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三元:理想中的幼儿园

郑三元:理想中的幼儿园

郑三元:理想中的幼儿园
郑三元:理想中的幼儿园

郑三元:理想中的幼儿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理想中的幼儿园1

——论幼儿园的精神与使命

郑三元

自幼儿园诞生至今已有160多年了。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我们回首幼儿园发展的轨迹时,不禁想问:今天的幼儿园比起一百多年前的它前进了多少?

要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的答案要从各个时期的政策、管理、教育教学、设施等多方去寻找,那将是一项宏伟的“工程”,本文力所难及也无意涉足,在这里,只想对幼儿园这一机构及依托它的教育作一些形而上的思索,期望能从中找到一丝灵感与慰藉。

一、昔日的精神之乡

当家庭形式的学前教育伴随着人类走过漫漫的历史长河之后,机构式的学前教育才在近代化的脚步声中缓缓地拉开了序幕。在大工业化的背景下,慈善家的同情心、企业主的良知以及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促使学前儿童保育的机构———贫民救济性的设施大量出现。许多处境不利的孩子得到了救助和保护。随着产业革命对工人的技术要求的提高,人们很快不满足于这种集体保育而缺乏教育的设施。欧文于1816年创设的幼儿学校注重幼儿的性格养成,已经具有教育性质,被认为是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2][2][2]在英、德等国发生了幼儿学校运动,创办了许多幼儿学校。这类机构不仅借用“学校”之名,而且在教育内容及形式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学校化倾向。1837年,福禄倍尔于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儿童活动学校,仍以“学校”冠名———他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词,到1840年,他终于用“幼儿园(kindergarten)”一词将他的机构与幼儿学校区别开来,开创了幼儿园教育的先河。

这不仅是个名字的不同!它宣告了一种新机构的诞生。这种机构既不是那种看护、照看性质的设施,也不是那种幼儿坐在阶梯教室上课的学校,而是真正适合幼儿的教育机构。它从头到脚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

1发表在《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44-47页.

在福禄倍尔以前,尽管许多学者对脱胎于封建教育的近代幼儿教育不适合儿童身心的做法提出过尖锐的批评,并试图对之进行方法上的改良,然而人们并没有深入地将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人权、个性、自由的观念引向学前机构教育。福禄倍尔以他对儿童的洞悉,认为儿童应该自由发展与生长,就像植物生长一样,由此,他称他的机构为“幼儿园”,意为大花园,将幼儿喻为花草树木,教师则比作园丁,幼儿在“园丁”的关怀、爱护下健康地成长。

自由,意味着将人从受他自己和外部世界的蒙蔽、奴役、束缚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能力,使人的潜能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在福禄倍尔的眼中,自由与自决正是全部教育和全部生活的目的与追求。[3]他的幼儿园把培养具有自由、自觉、自决精神和创造性的人作为自身的宗旨,强调儿童的自我教育。自我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石,其集中体现是游戏。随着将自由、自决、自我活动及游戏等观念付诸实践,福禄倍尔的幼儿园将前人所提倡的人的解放的思想不仅付诸行动,而且将之提前到了学前阶段,即幼儿园应着力于儿童的解放。

福禄倍尔还认为,幼儿园是所有学前儿童的机构,不应由家长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来决定儿童是否可以入园。不同地位、不同家庭经济背景的儿童融合在一起游戏、生活、活动,那该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就是以幼儿为本,崇尚自由、自我、平等的幼儿园精神。然而这招致了它命中注定的坎坷。1851年受到普鲁士政府的查禁,福禄倍尔为解除禁令而到处奔走呼告,于第二年惨然离开了人世。在他离世8年后的1860年,德国政府才宣布解除幼儿园禁令。此时,幼儿园已经传入英国(1851年)、法国(1855年)、美国(1855年),并很快传播到全世界,形成一股轰轰烈烈、长盛不衰的幼儿园运动。

福禄倍尔幼儿园的精神已成为永恒的、世界性的教育精神,它是现代西方各国幼儿园精神的基础。在它的流传过程中,西方各国将各自的文化内涵融合进去,从而使自己的幼儿园精神具有现代化和民族性的色彩。

二、今日的精神荒芜

今天,幼儿园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对幼儿园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作为终身教育支柱的“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4]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园教育的内涵。幼儿园应为幼儿奠定其一生发展的

基础。在意识上,人们都觉得幼儿园教育重要,但对于幼儿园到底为什么重要这一问题,要么认识模糊,要么停留在观念上,没有落实到行动层面,尽管幼儿园教育目标日趋科学、完善,但实践中教育内容与目标脱节的现象比较突出。实际上,人们仍过分看重知识、技能的获得,并急于见到眼前的效果,太急功近利,而对于一生受益的学习态度、生存能力等却有意无意地忽视,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今天的幼儿园能否真正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特别是当社会上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充斥着幼儿教育的时候,当许多人仍在对幼儿“背几多几少的诗文”“识几多几少的字”“算几位数的加减法”“绘画达到几级”“钢琴达到几级”等津津乐道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对今天幼儿园的奠基作用越发产生怀疑。许多时候,是我们成人用想当然的方式,先入为主地假定幼儿喜欢、关心、需要而幼儿原本就不喜欢、不关心、不需要的东西,并将之强加给他们。这种在功利思想下公然宣扬成人的权力意志的教育已背离了幼儿园本原的精神。

在终身教育热潮的推动下,现代社会人的学习方式已变得多样,并开始冲击今天的幼儿园。这便产生了另一个问题:今天的幼儿园能否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能否代替幼儿全部的学习?在信息来源及获得信息的手段多样化的情况下,很显然,那种以获得知识为目的,只坐在教室里听讲的“传授——接受”的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幼儿园应创造条件使幼儿多动手操作、游戏,并走出去,与自然、社会相接触。今天,幼儿园的物质条件已有很大的改进,但许多幼儿园人均室内外活动面积仍很小,缺少自然生物,缺乏园地,幼儿之园有名无实。于是幼儿基本上都被限定在教室里,户外活动很少而且严重不足,而园外活动则少之又少了;而且,在教室内开展较多的是一些“听”“说”“唱”“跳”“演”“画”及手工活动,能激发幼儿的自然灵感与生命体验的探究活动开展得极少,因为在老师看来,前者比后者开展起来要容易得多。

这样,便带来幼儿园制度化管理的问题。幼儿园不仅大门紧闭(一般人在非接送幼儿的时间是不能进的),而且班级管理也是近乎全封闭式的。我们习惯于将幼儿保护、控制、监管起来,这样一来,幼儿与环境和社会的接触少了,自由自在的活动也少了。为了适应制度化的班级生活,幼儿必须抑制发自内心的冲动,其人性中自然、率真的东西也悄悄地被掩盖起来。陈鹤琴先生曾对当时幼稚园把幼儿关在教室里的做法迎头痛击,称这样的幼稚园为“幼稚监

狱”。[5]尽管我们今天要多考虑幼儿的安全问题,但幼儿园必须勇敢地面对挑战,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回到过去。幼儿园需要有自己的精神。

