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4有趣的算式练习卷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4有趣的算式练习卷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4有趣的算式练习卷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4有趣的算式练习卷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4有趣的算式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上应该填写().

980÷2490÷2÷2

A.245B.240C.235

2.3.40.小数点后的第30位上的数字是()

A.1B.4C.2D.0

3.3×7=21,33×67=2211,333×667=222111,那么3333×6667=()A.222111B.22221111C.2221111

4.2.0小数部分的第100位数字是()

A.5B.0C.4

5.如果37037×3=111111

37037×6=222222

37037×9=333333,

那么37037×12=( ).

A.444444B.666666C.888888D.999999 6.看算式,发现规律,找出答案.()

3×6=1833×66=2178333×666=2217783333×6666=222177 78 …

=

A.B.C.

二、判断题

7.算式:9×6=54,99×96=9504.

通过这两个算式不用计算就可以得出999×996的积.(____)

8.算式9×6=54,99×96=9504,999×996=995004;通过这三个算式不用计算就可以得出999999×999996=999995000004.(_____)

9.算式:1×8+1=9,12×8+2=98,123×8+3=987;

通过这三个算式不用计算可以得到1234×8+4=9876.(____)

10.找规律(不能用计算器计算):①11×11=121,②111×111=12321,③1111×1111=1234321,那么④11111×11111=123454321.(____)

三、填空题

11.把1

7

化成小数,那么小数点后面第100位上的数字是(___________).

12.99×1=99;

99×2=198;

99×3=297;

99×4=396;

请你观察因数的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直接写出99×7=________;99×9=________.13.先计算,再看看有什么规律.

24×11=________

35×11=________

57×11=________

规律是:________ .

根据上面的规律填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6×11=________;

23×11=________;

37×11=________.

14.先观察前三个算式有什么规律,然后按照规律在括号里填数.

1×9+2=11

12×9+3=111

123×9+4=1111

________×9+________=11111

________×9+________=111111

________×9+________=1111111

15.1×9=9;

12×9=108;

123×9=1107;

1234×9=11106;

123456789×9=________

16.找规律,直接把得数填在横线上.

0×9+8=8;

9×9+7=88;

98×9+6=888;

987×9+5=________;

9876×9+4=________;

________×9+3=888888;

987654×9+2=________;

9876543×________+________=88888888

四、解答题

17.任意选择两个不同的数字(0除外),用它们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用其中的大数减去小数.再重新选择两个不相同的数字,重复上述过程,象这样连续操作五次.在操作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我发现了:________

18.根据

1+2+1=4

1+2+3+2+1=9

1+2+3+4+3+2+1=16

1+2+3+4+5+4+3+2+1=25

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9.280个同学在科技馆参加活动,谁最先参加游戏呢?同学们想了一个好办法,大家排成一排从左至右1、2、1、2、…,报数.报1的同学出列,报2的同学留下并且再重新按1、2、1、2、…,报数,这样依次进行下去,最后报2的这名同学先玩.最先玩的同学是原来280个同学中从左至右的第几个?

20.任意一个三位数,百位数字乘个位数字的积作为下一个数字的百位.百位数字乘十位数的积作为下一个数的十位数字,十位数字乘个位数字的积作为下一个数的十位数

字.在上面每次相乘的过程中,如果积大于9,则将积的个位数与十位数相加,若和仍大于9,则继续相加直到得出一位数.

重复这个过程.

例如,以823开始,运算以上规则依次可得到:832,766,669,999,…

(1)你选择的三位数是什么?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2)换个数试试,你有什么进一步的猜想?

参考答案

1.A

【详解】

对比第一个算式和第二个算式,除数不变,被除数缩小2倍,对比第二个算式和第三个算式,除数不变,被除数也应当缩小2倍,490÷2=245,所以□里应该填245.

故答案为A.

2.B

【解析】

【解答】解:30÷4=7…2,

循环节第二个数字是4,所以小数点后的第30位上的数字就是4.

故选B.

【分析】3.40的循环节是1402,有4位数字,用30除以4,余数是几,就是循环节的第几个数字,没有余数就是循环节的最后一个数字,据此解答.

3.B

【解析】

解:因为3×7=21,33×67=2211,333×667=222111,

所以:

3333×6667=22221111

故选B.

