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棉花的优点

棉花的优点

棉花的优点
棉花的优点

100%棉花制成的纯棉被具有三大典型特征:

保暖性:由于纤维是热和电的不良导体,所以纯棉被具有良好的保暖性,使用时让人充分感觉到温暖和舒适。

耐热性:纯棉被耐热能良好,在摄氏度110℃以下时,都智慧引起被体上水分蒸发不会损失棉纤维,所以纯棉被在常温下使用对其品质都无影响,由此对提高了纯棉被的环境适用性能。卫生性:棉纤维是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还有少量的的蜡状物质和含但物与果胶质。纯棉被经多方面查验和实践,被体与肌肤解除无任何刺激,无副作用,久用对人体有益无害卫生性良好。

怎样辨别黑心棉

消费者辨别一种絮用纤维制品(包括床上用品)中有无黑心棉,首先要走出一下3个误区:

1、认为絮用填充物颜色不黑就不是黑心棉

2、认为絮用填充物卫生合格就不是黑心棉

3、轻信絮用纤维制品生产企业的种种宣传。

棉被与其他纤维被的比较

本公司生产的纯天然棉花被与羽绒、蚕丝、羊毛等被子相比的优点是

开发的被子种类适应了市场的要求,符合各种消费者的需求。棉被的保暖性和柔软舒适度好,吸湿与保湿性能好;而且棉花被无静电。对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婴幼儿很好。这是别的纤维被无法代替的。

纯天然棉对身体的好处

1无异味:纯天然棉被是纯棉花制品无任何添加物,气息清新自然,纯天然保暖产品,而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各种羽绒被制品一旦受潮或阴雨天就会产生异味,刺激呼吸器官,损害身体,影响睡眠过程及深度。

2无细小飞絮

纯天然棉被中的棉花纤维是自然生成物,纤长而有韧性,不宜断裂;而各种羽绒被制品则由于羽绒在加工过程中,不断被打碎,搅拌,细小绒毛脱落很多,随着时间的不断加长,会有更多的细小绒毛脱落断裂,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流逝,弥漫在房间中,进入人的后楼、肺部,引起咳嗽,肺部不适。

3无寄生病菌自然环保

纯天然棉被为纯植物纤维,无营养成分。不易滋生细菌;而命中羽绒被制品中含有大量营养成分,因受潮等条件适中滋生大量细菌。

4保暖性好,蓄热能力强,无静电

纯天然棉被纤维在阳光的照射下,回事棉纤维弹性恢复,伸长,纤维中蓄热量大。棉被厚度则加,夜晚盖上后蓄热能源缓慢施放,可使人很舒服,很快进入深度睡眠。

第八章杂种优势利用

第八章杂种优势利用 教学内容:杂种优势利用 教学目标:杂种优势的概念;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了解杂种优势的理论基础; 掌握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熟悉利用杂种优 势的途径;三系制种原理及方法。 教学重点:杂种优势表现的普遍性、复杂多样性和遗传基础;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条件;杂种亲本选配的基本原则;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途径;质核 互作雄性不育和核雄性不育的遗传;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恢复系的选育方法;杂种品种的选育和利用。 教学难点:配合力的测定。 一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 杂种优势 (heterosis) :指两个性状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F1 , 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等性状方面超过其双亲的现象。 1 利用简史: 简述杂种优势现象的发现,列举古今中外在杂种优势利用方面的研究,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 2 利用现状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化学杀雄、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核雄性不育的利用与核质互作杂种优势利用。 二杂种优势表现特征 1 杂种优势的普遍性 (1)生长势和营养体 (2)产量和产量因素方面 (3)品质方面 (4)生理功能方面 (5)生化表现方面 (6)抗逆性和适应性 2 杂种优势表现的复杂多样性 (1) 从基因型看:自交系强于自由授粉品种 (2) 作物种类:二倍体大于多倍体 (3) 亲本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远的强于近的 (4) 杂交组合:亲本之间性状互补,杂种优势强 3 F2及以后世代杂种优势的衰退 原因:发生遗传分离,出现个体差异,后代不整齐一致。 杂种优势衰退速度的影响因素: (1) F1基因型的杂合位点数:杂合位点越多,衰退越慢 (2) 作物授粉方式:异花授粉比自花授粉作物下降慢

