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合理运用审讯策略

浅析合理运用审讯策略

浅析合理运用审讯策略

摘要:审讯是一种特殊的侦查活动,它是在初查或者秘密侦查取得进展的基础上,由侦查人员根据已掌握的证据,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面对面的讯问、质证和调查。也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短兵相接,运用智慧和谋略所进行的一场决战。孙子云:“上兵伐谋”,因此,审讯必须讲究策略。审讯策略是审讯人员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和反侦查伎俩,在审讯中运用智慧和计谋而采取的相应对策和方法。计谋乃玄机也,不论是从其深度还是广度上,笔者均说不清其究竟有多少种,也不可能将其穷尽囊括。本文仅归纳出四几种以资探讨,具体采取什么策略,既要根据特定的人和事的具体情况预先谋划,审讯中又要因人因事制宜随机应变。

关键词:审讯策略运用刑事诉讼案件审讯方法

一、制定审讯策略的依据

审讯策略,是预审员在党的政策、法律的指导和制约下,在掌握一定的证据和信息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审讯的目的和要求,充分研究案件的特点,经对比、优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审讯行动方针、行动步骤。就一件具体案件的审讯工作而言,它是一个完整的战略部署。其依据主要有一下三点:

1、不能偏离党的政策、国家的法律及当时的斗争形势,否则.就会犯原则性错误。毛泽东同志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审讯策略必须受政策、法律的严格约束.政策、法律是策略的基础,策略是实施政

策、法律的手段。

2、不能脱离证据与信息材料,根据案件的性质、证据的数量质量以及信息资料的丰富程度来确定。

3、应从实际出发、考虑案件具体情况、制订最佳方案。根据被告人犯罪动机、作案方法、身份、性格特征,文化程度、社会经验、犯罪经历和认罪态度等。审时度势、周密地预测被告人可能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制定最佳方案。

二、讯策略的运用

(一)政策攻心,指明出路

攻心为上的策略是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个性特征和心

理状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思想,政策,法律,形势与前途教育,从心理上征服犯罪嫌疑人,促使其彻底交代罪行的讯问策略。《荀子议兵》中说:“权不可预设,变不可先图,与时迁移,随物变化。”

1、因人施策,有的放矢

在侦查讯问之前,要针对案件的性质,研究犯罪嫌疑人的个性特征,把握对方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因人施策。比如,针对不同类型被告人的攻心策略有所不同:对育少年犯罪嫌疑人主要采取教育疏导,心理激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化教育:对老年犯主要采取诱导激发,摆事实,讲道理,尊重其人格,唤醒其道德感和荣誉感,激发其羞耻心和对子女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2、巧妙使用讯问语言

使用讯问语言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侦查攻心中

的有理,是指侦查人员在开展攻心教育和宣传中,都要以理服人,言必依法,言出法随,言必说理,理至情通;有利是指运用攻心战略要有利于改变对手的心理定势,促使侦查对抗向着有利于己而不利于对手的方向发展,“无利不设谋”;有节是指在运用策略时无论在言辞还是在行动上都应当有所节制,不能为所欲为。运用攻心战术时要禁止采取过激行为,对投案自首缉捕归案的犯罪嫌疑人,要宽和相待,不得借机发泄私仇.因此就要求审讯人员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全面熟悉案情,了解犯罪嫌疑人,掌握主动权,制定审讯计划。

3、要通达知己之道.

讯问人员在运用攻心战术时,不仅要淋滴尽致发挥自身优势,同时也要勇敢正视自己的缺陷。由于审讯人员对外界信息的刺激只是消极的接收,不能积极地将外来信息内在的因果关系联系起来,以致漏掉许多有用信息,同时由于审讯时间长,神经高度紧张,导致审讯人员注意力分散;还有就是思维素质低下,其在审讯过程中往往不注意透过案件表面现象去发现犯罪的本质问题,缺乏思维的深刻性,且在思考处理问题时也易受环境的影响,不够客观公正,独立性不够,同时缺乏实践经验,使讯问陷入僵局。

(二)单刀直入,攻其要害

这是审讯中常用的一种策略,运用这种策略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在关键问题上已经获得可靠证据;

2、可能出现的合理辩解经查证已被排除;

3、运用单刀直入法即使不奏效,对依证据认定犯罪事实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运用单刀直入法进行讯问,其目的不仅限于对已取得的证据进行质证,更主要的是通过成功地运用这一审讯策略,使其心灵受到震撼,动摇其心理防线,从而有利于展开对其他问题的深入讯问。对于已经获得可靠证据的某一项罪行不要急于讯问,而应当运用其他审讯策略,采取先虚后实的步骤,先将证据虽然尚不充分,但有迹象表明确实存在的犯罪行为进行讯问。

(三)迂回包抄,重点突破

迂回包抄是一个军事战略用语引申到办案审讯上来的名词,它是指司法人员在审讯中有意识地绕过决定案件性质和被审人主要罪

行的主要事实与情节,从有关的其他问题人手,进而扫清外围,最后突破核心问题的审讯策略。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案件中,办案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和证据掌握得比较少,或者还有疑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重点突破的审讯策略,就有点冒险,一旦不成功,那就至少会产生两种不良后果:一是暴露了办案人员没有掌握多少情况,反而会增强被审人的反抗心理,不利于今后的审讯;二是逼紧了,很可能逼出假口供,使审讯走入歧途。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办案人员就只能采取迂回包抄的策略,就是由远而近,由浅人深,向被审人提出一些与决定案件性质、主要犯罪事实没有直接关系或者关系较小的问题,用以麻痹被审人,使其产生错觉,不致于精神过于紧张,也摸不清办案人员的意图,从而无意中说出与案件有关的情况,或

者供出一些可供利用的破绽。由于被审人搞不清办案人员的意图和进攻路线,而丧失警惕,在回答问题中不自觉地暴露了与主要问题有关的细节,而细节往往不容易作假,即使作了假也会矛盾百出,最后不能自圆其说,一旦时机成熟就可连续出击,集中力量突破核心问题,造成一种被审人既无法缩回已经承认的事实,又对核心问题推脱不了的态势,最后不得不交待。

(四)“利用矛盾,离间分化”

