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李志仁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100088,中国北京)

On Building Guarantee System for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Li Zhiren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100088, Beijing, China) Abstract: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s matters of interests to each country.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effectively is common understanding in the world. In China,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quality and to guarantee quality are becoming starting points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building guarantee system for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re developed. The paper discusses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guarantee of higher education, guarantee system for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building of guarantee system.

多年来,高等教育质量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有效地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政府、社会各界、高等学校都从各自的角度积极探求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是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高等教育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高等学校更应积极地从教学的全过程来探求教学质量的保障方法。

关注质量、保障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积极追求教育质量的保障,建立起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我们跨入21世纪后所面临的重大任务。

从世界范围来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技与文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在数量上有着突飞猛进的增长,高等教育与社会生活、经济增长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所承担的社会作用也越来越广泛。高等教育这种数量的增长及作用的扩大,在发展了近半个世纪以后,人们也逐渐感觉到高等教育在质量方面的诸多不足及关注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由此,在80年代中期,世界高等教育开始出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念及相关活动,90年代以来,这类活动得到迅速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影响也很大。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认识、研究与实践都已积极开展起来。现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正需要加强质量保障工作,建立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一、关于高等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教育活动中所必须把握的一个概念,它是人们进行教育活动过程中所追求的一个目标,失去质量意义的教育活动必定是迷茫的、无价值的活动,所以,我们普遍重视教育质量,并把它作为评价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教育质量是一个公认的难以定义的概念,似乎每一个社会成员或机构都有对教育质量的各自看法,迄今为止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并得到公认的教育质量的定义还未出现,研究、探讨与争论仍在进行。但这种情况并不影响人们用各自建立的教育质量的概念去满足教育活动的需要。

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教育价值选择,它涉及的因素很多。如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学校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以及教育自身规律,科学发展逻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教育是一种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活动,它的价值要求必须建立在这两个目的之上,离开了这些目的,教育本身即失去价值意义。因此,教育质量是教育满足上述两种发展的充分程度。

根据这样的教育质量观,可以提出高等教育质量的表述: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机构在遵循教育自身规律与科学发展逻辑基础上,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培养的学生、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满足现在和未来的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充分程度。

这里,培养的学生、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是体现高等教育质量的载体;所培养的人才、产生的科研成果及各种服务满足了社会进步的需要,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两个方面。全面的高等教育质量是这两个方面的满足的充分程度来反映的。在高等教育活动中,教育的自身规律与科学的发展逻辑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实现程度,这种制约是高等教育追求两个需求的满足的内在因素,必须尊重和认真对待。此外,既定的社会条件是对两种需求的限定,也就是说,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时代变化,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必然变化,而教育质量观总是与确立该衡量标准时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相适应的,使教育质量观都与特定的社会条件相联系,都具有特定的内容和标准。因此,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容必须不断地随着社会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才能使高等教育活动沿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人的发展需求服务。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世界各国日益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积极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并开展相关活动。许多国家还把这方面的工作作为本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作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手段。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是以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价为基础,由高等教育质

量保障机构组织同行专家对高等教育机构或者专业进行质量审计和评估的活动。一般地说,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是受到政府的支持与资助,但独立于政府,通过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质量审计与评估,以激励与帮助高等教育机构提高办学质量而依法设立的实体。学生需要高质量的教育,因而社会最关心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高等教育质量鉴定活动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活动,使社会公众真实地了解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以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作为保障对象。由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难以确切定义,在实践中,人们把与高等教育质量有关的因素,都放到一起加以保障,对高等教育机构的输入(条件)、过程(活动)和输出(结果)都作为保障对象。当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手段是高等教育评估,这种评估要对上述三个方面的诸要素作出评价或判断,得出质量结果。评估的对象具体又可分为整个学校,也可是学校中的某个专业或某个学科,甚至是某个学位计划或某个研究项目。评估的内容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等。评估的方法主要是运用高等教育机构的效绩指标,这是一种关于大学效益方面的指标,是专家们事先研制出来的,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广泛采用。