因为3×7=21,33×67=2211,333×667=222111,发现乘积中2的个数及其1的个数都与因数中3的个数相同,据此解答即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前三道题的规律进而总结出:乘积中2的个数及其1的个数都与因数中3的个数相同.

4.A

【解析】

【解答】解:因为2.0的循环节是504,100÷3=33…1,

所以第100个数字是5.

故选A.

【分析】2.0的循环节是504,一个循环节有3个数字,因为100÷3=33…1,余数是1,所以第100个数字是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5.

5.A

【解析】

解:根据规律可知,37037×12=444444

故答案为A

根据前面三题找出计算规律,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依次增加3,积是六位数,每个数字都相同,由此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得数即可.

6.B

【解析】

解:由题意知:1和8是不变的,在1左边2的个数是3的个数减1;

在1和8之间7的个数是6的个数减1;

所以上面算式的结果应是:1前面有19个2,1和8之间有19个7;

故选B.

根据以上算式,可以观察出有这样的规律:1和8是不变的,在1左边2的个数是3的个数减1;在1和8之间7的个数是6的个数减1;可由此进行选择.

7.错误

【分析】

只有从已有的式子中发现规律,才能根据规律推出后面式子的值.

【详解】

通过算式9×6=54和99×96=9504,看不出规律,所以得不出999×996的积.

故答案为错误

8.正确

【详解】

规律:第一个因数依次增加一个数字9,第二个因数6前面依次增加一个数字9,结果是5前面是9,5和4中间是0,9的个数和0的个数等于第二个因数中9的个数.

9.正确

【详解】

规律:第一个数依次1、12、123、1234、12345、...,第二个数字8不变,第三个数字和第一个数字最后一个数字相等,结果是9、98、987、9876、98765、987654、....10.正确

【详解】

由前三组等式可以看出,这三组的积都有一定的规律,有对称性,例如第一组的积以2为中

心,向左向右延伸为1,第二组的积以3为中心,向左向右由2向1延伸.第三组亦然,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第四组的积应该以5为中心,向左向右由4向1延伸,即123454321,所以题目正确

11.8

【详解】

12.693891

【详解】

从这些式子中可以观察到:99和一个一位数相乘,积是将9写在中间,9和这个一位数所得的两位数乘积分别写在9的两边.

13.一个数与11相乘,结果为第一个因数中间加上第一个因数数字之和.若第一个因数之和有进位,就向高位进“1”.;176;253;407

【解析】

先计算算式,然后根据算式和得数,得出规律:一个数与11相乘,结果为第一个因数中间加上第一个因数数字之和(如24×11,得数为:在24中间加上2+4=6,即264;而57×11中,5+7=12,因此结果为627).此题考查了学生在算术中发现规律的能力.

14.1234;5;12345;6;123456;7

【解析】

根据规律可知:

1234×9+5=11111;

12345×9+6=111111;

123456×9+7=1111111.

故答案为1234;5;12345;6;123456;7

观察前面算式,判断出规律,第一个因数数位依次增加一位,第二个因数都是9,加上的数字依次增加1,得数的每位数字都是1,加数决定了得数的数位.

15.1111111101

【详解】

规律:第一个因数依次增加一个比最后一个数字大1的数;第二个因数不变,都是9;第三个数是0前面的数依次添上一个数字1,0后面的数依次减去1.16.88888888898765888888891

【详解】

观察前面算式可以得到规律:从9开始乘起,每次增加一个连续的自然数,与另一个因数9相乘,再依次加上8、7、6、5、……,前面2个因数相乘时的位数有几位,得数中就有几个连续的8,据此解答即可.

17.第一组:这两个数是8和5,那么:

85-58=27,27÷(8-5)=9;

第二组:1和7;

71-17=54,54÷(7-1)=9;

第三组:5和2;

52-25=27,27÷(5-2)=9;

第四组:6和3;

63-36=27,27÷(6-3)=9;

第五组:9和2;

92-29=63,63÷(9-2)=9

规律: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两个数字差的9倍.

