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名校精选高考生物压轴题集汇总

高中名校精选高考生物压轴题集汇总

高中名校精选高考生物压轴题集汇总
高中名校精选高考生物压轴题集汇总

名校精选生物压轴题集(2)

【练习1】(8分)右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l、2、3、4、1′、

2′、3′、4′分别表示染色体,B、b、M、m分别表示所在染色体

上控制一定性状的基因。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含有四分体个数、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分别是、

、。

(2)该细胞有个染色体组,请写出该细胞其中的一个染色组。

(3)图示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在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

图中的基因所遵循的遗传规律是:。

(4)若该细胞为某种植物的一个细胞,则该植物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练习2】(12分)水稻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动态株型的主要特征是生长前期长出的叶片与茎杆夹角较大,叶片伸展较平展,生长后期长出的叶片直立(与茎杆夹角较小)使株型紧凑,呈宝塔型,而正常株型前后期长出的叶片都较直立。动态株型产量比正常株型高20%。为研究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表现型

组别杂交组合总株数

动态株型正常株型A动态株型×动态株型1841840

B正常株型×正常株型1920192

C动态株型(♀)×正常株型(♂)1731730

D动态株型(♂)×正常株型(♀)1621620

自交390290100

E C组的F

1

×正常株型405200205

F C组的F

1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属于正交与反交的杂交组合是两组,因水稻是两性花,为避免自花传粉,需。正交与反交的结果说明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这一对相对性状是受(细胞核或细胞质)基因控制的。理由是。(2分)

(2)由C组和D组杂交结果可以说明动态株型为性。还可通过分析组组的子代比例判断显性与隐性。

(3)E组的子代具有两种表现型,此遗传现象称为。

(4)F组的杂交方式称为。因为一方为隐性,产生的配了只有隐性基因,不改变子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的类型及比例即为的类型及比例。此特点可用于间接验证定律。

(5)在不改变某种优质牧草的主要遗传特征的前提下,使该牧草也具有以上动态株型,较好的育种方法是。

【练习3】(8分)在生物学实验中由于操作上的一些失误,可能会造成实验效果不明显或实验结果与实际不符的情况,请尝试分析出现下列实验结果的可能原因。

⑴用马铃薯组织样液做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未出现砖红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大豆组织样液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时,没出现紫色而出现蓝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用花生子叶制切片做脂肪的鉴定实验,观察到有的细胞清晰有的却很模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用新鲜的菠菜为材料提取叶绿体的色素,但得到的色素滤液的颜色较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的色素时,所得到的色素带有重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用蔗糖溶液作为外界溶液做质壁分离实验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滴加清水后却不复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用洋葱做有丝分裂实验,观察到染色体着色较浅。________________。

⑻在观察线粒体时,选择黑藻制作冼片并用健那绿染色。_____________。【练习4】(10分)下图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绿体中,ADP的转移情况是从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消耗ATP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标号代表物质相同的是(填标号)。

(3)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________(填数字),这些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图写出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要能量来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收矿质元素的能量。

【练习5】(8分)假说一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科学方法。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刚毛,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和遗传的呢?有一种假说认为这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显性突变,请尝试再写出两种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2全部直刚毛,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l,此时最合理的假说是__________,依据这一假说进行演绎推理,设计一个最简单的验证实验,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请绘出验证实验的遗传图解。

【练习6】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在细胞中的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牵引染色体的运动呢?某同学对该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假设:染色体的运动是由于纺锤丝的牵引

实验方法:破坏纺锤丝

实验材料和用具:相差显微镜(可连续观察活细胞一个分裂期的染色体变化)、洋葱、盖玻片、载玻片、吸水纸、滴管、广口瓶、清水、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等。

方法步骤:

(1)培养洋葱根尖

(2)切取根尖2~3mm,并对它进行解离、漂洗和染色。

(3)将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并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使根尖处于秋水仙素溶液中,在相差显微镜下用一个分裂期时间观察染色体的运动情况。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设计

(1)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选用秋水仙素破坏纺锤丝,你认为是否可行?试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所在,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7】为探究酶的浓度(以土豆块数多少代表)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供选用的材料用具有:3%的过氧化氢溶液,新鲜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水果刀,量筒,带刻度的50ml注射器(3个),橡皮塞,计时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实验步骤

①将新鲜土豆去皮,。

②取3个50ml的注射器并编号为1、2、3,,如图示装置。

(2)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和等。

(3)如果下图是2号注射器的实验结果,请画出l、3号注射器实验结果图。

【练习8】(每空3分,共12分)下面的a.b 图是两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

农作物

鸡猪牛

( a 图 b 图

(1)在a 图中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箭头是_____。

(2)在b 图中,为了让生态系统的能量更多地被人类利用,还可在各生物间补充建立哪些能量联系。请在下图中用箭头任意标出两条。

(3)在b 图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的生物是_________。(4)b 图生态系统能持续稳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_______。

【练习9】

(每空3分,共12分)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B图是将A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生物进行分类剖析,图中a.a 1.a 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利用),e.e 1.e 2表示呼吸消耗量。据图回答。