即在具有敌对性质的社会活动中,一方对另一方采用的“合者使离,亲者使疏”的斗争策略。讯问中的“离间”,是审讯人员为查清共同犯罪中的每一成员的全部犯罪事实,所采用的一切可使其分化瓦解,互相揭发,交代共同犯罪罪行及所知犯罪线索的讯问技巧。共同犯罪者被抓获隔离后,大都在趋利避害的心理支配下权衡着交代还是不交代及如何交代的闷题。各被告按自己的思路算计着,却又无法串通,也无法在几种可能性之间做出明确的判断和选择。于是,同案犯们就介入社会心理学上所称的“囚徒困境”之中。审讯中的“离间”之计正是建立在被告的这一矛盾心理之上,通过“离间”,引导其向“招”的道路迈进。一般来说,讯问实践中常用的“离间”技巧可以概括为”明间”、“暗间”两种。“明间”,即审讯人员在讯问中,使用离间意图明确的语言,立接运用证据、揭露矛后或说服教育,令被告产生同伙己供的认识。

三、实施审讯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某一项审讯策略在局

部看来是可行的、有益的,但如果不利于侦查全案、不利于社会效果,不利于党和人民的恨本利益,坚决予以舍弃。

2、要充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的对策,然后实施克敌制胜的相应策略,才能真正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如审讯时出示证据,必须考虑到用秘密侦查来的证据不能使用,被告人对出示的证据可能采取的对策。

3、要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积极因素。审讯策略,实质上就是调动被告人的内在积极性。因此,审讯员要细心地寻找自己与被告少、彼此一致相通的语言、观点,使其正确权衡利害得失,这种求同策略运用得好,往往能把一些严重对立的被告少、争取过来。

4、从多参数(方案)对比中作出最优选择、包括目标、步骤、方式方法几个层次,经过几个层次各种方案的对比,从众多的方案,选择最佳策略,并在实施中根据实际不断修正.

5、根据斗争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侦查案件中,主客观情况,案件的进展,被告人心理,审讯员思想及外界影响。时势的要求都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根据情况和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形势的变化.掌握斗争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 郭晓彬:《侦查谋略与措施》.法律出版社2000年

[2] 魏鹏: 《侦查讯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曹文安:《侦查讯问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

[4] 庞兴华:《侦查谋略》,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年

[5] 李传道:《侦查谋略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6] 吴克利:《审讯心理攻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

[7] 李传道:《侦查谋略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8] 叶青.中国审判制度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审讯工作方法技巧

一、审讯前的准备工作 审讯和打仗一样要打有准备之仗,无准备地匆忙上阵,必然是胜少败多。在审讯开始之前,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准备。 第一,我们要对审讯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正确的判断,同时树立必胜的信念。审讯犯罪嫌疑人实际上就是一场战斗,是一场攻心斗智的较量,也是一场复杂的心理战。因此,每次审讯我们都必须严阵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我们检察人员是站在正义的一边,掌握着审讯的主动权,能够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侦查资源,再加上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是一定能够把案子拿下来的。因此一定要树立必胜的信念,绝对不能在审讯中动摇退缩,萎靡不振,错失良机。 第二,我们在审讯前要熟悉案情,吃透案件,同时全面了解犯罪嫌疑人。 如何熟悉案情,吃透案件,我们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明确熟悉案情的目的。我们全面地研究熟悉案情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明白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怎么去干。我们通过全面的熟悉案情,就能清楚知道案件本身的现状,已经获得了那些材料,还需要那些材料,存在着那些问题?需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其次,我们要掌握一些能够明确审讯的任务和方向,全面地研究熟悉案情的基本方法和思

路。比如通过案件本身的性质确定案件的特点。刑事案件的侦查特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先有危害社会的案件事实的出现,再去寻找实施犯罪的行为人,也就是说先有事而后找人。例如:在某一凶杀现场发现一少女被杀,寻找谁是杀害少女的凶手,便成为该案件的侦查重点。当某一目击者确认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只有A某到过凶杀现场,于是A某便成为了犯罪嫌疑人。那么审讯犯罪嫌疑人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在某一杀人现场发现一少女被杀,与犯罪嫌疑人A某是否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审讯活动也就会围绕少女被杀与A 某是否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展开。当目标被确定以后,就需要制定审讯方法。通常情况下审讯这类犯罪嫌疑人,大多采用联系的方法和否定的方法,联系的方法需要查明现场与犯罪嫌疑人的联系;现场的遗留物与犯罪嫌疑人的联系;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的联系;目击者与犯罪嫌疑人的联系。否定的方法需要查明能否否定犯罪嫌疑人有杀人的行为;能否否定犯罪嫌疑人有杀人的时间;能否否定犯罪嫌疑人到过杀人的现场;能否否定犯罪嫌疑人有杀人的动机等等。第二类是先发现犯罪嫌疑人,然后再去寻找其犯罪事实。这类案件在反贪领域比较常见。比如:某一国家工作人员挥金如土,与自己的正常收入严重不符,并且银行还有巨额来源不明的存款,经群众举报该国家工作人员曾多次索取他人的贿赂。那么该国家工作人员是否犯有贪污贿赂罪,他的巨额财产是从

刑事辩护中的心理战术审讯技巧与辩护机会

刑事辩护中的心理战术审讯技巧与辩护机会在刑事辩护过程中,心理战术审讯技巧的运用成为一项关键的能力。律师需要了解并掌握这些技巧,以帮助被告在庭审中获得更多的辩护 机会。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心理战术审讯技巧,并分析其对刑事辩 护的影响。 心理战术审讯技巧一:引导被告暴露真相 在刑事辩护中,律师的首要目标是了解案件细节和被告的辩护立场。通过运用适当的心理战术审讯技巧,律师可以引导被告暴露真相。其 中一种常见的技巧是“开放式提问”,即律师不限制被告的回答范围, 让被告自由表达。这有助于律师了解案件的各个方面,并将其用于后 续辩护策略的制定。 心理战术审讯技巧二:挑战证人的信誉 律师在审讯过程中经常面对证人,他们的证词直接影响到案件的结果。心理战术审讯技巧中的一项关键策略是挑战证人的信誉。律师可 以通过提问目击证人或专家证人的潜在动机和利益关系,以便削弱他 们的证词的可信度。这种技巧需要律师具有扎实的案件调查能力和出 色的辩护技巧,以便在庭审中有效地引导证人回答问题。 心理战术审讯技巧三:有效质询控辩方证人 刑事辩护律师在质询控辩方证人时,需要灵活运用心理战术审讯技巧。一种常见的策略是“断言性提问”。律师在提问时以断言的方式表 达自己的观点和辩护方向,以对证人施加压力,并引导证人回答某些

