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子的存在观

老子的存在观

老子的存在观
老子的存在观

老子的存在观

鲁沟学校鲁新枝

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传统哲学只有伦理学、政治学及社会哲学,而缺乏本体论及哲学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他们认为,对宇宙之思,对“存在”之思,是西方哲学的问题,而与中国传统哲学无涉。在研读老子及西方哲人柏拉图、海德格尔等人的作品中,我认为老子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具有形而上学观点的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对于“存在”是极其关注并有极为深刻的理解的,且呈现了与西方某些哲学家相近的思维取向。老子一书面对“道”的思考与西方哲学的“存在”是息息相关的。

在什么意义上谈论“存在”,是一个既与哲学相关又与现代科学相关的问题。任何一门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人类学等都在各自确定的领域中对存在进行着处理研究。他们使用不同的方法,关心不同的问题,所有对方法的思考都隐含着一种区域本体论。对于哲学工作者,更多的对“存在”的概念进行争论。作为一个非哲人的思考者,我更愿意脱离它是否是“谓词”之类的讨论。从这个角度上看,“存在”也就不能作为理论分析的对象了。就如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核心概念“此在”,原则上只是一种生存体验。而这种“存在”的重要性和深刻性是不容置疑的,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切实地体验到这种“存在”。正因为它是极其深刻的,因此它就只可以体验而不可言。就如老子的“道”,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它是神秘的,但又是存在的。道,是生活,是一种直接体验。春天的郊外,我看到了鲜花,野草,蓝天白云,也看到了风,看到了春天之所以成为春天,看到了“道”。当我们观察由很多事实组成的集合体时,如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接受,你就会体验到“道”,也就体验到了“存在”。

形而上思维总是倾向于区分现象和现象之后的“存在”的,老子也同样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质真若渝”。也就是说,完美的实在在呈现于外物之时,往往是有缺陷的,完美的对象在外观上常显得虚空。老子认为对象的真实存在与外在表现之间是有区别的,有某种本体论上的距离,因此,“大象无形”。“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道”不存在于任何实体之中,是无方无体的,具有“全息性”,它体现在任何层次及至微之中,它才是现象之后的存在。从生物学角度上讲,生物表现了具有各自缺陷的多样性,但同起源于生机勃勃的尘埃,而尘埃则源于无可名状之物,即终极之存在,可名之曰道。因此,考虑问题时,就需要想到“高不可及,深不可测”的“道”。设想,我们置身于社会中,可以从任何地方发现问题,我们赖以生存的全部条件都可以成为问题。如果“本质”不存在,难道你还存在吗?如果“本质”不存在,难道你还能思考吗?因此当我们试图提出问题时,我们就应该觉得自己抓住了一些什么本质性的东西。这种本质性的东西就是“道”,它是不必讨论和思考的终极依据,是不言自明的“存在”。

正因为现实世界是不真实的,因此老子认为我们应该抛弃现象的羁绊,去寻找现象后的真实的存在,“本己本真的世界”。“道”是“天地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包裹天地,秉受无形”,“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它是这个世界的终极存在,是万物的最终源起。但作为终极存在的道,是要有分化的,因此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终极存在而出发,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特征性的存在。我们可以从不同方向讨论存在特征:分子的存在特征就在于组成它的元素,它的化学反应形式及组织上的功能;动物的存在特征就在于它的解剖学中,在它们的行为中,在它们的进化地位中……即“长之育之”,“以知其子”。老子又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德可以引申为由“道”而产生的具体规定。道作为未分化的超验存在,是“无象无形”,“恍兮惚兮”的,可以视为“无”,而

“德”相对于“道”而有所得,取得了“有”的形态。但这种具体的存在特征,即“有”,仍需向超感性的“无”中回归,复为根本,即“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无论多么繁茂昌盛,最后都归于静,体现了老子追求统一的思想。老子的这种对“道”的看法,与西方哲学家有共通之处。柏拉图对真实的存在与虚假的存在作了区分,认为唯有一般性的理念才有真实性,而理念本身又表现为一个层层上升的序列,其最高形式为至善,可以相对于老子的“道”。与现实相对的作为感性对象的个体,只是理念的影子,并不具有真实性。这样就形成了“现象世界”背后的绝对的“存在”,相类于“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海德格尔那里,存在就是使显出来的东西显现成为可能的最本质的发生和体验。因而,存在自身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外在的,不是任何其它东西的结果,而是“存在”本身的显示之道。另一方面,存在与看相关,因为看呼唤着存在。存在不是任何东西,它只是引发人去体验去回味的那个自然而然的,本来的事,等同于“大象无形”。海德格尔强调那种前科学的先于任何概念就已经存在于世界中的“存在”,认为本己本真即“无”。在本己本真的存在显示的瞬间,世界失去了它的意指性,显示为虚无背影上的内容,人生“此在”则体验到自己无象无止,不受任何客观意义的触动和诱导,向本己本真的存在的转变。相对于老子由“德”返归于“道”,海德格尔说,人不要老沉溺于“有”,要从“有”中,从整个现实存在物中超脱出来。人生此在是散落在它的世界中的,但在人生此在之中有一种原初的强力存在,仍可以收拢回来。而且,没有原初的强力,也就不会有什么东西可供飘零。如果真的能从整体上把握人生此在,可以看到,它是在伟大的瞬间和散落飘零之间的摇摆的。这与老子的“尊道贵德”也有一定的相通性。

