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片区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片区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片区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片区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平山县西柏坡片区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深秋时节,巍峨太行山层林尽染,万顷柏坡湖碧波荡漾,山水相融,令人向往。

革命圣地西柏坡,王二小的故乡滚龙沟、红色水电站沕沕水……似颗颗珍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中,引得游人如织,沿途的小村庄也如幅幅油彩画铺展在高山峻岭中,令人流连忘返。

灰墙蓝顶的别墅、曲折蜿蜒的河道、淳朴热情的民风……在全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调发展”大讨论中,作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的九大片区之一,革命老区平山西柏坡片区正多点开花,齐头并进,一幅幅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画卷正在柏坡湖畔徐徐展开。

科学规划引领挖掘内涵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革命圣地西柏坡,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小山村。

上世纪50年代,为修建岗南水库,西柏坡村跟全县的130多个村一样,从“粮窝子”搬到了高山岗。

步入西柏坡村,中心广场上二三十名施工人员或铺下水管道,或垒砌花池、台阶,或测量宽阔缓坡的观景台,一片忙碌身影的背后一排农家饭店、小院全都新挂上了古色古香的招牌……按美丽乡村建设蓝图,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提到美丽乡村建设,西柏坡村84岁的老党员闫青海满脸笑容地说:“现在的西柏坡村,真是一天一个变化!等这些工程全部完工后,村里就更美了,游客肯定会更多,老乡们的收入也一定能增加!”

而在以前的西柏坡村有依赖上级扶持的“等、靠、要”老思想,不仅限制了村里的发展,也致使落后的村容、村貌影响了西柏坡的整体形象。

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西柏坡美丽乡村片区建设给西柏坡、也给平山县建设带来了新机遇。

今年,平山县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围绕“一个中心、一条环线、一条景观带”(“一个中心”即西柏坡片区的重点村庄;“一条环线”即环西柏

坡景区旅游环线的重点村庄;“一条景观带”即西柏坡高速沿线景观带相关乡镇的重点村庄)的建设规划思路,掀起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的高潮。平山县农村面貌提升行动涉及西柏坡镇、岗南镇、平山镇、寨北乡、温塘镇、北冶乡等15个乡镇,58个村。按照建设规划,在这些村庄开展配套改造、整体提升,大力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生态建设、产业支撑、建强组织”六大工程,既增加农民收入,又提升农民生活舒适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西柏坡美丽乡村片区建设重点村的规划设计全部由国内一流的中建集团规划设计院设计。其余各村的规划全部由具有甲级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设计,在县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的指导下,通过公开招标,按规划设计要求施工建设。

西柏坡镇14个村和岗南镇的李家庄村是西柏坡片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区,其规划按照环境美、生态美、精神美、产业美的“四美”要求建设,以“革命圣地、红色乡村”作为其风貌定位,立足于“高站位、高品位、全方位”的视野,确立了“总体规划+专项研究+村庄详细设计”三位一体的规划体系,用顶层思维把控产业提升、文化复兴、活力复苏、管理升级的方向,标本共治,挖掘本地的生态、文化优势,打造出真正能深入人心、让人魂牵梦绕的西柏坡乡愁印象。

为让美丽乡村彰显“革命圣地、红色乡村”主题,“西柏坡连片美丽乡村总体规划”,瞄准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乡土文化、村庄文化、军事文化等文化元素,统筹兼顾山水保护、乡村发展、红色旅游,构建了西柏坡片区多元文化结构,形成了多元文化的链接互动。

“新建决胜千里广场、戎冠秀广场、岗南水库纪念广场等一批红色文化广场;修建纪录片《平山记忆》一条街,以文化墙的形式再现平山红色历史;重点村庄修建村史馆,设计文化标识、标语和图案。同时,各村还组建了文艺队,排演由本地群众担当角色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情景剧。”平山县西柏坡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指挥部副总指挥、西柏坡镇党委书记李新海介绍说,美丽乡村建设中,以科学规划引领,不仅让每一寸土地都地尽其力、风光秀美,还要在

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结合当地文化,体现出地域特点。

尊重群众意愿全县联动合力建设美丽乡村

秋日和煦的阳光洒在柏坡湖上,柏里新村与周围的青山绿水交相辉映。三排联排二层小院,白砖青瓦,整齐的街道,一棵棵柏树青翠欲滴,农户门前各色鲜花争先吐艳。

说起现在的变化,西柏坡镇柏里村70岁的辛金兰高兴地说,旧村里以前猪圈、鸡笼、旱厕所,臭气熏天,现在新村里24户的污水经过处理后,全部用于村西山坡上百亩苹果树的灌溉。“前面是水,后面靠山,俺们这里景色多美,水电暖车库齐全,俺这两层的小院,比城里不次!”

西柏坡镇的16个行政村都是岗南水库的移民村,所处位置有别于平原、丘陵地形,存在空间分布不匀、基础设施不均衡、建筑层次差距大等特点,再加上村民思想观念局限,要顺利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难度显而易见!

据李新海介绍,在提升改造工作中坚持四个原则:一是村民自愿的原则;二是坚持土地产权不变的原则,与房屋使用者签订协议;三是坚持重点突出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按轻重缓急划分时间段完成;四是坚持以户为单位,捆绑、统筹考虑的原则。

简陋、不卫生的厕所,污水横流的大街小巷……这曾是北方大多数农村的真实写照。如不改厕、治理污水,何来秀美村庄?

