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树种规划

树种规划

树种规划
树种规划

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

编制单位: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成都市园林科研所

二O一O年十一月《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编委会

编制单位: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

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

成都市园林科研所

《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专家评审意见

2010年11月4 日,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组织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交大、四川省林科院和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等单位有关专家对《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树种规划》)进行了评审。专家组听取了《树种规划》编制单位的汇报,进行了认真的评议,评审意见如下:

一、《树种规划》的编制,对规范成都城镇绿化树种应用,以及植物种类的多样化,促进园林景观高品质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对推进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树种规划》是在深入调查成都市城镇绿化现有树种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而成,该成果思路清楚、资料翔实、使用方便、直观。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三、《树种规划》首次系统进行了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的规划控制。并率先进行了“观赏性植物”、“抗逆性植物”、“立体绿化植物”、“湿地植物”、“阴生植物”、“竹类植物”和“招鸟类植物”等专章规划。涉及到成都市城镇绿化的乔、灌、藤、竹、草共计345个常用种类,其中:乔木114种,灌木、藤本112种,竹类37种,草本82种,植物应用的覆盖面宽。

四、编制的规划成果从成都的实际出发,规划应用性强,在成都乃至四川具有示范推广作用。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树种规划》的评审,该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议《树种规划》进一步扩大范围深入研究。

《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评委名单

前言

按照成都市委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实现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我们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城镇绿化近年来的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组织相关人员编制了《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该规划的编制,对于规范树种应用,保护和建设生态成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成都城镇绿化树种的“绿化、彩化、香化”,以及植物种类的多样化建设,推进“节约型园林”和“生态型园林”建设,推进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发挥城镇园林绿化这一唯一具有生命特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植物的生物特性和观赏特性,为成都城市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实现成都“人居环境最佳”的“新三最”目标。

编制的《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文本内容;

第二部分:《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编制说明;

第三部分:《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植物名录;

第四部分:《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图片资料。

本次树种规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植物应用的覆盖面宽,涉及到成都市城镇绿化的乔、灌、藤、竹、草共计345个常用种类,其中:乔木114种,灌木、藤本112种,竹类37种,

草本82种。二是规划分类的应用性强,在成都首次系统进行了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的规划控制。并率先进行了“观赏性植物”、“抗逆性植物”、“立体绿化植物”、“湿地植物”、“阴生植物”、“竹类植物”和“招鸟类植物”等专章规划。三是具有手册功能,与一般的树种规划比较,重点增加了规划植物的“表格汇总”和“图片资料”部分,对每一种植物进行应用分类,并附有3张图片,增强了查阅的方便性。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成都绿化协会,成都市各区(市)县林业园林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一直工作在一线岗位的绿化事(企)业单位、公园管理部门、花卉苗木种植基地、绿化施工单位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关心成都生态环境建设的领导、专家、学者和朋友的支持与帮助。施维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百忙之中,对本规划全文进行了通稿审核,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在此,我们表示真挚的感谢!

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编写组

2010年11月

第一部分:

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

(2010-2020年)文本内容

目录

一、规划范围 (4)

二、规划时限 (4)

三、规划依据 (4)

四、规划原则 (4)

(一)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 (4)

(二)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 (4)

(三)注重生态效益的原则 (4)

(四)景观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5)

(五)重视植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则 (5)

五、植物选择的主要技术指标 (5)

六、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的规划控制 (6)

(一)基调树种 (6)

(二)骨干树种 (6)

(三)一般树种 (7)

1、行道树种 (7)

2、庭园树种 (7)

(四)藤本植物 (8)

(五)地被植物 (8)

1、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 (8)

2、灌木地被植物 (8)

3、其它地被植物 (9)

七、观赏性(含飘香类)植物的规划控制 (9)

(一)观叶植物(彩叶植物) (9)

1、常色叶植物 (9)

2、变色叶植物 (9)

(二)观花植物 (9)

1、观花乔木 (10)

2、观花灌木 (10)

3、观花藤本 (10)

4、观赏花卉 (10)

(三)观果植物 (10)

1、观果乔木 (10)

2、观果灌木 (10)

(四)飘香植物 (10)

1、花香植物 (11)

2、树香植物 (11)

八、抗逆性植物的规划控制 (11)

(一)抗二氧化硫(SO2)植物 (11)

(二)抗硫化氢(H2S)植物 (11)

(三)抗氯(Cl2)植物 (12)

(四)抗氟化氢(HF)植物 (12)

(五)抗汽车尾气污染的植物 (12)

(六)滞尘力强的植物 (12)

(七)抗旱植物 (13)

九、湿地植物的规划控制 (13)

(一)湿生植物 (13)

(二)水生植物 (13)

十、阴生植物的规划控制 (13)

(一)常用耐阴植物 (13)

(二)常用耐阴藤本植物 (14)

(三)林中伴生植物 (14)

十一、招鸟植物的规划控制 (14)

(一)招鸟乔木 (14)

(二)招鸟灌木 (14)

十二、立体绿化植物的规划控制 (14)

(一)屋顶绿化植物 (14)

(二)墙面棚架绿化植物 (15)

(三)绿篱植物 (15)

十三、竹类植物的规划控制 (15)

(一)丛生竹 (15)

(二)散生竹 (16)

(三)混生竹 (16)

十四、市树市花 (16)

(一)市树 (16)

(二)市花 (16)

十五、树种及常用植物规划的实施措施 (17)

一、规划范围

成都市市域,12121km2。

二、规划时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

三、规划依据

1、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

2、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2002年)

3、《四川省城市园林绿化条例》(1994年修正稿)

4、《四川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导则(试行)》(2009年)

5、《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

6、《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补充修编(2008-2020)》

7、《成都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1997年修正稿)

8、《成都市公园条例》(2006年)

9、成都市规划局、建委、林业园林局及其他相关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及发展计划

四、规划原则

树种及常用植物规划是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树种及常用植物的合理搭配,构成了城市绿化和生态微环境的基本骨架。城市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改善城市小气候;二是减轻空气污染;三是固碳放氧;四是降低噪音;五是杀菌除尘;六是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

科学合理的树种及常用植物规划,是绿化美化城市环境、加快园林绿化的速度、维持城市良

好生态平衡、促进宜居城市健康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1、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是适地适树。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不同的绿地类型、不同性质和要求,适地适树,适地适草,选用不同的植物种类。

2、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骨干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注重植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性。营造具有成都特色的植物景观。

3、注重生态效益的原则:根据植物的生态学习性,选择抗污性强,具有减污滞尘功能的植物,注重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城市绿化配置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草坪及藤本相结合,观果、观花、观叶结合,合理配置植物群落结构。

4、景观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常绿为主,常绿与落叶相结合;慢生树为主,速生树与慢生树相结合;见效期早,持效期长,景观效果稳定。满足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的景观需求。

5、重视植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则:利用我国丰富的物种资源,开展广泛的引种、收集工作,通过驯化、试种等,把适宜于成都市生长的植物种类及品种加以推广,丰富本地区的物种;引进国外优良的物种资源,在确保本地区植物生态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加以推广,丰富植物资源。

五、植物选择的主要技术指标

1、各类绿地建设,应注重乔木、灌木、藤本、花卉、草坪结合,但以乔木为主,乔木覆盖面积占绿地总面积的70%以上为宜。

2、原则上常绿与落叶树种比例建议为6:4。但中心城区和其他城区城镇的常绿和落叶树种比例应有一定的区别。

一般而言,建议中心城区的常绿和落叶树种的比例为5:5,其他城区城镇的常绿和落叶树种比例为6:4;南北走向街道的常绿和落叶树种的比例为5:5,东西走向街道的常绿和落叶树种比例为6:4。

3、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建议为7:3。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原则上控制在30%以下为宜。在冲积平原区域,土地肥沃,植物的立地条件良好,可适当提高乡土树种的比例。在具体应用中,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数量比,应不小于9:1。即本地木本植物指数≥0.9。

4、速生与慢生树种比例建议为3:7。在中心城区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原则上不采用速生乔木树种;其它地方应慎用速生乔木树种,加强对速生树种的维护管理,可视情进行重度修枝,确保安全。

在城市绿化总量达到较高水平时,城市绿化树种的应用,应提倡多选用慢生树种,有目的的逐步增加城市大树、古树的数量,以传承和体现成都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内大树和古树,也是城市历史文化体现的重要载体。

六、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的规划控制

(一)基调树种(9种)

银杏、银木(大叶樟)、女贞、栾树、黄葛树、皂荚、楠木、木犀(桂花)、水杉等。

其中:

1、常绿树种:银木(大叶樟)、女贞、木犀(桂花)、楠木等。

2、落叶树种:银杏、黄葛树、栾树、皂荚、水杉等。

(二)骨干树种(44种)

乔木(31种):樟(香樟)、二球悬铃木(法国梧桐)、天竺桂、朴树、黄连木、无患子、天师栗(猴板栗)、枫杨(麻柳树)、鹅掌楸(马褂木)、秋枫(三叶木)、蓝花楹、垂柳、槐(国槐)、刺槐、榆树、荷花玉兰(广玉兰)、罗汉松、黑壳楠、南酸枣、雪松、四季杨、三角槭(三角枫)、玉兰、楝树(苦楝)、楸、梧桐(青桐)、梅花(红梅)、樱花、垂丝海棠、蒲葵、木芙蓉等。

灌木(13种):紫薇、皱皮木瓜(贴梗海棠)、海桐、蜡梅、山茶、茶梅、双荚决明、八角金盘、小叶女贞、杜鹃、十大功劳、紫玉兰(辛夷)、红花檵木等。

(三)一般树种(173种)

1、行道树种(47种)