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建立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的基础之上的,一般可分为外部保障和内部保障两个体系。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保障体系是指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专门机构,其成员包括高等教育界与高教界之外的专家。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是领导、组织、实施、协调高等教育质量鉴定活动与监督高等教育机构内部质量保障活动。高等教育质量的内部保障体系主要负责高等教育机构内部的质量保障活动。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和内部保障体系结合起来共同实现对高等教育质量予以保障的功能。

在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政府的态度是积极的,希望通过这个体系使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满足国家与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越来越高的需求,加强对高等教育机构办学的监控。改进办学状况,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使自身健康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机构欢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原因。质量成为连接政府与学校的重要纽带。

对质量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不同角度关注质量保障体系运作的结果。从学术角度评价,成为一流大学、学术成就卓越、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就达到了高等教育的高质量;从管理角度看,达到预定目标,就是追求的高等教育质量;从政府关注的立场看,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包括培养的人才、产生的科研成果、为社会提供的服务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就达到了国家不惜重金投资办高等教育的初衷,这样的高等教育质量就是高质量;从个人观察的角度看,能及时获得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能为个人提供所理想的高等教育场所,能满足个人的个性发

展和今后进入社会的持续发展,为自己提供良好就业和生活前景的高等教育,就是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从高等教育机构自身来看,不断提高,不断进步,通过评估活动不断改进,就是所追求的高等教育质量。种种不同与差异,使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肩负的任务呈现出多样性,都是要顾及到的。

因此,建立一个合适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至关重要,它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质量的重要因素,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四、中介机构的作用

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过程中,涉及到政府、社会、高等教育机构等方面,它们在活动中位置和利益追求的不同,造成错综复杂的关系,需作必要的调适,像其他许多社会活动一样,需要有中介的帮助,来实现调适各方关系的作用,使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能顺利进行。

广泛地讲,“中介”是使双方(多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中介活动是使双方(多方)发生关系的行为;中介机构是一种组织,它能使具有独立的行为能力的双方(多方)发生关系,因此,可以说中介机构是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客体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是通过高等教育评估的中介机构来联系政府、社会和高等教育机构的,中介机构协调政府、社会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关系,组织和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因此,中介机构往往承担起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的任务,受政府的委托和资助,运用审计和评估的方法,开展对高等教育的质量鉴定活动。高等教育评估的中介机构具备独立性、公正性和学术上的权威性,它能客观、独立地实施评估活动,是缓解政府、社会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冲突与矛盾的社会组织。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变得高涨起来,保障其顺利发展的中介机构的作用日显重要,建立中介机构,发挥调适作用的思想越加突出。人们认识到,利用中介机构能协调评估活动,实现评估的一体化,能推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能确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公正性,能推动评估队伍的建设和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中介机构的兴起是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结果,中介机构已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意义重大。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有监督、调控、引导、激励等多种功能,对高等教育起到保障作用。今后在转变政府职能、高等学校自主办学的新体制下,如何加强宏观管理,建立高等学校自我约束机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国尚需

探索的重要课题。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十几年的评估研究与实践,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认识,累积了大量保障质量的评估做法。我国应该在此基础上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在体制上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是今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我国是对高等教育采取中央和省级政府集中统筹管理的国家。在今后的改革中,应以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建立新的管理体制,持续开展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促进高等学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加强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鼓励高等教育工作者投身高等教育事业,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贡献,督促高等学校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新机制等。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将使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进入规范化的新阶段。

21世纪是以质量为发展目标的世纪。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高等学校建设也将进入以质量为先导的发展阶段。我们相信,对质量的新追求,将使我国高等教育21世纪具有更加坚实的发展基础。

“多元”评价机制与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多元”评价机制与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一、指导思想 为保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落实《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我校专业建设委员会与专业教师一起研究确立多元、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制定相应的监控、跟踪、反馈制度,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目的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其任务就是发现偏离于计划目标的误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发生的偏差,从而确保教学任务与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多元性原则。建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引导,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为核心的多元性评价机制。 (三)系统性原则。教学质量涉及教师、学生、教学设施等多方面,同时与学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管理等有关,是一个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由学校、职能部门、专业科、教研室和学生班级等构成一个多层次、纵横交叉的网络,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管理系统。 (四)全程性原则。教学质量主要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质量监控保障系统应能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做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整改过程。

