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旱涝灾害研究的近期进展_喻光明

我国旱涝灾害研究的近期进展_喻光明

我国旱涝灾害研究的近期进展_喻光明
我国旱涝灾害研究的近期进展_喻光明

我国旱涝灾害研究的近期进展①

喻光明

(地理系)

摘 要 在旱涝灾害研究中,我国许多学者近几

年来作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和探讨。本文

试图从历史时期旱涝灾害时序变化规律

研究、旱涝灾害形成机理和触发机制研

究、灾害损失估算研究和灾害预报与防

治对策研究等四方面介绍我国旱涝灾害

研究的近期进展,并试图探讨今后的研

究方向和这一研究领域的生长点。

关键词 旱涝灾害;基础研究;近期进展;中国

0 引 言

旱涝灾害是我国季风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随着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深入,我国旱涝灾害研究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旱涝灾害研究涉及气象、水文、地理、农业等学科的众多学术领域,在这些学科中,许多研究者从自己专业角度出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由于涉及面广,学科资料分散,因而一般很难窥其全貌。本文结合作者近几年来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及积累的资料,试图综合评价这一领域研究的近期进展。

旱涝灾害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四个基本问题:一是历史时期旱涝灾害的时序变化规律;二是旱涝灾害的形成机理和触发机制;三是旱涝灾害的损失估算;四是旱涝灾害的预报防治对策。国内在这几个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本文以此为线索,探讨了旱涝灾害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旱涝灾害研究的若干生长点。

1 历史时期旱涝灾害的研究

1.1 历史资料的量化处理及旱涝分型研究

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年际变率大,江河众多,河流冲积平原和河流三角洲地势低平,因而历史上洪涝灾害频发。《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1]的编绘对抢救历史文献和研究我国的旱涝灾害起到了重要作用。

习惯上把历史资料记录中记载的旱涝灾害划分为五个等级:涝、偏涝、正常、偏旱、旱。各等级的降水量标准各地不一样,北京气象台规定[2]:年降水量R≥800mm为涝;625mm≤R≤800mm为偏涝;465mm≤R ≤625mm为正常;300mm≤R≤465mm为偏旱;R< 300mm为旱。对于江汉平原,习惯上规定:大涝,日降水量≥200mm;或三日降雨量≥300mm;中涝,日降雨量≥150mm,或三日降雨量≥250mm;小涝,日降雨量≥100mm,或三日降雨量≥150mm,还有一种详细的等级划分方法[3],把旱涝史料和实测降水量资料划分为7级40种灾情组合,并对文献记录作如下量化处理: d旱=1/2d大旱=1/4d特旱;f水=1/2f大水=1/4f特水。即把旱灾年、大旱年、特大旱年、正常年、水灾年、大水年、和特大水年的相当年降水量距平值分别规定为-0.25、-0.5、-0.75、0、0.25、0.5、1。对有降水资料的序列,根据季节降水量(Pi季)占多年平均降水量(P季)的比值大小及受灾面积多少,采用水文界习惯的划分方法:春季、冬季,湿润系数e=Pi季/P季=1.0~1.3时为水灾,e>1.3为大水;夏季和秋季,e=1.1~1.4为水灾,e>1.4为大水;特大水年规定为e=2.0~2.3。对于旱涝指标的确定,还有其他一些提案[4、5]。其中,结合特定区域的特定生产方式的讨论更多[6、7]。对于历史时期旱涝演变规律的认识,主要来自于旱涝分型的研究;旱涝分型具有时效性,用最优分割法可以确定旱涝分型的时效尺度[8];利用旱涝县次可以建立历史时期旱涝指数序列[9];旱涝分型研究在认识区域气候历史时期演变规律上有积极的意义[10],尤其是在周期率与突变特征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11、12]。干旱指标的研究也有一些进展,通过干旱指标的研究也可以认识气候的跃变规律[13、14]。

1.2 近五百年来旱涝灾害的研究

近五百年来旱涝灾害的研究是最近一个时期旱涝灾害研究热点之一,1975年10月下旬在长沙召开的“全国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会议”就这一论题作了较充分的交流[15]:北京市近五百年曾有六次干湿波动,平均波长为80年,但多雨期一次比一次缩短,少雨期则一次比一次增长,在百年左右周期的尺度上,旱化趋势很明显;就我国东部季风区而言,近五百年(1401~1900)来华北冀鲁二省干湿变化基本一致,长江中游鄂、湘、赣三省干湿变化亦相同,渐与闽台相仿,广东与广西的差异超过了广东与福建的差异,苏、皖是旱涝变化较为繁感的地区;保定地区近五百年降水量百位数序列的主要周期为20年、5年和准二年;根据各站逐年的旱涝级别,目前已绘制了华北及东北地区近505年逐年的旱涝等级分布图,并用分枝分析法定出了6个型。

人们试图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研究近五百年来气候的旱涝变化:黄帝陵古柏年轮样本研究表明,陕西近500年的气候变化经历了旱、涝期各三次,而且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108~118、59~63、29~39、24~26、9~11、2~3年的周期变化[16];用旱涝面积指数可将广东地区510年(1470~1979)的气候变化划分为3个一级干湿期和10个二级干湿期,将广西划分为4个一级干湿期和9个二级干湿期[17];相关分析表明,长江下游近500年的旱涝变化存在2~3年、5~6年、7~14年, 17~20年和27~32年的显著周期,它们分别与低纬大气环流的准2年振荡、6年左右的厄尔尼诺现象(El N ino)、太阳活动的准11年周期以及36年左右的南方涛动相对应[18];根据旱涝演变中盛行7~8年周期可将山东1470~1985年的旱涝演变划分为60个气候时段,用模糊判别法可将其归纳为5个气候阶段[19]。我国(100°E以东地区)近500年来旱涝有2~5年、11~13年、20年和30年左右的周期,形成了多层次的旱涝振荡;本世纪以来,我国各地旱涝变化是近500年来旱涝变化中的一次波动,在这次波动中,干的趋势有所增长;各区近500年来都有7次左右干、湿交替,进入本世纪各区一律转入干期[20]。

全国各地关于近五百年来旱涝灾害的研究还有许多报道[21~24]。总的来看,我国近500年来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是南方大于北方,东部大于西部;湿期延续的时间是南方长于北方,东部长于西部;从演变的趋势上看,湿期在变短,干期在增长,近代气候有旱化趋势。

1.3 其他时间尺度的旱涝灾害研究

对于更长时间尺度的旱涝变化研究,由于历史记

第17卷第3期 咸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8月

① 收稿日期:1996—09—19

录的详尽程度不一而存在许多困难,要恢复气候变化

序列,研究旱涝演变规律必须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

根据冰川、地质、沙漠、湖泊、树木年轮及历史文献记录等历史气候研究成果,可恢复我国西部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序列[25];把历史文献资料分析同旱涝级别的划分与同期实测降水量建立关系,可恢复中原地区近

2200年来相当年降水量变率的时序,结合近代分析方法,还可研究中原地区近5000年来降水量的变迁[3];荆江地区近2000年来可分为8个洪涝灾害期,洪涝灾害期的延续时间趋于拉长,灾害期之间的间隔趋于缩短,今后洪涝威胁不但不会有明显好转,而且有可能变得更为严峻[26];采用平均湿润指数1.24为界可把我国东南地区近2000年划分为长短不等的10个旱期和10个湿期[27];利用树木年轮学的方法,可给出西安近600年的旱涝指数曲线[28];应用马尔科夫链和门限自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历史时期旱涝游程具有较大的相关性[29][30]。

近百年来以及更短时间尺度的旱涝变化研究多偏重于机理分析(如后所述),在时空变化方面也有一些报道:采用移动平滑法、差积曲线法、自相关分析法、谱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综合研究表明,近百年来长江水旱变化的双振现象似乎与Baur的“太阳指数”双振动有关,且长江干旱年常常伴在El Nino现象出现之后[31];黄河流域[32]及河南省[33]近百年来旱涝灾害的时空变化及突变规律以及我国近百年来的雨量变化[34]均见诸报道。对湖北省近40年旱涝的轻重程度[35]及陕西省近30年夏季旱涝[36]也有一些研究。

2 旱涝机理分析

通过对渍害机理[37]及渍害田生态特征[38]等的一

系列研究,我们认识到: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中的活跃

因素在演变过程中发生灾害性耦合的表现,是自然环

境结构特征的本质反映[39~40]。旱涝灾害的形成是承灾区人类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和气候、植被、土壤、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促使地表水动态和地下水动态发生灾害性耦合的结果[41]。影响我国旱涝变化的因子很多[42],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作用,造就了我国气候旱涝变化的独特规律。

