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者如何用人所长

管理者如何用人所长

管理者如何用人所长
管理者如何用人所长

管理者如何用人所长

摘要:随着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带领团队创造更加卓越的组织绩效。用人所长、充分发挥每位成员的长处正是管理者面对这一环境挑战的有效法宝。只有做到人尽其才,才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在各成员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合力效应。做到用人所长,管理者必须要重塑组织价值观、注重贡献、培养包容的心态,同时要在识人、择人、用人和考评各环节上建立有助于下属充分发挥长处的各项机制。

关键词:管理者;用人所长;绩效;贡献

知识经济时代是高效率的时代,取胜的关键在人。而如何用人、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从而创造卓越的绩效是组织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时代要求管理者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用人观念,不断探索用人所长的方法措施,建立组织用人所长的人才机制。

一、管理者用人所长是时代的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加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如何发现人才、用好人才,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是时代对管理者的基本要求,而用人所长则是贯彻这一要求的重要原则和方法。所谓用人所长,就是要求管理者在选拔人才时注意发现其长处,在使用人才时能够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其长处,在人才考评时能制定出基于绩效及贡献的测评机制。

二、管理者用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企业用人的七大原则

企业用人的七大原则 一用人惟才 老板要坚持“人才第一”的经营理念; 采用选优淘汰的制度,才能排除学缘,血缘,地缘,排除排资论辈的弊端,实行能力主义原则。 二能力重于学历 学历代表过去,财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将来; 三高级人才的选拔内部优先 变革与人才的来源不存在关联性,韦尔奇被称为我们这个时代一流的变革大师,他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通用电气公司上班。事实上通用公司的历任总裁个个都被称为他们那个时代的变革大师,而他们没有一个是在通用电器公司外部招聘的人才。 四注重发挥人才的长处 老板要改变一下角度去发现员工的长处;比如让坐不住的人去搞销售,让怕出事的人来负责安全,让争强好胜的人去完成突击性的任务,让六亲不认的人去做纪检和监察工作。 五适才原则 老板必须清楚用人的原则; 1、要用有兴趣的人。 2、天生野性的人比培养人才更重要。 3、不用单亲同性的后代,多用单亲异性的后代。 4、销售策划要多用外行人才。

5、高级管理人员要多用外地无亲无故的人才。 六交流原则 要让员工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让每个新员工了解熟悉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及整体的工作流程情况。培养每一个身处其中员工较强的适应能力,清楚公司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好的配合上一个岗位的工作需求,更好的服务于客户。 七实行岗位特薪、赏罚分明的原则 公司在奖励优秀员工的时要做到高绩效文化,实行个人业务承诺计划; 每个员工工资的涨幅,要有一个参考指标。制作一个个人业务承诺计划。制定计划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员工和他的直属经理坐下来共同商讨,立下一年一期的军令状,经理非常清楚手下员工一年的工作目标和重点,员工自己自然也要努力执行计划达到自己制定的指标,到年终直属经理会在员工的军令状上打分。当然直属经理也有自己的直属经理给他打分,层层承包,谁也不搞特殊。每个经理都有一定范围的打分权,可以分配他所领导的团队的工资增长额度,有权决定如何分配给手下的员工。 企业之间的差距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才的差距,优秀的企业都会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

浅谈领导者用人艺术

浅谈领导者的用人艺术 所谓领导者的用人艺术,是指领导者在领导实践中的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用人技巧。任何一项事业的实施与成功,都离不开领导者的组织指挥。然而领导者作用发挥的大小,工作成绩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用人艺术。用人是领导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实现领导决策的组织保证。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就是知识在竞争中占主导地位,而知识的载体是人才,谁在人才上获得优势,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话语权。那么,如何在人才方面取得优势呢?领导者的用人艺术起到非常关键作用。用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用人,往往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成败。因此,领导者必须掌握科学的用人艺术。 一、领导者应树立科学的用人观 在实际工作中,优秀的领导者必然求贤若渴。一个单位的工作是否有成效,能否持续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谁储备和拥有了人才这一战略资源,谁就掌握了夺取竞争胜券的先机和法宝。一般来讲,人才能否脱颖而出,能否有所建树,与领导干部的用人观有着重要的关系。领导干部的用人观,对选人、用人的倾向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它决定着领导干部选人、用人的价值取向。因此,领导干部的用人观,是其从事管理和领导艺术的基础,没有科学的用人观,对人的管理和领导艺术就无从谈起。领导干部科学的用人观主要体现在: (一)选人、用人的原则必须是任人唯贤、择优录用 就管理的一般原则而言,择贤的标准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决定一个人始终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用正当途径和手段谋取工作成果的关键因素;二是较强的工作能力,重点是要具有较强的技术带头

作用和组织管理能力,这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三是要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在本单位、本专业受到大多数群众的认可,这是准确考察和识别人才的根本途径。四要树立注重实绩、竞争择优的新思想,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五要树立用人讲效益、不失时机使用人才的新思想,形成求贤若渴、惜才如金的社会风尚;六要把握人才成长规律,破除求稳怕担责任的陋习,在人才精力充沛、思想活跃的最佳时期及时使用。 (二)选人、用人的目光和方向应从全局利益出发 选拔、使用人才必须有必要的程序和严格的考核作保障。如果以个人好 恶为标准,不从全局利益出发,其目光就会被偏私所困扰,其定位方向就可 能被亲疏所代替,形成“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 行,行也不行”的用人观。其结果是害人害己,败坏了党的形象,使国家和 集体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二、领导者的用人艺术 领导者的用人艺术,具体来说,可以分为择人艺术和人才管理两个方面,也就是“知人善任”了。要“知人”,首先要对所需、所用之人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在“知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择”合适的人才,在某种程度上讲,“知人”即为“择人”了,因而“知人”就成为领导者用人的第一要素与前提。当然,“知人”识才是为了“善任”,通过“善任”人才来使事业获得成功才是用人艺术最终落脚点。要用好人才,就必须“择人任势”。一个人,不可能具备种种才能,胜任一切岗位,某一特定人才总有最适合于他的位子。这就需要管理者在“知人”的基础上,对人才的使用上给予恰当安排,形成人员配置的最佳组合机构,达成最佳组合,此即领导者的人才管理艺术。