其次,市场经济对幼儿园产生了全方位的冲击。在市场条件下,我国一些地方简单套用企业改制的做法,将幼儿园推向市场,减少或停止投入,甚至出售,[6]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吸引社会力量办园,减轻政府财政及企事业单位的负担,但主要还是像卸包袱一样卸下自己的责任。教育是一项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的事业,教育行为不能与市场行为相提并论。政府对幼教有投入的义务。从世界范围来看,不仅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就连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幼儿入园率,仍保留了大量的公办幼儿园,甚至还对一些相对贫困的家庭实行减免费用的扶持政策。而我国许多地方的公办幼儿园在迅速减少,这实在令人担心。

将幼儿园推向市场带来的问题不少。一些地方的幼儿园关停并转后,幼儿入园成了难题。改制后的幼儿园(民营)普遍提高了“门槛”,将一些低收入者或贫困家庭的子女拒之门外。那些所谓“贵族幼儿园”和示范幼儿园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前者豪气、阔气,只认钱,后者则养尊处优,有的就是有钱也进不了。更多的则是些规模小的幼儿园,它们的教育条件较差,上不了任何级别,有的只是照看性的,所收的自然是那些不得不送的低收入者的子女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近代幼儿教育的开创者们几乎都是立足于“扶贫济困”而致力于儿童公育事业的,福禄倍尔幼儿园也没有设立标志等级的“门槛”,而如今的幼儿园逐渐成了一种身份、身价的标签及等级象征。说来真是太难为情了。

幼儿园引进市场竞争机制,虽然能增强幼儿园的活力,但客观上带来了监管难的问题。一些幼儿园为追求办园效益,扩大幼儿园班额,更有一些办园者以营利为首要目的,巧取名目收费,幼儿园成了赚钱的机器。尽管在国家的政策法规中规定幼儿园是教育而非营利性的机构,[7]但并没有规定幼儿园在收支上不能有盈余。于是,幼儿园到底保持多大的盈利底线才算是非营利性的在市场条件下怎样确保每个儿童能享受到必需的教育资源及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教师的权益如何保障这些问题现有的法规解释不清,也就成了管理的盲区。

幼儿园教育市场化似乎是得到认可的一种风气,但严重的问题是市场缺乏规范,更缺乏引导与法律监督。卖方(幼儿园)一味投买方(家长)所好,尤其是当买方并不完全清楚它真正需要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的时候,以及当一些

缺乏科学依据与科学检验的智力开发产品被当做商品来炒作、推销,并大行其道的时候。这时候,一些真正坚持科学育儿的幼儿园在赢得家长方面便没有了优势,这些幼儿园感受到严酷的市场竞争的压力,自信心开始动摇起来。在失范的幼儿园教育市场,家长的需求胜过了一切。家长就是上帝,就是专家。

在幼儿园督导与评估方面,督导手段、评估标准是否科学、合理、公开、公平,以及执行是否公正的问题,同样影响着幼儿园的方方面面。当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力度不够,或不能把握幼儿园的教育方向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就难以真正地得到贯彻。在《纲要》试行两周年之际,一些幼儿园仍纷纷在家长面前拿出自己的“卖点”:一会儿是双语,一会儿是识字,还有读经典、珠心算或者国外的某某教育模式等等,五花八门,真不知道它们做这些的科学依据在哪里。

与其说幼儿园多元,倒不如说它杂乱、无序。那些摇摆不定、跟风、炒作,都是这种状态的反映。今天的幼儿园似乎一下子失了“魂”:没了立场,没了信念,没了精神。可以这样说:今天的幼儿园遗失了其原有的精神,结果,我们更多的是沿袭了福禄倍尔幼儿园的名义及其局部的形式。我们的幼儿园缺乏自己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应该是福禄倍尔幼儿园的精神与我国民族精神的合金。我们的幼儿园缺乏民族的“根”——幼儿园精神的文化底蕴——而丧失了自我。实际上,幼儿园应成为培植民族精神的摇篮。

三、展望明日的精神家园

幼儿园具有精神的要决在于:幼儿园必须成为人精神成长的家园。

何谓人的精神?马克思·舍勒认为,精神“这个词包括‘理性’概念,另外,除了‘观念思维’之外,它还包括对原始现象或本质内容的特定‘直观’,同时,它还包括诸如善良、爱、悔恨、敬畏、心灵的惊奇、极乐、绝望和自由抉择等意志和情感活动”。[8]由此看来,精神包括了人成为人的所有方面。精神就是使人成为人的东西,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切,因而精神是人的整体。[9]

人的精神不是先验地预定好的,而是在个体人生的历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也就是说,人的精神是建构的、成长着的,是不断更新、扩展的。但人的精神如何得以成长?人的精神不可能在一个强迫的、枷锁式的环境中生长,也不可能通过直接的接受来建构。它要靠理解才能生长、发展。理解是人精神成长的动力。在哲学解释学的视野中,理解即意义创造,它是人与人之间基于

一种平等地位的沟通过程,体现了相互尊重、移情与同情的人际关系,因而,精神成长也是社会性、个性及创造性的表现。

从这一角度看,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并不是完成知识和技能上的某种特定目标,而是促进幼儿的精神成长,因为精神成长在更新和扩展中把教育过程所包含的东西都内化了,把所有的意义都保存了,“对于教育来说,精神建构是更为根本的”。[10]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一些不合时宜的做法。

我们向幼儿传授大量的知识、技能,却很少去思考儿童为什么要掌握这些,结果我们的幼儿教育中没有了幼儿;我们教育幼儿要无原则地爱而不应该有恨,结果我们忽视了幼儿自然的需要和真实的情感;我们很多时候只想按我们自己的想法来改变儿童,却不太注意认真倾听幼儿的真实想法,结果我们“越俎代庖”。我们“拾起”了幼儿的一部分,却“丢开”了他的整体;我们和幼儿之间缺乏真正的理解,幼儿难以有精神成长。

不仅如此,为了达到控制幼儿、管理班级的目的,我们设置了大量的有形与无形的常规,这样,幼儿一进入幼儿园,就已有一套制定好的规范、准则在等待着他。这些“无处不在而又异常坚固的常规,犹如细密的栅栏竖立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场景里,他们只要稍稍走错了一步,就难免撞到自己的头”。

[11]我们在义无反顾地维护规则、制度与表面的纪律,却很少关注幼儿的内心感受。结果,强制、服从代替了理解,也堵塞了幼儿精神生长的源泉,幼儿对诸如坦诚、信任、尊重、责任等的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我们营造出了一种紧张、压抑的班级气氛,也造成了人际间的隔膜与信任危机,这令人不安。难怪经常有一些幼儿说幼儿园不好玩,不喜欢上幼儿园。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的幼儿园不能培养出只会背书、考试而缺少能力,只图自己享乐而没有责任的精神荒芜者,否则那将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异!