2.1 季风环流影响

季风环流的变化是造成我国旱涝灾害的主要原

因,近年来的系列成果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关系[43~44]: 1973~1979年850、500及200百帕三层热带网格点上的U、V、T资料分析表明,初夏东半球低纬地区过赤道偏南气流的强弱与长江中下游梅雨期旱涝显著相关,并可看作是先兆,即过赤道气流为多通道型,南风分量强,水汽输送丰盛,梅雨期易出现涝,反之则旱;6~8月,若用对流层中季风气流代表季风,则江南将由西南季风影响逐渐转为东南季风影响,两者相互消长,西南季风强,长江中下游主涝,东南季风强则主旱,因此,西南季风的强度指数可以作为长江中下游雨量和旱涝预报的指标;长江流域洪涝年西风急流轴位置比干旱年偏南5个纬距,东、西风急流的强风中心比干旱年偏强、位置偏东,洪涝年在105°E通道上的越赤道气流比干旱年明显,并有一周的振荡周期;在东亚季风区,洪涝年辐散中心比正常年偏西,且有明显的正常经圈季风环流,干旱年比正常年偏东,且季风经圈环流不典型;东亚北半球的季风系统洪涝年比干旱年偏南7~8个纬距,但在南半球澳大利亚冷高压的位置只有在东西方向上略有偏离;初夏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量的多少与4~5月30°N附近、110°~130°E区域内夏季风活跃程度有显著关联,若这一区域内南风分量明显较常年偏强,则对应该年的梅雨属于涝年,相反,较常年偏弱则属于旱年。此外,驻波的路径与我国东部地区的旱涝特征有着明显的遥相关[45]。

从大气运动的角度上看,东亚大气环流异常是引起我国夏季旱涝的重要触发机制[46],在江淮地区、长江中下游[49]、海河流域[50]及福建沿岸[51]季风异常对旱涝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

2.2 海温场效应

海温场异常是促使大气环流异常从而引起我国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大范围地区持久性旱涝灾害的形成,往往是大气环流异常变化与持续所引起的[52]。东亚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除与长波和超长波异常有关外,在大气-海洋耦合系统中,海洋对大气的影响,尤其是海洋大范围持续的海温场异常变化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过去对季风和季风环流的结构及其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与旱涝的关系研究,大多是从季风环流与整个北半球大气环流变化及异常的角度进行的,对海温场变异与旱涝灾害相关关系研究不多。最近的研究表明,梅雨期季风环流异常与北印度洋及南海同期海温场异常变化有密切联系,前期海温场异常变化与持续是形成梅雨期海温和季风环流异常及梅雨期旱涝的重要原因之一,前期海温场异常对梅雨期旱涝影响通过季风环流来实现[53]。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降水的丰欠和西太平洋副高、南海高压及北印度洋、南海的海温距平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秋、冬季北印度洋和南海的海温场分布型对涝梅或旱梅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暖水型指标涝梅,而冷水型则指示旱梅[54]。对流圈加热场特征与我国江淮流域同期旱涝关系密切[55],海气相互作用对长江上游汛期水量有显著影响[56]。

在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方面,近年来人们注意到了厄尔尼诺现象和南方涛动(EN SO)对大气现象和大气过程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与我国东部的旱涝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在影响机理和相关关系研究方面都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ENSO对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影响显著[57],它与一系列全球灾害性天气气候现象有关[58],也影响着我国的天气气候[59];近400年来南方涛动与我国东部旱涝变化显著相关[60],我国5~8月降水量与南方涛动指数隔年遥联[61],上年6月南方涛动与江淮流域夏季降水趋势隔年遥联[62],南方涛动与我国盛夏季风雨北进程度存在着年际遥联[63]。

2.3 其他因素影响

旱涝灾害是多因子灾害性耦合的结果,因此,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灾害的形成原因及与其他因素的成因联系。研究表明,我国受旱县数的演变趋势与太阳活动行星周期(170~180年周期)的演变趋势之间的关系大致是相反的[64],在太阳活动行星周期的减弱阶段,受旱县数有增加趋势,而增强阶段受旱县数相应减少。太阳黑子的11年活动周期志旱涝变化明显相关,天文周期与长江流域旱涝的变化关系密切[65]。为了研究天体运动与旱涝的成因联系,有人用耗散结构理论来解释日食形成旱涝的机制[66]。

旱涝灾害明显地受着区域自然环境的制约,在黄河下游平原,高坡易旱而没有涝碱灾害,缓坡会出现轻度的涝碱灾害,低平坡地旱、涝、碱的威胁都很大,洼地粘重、通透性差、持水量大和释水量小以及表土贮水库容浅小等不良土壤物理特性是成涝的内因[68]。在江汉平原重涝往往出现在堤垸结构的碟型洼地中[69]。

值得指出的是,人类活动也是造成旱涝灾害的重要因素。森林破坏、排干沼泽、不合理的农业管理、都市化地区的扩大及河漫滩地的不合理利用等都会影响水分循环,从而导致旱涝灾害;在有冰期的河流上修建水电站、大坝的决口等会直接导致涝灾。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多等一系列变化,今后世界气候的变化有可能增多异常,长江流域的降水有可能更不稳定[26]。一些大型水库及水电站的运行已经对

69

第3期 喻光明 我国旱涝灾害研究的近期进展

下游洪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70]。

3 灾害特征与损失评估

旱涝灾害不是一种简单的气象灾害,而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态灾害。它的灾害特征除了有作物减产、人员伤亡和房屋及工程设施的毁坏表征外,由于旱涝而引起的环境灾变也是不容忽视的。

3.1 涝灾的生态效应

涝灾不仅造成水对作物生长影响,而且造成作物生长环境灾变。在淹水条件下,大量水溶性有机物质可为胶体所吸附或遭受分解[71];永久性及长期渍水的水稻土中,铜的供给及铜肥效果均受到抑制[72];植物肥料对淹水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有明显影响[73]。淹水条件下,碱性环境中的Eh和rH2值下降,活性M n和P含量上升;溶液Ca/K比下降;酸性土壤淹水后,有最大的■pH/■t值,对pH缓冲最小,但很快趋于稳定;嫌气环境引起的缺氧、CO2过多以及土壤物理性质的恶化和有毒的无机、有机化合物的积累都对植物产生不利的影响[74]。湿地及湿地农田生态系统由于经常受到涝灾的侵袭而出现了一定的灾变特征[75,76]。

3.2 涝灾对作物的影响

涝灾是直接引起作物减产的一种灾害现象,旱涝灾害与粮食产量增减趋势显著相关[77、78]。水稻孕穗期对淹水最为敏感[79]。实验表明,涝灾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与水的流动性、水的混浊度及作物的种类、生长阶段、淹水历时、淹水深度等因素有关[80]。降水历时及降水强度是农业生产丰欠的重要影响因素[81],80年代四川的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82]。

3.3 洪涝灾害损失估算

洪涝灾害不仅造成作物减产,而且还可能引起房屋倒坍、市政工程设施毁坏,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可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如果没有提防的保护,武汉市青山区1983年的洪水损失将达到11.74亿元(固定资产原值)或10.57亿元(固定资产净值)[63];在按计划分洪条件下洪湖分蓄洪区的分洪损失价值为27.5亿元,综合损失率为62%,按自然面积平均,每平方公里约为99万元,按耕地面积平均,每亩约为2080元,按总人口平均,每人3041元[84]。

在洪涝灾害损失估算过程中,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逐步引入洪涝灾害的监测与灾情评价领域中[85、86],根据洪水期的遥感图象可以估算江汉平原的水稻和棉花损失[87],利用DEM数据对黄河下游洪水淹没进行模拟,可以估算其淹没损失[88],利用航天遥感可以调查库区的淹没损失[89],借助GIS的支持可以确定淹没区域的大小[90]。

4 旱涝灾害预报与防治对策

4.1 旱涝预报

旱涝灾害预报最基本的方式是从气象角度上所作的预报,近年来在季度预报、长期预报及超长期预报方面均作了一系列尝试[91、92],对预报因子[93]及气象成因[94]作了探讨,试图利用不同的理论模式建立预报模型[95]、预测局部地区的旱涝变化[96],除根据气象资料作预报外,人们还在试图探索新的途径,如利用火山活动与旱涝的关系[97]、行星方位与旱涝的关系[98]。月影长度与旱涝的关系[99]等作出旱涝预报。

4.2 预防与治理

旱涝灾害的防治主要依靠工程措施[100]。人们从防洪除涝、综合利用着眼,根据大系统理论、运筹学和现代规划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水利工程的规划模型和已有水利工程的综合改造和优化调度模式[101—105],实践证明,这些工程在防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GIS引入这一领域后,对于洪涝灾害的预报和防治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06—110]。在防治策略研究中,历史资料借鉴作用也受到了人们重视[111、112]。

