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医院管理和医院文化.doc

现代医院管理和医院文化.doc

现代医院管理和医院文化.doc
现代医院管理和医院文化.doc

现代医院管理与医院文化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使知识已经成为第一生产要素。面对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环境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得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方法及手段愈加难以适应,医院管理科学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医院文化是现代医院管理的新趋势和新发展,也是现代医院管理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院管理将管理的核心、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归结到对人的管理上,并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和精神。医院文化的实质就是把“人”作为现代医院管理活动的主体,并积极主张大力利用和开发医院的人文资源,从而实现医院建设发展的目标。因此,开展医院文化建设,对于现代医院管理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和具有深远意义。

一、现代医院管理

《一》现代管理理论的产生

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新理论的产生,都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是在不断总结前人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现代医院管理理论也不例外,它的起源、发展与形成伴随着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与企业管理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古典管理思想到后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经历了二百年的时代变迁:18世纪以机器为本的西方古典管理思想;19世纪20年代以技术为本的西方经典管理理论;20世纪20-30年代以市场、资本为本的西方现代市场与资本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人为本的后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医院管理理论是后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把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知识和成就应用于医院管理工作,促进医院管理现代化、科学化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也就是说,用现代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医院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之创造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现代医院管理理论

早在1890年,英国学者阿弗里德?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第一个提出了“管理也是生产力”的思想,他把管理与土地、劳动和资本并列,认为是生产的第四要素。到了20世纪70年代,许多管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巳经把管理和技术并列为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或称为“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我国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差距不仅在于技术、设备、条件,更在于管理和观念。

我国现代医院管理理念继承了先进的管理思想,缩短了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管理上的差距,其表现为:

1.前瞻性理念当今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如果医院的发展、学科的建设、人才的培养没有前瞻性研究,不知道未来什么样,不知道如何应对未来,只沉醉于已有的成就,是非常危险的。前瞻性理念是现代医院管理中的最高层次。医院管理要根据对社会、竞争对手、市场和内部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制定战略目标和实施规划。

2.“人本管理”理念现代医院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本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和新趋势。日本企业经营学专家梅田惠三教授说?.思想管理,说到底就是“胡萝卜”

新时期的医院文化

加“大棒”。“胡萝卜”就是尊重人的需求,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人性化的满足,创造符合人性的和谐环境,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大棒”就是严厉的规章制度。人本管理是

科学管理发展的高级阶段。

3.“钻井”理念所谓“钻井”理念,是指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要努力形成一种机制:人才引得进、出得去,优胜劣汰。对人才的选拔任用不能求全责备,要做到“以事定职、以职定岗、以岗定标、以标定人”,循环应用,实践完善。

4.创新理念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21世纪医院管理的生命。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同样,医院的创新,也是一个医院能否持续性发展的决定因素。

5.“品牌”理念“资本是条船,名牌就是帆”。医院的最大资本,就是优秀的学科、顶尖的人才,可比喻为一条船,而名牌就如一个撑起来的帆,让大船驶人目的地。船很大,没有品牌作帆,船就没有动力,没有方向。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而人才与学科要有品牌,打造品牌才是真正的实力。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该注重品牌的打造、品牌的树立、品牌的运营。

二、医院文化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医院管理,必须与国际接轨,必须参与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不仅仅是医疗技术、设备、设施等硬件条件的竞争,更是人才、管理、文化的竞争。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竞争,更是医院文化的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竞争。因此医院文化建设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凸现。

(一)医院文化建设能推动暖院管理的深化

?医院管理千头万绪,但最根本的是对人的管理,人是医院管理发

展的根本,是现代医院管理的核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医院文化建设注重医院精神的培育,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兰州人流为医院发展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和谐环境和心理环境。以共同的愿望、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增强对医院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医院文化建设能扩大医院管理的内涵

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是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基础,是坚实的保证,是智力的支持。先进的医院文化,使医院管理的内涵建设得以加强、得以深化、得以提高,确保医院长期充满生机和活力。医院管理内涵建设远远不仅仅是那些规章制度、行政命令、全面激励和组织形式的建设,更是要注重现代管理思想在员工中内心化程度、自觉行动、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建设,激发每一个人的热情和才干,使之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人人都成为医院重大决策的参与者、执行者和监督者,广大医务员工不再是被动的工作,而是主动、能动、自觉、自愿地投身于医疗服务事业。

(三〉医院文化建设能促进医院管理的变革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医院管理体制逐步被打破。医疗保险制度的出台,病人选择医生,营利和非营利性医院的共存等改革对医院管理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这场变革,归根结底是医院文化的变革。这种文化变革一般地说会反映到两个层面上:一是将知识管理认同为信息管理,注重利用信息系统的便捷性来达到对知识体系的更新的追求;二是将知识管理认同于人的管理,追求医院管理中的人文体系的研究。因此,只有建设适应市场变革需求的先进的医院文化,才能使医院在改革的困境中,在种种医患矛盾中,摆脱困难,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医院改革发展之路。

(四>医院文化建设能带来医院的管理效益

医院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讲是无形的,但先进的文化一旦注入管理系

统,就会给医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医院文化提倡对外搞好社会公众的关系,对内提髙员工的素质和凝聚力,培养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塑造医院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如医院优美的建筑外形,人性化的就诊布局,统一的标志和统一的专用色,都会给就诊病人带来身心愉快的感觉,在病人心目中也会产生良好的印象。同时良好的医院形象可以增加员工一种信任、一份荣誉,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促使员工把自己的行为与医院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良好的医院形象,无形的品牌,能吸引海内外的顶尖人才,能吸纳更多的资产,能在病人心目中产生信赖感,吸引更多的病人。因此医院文化建设不仅能产生社会效益,而且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五)医院文化建设能保持医院的持续发展

现代化医院管理的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不断地提髙医院员工队伍的素质。员工的素质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发展。而医院文化建设就是要建立完善员工培训制度、培训方法和培训体系。建立学习型的医院、学习型的科室和学习型的人的学习机制,使每个员工都成为终身学习的学员,不断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总之只有把培养、教育、学习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基石,医院文化建设才能促进医院管理的持续发展。

三、现代医院管理者应有的素质

我们已经进人了知识经济、科学技术时代和信息时代。新时期的医院领导者应以怎样的素质迎接机遇和挑战?毋庸置疑,人们对领导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满激情,善于战略决策,具有个人魅力、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心理素质优良等,尤其是领导者的领导文化和领导魅力,必须成为医院管理和医院文化建设关注的重点。

