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 (8)(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 (8)(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孟子散文善于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理增强论证力量的特色。

一、预习导学

1、给生字注音并对加横线解词。

畎()亩:曾()益:拂()士:

拂()乱:胶鬲傅说

2、写出文中三个通假字的本字和意思。

曾:衡:拂:

3、词类活用。

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所以动( )心忍( )性行拂乱( )

其所为必先苦其心志,()人恒过( )

入则、出则()

4、古今异义词。

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古义:)

举于士(今义:古义:)

5、多义词。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征于色

(在)生于忧患

而:而后作而死于安乐也

发:发于畎亩发于声

拂:行拂乱其所为拂士

6、重点词语解释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行拂乱其所为③、而后作

④、征于色⑤、而后喻⑥、入则无法家拂士入: 法家: 拂士:

⑦、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⑧、国恒亡⑨、生于忧患

7、重点语句翻译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8、课文内容理解

①、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

②、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

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

二、探究展示: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3、仔细阅读本文,找出课文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说说这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4、本文一开头为什么要先列举出古代圣君贤相的事例?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5、这篇散文也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的第二、三节分别从哪两方面论述,论述了什么道理?

6、齐读写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的句子(),写成才的客观条件的句子()。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的句子是( )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因此而亡国的例子()

7、得出的结论句是()

8、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位置在()

9、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四段,可分为三部分。请写出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1、2段):

第二部分(第3段):

第三部分(第4段):

11、第一段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这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答:

12、第一段属于什么论据?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13、“是人”指什么人?人能担大任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人能担大任的客观条件是什么?)文章从哪几方面阐述?

答:

14、受磨难为什么能使人承受大任?(能担大任者必须具备哪些性格?)

答:

15、人在磨难中有什么益处?(人能担大任的主观条件?)答:

16、人怎样才能生存发展?(用文中几个字作答)答:

17、作者认为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使国家生存发展?

答:

18、第一,二,三段分别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答:

19、第四段的作用是什么?答:

20、请简要说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的思路。

21、拓展: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花开得更灿烂、美好,使自己的未来日子更幸福?

三、课文理解检测

1、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

2 、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3、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

们:。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4、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②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5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6、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7、作者说‘顾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些人?

8、‘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句强调了什么?

9 文章第2.3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论述这一论点的目的是什么?

11、文章结尾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句独立成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你简要加以分析。

12、作者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你认为‘能改’的条件是什么?

13、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观两种,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

14、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15、请写出至少2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16、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文章说一说你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17、人生就是一次远航,有艳阳高照,也有雨雪交加,难能一帆风顺,但你身处逆境时这篇文章会给你带来哪些启示,你将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回答时语言要生动,并适当的采用一定的修辞方法】

四、练习反馈: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④舜发于畎亩之中

⑤人恒过然后能改⑥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⑦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⑧舜发于畎亩之中

⑨空乏其身⑩衡于虑

⑾傅说举于版筑之间⑿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⒀必先苦其心志⒁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⒂人恒.过然后能改⒃池.非不深也⒄委.而去之

⒅故君子有.不战⒆兵.革非不坚利也

⒇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饿其体肤②行拂乱其所为

③然后知生于怃患而死于安乐也。④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⑤人恒过然后能改。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⑦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⑧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⑨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三)、选择题

1.选出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于:困于心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其:苦其心志帝感其诚

C.者:出则无故国外患者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之:舜发于畎亩之中孔子云:“何陋之有?”

2.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上使外将兵

B.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C.敌: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恐前后受其敌

D.发:征于色,发于声野芳发而幽香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C.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人恒过然后能改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

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

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

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

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出淤泥而不染

C.舜发于畎亩之中宋何罪之有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贤于材人远矣

7.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

8.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不言而喻

C、国恒亡马无故亡而人胡

D、行拂乱其所为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9.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困于心衡于虑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C.同舍生皆被绮绣D.食之不能尽其材

10.下边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

A.必先苦其心志(痛苦)何苦而不平(愁)

B.曾益其所不能(更加)斟酌损益(利益)

C.出则无敌国外患(国外)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一鼓作气(振作)

1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受苦

12.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属予作文以.记之

B.环而攻之.而不胜杜少府之.任蜀州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曹操比于.袁绍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择其善者而.从之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14.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15.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6.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17.下边对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两组是()和()(4分)

A.必先苦.其心志(痛苦)何苦.而不平(愁)

B.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斟酌损益.(利益)

C.出.则无敌国外患(国外)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一鼓作.气(振作)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得道.者多助策之不以其道.惨无人道.