除利用工程措施防治旱涝灾害外,利用生物措施防灾减灾的研究也正在兴起,利用自然免耕新技术预防旱涝[103]及在低湖区栽培莲藕避免涝灾[114]的研究已卓有成效。此外,近几年出现的易涝易渍地区的各种生态农业模式也充分考虑了防灾减灾因素。

5 结语

旱涝灾害的研究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仍然会受到高度重视。作者认为,今后,一是要加强区域旱涝灾害的形成机理的研究,形成一套完善的灾害预报理论;二是要加强农业生产持续发展与防灾减灾关系研究,根据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一系列与特定灾害区相适应的工程防护与农业生产发展匹配模式;三是要积极引入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管理手段,以便及时了解灾害趋势与动态,作出相应的对策,在这方面动态大系统理论、遥感和GIS有着巨大的潜力;四是要加强学科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利用协作的优势攻克旱涝灾害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从目前的研究上看,旱涝灾害的环境综合效应及生物防护措施的研究是两个薄弱环节。

参 考 文 献

1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室。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981

2 中央气象局研究所编。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防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126-128

3 王屯,王松梅。近五千余年来我国中原地区气候在年降水量方面的变迁。中国科学(B辑),1987,(1):104-112

4 周家斌。旱涝研究。海河水利,1991,(4):2-9

5 陈建铭。旱涝指标的研究。河南气象,1993,(1):28-31

6 冯定原等。我国农业干旱的指标和时空分布特征。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2,15(4):508-516

7 黎 裕。作物抗旱鉴定方法与指标。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3,11(1):91-99

8 葛全胜,张丕远。我国历史时期旱涝分型具有时效性研究。气候研究“天地生”相互影响问题。北京:气象出版社,1989,161-166

9 郑景云,张丕远,周玉孚。利用旱涝县次建立历史时期旱涝指数序列的试验。地理研究,1993,1(3):1-9

10 郑景云,郑斯中。山东历史时期冷暖旱涝状况分析。地理学报,1993,48(4):48-353

11 尹训钢,吴祥定。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分型及突变的初步分析,地理学报,1993,48(2):177-185

12 陈 红,张如下。华北地区旱涝分型及其动态变化。地理科学,1993,13(2):129-137

13 江剑民。我国大陆干旱指数及其年际变化。大气科学, 1991,15(1):43-52

14 江剑民,刘 荣,对我国年、季大气干旱指标的气候跃变分析。气象学报,1993,51(2):237-240

15 中央气象局研究所编。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45-49;53-58;139-145;164-171

16 李兆云等。中国黄帝陵古柏与陕西省近五百年(1470-1974)的气候变化。气候研究—“天地生”相互影响问题。

北京:气像出版社。1989:90-97

17 柳又春,李 辑。中国低伟近五百年之旱涝变化特征。

同上。80-89

18 刘 洁,张帮林。长江下游地区近五百年旱涝演变及其与淮河以南冬季冷暖的关系。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8,

11(4):412-423

19 燕子杰,杨洪昌。山东旱涝变迁的五个阶段。大气科学, 1991,15(4):123-128

20 唐佑民。我国洪涝气候分析。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9, 12(1):67-75

21 柳又春,史慧敏。黄淮海地区近五百年之旱涝变化。中原地理研究,1983,(1):4-9

22 肖嗣荣。海河流域近五百年旱涝特征和类型。河北省科学院学报,1989,(1):42-51

23 刘自清。江西省近五百年旱涝灾害分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1988,12(2):93-100

70咸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17卷

24 张德仁,我国近五百年各区域旱涝变化及其与冬季冷暖的关系。气象科学技术集刊。北京:气象出版社,1983,

4:40-46

25 徐国昌,姚辉。中国西部全新世历史气候的变化。水科学进展。1991,2(4):277-288

26 杨达源。荆江地区的洪涝灾害问题。天地生综合研究进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19-224

27 郑斯中等。我国东部地区近两千年气候湿润状况的变化。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7,28-32

28 李兆元,李 莉,全小伟。西安地区(380-1983)旱涝气候变化。地理研究,1988,7(4):64-69

29 么枕生。我国东部近几世纪的旱涝变化。南京大学学报(自然),1979,4:109-121

30 李翠华等。应用自激门限回归模式对旱涝游程序列的模拟和预报。气象学报,1990,48(1):55-62

31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预报科,近百年来长江水旱变化的初步探讨。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139-145

32 李月洪,张正秋。百年来黄河流域区域性旱涝气候突变。

地理科学,1993,13(4):315-321

33 毛瑞谦。近百年来河南省旱涝的时空分析。河南气象。

1989,(3):9-14

34 章立名。我国东部近百年雨量的变化。科学通报,1989, 34(8):605-607

35 韩青山。湖北省近40年旱涝轻重程度的次序确定。灾害学,1991,6(3):51-54

36 杨效德。陕西近三十年夏季旱涝分析。陕西气象,1988,

(5):12-16

37 喻光明,王朝南,陈 平.江汉平原农田渍害机理研究。

地理研究,1993,12(3):37-44

38 喻光明,江汉平原渍害田生态特征的研究,生态学报, 1993,13(3):252-260

39 Yu Guangming.The reseaches on flood and w aterlogging damage using remote sensing in Jianghan Plain.Technical Papers of FIG,1991,2:604-613

40 Yu Guangming.The studies on waterl ogging damage in Jianghan Plain us ing DEM.Chinese Geograpgical Science,

1992,2(1):87-93

41 喻光明。江汉平原渍涝灾害的初步研究。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2,205-210

42 唐佑民,郭 岚等。我国旱涝影响因子探讨。地理科学, 1990,10(1):71-85

43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科学技术集刊(季风论文专辑)。北京:气象出版社。1987,10

44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科学技术集刊(东亚夏季风)。北京:气象出版社。1987,11

45 徐祥德。江淮流域旱涝与大气遥相关注波路径特征的相关关系。气象科学,1993,13(1):9-17

46 黄荣辉。引起我国夏季旱涝的东亚大气环流异常遥相关及其物理机制的研究。大气科学,1990,1491):108-117 47 乔全明等。1991年江淮梅雨期持续暴雨过程的大气环流背景的初步分析,气象科学,1992,12(4):380-387

48 尹树树等。季风异常与江淮地区旱涝关系。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3,16(1):89-96

49 李永康。长江流域夏季(6-7月)旱涝的东亚环流背京。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9,12(3):315-324

50 肖嗣荣。海河流域汛期旱涝环流特征分析。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8,4(3):48-54

51 张瑞桂。热带环流异常与福建春季旱涝。热带气象, 1990。6(1):73-81

52 陶诗言,徐淑英。夏季江淮流域持续性旱涝现象的环流特征。气象学报,1962,32(1):1-10

53 罗绍华,金祖辉。北印度洋的南海海温场异常与季风环流及长江中下游梅雨期旱涝关系的探讨。气象科学技术集刊,1987,10:41-50

54 金祖辉,沈如桂。长江中下游旱梅和涝梅年海温场及大气环流系统的特征。气象科学技术集刊,1987,11:83-88

55 王绍民,对流圈加热场特征及其同我国江淮旱涝联系的初步研究。气象科学,1989,9(4):353-368

56 章新平,范钟秀,周恩济。海气相互作用对长江上游汛期水量的影响。地理科学,1993,13(3):205-211

57 黄荣辉。基本气流在ENSO对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影响

中的作用,大气科学,1991,15(3):44-45

58 胡增臻等。与ENSO现象有关的全球灾害性天气气候现象。灾害学。1990,591):76-79

59 刘永强等。ENSO事件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应用气象学报,1992,3(4):473-481

60 李月洪。近400年来南方涛动与我国东部旱涝的关系。

海洋科学,1992,3(4):37-40

61 屠其璞。我国5-8月降水量与南方涛动指数的隔年遥联。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3,16(!):7-12

62 徐 群。上年6月南方涛动与江淮夏季降水趋势的隔年遥联。海洋学报,1990,12(1):100-106

63 徐 群,施丹平。南方涛动与我国盛夏季风雨北进程度的年际遥联,大气科学,1993,17(4)462-468

64 张先恭,徐瑞珍。我国大范围旱涝与太阳活动关系的初步分析及未来旱涝趋势。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92-99

65 张人杰等。天文周期与长江流域旱涝关系的探讨。灾害学,1988,3(1):24-27

66 赵得秀。日食形成旱涝的耗散结构理论探讨。灾害学, 1991,6(3):87-93

67 许殿元。应用遥感图像评价黄河下游平原地区的旱涝灾情。地理学遥感技术应用论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