在厕所改造中,西柏坡镇通过制定补贴政策、与改厕捆绑等方式,顺利拆除了讲里、夹峪、窑上等村废弃或破旧的厕所,给群众在院内修建了洗浴一体的厕所,配备了相关设备,还将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废弃猪圈、残垣断壁等废墟进行了拆除。

与改厕捆绑需要拆除的废墟221户、300多处院落需要改造、村内环境整治330个点位、打井11眼、铺设16处市政管网……这些举措都包含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西柏坡片区扎实推进的“15件实事”之中。

让美丽乡村实现“四美”,如何从蓝图变成现实?平山县的思路是:以改变“脏、乱、差”为重点,推进农村环境美;以农村污染治理和植树绿化为重

点,推进农村生态美;以加强乡村文明建设为重点,推进农村精神美;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推进农村产业美。

钱从哪里来?整合帮扶资金建设美丽乡村,除省、市补助资金外,平山县移民、扶贫、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还积极为西柏坡片区建设争取和整合道路硬化、革命老区重点村项目建设、扶贫村产业发展帮扶、移民村项目建设等资金4500多万元,有力地保障了美丽乡村的顺利推进。

怎么去干?县主要领导亲自调度,每周入村督导,县处级领导干部分包核心区重点村、县主管领导每周两天时间住村办公等一系列硬性制度的确立有效保证了美丽乡村片区建设的推进。西柏坡片区美丽乡村建设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全力推进的高效率工作不仅有县领导的榜样力量,也离不开平山县督导检查、考核评价等一系列制度机制的实施,例如每周随机督导部分乡镇制度、每月重点村督导一轮制度、拉练观摩互相评价制度、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列入年终考核……

县、乡镇、村三级均成立美丽乡村相关机构,特别是西柏坡片区建设推进指挥部的成立,还专门从县财政、审计、建设、交通、质监、公安、工商、林业等部门抽调40名干部,分别组建了环境执法、工程监理、财务审计、工作管理“四支”专业队伍。

县委党校多形式建设6个核心村的村史馆;县妇联创建的“美丽庭院”挂牌;县法制办抓紧审核相关合同协议和规划……县直部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出了作用。

封川患病拔掉输液吊瓶,便重返东柏坡、西柏坡、西沟村指挥“三大决战”;韩军国一个多月“泡”在通家口、燕尾沟、霍家沟三个村里……从一草一木到一砖一瓦,从大街小巷到每个乡镇,从施工一线到指挥办公室,西柏坡片区的每一个点和位都有“建设大军”的身影,这也激发了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烧水做饭、搬砖和泥……美丽乡村建设使老百姓的心情爽了、心气顺了,不仅使基层干部得到了锻炼,党群干群关系更得到了改善。

完善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支撑助力全面小康建设

“以前冬天里烟熏火燎的,现在可好了,又暖和又干净!”西柏坡镇柏里村村民李春莲介绍说,柏里村农户安装的炉具是“中嘉节能环保采暖炉”,具有保洁、无烟、无味、无尘,炉渣少的特点,一套设备政府补贴80%。

李家庄的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霍家沟的太阳能取暖设备……美丽乡村建设中,平山县围绕民居改造、村庄绿化、农厕改造、景观建设、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影响群众生活的系列难题,全力推广普及“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样式),全面打造高品质的宜居环境,提高群众居住舒适度。

为紧抓西柏坡全面发展重要机遇,平山县探索出美丽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公私合作融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运营。其中从设计、施工、到后期管理、经营发展等各个方面,与中建集团建立合作关系。

据介绍,由平山县政府控股公司与中建城镇发展公司共同组建西柏坡平山城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以该公司为平台对西柏坡片区整体设计、打造、提升。中建方面基本负责民居改造、市政管网、景观建设三大项内容;政府负责与各村协调项目顺利实施,包括与农户签订协议、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内容。此举统一解决了当前西柏坡片区没有自来水厂、饮用水质量不能保证、没有污水管网、水源污染隐患大等与片区建设极不配套的问题。

据介绍,目前西柏坡片区的西柏坡、讲理、梁家沟、东柏坡等村庄的道路、街道、广场、商店等正在抓紧景观打造,基础设施迅速得到完善,魅力日渐凸显。

如何确保污水处理、夜景照明、道路硬化、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转,让美丽乡村永葆魅力?

“西柏坡镇成立了垃圾清运公司,采用公司化运作;成立了综合执法大队,负责市场、车辆、交通、摊位的综合整治……”据西柏坡镇镇长李国强介绍,引入市场机制,为做到“管理有规章、管护有人员、经费有保障”,确保各项公共服务的正常运转,避免治理效果的“昙花一现”提供了保障。

“西柏坡镇14个村,特别是精品示范村围绕红色旅游发展农家乐项目、瓜

果采摘项目,流转土地1300亩种植了13万株苹果树,规划打造5条沟域经济带,改造建设农家乐……”美丽乡村建设中,西柏坡片区强化产业支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西柏坡片区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大力改善了农村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在让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美起来的同时,还将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以此来激发农村内在的潜力和发展动力,培养农村新型业态,使乡愁文化、自然生态和经济发展和谐地融为一体,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双赢,也将助力老区全面实现小康。

与西柏坡镇一水之隔的移民村——岗南镇李家庄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按照该村的规划,李家庄村将观水、登山、历史、体验几大元素相结合,通过修建山地漫步道,构建滨水观光带,完善革命旧址,全力打造独具历史文化、乡村特色民俗村。

“左边是文化剧场、右边是敬老院、前边是大型音乐喷泉……”站在李家庄村已现雏形的6米多宽“美食街”上,浑身是土的岗南镇副镇长郎海刚,指着眼前一个个施工场地,嗓音沙哑地介绍。

得知村里要建一条“美食街”,每家每户都有修建新的民居大门和整齐划一的商铺,青砖堆砌造型,古朴典雅,门口栽植翠竹,岗南镇李家庄村81岁村民张新锁眼里满是幸福,“在家门口建起美食街,孩子们就不用外出打工了,做点儿扒糕、年糕、油鬼这些特色小吃就能挣零花钱,以后的好光景还长着哩!”

