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章末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章末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章末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章末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章末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章末综合测评(一)

(用时: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摩擦力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一定做负功

B.静摩擦力起着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一定不做功

C.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一定都做负功

D.滑动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

【解析】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而且摩擦力对物体既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综上所述,只有D正确.【答案】 D

2.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用力F=300 N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40 m,人对足球做功1 200 J

B.人用力推物体,但物体未被推动,人对物体做功为零

C.物体竖直上升时,重力不做功

D.只有恒力才能做功,变力不能做功

【解析】球在空中飞行40 m不是人踢足球的力的位移,A错;物体没有被推动,位移为零,人对物体做功为零,B对;物体竖直上升时,重力做负功,C错;任何力都有可能做功,D错.

【答案】 B

3.有关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的功率越大,做的功就越多B.功率不同的机械,做的功可能相等C.机械做功的时间越少,功率就越大D.机械的功率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

【解析】由P=W

t可得W=Pt,做功的多少由功率和做功的时间两个量决

定,功率大的机械做的功不一定多,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只有做功时间没有对应时间内的功,无法比较功率,选项C错误;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选项D错误.

【答案】 B

4.一辆汽车以功率P1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若驾驶员突然减小油门,使汽车的功率减小为P2并继续行驶.若整个过程中阻力恒定不变,此后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将()

A.保持不变

B.不断减小

C.突然减小,再增大,后保持不变

D.突然增大,再减小,后保持不变

【解析】由P1=F v知,当汽车以功率P1匀速行驶时,F=f,加速度a=0.若突然减小油门,汽车的功率由P1减小到P2,则F突然减小.整个过程中阻力f恒定不变,即F

【答案】 C

5.质量为1 kg的物体从足够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开始下落1 s末重力的功率是()

A.100 W B.50 W

C.200 W D.150 W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从开始下落1 s时的瞬时速度为v=gt=10 m/s,则根据公式P=F v可知,此时重力的功率为P=mg v=100 W,选项A 正确,其他选项均错误.

【答案】 A

6.某机械的效率是80%,它对外做了1 000 J的有用功,这台机械消耗的能量是()

A.1 000 J B.800 J

C.1 200 J D.1 250 J

【解析】由η=W有用

W总

可得,该机械消耗的总能量

W总=W有用

η=

1 000

0.80J=1 250 J,故D正确.

【答案】 D

7.如图1所示,三个固定的斜面底边长度都相等,斜面倾角分别为30°、45°、60°,斜面的表面情况都一样.完全相同的物体(可视为质点)A、B、C分别从三个斜面的顶部滑到底部的过程中()

图1

A.物体A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最多

B.物体B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最多

C.物体C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最多

D.三个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一样多

【解析】设斜面底边长为d,则斜面长l=

d

cos θ,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μmg cos θ,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fl=μmg cos θ·d

cos θ=μmgd,故三个物体克

服摩擦力做功一样多,D正确.

【答案】 D

8.如图2所示,重物P放在粗糙的水平板OM上,当水平板绕O端缓慢抬高,在重物P开始滑动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

A.P受到的支持力不做功

B.P受到的支持力做正功

C.P受到的摩擦力不做功

D.P受到的摩擦力做负功

【解析】摩擦力时刻与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支持力时刻与运动方向相同,做正功,故选B、C.

【答案】BC

9.一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设该物体在t0和2t0时刻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是s1和s2,速度分别是v1和v2,合外力从开始至t0时刻做的功是W1,从t0至2t0时刻做的功是W2,则()

图3

A.s2=5s1v2=3v1

B.s1=9s2v2=5v1

C.s2=5s1W2=8W1

D.v2=3v1W2=9W1

【解析】 由题意和图象可知,在开始至t 0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F 0m ,t 0时刻

的速度为v 1=a 1t 0=F 0t 0m ,位移为s 1=12a 1t 20=F 0t 202m ,外力做功W 1=F 0s 1=F 20t 202m ;从

t 0至2t 0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2F 0m ,2t 0时刻的速度为v 2=v 1+a 2t 0=3F 0t 0m ,此阶段

的位移为s 2′=v 1t 0+12a 2t 20=2F 0t 20m ,故2t 0时刻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s 2=5F 0t 202m ,外

力做功W 2=2F 0s 2′=4F 20t 20m ,综合上述可知s 2=5s 1,v 2=3v 1,W 2=8W 1,故A 、

C 正确.

【答案】 AC

10.在平直路面上运动的汽车的额定功率为50 kW ,若其总质量为2.5 t ,在水平路面上所受的阻力为5×103 N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所能提供的最大牵引力为5×103 N

B .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10 m/s

C .汽车以0.5 m/s 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的最长时间为20 s

D .汽车以0.5 m/s 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的最长时间为16 s

【解析】 当汽车速度达到最大时,牵引力最小F =f ,故选项A 错误;由

P =F v 得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 max =P f =50×103

5×103

m/s =10 m/s ,选项B 正确;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a 做匀加速运动,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 ,则有P v -f =ma ,

解得v =P f +ma =50×1035×103+2.5×103×0.5m/s =8 m/s.由v =at 得,这一过程维持的时间t =v a =80.5 s =16 s ,选项D 正确.

【答案】 BD

二、计算题(共3小题,共40分)

11.(12分)质量为5 kg 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现对物体施以水平方向的恒定拉力,1 s 末将拉力撤去,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4所示,试求:

图4

(1)滑动摩擦力在0~3 s 内做的功;

(2)拉力在1 s 末的功率.

【解析】 (1)根据v -t 图象知,撤去拉力后物体加速度大小:

a 2=Δv Δt =6 m/s 2

撤去拉力后,物体只受摩擦力,则

f =ma 2=30 N

物体在3 s 内的位移

s =3×122 m =18 m

摩擦力做的功为:

W f =-fs =-540 J.

(2)撤去拉力F 之前,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F -f =ma 1

根据v -t 图象知,第1 s 内加速度:

a 1=Δv Δt =12 m/s 2

由瞬时功率公式得:

P =F v =1 080 W.