(一)领导者的素质

一个医院领导者的良好素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修炼、不断积累而形成的。因此,在管理实践中,每一个医院领导者都应十分注重自身的素质培养。那么,医院领导者应具备哪些素质呢?从总的方面讲,当代医院领导者应具有丰富深厚的文化素养,

具体地讲,至少要具备以下十大素质。

1.善于利用信息在信息时代,信息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源,谁拥有“信息资源”并有效地加以利用,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从管理工作的效率来说,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而包括国际互联网在内的全球信息一体化的发展,也将极大地开阔管理者的视野,从而具有全球性眼光。

2.善于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使一项事业或一个组织不断保持持久活力的一种基本要素,没有了改革、没有了创新,一切也就变成了一潭死水。这就要求现代医院管理者富于创新精神,并能适应社会新的变革。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善于改进工作。现代医院管理者还须具有创造性的管理才能,当今世界如不创新,就意味着落后,意味着失败,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无论目前是什么级别的医院,不创新,则死亡,这是无疑的。

3.善于战略决策①要善于掌握情况,掌握各种信息和通晓决策过程,具有准确的判断能力。②要明确重点领域,优选战略方向,明确战略目标,使决策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③要有整体化、系统化、全球化思路,发挥战略决策的长期优势,避免短期行为。

4.善于学习知识知识是需要学习和积累的。21世纪的医院发展面临着知识经济、社会变革、市场经济、科技革命等巨大挑战。医院管理者必须善于学习。“学习可以使成功与创造同在。”学习可以寻找到权力与能力的平衡点;学习可以真正把握好系统和全局;学习可以与群众达到“深度沟通”;学习可以认识运用“命令”的最有效途径……。

5.善于表达演讲与口才对于一个现代医院管理者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过去那种“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观念已经被彻底淘汰了,实事求是地宣传包装组织和个人,有利于提升组织和个人在公众中的知名度,也是管理者魅力和感召力的体现。而在组织内部,优秀的口才和沟通技巧也能起到激励员工和协调工作的作用。但必须言行一致,表里相同。

6.善于“公关”组织要达成一个目标,除了内部员工的努力以外,还存在很多外部因素,包括外部消费者和相关机构的配合与协作等等,这些外在因素往往会有很大的弹性与空间,而良好的公关能力能够使这些外在的因素成为有利于本组织的行为,为其所用。因此,公关的能力也就成了医院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之一了。

7.善于“感染”感染力是一种人格魅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对于医院管理者来说,要麻得别人的尊重,必须具有诚信、正直、感召力和亲和力,具有优秀的道德品格、懂得尊重他人等的特质。而赢得别人的尊重是开展工作、实现目标的基础。管理者良好的品格可增强群体和组织的整体性和凝聚力,能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休戚与共,荣辱相依,互信互赖。在群众中造成一定感染和震慑,真正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境界。

8.善于激励人是构成一个组织的基本要素,因此人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组织行为。现代医院管理者应采用一切激励机制,始终使员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组织也因员工情绪的高涨而受益,这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最终达到组织、管理者和员工“三赢”的局面。

9.知人善任这是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也是管理者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在现代社会中人力资本的利用远胜于物质资本。“为官之要,重在用贤”。实践证明,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现代管理者,首先要善于挖掘人才资源,发展人才,广纳贤才。其次要容得下“逆才”、“怪才”,只要对事业有利,就不应计较其观点是否与己一致,志趣是否与己相悖,应该大肚容才,惟才是举。再次要量才而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才也定有长处和不足,各有互补,一个组织需要各种人才,用人所长,事业才能成功。

10.身心健康健康的身心是维持正常工作的保证,敏捷的思维、充沛的精力无疑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能沉着应对巨大的工作压力,能与周围的同事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较强的协调和沟通能力,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心态的相对轻松和行事的高效率,对于有的管理者来说这也许难了一些,但是,这对于管理者本身以及组织的利益而言,都是很重要的。

(二)医院的领导文化

医院文化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大小,地位髙低取决于领导,更取决于一个医院领导的领导文化。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国际文化的交融渗透,人们对领导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也不断从体制层面走向文化层面,从技术层面走向观念层面,所以注重领导文化研究和培育,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领导文化是文化的一般性在领导领域的特殊表现。领导本质上是人的活动,每个领导成员身上都具有意识、观念等各种文化因素,当一定数量的领导成员形成一定规模的体系时,领导体系中的领导成员就会自然而然地创造出一种为领导成员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共同信守的行为模式和广泛流传的态度作风,即领导文化。

领导文化发生于领导活动,自然要受到领导活动的制约和影响。但是,领导文化一旦发生和形成,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对领导活动具有规范作用。由于领导文化是一定体系的领导成员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共同信守的行为模式和广泛流传的态度作风,所以如果有人背离这些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态度作风,就会遭到众人的非议或排斥。不同于法律制度硬性的、看得见的约束规范,领导文化的约束规范是软性的、看不见的,但它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领导活动必然要受到领导成员观念意识的指导和影响。领导文化作为领导领域的主观意识范畴,无疑具有导向作用。领导文化的导向作用可以通过对领导态度的分析加以说明。领导态度是由领导成员的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结构。先进的领导文化对于领导活动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落后的领导文化对领导活动具有错误的导向作用。

领导意味着率领、引导。领导者的特殊地位,决定了领导者的言行举止对下属具有表率作用。领导所意味的率领、引导,不仅依靠政策号令的发布来施行,而且通过领导文化的示范来实现。良好的领导文化对下属具有正面的示范作用,否则对下属具有负面的影响。

总之,医院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医院管理形象,有利于增强医院发展的综合实力,有利于提髙医院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推进医院两个文明建设。医院文化建设离不开医院领导者的素质,医院管理也与领导者的素质密不可分,所以,提高医院领导者的综合素质、展示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是医院文化建设与现代医院管理的关键所在。

医院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文化日益受到医院高层管理者的关注,医疗卫生界也掀起了医院文化建设理论研究的热潮。多年来,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两个概念被人们广泛地运用于医院的实践。但在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的理论研究中,有些同志会将两者等同起来,或虽稍加区别,但因缺乏明确的解释,致使人们对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两者各自的内涵是什么,把握不准,由此在实践中带来某些偏颇。

一、医院文化与耩神文明

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何谓医院文化呢?医院文化是指处于一定经济社会背景下的医院,在长期经营服务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育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医院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理想信念、医院传统等等,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医院服务意识、服务理念、经营战略等。从感性形态上观察,它是医院高层管理者与广大医护员工在加工服务产品的过程中所创造的观念形态文