用人所长用人所短

用人所长用人所短 用人所长容易理解,为什么还要说用人所短呢?因为人的长处和短处没有绝对的界限。从这个角度看是短处,在另外的用场就变成了长处。关键看是否能把他放在合适的岗位,化短为长,这也是经理人委任的一大技巧。 循规蹈矩,创造力差的人 循规蹈矩的人固然创新力较差,但往往忠诚本分,忠于职守,做事稳当。这些人可以安排在上下工序衔接紧密的生产部门,他们照章办事,不容易出问题。弱点在这儿反而成了优点。 ----高智商的散漫分子 一些人在大学里自由惯了,对别人的监督管制很敏感,不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这些人可以根据专业安排在策划、设计、研发部门。他们的散漫自由反而营造了宽松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这些人虽然喜欢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但是不用担心;从另一方面看,他们爱动脑、有精英意识、喜欢做出令别人刮目相看的业绩来,这是好事。 ----坐不住、心眼多的人 有些人坐不住凳子,无法安下心来按部就班地做事。他们见多识广、心眼儿又多又活,很难控制。这种人最好派到销售部门。他们喜欢交际、能说会道,不会觉得和客户打交道是可怕的事。 ----吹毛求疵的完美主义者

有些人平常喜欢鸡蛋里面挑骨头,看起来很苛刻。可他们同时也是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很高,做什么都不肯随随便便应付了事。这些人正是做产品质量管制员、现场管理的好人选。他们眼睛里揉不进一粒沙子,不会粗心放走废、次品、容忍脏乱散漫。 ----谨小慎微的胆小者 有些人不敢负责任,做事总是疑神疑鬼的,就别提闯劲了。他们喜欢用一个句式:“哎呀,要是……怎么办?”他们看似什么也做不成。但是做消防、安全管理员、设备检修人员就比较合适他们,可以化短为长了。 ----斤斤计较的“小气”者 这些人凡事喜欢算计,出手也不大方,有斤斤计较之嫌。生活中,您可能不喜欢和他们打交道,觉得这是个不小的缺点。但是,如果让这种性格的人做财务管理、仓库管理,是个不错的主意。 ----性格急躁,争强好胜者 这类人火暴脾气,很不好惹,又不喜欢看到别人比他强。但是他们往往喜欢竞争,做事干脆利落。可以派他们抓生产调度、物流运输等时间要求比较急迫的岗位,短处就变成了长处。 ----道听涂说、喜传小道消息者 这类人往往是办公室里最活跃的,有什么事情,一定是他最先知道,而且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有时候真让管理者头疼。但是,他们是天生做新闻记者的料。如果让他们做企业内刊、网站主页、广播站的采编,或者外部信息的调研工作,他们的热心就派上了用场,而且

中层领导如何用人管人(DOC)

中层领导如何用人管人 用人管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中层领导大权在握,必须要有高超的领导艺术,以“无为而治”、“行不言之教”才能征服人心,驾驭人性。既要紧紧地把握领导权,又要充分地调动下属的积极性,让下属自愿做得更多,做得更好,所以用人不能没有手段,管人必须讲究方法。 以知人为用人的前提 企业管理,内容繁多。但不论何种管理,都是把对人的管理放在首位。知人用人,是中层领导管理的首要内容。知人就是认识人,其目的就在于用人。用人应当人尽其才,因而其前提就是知人。知人,是中层领导管理驭人的头等大事。 古人曾说:为治以知人为先。也就是说治理国家以了解、识别人为最首要的事情。可以说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之知。由此可见,作为领导不了解人就不能很好地使用人,没有很好地使用人就是因为没有了解人。所以,得人之道,在于知人。只有知人才能善任。对一个人了解越深刻,使用起来就越得当。 历来仁者认为,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也就是说,帝王的作用,没有比识别人才更重要的了,这说的其实就是知人对于领导的重要意义。如果领导有贤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这是一个组织三种不祥之兆的表现。所以,领导最大的隐患就在于不能识别人才。若不能识人,势必不能用人;不能用人,后患必然无穷。 齐桓公用管仲而称霸诸侯,秦始皇用李斯而统一中国,刘备用诸葛亮而三分天下,这些都是知人用人的成功范例。而那些不知人用人者,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失败。美国有名的“王安电脑”的盛极而衰。就是由于年老的董事长王安错用了他的长子王列为公司总裁而开始的。在上任的第一次董事局会议上,王列说了一大通外行话,使一批有经验的老干部当即辞职。公司经营不到一年,亏损四亿多美元。王安不得不让王列辞职。又委任米勒为总裁。米勒虽然学识渊博,却不熟悉电脑科技,外行岂能领导内行?在米勒管理期间,公司业绩仍然一路下滑。王安去世后,他创办了41年的电脑王国——“王安电脑公司”便处在奄奄一息之中。 还有一些案例,对知人用人的重要性诠释得更加明显。上海一家公司在2000年与马来西亚某商业公司签订了网站聊天室等系统的技术开发合同,公司领导将此项重大任务交给技术员项某和孙某来完成。项、孙二人向来技术高超,工作积极,深得领导信任。哪知后来二人竟将开发出的技术私自秘密出售给马来西亚那个商业公司,使该公司单方面终止合同,造成上海公司的巨大损失。上海公司的领导不了解下属的品行,不知人用人,正是造成这次事故的根本原因。 知人善任,知人是用人的前提,不知人,就不能用人。善任是知人的目的和深化,知人完全是为了使人才能善任,而在使用过程中又可以进一步更深刻地知人。中层领导一定要明白这些道理。 中层领导对人才的识别,是在政治觉悟、思想品质、知识,工作能力、性格,精力和体力状况等方面,对人才进行全面的考察与评价。知人既是人才管理的重要内容,又是对人才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的前提条件。可以说,知人是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的基本保证。中层领导没有识人的“慧眼”,“近己之好恶而不自知”,就很难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的原则。 然而,知人并不那么容易。法国哲学家丹纳说,我们认识的一个人,并不就是站在你面前的这个人,而有可能是隐藏在这十人背后的那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人并不是随时都显示自己的本来面目的。一个人的真实本质,往往被若干层美丽的、理性的、虚伪的、狡诈的东西掩盖着。中层领导要想知人,

