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经典文献之八——再论如何激励员工

管理学经典文献之八——再论如何激励员工

管理学经典文献之八——再论如何激励员工
管理学经典文献之八——再论如何激励员工

管理学老师推荐书目

老师推荐书单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学25本著作 1.《科学管理原理》(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泰勒(Frederick Taylor,1911) 2.《经理人的职责》(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 1938) 3.《管理的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1954) 4.《企业中人方面》(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麦戈雷戈(Douglas M McGregor,1960) 5.《管理行为:管理中的决策过程研究》(Administrative Behavior: 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西蒙(Herbert A Simon,1947) 6.《组织与环境:管理差异化和整合》(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Managing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劳伦斯和洛尔施(Paul R Lawrence and Jay W Lorsch,1967) 7.《组织》(Organizations)马奇和西蒙(James G March and Herbert A Simon, 1958) 8.《动机与人格》(Motivation Personality)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54) 9.《竞争战略:产业与竞争者分析技术》(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Michael E Porter,1980)10.《管理与工人》(Management and the Worker)罗斯里伯格和迪克森(Fritz J Roethlisberger and William J Dickson,1939) 11.《战略与结构:美国企业历史上的篇章》(Strategy and Structure: 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Enterprise)钱德勒(Alfred D Chandler, 1962) 12.《企业的行为理论》(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赛耶特和马奇 (Richard M Cyert and James G March,1963) 13.《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1001种激励员工的方法

《1001种激励员工的方法》 【美】鲍勃·纳尔逊著 第一部分:激励个人 摘录内容: ●认同与奖励同等重要 ●发现员工的优点 ●员工是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 ●管理者每天对员工表示出的信任、尊重和关心能极大地激励员工●询问他们意见,及时了解并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尽量让他们参 与可能影响到他们生活或工作的决策 ●只有你理解员工的需要,才能和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沟通 ●管理者批阅报告(印章或签字,附加上评语),提交的报告也会不 断改善与提高 ●最佳服务是发自员工内心的,所以能够打动员工内心的公司自然 会向顾客提供最佳服务 ●如果你对员工毫不关心,他们也会对你非常冷漠 ●在工作中感到快乐是最好的工作动力(打电话向妻子儿女告知他 的努力与成功) ●新员工上班的第一天,确保她的办公位子以及用品准备妥当(笔、 订书机、便贴纸等) ●在评价个人的意见之前,先仔细倾听,给予充分的考虑 ●在和员工谈论他们的工作表现时,坦诚地告诉他们你的想法

●确保员工拥有开展工作所必需的信息 ●说付不起关心员工的费用是错误的,你更承受不起不这样做所带 来的损失 ●激励员工的最佳方式是以你的日常行为和态度使他们相信你是全 力支持他们的 ●我认为公司要奉行的第一条原则,也就是基础原则,是要用我们 期待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来对待公司里的所有员工。在这家公司里,并不以职务大小区分等级,人人都可以相互交流,他们都可以直呼我的名字。员工感觉越好,公司收益就越大 ●为了表达对于员工家庭困难的理解,当员工不得不长时间加班时, 公司会给员工的配偶或者其他的他们关系亲密的人送上鲜花和免费的晚餐券,并且还附有致谢词。 ●授权——给予员工独立工作的责任和权利,能极大激发员工的潜 力 生产部门的员工能直接同客户联系,找出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由生产部门的员工主持与召开关于产品质量控制、产量、设备购买以及客户关系的会议 ●把注意力放在员工的业绩上,而不是工作时间的长短上 ●在和每一个员工进行每一次交流时,不管对方是谁,你都要认真 对待,就好像你要和他共度余生一样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好的鼓励,就是倾听

人力资源管理文献综述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4-2015学年冬季小学期课程论文 题目:我国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班级:12级人力资源管理2班 姓名:魏子贵 学号:20120610310069 指导老师:唐建荣 完成日期:2015年2月28号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制度从规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开始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逐步走向成熟,绩效管理成为我国国有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了很多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对我国的很多学者提出的解决办法进行文献综述,希望能够使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的效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关键词: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系统考核 一、绩效管理的概述 绩效管理最开始在企业中的体现主要是进行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尚书*荛典》里有“纳于大麓,暴风骤雨弗迷”,就是指荛将帝位禅让给禹之前对其进行了绩效考核,但是随着经济与管理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研究者意识到绩效评估的局限性和不足。绩效管理正是在对传统绩效评估进行改进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主要包括:对员工工作结果的管理和对影响员工工作结果的行为、表现及素质等的管理。李智勇、陆珂在《国有企业开展绩效管理的思考》(2008)提出绩效管理不是仅仅停留在“结果考核”水平上的事后管理,而是一个以员工为中心的一系列干预活动的过程管理。绩效管理不仅针对员工以往的业绩进行考核,还包括绩效目标的设定与分解、绩效跟踪、考核与反馈、指导辅助、绩效改善计划制定等环节。 二、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如何留住优秀人才成为当今一大难题。绩效管理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手段,在战略实现人才开发以及员工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这一点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国有企业的一种共识,也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层的关注,很多企业已经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并利用了绩效考核结果。从众多学者的研究中,可以总结出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比较显著的问题有以下4点: 1.考核观念落后,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尹之峰、白延静在2011年发表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中提出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及沟通、绩效结果的应用等五部分,但国有企业中,