柏坡湖畔风帆劲起,太行东麓勇战贫穷。明天,柏坡湖畔必定是一幅幅美丽富饶的新画卷!

村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X X村2014年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发包方:XX村村委会(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XXX(以下简称乙方) 为进一步加强XX村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并按期完成任务,经发包方与承包方双方协商,签订本施工合同。 一、工程内容 1、村内道路硬化; 2、村外道路硬化; 3、道路硬化及街内花池平铺红砖; 4、村内外沟渠工程; 5、建设水涵洞; 6、文化广场基础处理; 7、旧大队广场硬化; 8、新建厕所以及改厕; 9、新建村委会工程以及院内硬化工程; 10、迎面墙建设; 11、墙面抹灰。 二、施工期限 本工程从签订本合同之日起,乙方即组织开工,至 年月日止,工期天。 三、工程款的结算

工程项目合同造价为人民币(大写) 元整,(小写)¥元。最终结算金额以实际发生工程量进行核算(以验收工程量为准)。 四、付款方式 工程补助资金按上级部门拨付给甲方的实际情况,在该工程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拨付给乙方。 五、双方责任 (一)甲方责任: 1、负责提供工程施工的所有相关技术资料; 2、乙方在施工期间,如有群众干扰或发生纠纷,甲方必须及时处理,所需用经费由甲方负责; 3、乙方在施工期间如有违章作业,甲方有权让其整改,并责令停工; 4、对工程主要材料规格及配比要求进行质量把关; 5、配合乙方做好施工安全工作; 6、甲方负责乙方施工场地及用水、用电的协调。不得影响乙方机具设备安装及正常施工用水、用电; 7、工程竣工后,会同乙方对全部工程进行自检,甲、乙双方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竣工验收工作。 (二)乙方责任: 1、乙方施工中所需要的搅拌站,水,电,机具等一切

设备由乙方自行筹备; 2、乙方在施工中存在质量不符合条款要求的,甲方有权当场纠正或要求返工,在合情合理情况下,乙方一定要服从,由此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自负; 3、乙方按合同进行施工,确保质量,主动接受甲方的监督,安全操作; 4、乙方在施工中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对于施工中所发生的各种机械事故、交通事故、其他意外事故及各类纠纷,甲方不予承担任何责任,因此造成的重伤、死亡或经济损失的,甲方不承担任何费用,一切责任由乙方自行承担并解决。 5、对竣工验收中提出的缺陷及质量问题,乙方按要求整改完善,并由乙方承担自身原因造成整改的费用; 6、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甲方检验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工程,乙方必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该返工的必须全面返工; 7、在施工过程中,不得擅自调整工程建设内容,不得擅自增加或减少工程量; 8、积极配合甲方和上级部门做好工程自验和竣工验收工作。 六、违约责任 1、未经甲方技术质检人员许可,乙方擅自施工,因此造成的损失由乙方全部承担,甲方不予追加工程补助资金;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 1、美丽乡村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具现代生活质量及传统农村特质的可持续发展乡村,他不仅仅是一种称号,而是通过建设而形成的一种乡村形态和生活方式。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认为美丽乡村规划应坚持政府引导、村民参与、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坚持规划先行,规划与建设同步考虑,统筹兼顾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凸显村镇特色,构建美丽乡村产业布局的空间骨架,宜居的生态环境,良好的配套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村务管理民主规范,村民生活品质提升。 做好美丽乡村规划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2、美丽乡村如何结合现代农业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当前镇、乡、村庄规划的产业支撑,是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美丽乡村规划中,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挖掘地方特色产业,根据项目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合理确定产业类型和规模、空间布局,制定产业发展路径,引入现代科技、现代管理、农业品种等,促进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整体提升一产水平,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延长产业链,适度发展加工业;针对乡村的资源条件,合理开展农业休闲旅游等服务业。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而且分享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带来的收益,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达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目的。 3、美丽乡村建设如何统筹休闲旅游业发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十三五时期重要的建设内容。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美丽乡村的规划,重点突出地域特色,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体验、科普教育、民俗体验、文化传承等为项目,依据各地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构建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美丽乡村综合体。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编制说明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起草组 2014年12月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编制说明 一、背景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美丽中国的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国家财政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农业部等相关部委纷纷出台一些措施和政策来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于2012年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改〔2012〕12号),开展了以美丽乡村建设等十项主要改革重点的示范试点。2013年7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财农改[2013]3号),决定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农业部办公厅也于2013年初发布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全国各地已全面拉开美丽乡村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涌现出了浙江安吉、福建长泰、贵州余庆等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依然存在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差别大等突出问题。农村作为社会最基层的单元,与城镇相比,整体存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基础薄弱、农民素质低等劣势,在如何实现“美”的过程中,在建设主体内容、建设技术、运行维护、服务及评价等各个环节上依然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使得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无法得以有效的巩固和持续发展。 标准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抓手和创新驱动力。2010年国标委首次将安吉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列为第七批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创新地将标准化的应用从农业、工业逐渐转向为美丽乡村、社会治理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XX村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XX村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XX村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XX村位于XX乡东部,是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有6社326户1461人,有耕地3786.7亩,人均2.6亩,20xx年末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935元。去年以来,XX村按照“管理民主、村风文明、产业发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总体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着力打造农民幸福美好家园,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一、整合资源,村庄建设明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XX乡村两级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县、乡、村组和农户整体联动,制定了X X 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设施功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是有效整合项目资源。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通过项目带动、资源整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各类项目的聚合效应,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了“刀刃”上。有效整合道路通畅、危房改造、农业综合开发、乡镇幼儿园建设、体育惠民工程、扶贫开发、小城镇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资金917.9万元,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资金300万元,群众自筹138万元,为X X村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充足