B.委而去.之去.国怀乡去.留两便

C.寡助之至.比至.陈无微不至.

D.攻亲戚之.所畔辍耕之.垄上始龀,跳往助之.

19.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舜发.于畎亩之中发.于声,而后喻

B.国恒.亡人恒.过,然后能改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大计亦死

D.入则无法家拂.士行拂.乱其所为

20.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②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③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④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论证了“人和”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目的在于启发君主们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

⑤文章在论证了“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⑤21.“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 )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

2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23.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和()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B.委而去.之去.国怀乡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上使外将兵.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E.多助之至.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四)、问答题

1.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2.短文先从正面论述_________________,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______________,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3.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用个实例验证这个观点。

4、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5、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和“行拂乱其所为”能够增加人的才能。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其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

6.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8、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9.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10.选文首先采用了的论证方法,得出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够使人磨砺成才的结论,然后采用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的论点。

11.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的条件是什么?

12.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这一观点。

13、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14. 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15. 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16.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17.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

18.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行为上要。(用原文回答)

19.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

20.“得道者”的意思是;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21.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22.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23.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 (8)(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孟子散文善于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理增强论证力量的特色。 一、预习导学 1、给生字注音并对加横线解词。 畎()亩:曾()益:拂()士: 拂()乱:胶鬲傅说 2、写出文中三个通假字的本字和意思。 曾:衡:拂: 3、词类活用。 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所以动( )心忍( )性行拂乱( ) 其所为必先苦其心志,()人恒过( ) 入则、出则() 4、古今异义词。 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古义:) 举于士(今义:古义:) 5、多义词。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征于色 (在)生于忧患 而:而后作而死于安乐也 发:发于畎亩发于声 拂:行拂乱其所为拂士 6、重点词语解释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行拂乱其所为③、而后作 ④、征于色⑤、而后喻⑥、入则无法家拂士入: 法家: 拂士: ⑦、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⑧、国恒亡⑨、生于忧患 7、重点语句翻译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8、课文内容理解 ①、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 ②、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 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 二、探究展示: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3、仔细阅读本文,找出课文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说说这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4、本文一开头为什么要先列举出古代圣君贤相的事例?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5、这篇散文也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的第二、三节分别从哪两方面论述,论述了什么道理? 6、齐读写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的句子(),写成才的客观条件的句子()。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的句子是( )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因此而亡国的例子() 7、得出的结论句是() 8、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位置在() 9、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四段,可分为三部分。请写出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1、2段): 第二部分(第3段): 第三部分(第4段): 11、第一段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这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答: 12、第一段属于什么论据?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13、“是人”指什么人?人能担大任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人能担大任的客观条件是什么?)文章从哪几方面阐述? 答: 14、受磨难为什么能使人承受大任?(能担大任者必须具备哪些性格?) 答: 15、人在磨难中有什么益处?(人能担大任的主观条件?)答: 16、人怎样才能生存发展?(用文中几个字作答)答: 17、作者认为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使国家生存发展? 答: 18、第一,二,三段分别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答: 19、第四段的作用是什么?答: 20、请简要说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的思路。 21、拓展: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花开得更灿烂、美好,使自己的未来日子更幸福? 三、课文理解检测 1、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整理(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要点 1、 舜从田野中被起用,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 2、 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受饥挨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行动不顺遂,颠三倒四,使他的所作受干扰,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以不断增加 3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4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5(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 6 7 死亡。 1全文4节,可以分为几段? 第一段(1-2):举例论证人材要在困难中造就的道理列举历史上圣贤们大苦大难的遭遇,论述担负大任并有所成就的人,必须先经历一番苦难的磨练。 第二段(3):从正反方面论证经受磨难的好处,说明人处逆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灭亡的道理。 论述人常处于困境之中才能振作奋发,国家没有忧惧则要灭亡的道理。 第三段(4):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这一章讲的是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短文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 5、本文的论证方法。明确: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 (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 6、本文写作特点。 明确: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正反对比论证,排比手法。) 7联系自身的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忧患意识。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六单元 22.古文二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优课导学案_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语文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2《古文二则》中的第一则。孟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尊称为“亚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获得创造的智慧。”孔孟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历代传诵的议论文名篇,它阐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文章感情强烈、文采斐然、论述严密、思想深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传承和弘扬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好材料。学习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继承古人注重修身的传统,感受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古代灿烂文化的情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同学进入了青春逆反期,同学们认为自己长大了,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想摆脱约束,渴望支配自己的事情。一部分同学对老师或者家长的管教产生了反感,常常在行为上表现出: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偏相信那个。如果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不适应同学们的心理需求,舍不得放手,强迫他们接受自己的观点,那么一定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情景,就不能围绕“学”来开展自己的教学。还有一部分同学不能适应学科增加的节奏,会出现被动学习的情况。其实,不管是“要我学”还是“我要学”,都属于同学们正常的情感。我们老师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八年级的学生对孟子的思想不可能深入理解,只要让他们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即可。