(1)如设种群Q1.Q2的个体数为N1.N2,平均每个个体所占的能量为W1.W2,那么,N

1

.与N2.W2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用B图中的英文字母表示)。(3)B图中的b 1和d 1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P和Q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分别为480J/(cm 2.a),生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分别

为200J/(cm2.a)和24J/(cm2.a)。那么,能量从P传递到Q的效率为____________。

【练习10】(每空2分,共14分)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在物质循环中同时伴随着,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的传递效率,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kg。

(3)据测定,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

,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

2

,经过10小时可积累葡萄糖mg。

释放出64mg的O

2

(4)分析A→D和E→B过程中碳流动的不同点。

(5)若由于某种原因,E种群数量大量减少,其它各种群数量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6)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答案1】(8分)

(1)0168

(2)二1234(写出一组四条染色体且不含同源染色体即可)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4)3/16

【答案2】(12分)

(1)C和D人工去雄细胞核正交和反交的子代具有相同的表现,不符合细胞质遗传特点(2分)

(2)显性E(3)性状分离

配子基因的分离(5)基因工程育种

(4)测交F

1

【答案3】⑴马铃薯中含有的糖类主要是淀粉,是非还原性糖。

⑵使用双缩脲试剂时,B液加入量太多,形成的蓝色的氢氧化铜,掩盖了紫色反应。

⑶标本切的厚薄不均。

⑷未加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未加碳酸钙,部分叶绿素被液泡中的酸性物质破坏;加入的丙酮或已醇量过多

⑸滤液细线画的不直;滤纸条没有剪去两个角

⑹蔗糖溶液浓度过高,细胞因短时间内过度失水而死亡

⑺解离后没有漂洗或漂洗时间过短,解离液中的盐酸和染色剂发生了反应。

⑻健那绿虽然把线粒体染成蓝绿色,但黑藻本身的绿色干扰了对线粒体的观察。

【答案4】(1)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薄膜C3酸被[H]还原为C3糖

(2)Ⅱ与Ⅵ,Ⅲ与Ⅶ(2分)(3)②③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

(4)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3糖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答案5】(1)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基因发生隐性突变;亲代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上基因显性突变(或由隐性基因的携带者交配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环境影响基因的表达)

(2)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基因发生隐性突变2分

选择F1中直刚毛雌果蝇与卷刚毛雄果蝇进行测交2分

气体量

时间

2号

3号1号

【答案6】⑴①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能抑制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将不再运动,(1分)说明染色体的运动是由于纺锤丝牵引(1分)②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能抑制纺锤体形成,染色体仍能运动(1分)说明染色体的运动不是由于纺锤丝的牵引(1分)

(2)①可行(1分)。因为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1分)

②其一,该实验要观察活细胞染色体的运动(1分),因此不能解离(和漂洗);(1分)其二,缺少对照组(1分)

,应添加一组不加秋水仙素的对照组。(1分【答案7】①切成大小相等的若干小块。②分别加入10ml (等量)过氧化氢溶液,再分

别加入2,4,6个土豆小块。③定时观察记录针筒内体积的变化。(2)

温度土豆块的大小和新鲜程度

注射器的密封性

注射器

针筒与活塞之间的摩擦力等。(2分,任答两项)

(3)(2分)(1号、3号每条曲线各1分,曲线编号与土豆块数量一致,且最终与2号线重合)【答案8】(1)

①③④

(2)农作物→食用真菌、鸡猪牛→沼气池微生物、农作物→沼气池等(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3)食用真菌、沼气池微生物(4)人的作用

【答案9】

(1)W1.N1>W2.N2(2)P 的b+c+d+e

(3)未被Q2利用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4)15%【答案10】(1)D→F→E→B (2)能量流动80

(3)600

(4)A→D 是以CO 2形式,E→B 是以有机物形式(5)B 大量减少,F 增多

(6)产生温室效应(或CO 2增多)

高考压轴题集锦

24.(20分)在如图所示的x-o-y 坐标系中,y>0的区域内存在着沿y 轴正方向、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y<0的区域内存在着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一带电 粒子从y 轴上的P (0,h )点以沿x 轴正方向的初速度射出,恰好能通过x 轴上的D (d ,0)点。已知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 ,带电量为 – q 。h 、d 、q 均大于0,不计重力的影响。 (1)若粒子只在电场作用下直接到达D 点,求粒子初速度的大小v 0; (2)若粒子在第二次经过x 轴时到达D 点,求粒子初速度的大小v 0; (3)若粒子在从电场进入磁场时到达D 点,求粒子初速度的大小v 0; 24. (20分)如图所示,半径分别为a 、b 的两同心虚线 圆所围空间分别存在电场和磁场,中心O 处固定一个半径很小(可忽略不计)的金属球,在小圆空间内存在沿半径向内的辐向电场,小圆周与金属球间电势差为U ,两圆之间的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设有一个带负电的粒子从金属球表面沿x 轴正方向以很小的初速度逸出,粒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不计粒子的重力,忽略粒子逸 出的初速度)求: (1)粒子到达小圆周上时的速度为多大? (2)粒子以(1)中的速度进入两圆间的磁场中,当磁感应强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粒 子将不能到达大圆周,求此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B . (3)若磁感应强度取(2)中最小值,且a b )12(+=,要使粒子恰好第一次沿逸出 方向的反方向回到原出发点,粒子需经过多少次回旋?并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设粒子与金属球正碰后电量不变且能以原速率原路返回) y x P O D E B x y b a O