的资金保障。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实施危旧房改造50户,硬化村内道路7.05公里,修建排洪渠4公里,整修梯田2500亩,修建田间生产道路3条4公里,修建太阳能光伏电站1处,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XX村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全村自来水入户率、村内主次干道铺油硬化率、通电率、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覆盖率、电话、网络、广播电视“三网”通户率均达到了100%。三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整合项目资金,新建村部1处,配套建成了村文化活动室、村卫生室和农家书屋;投资450万元,新建占地6亩的幼儿园1座,建成功能齐全的三层教学楼一幢,配齐配全了教育教学设施;以乡村舞台建设为契机,建成了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硬化场地3500平方米,布置篮球场地2个,羽毛球场地2个,安装室外乒乓球台4张,建成健身长廊一处,安装健身器材20台件,XX村公共服务条件大幅度改善,建成了服务功能完善、渠系道路配套、娱乐设施齐全、绿化亮化同步的新型农村社区,村庄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二、优化结构,富民产业明显提升。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是农民致富增收的核心,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物质基础保障。XX乡村两级结合村情实际,依托现有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优势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一、现状问题: 1、交通现状: ***除北大街外,道路现状宽度为6-7 米不等,路面为水泥路面,质量一般;现状设有一处城乡公交站点。 现状自然村内均没有专门的车行道路,几乎不能通车,只能步行,且路面宽度高度不等,质量一般。 2、景观风貌及产业,特色资源现状 ***四面环山,离县城较近,有煤炭资源和瓷技术。 不足:①村庄内绿化不足,几乎没有宅间绿化;②村庄现状地势起伏较大,存在多处驳坎,坎上局部设有水泥墙、栏杆等,形式杂乱,景观风貌较差;③现状山体上树林偏少。 因有悠久的煤炭和瓷文化,因此可以设置特色历史文化旅游的条件。 3、配套设施现状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和村民不重视公共用地和空间的预留和协调,建筑间距较小,使得公共空间受到极大压缩,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交通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均显得局促和不足,现有各种村民设施不全,因此直接导致村民生活环境质量不高。另外,村庄内部卫生条件较差。如果未来发展特色旅游,相应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严重缺乏,如旅游接待、停车场、餐饮、宾馆等。 4、建筑风貌 村庄的建筑都是均为村民自发建设的老房子,建筑风格色彩较为老旧,质量参差不齐,整体建筑风貌杂乱而不统一,影响整体景观,另外,村民辅房乱搭乱建情况严重,且质量差、风貌差,尤其是作为猪圈或厕所使用,普遍存在脏、乱、臭的现象。 二、总体规划 (1)规划指导思想 1、从发展的角度着眼,强调动态的建设观,正确处理村庄整治与村民生活、旅游开发 的关系; 2、抓住村庄发展的脉络,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突出人、自然、建筑相融的整体空间 环境特色,将村庄质朴、厚拙、自然的原始风貌及乡土文化加以保护,同时融入时 代特色,强化下姜村特色新农村的感染力。 3、以科学的态度对现有文化、建筑及其环境现状进行充分的研究,在完全尊重村庄现 有发展肌理的基础上进行整治。 (2)规划原则 1、将村庄综合整治和产业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结合下***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集中资金,重点开发,分片实施,同时加强重点地段整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2、保持村庄现有的自然肌理,拆除建筑违章,梳理开放空间,对部分建筑外貌局部进行改造,对建筑内部可以整修。 3、重点整治与一般整治相结合,建筑整治与环境整治相结合的原则。 4、对村民的私有空间和生产生活方式尊重与引导并重的原则。 5、建筑整治兼顾建筑样式的多样性和整体协调性的原则。

2020年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事迹

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事迹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泸溪县浦溪村建设事迹 泸溪县浦市镇浦溪村逐水而居,地势平坦,水路便利,距千年古镇浦市仅1.5公里,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生产大村。 走进浦溪村,巷道,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庭院,舒适雅致;花园,绿意盎然;田野,百花飘香……一幅如诗如画的新时代、新农村美丽画卷尽收眼底。 ■夯实发展基础,人居环境大改观 设施完善,是美丽乡村的基本形象,是群众对美丽乡村的基本要求。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浦溪村整合各类建设项目和资金,入村、入户道路,停车场、文化广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村级公共服务设施、旅游厕所等项目大干快上,建成了村部楼和村文化广场建设,规范设置了便民服务站、党员活动室、同心书屋等,建成了休闲公园,同心文化长廊,完善了污水处理管道,维修了垅头上溪坝……随着全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有效改善了村民宜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有了新的形象。

在此基础上,浦溪村加大了村庄的美化、亮化工作,全村环境绿化工作全面开展,村庄公共区域乱搭建、乱堆放得到整治,村内空坪闲地、沟渠池塘得到清理,村民房前屋后杂物摆放得到规范,传统厕所逐步得到改造,小院落、小民居、小巷弄、小水井、小桥梁等古建筑得到保护修缮,村庄面貌得到了大幅提升,“魅力浦溪、幸福农家”的浦溪村跃然立于人前。 最让人可喜的是,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村容村貌不断靓丽,也促进了浦溪村乡村游和农家乐的融合发展,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来村里观光休闲,全村走出了一条“村支两委带动、村民自发参与、共建共享共惠”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2020年,该村还因此获得了“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荣誉称号。 ■发展特色产业,经济富裕腰包鼓 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必须把富民强村放在首要位置。浦溪村在切实抓好村庄建设、管理的同时,立足全村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结合全村资源特点,加大乡村产业培育力度,深入探索集体经济入股、引领、金融扶贫等多种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等。近年来,村里通过土地流转、能人带动、组