幼儿园教育应真正实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在保障幼儿作为主体的权利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会承担生活的责任。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的乐园,让幼儿快乐、幸福地生活,更要让幼儿感到自己是在快乐、幸福地生活着的,因为幼儿只有在这样的生活中才能体验生活的意义和他对于他人的价值。其次,让幼儿表达自己真实的需要,帮助幼儿学会选择并做出决定,因为表达与自我抉择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是能够真正体现幼儿主体精神的。第三,让幼儿学会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负责,感受社会责任。在所有这些基

础上,我们才有充分的理由去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制力、专注性、良好的秩序、主动学习能力、创造性等品质,因为我们相信,幼儿的精神是在其内部生长的,而不是由外部力量注入进去的。简而言之,如果我们要培养幼儿的某某能力,我们首先得相信他有这个能力。

幼儿园还必须是教师精神成长的家园。

今天,幼儿园教师的精神成长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首先是来自教师专业化的挑战。过去,教师教,儿童学,似乎教学已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我们习惯地将“教学”理解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于是,教师完成了教的任务也就万事大吉,基本上没有参与到学生学的过程中来,教师往往位于儿童的活动之外,充当一个计划者、组织者、指挥者、监督者、教导者、训诫者、评判者的角色,因为我们习惯将“传道、授业、解惑”视为教师全部的神圣职责,似乎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当然,这里会产生一些问题:传道今天我们的教师是否有道可传授业我们能否教给学生生存的能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安身立命解惑然而教师也有被问倒的时候。在今天,教师已不是惟一的中心信息源。如果教师仍只是已有信息的负载者和传递者的话,那么学校可以不要教师。[12]于是,现代社会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研究者。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教师也要学习,而且更要向儿童学习,同儿童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瑞典著名教育家爱伦·凯就要求教师与小孩同游玩、同生活、同学习。[13]教师也应该有精神成长。

其次,是来自教师自身职业信心的挑战。对于广大的幼儿园教师来说,幼儿园工作是一件既辛苦而收入又相对微薄的工作。许多教师来幼儿园工作也许是情非得已。在某些教师的内心深处,幼儿园只是一个谋生而非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场所,因而对幼儿园工作既谈不上热爱,更谈不上敬业;他们深感幼师职业待遇及福利比不上其他教师,只是在一日又一日地重复那些琐碎而难以有创意的工作,身心疲惫。幼师职业倦怠已是当前的一个普遍现象。由于目前还普遍缺乏有利他们成长的制度环境与保障机制,教师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均很有限,当有人要求他们“应如何如何”的时候,一些教师总是感到困难重重,充满困惑、疑虑和无助,甚至有些抵触情绪。同时,一些教师担心自己不够专业,担心考评结果不佳,自信心不足,如长久不能释怀,则极易产生抑郁症。因而,教师必须学会自我调适,将自己从不必要的思想“羁绊”中解脱出来,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教师工作状况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精神成长。必须承认:幼儿教师“保教结合”这一工作有特殊性,但它同时也带来教师较重的身心负荷。教师事事要替幼儿想到,处处要为幼儿做到,时时防备幼儿,这其实是把本该属于幼儿的事情也担负到自己的肩上,教师累,幼儿感到处处受限制、不自在;教师紧张,幼儿也不轻松,尤其是幼儿学会了不动脑筋,事事依赖教师,什么事都找教师,于是教师越发觉得累。对此,日本教育学家小原国芳早就一语道破“天机”:“一个人在没有自由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责任。现在的教师用自己的教育权力剥夺了本来属于学生的自由,同时也把责任背到了自己身上,摇摇晃晃,疲惫不堪。”[14]我们应该为教师减负,同时也为幼儿减压:解放教师,也解放孩子;把教师从繁重的日常琐事及事无巨细的照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喘口气,幼儿也松口气;给教师松一下绑,幼儿就多一分独立和自主;幼儿有自我活动的时间,教师也就有研究的精力;幼儿获得自我发展的空间,教师也赢得尊重和爱;幼儿发展,教师也发展,他们共同成长。

[1]唐淑、何晓夏主编.学前教育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58页.

[2]周采、杨汉麟主编.外国学前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4页.

[3] 同上.第189页.

[4]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75页.

[5]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北京出版社,1985年,第2页.

[6] 陈晓蓓.宿迁示范幼儿园谁买单.中国教育报,2003年4月8日第8版.

[7]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条,1996年.

[8]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第43页。转引自金生.理解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7页.

[9]金生.理解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95页

[10]同上,第115页.

[11]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看到了什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1页.

[12]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70页.

[13]同[1],第151页.

[14][日]小原国芳著,由其民等译.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75页.

幼儿园课程期末考试题

幼儿园课程期末考试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个属于隐性课程() A、分科课程 B、广域课程 C、奖惩制度 D、各种实践活动 2、课程不是什么() A、课程即学习科目和教材 B、课程即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 C、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D、课程是儿童的心理活动 3、《幼稚园课程标准》是谁拟定的?()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课程是儿童的心理活动 4、下列哪个不是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A、启蒙性 B、生活化 C、非义务性 D、游戏性 5、下列哪个是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来源与依据() A、对儿童的研究 B、对生活的研究 C、对环境的研究 D、对人类的研究 6、下列哪个不属于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 A、年龄阶段目标 B、单元目标 C、集体活动 D、教育活动目标 7、下列哪个方面是建立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必须靠考虑的方面() A、认知领域 B、教育内容的范畴和结构 C、情感领域 D、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的内容 8、下列哪个不属于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A、有助于幼儿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 B、有助于掌握基本活动方式的内容 C、有助于生活环境方面的内容 D、适应社会需求 9、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下列哪个() A、幼儿园课程目标大 B、幼儿园课程内容范围广 C、课程内容超载问题 D、适应社会需求 10、下列不属于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A、集体活动 B、分组活动 C、个别活动 D、园外活动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所谓学问中心课程,是依据知识的性质和知识的内在逻辑为中心而编制的课程() 2、与学科课程相比较,活动课程有注重学生知识和智力发展为主,注重知识获得等特点。 () 3、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 4、幼儿园课程有适宜发展性的性质。() 5、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不以对人类知识的研究为依据。() 6、通俗的说,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是幼教工作者希望幼儿学而且希望幼儿学的东西,包括基 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方式。() 7、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必须符合价值性原则。() 8、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有课程内容短缺的问题。() 9、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有论理组织法和心理组织法。() 10、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包括一日生活的安排。() 三、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郑三元:理想中的幼儿园