高效激励员工的八大方式

高效激励员工的八大方式 一、远景激励引导 1、组织愿景引领: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是有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的,企业发展因愿景而更加精彩,因愿景而更有方向。组织愿景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更应将其灌输给员工,通过培训课、黑板报、内刊、电子杂志等形式将企业愿景公示与众,让员工知晓,更让员工认同,志同道合方能长久。 2、团队发展激发:企业是个大集体,团队是员工生存的小环境,员工有团队才有归属感,有团队才能发挥更好的战斗力,有团队才能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团队激发需要强化大家的共同活动,强化日常的正规沟通,需要强化团队的协作感,让大家有所触动、有所依靠。 3、个人成长指导:员工进入企业是希望得到发展的,是希望得到成长的,新员工更是如此,雪中送炭总会让人感慨非常,让人心有所动;对员工的激励就是站在员工的角度想问题,站在发展的角度考虑其职业发展,给新员工以亲切工作指导,给困难员工以贴心关怀,给问题员工以正确指导,分类施教,必会大有裨益。 二、拓宽职业生涯 1、给职业目标:员工总有自己的职业动力,或是晋职加薪,或是稳定的工作,或是开心的工作,这些都是员工真实真正的想法,企业有自己的发展目标,最好的结局当然是合二为一,因此高员工激励就是结合员工自身状况确定其职业目标,明确其未来发展方向,让员工目标和企业目标合二为一,这样员工自然奋发用力了,激励更加源于内心。 2、建发展阶梯:员工有发展目标会努力工作,但发展目标总要分阶段实现,每位员工每个阶段总会有自己的工作重点,此时员工发展更需要指导,需要企业帮助其规划发展阶梯,如何将目标分阶段、每阶段如何定重点、阶段重点如何推进,慎规划而重举措,高激励需要将员工工作和企业目标、发展阶段等紧密结合,这样必会获得员工的深度认同,高激励自然不言而喻。

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写作方法初探

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写作方法初探 59  第33卷第7期外国经济与管理Vol 133No 192011年9月Foreign Economics &Management Sep 12011 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写作方法初探 秦 宇1,郭 为2 (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北京100024;2.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编者按:无论对于哪个学科的哪种研究,文献综述的重要性自不待言。遗憾的是,在定量研究占据主流地位的今天,我国的青年学子,即便是在校研究生,也很少有机会接受文献综述类文章写作技巧的正规训练和指导。本刊作为国内以介绍国外最新管理研究动态和成果著称的管理学期刊,有责任为我国的青年学子和在校研究生提高这方面的技能助一臂之力,故特约在这方面颇有造诣和切身体会的两位年轻学者撰写此文。 摘 要:本文讨论了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写作中的几个关键问题,首先介绍了文献综述的目的,然后介绍了寻找代表性文献的方法或途径以及阅读文献的不同方法,接着介绍了文献综述类文章四种基本的结构安排,最后提出了写作文献综述类文章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管理学;文献综述;写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950(2011)0920059207 收稿日期:2011204215 作者简介:秦 宇(1973-),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郭 为(1969-),男,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一、引 言 不管是哪种学科的哪种研究,文献综述必不可少。文献综述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术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可以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自己要研究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并能够有所创新,为科学知识的积累做出自己的贡献。虽然文献综述工作非常重要,但目前与方法论有关的、讨论如何撰写文献综述类文章的管理学著述并不多见。而且,大多数学校的方法论课程也很少谈及这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不揣冒昧,把自己写作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的一些体会拿出来与大家探讨。我们的所言大多为不成熟的浅见,难免挂一漏万,请各位大家指正。 本文的主要读者应该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管理学在读研究生。事实上,本文的雏形就是我们为指导自己的研究生写作文献综述类文章而拟定的要点和建议,其中的很多内容又来自于我们在研究生学习期间老师对我们的指导。我们希望我们的体会能够对正在撰写或将要撰写文献综述类文章的研究生有所帮助。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简要描述文献综述的目的;第三节介绍六种查找文献的方法;第四节是对阅读文献三个层次的说明;第五节探讨了文献综述类文章的不同结构安排;第六节针对研究生提