亚历山大.考页维说过,“假如离开了人,存在必喑哑,它仍在那,却难以成真”,海德格尔则将存在转换为“人生此在”表明人是讨论存在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老子提出了“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为四大之一,体现了老子对人存在的价值的留意。既为四大之一,则人在没有认识世界,没有了解“道”的时候,已经与世界相溶相混。“道”的呈现,首先依赖于人,没有人,“存在”不能显现自己,因而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老子的哲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人在各种情势下的对策,是在不同地位及阶段对“道”的识别。老子的思维是从不同方面考虑过人的在世过程,将注重点指向人生各种境遇,突出存在的现实性及与日常环境的联系,体现了“日用即道”的走向。海德格尔也认为,天、地、人、神四位一体,“由于一种原始的同一性,大地和天空,诸神和凡人这四者是一体的”,首先体现了对人的存在的关切。海德格尔对人的存在,以四位一体突出存在的共居性及相互映射性,即“人诗意的居住在大地上”。将存在者的存在称为“此在”,并以时间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形成海德格尔独特的基础存在论。

要谈论存在,谈论“此在”,必须加以时间,当我们像深入了解开放的地平线一样洞视时间时,我们就能注意到,我们面对的是某些不确定的没把握的东西,无论向前还是向后。从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看,时间可以延伸到将来,也可以追溯到过去,直到起源。老子说,“大象无形”。象不能与时间无关,但象又不是落入时空中的形象,而只能在时空本身的关联中存在。由“道”而“德”的过程,是由原初随着时间演变的过程。老子又说“归根于静”,便要求我们不能把对象固定于现实中,而是向其本身的出发点回归。试想一下生命的历程,由原始的“存在”产生了孕育万物的尘埃,进而产生不同的生命,随着时间的延伸可能性在延展。而万物又随时间而复归于寂寂。这一切,都体现了时间在“道”,“存在”中的作用。时间的一个方向是朝向将来。老子论死,说“朝死而生”。既然常有司杀者,可知生命是有时间性的。生命本身涵盖有死,所以生之责任便是向死而生。所谓“死而不亡者寿”,所谓“以其无死地非以贵生”。正因为无可以易生,所以贤于生而且向死而生;怀有同于“道”的希望,所以可能成就为新的生命。若将时间向过去推展,老子提倡向“道”回归,“复归于无物”,即将现实存在回溯到“道”。正因为“道”可以生万物,因此包含了无限的发展的

可能性。对老子而言,“道”包含了无穷无尽的发展,而从“无”到“有”是可能性的展开之过程,所谓“朴散则为器”。“朴”为本然之道,包含了各种可能性,而“器”是具体形态。根据老子的观点,这种发展的过程是消极的,是终极存在的全息性的丧失,正如人体内的全能的干细胞,分化以后面临的即是死亡,而不能再回到原始状态,失去其全息性,即所谓“失道而后德”,“大道废,有仁义”。道一旦分化,即体现为对道的否定,也就是说,“此在”的规定性掩盖了“本己本真”性。因此,可能性是不应该展开的,而应该处于“婴孩”状态。若不能守住道,则可能导致衰败,丧失发展可能性,即所谓“物壮则老,谓之不道”。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意义在于时间,这意味着,存在根本不是什么固定不变的东西,它是不断逝去的东西。要是勇于思考自己本真的死的话,就会发现,自己是无终了的存在事件。就时间和存在的关系而言,将来往往与存在的可能性相联系。死并不是生命的完结,我们是“存在到完结的那里去”。死亡并不只是在我们前头站着的最后时刻,它处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死,死就是我们持续而生的可能性,因而是我们真正的生存之不可能的可能性。尽管每个人都与死相关,但每个人都必须死他自己的死,这也就意味着,将来,也就是“死”,是可能性的展开,从而在存在中具有优先地位。

在时间概念的理解上,老子与海德格尔都认为是存在的必然条件,但也有不同。老子认为时间是二维发展的,向将来之死有生的希望,但发展的过程是道的丧失,而回归于“道”的回溯是最完美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终极形式,是“本己本真”的。而海德格尔则认为,发展是壮美的,是可能性的展开过程,将来是可能性的归宿。但不论如何,面对时间的存在之思是两者共同的问题。