银杏、银木(大叶樟)、樟(香樟)、女贞、黄葛树、二球悬铃木(法国梧桐)、栾树、榆树、荷花玉兰(广玉兰)、鹅掌楸(马褂木)、玉兰、水杉、天竺桂、榕树(小叶榕)、峨眉含笑、楝树(苦楝)、朴树、槐(国槐)、刺槐、垂柳、日本红枫、黄连木、天师栗(猴板栗)、红花羊蹄甲、无患子、秋枫(三叶木)、梧桐(青桐)、枫杨(麻柳树)、喜树(千丈树)、合欢、雪松、臭椿、楸、罗汉松、木犀(桂花)、柑桔、柿、甜橙、柚、樱花、紫叶李、皱皮木瓜(贴梗海棠)、垂丝海棠、紫薇、双荚决明、蒲葵、棕榈类等。

2、庭园树种(公园、名胜、机关、单位、医院、学校、宅院绿化)(126种)

(1)乔木(79种)

银杏、樟(香樟)、木犀(桂花)、楠木、黑壳楠、皂荚、秋枫(三叶木)、玉兰、荷花玉兰(广玉兰)、梅花(红梅)、银木(大叶樟)、白兰花(黄桷兰)、桤木、檫木、栾树、朴树、喜树(千丈树)、榆树、枫杨(麻柳树)、蓝果树、四季杨、柳杉、水杉、樱花、合欢、香椿、臭椿、雪松、灯台树、石楠、紫叶李、龙牙花(象牙红)、山杜英、梧桐(青桐)、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柿、苹果、桃、李、胡桃(核桃)、梨、枇杷、罗汉松、红豆树、红

花羊蹄甲、木芙蓉、垂柳、女贞、刺槐、槐(国槐)、黄葛树、二球悬铃木(法国梧桐)、榕树(小叶榕)、天竺桂、鹅掌楸(马褂木)、无患子、圆柏(桧柏)、侧柏(扁柏)、天师栗(猴板栗)、枫香树、四川润楠、重阳木、银桦、楝树(苦楝)、西南卫矛(披针叶卫矛)、杜仲、蒲葵、无花果、棕榈、苏铁、三角槭(三角枫)、中华槭、鱼尾葵、花石榴、乐昌含笑、峨眉含笑、日本红枫、鸡爪槭(青枫)等。

(2)灌木(45种)

紫荆、紫薇、海桐、山茶、茶梅、蜡梅、栀子、黄杨、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瓶兰花(金弹子)、含笑、红花檵木、火棘、蝴蝶荚蒾、绣球荚蒾、锦带花、海仙花、迎春花、柑桔、甜橙、月季花、杜鹃、双荚决明、皱皮木瓜(贴梗海棠)、木瓜(木瓜海棠)、日本海棠、蔷薇、金丝桃、日本珊瑚树(法国冬青)、洒金珊瑚、八角金盘、鹅掌柴(鸭脚木)、红背桂、变叶木、南天竹、十大功劳、榆叶梅、紫叶小檗、棣棠花、木槿、朱槿(扶桑)、茉莉、丝兰、棕竹等。

(3)草本(2种)

芭蕉、小琴丝竹等。

(四)藤本植物(12种)

紫藤、常春油麻藤、地锦(爬山虎)、凌霄、忍冬(金银花)、五叶地锦(五叶爬山虎)、香花崖豆藤(鸡血藤)、常春藤、扶芳藤、蔷薇、木香花(七里香)、叶子花(三角梅)等。

(五)地被植物(61种)

1、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22种):麦冬、鸢尾、萱草、吊兰、蝴蝶花(扁竹根)、吉祥草、紫鸭跖草、马蹄金、白车轴草(白花三叶草)、红花酢浆草、美人蕉、佛甲草、玉簪、葱莲(葱兰)、蜘蛛抱蛋(一叶兰)、毛地黄、多叶羽扇豆、绣球(八仙花)、石菖蒲、天竺葵、金鸡菊、石竹等。

2、灌木地被植物(26种):杜鹃、栀子、海桐、红叶石楠、红花檵木、金叶女贞、南天竹、茶梅、十大功劳、六道木、豪猪刺(三颗针)、六月雪、八角金盘、鹅掌柴(鸭脚木)、紫叶小檗、洒金珊瑚、铺地柏、巴西野牡丹(紫牡丹)、金丝桃、金钟花、金叶连翘、萼距花、地被月季、大叶黄杨、小叶黄杨、臭牡丹等。

3、其它地被植物(13种):常春藤、常春油麻藤、扶芳藤、蔓长春花、肾蕨、阔叶箬竹、菲白竹、凤尾竹、狗牙根、结缕草、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等。

七、观赏性(含飘香类)植物的规划控制

(一)观叶植物(彩叶植物)(41种)

1、常色叶植物(21种)

(1)常色叶乔木(3种):紫叶李、千层金、红叶桃等。

(2)常色叶灌木(8种):金叶女贞、红花檵木、紫叶小檗、金边六月雪、金边黄杨、金心黄杨、银边黄杨、洒金珊瑚等。

(3)常色叶草本(10种):花叶良姜、朱蕉、紫背竹芋、紫鸭跖草、四季海棠、羽衣甘蓝、金心吊兰、紫叶美人蕉、紫叶酢浆草、金边龙舌兰等。

2、变色叶植物(20种)

(1)变色叶乔木(14种):银杏、栾树、榆树、紫红叶鸡爪槭(红枫)、日本红枫、红花槭(美国红枫)、鹅掌楸(马褂木)、银合欢、水杉、红叶杨、无患子、黄连木、乌桕、美丽红千层等。

(2)变色叶灌木(3种):红叶石楠、南天竹、十大功劳等。

(3)变色叶藤本(3种):地锦(爬山虎)、五叶地锦、扶芳藤等。

(二)观花植物(74种)

1、观花乔木(25种):蓝花楹、栾树、荷花玉兰(广玉兰)、红花羊蹄甲、木犀(桂花)、梅花(红梅)、玉兰、刺槐、合欢、楝树(苦楝)、龙牙花(象牙红)、乐昌含笑、刺桐、白花泡桐、花石榴、垂丝海棠、西府海棠、紫叶李、桃、李、碧桃、杏、樱花、苏铁、木芙蓉等。

2、观花灌木(26种):紫薇、皱皮木瓜(贴梗海棠)、日本海棠、朱槿(扶桑)、鸳鸯茉莉、紫玉兰(辛夷)、蜡梅、紫荆、含笑、双荚决明、山茶、茶梅、杜鹃、栀子、木槿、夹竹桃、六月雪、荚蒾、红千层、棣棠花、月季花、凤尾兰、茉莉、牡丹、迎春花、臭牡丹等。

3、观花藤本(7种):紫藤、多花紫藤、常春油麻藤、叶子花(三角梅)、凌霄、木香花(七里香)、蔷薇等。

4、观赏花卉(16种):美人蕉、德国鸢尾、葱莲(葱兰)、石蒜、花朱顶红、玉簪、大丽花、西南文殊兰、凤仙花(指甲花)、紫茉莉、野百合、郁金香、唐菖蒲、萱草、虎头兰(黄蝉兰)、菊花等。

(三)观果植物(31种)

1、观果乔木(17种):石榴、银杏(雌)、柚、柿、桃、枇杷、苹果、樱桃、李、枣、无花果、楝树(苦楝)、栾树、槐(国槐)、枫杨(麻柳树)、臭椿、梧桐(青桐)等。

2、观果灌木(14种):火棘、海桐、瓶兰花(金弹子)、南天竹、日本珊瑚树(法国冬青)、皱皮木瓜(贴梗海棠)、金桔、柑桔、红桔、石楠、十大功劳、桃叶卫矛、荚蒾、香荚蒾等。

(四)飘香植物(38种)

1、花香植物(29种)

(1)香花乔木(11种):木犀(桂花)、梅花(红梅)、玉兰、白兰花(黄桷兰)、荷花玉兰(广玉兰)、乐昌含笑、峨眉含笑、柚、厚朴、刺槐、香花槐等。

(2)香花灌木(13种):栀子、蜡梅、茉莉、紫玉兰(辛夷)、月季花、迎春花、海桐、柑桔、金桔、夜香树、鸳鸯茉莉、米兰、结香等。

(3)香花藤本(5种):蔷薇、木香花(七里香)、紫藤、忍冬(金银花)、络石等。

2、树香植物(9种)

银木(大叶樟)、樟(香樟)、香椿、楠木、圆柏(桧柏)、侧柏(扁柏)、厚皮香、香榧、香杨等。

八、抗逆性植物的规划控制

(一)抗二氧化硫(SO2)植物(50种):榆树、皂荚、臭椿、女贞、构树、黄葛树、樟(香樟)、刺槐、柳杉、荷花玉兰(广玉兰)、合欢、垂柳、木犀(桂花)、鹅掌楸(马褂木)、玉兰、胡桃(核桃)、栾树、喜树(千丈树)、龙柏、圆柏(桧柏)、侧柏(扁柏)、榕树(小叶榕)、罗汉松、乌桕、桑、柑桔、柚、日本珊瑚树(法国冬青)、枸骨、皱皮木瓜(贴梗海棠)、山茶、卫矛、红背桂、木芙蓉、海桐、小叶女贞、石楠、西洋杜鹃(比利时杜鹃)、栀子、夹竹桃、含笑、木槿、大叶黄杨、金边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棕榈、加拿利海枣、散尾葵、紫藤、慈竹等。

(二)抗硫化氢(H2S)植物(16种):龙柏、女贞、二球悬铃木(法国梧桐)、银杏、桑、桃、樱花、苹果、无花果、白花泡桐、日本珊瑚树(法国冬青)、山茶、海桐、大叶黄杨、小叶黄杨、银边黄杨等。

(三)抗氯(Cl2)植物(42种):榆树、皂荚、榆叶梅、桑、构树、臭椿、女贞、合欢、垂柳、枫杨(麻柳树)、柑桔、柚、天竺桂、水杉、银杏、木犀(桂花)、石榴、樱花、紫薇、毛叶丁香、无花果、罗汉松、龙柏、圆柏(桧柏)、侧柏(扁柏)、枣、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夹竹桃、海桐、木槿、卫矛、忍冬(金银花)、荚蒾、栀子、木芙蓉、山茶、小叶女贞、九里香、紫藤、蒲葵、棕榈等。