棉花质量标识按棉花类型

棉花质量指标识别及品级 棉花质量标识按棉花类型、主体品级、长度级、马克隆值的顺序进行标示。 棉花的类型: 白棉类型:正常成熟的棉纤维呈白色或乳白色为白棉,一般不做标识。 黄棉类型:棉花生长期因受霜冻或其他原因,棉纤维呈黄白色,以字母“Y”标示。 灰棉类型:棉纤维因风雨、霉菌的侵袭,棉纤维呈灰白色,以字母“G”标示。 主体品级: 根据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棉花品级分为7个级,即一至七级。三级为品级标准级,以“1······7”标示。 主体品级:含有相邻品级的一批棉花中,所占比例80%及以上的品级。同一批棉花中,除了主体品级的比例达到80%及以上外,还不允许有跨主体品级的棉花。不符者应挑包整理或协商处理。(注:跨主体品级是指主体品级及其上下相邻品级之外的其它品级,即同一批棉花中,不能有与主体品级相差2个级及以上的棉花)。如:一批棉花中,(1)若1级占10%,2级占80%,3级占10%,该批棉花的主体品级是2级。(2)若1级占10%,2级占75%,3级占15%,则该批棉花无主体品级(没有占到80%及以上的级别),需重新整理。(3)若1级占90%,3级占10%,虽然主体品级1级的比例达90%,但有3级棉花存在,属跨主体品级1级的范围,该批棉花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需重新整理。 一级早、中期优质白棉,棉瓣肥大,有少量一般白棉和带淡黄尖、黄线的棉瓣,杂质很少成熟好色洁白或乳白,丝光好,稍有淡黄染黄根、杂质很少成熟好色洁白或乳白,丝光好,微有淡黄染索丝、棉结、杂质很少。标示为“1” 二级早、中期好白棉,棉瓣大,有少量轻雨锈棉和个别半僵瓣棉,杂质少成熟正常色洁白或乳白,有丝光,有少量淡黄染黄根、杂质少成熟正常色洁白或乳白,有丝光,稍有淡黄染索丝、棉结、杂质少。标示为“2” 三级早、中期一般白棉和晚期好白棉,棉瓣大小都有,有少量雨锈棉和个别僵瓣棉,杂质稍多成熟一般色白或乳白,稍见阴黄,稍有丝光、淡黄染、黄染稍多黄根、杂质稍多成熟一般色白或乳白,稍有丝光,有少量的淡黄染索丝、棉结、杂质较少。标示为“3” 四级早、中期较差的白棉和晚期白棉,棉瓣小,有少量僵瓣或轻霜、淡灰棉,杂质较多成熟稍差色白略带灰、黄,有少量污染棉黄根、杂质较多成熟稍差色白略带阴黄,有淡灰、黄染索丝、棉结、杂质稍多。标示为“4” 五级晚期较差的白棉和早、中期僵瓣棉,杂质多成熟较差色灰白带阴黄,污染棉较多,有糟绒黄根、杂质多成熟较差色灰白有阴黄,有污染棉和糟绒索丝、棉结、杂质较多。标示为“5” 六级各种僵瓣棉和部分晚期次白棉,杂质很多成熟差色灰黄,略带灰白,各种污染棉、糟绒多杂质很多成熟差色灰白或阴黄,污染棉、糟绒较多索丝、棉结、杂质多。标示为“6”七级各种僵瓣棉、污染棉和部分烂桃棉,杂质很多成熟很差色灰暗,各种污染棉、糟绒很多杂质很多成熟很差色灰黄,污染棉、糟绒多索丝、棉结、杂质很多。标示为“7” 长度级: 以1mm为级距,分级如下: 25mm,包括25.9mm及以下;标示为“25” 26mm,包括26.0~26.9mm; 标示为“26” 27mm,包括27.0~27.9mm; 标示为“27” 28mm,包括28.0~28.9mm; 标示为“28” 29mm,包括29.0~29.9mm; 标示为“29”

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专题14 区域经济发展(学生版)

专题14 区域经济发展(学生版) 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D.海南省 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浙江金华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读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我国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完成4~5题。

4.据图推测( ) A.主要城市化地区多沿交通线分布 B.第一级阶梯城市分布较密集 C.长三角地区将持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乡村人口将大规模流向东南沿海城市 5.图中面积最大的主要城市化地区,今后制约其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B.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恶劣 C.水资源短缺现象明显 D.农村经济严重落后,农业基础薄弱 8.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 B.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 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广东中山2013届高三联考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2010年12月的报告称,澳门2011年的经济可望增长16.3%。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与澳门图。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 论文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 摘要:玉米是异花授粉植物,育种主要是利用其杂种优势.本文首先介绍了杂种优势的概念,表现及原则,随后着重讲述了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并以玉米与其近缘种和远缘种杂交的利用为例,阐述了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及其在生产上的重要性,以及利用的现状和前景,使读者更多的了解玉米杂种优势的有关知识. 关键词:玉米;杂种优势;利用 1. 杂种优势的概念.表现及原则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以上亲本杂交后,所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比其亲本优越的现象.它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其表现是多方面的:(1)营养体优势.多数杂种F代长势旺盛,分蘖力强,根系发达,茎杆粗壮,块根,块茎增大增重.(2)生殖优势.一些主要农作物如玉米,高粱,水稻等杂交种F1的产品多数较高,一般此推广的普通良种增产20%`~40%.(3)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的优势.杂种F1代生长势强,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和适应环境条件的能力往往优于亲本.(4)品质优势.杂种优势在生产上可以大大地提高产量,也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配遗传基础差异大的亲本.2.尽量提高亲本的纯合度.3.便于杂交,并能获得大量杂交种子.。 玉米在我国及至全世界被大面积种植,其育种目标在不同地区有所侧重,但大部分是共同性的.现概括地将饲用玉米育种的目标性状分述如下:(1)高产性状.通常认为,产量性状优势的.子粒玉米杂交同样应用较多的饲用产量.(2)稳产性状.该性状主要包括生态适应性和各种抗逆性两方面(3)营养价值(4)早熟性(5)适应机械化收获的性状,如适宜的植株高度和穗位高度.玉米是最重要的饲用作物之一,适合于许多地方种植,但因为各地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的不同,又需要育种家们培育出许多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杂种优势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下面我们将分别论述玉米与其近缘种,远缘种的杂交。 2. 玉米与其近缘种的杂交 2.1杂交试验 目前,栽培种与其近缘物种直接杂交仍是将近缘物种基因转移到栽培种的主要手段。而杂交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栽培种与近缘物种间的杂交亲和性。如果不亲和或亲和力低,即杂交不结实或结实率低,杂交不易成功[7~10]。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是物种间长期进化中形成的生殖隔离。不亲和性表现为受精前(杂交受精不能完成)、受精过程中(胚败育)和受精后(杂种衰败和杂种不育)3种情况。为了提高可杂交性,克服远缘杂交不育障碍和在育种中有效导入、利用近缘种的有利基因,开展杂交亲和性研究是必要的。我们知道,在玉蜀黍族中,与玉米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玉蜀黍属中的各个种,该属中除栽培玉米亚种以外其余各分类单位均可称为大刍草(teosinte)。大刍草具有许多优良特征特性,如抗逆性、抗病虫害和优质等,因此把大刍草资源的有益基因导入玉米创建新的基因库,将对玉米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玉米与其近缘种墨西哥玉米、小颖玉米、二倍体多年生玉米和四倍体多年生玉米杂交结实的试验发现:结实率和杂种种子形态有较大差别。其中,玉米