三、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目标 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涉及教学决策、政策执行、质量标准、专业评估、教学评估、毕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信息收集与反馈等。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与相应的奖惩制度。通过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促进学校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四、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实施途径与方法 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包含三个方面:外部教学质量监控、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对问题的跟踪反馈与落实(有效纠正与预防)。 (一)外部教学质量监控 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和行业企业参与评价两个方面。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监督与检查 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宏观层次对学校办学行为、办学规模、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育质量、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的监督与检查。 (1)办学评估。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办学标准和质量标准),按照《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鲁教职字〔2009〕3号,《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分级标准(试行)》鲁教职字[2012]1号,通过系统地搜集学校的主要信息,准确地了解学校实际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

附件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 (试行) 为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简称高职院校)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引导和促进高职院校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升内部质量保证工作成效,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本指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引导高职院校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目标任务 建立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促进高职院校在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基础上,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具体任务是: (一)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促使高职院校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

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二)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在诊改工作的基础作用,促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完善预警功能,提升学校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水平,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三)树立现代质量文化。通过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引导高职院校提升质量意识,建立完善质量标准体系、不断提升标准内涵,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三、基本原则 (一)数据分析与实际调研相结合。诊改工作主要基于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分析,辅以灵活有效的实际调查研究。 (二)坚持标准与注重特色相结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在本方案基础上,依据实际情况调整补充形成省级执行方案。学校可在省级方案基础上,补充有利于个性化发展的诊改内容。 (三)自主诊改与抽样复核相结合。以高职院校自主诊改为基础,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对学校进行抽样复核。 四、诊改与复核 (一)诊改对象与复核抽样 1.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应每3年至少完成一次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新建高职院校可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执行。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自主诊改基础上,每3年抽样复核的学校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4。 (二)基本程序

同济大学教学高质量保障体系

一、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 本纲要将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列为四个主要方面,即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 1.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 2. 教学资源管理 3.教学过程管理 4.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 说明 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一览表 一、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 1.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 1.1 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 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是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 质量要求:由校长主持,明确学校的定位、教育思想观念及本科教育的地位,保证相应的“人、财、物”的投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1.2 质量目标 1.2.1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质量要求: ①由校教务委员会制定,符合学校的定位、教育思想观念及本科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 ②体现在办学中“以学生为本”、实现“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人才 培养模式。 1.2.2人才培养目标

质量目标,也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其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 门人才。人才培养总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子目标: (1)思想道德、文化和心理素质; (2)理论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学科和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 (3)实践训练:实验/写作训练;实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专题报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4)能力培养: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运用知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 理能力、批判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5)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 质量要求: ①由校教务委员会制定,与指导思想相符合; ②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尽量满足学生个人的学习愿望和要求; ③子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并明确具体实施的相关部门;相关学院(系)应对毕业生应达 到的知识、能力要求具体化,在培养计划中反映。 1.3 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符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定位。 质量要求: ①有利于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②促进学校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1.4 职责、权限和沟通 职责、权限和沟通是学校的重要管理职责之一。校内组织机构(行政、学术组织)的职能及 其相互关系(包括职责和权限)应予以规定和沟通,以促进有效的质量管理。 质量要求: ①有适合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所要求的组织机构; ②各组织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明确,相互关系清楚;

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刘楼镇小路店小学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质量做了明确论述,指出: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要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在学校,也迫切需要建立校本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它是确保教育质量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的总和。伴随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更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以人为本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制度化、系统化的管理措施,助推学校教育质量的良性循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 1、校内质量保障领导小组(校长办公会议) 教育质量保障小组是学校质量管理的基础建设,学校质量保障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其主要职责是加强对教育质量保障实施过程的动态管理,加强对德育、教学、课程以及各年级组、教研组实施教育质量保障的监督、检查、考核、反馈、调控。学校教育质量保障小组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定期召开办公会议,研究阶段性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制度,改进方法,保障学校教育质量的内在稳定和不断提升。 2、质量保障家长委员会 各年级推选有教育经验及组织领导能力的家长,建立教育质量保障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定期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讨论分析学校的教育质量,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3、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任课教师 教导处全面负责校内教育质量保障管理体系的基本运作。教研组基于学科特点,把握学科标准,实施学科教研。年级组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和发展规律,合理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教育实践。备课组结合学科和年段要求,将教学目标转化为预设的课堂、教学过程和进度。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个性化实施教育教学,并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和辅导。二、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德育保障体系的构建