【答案】 (1)-540 J (2)1 080 W

12.(12分)上海世博会期间,新能源汽车成为园区的主要交通工具,其中有几百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氢在发动机内燃烧过程中,只会排出水蒸气而无其他废气排出,因此不会产生温室效应.有一辆氢燃料电池汽车重6 t ,阻力是车重的

0.05倍,最大输出功率为60 kW,求:

(1)车以a=0.5 m/s2从静止匀加速起动,能有多长时间维持匀加速运动?

(2)最大行驶速度为多少?

【解析】(1)设车匀加速起动时间为t,则有

F-f=ma ①

P=F v′②

v′=at ③

由①②③解得t=

P ma2+fa

解得t=20 s.

(2)当速度继续增大时,F减小,a减小.当F=f时a=0,速度最大,

所以v=P

f=20 m/s.

【答案】(1)20 s(2)20 m/s

13.(16分)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P=60 kW,若其总质量为m=5 t,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所受阻力恒为f=5.0×103 N,则:

(1)汽车保持恒定功率起动时,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 max;

(2)若汽车以a=0.5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解析】汽车在运动中所受的阻力大小为:

f=5.0×103 N.

(1)汽车保持恒定功率起动时,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

当a=0时速度最大,所以,此时汽车的牵引力为

F1=f=5.0×103 N

则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v max=P

F1=

6×104

5.0×103

m/s=12 m/s.

(2)当汽车以恒定加速度a=0.5 m/s2匀加速运动时,汽车的牵引力为F4,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4-f=ma

F4=f+ma=5.0×103 N+5×103×0.5 N

=7.5×103 N

汽车匀加速运动时,其功率逐渐增大,当功率增大到等于额定功率时,匀加速运动结束,此时汽车的速度为

v t=P

F4=

6×104

7.5×103

m/s=8 m/s

则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t=v t

a=

8

0.5s=16 s.

【答案】(1)12 m/s(2)16 s

章末综合测评(二)

(用时: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P放在光滑的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同时用力F向右推斜面体,使P与斜面体保持相对静止.在前进水平位移为s的过程中,斜面体对P做功为()

图1

A.Fs B.1

2mg sin θ·s

C.mg cos θ·s D.mg tan θ·s

【解析】斜面对P的作用力垂直于斜面,其竖直分量为mg,所以水平分量为mg tan θ,做功为水平分量的力乘以水平位移.

【答案】 D

2.一小石子从高为10 m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经一段时间后小石子的动能恰等于它的重力势能(以地面为参考平面),g取10 m/s2,则该时刻小石子的速度大小为()

A.5 m/s B.10 m/s

C.15 m/s D.20 m/s

【解析】设小石子的动能等于它的重力势能时速度为v,根据机械能守恒

定律得mgh=mgh′+1

2m v

2

由题意知mgh′=1

2m v

2,所以mgh=m v2

故v=gh=10 m/s,B正确.

【答案】 B

3.质量为2 t的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功率为30 kW,在水平公路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 m/s,当汽车的速度为10 m/s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0.5 m/s2B.1 m/s2

C.1.5 m/s2D.2 m/s2

【解析】当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即牵引力等于阻力时,则有P=F v=f v m

f=P

v m=

30×103

15N=2×10

3 N

当v=10 m/s时,F=P

v=

30×103

10N=3×10

3 N

所以a=F-f

m=

3×103-2×103

2×103

m/s2=0.5 m/s2.

【答案】 A

4.在光滑的地板上,用水平拉力分别使两个物块由静止获得相同的动能,那么可以肯定()

A.水平拉力相等

B.两物块质量相等

C.两物块速度变化相等

D.水平拉力对两物块做功相等

【解析】两物块动能的改变量相等,根据动能定理可知,水平力对两物块做的功相等,选项D正确,其他选项均不能肯定.

【答案】 D

5.如图2所示,某段滑雪雪道倾角为30°,总质量为m(包括雪具在内)的滑

雪运动员从距底端高为h处的雪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为1

3g.在他

从上向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运动员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运动员获得的动能为1

3mgh

C.运动员克服摩擦力做功为2

3mgh

D.下滑过程中系统减少的机械能为1

3mgh

【解析】运动员的加速度为1

3g,沿斜面:

1

2mg-f=m·

1

3g,f=

1

6mg,W f=

1

6

mg·2h=1

3mgh,所以A、C项错误,D项正确;E k=mgh-

1

3mgh=

2

3mgh,B项错

误.

【答案】 D

6.质量为m的物体由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顶端匀速滑到斜面底端,斜面倾角为θ,物体下滑速度为v,如图3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

A.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mg v sin θ

B.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mg v

C.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为mg v sin θ

D.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为mg v

【解析】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说明沿斜面方向的摩擦力f=mg sin θ,根据功率公式P=F v cos α(式中α是F与v的夹角),则重力的功率P G=mg v cos(90°-θ)=mg v sin θ,A对,B错;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P f=f·v=mg v sin θ,C 对,D错.

【答案】AC

7.如图4是安装在列车车厢之间的摩擦缓冲器结构图,图中①和②为楔块,③和④为垫板,楔块与弹簧盒、垫板间均有摩擦,在车厢相互撞击使弹簧压缩的过程中()

图4

A .缓冲器的机械能守恒

B .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

C .垫板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和内能

D .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解析】 在弹簧压缩过程中,由于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因此机械能不守恒,选项A 错,B 对;垫板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和内能,选项C 对,D 错.

【答案】 BC

8.如图5所示,传送带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传送带以速度v 匀速运动,在传送带底端无初速地放置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当物体上升高度为h 时,物体已经相对传送带静止,在这个过程中对物体分析正确的是( )

图5

A .动能增加mgh

B .动能增加12m v 2

C .机械能增加mgh -12m v 2

D .重力势能增加mgh

【解析】 当物体相对传送带静止时,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物

体的动能增加了12

m v 2,选项A 错误,B 正确;物体升高了h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选项D 正确;在该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mgh +12m v 2,选项C

错误.