问题。此举有助于律师在庭审中逐步揭示案件的真相,为被告争取更 多的辩护机会。 心理战术审讯技巧四:利用沉默营造压力 在辩护过程中,使用沉默作为一种战术也是非常有效的。律师可以 在提问后保持沉默,让被告或证人感到不安和压力,进而诱导他们透 露更多的信息。这种技巧需要律师具备观察力和耐心,以便在关键时 刻运用。 刑事辩护中的心理战术审讯技巧可以为被告争取更多的辩护机会。 但同时,律师也需要注意运用这些技巧的时机和方式,以免影响庭审 的公正性和正当性。心理战术审讯技巧应该建立在法律和道德的基础上,以确保案件的公正审判和被告的合法权益。因此,律师需要不断 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为被告提供刑事辩护服务。 总结起来,刑事辩护中的心理战术审讯技巧是律师必备的能力之一。律师通过运用这些技巧,可以引导被告暴露真相,挑战证人的信誉, 有效质询控辩方证人,以及利用沉默营造压力。但律师在运用这些技 巧时必须遵循法律和道德的准则,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审判。只有做到 这一点,才能为被告争取更多的辩护机会,维护被告的合法权益。

浅谈审讯中嫌疑人心理特点及审讯策略

浅谈审讯中嫌疑人心理特点及审讯策略 人的行为由思想指挥,而人的思想又深不可测,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它是人与人之间解决对抗矛盾各种手段中最深层次的交锋。职务犯罪侦查其实就是与侦查对象斗智斗谋,运用证据及侦查手段攻其心,迫使其交代犯罪事实的过程。掌握和研究侦查对象在审讯中的心理,通过察颜观色、语言沟通、以某种信息媒介和谋略手段为武器,做出以智取胜,以巧取胜的谋划和设计,向嫌疑人的情感、意志、精神、知觉、意识等心理因素进行刺激和影响,以降服其思想,摧毁其意志,瓦解其士气,影响其行为,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了解审讯中侦查对象的心理,灵活自如,有针对性地运用审讯谋略,对其进行强大的心理攻势,是侦查人员在审讯中的一个重要法宝。 一、审讯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 1、沉默不语,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抗拒心理。有的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强,他们对侦查人员使用的审讯策略、审讯方式从不同渠道获得了感知。有的对法律政策存在偏见,对侦查人员甚至看管人员存在高度的戒备,使其对审讯产生抗拒的心理,害怕一旦说漏嘴,暴露出其犯罪行为的蛛丝马迹,从而对侦查人员的审讯尽量不回答或者少回答,抱着只要我不开口任你咋办,到了时限就得放人的对抗态度,来对待侦查人员的审讯。 2、察言观色、避重就轻、投石问路的试探心理。有些职务犯罪嫌疑人社会阅历丰富,审讯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对抗后,会有意无意地关注或提出一些与案件无关的问题进行打探,如家人、单位、外界等情况;或尽量少说、不说、迟说,总想让侦查人员先说或多说,以观察侦查人员的口气、态度和了解外界的动态,揣摩侦查底细,试探侦查路数,以便思考对策。 3、暴跳如雷,神情激愤,惺惺作态的表白心理。有些职务犯罪嫌疑人从以前权势炙手的领导到成为受人冷落的阶下囚,心理产生巨大的落差,内心充满压抑、激愤、焦灼的情绪,从而或神情亢奋,大谈自己的光辉历史,或情绪激愤,牢骚满腹,对审讯人员的讯问表现出很不耐烦。 4、心神不定,不由自主地作小动作的矛盾心理。面对审讯人员强大的攻势,犯罪嫌疑人在做出供与不供的两难选择时,平时不易暴露出来的小动作下意识地显露出来,以掩饰或排遣其内心的紧张和恐慌压力。有的表情木然,长时间的沉默;有的冒虚汗,不停地喝水、抽烟;有的不停地擦眼睛,来回走动;有的侧面打探其他涉案人员的情况;有的恭维办案人员,套近乎,打探如果自己讲出犯罪事实,是否会得到宽大处理,试图寻找法律、政策这根稻草拯救自己。 5、忧心忡忡,神情木然的畏罪心理。有些职务犯罪嫌疑人自知罪孽深重,害怕罪行暴露后会得到惩罚,有损个人的名誉、地位、前途,害怕亲朋好友的指责和唾弃,对自己今后的命运担忧,心理压力极大,对侦查人员的发问,往往会"走神",面目呆滞、神情麻木,陷入长时间的思考。

浅谈反贪污贿赂案件审讯技巧

浅谈反贪污贿赂案件审讯技巧 在当今世界,贿赂犯罪已经成为公害之一,它使国家的尊严、政府的廉洁公正形象受到严重的损害,并妨碍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导致政府的腐败、国家灭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犯罪嫌疑人的反侦察能力越来越高,这就对侦查机关在审讯犯罪嫌疑人的技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审讯实质上是让犯罪嫌疑人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为目的,带有强制性的交流活动,从而使犯罪嫌疑人能尽快地交代自己所犯的罪行,使案件得以顺利地进行。然而在反贪污贿赂案件中审讯的技巧有很多种,下面笔者就在办理反贪污贿赂案件中如何使用”情”的审讯技巧,与大家商榷。 多年来公安与检察院的审讯活动中,经常有人对审讯活动的方法和技巧,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予以概括。由此可见”情”与”理”是审讯活动中的两大法宝。在审讯活动中,这种情感的作用是通过消除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中的消极的因素,激发积极的因素,强化供述的动机来实现其审讯目的的。因此在审讯过程中情感影响的主题就是审讯人员,审讯人员的行为对犯罪嫌疑人产生什么样的情感影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审讯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在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引起反应,对他们施加情感上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审讯人员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自我形象的情感影响。光明磊落,实事求是,是审讯人员应当留给犯罪嫌疑人的形象,这种形象的树立,是对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评价树立的,哪怕犯罪嫌疑人说的大量谎言中有一点是事实,就应该加以鼓励,并作出好的评价,表现出为人办事的公正性,赢得犯罪嫌疑人的信赖和社会的认可。如我院在侦查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涉嫌受贿罪的过程中,由于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是临沂市第一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其社会的影响性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为了消除社会的影响性,我院办案人员在审讯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做出正确评价的同时做到实事求是、秉公执法,排除来自社会上的多方面压力,最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使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2、直接关心的情感影响。对犯罪嫌疑人生活上、身体上的关心,是直接的情感影响的方法。由于犯罪嫌疑人被限制了人身自由,当犯罪嫌疑人的特殊要求不能满足的时候,如果审讯人员能适当的予以满足,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一点关怀,犯罪嫌疑人都会产生感激之情,如我院在侦查犯罪嫌疑人何某某、庄某某涉嫌行贿一案时正值冬天,犯罪嫌疑人穿的衣服少、天气冷,家里又没有给送衣服,审讯人员知道情况后,帮忙给他买来了衣服,而且审讯人员和犯罪嫌疑人吃一样的饭、喝一样的茶等等。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做起,从而使犯罪嫌疑人充分感觉到审讯人员对他的关心和照顾,从而加强情感的影响,使他打消顾虑,彻底交待了其行贿的犯罪事实。 3、语言表达的情感影响。语言文明、态度和平,是审讯人员语言交流的条件,尊重犯罪嫌疑人的人格、不歧视、侮辱、讽刺挖苦,是情感沟通的基础。贪