管理学经典文献之十六——创新规则

创新规则* 彼得·德鲁克 【作者简介】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1909-2005),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自1971年起,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彼德·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2002年6月20日,成为当年的美国“总统自由勋章”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他的著作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传播到130多个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管最近有许多关于企业家特质的讨论,但我过去30年的职业生涯中所接触的企业家中很少有人具有这种特质。我认识的许多人——销售人员、外科医生、杂志编辑、学者、甚至音乐家——确实具备这些特质,但他们却同“企业家”毫不沾边。我所遇见的成功企业家的共同特点不是一种特质,而是一种对创新的系统实践的使命感。 无论是在现有企业,公共服务机构,还是由一个长期呆在厨房不见外人的新手所创办的企业中,创新都是创业精神的特殊标志。它是一种企业家创造新的财富生产资源的方式,也是企业家发挥现有资源潜力创造财富的方式。 今天,还没有一个关于创业的明确定义。一些人用这个词泛指小企业;另一些人,则用来指所有的新企业。然而,事实上,许多成熟企业从事高度成功的创业活动。这时,创业这个词不是指企业的规模或者历史,而是指某种类型的活动。这种活动的中心内容是创新:创造有目的的、聚焦于企业经济或社会潜力变化的努力。 创新的源泉 当然,有些创新是来自于天才的灵感。然而,多数创新,特别是成功的创新来自于对创新机会有意识和有目的地搜寻,这些机会往往很少。 在企业或产业内存在四种这样的机会领域: ●出乎意料的情况 ●不一致 ●过程需要 ●产业或市场变化 公司外的社会和智力环境还有另外三个机会来源: ●人口变迁 *原文发表于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1985: 67-72. 本文由彭学兵翻译,梁欣如校对。——编者注

10大管理学经典书籍书目及简介 2

10大管理学经典书籍书目及简介 1.《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为我国春秋时代孙武所著,距今已2500多年,是中国同时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兵书,一直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学者奉为至宝。 日本许多大公司把《孙子兵法》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必读书。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大前研一曾表示:“没有哪本书像《孙子兵法》一样,为我们提供如此丰富的管理思想”。前东洋精密工业公司董事长大桥武夫,在企业濒临倒闭之际,发现《孙子兵法》有助于经营,很快使企业起死回生,为此他写了

一本专著《用兵法指导经营》,成为畅销书。 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如哈佛大学商学院,也把《孙子兵法》融入了MBA的战略课程中。 全书共13篇,约6000字,是一部公认的最权威的“军事战略”著作,同时也被视为战略管理、成本管理、市场营销以及通过竞争获取事业成功的哲学书。 (1) 回复 1楼 2013-07-25 13:31 举报 |

龙吟e a r t h 远近闻名 10 2.《从优秀到卓越》 超级畅销书《基业长青》作者吉姆?柯林斯2001年的作品,是该年度《商业周刊》的十佳商业书。 柯林斯和他的研究小组耗费了5年,阅读并系统整理了近6000篇文章,创建了3.84亿字节的电脑数据,对1965年以来《财富》杂志历年500强排名中的每一家公司(共1400多家)逐一分析。研究结果令人震惊——只有11家公司实现从优秀业绩到卓越业绩的跨越。柯林斯将这11家公司与其他公司进行了对照,分析出了实现这一跨越的内在机制。 亚马逊书店对这本书的赞美之语是,“这是那种经理人和CEO们在若干年内需要一读再读的书。”

回复 2楼 2013-07-25 14:02 举报 |

精神激励员工的方式方法

精神激励员工的方式方 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精神激励员工的方式方法 一、榜样激励。 为员工树立一根行为标杆。在任何一个组织里,管理者都是下属的镜子。可以说,只要看一看这个组织的管理者是如何对待工作的,就可以了解整个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表不正,不可求直影。”要让员工充满激情地去工作,管理者就先要做出一个样子来。 1、领导是员工们的模仿对象; 2、激励别人之前,先要激励自己; 3、要让下属高效,自己不能低效; 4、塑造起自己精明强干的形象; 5、做到一马当先、身先士卒; 6、用自己的热情引燃员工的热情; 7、你们干不了的,让我来; 8、把手“弄脏”,可以激励每一个员工; 9、在员工当中树立起榜样人物。 二、目标激励。 激发员工不断前进的欲望。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并且都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的。这种动机是行为的一种诱因,是行动的内驱力,对人的活动起着强烈的激励作用。管理者通过设置适当的目标,可以有效诱发、导向和激励员工的行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10、让员工对企业前途充满信心;11、用共同目标引领全体员工;12、把握“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13、制定目标时要做到具体而清晰;14、要规划出目标的实施步骤;15、平衡长期目标和短期任务;16、从个人目标上升到共同目标;17、让下属参与目标的制定工作;18、避免“目标置换”现象的发生。 三、授权激励。 重任在肩的人更有积极性。有效授权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技巧。不管多能千的领导,也不可能把工作全部承揽过来,这样做只能使管理效率降低,下属成长过慢。通过授权,管理者可以提升自己及下属的工作能力,更可以极大地激发起下属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