【答案】 BD

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8分)

9.(8分)使用如图6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打出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乙中O是打出的第一个点迹,A、B、C、D、E、F、…是依次打出的点迹,量出OE间的距离为l,DF间的距离为s,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是T=0.02 s.

图6

(1)上述物理量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关系式________,即验证了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

(2)如果发现图乙中OA距离大约是4 mm,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上述的各物理量间满足的关系式可能是________.

【解析】(1)由纸带上数据v E=

s

2T,则E k=

1

2m v

2

E

=1

2m

s2

4T2

E p=mgl,故关系式为gl=

s2 8T2.

(2)若OA=4 mm,则O点不是重物开始下落打出的点.说明是先释放纸带,

后接通电源,故得到的关系式为mgl<1

2m v

2

E

,即gl<

s2

8T2.

【答案】(1)gl=s2

8T2(2)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gl<

s2 8T2

10.(10分)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

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

图7

①摆好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

②将质量为200 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

③在质量为10 g、30 g、50 g的三种钩码中,他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 g的钩码挂在拉线P上.

④释放小车,打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1)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较为满意的一条,经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

①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为40.0 cm.②打下第N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1.00 m/s.

该同学将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算出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__J,小车动能的增量为________J.

(2)此次实验探究结果,他没能得到“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显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忽视了各种产生误差的因素.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操作过程帮助分析一下,造成较大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至少说出两种可能):________.

【解析】(1)拉力对小车做的功

W=mg·s=0.196 N.

小车动能的增量

ΔE k=1

2M v

2=0.1 J.

(2)①小车的质量不是远大于钩码质量;

②没有平衡摩擦力;

③操作错误,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答案】(1)0.1960.1

(2)①小车质量没有远大于钩码质量;②没有平衡摩擦力;③错误操作:先放小车,后开电源

三、计算题(共2小题,共34分)

11. (16分)在世界锦标赛中,冰壶运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冰壶在水平冰面上的一次滑行可简化为如下过程:如图8所示,运动员将静止于O点的冰壶(视为质点)沿直线OO′推到A点放手,此后冰壶沿AO′滑行,最后停于C点.已知冰面与各冰壶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冰壶质量为m,AC=L,CO′=r,重力加速度为g.

图8

(1)求冰壶在A点的速率;

(2)若将BO′段冰面与冰壶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为0.8μ,原只能滑到C点的冰壶能停于O′点,求A点与B点之间的距离.

【解析】(1)从A到C,由动能定理有

-μmgL=0-1

2m v

2

A

得v A=2μgL.

(2)从A到O′,由动能定理有

-μmgs-0.8μmg(L+r-s)=0-1

2m v

2

A

得s=L-4r.

【答案】(1)2μgL(2)L-4r

12.(18分)如图9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A点以速度v0沿斜面上滑,由于μmg cos θ

图9

【解析】设物体m从A点到最高点的位移为s,对此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 sin θ+μmg cos θ)·s=0-1

2m v

2

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 sin θ·s AB-μmg cos θ·(2s+s AB)=0

由以上两式联立得s AB=

μv20cos θ

g(sin2θ-μ2cos2θ)

.

【答案】

μv20cos θ

g(sin2θ-μ2cos2θ)

章末综合测评(三) (用时: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游泳运动员以恒定的速率垂直于河岸渡河,当水速突然变大时,对运动员渡河时间和经历的路程产生的影响是()

A.路程变大,时间延长

B.路程变大,时间缩短

C.路程变大,时间不变

D.路程和时间均不变

【解析】运动员渡河可以看成是两个运动的合运动:垂直河岸的运动和沿河岸的运动.运动员以恒定的速率垂直河岸渡河,在垂直河岸方向的分速度恒定,

由分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可知,渡河时间不变;但是水速变大,沿河岸方向的运动速度变大,因时间不变,则沿河岸方向的分位移变大,总路程变大,故选项C 正确.

【答案】 C

2.如图1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以速度v 匀速向右运动到如图所示位置时,物体P 的速度为( )

图1

A .v

B .v cos θ

C.v cos θ D .v cos 2 θ

【解析】 如图所示,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将小车的速度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分解,沿绳子方向的速度等于P 的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v P =v cos θ,故B 正确,A 、C 、D 错误.

【答案】 B

3.将一小球以初速度v 从地面竖直上抛后,经过4 s 小球离地面高度为6 m ,若要使小球竖直上抛后经2 s 到达相同高度,g 取10 m/s 2.不计阻力,则初速度v 0应( )

A .大于v

B .小于v

C .等于v

D .无法确定

【解析】 由公式h =v 0t -12gt 2得4 s 时,初速度v =21.5 m/s,2 s 时初速度

v 0=13 m/s ,故选B.

【答案】 B

4.弹道导弹是指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轨道飞行,关闭发动机后按自由抛体轨迹飞行的导弹,如图2所示.若关闭发动机时导弹的速度是水平的,不计空气阻力,则导弹从此时起水平方向的位移()

图2

A.只由水平速度决定

B.只由离地高度决定

C.由水平速度、离地高度共同决定

D.与水平速度、离地高度都没有关系

【解析】不计空气阻力,关闭发动机后导弹水平方向的位移x=v0t=

v02h

g,可以看出水平位移由水平速度、离地高度共同决定,选项C正确.【答案】 C

5.质量为2 kg的质点在xOy平面内做曲线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

方向的位移图象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

A.质点的初速度为4 m/s

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 N

C.质点在2 s内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D.2 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 m/s

【解析】由质点沿x方向的速度图象可知,在x方向的加速度a x=6-3

2m/s

2

=1.5 m/s2,故质点沿x方向受到的合力F x=ma x=3 N;由质点沿y方向的位移图象可知,在y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y=4 m/s,质点沿y方向受到的合力F y=0.因此质点的初速度v0=v2x+v2y=32+42m/s=5 m/s,A错误.受到