郑三元:理想中的幼儿 园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理想中的幼儿园1 ——论幼儿园的精神与使命 郑三元 自幼儿园诞生至今已有160多年了。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我们回首幼儿园发展的轨迹时,不禁想问:今天的幼儿园比起一百多年前的它前进了多少? 要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的答案要从各个时期的政策、管理、教育教学、设施等多方去寻找,那将是一项宏伟的“工程”,本文力所难及也无意涉足,在这里,只想对幼儿园这一机构及依托它的教育作一些形而上的思索,期望能从中找到一丝灵感与慰藉。 一、昔日的精神之乡 当家庭形式的学前教育伴随着人类走过漫漫的历史长河之后,机构式的学前教育才在近代化的脚步声中缓缓地拉开了序幕。在大工业化的背景下,慈善家的同情心、企业主的良知以及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促使学前儿童保育的机构———贫民救济性的设施大量出现。许多处境不利的孩子得到了救助和保护。随着产业革命对工人的技术要求的提高,人们很快不满足于这种集体保育而缺乏教育的设施。欧文于1816年创设的幼儿学校注重幼儿的性格养成,已经具有教育性质,被认为是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2][2][2]在英、德等国发生了幼儿学校运动,创办了许多幼儿学校。这类机构不仅借用“学校”之名,而且在教育内容及形式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学校化倾向。1837年,福禄倍尔于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儿童活动学校,仍以“学校”冠名———他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词,到1840年,他终于用“幼儿园(kindergarten)”一词将他的机构与幼儿学校区别开来,开创了幼儿园教育的先河。 这不仅是个名字的不同!它宣告了一种新机构的诞生。这种机构既不是那种看护、照看性质的设施,也不是那种幼儿坐在阶梯教室上课的学校,而是真正适合幼儿的教育机构。它从头到脚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 1发表在《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44-47页.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是指幼儿园在领会国家和地方课程精神的基 础上,充分考虑本园基础与资源条件,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由此形成的平衡、和谐、适宜的书面课程计划。课程实施方案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与管理的基本依据。 幼儿园课程的自主化、多元化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上海市学前教育“二期课改”充分体现了“原则规范、方向引领”的指导思想,赋予幼儿园更大的课程发展权,鼓励幼儿园在遵循课程设计基本理念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本园实际及办园风格,设计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幼儿园将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真正落实到课程实施方案中,并在实际操作中贯彻执行。有的幼儿园在课程安排上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幼儿的自主游戏、体育运动等得不到保证;又如,课程结构松散,内容庞杂、膨胀抑或偏缺,整体性不强。这些问题实际上反映出幼儿园整体课程设计与规划中的不足。因此,进一步明确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意义,增强教师对课程的研发能力,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是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待加强的一项工作。下面,我来谈谈对制定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构想。 一、既要契合主流,又要富于个性 幼儿园课程方案是对幼儿园课程的预设性规划。理想的课程实施方案既应契合课程改革的主流价值观,又应充分展现幼儿园自身的特点。 1.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现在,有的幼儿园给予教师充分的课程实施的自主权,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机制和适宜的评价标准,一些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课程方案的实施中十分随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有一些教师由于缺乏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经验,对形态各异的课程资源缺乏独立的分析、评判能力。这使得他们的课程实施方案缺乏科学性、适宜性与可行性。

我理想中的幼儿园

我理想中的幼儿园 教育是等待的艺术,只要给孩子们丰富的滋养、充足的时间,你就会发现孩子们的进步。 ----------题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人们对义务教育尤其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现阶段幼儿园的办学理念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究竟什么样的幼儿园才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沃土。我认为一所现代化的幼儿园要充分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 在启蒙教育时期,最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在面对很多平常的或者奇特的问题时,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对孩子进行逐步引导,促使孩子健康发展。有些孩子可能在幼儿园说脏话、打人甚至做出一些正常人看来离谱的事情,面对这些问题,不能用固化的思维去处理,我们应充分尊重孩子,站在孩子成长的大环境下去思考问题的来源和本质,从而巧妙的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命令的口气制止孩子的行为。 二:生活 我不希望孩子从一开始就被灌输各种知识,而忘了什么是生活。当然,幼儿时期,孩子并不懂得“生活”个大命题,但是,我们可以培养孩子对生活的感性认识。通过引导孩子去接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玩具、自己收拾房间衣物等,培养孩子的主体意识,强化孩子的存在感。现在有些父母或老师会主动收拾孩子玩耍后的“残局”,以为这是一种需要,其实这不过是家长强加给自己的被需要感而已,孩子们还是有一定能力去处理这些事情的。 三、健康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对于幼儿尤其重要。幼儿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各个组织都柔嫩,其身体素质还相当薄弱;同时,他们又处于生长发育十分迅速的时期,这有利于幼儿培养发展良好的身体素质。教师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保育和教育则有利于幼儿形成有益终身的健康行为方式。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教给幼儿促进和保持健康的方法行为,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 幼儿园的教育是短期的,但影响却是持续的。任何以各种成绩指标标榜自己的幼儿园,在本质上都是教育的失败。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以人为本、以孩子为本,努力引导孩子发挥个人的潜能,成为独立思考的自由人,同时担当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并充满爱心。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人生路,莫慌张,我们耐心浇灌、选择等待、等待花开……

我梦想中的幼儿园

我梦想中的幼儿园 我梦想中的幼儿园是孩子真正的乐园!孩子可以自由、健康、快乐地成长,孩子可以学到他们人生中最好的、最实用的东西,孩子可以真正得到成人的尊重。 我梦想中的幼儿园楼房不高,一楼孩子的活动室,可以让孩子安全、自由地玩耍,全部的孩子随时可以相互串门,孩子可以自由地学习,爱上哪位老师的课就到哪个教室;二楼孩子的寝室,卫生宽敞通风,冬暖夏凉,炎热的夏天可以不使用电风扇或空调也很凉爽,一人一张小床,孩子可以随便伸伸小手小脚...... 我梦想中的幼儿园不全是水泥地和地板胶,户外的活动场地是草地和泥地,孩子可以在草丛中找小虫子,可以玩泥巴,可以在地上打滚...... 我梦想中的幼儿园全园孩子可以一起吃饭,菜式多样可供孩子选择,让孩子更愿意进餐不再挑食...... 我梦想中的幼儿园有一个大大的嬉水池、一个大大的沙池,孩子可以快乐地戏水玩沙...... 我梦想中的幼儿园孩子的学习不再拘泥于学会多少首歌曲,认得多少个字,会跳多少个舞蹈,掌握多少位数的加减,等等;孩子的学习更多趋于生活中的知识,对他一生有

用的知识:懂得感恩,孝敬父母,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学会谦让,会和他人分享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学习有效地锻炼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体会到与同伴交流的喜乐酸甜...... 我梦想中的幼儿园不再是女老师的天下,更多的男老师加入,让孩子更加阳刚不再阴柔...... 我梦想中的幼儿园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无论音乐武术陶艺绘画舞蹈还是木工家务学习,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班,不再去上父母喜欢的兴趣班...... 我梦想中的幼儿园应由国家承办,收费合理,真正地服务于孩子和家长,让孩子不会因为费用高而上不了好幼儿园,尽管只是个梦想,目前难于实现,可是我很期望将来可以实现。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我的理想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我的理想》 活动前言:昨天妈妈给我买了个直升飞机,真是让我爱不释手,我问妈妈它怎么才能飞起来呢?妈妈说是飞行员叔叔开着来的。我感觉飞行员叔叔真伟大了,长大了我也要当一名飞行员,开着飞机带着爸爸妈妈周游世界去!通过此游戏可以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理想,我们都要有一个奋斗的目标! 活动目标: 1、在欣赏、猜测、讲述的过程中,让幼儿了解故事主要角色的心愿。 2、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讲述自己长大后的心愿。 活动准备:四幅图片(各种人物图片等)、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四幅图片,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人的成长 过程。 关注点:幼儿能根据教师的提示观察并找出相应的人物。。 1、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做一个游戏,请你们看看这里有几幅图?在图片里藏着一些秘密,请你们一起找出来。 2、师提示:第一第二幅图有,第三第四幅图没有。 (幼儿观察寻找,找出后老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婴儿及文字) 师提示:第一第三幅图有,第二第四幅图没有 师提示:第四幅图有,其他人没有。 3、幼儿共同找出宝宝成长图(婴儿→幼儿→小学生) 师小结: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小到大慢慢成长起来的。 (二)观看多媒体课件,在边看边猜边讲的过程,了解主要角色 的心愿。