【解析】

【详解】

18.第n个式子中间的数为(n+1),结果为(n+1)2

【解析】

解:1+2+1=4

1+2+3+2+1=9

1+2+3+4+3+2+1=16

1+2+3+4+5+4+3+2+1=25

第1个式子中间的数为1+1=2,结果为22;

第2个式子中间的数为2+1=3,结果为32;

第3个式子中间的数为3+1=4,结果为42;

第4个式子中间的数为4+1=5,结果为52;

由此可得:第n个式子中间的数为(n+1),结果为(n+1)2

观察四个算式的左右变化以及上下算式的变化,从中找出算式中中间数与结果的联系,从而得解.解答此题关键是从上下、左右找寻规律.

19.256个

【分析】

因为首先单数离开,也就是剩下的是2n,n为整数即2,4,6,8…,其次剩下的是4n;接着剩下的是8n;接着剩下的是16n;最后剩下256n,即256.

【详解】

2×2×2×2×2×2×2×2=256,所以是从左至右第256个.

答:最先玩的同学是原来280个同学中从左至右的第256个.

20.(1)我选择的三位数是123,依次可得到:326,963,999,999,999…

(2)根据题中规律,总是会得到一个相同的三位数999.

【详解】

通过分析可知运算规律:百位数字乘个位数字的积作为下一个数字的百位.百位数字乘十位数的积作为下一个数的十位数字,十位数字乘个位数字的积作为下一个数的十位数字.在上面每次相乘的过程中,如果积大于9,则将积的个位数与十位数相加,若和仍大于9,则急需相加直到得出一位数,据此解答即可.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数一数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先分级) (1)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 (2)读万级或亿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3)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先分级) (1)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先写亿级再写万级。 (2)写万级或亿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写法写。 (3)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 1、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1)位数不同,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2、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近似数 1、区别精确数与近似数。 2、“四舍五入法”的含义:“四舍”:小于5的省略。“五入”:大于、等于5的进一,就是满五进一。 3、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就要看那一位的下一位,下一位“四舍”或“五入”后,同它右面各位数字一起都改写成“0”。 二单元《线与角》 线的认识 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 3、过两个点能可以画一条直线; 4、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 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5、两点之间线段距离最短。 平移与平行 1、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是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3、平行线的特点:(1)两条直线。(2)两条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4、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CD。 相交与垂直 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画垂线: (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3、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如:OA⊥OB。 4、点到直线的无数条线段中,垂直的线段最短。 旋转与角 1、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认识平角、周角。 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 3、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4、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角的度量 1、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圈刻度、外圈刻度。 3、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有趣的算式总结与练习 北师大版

第十讲有趣的算式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根据算式和得数的特点发现计算规律 在乘加算式中,如果第一个乘数是由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组成的,第二个乘数是9,加上是数比第一个乘数的位数多1,则计算结果由若干个1组成,1的个数与算式中所加的数相同。 知识点二、运用归纳法解决巧算问题 一个数乘11的巧算方法:头尾不变,左右相加放中间,哪两个数想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知识点三、运用图示解决计算问题 一个两位数乘99,可用“去1添补”法巧算:一个两位数乘999,在“去1添补”两个结果中间放1个9。 【典型例题】 类型一、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例1、算一算,认真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1=1 99×99= 11×11= 999×999= 111×111= 9999×9999= 1111×1111= 99999×99999= 11111×11111= 999999×999999= 举一反三: 用计算器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9= 11×99= 111×999= 1111×9999= 11111×99999=

类型二、根据算式和得数的特点发现计算规律 例2、照样子写算式,并找出规律。 1×9+2=11 12×9+3=111 123×9+4=1111 1234×9+5= 12345×9+□= 123456×□+□= 举一反三: 找规律,根据规律快速计算。 (1)1×8+1=()(2)2×5=() 12×8+2=() 22×55=() 123×8+3=() 222×555=() 1234×8+4=() 2222×5555=() 12345×8+5=() 22222×55555=() 123456×8+6=() 222222×555555=() 1234567×8+7=() 12345678×8+8=() 123456789×8+9=() 类型三、运用归纳法解决巧算问题 例3、34×11= 1256×11= 举一反三: 巧算下面各题。 43×11= 54×11= 64×11=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线与角》综合复习