1987,55-61

68 宁振亚,王秀云。三江平原土壤的成涝原因和治理措施。

土壤通报,1988,19(6):252-255

69 喻光明。四湖流域“9.17”暴雨洪涝灾害势态及其遥感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3,2(1):59-66

70 韩曼华等。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蓄水运用对下游地区洪水的影响。人民黄河,1989,(1):19-23

71 丁昌璞等。淹水条件下水溶性有机物质的变化趋向。土壤,1987,19(2):84-85

72 徐俊祥。永久性及长期渍水的水稻土中铜的供给情况及铜肥的效果。土壤学报,1989,26(2):149-158

73 陈怀洪等。植物物料对淹水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土壤,1989,21(5):234-238

74 范业宽。对几种淹水土壤性质变化的研究。土壤通报, 1988,19(2):58-59

75 曾昭顺。三江平源湿地生态的特点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生态学杂态,1989,8(3):3-7

76 徐 琪。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调节。生态学杂志,1989,8(3):8-13

77 朱 琅。息县小麦涝灾及综合防治。河南农业科学, 1986,(11):9-13

78 胡从武。光山县旱涝灾害与粮食产量增减趋势。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87,(1):39-42

79 朱崇基等。水稻孕穗期到始穗期淹水对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浙江农业科学,1989,(4):151-154

80 言 鸽等,江汉平原水稻淹没减产程度数学模型试验,湖北水利(水利经济论文专辑),1988,77-80

81 方光迪。三江平原降水与农业。地理学报,1986,41(4): 321-329

82 马振锋。八十年代四川洪涝灾害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四川气象,1993,14(2):39-42

83 刘丽侠。武汉市青山区淹没损失估算。同[80],59-64 84 赵民政。洪湖分蓄洪区淹没损失估算。同[80],69-76 85 周成虎。洪水灾情遥感监测研究。地理学报。1993,12

(2):63-68

86 周成虎。洪水灾情评估信息系统研究。地理学报,1993, 48(1):11-15

87 喻光明。四湖地区洪水期遥感图像的解释。环境遥感, 1993,8(4):270-277

88 夏福祥。黄河下游洪水淹没的模拟分析。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试验室年报,北京:测绘出版社,1989,

168-180

89 林 珲,池天河,航天遥感估算水库淹没损失。水利水电技术。1986,(1)

90 Gong Rujun.Flood-submering analysis.Bulletin of Flood Damge Evalu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and Wetland Use.

Beijing: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1,154-161

91 黄荣辉等。综合长期预报方法及对旱涝季度和超季度预报试验。大气科学,1990,14(1):26-32

(下转第76页)

71

第3期 喻光明 我国旱涝灾害研究的近期进展

并且,气候条件及水介质等条件又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并在每时每刻影响着矿物演化的方向及速度,使得这种演化成为一种无休止的过程,可能在这个时期,它们又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因而,次生粘土矿物往往与溶蚀现象紧密联系,它们与原生粘土矿物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接触关系,边界模糊不清,这在电镜下可以反映出来。

2.2 矿物集合体形态及分布特征分析

矿物集合体形态及分布特征是区分原生粘土矿物与次生粘土矿物的最直观的标志。

从沉积层的垂直剖面上观察,原生粘土矿物的分布非常均匀,其集合体形态及分布受控于岩层层理,展布方向与层理一致。原因是它们的生成与沉积层层理的形成基本是同步的。而次粘土矿物在剖面中的分布很不均匀,其集合体团块可以切穿层理,展布方向与层理不一致。由于各处次生变化的程度不同,往往使得剖面中各处的颜色很不均匀,色调不一。从剖面上观察,具不同颜色的次生粘土矿物集合体呈块状、条带状或不规则体切穿层理斑杂分布,构成了与原生粘土矿物明显不同的分布状态。

此外,我们在观察、分析粘土矿物集合体形态及分布特征的同时,还要注意分析、研究沉积区的环境变化特征,搞清楚有无生成次生粘土矿物的条件。如果原来有利于自生粘土矿物生成和保存的环境没有改变,则不会出现次生粘土矿物。相反地,如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则次生粘土矿物的生成是可能的。比如,原来处于湿热及弱酸———中性条件、富含高岭石的沉积层,现在则处于了干热及中性———弱碱性环境中,那么高岭石就会逐渐向蒙脱石转化。

3 几点认识

(1)粘土矿物成因类型的鉴别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要靠多方面的综合分析、研究才能取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2)目前来讲,电镜分析是鉴别粘土矿物成因类型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对于一些粒径特别细小及吸水后形体变化大的粘土矿物还需要结合其它手段来鉴别。

(3)对采样区及蚀源区进行环境和矿物成分及其分布特征等方面的观察、分析和研究,是做好鉴定工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在分析、鉴定过程中应特别重视野外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刘光华.粘土矿物牲与沉积环境关系的初步探讨.沉积学报,1987,5(1):48—54

2 吕全荣等.长江口细颗粒沉积物的粘土矿物及地球化学特征.沉积学报,1985,3(4):141—151

3 徐 昶.柴达木盆地某些盐湖沉积剖面中粒土矿物的初步研究.沉积学报,1987,1(3):123—126

(上接第71页)

92 徐 群,近20年长江中下游讯期旱涝趋势季度预报和长期预报的检验与分析。大气科学,1990,14

(1):93-101

93 陈菊英等。黄河中上游地区夏半年旱涝的长期预报因子和工具的剖析。高原气象,1989,8(1):80

-86

94 陆菊中,林镜榆。青藏高原东北侧夏季干旱的气象成因的长期预报研究。水科学进展,1991,2

(4):224-231

95 高爱民。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冬春雨涝灰色预报模型的尝试。浙江气象科技,1989,10(2):15-

18

96 黄嘉佑。北京地区旱涝变化规律及其预测试验。

地理学报,1990,45(1):102-109

97 张先恭。火山活动与我国旱涝冷暖的关系。气象学报,1986,3(2):197-207

98 湖北省石首气象站。怎样用行星方位来预报旱涝。同[27],77-79

99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月影”与旱涝,同[27],84-87

100 赵天义。河南黄河防洪减灾主要工程措施。人民黄河,1993,(1):15-18

101 胡振鹏等。防洪系统实时调度的动态规划模型。

水电能源科学,1988,6(4):345-355

102 胡振鹏。综合利用水库防洪与兴利的矛盾的多目标风险分析。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89,

22(1):71-79

103 郭元裕等。湖北四湖地区除涝排水系统规划的

大系统优化模型和求解方法。湖北省自然科学

优秀论文集(1984-1985)。1985,72-85

104 陈晓平等。大通垸险涝系统汛期优化调度的研究。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89,22(1):61-

67

105 杨宁军等。防洪工程防洪设计标准的经济优化分析。河海大学学报,1989,17(4):31-35

106 陈述彭等。关于“防洪救灾遥感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研究实难工作的一些设想。资源与环境信

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年报,北京:测给出版社,

1989,237-239

107 刘高焕。遥感信息在黄河洪水预报与灾情估算系统中的数据更新作用。同上,194-198

108 曹互述。“1988年黄河下游防汛遥感应用试验”

总结报告,同上,134-138

109 金管生等。大清河水系防洪预报高度系统研制与检验。海河水利,1989,(5):7-13

110 叶 恒。丹江口流量余迹洪水预警系统。水文, 1990,(2)13-17

111 郭 涛。长江洪灾及防洪关键问题的古今资料对比研究。水利学报,1988,(8);27-35

112 陈家其。太湖流域洪涝灾害的历史根源及治水方略。水科学进展,1992,3(30:221-225

113 候光炯。自然免耕新技术在增产粮食和预防旱涝灾害中的作用。中国水土保持,1989,(12):20

-22

114 陈卓良。新兴垸低湖田莲藕引种载培研究。武汉植物学报,1991,9(2):176-180

76咸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17卷

1994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1994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来源:国家海洋局更新时间:1994-11-26 一、一九九四年海洋灾害概况 (一)风暴潮灾害 (二)海浪灾害 (三)海冰灾害 (四)海岸侵蚀 (五)赤潮灾害 (六)溢油灾害 二、一九九四年海洋灾害特点 三、一九九五年中国海洋灾害预测 四、对策与建议 一、一九九四年海洋灾害概况 1994年是我国沿海风暴潮频发之年,先后发生11次风暴潮与近岸海浪相结合的灾害。风暴潮主要发生在浙江省和福建省沿岸,其次是广东西部沿海,其中5次超过了当地警戒水位,1次还出现了6个测站破历史记录的高潮位。渤海的温带风暴潮过程接近常年。中国海及邻近洋区4米以上灾害性巨浪出现天数虽然比常年偏少,但由巨大海浪造成的灾害损失比常年重,恶性海难事故时有发生。 1993年11月至1994年3月渤、黄海的冰情较常年偏轻。我国沿海发现赤潮12起;溢油2起;海岸侵蚀仍较严重。 (一)风暴潮灾害 1.台风风暴潮灾害 本年度6月至10月我国沿海先后发生11次风暴潮过程,是1949年以来影响次数最多的—年。7月11日发生在福建省的风暴潮和8月21日发生在浙江省瑞安市梅头镇的风暴潮造成的灾害比较严重。尤其后者造成浙江省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有史以来绝无仅有的。 (1)浙江省沿海发生特大风暴潮灾害