高考生物选择题综合专项练习及答案

1.细胞生长是细胞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成自身组成物质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动物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全部来自组织液 B. 生长素可促进也可抑制植物细胞生长 C. 细胞生长可通过胞吐增加细胞膜面积 D. 细胞生长导致细胞相对表面积减小 2.线粒体在合成ATP时,下列哪个条件不需要() A. 基质中含有O2 B. 基质中含有ADP C. 基质中含有 NADPH D. 基质中含有丙酮酸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酶分子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模板是mRNA B.酶分子在高温环境中失活的主要原因是肽键断裂 C.酶分子通过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起催化作用 D.与无机催化剂相比,一种酶能催化的反应种类更少 4.Graves疾病是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其原因是机体产生某种抗体(TSA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效果与TSH相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 B. 产生TSAb的细胞能识别TSH受体 C. 患者血液中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减少 D. 患者的体温高于正常人,且情绪易激动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储存于其体内增重的有机物中 B. 能量传递效率总是随着食物链的增加而减少 C. 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中 D. 如果停止对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这个生态系统会立即消亡 6.下列选项中的比例不符合1∶3的是() A.酵母菌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时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出的CO2体积比 B.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下,AaBb与AaBB杂交后代中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与不具隐性性状的个体之比 C.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与极体数目之比 D.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再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纯合体与杂合体概率之比

2019年名校选考(4月)模拟生物试题

.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考选考模拟试题 高中生物 1.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 光照平均叶面积气孔密度表观光合速率叶色 强度 强中弱浅绿 绿 深绿 (cm2) 13.6(100%) 20.3(149%) 28.4(209%) (个·mm-2) 826(100%) 768(93%) 752(91%) (μmol CO 2 ·m-2·s-1) 4.33(100%) 417(96%) 3.87(89%) 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 2 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叶绿体后,与Rubp结合因而被还原 B.可以通过测量总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计算得出表观光合速率 C.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 2 吸收量较少 D.对强光下生长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表观光合速率,最先发生改变的是叶色 【答案】C 的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光反应与暗反应之 间的关系、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回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 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详解】A、二氧化碳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后先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称为二氧化碳的固定,A错误; B、总光合速率不能直接测量,B错误;

C、分析表格,弱光下柑橘平均叶面积是28.4,净光合速率是3.87,强光下柑橘平均叶面积是13.6,净光合速率是4.33,28.4×3.87>13.6×4.33,因此与弱光相比,强光下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2吸收量减少,C正确; D、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因此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片、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净光合速率,后发生改变的是叶片平均面积,D错误。 故选C。 2.菠菜的有刺籽粒与无刺籽粒、抗病与不抗病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两对等位基 因独立遗传。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取纯合有刺不抗病雌株与杂合无刺抗病雄株杂交,结果 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刺籽粒对无刺籽粒显性,抗病对不抗病显性 B.雄性亲本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X B Y b:aaX b Y B=3:1 中雌雄植株随机杂交,子代中无刺抗病雌株占5/64 C.让F 1 D.亲本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决定了F 的基因型及比例 1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遗传图解,考查基因分离定律、伴性遗传的相关内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分离 定律的实质,能熟练运用后代分离比推断法和逐对分析法推断亲本的基因型。 【详解】A、亲本为纯合有刺不抗病,后代全为有刺和既有抗病和不抗病,可以推出有刺籽粒对无刺籽粒显性,抗病对不抗病显性,A正确; B、根据子一代有刺没有性别差异,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一代雌性中抗病:不抗病=3:1,雄性中抗病:不抗病=1:3,存在性别差异,B、b位于性染色体上,再根据亲本的性状组合,推出B、b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根据子一代雌性中抗病:不抗病=3:1,亲本雌性只产生X b配子,所以可推出亲本雄性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X B Y b:aaX b Y B=3:1,B正

历年高考物理压轴题精选(一)详细解答

历年高考物理压轴题精选 (一) 一、力学 2001年全国理综(江苏、安徽、福建卷) 31.(28分)太阳现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是由电子和H 11、He 4 2等原子核组成。 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核反应方程是2e+4H 11→He 4 2+释放的核能,这些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根据目前关于恒星演化的理论,若由于聚变反应而使太阳中的H 11核数目从现有数减少10%,太阳将离开主序垦阶段而转入红巨星的演化阶段。为了简化,假定目前太阳全部由电子和H 11核组成。 (1)为了研究太阳演化进程,需知道目前太阳的质量M 。已知地球半径R =6.4×106 m ,地球质量m =6.0×1024 kg ,日地中心的距离r =1.5×1011 m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10 m/s 2,1年约为3.2×107秒。试估算目前太阳的质量M 。 (2)已知质子质量m p =1.6726×10 -27 kg ,He 42质量m α=6.6458×10 -27 kg ,电子质量m e =0.9 ×10- 30 kg ,光速c =3×108 m/s 。求每发生一次题中所述的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核能。 (3)又知地球上与太阳光垂直的每平方米截面上,每秒通过的太阳辐射能w =1.35×103 W/m 2。试估算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还有多少年的寿命。 (估算结果只要求一位有效数字。) 参考解答: (1)估算太阳的质量M 设T 为地球绕日心运动的周期,则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①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2 R m G g ② 由①、②式联立解得 ③ 以题给数值代入,得M =2×1030 kg ④