在教学中,以读为主,以讲为辅,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要注意学科特点和学生情况,听、说、读、写都需要训练。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一要求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梳理(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梳理【基础知识精讲】 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舜(shùn)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 百里奚(xī)孙叔敖(áo)法家拂士(bì)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他本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曾受学于孔子的孙子子思,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被后世尊为“亚圣”。在政治上,他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术上,他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后世常“孔孟”并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 2.作品简介 《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论、活动,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共七篇,计261章,约8.5万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文章气势磅礴,语句流畅,持论说理,善于雄辩,用词精辟,比喻精当,富有说服力,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事父母,俯不足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主张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主张,孟子的这些思想、言论及政治主张被记录成书,即《孟子》。 四、课文注释及译文、分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2 《孟子》三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说课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孟子》三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六、教学理论。 一、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获得创造的智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的经典之作,它阐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文章感情强烈、论述严密、观点鲜明,思想深刻,读后发人深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面对的是八年级上的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正式学习过文言文,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在议论文方面,学生也已基本掌握了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但是接触文言议论文还是首次。本文是文言文中的经典议论文,且部分语句比较晦涩,这就给学习本文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适当降低难度,把重点放在“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上,而不在文体阅读上浪费时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学常识,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过程与方法: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及逐层深入的论证过程。 3、情感与价值观:辩证地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学会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4、重点: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及逐层深入的论证过程。 5、难点:体会文章语言特色。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好的导语能有效创设文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所传达的一个很重要的意思就是越王在逆境之中完成大业,与本文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所以我用这个故事作为导入。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诵读 诵读是古诗文教学方法之首选,也是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前提和基础,是古诗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其成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本节课要充分引领学生诵读。在诵读中,我们力求让学生读出三个层次: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对停顿;三读,读出气势和感情。当然,一开始就让学生读出文章气势和感情是不大可能的,这还要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归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发:起,指被任用。 2.举:任用,选拔. 3.士:狱官。 4.故:所以。 5.降:下达。 6.任:责任,使命。 7.苦.其心志:使……痛苦。8.饿.其体肤:使……饥饿。 9.劳.其筋骨:使……劳累。10.空乏:财资缺乏。使动用法,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1.行拂乱 ..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乱:扰乱。拂乱:使……受到不顺 12.动.心忍.性:动:使……惊动。忍:使……坚韧坚强。 1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能:才能、才干。 14.人恒过.:恒:常常。过:犯错误。 15.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16.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17.征于色 ...:征:征验,表现。色:脸色18. 发.于声:显露,流露。 19.而后喻.:了解,明白。20.入.则:指在国内。 21.出.则:指在国外。22.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23.拂.士:拂:通“弼”,辅佐。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24.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25.所以 ..动心忍性:用(通过)这些办法 26.然后:这样以后27.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2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29.而死于.安乐也:在 30.所以.动心忍性:用来3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样的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要使命给这样的人。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4.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6.人恒过,然后能改。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8.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9.入则无法家拂士 (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 10.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1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了解到这一切之后,人们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孟子》三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本文是教育部审定的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孟子》三章中的第二篇,是历代传统的议论文名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他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在由个人说到国家进而导出本文中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抓住论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习文言文要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这篇文章逻辑严密,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语言精辟,读后发人深思,颇受启迪基于这两点,我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课文大意,进而理解课文阐述的道理――人才要经过艰苦磨炼,才能够造就。最后理解课文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2、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因此我设计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读出节奏、读中品味,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鉴于课文内容,我设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三)说教材的重、难点以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采用反复读——引导探究——知识拓展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意,把握作者是怎样用事实和事理论述观点的鼓励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分析。 二、说学生: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年文言文的积累,具有了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对于本文的学习应该说并不存在太大的困难,但还是要加强阅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勇敢的面对挫折和忧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梳理含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梳理 一、作者作品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中国著名儒家典籍,题目是后人所加。文章采用举例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的观点。 2、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字。战国时期著名,代表人物。著有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门人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四书指:、、、。 二、课文内容概括。 第一段举例论证:舜发于畎亩,后成为君主,傅说举于版筑为相,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后辅佐武王,管夷吾举于士,后任用为相,孙叔敖举于海,成为令尹,百里奚举于市,官居大夫,通过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段在六个事例作为事实论据的基础上,道理论证。 发表议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指出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 第三段论述经受磨练的益处,正反对比论证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个人角度从正面证明生于忧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国家角度从反面证明死于安乐。 第四段: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字音字形 舜()畎()亩胶鬲()曾益()拂士() 四.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管夷吾举于士: 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降: 任: 人恒过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 (二)通假字 1. 曾益其所不能 2. 衡于虑 3. 入则无法家拂士 (三)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动心忍性 行拂乱其所为 2.动作状: 入则无法家拂士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梳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题】 题目的意思是常处忧愁祸患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以此为题,有点明中心的作用。【作者】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子典范。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背景与内容】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这些都反映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家提出的民