的合外力F合=F x=3 N,B正确.显然,质点初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不共线,质点做曲线运动,C错误.2 s末质点的速度v=62+42m/s=213 m/s,D错误.【答案】 B

6.如图4所示,某人向对面的山坡上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等的石块,分别落到A、B两处.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到B处的石块()

图4

A.初速度大,运动时间短

B.初速度大,运动时间长

C.初速度小,运动时间短

D.初速度小,运动时间长

【解析】由于B点在A点的右侧,说明水平方向上B点的距离更远,而B 点距抛出点竖直方向上的距离较小,故运动时间较短,二者综合说明落在B点的石块的初速度较大,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 A

7.如图5所示,P是水平面上的圆弧凹槽,从高台边B点以某速度v0水平飞出的小球,恰能从固定在某位置的凹槽的圆弧轨道的左端A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轨道.O是圆弧的圆心,θ1是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2是B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则()

图5

A.tan θ2

tan θ1=2 B.tan θ1tan θ2=2

C.

1

tan θ1tan θ2=2 D.

tan θ1

tan θ2=2

【解析】 由题意知:tan θ1=v y v 0=gt v 0,tan θ2=x y =v 0t 12

gt 2=2v 0gt .由以上两式得:tan θ1tan θ2=2,故B 项正确.

【答案】 B

8.如图6所示,相距l 的两小球A 、B 位于同一高度h (l ,h 均为定值).将A 向B 水平抛出的同时,B 自由下落.A 、B 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则

( )

图6

A .A 、

B 在第一次落地前能否相碰,取决于A 的初速度

B .A 、B 在第一次落地前若不碰,此后就不会相碰

C .A 、B 不可能运动到最高处相碰

D .A 、B 一定能相碰

【解析】 A 的竖直分运动也是自由落体运动,故与B 的高度始终相同.A 、B 若能在第一次落地前相碰,必须满足v ·t >l ,t =2h

g ,即取决于A 的初速度,

故A 正确.若A 、B 在第一次落地前未碰,则由于A 、B 反弹后的竖直分运动仍然相同,且A 的水平分速度不变,所以A 、B 一定能相碰,而且在B 运动的任意位置均可能相碰,故B 、C 项均错误,D 项正确.

【答案】 AD

9.如图7所示,一小球以初速度v 0沿水平方向射出,恰好垂直地射到一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并立即反方向弹回.已知反弹速度的大小是入射速度大

小的3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1.5多用电表 预习学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无答案)

11.5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预习目标】 1、认识多用电表的组成及各功能区的作用。 2、学会操作和使用多用电表,知道多用电表的使用规则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3、学会应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 【使用说明】 1.先阅读课本内容,理解课本基础知识,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完成教材助读设置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再研读教材或者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填在疑惑卡上。 2.自主阅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实验探究 【学习目标】 1、认识多用电表的组成及各功能区的作用。 2、学会操作和使用多用电表,知道多用电表的使用规则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3、学会应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 一、认识多用电表 二、使用多用电表

1、测量小灯泡的电压 将电压表___________在待测电路两端。量程应___________小灯泡两端电压的估计值。___________接高电势, ___________接低电势。读数时先看___________再看___________ 2、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将电流表___________在待测电路中。量程应___________通过小灯泡电流的估计值。电流应从___________流入电表。读数时先看___________再看___________ 3、测量电阻 待测电阻与别的元件断开,将红、黑表笔接在被测电阻两端进行测量。将刻度盘上的读数乘以选择开关所指的倍率即可得到被测电阻的阻值。 【思考讨论】 1、多用电表上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路中小灯泡的电压与电流,并叙述一下步骤,读出下图电压、电流值。(选取直流5mA档测量电流,用直流2.5V档测量电压) 3、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应该按什么步骤操作? 结合表中的情况,请分析如何更换挡位能更精确地测量电 阻? 【成果展示】 分组展示探究成果 【点评精讲】 1、测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 (1)检查多用电表的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左端的零位置。若不指零,则可用小螺丝刀进行机械调零。 (2)估测待测元件的电压、电流值,选取对应量程。

(新)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 1.(多选)在力的分解中,唯一解的条件是 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B.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2.(单选)原长为10 cm的轻质弹簧被竖直悬挂,当其下端挂上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12 cm,换上一个质量为l0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g=10m/s2) A.4 cm B.8 cm C.14 cm D.16 cm 3.(单选)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大小为10N,另一个大小为2N,它们合力的最大值是 A.2 N B.8 N C.10 N D.12 N 4.(单选)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 5.(单选)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时,这两个物体之间一定相互接触 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D.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作用 6.(单选)如图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C物体叠放在A、B上,D物体是_光滑小球,悬挂在竖直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所有的接触画均光滑且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B 对A 有弹力,且弹力方向水平向左 B .D 与斜面接触时,斜面未发生形变 C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B 的重力 D .A 、B 物体对C 在竖直向上没有弹力 7.(单选)如图所示,汽车B 在水平路面上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1v 向右运动,车上的货物A 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2v 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 12v v <,货物A 受到了汽车B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B .若 12v v <,汽车B 受到了货物A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 .若 12v v >,货物A 受到了汽车B 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D .若12v v >,汽车B 受到了货物A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8.(单选)关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弹力必有摩擦力 B .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C .弹力增大则摩擦力一定增大 D .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 9.(多选)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 B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竖直向下 C .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重力 D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10.(单选)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O1是主动轮,O2是从动轮,A 、B 分别是皮带上与两轮接触的点,C 、D 分别是两轮边缘与皮带接触的点(为清楚起见 ,图中将两轮与皮带画得略微分开,而实际上皮带与两轮是紧密接触的).当O1顺时针启动时,若皮带与两轮不打滑,则A 、B 、C 、D 各点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是(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精品分层同步练习汇总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精品同步练习汇总 分层训练·进阶冲关 A组基础练(建议用时20分钟) 1.(2018·泉州高一检测)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合运动的速度大小等于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之和 B.物体的两个分运动若是直线运动,则它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合运动和分运动具有等时性 D.若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则其分运动中至少有一个是曲线运动