(四)抗氟化氢(HF)植物(44种):臭椿、卫矛、杏、榆树、皂荚、圆柏(桧柏)、侧柏(扁柏)、枣、女贞、樟(香樟)、银杏、无花果、构树、柑桔、荷花玉兰(广玉兰)、石榴、垂柳、罗汉松、榕树(小叶榕)、毛叶丁香、天竺桂、刺槐、灯台树、二球悬铃木(法国梧桐)、楝树(苦楝)、乌桕、白花泡桐、梧桐(青桐)、枇杷、樱桃、银杏、木犀(桂花)、日本珊瑚树(法国冬青)、夹竹桃、山茶、丝兰、小叶黄杨、海桐、木槿、朱槿(扶桑)、栀子、向日葵、月季花、美人蕉等。

(五)抗汽车尾气污染的植物(26种):曼陀罗、地锦(爬山虎)、常春藤、桑、榆树、垂柳、二球悬铃木(法国梧桐)、榕树(小叶榕)、黄葛树、梧桐(青桐)、银木(大叶樟)、樟(香樟)、刺槐、臭椿、构树、龙柏、女贞、白蜡树、红花羊蹄甲、银桦、紫薇、大叶黄杨、海桐、夹竹桃、木槿、红背桂等。

(六)滞尘力强的植物(33种):榆树、白花泡桐、二球悬铃木(法国梧桐)、臭椿、银杏、女贞、荷花玉兰(广玉兰)、山杜英、樟(香樟)、刺槐、槐(国槐)、构树、日本珊瑚树(法国冬青)、梧桐(青桐)、胡桃(核桃)、无花果、黄葛树、榕树(小叶榕)、圆柏(桧柏)、侧柏(扁柏)、紫叶李、石楠、木槿、毛叶丁香、卫矛、夹竹桃、棕榈、海桐、大叶黄杨、黄杨、八角金盘、紫叶小檗、紫藤等。

(七)抗旱植物(28种):雪松、侧柏(扁柏)、荷花玉兰(广玉兰)、胡桃(核桃)、垂柳、桤木、榆树、乌桕、黄连木、刺桐、合欢、刺槐、皂荚、紫荆、紫藤、红花羊蹄甲、构树、桑、无花果、栾树、樟(香樟)、紫叶李、石楠、蓝果树、棕榈、红花檵木、火棘、小檗等。

九、湿地植物的控制规划

(一)湿生植物(43种)

1、湿生乔木(15种):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池杉、水杉、湿地松、垂柳、银白杨、枫杨(麻柳树)、桤木、喜树(千丈树)、乌桕、刺槐、槐(国槐)、木芙蓉、枸骨等。

2、湿生灌木(12种):水麻、小梾木、棣棠花、夹竹桃、金钟花、栀子、迎春花、双荚决明、火棘、黄常山、木槿、金丝桃等。

3、湿生藤本(3种):常春藤、扶芳藤、蔓长春花等。

4、湿生草本(14种):黄金凤(黄花凤仙)、灯心草、再力花、海芋、石蒜、忽地笑、姜花、蝴蝶花(扁竹根)、溪荪、美人蕉、江南星蕨、风车草(伞草)、芦竹、花叶芦竹等。

(二)水生植物(10种)

莲(荷花)、睡莲、马蹄莲、水烛、菖蒲、芦苇、水葱、东方泽泻、慈姑、菰(茭白)等。

十、阴生植物的控制规划

(一)常用耐阴植物(54种)

木本(28种):八角金盘、山茶、海桐、鹅掌柴(鸭脚木)、大叶黄杨、木犀(桂花)、洒金珊瑚、十大功劳、红花檵木、含笑、栀子、日本珊瑚树(法国冬青)、女贞、小叶女贞、杜鹃、南天竹、茶梅、罗汉松、苏铁、小檗、棕竹、夹竹桃、枸骨、蜡梅、龟甲冬青、六道木、熊掌木、珊瑚树等。

草本(22种):鸢尾、广东万年青、散斑假万寿竹、蜘蛛抱蛋(一叶兰)、龟背竹、裂叶喜林芋(春羽)、吊兰、吉祥草、麦冬、天门冬、菖蒲、肾蕨、鸭跖草、紫鸭跖草、吊竹梅、玉簪、白车轴草(白花三叶草)、淡竹叶、虎耳草、芦荟、马蹄金、绣球等。

竹类(4种):小琴丝竹、凤尾竹、阔叶箬竹、菲白竹等。

(二)常用耐阴藤本植物(6种)

紫藤、地锦(爬山虎)、常春藤、扶芳藤、木香花(七里香)、扁担藤等。

(三)常用林中伴生植物(12种)

八角金盘、山茶、枸骨、日本珊瑚树(法国冬青)、含笑、石楠、六月雪、四照花、络石、红背桂、九里香、西南绣球等。

十一、招鸟植物的规划控制

(一)招鸟乔木(8种):樟(香樟)、女贞、楝树(苦楝)、罗汉松、垂丝海棠、黄连木、枸骨、棕榈等。

(二)招鸟灌木(10种):茶梅、荚蒾、四照花、海桐、火棘、黄杨、八角金盘、瓶兰花(金弹子)、小檗、卫矛等。

十二、立体绿化植物(屋顶、墙面、立柱、棚架)的规划控制

(一)屋顶绿化植物(71种):

1、常用乔木(19种):日本红枫、木犀(桂花)、垂丝海棠、樱花、石榴、枇杷、玉兰、紫叶李、龙爪槐、罗汉松、鸡爪槭(青枫)、梅花(红梅)、石楠、银杏(桩头)、桃、枸骨、散尾葵、苏铁、木芙蓉等。

2、常用灌木、地被(44种):紫薇、紫荆、蜡梅、金桔、红桔、山茶、茶梅、双荚决明、火棘、凤尾兰、龟背竹、瓶兰花(金弹子)、黄杨、海桐、迎春花、牡丹、绣球荚蒾、荚蒾、米兰、红花檵木、月季花、棕竹、皱皮木瓜(贴梗海棠)、叶子花(三角梅)、含笑、朱槿(扶桑)、十大功劳、杜鹃、美人蕉、鸢尾、天竺葵、日本珊瑚树(法国冬青)、洒金珊瑚、吉祥草、蜘蛛抱蛋(一叶兰)、南天竹、栀子、花叶良姜、鹅掌柴(鸭脚木)、巴西野牡丹(紫牡丹)、金叶女贞、葱莲(葱兰)、麦冬、肾蕨等。

3、水生植物及观赏草(8种):风车草(伞草)、菖蒲、莲(荷花)、睡莲、马蹄莲、再力花、芦苇、斑叶芒等。

(二)墙面棚架绿化植物(25种):

1、墙面常用植物(9种):地锦(爬山虎)、常春藤、蔷薇、日本珊瑚树(法国冬青)、木香花(七里香)、迎春花、络石、蔓长春花、扶芳藤等。

2、棚架常用植物(16种):紫藤、蔷薇、叶子花(三角梅)、香花岩豆藤(鸡血藤)、木香花(七里香)、葡萄、常春油麻藤、葫芦、凌霄、木通、中华猕猴桃、蔓长春花、铁线莲、忍冬(金银花)、丝瓜、南瓜等。

(三)绿篱植物(18种):

黄杨、六月雪、海桐、小叶女贞、金叶女贞、红花檵木、罗汉松、日本珊瑚树(法国冬青)、棣棠花、火棘、侧柏(扁柏)、观音竹、凤尾竹、栀子、木槿、月季花、豪猪刺(三颗针)、四季桂等。

十三、竹类植物的规划控制

(一)丛生竹(20种):合轴型竹类,靠地下茎竹蔸上的笋芽出土成竹,无延伸的竹鞭,竹竿紧密相依,在地面形成密集的竹丛。

1、大型丛生竹(竿径10cm以上的竹种):麻竹、龙丹竹、大绿竹、车筒竹(刺楠竹)、云南龙竹(越南巨竹)等。

2、中型丛生竹(竿径4-8cm竹种):绵竹、慈竹、撑绿竹、吊丝单、吊丝球竹、粉单竹、黄麻竹、牛儿竹、硬头黄竹、牛角竹等。

3、小型丛生竹(竿径1-3cm的竹种):观音竹、凤尾竹、小琴丝竹、崖州竹、青丝黄竹等。

(二)散生竹(9种):单轴型竹类,竹子在土中有横向生长的竹鞭,竹鞭顶芽通常不出土,由鞭上侧芽成竹,竹竿在地面上散生。成都城镇绿化常用的散生竹有:

人面竹、唐竹(兰根竹)、金镶玉竹、乌哺鸡竹、黄槽竹、高节竹、京竹、毛金竹、雷竹等。

(三)混生竹(8种):复轴型竹类,兼有单轴和合轴两种类型的地下茎,竹竿在地面上有散生的又有成丛的。成都城镇绿化常用的混生竹有:

苦竹、茶竿竹、阔叶箬竹、倭竹、鹅毛竹、菲白竹、铺地竹、无毛翠竹等。

十四、市树市花

(一)市树:银杏。

(二)市花:木芙蓉。

木芙蓉的三类主要品种:

1、早花品种

牡丹红、牡丹粉、玉蕊。

2、中花品种

金秋颂、成都紫、百日华彩。

3、晚花品种

锦蕊、锦碧玉。

十五、树种及常用植物规划的实施措施

(一)将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规划纳入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二)严把城市绿化的规划关,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要以树种及常用植物规划为树种选择的理论依据,通过规划指导城市绿化的实施。

(三)大力开发乡土树种,加强引种力度,引进适合成都市环境气候的树种,通过驯化、试种、推广,丰富成都市的园林绿化景观,体现植物多样性。同时,要严格控制外来入侵性植物的引入,防止有害生物侵害事件的发生。

