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将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

我国将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

我国将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
我国将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

我国将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

体系

《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发布,我国将系统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研究生教育:迈进质量时代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发布3份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文件。这标志着从今年起,我国将系统构建以学位授予单位为第一质量主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将更多地实施事后和宏观监管,改变过去以政府为主、重视准入保障的模式。

我国将系统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

从今年开始,我国将构建以学位授予单位为第一质量主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将更多地实施事后和宏观监管。

3月1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3个文件。据悉,这是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首次印发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文件。

当前,面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提高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将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产生什么影响?着力解决哪些问题?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思路重大转变:从政府主导到多元主体

“此次出台《意见》的最大变化是思路和理念的转变。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将改变过去以政府为主、重视准入保障的模式,转为以高校为中心的多元主体责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从过程到结果的全方位质量保证体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指出。

这样的变化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密切相关。

实施学位制度以来,政府把研究生教育准入作为质量保障的重点,比如学位授权审核、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甚至博士生导师资格一度都必须经过国家审批。但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结构和类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研究生教育布局的逐步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审批项目相继下放,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面临新的要求。

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先后印发《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召开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进入内涵式发展新的历史阶段。因此,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的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成为不断提高质量、支撑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的迫切需要。

根据此次出台的《意见》,我国将“构建以学位授予单位质量保证为主体,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为引导,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的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监督体系”。

“也就是说,质量保障不再是政府拿出一套东西管学校,而是强调学校根据其办学定位和研究生培养目标,以制度构建为重点,健全与自身办学水平相一致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该负责人解释说,“外部质量监督主要是以促进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完善为目的。”

重心下移:学校成为第一质量主体

记者注意到,《意见》中首次提出,“明确学位授予单位第一主体的职责”。这意味着,在多元主体责任中,学校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第一责任人。

“过去30年中,我们虽然也有各种评估、抽查,但是学校尚未形成一种高度自律的质量文化和质量保障体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调研中发现,学校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具有核心作用,形成一种提高质量的内生动力和高度质量自律意识,是各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共同规律,也是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共同特征。

新颁布的《意见》明确提出,“以研究生和导师为核心,以研究生培养单位为重心,从研究生教育基本活动入手,将质量控制的重心下移到学位授予单位”。

该负责人指出,要发挥主体作用,“学位授予单位首先需要制定自己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去年底,国家已经发布的110个一级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合格标准。“各高校应以此为基础,制定体现其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特色的、更高水平的各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研究生培养标准。”

学位授予单位应依据其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特别是“定期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突出自我评估的诊断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此外,《意见》还提出了高校在发挥学术组织和导师作用、增强导师质量意识,健全研究生奖助体系、激发研究生学习积极性,质量信息公开和培育质量文化等方面,着力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举措。

记者注意到,在外部质量监督体系的设计上,重心下移的原则也得到了贯彻。《意见》指出,依据《学位条例》和《高等教育法》,我国将开展每6年一轮的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其中前5年均为学校自我评估,最后1年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抽评,重点也是看学校自我评估的结果是否与学校自身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相符合。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杜朝辉认为:“这样一来,不再把很小的一个学校拿来和北大、清华比,而是学校自己和自己比,给学校提供了发展空间。评估不再一刀切,有利于学校的特色发展,政府和学校的关系就理顺了。”

处罚力度加大:明确要求完善退出机制

记者注意到,《意见》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处罚力度明显加大,多处提出要建立退出机制。

例如,在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方面,文件明确提出,“1/2(含1/2)以上的参评专家认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将被撤销学位授权。撤销授权的学位授权点,5年内不得申请学位授权,其在学研究生可按原渠道完成学位授予”。

据悉,每一轮评估的前5年为自我评估阶段,最后1年按照“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抽评比例一般不低于20%,覆盖所有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则由教育行政部门随机抽评。“未开展自我评估的学位授权点视为自动放弃学位授权,按不合格学位授权点认定”。

此次一同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提出,从今年开始对上一年度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进行每年一次抽检。“博士学位论文的抽检比例为10%左右,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检比例为5%左右”。

《办法》规定,“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中,将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作为重要指标,对‘存在问题学位论文’比例较高或篇数较多的学位授权点,依据有关程序,责令限期整改。经整改仍无法达到要求者,视为不能保证所授学位的学术水平,将撤销学位授权。”对存在问题

较多的学校要进行质量约谈。

此外,《意见》还明确提出,“加大对不合格学生的淘汰力度”,“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畅通分流渠道”,以及“建立研究生毕业前质量反馈和毕业后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并根据调查结果,改进培养方案,提高培养质量”等要求,均显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从资格准入到过程、结果全面质量监控的转变。