案例1“棉花—超乎你的想象”:美国棉花公司在中国的营销理念

“棉花——超乎你的想象”:美国棉花公司在中国的营销理念美国棉花公司是在1970年由美国棉花生产商和棉织品进口商出资成立的,公司诞生之初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因消费者转向合成纤维产品而造成的棉织品市场份额流失问题。那时除了牛仔裤、T恤衫和浴巾之外,市场上几乎没有棉织品。为挽救棉花和棉织品市场,美国棉花公司采用了“推—拉”的市场战略,坚持以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棉纺技术研究和推广活动,以提高棉花的需求量和附加值为目标,通过产品和工艺研发“推动”棉织物的创新以满足客户需求,同时通过广告和促销“拉动”棉织产品销售。公司在宣传中,把棉花定义为美国发展历程的一部分,打出了“感受棉花,享受生活”的口号,向消费者传达着棉织品舒适、环保的理念。公司不仅致力于产品市场的宣传,更强调高品质的产品质量。美国棉花公司拥有一个世界级的研究中心,从事新产品开发,寻求提高产品品质的更多方法等。美国棉花公司还帮助生产商更有效地生产、加工高质量棉花。为了准确的把握市场需求,美国棉花公司的市场调研部门对全球及各国、各地区的棉花经济、消费行为和市场状况进行广泛调查,时刻追踪时尚和面料色彩的流行趋势,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全球的业界决策者。经过一番艰苦努力,到1983年,美国棉花公司成功地止住了棉织品市场份额的下滑,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了消费者人数和市场份额的稳定增长。服装和家纺等棉织产品的市场零售份额在1998年达到了60%。这标志着从20世纪60年代引入合成纤维以来,棉花首次占据了纺织市场的主导地位。 为了打开中国的棉花消费市场,早在1997年,美国棉花公司公司就设立了中国上海办事处,以其丰富的棉花营销经验在中国展开了美国棉花营销战略。美国棉花公司通过调研发现,长期以来中国人普遍将棉与舒适、环保划上等号,而往往忽略棉制服装的时尚感,因此,扩大中国棉花消费市场亟需提升中国消费者对棉制品的认知,改变中国人对棉花缺乏时尚感的固有看法,增强中国消费者对棉制品的喜好和消费。从2006年起美国棉花公司开始在华推广其旨在传达棉花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纤维,它更代表了一种环保、时尚的生活态度的理念,全面实施“棉花—超出你的想象”营销战略。整个营销战略以建立和强化中国消费者对于棉花的益处、多功能性和时尚性的认知和理解,增强消费者购买棉制品的喜好为目标,以一、二线城市,中等以上收入水平的18-40岁的女性和18-50岁的男性为主要受众,并把通过杂志、网络媒体等获取资讯的消费者和易为朋友、同事所影响,并关注海外流行趋势的消费者作为重点对象,制定了三大推广策略,一是通过整合营销,创立一个完全不依赖广告的公关活动,将核心信息更直接的传播给目标受众;二是采用直接或间接途径,利用综合传播手段将核心信息直接传播给目标受众,比如通过路演、媒体关系、第三方影响力及互联网

棉花立体间作技术

棉田立体间作栽培模式及技术要点 近几年来为了提高棉田生产效益,大力推广棉田立体间作,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下面解介几种规模大、效益高的生产模式,供参考: 一、棉花-萝卜 1、品种选择 萝卜品种应选用冬性强,不易抽薹,生育期60天左右,较耐热适合春季栽培的品种,白萝卜:如长春大根;胡萝卜如:黑田五寸、花知旭、红福四寸、北京黄等。棉花选择抗病虫、生长势强的品种,如鲁28、冀杂6268、中植2号等。 2、栽培模式 棉花萝卜间作采用1-2式带状种植,每带种植1行棉花、2行萝卜,带宽1.1米。 3、整地施肥 选择土壤肥沃,水源条件较好,2年内没有种过萝卜的地块,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磷酸氢二铵20-3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浇地造墒、耕翻耙平后起垄,垄宽0.7米,垄高0.15-0.2米。 4、播种 萝卜播前4-5天浸种催芽,4月5~10日,播种于垄上两侧,行距0.5米,株距0.25米,密度4850株/亩,地面喷施氟乐灵除草