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简介

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简介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xxx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简介 今年来,我们紧抓xxx的机遇,积极打造xxx的目标,按照“净化先行、绿化跟进、硬化基础、美化提升、亮化增色”的思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镇域镇貌新发展,农民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 一是高标准整治环境卫生。投资200万元,组织xx公路沿线xx个村整村联动集中整治,群众投劳3万余人次,出动车辆1万余台次,搬运砖块300余万块,平整土地80余亩,清理垃圾2万余方,拆除厕所、违法建筑560座,硬化道路2 公里,xx、xx、xx村安装路灯58盏。对xx路和主干公路沿线的130户群众实施了土墙换砖墙和门头改造。同时组建了40名保洁员队伍,公路沿线放置垃圾缸70个,购置垃圾桶70个,配备保洁车22辆,各村建设了垃圾屋,制定了村规民约和环境卫生公约。 二是高品位建设文化墙。按照“一村一特色、一墙一风景”的原则,突出“xxxx”这一主题,主要宣传“农耕文化、湖山美景、苹果产业、文化娱乐、孝道文化”等正能量,投资100万元,建设文化墙2.2万平方米,人工手绘墙体画280副,把文化墙体建成群众欢迎的政策明白墙、科技指导墙、文化传承墙、美德教育墙、环境美化墙,提升群众生活的品位。 三是高起点建设绿色长廊。投资230余万元,从xxx村到xx村15公里U型旅游环线建成绿色文化长廊,栽植各种花树22万余株,其中雪松2510株、红叶李1100株、黄杨球600株、冬青球2376株、大叶女贞500株、单枝冬青20万枝,种植三叶草6000平方米,建设花坛1.2万平方米,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建成xx、xxxx、个重点示范村。

XXXX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三年工作总结

XXXXXX村美丽乡村示范村三年 工作总结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科学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宁乡市青山桥镇XXXXXX通过合理规划,共建共享,全民参与的方式,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逐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宜居、环境整洁、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自2016年8月成功申报长沙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以来,三年计划,未敢懈怠,现将本社区2016年度至2018年度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举措与成效 (一)立规矩、重引导,实现人居环境整体提质 “治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作,为了治理社区乱搭乱建、垃圾满地、污水横流的乱象,社区通过建立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环境综合整治以及改水改厕等方式,三年后,有效杜绝了垃圾满天飞、污水随意排等现象。 1、加强投入,注重引导,扎实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处理 近年来,社区每年投入生活垃圾治理费20万余元,在社区大部分地区推进了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制度,建设400平米垃圾分类站一所,发放分类垃圾桶1700余个,公共场所也安装了垃圾桶;聘请垃圾分类员、清运员共13名,实行网格化管理制度和以奖代补的激励

机制。制定《居规民约》将环境卫生和房前屋后秩序纳入公约内容;对农村各户环境卫生和房前屋后秩序进行每季度的分组评比,并在各网点进行公示,对全年表现突出的群众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我们通过发动党员、组长、社会贤达等做好先进示范,慢慢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自此,村道两旁和各户门前屋后,基本看不到垃圾,干净整洁,2016年,社区成功通过了长沙市垃圾分类示范的考核验收。 2、依靠惠政,强化宣传,促进改水改厕 污水随意排放是农村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居民聚居区,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为此社区利用上级惠政,结合“五治”相关要求,改厕520余户,建立沼气池10余户,对规模养殖实行退养或合理功能分区建设,同时加强了生物沤肥、环保等知识的宣传。通过三年的整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哪些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哪些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根据南桥镇党委、政府的要求,为加快推进裕民村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根据裕民村实际,现制定裕民村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三化同步”的总体要求,以镇村规划为龙头,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创新工作机制为保障,将裕民村建设成为“村美、民富、和谐、幸福”的美丽乡村。 二、目标任务 裕民村建设总体目标是:达到省,市美好乡村建设标准,建成南桥镇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争取在全市排名靠前。努力实现“村庄布局规划合理、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群众富裕”的目标。 三、建设内容 1、完善村庄规划布局体系。结合全镇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具裕民本村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规划,合理安排建设布局,科学确定生产、生活、服务区块的区域布局与建设规模,明确道路、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标准与要求。严格规划管理,确保规划的刚性执行。 2、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村主导、分级负责、多元投入

的原则,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居环境达到“五化”标准,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和环境美化。 3、开展村庄环境整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开展以“干净、整洁、有序、美观”为主要目标的村庄整治行动。二是开展杆线规范工程,确保杆线竖立和线路拉线走向规范。三是开展村内河沟流浚整治及塘坝扩挖整治工程,达到“流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效果。 4、实施村庄绿化、亮化工程。按照村庄规划布点的要求,在村内道路及村庄主干道进行植树绿化,确保村庄道路全覆盖。同时,逐步对村庄道路实现亮化工程。 5、推进土地流转,发展我村农业特色产业。充分利用裕民村本地资源,根据本地实际,大力发展裕民村的油菜种植等特色产业。计划在20xx年至20xx年,裕民村要逐步实现1000亩的土地流转目标,切实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 6、完善文化活动场地等群众娱乐活动阵地。按照村庄布点规划,除现有的一处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外,计划在原里光学校增建一处村民文化活动场地,强化和完善群众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按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进行实施,不断增强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自我服务功能。 四、方法步骤 裕民村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4月3日前后)制定裕民村美丽乡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全面建成小康**县奠定基础,按照中省关于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有关会议精神及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围绕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总规划,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以展现农村生态魅力为特色,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环境提升”、“创业增收”、“文明培育”和“服务提升”四大工程,实现人居环境、自然生态、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社会保障、社区服务以及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逐步打响“文明**县,幸福家园”**县美丽乡村建设品牌,将全县农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聚商宜业、魅力宜游、统筹发展的美丽乡村。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着重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真正做到美丽乡村建设依靠农民、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由全体农民共享。 (二)坚持量力而行。立足农村经济基础、资源秉赋、