突出人才培养:树立全面质量管理观念

“这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制度设计是非常好的。对学校不再一刀切,减轻了培养单位的工作负担,也让学校开展工作更加心中有数。”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杜朝辉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在《意见》中附带了一份较为详细的《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基本规范》,更新质量保证理念,从招生管理、培养过程与学位授予管理、导师岗位管理、研究生管理与服务、条件保障与质量监督、质量管理与质量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可供学校参考的意见。

“今后一段时间,将是一个对照规范补齐短板的过程。”在杜朝辉看来,高校除了需要适应质量保障权责重心下移外,还要适应评价导向的变化,“过去,评估往往是科研导向,强调你有多少科研经费、多少国家重点实验室,但是在新的体系中,更强调人才培养。”

《意见》提出,“确立与本单位办学定位相一致的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建立以培养质量为主导的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规范》也首次提出研究生管理和服务的概念,特别是强调“建立研究生权益保护机制。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正当利益诉求和权利救济机制,加强对研究生的权益保护”。

杜朝辉表示:“这些都是高校做得比较薄弱的地方。过去,学校很少去问学生在学校里的感受、收获和认为学校存在的不足,在新的质量保证体系中,这个内容是很重要的,今后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比如,建立毕业生发展情况追踪制度,开展毕业生问卷调查,都应该纳入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再有,过去可能存在导师对学生指导不到位的情况,学校也应该有一些措施,比如规定导师招生人数,在学生问卷中关注与导师见面的机会,如果达不到有关要求,有可能会失去导师资格。”

“将来各校的评估信息都要到网上公开,如果别的学校都有相关措施,你没有,将会给学校带来无形的压力。”杜朝辉说。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同济大学教学高质量保障体系

一、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 本纲要将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列为四个主要方面,即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 1.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 2. 教学资源管理 3.教学过程管理 4.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 说明 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一览表 一、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 1.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 1.1 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 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是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 质量要求:由校长主持,明确学校的定位、教育思想观念及本科教育的地位,保证相应的“人、财、物”的投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1.2 质量目标 1.2.1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质量要求: ①由校教务委员会制定,符合学校的定位、教育思想观念及本科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 ②体现在办学中“以学生为本”、实现“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人才 培养模式。 1.2.2人才培养目标

质量目标,也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其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 门人才。人才培养总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子目标: (1)思想道德、文化和心理素质; (2)理论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学科和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 (3)实践训练:实验/写作训练;实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专题报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4)能力培养: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运用知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 理能力、批判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5)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 质量要求: ①由校教务委员会制定,与指导思想相符合; ②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尽量满足学生个人的学习愿望和要求; ③子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并明确具体实施的相关部门;相关学院(系)应对毕业生应达 到的知识、能力要求具体化,在培养计划中反映。 1.3 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符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定位。 质量要求: ①有利于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②促进学校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1.4 职责、权限和沟通 职责、权限和沟通是学校的重要管理职责之一。校内组织机构(行政、学术组织)的职能及 其相互关系(包括职责和权限)应予以规定和沟通,以促进有效的质量管理。 质量要求: ①有适合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所要求的组织机构; ②各组织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明确,相互关系清楚;

终身教育及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

终身教育及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思考 程云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关键时期,世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在给人类带来更快、更高、更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未来社会的竞争将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构建一个满足全社会成员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它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本人仅就对终身教育的粗浅理解,以及我国在建构终身教育体系方面的实践谈谈个人的思考。 一、终身教育及其体系构建 终身教育最早是由法国保罗.郎格让(Paul·Lengrand,1910—)提出,1965年12月,在教科文组织“第三次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上,保罗.郎格让以“终身教育”为题作了学术报告,这是在国际会议上讨论终身教育的开端。此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终身教育”已经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概念而在全世界广泛传播。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或是构建国民教育体系的框架时,均以终身教育的理念为依据,以终身教育提出的各项基本原则为基点,并以实现这些原则为目标。简言之,终身教育已经不是一种理论研究层面的东西,而是各国付诸行动的原则和基础。 法国保罗?朗格朗作为“终身教育”始作俑者是这样定义的:终身教育所意味的,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而是泛指某种思想或原则,或者说是指某种一系列的关心与研究方法。概括而言,也即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总和。 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专职研究员R.H.戴维认为:终身教育应该是个人或诸集团为了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通过每个个人的一生所经历的一种人性的、社会的、职业的过程。这是在人生的各种阶段及生活领域,以带来启发及向上为目的,并包括全部的正规的(formal)、非正规的(non-formal)及不正规的(informal)学习在内的,一种综合和统一的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部部长 E.捷尔比指出:“终身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毕业以后教育及训练的统和;它不仅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是个人(包括儿童、青年、成人)通过社区生活实现其最大限度文化及教育方面的目的,而构成的以教育政策为中心的要素。” 上述三人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各自对终身教育的观点,虽各自侧重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认为终身教育应该包括人一生所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它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既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也包括横向的从学校、家庭、社