高中生物200个经典题汇总

个经典判断题高中生物200 第一部分 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与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 2.水绵、蓝藻、黑藻都属于自养型的原核生物。 3.胰岛素、抗体、淋巴因子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并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每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与一个游离的羧基。 5.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细胞中通常同时含有dna与rna,并且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6.淀粉、半乳糖以及糖原的元素组成都是相同的。 7.水不仅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如有氧呼吸、蛋白质与dna的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生成。 8.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这一特性与细胞间的融合、细胞的变形运动以及胞吞胞吐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9.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液泡、细胞核、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等都是膜结构的细胞器。 10.染色质与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呈现的两种不同形态。 11.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该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则该细胞一定是死细胞。 12.如果用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脂球体来包裹某种药物,则该药物应该属于脂溶性的。 13.在做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可判断这两支试管的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的。.

14.如果以淀粉为底物,以淀粉酶为催化剂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则酶促反应的速率既可以通过碘液检测淀粉的分解速率,也可以通过斐林试剂检测淀粉水解产物的生成速率。 15.竞争性抑制剂与非竞争性抑制剂均会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竞争性抑制剂会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部位,非竞争性抑制剂则是与酶活性部位以外部位结合而改变活性部位的结构,使酶活性下降。据此可判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来越弱的是加入的竞争性抑制剂。 16.atp在细胞内含量并不高,活细胞都能产生atp,也都会消耗atp。 17.在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个阶段,[h]与o2结合生成水,在无氧呼吸过程中,则没有此过程。据此,是否有[h]的产生,可以作为判断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依据。 1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测co2的产生,但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测乙醇。 19.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碳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20.测得某油料作物的种子萌发时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的体积相等,则该萌发种子在测定条件下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有氧呼吸。 21.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o2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来体现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22.给植物施用有机肥,不仅能为植物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无机盐,还能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co2与能量。 2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与dna数量的增加不可能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同一个时期;dna数目的减半与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可以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 24.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都会出现赤道板,但只有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才会出现细胞板。. 25.一个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如果碱基t与u被大量利用,则该细胞不可能

2020届高考生物选择题综合专项训练20

2020届高考生物选择题综合专项训练20 1.生物表现一定的生命特征,与它们的结构以及分子组成密不可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素、血红蛋白中含有N的一定是血红蛋白 B. 绿藻、黑藻、颤藻中没有叶绿体的一定是颤藻 C. 发菜和菠菜细胞内DNA均为链状的双螺旋结构 D. 核糖体、质粒、酶中没有核糖参与组成的一定是酶 2.肌糖原和肌动蛋白是人体肌肉细胞的两种大分子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肌糖原的单体是葡萄糖,肌动蛋白的单体是氨基酸 B. 肌糖原和肌动蛋白的合成都需要ATP水解供能 C. 肌糖原和肌动蛋白在肌肉细胞内合成场所不同 D. 肌糖原和肌动蛋白的合成都需要以RNA为模板 3.豌豆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气最终在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水,该过程伴随H+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如图所示),产生的能量 促使ATP合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色素氧化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 B. 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中 C. H+的这种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D. 类囊体膜上可能发生类似H+跨膜运输过程 4.下列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 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所致 B.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可用斐林试剂对产物进行检测 C. 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D. 分离叶绿体色素实验中,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5.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 是其体内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 该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12条染色单体,12个DNA

初中生物压轴试卷(附答案)

初中生物压轴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将一株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瓶中,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将其置于室外培养,测定晴朗的一天内瓶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绘制成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在c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在bd段植物进行的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 D.这株绿色植物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d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 2.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 A.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B.夫妇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C.不能判断哪一个是隐性性状 D.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是能卷舌的 3.在某一时刻测定某一器官的动脉和静脉血液内三种物质的含量,其相对数值如图所示,该器官是() A.肺B.脑C.肾D.小肠 4.如图为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其中①~⑧代表相关结构或物质,a、b代表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③④⑥构成了肾单位 B.a、b分别代表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C.正常情况下,⑦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若⑧中检测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⑤出现了异常 5.下图甲、乙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光时,选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B.要对甲图进一步放大,应先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C.图中①与②比较,①是在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 D.乙图中②物像不清晰时,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6.玉米是通辽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品种繁多,有郑单958、京科968、登海605等多个品种,这体现了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数量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7.为了进一步探究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该种植物种子置于25℃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 A.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 B.在环境温度为25℃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 C.在环境温度为25℃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D.该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8.按问题的具体性、明确性和可探究性的评价准则来分析,对下列问题你不认可的是( ) A.鸟卵孵化时间的长短与其大小是否有关 B.为什么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都要经过几次蜕皮 C.蝌蚪发育成幼蛙(长出四肢)所需的时间与水温有关吗