关注点:教师以听、看、猜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讲述主要角色长大后的心 出示人物:叮叮和当当 师:叮叮和当当在一起讨论,长大以后做什么?(出示文字)出示图一(猜测蒲公英的心愿) 师:他们一起问蒲公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请你们猜猜蒲公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师:那蒲公英的想法和你们猜的是否一样呢? 幼儿猜测后(放录音)理解:威武和善良 3、出示图二(猜测小鱼的心愿) 叮叮和当当来到了哪里?遇到谁?他们说了些什么?那小鱼的愿望是什么呢? (幼儿猜测后,老师放录音)(理解:畅游、四大洋) 4、出示图三

幼儿园“我的梦想”活动方案

幼儿园“我的梦想”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我的梦想 活动背景每个人、每个团队都有新的梦想、新的愿望。在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之际我们借此活动来推动所有##人对未来有一个美好的祝愿与展望;对新的一年的人生以及工作 目标进行美好规划,并通过园所的组织实施来积极推动##教育学子们梦想的实现,同 时也达成各团队的集体梦想。 活动目的1、孩子们表达梦想、分享梦想,推动家长关注孩子的梦想,帮助孩子实现梦想。 2、员工表达梦想、分享梦想,推动##家人之间的相互关注与帮扶,不断提示、推 动、激励员工奋勇向前,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3、团队表达梦想、分享梦想,引领团队对新一年工作的核心目标进行合理规划,不 断提示、推动、激励园所奋勇向前,实现自己的承诺与梦想。 活动准备“梦想之心”心愿卡(集团通用版贺卡制作) 活动内容1、幼儿: 新年伊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新年愿望与梦想,请孩子们在“梦想之心”心愿卡上画下自己的新年梦想(愿望)并且在小伙伴面前大胆分享自己的梦想。 2、家长: 孩子的梦想需要圆梦天使帮助实现,家长们就是孩子们的“圆梦天使”。孩子们将自己的梦想卡送到圆梦天使手中,圆梦天使要很神圣的接过孩子手中的心愿卡并了 解孩子的心愿梦想到底是什么,同时和孩子一起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梦想(大声说出自 己的梦想),老师用手机视频记录下精彩瞬间,放到园所视频上播放,把梦想分享给 更多的人。 3、员工: 1)每位员工在“梦想之心”心愿卡上写下自己的新年梦想,放进许愿瓶中。在晨 会(或其他集体场合)上大声说出自己的新年梦想,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梦想。同时浸 入到园所天使在行动活动中,天使们根据配对的员工的梦想去帮助她实现梦想。同时, 拍摄视频在园所视频系统上播放。 2)以班组为单位,规划下期的核心工作目标,将它填在心愿卡上,收集汇总到园办,在晨会(或其他集体场合)上大声说出自己团队的新年梦想,与大家分享团队 的梦想。行政领导班子则是班级的圆梦天使,在工作中不断提示、推动、激励班组奋 勇向前,实现自己的承诺与梦想。 3)以园所为单位,规划下期的核心工作目标,将它填在心愿卡上,收集汇总到园办,在晨会(或其他集体场合)上大声说出自己团队的新年梦想,与大家分享团队 的梦想。集团行政班子则是班级的圆梦天使,在工作中不断提示、推动、激励园所奋 勇向前,实现自己的承诺与梦想。(园所的梦想卡做两份,一份留自己展示,一份交 集团办公室) 4、活动口号:“有梦想、有行动,每个人都了不起!” 备注1、以上各环节具体细节由园所根据自己园所“我梦想”活动的安排进行组织。 2、制作梦想卡是为了给孩子留下美好的回忆和纪念,当长大后再看到会留给他有趣 而美好的回忆,所以在绘制梦想卡时请老师注意制作的效果。 3、员工的梦想卡可展示在教师办公室;班组、园所可展示在园长办公室文化展板上。

我理想中的幼儿教师形象

我理想中的幼儿教师形象 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一直是我热切地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一直希望大家,特别是希望园长们都来关注幼儿园的心理卫生保健问题,因此,近年来,我一直在关注,园长们在招聘新教师时,最关注新教师是什么素质。我希望园长们能关注新教师的心灵,关注新教师的心理卫生保健意识和能力,因为我觉得,幼儿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使幼儿经常处于快乐的情绪之中,在于培育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发挥幼儿成长的潜力──仅仅能传授知识技能已不能算是合格的幼儿教师,更不能算是优秀的教师;只有在保护和培育幼儿心灵方面做得出色者,才能称得上是优秀教师。可是最后我还是失望了──因为园长们在招聘新教师一直以来更多地关注的是新教师的长相、新教师的身材、新教师的才艺技能水平等等外显性素质──似乎只要有了这些外显的素质就能当好幼儿园教师似的…… 多年来,对幼儿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持续的研究,让我深知幼儿心理的健康和发展对其一生的意义,同时,还让我深知教师的言行和品性对幼儿心理健康和发展的意义,所以我对幼儿教师的品性一直有一种理想化的憧憬,我希望幼儿园教师能成为幼儿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心理发展的促进者。下面我就从心理卫生保健角度来谈谈,我理想中的幼儿园教师。 我认为,理想中的幼儿教师应该具有以下的素质和品性: 一、幼儿教师要有宽容、仁慈之心 幼儿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由于幼儿能力和经验有限,他们经常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有一颗宽容仁慈之心,要心平气和地接受幼儿的错误,并将之当作孩子不断进步所必需的阶梯。相反,如果教师总是十分严厉地对待幼儿,不能原谅幼儿所犯的任何错误,那么,幼儿园就会成为地狱,教师就是恶魔。 例如,一次,一个名叫小勇的小朋友因为给同伴起了个难听的外号,没有得到当班教师──张老师原谅──每隔一段时间,张老师就要笑眯眯地对小勇说:“我会罚你的。”或者,他会笑眯眯地问小勇:“你说我该怎么罚你呢?”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小勇都过得很郁闷──总是在小勇忘记了处罚这事,显得兴高采烈时,张老师就会突然来到他身旁,轻声提醒他:“我还没罚你呢!”这种引而不发的处罚,使小勇整日提心吊胆。这个可怜的孩子在那些日子里,只要一听到张老师的声音,就如树叶遇到风一样抖动起来,他只有在放学回家时才略感安全,可是第二天往幼儿园走去时他又重新胆战心惊…… 在幼儿园,我还看见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调皮的孩子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不小心摔了一跤,老师见到后,不但不给予同情,相反还对孩子说:“摔倒了吧?谁叫你那么调皮!现在摔倒了吧?”──或许这孩子平时做了不少的“坏事”,时常惹怒这位老师,因而一直未得到老师的原谅…… 我想,这次孩子的摔倒,不仅摔疼了肉体,还摔疼了心灵──教师上述难听的语言可能是孩子心中永远的痛! 所以,我希望幼儿园教师是富有宽容、仁慈之心的人,这样,幼儿在幼儿园生活就不用为避免犯错误或者为已犯过的错误过分地担心,学习和生活才会轻松愉快,否则,他们就会持续不安,并感到在幼儿园的日子痛苦难熬。 二、幼儿教师要活泼开朗并且快乐常溢于言表 幼儿年龄小,他们在情绪的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易感染性,即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特别是容易受到教师的情绪的影响。研究表明,一些班级气氛活跃的班级,其主班老师往往也是活泼开朗的;而一个性情郁闷、极端内向且严厉的老师,很难带出一个心理气氛活跃的班级来。 因此,为了能在师幼互动中创造一种快乐的气氛,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之前一定要首先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当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碰到不如意的事时,更需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努力争取在组织幼儿的每一次活动时,都能以积极快乐的情绪去带动幼儿,感染幼儿。 我们主张,快乐应成为幼儿教师职业活动中的主导情绪,微笑应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 三、幼儿教师要有公平的爱