人力资源管理文献综述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4-2015学年冬季小学期课程论文 题目:我国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班级:12级人力资源管理2班 姓名:魏子贵 学号:20120610310069 指导老师:唐建荣 完成日期:2015年2月28号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制度从规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开始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逐步走向成熟,绩效管理成为我国国有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了很多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对我国的很多学者提出的解决办法进行文献综述,希望能够使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的效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关键词: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系统考核 一、绩效管理的概述 绩效管理最开始在企业中的体现主要是进行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尚书*荛典》里有“纳于大麓,暴风骤雨弗迷”,就是指荛将帝位禅让给禹之前对其进行了绩效考核,但是随着经济与管理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研究者意识到绩效评估的局限性和不足。绩效管理正是在对传统绩效评估进行改进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主要包括:对员工工作结果的管理和对影响员工工作结果的行为、表现及素质等的管理。李智勇、陆珂在《国有企业开展绩效管理的思考》(2008)提出绩效管理不是仅仅停留在“结果考核”水平上的事后管理,而是一个以员工为中心的一系列干预活动的过程管理。绩效管理不仅针对员工以往的业绩进行考核,还包括绩效目标的设定与分解、绩效跟踪、考核与反馈、指导辅助、绩效改善计划制定等环节。 二、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如何留住优秀人才成为当今一大难题。绩效管理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手段,在战略实现人才开发以及员工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这一点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国有企业的一种共识,也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层的关注,很多企业已经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并利用了绩效考核结果。从众多学者的研究中,可以总结出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比较显著的问题有以下4点:

管理学经典文献之二——决策与管理型组织

决策与管理型组织*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 【作者简介】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Herbert A. Simon,1919-2001),是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当代认知心理学(信息处理心理学)以及管理学决策理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西蒙于1942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教授、卡内基—梅隆大学担任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教授。一生的研究以组织内部决策为核心,涉及了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曾获得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197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78年)、美国总统科学奖(1986年)、美国运筹学协会和管理科学研究院冯?诺伊曼奖(1988年)、美国心理学会终身贡献奖(1993年)、美国公共管理学会沃尔多奖(1995年)和国际人工智能协会终身荣誉奖(1995年)等10余项不同学科领域的最高荣誉。他的主要著作有:《管理行为》(1947年)、《组织》(与March合著,1958)、《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1969年)、《有限理性模型》(1982年)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明显,实现组织目标的任务是由那些处于最低管理层次的人完成的。作为物理实体的汽车,不是由工程师或经理人而是由装配线上的工人制造的。扑灭火灾的也不是消防队主管或队长,而是一队手持水龙带灭火的消防队员。 同样明显的是,处于管理最低层级或操作层级以上的那些人也并非多余,他们在完成其所在机构的目标时必须扮演一种主要角色。考虑到具体因果关系,即使在战场上实际参与战斗的是机枪手而非少校,少校对战斗结果的影响也可能比任何单个机枪手都要大。 那么,组织中的管理或监督人员是如何影响组织运作的呢?一个管理型组织的非操作人员通过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操作人员——处于最低管理层级的人的决策,参与到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少校对战斗结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其头脑对机枪手的手的指挥能力。他通过在战斗区域配置力量以及给下属单位指派特殊任务,来决定机枪手执行任务的位置和目标。在非常小的组织中,所有监督人员对操作人员的影响都可能很直接,但是在任何有一定规模的单位中,高层监督者和操作人员之间都会有一些中间监督者层级,他们自身受到上层监督者的影响,并传递、详细描述和修改这些影响直到操作人员。 如果以上是对管理过程的正确描述,那么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型组织就成为一个社会心理学问题。其任务就是建立一个操作人员队伍并且将监督人员加于其上,监督人员能够影响操作人员队伍,并使其趋向形成协调和有效的行为模式。我在这里有意使用“影响”而不是“指导”,是因为指导——即:管理权威的使用——仅仅是管理人员影响操作人员决策的几种方式之一;并且,最终建立一个管理型组织所包括的不仅仅是职能委派和权力分配。 研究一个组织时,操作员工最应该受到关注,因为组织结构成功与否是根据操作员工在其中的表现方式来判断的。本文所研究的管理理论,基于这样的立足点:分析组织对操作员工决策和行为的影响方式。 “垂直”专业化的必要性 大多数组织分析强调的是将“水平”专业化——分工——作为组织活动的基本特征。例如,Luther Gulick在他的“组织理论札记”中提到:“分工是组织的基础;事实上,它也是组 *原文发表于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44, 4(1): 16-30. 本文由袁国方翻译,张钢校对。