本科教学指导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精心整理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专项评估 全校各教学单位: 为全面了解我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不断完善我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增强质量保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评建工作安排,决定对各单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专项评估,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1. 培养标准是学校针对人才培养目标所制定的各个方面(如学生应达到的标准:思想品德标准、能力标准、知识标准等)、各个教学环节(如理论课教学质量标准、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等)的基本要求。不同专业因培养目标不同,培养标准也不一样。 1.3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标准、培养规格、知识结构、

课程体系、主要课程、学制学分、毕业条件、授予学位等。 基本要求:培养方案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能够很好地体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应建立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审批程序,以及监控和评审制度;应保证得到有效的执行。 2.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本院部为人才培养所提供的所有软件、硬件条件,例如,教师、实 ;符 基本要求:应以学生需求为服务宗旨,为学生提供恰当并充足的学习资源,图书、实习、实践、实训基地、校外教学资源的利用等能够满足人才培养要求,并建立全方位的学生学习支持系统。 2.3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主要体现教学经费的管理使用。 基本要求:教学经费在本科性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上,保证持续增长并有效使

用。 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形成过程,由各个教学环节组成。教学环节对培养质量的形成起着基础性作用。 3.1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包括备课、讲授、讨论、作业、答疑、考试等,理 用。 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以及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4.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保证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质量的一种手段。质量管理通过对影响质量的要素进行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质量监控、质量评估、质量分析后,进行持续性地质量改进。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纲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纲)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李志仁 一、高等教育质量及其质量保障 (一)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机构在遵循教育自身规律与科学的发展逻辑基础上,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培养的学生、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满足现在和未来的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充分程度。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以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价为基础,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组织同行专家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质量审计或评估的活动。目前的评估体系有三种类型:A. 以中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B. 以英国为代表的半官方主导型,C.以美国为代表的民间主导型。 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及教学质量保障。 (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个综合化的概念,衡量教学质量高低是包括教学、学习及质量管理的一组综合指标,教学质量是渐进、累积而形成的。 影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因素来自三个方面:A. 教师和学生(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学生的入学基础、学生的智能水平、学生的学习态度),B. 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C. 教学管理水平。 教学质量管理是通过不断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内部和外部因素,通过科学的评价,分析教学质量,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网络,从而营造并维护良好的育人环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质量保障 1.什么是教学质量保障 广义上讲,教学质量保障是指为实现既定的教学质量规格要求,学校必须具备的办学条件和实施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狭义上讲,教学质量保障一般指教学质量控制。 2.教学质量评估的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泰勒模式) 2)CIPP模式:Context、Input、Process、Product 3)发展性评价模式 3.教学质量评估的内容 1)课程评估 (1)课程与课程评估 课程:广义的-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狭义的-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课程评估:根据学校育人目标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计划的规定和要求,对课程教学活动及其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专项评估全校各教学单位: 为全面了解我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不断完善我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增强质量保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评建工作安排,决定对各单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专项评估,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估内容 本次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各教学单位各专业(含方向)的质量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质量管理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各包括3个二级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1.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即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总规划,它确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预期,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构建知识体系、配置课程资源的基本依据。各专业应依据学校办学定位、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培养目标。 基本要求:各教学单位要树立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准确进行人才培养定位,科学、合理地确定每个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明确人才服务面向。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应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充分体现国家、社会及学生的要求与期望。 培养标准 培养标准是学校针对人才培养目标所制定的各个方面(如学生应达到的标准:思想品德标准、能力标准、知识标准等)、各个教学环节(如理论课教学质量标准、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等)的基本要求。不同专业因培养目标不同,培养标准也不一样。 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标准、培养规格、知识结构、课程体系、主要课程、学制学分、毕业条件、授予学位等。 基本要求:培养方案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能够很好地体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应建立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审批程序,以及监控和评

