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鱼类粘膜免疫机制

鱼类粘膜免疫机制

鱼类粘膜免疫机制
鱼类粘膜免疫机制

水产动物免疫学—鱼类粘膜免疫

1 粘膜免疫系统的非特异性免疫

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如通过一些非特异性的溶菌酶、蛋白酶及呼吸暴发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等来杀灭入侵微生物,是鱼类相当重要的防御机制之一.研究表明,粘膜免疫系统也存在这些非特异性的免疫机制.通过对鱼的皮肤和粘液抽提物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具有一些非特异性的抗细菌、真菌的物质[15] ,这些物质对病原的作用具有广谱性.对皮肤粘液与寄生虫感染的关系研究发现,虹鳟鳍条和皮肤

粘液细胞密度与三代虫感染强度呈负相关,并认为粘液中的溶菌酶、蛋白酶、免疫球蛋白及C3补体对寄生虫的感染都有影响.鱼类鳃和肠道的吞噬细胞都存在活性氧自由基(O·-2 )鳃上的吞噬细胞具有吞噬活性,但是从其O·-2活性看,其呼吸暴发( respiratory burst ) 强度不如头肾白细胞.而对肠道巨嗜细胞的呼吸暴发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虹鳟后肠巨嗜细胞对PMA 刺激后的化学发光反应(chemiluminescence response) 强度明显比前肠细胞强,这种差别并不是因为

巨嗜细胞在前、后肠中数量上的明显差别,而是两个部位的巨嗜细胞细胞反应强度不相同.此外,大剂量的维生素E 可以增强鱼类肠道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这可能与维生素E 能增强吞噬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鱼类的嗜曙红粒细胞

(eosinophilic granule cells ,EGCs)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Flano等发现虹鳟鱼体外培养的鳃在受到细菌刺激时,EGCs数量增加,并推测EGCs 是由局部的前体细胞分化而来.Holland等[16]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在体外培养的鳃受到LPS 和人重组TNFα刺激时,EGCs的数量有显著的增加,并且还发现鱼体受急性应激(acute stress )和慢性应激(chronicstress)时,EGCs 的数量也会

增加,这些现象类似于哺乳动物肥大细胞应激时的反应机制.另外鱼类皮肤、鳃

及肠道的EGCs与哺乳动物肥大细胞有类似的细胞酶活性(如磷酸酶,非特异性脂

酶等) ,并在P物质(substance P,SP)、辣椒素等物质的刺激下发生去颗粒化,因而一般认为鱼类的EGCs 细胞与哺乳动物肥大细胞是同源的.

2 粘膜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免疫

在哺乳动物中,当抗原接触粘膜时, 可以引起局部的免疫应答,并分泌特异性的IgA 抗体.成特异性免疫应答.最初, 研究表明口服和肠道灌注的方法进行免疫

都可以引起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而且口服疫苗可以使鱼体产生不依赖于血清抗体的粘膜抗体.近十年来,围绕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学

者倾向于粘膜免疫系统可以不依赖系统免疫,独立地完成特异性免疫应答这一观点;粘膜免疫系统可独立完成抗原摄取、呈递及抗体分泌,并且局部的免疫应答对抵御病原的入侵起着重要的作用[17].

3粘膜免疫系统的免疫调节

目前鱼类的免疫调节的研究尚为起步阶段,对粘膜免疫系统的免疫调节则还很欠缺.Dezfuli 等[18]对感染绦虫的褐鳟(Salmo trutta) 肠道中的多种神经调节因子,包括P物质(substance P ,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甲硫啡肽、肠血管肽( vasoactiveintestinal peptide ,VIP)、血清素等进行研究,这些神经因子都是哺乳动物肠道免疫调节相关因子,结果表明鱼类抗肠道绦虫炎症反应中,这些神经因子的水平也有发生变化,如SP、甲硫啡肽、VIP、血清素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暗示着这些神经因子参与了鱼类肠道的免疫调节,但这些因子如何调节免疫系统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另外有研究表明粘膜免疫系统对抗原的应答具有选择性,J ones等发现鱼类肠道对KLH(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不产生免疫应答,而通过注射KLH却可以引起系统免疫应答,其原因是肠道B淋巴细胞对该抗原是选择性不应答,对肠道适应性的B细胞层次的免疫调节.

4 粘膜免疫研究展望

由于鱼类是进化上最早具有较完善免疫系统的动物,对其粘膜免疫系统的研究,将丰富人们对鱼类免疫学、比较和发育免疫学的认识,对免疫系统的发生和进化都有重要意义,日前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成为鱼类免疫学中的又一热点.然而目前仍然有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包括粘膜免疫应答的机制,如抗原的摄取、呈递、T/ B淋巴细胞的应答;细胞因子及内分泌系统对粘膜免疫系统的调节;致敏免疫细胞从诱导部位到效应部位的归巢(homing)(这一点是目前哺乳动物免疫学研究中的前沿及热点[3]);粘膜免疫与系统免疫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等等.另外,对鱼类粘膜免疫的研究,最初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浸泡疫苗和口服疫苗研制的需要,而今后这两种疫苗相关的研究也还会是粘膜免疫研究中的重点之一,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进一步优化抗原的包被方法,使抗原能成功被粘膜免疫组织摄取,并引起有效的免疫应答;二是如何选取增强粘膜免疫系统应答的佐剂,刺激粘膜免疫系统产生更强的应答.