教育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管理论文文献综述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三)文献综述 围绕“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研究”这一题目,我采用了看专着、年鉴法、检索法等方法,进行文献收集整理。通过对所收集到的文献研究分析,我发现,在关于“深化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研究中,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范先佐、刘欣等为代表,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因、动力、经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未来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提出建议和设想。代表性的文章有:范先佐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教育与经济》,2006,(1)),范先佐、郭清扬的“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地区6省区的调查与分析”(《教育研究》, 2009,(01)),刘欣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寄宿制学校建设”(《教育与经济》,2006,(1)),等等。第二,各地在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经验总结。这方面的文章比较,研究方法多采用个案研究法,例如:陈新阳、王一涛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寄宿制学校分析——以广西荔浦县为案例分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毛君甫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四川教育》,2007,(11)),等等。第三,从标准化建设的角度谈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文章。这方面的研究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寄宿制建设的新思路,颇具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例如,杨兆山、杨清溪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寄宿

管理学经典文献之八——再论如何激励员工.doc

再论如何激励员工*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1923-2000),美国行为科学家,获匹兹堡大学博士学位。以后在美国和其它三十多个国家从事管理教育和管理咨询工作,是犹他大学的特级管理教授。主要著作有:《工作的激励因素》(与他人合著)和《工作与人性》等。发表论文100多篇。双因素理论是他最主要的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许多多文章、书籍、演说和专题讨论会都曾苦苦求索,“我怎样才能让员工按我的想法去做事?” 动机心理学非常复杂,而真正有一定把握的却很少。但探索知识的悲观情绪并没有挫伤那些骗人把戏的热情,它们不断以新面孔招摇过市,而且其中许多都持有学术的鉴定书。毫无疑问,本文不会压制这些骗人把戏的市场,但由于其中的观点在许多公司和其它组织中都得到了检验,我希望它会有助于调整前面提到的悲观的不平衡状态。 1.用KITA1“激励” 在对企业作有关激励问题的演讲中,我发现听众总是急切地寻找快速实用的答案,因此我会以一种直截了当的实用方法来打动人们。 要一个人去干某件事,最简单、最可靠和最直接的方式是什么?求他/她?但要是他/她回答说不想做,那就要由心理咨询去了解他为什么不想做。吩咐他/她?他/她的回答表明不理解你,这就需要一个沟通专家来给你指点迷津。给他/她金钱刺激?我想我不必提醒读者,要建立和管理一项激励制度所涉及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给他/她演示一下怎么做?这意味着要一项价格不菲的培训课程。我们需要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每位听众都能容忍经理的“直接方式”——他吼叫着,“踢他一脚!”并认为这种方式是正确的。让人做事的最可靠和最直接的方式是朝他屁股上踢一脚,这就是所谓“踢一脚”的激励方式(KITA)。 “踢一脚”方式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下面是其中的几种: 消极的体罚。过去常常采用这种方式。但它有三个缺点:(1)粗俗;(2)它与大多数组织所珍惜的良好形象相抵触;(3)由于是体罚,它直接刺激人的植物神经系统,这通常会导致消极反应——员工会反过来踢你。以上因素产生了禁止体罚的规定。 为了揭示心理脆弱点的无限来源与缓和它们的正确方法,心理学家们着手帮助那些被禁止使用体罚的人。“他拿走了我的垫子”;“我不知道她在说什么”;“老板总是在我身边转悠”——这些自我伤处被摩擦刺痛后的症状表现,是采用消极心理惩罚所导致的后果。 消极的心理惩罚。心理惩罚相对体罚有几项优点:第一,它的伤害是无形的,人们是内心受伤而且是延迟的。第二,由于心理惩罚的抑制力作用到大脑的更高级皮层中枢,所以身体上的强烈反应减少了。第三,由于受罚者感受到的心理创伤几乎是无限的,所以可供实施心理惩罚的范围也更广泛。第四,掌握处罚权的人可以设法置身事外,而让系统去干这项苦 *原文发表于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February 1968: 53-62.本文由熊立翻译,倪旭东校对。 1KITA(Kick In The Ass)即“给他屁股上踢一脚”的激励方式。这种方式大致包括三类:第一类是体罚,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过去经常被采用,但现代企业中几乎绝迹;第二类做法是靠施加心理压力对职工进行激励,这是一种反面的激励;第三类可以称为正面的“踢一脚”方式,是采取“拉”而不是“推”的方式,即用奖金、地位等诱惑员工努力工作。——译者注