8月21日,正值农历七月十五日天文大潮期,大潮、巨浪、狂风并发,形成浙江省沿海百年不遇的罕见特大风暴潮灾害。特大海潮伴随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势突袭温州一带沿海,给浙江沿海带来了惨重灾难。 据温州市调查,由于潮高浪大,冲毁海塘、海堤,海水倒灌,温州市区沿瓯江一带平地潮水深达 1.5至 2.5米;龙湾区的省扶贫开发区进水深达2至3米;温州机场候机厅潮水深达1.5米,因进水停航半月余;温州电厂机房进水停产。瑞安、永嘉、乐清县(市)的沿海一带进潮水深达 1.5至 3.0米。位于瓯江口的七都岛、江心屿、灵昆岛均被潮水淹没,岛上水深2至3米。海水淹没最严重的岸段是瑞安至乐清沿海一带,淹没范围一般为沿海1.0公里的地带,淹没范围最大的瑞安飞云江北岸进水达7.0公里。 温州市、台州地区共损坏海塘46l公里,其中温州326公里,台州135公里;温州市标准海塘全长122.6公里,全毁27.23公里,严重损坏23.71公里,一般损坏8.59公里;一般海塘全长334.98公里,全毁139公里,严重损坏70.49公里,一般损坏57.42公里。台州地区标准海塘74.47公里,全毁 3.3l公里, 严重损坏10.53公里,一般损坏25.65公里;一般海塘全长139.1公里,全毁13.5公里,严重毁坏11.01公里,一般损坏70.61公里。宁波和舟山的一些海塘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宁波总长62公里,舟山7.7公里。 据浙江省有关部门统计:全省有10个地(市)、48个市(县、区)、735个乡镇、14281个村庄、1150万人口遭到不同程度的灾害,有189个城镇进水,有228万人被海潮、洪水围困;全省由于海塘决口潮水倒灌面积74.77万亩,冲毁淹没对虾塘7.1万亩,倒塌房屋10万余间,损坏86万余间;损坏海塘520.7公里,堤塘决口3421处,长243公里;损坏小型水库9座,小水电站10l座;损坏船只1757艘;停产企业66547家,公路中断298 条(次),供电中断828条(次);损坏输电线路468l公里,通讯线路2397公里;损失粮食8.7万吨,减产粮食67.4万吨;据统计,全省死亡1216人,直接经济损失124.4亿元。 (2)福建省沿海遭受六次风暴潮袭击

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山洪灾害基本概念 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是指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灾害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 山洪灾害的成因 地质地貌因素 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的地形往往是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遇水易软化、易崩解,极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从而形成山洪灾害。 降雨因素 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份饱和,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聚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还是持续的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此外,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加快或因拦洪工程设施溃决也是形成山洪的主要因素之一。 人类活动因素 具体来讲,人类的不当行为有以下几种: ①、毁林开荒。毁林开荒致使暴雨后不能蓄水于山,加大和加快了地表径流的形成,使灾情加重。同时毁林开荒又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水库淤积,河床抬升,降低了水库、河道的调洪和行洪能力。 ②、城市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面积扩大后,不透水地面积增加,暴雨后地表汇流速度加快,洪峰流量成倍增长。另外,新增城镇多向低洼处发展,由于必要的防洪排涝设计跟不上,行洪河道演变成排水沟,必然加重洪涝灾害的损失。 ③、违背自然规律的盲目开发。由于不顾地质条件,不合理的开挖,弃土弃

渣和盲目与河争地,挤占行洪河道,造成山洪泛滥,诱发滑坡、泥石流等,从而加重山洪危害。 山洪灾害发生的前兆 强降雨的前兆 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困难,一般是低气压天气系统临近的征兆,午后往往有强降雨发生;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云隆起,一般午后会有强雷雨发生;多日天气晴朗无云,天气特别炎热,忽见山岭迎风坡上隆起小云团,一般午夜或凌晨会有强雷雨发生;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有沉闷的雷声忽东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将来临的征兆;看到天边有漏斗状云或龙尾巴云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都有雷雨大风来临的可能。 山洪灾害的危害性 山洪灾害来势猛,成灾快,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河流改道、基础设施毁坏、耕地冲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危害。 避灾躲灾常识 1.防范 每个人在平时应尽可能多学习了解一些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掌握自救逃生的本领;建房、修路要远离河滩、沟谷、低洼地带和不稳定山体; 无论是在居住场所还是在野外活动场所,都必须首先观察、熟悉周围环境,预先选定好紧急情况下躲灾避灾的安全路线和地点;要多留心注意山洪可能发生的前兆和广播、电视等媒体提供的洪水预警信息,动员家人做好随时安全转移的思想准备; 严禁涉水行走,更不要乘交通工具涉水过河;不要在山崖、涵洞、沟道、危房、低洼地里,危墙、高墙、高压线下避雨;一旦认定情况危急时,除及时向相关责任人和邻里报警外,应先将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及贵重物品提前转移到安全地带。 2.报警 一旦险情来临或山洪初发,监测责任人或第一个发现的村民,要采取喊话、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102省道(211国道)旬阳至小河公路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项目部 路基边坡滑坡地质灾害 应急抢险救援预案 文件编号 SRBG-XXLJ-03-2016安 拟制安保科 审核人 批准人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生效日期 2016年6月25日 路基边坡滑坡地质灾害 应急抢险救援预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一、编制依据 (2) 二、编制目的 (3) 第二章适用范围 (3) 第三章应急救援体系 (3) 一、组织体系 (3) 二、运行机制 (5) 三、应急响应 (7) 四、应急部门职责 (7) 第四章应急救援保障措施 (10) 第五章应急结束 (10) 第六章后置处理 (11) 第七章培训 (12) 一、培训 (12) 二、演习 (12) 三、奖惩 (12)

第八章预案管理 (13) 一、审查复审 (13) 二、预案管理 (13) 路基边坡滑坡地质灾害 专项、现场应急预案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避免或尽可能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结合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旬阳至小河公路XXLJ-03项目部路基边坡滑坡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专项预案。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应急[2007]88号文件》、《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 二、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适用范围

隆安县洪涝灾害原因分析及对策

隆安县洪涝灾害发生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背景 摘要:该论文通过对广西隆安县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进行相关介绍,并通过对其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简单小结,分析发生灾害的原因,并对广西隆安县的洪涝灾害防御措施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隆安县洪涝灾害发生成因分析防御对策 一、隆安县基本概况 (一)地理位置 隆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南宁市西部,地处东经107°21′—108°06′,北纬22°51′—23°21′,隶属南宁市管辖,东部与南宁市西乡塘区、武鸣县相连,南部与崇左市扶绥县、江洲区交界,西部与崇左市大新县、天等县接壤,北部与百色市平果县毗邻。东西长77.5km,南北宽56.2km。县城距南宁市区80km。 (二)地形地貌 隆安县地势由东北和西南向中部右江线倾斜。主要地貌类型有台地、丘陵、低山和岩溶地貌。县境内最高点为西大明山系脉的小明山最高,海拔973米,最低点为白马河口,海拔81米,据统计,低山丘陵地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9.1%,岩溶地貌占31.2%, 平原台地貌占17.7%。 (三)山系水系 隆安县西南部以峰林、峰丛石山(喀斯特地貌)为主,南部边缘山地为西大明山系脉,属低山、丘陵。主要山脉有小明山,海拔973米,为全县最高点,地要山海拔807米,平付山海拔726米,空林山海拨715米。东北部土山丘陵和石峰兼而有之,海拔多在200-700米,其间敏阳乡三宝山海拔721米,六暖山海拔742米,为东部最高点。中部右江沿岸以平原、阶地、低丘为主,并有一些石灰岩孤峰和残丘点缀其间,其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全县主要河流有右江、绿水江、罗兴江、丁当河、驮玉河、百朝河、大滕河、布泉河等8条,共有地表水11.08亿立方米,全县有地下水源12个,地下河18条,集中分布在都结、布泉、屏山、杨湾、乔建等乡镇,共有地下水3.94亿立方米。全县有中型水库3处,总库容量为5758.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为4263万立方米;有小型水库55处,总库容3183.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392.8万立方米;小型塘库251处,总库容380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763万立方米。 (四)气候 隆安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水同季,干湿季节明显,多雨期与高温期一致。全县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左右,受地形影响较明显,气温分布特点是由东北和西南向中部右江递增,雨量分布特点是由东南和向西北逐渐增高。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五月至九月为主要降雨期,一般可占全年降雨量的70.0%~85%左右,十二月至次年三月为少雨期,降雨量占全年的10%左右。 二、洪涝灾害的发生及对国民生产的影响 隆安县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特别是山洪灾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灾害出现。由于我县都属亚热带季风区,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全县的河流都是典型的山区河流,河床陡,洪峰形成时间短,持续时间也短,经常发生山洪暴发,几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从洪涝灾害统计中,每年汛期各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生,给我县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2001年7月我市受当年三号台风“榴莲”的影响,从7月2日晚上开始,全县局部出现降雨,后扩大成全县大面积降雨,造成山洪暴发,全县江河水位暴涨,至使右江发生八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隆安县水文站出现了自1937年建站以来的最高洪水位和最大流量,从7月3日4时起,隆安县水文站水位从111.40米涨起到4日23时30分达到最高洪水位123.86米,超警戒水位9.45米,洪峰流量8270立方米/秒。右江沿岸的一些地势较低的村庄被淹。“7.4”洪灾,是我县有史以来淹没面积最大,淹没损毁民房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经济损失最大的一次洪涝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三节中国的海洋灾害教学案中图选修5