老子的名言语录大全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源于人的永不满足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倘若象小农社会“小富即安”,满足于“三分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进取精神没了,那么民族的前景也就堪忧了。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在人治社会,人权、个人财产权皆不受保护,灾祸不期而至,所以,智者劝戒世人韬光养晦,功成身退。 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 5、“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国的学问多是“玄学”,不是科学。 6、“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中国人以柔克刚,太富有计谋了。 7、“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人治社会,注定了人际关系复杂,注定了修身处世学问深厚。 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人治社会一切无保障,为了保护自己,不为天下先,可以理解;但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国人就应当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9、“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此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有货不能为人所识。的确,老子提出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无为而治思想仅为统治者暴政过后的与民休息政策的依据。 10、“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即挫掉锐气,超脱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俗。昏昏噩噩的中国社会把人的生气、个性、菱角和创造性全要磨灭、消解。 11、“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中国人有点小聪明,于是统治者竭尽心智折腾老百姓,何知摒弃个人智能,发挥法治、市场的作用? 12、“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意思是,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可见,封建统治者总是在利用人民、欺骗人民。 13、“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中国乃战争之国,伏尸千里,流血成河,成为每一朝代兴起、每一次接班人之争的必然。中国人几千年悟不出如何使政权平稳过渡的办法,这是我们的智力的缺陷。 14、“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中国历来兵权最重要,“枪杆子里出政权”,而不是“选票箱里出政权”。有了枪杆子,统治者则应自觉克制不滥杀,恬淡为上,因为没有法制约束。 15、“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此类似于市场经济的思想可惜很少有人能理解,历代统治者只知扰民,只知私欲膨胀,老百姓怎么能富裕、朴素呢?

南开 18秋学期(1703)《哲学与人生》在线作业100分答案

18秋学期(1703)《哲学与人生》在线作业 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但是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他们的后代也因此负有“原罪”,只有信仰上帝才能得救。这说法来源于: A.《圣经》 B.希腊神话 C.中国神话 D.佛教神话 正确答案:A 根据一个前提得出一个结论的推理叫做: A.演绎推理 B.直接推理 C.间接推理 D.归纳推理 正确答案:B “推己及人”是哪一家的观点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正确答案:B 根据结论与前提的关系是一般还是个别,推理还可以分为: A.直接推理和演绎推理 B.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 C.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D.归纳推理和间接推理 正确答案:C “所有人都会死”属于 A.真命题 B.假命题 C.特称否定命题 D.全称否定命题 正确答案:A 下列属于道家的代表人物的是? A.孔子 B.韩非子 C.庄子 D.墨子 正确答案:C 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属于: A.演绎推理 B.直接推理 C.间接推理 D.归纳推理 正确答案:A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这句话是谁说的? A.加缪 B.尼采 C.克尔凯郭尔 D.斯宾诺莎 正确答案:A “柏拉图式的爱情”出自: A.《论语》 B.《诗经》 C.柏拉图《对话集》 D.《道德经》 正确答案:C “无人有意作恶”是谁的观点? A.苏格拉底 B.普罗泰戈拉 C.柏拉图 D.泰勒斯 正确答案:A 认为人间事务与永恒的“道”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应将眼界放宽,放弃对人事的执着的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正确答案:A “四假象”学说是有谁提出来的? A.笛卡尔 B.加缪 C.培根 D.斯宾诺莎 正确答案:C “仁”是谁的观点? A.孔子 B.老子 C.培根 D.笛卡尔 正确答案:A 主张“兼爱”,即以无私与无差等之心,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的是: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正确答案:B 从神学、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这一角度来解释“什么是哲学”的英国近代哲学家是谁? A.罗素