历年高考物理压轴题精选(三)详细解答

历年高考物理压轴题精选(三) (宁夏卷) 23.(15分) 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 ,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 ,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 ) 24.(17分) 如图所示,在xOy 平面的第一象限有一匀强电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y 轴向下;在x 轴和第四象限的射线OC 之间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有一质量为m ,带有电荷量+q 的质点由电场左侧平行于x 轴射入电场。 质点到达x 轴上A 点时,速度方向与x 轴的夹角?,A 点与原点O 的距离为d 。接着,质点进入磁场,并垂直于OC 飞离磁场。不计重力影响。若OC 与x 轴的夹角为?,求 (1)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速度的大小: (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24.(17分) (1)质点在磁场中的轨迹为一圆弧。由于质点飞离磁场时,速度垂直于OC ,故圆弧的圆心在OC 上。依题意,质点轨迹与x 轴的交点为A ,过A 点作与A 点的 速度方向垂直的直线,与OC 交于O '。由几何关系知,AO '垂直于OC ',O '是圆弧的圆心。设圆弧的半径为R ,则有 R =dsin ? ? 由洛化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R v m qvB 2 = ②

将?式代入②式,得 ?sin m qBd v = ③ (2)质点在电场中的运动为类平抛运动。设质点射入电场的速度为v 0,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为a ,运动时间为t ,则有 v 0=v cos ? ④ v sin ?=at ⑤ d =v 0t ⑥ 联立④⑤⑥得 d v a ??cos sin 2= ⑦ 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E =ma ⑧ 联立③⑦⑧得 ??cos 3sin 2m d qB E = ⑨ (海南卷) 16.如图,空间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为y 轴正方向,磁场方向垂直于xy 平面(纸面)向外,电场和磁场都可以随意加上或撤除,重新加上的电场或磁场与撤除前的一样.一带正电荷的粒子从P(x=0,y=h)点以一定的速度平行于x 轴正向入射.这时若只有磁场,粒子将做半径为R 0的圆周运动;若同时存在电场和磁场,粒子恰好做直线运动.现在,只加电场,当粒子从P 点运动到x=R 0平面(图中虚线所示)时,立即撤除电场同时加上磁场,粒子继续运动,其轨迹与x 轴交于M 点.不计重力.求 (I)粒子到达x=R 0平面时速度方向与x 轴的夹角以及粒子到x 轴的距离; (Ⅱ)M 点的横坐标x M . 16.(I)设粒子质量、带电量和入射速度分别为m 、q 和v 0,则电场的场强E 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应满足下述条件 qE=qv o B ①

高中名校精选高考生物压轴题集汇总

名校精选生物压轴题集(2) 【练习1】(8分)右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l、2、3、4、1′、 2′、3′、4′分别表示染色体,B、b、M、m分别表示所在染色体 上控制一定性状的基因。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含有四分体个数、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分别是、 、。 (2)该细胞有个染色体组,请写出该细胞其中的一个染色组。 (3)图示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在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 图中的基因所遵循的遗传规律是:。 (4)若该细胞为某种植物的一个细胞,则该植物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练习2】(12分)水稻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动态株型的主要特征是生长前期长出的叶片与茎杆夹角较大,叶片伸展较平展,生长后期长出的叶片直立(与茎杆夹角较小)使株型紧凑,呈宝塔型,而正常株型前后期长出的叶片都较直立。动态株型产量比正常株型高20%。为研究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表现型 组别杂交组合总株数 动态株型正常株型A动态株型×动态株型1841840 B正常株型×正常株型1920192 C动态株型(♀)×正常株型(♂)1731730 D动态株型(♂)×正常株型(♀)1621620 自交390290100 E C组的F 1 ×正常株型405200205 F C组的F 1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属于正交与反交的杂交组合是两组,因水稻是两性花,为避免自花传粉,需。正交与反交的结果说明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这一对相对性状是受(细胞核或细胞质)基因控制的。理由是。(2分) (2)由C组和D组杂交结果可以说明动态株型为性。还可通过分析组组的子代比例判断显性与隐性。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 生物与环境

选择题专项训练生物与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寄生生物的存在会影响被寄生生物的生存,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 B. 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用于生物自身有机物的合成 C. 森林植物分层分布,下层光照较弱,生长于下层的植物定向变异为喜阴植物 D. 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既发生在生物之间,也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2. 某生态养殖大棚内,水草丛中栖息着螃蟹,水面上有浮床,其间栽培的某种绿叶蔬菜在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同时大棚里还栽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能量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B. 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 浮床遮光能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可防止水华发生 D. 螃蟹、蔬菜、黄瓜组成了生物群落,并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3. 下表是研究人员在三年内对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四个物种的数量进行多次调查所得的平均结果。据表分析,最可能属于外来物种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群落随着时间推移进行的有规律的变化叫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河流堵塞形成沼泽的过程中,原有的生物群落消失了,这是初生演替 B. 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使物种多样性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 C. 次生演替一般是在生态系统被彻底破坏后的地方开始的,因为环境恶劣,所以要比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长 D. 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中,因为乔木高大,能更好地利用阳光,所以一直占有优势 5. 福寿螺属于外来物种,能通过各种渠道蔓延扩散,并啮食水稻等水生植物,造成粮食大幅减产,其生存环境的营养结构如右图所示。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福寿螺属于第二营养级,它急剧增多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天敌 B. 外来入侵物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C. 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占2个营养级的生物有蛇和植食昆虫