2.(2018·汕头高一检测)质点在水平面内从P运动到Q,如果用v、a、F分别表示质点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和受到的合外力,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3.一只小船渡河,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水流速度各处相同且恒定不变,方向平行于河岸;小船相对于静水分别做匀加速、匀减速、匀速直线运动,船相对于静水的初速度大小均相同、方向垂直于河岸,且船在渡河过程中船头方向始终不变。由此可以确定 (D) A.船沿AD轨迹运动时,船相对于静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船沿三条不同路径渡河的时间相同 C.船沿AB轨迹渡河所用的时间最短 D.船沿AC轨迹到达对岸前瞬间的速度最大 4.如图所示,某人用绳通过定滑轮拉小船,设人匀速拉绳的速度为v0,绳某时刻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则小船的运动性质及此时刻小船的水平速度v x为(A)

A.小船做变速运动,v x= B.小船做变速运动,v x=v0cos α C.小船做匀速直线运动,v x= D.小船做匀速直线运动,v x=v0cosα B组提升练(建议用时20分钟) 5.(2018·汕头高一检测)质量为1 kg的物体在水平面内做曲线运动,已知该物体在互相垂直方向上两分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2 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7 m/s 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3 N C.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5 m/s D.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6.(多选)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同时人顶着直杆以速度v0水平匀速移动,经过时间t,猴子沿杆向上移动的高度为h,人顶杆沿水平地面移动的距离为x,如图所示。关于猴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力和力的图示 2、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3、力能力物体发生形变 4、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力产生一对力 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6、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 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物体:几何对称中心 质量分布不均匀,由质量分布决定重心 质量分部均匀,由形状决定重心 7、四种基本作用 (1)万有引力(2)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 二、弹力 1、性质:接触力 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 3、弹力产生条件

(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5、常见弹力 (1)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 (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 (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 F=kx k 劲度系数N/m x 伸长量 三、摩擦力 产生条件: 1、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 2、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大小:0≤f≤Fmax 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有相对滑动 大小:f=μN N 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弹力 N可能等于G μ动摩擦因系数没有单位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 方法:等效替代 力的合成:求与两个力或多个力效果相同的一个力 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2、夹角θ一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 3、当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π) 4、合力最大值F=F1+F2 最小值F=|F1-F2| 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的两个力 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找分力的方法: 1、确定合力的作用效果 2、形变效果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强化模拟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6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A.12mB.14mC.25mD.96m 2.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的阻力,其加速度不断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为零 B.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C.速度不断增加,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大 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时刻沿同一直线运动,他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4s﹣6s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前6s内甲通过的路程更大 C.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D.甲乙两物体一定在2s末相遇 4.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套科学方法,如下框所示,其中方框4中的内容是

A.提出猜想B.形成理论 C.实验检验D.合理外推 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一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t1时刻以后反向向正方向运动 B.t2时刻,乙物体追上甲 C.t l时刻,两者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6.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B.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 C.由于牛顿在万有引力定律方面的杰出成就,所以被称为能“称量地球质量”的人 D.根据速度定义式 x v t ? = ? ,当t?非常非常小时, x t ? ?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 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7.如图所示,三角体由两种材料拼接而成,BC界面平行底面DE,两侧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30°和60°。已知物块从A静止下滑,加速至B匀速至D;若该物块静止从A沿另一侧面下滑, 则有() A.通过C点的速率等于通过B点的速率 B.AB段的运动时间大于AC段的运动时间 C.将加速至C匀速至E D.一直加速运动到E,但AC段的加速度比CE段小 计数点序 号 1 2 3 4 5 6 计数点对 应的时刻 /s 0.1 0.2 0.3 0.4 0.5 0.6 通过计数 时的速度/ 44.0 62.0 81.0 100.0 110.0 168.0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速度:单位m/s 1、速度和平均速度 v=Δx/Δt 或v=x/t 2、瞬时速度 v=Δx/Δt (Δt →0)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 v=s/t 二、加速度: 单位m/s 2 a=Δv/Δt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基本公式: 1、速度公式:0t a t υυ=+? 2、位移公式: X 2 012 s t at υ=+ t v x = 二、推论: 1、平均速度公式:02 t υυ+= 2、速度——位移公式:22 02t as υυ-=X 3、中时速公式:022t t υυυυ+== 4、中位速公式:22 202t x υυυ+= 。(2 2x t υυ?)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 1、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从运动开始,在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速度之比: υ1::υ2:υ3:…:υn =1:2:3:…:n (提示:t a t υ=?) (2)从运动开始,在1T 内、2T 内、3T 内……nT 内的位移之比: X 1:X 2:X :……:X n =12: 22: 32:……:n 2 (提示: X 2 12 s at =) (3)从运动开始,在第1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3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 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 (提示:X Ⅰ=X 2-X 1) (4)从运动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① t Ⅰ:t Ⅱ:t Ⅲ:……:t N =1:1)::……: ② t 总Ⅰ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分别为X Ⅰ,X Ⅱ,X III ……X N ,则 △X =X Ⅱ-X Ⅰ=X III -X Ⅱ=……= X N -X N -1=aT 2 =恒量 推论:第n 个T 时间内的位移和第m 个T 时间内的位移之差:X n -X m =(n -m )aT 2 3、自由落体运动: V 0=0, a=g 第三章相互作用 1、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 2、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3、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f = μF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全册教案

课题 5.2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合运动、分运动、知道合运动和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互不影响,能在具体的问题中分析和判断. 2.理解运动的合成、运动的分解的具体意义.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会用图示方法和教学方法求解位移,速度合成、分解的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观察和推理的能力、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三)教育渗透点 辩证地看待问题 (四)美育渗透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判断,能体会到物理学科中所渗透出的逻辑美.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明确一个复杂的运动可以等效为两个简单的运动的合成或等效分解为两个简单的运动,理解运动合成、分解的意义和方法. 2.难点 认识分运动和分运动相互独立、互不相干;分运动和合运动的同时性.理解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也可以是曲线运动. 教学准备教材实验装置 课件: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略) (二)整体感知 本节的地位比较特殊.为知识的学习,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作为方法的介绍,体会把较复杂的运动看作是几个简单运动的合成;作为能力的培养,提高观察和推理能力,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什么是分运动、合运动? 演示实验(具体操作见课本) 学生观察蜡块的运动:由A到B沿玻璃管竖直向上匀速直线运动;由A到D随玻璃管向右匀速直线运动;蜡块实际的运动是上述两个运动的合成.即由A到C的匀速直线运动,如图5-2所示.