第三节国的海洋灾害 中国的海洋灾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2014年3月19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海洋灾害以风暴潮、海浪、海冰和赤潮灾害为主。与近10年(2004~2013年)海洋灾害平均状况相比,201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于平均值,死亡(含失踪)人数低于平均值(见下图)。 2004~201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2013年各类海洋灾害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风暴潮灾害,占全部直接经济损失的94%;人员死亡(含失踪)全部由海浪灾害造成。 思考探究:说出造成我国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的类型及影响地区。 提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暴潮。台风风暴潮主要影响东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地区,温带风暴潮主要影响渤海和黄海沿岸。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中国海洋灾害的主要类型 1.主要有风暴潮、灾害性海浪、赤潮等。 2.危害:风暴潮灾害位居海洋灾害之首,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海洋灾害。 二、风暴潮 1.台风风暴潮

(1)发生时间: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以8~9月最为集中。 (2)特点:来势猛、速度快、破坏力强。 (3)发生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浙江是台风登陆最多的省区,也是台风风暴潮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 2.温带气旋风暴潮 (1)发生时间: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2)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渤海和黄海沿岸。 三、灾害性海浪和海啸 1.灾害性海浪 以台风引发的灾害性海浪为主,造成翻沉、损坏各类船只,造成人员死亡或失踪。 2.海啸 灾害发生的频次不多,据记载,平均200年发生一次。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我国的风暴潮 二、赤潮的定义、发生条件和危害

最新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及作用: 1、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①遥感(RS)技术的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②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 2、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①信息集成与分析: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②灾害评估与预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施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主要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1、地震: ①加强地震的科学研究,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②加强地震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③加强地震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开展地震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⑥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2、台风、寒潮、沙尘暴、风暴潮等的气象灾害 ①加强台风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②加强台风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③加强气象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⑥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3、蝗灾、鼠灾等的生物灾害 ①加强蝗灾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②加强蝗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③加强蝗灾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建立健全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蝗灾应急预案。 ⑥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建立健全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人类活动和我国旱涝灾害

人类活动和我国旱涝灾害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系廉丽姝 中国的生态环境具有复杂多变、敏感脆弱及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的特点。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损失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如,50年代我国自然灾害的损失折合1990年价值达400亿元左右,而到1994年仅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近1800亿元(施雅风,1996)。 事实表明,人类活动对旱涝灾害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人类活动过程中所排放出的温室气体日益增多会导致全球变暖,这种气候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旱涝灾害的发生发展;其次,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强烈干扰使自然界愈加脆弱和敏感,从而加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 气候变化与旱涝灾害 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特性、改变大气成分和释放人为热三个途径影响着气候。种种迹象告诉我们,在十年到百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中,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已达到了和自然因子作用相当的程度,特别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源是矿物燃料的燃烧。目前,矿物燃料的燃烧仍是世界主要的能源,其95%的能源来自矿物燃料,同时,矿物燃料的使用在世界范围内还在以每十年20%的速度增长。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领导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顾问委员会的科学家们断定,必须减少60%的CO2排放量才能把大气中的CO2浓度保持在当前的水平。而如果矿物燃料的使用继续以当前的速度增加的话,那么到下世纪中叶以前,大气中的CO2含量将翻一番,由此会引发严重的气候变暖问题。尽管气候变化对旱涝灾害的影响极其复杂,其中存在有许多不确定性,但仍可得到以下几点初步认识: 1.气候变化对旱涝灾害的影响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气候变化对旱涝灾害的影响虽与全球降水总量的增多与减少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受降水分布变化的制约。根据对温室气体所造成的气候变化的研究: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北半球高纬增温的幅度大于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如果这样的预测正确,那么可以推断,由于南北温差的减小,最终会导致水汽的重要输送者——经向环流的减弱,从而可能会使全球降水在地域分布上更为集中,进而加剧旱涝灾害的发生。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1994)组织编写的《中国的全球变化国家对策研究》中指出:“南方洪涝趋势加重,北方干旱趋势加剧,防洪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 1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1.范围 1.1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不同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程序。 1.2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工程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定义 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 2.1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2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2.3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 2.4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 3.总则 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3.1为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今第39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 ]35号)的精神,规范全国建设工程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特制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3.2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必须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必须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 3.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 3.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3.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必须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遥感影象、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基础上,进行地面调查,必要时可适当进行物探、坑槽探与取样测试。 3.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应按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3 2020年4月19日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DOC)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2015年12月 目录 0前言 (3)

1基本灾情 (3)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3) 2.1自然地理条件 (3) 2.2水文气象条件 (3) 2.3地形地貌 (4) 2.4地层岩性 (4) 2.5地质构造 (5) 2.6工程地质条件 (5) 2.7水文地质条件 (5) 2.8区域地壳稳定性 (6) 3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 (6) 3.1灾害规模、特征 (6) 3.2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6) 4地质灾害现状危害及发展趋势 (8) 5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 (8) 5.1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 (8) 5.2防治效果及存在问题 (8) 6今后的防治工作建议 (8) 7应急调查准备和安全问题 (8)

0前言 1基本灾情 2014年9月2日13时19分,位于长江一级支流青干河支流锣鼓洞河左岸的杉树槽发生重大岩体滑坡。初步估算,滑坡体总面积3万m2,估计总方量约80万m3。滑坡地点位于秭归县沙镇溪镇三星店村2组、3组交界处,距离青干河河口约5.15 km。滑坡导致G348国道约200m损毁中断,大岭电站3栋房屋被掩埋,损毁柑橘园约60亩,损毁镇村公路2条450m,16个村(居委会)133个供电台区全部停止供电,紧急转移撤离沙镇溪初级中学师生、当地村民、电站职工家属共计953人,估算直接经济损失3220万元。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2.1自然地理条件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坝上库首。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东与宜昌市夷陵区(原宜昌县)的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榔坪、贺家坪接壤,西临巴东县的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兴山县的峡口、高桥。县境东起茅坪新集镇凤凰山(新县城所在地),西止磨坪乡凉风台,南起杨林桥镇向王山,北止水田坝乡懒板凳垭。县境东西最大横距离66.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离60.6公里。秭归县版图面积2427平方公里。据2010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秭归县国土实际总面积22.74万公顷。本次调查的杉树槽滑坡位于秭归中部的沙镇西镇流锣鼓洞河左岸。 2.2水文气象条件 滑坡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19℃,多年平均降雨量1 493.2 mm.降雨具时段和频度相对集中的特点,雨季多暴雨,一日最大降雨量达358 mm.年降雨量由南向北、从低到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陈学雷.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许肖梅,海洋技术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栾维新.中国海洋产业高技术化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4]李杰,别义勋,张智善,海洋开发技术——人类生存的新领域[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5]郑贵斌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研究[Ml.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6]金庆焕,海底矿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美]D.G.格罗夫斯,L.M亨特.海洋世界百科全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8]王颖.中国海洋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9]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10]冯士笮、李风岐、李少菁.海洋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唐逸民.海洋学(第二版)[Ml.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12]范时清.海洋地质科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13]侍茂荣、高郭平、鲍献文.海洋调查方法[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14]赵济,中国自然地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5]樊栓狮.天煞气水合物储存与运输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6]槠同金,海洋能资源开发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7]刘昭蜀,赵焕庭,范时清,等.南海地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8]孙湘平,中国近海区域海洋[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19]Lloyd's Register of Shipp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a Floating Offshore Installa-tion at a Fixed Location[M]. London,1999. [20]杨殿荣.海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21]宁津生,陈军,晁定波.数字地球与测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2]赵济,陈传康.中国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3]吕炳全,孙志国,海洋环境与地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24]杨树锋.地球科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5]赵其庚.海洋环流及海气耦合系统的数值模拟[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 [26]严恺,海港工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27]邓舜扬,海洋防污与防腐蚀[M].扎京:海洋出版社,1987. [28]C E.贾斯克,等.海洋工程中的金属腐蚀疲劳[M].吴荫顺、杨德钧译.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 [29]夏兰廷,黄桂桥,张三平,等.金属材料的海洋腐蚀与防护[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30]A.W.皮博迪,R.L.比安切蒂.管线腐蚀控制(原著第二版)[M].吴建华、许立坤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1]张正斌,陈镇东,刘莲生,等.海洋化学原理和应用——中国近海的海洋化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 [32]胡中为,萧耐园.天文学教程(上册,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3]松岛岩,低合金耐蚀钢——开发、发展及研究[M].靳裕康译.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34]徐启阳,杨坤涛,王新兵,等,蓝绿激光雷达海洋探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35]N.G.杰尔洛夫.海洋光学[M].赵俊生、吴曙初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36]藤野正隆,多部田茂,北浑大辅,曾非.超大型浮体海洋物理瑕境飞影警;明寸梭封[J].日