如何做好一个管理者

如何做一个好的管理者 一、管理的定义: 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其所能支配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管理的定义应包括如下几层含义: 1、管理是什么?管理是一系列活动过程。 2、由谁来管?即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什么?即管理的客体是各种资源,如人、财、物、信息、时间等。 4、为何而管?即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 5、怎样管?即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6、在什么情况下管?即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管理。 管理思维的含义非常广泛,其中最关键就在于认识到管理的特性。管理是通过别人来完成自己想完成工作的一门学问。因此,不论下属是能力强的还是能力弱的,是主动性强的还是主动性差的,你都得用。人无完人,玉无足玉,谁都会有缺点,我们能做的就是发现不同人的特点,并根据不同人的特点运用不同的管理风格,以达到团队的最终目的。简单的讲,管理的核心就是:管人事,理人心,从而达到自己及整个团队的目标。 管理者实际工作中是一个不断处理各种事情,协调各种关系的重要人物,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使企业不断实现目标,不断发展前进, 最终实现企业愿景的一个重要人物。 二、管理者具备的基本素质: 1、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如诚信、孝敬父母、忠于朋友、为人正直、信心十足……. 2、心胸豁达,包容心强,自己周围的人做错了事不会斤斤计较,不会为了小事念念不忘,经常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看人不会从一两件事去肯定或否定一个人; 3、思维敏捷,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具备一定的计划性和严格的执行力; 4、责任心强,勇于担当,能为自己做到事负责,知错能改; 5、会聆听,能洞察别人的心理;懂授权,给下属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巧激励,充分发挥下属的潜力;会用人,能知人善任,不错过每一

领导者如何合理用人

导读:科学使用人才是为了促进事业的发展。领导者的用人艺术需坚持公道、信任、激励、沟通、压力、层次领导、鼓励竞争和考评等项原则 近段时间,贾长松老师为多家私企做管理咨询和培训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着大量的不称职者,因人设岗的情况十分严重,“人才”的选拔也不是依据人的能力,而是依据其与领导的亲疏远近,只有“亲才”才是“人才”,它们不重视对人的培养,真正的人才也很难得到信任与重用,由此导致组织发展日益侏儒化。 其实,辩证地看——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规模不大时,任人唯亲甚至还可以起到稳定组织、高昂士气的作用。但是,企业做到相当规模时,很多牵涉到组织运营才智方面的事情,需要专业人士去处理。一旦由于任人唯亲所至,一些重要的岗位,尤其是关乎企业存亡大计的特殊岗位,被非常不适合于该岗位需资历的人员占据,势必会对企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就拿上周我应福建一家民营医院之邀,为其培训职业化课程来说,这就是一家由个体诊所发展成的民营医院,在规模上,虽然从“诊所”变成了“医院”,在身份上,也从“医生”变成了“院长”,但是,在经营意识上,依然是小农意识,采用的是家族式管理。通过兼并、注资改制的医院,同样是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岗位,比如财务、收银、采购、行政等,全是“自己人”。看到这些情况,我不禁感叹——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是民营医院必须要转变的思路,没有人才的医院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医院,没有人才的医院也是不可能赚钱的医院。 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这是党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主管的基本准则,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是做不到这一点。为什么呢?有的领导主管担心的是自己的高职位,害怕更加有德有才的人,把自己挤下政治舞台,于是,甚至就产生了一种“排贤”的思想根蒂,而招至身边的“臣子”并不一定是“贤能之人”。试想想,这种用人制度怎么会不导致本身红火的企业慢慢的衰败呢?

九型人格之识人用人之道

九型人格之管理者识人用人之道 课程前言: 1.根据权威管理机构统计:在企业中高管用人中存在「平均打击率」即三三率,三分之一正确;三分之一差强人意;三分之一错得离谱。 2.根据罗老师的研究:性格相近的用的正确,性格有些差异的差强人意、性格差距很大的错得离谱。 3.九型性格是西方企业最流行的管理心理学课程,能使管理者充分认识自己的心理变化,高度地感知团队成员的心理感受,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个性化地提高每个成员的执行力。 课程特色: 化繁就简,将复杂的理论转化为生动鲜活的课程;重点突出,从每种性格最强项入手,揭示每种性格的生命光辉;简便实用,四种管理应用,立刻见到效果。 课程目的: 系统学习九型人格的理论,掌握识别自己个性和他人个性的方法,了解性格对事业的影响,学习个性的沟通、激励技巧,挖掘自身个性优势,学习在工作中使用九型人格的技巧。 课程目标: 1.如何识别下属的优势和不足; 2.如何根据下属的优势安排最适合其发挥的岗位; 3.如何搭配优势互补的管理团队; 4.如何培养下属克服不足; 5.如何消除团队中的紧张关系; 6.如何帮助下属度过事业高原期; 课程对象:尚未系统学习过九型人格的企业管理者。