激励员工的十二种方法

激励员工的十二种方法 为什么80-90后的员工不好管理?80-90后所处的时代与60-70后哪些不同?80-90后的特点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是什么?我们管理者,是否可以有效地激励80-90后员工? 一、榜样激励 为员工树立一根行为标杆 在任何一个组织里,管理者都是下属的镜子。可以说,只要看一看这个管理者是如何对待工作的,就可以了解整个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表不正,不可求直影。”要让员工充满激情地去工作,管理者就先要做出一个样子来。 二、目标激励 激发员工不断前进的欲望管理者通过设置适当的目标,可以有效诱发、导向和激励员工的行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三、授权激励 重任在肩的人更有积极性 有效授权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技巧。不管多能千的领导,也不可能把工作全部承揽过来,这样做只能使管理效率降低,下属成长过慢。通过授权,管理者可以提升自己及下属的工作能力,更可以极大地激发起下属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 四、尊重激励 给人尊严远胜过给人金钱 尊重是一种最人性化、最有效的激励手段之一。以尊重、重视自

己的员工的方式来激励他们,其效果远比物质上的激励要来得更持久、更有效。可以说,尊重是激励员工的法宝,其成本之低,成效之卓,是其他激励手段都难以企及的。 五、沟通激励 下属的干劲是“谈”出来的 管理者与下属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于调动下属的热情,激励他们为企业积极工作有着特别的作用。而建立这种良好的上下级关系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效的沟通。可以说,沟通之于管理者,就像水之于游鱼,大气之于飞鸟。 六、信任激励 诱导他人意志行为的良方 领导与员工之间应该要肝胆相照。你在哪个方面信任他,实际上也就是在哪个方面为他勾画了其意志行为的方向和轨迹。因而,信任也就成为了激励诱导他人意志行为的一种重要途径。而管理不就是要激励诱导他人的意志行为吗? 七、宽容激励 胸怀宽广会让人甘心效力 宽容是一种管理艺术,也是激励员工的一种有效方式。管理者的宽容品质不仅能使员工感到亲切、温暖和友好,获得安全感,更能化为启动员工积极性的钥匙,激励员工自省、自律、自强,让他们在感动之中甘心情愿地为企业效力。 八、赞美激励

创新管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关键词:国防科研项目、创新、管理模式 一、知识管理 科研管理是以严格按照科研计划制定的科研合同为依据,科研合同的内容往往不能完全概括科研过程的详细节点,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高效的沟通对掌控项目状态、动态调整控制节点,确保项目按科研计划(合同)进度进行就显得更加重要。管理组织结构中的障碍:由于某些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各个机构层次不同,最底层收到信息的时间差就加大。实习良好沟通应注意:和谐的团队,有效及时的沟通。 国防科技项目的特点和流动性决定了其项目更应注重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对项目组字所能拥有和接触的知识资源进行识别、获取、评价,从而有效发挥作用的管理过程。在国防科技项目中知识管理原则是积累共享和交流。 知识管理的内容:1、促使组织中的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相互转化。2、要促使知识的共享,促进组织内部外部间知识的共享。3、促进组织知识的创新,这需要开阔创新思维、运用互动化的创新方式、知识流动因子更为多元化,创新机制的转移(即控制企业内部知识资源和外部知识资源的平衡)。 知识资源的完整性与流动性很重要。完整性包括内部外部的知识资源,流动性则要求资源的流动、人员的互动与知识获取载体的多元化。 企业知识资源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知识成果和能力的总称。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 知识资源也存在着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知识资源是指企业已经拥有的知识产品和成果, 而隐性知识资源则反应出企业能够不断创造和生产这些产品和成果的能力和机制。企