关于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关于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摘要: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建立教学质量长效机制的关键。本文论述了高校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涵,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阐明了高校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结构。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涵现状支持条件 一、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涵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建立一套科学完善、并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高校部自身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政府、社会通过对高等学校认证、评价等措施而建立的外部质量监督体系。高校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高校通过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质量管理程序、制度和规章,运用测量和评价等手段。整合部各类教学资源,从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能符合社会、个体、学校的需要,同时“形成一个完整的培育组织学习系统。构成一个在质量上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 二、现阶段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依赖于对教学活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辅以物质奖励形式的激励。客观地讲,以监控为主的教学

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教学过程的测评和监控、教学管理效率的提高、教学质量意识的加强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它的不足。 (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真正目的被掩盖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目的是为了鉴定、考核老师,还是推动、改进教学?是为了选拔、淘汰,还是发展教育?前者侧重于鉴定等级、区分优劣、排列名次;后者侧重于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改进教学。这才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真正目的。前者是以监控为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对稳定和保证教学质量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国外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比较成功的经验分析来看,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必须淡化评估的鉴定性和评比性功能,强化过程性和反馈性,促进教师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二)监控产生的“负效应”挫伤了教师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 教学效果的滞后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监控信息的样本量,师生之间、教师之间、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之间公正意识的状况,都影响着教学评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无论是学生评教,还是专家或领导评估,都要对教学作出量化评估,其准确度不可能不产生偏离.如果偏离过大.就会挫伤教师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因为,第一,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不足以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第二,有的教师很可能会因此而讨好学生,放松对学生的要求;第三,有的学生打分随意、不严肃;第四,不区分课程性质、课程与专业培

终身教育(理论基础)

2.1终身教育提出背景 关于终身教育的思想,古今中外曾有不少思想家对此有过论述"如古希腊大家柏拉图认为,那些极有天赋的人,应受教育到35岁,然后再进行巧年的锻炼,才能成为最好的人才一-哲学王0"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指出,/人非生而知之0,而在于终身努力学习"他至晚年仍然勤奋学习,/加我数年,五十以学5易6,可以无大过焉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者将至".,l62但是,终身教育被正式提出并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则是发生在上世纪的60!70年代"应该说,它的提出和发展有着深刻和复杂的历史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开始出现了新技术革命"80年代的电子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物工程!海洋工程!以及光纤通讯技术!激光技术!宇航空间技术等重大技术突破,标志着技术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5学会生存6一书指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和我们现在所说的科学技术革命所产生的后果相比拟"0首先是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每年全世界发表的科学论文约500万篇,平均每天发表包含新知识的论文达1.3万篇"登记的发明创造专利每年超过30万件,平均每天有800一900件的专利问世"/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01刀美国有关部门统计,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至少可用30碎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只能使用15~20年;到60年代中期,只能使用8一10年,个别领域则缩短到5年左右,而其它知识都老化!陈旧或无用了"[8]其次,科技革命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学科相互渗透性的特征"以前的技术革命一般是由某一领域!某一学科而引起的"但是,此时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无疑出现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环境!能源!材料!海洋工程!宇航空间等等,都是多学科研究成果的综合性运用"2.社会政治的变化二战以后,世界众多殖民地国家通过长期的艰苦奋斗,纷纷获得了民族独立"民族要独立生存,必先振兴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而这须要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培养自己的科技工作人员和建设人才"而科技与人才的解决关键在于发展教育"但旧的殖民主义教育体系,不仅无法解决这些新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而且还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这些地区的人口素质偏差,数据显示:亚洲60年代的文盲率为55.2%,70年代为46.8%,非洲在这两个时期分别是81%和73.7%"所以只有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把教育发展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个阶段,建立一个全新的教育体制,才可能实现民族的真正复兴"3.人口剧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进入一个相对较为平静时期"欧美及众多国家出于因战争因素造成的死亡人数的补偿性增长考虑,这些国家的自然人口迅速增加"如1950年全世界人口为25.2亿人,到1960年增加到302亿人,10年间净增约5亿人"到1970年,全球人口已达36.9亿人"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是这时期大多数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人口增长的后果之一就是对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换言之,人们逐渐意识到他们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产生必须接受教育才能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现实生存感"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医疗技术!条件的先进,人的寿命得到不断延长"人口的变化要求教育的数量!教育的性质!职能!作用等做出相应的改变"/如果我们接受了这样的原则,即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