鱼类粘膜免疫机制

水产动物免疫学—鱼类粘膜免疫 1 粘膜免疫系统的非特异性免疫 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如通过一些非特异性的溶菌酶、蛋白酶及呼吸暴发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等来杀灭入侵微生物,是鱼类相当重要的防御机制之一.研究表明,粘膜免疫系统也存在这些非特异性的免疫机制.通过对鱼的皮肤和粘液抽提物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具有一些非特异性的抗细菌、真菌的物质[15] ,这些物质对病原的作用具有广谱性.对皮肤粘液与寄生虫感染的关系研究发现,虹鳟鳍条和皮肤 粘液细胞密度与三代虫感染强度呈负相关,并认为粘液中的溶菌酶、蛋白酶、免疫球蛋白及C3补体对寄生虫的感染都有影响.鱼类鳃和肠道的吞噬细胞都存在活性氧自由基(O·-2 )鳃上的吞噬细胞具有吞噬活性,但是从其O·-2活性看,其呼吸暴发( respiratory burst ) 强度不如头肾白细胞.而对肠道巨嗜细胞的呼吸暴发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虹鳟后肠巨嗜细胞对PMA 刺激后的化学发光反应(chemiluminescence response) 强度明显比前肠细胞强,这种差别并不是因为 巨嗜细胞在前、后肠中数量上的明显差别,而是两个部位的巨嗜细胞细胞反应强度不相同.此外,大剂量的维生素E 可以增强鱼类肠道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这可能与维生素E 能增强吞噬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鱼类的嗜曙红粒细胞 (eosinophilic granule cells ,EGCs)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Flano等发现虹鳟鱼体外培养的鳃在受到细菌刺激时,EGCs数量增加,并推测EGCs 是由局部的前体细胞分化而来.Holland等[16]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在体外培养的鳃受到LPS 和人重组TNFα刺激时,EGCs的数量有显著的增加,并且还发现鱼体受急性应激(acute stress )和慢性应激(chronicstress)时,EGCs 的数量也会 增加,这些现象类似于哺乳动物肥大细胞应激时的反应机制.另外鱼类皮肤、鳃 及肠道的EGCs与哺乳动物肥大细胞有类似的细胞酶活性(如磷酸酶,非特异性脂 酶等) ,并在P物质(substance P,SP)、辣椒素等物质的刺激下发生去颗粒化,因而一般认为鱼类的EGCs 细胞与哺乳动物肥大细胞是同源的. 2 粘膜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免疫 在哺乳动物中,当抗原接触粘膜时, 可以引起局部的免疫应答,并分泌特异性的IgA 抗体.成特异性免疫应答.最初, 研究表明口服和肠道灌注的方法进行免疫 都可以引起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而且口服疫苗可以使鱼体产生不依赖于血清抗体的粘膜抗体.近十年来,围绕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学

鱼类粘膜免疫系统

鱼类粘膜免疫系统 真骨鱼类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ucosa2associatedlymphoid tissues) 主要包括肠道、皮肤和鳃, 这些暴露于外环境的组织及其表面的粘液构成了抵御病原入侵的第一道屏障[6].这些组织中分布有各种免疫细胞,使其具有独立完成局部免疫应答的功能[7]. 1. 1 肠道 鱼类的肠道粘膜层可分为两层: 肠上皮层( laminaepithelialis) 和肠固有层(lamina propria) [7,8].粘膜层中分布有粒细胞、巨嗜细胞等白细胞,主要存在于肠道皱褶的固有层,而上皮层中较少[9].鱼类肠道虽然没有类似哺乳动物Peyer 氏淋巴集结,但是还有着相当数量的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肠道的中后部.根据它们的位置, 可以分为肠道固有层淋巴细胞(lamina propria lymphocytes ,LPLs )和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 ,IELs).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后肠中的Ig+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固有层,上皮层中的淋巴细胞则大多是Ig-细胞[10]也有报道在中肠上皮层有Ig+细胞的分布.Ig-的细胞一般被认为是T细胞,Abelli等[11]应用胸腺细胞的单抗检测肠道淋巴细胞,也证实T细胞主要分布于肠道上皮层.McMillan 和Secombes[9]发现,肠上皮层细胞淋巴细胞对肿瘤靶细胞具有类似T细胞的细胞毒性,这个结果与T、B淋巴细胞在肠道中的分布情况相吻合. 1. 2 皮肤 鱼类的皮肤表皮主要由上皮细胞组成,其间分布有粘液细胞和囊状细胞,另外还证实,皮肤表皮还存在抗体分泌细胞. 1. 3 鳃 鳃组织的细胞主要由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巨嗜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杯状细胞、泌氯细胞(chloride cells) 、上皮细胞等构成.鳃上淋巴细胞和巨嗜细胞基础[13].通过检测这些细胞内酶的活性, 结果表明部分粒细胞及巨嗜细胞具有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及非特异性脂酶的活性,类似于外周血免疫细胞的酶活性特点[12].进一步研究表明鱼类鳃上的细胞能产生和分泌一种化学趋化物质(chemoattractants ) ,能引起白细胞向鳃的局部迁移;而鳃上的白细胞迁移活性远远低于头肾白细胞,这种现象与肠道白细胞类似,意味着白细胞迁移到粘膜组织后,就对趋化物质不敏感了,因而驻留在粘膜组织.从鳃淋巴细胞对

鱼类免疫系统

鱼类免疫系统概述 1 基本概念 鱼类免疫系统是鱼体执行免疫防御功能的机构,包括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和体液免疫因子三大类。免疫组织和细胞是鱼类防御系统的基础,是鱼体抵御病原入侵的最初防线。体液免疫因子作为免疫应答的效应分子对病原具有直接的防御作用。 鱼类免疫系统类似于高等哺乳动物。分为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和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两个阶段。前者基本等同于固有免疫应答反应(innate immune response),后者基本等同于适应性免疫应答反应(acquired immune response)。 2 免疫组织和器官 免疫组织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定居和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鱼类主要的免疫器官有胸腺(thymus)、肾脏(kidney)和脾脏(spleen) 和粘膜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在免疫器官组成上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没有骨髓和淋巴结。 2.1胸腺(thymus) 鱼类中枢免疫器官,由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浆母细胞,分泌样细胞以及其他游离间充质细胞(巨噬细胞,肌样细胞,肥大细胞等)组成,分布于由网状上皮细胞形成的基质网孔内。胸腺是T细胞源,主要承担细胞免疫功能。硬骨鱼类胸腺中存在形态学上的“血胸屏障”,与高等脊椎动物相似。 2.2肾脏(kidney) 分头肾(Pronephros)、中肾(Mesonephros)和后肾(Opisthonephros)三部分。头肾是鱼类继胸腺之后第二个发育的免疫器官,同时具有造血功能。后肾在造血及免疫方面亦有一定作用。硬骨鱼类头肾具有类似哺乳动物中枢免疫器官及外周免疫器官的双重功能。在不依赖抗原刺激是头肾可以产生红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细胞,是免疫细胞的发源地,相当于哺乳动物的骨髓;在受抗原刺激后,头肾和后肾造血实质细胞出现增生,而且存在抗体产生细胞,表明头肾是硬骨鱼类重