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9-04-28T15:30:56.1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邓戴斌[导读]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房屋建筑等项目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自然山体被破坏,乱砍乱伐等现象极为严重,水土流失状况十分的严峻。 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总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在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房屋建筑等项目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自然山体被破坏,乱砍乱伐等现象极为严重,水土流失状况十分的严峻。本文将重点概述滑坡地质灾害治理的相关问题,结合着滑坡地质灾害的影响,阐述应该采取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治理滑坡属于负面影响较大的地质灾害类型,其危害面较广,会对交通、河道等产生影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因此国家对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1】。近二十年的时间,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空前活跃,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针对于多种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案,中国及其他国家仍然推动着各项研究的进一步落实。 1、滑坡产生的原因及负面影响 滑坡通常是在特殊的地形及地质条件下受到了岩土的自重作用,结合着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坡体失去了稳定性,沿着内部的软弱面产生了滑动变形的问题。发生滑坡往往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的内因,就是指的地质构造和岩土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质,破碎断层和节理发育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属于滑坡发生频率较高的地质构造。滑坡发生的外因就是积水渗水、地下水发生了变化等,这就使得原有地层内应力的平衡构造受到了负面的影响。在山区和丘陵地带,极易产生滑坡这类危害性较大的地质灾害,山区若是修建水库和电站等,需要对山坡大面积的开挖,这种情况便会导致老滑坡复活。 2、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原则 2.1 辨明影响因素 想要真正的将滑坡地质灾害加以治理,需要坚持着基本的原则,应该将查清地质条件并分析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视为重要的基础。通过准确的分析斜坡变形破坏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将基础性的工作落实到实处,重点是清楚地认识到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存在,有针对性的选择科学的防治举措【2】。 2.2 探索条件及规律 在对滑坡加以整治前,应该及时的将斜坡变形的具体规律和对应的边界条件等准确的分析,因为考虑到变形破坏的规律存在差异,所以采取的处理对策也有差别,应该严格的依照斜坡变形规律确定科学的方案。需要准确的分析出变形破坏面的具体位置和基本的形状,由此才能确定相应的规模和基本的活动方式,在实际布置防治工序的时候更加合理。 2.3 彰显出针对性 为了让治理效果更加的明显,主张积极的分析出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依照重要性确定科学的防治对策。如果斜坡失稳,将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这属于较大的工程项目,应该注重安全稳定性系数的提升,关注相应的投资比重。若是临时的工程项目,应该确定采用较为简易的防治对策。除了上述提及到的相关问题,在具体落实相关的行动时,还应该准确的判断实地情况,采取最优的治理方案。 3、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 滑坡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将会引发无法预料的后果,特别是在地形、地质等条件之下,斜坡部分岩、土受到自重作用的影响,同时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出现了并不稳定的情况,内部的软弱面会产生极为明显的滑动变形情况。我国是滑坡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国家,现阶段国家对相应的治理情况给予了高度关注。 3.1 及时的将滑坡体清除 针对于坡高低于15米,并且坡面长小于50米的小型土质边坡,应该考虑其并不存在着继续向上和两侧扩展的可能性。因为挖方的工作量有限,在挖除之后能够保证将危害彻底的消除,所以可以考虑运用挖除的方式彻底的根治【3】。 3.2 排水工程的实践 排水工程中涵盖着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因此在整治滑坡问题的时候,往往需要在滑坡体外及时的修建环形截水沟,保证在对其合理利用的时候,及时的将地表水引到天然沟谷中。滑体中需要及时的修建起树枝状的排水系统,这主要是迎合了具体项目的实践要求,在布置阶段的主沟需要和滑坡方向保持着一致。为了避免地表出现渗透的问题,应该及时的将地表填平并且夯实,针对于风化以及存在着裂隙的区域,必须要采取锚喷防护举措或者是灌浆手段,同时也需要格外的重视绿化工作的落实情况,保证土壤能够适当的固定起来。地下排水可以适当的划分出浅层、深层排水以及截水等不同的类型。所谓的浅层排水方案,重点是深度保持在数米和数十米的区域,如果说地下水埋藏的深度达到了15米以上,需要落实经济技术的对比。 3.3 积极的落实支挡工程 3.3.1 抗滑挡土墙 若是中小型的滑坡,应该考虑其本身的下滑力,在其下滑力并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设置出挡土墙,然后把基础置于硬层或者是基层土上,挡墙较为常用的形式便是重力式挡土墙,历经了数十年的发展,验证出这种挡土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开裂和变形的问题,分析主要的原因是其结构受力机制并不科学。为及时的将这种局面加以改善,锚定板挡墙和预应力锚索等新型的挡墙应运而生【4】。很多新型挡墙的出现使得挡土墙的受力机制发生了变化,相关联的造价也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对比于重力式的挡墙来说,预应力锚杆能够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3.3.2 抗滑桩 这种抗滑桩重点是通过运用桩和周边岩土的共同作用,及时的将滑坡推力加以传递,然后达到了稳定地层的抗滑结构。因为这样的抗滑桩存在着较强的抗滑能力,同时污工量较少、桩位较灵活,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阶段存在着诸多的钢筋混凝土桩和钢管桩,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慎重的选择。 3.3.3 锚固法

我国洪涝灾害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我国洪涝灾害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中文摘要: 中国人口庞大,领土面积广大,河湖众多。特别是中国处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季风气候盛行,降雨时程分布不均。自古以来,洪涝灾害不断,而且往往比较严重。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水灾的防治,先后修建了许多防洪除涝工程,大大减少了洪涝灾害的损失。但我国幅员辽阔,洪涝灾害的损失仍很大,还有不少河流需要进一步治理,全国彻底防洪涝还需要更多的工程和采取有效的运筹措施,另外,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对防洪必然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今后的防洪任务还很重。

Abstract: China, with a very large population and broad land area,has numerous lakes and rivers.Since China is between the Eurasis and the Pacific ,where monsoon pervades,the season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distributed unevenly.From of old the disasters caused by government paid much mention to the defense of the flood ,and loss caused by the flood had been decreased .however ,there are a great many of rivers need to be reformed. Besides,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requires the higher standards for counteracting the flood, so the task of fighting against the flood is a long rough road to go.