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几个问题

!" ———幼儿园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及其课程模式 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几个问题 #李季湄 近年来,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幼儿园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力图在课程中进一步克服教师中心的现象,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和不同的发展要求。伴随着这一趋势,被称为“过程模式”的课程范式在我国幼教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对“瑞吉欧”为代表的“生成型”课程更是反响强烈。但是,不能不看到,新的理念在带来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不少教师感到困惑,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一会儿说目标必须在前,一会儿又说目标在过程中生成,到底怎么回事’”“生成课程是以幼儿发展为本,是不是不能再用目标模式了’”“幼儿园教育就是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教师在活动中再有什么目标,会不会把幼儿框死了’”等等。到底该怎样来认识这些问题呢’ 一、教育目标与课程目标的混同 “一会儿说目标必须在前,一会儿又说目标可以在过程中生成,到底怎么回事’”这一问题里前后提到的“目标”其实不是同一个概念。所谓“必须在前”的目标明显是教育目标之义,而“在过程中生成”的目标则是课程目标的概念。 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是两个关系密切但却存在区别的概念,他们分属教育目标体系中的不同层次,课程目标作为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在教育目标的制约下,具体体现课程开发与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它构成了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亚目标,它直接决定着课程的性质和方向。在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所规定的幼儿园教育目标,即“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它是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在幼儿园阶段的具体化,是我国所有幼儿园必须遵循的。这一目标当然是在教育之前即已确定,这是没有疑义的,没有目标指引的教育活动是不存在的。 教育目标的特点是普遍性、模糊性、概括性,要让其实现,需要经过复杂的、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把教育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课程目标是极其关键的一步。 课程目标是一定的教育目标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桥梁。由于课程开发者不同的教育价 值取向,在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来源———社会的需要、儿童的需要、学科的要求上各有偏重,便产生出了“社会本位”、“儿童本位”、“学科本位”等典型课程观及其他种种折衷性质的课程观,同时也产生出多种相应的课程目标形式。这些课程目标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或呈现方式,如有的是规定性的,在课程之前预先定下课程结束后儿童应发生的可见行为的变化,这就是行为目标;而有的是唤起性的、非规定性的,不表明学生在学习后会产生什么行为,而宛如是学习的主题或情景,学生围绕它展开个性化的各种反应,如表现性目标;有的是在教育情景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如生成性目标等等。同时,在不同课程目标下的课程实践也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多种多样的模式,如行为目标对应的“目标模式”,生成性目标对应的“过程模式”等。 应当看到,教育目标转化为明确的课程目标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工作,决不是一个简单推演的过程,它需要对儿童、对社会、对各学习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缺少任何一方面,课程目标的制定都不可能成功。有时看来没有争议的教育目标,一旦具体化,却看法不一。比如,谁都承认幼儿要全面发展,然而对体、智、德、美的内涵却往往理解各异,为此,幼儿园课程目标以及展开的教育活动常常五花八门。除质的问题之外,课程目标的量也需要一个恰当的“度”,如过多过细,将捆住教师和儿童的手足,但过于概括、泛化,则让教师无从把握。 二、关于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 目标模式是一种以应用科学管理的原则而建立的、在课程实践中产生了广泛影响的课程范式。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泰勒对这一范式的确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这一范式注重“行为”,以预先确定的精确、具体、可操作的行为目标来预测学生的变化和评价课程的成败。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中,课程长期以来是这样运作的:以课程目标导向来选择内容、组织教育活动、实施教育评价等,这是比较典型的目标模式。这一模式的长处主要在于: (#)课程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教师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要做什么; (!)易把教育目标转化为课程目标,其转化技术也不难掌握;

幼儿教师演讲稿:我心目中理想的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演讲稿:我心目中理想的幼儿教师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蜡烛,教师是孩子的引航,.教师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然而幼儿教师是最重要的而最容易被忽视的-------孩子的起蒙老师。记得爱尔维修曾经说过:“人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当也会成为不平凡人。”然而在孩子幼小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教师和家长。那么怎样做才是一位理想的幼儿教师呢? 幼儿教师应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和专业的知识,并细心的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当然专业知识并不是只懂得自己的一点专业,对于专业以外的东西一概不知也毫无兴趣。比如:他们非常缺乏常识,就像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们对时事等问题发表的拙劣看法,时常成为人的笑柄。理想的幼儿老师应该胸宽广,富地献身精神,充满仁爱之心,理想的老师应该能够看到矛盾和缺陷,并立志去解决它,做到公平、公正、公私分明,正确地对待工作中的问题。 (一)爱心 如果一个教师在孩子做错事以后也不告诉原因就斥责或打骂,而不是耐心的讲道理,反而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顽固、冷酷、残忍,会失去自尊心、自信心,给孩子内心世界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耐心 对待孩子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耐心,不管你有多忙多烦,都应该做到孩子问什么,就回答什么,在向孩子传播知识和方法时决不能嫌麻烦,敷衍塞责,应该了事,一定都要真实合理,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使孩子成为对社会矛盾和缺陷有辨别能力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孩子潜在的能力。如果培养出来的人辨别不出人间的好坏和善恶,对世界没有思考的认识,这类人越多将会成为社会的累赘。 (三)责任心 如果一位教师没有责任心,他不管孩子是否来上课了,是否学会了?孩子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他一概不知,这样的教师我想是不会教出好学生,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忘记自己的责任或对工作不负责,后果不堪设想。 (四)沟通和理解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因此我们各位教师应取长补短,尽力让自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教师。

幼儿园课程(完全版)复习课程

幼儿园课程(完全版)

序言 一、《学前教育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1.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课程》是系统地研究学前教育领域中各种教育机构(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和学前班等)的课程和教学活动的现象和规律。具体地说,就是研究各种学前教育机构中为了科学有效地引导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开展学习活动,如何解决确立儿童的学习和发展目标、选择科学的学习内容、运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来调动儿童的学习活动,并对活动的效果进行适当的评价等问题。《学前教育课程》这门学科就是研究上述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 幻灯片3 2.学科性质: (1)《学前教育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是教育学中的分支学科“课程论”和“学前教育学”的交叉。 (2)《学前教育课程》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9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地形成基本的理论构架,很不成熟。 主要著作: 李筠弢:《学前教育课程》; 冯晓霞:《幼儿园课程》; 朱家雄:《幼儿园课程》。 幻灯片4 二、《学前教育课程》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学前教育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1.学习任务: (1)掌握该学科的专业知识,包括该学科的课程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原则、各流派的基本理论,以及该领域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史等等; (2)掌握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课程的特点和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形成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能力; 幻灯片5 二、《学前教育课程》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3)掌握各年龄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特点,了解和研究各年龄儿童学习活动的具体规律,形成组织行指导婴幼儿学习活动的能力及学前教育课程的实践能力; (4)了解和研究各种学前教育机构课程评价和管理的有关知识,形成对学前教育课程的评价和管理能力。 幻灯片6 二、《学前教育课程》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 2.学习要求: ●(1)要有扎实而宽泛的理论基础:教育学、课程论、社会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 学、学前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修养和相关经验; ●(2)理论联系实际:组织见习和实习; (3)积极钻研、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和创新