课程时数:两天,共12小时 课程人数:最多不超过60人 课程风格:风趣幽默,旁征博引,课堂氛围活泼热烈 课程提纲: 第一部分:管理者如何用人 1、企业家团队应有什么人组成 2、审视你的团队成员,他们能帮你做什么?有什么长处和不足? 3、什么是高执行力的团队,性格与心理对执行力的影响。 4、案例讨论 第二部分:知己篇:识别九种不同智慧的人才 1、心理学与性格的关系 2、性格的产生 3、性格与工作环境的影响 4、工作压力下的性格变化 5、自我认识自我调试自我成长 6、九型性格描述 ◆标准型 ◆助人型 ◆成就型 ◆创意型 ◆理智型 ◆警觉型 ◆活跃型 ◆领袖型 ◆和谐型 7、九型性格的心理分析: ◆每种性格的主要价值取向

企业的用人之所长

企业的用人之所长 企业的用人是一项涵盖内容非常广泛的课题,它考察的不仅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成功驾驭企业组织的能力,更考察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决胜未来的品质和胸怀。 对于管理者来说,企业的用人之道在于知人善任、用人之长。所谓知人善任就是了解和掌握员工的特点,并将其合理的安排到相应岗位上工作,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所谓用人之长就是在工作中要尽量发挥员工的工作特长,为了能够实现用人之长必须对员工的特点进行了解和掌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知人善任和用人之长是一致的。 用人之长在企业中是一个被管理者广泛重视的问题,但真正执行起来却又是一个极易被忽视的问题。 众人皆知的用人之长 说起用人之长,我们的每一名管理者都会非常清楚这个道理,并且都在践行这个道理。最基本的感觉就是,用对了人事情办得就很顺利、很好;用错了人事情就很容易出现较大反复和周折,即使完成了也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偏差。 每位管理者都希望实现用人之长,这是一件对员工个人、管理者和企业都有利的事情。对员工来说,能够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工作业绩形成、工作信心树立以及工作责任感的建立,也有利于个人自身专长能力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对管理者来说,准确发现和发挥员工在工作中的长处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培养员工成为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分担相应工作,使自己能够集中精力于思考更复杂更重要的问题;对企业来说,能够实现人尽其才的工作局面不仅有利于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得到优化利用,也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这里我们有必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实现用人之长,另一个就是如何实现科学的用人之长。 实现用人之长在企业中目前还主要靠经验。

领导用人的原则

经营管理 有的优势。 三、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对策分析 1.制定科学的伦理准则是抓好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保证 抓好企业伦理道德建设首先要抓好制度建设,靠规范运作企业。为保证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和生产、经营活动的一致性,需 要一定的准则来统一职工的信念。通过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通 过制度约束习惯的养成。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使企业的生产经营 管理融入到企业的伦理道德建设中,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企业 通过提供一整套企业伦理行为准则,通过一系列形式规范全体员 工,使广大员工自觉维护共同的整体利益。通过制度建设培育富 有生命力和时代感的企业道德文化。“重质量、贵诚信”的伦理 道德,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和社会造福作为必须遵

循的 道德准则,从而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另外,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要求我们善于把道德教育、社会管理与法律 规范结合起来,建立起法律与伦理道德有效联结的社会伦理道德 体系。 2.提高企业管理者的伦理素养是抓好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关键 企业要成功,需要管理者倡导、引领,做表率。这就需要其管理者应具有较高的伦理道德水准。同时企业的管理主要是对 人、财、物的管理,财与物的创造者、支配者是人,而人是受信 仰、观念、文化支配的,所以企业管理核心层次是员工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即企业道德文化。管理者的伦理要素决定着 企业的性质和风格。管理者的模范行为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员

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管理者要维护企业的共同伦理价值观 念,要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同时在每 一项工作中体现这种伦理价值观念;另外管理者在开展企业伦理 建设中要牢牢把握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这条主线,要以平等、 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员工,要重视员工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培育 与确立。 3.重视员工的伦理道德教育是抓好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基础对员工的专门教育与培训是促使企业伦理塑造与变革的一个 重要策略。通过专门、全面、系统的培训,让员工了解企业伦理 的重要意义,企业为何要及如何实施企业伦理,企业伦理对员工 的要求等等,通过运用优秀的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英雄人 物、企业优良传统等对员工开展道德教育、道德评价等活动,

领导者的用人方法

当今世界是人才取胜的时代,当我们看到微软这样的顶级企业都会有上百名精英人才一夜之间被竞争对手Google挖走时,我们不能不思考一个问题:企业靠什么吸引人才?怎样才能留住人才? 「大师智慧」 不要把人单纯看作是机械化的螺丝钉,每个朝你迎面走来的,都是伟大的、热情洋溢的个体,也许他会成就一番事业,也许会是一个科学家,一个画家、一个艺术家……总之,他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他能决定一切。 人不是物质的主宰,物质决定意识,然而人可以能动的改变物质。人的作用,就是如此深刻。 ——一位哲学家的哲学笔记 1.先人后事,找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 管理大师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提出了很多令人深省的理念。其中,“先人后事”对我们进行员工管理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在商界,几乎所有的企业和团队都是先制定好一个新的方向、新的远景和战略,然后找到合适的人,再朝这个新的方向前进。但是,柯林斯发现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都是采用“先人后事”理念,也就是说,企业首先是要招聘和留住合适的人选,然后再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用这些公司的话说:“看,我真的不清楚应将这辆车开向何处。但是有一点无庸置疑:如果我们有合适的人在车上,并各就各位,