(四)加强宣传,充分发挥政府城市绿化重点工程和专业绿化队伍的示范和导向作用,科学合理的应用适宜树种,引导社会绿化主体按照树种及常用植物规划的要求进行城市绿化建设。

第二部分:

《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

(2010-2020年)》编制说明

目录

一、总则 (22)

(一)概述 (23)

1、地理位置 (23)

2、地形地貌 (24)

3、气候资源 (26)

4、水文资源 (28)

6、植被资源 (30)

(二)树种规划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30)

(三)树种规划范围 (31)

(四)树种规划时限 (31)

(五)树种规划依据 (31)

二、成都市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应用现状与问题 (32)

三、树种规划原则 (32)

(一)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 (33)

(二)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 (33)

(三)注重生态效益的原则 (33)

(四)景观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34)

(五)重视植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则 (35)

四、树种规划的方法 (35)

(一)调查本地区原有和引种驯化的园林树种35 (二)确定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 (35)

(三)制定规划指标及树种比例 (36)

五、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的规划控制37 (一)基调树种 (37)

(二)骨干树种 (38)

(三)一般树种 (38)

1、行道树种 (38)

(四)藤本植物 (41)

(五)地被植物 (41)

1、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 (42)

2、灌木地被植物 (42)

3、其它地被植物 (42)

六、观赏性(含飘香类)植物的规划控制 (42)

(一)观叶植物(彩叶植物) (42)

1、常色叶植物 (43)

2、变色叶植物 (43)

(二)观花植物 (43)

1、观花乔木 (43)

2、观花灌木 (44)

3、观花藤本 (44)

4、观赏花卉 (44)

(三)观果植物 (44)

1、观果乔木 (44)

2、观果灌木 (44)

(四)飘香植物 (44)

1、花香植物 (45)

2、树香植物 (45)

七、抗逆性植物的规划控制 (46)

(一)抗二氧化硫(SO2)植物 (46)

(二)抗硫化氢(H2S)植物 (47)

(三)抗氯(Cl2)植物 (47)

(四)抗氟化氢(HF)植物 (47)

(五)抗汽车尾气污染的植物 (48)

(六)滞尘力强的植物 (48)

(七)抗旱植物 (48)

八、湿地植物的规划控制 (48)

(一)湿生植物 (48)

(二)水生植物 (49)

九、阴生植物的规划控制 (49)

(一)常用耐阴植物 (49)

(二)常用耐阴藤本植物 (49)

(三)林中伴生植物 (50)

十、招鸟植物的规划控制 (50)

(一)招鸟乔木 (50)

(二)招鸟灌木 (50)

十一、立体绿化植物的规划控制 (50)

(一)屋顶绿化植物 (50)

(二)墙面棚架绿化植物 (51)

(三)绿篱植物 (51)

十二、竹类植物的规划控制 (51)

(一)丛生竹 (52)

(二)散生竹 (52)

(三)混生竹 (52)

十三、市树市花 (53)

(一)市树 (53)

(二)市花 (54)

十四、树种及常用植物规划的实施措施 (56)

一、总则

树种及常用植物规划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树种及常用植物的合理搭配,构成了城市绿化和生态微环境的基本骨架。因为绿化的主要材料是树木,树木需要经过多年的生长培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科学合理的树种及常用植物规划,可以为政府决策以及行业操作人员提供理论依据,可以避免盲目更换树种及植物材料,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对指导园林绿化建设,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树种选择适当,树木生长健壮,能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产生优美的园林景观效果。

有研究资料表明,城市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改善小气候,缓解热岛效应大面积的绿地能有效地冷却空气和促进空气流动,改善城市小气候状况,可有效地缓解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

减轻空气污染绿色植物能稀释、分解、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再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质,化害为利或者把有害物质固定在植物体内。据分析,当植物处于SO2污染区时,其含S量可为正常含量的5-10倍。

固碳放氧研究资料表明,地球上60%以上的O2来自陆地上的植物,1公顷公园绿地每天能吸收900公斤的CO2并生产600公斤的O2,因此,城市绿地对平衡大气中的CO2和O2具有重要作用。

降低噪音在城市环境中,噪声污染不容忽视,它会严重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许多研究表明,密集和较宽的林带(19-30米)结合松软的土壤表面可降低噪音50%以上,如能合理设计,即使仅6米宽的林带对降低噪音污染仍有一定效果。

杀菌除尘城市中一切裸露的土地加以绿化后,不仅可以改善地上的环境卫生,而且也能改善地下的土壤卫生。有绿化植物存在的地方,空气及地下和水体中的细菌都会大为减少。如在通过30-40 米宽的林带后,1 升水中所含的细菌数量比不经过林带的减少1/2。森林释放的负离子,对人体呼吸和血液循环是十分有益的,能有效起到降尘、灭菌的作用,并能调节

人体的生理机能。

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是城市土壤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均表明,利用树木、森林对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受污染土地、水体进行修复是最为有效的土壤清污手段,建设污染隔离带与已污染土壤片林,不仅可以减轻污染源对城市周边环境的污染,也可以是土壤污染物通过植物的富集作用而使其生产与生态功能得以恢复。

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成都市城区公园绿地每年可以滞尘44.3万吨,吸收CO2 112.5万吨,释放O2 109.1万吨,吸收SO2 1220吨,降温11789亿大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树种及常用植物规划,也是绿化美化城市环境、加快园林绿化的速度、维持城市良好生态平衡、促进宜居城市健康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一)概述

1、地理位置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2°54?-104°53?和北纬30°05?-31°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总面积12121平方公里,2009年市区建成区面积427.65平方公里。成都市从西到东,地形分为山地、平原、丘陵三个部分。其中:平原面积比重大,达4971.4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0.1%;丘陵面积占27.6%,山地面积占32.3%。

2、地形地貌

(1)地质状况

成都地区地质构造由三个单元组成,自西向东排列分别为龙门山台褶带,成都拗陷(即成都平原),龙泉山断褶带。

龙门山台褶带在西部呈北东45 o左右方向展布,其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十分强烈,岩层古老,岩石混杂,在地壳抬升与河流下切的相对作用下,形成山峰险峻、峡谷幽深、陡岩密布、迭水众多的高峰峡谷流水地貌特征,地势高亢,山脊线多呈齿形,海拔多在3000m以上,旅游景点众多,是民众休闲度假、旅游避暑的绝好自然环境。

成都拗陷处在龙门山台褶带和龙泉山断褶带之间,呈北东35o方向展布,形成于中生代,受喜山运动两侧断裂对冲作用的影响,陷落成构造盆地。进入新生代,龙门山大量的侵蚀剥蚀物质,成为成都拗陷沉积物的部分来源,加上岷江、沱江流水作用的影响,成都拗陷沉积了深厚的第四系松散物质,上层为全新统冲积洪积层。物质组成主要是砾石、砂卵砾石、含泥砾石和粘土等,其覆盖物厚度由轴线向两侧逐渐减薄,沉积最厚处可达500m以上,高程378-750m,地势平坦,西北高、东南低,坡降约2?。

龙泉山断褶带紧邻成都拗陷东侧,呈北东25o-30o方向展布。形成于喜山运动,由龙泉山背

斜及龙泉驿压扭性断层等组成,褶皱缓和,山势平缓,山脊线高程650-1000m之间,山体主要由侏罗系、白垩系红色砂岩和泥岩组成,是我市东部狭长低山丘陵分布区,西陡东缓,也是四川盆地内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的分界线。

(2)地貌类型

成都市向东由盆地向川中丘陵过渡,向西由盆周山地向高山峡谷区过渡,地形地貌组成比较复杂,但总体上由西向东逐渐倾斜,形成中高山山地、丘陵、平原等地貌类型。成都市域面积12121 km2中,平原面积最大,约占全区总面积的51.25%;其次为低山丘陵,占22.75%;中山与高中山地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占26%。依据成都地貌区划,分5个地貌区,分别为侵蚀构造高山区、剥蚀侵蚀构造中山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侵蚀堆积构造台地区、冲积洪积扇状平原区。

平原成都市境内平原为著名的成都平原腹心部分,分布在龙门山以东,龙泉山以西。平原地貌占据5个城区及郫县全境,金堂县、龙泉驿区西部,新津县、双流县、新都区和青白江区大部,彭州市、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部分及蒲江县北部。成都平原总面积为6200 km2,成都市辖4971.4 km2,居于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四川省各市、地、州之首。古称蜀“坦夷数百里”,即指成都大面积平原地貌而言。平坦的地势给农业、工业和交通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平原地区为成都市乃至四川省主要经济区,但由于长期人为活动,生物区系次生性强。

丘陵成都市丘陵海拔多在600-800m,为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带。缓丘相对高差一般小于20m,主要分布在新津县西部,金堂县三合、福兴、黄家、淮口等地。浅丘相对高差20-50m,主要分布在都江堰市青城,崇州市怀远,金堂县高板、石虹、石龙等地。中丘相对高差50-100m,主要分布在彭州市大宝、丰乐、桂花,龙泉驿区茶店、长松、万兴,双流县的牧马山等地。深丘相对高差100-200m,主要分布于大邑县、邛崃市沿山地带及金堂县淮口镇至土桥镇地区。

山地主要分布在市境西部四川盆地边缘山地西段,属龙门山-邛崃山脉,海拔多在1000-3000m,最高峰在大邑县境内,海拔5364m。少部分山地分布在市东南部,属龙泉山脉,海拔多在700-1000m,最高峰为龙泉驿区境内的长松山,海拔1051m。市境内都江堰市及彭州市北部为龙门山地,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西部为邛崃山地,金堂县西部、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双流县东部为龙泉山地,新津县、蒲江县南部为长丘山地。市境内山地多有河流发源,水力资源丰富。