浅论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定

2007年第03期(总第147期) No.03,2007SerialNo.147 浅论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定 吴荔红*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州 350007) [摘要]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定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关键一环,但目前幼儿园对此缺乏 足够的重视与研究。幼儿园应了解课程目标的层次、研究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明确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才有可能确定适宜的课程目标。 [关键词] 课程目标;课程建设;幼儿园 收稿日期:2007-1-7 *通讯作者:吴荔红,E—mail:lhwu@fjnu.edu.cn StudiesinPreschoolEducation 学前教育研究 在课程改革的初级阶段,幼儿园关心的是课程模式的改变,如今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人们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建设适合本园实际的园本课程。在此过程中,幼儿园应坚持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对待课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课程目标的确定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首要环节,明确了课程目标就等于明确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方向,有助于减少课程实施过程的盲目性,克服课程实施的低效现象。幼儿园应认真对待和深入研究课程目标的确定。 一、幼儿园应了解课程目标的层次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是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有所规定,即“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是幼儿园在确定课程目标时不能违背的基本原则,也是幼儿园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必须考虑的第一个层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阐述了各领域目标。这是介于抽象的“教育目标”和具体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之间的中间层次的目标,它既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又对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定起着指导作用。应当说,领域目标依然是笼统而概括的,幼儿园必须制定出具体的、处于第三个层次的操作性课程目标,才能直接指导自己的课程实施过程。 然而,确定适宜的课程目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它不是对新《纲要》领域目标进行简单的转换,需要幼儿园对儿童、社会及各学习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才有可能实现这种转化。 在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课程目标表述:“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等。显然,这样的课程目标依旧是笼统而模糊的,不可能对课程实施产生直接的指导作用。 在此,我们需要向瑞吉欧的教师们学习。例如,马拉古兹曾这样清楚地描述“落实儿童权利”这一课程目标:“应有利于儿童经由连续不断的与他人及其他文化的区别和融合的过程,而形成创造性的智慧,使儿童有机会透过自由的学习方式获得个人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对事物的敏感度”;“让创造力、知识和求知欲能永远伴随在孩子发展的旅程中”等等。瑞吉欧通过把目标深入到每个教师的心中,使生动灵活、充满变化的儿童活动始终沿着理想的大方向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幼儿园应研究课程目标的来源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把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并列为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此后,这三个方面成为课程开发的基本维度。对这三个基本维度关系的不同认识集中反映了不同的教育价值观,由此产生出

理想的幼儿园应该是什么样子

理想的幼儿园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幽兰 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中不乏有跟我一样是80后的青年,跟他们闲聊的时候,无意发现原来同处一个省的我们,竟然的童年所受的幼儿教育的大不相同! 有的是在幼儿园接受正规的幼儿教育——有活动、有教学、有纪律…… 而有的是在一些没有资质的类似放羊式的所谓幼儿园里面呆到够上小学的年龄的; 还有一些就根本没有上过幼儿园,只是在家里或者亲戚家里呆到够上小学的年龄的。 不过,我却发现,接受了正规幼儿教育的朋友和没有接受过幼儿教育的朋友,他们的发展并没有因此受到很明显的制约! 我在想,很多专家研究都证明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可是,为什么在我们那个年代,幼儿园的作用仿佛一点都不明显呢? 不过,经过几年的教学观察,我和同事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没有经过正规幼儿教育的小学一年级新生,教育起来十分的吃力,转化的成功率也非常的低。 可是,若干年之后,这些有经过正规幼儿教育的学生和那些没有经过正规幼儿教育的学生,他们的能力和品格是否还会存在像小学阶段那么明显的差距呢? 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现在的家长普遍比二十多年以前的家长有

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明确的目标。所以,“从娃娃抓起”的口号越来越受到新一代家长的推崇。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切实执行,让现在的父母可以为他们唯一的孩子提供充足的照顾和资金的投入。加上祖辈的溺爱,现在的孩子能够得到的照顾是非常充足的,甚至有些过分。他们在家里是最备受关注的一员,如果让他们一直待在万千宠爱在一身的家里,一直到够入学年龄才开始读书的话,谁都可以想象这些受惯了娇宠的孩子怎么能够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时至现在,幼儿园的正规教育,对于新一代儿童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和必要了。所以,只有更好地明确了幼儿园的模式,那样才能为新一代儿童提供最好的学前教育。从而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身的潜质。 理想的幼儿园是谁去的呢? 这不是个白痴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严正的问题。 现在的家长,有些特别的富有,有些特别的有权力,他们会以他们的钱权来左右幼儿园的正常教育秩序——这不是什么敏感的话题,因为全社会都知道这些现象的存在和逐渐泛滥! 一个理想的幼儿园,首先必须做到的是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而绝对不能为了某些家长的意愿而随意影响和改变幼儿园的正常教育秩序。这是很重要的教育公平的问题。 既然是孩子的地盘,那么家长你们就应该懂得放手让你的孩子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学会生活的道理。所以,要一个理想的幼儿园的前

幼儿园课程教师用书-中班

序言 一、课程的定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保障适龄儿童接收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因此,学前教育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幼儿园课程建设是关系到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工作,必须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出发,坚持科学性和适宜性。 多年来,随着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的宣传和实践,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我国的幼儿园课程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主要是实践方面的,但课程方案编制方面的成就也不容低估也不容低估。由教育行政部门及教研部门标志的普适课程不断推出,具备条件的幼儿园根据自身实际编制的园本课程也不断涌现。各种课程方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观念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也不断密切,方案的科学性、系统性、开放性及适宜性不断增强。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与实施,势必进一步推荐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深入。在继承前面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无论是在发展目标的确立上,还是在教学实践的途径与方法的使用上,将更加趋向于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特点的遵循与适应。 普适课程的编制一直是课程编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在充分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前提下,从一个省的实际出发,编制出符合现代幼儿教育理念,尽可能反映本省幼儿教育现实需要并能产生积极的幼儿教育成效的普适课程,是各省幼儿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一直关注的问题。对于广大幼儿园来说,普适课程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因为,并非所有幼儿园都有能力开发课程,有普适课程作为参照,结合幼儿的实际,对普世课程进行一些调整,是广大幼儿园尤其是农村幼儿园课程实践的重要途径。所谓普适课程,就是从一个区域的社会发展实际和幼儿园教师的实际出发,结合区域的文化特点和课程传统所编制的具有区域针对性的课程。如何使普适课程具有更大的改造空间和实施的机动性、灵活性,是普适课程编制的一个难题。为了让普适课程真正具有普适性,在主题设计的过程中,坚持区域化思考,兼顾全省,留有余地,股利变更是非常重要的。 客观地看,对有些幼儿园来说,实施普适课程是建设园本课程的基础。在实施普适课程的过程中,把握现代幼儿教育的理念,关注幼儿园课程的一些核心要素,体会课程