而不合适的人可以下车。然后我们就可以决定如何将它开向某个卓越之地。”衡量某人是否是“合适人选”,主要看内在性格特征和天赋能力,而不是专门知识、背景和实际技能。 企业家柳传志有一个著名的“三不干”定律,也说明了“先人后事”的重要性,就是:“第一,不赚钱的事不干;第二,赚钱,但一旦失败承受不了的不干;第三,赚钱,即使失败了也能承受得起,但没有合适的人来做也不能干。”作为团队的领导者,你有时可能无法重新选择团队成员并组建团队,而一旦有了这样的机会,你一定要抓住,且不可图省事把它交给人力资源部门,你应该参与招聘、选拔的全过程,并根据自己团队的特点提出甄选人员的标准和建议。 「案例」宝洁招聘面试问题举例 宝洁在招聘面试时通常会问应聘者下面8个类似的问题,以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是否符合宝洁文化,是否是宝洁所要找的人: 1.请你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你是如何设定一个目标然后达到它(结果导向); 2.请举例说明你在一项团队活动中如何采取主动性,并且起到领导者的作用,最终获得你所希望的结果(领导能力); 3.请你描述一种情形,在这种情形中你必须去寻找相关的信息,发现关键的问题并且自己决定依照一些步骤来获得期望的结果(问题解决能力); 4.请你举一个例子说明你是怎样通过事实来履行你对他人的承诺的

领导用人三原则

领导用人:第三位是能力,第二位是态度,第一位是… 2016-12-26 洞见 第三位:能力是基础 看人始终不要只看能力,因为能力有的时候只是人的一个发展的基础。 有些人可能某方面的能力不很强,但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却是很大,同样可以成为良好的合作伙伴。 有些自以为能力很强、水平很高的人比较难以与人合作。 而且,能力具有互补性,彼此之间相互支持、理解,就会共同进步和提高。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大家就会有两个思想。 第二位:态度是根本 做人做事,总有失败或困顿的时候,但能始终以敬业之心,以孜孜不倦的态度顽强坚持者,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投机取巧者在顺利时是朋友,逆境时会第一个弃你而去。 鲁迅先生说: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是中国将来的脊梁。很有道理。 所以,我们看人不要只看表面的形象怎么样,而是要看他做人做事的态度。 家境富裕者的孩子大部分从小就是百般宠爱,一般能吃苦的不多,成事者很少。 从小历经磨砺的人更能经受住风雨的考验。判断一个人能否有发展的潜力,要结合他的个性、家庭境况和思想状况。 很多聪明人不能成事的关键,是缺乏认真刻苦、深入钻研的工作态度。 不是同路人终究是走不到一块的,要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才会真正交心。 第一位:人品是原则

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关键是利益诉求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有的人窜上跳下,钻天打洞,拉帮结派,两面三刀,玩弄权术,巧言令色,无非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权力、金钱、地位等等),这样的人可能能力比较强,善于迷惑人,有时似乎还是一副正人君子抑或是仁义道德的嘴脸,实则内心充满了算计。 这样的人还是敬而远之比较好,是切不可以成为朋友或合作伙伴的。 我们虽不可能做到如圣人般天下为公,无私奉献,但一个人有一颗善良、仁爱和诚信之心,才可以与之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用人之道:用人所长和用人所短

用人之道:用人所长和用人所短 用人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中国历史上,用人理论十分丰富,但对于用人所短观点并不多见。一、中国传统用人之道1.用人总原则: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是指英明的君主一般都要花很多时间去寻找贤才,而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在一些小事上。如果一个管理人员花很多时间用于管理事务,而不去设法寻求贤才,那就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是用人的总则。2.用人阶段性: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是由三国时期曹操提出。曹操认为,在天下太平的时候,可以把道德标准放在前面,慢慢地去寻找那些德才兼备的人,但在一个多事之秋的战争时期,是一个急需人才的时候,这个时候奖赏的是功能,功就是功劳,能就是能力。3.用人基本原则:用人所长用人所长是很多人所认可的用人理论,唐太宗其《帝范?审官第四》中对用人之道有如下描述:“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这是典型的用人所长理论。古代对用人所长还有很多描述,诸如:“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武可安邦,文

可治国”、“行行出状元”等。二、如何看待用人所短 用人的基本原则是“用人所长”,从而发挥人的长处,达到组织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任何管理都存在例外,包括用人。某大企业A集团一位高层领导,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有的时候,也要用人所短。”管理需要有原则,那是科学性。但管理也需要艺术,那就是例外。对于A集团用人,可以看出,A集团领导培养人才的用心良苦,通过重要平台让关键人才尽快弥补自己的短板,从而更加全面,提升整体综合素质。那么,如何看待用人所短呢?用人所短需要慎用,更需要少用。毕竟,这不是常规管理原则。历史上,用人所短并不无先例,但一般都是失败案例。著名的历史典故,马谡失街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马谡是一个谋略家、战略家,但不是一个很好的执行者、战术家。诸葛亮在街亭重要的战役中,启用马谡,其实在用其所短。对于诸葛亮而言,街亭如此重要战役,应该明白如何用人。更好的搭配应该是是关兴当主帅,马谡当副帅。历史事实恰恰相反,结果酿成悲剧。三、用人所短的理论依据美国领导力专家杰克.曾格针对6000多名领导人的优势和弱势进行研究,发现领导人可以划分为大体数量相等的三组: 第一组是自身有一处或两处弱势的领导人。将那些严重弱势称之为“致命缺陷。”对于这一组的领导人来说,在他们同事,直接上级和老板的眼中,他们的整体领导有效性达到