精品第22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清单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推尊为“亚圣”。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 二、作品简介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的社会动荡不安,是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主张实行“仁政”“王道”。孟子的这些思想、言论及政治主张被记录在《孟子》一书中。 四、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五、译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的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天上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忧惧,这个国家时常有灭亡的危险。这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六、重点实词 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兴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资治通鉴·唐纪》阅读训练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资治通鉴·唐纪》 阅读练习及答案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 【乙】 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③,与群雄并起角力④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⑤,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已有的业绩。③草昧之初:指国家草创秩序未定之时。草昧,此指开创国家。④角力:用武力争斗。⑤忽:不注意,不重视。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曾益其所不能曾: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 (3)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臣: (4)莫不得之于艰难莫: 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劳其筋骨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C.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陈胜者,阳夏人也(《陈涉世家》) D.失之于安逸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分) (2)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2分) 17.【乙】文表达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用原文回答)(2分) 答案: (二)(13分) 14.(4分) (1)曾:通“增”,增强(2)明白(3)使……臣服(4)没有人(每小题1分) 15.(3分)C (C项的“也”:用在句末,表示判断。A项:指示代词,他,他的/语气词;B项:并列关系/承接关系;D项:代词,天下、帝业/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6.(4分) (1)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2分) (2)常常担心在富贵的时候滋生骄奢,疏忽的时候发生祸乱,所以知道保持已有的业绩的艰难。(2分) 17.(2分)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堂教学实录(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堂教学实录 一、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理解 统编教材(人教版)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它的原题叫《舜发于畎亩之中》。说它是经典,在于: (一)文章第一段便列举了6位名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他们或者是传说中的圣君,或者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贤才,而他们之所以名列文章的首段,是因为他们在成为名人之前,要么经受磨难,要么从事着不起眼的工作,要么都不为世人所知…… (二)文章第二段是振聋发聩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课文叫“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教这一回之前,笔者已教读过两回,只要提起,便可如竹筒倒豆,一一背出。这段的有名,缘于其非同一般的励志作用。想来,大凡教过两回这篇课文的人,很难背不出来,倘若中学还读过,那就更不在话下了。它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三)第三段也是名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其出名,则在于它道出了全篇的中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一个人假设常处于安乐的生活中,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就会走向灭亡。 (四)写法上,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前者用了6个“于”、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示范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练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温水煮青蛙”来源于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一个“水煮青蛙实验”。科学家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 二、资料简介 1.孟子与《孟子》文学常识复习。 2.战国历史背景复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第22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堂实录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堂实录 一、人物导入:在我国古代历史文化长廊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位政治上的旅行者——辗转诸国,四处宣讲;他,是战国说客中的佼佼者,——唇枪舌战,才思敏捷;他,是百家争鸣的儒家亚圣,——民贵君轻,圣者境界。他就是———孟子。孟子,作为一代亚圣,儒家宗师,著书讲学,将其思想见解凝结为《孟子》一书。《史记.孟荀列传》中说: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其中的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学习目标: ①素读,步步为营。 ②译读,明文解意。 ③悟读,准情酌理。 师:文言文的学习,读是第一要义。首先用读的方式走进这篇文章。 三、素读,步步为营。 1.素读,步步为营·读准字音师:在预习时我们读了文章,现在谁能给大家读一下课文(指定一生读。)读错的同学批注一下。接下来,我们读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下蓝色字体这几个字的读音。(屏显,生齐读。)师:朱熹曾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我们再读一次课文,看看能不能读得更准确响亮。(生齐读。) 2. 素读,步步为营·读出节奏。师:再给大家提一个小建议——要读出领起字的拖音。老师来做个示范,“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谁来说一下,这两句应该怎么读?(屏显。)所以动心忍性。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所以——动心忍性。” 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师:还要读出语法结构的停顿。请同学们在文中批注全文停顿,自己一边读一边划分。 3. 素读,步步为营·读出气势。 师:再给大家增加一点难度,就是要读出文章的气势。(师范读。生齐读。)师:明太祖朱元璋早年特别讨厌孟子,认为他不配称“亚圣”,还下令取消了他配享的圣庙之位。但他晚年读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时,禁不住拍案叫好,立马恢复了孟子配享的圣庙之位。由此可见,这句至理名言是多么的震撼人心啊!这句,我们也要读出抑扬顿挫的美感和排山倒海的气势。同学们一起来读。“舜发于畎亩之中”,预备,起——(生齐读。)4. 素读,步步为营·读出抑扬。 师:第2段要读出说理的抑和扬。抑,就是要读得低沉;扬,就是要读得振奋。比如,“人恒过”要读得低沉;“然后能改”要读得声音上扬。同学们先读一读,然后我们分角色一块读。男生读抑,女生读扬,合读最后一句。(抑)人恒过,(扬)然后能改;(抑)困于心,衡于虑,(扬)而后作;(抑)征于色,发于声,(扬)而后喻。(抑)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扬)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师:全班一起读全文,要读出雄辩的气势和说理的抑扬。(生齐读全文。) 四、译读,明文解意“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学习文言文重在积累。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一边通译全文,一边把文言现象和疑点、难点记录下来。(先自主学习,圈点批注,再小組合作整理疑点难点。) (屏显。)集一组通假字:找一群活用词:析一个虚词的用法:译一个重点的句子:答疑后检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曾益其所不能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训练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舜发.于畎亩之中( ) (2)管夷吾举于士.( ) (3)百里奚举于市.( )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5)虽有嘉肴 ..( ) (6)虽有至.道( ) 答案:(1)起(2)狱官(3)市场(4)担子,责任(5)美味的菜肴(6)到达了极点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管夷吾举于士。 译文: (2)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译文: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译文: 答案:(1)管夷吾从狱中释放出来并且被任用。 (2)使他忍饥挨饿,使他穷困缺乏。 (3)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4)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自己反省。 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行/拂乱/其所为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然后/能自强也 【解析】选C。C项朗读停顿应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用原文语句填空。