我心目中理想的幼儿教师演讲稿

我心目中理想的幼儿教师(演讲稿)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然而幼儿教师是最重要的而最容易被忽视的----孩子的起蒙老师。记得爱尔维修曾经说过:“人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当也会成为不平凡人。”然而在孩子幼小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教师和家长。那么怎样做才是一位理想的幼儿教师呢?幼儿教师应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和专业的知识,并细心的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当然专业知识并不是只懂得自己的一点专业,对于专业以外的东西一概不知也毫无兴趣。比如:他们非常缺乏常识,就像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们对时事等问题发表的拙劣看法,时常成为人的笑柄。理想的幼儿老师应该胸宽广,富地献身精神,充满仁爱之心,理想的老师应该能够看到矛盾和缺陷,并立志去解决它,做到公平、公正、公私分明,正确地对待工作中的问题。 (一)爱心如果一个教师在孩子做错事以后也不告诉原因就斥责或打骂,而不是耐心的讲道理,反而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顽固、冷酷、残忍,会失去自尊心、自信心,给孩子内心世界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耐心对待孩子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耐心,不管你有多忙多烦,都应该做到孩子问什么,就回答什么,在向孩子传播知识和方法时决不能嫌麻烦,敷衍塞责,应该了事,一定都要真实合理,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使孩子成为对社会矛盾和缺陷有辨别能力的人也只有这

样才能发挥出孩子潜在的能力。如果培养出来的人辨别不出人间的好坏和善恶,对世界没有思考的认识,这类人越多将会成为社会的累赘。 (三)责任心如果一位教师没有责任心,他不管孩子是否来上课了,是否学会了?孩子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他一概不知,这样的教师我想是不会教出好学生,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忘记自己的责任或对工作不负责,后果不堪设想。 (四)沟通和理解沟通和理解最重要,不管是家长和老师还是孩子和老师等等。如果一个老师对沟通技能方法的掌握非常好,与孩子示来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紧密相联。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在家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在幼儿园学会与教师同位的沟通技巧,当他走入社会时,他也能很快地与他人沟通,更重要的是与他们沟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本上,而不是不讲理的乱说一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因此我们各位教师应取长补短,尽力让自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教师。

幼儿园课程理念有些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理念有些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是指幼儿园在领会国家和地方课程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园基础与资源条件,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由此形成的平衡、和谐、适宜的书面课程计划。课程实施方案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与管理的基本依据。 幼儿园课程的自主化、多元化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以“原则规范、方向引领”为指导思想,赋予幼儿园更大的课程发展权,鼓励幼儿园在遵循课程设计基本理念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本园实际及办园风格,设计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幼儿园将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真正落实到课程实施方案中,并在实际操作中贯彻执行。有的幼儿园在课程安排上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幼儿的自主游戏、体育运动等得不到保证;又如,课程结构松散,内容庞杂、膨胀抑或偏缺,整体性不强。这些问题实际上反映出幼儿园整体课程设计与规划中的不足。因此,进一步明确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意义,增强教师对课程的研发能力,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是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待加强的一项工作。下面,我来谈谈对制定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构想。

幼儿园课程方案是对幼儿园课程的预设性规划。理想的课程实施方案既应契合课程改革的主流价值观,又应充分展现幼儿园自身的特点。 1.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现在,有的幼儿园给予教师充分的课程实施的自主权,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机制和适宜的评价标准,一些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课程方案的实施中十分随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有一些教师由于缺乏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经验,对形态各异的课程资源缺乏独立的分析、评判能力。这使得他们的课程实施方案缺乏科学性、适宜性与可行性。 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论是“园本化”还是“班本化”,课程目标与内容都要体现国家与地方法规的精神,并与本园的发展方向相一致;课程设置与结构都要清晰、合理,能体现学前教育启蒙性与整体性的特点;课程的编排和设计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能力、兴趣及经验;课程评价和幼儿发展评价要定期化、经常化,评价标准应与课程目标相呼应。这是编制课程实施方案的基本依据。 2.基于幼儿园现实条件与发展需要

我心目中的幼儿园

我心目中的幼儿园 在实习中我看到的这所幼儿园,我觉得从环境创设,软硬件的配备,幼儿的伙食,等等等已经非常好了。环境中的设施、设备首先应该是安全的,幼儿有安全感,才“会放开手脚,放大胆子去活动;幼儿处于开放的、丰富的生活活动环境中,他才能自由地选择,自主地进入,主动地和环境中的事物相互作用;我们创设的环境若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活动形式宽松,富有童趣,幼儿才会喜欢幼儿园,在活动中才能产生积极的行为。环境对幼儿的行为和发展之所以具有价值,不仅是因为它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思想因素,而且是因为儿童在环境中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了应付环境变化的方式和能力,并对环境起到了影响甚至改造作用。在幼儿园这个大环境中,对于刚入园的幼儿,对他们来说这个环境是十分新鲜的。我认为幼儿园中的各个角的设施应合理极富儿童情趣,如:植物园中的各种植物,幼儿可以动手栽培小树苗、小花等,发展幼儿动手能力;饲养角,常常在散步时间,带幼儿去看小动物等活动。幼儿从幼儿园大环境中可以获得知识。 总之,我们通过环境的创设、调整、变化,引发了幼儿自主、充分的活动,幼儿通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行为,良情绪行为得到控制和改变。我理想中的幼儿在园里是自由的,可以有选择地学习,可以自主地按排他们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老师们更多的是去关注孩子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需要什么帮助。所以,各种功能室一定要齐全。体育室,科学室,美工室,阅读室,游戏室,

玩具室,都要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有地主去,有东西玩,有机会成长!另外,需要有大大的户外活动场地,运动对孩子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如果一个幼儿园小得只能让孩子们站下,那就太可怜了,户外活动场地上得让孩子能跑,能跳,能爬,能滚,最好有泥地,让孩子们可以亲切自然,感受大地给自己的力量,孩子们在场上地应该是自由的,放松的,全身心放松地运动,游戏。还得有劳动的场地,种地,挖土,浇水,收获,这是多么真实地生活,多么真实的自然啊,难道孩子们不该从小的享有吗?这样的孩子才能是健康,活泼,身心健康的,他们会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会成长为一个真实的自己。还得有教师休息,学习,培训的地方,我希望每位老师有一间自己的小办公室,一个私人的小空间,有时,只有一个人孤独时,我们才会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看看自己;希望有老师学习和培训的地方,这个地方一定要布置得充满学术味,让老师一进入这里,就有一种安静,学习的感觉,就像每次走进夜自休的教室,顿时会让人有一种沉下来的感觉;还需要有师生共同活动的大教室,我们可以在那里搞很多活动,可以和孩子,和家长一起,大家能够开心地,随时地在一起活动,而不要到处借场地。不仅仅有孩子和老师,还需要有家长。家长是最终陪伴孩子成长时间最长的人,如果在幼儿入园的三年时间里,幼儿园能够承担起家长培训的重任,那就是造福孩子和社会的一件大事。很多父母已然在为父母,但却不能成为父母,自我的不成熟与儿童状态,使他们无法以成人来对待孩子。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不能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不能改变自己从父辈那边产得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