2007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2007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1.概况 2007年我国共发生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啸等海洋灾害163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8.37亿元,死亡(含失踪)161人(见表1)。 风暴潮灾害(含近岸浪)造成人员死亡(含失踪)18人,直接经济损失为87.15亿元;海浪灾害造成人员死亡(含失踪)143人,直接经济损失为1.16亿元;赤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0.06亿元;海冰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未发生海啸灾害。 灾 种 发生次数 死亡(失踪) 人数(人) 直接经济损 失 (亿元) 风暴潮 (含近岸台风 浪) 30 18 87.15 海 浪 50 143 1.16 海 冰 1 无 - 赤 潮 82 无 0.06 海 啸 0 无 无 合 计 163 161 88.37 1和图2。 图1 1989~2007年海洋灾害经济损失(亿元)

图2 1989~2007年海洋灾害死亡(含失踪)人数 2.风暴潮灾害 2007年我国沿海共发生13次台风风暴潮过程,其中7次造成灾害,受灾严重岸段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广东省和海南省沿海(见表2)。 本年度台风风暴潮灾害的特点是:台风风暴潮过程多,灾害发生次数多,灾害造成的损失小。 2007年我国沿海共发生17次温带风暴潮过程,其中2次造成灾害,受灾严重岸段主要集中在辽宁省、山东省沿海(见表2)。 表2 2007年风暴潮灾害(含近岸浪灾害)损失统计

“桃芝”(Toraji)、“帕布”(Pabuk)、“圣帕”(Sepat)、“韦帕”(Vipa)、

“范斯高(Francisco)”、“利奇马”(Lekima)、“罗莎”(Krosa)等7次台风风暴潮过程给浙江省、广东省、海南省沿海造成较重损失。 ●“桃芝”风暴潮 热带风暴“桃芝”(0703)于7月5日16时50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东兴镇一带沿海登陆。受“桃芝”风暴潮与台风浪的共同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0.59亿元。 沿海最大增水发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验潮站,为91厘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受灾人口10.98万,堤防损毁5.72公里,船只损毁16艘,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0.55亿元。北海市损坏海堤12处3.20公里、损坏小艇10艘,沉没4艘。钦州市损坏海堤28处0.60公里、水产养殖损失面积3公顷,产品数量7 吨。防城港市损坏海堤12处1.80公里,缺口2处0.12公里、倒塌房屋20间,损坏船只2艘。 海南省受灾人口0.24万人,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0.04亿元。 图3 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渔港码头受损船只和堤岸 ●“帕布”风暴潮 强热带风暴“帕布”(0707)于8月10日16时前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屯门沿海地区登陆后,又折向偏西方向移动,并于18时30分在广东省中山市沿海地区再次登陆。受“帕布”风暴潮与台风浪的共同影响,广东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22.98亿元。 广东省受灾人口112.17万人,4人死亡,水产养殖受灾面积14.59千公顷,潮水淹没农田40.58公顷,堤防损坏31处,堤防决口0.90公里。 ●“圣帕”风暴潮

流域中下游洪涝灾害治理措施

××流域中下游洪涝灾害治理措施 1、水利工程措施 水利工程措施是梧××流域中下游防洪除涝的根本措施。对于丘陵漫岗区要通过大量的修建水库、谷坊、塘坝、截流沟等水利工程,并结合田间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拦蓄地表径流,达到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坡地洪水爆发,在保护了坡耕地的同时也保护了下游的农田,同时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变水害为水利。将来将要建设的关门咀子水库就是一座以发电、防洪为主,兼顾除涝、灌溉、水产的大型水库,它的建成将使下游的梧桐河堤防标准提高到20~50年一遇,再通过扩建加固鹤立河、石头河堤防,将使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得到有效的控制。田间工程措施主要在坡耕地里兴修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地埂等,以及调整垄向,等高作业,从而减缓坡度,截断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 ××流域中下游平原区的防洪治涝骨干工程布局基本定型,以防洪及排除地表水为主。堤防工程、排水工程及道路系统大格局已经形成,布局合理,沟道、道路线路顺畅。按设计标准完善加固梧桐河、鹤立河、石头河沿河两岸堤防及穿堤建筑物,防御河流洪水,实施后堤防将达到150多公里。涝区工程建设以工程续建配套为主,按设计标准扩建新建涝区内的排水沟道系统,修复和新建桥、涵、闸、站等建筑物,完善田间配套工程,及时排除内涝,同时整治容泄条件,保证涝区内外排水顺畅。 2、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从源头上治理 种植水土保持林,控制水土流失,发展当地农业生产。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减少或防止空气或水质污染,美化、保护和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从而改变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保证和促进农业高产稳产。据有关资料,林带可削减地表径流80%,减少冲刷量90%,增加土壤含水量18%,提高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营造和更新农田防护林,结合沟、路、渠布置新林带,同时对残破林带更新改造,使农田防护林林网化。 例如在梁顶、梁坡、梯田埂、沟头、沟坡、沟底、滩边、沟道两侧、环库四周、道路两侧以及有必要进行防风固沙的地方等等,根据不同的地形部位、侵蚀情况、防护目的,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正确选择水土保持林林种,并与经济林结合起来,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径流冲刷和土壤侵蚀,防止洪涝、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促进农业高产稳产。种植水土保持草是一项见效迅速、成效显著的水土保持措施,增加地面植被覆盖的同时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提供饲料、肥料、燃料,综合利用。比较适合的草种有苜蓿、草木犀、毛叶苕子、野豌豆等,这些植物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抗逆性强等特性,比较适合北方地区种植,并且可以与大田作物进行轮作。按规定坡度在25度以上(含25度)的耕地必须退耕还林还草,个别地区甚至要封禁治理。 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在水利工程管理上无论是垦区还是鹤岗均已成体系,初步改变了重建轻管现象。但在管理体制、资金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管理设施不配套。 二是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均未按规范要求进行配备,多数由地方或农场水务局的工作人员兼管,并且人员偏少,难以保证管理质量,应根据规范要求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相关人员及设施重新进行配备,完善涝区工程管理。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实行工程管理委员会、管理总站、管理站三级管理。因本流域由农垦和地方两部门管理,为协调好工程管理事宜,应成立工程管理委员会。工程管理委员会由管理站和各受益单位的有关领导组成,对管理站起领导和监督作用,可定期开会检查工作。工程管理总站、管理站为专职管理机构,在管理委员会和上级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具体完成各项工程管理任务。工程管理段为亦工亦农的管理组织,分管具体的工程项目。同时配齐各管理单位必须的管理站房及办公、交通、通讯等设施,保证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气候变化对旱涝灾害的影响及风险评估技术

2.一等奖成果 2.1气候变化对旱涝灾害的影响及风险评估技术 简要信息 【获奖类型】应用一等奖 【任务来源】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课题编号】2010CB951102 【课题起止时间】2010年6月~2014年8月 【完成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河海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华大学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严登华、王浩、张建云、杨志勇、钟平安、赵勇、宋新山、张继权、翁白莎、鲁帆 立项背景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粮食生产基地,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黄淮海地区洪涝和干旱灾害频发、损失较大。近五十年来,在以全球变暖为主要背景的气候变化下,黄淮海地区的海河和黄河流域出现了降水的大幅度衰减,同时气候系统稳定性下降,使黄淮海地区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水文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都有所增加,造成了较大的灾害损失,成为影响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风险之一。 为了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旱涝的影响、预估未来风险,以保障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淮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科技部在“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启动了“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水循环的影响机理和水资源安全评估”项目,并将“气候变化对旱涝灾害的影响及风险评估”作为独立课题开展研究,重点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旱涝灾害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

这样的变化、将来会怎么变、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应对等几个问题开展理论与技术研究。 详细科学技术内容 围绕项目总体研究目标,本课题构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旱涝灾害识别及风险应对理论与方法体系,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旱涝灾害的驱动机制研究,并据此进行区域旱涝灾害的风险评估与风险综合应对,取得了四项最主要成果: (1)黄淮海地区多尺度旱涝灾害演变规律 基于500年历史文献记录构建了百年尺度旱涝灾害评价指标及等级标准;从水资源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区域供水与需水特性,提出了“适宜需水量”的概念,并构建了干旱评价的通用模式,该模式既可以用于评价雨养区、灌溉区、河湖湿地等典型类型区的干旱情况,还可以评价区域整体的干旱特征,此外,该模式的评价结果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可比性。研究淮河流域洪涝时空分布规律,并分析降水集中度和降水集中期与洪涝的关系。 (2)黄淮海地区旱涝灾害演变的驱动机制 本成果通过实验室模拟、田间尺度观测、区域尺度等多尺度实验研究,揭示黄淮海地区典型生态系统的旱涝孕灾机理,为旱涝灾害机理模拟、旱涝灾害风险评估提供机理型参数和基础数据,为构建基于孕灾机理的旱涝灾害应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以变化环境下“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过程为主线,构建基于水资源系统的广义干旱及灾变模式,并选取典型流域对旱灾的驱动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基于产汇流过程与水动力过程相耦合的洪涝灾害全过程孕育理论,选取唐乃亥、东湾、滹沱河、平山、淮河上游息县为典型流域,分别利用相应的模型进行洪涝灾害的驱动模拟研究,并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对黄淮海地区三级区的洪涝事件和洪涝灾害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3)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淮海地区旱涝灾害风险评估与预估 本成果通过对气候模式模拟的历史降水量特征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评估了不同模式在黄淮海地区对降水量均值和极值的模拟效果,提出了未来生长季降水和暴雨的预估方法;基于RCPs情景下多模式预估成果,以水资源三级分区为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