反贪局长谈审讯谋略与技巧监察讯问实务

反贪局长谈审讯谋略与技巧监察讯问实务 作者:罗高军,湖北黄石市黄石港区人民检察院原反贪局局长 注明:本文成于监察体制改革前,因此有些用词现在看来并不准确,但其思想仍有一定实践意义。 浅谈反贪侦查中的审讯谋略与技巧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侦查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检察机关侦查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一种基本手段。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作为法定证据形式之一,在证明关系和证明力上又属于直接证据和主要证据,能够最直接有效地证明犯罪的客观方面和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因此熟练运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这一侦查方法是检察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对侦查破案,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笔者结合办案实际,对侦查审讯中常用的谋略和方法进行总结,以促进反贪侦查人员审讯水平的提高。 一、审讯前的准备工作审讯犯罪嫌疑人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有计划地进行。 为了做到“有的放矢”,审讯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熟悉案件材料。 熟悉案件材料可以让审讯员弄清案件的进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审讯的目标和方向,为制订审讯计划,确定审讯策略提供依据。熟悉案件材料要全面细致,每个情节每个证据都应认真审查分析。哪些犯罪事实还不清楚,哪些证据有矛盾,还有哪些线索需要查清楚,哪些疑点要弄清楚。根据先易后难排出审讯顺序,找好突破口,做到审讯时心中有数。 (二)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 审讯前应当全面掌握犯罪嫌疑人身份、文化程度、社会经历、一贯表现、性格爱好、家庭成员、亲友、犯罪原因和羁押后的心态变化。

通过了解审讯对象的个体情况,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帮助审讯人员寻找审讯中的突破点,确定审讯中的技巧、方法,审讯节奏和使用证据的时机。 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 1、畏罪心理 畏罪心理是犯罪嫌疑人害怕罪行被揭露而受到刑罚处罚的一种心理,是犯罪嫌疑人普遍存在的最基本的心理状态。其原因在于职务犯罪嫌疑人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职权,面对将要受到处罚,害怕失去前途和家庭。在审讯中表现为:一是拒绝回答审讯人员的问题。认为如实供述就会受到处罚,担心言多必失,有时甚至连与犯罪无直接关系的一般性问题也拒绝回答。二是反复无常,供述时供、时翻,供词不稳定。这类犯罪嫌疑人知道自己行为的触犯了法律,将会受到惩处,但又不愿面对现实,常以反复无常的方式逃避审讯人员的审讯。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畏罪心理,审讯人员可以用“减压”的方式来淡化和消除畏罪心理对审讯工作的不利影响。对于认为供认后将承担严厉惩罚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为其减轻压力,使其认识到只要自己坦白交代就有比自己的想象要好得多的出路,让其正视现实,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深刻认识到只有交代罪行,才是唯一出路。 2、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犯罪嫌疑人自认为可以逃避罪责的一种自信心理。贪污贿赂犯罪中的犯罪主体一般都具有较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甚至还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应变能力和反侦查意识都比较强,同时,利用掌握的职权,他们攀附了复杂的“上层关系”,建立了稳固的“保护势力”。有的关系人甚至还与案件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形成了犯罪嫌疑人对这类关系网的心理依托,过高的评价了自己的保护伞。这是犯罪嫌疑人侥幸心理产生的根源。在审讯中表现为漫不经心,情绪比较稳定,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事物上,不愿去想自己的犯罪问题。认为自己关系多,路子广,只要自己坚决不供,就会有人为自己脱案。针对犯罪嫌疑人的侥幸心理,审讯人员应加强心理攻势,向犯罪嫌疑人讲明检察机关查清案件事实的决心和信心,以瓦解犯罪嫌疑人的侥

审讯犯罪嫌疑人应注意方法策略

审讯犯罪嫌疑人应注意方法策略 在检察工作实践中,某些案件办理周期长,久侦不破不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案件的主要证据,而是寄希望于犯罪嫌疑人开口,一旦犯罪嫌疑人不交代,或者交代后又翻供,案件就定不了。不仅如此,在没有掌握主要证据的情况下就传讯犯罪嫌疑人,其同伙和有牵连的人(包括配偶)就会转移、隐藏或者销毁证据。由此,形成讯问犯罪嫌疑人没有结果,再收集证据更难的局面。因此,审讯犯罪嫌疑人应重视方法和策略。笔者从检察工作实践中,认为侦查环节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细致做好首次讯问犯罪嫌疑人工作 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开始接受传讯时,常有两种心理表现:一种是恐惧、戒备的心理,不知道检察机关已掌握他哪些证据;另一种是侥幸、对立的心理,自以为作案手段隐蔽、不易显露。此时,如能认真细致做好第一次讯问突破工作,不仅能取得重大收获,还能为往后的审讯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一,选择适当的讯问地点。第一次传讯的地点要有所选择,如对于受贿犯罪嫌疑人而言,如在其单位或候谈室里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侥幸心理往往大于恐惧心理,常软磨硬顶、拖延时间,以便转移赃物或销毁罪证。所以,应将受贿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传到检察机关的讯问室进行讯问。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罪恶感的压力,就会使其意识到罪行已败露从而惊恐不安,这时再有针对性地向其宣传有关法律和政策,多数犯罪嫌疑人会交代自己的罪行。 第二,要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变化,熟悉案情,选准突破口,采取适当的讯问方式。犯罪嫌疑人在初次被讯问中,一般表现为“摸底-动摇-交代或抗拒”三个阶段。开始多数犯罪嫌疑人东拉西扯、标榜过去,显示“清白”,借以判断检察人员掌握他哪些问题。在动摇阶段,往往采取沉默不语,“想不起来,时间久了”,或交代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进行搪塞,此时,通过检察人员的讯问和教育,一些犯罪嫌疑人能够权衡利弊,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之后,无计可施,低头认罪,交代问题。所以,检察人员在讯问时要注意观察和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选择较为明显和易于暴露的事实情节,或者犯罪嫌疑人防守薄弱的环节作为突破口。 二、制定严谨的审讯方案 侦查人员要对如何进行审讯进行全面的统筹安排,进行有目的、有重点、有步骤的谋划运筹。 第一,在方案的制定上要有针对性。1.对被审讯人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审讯对象,采取不同的审讯方法。2.对犯罪事实的针对性。对待检举所涉及的情节、事实,不要捕风捉影,主观臆断,先入为主,而是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真实性、客观性为基础制作方案。 第二,审讯方案的制定要有谋略性。这是战胜对手的客观需要。审讯活动虽属语言的交流,但实质上是面对面的交锋较量,是斗智斗勇的过程,要达到惩罚罪犯的目的,必须技高一筹。 第三,在制定计划时要有周密性。一环紧扣一环,不要留“死角”、“盲区”,主要问题谋划好,细节问题不能疏漏。在很多的时候问题出在细节上,对每个细节都要周密筹划,让犯罪嫌疑人无空可钻,无路可退。 三、注意给嫌疑人“下台阶”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因此给嫌疑人下台阶是审讯策略中的重要手段。有时候,下台阶还可以起到以退为进的作用,在双方僵持到了顶点的时候,审讯人员稍退一步为嫌疑人找台阶,维护对方的自尊心,对方就会按照审讯人员的意图作出行动,从而达到以退为进的目的。如审讯人员问:“你的供述前后矛盾,本身就说明了问题。”答:“我没有问题。”双方僵持起来,这时审讯人员如果给其“下台阶”,“我想你是讲情面的人,可能当时碍于面子,不收又怕别人面子下不来,所以你左右为难”。对方得到这样的“台阶”,很可能会默认表示赞同,承认受贿事实。 四、选准使用证据的时机,灵活掌握使用证据的方法