②定量分析,在 x 方向有x = 2 1a 2 t ,在y 方向有y =y v t ,约去时间t 得 k y a v x y y 2 22= 故2y =kx .此为抛物线型方程,表明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定量分析可结合学生情况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2)一个曲线运动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 既然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以是曲线运动,反过来,一个曲线运动可以用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来等效替代.也就是说,分别研究这两个方向上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弄清楚分运动是直线运动的规律,就可以知道作为合运动的曲线运动的规律. 作 业 布 置 练习二 (1)(2)(3)(4) 课堂总结 1.在进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时,一定要明确合运动是物体实际的运动.分运动是假想的,这与力的合成和分解是有区别的,如图5-3所示.通过一定滑轮拉一物体,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如果是讨论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物体实际运动即合运动的速度方向是水平的,沿绳方向的速度是分运动的速度;如果是讨论力的合成和分解,沿绳方向的拉力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沿水平方向的力是拉力的分力. 图5-3 2.合成和分解的精髓是“等效”的思想.学习时要深刻体会,可以结合课本“思考和讨论”进一步说明.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一)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一部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一、基本概念辨析 1.质点的概念---------实际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我们的研究而言属于无关的或者次要的因素时。 例题1: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做质点处理的是: A.自转中的地球 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 C.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 D.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2.参照物---------为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形式可能不同。 例题2:某校高一部分学生分别乘甲、乙两辆汽车去参加社区劳动实践,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甲车内的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问参考系,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乙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行驶 D.甲车、乙车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行驶 3.位移与路程-------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从出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实际走过的路径长度,是标量。 例题3从5m高处落下一个小球,它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2m高处被接住,则在全段过程中: 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 B.小球的位移为2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 C.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 D.小球的位移为4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 4.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等于物体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对应一段时间;瞬时速度对应的是一个时刻。 例题4: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一位公认的“飞人”,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9s和19.30s的成绩打破两项世界记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m/s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 《相互作用》 一、三种性质力 1、 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重力的大小:G=mg ,重力加速度:从赤道到两极g 值 ,在极地G 最大,等于地球与物体间的万有引力;随着高度的变化g 值 。在有限范围内,在同一问题中重力认为是恒力,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即使在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状态下重力不变; (3)重力的方向永远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而不是与支持面垂直); (4)物体的重心: 确定重心的方法:悬吊法,支持法。 2、 弹力、胡克定律: (1)弹力是物体接触伴随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是接触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并发生形变),有挤压或拉伸作用。 常见的弹力:拉力,绳子的张力,压力,支持力; (2)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相关。形变程度越重,弹力越大。 (3)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是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结论:两物体接触发生形变,弹力方向: 面面接触: 点面接触: 点点接触: (4)胡克定律: 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成正比。 数学表达式:F=kx (x 长度改变量:'='-x x x x x 现长原长00,) 3、 摩擦力 (1)摩擦力发生在相互接触且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 ※摩擦力是接触力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存在。(含盖了产生弹力的条件) (2)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接触面相切。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从而找到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既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 (3)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f N =μ·,N 为正压力 静摩擦力是一组值,其中有一个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 擦(使物体开始运动时的静摩擦力)。不能用f N =μ·来 计算,只能根据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平衡条件或牛顿二定律求解。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正压力、滑动摩擦系数有关,而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思考:滑动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吗?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1、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1)F F 12,同一直线情况同向反向()F F F F F F F F =+=->??? 121212 (2)F F 12,成θ角情况: ①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或者三角形法则 ②应用方法作图法:严格作出力的合成图示,由图量出合力大小、方向。计算法:作出力的合成草图,根据几何知识算出大小、方向。F ????? ?? 2、二力合成合力取值范围:2121F F F F F +≤≤-合 3、三力合成合力取值范围:321max F F F F ++= F min ???-+==最大) F F F F (0321 4、力的正交分解法: 力的正交分解法步骤如下: (1)、正确选定直角坐标系:通常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坐标轴的方向的选择则应根据实际问题来确定。 (2)、分别将各个力投影到坐标轴上:分别求x 轴和y 轴上各力的投影的合力F x 和F y

2021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全册复习教学案

高中物理必修2(新人教版)全册复习教学案 内容简介:包括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具体可以分为,知识网络、高考常考点的分析和指导和常考模型规律示例总结,是高一高三复习比较好的资料。 一、 第五章 曲线运动 (一)、知识网络 (二)重点内容讲解 1、物体的运动轨迹不是直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条件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1)从运动学角度来理解;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从动力学角度来理解: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曲线运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为了简化解题过程引入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个复杂的运动可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按正交分解或按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解。合运动与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它们具有独立性和等时性的特点。运动的合成是运动分解的逆运算,同样遵循曲线运动