剂,然后在垄面上覆盖地膜。棉花适宜播期为4月10~20日,播种于垄中央,行距1.1米,株距0.2米,密度3000株/亩。 5、肥水管理 萝卜莲座期,亩施尿素5公斤,撒施在膜上,然后浇水,使肥料溶于水中随水渗下;萝卜膨大期亩施尿素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撒施在膜上浇水。收获前7天左右停止浇水。萝卜收获后破膜浇水,并亩施尿素10公斤。促进棉花蕾、花期生长发育。 6、萝卜收获 6月上旬,萝卜长到0.5公斤后可根据市场及早收获,否则对棉花生长发育影响逐渐增大,最迟不可超过6月15日。 7、棉花管理 萝卜收获后,棉花管理同单作棉花。 二、棉花-绿豆 绿豆是短日照作物,耐荫性强,适宜与多种作物间作套种。棉花间作绿豆,可在不减少棉花产量的条件下,亩增收绿豆20--40公斤,增加产值40--80元。 1.种植方式 (1)4月中、下旬当地5厘米深土壤稳定在14℃时播种棉花,行距1米,株距20厘米左右,在1米棉花空间点播一垅早熟绿豆,穴距25--30厘米,每穴4--6粒。绿豆播期可比棉花提前几天或与棉花同期播种,不可晚播。播种偏晚,会延长与棉花的共生期,绿豆株型松散,晚播后对棉、绿豆的产量均有影响。据调查,绿豆比棉

棉花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https://www.doczj.com/doc/0e3198926.html, 2003-5-27 12:20 [关键词]棉花规划 中华商务网讯: 一.发展现状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是世 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 (一)生产发展迅速,总量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棉花生产有了长足的发 展。1984年全国棉花面积10384万亩、总产量625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加3085万亩和408万吨,均创历史最高水平。2001年全国棉花面积7200万亩,总产量532万吨,是历史上第三个高产年,位居世界第一。 (二)科技投入增加,单产提高。随着棉区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的改革,多次 更新更换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地膜覆盖、育苗移栽、化学调控、病虫防治等重大技 术,有效地促进了棉花单产的提高。“八五”期间全国棉花平均单产为52.4公斤/ 亩,“九五”期间达到67公斤/亩,2001年为73.9公斤/亩,位居世界第四。从三大 棉区看,西北内陆棉区单产最高,达到87公斤/亩,长江流域棉区为72公斤/亩,黄 河流域棉区为67.5公斤/亩。 (三)布局逐渐优化,集中度高。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有23个省(市、区 )的1100多个县(市)种植棉花。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棉花生产逐步向气候条 件适宜、种植基础好、产量水平高的优势区域集中。2000年全国1万亩以上的产棉 县547个,棉花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4%和88%;10万亩以上的产棉县179个,棉花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5%和70%。目前已形成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2000年三大棉区的植棉面积分别占全国的30%、43%和26%,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7%、38%和34%。 (四)品质不断改善,处于国际中上水平。目前,我国棉花品质在国际上处于 中等偏上水平,突出的优点是杂质含量少,短绒率低,可满足纺32-40支纱的需要 。三大棉区的情况是:长江流域大部分棉区棉花纤维长度长,比强度高,但纤维偏 粗;黄河流域棉区纤维品质指标间比较协调;西北内陆棉区棉花色泽好,长度在2 9毫米以上,主体马克隆值级达a级,但比强度低。 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前景分析 1.全球纤维消费量将持续增长。2000年全球纤维消费量5310万吨,比1999年 增长4.1%。其中,化学纤维3190万吨,占60%;棉花1980万吨,占37.3%。2001年全球纤维消费量5340万吨,比2000年增长0.5%,2002年将达到5550万吨。预计全球棉花消费量将从2000年的1980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2330万吨。 2.国内棉花需求量将继续增加。我国棉花消费包括纺纱用棉、民用絮棉、其

棉花的基本知识(精)

名字 拉丁语学名:Gossypium spp. 英语名字:cott on pla nt 科属 界:植物界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锦葵目 Malvales 科:锦葵科Malvaceae 属:棉属 Gossypium 历史 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在共同时代之前,棉纺织品 的使用传到了地中海地区。公元一世纪,阿拉伯商人将精美的细棉布带到了意大利和西班牙。大约9世纪的时候,摩尔人将棉花种植方法传到了西班牙。15世纪,棉花传入英国,然后 传入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 而其实中美洲原住民也早已懂得用棉花纺织衣服和毯子。16世纪西班牙人进入墨西哥 南部和尤卡坦半岛,发现当地植棉业已很发达,岛民将彩色棉纺成土布,做成当地人的服装。现在占世界棉花总产 90 %以上的棉种都原产于墨西哥的陆地棉。 中世纪棉花是欧州北部重要的进口物资,那里人自古以来习惯从羊身上获取羊毛,所以当听说棉花是种植出来的,还以为棉花来自一种特别的羊,这种羊是从树上长出来的,所以德语里面的棉花一词直译是树羊毛”。 简述 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植物的种籽纤维,绝大多数亚热带国家都有生产。在热带地区可长到 6公尺(20呎)高,一般为1~2公尺(4~6呎)。花朵乳白色,开花後不久转成深红色後凋谢,留下绿色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白色带黄的,长约2~4公分(0.75~1.5吋), 含纤维素约87~90 %,水5~8 %,其他物质4~6 %。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我国之前,我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以前,我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我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其种 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从此可以了解,棉花的传入有海陆两路。泉州的棉花是从海路传入的,并很快在南方推广开来,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根据纤维的长度和外观,棉花可分成3大类:第一类纤维细 长(长度在2.5~6.5公分〔1~2.5吋〕范围内)、有光泽、包括品质极佳的海岛棉、埃及棉和比马棉等。长绒棉产量低,费工多,价格昂贵,主要用於高级纱布和针织品。第二类包括一般的中等长度的棉花,例如美国陆地棉,长度约 1.3~3.3公分(0.5~1.3吋)。第三类为纤维 粗短的棉花,长度约 1~2.5公分(0.375~1吋),用来制造棉毯和价格低廉的织物,或与其他纤维混纺。 棉花在棉铃裂开後采摘。若用机器摘棉,通常先用化学方法去掉叶子,并促使棉铃同时 开裂。轧棉机将纤维从棉籽上剥下,经过清棉和梳棉工序纤维集结成松软绳状,在牵伸作用下