附件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 (试行) 为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简称高职院校)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引导和促进高职院校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升内部质量保证工作成效,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本指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引导高职院校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目标任务 建立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促进高职院校在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基础上,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具体任务是: (一)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促使高职院校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

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二)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在诊改工作的基础作用,促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完善预警功能,提升学校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水平,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三)树立现代质量文化。通过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引导高职院校提升质量意识,建立完善质量标准体系、不断提升标准内涵,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三、基本原则 (一)数据分析与实际调研相结合。诊改工作主要基于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分析,辅以灵活有效的实际调查研究。 (二)坚持标准与注重特色相结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在本方案基础上,依据实际情况调整补充形成省级执行方案。学校可在省级方案基础上,补充有利于个性化发展的诊改内容。 (三)自主诊改与抽样复核相结合。以高职院校自主诊改为基础,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对学校进行抽样复核。 四、诊改与复核 (一)诊改对象与复核抽样 1.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应每3年至少完成一次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新建高职院校可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执行。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自主诊改基础上,每3年抽样复核的学校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4。 (二)基本程序

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优.选)

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伴随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更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以人为本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制度化、系统化的管理措施,助推学校教育质量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从根本上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坚持正确的质量导向,落实科学的质量管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 1、校内质量保障领导小组 教育质量保障小组是学校质量管理的基础建设,学校质量保障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及中层分管领导任组员,其主要职责是加强对教育质量保障实施过程的动态管理,加强对德育、教学、课程以及各年级组、教研组实施教育质量保障的监督、检查、考核、反馈、调控。学校教育质量保障小组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定期召开办公会议,研究阶段性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制度,改进方法,保障学校教育质量的内在稳定和不断提升。 2、质量保障家长委员会 各年级推选有教育经验及组织领导能力的家长,建立教育质量保障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定期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讨论分析学校的教育质量,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3、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任课教师

教导处全面负责校内教育质量保障管理体系的基本运作。教研组基于学科特点,把握学科标准,实施学科教研。年级组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和发展规律,合理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教育实践。备课组结合学科和年段要求,将教学目标转化为预设的课堂教学过程和进度。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个性化实施教育教学,并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和辅导。 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涵盖范围 在这一教育背景下,学校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涵盖的范围当然应该延伸至学校教育教学的诸多方面。 从过程角度看,可分为过程质量和成果质量的保障两个方面;从内容角度看,包括德育管理质量保障、课堂教学质量保障、特色课程质量保障和身心健康保障四个方面。其中,德育管理保障涵盖两个层面——班主任队伍和少先队建设;教学质量保障涵盖两个层面——教研组和基础型课程建设;特色课程建设涵盖两个层面——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学生身心健康保障涵盖体质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部分。 三、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德育保障体系的构建 1、加强实务培训,注重有效性 学校每学期开展有针对性的班主任全员培训活动,提高师德师能。近两年来,我们连续开展了“如何处理偶发事故”、“班级文化建设”、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 针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要求,解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和本质,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从程序、过程、资源和组织结构四个要素提出构建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标签:专业学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过程管理 引言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是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我国自1990年开始设置和试办专业学位教育,截至目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批准设置19个专业学位,具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院校达到476所,累计招生85万人,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招生规模的急剧膨胀,配套条件的无法迅速补给以及办学思路落实过程中的滞后性,造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不可避免受到多年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影响,脱离了专业学位本身的“职业性”。调研显示,许多研究生和研究生管理工作者和研究生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教学质量保障工作认识不到位,在实际培养工作中把专业学位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混淆起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多被发展成为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压缩版”、“简装版”,甚至是“复制版”[2],在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利用、实践环节等方面达不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职业化和个性化培养的要求。因此,鉴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特性,我们要建立一个区别与学术型研究生的教学质量管理保障体系。 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内涵界定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内涵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是面向特定社会职业的人才需求,为培养社会高端专业人才而设立的学位类型,具有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特定的职业指向性和教育的实践性等特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 (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内涵 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管理学概念,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工商业界。由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与企业产品生产过程有一定的类似性,许多高校的教学管理均借鉴管理学中的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英文缩写TQM)是企业界应用的一种管理方式,其基本内涵是为确保产品质量持续提高,由组织的全体成员综合运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对影响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以达到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的目的的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3]。源于工商业界的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渗透到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概念。因此,所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主体(政府、社会和高校),通过运用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控制、质量审计、质量认证和质量评估等手段,所进行的教学质量持续促进活动[4]。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专项评估全校各教学单位: 为全面了解我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不断完善我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增强质量保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评建工作安排,决定对各单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专项评估,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估内容 本次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各教学单位各专业(含方向)的质量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质量管理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各包括3个二级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1.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即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总规划,它确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预期,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构建知识体系、配置课程资源的基本依据。各专业应依据学校办学定位、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培养目标。 基本要求:各教学单位要树立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准确进行人才培养定位,科学、合理地确定每个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明确人才服务面向。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应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充分体现国家、社会及学生的要求与期望。 培养标准 培养标准是学校针对人才培养目标所制定的各个方面(如学生应达到的标准:思想品德标准、能力标准、知识标准等)、各个教学环节(如理论课教学质量标准、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等)的基本要求。不同专业因培养目标不同,培养标准也不一样。 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标准、培养规格、知识结构、课程体系、主要课程、学制学分、毕业条件、授予学位等。 基本要求:培养方案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能够很好地体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应建立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审批程序,以及监控和评