业知识资源创新管理的路径选择:知识资源创新管理是指按照知识资源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一系列现代管理手段为基础, 组织和运筹各项创新活动, 从而在时间与空间上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地完成预定的知识创新和发展目标的管理活动。路径有:1、以知识为基础重塑管理结构, 再造业务流程。2、将知识作为核心资产加以运营。3、大力实施知识管理。 这其实是一种信息管理,知识是一种信息资源,其所提出的以知识为基础构建管理结构,而非以物质资源为流程。言下之意即为知识应是企业最核心的价值。而在国防科研项目中也应如此,这需要的是管理者应着眼于直接与间接创造价值的地方,而非仅仅是表面。 知识管理被管理界称为第五代管理,它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及外部知识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创造价值能力的管理活动。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赢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或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建立起新的企业组织的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文章中提出了三种创新导向下的知识管理模式:一、集成创新导向向下的知识管理模式,就是指通过现有的技术组合起来,创造一种新的产品或者新的技术,或者是把别的领域里的成熟的技术引进到另外一个领域里,而使得它能够创造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需考虑知识的兼容性、组织对其的吸收能力。企业需要导入企业信息技术系统,为知识集成与集成创新提供共生的能源传输渠道。并且构建学习型的组织。二、跟随创新导向下的知识管理模式。跟随创新,指在已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之上,沿着已经明确的技术道路进行技术创新,如在原有技术

管理学经典必读文献之四:有效管理者的技能

有效管理者的技能: 绩效取决于基本技能而不是个人特质* Robert L. Katz [作者简介]:待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管优秀管理者的挑选和培训被普遍认为是美国产业界最紧迫的问题之一,但在关于是什么造就了一位优秀管理者这个问题上,经理人和教育培训者们却极少达成共识。国内那些领先的企业和学院的经理人开发项目,在培训目标上存在极大不同。 这种不同的根源在于产业界总是试图寻找某些特性或者品质,用它们来客观地识别那种能有效应对组织中任何问题的“理想经理人”。正如一位关注美国产业界的人士最近指出的: “人们公开或隐含地接受了这样一种假设,即:存在某种类型的经理人。可是任何经理人大概都知道,一个公司需要适合不同层次工作的不同类型的管理者。一个商店主管需要具备的特性很可能与一个负责生产协调的副总裁需要具备的特性截然相反。经理人开发文献中充满了界定经理人所需特性的努力,从文献本身来看似乎非常合理,。但人们很少质疑这样的事实,例如,一个高层管理者需要良好的判断能力、作决策的能力、赢得别人尊重的能力,以及任何管理者都会提到的所有其他老生常谈的词语。但是只要看看那些在任何公司都能获得成功的管理者们,你会发现他们各有各的特性,并且跟任何总结出来的经理人的特点都有非常大的不同。”1 然而这种对经理人刻板形象的追逐是如此强烈,以至于那些只关注经理人的特定品质 或特性的公司,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他们看不到真正该关注的方面:一个人能做什么。 本文的目的就是探讨一种选择和培训管理者的更有效观点。这种观点并不是建立在好的经理人是什么(他们的内在品质和特征)之上,而是建立在他们做什么(他们在有效地执行任务时所展示的各种技能)之上。这里提到的技能,指的是一种能够被开发而不是天生的,并且能够用绩效证明而不仅仅是潜在的能力。所以,具备一项技能最基本的标准,就是在各种变化情况下能采取有效行动。 *原文发表于Harvard Business Review,January-February 1955. 本文由袁国方翻译,张钢校对。 作者提示:本文基于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 赞助的一项研究。 1Perrin Stryker,“执行者开发中越来越多的痛苦,”Advanced Management, August 1954, p. 15.

店长激励员工的方法

店长激励员工的方法2010-05-21 16:44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的支持。管理者应懂得,员工决不仅是一种工具,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企业生存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而要取得员工的支持,就必须对员工进行激励;要想激励员工,又必须了解其动机或需求。每个管理者首先要明确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没有相同的员工;第二、不同的阶段中,员工有不同的需求。那么,主管人员能够采用的主要激励技术有哪些?虽然激励是如此复杂并且因人而异,因而也不存在唯一的最佳答案,但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一些主要的激励方式。 金钱激励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们基本上是受经济性刺激物激励的,金钱及个人奖酬是使人们努力工作最重要的激励,企业要想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唯一的方法是用经济性报酬。虽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已经显著提高,金钱与激励之间的关系渐呈弱化趋势,然而,物质需要始终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仍是激励的主要形式。如采取工资的形式或任何其他鼓励性报酬、奖金、优先认股权、公司支付的保险金,或在做出成绩时给予奖励。要使金钱能够成为一种激励因素,管理者必须记住下面几件事。 第一,金钱的价值不一。相同的金钱,对不同收入的员工有不同的价值;同时对于某些人来说,金钱总是极端重要的,而对另外一些人可从来就不那么看重。 第二,金钱激励必须公正。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要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通过相对比较,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对待,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工作态度。 第三,金钱激励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平均分配等于无激励。除非员工的奖金主要是根据个人业绩来发给,否则企业尽管支付了奖金,对他们也不会有很大的激励。 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就是确定适当的目标,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目标作为一种诱引,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一个人只有不断启发对高目标的追求,也才能启发其奋而向上的内在动力。每个人实际上除了金钱目标外,还有如权力目标或成就目标等。管理者就是要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这种或隐或现的目标挖掘出来,并协助他们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在随后的工作中引导和帮助他们努力实现目标。当每个人的目标强烈和迫切地需要实现时,他们就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热切的关注,对工作产生强大的责任感,平时不用别人监督就能自觉地把工作搞好。这种目标激励会产生强大的效果。 尊重激励 我们常听到“公司的成绩是全体员工努力的结果”之类的话,表面看起来管理者非常尊重员工,但当员工的利益以个体方式出现时,管理者会以企业全体员工整体利益加以拒绝,他们会说“我们不可以仅顾及你的利益”或者“你不想干就走,我们不愁找不到人”,这时员工就会觉得“重视员工的价值和地位”只是口号。显然,如果管理者不重视员工感受,不尊重员工,就会大大打击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工作仅仅为了获取报酬,激励从此大大削弱。