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构成的复合体。这些是伴随医院的产生而自然产生的、在较长时间积累下来、凝结起来的文化要素,对医院的决策方式、管理组织的运转以及规章制度的产生和执行,都有着无形的而又不容忽视的约束和调节作用。

医院文化由来已久,但现代医院文化是对企业文化的借鉴发展。企业文化是在20世纪30、40年代开始萌芽的,日本是较早创立并迅速发展企业文化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企业界就捧出了

一颗“明星”,即松下电器公司所倡导的“松下精神”。“松下精神”曾一度风靡全日本和东南亚。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美等国的企业界和理论学术界,搞企业文化建设与研究的热潮迭起,特别是美国积极向日本学习。世界各国企业界在20世纪90年代的竞争中,不仅是科技的竞争,而且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已取得了较大成果。医院文化建设在近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中作了一些探索,并且也已经出现了不少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理论探讨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其价值已得到或正在得到同行们的广泛认可。

医院文化非常重要。先进的医院文化,能够增强医院的活力,促进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生存力和无限的发展力。具体一点说,医院文化有如下的独特功能:

1.凝聚功能医院文化可以影响广大医护员工的思想、信念、情感、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使医护员工对医院的发展有责任感,并将个人的利益同医院的利益结合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种凝聚力,成为一种“黏合剂”。

2.激发功能医院文化可以激发广大医护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激发新的价值取向,从而自觉的学习钻研相关的政治和业务技术。

3.引导功能医院文化可以将医院的服务宗旨、办院思想、经营理念、职业道德等,逐步融入广大医护员工的思想意识和工作实践之中,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4.协调功能在医院内部,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总是会不断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关系需要调整,而医院文化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从而使各种矛盾有效地得到解决,减少内耗。

5.约束功能医院要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和服务秩序,既要靠制度和纪律的强制,更要有宣传舆论的训导。例如,在医院服务理念中,提倡“以病人为中心”,这就约束了那种对病人不礼貌、不热情的行为。社

会的舆论,员工间的互相监督,批评表扬的开展,这种约束和规范是具有很大的实际作用的。

从广义上讲,医院精神文明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而从狭义上讲,它恰好是医院文化中正面的、积极的部分,是指经过长期培育、倡导而形成的具有医院独特个性和激励作用并为广大医护员工所接受的共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医院精神文明还包括员工基本素质的提高,价值观导向、道德规范的培育和生活方式的引导等等。因此,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多层次、多视角的系统工程。医院精神文明一旦形成并为广大医护员工自觉接受,便会对医院的服务、管理、质量、效益、员工的思想行为以及在各方面的形象产生重要影响。

二、医院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异同

从对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两者间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其共同点在于:

1.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都是医院广大员工在医院服务经营过程中创造的“软件”成果,都是医院长期发展,不断积累和逐渐形成的富有独特个性的意识形态。

2.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都能对医院广大员工的责任心、兰州军康医院荣誉感以及个人行为产生感召力和导向作用。

3.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都能对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和组织运作产生积极影响。

4.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有着共同的载体。医院的工作条件、质量成果、院容院貌、规章制度、科学技术、员工_育.、文化设施及其活动开展情况等,都可以成为医院文化诸要素和医院精神文明的表现形式。

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的共同点还可以用下述文字来进行表述:

一是研究和作用的对象重合。医院文化尽管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宽广的外延,但从医院文化的构成内容来看,医院精神的培育、医院价值的形成以及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服务理念、经营意识等的构成,其落脚点都在一个“人”字上,即“人性化”和“以人为本”。而医院精神文明更是以人为对象,直接地做人的工作,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方法和立场问题。

二是作用机制相同。医院文化具有凝聚、激发、引导、协调、约束五大功能,主要是通过培育髙尚的医院精神,确立健康向上的群体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准则和精神风尚,以此凝聚人心,激励斗志。医院精神文明则是以正面灌输、教育引导为其主要手段,但也重视榜样示范、目标激励、环境熏陶、以情感人、寓教于乐的作用,使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思想“内化”为广大员工的道德意志,并转化成为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持久不衰的工作热情。在做好人的工作,促进医院发展这一点上,两者殊途同归。

三是具体运作的载体交叉。医院文化在具体建设实践中,要通过教育学习、报告演讲、文体活动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手段来实施,还有医院目标、医院精神、规章制度、院歌、院训等具体表现形式。这些载体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相交叉。

四是效桌相互渗透。例如,做好服务过程中文明规范工作,其效果体现在服务改善和质量提髙上,病人增加,这本身就是医院文化的物质形态。而医院文化建设的成果则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条件,有些直接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例如,医院文化建设以医院目标激励员工,引导员工牢固树立“与医院同兴衰、共命运”的主人翁责任感,就表现为同时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简要地说,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1.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的内容不同医院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它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既包括医院的精神成果,如:医院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信念以及员工的文化生活;也包括医院服务经营的物质成果,如:医院的目标、服务宗旨、经营方法、经营效

果。而精神文明主要包括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注重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髙。此外,医院文化包括自然生成的要素,其中既有健康积极先进的因素,也有颓废消极落后的因素,开展医院文化建设,就是要发扬和发展其中的健康积极先进的因素,排除其中颓废消极落后的因素;而医院精神文明只反映医院进步有积极意义的成果,消极落后的东西虽然也是在被排除之列,但不能纳入医院精神文明的总称之中。就是说医院精神文明所包括的内容较医院文化要窄一些。

2.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的特性不同医院文化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每个医院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传统、不同的类型、不同的规模、不同的心理背景和不同的人员素质等因素,这些内在因素的不同,必然使医院在其经营服务过程中,形成具有本医院特色的价值观念、服务准则、经营作风、道德规范以及发展目标。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医院文化必然各具其特色,每个医院的医院文化都鲜明地体现它自己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医院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而医院精神文明特别是其中的意识形态部分则是溶于医院载体中的一种社会性的共同东西,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的目的在于普遍提髙广大医护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它虽然也要通过具体措施来落实,具体事例来体现,但本身更具概括性和共同性。

3.在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医院管理者所起的作用不同。医院管理者的经营思想、行为准则,甚至个性特质都直接影响着医院文化的培育和发展。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医院管理者起着工程师的作用,既是医院文化的设计者,也是医院文化的塑造者和传播者,没有医院管理者的设计和塑造就难以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医院文化。而在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中,医院管理者主要起着传播、倡导、督促、教育初榜样的示范作用。

三、怎样建设医院文化

这是本书要回答的重点问题之一,将在第七章中作集中论述,在这里只讲以下三个问题:

1.新时期医院文化的特征问题必须十分明确,我们现在要建设的医

院文化是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医院特点的社会主义的医院文化。因此必须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为指导,注重开拓创新,与时倶进,注重国内外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注重本医院实际状况的把握,使医院的文化建设既有自己的特色,又能适应社会健康保健需求的新要求。

2.摆位问题即必须把医院文化建设视为医院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视为卫生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要求;视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视为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举措之一。只有这样,医院领导才会亲自抓,才会把它列入重要工作议程,才会有计划、有步骤、有投入、有措施地去建设。换言之,不能正确解决领导者认识上的摆位问题,医院文化建设不可能积极、扎实、持久地开展起来,医院的发展必将受到严重制约。

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问题必须坚定地做到既积极继承和发扬我国医院文化的优良传统,又积极借鉴和吸收企业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先进经验,决不能搞国粹主义,片面排斥国外的先进文化,也决不能搞唯有外国月亮圆的崇洋主义,否定祖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认真学习,否则一切都谈不上。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获得了巨大成功,经济建设保持了稳定、持续高速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不断加快,医疗体制改革也有重大突破,我们必须把医院文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平台,从而提高广大医护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医院的活力,确保在国内外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医院管理及发展中长远规划(2015-2025)

××人民医院 医院管理及发展中长远规划(2015-2025) ××人民医院认真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卫生工作方针,适应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医院一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随着新综合住院大楼投入使用,不断加强医院基础建设、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管理运行机制,以《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为基础,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医院管理作为我们不断努力追求目标,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为实现医院全面、协调、快速、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按照等级复审《标准》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人民医院医院管理及发展中长远规划(2015-2025)》(以下简称《规划》),将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医院管理及发展的总体目标,围绕“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管理质量,创新发展模式,综合协调推进。医院各科室、各部门的相关规划,请参照本《规划》执行。 第一章发展理念 医院以新一轮等级复审为契机,规划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这是关系我院发展全局的一场变革,是十年乃至更长时期我院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必须贯穿于医院管理及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第一节创新发展是医院始终要把创新摆在医院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创新、科研创新、效率创新、文化创新、服务创新等涉及二级综合医院的各方面创新。 第二节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透过区域医疗、教学、科研、公共卫生中心背景,建立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完善科室设置门类,不留死角服务患者。依法治院,制度为先,通过制度建设与约束,提高知晓度、强制执行力,达到同质化。文化创新用于整合医院精神文化、规范医院行为文化、树立医院形象文化,打造团队精神,提高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以病人为中心是服务创新的精髓,如果医疗服务只是停留在“满意”层面,那它所体现的永远是“甲方与乙方”的关系,在抗击疾病的层面上,医护与患者是真正的盟友,是生死之交,“感动式服务”是建立在“满意服务”基础上的人性

现代医院管理和医院文化.doc

现代医院管理与医院文化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使知识已经成为第一生产要素。面对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环境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得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方法及手段愈加难以适应,医院管理科学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医院文化是现代医院管理的新趋势和新发展,也是现代医院管理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院管理将管理的核心、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归结到对人的管理上,并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和精神。医院文化的实质就是把“人”作为现代医院管理活动的主体,并积极主张大力利用和开发医院的人文资源,从而实现医院建设发展的目标。因此,开展医院文化建设,对于现代医院管理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和具有深远意义。 一、现代医院管理 《一》现代管理理论的产生 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新理论的产生,都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是在不断总结前人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现代医院管理理论也不例外,它的起源、发展与形成伴随着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与企业管理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古典管理思想到后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经历了二百年的时代变迁:18世纪以机器为本的西方古典管理思想;19世纪20年代以技术为本的西方经典管理理论;20世纪20-30年代以市场、资本为本的西方现代市场与资本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人为本的后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医院管理理论是后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把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知识和成就应用于医院管理工作,促进医院管理现代化、科学化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也就是说,用现代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医院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之创造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现代医院管理理论 早在1890年,英国学者阿弗里德?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第一个提出了“管理也是生产力”的思想,他把管理与土地、劳动和资本并列,认为是生产的第四要素。到了20世纪70年代,许多管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巳经把管理和技术并列为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或称为“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我国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差距不仅在于技术、设备、条件,更在于管理和观念。 我国现代医院管理理念继承了先进的管理思想,缩短了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管理上的差距,其表现为: 1.前瞻性理念当今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如果医院的发展、学科的建设、人才的培养没有前瞻性研究,不知道未来什么样,不知道如何应对未来,只沉醉于已有的成就,是非常危险的。前瞻性理念是现代医院管理中的最高层次。医院管理要根据对社会、竞争对手、市场和内部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制定战略目标和实施规划。 2.“人本管理”理念现代医院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本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和新趋势。日本企业经营学专家梅田惠三教授说?.思想管理,说到底就是“胡萝卜” 新时期的医院文化 加“大棒”。“胡萝卜”就是尊重人的需求,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人性化的满足,创造符合人性的和谐环境,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大棒”就是严厉的规章制度。人本管理是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全国医院工作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医院是治病防病、保障人民健康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单位,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遵守政府法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二条医院必须以医疗工作为中心,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上,保证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完成,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做好扩大预防、指导基层和计划生育的技术工作。 第三条广大医院职工是办好医院的依靠力量,必须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技术骨干的作用,鼓励职工努力学习政治、钻研业务技术,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技术队伍。 第四条医院必须教育全体职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医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第二章领导体制 第五条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领导。医院党组织的主要工作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做好全院职工经常性政治思想工作和对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领导;讨论和决定管理范围内的人事任免、奖惩工作;审议医院长远规划、年度计划、总结和重要工作部署等。院长负责全院行政、业务的领导工作,副院长在院长领导下分管相应的工作。党委书记和院长都要对党委负责,贯彻执行党委的决议,工作中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党委书记要支持院长的工作,尊重院长的意见,使院长有职有责有权。院长要接受党委的领导,重大问题要及时提交党委讨论。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室党支部保证监督各项任务的完成。各级医院要逐步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扩大自主权,实行责任制,以加强医院管理,克服平均主义,调动积极性,促进医院的发展。 第六条医院根据减少层次的原则实行院和科室两级领导制。院一级设置精干有力的办事机构。医院按照规模、任务、特长和技术发展情况,设立业务科室。行政科室和业务科室的设置或撤销,须经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核准。 第三章医疗预防 第七条医院设急诊室,并要有一定数量的观察床。挂号、收费、检验、放射、药剂、手术等科室,要密切配合,为急诊提供方便。有条件的医院可设急诊科。急诊科、室要配备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医务人员,主治医师或高年住院医师要相对固定。建立抢救室和传呼设施,常备必需的急救药品器材,制定抢救常规和抢救程序。保证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观察室要建立健全医疗、护理、查房等制度,留院观察病人应有病历、正式医嘱和观察记录。实行二十四小时开放应诊。危急病人不受划区分级分工医疗限制。可能在转院途中死亡的病人不应转院。门诊各科室各部门要按规定任务配足医疗力量,搞好协同配合,有秩序地安排就诊,简化手续,方便病人,尽可能缩短候诊时间。建立门诊病历,实行预约门诊、计划门诊和门诊一贯制。主任医师要定期参加门诊,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应保持一定比例,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立专科或专病