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动物科学学院王昭荣 一.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背景与思路 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国90年代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其总量的绝对增长幅度大大超出各种投入的增长幅度,在新的层面上既使原有的一些老问题凸现,又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诸如公平与效率问题、质量标准问题、毕业生就业问题等。为此,分析研究生质量下降的原因,寻找构建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所谓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其内涵就是明确培养定位,通过研究影响培养质量的各个因素,正确理解培养过程各环节的目标、标准和措施,科学地设计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完成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从而达到最佳的培养效果。因此,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通过对研究生教育中各要素、环节、过程的质量保障制度的建设、实施、评价和改进,使各环节的相关人员都能尽职尽责,从而保证和持续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把培养质量作为保障的目标,把影响培养质量的各种因素作为保障对象,形成一个多元的、动态的、有机的体系。培养目标定位:包括研究生培养目标以及为达到这一目标制订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优质师资配备、生源质量要求等,是保障体系需要达到的目标。培养过程保障:包括招生标准和程序、教学管理、科学研究与学位授予等3个子体系。招生的标准和过程包括;教学管理保障包括管理制度健全、教学秩序检查、课堂教学评价、教师队伍建设、中期考核;科学研究与学位授予保障包括导师遴选、选题和试验设计、答辩资格审查、论文质量评定等,是保障体系的重点。评估体系:包括入学成绩统计、问卷调查(学生、校友、单位)、就业率、毕业率、研究生平均就读年期等等,为培养过程的保障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依据,是保障体系的基础。 三. 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与实践 1.制定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培养单位进行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它体现了本学科、专业培养研究生的基本要求,规定、明确了研究生培养过程和环节,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总

理解终身学习概念,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理解终身学习概念,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马宝艳1,黄爱美2 1中国海洋大学,高职学院,青岛,266071 2青岛市卫生学校基础课教研组 266071 E-mail:bbdd75@https://www.doczj.com/doc/0117411918.html, 摘要: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是国际教育思潮,确立终身教育体系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终身学习——作为人们的生存概念提出,可见构筑终身学习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性。作为体系的终身教育,在构建与实施过程中需要强调基于各种形式并又超越这些形式的全面组织的原则。 关键词: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 1. 引言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建立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当前盛行的国际思潮。许多发达国家把它作为社会和教育的政策。在我国,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正式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2001年5月,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峰会上提出:“构筑终身学习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2002年9月,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阐述:“推进教育体系的创新,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是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 2. 概念的提出及时代背景 杜威(John Dewey)曾经在他的著作中提到:“真正的教育来自于离开学校之后,而且没有理由显示教育应该在临终之前停止。”[1]他认为,教育历程是一个继续不断重组、重建、转化的历程,教育不应该在一个人离开学校后即停止,学校不应只为儿童及青少年服务,学校也应向成人开放,供成人进修。一个人学习得愈多,他就愈能保持成长。 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当追溯于英国成人教育委员会主席A.L.Smith的《1919报告书》。但当时,终身教育观念被视为一种“乌托邦”思想,不可能在现实中实践。直至20世纪50年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造成职业的流动和新职业领域的大量涌现,一次学习和职业训练已不能保证一生的享用,迫使人们要不断受教育,不断重新接受训练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Paul Lengrand提出推展终身教育的 - 1 -