全国各地多年高考物理压轴题汇集与详细解析

最近两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压轴题汇集(详细解析63题) 1(20分) 如图12所示,PR 是一块长为L =4 m 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 的匀强电场E ,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一个质量为m =0.1 kg ,带电量为q =0.5 C 的物体,从板的P 端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运动。当物体碰到板R 端的挡板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运动停在C 点,PC =L/4,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取g=10m/s 2 ,求: (1)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2)物体与挡板碰撞前后的速度v 1和v 2 (3)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 (4)电场强度E 的大小和方向 2(10分)如图2—14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长L=2m 的木板C ,质量m c =5kg ,在其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小滑块A 和B ,m A =1kg ,m B =4kg ,开始时三物都静止.在A 、B 间有少量塑胶炸药,爆炸后A 以速度6m /s 水平向左运动,A 、B 中任一块与挡板碰撞后,都粘在一起,不计摩擦和碰撞时间,求: (1)当两滑块A 、B 都与挡板碰撞后,C 的速度是多大? (2)到A 、B 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 的位移为多少? 3(10分)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一个轻弹簧,弹簧下端吊一个光滑小球,弹簧长度方向与斜面平行,现将木板连同弹簧、小球放在斜面上,用手固定木板时,弹簧示数为F 1,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后弹簧示数为F 2,测得斜面斜角为θ,则木板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多少?(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 4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挡板M ,另有三个木块A 、B 和C ,它们的质 量分别为m A =m B =m ,m C =3 m ,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其中木块A 连接一轻弹簧放于斜面上,并通过轻弹 簧与挡板M 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A 静止在P 处,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木块B 在Q 点以初速度v 0向下运动,P 、Q 间的距离为L.已知木块B 在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木块A 相碰后立刻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一个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木块B 向上运动恰好能回到Q 点.若木块A 静止于P 点,木块C 从Q 点开始以初速度03 2 v 向下运动,经历同样过程,最后木块C 停在斜面上的R 点,求P 、R 间的距离L ′的大小。 5如图,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大小为v =3m/s 的速度向左运动,传送带上有一质量为M =2kg 的小木图12

高中生物题型汇总

专题一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或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 1、图3—5是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据图回答 (1)[ ①]是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细胞膜,由磷 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其基本支架是 磷脂双分子层。 它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 从生理特性看,它又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3)[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⑤ ]是内质网, 作用是增大细胞内膜面积,并与蛋白质的加工 和有机物合成有关。 (4)[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液泡,对 细胞有支撑的作用。 若该细胞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的溶液浓度小于外界环境溶液的浓度,则细胞将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西瓜果肉细胞的色素有的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液泡 (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7)结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高尔基体,它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它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该植物细胞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 (6)[ 12 ]是在细胞核中,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指的物质是染色质(易被碱性燃料染成深色),其主要成分是 DNA和蛋白质。 在有丝分裂前期消失的是[ ⑨ ] 核仁和[ 11 ] 核膜。 (2)[13 ]是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3)[ 14 ]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其内部有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色素。 (5)该细胞结构不同于动物细胞的是具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细胞壁、[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液泡和[ ⒁ ] 叶绿体。 (11)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需要四种细胞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核糖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内质网,[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高尔基体,[⒀ ] 线粒体。 (12)原核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有核糖体。 (13)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 选择题专项训练 第05题

第05题 (2018·新课标I卷)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答案】D 【解析】种群的S型增长条件是资源和环境等条件有限,因此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A正确;老鼠的繁殖力强,但是也受到空间大小的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导致个体之间的斗争加剧,因此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种群密度制约,B正确;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密度大的,种内竞争较大,增长量相对较小,密度小的,种内竞争相对较小,增长量相对较大,导致产量最终可能相同,C正确;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达到最大,个体之间的斗争最强,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也越强,D错误。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样方法既可用来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又可用来调查植物的丰富度B.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体现出群落存在垂直结构C.果园生态系统养鸡会延长食物链,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的过程 【答案】A 【解析】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丰富度常用样方法,A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的不同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分层分布,而不是指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高度的分布,B错误;果园生态系统养鸡会延长食物链,增加生物的种类,进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错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的过程,D错误。