老子的管理思想

老子的管理思想 16111002生工2班 1120102471王宇洲 一、摘要: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的是“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老子的无为而治的 方法论被认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它的三个中心管理思想是“守柔居弱知人善任以人为本”这三个理论被无数成功人士作为座右铭,指导他们的奋斗之路。 二、关键词:老子无为而治守柔居弱知人善任以人为本 三、正文: 小的时候,我就开始背诵《论语》,尽管不是特别明白,但是能感觉到圣人字字真金的感觉。后来就经常听爸爸说道家的老子,说他是孔子的老师。我就怀着好奇的心理找出了那本《道德经》,觉得它应该比《论语》经典。于是翻看起来,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顿时一头雾水,想说什么呀。问爸爸,他也不是很精通。从此,我就对这本书心生敬畏,它的神秘也就封存在了书柜里。10多年过去了,我已经上了大学,看到了“诸子百家”这门选修,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目的就是跟随老师走进老子的世界,揭开《道德经》的面纱。 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的是“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虽然有其保守消极的一面,容易使人产生消极被动的出世情绪,但是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让人无所作为,它的真正涵义是管理要达到“道”的层面,管理国家或一个组织要从细微处,容易处着手,一定要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凡事应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所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方法论被认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为何对老子有如此高的公认评价呢?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我国知名企业家张瑞敏、牛根生、薛永新等对道家管理思想推崇备至,他们运用老子智慧获得企业管理的巨大成功。其中有两句话张瑞敏一直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记取:一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二是“柔能胜刚”。无独有偶,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道家文化的推崇更使道家的思想大放异彩。日本企业津津乐道的柔性管理充分吸收老子的水式管理方式,日本的各种茶道、柔道、神道、武士道无不是从中国道学演变来的“日本道”。都在追寻顺应一种经典的规律,并且发扬传承。 通过上课与看书,我总结出了老子几个管理思想: (一)、守柔居弱 很多人对于这个的理解是“低调”。我也认同。我记得一句名言:低调做人既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智慧,一种谋略,一种胸襟。 正像道家所讲:不争,无为。老子之所以出关,原因是:“既然狡诈的人我避不了。 那么我就避世吧”纵然自己胸中有万卷书,也不与没用的事情浪费时间。这个观点推论到管理学上面,也有相应的证明。低调——不是简单的领导方法或模式,而是一种领导风格。绝大多数的艰巨问题,往往是那些不引人注目、远离镁光灯的人,通过他们谨慎小心、深思熟虑、小而踏实的行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2003年中国诸多企业CEO们的做事风格和对著名企业的观察来看,企业比以前更理性,更“沉寂”了。张瑞敏、倪润峰们在各大传媒上主动的露面越来越少,而企业练内功的势头越来越猛。 这方面,华为老总任正非是典型的案例。他以不接受媒体采访、不上电视而著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篇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篇

————————————————————————————————作者: ————————————————————————————————日期: ?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1):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但是分。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能够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十分名。说的是能够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一样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能够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那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哀悼短信 ?舆。世故不xx欲如玉,xx如石。这是对上方的申论与例证的总结,说的是所以最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样美丽,像石头那样坚硬。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2):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礼貌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能够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一样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透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老子说过的名言,老子经典语录

老子说过的名言,老子经典语录 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5、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7、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8、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9、天下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10、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1、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3、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14、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 15、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16、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7、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18、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1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0、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21、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2、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2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24、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强与父,留之何用。 25、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26、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27、原生质,质生空,空生时,时生万物。 28、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3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1、将欲取之,必先之。 3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第四章、老子的认识论

第四章、老子的认识论 第四章、老子的认识论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识开始于人的感觉,进而知觉,随后表象产生思维。也就是说,认识是一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然而,老子并不承认认识的这一客观过程,认为思维与感觉是隔裂的,理性与感性是对立的,实践不能获得真知,因此,人的感觉器官无益。他说“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第五十二章)。一个人如果开启用于感知的孔窍器官,让它们发挥各自的功能,去品味和感知周围世界,必然纠缠于世象的纷扰,其结果终身不可挽救。因为现实世界的林林总总,尤其是仁、义等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它们是“道之华,而愚之始”(第三十八章),这些附着在“道”的表面华而不实的虚像,不是现实社会的本质。如果把它们作为认识的目的,只能导致人性的迷惑和愚顽。 那么,作为认识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之根”(第六章)、“万物之宗”(第四章)是包罗万象的宇宙法则,“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第三十九章)。因此,认识的目的在于体悟“道”的奥妙内涵,把握“道”的运作方式。至于天地万物,它们是“道”的派生物,这些派生物与“道”

是母与子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按理说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应该互为反映。然而,万物在“自化”中“化而欲做”(第三十七章),会背离“道”的本性。这样一来,我们看到的世象并非天地万物的本质,反映不了“道”的本性。如果直接认识它们,不仅是舍本求末,甚至造成认知上的混乱。因此,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第五十二章)。这就是说,若想取得真知,就要找到天地万物的本质,什么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呢?老子已经告诉我们,“道”是宇宙的本始,世界的根源,“为天地母”(第二十五章)。所以,在认识的过程里,唯一的任务是“坐进此道”(第六十二章),只要体悟了“道”这个天地之母,那么,作为“其子”的天地和万物,不必再去认识它,便可了然于胸了。老子又说:“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第五十二章)。既然了解了“其子”,还应该返回来守住“其母”。也就是说,我们了解天下万物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个中间环节,最终目的是为了守住“道”的本性不流失。 看来,老子认识的出发点是“道”,落脚点依然是“道”,“道”既是认识的目的,又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然而老子又认为“道”是无法认知的,他说:“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道”不是“万有”中的存在物,也不是现实的具体道理,不能用语 言来表述,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第十四章)。因此,人们要想弄懂它,“开其兑”是无济于事的,只有