关于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关于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摘要: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建立教学质量长效机制的关键。本文论述了高校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涵,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阐明了高校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结构。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涵现状支持条件 一、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涵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建立一套科学完善、并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高校部自身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政府、社会通过对高等学校认证、评价等措施而建立的外部质量监督体系。高校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高校通过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质量管理程序、制度和规章,运用测量和评价等手段。整合部各类教学资源,从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能符合社会、个体、学校的需要,同时“形成一个完整的培育组织学习系统。构成一个在质量上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 二、现阶段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依赖于对教学活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辅以物质奖励形式的激励。客观地讲,以监控为主的教学

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教学过程的测评和监控、教学管理效率的提高、教学质量意识的加强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它的不足。 (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真正目的被掩盖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目的是为了鉴定、考核老师,还是推动、改进教学?是为了选拔、淘汰,还是发展教育?前者侧重于鉴定等级、区分优劣、排列名次;后者侧重于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改进教学。这才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真正目的。前者是以监控为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对稳定和保证教学质量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国外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比较成功的经验分析来看,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必须淡化评估的鉴定性和评比性功能,强化过程性和反馈性,促进教师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二)监控产生的“负效应”挫伤了教师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 教学效果的滞后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监控信息的样本量,师生之间、教师之间、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之间公正意识的状况,都影响着教学评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无论是学生评教,还是专家或领导评估,都要对教学作出量化评估,其准确度不可能不产生偏离.如果偏离过大.就会挫伤教师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因为,第一,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不足以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第二,有的教师很可能会因此而讨好学生,放松对学生的要求;第三,有的学生打分随意、不严肃;第四,不区分课程性质、课程与专业培

高职院校诊改实施方案: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 为深化学院综合改革,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2015〕2号)和《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精神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完善目标体系、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提高社会、用人单位、家长、学生等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制定各类规划为基础,以自主改进和持续创新为动力,建立基于信息化的常态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全覆盖、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

三、目标任务 以制定完善各类规划为基础,以目标、标准和制度体系建设为目标,建立基于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改的工作机制,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为基础,以校本数据平台建设为支撑,建设智能校园,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突出“服务”价值取向,坚持“学生为本、规范创新”的质量理念,培育以自律、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院质量文化,实现各部门和师生的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改进、自我发展,持续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具体任务是: (一)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根据学院章程、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修订专业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学生全面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遵循高职教育办学规律,完善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工作绩效、考核激励,完善相关质量标准和制度,并以此为依据开展自主诊改工作。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构建起覆盖全员、贯穿全程、纵横衔接、网络互动的常态化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体系。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doc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专项评估 全校各教学单位: 为全面了解我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不断完善我校教学质量保 障机制,增强质量保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评建工作安排,决定对各单 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专项评估,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估内容 本次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各教学单位各专业(含方向)的质量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质量管理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各包括 3 个二级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1.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即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总规划,它 确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预期,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构建知识体系、 配置课程资源的基本依据。各专业应依据学校办学定位、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确定 培养目标。 基本要求:各教学单位要树立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准确进行人才培养定位, 科学、合理地确定每个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明确人才服务面向。人才培养目标确 定应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充分体现国家、社会及学生的要求与期望。 培养标准 培养标准是学校针对人才培养目标所制定的各个方面(如学生应达到的标准: 思想品德标准、能力标准、知识标准等)、各个教学环节(如理论课教学质量标准、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等)的基本要求。不同专业因培养目标不同,培养标准也不一样。 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开展 教学活动的依据。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标准、培养规格、知识结构、 课程体系、主要课程、学制学分、毕业条件、授予学位等。 基本要求:培养方案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能够很好地体现 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应建立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审批程序,以及监控和评