《线与角》线的认识 知识点: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补充知识点:1、画直线。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2、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3、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平移与平行 知识点:1、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3、能够借助实物,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寻找出图中的平行线。补充知识点: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CD。 相交与垂直 知识点: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直:就是直线OA垂直于直线OB,直线OB垂直于直线OA)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2、画垂线:(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补充知识点:1、会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如:OA⊥OB。2、明确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旋转与角 知识点:1、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认识平角、周角。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3、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4、动手画平角、周角。 角的度量 知识点:1、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3、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4.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在每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5.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7.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8.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 一、线 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射线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 线段有端点,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2.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5.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就是他们的距离。 6.相交: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这两条直线叫相交直线。 7.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两条直线相互垂直。两条直线互称为对方的垂线。 8.一条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最新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最新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数一数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先分级) (1)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 (2)读万级或亿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 (3)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先分级) (1)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先写亿级再写万级. (2)写万级或亿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写法写. (3)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 1、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1)位数不同,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2、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近似数 1、区别精确数与近似数. 2、“四舍五入法”的含义:“四舍”:小于5的省略. “五入”:大于、等于5的进一,就是满五进一. 3、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就要看那一位的下一位,下一位“四舍”或“五入”后,同它右面各位数字一起都改写成“0”. 二单元《线与角》 线的认识

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 3、过两个点能可以画一条直线; 4、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 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5、两点之间线段距离最短. 平移与平行 1、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是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3、平行线的特点:(1)两条直线.(2)两条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4、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CD. 相交与垂直 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画垂线: (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3、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如:OA⊥OB. 4、点到直线的无数条线段中,垂直的线段最短. 旋转与角 1、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认识平角、周角. 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 3、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4、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角的度量 1、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圈刻度、外圈刻度. 3、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更大的数1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从个位起,每()个数位是一级。()()()()是个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是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 2、10个十是一(),10个万是()1个亿是()个万。 3、一亿有()个百万,四万九千有()个千。 4、亿位的右面是()位。 5、和100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二、写出7所在的数位和它表示的意义。 1、72000220中的“7”在()位上,表示()。 2、61780000中的“7”在()位上,表示()。 3、1010700中的“7”在()位上,表示()。 三、计算。 9000+800+50+7 80000+4000+20+8 四、想一想,该添几个“0”。 一个数最高位是4,最低位是8. 1、它是一个七位数,中间该添几个0 ? 2、最高位是千万位,中间该添几个0 ? 认识更大的数2 一、填空。 1、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位,这个数的计数单位是(),这个数位的3表示();第九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在这个数位上的3表示()。 2、5个亿、7个3组成的数是()位数,这个数是()。 3、写出一个万位上是8的最大六位数()。 4、三十万零七百这个数含有()级和()级,最高位是()位。个级()位上写7,表示() 二、在○中填“>”“<”或“=”。 38462 ○372300 61230 ○58940 856000 ○860000 99754 ○101010 42万○420000 1万○9820 6538420 ○6583420 100000 ○99999 三、先读下面的数,然后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2005年我国水果的总产量已经达到598400000吨。 2、今年北方图书城一共卖出儿童读物约46830000册。 3、我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有约9600000平方千米。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有趣的算式》教案

有趣的算式。(教材第37~38页)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两步连续运算。 2.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重点: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两步连续运算。 难点:通过大数目的计算,探索与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 课件、计数器等。 1.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32456+781321398401-4296296205÷435= 289500+3276-38467566÷12822522×33133=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操作方法。 2.同桌出题,练习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设计意图:以令人头晕目眩的算式导入课题,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同桌的互相出题考查,培养仔细认真的习惯。使学生必须明白,即使使用计算器计算,也是不能马虎的。】 师:要做好一件事,先要把相关工具准备好,而且还要熟练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下面我们比一比谁使用计算器更熟练。 1.规则:在1到9之间,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数字记在心里,把这个数字在计算器上按9次,然后除以12345678。你只要告诉我结果是多少,我就可以猜出你最喜欢的数字是几。 2.学生算,教师猜。 3.请学生猜。 观察:111111111÷12345678,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把算式写出来,观察并交流汇报。 小结:计算的结果是你喜欢的数字的9倍,只要用这个结果除以9就可以猜到你喜欢的数字是几了。