区位优势、人文积淀等条件,实行梯次培育,突出建设重点,分类制定创建项目,避免无序冒进,确保取得实效。 (三)坚持建管并举。整合资源,优先配置重点项目,强化项目绩效考核,科学管理和使用项目资金。把长效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巩固建设成果,落实完善村庄长效保洁机制。 (四)坚持特色培育。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根据各村实际,注重环境提升,突出抓好农民增收及文明素质培养,推进旅游开发,切实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加大城市文化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村基层文化生活。 (五)坚持发展创新。拓展思路,把发展产业、提升产业作为重中之重,鼓励各村结合产业特点,争创工业特色强村、农业特色强村、休闲产业强村,并注重建设重点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实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三、建设内容 (一)实施“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工程” 1.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实施**岐高速、**礼路、**姜路、夹北路、铁前路等重点道路工程,2013年年底完成**武路、**姜路升等改造工程,建成贯通县域南北的大通道。到2015年底,建成县镇示范路56公里、通村示范路32公里、村庄道路746公里,全面实现村庄道路水泥化目标,农村客运通达率达到80%以上。坚持“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对县

XX村“美丽乡村”建设亮点工作汇报

XX村“美丽乡村”建设亮点工作汇报 全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开展以来,XX市XX区XX 乡XX村立足本村实际,提出了“壮大特色产业,打造魅力XX村”的发展思路,主动发力,攻坚克难,全力推进以“环境整治、民居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提升、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的五大工程,办好15件实事,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将主要工作亮点汇报如下: 一、“造血+融血”,解决筹资瓶颈 资金问题是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的“核心”,更是村集体发展的关键。XX村牢牢抓住资金筹措这一“牛鼻子”,一方面充分发挥村集体主观能动性,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农业水利工程、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26万元,用于美丽乡村打造,畅通专项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另一方面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帮扶部门、帮扶企业多渠道筹集工作资金,今年以来,全村累计筹措资金600余万元,新打机井2眼,实施改厕203座,对村内所有道路实施了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新建600平米的村民中心及4000平米的村民文化广场各一座,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队伍+试点”,强化工作推进

为深入推进农村面貌改造工作扎实开展,着力打造美丽幸福乡村,XX村创建了“2+2”工作推进模式,即“完善两支队伍”:完善由乡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组成的工作指导队伍;由村两委委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组成的工作老实队伍;两支队伍协调配合,分工协作,全力推进改造提升15件实事,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 在推进改厕改造工程中,该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出适应北方农村实际,造价低廉、环保卫生的新型改厕模式。投资40余万元,新建粪尿分集式卫生生态型旱厕203座,实现了粪尿分集化、无害化处理。新模式改厕工作的完成受到了省爱卫办、市、区相关领导和部门的一致好评,将XX村作为全市试点和典型经验供兄弟县区学习。 三、“引进+走出”,抓大特色产业 坚持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与壮大主导产业相结合,通过产业发展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引进来”,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由村内致富能手联合成立了“振云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元,流转土地510亩,主要经营绵羊养殖和油用牡丹种植。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目前共有50户村民参股,合作社养殖绵羊6000只,种植油用牡丹400亩。二是“走出去”,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发展思路,充

昆明昆明市年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方案

昆明昆明市年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 方案 篇一:XX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XX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突出乡镇及星级村改造升级,沿线重点村提档达标,点线面结合、以点带面、连片逐步推进,初步构建以乡(镇)直村和示范村为引领,重点村为骨干,达标村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打造精品,努力建成产业生态、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乡村布局结构,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稳妥推进,逐步实现全覆盖。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乡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民俗文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尽可能在原有乡村形态上进行完善,杜

绝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同时还要防止千村一面。 ——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度,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分工协作,统筹推进。县直各相关部门牵头,各乡镇配合,整合涉农资金项目,上下联动,建管并重,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总体目标 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加大美丽乡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整治村屯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建管质量,实现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六美”乡村。力争利用三年时间,打造示范村16个、重点村48个、达标村22个。其中:XX年建设示范村4个、重点村16个,达标村6个。示范村,主要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村,整合资金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在安全饮水、村内道路、护屯绿化、住房庭院、致富产业等方面实现全面提档升级。重点村,经过三年建设,在主要民生项目上取得明显进展。达标村,主要对地处偏远、基础较差的村,经过改造提升,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 四、主要任务

美丽乡村情况简介

美丽乡村情况简介 美丽乡村情况简介 **村现有9个合作社,415户,1503人,农村劳动力941人,耕地面积5950亩,XX 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47.5元,比XX年增加907.2元,增长9.5%。全村整村流转土地5500亩,建成日光温室130座,钢屋架大棚80座,露地葡萄1680亩。目前全村已形成以玉米制种、设施蔬菜、露地葡萄、肉牛养殖、劳务输出为特色的产业格局。 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按照“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要求,以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和规范土地流转运行机制,重点抓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千头肉牛养殖小区、荒漠区日光温室示范区、现代化玉米制种基地、露地葡萄种植基地建设任务,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劳动力技能培训三个方面实现较大转变,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玉米制种四化基地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村按照“稳定基地、规范管理、持续发展”的思路,加强玉米制种基地规范化管理,以建设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优势繁育示范基地为目标,继续推进土地流转,全力打 造玉米制种“四化”示范基地。在巩固完善土地整村整社流转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与奥瑞金公司合作,流转土地5500亩,建成国家级玉米制种核心示范区1300亩,主要推广玉米制种“三系”配套、机械化播种收获、测土配方施肥和高效节水技术。“四化”示范基地的建设,突破了制约种子精确化、机械化生产的土地瓶颈,建立了企业与农户持续、稳定合作的长效机制,探索了促进种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