棉花优势区域规划

附件6: 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2008-2015年) 我国是棉花生产、消费和进口大国,也是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棉花生产对于保障我国棉花供给、支撑纺织工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纺织工业发展迅速,棉花需求持续增长,同时棉花发展受耕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制约日益严重。为适应新形势,切实稳定棉花生产,保障棉花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在总结上一轮规划实施经验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棉花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实施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优势区域建设投资力度,各级农业部门强化生产指导和科技服务,各地政府利用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引导纺织加工企业向优势区域转移,棉花优势产业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主要成效 1.生产布局更加集中。2005-2007年期间,三大棉区植棉面积占全国99.85%,比2002年提高0.25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冀、鲁、豫、晋、陕、津、苏、皖、湘、鄂、赣、新、甘等13个省区。10万亩以上(兵团5万亩以上)的大县面积占全国比例

为80.9%。其中,河北省10万亩以上的大县面积比例达到87.5%,比2002年提高9.5个百分点,形成了冀中南黑龙港流域优势区域;山东省10万亩以上的大县面积比例达到91.8%,比2002年提高6.8个百分点,形成了鲁西南、鲁西北和鲁北三大优势区域;新疆10万亩以上(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万亩以上的团场)的大县面积达到85.7%,比2002年提高9.7个百分点,形成了环塔里木盆地绿洲腹地的南疆优势区域和天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的北疆优势区域。 2.生产能力大幅提升。2003-2007年,我国棉花平均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为8282万亩、77公斤/亩、641万吨,比《规划》实施前三年(2000-2002年,下同)分别增加1459万亩、5.5公斤/亩、155万吨,增幅分别达到21.4%、7.7%、31.8%。其中,新疆2003-2007年棉花平均种植面积2046万亩、单产108公斤/亩、总产224万吨,比《规划》实施前三年分别增长32.6%、13.4%、52.7%。 3.纤维品质明显改善。据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优质棉基地县主栽品种纤维品质检测,2004-2007年纤维长度、比强度、纺纱均匀指数分别比《规划》发布前的2001-2002年平均提高了0.2mm、0.4cN/tex、0.8。此外,我国已经选育出一批具有纤维长度在30mm以上、断裂比强度在31cN/tex以上的陆地中长绒棉花新品种,并示范推广200多万亩,使我国棉花

关于间作

关于间作、混作、套作、轮作与连作 3、套作 1、定义: 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播种或栽植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套作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共生期只占生育期的一小部分时间,是一种解决前后季作物间季节矛盾的复种方式。 2、主要作用: 套作的主要作用是争取时间以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多应用于一年可种2季或3季作物,但总的生长季节又嫌不足的地区。实行套作后,2种作物的总产量可比只种 1种作物的单作产量有较大提高。套作有利于后作的适时播种和壮苗全苗;在一些地方采用套作可以躲避旱涝或低温灾害;还有缓和农忙期间用工矛盾的作用。 3、主要方式: 小麦套玉米或再套甘薯或大白菜;麦、油菜或蚕豆套棉花;稻套紫云英和水稻套甘蔗、黄麻、甘薯等。不同的作物在其套作共生期间也存在着相互争夺日光、水分、养分等的矛盾,易导致后季作物缺苗断垄或幼苗生长发育不良。调整的措施包括:选配适当的作物组合,尽量使前后作物能各得其所地合理利用光、热、水资源;以及通过适当的田间配置,如调节预留套种行的宽窄、作物的行比、作物的株距行距和掌握好套种时间等。 套作应选配适当的作物组合,调节好作物田间配置,掌握好套种时间,解决不同作物在套作共生期间互相争夺日光、水分、养分等矛盾,促使后季作物幼苗生长良好。 4、间套作的技术要点: (1)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进行搭配。

一高一矮、一瘦一肥、一尖一圆、一深一浅、一长一短 (2)建立合理的田间配置。 田间结构配置包括密度、行比、株行距以及幅宽、间距、带宽等。 (3)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减少竞争) 适时播种、保证全苗;加强肥水管理;早熟早收。 总之,选择品种是基础,合理配置是关键,加强管理是保证。 (一)、间作 1、定义: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时或同季节成行或成带地相间种植方式。间作与单作相比:是人工复合群体,个体间既有种内 关系,又有种间关系。(单作:在同一块土地上一个完整的生长期间只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2、主要作用: 间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由间作形成的作物复合群体可增加对阳光的截取与吸收,减少光能的浪费;同时,两种作物间作还可产生互补作用,如宽窄行间作或带状间作中的高杆作物有一定的边行优势、豆科与禾本科间作有利于补充土壤氮元素的消耗等。但间作时不同作物之间也常存在着对阳光、水分、养分等的激烈竞争。因此对株型高矮不一、生育期长短稍有参差的作物进行合理搭配和在田间配置宽窄不等的种植行距,有助于提高间作效果。当前的趋势是旱地、低产地、用人畜力耕作的田地及豆科、禾本科作物应用间作较多。 (二)、混作: 1、定义: 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时或同季在田间缺乏规则排列地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与混作的异同点:利用客观、共生期长、规则排列与无规则。