管理者用人之道

管理者用人之道:物尽其责 选人用人之道,博大精深,是所有想在领导职位上呆得长久的人、所有立志于凝聚人心、干一番事业的人必须练就的本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作为领导者,周旋于各色人等之间,必须精于揣摩人性、把握人心,正确识人、择人、用人,为自己成就大事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 最高的管理者莫过于一个国家的领袖,从我国历代优秀的领袖身上可以看到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管理艺术,纵观中国历代君王,具有管理才能的人众多,如姬发、刘秀、李世民、康熙等,有人认为,其中最具管理才能及深谙用人之道的当属刘备。 从几次大的战役中可以看出刘备具有相当强的作战指挥能力,但刘备清楚自己的谋略不如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于是很少发表自己的主张,更很少一意孤行,只是通过发问、求教来鼓励那些比自己能力卓越的人出谋划策。从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可以看出刘备的武功也不弱,但刘备很清楚,自己的武功远不及关羽、张飞、赵云等武将,所以除虎牢关外,自己从不冲锋陷阵,依然是通过激赏有能力的下属去为自己卖命。 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即是如何选人、用人,刘备看人的眼光很准确,下属能力超群,且都忠心耿耿,刘备更是亲贤臣,远小人,使组织形成了强大的核心凝聚力。刘备不仅善于识人,用人,更懂得如何让这些能人为自己所用。最初清楚自己能力不足,通过结拜得到了关、张两位武艺超群,对刘备不离不弃的好帮手,又以茅庐三顾感动了诸葛亮,此时刘备已拥有了三国时期顶尖的谋士与武将,后又通过礼贤下士,收买人心等手段,网络了大量的人才,使自己迅速从无寸土安身之地,到后来的三分天下之势。 刘备深谙人才是立足、之本,人和可创造天时、地利的道理,而用兵、谋略、势力等综合实力强过刘备的曹操在管理、用人方面却显得多疑无常,刚愎自用,对下属授权不足,凡是攻于心计,缺少了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宽厚仁德与更加宽广的视野。且事必躬亲,从多次亲自挂帅出征即可看出,相比之下就没有刘备那么悠闲轻松了,曹操虽然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但并未统一天下。 管理者如何用人?先看一个小故事:用人之道

用人所长的个故事用人所长促发展

用人所长促发展 问题导向 管理者应该怎样用人之长、避人之短? 管理者如何把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长江实业的老板李嘉诚的手下有两员得力大将,霍建宁和周年茂。 霍建宁毕业于香港大学,随后留美深造。1979年学成回港,被李嘉诚招至旗下,出任长江集团会计主任。他利用业余时间进修,考取了英联邦澳洲的特许会计师资格证。 李嘉诚很赏识他的才学,认为霍建宁是一个策划奇才,却不是一个冲锋陷阵的闯将。于是在1985年任命他为长江集团董事,两年后提升他为董事总经理,让他在幕后工作。 不会闯荡不等于没有才干,外界媒体称霍建宁是一个“全身充满赚钱细胞的人”。长江实业的每一次重大投资安排,如股票发行、银行贷欺、债券兑换等,都是由霍建宁策划或参与抉择的。 为了发挥霍建宁的长处,李嘉诚较少派他出面做谈判之类的工作,而是给了他一副新的担子:培育李氏二子李泽钜、李泽楷。 周年茂是长江实业的元老周千和的儿子。周年茂还在学生时代时,李嘉诚就把他当做长江实业未来的专业人士培养,并把他和其父周千和一道送赴英国学习法律。周年茂学成回港顺理成章进入了长江集团,李嘉诚发现他做事干脆,口才很好, 指定他为长江实业的代言人。 1983年,回港两年的周年茂被选为长江集团董事.1985年后与

其父周千和一道荣升为董事副总经理。当时,周年茂才30岁。 周年茂很有儒将之风,指挥若定,调度有方,临危不乱,该进该弃,都能够把握好分寸,收放自如,这一点正是李嘉诚对他放心的地方。周年茂升任副总经理后,顶替移居加拿大的盛颂声,负责长江集团的地产发展。 周年茂走马上任后,负责具体策划工作,落实了荼果岭丽港、蓝田汇景花园、鸭利洲,海怡半岛等大型住宅村的发展规划,顺利实施了李嘉诚的计划,从而以自己的能力赢得了李嘉诚的信任。李嘉诚逐渐地将更大的重任托付予他。 思考导向 骏马驰千里,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才各有长短,用人最重要的是用人之长,避人之短。 管理者用人所长,关键是根据人才的长处将其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如果放置错误,最后只能是埋没人才。