从地势差异来看,大体表现为东面和西面高,中部低。高山区和中山区集中分布在西部龙门山区,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 m之间,最高处大邑县双河乡海拔为5364 m,相对高度在1000m左右。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龙泉山和龙门山山前地带,位于区内的东南部,台地在平原外围与低山丘陵的连接地带。中部和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由龙门山-邛崃山的山前冲洪积扇相互联接形成的冲积平原,它夹持于龙门山-邛崃山与龙泉山之间,主要由第四系冲积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垦殖指数高,地势平坦,海拔一般在750m上下,最低处金堂县云台乡海拔仅387m。成都市东、西两个部分之间高差悬殊达4977m。

树种规划

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 编制单位: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成都市园林科研所 二O一O年十一月《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编委会 编制单位: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 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 成都市园林科研所 《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专家评审意见 2010年11月4 日,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组织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交大、四川省林科院和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等单位有关专家对《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树种规划》)进行了评审。专家组听取了《树种规划》编制单位的汇报,进行了认真的评议,评审意见如下: 一、《树种规划》的编制,对规范成都城镇绿化树种应用,以及植物种类的多样化,促进园林景观高品质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对推进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树种规划》是在深入调查成都市城镇绿化现有树种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而成,该成果思路清楚、资料翔实、使用方便、直观。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三、《树种规划》首次系统进行了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的规划控制。并率先进行了“观赏性植物”、“抗逆性植物”、“立体绿化植物”、“湿地植物”、“阴生植物”、“竹类植物”和“招鸟类植物”等专章规划。涉及到成都市城镇绿化的乔、灌、藤、竹、草共计345个常用种类,其中:乔木114种,灌木、藤本112种,竹类37种,草本82种,植物应用的覆盖面宽。 四、编制的规划成果从成都的实际出发,规划应用性强,在成都乃至四川具有示范推广作用。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树种规划》的评审,该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议《树种规划》进一步扩大范围深入研究。 《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评委名单 前言 按照成都市委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实现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我们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城镇绿化近年来的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组织相关人员编制了《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该规划的编制,对于规范树种应用,保护和建设生态成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成都城镇绿化树种的“绿化、彩化、香化”,以及植物种类的多样化建设,推进“节约型园林”和“生态型园林”建设,推进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发挥城镇园林绿化这一唯一具有生命特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植物的生物特性和观赏特性,为成都城市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实现成都“人居环境最佳”的“新三最”目标。 编制的《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文本内容; 第二部分:《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编制说明; 第三部分:《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植物名录; 第四部分:《成都市城镇绿化树种及常用植物应用规划(2010-2020年)》图片资料。 本次树种规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植物应用的覆盖面宽,涉及到成都市城镇绿化的乔、灌、藤、竹、草共计345个常用种类,其中:乔木114种,灌木、藤本112种,竹类37种,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章城市绿地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植种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均可称为绿地 :泛指所有被植物覆盖的种植地 ·城市绿地: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点:为城市绿地系统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引,侧重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临界值,侧重于引导和控制,依托于理性的分析而不是感性的直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任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 1.明确城市绿地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为城市绿地系统管理提供依据 2.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4.协调城市绿地多种功能,控制或引导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最终目的: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代城市的最佳环境系统·覆盖率:城市一定范围内绿化覆盖率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率:在范围内所有用于绿化的乔灌木地被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性质:政府管理和调控土地利用的途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1.与城市总体规划:是其一个组成部分,是深化细化,两者互相协调与尊重 2.与土地利用规划:内容相互交叉,土对绿有决定性作用,反之有积极反作用 3.与景观规划:是其规划设计的重要对象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综合规划 2.远近结合,创造特色 3.功能多样,力求高效 4.网络分隔 5.均匀分布,比例合理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产与发展 ·古代城市绿地规划

园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园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1、以乡土树种为主,实行适地适树和引入外来树种相结合。 积极引入一些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外来树木品种,是扩大树源增加树木品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树木品种的选择中,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前提下,大量引入外地树木品种,才能更好地筛选出优良的园林树木品种来。 2、以主要树种为主,主要树种和一般树种相结合。 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经过人工筛选,总会出现一批适应性强、优良性状明显、抗逆性好的主要树种,这些树种是园林绿化的骨干和基础,是经过长期选择的宝贵财富。在生产中,除了大量应用这些树种外,还要经过选择应用一般树种,只有这样的结合,才能丰富品种,稳定树木结构,增强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园林特色。 3、以抗逆性强的树种为主,树木的功能性和观赏性相结合。 抗逆性强是指抗病虫害、耐瘠薄、适应性强的树种,选用这种树木作为城市的主体树种,无疑会增强城市的绿化效益。但是抗逆性强的树种,不一定在树势、姿态、叶色、花期等方面都很理想。为此,在大量选择抗逆性强的树种的同时,还要选择那些树干通直、树姿端庄、树体优美、枝繁叶茂、冠大荫浓、花艳芳香的树种,加以配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绿化效果。 4、以落叶乔木为主,实行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相结合,乔木和灌木相结合。 城市绿化的主体应该是落叶乔木,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防护功能、美化城市和形成特色的作用。在园林树种的选择中,应以落叶乔木作为主体,占有优势。在北方城市,选择落叶乔木更有利于漫长冬季的采光和地面增温。此外,为了减少某些落叶乔木产生的飞絮污染,在选择这类树种(如杨、柳、桑等)时,要注意选择雄株。 当然,为了创造多彩的园林景观,适量地选择常绿乔木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冬季景观更为重要。但是常绿乔木所占比例,应控制在20%以下,否则,不利于绿化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实行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相结合,乔木和灌木相结合。适量地选择落叶灌木和常绿灌木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灌木不仅能增加绿量,还能起到增加绿化层次和美化、彩化作用。 5、以速生树种为主,实行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相结合。 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漫长,植物生长期短,选择速生树种会在短期内形成绿化效果,尤其是街道绿化。长寿树种树龄长,但生长缓慢,短期内不能形成绿化效果。所以,在不同的园林绿地中,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类型的树种是必要的。在街道中,应选择速生、耐修剪、易移植的树种;在游园、公园、庭院的绿地中,应选择长寿树种。当然,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相互结合地配置,应是园林绿化的方向。速生树种有易老早衰的问题,可通过树冠更新复壮和实生苗育种的办法加以解决。在园林树种选择中,还要注意选择根深、抗风力强、无毒、无臭、无飞絮、无花果污染的优良树种,但是一个好的园林树种的优点都是相对的。选择的目的,就是不断把具有优良性状的树种选出来,淘汰那些生长不良、抗性较差,绿化美化效果不良的树种。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整合、优化杭州新市区绿地系统布局和结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切实可行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补充和深化,经批准后的《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年)》,是杭州市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定性文件。 第三条规划范围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区,总面积为3068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干、滨江、余杭、萧山八区,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基本一致。 第四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通过,1998年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 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1年); 7、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9月); 8、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9、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00年); 10、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

11、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方法》(2000年,192号文); 12、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2002年城建240号文); 13、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2002年城建249号文); 14、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第112号) 15、《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17、《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等相关规范; 18、省政府:《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1995年) 19、《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1997年) 20、《杭州市生态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2000年); 21、《杭州市城市道路及公共绿地树种规划》(2000年); 22、《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及各专项规划(报批稿)等 第五条规划期限 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基本一致,即: 近期:2002—2005年; 中期:2006—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展望到2050年左右。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 1、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 2、大地绿化与城市绿化相结合,风景绿地与园林绿地相结合,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精心构筑具有杭州特色的地域景观风貌的绿地系统。

城市绿化树种规划(绿化材料)

一、规划原则与目标 1、规划原则: (1)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满足浐灞河地区各类 绿地的要求。 (2)以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并重,兼顾经济效益。 (3)充分考虑本区的气候条件,突出遮荫的乔木,形成本区的生态效益。 (4)适地适树,优先选择抗逆性强(抗旱、耐水湿、抗病虫害等)的树种。 (5)城市绿化的种植配置要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草相结合。 2、规划目标: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对本区城市园林绿化主要应用植物物种类做出科学规划和特色设计,重塑“西北生态城市”的形象,营造古城文化的现代城市绿地景观,促进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 (1)培育本区的植物景观特色,满足城市居民文化娱乐、休闲、接近自然的要求。 (2)优化城市树种结构,提高绿化植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机能。 (3)组织城市绿化苗木生产从无序竞争进入有序发展。 (4)构筑城市绿色空间的艺术风貌,充分展现城市各类绿地的风貌。 二、基调树种规划 城市绿化基调树种,是能充分表现当地植被特色、反映城市风格、能作为城市景观重要标志的应用树种.根据本区的历史与现状,规划选用约(10)种乔木作为基调树种加以推广应用。 如银杏、国槐、旱柳、垂柳、悬铃木、毛白杨、新疆杨、华山松、白皮松等。 三、骨干树种规划 城市绿化的召骨干树种,是具有优异的特点,在各类绿地中现频率较高、使用数量大、有发展潜力的树种。如型的城市绿地,一般应具有不同的骨干树种。

1、道路绿化树种 A、行道树种 行道树是发挥城市绿地美化街景,纳凉遮荫、减噪滞尘等功能作用的重要因素,还有维护交通安全,保护环境卫生等多力面的公益效用.由于道路的立地条件相对较差,路面热辐射使近地气温增高,空气湿度相对低,土壤成分复杂,透水透气性差,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浓度高,所以行道树的选择要求相对苛刻。主要有: (1)树干挺拔、树形端正,体形优美、枝叶繁茂、蔽荫度好。 (2)对环境适应性强,易栽植,耐修剪,易萌生. (3)抗逆性强.特别是要求抗NOn、SOn、Pn粉尘等能力强,耐风、耐寒,耐旱,耐涝、耐辐射,病虫害少。 (4)以地带树种为主,适当使用已经受一个生长周期以上表现良好的外来树种。 (5)长寿树种与速生树种相结合,以常绿树种为主,适当搭配落叶树种。 (6)深根性、花果无污染,且高大浓荫与美化,香化相结合。 如悬铃木、银杏、国槐、旱柳、垂柳、华山松、白皮松等。 B、停车场绿化树种 树种选择要求: (1)抗氮氧化物能力强。 (2)以常绿树种为主,落叶期较集中。 (3)易管理,低维护。 C、公路、铁路、高速干道绿化树种 公路,铁路和高速干道的树种选择,要同时考虑交通安全机能、环境保护机能和美化机能。 从交通安全方面考虑的原则: (1)诱导视线为了使驾驶人员预知前方道路的线形,宜选择与周围的植被不同.或树冠线能清楚的指示方向的树种。