xx县棉花产业发展规划_范文

xx县棉花产业发展规划 本文是关于范文的xx县棉花产业发展规划,感谢您的阅读! XX县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棉花产业发展规划 (2006—2010年) 一、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我县是省棉花主产区之一,全县棉花种植面积近12万亩,棉花年加工能力5万吨。2005年全县棉花产量7200吨。我县植棉历史悠久,土壤、气候适宜种棉,适宜种植面积近20万亩。植棉比价效应高,2005年我县粮棉比价达到1∶10.5。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棉花收购市场主体多元化,棉花销售顺畅。 我县棉花产销还存在生产、加工规模小,品质结构不合理;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强;棉花产业投入不足等问题。必须加大力度,推进我县棉花产业化发展。 二、目标和建设内容 (一)总体目标:到2010年,全县棉花种植面积达15万亩,总产9490吨,其中发展优质专用棉生产基地12万亩,单产70公斤以上;培育加工产值或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棉花加工和经营型龙头企业2户,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户;带动农户由5.5万户增加到7万户。 (二)优质棉基地建设。选择区域土地平坦、灌溉条件较好、日照充足、光热资源适中的中东部棉花优势区域十字、石沛、襄河镇、草庵、二郎口、六镇、马厂、大墅、复兴等九个乡镇。发展优质专用棉12万亩,产量8000吨,霜前花率达80%以上,建立以适纺40支纱为主的原料生产基地,提高棉花品质的一致性。加强棉田基础建设,改造中低产棉田,扩大植棉规模,推广促早栽措施,提高棉花单产、纤维成熟度和品质一致性。 (三)龙头企业建设。采取外引内联、重组、兼并、收购、股份合作等形式,培育一些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具有较强牵动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以改制后的棉麻企业为支柱,以省、市级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中小龙头企业为依托,力争在3—5年内,形成加工产值或销售额上5000万元的棉花加工和经营型龙头企业2户,其中产值或销售额亿元以上的1户。 (四)市场体系建设。依托安徽佳能棉业的资金优势和加工优势,以及在全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

1棉花杂种优势的表现 棉花杂种优势表现是多方面的,通常主要表现在生殖生长、营养生长和抗逆性等方面,而不同的组合受其选配的亲本影响,杂交种优势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 1.1生殖生长优势 棉花生殖生长优势通常用产量优势和品质优势加以体现。多年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种产量优势非常明显,绝大多数组合具有正向超亲优势,产量优势主要得益于铃数和铃重的增加,品质优势受杂交亲本影响较大,多数杂交组合品质介于两亲之间,略高于中亲值。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1.2营养生长优势 棉花杂交种常呈现显著的营养生长优势,表现为叶大、苗壮、株高和根系发达。多数研究表明,棉花杂交种的营养生长优势要强于生殖生长优势,种间杂种营养生长优势更为突出。 1.3抗逆性优势 抗逆性强是杂交棉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主要原因,通常表现为耐高温、耐湿、耐旱、耐瘠,耐病、虫等。杂交棉抗逆性增强主要是通过健壮的植株、发达的根系对逆境具有较强忍耐性以及抗性亲本遗传等因素所导致。抗虫性是近年杂交棉选育中一个重要目标,目前抗虫亲本均为转基因抗虫棉,其遗传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亲本之一为抗虫棉,杂交种一代也具有抗虫性,表现抗虫优势,近年国内外在棉花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上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成为杂交棉育种的重要方向。 2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 2.1人工去雄授粉 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法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杂交棉种子生产方法。这一方法,最大优点就是杂交一代不存在育性恢复问题,父母本选配范围广,中选强优势组合的机率高,组合筛选周期短,而且它不仅可以利用杂种一代,还可以利用杂种二代。其缺点是杂交种子生产完全依靠人工操作,工作强度大,种子生产成本高,一代种子不能满足杂交棉产业化发展,二代种遗传纯度下降,优势远不如一代,经济效益不高。棉花开花时间长,不能像玉米杂交种制种一样进行机械化操作,在劳动力成本高的地区如美国,就不适用。印度和我国目前大规模种植的杂交种都是人工去雄授粉法生产的。在制种技术上,我国先后提出了不去雄提前授粉套管隔离法、不去雄开花前强制授粉法、雌雄蕊麦杆隔离吸管授粉杂交法、剥花去雄互盖授粉法和工具去雄法等提高效率的方法。但是由于杂种的纯度难于控制等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目前,我国杂交棉的种植面积为全国棉田面积的20%左右,长江流域棉区达到了80%。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培育高产、抗(耐)病虫、优质杂交种是棉花育种主要目标。 2.2化学杀雄 化学杀雄是指选用某种化学药剂,在作物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喷洒于母本上,直接杀死或抑制雄性器官,造成雄蕊生理不育而不损伤子房和柱头。棉花上曾试用过2,3-二氯异丁酸钠(又称FW-450)、2,2-二氯丙酸钠(又称茅草枯)、顺丁烯二酸联氨(又称MH或青鲜素)、三氯乙酸等杀雄配子药剂,但由于这些化学药剂杀雄不够稳定,用药量难于掌握,都有药害作用。理想的化学杀雄技术可替代人工去雄技术,减少人工投入,降低制种成本。但目前的