老子管理思想

老子思想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哲理宝藏,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研究其思想所起的指导作用,而且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有着很深的挖掘价值,本文将从老子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道”和“法”两个大的影响面来探讨其重大价值,有许多不成熟的见解,望能予以指正。 正文:老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主要思想集中反映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意思是说,明古之理,可治今之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既可参透老子学说,以观察其对现代中国人思想深出的许多固有观念,明了管理思想轨迹;又可从老子智慧的言论中觉悟出许多具体的管理技巧和手法,《道德经》管理思想对企业领导者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老子的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其中的妙语箴言,即使经过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光彩熠熠,至今仍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迪。 企业的成长发展靠的是企业的社会主体——人,因此对人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逐渐被现代企业家所重视。 1、人力资源管理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这里的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事物发展的本原和实质,或说是一种规律。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达之意。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人的管理,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规律的,如果说有的话,那也只能是“以人为本”,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人在社会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行为结果等等都具有一定的不稳定因素,正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正因为这“道”具有的只是一种共性的特征,而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各个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条件、问题不一样,所以没有什么可以生搬硬套的,唯一所能做的也只是正确把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积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借鉴其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失败的教训,结合自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遵循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客观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努力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制高点。

道论之下_庄子的自然观与语言观

收稿日期:2009-02-11 作者简介:靳瑞霞(1979-),女,河南封丘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评论研究。 第25卷第8期2009年8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 Q I U TE ACHERS COLLEGE Vol .25 No .8 August .2009 道论之下:庄子的自然观与语言观 靳 瑞 霞 (河南省社科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 要:庄子的道更加注重道与个体的人的联系,试图发掘出人应有的道性。在发掘道性的过 程中,庄子对自然与语言的存在进行了反思与澄清,指出自然是人走向自由、走向美的必经之途;而 语言是表达“道”的方式。他以独特的言说方式,消解机械的语言,使个体从逻辑语言的遮蔽下解放出来,与天地自然的无限生机整合而进入新的境界。 关键词:庄子;道;自然观;语言观中图分类号:B2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9)08-0022-05 一、庄子的道论 “形而上者谓之道”(《系辞上传》 ),道即哲学中的本体,这在中西哲学中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学对道的理解,有道家的自然之道与儒家的伦理之道之分。早期儒家的伦理之道并不具有本体意义。《论语》一书中,“道”的出现达六十多次,这个“道”字的含义与老子之道完全不同,它大体相当于《系辞上传》中所说的“形而下者”———“器”。孔子对本体的论述严格来说应该是他多次提到的“天”。与老子将天道理解为无意识、无情感、无意志的自然之道相反,孔子将天道理解为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的人化之天。但他没有将它抽象为创生万物的最高实体和事物赖以存在的根据。所以,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实际上是道家之道。与儒家不同,道家不是从社会、伦理的角度展开论述,而是从更加广阔的宇宙的角度来把握人生。人生问题始终是道家哲人尤其是庄子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认识人生、实现人生、展望人生是道家哲人所探寻的中心话题。换言之,人生问题是道家哲人特别是庄子哲学美学思想的主要问题。而道家哲学安身立命的基础,也即他们哲学的本体论范畴“道”,不仅是宇宙世界的本体,也是人生意义与价值的终极根源。 道家之道可上溯至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在老子这里,“道”是一个形而上范畴,是一种实存的世界的始基。他同时又赋予“道”以人生的意义,如在《老子》第八章中这样论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 所恶,故几于‘道’”。而庄子则对这后一层含义做 了继承与发展,有许多新思路和新境界的开显。庄子称得上是老子之后、惠子之前对于人生之终极境域最敏感的思想家。其文《齐物论》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清晰地揭示他所谓的“道境”,也即人生终极境域的文字。此文完全致力于从各个角度(有无、是非、彼我、生死、真伪、异同)剥离出被概念名言框架遮蔽的那非有非无、无可无不可的底蕴,彰显出老子“道”中的玄意。陈鼓应显豁地指出了他比老子“道”之进步处:“老子的‘道’,重客观的意义,庄子的‘道’却从主体透升上去成为一种宇宙精神。庄子把‘道’和人的关系扣得紧紧的,他不像老子那样费心思、费笔墨去证实或说明‘道’的客观实在性,也不使‘道’成为一个高不可攀的挂空概念,他只描述体‘道’后的心灵状态.在庄子,‘道’成为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人生所臻至的最高境界便成为 ‘道’的境界。” [1](P165) 庄子首先是将“道”作为一个实存体来论述的。在《大宗师》中庄子对“道”有这样的描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2](P181) 显然庄子是将“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来看的。“道”是超乎具体的名相的,但又是“有情”、“有信”的,是同人相通的。“道”是世界万物的本体,它亘古不变也不证自明,是天地万物的大本大宗。其

《老子》的十大经典哲理名言

《老子》的十大经典哲理名言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

供了创造力的泉源。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老子》的十大精髓哲理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 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 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 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 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 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 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