增收的新路子,推动了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的过渡,对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和现代种业发展步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情况。 近年来,我村园区建设按照“项目带动、科技支撑、突出主业、提升效益、做 靓特色、示范引领”的宗旨,以发展优势精品蔬菜为方向,以生态有机质栽培为特色,以“育苗中心、日光温室、连体拱棚”建设经营为重点,加大蔬菜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加快节水新技术推广步伐,着力提高科技装备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园区投资600万元,建成高标准大跨度日光温室30亩,钢架大拱棚XX年产5000立方米日光 温室基质生产线一条。推广日光温室生态有机质无土栽培技术21座,引进试验新品种30多个,推广有机质无土栽培、配方施肥、膜下滴灌等新技术12项。建成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技术300亩,示范推广日光温室智能化管理技术提高日光温室科学管理水平,强化育苗中心功能,促其达产达标,育苗中 心年繁育蔬菜种苗达到XX年经济收入可达到3XX年园区投资60万元,修建占 地5000平米的联栋拱棚一座,开展蔬菜新品种试验展示。 三、养殖小区情况。 XX年,该村抢抓县镇出台扶持奶肉牛发展的优惠政策机遇,充分利用整村土地流转后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优势和本村肉牛养殖大户较多的实际,结合“四化”示范村建设,把发展肉牛规模化养殖作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点,采取“政策宣传引、外出观摩学、制定政策推、整合资源促”等措施,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扶持政策、分户饲养、自主经营”的模式,在村北部荒滩新建千头肉牛养殖小区一处。 该养殖小区占地面积77亩,计划总投资280万元,建成高标准双列式牛舍13栋,按照规模养殖、人畜分离、生态环保的要求,分为生活区、养殖区、饲草区、晒粪场四个功能区,配套建设完成修砌围墙480米,硬化主干道路200米,排污管道350

4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资溪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核心,强化规划引领,注重景城联动、景村联动、镇村联动、城乡一体,积极构建以县城为龙头、集镇为骨干、中心村为补充的新型生态城镇体系,达到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五美”总体要求。结合整体规划,推动镇村联动建设。要以全域规划的理念,尊重自然、体现特色、传承记忆,编制、完善、提升县、乡(镇)、村三级规划,实现乡(镇)村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相互衔接配套,形成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二)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 根据省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从全全局出发,着眼长远发展,确立人口相对集中、产业辐射能力强、要素集约、功能多元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心示范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达到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五美”总体要求。坚持“党政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和“农民筹资投劳、整合项目资金、财政奖补资金”三点结合的投入机制,突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个重点,整治农村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在2015年,我县率先将高阜镇高阜、石陂两个中心村建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试点示范村,进一步提升其他乡(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三)、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引导,突出特色。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依托自然地理条件,适应资源禀赋和民俗文化差异,突出地域特色,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 2、坚持以人为本,体现民主。要始终坚持“议”字当先,严格农民民主议事程序,落实农民主体作用,把维护好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3、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鼓励各地实际先行先试,在局部村点取得重点突破和经验模式后再逐步推开。 4、坚持多元投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鼓励农民和社会各界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 5、坚持以县为主,统筹推进。继续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优势,发挥县级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等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统筹推进机制。 (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的主要内容 严格按照我县乡(镇)村联动工程、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导则要求,重点实施以下内容: 1、抓好规划编制。按照全域理念,着眼长远发展,修编完善全县乡(镇)村庄布点规划,科学确定中心村、需要保留的自然村,每个行政村原则上规划建设1个中心村。围绕“三区一园”、“四类村”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根据《x财政厅关于印发的通知》(x〔x〕13号)和《国务院综改办关于进一步做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x〔x〕3号)和x年省市综改文件精神,为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县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总体目标 我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总体目标是到x年,在全县率先建成部分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试点示范村,建设一批人口相对集中、产业辐射力强、要素集约、功能多元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心示范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达到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五美”总体要求。 二、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基本原则 (一)坚持规划先行,尊循乡村发展规律。建设美丽乡村,做到规划先行,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各类村庄的人口规模、功能定位、发展方向,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做到村内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合理区分和服务设施的合理布点。按照“规划跟着目标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依托本县自然地理条件,适应本地实际资源禀赋和民俗文化差异,

突出地域特色,根据我县村庄布局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相互衔接,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 (二)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都应守住农民民主议事这个“灵魂”,要始终坚持“议”字当先,严格农民民主议事程序,充分尊重农民自主权利,项目实施实行民主管理,尊重农民的参与权,项目管护实行民主协商,尊重农民的监督权,项目资金使用坚持公开公示,尊重农民的知情权。落实农民主体作用,把维护好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三)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先行先试,在局部取得重点突破和经验模式后再逐步推开。重点围绕村内主干道建设、村内活动场所、小型水利设施、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亮化美化等方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村镇规划,坚持规划引导,以村民民主议事为基础,科学合理布局,建立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库,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实施,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坚持多元投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鼓励农民和社会各界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的整合,由县政府主导、财政协调、部门协作,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将上级和本级财政安排的涉农资金进行全面、科学、有序整合,集中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发挥项目资金集中投放的聚合效应。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