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刘楼镇小路店小学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质量做了明确论述,指出: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要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在学校,也迫切需要建立校本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它是确保教育质量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的总和。伴随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更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以人为本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制度化、系统化的管理措施,助推学校教育质量的良性循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 1、校内质量保障领导小组(校长办公会议) 教育质量保障小组是学校质量管理的基础建设,学校质量保障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其主要职责是加强对教育质量保障实施过程的动态管理,加强对德育、教学、课程以及各年级组、教研组实施教育质量保障的监督、检查、考核、反馈、调控。学校教育质量保障小组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定期召开办公会议,研究阶段性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制度,改进方法,保障学校教育质量的内在稳定和不断提升。 2、质量保障家长委员会 各年级推选有教育经验及组织领导能力的家长,建立教育质量保障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定期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讨论分析学校的教育质量,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3、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任课教师

教导处全面负责校内教育质量保障管理体系的基本运作。教研组基于学科特点,把握学科标准,实施学科教研。年级组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和发展规律,合理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教育实践。备课组结合学科和年段要求,将教学目标转化为预设的课堂、教学过程和进度。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个性化实施教育教学,并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和辅导。 二、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德育保障体系的构建 1、加强实务培训,注重有效性 学校每学期开展有针对性的班主任全员培训活动,提高师德师能。近两年来,我们连续开展了“如何处理偶发事故”、“班级文化建设”、“家校沟通艺术”、“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为主题的教师实务培训内容,通过“案例回放”、“头脑风暴”、“合作策划”、“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思维碰撞,分享经验,帮助班主任团队在学习先进育人理念的同时,提升育人智慧。 2、家校形成合力,注重常态化 学校注重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教育合力。班主任开通微信家校沟通平台,注重家校携手,使德育工作常态化;专人对行为偏差生开展针对性的指导。 3、完善评价机制,注重全面化 近两年来,学校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标准。在教师层面,修订了《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坚持“以人文本”的理念,从班级常规管理及自身发展两方面对班主任的工作进行评价,对班主任的考核更趋全面;对学生的期末表彰,在以往只设“好苗苗”、“优秀队员”的基础上,增设了孝敬长辈、诚实守信、关心集体、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在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做了初步的探索,主要包括教学质量目标体系、教学资源保障体系、教学过程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持续改进体系五个子体系。 0、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新建本科院校数量迅速增加。这些新建本科院校的诞生在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之外,也让我们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建设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保证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其可持续发展。1、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意义 升本后,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尽快达到本科教学要求,在参照老本科院校的做法并结合本校实际的基础上都初步建 立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采取积极鼓励已有教师提升学历和引进优秀人才等措施,使教师队伍的数量不断增加,学科结构、年龄结构渐趋合理化,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数在教师总数中的比例逐步扩大;在本科新专业检查、学士学位授予权审核、本科水平评估等项目的推动下,通过升本后的持续建设,使学校的办学条件有所改善。

尽管如此,新建本科院校与老本科院校及重点大学的办学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诸多影响教学质量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如:在专科教育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思维定势,难以适应和满足本科的办学要求;对本科教育环节不熟悉,对本科教育管理尚处于“仿真”阶段;缺乏本科教学经验,在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学术水平等各方面都与本科教育教学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学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等。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是新建本科院校抓住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利用监控机制,对教学工作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和工作状态的信息进行反馈,使教学工作得到控制,实现教学质量规X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2、新建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构建和实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仅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内在需求,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工程。二级学院是高等学校的二级教学单位,属于一线的教学组织部门和质量监控部门,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许多高校都对教学质量的保障和监控予以高度重视,建立了校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但在二级学院的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建设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机械学院根据自身的特点,积极探索,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其主要包括“教学质量

##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自我诊断报告(201812)_201904230816491

****职业技术学院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自我诊断报告 一、学校诊改工作概述 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是贯彻执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 号),落实职业院校教育质量主体责任,加快建立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学院从 2016 年 9 月开始,按照“55821”理念,在区内率先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 (一)贯穿五横五纵,建立体系机制 1.建立领导机构,完善组织体系 成立由学院院长亲自挂帅的诊断与改进工作领导小组和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学制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学院党委领导,院长指挥,质量管理委员会全面协调,行政职能部门保证质量提升,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质量保证体系设计、考核诊断、质量监控,学院各部门,全体教职工都是质量生成主体的质量理念。 2.构建质量管理体系与信息反馈调控机制 在学院二级部门建立质量督导工作小组。构建学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督导办公室——质量督导工作小组三级质量保 —1—