苏格拉底美德理念的缺陷

苏格拉底美德理念的缺陷 作为一个哲学的圣徒与痴迷者,苏格拉底饮毒服刑,被后世者看做一个伟大哲学家的殉道之死。使其自认的践行着其美德的理想,他的法庭申辩,虽是失败,却酣畅淋漓的表达了对美德的向往。可是他仅仅勾画出美德的轮廓,呈现到人们的面前时,却不为大多数雅典人接受与认可。 很多时候,苏格拉底寄希望于在诱导与诘问产生一些关于美德的知识,但又很多时候,在结束时他的探究都没有一个最终的结论。在任何时候,他始终认为自己对一切毫无所知,并认为这是神赋予其智慧的结果。抛开政治原因,也正是这些才加速了他的死亡。苏格拉底的伟大在于其孜孜不倦地思考,以广阔的胸怀,可是他内心向往的理想的美德却不为他爱着的雅典人接受,却值得我们深思。美德理念的缺陷。 自己一直这样认为,凡美好的事物不为人接受,很大程度上是自身的不完善以及试图让人接受的方式的错误。因而,我所认为的美德理念的缺陷并不是指美德自身的错误,而是它的自身欠缺,推及者与推及方式等方面的欠缺。“美德分为五种:勇敢、节制、虔敬、智慧、正义。苏格拉底的使命,就是劝说人们通过努力去理解和获取这些品质来照看好他们自己的灵魂。”然而苏格拉底选择接受死刑的审判体现的又是这五种的哪一方面呢?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虔敬,对法律的虔敬。但未必见得。我想这是一种尊重。尊重和虔敬有什么不同?虔敬的对象都有其崇敬的一面,虔敬是一种善行,其本身就有美好的影子。而尊重,却并不显得那那么崇高,而是更中性一些。就此事来看,苏格拉底的审判使不公正的,法是不善良的。“临刑前,苏格拉底的学生克里同来看他,告诉他,朋友们决定帮助他越狱,而且一切已安排妥当,可是苏格拉底却坦然自若,表示不越狱,克里同告诉他,雅典的法律是不公正的,遵守这样的法律简直是迂腐,但仍然无效。苏格拉底还反问:越狱就正当吗?对一个被判有罪的人来说,即使他确信对他的指控是不公正的,逃避法律的制裁难道就正当了?有没有一种服从任何法律的义务?”②苏格拉底的接受,体现着一点,他支持“恶法亦法”,我不认同这是对法律的虔敬,而只能看做是一种尊重吧。关于恶法的性质,也涉及到法的理论,即法的应然与实然,主观与客观。所以我们思考一下,哲学上的知与行,言与行的问题遭遇法的应然与实然,主观与客观,当人们不能将其二者完美的处理,实现一个两全的结局,偏向一种都有其选择的价值与意义。因此说,苏格拉底不改其言,不改其行,接受应然的公正,实然的不公,接受主观错误的判定,客观的正义,是出于一种虔敬还是对内心美德的一种尊重呢。显然是一种尊重。诚然,对美德的这种尊重恰恰也应该算作美德的一种。所以说,美德的涵义不应该只局限于勇敢、节制、虔敬、智慧、正义这五种,也不应该把接受不公的事物全部概括的理解为一种虔敬。 苏格拉底的喜好是交谈与辩论,一位认识他的将军曾说: 无论是谁接近苏格拉底,并和他一起交谈,都会被苏格拉底有意地引向一个论题。随便以任何主题开始,苏格拉底都会引着他在这主题周围不停地绕来绕去,随后他发现自己将不得不对现在和过去的生活做一番说明才可。一旦他陷入了困惑,苏格拉底就会对他进行一番完全彻底的思想审查。④ 苏格拉底总是在试图做这样一份事情,试图发现美德的内容,在发现的过程中告诉人们“真正的智慧是神的财产,而我们这些人的智慧是很少的或是没有价值的。”我想,这两点也是其在雅典人推及其美德理念却不为人接受的原因。苏格拉底追求美德,雅典人也在追求美德,但两者的追求方式也不尽相同。苏格拉底认为去理解美德是拥有他们的必要的前提条件。除非他知道美德是什么,否则一个人不可能是真正有德行的。③苏格拉底一直主张对美德需要有正确的思考,而这也应该是最主要的内容,但他忽视了实践,真正实际地实行。难道和苏格拉底交谈没有获得对美德正确思考的人就一定是一个腐化堕落,阴险恶毒,在道德上从不履行义务的人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苏格拉底把美德始终上升的一个哲学的高度