鱼类免疫研究

鱼类免疫研究 1.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简称Ig)是指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液(血清)组织液及其他外分泌液中的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球蛋白。依据化学结构和抗原性差异,免疫球蛋白可分为IgG,IgM,IgA,IgE和IgD。[1]免疫球蛋白在免疫防御中起一定的作用。对它的研究既有助于人们对高等动物Ig的个体发生及系统发育的理解;又在鱼类免疫和鱼病防治方面有重要意义。鱼类对抗原刺激可以产生免疫应答,形成抗体。对各种鱼类的研究表明,鱼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19S型,相当于人的IgM,是系统发育中最原始的免疫球蛋白。近年来,发现鱼的免疫球蛋白有同种异型,存在有IgD,并有膜型和分泌型两种形式。[1]现就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2鱼类血清Ig 在真骨鱼类血清中,目前多数人认为只存在1种Ig,类似于哺乳动物的IgM,它由2条轻链(L链)和2条重链(H链)所组成的单体通过连接链“J”将4个单体连接成一个四聚体[2]。在沟鲇、大鲮鲆、鲤和羊头鲷血清中皆发现血清Ig是四聚体,分子量700~800kD(1=1000Dalton),H链的分子量约为70kD[3-5],也存在78kD(大鲮鲆)和45kD(羊头鲷)2种异型;L链的分子量约为19kD,但也存在25kD(鲤)、27kD(大鲮鲆)和22kD、24kD、26kD5种异型(羊头鲷)[6]。但也有人认为真骨鱼类血清中存在着2种以上的Ig,Trump等人[7]发现鲫血清中存在着抗原性和电泳图谱各不相同的2种Ig。 软骨鱼类血清中Ig软骨鱼类的血清中目前发现有2种Ig,大的Ig分子与人的IgM相似(分子量为900kD,19S);小的Ig分子与人IgG类似(分子量为150kD,7S);Clem等[8]发现鲨鱼、角鲨和沙洲鲨血清Ig具有19S的五聚体和7S的单聚体2种形式。这2种Ig皆由同一类L链和H链组成。从斑鳐的血清中也分离出2种Ig;高分子量免疫球蛋白(HWMIg)和低分子量免疫球蛋白(LWMIg)。HWMIg 为五聚体,分子量为840kD,沉降系数为18S;被认为是斑鳐的IgM,其H链分子量为70kD。LMWIg分子量为320kD,沉降系数是8.9S。它是由2个分子量为150kD的单体通过非共价键聚合而成,它的H链分子量为45~50kD,比HMWIg的H链的小,并且HMW和LMWIg的H链皆有自己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说明斑鳐的血清中HMWIg和LMWIg不是同一种物质[9]。

免疫学作业

一.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1.增强吞噬作用 纳尔逊(Nelson)用肺炎球菌和梅毒螺旋体等进行体外实验,发现被相应抗体致敏的肺炎球菌或梅毒螺旋体,只有在含补体、红细胞及白细胞的混合物中,80%~95%能迅速被吞噬而从液相中消失;若缺少红细胞,则在较长时间内仅有少数被吞噬。1956年Nelson又将抗体调理过的肺炎球菌注入猴体内,获得的结果与体外实验相同,100%的肺炎球菌粘附于红细胞。粘附的复合物较悬浮于血浆中游离的复合物更易被吞噬。某些病毒在体内也能粘附于红细胞,从而被吞噬消灭。免疫粘附可以增强吞噬作用4~5倍。红细胞还能阻止癌细胞在循环中播散,因在外周血中癌细胞遇到红细胞比遇到白细胞的机会多500~1000倍。当癌细胞表面结合有抗体与补体时,则可通过红细胞表面的C3b受体,使癌细胞粘附于红细胞,故容易被吞噬细胞捕捉与吞噬,从而防止癌细胞的转移与扩散。 另外,红细胞还有吞噬细胞样的功能,在其细胞膜表面具有过氧化物酶,该酶是典型的溶酶体酶,它可起着巨噬细胞样的杀伤作用。 2.免疫粘附作用 免疫粘附是指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补体C3b结合后,可粘附于灵长目或非灵长目的红细胞与血小板上,这一现象统称为“血细胞免疫粘附作用”。红细胞之所以具有免疫粘附作用,是因其表面具有C3b受体。该受体为糖蛋白,分子量为205 000。红细胞上的C3b受体占血循环中C3b受体总数的95%以上。因此,血循环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遇到红细胞比遇到白细胞的机会多500~1 000倍。所以,红细胞清除免疫复合物的特性是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所不及的。 梅多福(Medof)等的体外实验结果也支持上述推测。他们将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与人血细胞悬液混合并孵育,然后测定各类细胞结合免疫复合物的数量,结果发现红细胞结合了82.8%~84.8%的复合物,而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分别只结合了8.3%~15.2%和1.6%~5.8%的复合物。 3.防御感染 红细胞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免疫粘附后,不仅可以通过过氧化物酶对它们产生直接的杀伤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吞噬细胞对它们的吞噬作用。因此,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可以看作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因素之一。 4.其他功能 目前已知红细胞具有以下免疫功能: (1)识别携带抗原; (2)清除循环中免疫复合物; (3)增强T细胞依赖反应; (4)效应细胞样作用; (5)促进吞噬作用。而这些免疫功能的生理学基础即为红细胞免疫粘附作用。 人体免疫系统能识别、排除细菌或病毒及自身衰老变性成分等“异己物质”,使人体维持稳定的生理平衡。免疫系统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类。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既不同于两者,但又有联系。红细胞是血液中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主要工具,这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但红细胞也有免疫功能,恐怕许多人还不了解。归纳起来,其免疫功能有3个特点:

环境胁迫对鱼免疫系统的影响综述

环境胁迫对鱼免疫系统的影响综述 林春江,马振华,杨义 大连水产学院 116023 E-mail:Yangyi0403@https://www.doczj.com/doc/0e8800702.html, 摘要:环境胁迫(environmental stress)是指环境对鱼类所处的生存状态产生的压力,可以分为急性环境胁迫和慢性环境胁迫[1]。捉捞( handling)和干扰(disturbance)等引起急性环境胁迫,而水质逐渐恶化和高密度放养等造成慢性胁迫[2]。环境对鱼的各种刺激.即为环境胁迫因子(environment stress factor) 。这些因子可以是致死性的.也可以是亚致死性的并足以引起鱼体的应激反应(stress)。 关键词:环境胁迫鱼免疫系统 1、 引言: 环境胁迫(environmental stress)是指环境对鱼类所处的生存状态产生的压力,可以分为急性环境胁迫和慢性环境胁迫。鱼类免疫系统是鱼体执行免疫防御功能的机构,包括免疫组织及器官、免疫细胞和体液免疫因子三大类。它的主要功能是防御、自身稳定与免疫监督三个方面。鱼类在进行自身免疫保护时,主要行使特异性与非特异性两大免疫防御功能。 2、鱼类免疫系统的组织和器官 鱼类免疫器官,主要包括胸腺、肾脏和脾脏,粘膜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是重要的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淋巴细胞,主要是T.B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在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一类是吞噬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各种粒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因子,包括抗体和多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因子(如补体、溶菌酶等[3]。 鱼类的免疫器官与组织主要包括:胸腺、肾、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A)。它与哺乳动物在免疫器官组成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没有骨髓和淋巴结。Ellis通过对鲑的研究发现胸腺是最旱形成的淋巴组织.其次是肾、脾脏。 2、1胸腺(thymus) 鱼类胸腺起源于胚胎发育的咽囊,在免疫组织的发生过程中最先获得成熟淋巴细胞,一般认为是鱼类的中枢免疫器官,鱼类胸腺在发育过程中与头肾逐渐靠拢,并伴随有明显的细胞迁移发生。胸腺位于鳃腔背后方,表面有一层上表细胞与咽腔相隔,有效地防止了抗原性 或非抗原性物质通过咽腔进入胸腺实质。鱼类胸腺可分为内区、中区和外区,其中内区和中区在组织结构上分别类似于高等脊椎动物胸腺的髓质和皮质。鱼类胸腺是由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浆母细胞、分泌样细胞以及游离间充质细胞(巨噬细胞、肌样细胞和肥大细胞等)

排斥反应种类及发生机制-临床医学检验考试

排斥反应种类及发生机制-临床医学检验考试 移植排斥反应是反映由移植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所致的移植物 功能丧失或受者的机体损害的一种免疫损伤。主要原因是供受体间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差异。排斥反应有两种基本类型: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临床上多见是前者;根据发生的机制、时间、速度和临床表现,HVGR又可分为3种类型:超急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 一、超急性排斥反应 超急排斥反应发生在移植物与受者血管接通的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出现坏死性血管炎表现,移植物功能丧失,患者有全身症状。发生的基本原因是受者体内存有抗供者移植物的预存抗体,与抗原结合,激活补体和凝血系统,导致血管内凝血。常见于下列情况:①AB0 血型不符;②由于多次妊娠或反复输血等使受者体内存在抗HLA抗体;③移植物保存或处理不当等其他原因。超急排斥发生迅速,反应强烈,不可逆转;需立即切除移植物,否则会导致受者死亡。如果事先认真进行AB0基至Rh血型检查和交叉配合试验,多可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是排斥反应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发生在移植后数周到l年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发生迅速,临床表现多有发热、移植部位胀痛和移植器官功能减退等;病理特点是移植物实质和小血管

壁上有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间质水肿与血管损害,后期在大动脉壁上有急性纤维素样炎症。急性排斥出现得早晚和反应的轻重与供一受者HLA相容程度有直接的关系,相容性高则反应发生晚、症状轻、有些可迟至移植后2年才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经过及时恰当的免疫抑制治疗多可缓解。 急性排斥反应又分为两种。急性体液排斥反应:抗体激活补体,并有CD4+T细胞参与,导致急性血管炎。急性细胞排斥反应: CD8+CTL细胞的细胞毒作用、CD4+T和巨噬细胞的作用,导致急性间质炎。 三、慢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发生于移植后数月甚至数年之后,表现为进行性移植器官的功能减退直至丧失;病理特点是血管壁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和瘢痕形成,有时伴有血管硬化性改变。其机制可能为急性排斥细胞坏死的延续;炎性细胞相关的慢性炎症;抗体和细胞介导的内皮损伤;管壁增厚和间质纤维化。本型反应虽然进展缓慢,但用免疫抑制治疗无明显的临床效果。以上属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多发生于同种骨髓移植者,也可见于脾、胸腺和小肠移植中;此时患者的免疫状态极度低下,而移植物中丰富的免疫活性细胞则将受者细胞视为非己抗原,对其发生免疫应答;移植物的T细胞在受者淋巴组织中增殖并产生一系列损伤性效应。GVHR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型。急性型多见,多发生