全国名市名校2019届高三2月内部特供卷 生物(一)教师版

2018-2019学年好教育云平台2月份内部特供卷 高三生物(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般情况下,植物贮藏细胞没有叶绿体,但有体积较大的液泡 B. 组成植物细胞壁的纤维素和果胶属于细胞骨架 C. 神经细胞的细胞核中会发生DNA 复制和翻译 D. 在胰岛素作用下,肝脏细胞发挥作用不消耗水 【答案】A 【解析】植物贮藏细胞属于营养组织细胞,没有叶绿体,这种细胞细胞壁薄,液泡大,液泡中储存着各种营养物质,A 正确;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B 错误;神经细胞一般不再进行细胞分裂,所以不会DNA 复制,而且翻译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而不是在细胞核中进行,故C 错误;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转化为糖原,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其中,胰岛素在促进血糖彻底氧化分解过程中既有水的消耗也有水的生成,D 错误。 2.下列对于细胞周期及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正常的细胞周期受原癌基因调控,与抑癌基因无关 B. 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物顶芽细胞仍然有完整的细胞周期 C. 衰老细胞内黑色素的积累会影响细胞内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 D. 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不能发生分裂,而分裂的细胞都没有分化 【答案】B 【解析】人体内正常的细胞周期受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共同调控,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与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A 错误;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物顶芽细胞仍然有完整的细胞周期,B 正确;衰老细胞内色素的积累会影响细胞内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C 错误;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不能发生分裂,而某些高度分化的细胞也可以分裂,如皮肤表皮的生发层细胞、蜜蜂的卵细胞,都是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可以进行分裂,D 错误。 3.下列有关图中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四种光合色素均可用层析液提取制备 B. 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越慢 C. 光照由450 nm 转为550 nm 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ATP 产量将会增多 D. 光照由550 nm 转为670 nm 后,叶绿体中C 3的含量将会减少 【答案】D 【解析】提取色素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或丙酮,分离色素用层析液,A 错误;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条上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B 错误;由图可知,光照由450nm 转为500nm 后,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吸收的光能减少,而叶绿素a 不吸收此段波长的光,使光反应强度减弱,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ATP 产量将会减少,C 错误;光照由550nm 转为670nm 后,叶绿素a 吸收的光能增多,光反应增强,C 3消耗量增加,而C 3生成量不变,故C 3量会减少,D 正确。 4.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性状改变的直接原因一定是mRNA 发生了改变 B. 转录与逆转录过程所需的模板、原料、酶各不相同 C. RNA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均可合成病毒的DNA D. 皱粒豌豆的形成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答案】B 【解析】生物性状改变的直接原因可能是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A 错误;在转录和逆转录过程中,所需的模板、原料、酶各不相同,B 正确;只有逆转录病毒的RNA 进入宿主细胞后,才可能合成病毒的DNA ,C 错误;皱粒豌豆的形成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D 错误。 5.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10d 后代谢能力明显下降;若切除5d 后,将溶解于某溶剂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给老鼠连续注射5d 后进行观察,其物质代谢能力没有下降。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的代谢能力,下列最为适宜的对比实验组是( ) A. 既没有切除甲状腺,又未注射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组 B. 从进行切除后的第1d 开始,只注射用于该实验溶剂的实验组 C. 从进行切除后的第5d 开始,只注射等量用于该实验溶剂的实验组 D. 将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注射到刚刚做完切除手术的实验组 【答案】C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高考物理压轴题电磁场汇编(可编辑修改word版)

φQ R P O y E φA φ B C 24、在半径为R 的半圆形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 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带有电量q 的粒子以一定的速度沿垂直于半圆直径AD 方向经P 点 (AP=d)射入磁场(不计重力影响)。 A D ⑴如果粒子恰好从A 点射出磁场,求入射粒子的速度。 ⑵如果粒子经纸面内Q 点从磁场中射出,出射方向与半圆在 Q点切线方向的夹角为φ(如图)。求入射粒子的速度。 24、⑴由于粒子在 P 点垂直射入磁场,故圆弧轨道的圆心在 AP 上,AP 是直径。 设入射粒子的速度为 v1 v2 m1=qBv 1 d / 2 qBd φ Q R/ R 解得:v1 = 2m P D A O/ O ⑵设 O/是粒子在磁场中圆弧轨道的圆心,连接O/Q,设O/Q=R/。 由几何关系得:∠OQO/= OO/=R/+R -d 由余弦定理得:(OO/ )2=R2+R/2 - 2RR/ cos 解得:R/ d (2R -d ) = 2[R(1+ cos) -d ] 设入射粒子的速度为 v,由m v R/ =qvB 解出:v = qBd (2R -d ) 2m[R(1+c os) -d] 24.(17 分)如图所示,在xOy 平面的第一象限有一匀强电场,电场的方 向平行于y 轴向下;在x 轴和第四象限的射线OC 之间有一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有一质量为m,带有电 荷量+q 的质点由电场左侧平行于x 轴射入电场。质点到达x 轴上A 点时, 速度方向与x 轴的夹角为φ,A 点与原点O 的距离为d。接着,质点 O x 进入磁场,并垂直于OC 飞离磁场。不计重力影响。若OC 与x 轴的夹 角也为φ,求:⑴质点在磁场中运动速度的大小;⑵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24.质点在磁场中偏转90o,半径r=d sin=mv ,得v= qBd sin; qB m v 2