老子的管理思想

老子的管理思想 读《老子》有三大主线,通读和理解三大主线,能从中发现有益于今的管理思想。《老子》的三大主线是什么是道;与道相对的天下是什么样子;圣人是怎么管理相对的天下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与管理思想的契合: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与企业管理中树立企业理念,共同愿景的锲合;老子关于天下是相对的,充满辨证的关系的思想与企业策略的权变思想的锲合。无为而治思想与企业中人性化的自主管理思想的锲合;弊而新成的思想与提高企业领导者的个人修养和管理艺术思想的锲合。 标签:道真实相对自主管理修养 读《老子》有三大主线,通读和理解三大主线,能从中发现有益于今的管理思想。《老子》的三大主线是①什么是道,②由“道”统帅的天下是什么样子,③圣人是怎么管理天下的。 1 什么是道 1.1 道是绝对真实,绝对不变的,代表真正的唯一老子第一章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大体的意思是:“道”,可以用言语描叙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用名称界定的,就不是恒久的“名”。名称未定之前,那是万物的起源;名称已定之后,那是万物的母体……从上可以看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根基,它是本体,无法用我们世俗的言语来表述出来的。我们人类语言所能表达的事物都是相对真实的。为了了解我们的世界,我们就给每一个事物起个名称,但名称是个概念的东西,是相对的,可以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就像一个地方的地名一样,几千年前是这个名称,沧海桑田,几千年后又变成另外一个名称了。而道则不同。道是绝对不变的,绝对唯一的。它不会因时间地点变化而变化,也不会因言语的变化而变化,就像老子所说的,如果用“道”可以用我们俗世的言语来描叙,那就不是永恒的“道”了。因此“道”是绝对真实,绝对不变的。 1.2 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与企业管理中树立企业理念、共同愿景的锲合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折射出了企业的管理思想。对于一个企业,首要的就要像老子所说的“道”一样,应该建立自己本企业的理念、共同愿景。这个共同愿景就是本企业存在的目的。并且不因时间地点而变化。而且,这个本企业存在的理念、共同愿景能够紧紧团结本企业的员工,并激励他们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共同愿景是指组织成员与组织拥有共同的目标。企业员工所共同持有的意象和景象,是企业所追寻的目标。建立共同愿景是凝聚全体员工最有力的措施。共同愿景是员工们法发自内心的愿景,有强大的驱动力和激励作用,并且能孕育出无限的创造力。因此它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和凝聚力。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其《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书中提出了共同愿景的理念。他说道:共同愿景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愿景是人们

老子道德经精髓

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三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为无为,则无不治。 四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五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六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事善能,动善时。夫唯弗争,故无尤。七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八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九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十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十一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十二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 十三

浅谈老子的自然观

浅谈老子的自然观 老子作为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开创了道家学说,其中的思想即使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发人深省,成为中华民族的智慧源泉。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如何处理人类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了人们迫切关注的问题。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的先贤,老子第一次将“自然”的概念引进了哲学思考当中,了解老子,解读老子的自然观自然也就变得十分有必要了。 在《老子》中,“自然”一共出现了5次,分别见于“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希言,自然。”(二十三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同时,《老子》全书中也通篇贯彻了“自然”的思想。 在历来对老子的解读当中,“自然”的定义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论,这一方面是《老子》成书时间已经过于遥远,在不同时代,不同版本都对《老子》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研究《老子》的出发角度不尽相同,最后得到的答案自然也就千差万别了。在本文中,我们选用了目前较为通行的解读方式,“自然”是指自己如此、从来如此、通常如此、势当如此和自己成就自己,以及与“人为”相对立的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事物的天然本性等意思,即使对宇宙间万事完物原始状态的存在的形而上学的描述。 道法自然 道在老子眼中是万事万物的本源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上无限延展,道不依存于外物,也不受控与外物,这样的基本特性决定了“道”以“自然”为法的必然性,“道法自然”是指道顺应万物的发展变化而不加干涉,以听任万物依其本性而自生、自长、自化、自成为法则,亦即因任万物按照“自己那样”而存在和发展变化,道就是自然发展的规律。 “无为”与“自然” 自然不是简单的万物所具有的的独特性质,也不是以特定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而是一种虚空的状态。想要达到这种状态,并不是通过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而能达到的,老子的表述是:无为,即不带任何主观目的,恬淡朴素的状态。这样的无为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无作为,而是指人的这样一种行为原则和行为方式:按照因循事物特别是人的自然本性及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以道所体现的柔弱的特点和方式加以辅助、引导或变革,或者并不直接作用于客体,只是为其自然的发展变化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关于老子的名言

关于老子的名言 关于老子的名言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坚持你们的梦想,迎接超越自己创造新我的挑战,只有超越自我,你才能发掘你自己;关心那些你本不必操心的事情;投身于这是世界,使你说的话变得有价值,有影响力。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俞敏洪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杜鲁门·卡波特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道德经中的管理思想