证的责任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与反馈新机制。 3.构建常态化的质量管控机制 学院质量管理办公室、纪检监察室、审计室依照工作权限,利用网络现代信息手段及各种日常人工巡查相结合的手段,常态化的对行政、教学部门开展内部质量管理与质量督导。 (二)定目标建标准,夯实诊改基础 1.定目标。以创建优质校为目标,以“六个一流”为主攻方向,以“五大发展战略”为重要抓手,统筹推进基础办学条件改善工程、智能化校园建设工程等“九项建设工程”,制定由学院总体规划、9 个专项规划和 12 个院系(部)子规划组成的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目标体系,找准诊改工作起点。 认真分解规划任务以及高等职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形成年度目标链。在此基础上,按照“五有” 标准将年度工作任务细化落实到各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层层抓落实。 2.建标准。认真梳理岗位工作职责、制定和完善岗位工作标准。并按照“下有底线,上不封顶”的原则设置好标准,在固化、完善已有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等各个层面的标准,先后制订与完善了专业调研标准、专业资源配置标准、标杆分析标准、学生全面发展标准、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等标准,并持续 —2—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顶层设计方案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 为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简称高职院校)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引导和促进高职院校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升内部质量保证工作成效,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本指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引导高职院校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目标任务 建立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促进高职院校在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基础上,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具体任务是: (一)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促使高职院校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二)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在诊改工作的基础作用,促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完善预警功能,提升学校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水平,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三)树立现代质量文化。通过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引导高职院校提升质量意识,建立完善质量标准体系、不断提升标准内涵,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2-

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一、构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诸多的不足,在构建和完善教育保障体系时应遵循体系内部自身发展的趋势特点,按照一定的原则来完成。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过程是全过程、全方位、全人员的科学管理的过程,具有系统性、协调性、动态性等特点,解决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遵循这些基本的要求和以下的几项原则: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指高校在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应系统全面考察与教学质量相关的各个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保障体系能包括对影响教学质量各要素、教学过程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的保障成分,并确保这些要素形成有机整体。贯彻系统性原则,主要把握三个方面:首先,一个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构成成分上是完备的,能包括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要素,体系中的制度规范也应该是明确的、全面的;其次,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是孤立或是简单的叠加,而应该是相互联系的,应该使各组成部分相互补充完善;最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具有通用性,一所高校所设置的院校、专业都比较多,且教学过程还具有动态性特点,因此在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要提取共同要素,使其具有公用性。 目标性原则。目标性原则指在构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要紧紧围绕质量控制进程,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来实现教学目标。目标性原则是全面构建实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首要条件。为此,一方面在质量保障体系中,要建立具体明确的定位机制,并制定相应的评价反馈机制,以预防目标的偏离;另一方面,要落实管理,从领导层、监督层到执行层,要层层明确职责、

落实责任、权责分明,确保达到教学质量目标。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指的是高校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以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把握教学质量不断改进、持续发展的本质,建立能及时反应教学质量需求和质量发展变化过程的质量体系。贯彻持续性原则,首先要坚持持续提高质量的发展管理观,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永恒的主体,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定任务。其次要注重教学的持续性,在教学过程中,各个阶段、各门课程甚至各个教学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不能割断彼此之间的联系,应将各要素纳入质量保障体系中,形成教学质量的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什么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理论的概念和方法,把质量管理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职能组织起来,对人才培养活动实行体制化、结构化、持续化的监控,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诊断,形成的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又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能够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稳定的、有效的质量管理系统。具体落实到高校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包括教学目标体系、高校的课程体系、高校师资体系、评价体系等。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就要保障这些子系统的有效和谐发展。目前,高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体现于对教学过程和质量的评价。在精英教育模式下,这种方法对加强高校的教学管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终身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潮流的到来,目前