大数据平台技术框架选型

大数据平台框架选型分析 一、需求 城市大数据平台,首先是作为一个数据管理平台,核心需求是数据的存和取,然后因为海量数据、多数据类型的信息需要有丰富的数据接入能力和数据标准化处理能力,有了技术能力就需要纵深挖掘附加价值更好的服务,如信息统计、分析挖掘、全文检索等,考虑到面向的客户对象有的是上层的应用集成商,所以要考虑灵活的数据接口服务来支撑。 二、平台产品业务流程 三、选型思路 必要技术组件服务: ETL >非/关系数据仓储>大数据处理引擎>服务协调>分析BI >平台监管 四、选型要求 1.需要满足我们平台的几大核心功能需求,子功能不设局限性。如不满足全部,需要对未满足的其它核心功能的开放使用服务支持 2.国内外资料及社区尽量丰富,包括组件服务的成熟度流行度较高 3.需要对选型平台自身所包含的核心功能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易用其API或基于源码开发4.商业服务性价比高,并有空间脱离第三方商业技术服务 5.一些非功能性需求的条件标准清晰,如承载的集群节点、处理数据量及安全机制等 五、选型需要考虑 简单性:亲自试用大数据套件。这也就意味着:安装它,将它连接到你的Hadoop安装,集成你的不同接口(文件、数据库、B2B等等),并最终建模、部署、执行一些大数据作业。自己来了解使用大数据套件的容易程度——仅让某个提供商的顾问来为你展示它是如何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亲自做一个概念验证。 广泛性:是否该大数据套件支持广泛使用的开源标准——不只是Hadoop和它的生态系统,还有通过SOAP和REST web服务的数据集成等等。它是否开源,并能根据你的特定问题易于改变或扩展是否存在一个含有文档、论坛、博客和交流会的大社区 特性:是否支持所有需要的特性Hadoop的发行版本(如果你已经使用了某一个)你想要使用的Hadoop生态系统的所有部分你想要集成的所有接口、技术、产品请注意过多的特性可能会大大增加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教育质量是高校核心竞争力所在,构建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论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和基本功能,从强化质量保障意识、加大教育投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提出健全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新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途径 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的培养也随之转入“大规模生产”时期,发展数量与确保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出来,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已刻不容缓。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 “质量保障”一词源自英文(QualityAssurance),“高等教育质量保障”(QualityAssuranceinHigherE-ducaiton)这一术语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高等教育质量文献中被普遍采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就是在现代质量管理和现代教育评价思想指导下,根据教学质量保证对象和质量保证活动的需要,依据一套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控制、评估和审核,使高等教

育培养的人才、开展的科学研究以及所进行的社会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持续达到预定的目标,以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过程。它是政府的外部保障和学校内部质量控制的有机统一。在外部保证机制上,政府通过建立质量保障平台和外部质量评估,并采取控制、监督和鉴定等措施检查并报告高校履行其职责的情况,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高校质量保障活动的结果和高校对教学质量的关注,向高等教育的有关“利益相关人”提供信任;在内部保证机制上,关注的核心是在高校建立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及对其运转情况进行审查,重点是高校对内部活动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在当今高等教育界,教育质量保障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题,质量保障已成为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的制度体系。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功能 教学质量管理是通过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教学质量保证活动来实现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决定了该体系具有鉴定、监督、导向、激励等多种功能,从而对高等教育起到保障作用,其主要功能如下。 (一)鉴定功能 高等教育管理者根据质量保障体系确立的标准与目标,对教育质量进行评鉴,判断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最低质量标准,是否符合教育规律,帮助教育者分析教育过程的得与失,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有的放矢地改进工作,起到鉴定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