(1)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方面经受磨难。思想上要“”,生活上要“”,行为上要“”。 (2)经受磨难的好处是:,。 (3)唐代名臣魏徵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答案:(1)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课内阅读。 阅读《教学相长》全文,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虽.有嘉肴( ) ②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 ) ③教学相长.( ) ④教然后知困.( ) 答案:①即使②因此③促进④(受到)阻碍,不通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②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答案:①学习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知道自己理解得不透。 ②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3)文章论述了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 答案:文章集中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说明了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2013·营口中考)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回答1~5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6单元 23《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案

2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掌握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能准确翻译课文,并背诵全文。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全力以赴,激情投入,培养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的品质。 【教学重点】 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掌握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能准确翻译课文,并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课时计划】 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的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孟子的另一篇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去感受一下孟子是如何来论述这个问题的。 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的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从以上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迪?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读对字音,把握节奏 (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老师范读,纠正字音,注意节奏。 (3)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4)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点拨】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

部编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_2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有一个经典故事,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里,同样锅里也煮着水,不同的是,水没煮开,青蛙觉得挺舒服:这个热水澡洗得好呀!结果青蛙被煮熟了!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在温水中却死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中寻求答案吧!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舜.(shùn) 孙叔敖.(áo)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拂.士(bì)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发】兴起,指被任用。 【畎亩】田地。 【士】狱官。 【市】集市。 【入】指在国内。 【出】指在国外。 【敌】匹敌、相当。 【空乏】财资缺乏。 【行拂乱 ..其所为】拂,违背。乱,扰乱。 【恒过】常常犯错误。 【而后作.】奋起。文中指有所作为。 【而后喻.】了解、明白。 3.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同“增”) 衡.于虑(同“横”,梗塞、不顺) 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4.一词多义 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死于.安乐(在) 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兴起,文中指被任用) 发.于声(显露、流露) 5.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使动用法,使……财资缺乏) 所以动.心忍.性(动:使动用法,使……惊动;忍:使动用法,使……坚忍) 人恒过.(名词作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交流点拨】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4.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教师适时点拨。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交流点拨】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个方面加以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难而终于身负“大任”的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归纳出论点。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文本精读深层探究 1.课文第1段开头列举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共同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①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发愤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②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2.课文第1段哪些句子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现在人们常说的哪些话与这个道理相同? 【交流点拨】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诉我们“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与之相同。 3.课文第2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理的? 【交流点拨】第2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作具体分析。 【交流点拨】排比和对比。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例如:第1段中的排比和最后一段中的对比。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陈述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证明了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的道理,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进而获得成功。 2.拓展延伸: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陈禾,字秀实》阅读训练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陈禾,字秀实》 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8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乙】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 ……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释】①曹:辈,等。②旌:表彰。 8.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 (2)内侍请上易衣________ 9. 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卿能如此,朕复何忧? 10. 【乙】文中的____________(原文)与【甲】文中的____________主旨句异曲同工。【乙】文中的“上”是一个________的人。 【答案】 8. (1). “拂”通“弼”,辅佐。 (2). 易:换。

9. 示例;(1)通过这样的方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没有的才干。(2)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忧虑呢? 10. (1). 示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 “上”是一个知错能改的 人, (3). 虚心纳谏或、开明或广开言路等。 【解析】 8.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的两个字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易”:换。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所以”“动”“曾益”“卿”“朕”等字词的翻译。 10.试题分析:文言文要点的提取。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一空与二空,乙文中的“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与甲文中的“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异曲同工。三空,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件洛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卿能如此,朕复何忧”“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等描写,可以看出皇上是一个虚心纳谏的君主。 (一)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