领导者的用人原则

领导者的用人原则 彼得·杜拉克认为:没有任何一项决策象人事决策那样影响深远和难以改变。作为领导者,选用合适的人才理应成为第一要务。刘邦因用好了韩信、萧何、张良,而成就了一番霸业,刘备因有诸葛亮的辅佐,才能三分天下。从企业实践来看,柳传志启用杨元庆、郭为等年轻一代,张瑞敏让杨绵绵主内,都是知人善任的成功典范。但不幸的是,企业领导者因用人不当而导致企业损失甚至失败的例子远多过成功的案例,所以领导者如何用人一直是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 品德往往是领导者挑选人才的第一原则。这没有错,关键是如何衡量一个人的品德是否达到了要求,也就是品德的标准如何确定。笔者个人认为领导者应建立合适的、核心的品德标准。所谓合适的,除了与领导人自己的价值取向相融合外,还要合适企业、下属及社会的价值观。领导者完全将个人的价值取向作为道德标准是不合适的、且有害的。例如,有的私营企业的老板要求下属也像自己一样无私奉献,这显然不符合作为被雇佣者的下属的价值观,而且这种要求只会遭受下属的反感。而将诚实正直作为品德的标准,这是合适的,因为如果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能坚持原则,公正、公平地处理问题,他不仅不能得到下属的信任,也不可能维护公司的利益。另一方面,企业只应该规定有限的几条核心品德标准,而不必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标准往往只能选出庸才,而真正有能力的人才通常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点。例如,很多有才华的人比较傲,合作性可能会差一些,但不应由此而失去重用的机会,如何管理他的缺点是另一个问题。当然,选拔的人才也不能有严重的缺点,而与公司的核心品德标准不符。三国官渡之战前夕,曹操闻报袁绍几十万大军出动,连忙召集文臣武将商议对策。名士孔融认为:"袁绍地广兵众,拥兵数十万。文有田丰、许攸通权达变,武有颜良、文丑勇冠三军,还有审配、逄纪这样的忠臣效劳。敌强我弱,与袁绍对抗很难取胜。"谋士荀彧不以为然:"袁绍兵马虽多,但法不严整。而且田丰刚愎自用,许攸不顾大局,审配专断,逄纪狂妄。这些谋士都有严重的缺点,怎能相容共处?至于颜良、文丑,不过是匹夫之勇,一战即可擒拿,不足虑也。"事后证明荀彧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袁绍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用人之误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两军对垒应以共谋作为品德标准之一,虽然田丰、许攸有才,审配、逄纪忠诚,但他们都不符合品德的要求,本来就不应该任用。用人应以德为先,由此可见一斑。 如何对特定的岗位选拔合适才能的人来负责,一直是领导者面对的挑战。为了确保用人得当,领导者应该具备识别下属特有才能的经验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领导者应确立相应的用人原则。除了将品德作为用人的前提外,以下几项原则是尤为值得关注的。 第一,用人之长的原则。罗斯福曾说过:“不要顾虑此人的弱点,只要告诉我他们能做哪些事。”领导者用人就是发掘下属最擅长的方面,然后将之用于最需要这些特长的岗位上。要做到这一点,要求领导者认真考虑分派给特定岗位的工作任务,对这些任务有深入的认识,例如,选拔一名分公司的销售经理,就要该岗位考虑未来一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是开发新市场,还是组建销售团队?工作重点的不同,也需要选拔出不同的人才来担任该职务。 第二,为下属挑选合适的管理者。“士兵有权挑选能打胜仗的指挥官”,这在恺撒时代就已经是公认的准则了。但领导者在挑选管理者时,该管理者的下属并不参与人事决策,所以领导者不仅要考虑候选人,也应该细研究候选人所管辖的人员情况。一家外企为在南京的合资企业选派一名总经理,结果选派了一名在

管理者要学会用人

管理者要学会“看人下菜碟” 国内的大多数企业所面临一个发展弊病,就是在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必须靠管理层发现并解决,一般员工不会有意识地区发现并思考问题。但只有让员工具备主动思考意识,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管理者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做决策的人。 团队就像冰山,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部分往往只有10%。对企 业来说这10%体现出企业自身的愿景、目标和策略,而其余的90%则是由企业的文化、机制、氛围和价值观等方面构成的发展基石。要建设优秀的团队,就需要从这些方面着手。 文化渗透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活动当中,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对 员工有着长期、深远的感染力,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杰出的管理者在团队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管理者的执行力绝不是个人的勇猛直前、孤军深入,而是通过培养团队精神带领下属共同前进。为了保证团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非常重要。企业需要先肯定员工对企业的贡献,适当地用机制去激励员工,根据每名员工的差异化特性帮助其突破个人发展瓶颈,促进团队整体实力增长。明确的目标是团队成功的基础,团结协作则是团队合作的关键。团队成员之间的不信任和人为干扰是占用管理者经营团队的重要因素之一,让团队成员形成共同目标、形成对危机的共识,才能督促员工以合作的方式共同努力工作,分享成功所带来的集体荣誉,认识到个体在团队中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巩固加强团队精神的引领作用。

每个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团队成员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熟练的作业能力;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追逐事业的热情;敏锐的洞察力与创造力,较好的团队协作和自律能力。而对照到现实环境下的结果是团队中无法选出一名与期望值等同的员工,此时管理者如果将现状归咎于组织或员工,就称不上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在员工管理方面我们总结出一些观点: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理解个体需求,以人为核心设计管理体制;设置成功阶梯,不断提高要求,激发员工的学习潜力,帮助每名员工成长;客观的交流有关个人和团队的发展意见,了解员工的质疑,站在组织发展的立场表达自己的看法,不去刻意推卸责任或掩盖事实;创造培养相互信任的工作机会,行使好管理者的决策职能,指导并支持员工工作;避免朝令夕改对团队产生的负面影响,及时将组织动态传递给员工;多采用正向激励的方式,满足个人内在需要,表彰组织鼓励的行为。而在面对团队中一些极具个性的员工时,管理者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而非避之、弃之、任之。根据心理特征的不同我们将员工分为以下8种,管理方式也由此而异。 偏执型:团队中时常会有人发出抱怨的声音,管理者如果以视而不见或责备的态度去回应,其最终的结果就是抱怨转化为愤怒到无法收拾的地步。而面对员工抱怨管理者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直面矛盾并认真与之进行沟通,消除对方的抵触情绪,公正的判定责任并及时纠正,随即抱怨就会被员工所感受到的尊重、信任、真诚