管理科学文献综述10

前言 激励机制历来是企业非常重视的方面,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良好的激励机制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员工都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企业来说,一个企业的组织设计不仅包含有静态意义上的组织结构图的设计,还包含有动态意义上的组织结构设计,即运行制,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组织结构动态调整机制等。运行机制的建设直接影响到组织结构的实施效果。激励机制也属于运行机制的一种。良好的激励机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使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相互衔接、运转顺畅。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教授研究发现,员工一般仅能发挥出20%- 30%的个人能力,就足以保住饭碗而不被解雇,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其工作能力能发挥出80- 90%,其中60%左右的差距就是激励的作用所致。激励对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受到充分激励的员工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发挥出巨大的热情,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同时,激励不仅仅直接作用于个人,而且还间接影响其周围的人,形成一种良好的气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对员工来说,现在倡导快乐工作,要在工作中享受到乐趣。在具有良好激励机制的企业中,员工心情舒畅,可以享受快乐,满足自己的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身价值。因此,研究我国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国外关于激励机制的相关研究 激励机制是组织者为了使组织成员的行为与其目标相容并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潜能而执行的一种制度框架。在国外,激励理论的研究基本上经历了管理学激励理论、经济学激励理论和管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3个发展阶段。 管理学激励理论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它以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为基础,在经验总结和科学归纳的基础上形成的。20世纪30年代梅奥著名的“社会人”命题的提出,把管理理论引入到行为科学,激励问题成为管理理论研究的核心。之后,一大批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投身于激励理论的研究,并提出了诸多著名理论。管理学激励理论经历了由单一明晰、由激励基础研究到激励过程探索的历史演变过程。金钱刺激到满足多种需要、由激励条件泛化到激励因素。 经济学家对激励问题的关注始于20世纪30年代,但对其进行大量研究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70年代以后,以交易费用、产权理论、企业理论等为核心内容的新制度经济学取得飞速发展,如何解决代理问题成为激励问题的核心研究课题。企业实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即产品是由集体内若干成员

管理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

(书目排名不分先后) 《科学管理原理》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美国1856—1915) 《经济与社会》[德]马克斯·韦伯 《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马克思·韦伯(德国1864—1920) 《经理人员的职能》切斯特·巴纳德(美国1886—1961) 《组织与管理》巴纳德1948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亨利·法约尔(法国1841-1925)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埃尔顿·梅奥(美国1880—1949) 《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梅奥 《必读12篇系列》[中国]信汇中正领导力 《管理决策新科学》赫伯特·西蒙(美国1916—2001) 《组织》赫伯特·西蒙 《管理决策新论》弗鲁姆1973 《伟大的组织者》欧内斯特·戴尔(美国1914—) 《管理的新模式》伦西斯·利克特(美国1903—1981) 《营销管理》菲利普·科特勒(美国1931—) 《营销大未来——变革公共行为的方略》菲利普·科特勒、埃迪尤阿多·罗伯特著《让工作适合管理者》弗雷德·菲德勒(美国1922—) 《组织效能评价标准》斯坦利·E·西肖尔(美国1915—1999) 《再论如何激励员工》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美国1923—2000) 《工作与人性》[美]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弗里蒙特·卡斯特(美国1924—) 《经理工作的性质》亨利·明茨伯格(加拿大1939—) 《公司战略计划大败局的分析》亨利.明茨伯格 《管理实践》[美]彼得·德鲁克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彼得·杜拉克(美国1909—) 《有效的管理者》[美]彼得·德鲁克 《公司的概念》彼得.F.德鲁克 《创新与创业精神》彼得.F.德鲁克 《不连续的年代》彼得.F.德鲁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