平等四边形定则。 2、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具有水平初速度且只受重力作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是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将复杂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规律为:(1)水平方向:a x =0,v x =v 0,x= v 0t 。 (2)竖直方向:a y =g ,v y =gt ,y= gt 2 /2。 (3)合运动:a=g ,2 2y x t v v v += ,22y x s +=。v t 与v 0方向夹角为θ,tan θ= gt/ v 0, s 与x 方向夹角为α,tan α= gt/ 2v 0。 平抛运动中飞行时间仅由抛出点与落地点的竖直高度来决定,即g h t 2= ,与v 0无关。水平射程s= v 0 g h 2。 3、匀速圆周运动、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几个物理量、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正确理解并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频率、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的概念及物理意义,并掌握相关公式。 圆周运动与其他知识相结合时,关键找出向心力,再利用向心力公式F=mv 2/r=mr ω2 列式求解。向心力可以由某一个力来提供,也可以由某个力的分力提供,还可以由合外力来提供,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即为向心力,始终指向圆心,其大小不变,作用是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在非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般不指向圆心,各力沿半径方向的分量的合力指向圆心,此合力提供向心力,大小和方向均发生变化;与半径垂直的各分力的合力改变速度大小,在中学阶段不做研究。 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应结合受力分析,找准圆心的位置,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列方程求解,要注意绳类的约束条件为v 临=gR ,杆类的约束条件为v 临=0。 (三)常考模型规律示例总结 1.渡河问题分析 小船过河的问题,可以 小船渡河运动分解为他同时参与的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水的运动(设水不流时船的运动,即在静水中的运动),一是随水流的运动(水冲船的运动,等于水流的运动),船的实际运动为合运动. 例1:设河宽为d,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 1,河水流速为v 2 ①船头正对河岸行驶,渡河时间最短,t 短= 1 v d ②当 v 1> v 2时,且合速度垂直于河岸,航程最短x 1=d 当 v 1< v 2时,合速度不可能垂直河岸,确定方法如下: 如图所示,以 v 2矢量末端为圆心;以 v 1矢量的大小为半径画弧,从v 2矢量的始端向圆弧作切线,则 合速度沿此切线航程最短, 由图知: sin θ=2 1v v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说课稿全套(附高中物理说课模板)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说课稿全套 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 我是_____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必修____的第____章第____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和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课(概念课或规律课或实验探究课),本节内容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和等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化法、等效替代法、物理模型法、理想实验法、类比法等),初步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高一学生正处于从初中物理的定性分析到高中物理的定量讨论;从初中的形象思维到高中的抽象思维;从初中简单的逻辑思维到高中复杂的分析推理的转变过程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们的一般能力已经具备,具有一定的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但其创造能力还比较欠缺,对于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很弱;(创造能力: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数学的推理能力较弱;但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认知能力较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很强;而且学生的社交能力也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得到不断的锻炼。 2、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

鲁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 含模块综合测试题,共6套 阶段验收评估(一)运动的描述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5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6~8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选不全得3分,选错不得分) 1.2015年11月18日,俄罗斯历史上首次在实战中使用了最新的X-101巡航导弹对叙利亚进行了轰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析该导弹的形状时,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B.研究该导弹的飞行时间时,不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C.研究该导弹滑行过程中经过某标示物的时间时,不能把它看成质点 D.分析该导弹在空中的飞行轨迹时,不能把它看成质点 解析:选C分析该导弹的形状时,其大小和形状不能被忽略,A错误;研究该导弹的飞行时间时,导弹的大小远小于飞行距离,可以把它看成质点,B错误;研究该导弹滑行过程中经过某标示物的时间时,导弹的长度即为位移的大小,不能忽略,故不能把它看成质点,C正确;分析该导弹在空中的轨迹时,导弹的大小可以忽略,可以把它看成质点,D错误。 2.一个人从北京到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图1所示,则在这几种情况下,该人的() 图1 A.运动轨迹一样B.路程相同 C.位置变化不同D.位移相同 解析:选D在题中所述的三种情况中,人的运动轨迹不同,路程也不同,但人的始末位臵相同,故位移相同,即位臵变化相同,选项D正确。 3.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Δv Δt可知() A.加速度a与速度的变化Δv成正比B.加速度a与时间Δt成反比

C .加速度a 的方向与速度v 的方向相同 D.Δv Δt 叫速度的变化率,它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解析:选D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Δv Δt 知,加速度a 等于Δv 与Δt 的比值,当Δv 一定时,加速度 a 与时间的变化量Δt 成反比,当Δt 一定时,加速度a 与速度的变化量Δv 成正比,故选项A 、B 均错;加速度a 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 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选项C 错误;Δv Δt 是速度变化量与时间变 化量的比值,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选项D 正确。 4.如图2所示,F1赛车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运动。F1赛车不仅加速快,而且有很强的制动特性,可以在1.9 s 内从200 km/h 减速到0,则其制动加速度大小约为( ) 图2 A .10 m/s 2 B .20 m/s 2 C .30 m/s 2 D .40 m/s 2 解析:选C 其制动加速度a =Δv t =0-200× 1 3.61.9 m/s 2≈-29.2 m/s 2,即制动加速度的大小约为30 m/s 2, C 正确。 5.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度为v 1,下山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v 1+v 22 v 1+v 22 B.v 1-v 22 v 1-v 22 C .0 v 1-v 2 v 1+v 2 D .0 2v 1v 2 v 1+v 2 解析:选D 由于此人爬山往返一次,位移s =0,平均速度v -=s t =0,由于此人往返一次的路程为山脚到山顶距离的2倍,设单程为s ,则平均速率v - ′=s +s t 1+t 2=2s s v 1+s v 2 =2v 1v 2v 1+v 2 ,所以D 项正确。 6.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 ,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 ,可知( ) A .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 .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 .这里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 D .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 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 解析:选ACD 速度是矢量,其正负号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速率是标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