4.探索规律。 师:数学中很多好玩的游戏,都是运用了奇妙的数学规律。看你能顺利闯到第几关。 第一关: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例1) 1×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学生小组交流,并展示汇报。 找出规律,说出111111111×111111111的结果是多少。 第二关: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例2) 99×99= 999×999= 9999×9999= 不用计算,你能知道下面算式的结果是多少吗? 99999×99999= 999999×999999= (1)找出规律,直接写得数。 (2)按规律接着编题,并写出答案。 第三关:观察下面的算式和得数分别有什么特点,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用计算器验证结果。(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例3) 1×9+2=11 12×9+3=111 123×9+4=1111 ,在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归纳算式的特点,提高学习的兴趣。】 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感受?与同伴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交流与运算,归纳算式与结果之间存在的规律,达到不用运算就能写出正确答案的效果。】 有趣的算式 探索规律 A类 1. 用计算器计算。

(完整版)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4.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在每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5.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7.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8.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

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 一、线 1.直线、射线、线段: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线段没有端点,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2.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5.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就是他们的距离。 6.相交: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这两条直线叫相交直线。 7.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两条直线相互垂直。两条直线互称为对方的垂线。 8.一条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9.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最短,它的长度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10.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线是另一条线的垂线,这时两条直线的交点叫作垂足。 二、角 11.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围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12.当角的两边旋转成一条直线时,这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当角的两边经过旋转重合时,这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3.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两条直直的边,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张口越 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14.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15.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16.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17.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附加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附加题测评 1,﹣13℃与﹣3℃相比,()温度高,高了()℃。 2,玲玲在教室的第6列第2行,她的位置可以表示为()。3,下面()所在的位置与(4,4)所在的位置距离最近。 A,(3,4) B,(5,4) C,(4,8) 4,某校四年级学生一次期中考试中数学成绩如下:90分、82分、87分、79分、87分,求出它们的平均成绩,以“平均成绩”为基数,用正数、负数表示出每名同学的成绩与平均成绩的差。 5,笑笑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3写成了37,结果得到的商是128还余9,正确的商是()。 6,208×14-8×14=() 7,有白棋和黑棋共1200颗,按照下图的规律从左往右排成一行,其中黑棋有()个,白棋有()个。 ○●○●●○●●●○●○●●○●●●○●○●●○●●●……8,张老师将54张图片分给10个人,有的人分到了5张,有的人分到了7张,正好分完,分到5张的有()人,分到7张的有()人。 9,速算与巧算

(1)3200÷25÷4 (2)1999+999×999 10,小青把1,2,3,4,……97,98,99,100,101放在一起,顺次排成一个多位数,123456……99100101,这个大数是几位数? 11,1支圆珠笔和4支钢笔共51元,而4支圆珠笔和1支钢笔共24元。钢笔每支()元。 12,一列火车刚通过一条长1140米的桥梁(车头上桥直至车尾离开桥)用了50秒;又以相同的速度穿越长1980米的隧道用了80秒。这列火车全长()米。 13,四(5)班有学生45人。其中有28人学习钢琴,有35人学习围棋,有37人学习书法,有40人学习游泳。这个班至少有()人以上四项同学都学了。 14,请比较温度高低:-12℃○-21℃ 15,一个五位数的近似数约是8万,这个五位数最大是(),最小是()。 16,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3次,得到的角是()度。 17,用简便方法计算。 700÷25 99×83 23×63+23×28+330

北师大四年级上数学教学总结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紧张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为了更好的开展下学期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成绩,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生掌握情况 本学期圆满完成了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基本掌握各单元的教学目标。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始终按照数学学科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始终以一个新教师的身份要求自己,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切实做好一切教学常规工作,尤其是在备、讲、批、辅等方面,兢兢业业,从不敷衍了事,并坚持做好培育工作,每期常规检查都得到肯定。 1、针对学生的差异和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了各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2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把难点分到各个层次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本学期我对学生注重加强了思想教育,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我检查的能力。 4、加强了对学差生的辅导,使本学期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知识、技能,他们的学习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5、使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在教学中重点做到精讲多练,重视运用