实用的审问技巧

实用的审问技巧 成功的审讯应有机地分为五个阶段,环环相扣、相辅相承。处理好审讯的五个阶段,必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审讯前的“知己知彼”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审讯工作的前期准备相当重要。为了确保“有的放矢”,对违法犯罪嫌疑人实施审讯前,我们审讯员应预先对被审讯人员的个人情况、心理特点和涉案信息进行必要的熟悉和了解,我们要尽可能了解被审讯人的姓名、别名、绰号、年龄、籍贯、住址、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好坏、人缘好坏、社会经历、个人性格、爱好、有无前科、被控案由、作案主观原因、抓获经过、关押期间表现、前期办案已经掌握的证据及已制作的笔录等等。熟悉案件材料可以让审讯员弄清案件的进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审讯的目标和方向,为制订新的审讯计划,确定讯问策略提供依据。了解被审讯人员的个体情况、了解抓获经过和证据拥有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审讯中的突破点,确定审讯中的技巧、艺术手法,以及审讯节奏、用证时机以及用证的先后次序。上述情况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了解和掌握:。 (1)深入、详细,认真地阅卷,多方进行比较;。 (2)有必要的话可亲临现场进行复勘,或对实物进行以分析,以消除疑问;。

(3)可向侦察人员、抓捕人员、管区民警、当地治保人员及其他知情而不会影响案件的人进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二、审讯开始时的“相面术”我本人一向来反对在与被审讯人员刚一照面时,就马上开始语言上的交锋。我认为在此时,还应有一个很重要的“相面”阶段。具体做法有点类似中医中的“望、闻、问、切”。 首先,应观察被审讯人走路的姿态,坐姿、神情、手足放臵是否自然,面色的好坏、发型以及穿着的整齐度和整洁度;检查其身边携带物品的种类,通讯录、笔记本、存折及皮夹里的名片、信用卡、单据、纸片、照片等内容;有手机的,应记下所有的内存号码,及最近的通话记录、短消息等等。 其次,可以拿简短,无关痛痒的小问题要求其回答,可发现被审讯人言辞的速度、节奏、紧张度,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以上做法,可以让我们审讯员获得对被审讯人的一个第一印象,有很多人认为“人不可貌相”,我认为这句话也是有失偏颇的。在许多场合下“人还是可以貌相”的,因为一个人的行为(含违法犯罪行为)与他平时的性格、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社会环境、细节行为习惯等有很大的关联。而上述信息往往可以从他的外貌气质上得到反映,试想一个长期

反贪审讯中的侦查谋略与技巧

反贪审讯中的侦查谋略与技巧 反贪审讯是打击腐败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反贪审讯中,侦查谋略与技巧的运用至关重要,它们能帮助审讯员有效地获取证据,让被审讯者交代与腐败行为相关的事实,从而促使他们认罪悔过,同时也可以提高审讯效率,确保案件的顺利侦破。本文将探讨一些在反贪审讯中常用的侦查谋略与技巧。 首先是审讯前的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始审讯之前,审讯员需要对案件进行全面的了解与研究。这包括对被审讯者的背景信息、腐败行为的详细情况以及可能涉及的相关人员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整理,审讯员可以制定出一份详细的审讯计划,包括了解被审讯者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运用相应的侦查技巧,做好准备工作,有效地推动审讯的进行。 其次是充分发挥沟通和引导技巧。在审讯过程中,审讯员需要与被审讯者建立起积极的沟通关系。这就需要审讯员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分析能力,能够从被审讯者的言行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引导被审讯者交代事实。审讯员可以通过灵活运用提问技巧,如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的结合,逐渐打开被审讯者的心扉,让其循序渐进地交代和承认事实。 第三是合理运用心理战术。审讯是一场心理战,审讯员需要充分了解被审讯者的心理活动,并通过运用相应的心理战术来打破被审讯者的心理防线,进而获取证据。例如,审讯员可以采取“拖延策略”,逐渐加深被审讯者的疲劳和焦虑感,从而导致