威海市城市绿地系统树种规划

威海市城市绿地系统树种规划 牛玉霞 Niu Yu-xia (威海市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威海市264200) (Weihai City, Garden Construction Co., Ltd. Weihai 264200) 摘要:“联合国最佳人居奖”的获得是威海这个“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的城市的荣誉,同时也对威海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和人口倍增,保持清新宜人的城市环境?如何优化城市生态体系、使城市环境得以良性持续性发展?城市绿地系统是威海市城市的重要有机构分,对整个城市的生态体系与环境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树种的选择应用是城市绿地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一环,做好城市绿地系统的树种规划对整个城市的绿化建设和园林事业的发展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威海市;城市绿地系统;树种规划 1 地理位置 威海市三面临海,地形以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为主,一般海拔200~400米,最高点为昆嵛山主峰泰礴顶,海拔923米。该区气候温和湿润,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年平均气温10~13℃,最低气温-13℃,年平均降水量600~900毫米,相对湿度较大,地带性植被为落叶栎林和赤松林,土壤则以棕色森林土为主。威海在植物区系划分上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的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在地理史上,山东半岛曾一度与辽东半岛及日本相连,而且第四世纪以前尚为亚热带气候,因而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尤其是目前植被保存较好的昆嵛山,植被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物种丰富。该区具典型的温带性质,又与亚热带具一定的亲缘关系;该区物种的特有现象比较明显。 2 树种规划的依据 按照生态学原理,城市是人和多种自然因素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的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个城市园林树种的规划必须依城市生态学、园林生态学、植物群落学和风景美学的理论为依据。 3 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一)树种规划要符合威海地带性典型植被类型的分布规律。要遵循本地地带性植物类型所展示的自然规律。 (二)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少量经过长期考验适应本市气候条件的外来树种作为城市的补充树种。 (三)要求骨干树种对本地风土及立地条件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病虫害少,特别是没有毁灭性的病虫害,又能抵抗、吸收多种有毒气体,易于大苗移栽成活,栽培管理简单。 (四)以乔木树种为主构建城市绿色构架,并采用乔、灌、藤本及地被植物相结合的群落式种植方式,尽可能地增加城市绿量;同时经过合理配置,构成复层混交及相对稳定的人工植被群落。 (五)植物景观的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相结合,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

园林植物种植的基本原则

园林植物种植的基本原则 1、符合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植物的选择和种植形式。园林绿地功能很多,但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如街道绿地主要功能是蔽荫、组织交通,因此,种植着重解决蔽荫、交通和美观的问题(行道树冠大、绿篱隔离、观赏效果)。 2、满足园林风景构图的需要 1)总体艺术布局要协调 规则式园林布局,多采用规则式配置形式,种植为对植、列植、中心植、花坛、整形式花台,进行植物整形修剪。而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种植,充分表现植物自然姿态配植形式如孤植、丛植、群植、林地、花丛、花境、花带等。 2)考虑综合观赏效果 人们欣赏植物景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而全能的园林植物是极少的,或者说是没有的。因此,植物配置时,应根据其观赏特性进行合理搭配,表现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综合效果。具体配置方法有: 观花和观叶植物结合 不同色彩的乔、灌木结合 不同花期植物结合 草本花卉弥补木本花木的不足 3)四季景色有变化 组织好园林的季相构图。使植物的色彩、芳香、姿态、风韵随着季节的变化交替出现,以免景色单调。重点地区一定要四时有景,其他各区可突出某一季节景观。 4)植物比例要适合 不同植物比例安排影响着植物景观的层次、色彩、季相、空间、透景形式的变化及植物景观的稳定性。因此,在树木配置上应使速生树与长寿树;乔木与灌木;观叶与观花及树木、花卉、草坪、地被植物搭配比例合适。 在植物种植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具体条件,确定树木花草之间的合适比例。如纪念性园林常绿树、针叶树比例就可大些;庭院花木就可多些。 5)设计从大处着眼 配植要先整体后个体。首先考虑平面轮廓、立面上高低起伏、透景线的安排、景观层次、色块大小、主色调的色彩、种植的疏密等。其次,才根据高低、大小、色彩的要求,确定具体乔、灌、草的植物种类,考虑近观时单株植物的树型、花、果、叶、质地的欣赏要求。不要一开始就决定到具体种类。 3、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能正常生长,一方面是因地制宜,使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统一。另一方面就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使植物成活和正常生长。 4、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我国园林和各地方园林有许多传统的植物配置形式和种植喜好,形成了一定的配置程式。在园林造景上应灵活应用。如竹径通幽——竹径,花中取道——花境,松、竹、梅——岁寒三友,槐荫当庭、梧荫匝地、移竹当窗、檐前芭蕉、编篱种菊;高台牡丹、芦汀柳岸、春节赏梅、重阳观菊;四川的翠林、海南的椰林等。 5、统筹近、远期景观效果 植物布置要速生树种与慢长(长寿)树种相结合,使植物景观尽早成效、长期稳定。首先基调和骨干(主调)树种要留有足够的间距(成年树冠大小来决定种植距离),以便远期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题目及答案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函授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不属于一般公路绿化的是 (D ) A.边坡两侧绿化 B.边坡绿化 C.中央分隔带 D. 小区绿化 2.在公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 B ) A.出入口区 B.观赏游览区 C.服务设施 D.文 化娱乐区 3.通常情况下,绿地系统布局有(A )种基本模式 A.8 B.5 C.6 D.9 4.以下为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基本原则是 (D ) A.以人为本原则 B.均衡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5.下列哪项是城市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A) A.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B.绿地维护 C.地区森林公园的保护 D.以上都不对 6.行道树的分支点应选择(A)m以上、根系发达的树种。 A.3.5 B.2 C.2.5 D.4 7.停车场的绿地种植分为树木式和(C )两种 A.树带式 B.居中式 C .周边式 D.零星式 8.下列属于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的是(D) A.核心保护区 B.游览区 C.野营区 9.以下不属于冷季型草坪草种的是(B) A.黑麦草 B.结缕草 C.高羊茅 D.早熟禾 10.花境指绿地中树坛、草坪、道路、建筑等边缘花卉带状布置

形式,其中采用的花卉主要是(C) A.多肉植物 B.一、二年生花卉 C.宿根花卉 D.木本花卉 11.植物配置时,如环境是纯红色的,可选用(B)的植物 A.调和色 B.对比色 C.中和色 D.鲜艳 12.吊盆植物以(C)的花卉为主,吊盆中央可以用少量直立性的花卉增强立体生长的景色。 A总状花序 B.花色鲜艳 C.枝条蔓性 D.密集花朵 13.属于防护绿地的类型有(D) A.卫生隔离带 B.防风林 C.道路防护绿地 D.滨水防护绿地 14.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生长缓慢、叶小而薄、下部叶子变黄,表示可能缺少(B)。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在(C)颁布实施。 A.2008年1月3日 B.2007年1月1日 C.2008年1月1

第三章 园林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第三章园林树种的选择与生态配植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园林树木栽培中树种选择与配植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技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种选择、适地适树、种植密度及树种组成,生态配植。 难点:适地适树的途径与方法,树种的选择与搭配,生态配植。 第一节园林树种的选择 一、树种选择的意义与原则 应考虑: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使栽培树种最大限度满足生态和观赏效果的需要。 主要原则:1. 适地适树;2. 根据栽植的目的;3. 群植时,选择生态习性差异大的树木;4.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尽可能地综合利用;5. 苗木的来源较多,栽培技术可行,成本不要太高;6. 安全而不污染环境。 [例]行道树的选择:冠大、荫浓;高大乔木,枝下高>2m;树木无臭、无毒,干无刺,花果不污染衣物,耐践踏、耐铺装。 二、适地适树 (一) 概念 使栽植树种(或品种、类型)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栽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达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所选树种在相应立地上的最大生长潜力、生态效益与观赏功能。 “树”-树种(或品种、类型)的生物学、生态学及观赏方面的特性。 “地”-栽植地的气候、土壤、生物及污染状况。 (二) 适地适树的标准 1. 生物学标准:(1) 栽植能成活;(2) 能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3)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抗性,有相应的稳定性。该标准可用立地指数和其它生长指标来评价。 2. 功能标准:(1) 生态效益;(2) 观赏效益;(3) 经济效益。 (三) 途径与方法