教具、学具。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6、通过练习课的精心设计,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所以我认真上好练习课,讲究练习方式,提高练习效率。 7、注重专题研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教研活动,认真组织好练习和复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8、重视了与家庭教育相配合,通过家长会、或与家长通电话等不同方式,与家长密切联系,对个别学生的教育着重放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上,使他们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9、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生习惯,针对这一方面,本学期重点抓了学生,每做一件事情,每做一道题,要求学生要有耐心,培养了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的好习惯。 10、通过一些活动,统计、数据等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使学生有了为祖国为中华民族努力学习的精神。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1、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完不成。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反映问题慢,基础太差或学生家庭的不配合,造成了学习差。 3、班级发展不平衡,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4、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育优秀和帮助差生做得不够扎实。

最全面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完整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班级:姓名: 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数一数 知识点: 1、十进制数位顺序表 数亿级万级个级 级 数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位亿亿亿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计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数亿亿亿万万万 单 位 (1)数位顺序表有数级、数位、计数单位三部分组成。 (2)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例如:129 中的9 的计数单位是有一(个),所占的数位是个位。 (3)认识数级 我国的计数单位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 (4)拓展提高 三位分节法:国际习惯读、写多位数时,为容易辨清数位,从个位起向左数,每三位 作为一节,节与节之间空半个数字的位置,也可以用分节符号“,”把他们分隔开来。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总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要看他 们之间有几个间隔,有几个间隔进率就是几个10 相乘。 警示误区: 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一定要说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3、能力提升例题: (1)计算(156789+567891+678915+789156+891567+91568÷)9 (特点六个加数数位相同,各数位出现的数字相同,都是156789,1 +5 +6+7+8+9=36 。加数的和可以转变成36 个十万,36 个万,36 个千,36 个10 ,36 个1) (2)简便方法计算 (1234567+2345671+3456712+4567123+5671234+6712345+7654321)÷7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知识点: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先分级),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如:1382|0000(一千三百八十万)个级 4 个0 不读 1001|0000(一千零一万)中间读一个0,个级4 个0 不读。 707|0100(七百零七万零一百) 12|9533|0000(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 拓展提高: “0”在“首级”或“级中”就读出来;“0”在“尾级”就不读出来。 例如:2|0102|0850 读作二亿零一百零二万零八百五十。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例如:六百七十八万写作6780000. 四十四万写作440000. 七百万八千四百7008400 七百零四万零五十写作7040050 (读一个0 不一定只写一个0) 知识记忆:大数读写并不难,数位顺序想在前。 四位一级要牢记,读零写0 是关键。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

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 一、线 1.直线、射线、线段: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线段没有端点,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2.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5.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就是他们的距离。 6.相交: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这两条直线叫相交直线。 7.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两条直线相互垂直。两条直线互称为对方的垂线。 8.一条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9.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最短,它的长度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10.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线是另一条线的垂线,这时两条直线的交点叫作垂足。 二、角 11.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围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12.当角的两边旋转成一条直线时,这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当角的两边经过旋转重合时,这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3.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两条直直的边,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张口越 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14.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15.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16.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17.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附答案)

教材过关卷(1单元)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0分) 1.写出下列每个数相邻的两个数。()、四千六百、() ()、五百九十、() 2.从个位起,向左数第()位是千位,第七位是()位,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3.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4.3207850009是()位数,“3”在()位上,表示(),“2”在()位上,表示(),“9”在()位上,表 示()。 5.找规律,填一填。 38070,38570,(),39570 6.最大的六位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万。 7.18K3096≈180万,K中应该填();51K096≈51万,K中最大填()。 二、我会选。(每空3分,共21分) 1.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3万,这个数不可能是()。

A.35004 B.26412 C.34100 2.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是()。 A.计数单位 B.数位 C.位数 3.“一辆自行车售价619元,大约是600元”,这个近似数是四舍五入到()位得到的。 A.个B.百C.千 4.由7个千万、4个百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A.70000409 B.700000409 C.7000409 5.三百二十亿零八十,写这个数时一共要写()个0。 A.7 B.8 C.9 6.下面画线的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精确数?将序号填在相