其放松警惕,进而交代事实。另外,审讯员还可以采取恩威并施的方式,适时表现出理解和关心的一面,同时也保持对腐败行为的坚决态度,让被审讯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法行为。 此外,审讯员还需要善于利用信息的重要性。审讯过程中,信息的获取和运用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审讯员需要通过调查和取证,获取到相关的证据,然后根据证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对被审讯者进行交叉质询。在质询过程中,审讯员可以灵活运用被审讯者之前提供或口头表述的信息,比较其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以此加深被审讯者对其错误和不法行为的认识,推动其交代更多的事实,以便案件的侦破和定罪。 最后是灵活运用调查技巧。反贪审讯中,审讯员需要善于运用各种各样的调查技巧,如模仿、干扰、欺骗等,以便获取更多的证据和信息。例如,审讯员可以先从一些旁证入手,逐渐打开被审讯者的话匣子。审讯员还可以适时利用被审讯者的心理弱点,激发其内心的愧疚和悔意,从而促使其主动交代事实。另外,审讯员还可以通过制造一定的威慑感,让被审讯者对他们的谎言和欺骗行为保持高度警觉,从而避免对案件真相的披露和交代。 总之,反贪审讯中的侦查谋略与技巧非常重要,它们能够有效地推动审讯的进行,提高案件的侦破效率。审讯员应该在审讯之前进行充分准备,善于运用沟通和引导技巧,合理运用心理战术,善于利用信息的重要性和灵活运用调查技巧。当然,在运用这些技巧的过程中,审讯员还需要遵守法律的相关规定和

浅谈讯问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浅谈讯问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如果说职务犯罪调查是一门艺术,讯问则是这门艺术中最重要的部分;倘若把讯问看作一把斗败对手之剑,那么运用何种招式使这把利刃发挥最大的威力,则是摆在每一名办案人面前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依据讯问工作的一般规律,以时间节点划分,笔者将讯问工作分为“讯问前、讯问中和讯问后”三个阶段。 一、讯问前 (一)讯问前的三项基本任务 (1)思考、明确本次讯问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 ①让思维站在本次讯问对案件调查全局影响的高度,找准突破口、命中要害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动一发而牵全身”。首先,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每一次讯问,这样才能激发我们应对讯问工作的各项能量储备。其次,要对通过本次讯问会对全案调查起到哪些作用和贡献做到心中有数,要有的放矢、带着目标上阵。第三,研判本次讯问的关键点,摸准对手的“七寸”,争取攻其要害、逼其就范。要知道,一次成功的讯问很可能是打开突破口、扭转攻守态势、全线击溃防线,甚至挖掘新战果的机会。做好了这第一点,我们就为整个讯问工作的进行开了个好头。

②一人犯数罪、同种罪刑犯数次、共同犯罪等情形,其讯问方法和策略必有所区别,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一个人既挪用、又贪污、甚至还受贿,其不同的犯罪行为的动机、手段、心理都是不尽相同的;再比如一个人多次贪污或者多次受贿,其党性、信念可能严重受损,对抗心理会加强;再比如共同犯罪中,分工不同、情节轻重不同,其订立攻守同盟的牢固性必然不同。所以,面对上述不同情形,一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依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待。 ③不要期望一次讯问就破解全部问题,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职务犯罪调查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拨茧抽丝的过程,讯问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状况,有些甚至在我们预期之外,这就需要办案人要有处变不惊的定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 (2)吃透案件、全面了解被调查人 ①吃透案件的核心是要快速、系统梳理已掌握的事实和已固定的证据,这些就是调查人员手中的“底牌”,梳理得越清晰,构思“出牌技巧”才越有底气(知己)熟悉案情是奠定驾驭控制全案的基础。熟悉案情才能知晓案件的特点与被调查人的关系,才能把握案件的基本脉搏和本质。而被调查人与案件的关系,是靠办案人掌握的事实和固定的证据来确定的,我们掌握的证据越充分,证明被调查人与案件的犯罪事实的关系就越强,事实上,我们的调查活动实际上也是为了证明这一关系而存在的。能够证明被调查人犯罪的大量证据,只有他自己掌握得最全面。所以,讯问人的行为目的是向被调查人要证据,

浅析合理运用审讯策略

浅析合理运用审讯策略 摘要:审讯是一种特殊的侦查活动,它是在初查或者秘密侦查取得进展的基础上,由侦查人员根据已掌握的证据,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面对面的讯问、质证和调查。也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短兵相接,运用智慧和谋略所进行的一场决战。孙子云:“上兵伐谋”,因此,审讯必须讲究策略。审讯策略是审讯人员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和反侦查伎俩,在审讯中运用智慧和计谋而采取的相应对策和方法。计谋乃玄机也,不论是从其深度还是广度上,笔者均说不清其究竟有多少种,也不可能将其穷尽囊括。本文仅归纳出四几种以资探讨,具体采取什么策略,既要根据特定的人和事的具体情况预先谋划,审讯中又要因人因事制宜随机应变。 关键词:审讯策略运用刑事诉讼案件审讯方法 一、制定审讯策略的依据 审讯策略,是预审员在党的政策、法律的指导和制约下,在掌握一定的证据和信息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审讯的目的和要求,充分研究案件的特点,经对比、优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审讯行动方针、行动步骤。就一件具体案件的审讯工作而言,它是一个完整的战略部署。其依据主要有一下三点: 1、不能偏离党的政策、国家的法律及当时的斗争形势,否则.就会犯原则性错误。毛泽东同志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审讯策略必须受政策、法律的严格约束.政策、法律是策略的基础,策略是实施政

策、法律的手段。 2、不能脱离证据与信息材料,根据案件的性质、证据的数量质量以及信息资料的丰富程度来确定。 3、应从实际出发、考虑案件具体情况、制订最佳方案。根据被告人犯罪动机、作案方法、身份、性格特征,文化程度、社会经验、犯罪经历和认罪态度等。审时度势、周密地预测被告人可能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制定最佳方案。 二、讯策略的运用 (一)政策攻心,指明出路 攻心为上的策略是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个性特征和心 理状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思想,政策,法律,形势与前途教育,从心理上征服犯罪嫌疑人,促使其彻底交代罪行的讯问策略。《荀子议兵》中说:“权不可预设,变不可先图,与时迁移,随物变化。” 1、因人施策,有的放矢 在侦查讯问之前,要针对案件的性质,研究犯罪嫌疑人的个性特征,把握对方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因人施策。比如,针对不同类型被告人的攻心策略有所不同:对育少年犯罪嫌疑人主要采取教育疏导,心理激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化教育:对老年犯主要采取诱导激发,摆事实,讲道理,尊重其人格,唤醒其道德感和荣誉感,激发其羞耻心和对子女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2、巧妙使用讯问语言 使用讯问语言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侦查攻心中