什么样的棉花才叫高品质棉花

什么样的棉花才叫高品质棉花? 技术支持及免费寄样:壹捌久贰捌久叁久零捌壹 棉花,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但是根据我国现相关数据显示,棉花种植相对过去几年,今年,总体呈锐减态势。但是根据去年棉花的收割量及市场堆积量来说,库存量还是挺吓人的,300-400万吨。如此多的国内资源,该如何消化呢?为何还有大量棉花厂申请要求国家多发进口配额去进口国外棉花来替代国产棉?棉花厂给出的答案是:国产棉难以达到我们的要求。那到底什么样的棉花才能符合棉花厂的高要求?我们在此进行了一个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棉花以无污染为根本{威信号:FZRZXZS} 棉纺厂为什么都喜欢用进口棉?除价格因素外还有:一是美棉、澳棉、巴西棉等无三丝污染,生产漂白纱无后顾之忧。二是部分品种纤维长度长、强力高,可以生产高强的纱线提高生产效率。国外棉每一个受棉纺厂欢迎的品种都有一个特色。无三丝、长度长、强度高、价格低等。在三丝问题上困扰了我们整个棉花生产产业链,对待三丝问题棉纺厂也在努力,如:增加棉花拣花工序每个人每天进行定量拣花,清花工序增加异纤剔除设备,各工序加强管理捉三丝纱,络筒工序增加异纤电清来切除异纤换结头,花了如此多的代价但效果并不理想。作为一个产棉大国我们的棉花不能做漂白纱,值得我们在棉花生产的每个环节去总结、改进和采取有效的措施生产出无三丝污染的棉花原料,提高国产棉的的竞争力。 二、棉纺厂各类纺纱产品需求的棉花 棉纺厂生产的产品中有针织类、色纺类、梭织类和其它。针织纱类产品的原料重点关注纤维的染色性能,关注纤维的成熟度,其他指标相对一般。色纺类产品既关注纤维的成熟度也关注纤维的强度和伸长。梭织类产品更关注纤维的强度、长度和相对低的马值纤维更合适,其他织物类产品根据用途选用合适的原料。

果棉间作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宋建伟,朱春茂.枣棉粮高效立体间作模式及配套技术措施.经济林研究,2005,23(4):65-68 果粮间作能充分利用温度、光照和土壤条件,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这种集约栽培方式还能缓解人口持续增长和耕地不断减少的矛盾,充分利用农村闲散劳动力,利于资源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的转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进一步落实农业生产的科学发展观(刘克辉.立体农业工程技术[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00;周泽胜.对核桃实行果粮间作效益的调查[J].经济林研究,1997,15(2):50-51;周长东,武永祥.枣树与小麦实行间作技术[J]. 经济林研究,1998,16(1):37;…) 2006 2007 1.晁海,张大海,徐林,等.杏棉间作系统小气候水平分布特征研究.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7,30(1):35~39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和农民用地间矛盾的激化,各种间作模式应运而生。在新疆,大多数农民前期的收入主要靠果园间作,这使得果树在发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担当起了生态防护林的重任。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要栽培果树之一,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各省(区)之首。(于希志,廖宇,张加延.新疆杏的资源特点与开发利用前景[J].落叶果树,1998,(增):60-6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387.)由于杏树适应性强,极耐旱、耐盐碱、抗寒,易于栽培管理,成为农民种植果树的首选树种;同时棉花是新疆最主要发经济作物,棉花种植已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经济来源。(姚源松.新疆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理论与实践.[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出版社,2004:8-43)研究表明,农林间作系统中林木的存在使农作物生长环境如光、温、水分和风速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王汉杰.混农林业系统内部的光能分布[J].生态学杂志,1991,10(1):27-32;王广钦,徐文波,廖小海,等.农桐间作与生物产量[J].河南农业大学党报,1983,(1):29-37;刘乃壮.林农间作的光照分布特点与农业意义[J].泡桐与农用林业,1988,(2):41-46) 2008 2009 3.不同果棉间作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农村科技,2009(8):10-11 在棉花生长初期,果树叶片还未充分发育,叶幕没有形成,各间作田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果棉间作对棉花影响程度基本一致。从花铃期至生育期结束,各间作田果树叶片已充分生长,果树行形成遮荫效果,核桃棉间作的棉花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造成花铃期缩短,吐絮期延长。苹果棉间作和枣棉间作条件对棉花的各生育期影响不明显。与单作田相比,3种间作条件下棉花苗期、花铃期及全生育期明显延长,分别平均延长12天、29天、34天。蕾期、吐絮期差异不显著。 2010 4.赵光磊,万群芳,刘春惊,等.杏棉间作复合系统中棉花生长及生产特性的研究.中国棉花,2010,37(7):9-21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和农用地的日益减少,使得各种林农、果农复合栽培模式应运而生。在新疆环塔里木盆地农业产区,林果产业和棉花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林农、果农复合

大豆优势区域布局计划()doc

附件4: 大豆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2008-2018年) 大豆是世界最主要的油料作物,是人类优质蛋白和油脂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为促进国内大豆生产恢复发展,提高农民收益,稳定市场供给,在总结《高油大豆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按照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业整体形势日趋严峻,消费不断增长,国内生产滑坡,国际依存度过高。但东北高油大豆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为今后大豆产业的发展探索了路子。 <一)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极不平衡,在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生产缓慢增长,加工业快速发展,进口急剧增加,已占供给总量的60%以上。 1. 生产波动下滑,自给率下降。近五年来,受市场价格及重大灾害的影响,我国大豆生产波动较大,总产四年