道德经中的为政之道 《道德经》开篇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名天地之始;有名,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因此,若此篇能尽论本人欲说之语,则非常道。然欲以常有,观其徼,若真行无为而治之道,则天下万民已德深、福厚,无需引导,而实则非如所想,未得尽善,实需引导,因有此篇。 为政者,作为政府的“道德代理人”,肩负自身道德与公共道德双重德行。为政之道,政者正也,为官之道,官者宝冠盖于双口之上,心正则口正,是非曲直,自有公论,实在无需多言。然而,曲高则和者寡,不向民众传播政治思想,则万民不解其意。厚德者为重,现实中,我们更希望“厚德者众”,但无深厚学术积淀想有深厚德行实为难得,因此圣人提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实在也是未开化时代的不得已之举。于今时今日,民风开化、百家争鸣,不应再行“愚民”之道,而应行流水之道,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下因未尽善,需有德深福厚之人善利万民、疏导众生。而流水如人性,人类不可离水而生,但水多则致大水溏泄之势,淹没生灵。因此,为政之道,当在中庸,不可竭泽而渔,更不可水漫金山,应折中取之。为政者,善利教育使民开化、善利医疗使民性命无忧、善利法律使民依规而行、善利交通使民畅行天下,为政至此,则是顺应天道民意,疏导众生,利于万民了。 良人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而人无完人,处于花花世界,不可强求众人皆精于三长,但若具备其一,则已具良人之德行也。处为政之位,实需良人。 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现世并不需要为政者人人学会道德经,但现实需要为政者“居善地,心善渊”,不然现世报也是时有之事。既然居于富丽的楼阁之内,更要时时刻刻铭记服务民生之道。顺应民意即是顺应自然之势,顺应天道之势。但却也不是卑躬屈膝,顺应氓民之意。毕竟,天下未得尽善,并非尽是善民,因此需要为政者因时而行、因势而行,善于“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善民用善言疏导可使其教化,氓民对其依法而行、依法而惩,可使其心转恶为善。因此,氓民多有出言不逊,诋毁法律之言,而善民则有诋毁不善之人言论。为政者,应惩治氓民之言论,而接纳善民之言论并为善民之恼怒予以解决。

关于老子道德经的论文.

关于老子道德经的论文 姓名郝耀栋 学号201116050233 班级经济111602班 时间2012 5 26 [摘要]:老子的仁义思想是以道”为基础。凡是人类所有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仁”的表现。凡是所有人类价值判定均收敛至社会福利及伦理共识”的适宜性, 皆是义”的表现。老子认为,仁义”是在人类社会的大道不受重视之后,才被突现出来的人为道德规范,因而,从道”来立论,才能论述道德仁义礼的等级与其间之差异。 [关键词]仁义、礼、德 正文极图二段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受周氏的影响,《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也是仁与义。 而另一方面,老子是中国哲学的主根;佛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庄哲学;西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子哲学。辩证法嫁接在中国的辩证法上,皆自老子始。老子的最高原则是道法自然,这是以一本万殊的殊相为着眼点,但并非没有共相(即道。新儒学的主流则是以一本万殊的共相(即道为本,但也并非没有殊相。因而,由老子《道德经》来看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之仁与义,应有其一番新意义。 、仁义的涵意

《说文》指出:仁,亲也,从人二。”段注: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二。”可见仁是指人际的伦理关系。从孔子开始,儒家对仁作了系统阐发,把人的血缘感情作为仁的合理出发点,并运用忠恕之道将血缘感情推广到社会人际关系上去,认为仁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的道德意识形态。仁的性质与作用有双重性,一方面仁爱有差等(属阳,以宗法等级之礼为仁的标准;另一方面,仁学中有重民倾向(属 阴,要求对人民宽惠仁爱,反对暴政虐民。 而义字在《周易》中凡三十九见,全部见于《易传》,其意有四:一为适宜。《周易.乾.文言》说:利者,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周易.需彖》亦说: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匕意已支持笔者新儒学大系统理论中人类的价值判定须收敛至社会福利共识的适宜性观点。二为意义、意思,与本文推论无关。三为道理、正理,与本文推论关系较浅。四为道德规范,常与道、仁、礼连用。 《系辞.上传》说:成性存存(指宇宙万物和反映宇宙万物的易’道义之门。”《系辞. 下传》说:理才正辞,禁民为非曰义。”《说卦传》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序卦. 传》说: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此意显然也可与社会伦理共识及社会福利共识”合流。 依据笔者新儒学大系统理论(即无极而太极,太极的主动性生出天地两仪,天地两仪的主动性生出五行及三才。其后天地人三才的主动性继续维持,是为宇宙社会 的主动系统;天地人三才的阳位、阴位及天地人主动中和力变换为一操作系统;阴阳两仪本身则变换为开放演化互动卦变的被动系统;木火土金水的木位、火位、土位、金位、水位及天地人主动中和力亦变换为一操作系统;木火土金水五行本身则变换为封序循环生克稳定的被动系统。在此阴阳五行的宇宙社会被动系统中,开放中有封序,演化中有循环,互动中有生克,卦变中有稳定;反之亦然。”广而言之,凡是人类活动所有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人的仁”之行为表现,并不只受限于伦理;而人类活动所有价值判定均应收敛至社会福利及伦理共识”的适宜性以作为行为准则,则是人的义”之行为表现。 、以道为基础的仁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