人教版高中物理目录(必修版新教材课本目录)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 自由落体运动 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 弹力 3 摩擦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4 力学单位制 5 牛顿第三定律 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必修2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 追寻守恒量 2 功 3 功率 4 重力势能 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7 动能和动能定理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第六章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4 抛体运动的规律 5 圆周运动 6 向心加速度 7 向心力 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万有引力定律 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 宇宙航行 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1-1 第一章电流 1、电荷库仑定律 2、电场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4、电流和电源 5、电流的热效应 第二章磁场 1、指南针与远洋航海 2、电流的磁场 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4、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5、磁性材料 第三章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现象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交变电流 4、变压器 5、高压输电 6、自感现象涡流 7、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 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 1、电磁波的发现 2、电磁光谱 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4、信息化社会 5、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3.1重力 1.力 (1)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性质: ①物质性: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②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对B作用的同时B也对A也有作用,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的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③同时性: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④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 (4)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三要 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如何来表示一个力? ①力的图示:精确表示(大小、方向、作用点) ②力的示意图:粗略表示(方向、作用点) 作力的图示步骤: ①选取合适的标度; 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确定; ③在线段的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注意:画同一物体受多个力的图示时,表示各力的标度应统一。 2.重力 (1)概念:是由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特点: ①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它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部分。 ②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③重力是非接触力 ④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无关。 (3)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①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 同一物体在赤道上重力最小;在两极最大。 ②方向: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①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质量分布、形状。 ②重心位置的确定: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几何中心;薄板型物体:悬挂法。注意: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重心也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3.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文库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三教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三教案 【一】 一、预习目标 1、说出力的分解的概念 2、知道力的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知道矢量、标量的概念 二、预习内容 1、力的分解:几个力_________________ 跟原来______________ 的效果相同, 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 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力的分解. 2、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______ 、___________ 的分力。一个已知力究 竟应该怎样分解,要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 。 3、既有___ ,又有 ______ ,相加时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分力及力的分解的含义。 2、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会用三角形知识求分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培养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日常现象,养成探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力的分解 三、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什么叫做力的分解? 2、如何得到一个力的分力?试求一水平向右、大小为10n 的力的分力。(作 图)3、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是什么关系? 合作探究 农田耕作时,拖拉机斜向上拉耙(课本图)。 拖拉机拉着耙,对耙的拉力是斜向上的,这个力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方面使 耙克服泥土的阻力前进;另一方面同时把耙往上提,使它不会插得太深。也就是一个力产生了两个效果(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如下)。 如果这两个效果是由某两个力分别产生的,使耙克服泥土的阻力前进的效果是由一个水平向前的力f1 产生;把耙往上提,使它不会插得太深的效果是由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2 产生的。那f1、f2 与拉力f 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一种等效关系,也就是说是分力与合力的关系。 通常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进行力的分解. 精讲点拨 思考分析:将一木块放到光滑的斜面上,试分析重力的作用效果并将重力进行分解。 实例探究 1、一个力,如果它的两个分力的作用线已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种(注意:两分力作用线与该力作用线不重合) 解析:作出力分解时的平行四边形,可知分解结果只能有 1 种。

高一物理必修一3.3牛顿第三定律

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 第三节牛顿第三定律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明确两个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而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也是相对的。 2.通过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总结得出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间的大小、方向等关系。 3.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三定律。并能运用定律定性分析说明相关具体事例。教学重点: 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来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清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间的大小、方向等关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只要存在力就有两个力,那这两个相互作用力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就是这节我们要学习的牛顿第三定律。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 ①明确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②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三定律,并能运用它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③掌握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分 三、尝试自学、独立思考 认真阅读课本P64-P67内容,标记出知识点,找出自己的疑惑点 限时5分钟 四、自学指导 1.阅读课本64页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部分,明确什么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阅读课本65页实验内容,总结得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间的大小、方向有什么关系。 3.阅读课本64-65页牛顿第三定律部分,结合实验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生活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例子有那些?尝试说明 4.阅读课本66页物体的受力分析部分,以匀速行驶的汽车为例 (1)从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汽车涉及到几对相互作用 (2)这几对相互作用中有那些是汽车的受力?(确定研究对象) (3)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顺序是什么? 5. 阅读课本67页上面四段内容,明确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 五、反馈质疑,精讲点拨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物体也施加了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重点强化卷(一)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 一、选择题 1.一个物体以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的大小为2v0,不计空气的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 A.v0 g B. 2v0 g C.3v0 g D. 2v0 g 【解析】如图所示,gt为物体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由(2v0)2=v20+(gt)2得:t=3v0 g, C正确. 【答案】 C 2. (多选)如图1所示,在高空匀速飞行的轰炸机,每隔1 s投下一颗炸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图1 A.这些炸弹落地前排列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B.这些炸弹都落于地面上同一点 C.这些炸弹落地时速度大小方向都相同 D.相邻炸弹在空中距离保持不变 【解析】这些炸弹是做平抛运动,速度的水平分量都一样,与飞机速度相同.相同时间内,水平方向上位移相同,所以这些炸弹排在同一条竖直线上.这些炸弹抛出时刻不同,落地时刻也不一样,不可能落于地面上的同一点.由于这些炸弹下落的高度相同,初速度也相同,这些炸弹落地时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两相邻炸弹在空中的距离为

Δx =x 1-x 2=12g (t +1)2-12gt 2=gt +1 2g . 由此可知Δx 随时间t 增大而增大. 【答案】 AC 3. (多选)某人在竖直墙壁上悬挂一镖靶,他站在离墙壁一定距离的某处,先后将两只飞镖A 、B 由同一位置水平掷出,两只飞镖插在靶上的状态如图2所示(侧视图),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 . B 镖的运动时间比A 镖的运动时间长 B .B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A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大 C .A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B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大 D .A 镖的质量一定比B 镖的质量小 【解析】 飞镖A 、B 都做平抛运动,由h =1 2gt 2得t = 2h g ,故B 镖运动时间比A 镖运 动时间长,A 正确;由v 0=x t 知A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B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大,B 错误,C 正确;无法比较A 、B 镖的质量大小,D 错误. 【答案】 AC 4.从O 点抛出A 、B 、C 三个物体,它们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3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A 、v B 、v C 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A 、t B 、t C 的关系分别是( ) 图3 A .v A >v B >v C ,t A >t B >t C B .v A t B >t C D .v A >v B >v C ,t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