1.途径:(1) 对应选择(双向选择),包括选树适地和选地适树;(2) 改地适树;(3) 改树适地,包括选种、引种、育种。关系:(1)为基础,(2) (3)只有在(1)基础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方法 充分了解地与树的特性,深入分析树种与立地因子的关系,选择最适树种。可分两步:先调查分析“地”的特性,然后根据地的特性和栽植目的选择树种。 (1) 地的特性的调查分析:了解栽植地区的大气候与地貌特征;分析绿地类型及其对树木的功能要求;分析栽植地段地面状况及对生长的影响;调查栽植地点的小气候、土壤理化性质及环境污染状况;分析生物因子,特别是病虫危害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的程度。 (2) 树种筛选:在功能效益相似的树种中,选最适树种;对功能与适应性相似的树种,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对乡土树种,应区分中心分布区和边缘分布区;已基本驯化的外来树种(如悬铃木、池杉、刺槐等),可视为乡土树种;新引进树种或类型,从与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相似的原产地引种,并经试栽,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均应注意种源的选择。 第二节栽植密度与树种组成 一、栽植密度 (一) 栽植密度的概念与意义 1.概念: 2.意义:结构是否合理,群体是否稳定;空间资源利用是否合理;美学要求是否得到满足。 (二) 密度对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 1. 影响树冠和林冠的发育; 2. 影响群体及其组成个体形象的表现程度; 3. 影响树干直径和根系生长; 4. 影响开花结实。 (三) 确定栽植密度的原则 1. 根据栽培目的; 2. 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3. 根据立地条件; 4. 根据经营要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 一、基本概念 1、城市绿地 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地区,是市民生活的环境载体。绿地一词的定义和范围,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称为开敞空间。城市中的绿地对于城市的形态、功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它是城市的有几座城部分。 我国现行标准城市绿地是: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内覆有人工(或自然)植被的用地,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2、绿地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所谓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和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绿色有机整体。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整体性特征城市绿地系统中,不同的绿地类型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绿地类型的有机结合使得整个绿地系统发挥更多的综合功效。 (2)层次性特征现代城市绿地系统都具有一定完的内部也随着时间、季节的更替转换,发生着变化,导致整个城市绿地系统整的层次结构体系,按照规模及精细程度可以 从大到小分为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 (3)互动性特征包括绿地系统各层次、要素内部的互动和绿地系统与城市其他系统间的互动。 (4)时间性特征绿地系统是一种有生命的系统。根据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植物景观会随时间、季节、年龄逐渐产生周期性的变化,绿地系统的时间性演变特 征。 (5)开放性特征城市绿地是城市环境中唯一有生命的面向每一个居民的市政基础服务设施,是向公众开放的开敞空间。 二、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提供生态产品城市绿地系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重要的 生态产品生产者。 (1)城市绿地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城市低空范围内调节和改善城区的碳氧平衡,缓解和消除局部缺氧,以改善局部地区的空气 质量。 (2)长沙市绿地具有提供清洁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3)城市绿地具有明显改善城市小气候,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作用。 (4)城市绿地可以结合观赏种植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既可以售出又可以丰富人们生活。 2、保护生物多样性城市中不同群落类型配植的绿地可以为不同的野生动物提供相应的 生活空间,另外与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对于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决定性作用。3、防灾减灾合理布置尘世绿地可以增强城市防灾减灾的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 衡。 (1)植物群落通过降低风速二起到减尘作用,并可有效地减少地面尘土进入空气。(2)植物可以降低沙尘暴对城市的影响。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原则 道路绿化作为城市设计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通过带状或者块状的“线”性组合,使城市绿地连为一个整体,成为建筑景观、自然景观以及各种人工景观之间的“软”连接。因此道路绿化越来越被重视,我国早在《汉书》中就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说明二千多年前我国已有用松树作行道树的做法。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城市道路也逐渐增多,便形成了各种与道路相关的绿带。也有将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 1、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首先应考虑交通安全,有效地协助组织人流的集散,同时发挥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现代化城市中除必备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立交桥、高速公路外,有时还有滨河路、滨海路、林荫道等。通过道路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同时也避免了司机的驾车疲劳,提高安全。 1.1、城市环城快速路的植物配置 通过绿地连续性种植或树木高度位置的变化来预示或预告道路线性的变化,引导司机安全操作;根据树木的间距、高度与司机视线高度、前大灯照射角度的关系种植,使道路亮度逐渐变化,并防止眩光。种植宽、厚的低矮树丛作缓冲种植,以免车体和驾驶员受到大的损伤,并且防止行人穿越。 快速公路以及一般公路的立体交叉绿地要服从交通功能,保证司机有足够的安全视距。出入口有作为指示性的种植,转弯处种植成行的乔木,以指引行车方向,使司机有安全感。在匝道和主次干道汇合的顺行交叉处,不易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立体交叉中的大片绿地即绿岛,不允许种植过高的绿篱和大量的乔木,应以草坪为主,点缀常绿树和花灌木,适当种植宿根花卉。 1.2、分车绿带 指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

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与配置问题

浅谈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与配置问题摘要: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是城市绿化生态功能和城市植物多样性景观的基础,也是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园林绿化中的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绿化的主要材料是树木,树木需要经过多年的培育生长,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方法与对策 abstract: the landscape of urban greening tree species selection is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and urban plant diversity of landscape, is fundamental to the level of urban landscape important symbol. the plant is a landscape garden city green land planning and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because the main material is greening trees, trees need after years of foster growth, can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keywords: urban landscape; tree;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园林绿化树种选择 1.1 园林绿化树种的原则 ①本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相结合的原则。应充分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方面的条件,将本土树种当成是园林绿化的主力,有效避免树种出现单调,将打造多彩的园林景观作为基本的目标,采用适宜当地成长条件的具备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优良外

园林植物规划

园林植物规划 园林植物规划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组成部分。即根据所在地区的生态条件、现状和发展需要,对能满足当地绿化综合功能要求的植物种类所作的选择和栽植配置安排。中国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一般列入城市规划范畴,因而园林植物规划也包含风景名胜区的植物规划。 原则园林植物规划一般遵循下列原则: ①基调树种、骨干树种与一般树种和其他植物的全面合理安排。基调树种是整 个城市和风景区植物的基础和代表,每一城市和风景区应有经过审慎选择的基调树种1~4种。在每一城市、风景区中,又应根据园林、绿地的不同类型,分别选定骨干树种,如街道广场要求主干通直,树大荫浓,抗烟尘、机械损伤和病虫害,大苗移栽易成活的树种;工矿区还要求能吸收或抵抗有毒气体的树种;居住区还要求能隔离噪声、生长迅速、耐粗放管理的树种;花园和公园(以及居住区)中要求有观赏价值的庭荫树、孤植树、花灌木和藤本植物等。 而在基调树种、骨干树种之外,则宜种类繁多,以求重点突出,又丰富多采。 基调树种与骨干树种以乔木为主;一般树种则包括乔木、亚乔木、灌木和木本地被植物等;此外,还可配置草坪植物、露地花卉和水生花卉等。 ②按不同的生态条件和自然植被的物种生长规律,合理安排植物种类。一般宜 以乔、灌木与草本植物相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相搭配,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配合,并在不同植被区确定不同的比例。 ③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选用经过长期栽培的外来植物。乡土植物可以体现民族特点和地方风格,适应本地风土条件,且易于就近获得种苗,以利加快园林建设速度。同时要求所选的植物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或能吸收有害气体,易于繁殖、移栽,栽培管理简便。④慢长树与速生树相配合,并注意发展珍贵、长寿树种。同时在实现园林综合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适当选用一些经济植物。 制订规划的步骤和内容规划制订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通过调查,了解本地气候、土壤和植被等的特点,掌握若干自然环境因素的极限数据,弄清原有植物种类(包括品种)的全面情况和应用植物材料方面的有利与不利条件等。规划一般可按年限分为几个阶段,也可按性质分为普遍绿化阶段、重点园林化阶段和园林化阶段等。规划中除开列植物的种类、明确重要性次序外,还要规定各种植物的数量以及各类植物之间的比例关系。一个完整的园林植物规划,还应包括育苗规划、施工规划和养护规划等。城市园林植物规划一经确定后,须以立法形式确定下来,一般不得轻易改动。 街道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蔽阴,吸尘,隔音,美化等,因此要选择易活,对土肥水要求不高,耐修剪,树冠高大挺拔,叶密荫浓,抗性强的树种作行道树,同时也要考虑组织交通市容美观的问题。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学校名称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xxxx年x月xx日

临安城市绿地调查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张梦蝶园林131班201304010104)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问题逐步恶化,噪音、污染等问题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这些问题,城市绿地规划系统也愈发重要,引起了创建和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热潮。在此情况下,临安仍能荣获县市级“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和“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称号。 二、调查目的 了解临安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及绿地系统结构、布局、景观特色、植被状况等三、调查对象 临东公园、苕溪公园、吴越人家、林水山居、大学路、科技大道、环城北路、浙江农林大学 四、调查方式 采取实地勘察测量方法 五、调研成果 公园绿地篇 社区公园——临东公园 临东公园位于临东桥的一头,是临东小区的社区公园,同时也是是苕溪带状公园的一个节点。全园建设面积6000余平方米,绿化品种多达200余种,保留现有的地势地貌和植被分布。植物配置上采用相对集中的丛林式造景手法,以色叶树种为基调,确保建植后的山体植被季相分明,林相突出,结构明显。山顶是一座仿传统斗拱古建筑重檐的还乡亭,与太庙

山安国楼、功臣山功臣塔呈三足鼎立之势,空间景观视线成一体,使临安城内最富人文和历史底蕴的两座山,通过“还乡亭”与苕溪巧妙牵手。全园铺装采用各色花卉铺装,如松竹梅三君子,体现了临安的区域特征文化。但是作为一个社区公园,服务设施不足,没考虑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活动,也没有儿童活动区。 花卉铺装——松花卉铺装——竹花卉铺装——梅 小区游园——吴越人家、林水山居 吴越人家分成南北两个区。南区的小游园靠近南区西入口,属于外向式游园,并与会所相结合,有微地形变化,故采用自然式布置。会所西面主要是老年活动区,亭廊结合植物景观,形成一个相对安静而又开阔的静区。会所东面主要是儿童活动区,地形相对平坦,设置了沙坑和一些游戏设施。外向式的小区游园将绿化空间从居住小区引向“外向”空间,丰富了街道景观的功能。北区的游园位于虽处于北区中心,是内向式的绿化空间,但位置靠近主入口,三面围合,一面开敞,提高居民的可达性,同时却也减弱了居民的领域感和安全感。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的地形优势,采用了山水格局的布置,也体现了临安的山水城市的特征。 林水山居的小区游园也是一个内向式的绿化空间,受到周围别墅群的环保围合,形成的空间环境比较安静,较少收到外界人流、交通的影响,增强了居民的领域感和安全感。该游园以水做主题,有静有动,有湖有溪,有宽有窄,形式多样,景观丰富。临湖还设有亭廊,提供休憩观赏场所。但是总体儿童活动范围较小,活动内容也不够丰富。 林水山居吴越人家北区吴越人家南区 风景名胜公园——钱王陵 钱王陵是唐末五代吴越王钱鏐的陵墓,是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临安市“红色之旅”景点。钱王陵属于风景名胜区,位于锦城镇太庙山山脚,南接衣锦街,东邻浙江农林学院老校区,占地11300 平