高中生物遗传压轴题

1、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正常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 sB X 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s,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一起(如图甲所示),s在纯合(X sB X sB、X sB Y)时能使胚胎致死。图乙是某雄果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图象。 (1)研究果蝇基因组应测定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2)图乙细胞的名称是,其染色体与核DNA数目的比值 为。正常情况下,此果蝇体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数目最多为条。 (3)如果图乙中3上的基因是X B,4上基因是X b,其原因 是,B与b基因不同的本质是它们 的不同。基因B是基因b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产生的, 突变导致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 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4)若棒眼雌果蝇(X sB X 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 b Y)杂交,F1果蝇的表现型有3种,分别是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和。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B基因的频率 为(用分数形式作答)。 2、某种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其花的颜色为白色,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该植物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控制。只要b基因纯合时植株就表现为细茎,当只含有B 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2)现发现这一白花植株种群中出现少量红花植株,但不清楚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基因情况,需进一步研究。 ①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且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则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②若花色由D、d,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下图。 a.该植株花色为,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 系是。 b.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遵循孟德尔的定律。 c.该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的子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红花植株 占。 3、玉米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请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 (1)玉米子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 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 基因型为Tt的黄色子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 ①植株A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②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 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 为,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③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子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子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该植株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未分离。 ④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植株B能产生种基因型的配子。 (2)已知玉米的黄粒对紫粒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选择纯种紫粒抗病与黄粒不抗病植株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及测交结 果如下表: ①上述玉米子粒颜色的遗传遵循定律,该定律的实质 是。黄粒抗病、紫粒不抗病植株的形成是的结果。 ②分析以上数据可知,表现型为的植株明显偏离正常值。 4、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回答: (1)该植物的种皮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上。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合成,且 AA和Aa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淡化 颜色的深度 (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下图1表示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表现型情况。 ①亲本的基因型为。 ②F2代中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共有种,其中杂合子占的 比例为。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题分类汇总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题 1. 有一种蜘蛛能产生多种毒素,作用于动物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用以麻痹和杀死猎物。其 中一种毒素是一个由 3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控制该毒素的基因至少包含 204个碱基 B ?控制该毒素的基因在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 .该毒素主要是在蜘蛛细胞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 D . ATP 可以为该毒素的合成提供能量 2. 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是 AaBb ,下图是其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示意图。 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 ?该细胞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 ?等位基因A 与a 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可能出现基因型为 AaBB 的细胞 D ?该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了 2种不同基因型的细胞 3.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与植物激素有类似化学结构和作用的化合物,葡萄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广泛应用的作物之一。以下叙述不合理 的是 A .葡萄压条时,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生长素促其生根 B ?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喷布或蘸果穗,可使葡萄提前成熟 C ?赤霉素可诱导葡萄无核化,故可诱导葡萄形成无籽果实 D ?萘乙酸在葡萄不同生长时期使用,对植物的调节效果基本相同 4. 下列对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将组织中提取的 DNA 丝状物直接放入二苯胺试剂中,沸水浴后冷却变蓝 B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时,若菌液浓度太高,培养基上菌落会相互重叠 C . PCR 技术要求反应体系中,要有一种与目的基因互补的 DNA 引物链 D ?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的蔗糖用葡萄糖代替后不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5. 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 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 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此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的食物链为植物 T 旅鼠T 旅鼠的天敌 B ?此生态系统三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围绕各自的 K 值上下波动 C .在被标记的旅鼠部分被捕食后,用标记重捕法估算的旅鼠种群密度将偏低 D ?数量激增后,旅鼠会出现“自杀”行为,反映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图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博五年

名校精选生物压轴题集(5)

名校精选生物压轴题集(5) 29.(16分)图1表示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2表示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 图1 图2 (1)图1中a、b、c的结构名称依次是。 (2)图1中物质④的名称是,葡萄糖→③过程中还能产生的物质是。 (3)光合作用暗反应阶层的场所是图1[ ]中的。 (4)将植物置于完全黑暗条件下24小时后,给植物提供H218O,继续置于黑暗条件下,一段时间后除水外还能在(填物质名称)中检测到18O。 (5)若该细胞是成熟的叶肉细胞,其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是。 (6)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一,图2BC投限制作物增产的主因素是,若要进一步提高温室中农作物的产量,具体可行的措施是(从以下选项中选出所有合理答案) A.施用NH4HCO3 B.增加光照强度 C.使用CO2发生器 D.施农家肥 E.与鸡(猪)舍连通 F.开窗通风 30.(16分)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现已查明II—3不携带致病基因。据图回答: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乙病是性遗传病。 (2)写出下列个体的基因型:III—9 ,III—12 。 (3)若III—9和III—12婚配,子女中只患甲或乙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同时

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4)若III—9和一个正常男性婚配,如果你是医生,根据他们家族病史,你会建议他们生一个(男/女)孩。 (5)若乙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6%,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约为。 31.(18分)微生态活性制剂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绿色添加剂,能改善虾体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虾体生长。有人通过实验对芽孢杆菌制剂对凡纳对虾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请利用所给材料和用具完成以下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和用具: 体重接近的健康凡纳对虾200尾;颗粒饲料;混有0.5%、1.0%、3.0%和5.0%芽孢杆菌制剂的颗粒饲料;70cm×70cm×100cm水池若干(流水养殖,培养时间为一个月);电子天秤 (1)课题名称: (2)实验步骤: ①将凡纳对虾随机分为组,每组,称取每只虾的重量后分别置于70cm ×70cm×100cm水池中,流水养殖。 ②对照每组每天饲喂适量的不添加芽孢杆菌制剂的颗粒饲料,实验组每天相同时间 饲喂颗粒饲料。 ③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个月后,,记录并求出平均值。 (3)研究人员利用一定的方法对上述实验中凡纳对虾肠道内三种消化酶活性进行测定。 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②;对胃蛋白酶来说, 浓度的芽孢杆菌制剂最有利于凡纳对虾生长和降低生产成本。 (4)芽孢杆菌进入虾肠后能够调节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保护虾肠道免受毒害,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