减一年增。2003年和2005年,在面积有所扩大的情况下,由于重大灾害的影响,导致总产下降。2006年和2007年,由于市场价格下跌,种豆比较效益下降,农民调减种植面积,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连续两年减产。2004年,由于价格高、气候好,大豆获得丰收,总产达到1740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总产的波动下降难以满足需求的快速增长,尽管高蛋白和菜用大豆能满足自需,但油用大豆基本依赖进口,大豆自给率大幅下降,2001年我国大豆国内自给率为52.5%,2007年下降到29.2%,6年减少了23个百分点。 2. 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农民收益和市场供给不稳。受国际市场影响,近5年国内大豆及制品价格波动剧烈。2001年国内市场大豆价格约每公斤2元,2004年上涨到3- 3.2元,上涨幅度达到50%以上;2006年大豆价格又回落到每公斤 2.3元,下降近30%。2007年下半年,大豆价格再次迅速上涨,到2008年5月,达到 5.6元,上涨幅度高达240%。2008年东北大豆收获后,大豆价格又迅速回落至3 .2元。价格的剧烈波动,造成大豆种植收益忽高忽低,农民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影响其种植积极性,同时也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市场的稳定。 3. 加工业快速发展,外资控制格局基本形成。近年,我国大豆加工业进入了调整、“洗牌”的巨变时期。布局

三大棉区的特点及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棉花生产优势区域分布:中国棉花种植历史悠久,适宜棉花种植的区域广泛。根据棉花生产的生态条件,结合生产布局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和植棉历史,中国棉花种植区域,20世纪年代可划分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三大棉区;及至20世纪50年代,又进一步划分成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北部特早熟和西北内陆五大棉区;目前,北部特早熟棉区已缩减,华南棉区也仅剩零星种植,中国主要产棉区仅集中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目前的三大棉区自然生态条件差异悬殊、耕作制度各有特色、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千差万别,各自有着自己的优劣势: 黄河流域棉区:本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包括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中北部、晋南、关中、陇南、苏皖的淮北地区、京、津,其中以黄淮海平原棉花种植最集中。2004年该区棉花面积288.8万hm2,占中国棉花种植总面积50.7%。按播种面积统计,山东省、河南省和河北省分别是中国第二、第三、第四大产棉大省。冬小麦是黄淮海地区棉花生产的轮作农作物,玉米是主要替代竞争农作物。黄河流域棉区棉花一般只有180 d的生长期,适宜种植成熟较早的陆地棉品种,是中国最大的棉产区,也是重要的商品棉基地。该区域热量充足,无霜期适宜,日照好于长江流域棉区,但是,初夏多旱,伏雨较集中,且降水变率大,易导致花铃脱落,此问题在生产上不易解决。此外,黄河流域棉区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不均,降水的稳定性差,旱、涝、风、冻、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些因素均会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长江流域棉区:该区在秦岭淮河以南至南岭,西起川西高原东麓,东到海滨。包括浙江、上海、江西、湖南、湖北以及苏皖的淮河以南部分、四川盆地、河南南部。按播种面积统计,该区的江苏和湖北是全国第五、第六大产棉省。长江流域棉区也是中国的水稻主产区,棉花种植面积约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15%。与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比较,该区域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水热同步,能满足棉花生产的水热需要,但是由于春末夏初有梅雨、秋季会出现连阴雨,所以日照时数少,会导致棉花吐絮不畅、烂铃,不利于棉苗生长;此外,夏季的高温、高湿还会引起较多的病虫害,往往影响所产棉花品级。本区一般为一年两熟或棉麦套种,适宜栽植中熟陆地棉,棉花的病害严重。 西北内陆棉区:该区主要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地区,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的1/4以上,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我国的主要棉花生产基地,本区棉花基本上是一年一熟。在三大主产区中它的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棉花产量最高,2005年达到1614.82千克/公顷,超出全国平均水平43.05%。自1994年起,新疆棉花生产实现了总产、单产、品级、人均占有量、调出量5个全国第一,与其他棉区相比,该区生产的棉花质量较好,棉花品级高,内在质量好,是重要的出口棉基地。该区具有发展棉花产业的生态资源比较有优势,气候干燥、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极为有利于形成棉絮洁白、富光泽的优质棉花,虽然陆地的降雨量很少,但是,由于雪山面积大、灌溉水资源丰富,所以棉花生产的水源供应比较稳定,四季干燥、冬季严寒的气候使棉田的病虫害种类较少,同时,由于种植结构较为单一,较少为棉铃虫提供食物条件和栖息场所,所以棉铃虫发生世代少,为害程度轻。作为我国最大的产棉区和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区),棉花生产具备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棉花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参考范文)

棉花项目 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棉花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说明 该棉花项目计划总投资3787.9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671.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52%;流动资金1116.6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48%。 达产年营业收入7577.00万元,总成本费用5959.72万元,税金及附加67.88万元,利润总额1617.28万元,利税总额1908.23万元,税后净利润1212.9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695.2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2.70%,投资利税率50.38%,投资回报率32.02%,全部投资回收期4.62年,提供就业职位141个。 项目建设要符合国家“综合利用”的原则。项目承办单位要充分利用国家对项目产品生产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综合利用企业技术资源,充分发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区位发展优势以及配套辅助设施等有利条件,尽量降低项目建设成本,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 ...... 主要内容:项目总论、项目必要性分析、市场分析、产品规划、选址可行性研究、土建工程设计、工艺技术、项目环保分析、安全经营规范、

建设风险评估分析、节能情况分析、项目进度计划、投资分析、项目经济效益、项目总结、建议等。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棉花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10278.47平方米(折合约15.41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9.15%,建筑容积率1.15,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7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3.35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10278.47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8135.4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820.2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9093.60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682.61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12台(套),设备购置费1329.47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503330.08千瓦时,折合61.86吨标准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