国内主要医学教育期刊杂志

国内主要医学教育期刊杂志 序号刊名类别发刊备注 1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双月国家教育部委托浙江大学和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主办的教育研究学术刊物,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会刊和全国医学教育核心期刊 2 中华医学杂志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周刊中华医学会会刊、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医学综合性学术 期刊,目前被国内外35个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并与 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刊物建立了长期交换关系。 3 中医杂志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2000年获我国期 刊出版最高奖——首届国家期刊奖。连续七年荣获中国科 协自然科学基础性、高科技学术期刊经费资助奖。 4 药学学报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 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承办,已被国内外主要 检索系统录用,以高等药学教育为主,兼顾中等药学教育、 医药职工教育、继续教育:以国内为主,适当介绍国外药学 教育经验和动态 5 药学教育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季刊中国药科大学、广东药学院、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已 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6 中国公共卫生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 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综合性业务期刊,中国自然科 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7 解剖学报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双月刊中国解剖学会主办,相继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 文摘杂志(AJ);《中国科学技术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 《科学引文数据库》等16种国内外数据库和文摘收录 8 病毒学报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季刊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是自然科学的核心期刊,在国外是 《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和MELINE检索系 统的来源刊,在国内是《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医 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摘》等的来源刊 9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月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是我国创办最早的口腔医学期刊,中文

关于医院发展及管理中的思考及建议

关于医院发展及管理中的思考及建议 组织管理方面: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俗话说“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 吃”,老祖宗的话不无道理,但要做到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内涵,需要从思想的不断地去引导。目前,医院职工整体上是精神缺钙,思想教 育跟不上,导致个人主义及私心私欲现象比较凸出,要想改善这种状况,拒绝等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从“头”开始,要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灌输到每个职工的头脑中。 2.无规矩不成方圆,谋业干事,没有规矩是不行的,所以要制定出一套公正合理的奖惩 制度以及激励约束机制,每位领导及科室负责人要带头严格执行,以镜明人。 3.充分发掘调动科室负责人的积极性及责任意识,既然做,就要做好,对上要维护领导 权威,对下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个别人的一些不合理的建议和要求,要有敢于反对的勇气,坚决避免做老好人。 4.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选拔一些思想素质高,工作踏实负责的同志做为业务骨干,并派 出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以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5.在不违反各项规定的前提下,定期组织职工自费外出旅游,既可以放松身心,又有利 于加强交流,增加团队凝聚力。 6.为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更智能化、便利化及节约化,建议建立本单位公共 QQ账号及QQ工作群(公共邮箱已有,微信群的功能太单一),并由专人 负责,以后凡是涉及到各位职工的文件通知,均可采用此方式下发。

7.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谁的责任谁负责,避免出现问题相互推脱,并与年度考核结果 挂钩。 8.值班人员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医院负责的态度,每晚7-8点钟在总值班的带领下对医 院的门窗水电及楼层巡查一遍,既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又能对 各科室的工作起到监督作用。 9.必要时设置意见箱及公开投诉电话,接到投诉后,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责任划 分,第一次诫勉谈话,第二次要采取相应惩罚措施。处罚不是目的,而是要在精神上形成一种震慑。 10.定期召开主任办公会及科室负责人例会,一则加强组织领导,二则反馈并解决相关问 题。 医疗卫生方面: 1.优化服务,加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充分利用导诊台这一服务窗口,把优 质服务贯穿到每个流程之中。 2.发展特色诊疗服务,对门诊医生使用新技术及开展新诊疗项目,在合乎各种规定及患 者接受的前提下,要给予大力的支持,以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3.医生、医护及医技、护护之间要加强沟通协作,对自己要求多一些,对他人要求少一 点,让每个人都须明白“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起垮台”这个道理。4?门诊和护理上要加强医疗安全和医疗服务等业务的学习,尽量减少或杜绝此方面的事情,门诊主任和护士长作为主要负责人,既要增强所属人 员的风险意识,又要对所负责的部门负责 5.门诊和护理人员交接班时要做到人、财、物的全面交接,不清则不交接