审讯阶段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讯问策略

审讯阶段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 讯问策略 摘要: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各种外在现象的变化与其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在讯问阶段,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往往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征,可能产生怕罪、侥幸、冲突、警惕、悲观五种基本心理状态。大部分犯罪嫌疑人都要经历四个阶段:探查、对抗、动摇、坦白,最后才坦白自己的罪行。针对这些心理活动,侦查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讯问中的相关知识,因案制宜,合理采用攻心式讯问策略,即政策攻心、思想攻心、证据攻心等策略,以保证侦查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发展。 关键词:犯罪嫌疑人;审讯心理;矫正策略 一、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心理变化的一般过程 (一)探索阶段 试探行为往往发生在讯问开始的时候。在这一阶段,讯问人员与犯罪嫌疑人通过肢体动作、语言或眼神交流信息,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或性格特征。之所以会有这种行为,是因为犯罪嫌疑人被捕后,对周围环境不适应,情绪波动较大。同时,他开始反复考虑自己被捕的原因,拼命想知道侦查人员对他犯罪的证据材料掌握到什么程度,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紧张和焦虑,制定相应的防御对策。常见表现如下: 1.接下这个案子。接案是指犯罪嫌疑人会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方式向讯问人员询问案件情况,希望获得对自己判断当前形势有用的信息。 2.求证据。索要证据是指犯罪嫌疑人会主动向侦查人员公开索要证据,以观察侦查人员的反应,可以作为判断掌握证据的依据。

3.假口供。假口供是指犯罪嫌疑人故意作出事先设计好的口供,这种口供要 么是编造的口供,要么是混合口供,以试探侦查人员的反应。一旦发现调查人员 没有具体信息,会立即推翻之前的口供。 (二)对抗和相持阶段 对抗是指犯罪嫌疑人以语言或武力手段对讯问人员进行反击,试图逃避法律 制裁,妨碍正常讯问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最激烈的心理对抗,也是对双方智力、情感和意志力的考验。犯罪嫌疑人通过探查对侦查人员的 心理活动有了大致的了解,认为自己有应对各种讯问情况的经验,所以犯罪嫌疑 人会产生强烈的侥幸心理和对抗心理。在对峙的相持阶段,犯罪嫌疑人通常有以 下表现: 1.拒绝供货。拒不供述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庭审中不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认罪态度差。拒绝供述主要有两种形式:有的犯罪嫌疑人会直接采取与侦查人员 针锋相对的方式,比如肆意对抗;有些嫌疑人会一言不发,保持沉默。 2.假口供。谎言是犯罪嫌疑人在讯问过程中故意作出的与事实不符的供述。 通常是因为犯罪嫌疑人担心作案后自己的罪行被揭露,对自己的名誉、地位或前 途等造成负面影响。,这样他就可以通过撒谎来为自己的罪行开脱,从而达到逃 避惩罚的目的。 3.收回供词。翻供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庭审过程中推翻、改变原供述的行为。 嫌疑人经过侦查阶段后,在抓捕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一些犯罪嫌疑人在供述后,对自己可能被判重刑有一种恐惧或后悔,也可能是在 别人的提示下侥幸心理作祟。在这些心理的驱使下,很容易翻供。 (三)反复摇摆不定的阶段 在侦查员不断出示有力的证据,给予正确的引导,正确使用讯问方法后,犯 罪嫌疑人的自我防卫体系逐渐开始瓦解,侦查员对讯问的抵触情绪开始缓解,是 否如实供述罪行的问题开始反复动摇,但供述的动机尚未完全形成。这个阶段是 犯罪嫌疑人接近坦白的最关键阶段,也是心理冲突最激烈的阶段。主要表现为:

刑侦审讯技巧

刑侦审讯技巧 刑侦审讯是指刑事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询问和调查,以获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证言和其他相关证据。刑侦审讯是侦破刑事案件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刑侦审讯中,掌握一定的审讯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1. 了解案件情况 在进行刑侦审讯之前,审讯人员应该对案件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掌握案件的基本情况,包括案发时间、地点、作案手段、被害人情况、犯罪嫌疑人背景等。只有充分了解案件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讯。 2. 采用开放性问题 在刑侦审讯中,应该尽量采用开放性问题,让犯罪嫌疑人自由发言,让其自由表达。开放性问题可以引导犯罪嫌疑人逐步深入地交代案件事实,从而获取更多的证据。 3. 掌握好节奏和语气 在刑侦审讯中,审讯人员的节奏和语气非常重要。审讯人员应该掌握好节奏,不能让犯罪嫌疑人有喘息之机。同时,审讯人员的语气也非常重要,应该保持严肃、中立的态度,避免使用过于激烈或威

胁性的语言。 4. 掌握好时间和场合 在刑侦审讯中,掌握好时间和场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审讯应该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并在合适的场合进行。同时,不要让审讯时间过长,以免犯罪嫌疑人产生疲劳和不耐烦的情绪。 5. 掌握好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 在刑侦审讯中,审讯人员的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也非常重要。审讯人员应该保持严肃、中立的面部表情,避免表现出过激或情绪化的情绪。同时,审讯人员的身体语言也应该保持中立和自信,避免给犯罪嫌疑人带来压力。 6. 掌握好音调和语言技巧 在刑侦审讯中,审讯人员的音调和语言技巧也非常重要。审讯人员应该掌握好音调,不要过于尖锐或沉闷,以免给犯罪嫌疑人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同时,审讯人员的语言技巧也应该娴熟,能够引导犯罪嫌疑人逐步交代案件事实。 7. 采用变换话题的技巧 在刑侦审讯中,犯罪嫌疑人可能会采取沉默或故意模糊的态度。此时,审讯人员应该采用变换话题的技巧,引导犯罪嫌疑人逐步交代

审讯策略与取证技巧

审讯策略与取证技巧 审讯策略与取证技巧是司法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们的运用直接影响到案件的审理结果和司法公正。本文将介绍审讯策略与取证技巧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操作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一、审讯策略 审讯策略是指在审讯过程中,为了获取被讯人的真实供述和相关证据,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方法。审讯策略的核心是尊重被讯人的权益和合法权益,确保审讯过程的公正和合法性。 1. 采用开放式审讯策略 开放式审讯策略是指在审讯过程中,给被讯人充分表达意见和陈述的机会,尊重其权益和尊严。审讯人员应采用开放式提问方式,引导被讯人自由陈述,避免使用封闭性问题,以免限制被讯人的表达和思考。 2. 建立良好的审讯氛围 审讯过程中,审讯人员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审讯氛围,与被讯人建立信任关系。审讯人员应保持中立、公正的态度,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侮辱,以免影响被讯人的供述和合作意愿。