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原则 一、主要观赏植物 常绿乔木 白扦云杉、樟子松、黑皮油松、杉松冷杉(沙冷杉)、臭冷杉、青扦云杉、赤松 常绿灌木 东北红豆杉、沙地柏 落叶乔木 新疆杨、加杨、小青杨、垂柳、旱柳、白桦、蒙古栎、垂榆、金叶榆、榆树、山楂、海棠、山杏、京桃、李、山槐、火炬树、色木槭、假色槭、糖槭、拧筋槭、茶条槭、桃叶卫矛、暴马丁香、梓树、柽柳 落叶灌木 榆叶梅(单、重瓣)、圆锥八仙花、黄刺玫(单、重瓣)、珍珠梅、日本绣线菊、珍珠绣线菊、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紫穗槐、树锦鸡儿、胡枝子、红瑞木、沙棘、毛樱桃、迎红杜鹃、东北连翘、深碧连翘、小叶女贞、四季丁香、紫丁香、长白忍冬、东北接骨木、鸡树条荚蒾、锦带、四季锦带、红王子锦带 藤本植物 地锦、五叶地锦、山葡萄、软枣猕猴桃、南蛇藤、金银花、东北雷公藤

宿根花卉 石竹、玉簪、萱草、景天、荷兰菊、芍药、牡丹、美人蕉、蜀葵、荷包牡丹、地被菊、 一、二年生草花 万年红、矮牵牛、孔雀草、彩叶草、五色草 水生植物 荷花、睡莲、千屈菜、芦苇 二、一般观赏植物 常绿乔木 红皮云杉、鱼鳞云杉、红松、美人松、丹东桧柏、北美短叶松、侧柏、杜松 常绿灌木 长白侧柏、兴安桧、偃柏、小叶黄杨 落叶乔木 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核桃楸、龙爪柳、山荆子、山桃稠李、稠李、黄菠萝、枫杨、馒头柳、赤杨、山樱花、山梨、水榆花楸、花楸、山皂角、刺槐、花楷槭、白牛槭、青楷槭、元宝槭、紫椴、糠椴、水曲柳、花曲柳、桑树、文冠果、裂叶榆、春榆、黑桦、银柳胡颓子、天女木兰、紫叶李 落叶灌木 东北山梅花、白丁香、金雀锦鸡儿、长白茶藨、香茶藨

子、小檗、紫叶小檗、榛、东北溲疏、水栒子、东北绣线梅、东北扁核木、风箱果、山刺玫、丰花月季、白玉棠、多季玫瑰、金老梅、银老梅、土庄绣线菊、毛果绣线菊、三裂绣线菊、柳叶绣线菊、华北绣线菊、省沽油、小叶锦鸡儿、卫矛、瘤枝卫矛、东北鼠李、欧李、郁李、白花麦李、鼠李、偃伏梾木、叶底珠、刺五加、兴安杜鹃、雪柳、辽东丁香、红丁香、枸杞、紫枝忍冬、桃色忍冬、暖木条荚蒾、早花锦带、花木蓝 藤本植物 狗枣猕猴桃、葛枣猕猴桃、库页悬钩子、木通马兜铃、刺南蛇藤、杠柳、五味子、蛇白蔹 宿根花卉 金鸡菊、鸢尾、郁金香、百合、马蔺、菊花、射干 水生植物 黄菖蒲、香蒲、水葱、泽泻、菱角、慈姑、灯芯草、花叶芦竹、梭鱼草、萍蓬草、荇菜、雨久花 三、慎用观赏植物 银杏、美国笔柏、花柏、小叶朴、栾树、灯台树、王族海棠、日本樱花、龙爪桑、金叶糖槭、黄栌、金叶风箱果、紫叶风箱果 四、特色景观植物 黑皮油松、东北红豆杉、丹东桧柏、沙地柏、偃柏、金

徐州市园林绿化树种的应用与规划研究汇总

徐州市园林绿化树种的应用与规划研究 摘要:本文以徐州市建成区绿地上树种为研究对象,在对徐州市露地越冬的乔木、灌木、藤本及竹类等树种的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归纳演绎、图表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徐州市园林绿地系统绿化树种应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徐州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原则及方案。 关键词:徐州市,树种应用,综合评价,树种规划 随着徐州市大力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人均公共绿地大幅增加,城市绿化率达38.8%,“绿色生态徐州”雏形渐成。但是由于对本地园林绿地系统缺乏深入调查和分析,没有进行科学的树种规划,使得徐州城市绿化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城市绿化建设多从景观角度出发,对生态效益、树种适应性等考虑较少;园林植物配置缺乏科学性和艺术性,无地方特色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那就要首先做好本市的园林绿地系统中树种应用情况的调查工作,综合评价各类型园林绿地生长状况、生长环境、植物配置、景观效果等方面的情况[1],然后再归纳总结出适合徐州市的园林树种及其相应的科学配置的方法,旨在为徐州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1 区域概况与调查方法 徐州市处于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之间,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4℃左右,历史极端最低气温-22.6℃,极端最高气温43.3℃,霜期从11月初至翌年4月初,无霜期212天。全年日照总时数2402.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880.0毫米,徐州地区地表土层深厚,除了废黄河两岸为砂土,其余大部分是轻粘土和粘土;低山丘陵地区成土母质主要是石灰岩和少量砂页岩,土壤为石灰土和淋溶褐土,土壤特征一般为腐殖质含量较少,粘化作用明显,盐基饱和,中性或微碱性。 本次选取徐州市绿化基础较好、一般和较差的典型绿地进行实地调查。公园绿地:云龙公园、东坡运动广场和云龙山广场等;居住区绿地:滨湖花园小区、民富园小区、新华景苑小区、香花畦小区等;道路绿地:湖北路、淮海路、矿山路、蟠桃山路、湖西路、和平路、淮塔东路、大庆路和黄河北路等;学校绿地: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徐州市一中(九里校区)等;医院绿地: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等;机关单位绿地:泉山法院、徐州市鼓楼区政府等;企业绿地:徐州市供电局、徐州市中煤公司第四工程处等;生产绿地:徐州市苗圃、亚星园艺公司等。主要实地调查样地能露地越冬的乔木、灌木、藤本及竹类等植物的的树木种类、生长环境、生长势、抗病虫害程度、植物配置和景观效果等。 2 结果与分析 21徐州市园林树种种类、生长状况分级 徐州市园林绿地中共分布园林树木242种,分属于95科,其中常绿乔木29种,落叶乔木107种,常绿灌木30种,落叶灌木54种,主要有藤本及竹类22种,生长状况在良以上的树种180种占总数的74.9%(表1)。 22园林树木各种比例关系 徐州市园林绿地中,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的树种个体数量比为1︰4.72,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个体数量比为1︰1.74。其中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分别为1︰7.3和1︰6.5(表2),冬季的景观效果较差。在徐州园林绿地系统针叶乔木和阔叶乔木的个体数量比为1︰9.8,针叶灌木和阔叶灌木的个体数量比为1︰5.2(表3),说明在徐州针叶树种应用比例不高。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稳中趋快。但城市环境水平却有所下降,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在逐年增加,城市大气、水体污染难以有效控制;酸雨面积正在扩大,已经超过国土面积的30%;特别是2000年的几次大规模沙尘暴,严重袭扰了包括北京在内的北方大部分地区,更是敲响了人们心灵的生态警钟,更多人们开始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关心身边是否有足够的绿色空间,因此,关于现代城市绿地的生态规划与建设管理,越来越显出其重要价值。 二、绿地规划理论的发展与绿容率指标体系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工业化城市迅速发展,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是目前城市规划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难题。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霍德华早在100年前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具有代表意义,宽阔的森林、农田等组成的绿带包围着城市,城市中有农田和菜园分隔,市内有中心公园,住宅花园和林荫道路。1930年L﹒柯布西埃提出了绿色城市(GreenCity)思想,主张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空间,建设立体花园城市。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多次提出“山水城市”概念,其核心就是“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在这个时期,我国开展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有许多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但这些理论只能对建设园林城市有指导意义,对园林绿地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规划原则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这对建设现代化园林城市的实践中,还是远远不够的。 随时代发展与进步,我们认识到与城市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植物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重要一环,绿地系统的建设也得到规划管理者的重视。但是,从目前来看,现实中绿地系统的现状却不尽人意,其中生态绿地系统的科学规划、管理和评价指标存在缺陷。沿用至今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等绿化指标,对于在宏观上表示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绿化用地规模基本状况及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果用绿地面积或绿化覆盖率来进行规划并推算控制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往往会出现很大的误差,不能真实反映在环境中绿色面积能发生实际效应的生物量、生态效率以及生态功能,特别是在分析城市的绿化结构和估算绿地的生态效益时,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我们要不断来完善绿地系统的评价体系,更科学合理地评价绿地生态效益。 结合多年以来沿用的贯用术语和“绿容率”新的指标体系,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现代园林城市的生态效益。 绿容率指标体系作为一种新生理论,它的具体含义是:为了应用于生态规划对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详细规划、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设计、项目设计进行科学指导与控制而制定的绿化指标。其目的在于提高单位面积上绿地的科学生物总量,进而约束绿地系统建设的投机行为,规范绿地系统建设的责任和义务,提高有限的绿地系统建设的品质和效率。这一体系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沿用原有的绿地评价指标—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第二部分是衡量绿地本身的生态效益水平的指标—绿量、绿量率;第三部分是将绿地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结合起来的绿容率及绿化建设指数。 1、绿地面积:指城市中各类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等绿地面积总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