美丽乡村项目计划介绍

美丽乡村项目计划 2014年4月, 国家发布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指南涵盖了美丽乡村的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八个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村庄建设包括了生活设施(道路、桥梁、饮水、供电、通信)与农业生产设施(土地整治与保护、农田水利设施治理、现代化农业生产设施) 生态环境包括污染防治(农业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生活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治理、村容整治(村容维护、环境绿化、厕所改造、病媒生物综合防治) 公共服务包括医疗卫生、公共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公共安全、便民服务等。 经济发展涉及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当前,制约美丽乡村建设最大的瓶颈就是乡村的经济发展,将农业、自然资源与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就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与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吸引年青劳动力就地就业,减少留守儿童与老人,促进社会与谐发展;有利于改善与提高乡村旅游地居民的卫生条件、生活习惯、生存意识及当地居民文化水平等功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提高农副产品及二、三产业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4、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农村文化建设、城乡文化交流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5、通过农业+自然资源+服务业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在美丽乡村建设业务领域,我们针对各区域 的特点,为个项目提供如下全过程的服务: 一、评估乡村资源 1、自然资源评价体系 包含:生态环境评估、土地资源评估、空间资源评估、景观资源评估 2文化资源评价体系 包含:文化资源社会效益评估、文化资源经济效益评估、文化资源可持续效益评估 3综合资源评价体系 包含:产业资源评估、地域吸附力评估、受众群体评估、同质化吸附力评估 二、构建乡村基底 1、乡村生态环境: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可持续发展等。 2、乡村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环卫设施、道路亮化等。 3、乡村风貌打造:软景景观风貌、硬景景观风貌、建筑构筑风貌等。 4、乡村产业格局:结合各地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形成当地特色产业。

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镇**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完成镇委、镇政府下达我村的农村绿化和环境整治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快我村绿化步伐,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全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现结合我村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以镇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田园美、村屯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以“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为治理核心内容,加大对农村投资力度,深入开展农村绿化、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推进乡村绿化全覆盖,把我村的生态环境再提高一个新的层次,促进我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工作原则 1、坚持统一领导、属地分工负责的原则。村委会是属地绿化造林、养护和环境整治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领导是本辖区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负责领导、组织、监督、检查本村的各项工作。 2、坚持科学规划、精心建设的原则。严守建设标准,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规划到位、建设到位、治理到位。根据本行政村实际情况,突出各自特色,梯次推进,同时并举,逐步提高。在工作达标的基础上,实现美丽一村、示范一村。 3、坚持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支持、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企业与个人投资等激励机制,合力推进乡村绿化、环境整治工作。

4、坚持造林标准、制度保障的原则。各项绿化、环境整治工作要依据标准执行,按照管理办法考核,用制度推动绿化造林与环境整治有机结合,健康发展。 三、工作目标 2014年通过植树造林、道路边沟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净化、厕所畜禽场所治理、路灯安装、院落环境治理、田园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改善环境,实现农村宜居、舒适、生态、美丽的目标。 四、工作重点及指导 绿化造林工作: (一)工作重点 1、村屯绿化。村内的坑塘鱼池、空闲隙地绿化美化,进村路、环村路以及村屯内所有街道两侧植满栽严,家庭院落果树点缀,新植乔木1500株以上,树木总量达到3000株以上。 2、沟渠、村路的绿化。村委会要完成好自已辖区内所有的总干、干渠、支渠以及乡路、村路的完善与改造。对缺苗断条的地段,要做好新造和补栽工作,合理增加网格密度,提高栽植标准,加快缺口部分的封闭合拢,保证造林标准,增强防护功能。 4、村委会所在地绿化。村委会的绿化面积要达到所占地面积的30%,所有空间栽严补齐,与周边道路,村屯,沟渠等绿化融为一体,增加林木覆盖率。 以上几项绿化工程中树种的选择、苗木规格等要点,按《盘锦市乡村绿化造林指导标准》执行,当年造林成活率确保达到国家造林技术规程要求的85%以上,力争达到95%以上。当年秋季或次年春季补植以后,整体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要达到100%。 环境整治工作: 一、主要工作任务 (一)以道路、边沟建设为内容,全面实施畅通工程 在全村实施道路、边沟建设工程,各村主要道路要全部实现硬质化,次要道路及宅间路要采用简易硬化铺设。路面宽度主要道路不少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

本编制规划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评分或检查依据。

额指标,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调整生产结构,将规划范围内的山、水、田、林、路的治理和生产、生活、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的建设,统筹考虑,共同协调发展。 具体讲,就是在调查了解村庄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演变、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确定村庄性质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统一规划与合理利用村庄用地,综合部署村庄经济、文化、公用事业及防灾等各项建设,统筹解决各项建设之间的矛盾,相互配合,为村庄居民提供适合我县特点、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居环境。 村庄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为了加快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切实贯彻资源优化配置与节地、节水、节能和节材的方针,围绕增收致富奔小康,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为村庄建设提供有效指导,为***镇农村住宅建设探索一条合适的路子。 在规划过程中注意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做到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立足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面貌,方便群众生活和生产,保障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力争为整体推进镇政府“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示范和依据。

二、规划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 《山东省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规范》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 《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 《村镇规划卫生规范(GB1805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农村防火规范(GB50069)》 《防洪标准(GB50201)》 《农村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 《农村居民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952)》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范标准(CECS354)》 《农村低压安全用电规程(DL493)》 其他相关规范 三、规划指导思想 本次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城乡统筹,深入实际,因地制宜,尊重地方与民族特色和优良传统,立足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面貌,切实以规划带动解决***村的实际问题。抓住机遇、搞活经济,立足生态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