鱼类疫苗的现状

鱼类疫苗的现状 鱼用疫苗是指能使鱼类产生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剂。如加以严格区分,鱼用疫苗可分为菌苗、疫苗和类毒素三类。菌苗是由细菌制备的,疫苗是由病毒制备的,类毒素则由外毒素 所制成。鱼用疫苗中,主要是菌苗和疫苗。按病原的活力来分,又可分为死苗和活苗。死 苗又称灭活疫苗。是将免疫性好的菌种和病毒种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 将其杀死而制成。其特点是安全性能好,容易保存,但免疫性能不如活苗好,而且使用剂 量大,目前在生产上使用的主要是死苗。活苗又称弱毒疫苗。是用人工培养减弱的毒(菌)株或天然的弱毒苗株,经大量繁殖后制成。这种弱毒疫苗进入机体内后,仍能生长繁殖, 一段时间后,因其毒力弱,故很快便被机体的抵抗力所扑灭。机体通过这一斗争后,所获 得的免疫力比较坚强,免疫效果较灭活疫苗好,且使用剂量小,免疫产生快,免疫时间较长,这些是活苗的优点。但因是活的微生物制品,较难保存,容易失效是其缺点。新型疫苗,近年来,随着分子免疫学与基因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一代鱼用疫苗的研究也从20世 纪90年代开始起步。目前,国外研究进展较快,主要有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DNA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与传统的疫苗相比,新型疫苗具有安全、高效、可大量生产等优点[1,2]。 1.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是应用某些化学试剂裂解细菌或病毒,驱除病原微生物中有害成分和对激发机体保护性免疫无用的成分,保留其中一种或几种主要抗原成分所制成的一类疫苗。在兽医领域,已有禽流感的血凝素疫苗、口蹄疫VP1疫苗以及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等核 糖体的亚单位疫苗[3]。在水产病防活领域,也有不少研究人员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如Kuzyk等[4]已研究了针对大马哈鱼败血症的亚单位疫苗;在我国,孙建和等[5]通过化学方法交联HEC毒素和多糖,在研制嗜水气单胞菌亚单位疫苗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与传统疫苗相比,亚单位疫苗有抗体出现早、滴度高、持续时间长等优点。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水产动物疾病的亚单位疫苗都处于实验室阶段,应用实践较少。 2.合成肽疫苗也称为表位疫苗或第三代疫苗,是应用人工方法设计、合成,或以基因工程 制备具有保护作用的类似天然抗原决定簇的小肽制成的一类疫苗。确定病原体的抗原决定 簇中使机体产生中和性抗体等保护性应答成分的氨基酸序列是设计合成肽疫苗的前提。在 鱼类杆状病毒中的G蛋白是一种重要的中和性抗原,由500 多个氨基酸组成,在杆状病毒的致病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而针对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Winton等[7]发现,将 编码G蛋白的部分基因克隆入大肠杆菌或杀鲑气单胞菌的减毒株中表达,通过浸浴法免疫可 产生保护作用。也有试验发现,由大肠杆菌表达的纯化的IHNV 核蛋白基因的产物或体外根 据氨基酸序列合成的G蛋白不能在鱼体内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而以包含IHNV的G蛋白细菌裂解产物免疫时,却可以明显提高鱼体对此病的免疫力。到目前为止,鱼用合成肽疫苗的研究 基本处于试验阶段,具体的作用机制、免疫途径以及免疫效果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3.活载体疫苗这类疫苗以某种非致病性病毒或细菌(株)为载体来携带并表达其他致病性 病原与保护性免疫相关的抗原基因。用这种重组体作为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时,病毒或细菌在其繁殖的细胞中产生外源蛋白,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Noonan等[8]将IHNV、病 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VHSV)和IPNV的抗原表位基因—G蛋白基因转入杀鲑气单胞菌的无毒株

2020水产养殖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2020水产养殖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 表 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学生具有生物学、水产动植物养殖及水产动植物疾病诊断、防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践的基本技能,能从事水生动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疾病防治及相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技术服务及经营管理等工作。一起来了解一下水产养殖学专业大学排名吧! 水产养殖学专业 排名 高校名称 开此专业学校数 1中国海洋大学522上海海洋大学523华中农业大学524宁波大学525集美大学526广东海洋大学527西南大学528大连海洋大学529天津农学院5210海南大学5211河南师范大学5212南京农业大学5213扬州大学5214华南农业大学5215南昌大学5216湖南农业大学5217浙江海洋大学5218四川农业大学5219长江大学522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2 主要课程 一、二年级有大学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生物化学、水生生物学、水化学、鱼类组织胚胎学等;三、四年级水产养殖方

向有鱼类学、鱼类生理学、池塘养殖学、藻类学、贝类学及其增养殖学、甲壳类及甲壳动物增养殖、水域生态学、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鱼类免疫学等;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方面有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饲料分析技术学、生物饵料培养学、分子生物学;水产医学方向有水产病原微生物学、水生动物病理学、水生生物解剖学、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学等;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增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微型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包含几个方面: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3.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藻类(可选择其中的2~3类)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

病理学理论指导:移植排斥反应病理

在临床上,肾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等器官移植的外科技术已经成熟,但让外来的移植器官在受者体内永久存活是医学免疫学一大难题,这是由于同种异体组织或器官移植时,受者的免疫系统常对被移植物产生排斥反应。 移植排斥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免疫学现象,除单卵双生外,两个个体具有完全相同的HLA系统的组织配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选择供者和受者配型尽可能接近是异体组织器官移值成功的关键。 移植排斥反应按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不同,可分为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受体在移植后数分钟至24小时对移植物发生迅速而剧烈的排斥反应称为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可发生在移植后数天,也可发生于数月后,慢性排斥反应可发生在数年内。 一、排斥反应的机理 同种异体组织器官移植时,供体和受体间的HLA抗原差异大小,决定着排斥反应严重程度。排斥反应中,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及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均起重要作用。 二、排斥反应的病变 依据排斥反应的形态变化及发病机制,分为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 1.超急性排斥反应 发生在移植后的几分钟或几小时,其发生与受者已有供者特异性HCA抗体存在,或供者与受者的ABO血型不符有关。移植器官迅速转变为暗红色,并伴有出血坏死,呈花斑状,体积肿大,质地柔软,组织学检查广泛的小血管炎伴血栓形成,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并有IgG、IgM和补体存在。 2.急性排斥反应 较常见,未经免疫抑制治疗时,可在数天内发生,经免疫抑制治疗时,可在数月甚至数年后发生,可分为细胞型排斥反应和血管型排斥反应。 细胞型排斥反应:表现为移植器官内,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淋巴多为CD4+或CD8+T细胞。细胞型急性肾移植排斥反应 血管型排斥反应:主要表现为细小动脉的坏死性血管炎。细小动脉的坏死性血管炎3.慢性排斥反应 常是反复急性排斥反应的积累,突出病变是血管内膜纤维化,伴有移植器官的实质细胞萎缩及间质纤维化慢性炎细胞浸润。