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工作的实践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117411918.html, 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工作的实践研究 作者:卢毅陈晓莹 来源:《时代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09期 摘要: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不仅是高校教育水平、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标志,也决定了国家未来的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潜力和水平。这就要求研究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及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等等。本文进行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工作的实践研究,希望能对我国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研究生质量保障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09.06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注重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研究生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研究生的质量却每况愈下。提高研究生的质量,规范高校培养研究生的保障体系,已经成为高校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让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 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指,高校研究生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要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服务于人民。这个系统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越高,研究生的质量就越高。我们可以从下面几点进行理解: 第一,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些因素都是衡量研究生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第二,对学校教学单位而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保障就是要构建一种可以促进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制度。学校内部的质量体系,就是指学校在不断地追求完美教育质量为中心的指导下,以大多数导师和研究生都参与为基础,来探索一套包括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的体系。 第三,为了把上面的想法变成现实,就需要学校研究时下研究生的教育规律,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程序。 2 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方法 2.1 构建研究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一)评估范围。高等教育审核式评估范围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的定位与目标、高等教育学校师资队伍、高等教育教学资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高等教育学校学生发展、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这几个方面。其中,高等教育定位与目标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地位。高等教育师资队伍主要包括教师结构、教师数量、教师教学水平、教师发展等方面。教学资源审核主要包括教学经费、教学课程资源、教学硬件设施、专业设置、社会资源等。学校培养过程审核主要包括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的开展、课程教学效果等。学生发展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效果、生源质量、学生服务、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审核。质量保障主要包括质量保障体系的审核、质量监控的审核、质量改进审核等方面。(二)评估程序。高等教育审核评估的程序主要包括学校自评、专家审 核评估、结论审议与发布等过程。一是学校需要进行内部审核, 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自我评价,科学客观地对学校教学进行审核 和评估。并且,学校需要认真整理审核材料,按照学校教学的实 际信息有计划地开展内部审核,并撰写自评报告交于评估管理信息系统;二是评估机构应积极受理高校教育评估,及时进入高等教育学校内部进行实地考察,对高等教育学校的教学进行科学的 审核评估。为此,评估机构应明确考核重点,了解学校的基本现

状,并参考学校的内部审核自评报告,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对学校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考察,并编写审核评估报告。而审核评估报告应积极肯定高等教育的成效,并及时指出高等教育的改进方向和改进建议;三是学校应根据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制定科学的改进方案,而教育部门要根据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开展审议审核报告,并发布评估审议。 (一)目标保障要素。一是质量目标对高等教育质量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撑。而高等教育质量目标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总目标是我国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能够反映社会人才需求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还能够反映学生个体的发展,对学生素质提高有着重要意义。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总目标应该符合高等教育的特征,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合作能力、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让学生能够适应我国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实现学生的社会发展。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指某个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对人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方面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适应某个行业的发展;二是质量标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标准。人才培养质量重点强调学生综合素质 的提高,而教学质量重点强调专业教学效果。(二)资源保障 要素。资源保障要素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设

质量保障机制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 一、概述 1、坚持“质量第一”得思想,对产品精益求精,实行专职检验与员工自检、互检相结合、 2、各级管理人员、生产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工艺文件组织生产、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得关系,反对粗制滥造,杜绝不顾产品质量与违反检验制度得行为。 3、加强质量检验得管理,在生产各个环节采取措施不断完善检验手段与检验方法,加强职工得业务素质、 4、各部门应严格遵守各自得职责。 5、品管科负责日常得检验工作,对全公司得产品质量负责。 二、车间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公司得各项规章制度与本车间得有关规定,坚持“质量第一"得方针、 2、结合车间实际情况,组织制订车间方针目标,展开并切实实施,确保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得实现。 3、生产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支持品管人员得工作,严格把好每道工序质量。 4、加强对生产设备得维护与保养,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与生产安全。 5、班前班后要认真做好车间内得清洁卫生工作,保证生产机械设备与生产环境得整洁。