医院门诊的管理及发展

医院门诊的管理及发展 发表时间:2014-01-07T17:00:58.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作者:王丹[导读] 27例中16例尚伴随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脑血管意外等。王丹(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 113006)【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061-02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科技的发展与临床应用,对门诊的建设和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门诊部的管理体制、职能作用、运行机制、服务内容、内涵建设将随之相应地发生变化。 一、门诊成为名副其实的诊疗中心 1、门诊作为疾病治疗最方便、快捷的途径: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追求高效率和高效益,工作面临竞争的压力,使病人能不住院治疗就尽可能不住院,把门诊作为疾病诊治最快捷的方式,把治疗疾病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减到最小程度。 2、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使门诊治疗方式成为病人最佳选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贯彻实施,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对医院实行分类管理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等一系列深化卫生改革的配套措施不断完善,都将对我国医疗服务产生重大影响,医疗保障制度的就诊规定和费用报销审批程序对住院医疗限制较多,而对门诊费用有所放宽,促使门诊医疗成为人们最佳选择。 二、门诊功能和作用将得到最大程度地拓展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卫生服务将出现6个方面的转移,即从以疾病为主导转移到以健康为主导;从单个病人为中心转移到以人群为中心;从以医疗为重点转移到以预防为主,防治并举,预防、医疗、保健一体化为重点;从以医院为基础转移到以医院和社区并重为基础;从以疾病防治、身心健康为目标转移到以身心健康及其环境和谐、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从主要依靠医学和卫生部门转移到依靠众多学科和全社会参与。因此,为适应这种转变,医院门诊功能和作用必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1、门诊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基地:门诊不仅是疾病诊疗中心,也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健康教育的不断地发展和深入,对疾病预防和康复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被公众所接受。在门诊利用橱窗、板报、宣传手册、闭路电视系统、热线电话、讲座、面对面咨询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传播疾病防治知识,增强人们自我保健意识,采取行为干预、行为指导、行为矫正,使人们重视自我健康、改变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达到预防疾病、控制疾病、健康长寿、自我保健的目的。 2、健康体检将是门诊医疗服务的重要内容:人类对生存和生命的价值越来越重视,对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将成为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要求定期进行健康查体的人越来越多。健康体检将成为医院门诊收入新的、重要的增长点,健康产业将会蓬勃兴起。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进行健康查体和制定健康计划,将是门诊医疗服务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加强门诊建设的重要的任务之一。 3、院前急救是门诊医疗服务的主要拓展方向:院前急救水平不仅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医院组织管理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对疾病的治疗和转归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社会进步和医院建设的发展,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备受重视,急救病人“生命绿色通道”在医院得到普及。 4、开设特需门诊和展开一定数量的简易观察病床,满足病人需要:随着人们对医疗保健需求的增加和门诊业务不断拓展,门诊将依据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开设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特需门诊、夜间门诊、假日门诊、健康咨询门诊等。并将增设一定数量的简易病床,供门诊楼内各专科观察病人或进行短时间治疗。 5、门诊科室设置更加突出专科特色:门诊科室设置将顺应医学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科室更加注重突出自己专业技术特色,把门诊作为展示专科技术力量和水平的窗口。加强门诊医师技术力量的配备,以高级职称医师为主,限制进修医师出门诊,将成为科室管理的自觉行动。 6、门诊文化和环境建设将作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医院文化的地位和重要性在未来的社会更加突出。门诊文化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反映了医院的特色和精神风貌以及管理水平。门诊环境、设施建设也是今后门诊建设的重要方面。一个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宽敞、舒适、安静、优美、温馨的门诊环境是树立现代化医院良好形象的重要体现。医护人员的素质培养也是今后门诊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医护人员的着装、仪表、语言、形象是医院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对此将做出更加具体的要求。 三、医院门诊管理趋势医院门诊管理通过改革,适时地作出调整,顺应门诊建设发展需要,其综合职能将相应扩大,以保障门诊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1、完善方便、优质、高效、安全的门诊模式是门诊管理追求的目标:门诊管理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充分运用现代管理学术研究和应用成果以及高科技手段,加快门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步伐,加强对门诊机构设置、管理模式、就诊流程和环节的研究和管理,实施高质量服务,不断完善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门诊模式。 2、质量建设和服务创新是新世纪门诊管理的核心:质量管理是门诊管理永恒的主题。标准化是现代门诊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医院门诊质量管理也将在学习ISO9000质量认证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医疗工作特点,不断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努力达到门诊诊治和服务的高质量。 3、人才培养和技术管理是门诊管理的关键:门诊医学人才的培养将更加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全科医师的培养,门诊的技术管理更为重要,一是搞好专科化和全科化的结合;二是实施门诊医师资格认定;三是制定门诊医疗技术管理规范。 4、经济管理是新世纪门诊管理的重点课题: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分配制度,切实体现多劳多得,充分调动门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成本核算,充分利用经济管理进行科室仪器设备、用房等资源调整。随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门诊医疗收费占医院收费的比例越来越大,不多收、不漏收、合理合法地收将是门诊医疗收费管理的重点。 5、数字化、网络化管理门诊管理主要趋势:数字化管理以信息网络和通讯线路为基础,利用计算机、通讯、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量化管理对象和管理行为,为决策层、管理层和医护人员提供最强大的虚拟现实、智能判断、优化组合等服务功能,达到环节和过程的实时管理和控制,取得最佳管理效果。建设门诊信息管理系统,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建立数字化管理模式,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门诊从挂号、取药、门诊病历和处方书、检验检查结果查询到资料保存等一整套设计科学的、运转高效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改变了病人到门诊看病时排队挂号、候诊、划价、交费、取药的传统模式和医师工作方式。 四、门诊管理队伍的建设

医院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最新】

医院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最新】 为建设先进的医院文化,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构建和谐平安医院,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 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医疗卫生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在弘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制度创新与观念更新相结合,以“群众满意”为追求,以促进发展为宗旨,以诚信友爱为基石,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学习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丰富管理内涵的医院文化,不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培育优良的医院精神,树立严谨的医疗行风,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塑造良好医院形象,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和强有力的精神文化动力。 二、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

(一)医院文化建设总体目标: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起适应我院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医院发展实际、反映医院精神的文化体系。通过医院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实现医院文化与医院发展的和谐统一,医院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 (二)医院文化建设基本内容:医院文化是一个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医院精神和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医院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医院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医院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总结、提炼和培育鲜明的医院核心价值观和医院精神;结合医院发展战略,围绕“以病人为中心”,提炼各具特色、充满生机而又符合医院实际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医院制度,寓文化建设于制度之中,规范员工行为,提高管理效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信誉度,树立医院良好的形象;营造良好的医院视觉环境和人文环境,充分发挥环境对医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作用和推动力;构建协调有力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医院文化建设水平。 三、组织领导 医院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xx同志任组长,xx同志任副组长,xx、xx、xx、xx同志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xx同志兼任办公室

强化医院管理 促进医院全面发展(发言稿)