免疫学综合实验_2014

鱼类免疫学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测定人的ABO血型,鱼的血清沉降抗体效价、白细胞的分离与鉴定、溶菌酶活性等实验的基本实践操作,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体会,进一步掌握鱼类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常规免疫学实验基本操作。 二、实验材料 (1)实验材料:鲫 (2)实验工具:微量移液器、稀释棒(25μl)、载玻片、培养皿、离心管、注射器(2ml、5ml)、手术剪、酒精灯、显微镜、打孔器、大头针、恒温箱、冰箱、生理盐水、金黄色葡萄球菌、甲醇、吉姆萨染液、肝素钠、琼脂等。 三、实验准备 1、取两支离心管,一支加入少量肝素,使肝素钠浸润管壁,另一支不加。 2、在鲫两鳃之间剪断腹主动脉,头腹部向下,使血液滴入上述两试管,混匀,置于离心管板静置1小时备用。 四、实验项目 (一)ABO血型鉴定(玻片法) 原理: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

1.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腊笔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 2.细胞悬液制备从指尖或耳垂取血一滴,加入含1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采血时应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 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4.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 5.10~30min后观察结果。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6.判断血型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

鱼类疾病学

水产动物疾病学 第一章绪论 1.1疾病定义: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由于内稳定紊乱而生命活动异常变化。 1.2疾病原因:物理—机械损伤 化学---水环境 生物---病原生物 遗传 人为---营养不良 1.3水产动物疾病的特点:发现病情难、早期诊断难、隔离难、用药难 1.4水产动物疾病综合防治措施:改善水环境、增强机体抗病力、控制和消灭病原菌、加强 饲养管理 第二章病原生物学基础 2.1基本概念 寄生物----小型: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原虫 大型:蠕虫:单殖吸虫、复殖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 节肢动物 感染:病原生物在宿主体内与寄主防御机制相互作用,并引起一定的病理过程。 传染:引起感染的病原生物来自其他宿主的病原生物感染 流行病:病原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的宿主群体中快速传播,疾病大范围出现。 疾病流行三个环节:感染源、易感寄主、感染途径 预防原则: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寄主 2.2病原病毒:非细胞形态生命,有核酸和蛋白质衣壳组成,专性细胞内寄生,只能在有 感受性的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致病作用:溶细胞作用、导致细胞凋亡、整合病毒基因组、导致细胞增殖与转化、形成包含体、改变细胞膜成分、免疫病理损伤(变态和炎症)病毒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垂直传播;途径:飞沫、血液、唾液、粘液etc 病毒感染类型:急性、慢性、潜伏感染 2.3病原细菌: 细菌致病作用:黏附与定植、繁殖与扩散、抵抗寄主的防御技能、内外毒素 细菌感染途径:接触、创伤、消化道 败血症:是病原菌侵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2.4病原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孢子进行繁殖 真菌致病作用:黏附、局部机械刺激和炎症反应、异养时产生酶类损害机体细胞、产生真菌毒素 2.5寄生虫:包括原虫、蠕虫、节肢动物 终末寄主:被成虫或有性生殖期虫体所寄生的宿主 中间寄主:被幼虫或无性生殖期虫体所寄生的宿主 保虫寄主:在人类医学上,有些寄生虫除了成虫寄生于人体,还可以寄生其他动物,这些其他脊椎动物可以成为人类该寄生虫病的传染源。 寄生虫的感染方式:经口感染、经皮感染 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体型、运动和消化器官消失、附着器官、生殖系统高度发达、

《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第三章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免疫学原理在疾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

《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第三章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免疫学原理在疾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 第三章免疫学原理在疾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 1.本章教学时间:6学时 2.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海水养殖动物免疫的基本概念、主要类型和特点,掌握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及其影响因素,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海水养殖动物疾病的免疫诊断、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 3.本章教学重点:海水养殖动物免疫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 性免疫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免疫学方法在海水养殖动物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中有哪些应用。 4.本章教学难点:不同海水养殖动物的免疫特点及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海水养殖 动物疾病的免疫检测技术、各种鱼用疫苗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 5.本章教学方法:由于该章的许多内容比较抽象,主要通过将人体免疫与海水养殖 动物的免疫进行对比讲解来提高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通过举例、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本章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ar 7.本章课程引入方法:为什么正常人可以抵抗大多数疾病而白血病患者因很小的感 染却发生死亡?(因为白血病患者免疫系统被破坏);水产养殖动物在什么情况下健康而什么情况下患病?(海水养殖动物在其免疫系统不足以抵抗病原感染或环境危害时患病) 8.本章参考文献 (1)Sakai M., 1999.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fish immunostimulants. Aquaculture, 172:63-92. (2)Stolen, J.S., et al. Techniques in Fish Immunology. SOS Publications, NJ, 1990, 81- 86. (3)Takahashi Y, Kondo M, Itami T, et al. Enhancement of disease resistance against penaeid acute viraemia and induction of virus-inactivating activity in oral administration of Pantoea agglomerans lipopolysaccharide. Fish & Shellfish Immun, 2000, 10, 555-558. (4)Simko E, et al. Influences of Aeromonas salmonicida lipopoly-saccharide, prednisolone and water temperature on plasma protein composition in salmonids. J Fish Dis, 1999, 22, 91-100. (5)Ototake, M, et al. Prolonged immersion improves the effectiveness of dilute Vibrio vaccine for rainbow trout. Fish Pathol., 1999, 34(3):151-154. (6)杨先乐, 陈远新. 鱼用疫苗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水产学报, 1996, 20(2):159-167. (7)杨先乐. 鱼类免疫学研究进展. 水产学报, 1989, 13(3):271-284. (8)陈昌福, 纪国良. 草鱼对鱼害粘球菌类脂多糖的免疫反应. 淡水渔业, 1989,(4):3-5. (9)陈昌福,等. 不同方法提取的嗜水气单胞菌脂多糖对鳜免疫活性的比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9, 18(5).469-471. (10)周永灿, 潘金培. 贝类细胞和体液防疫机制研究进展. 水产学报, 1997,21(4):449-454. (11)周永灿, 等. 卵形鲳鲹致病嗜麦芽假单胞菌脂多糖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效应研究.水产学