三、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1、概述 设备管理制度得制订与实施,能有效地保障生产正常运行,使生产设备得到保养与维护。 2、设备得选购、验收、安装与调试 2、1当工厂需要新增生产设备时,生产车间应根据生产产品所需,提出设备购置申请,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实施采购; 2.2采购设备到工厂后,机修班应组织人员进行验收、安装; 2.3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调试,调试合格后,正式投入使用。 3、操作工使用、维护、保养规程 3。1操作工在使用设备前应进行技术培训,使设备操作工熟悉设备工艺性能,结构特点,经考试合格后上岗。 3。2操作工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根据设备工艺性能,正确、合理使用设备,不超负荷运转,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3、3加工设备实行专人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得原则,操作工对设备应做到:管好、用好、做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3、4操作工对加工设备应在检修工人配合下,每季度对设备进行一次一级保养工作,操作工还须配合机修车间搞好设备二级保养、4、机修班维护、保养规程 4。1设备台帐得设立及要求 4.1。1设备投入运行前,应对设备进行编号、制卡、登记造册。 4.1.2设备台帐应包括序号、生产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名、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发展策略研究】安大略省高等教育质量保证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发展策略研究】安大略 省高等教育质量保证》 摘要:一、国外的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开放式培养是西方世界最为常见的教育模式,有无有效的质量保证制度是开放式 培养模式能否得以顺利实施的第一关,在美国,教育机构质量保证涉及三种(级)评估,制度是质量的保证,要提高我国高等 教育的质量,必须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 摘要: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构建一套整体 持久的质量保证体系用以指导,控制和调整教育过程。本文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将质量管理的各个阶段、环节、学校各部门控制质量的职能和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而形成的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互相促进的体系,以应对我国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新时期一、国外的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开放式培养是西方世界最为常见的教育模式,有无有效的质量保证制度 是开放式培养模式能否得以顺利实施的第一关。在美国,教育机构质量保证涉及三种(级)评估,一是机构注册评估,二是机构质量保证制度,三是专业质量评估。机构的注册,如同商业机构一样,只是申请办学许可,不反映办学的质量。能够表明高等教育机构办学质量的主要是质量保证资格及资格等级。何为质量保证,简而言之,就是以相互约定的质量标准为准绳,以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估为特点,以质量的连续性提高为最终目的(质量保证手段之一)。也有学者认为,保证的目的是使学校取得校外人士的信心和信任,并进而赢得更好的声誉。美国教育的质量保证对象是所有从事教育培养的机构,负责保证的机构为全美教育学院联合会组成的保证理事会。质量保证又可细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专业单纯型,比如由全美教育学院联合会的质量保证;二是政府拨款进行的相关质量保证。后者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组织的质量保证(在美国很少见);二是政府委托质量保证机构进行的质量保证。政府通过对质量保证机构的保证标准、程 序及工作规范加以认可从而获得对质量保证的间接干预权。通过保证的结果来最终确定政府对教育的拨款额度。美国联邦教育部对教育的政府补贴多数是通过这一手段而实现的。与 美国相比,欧洲很多国家教育机构质量保证系统稍有不同,多数是通过中介机构来实施质量保证。机构质量保证分为机构(学校)质量评估和专业质量评估。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将两种质量评估合二为一。英国于1997年成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该署于1999年11月首次公布质量 评估新框架。2000年开始对42种学科进行质量评估。评估的主要目的是(1)在质量监控与质 量改善上求得平衡;(2)在质量保证的各个侧面维持平衡,直言之,要在依赖外部质量监控手 段和依靠自我质量保证之间维持平衡;(3)追求效率;(4)与其它高等教育政策相协调。教育作 为一个专业,也必将受到英国质量评估新框架的影响。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老年教育的合理定位及发展任务.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老年教育的合理定位及发展任 务 [摘要] 根据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老年教育应确立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合理位置。诚然,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构想和议案中,无论是一体化模式还是相对独立模式,均能看到老年教育的影子。然而,老年教育要确立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合理定位,还需要完成诸如完善老年教育领域自身的体系架构、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理顺管理体制等任务。 [关键词] 终身教育体系;老年教育;合理定位;发展任务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三大教育理念被中国社会认同已有20余年。从1995年《教育法》规定“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到《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全方位推进终身学习”,再到“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铁定为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进而,建设适应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也已经成为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要求,这标志着终身教育将成为我国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因而,根据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 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视野下,各级各类教育都应确立应有的合理地位,其中包括处于教育舞台边缘地位的老年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早日实现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宏伟蓝图的要求。确立老年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合理位置,对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老年教育领域自身的发展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终身教育的体系构建终身教育的理念从导入我国并得到广泛传播以来,终身教育的发展也伴随着政府的推进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而一步步朝着政策化、本土化和体系化的方向迈进。其中特别是在 1995年制定的《教育法》中,终身教育被作为一项国策给予了明确的规定。由此关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讨论,也开始在政府职能部门和学术界展开。这表明,我国对终身教育的推进已经从理念的单纯导入而逐渐上升到了一个全面深化和付诸实践的阶段。“十六大”以后,党和政府更是表现出把国家的意志转变为社会现实,把终身教育理念转化为终身教育行为的决心。在众多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构想和议案中,不外有两种类型的结构。第一类是一体化模式,第二类是相对独立模式。 (一)一体化模式一体化模式,是将我国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这四大板块并列,组成国民教育体系。而终身教育体系首先是在国民教育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对国民教育体系的“检修”,而不是另立门户、另起炉灶。据此,就要求既要发展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正规教育,也要发展成人继续教育、企业教育、社区教育等非正规教育。使社会中各种教育资源得到最广泛的开发和最充分的利用,从而建立起最庞大而又最经济的教育体系。这样建立起来的终身教育体系是具有现代教育基本特点的新型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就等于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终身教育体系不仅表现为终身、教育、生活三个层面社会化的总和,而且表现为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的总和,还表现为各级各类教育在人一生中各个发展阶段、各个素质层面的整合与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