强化医院管理促进医院全面发展 (***医院) 2010年在董事会的正确指导下,在院委会的坚强领导下,以“办百姓医院,构医患和谐”为宗旨,深入开展医疗安全管理活动,本着靠大为依托,不断强化内部管理,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全院职工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全面提升了医院形象。以做大做强为目标,不断扩大医院规模,全面提升医院形象,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促进了医院的全面发展。现将我院2010年工作情况与兄弟医院共勉。 一、紧紧围绕靠大做强,加强合作与交流,切实提升医疗质量内涵水平。 自2010年3月我院加入***医院集团以来,我院在当地医疗地位有了较大提高,慕名前来就诊人数有所增加。今年上半年,我院成功兼并了**医院,共投资近700万元,正在全面加强建设。每周四我院定期派专家到**医院予以技术指导。2010年下半年,我院又成功兼并了**医院,共投资近400万元,目前正在建设之中。我们相信,先后兼并的两所医院,在***医院集团正确领导下,2011年一定会壮大发展。2010年,全院大部分科室得到了***医院的大力帮助,科室业务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科室管理更加科学化,兼并后的界集中心医院,上塘医院按集团医院模式运作,较兼并前有较大发展。 为了适应医院发展需要,2010年下半年,我院成立了**市第一家医疗集团—*****医院集团。下辖***医院、肿瘤专科医院、儿童医院、**医院、**医院、**医院。 二、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中心,强化管理措施,医、技、护质量有所提高。 1、以开展安全医疗百日竞赛活动为契机,贯彻落实《执业医师法》、《侵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全国医院工作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医院是治病防病、保障人民健康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单位,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遵守政府法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二条医院必须以医疗工作为中心,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上,保证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完成,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做好扩大预防、指导基层和计划生育的技术工作。 第三条广大医院职工是办好医院的依靠力量,必须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技术骨干的作用,鼓励职工努力学习政治、钻研业务技术,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技术队伍。 第四条医院必须教育全体职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医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第二章领导体制 第五条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领导。医院党组织的主要工作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做好全院职工经常性政治思想工作和对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领导;讨论和决定管理范围内的人事任免、奖惩工作;审议医院长远规划、年度计划、总结和重要工作部署等。院长负责全院行政、业务的领导工作,副院长在院长领导下分管相应的工作。党委书记和院长都要对党委负责,贯彻执行党委的决议,工作中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党委书记要支持院长的工作,尊重院长的意见,使院长有职有责有权。院长要接受党委的领导,重大问题要及时提交党委讨论。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室党支部保证监督各项任务的完成。各级医院要逐步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扩大自主权,实行责任制,以加强医院管理,克服平均主义,调动积极性,促进医院的发展。 第六条医院根据减少层次的原则实行院和科室两级领导制。院一级设置精干有力的办事机构。医院按照规模、任务、特长和技术发展情况,设立业务科室。行政科室和业务科室的设置或撤销,须经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核准。 第三章医疗预防 第七条医院设急诊室,并要有一定数量的观察床。挂号、收费、检验、放射、药剂、手术等科室,要密切配合,为急诊提供方便。有条件的医院可设急诊科。急诊科、室要配备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医务人员,主治医师或高年住院医师要相对固定。建立抢救室和传呼设施,常备必需的急救药品器材,制定抢救常规和抢救程序。保证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观察室要建立健全医疗、护理、查房等制度,留院观察病人应有病历、正式医嘱和观察记录。实行二十四小时开放应诊。危急病人不受划区分级分工医疗限制。可能在转院途中死亡的病人不应转院。门诊各科室各部门要按规定任务配足医疗力量,搞好协同配合,有秩序地安排就诊,简化手续,方便病人,尽可能缩短候诊时间。建立门诊病历,实行预约门诊、计划门诊和门诊一贯制。主任医师要定期参加门诊,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应保持一定比例,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立专科或专病门诊。门诊病人经三

关于医院评审工作的思考(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马丽平-关于医院评审工作的思考(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关于医院评审工作的思考 马丽平 【摘要】通过对医院评审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新一轮医院评审特点和医院所面临问题的思 考分析,提出医院主动适应此轮评审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领会新理念,落实“以病人 为中心”;学习新标准,贯彻持续质量改进;探索循证方法,促进医院评审和管理的科学化, 进而从个人角度阐述医院在此轮评审中需要切实把握的核心和关键点。 【关键词】医院评审;以病人为中心; 持续质量改进 Insights on hospital accreditations MA Li-ping. Hospital Management Institute, Ministry of Health,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described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hospital accreditation, and features of this round of accreditation. The author proposed that the hospitals should take three actions to cope with this accreditation, which are understanding new concepts to “Center on Patients”; learning new standards to promote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probing evidence-based methods to encourage hospital accreditation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se points explained the key points to master for the this round of accreditation. 【Key Word】Hospital accreditation; Patient center;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国内医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和影响因子

国内医学核心期刊目录和影响因子2008年国内医学核心期刊和影响因子 序号期刊名称被引频次影响因子预防医学、卫生学类 1、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172 1.237 2、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829 1.228 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8750.904 4、中华传染病杂志9530.903 5、中华预防医学杂志9680.891 6、中国消毒学杂志4380.738 7、中国艾滋病性病5690.680 8、营养学报7730.632 9、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5310.543 10、环境与健康杂志5620.490 11、卫生研究7510.465 12、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6810.456 13、中国防痨杂志4730.414 14、中国卫生统计2930.393 15、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640.391 16、中国职业医学3860.341 17、中国学校卫生8520.312 18、中华卫生杀虫药械950.310 19、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4210.297 20、中国公共卫生16620.296 20、环境与职业医学2510.296 22、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4210.291 23、工业卫生与职业病3330.280 24、华南预防医学2300.236 25、疾病控制杂志2490.222 26、中国工业医学杂志3170.217 27、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3510.210 28、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870.190 29、热带医学杂志1070.178

30、实用预防医学4420.158 31、现代预防医学4110.142 32、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350.131 33、职业与健康3370.048 基础、医学综合类 1、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 1.556 2、中华病理学杂志1425 1.171 3、中华医学杂志3792 1.091 4、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6340.998 5、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6900.997 6、中华麻醉学杂志14870.918 7、生理学报6970.851 8、高血压杂志6890.701 9、免疫学杂志5440.683 10、中华血液学杂志14520.676 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9940.656 12、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7680.629 13、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6440.617 14、CHINESE MEDICAL JOURNAL15010.592 15、中国计划免疫4550.587 16、中华男科学杂志5260.586 17、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6210.541 18、医学研究生学报5690.539 19、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6610.515 20、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6580.489 21、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5730.478 22、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9010.476 23、解放军医学杂志10230.474 24、解剖学报5860.455 25、重庆医学9680.436 26、诊断病理学杂志4110.395 27、基础医学与临床4850.387 28、生理科学进展4430.378 29、中国医学伦理学4050.371 30、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850.368

医院发展与管理

医院发展与管理

医院管理与发展 尊敬的院领导: 你们好!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医院的发展,作为中医院的一员,我始终关注国家及医院的政策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 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应通过以下方式加强规范的落实和执行: (一)建章立制。建立健全保障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发挥 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将各种行为规范通过制度固定下来,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体现中医医院特点 的《员工手册》。

(二)教育培训。将《员工手册》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员培训中,并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趣味性,提高培训效果。 (三)实施考核。将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纳入目标管理,制订考核指标,建立奖惩办法,落实考核结果。 (四)树立典型。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执行行为规范的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立身边标杆,树身边典型,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动作用。 坚持正面思想教育,建立健全领导组织,切实加强对卫生行风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强卫生行风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实际行动,更是医院联系群众、接受群众监督、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有效形式。我们将更加自觉地把卫生行风建设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组织,明确专人负责,形成上下一条线、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做的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各种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卫生行风建设工作,检查总结各阶段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确保卫生行风建设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起来。继续抓好正面教育,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进“四五”普法教育,使医德教育、普法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断增强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廉洁行医的自觉性,坚持与各种不正之风和消