鱼类免疫球蛋白

鱼类免疫球蛋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高等脊椎动物体内既发现有正常的血清免疫系统,还发现存在局部粘液免疫系统,粘液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在免疫防御中起一定的作用。而对鱼类免疫学的研究特别是关于鱼类的粘液性Ig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很不深入,也不系统。对它的研究既有助于人们对高等动物Ig的个体发生及系统发育的理解;又在鱼类免疫和鱼病防治方面有重要意义。现就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鱼类血清Ig 1.1真骨鱼类血清中的Ig 在真骨鱼类血清中,目前多数人认为只存在1种Ig,类似于哺乳动物的IgM,它由2条轻链(L链)和2条重链(H链)所组成的单体通过连接链“J”将4个单体连接成一个四聚体[1]。在沟鲇、大鲮鲆、鲤和羊头鲷血清中皆发现血清I是四聚体,分子量700~800kD(1kD=1000Dalton),H链的分子量约为70kD[2~4],也存在78kD(大鲮鲆)和45kD(羊头鲷)2种异型;L链的分子量约为19kD,但也存在25k(鲤)、27kD(大鲮鲆)和22kD、24kD、26kD 5种异型(羊头鲷)[5]。 但也有人认为真骨鱼类血清中存在着2种以上的IgTrump等人[6]发现鲫血清中存在着抗原性和电泳图谱各不相同的2种Ig。Clem[7]发现在1种海洋真骨鱼类中存在着16S和7S 2种Ig,并且认为7S Ig不可能是16S的降解产物 1.2软骨鱼类血清中Ig 软骨鱼类的血清中目前发现有2种Ig,大的Ig分子与人的IgM相似(分子量为900kD,19S);小的Ig分子与人IgG类似(分子量为150kD, 7S); Clem等[8]发现鲨鱼、角鲨和沙洲鲨血清Ig具有19S的五聚体和7S的单聚体2种形式。这2种Ig皆由同一类L链和H链组成。Partula[9]运用电泳和免疫印迹技术分析了鲟鱼血清的优球蛋白,发现该蛋白是类似于IgM的分子,由等分子数的70kD的H链和26~30kD的L链组成。它可以形成(H2L2)n形式的高分子量的多聚体;或170kD 的H2L2形式的单聚体;或L2形式的二聚体。宽纹虎鲨的血清中含有分子量分别为900kD和180kD的2种Ig分子,这2类Ig分子的H链分子量皆为68kD,且抗原性相同,而组成它们的L链经SDS- PAGE电泳时出现2条带,分子量分别为25kD和22kD,类似高等脊椎动物的κ和λ链[10]。 而从斑鳐的血清中也分离出2种Ig;高分子量免疫球蛋白(HWM Ig)和低分子量免疫球蛋白(LWM Ig)。HWM Ig为五聚体,分子量为840kD,沉降系数为18S;被认为是斑鳐的IgM;其H链分子量为70kD。LMW Ig,分子量为320kD,沉降系数是8.9S。它是由2个分子量为150kD的单体通过非共价键聚合而成,它的H链分子量为45~50kD,比HMW Ig的H链的小,并且HMW和LMW Ig的H链皆有自己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说明斑鳐的血清中HMW Ig和LMW Ig不是同一种物质[11]。 2鱼类粘液性Ig 鱼类的皮肤表面和消化道表面有一层丰富的粘液层。水中的病原菌和碎屑接触到这层粘液时,就被粘连在一起,阻止病原体的移动[12],粘液中还含有丰富的溶菌和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水解酶等,它的屏障作用极为有效。重要的是这类粘液性物质中还含有特异性Ig,因其分布在器官表面直接与外界接触,因此对鱼类就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2.1皮肤粘液Ig

鱼类免疫接种方法

鱼类免疫接种方法 李明旺 (天津市津洋置业有限公司,天津300221) 鱼类免疫接种方法主要包括注射、浸泡、口服及后肠灌注。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免疫接种方法比较复杂,不同免疫接种方法所需的操作条件、可操作性以及对免疫对象产生的副作用各不相同,同时,不同免疫接种方法的免疫效果差异很大。因此,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免疫对象种类和数量以及免疫目的来选择适当的免疫接种方法。 一、注射免疫 鱼类注射免疫接种是从哺乳动物借鉴过来的经典方法,包括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两种方式。注射免疫主要诱导鱼体系统免疫应答,可以使血清抗体极显著增加,免疫保护率高于其它免疫接种方法,免疫效果明显且稳定;并且疫苗剂量准确、可控,环境条件对疫苗影响小。因此,适合于免疫学研究的小样本试验免疫及小规模集约化养殖鱼类的生产免疫。但是该方法费时费力,对受体鱼造成机械损伤和很强的应激性刺激,对鱼苗和较小的鱼类不适用,也不适合于大规模养殖鱼类的生产免疫。近年来,随着连续注射法的出现和改进,以及鱼群疫苗自动注射机的成功应用,大大地降低免疫工作强度且减少了耗时,有效地克服注射接种方法本身的不足,很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对注射法在鱼类免疫应用中的看法。 注射接种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鱼用疫苗,实际操作中一般将疫苗和适量佐剂一起使用。免疫佐剂是一种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增强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本身无免疫原性,发挥辅助作用的一类物质。尽管对于鱼类免疫佐剂的作用机理还处在推测阶段,诸多研究表明,佐剂可以有效地增加疫苗的免疫效果,特别与灭活疫苗联合使用时效果更明显。鱼用佐剂类型主要包括:油类及矿物质类佐剂,如弗氏完全佐剂(FC A)、弗氏不完全佐剂(FI A)、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等,微生物来源佐剂,如卡介苗(BCG)、脂多糖(LPS)、海藻二霉菌酸脂(TD M)等;动植物来源佐剂,如从人参提取的人参皂苷、人参多糖。从芦荟提取的乙酰甘露糖;生物活性分子类佐剂,主要指转移因子(DTF)、免疫核糖核酸(i R NA)、胸腺激素、干扰素(I FN)、白细胞介素等。 二、浸泡免疫 浸泡免疫接种是鱼类等水生动物所特有的一种免疫接种方法,是指将免疫对象放到含有一定浓度疫苗的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达到对鱼体进行免疫的目的。另外,喷淋免疫作20