高职院校诊改实施方案:滨州职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docx

滨州职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 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 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 2015〕2 号)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 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 2015〕 168 号)要求,推动学院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建立教学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制度,明确学院诊改试点工作要求与安排,不断提升发展能 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现状分析 自建院以来,学院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两次人才培养工作评 估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推动下,巩固和提升教学中心 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增强教学保障 能力和服务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全面提高。在看到成绩 的同时,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也亟待解决,这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体师生员工的质量意识还有待进一步 加强,质量保证尚未内化为自主、自觉行为,全面质量管理的 文化在学院文化中渗透不够、普及不够;二是学院的质量保证 主体责任有待进一步落实,质量保证的组

织架构、目标标准、制度流程、诊改项目等要素尚待进一步构建和完善,质量诊断与改进的程序与方法尚未运用和实施;三是学院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为薄弱,校内各系统之间统一身份认证、数据标准、信息门户尚未实现,各项教育教学数据的适时性、准确性、完整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围绕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利益相关方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构建包括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学生教育、行政管理与后勤服务等领域在内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质量管理,切实发挥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主体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不断提升发展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两区一圈”建设以及滨州市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三、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落实学院教育质量保证主体责任,健全质量保证组织系统,制定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及其他子规划,完善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各层面的质量标准和制度体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 为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促进学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和《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 168 号)《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苏教高﹝2016)9 号),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教职成〔2015〕9 号)《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苏发〔2010〕 11号)等文件精神,以建立目标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 的工作方针,遵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内在规律,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建立自主性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常态化的质量保证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机制,为实现学院“人才培养质量高、技术技能积累多、服务社会声誉好”的办学目标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常态化诊断与改进 机制,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诊改工作涵盖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和监督控制等五个系统,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工作融为一体,部门及全体师生员工均为诊改主体,充分体现“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可控性原则:遵行 SMART 原则(具体、可测、可达、相关、时限),系统设计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的质量目标和标准。 (3)科学性原则:诊改工作针对不同层面(主体)确定科学合理的诊改内容、周期和方法。 (4)客观性原则:诊改工作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及相关信息分析为基础,实事求是地开展诊改。 (5)持续性原则:建立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与诊改运行机制有效且可持续。 三、思路与目标 借鉴全面质量管理(TQM)、目标管理、知识管理、卓越绩效管理等理论,以考核性诊改为抓手,以标准与制度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校本数据平台建设为支撑,形成内外结合的全方位、多元化质量保证机制,确立“以生为本、人人成才”的质量理念,培育以自律为主要特征的学院质量文化。 以学院“十三五”规划制定的一系列目标为依据,确立质量目标和标准,建立“五纵五横一平台”为基本框架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提升”管理与运行流程,形成常态化、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 —2—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教育质量是高校核心竞争力所在,构建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论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和基本功能,从强化质量保障意识、加大教育投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提出健全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新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途径 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的培养也随之转入“大规模生产”时期,发展数量与确保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出来,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已刻不容缓。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 “质量保障”一词源自英文(QualityAssurance),“高等教育质量保障”(QualityAssuranceinHigherE-ducaiton)这一术语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高等教育质量文献中被普遍采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就是在现代质量管理和现代教育评价思想指导下,根据教学质量保证对象和质量保证活动的需要,依据一套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控制、评估和审核,使高等教

育培养的人才、开展的科学研究以及所进行的社会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持续达到预定的目标,以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过程。它是政府的外部保障和学校内部质量控制的有机统一。在外部保证机制上,政府通过建立质量保障平台和外部质量评估,并采取控制、监督和鉴定等措施检查并报告高校履行其职责的情况,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高校质量保障活动的结果和高校对教学质量的关注,向高等教育的有关“利益相关人”提供信任;在内部保证机制上,关注的核心是在高校建立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及对其运转情况进行审查,重点是高校对内部活动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在当今高等教育界,教育质量保障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题,质量保障已成为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的制度体系。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功能 教学质量管理是通过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教学质量保证活动来实现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决定了该体系具有鉴定、监督、导向、激励等多种功能,从而对高等教育起到保障作用,其主要功能如下。 (一)鉴定功能 高等教育管理者根据质量保障体系确立的标准与目标,对教育质量进行评鉴,判断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最低质量标准,是否符合教育规律,帮助教育者分析教育过程的得与失,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有的放矢地改进工作,起到鉴定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