建设医院文化 促进医院管理

建设医院文化促进医院管理 发表时间:2013-08-02T10:57:38.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4期供稿作者:张显军[导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张显军(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 730900)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4-0361-02 【摘要】医院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背景下的医院在长期经营服务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育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医院精神、并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理想信念、医院传统、价值标准、选择意识等等,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医院服务意识、服务理念、经营战略等,反映医院与员工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能够促进医院管理的持续发展。【关键词】医院文化建设医院管理 【Abstract】 Hospital’s culture ,namely speaking,is a special value and spirit which is nourished gradually in hospital’s long-term running and serving under certain economic and social background. Hospital’s culture, as the core, gives birth to relative code of conduct and moral, ideal and belief, hospital’s tradition, standard of value, consciousness of selection and so on. What’s more, consciousness and concept of serve and service, strategy of management, the spiritual wealth and material wealth reflecting hospital and staffs’character are also produced by the so-called Hospital’s culture. Enh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s culture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s management. 1 医院文化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医院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背景下的医院在长期经营服务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育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医院精神、并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理想信念、医院传统、价值标准、选择意识等等,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医院服务意识、服务理念、经营战略等,反映医院与员工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实质是医院管理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是由理念牵引,领导示范,员工参与形成的开发性管理。医院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为医学科学的发展提供价值理性和正确方向。它所追求的目标对患者来说是同情生命,敬畏生命;对员工来说是从被动服从转化为主动参与。 医院文化主张以文化理念、文化魅力影响人的内心世界,启发人的自觉,提升人的素质,增强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性。先进的医院文化,使医院管理的内涵建设得以加强,得以深化,得以提高,确保医院长期充满生机和活力。医院管理的内涵建设远远不只是那些法律条款、规章制度、行政命令、全面激励和组织形式的建设,更是要注重现代管理思想在员工中的内心化程度、自觉行动、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建设。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激发每一个人的热情和才干,使之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人人都成为管理的参与者、执行者和监督者,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再是被动的工作,而是主动、能动、自觉、自愿地投身于医疗服务事业。 2 医院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 医院文化提倡对外搞好社会公众的关系,对内提高员工素质和凝聚力,培养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塑造医院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如优美的建筑环境给就诊者带来身心愉快的感觉和良好印象。同时良好的医院形象可以增加员工的一种信任,一种荣誉,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促使员工自己的行为与医院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医院文化建设注重医院精神的培育,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医院发展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和谐环境和心理环境。以共同的愿望、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增强对医院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医院管理千头万绪,但最根本的是对人的管理。人是医院管理发展的根本,是现代医院管理的核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当前我们必须注重医院文化的创新,在保留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现代西方文化的精华,趋利避害,加快医院文化建设。近年我们与国外专家学者接触较多,西方文化对我们产生巨大影响。海尔精神是企业精神的代表,“梅奥”精神是医院文化的缩影。我们要站在新世纪,新时代的高度,提高自己的国际化意识,向具有不同特点,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开放,积极促进东西文化的交流交融,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医院文化自身发展和相互竞争,才能取各国文化之长,补我国医院文化之短,才能使我国的医院文化建设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经济、科技、文化全球化的要求,从而充分发挥医院文化特有的魅力和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我们要有全新的营销理念,而现代医院管理的宗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调服务的营销,文化的营销。而文化的营销是最高层次的营销。它主要是通过有意识的发现、甄别、培养和创造符合历史进步潮流的核心价值观念来实现医院经营目标的一种全新营销方式。只有通过发现患者这一群体的需求,并加以分析提炼转化为医院的价值取向,才能使医院的价值观念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促进患者对医院服务的认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在医院内部建立的以文化管理为基本形式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医院的服务过程处于全程受控状态,以实现科室与患者互动,达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3 医院文化建设的作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了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医院文化作为医疗卫生系统特有的行业文化,它的功能自然应该是凝聚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精神,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而努力工作。21世纪是知识、经济、政治、信息、文化多元交互的时代,我们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由于医院外部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医院自身的行为必须与之相适应,自觉开展医院文化建设,一定是一个具有战略性的举措。良好的医院形象,无形的品牌,能够吸引海内外的顶尖人才,能够吸纳更多的资产,能在病人心目中产生信赖感,吸引更多的病人。因此,医院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产生社会效益,而且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只有把培养、教育、学习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基石,医院文化建设才能促进医院管理的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王妮,李珩.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健康发展[J].医院管理论坛,2011,28(1):20-22. [2]张嫔南,冯国飞,郑张帆.论提高医院文化品位在促进医院和谐中的作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9):6-8. [3]贾景学.浅谈医院文化建设[J].民航政工,2012,4:13. [4]李本全.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院发展[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5]范文超,桑秋菊,沈定华.从“梅奥”精髓探讨医院文化[J].2012,5,10:179-180.

现代医院管理

医院管理模式 一、概述 (一)定义: 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领域内,组织、指挥、协调一定数量的人;并同他们一道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二)本质: 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联系,管理的本质是通过信息的交流,(各种指令,文件通知规定)促使系统要素(人、财、物)进行合理,有效的运行。 (三)对象: 管理的对象是系统的要素,主要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等。 (四)要素: ①管理体制:→使管理对象构成系统的手段,体制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 决定了管理效能。 ②管理人员:→是管理工作中最活跃的因素,要搞好管理首先要发挥各级 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其管理水平。 ③管理法规:→是保证人、财、物合理流通,从而提高管理效能的关键之 一。 ④管理信息:→管理的最基本工具。 (五)两重性质 ①自然属性:→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等需要。 ②社会属性:→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等相关联。 二、职能 主要包括:计划、组织、控制、指导与教育、协调与服务五个方面。 (一)计划→是管理的基本首要的职能,①确定目标,②确定实际目标之手段。 1、计划的含义→①制定计划,②执行计划,③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2、计划的(5W)→①做什么(what),②为什么要做(why),③确定何时做(when), ④何地做(where),⑤何人做怎样做(who) 3、计划的职能: ①根据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趋势,对将来的事情,通过科学的预测进行决策和制定合理的行动方案。 ②计划是管理过程的首项工作,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与出发点 ③确定目标和控制的标准,制定出实现目标的政策和策略。 ④计划工作的普遍性→各级管理人员都有制定和执行计划的职能。 4、计划工作的作用: ①弥补不确定因素和经常变化因素所带来的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