移植排斥反应的种类及发生机制

移植排斥反应的种类及发生机制 2009-11-05 14:16 【大中小】【我要纠错】 移植排斥反应是反映由移植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所致的移植物功能丧失或受者的机体损害的一种免疫损伤。主要原因是供受体间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差异。排斥反应有两种基本类型: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临床上多见是前者;根据发生的机制、时间、速度和临床表现,HVGR又可分为3种类型:超急排斥反应;急性 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 一、超急性排斥反应 超急排斥反应发生在移植物与受者血管接通的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出现坏死性血管炎表现,移植物功能丧失,患者有全身症状。发生的基本原因是受者体内存有抗供者移植物的预存抗体,与抗原结合,激活补体和凝血系统,导致血管内凝血。常见于下列情况:①ABO 血型不符;②由于多次妊娠或反复输血等使受者体内存在抗HLA抗体;③移植物保存或处理不当等其他原因。超急排斥发生迅速,反应强烈,不可逆转;需立即切除移植物,否则会导致受者死亡。如果事先认真进行ABO基至Rh血型检查和交叉配合试验,多可避免这种 现象的发生。 二、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是排斥反应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发生在移植后数周到l年内,发生迅速,临床表现多有发热、移植部位胀痛和移植器官功能减退等;病理特点是移植物实质和小血管壁上有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间质水肿与血管损害,后期在大动脉壁上有急性纤维素样炎症。急性排斥出现得早晚和反应的轻重与供——受者HLA相容程度有直接的关系,相容性高则反应发生晚、症状轻、有些可迟至移植后2年才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经过及时恰当的免疫抑制治疗多可缓解医|学教育网搜集.理。 急性排斥反应又分为两种。急性体液排斥反应:抗体激活补体,并有CD4+T细胞参与,导致急性血管炎。急性细胞排斥反应:CD8+CTL细胞的细胞毒作用、CD4+T和巨噬细胞 的作用,导致急性间质炎。 三、慢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发生于移植后数月甚至数年之后,表现为进行性移植器官的功能减退直至丧失;病理特点是血管壁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和瘢痕形成,有时伴有血管硬化性改变。其机制可能为急性排斥细胞坏死的延续;炎性细胞相关的慢性炎症;抗体和细胞介导的内皮损伤;管壁增厚和间质纤维化。本型反应虽然进展缓慢,但用免疫抑制 治疗无明显的临床效果。 以上属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多发生于同种骨髓移植者,也可见于脾、胸腺和小肠移植中;此时患者的免疫状态极度低下,而移植物中丰富的免疫活性细胞则将受者细胞视为非己抗原,对其发生免疫应答;移植物的T细胞在受者淋巴组织中增殖并产生一系列损伤性效应。GVHR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型。急性型多见,多

鱼类的免疫组织研究

鱼类的免疫组织研究 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世界渔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高密度养殖模式也引起水产动物病害的频繁发生,并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作为主要水产养殖对象的鱼类,在其与病原和环境之问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要是靠其免疫系统来抵御外来病原生物的侵害,通过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免疫防御机制来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因此,对鱼类免疫系统的研究,不仅可以认识鱼体同病原问的作用方式,反映鱼类赖以生存的水环境的质量,还可用以研究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的进化规律。 1 免疫组织和器官 免疫组织和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定居和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 答的场所。鱼类与哺乳动物在免疫器官组成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没有骨髓和淋巴结,头肾为其主要的造血器官。胸腺、肾脏和脾脏是鱼类最主要的免疫器官,黏膜淋巴组织(MALT)同样是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分。 1.1胸腺 鱼类胸腺为一成对器官,是位于鳃盖骨背连合外皮下的一对卵圆形淋巴组织,由与咽囊上皮结合在一起的原基发育而成。淡水鱼类免疫淋巴器官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胸腺原基是最早形成的,其淋巴化即小淋巴细胞的出现也是最早的。海水鱼类胸腺原基的出现与淡水鱼类有所不同,出现最晚,而淋巴化最早。 鱼类胸腺淋巴细胞的起源是鱼类免疫学家们争论的焦点。关于胸腺的起源和淋巴细胞的分化有两种假说:一种假说认为胸腺起源于咽上皮,所有的淋巴细胞来自于胸腺,直接由胸腺上皮细胞转化而来;另一种假说提出胸腺起源于外源干细胞,即来自于其他部位的于细胞移植并定居于胸腺。胸腺细胞起源于外源干细胞这一观点在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已普遍接受。在鱼类,究竟是胸腺细胞控制头肾和脾脏分化,还是由头肾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控制胸腺的分化呢?据报道金头鲷胸腺与头肾之间有细胞桥,在发育过程中胸腺与头肾靠拢,与头肾相连,并伴有明显的细胞迁移。在罗非鱼、虹鳟鱼和鲽鱼也出现这种现象,因此认为头肾的淋巴细胞是从胸腺迁移来的。有报道切除1.5日龄褐菖鳜的胸腺导致头肾和脾内淋巴细胞减少。由此表明:胸腺细胞可能控制头肾和脾脏的分化。 鱼类胸腺可分为内区、中区和外区,其中内区和中区在组织结构上分别类似 于高等脊椎动物胸腺的髓质和皮质。硬骨鱼类胸腺中血管的排列结构与高等脊椎动物的十分相似,提示硬骨鱼类胸腺中同样可能存在形态学上的“血胸屏障”。鱼类胸腺是由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浆母细胞、分泌样细胞以及其他游离问充质细胞(巨噬细胞、肌样细胞和肥大细胞等)组成,它们分布于由网状上皮细胞形成的基质网孔中。在鲤鱼个体发育过程中,自受精4周以后,胸腺“皮质”比“髓质”出现更多的编程性死亡细胞,显示了“皮质”中胸腺细胞的连续选择。 鱼类的胸腺一般认为是鱼类的中枢免疫器官。一方面由于其在免疫组织的发 生过程中最先获得成熟淋巴细胞,并向血液和外周淋巴器官输送淋巴细胞。当将墨汁注射入鱼体时,迅速为血液、心脏、肾脏和脾脏中的吞噬细胞所吞噬,但胸腺组织内毫无进入,说明真骨鱼的胸腺可能具有选择性渗透作用的特殊血管内。白鲽鱼神经淋巴管中取出淋巴细胞,在体外加以放射性标记,再输入同一鱼体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