应的括号里。 ①一般成年人有206块骨头。 ②一个人的血管总长约是96000000米。 ③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④现在是12时整。 近似数:( ); 精确数:( )。 三、我会辨。(每题2分,共12分) 1.一亿中有10个一千万或100个一百万。()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只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3.770000左起第一个7和第二个7的值相差630000。() 4.读70707000时要读2个零。() 5.最接近一亿的数是九千万。 () 6.12794945≈1297万。 () 四、我会读写。(每空3分,共12分)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第课时: [教学内容] 数一数(第2-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大数 创设生活中的银行工作人员数钱的情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出示1张100元人民币,让学生说出面值。如果有10张、100张百元人民币是多少元? 银行工作人员数钱时把100张百元人民币扎成一叠,是多少元? 二、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 1、认识“十万” 一万一万地数,数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在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边数边拨计数器,以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当学生数到9万时,问:再加1万是多少?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交流,引出“十万”这个计数单位。 2、认识“百万”,“千万”,“亿” 通过一些数数推理认识“百万”,“千万”,“亿”。 一辆轿车卖10万元,那么2辆、3辆、……10辆多少元?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百万是多少? 在学生认识“亿”这个计数单位时,可让学生充分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

是多少时,可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各种命名中,老师引出“亿”这个计数单位。 3、认识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与应用 1、练一练第1、2题: 第1题通过拨一拨、说一说的对应活动,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的计数单位。 第2题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认识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关系,巩固对大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十进制数的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 2、练一练第 3、4题: 这两题首先要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生数到“满十进一”时,老师可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借助使用计数器试一试。 四、作业: 练一练5、6题。收集5-10个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第课时: [教学内容] 人口普查(第5-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教学过程]

(完整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4、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5、多位数的改写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6、求近似数(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 1、线的认识 (1)直线、射线、线段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线段: 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 或线段BA。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2)点与线的关系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2、平移与平行 (1)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①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②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③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3)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CD。 3、相交与垂直 (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直:就是直线OA垂直于直线OB,直线OB垂直于直线OA)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作者:佚名资料来源:网络点击数:3998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文章来源 莲山课件w w w.5 Y k https://www.doczj.com/doc/0e14118432.html,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数一数 知识点: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知识点: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 知识点: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森林面积(求近似数) 知识点: 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首先确定要精确到哪一位(即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先找到这一位数,并在其下方点一点做上标记,要舍还是入,要看这一位数的后一位数,如果后一位数是0,1,2,3,4则是四舍,如果是5,6,7,8,9则是五入的情况,则必须把做标记的数+1,不管是舍还是入,做记号的数的后面有几位数就都用0去代替他们。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 二单元《线与角》 线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有趣的算式》参考教案

有趣的算式 教学内容: 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课文第40、41页的“探索发现(一)”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学具准备电子计算器。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培优辅差: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数学运算中,有很多有趣的算式。,这一节课教师要带你去探索算式背后的规律,你愿意去吗?请带上你的计算器,让我们地起出发。 板书: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第一关:奇妙的宝塔。 (1)实物投影呈现:1×1,11×11,111×111三个算式与答案。 (2)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的答案有什么特点,它们与算式的两个因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3)讨论:1111×1111的结果。 (4)反馈讨论的结果时,重点是让学生说一说写出结果的依据是什么,教师结合算式说明。 1111×1111=1234321 (5)依据规律填得数。 11111×11111=123454321 111111×111111=12345654321 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

2、第二关:奇怪的142857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142857分别乘1、2、3、4 (2)反馈计算结果。 142857×1=142857 142857×3=428571 142857×2=285714 142857×4=571428 (3)观察积的结果特点及与因数的关系。 (4)根据发现规律,写出“乘以5、6”的得数。 142857×5=714285 142857×4=857142 3、第三关:神奇的9。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99×99=9801 999×999=998001 (2)猜一猜:9999×9999的结果。 学生根据以上两个算式,猜测规律得出: 9999×9999=99980001 (3)了现规律并归纳: (4)根据规律,直接写出以下算式的得数。 99999×99999 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 4、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 (1)板书呈现0-9十个数字。 教师:请你在这十个数字中,选出4个你喜欢数字。 (3)老师也选取了4个数字:6、1、7、4。 (4)“卖关子”。 教师:你到底是好孩子呢,还是坏孩子,老师可以从你选的4 来,你相信吗? 学生A:不相信! 学生B:老师怎么讲迷信呢。 学生C:感到迷惑。 (5)运算规则。 规则:将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 如:1,2,5,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