容看,乙酸既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从教材编排上看,乙酸编排在醇与酯之间,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醇、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 从学生知识结构看,除了从生活经验中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已经熟知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醇,对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的确定、官能团和化学性质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探究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条件。 二、教学目标: 1、观察乙酸,能准确、完整的说出乙酸的物理性质。 2、可从乙酸的结构式中找出其官能团——羧基,会准确写出。 3、可从教材中对乙酸性质的活动·探究,描述或解释一些现象、会用方程式表示 4、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能描述实验现象;判断产物;用方程式表示;分析反应机理。 三、教学重点: 乙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酯化反应 四、教学难点: 乙酸的酯化反应 五、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引入】故事:醋的来历 【投影】米醋、镇江醋,醋饮料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醋中的有机物,它的学名是乙酸,俗称醋酸。结合生活常识以及实验盒中的乙酸试剂你能得出乙酸有哪些物理性质?【生】结合实物和生活中对食醋的了解,小结乙酸的物理性质: 【投影】一、物理性质 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与水任意比互溶 3、熔、沸点较低,易挥发,密封保存

: 【讲述】低温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过渡】那么乙酸分子究竟什么样?接下来我们就观察乙酸的结构。 【展示】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 【师问】乙酸分子中有哪些原子团? 【生】甲基,羧基(羟基,羰基)官能团 【师】根据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生】书写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学生板书】二、乙酸的结构 化学式:C 2H 4O 2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 3COOH 官能团: —COOH (羧 基) 【过渡】结构决定性质 【师问】结合生活常识和我们学过的知识,你最熟悉乙酸有什么化学性质呢? 【生】“酸”应有酸性 ---- 酸的通性,写出乙酸的电离方程式 【板书】三、化学性质 1 、 弱 酸 性 CH 3COOHCH 3COO -+H+ 【师问】为什么用可逆号? 【生】弱酸 【师问】利用提供的试剂,能否设计实验验证乙酸具有酸性 【生】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验证

新人教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新人教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认 识 有 机 化 合 物 衡东一中高二化学备课组 主备:梁晓丹 审核:贺天明

【课题】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目标】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原子团 【教学重点】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探究法,练习法 【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思考与交流】 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 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CO 、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 )及其盐、硫氰酸(HSCN ) 、氰酸(HCNO )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 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 组成元素:C 、H 、O N 、P 、S 、卤素等 有机物种类繁多。(2000多万种) 一、 按碳的骨架分类: 有机化合物 链状化合物 脂肪化合物 环状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 1.链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如: 正丁烷 正丁醇 2.环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又可分为两类: (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如: 环戊烷 环己醇 (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如: 苯 萘 二、按官能团分类: 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 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CH 3CH 2CH 2CH 3 CH 3CH 2CH 2CH 2OH O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