领导的用人之道

领导的用人之道:“方”“圆”之道 领导用人有“方”、“圆”之分。“方”指用人的原则性,包括用人的规范和范围;“圆”指用人的灵活性,包括用人的技艺和策略。前者是用人的内在要求;后者是用人的艺术形式。领导用人的方圆艺术即“方”与“圆”的辩证统一,也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过于求“方”,可能有“迂腐”之嫌,会导致下级和群众敬而远之;过于求“圆”,则会有“圆滑”之嫌。两者的结果都是没有用好人,没有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益,都是领导不称职的表现。现代领导要想做到“方”与“圆”的辩证统一,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开局先圆后方 开局即领导刚开始走马上任。这时即使自己有不少抱负,但要经过熟悉情况进入角色才能付诸实施。正确的开局用人艺术应是先圆后方,着眼于人际沟通,着力于调查研究,增进相互了解,逐步在领导活动中扩大用人权的使用,由圆而方。 进局外圆内方 进局是指开局过后,领导者要改变或发展前任留下的局面,形成自己用人风格的领导过程。这时的用人艺术是:在继承和模仿中融入己见,在容忍中纠错。亦即对于前任领导的用人弊端既要有宽宏的肚量,又不能循旧而求稳定;对前任领导的成功用人之道,要继承和发扬,通过兴利除弊来形成自己的用人之道,这就叫做外圆内方。“关系型”的领导迁就现在的局面,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缺乏原则和个性,属于外圆内圆的用人方式;“急功型”的领导过分地突出自己,急功近利,立足未稳便对人一味地从原则到原则,属于外方内方的用人方式。 中局人方我圆 中局是指进局过后,领导可以而且应该站在源头,以开拓和创新的用人气慨做出自己贡献的时期。这个时期要讲究人方我圆的用人艺术。这种用人艺术关键之处在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出主意用干部。主意出得好,用人用得好,就可以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图主动去开拓和创新,领导只是适当介入,着重从旁观察、支持和制约,并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经验。 定局上圆下方 领导一旦通过中局形成自己的格局之后,领导活动就相对稳定,这时候宜以维持自己的领导格局与开拓创新兼顾为宜,以把握总体局面,这就是定局时期。这时期的用人艺术为上圆下

浅谈企业领导者的用人原则

收稿日期:2000-04-30 作者简介:赵春霞(1963-),女,江苏洪泽人,开滦职工大学讲师,学士。 煤炭高等教育 2000年第5期 文章编号:1004-8154(2000)05-0104-01 浅谈企业领导者的用人原则 赵春霞,栗 裕 (开滦职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在现代企业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人才兴,事业兴。在企业领导者用人行为活动中,首先考虑德才兼备,在这个前提下,还应研究和把握三条原则: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因事设岗,任人唯贤;充分信用,放手使用。关 键 词:企业领导者;用人原则 中图分类号:F 406.11 一、用人之长,容人之短 1.用人之长,扬长避短。企业领导者要使一个人,不在于如何减少这个人的短处,而在于发挥这个人的最大能力,为企业管理目标服务。以人能做什么作为起用人的事实依据,而不是以干不了什么作为用人决策的理由。因此,企业领导者用人最主要的考虑:“这个人的长处是什么?他能做得最好的工作是什么?”如果他的特长与需要完成的任务一致,企业领导者就应毫不犹豫地任用,给他的职务应该是最能刺激发挥自己优势的职务。用人所长,下属工作积极,管理效率事半功倍。用非所长,本来是人才,如果用的不是地方,则可能变成“庸人”、“蠢才”。 2.容人之短,不求全责备。用人政策在于求人长,而不在意求人为完人。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只不过各自在不同方面能干一些而已。可见,企业领导者在用人之长时,还必须容人之短。用人要发挥其长处,对无碍大局的短处不要过分计较,否则就会失去一个能干的人。倘若所用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所谓样样都行,必然一无是处。才干越高的人,不拘小节,其缺点相对比较明显。有高峰必有深谷,谁也不可能是“十项全能”。扬长避短,则无不可用之人;求全责备,则无可用之人。对任何人才,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则是人才;用其所短,弃其所长,则成庸人。用人之长,容人之短这是原则之一。 二、因事设岗,任人为贤 1.因事设岗,用人来贡献才力。企业有了一定任务,领导者才能为企业挑选各种各样所需的人才。用某人是因他的才力符合实现某个目标的需要。实质上,企业中各种组织机构的存在都是为“任务”而服务的,如为了开拓市场,企业设立市场营销部;为了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企业设立公关部。因事设人,企业内部才可以保证以“目标”为重心,任用各种能人治业,而不是忙于企业人事关系处理的纷乱中。 2.不是因人设岗。因人设岗,容易“任人为亲”,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多余的人干扰干事的人,破坏管理的效能。如果任人唯亲,网罗亲信,任人唯顺,只用唯唯诺诺听话的人。对工作是一大损害。事实上,那些善于恭维领导、奉承领导的人,正是那些最容易把事情弄坏的人。而那些能够经常提出反对意见的人,却是对于事情最有帮助的人,是最可宝贵的人。企业领导如果敢于起用反对过自己的人,这充分体现出领导者用人行为的更高境界。因事设岗,任人为贤这是原则之二。 三、充分信任,放手使用。 1.下属成员最需要来自领导者的充分信任。俗话说:“信任就是力量”,“信任就是最高奖赏”。当一个人承担了一定任务后,相应地他也承担了责任。如果他在工作中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和支持,那么,他就能够在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尊重感、亲密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成为激发和催人奋发向上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极大地发挥其聪明才智。同样,领导信任下属,下属也会信任领导,就会产生一种向心力,和谐一致地行动。如果领导者用的存疑不信任,就会使下属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从而使下属做事前总担心不合领导的意,这样势必压抑其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聪明才智无法发挥出来,这不仅不利于下属的健康成长,并且也给工作造成损失。 2.领导者要勇于承担责任。企业领导者在给下属充分信任的同时,还应该勇于为下属承担责任,要把职权充分给下属,把责任留给自己。一个人在工作中难免有失误,作为领导者应首先承担责任。因为下属的工作是领导者授权的,下属所做的工作是领导工作的一部分。如果企业领导者能对下属说:“放手去干吧!出问题我负责!”下属必然会全力以赴。 (责任编辑王廷弼 责任校对毛 勇) ? 10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