3. 灵活运用心理战术 心理战术是审讯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运用心理学原理,影响被讯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其提供真实的供述和配合调查。审讯人员可以采用亲和力、威胁、恐吓、激励等手段,但应注意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避免超出合理限度。 二、取证技巧 取证技巧是指在调查取证过程中,为了获取、保护和呈现证据,采取的一系列技巧和方法。取证技巧的核心是遵循法律程序和规定,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1. 采用多元化的取证手段 取证手段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可以包括询问、勘验、检验、鉴定、调取证据材料等。在采取取证手段时,应注意符合法律规定和程序,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2. 保护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在取证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避免证据的破坏、篡改或丢失。取证人员应采取措施保护现场、物品和文件的完整性,避免对证据的干扰和影响。 3. 合理运用证据推理

浅谈审讯技巧与非法审讯的界限

浅谈审讯技巧与非法审讯的界限 https://www.doczj.com/doc/0e19507667.html,添加日期:2010-11-16 13:41:17来源:拍案网--渭南市大荔县检察院 【大中小】 在检察机关的自侦案件中,审讯技巧运用得是否恰当、效果如何,不仅关系到犯罪嫌疑人是否愿意供述事实,也关系到审讯工作的质量以及能否发现新的线索和能否及时破案等重要问题。一些经验丰富、政治及业务素质较高的侦查人员,在审讯工作中,灵活运用其娴熟的审讯技巧,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也应注意的是,审讯技巧使用不当,也有可能导致诱供等违反国家法律政策的行为。 关于非法审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两高”的司法解释则作了进一步的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对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则分别规定为“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根据”。同时,在诉讼文明日益彰显的21世纪,在提倡依法治国、保障人权的现代中国,如果轻视程序,为查明案件“实情”而听任不合法的证据流入司法程序,即使实体公正得到保证,司法的权威也会大大削弱。新《律师法》的颁布及实施即向世人发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即我国的司法程序将更加注重保障人权、更加注重司法程序的合法与规范化。 然而在现实司法实践中,一些自侦案件的办案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往往只注重把对犯罪嫌疑人打骂体罚等刑讯逼供行为看成是办案的高压线,而忽视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的行为,有的甚至还把这些行为看作是审讯技巧。因此,很有必要澄清审讯技巧与非法审讯的区别。作为侦查人员,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讯时,要把握好合法的审讯技巧与诱供等非法审讯之间的界限,从而能够合法、高效的查清事实、打击犯罪并树立法律的权威。下面就常用的几种审讯技巧与非法审讯作以分析与区别:

讯问谋略

一、审讯定义和审讯策略的重要性及综述。 审讯的发起方包括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单位的相关部门,审讯对象包括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有时候还会包括重要知情人。广义上的审讯是司法工作人员查明民事、刑事案件事实的问话过程。狭义上的审讯多指侦查人员为查明是否有刑事犯罪事实以及相关案件情节而进行的问话。我们今天探讨的是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办理过程中的审讯问题。 一般情况下,审讯不是问话和回答这么简单,而是一场斗智斗勇、没有硝烟的战争,是审讯和被审讯双方业务以及法律知识、生活积淀、智力、心理素质、口才等综合实力的总较量。审讯环节设计和进行的顺畅,可以顺利的拿到犯罪嫌疑人的真实有罪供述或无罪辩解,甄别筛选和强化侦查环节取得的其他证据的真伪性和证明力,缩短案件进程,节约司法资源。对于审讯策略的应用,古已有之,象包公暗屋摸钟(内涂锅灰)辩盗贼、寇准夜审潘仁美等案例无不凝聚了前人的智慧,至今仍熠熠闪光。我国古代的谋略典籍《三十六计》、《一百零八计》等文献不但可以用于战争和治理国家,对审讯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们反贪案件突破窝案、串案就经常用到擒贼擒王的谋略,突破团伙犯罪的首要人物基本上就意味着案件的大局已定;控制犯罪嫌疑人的智囊或财务人员则用到的是釜底抽薪的谋略,斩断其肱股,就会令其手足失措;而调虎离山谋略就是我们惯常使用的把犯罪嫌疑人带离住所地的办法,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同步搜查,都是类似让猛虎离开山林威势减弱然后胜之的做法;对于老谋深算、企图以静制动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考虑打草惊蛇寻找其破绽;在审讯一起高速公路案件嫌疑人时,我发现该乡镇另一村也存在类似问题,不露声色的把该案侦结后,仅用两天时间就立查一案两人,顺手牵羊也办案;声东击西是指的用虚假的讯问方向迷惑对方,突出奇兵直捣要害;有时候还要要用到缓兵之计,我查办的一起挪用公款案件,因为用款人众多,数额刚够一万元且证据不够扎实而在当年未予立案,果然,在次年犯罪嫌疑人又出手挪用公款五万元,被立案侦查。审讯策略是审讯的导航仪,时刻指引着审讯的航船方向,在审讯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二、审讯策略的制定应该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一)、审讯前的准备。应该包括必要的证据材料、犯罪嫌疑人的个性特点和相关背景,审讯室的布置和相关人员的角色安排,比如谁唱红脸谁唱白脸谁记录谁警戒。没有充足准备,仓促上阵,一般不会有好的审讯效果。 (二)、整体框架的安排。审讯人员准备把这次审讯安排成什么基调的问话,也至关重要,是和风细雨还是雷霆万钧,是多点开花还是猛攻弱点,是迂回包抄还是开门见山,需要参与审讯的人员在审讯前商定后初步达成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靠集体智慧合力掌握住讯问的调子和节奏,最终顺利完成审讯。 (三)、细节的设计。准备再充分,构思再严密,如果不注意细节,往往也会影响到审讯的最后结果。诸如对犯罪嫌疑人,要避免让其背靠墙壁坐或站形成负隅顽抗的心态;杜绝其吸烟缓解紧张情绪;制止其翘起二郎腿或抖腿作势或放松;观察眼神和坐姿研判其心理活动。细节决定成败,审讯要缜密思考,从一点一滴做起。 三、审讯策略的具体运用。 事前准备再充分,细节设计的再严密,审讯最终还要靠审讯人员和被审讯对象审讯时的直接交锋和较量来决定成败,这也是审讯的精华部分,现结合笔者多年的办案实践谈一下粗浅认识。一般情况下,需要能做到以下这几点。 (一)、当头棒喝,抢占先机; 一般情况下,对初次接受讯问的犯罪嫌疑人要会用当头棒喝的办法打击其锐气和信心,犯罪嫌疑人到达讯问场所,惊魂未定,手足无措,心理防线相对脆弱,如果运用得好,一般的犯罪嫌疑人在这个环节就会缴械。现在已经到基层院任职的大要案中心赵主任,有一次到我院来指导办案,对某单位一个重要知情人张某我们苦口婆心做工作也未能取得有效证言,赵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