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采编与制作论文

新闻采编与制作论文

新闻采编与制作论文
新闻采编与制作论文

内地与港台谈话类节目的异同比较

学生:王贇

指导老师:刘忠生

摘要: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咨询的快速传播,访谈类电视节目日益丰富和多样化,观众的需求也有所变化。本文从社会娱乐文化的角度切入,分析港台,内地娱乐类谈话节目的节目形态,解读其中的要素,并且对比它们之间的异同。对于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下如何制作出受观众喜爱的访谈类节目进行探讨。

关键词:谈话类节目;内地;港台;比较

访谈类电视节目一直电视荧幕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类节目既有专家的权威性意见,也有非专业人士的看法、观点,在对热点问题的讨论中形成各种观点的交锋,在我国众多的电视访谈节目中,港台地区的“脱口秀”是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即使在节目数量的绝对值上,港台无法与内地相比,但是就单个电视台的谈话类类节目数量上,港台并不逊色。港台地区和内地的谈话类节目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谈话类节目的产生

谈话类节目最早出现于美国,其英文原文“Talk Show”被港台电视从业人员改为“脱口秀”这一译称比谈话类节目这一名称更为传神,突出了谈话类节目的语言随意性。最早的谈话类节目一般认为是NBC于1954年推出的《今夜》节目。经过60多年的发展,谈话类节目已经成为广播电视业中的一中重要节目形态。上世界90年代初,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登上我国电视荧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谈话类节目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中国电视人也逐步修正“传播者”的角色定位,从全知全能的信息发布者,演变成为信息传递的终结者。

二、文化多元的港台谈话性节目

我就以台湾最著名的节目《康熙来了》来说明。《康熙来了》是台湾中天电视台的一档综艺谈话类节目,名称取自主持人蔡康永与小S徐熙娣名字的一个字而拼成。自04年1月5日开播以来,每晚收视率为1.2%-1.3%,每周吸引了超过500万观看人次,是台湾收视率最高有线电视台综艺节目。[1]《康熙来了》的成功应该归根于台湾文化多元并存的格局。首先,台湾自古以来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有着和大陆一脉相承的文化

根源。这种原汁原味的古老文化渗透在台湾社会的各个方面。台湾的电视节目中表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某些习俗,甚至比身在内地的我们还要传统。因此我们在观看台湾节目的时候,总是有着浓浓的亲切感。他们对中国历史考究的态度,也拉近了海峡两岸电视观众的距离。另外,台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又受到来自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先进文化的影响,使得台湾的电视文化显得非常时尚新潮,这一点也得到了大量年轻人的追捧。于是在多方面文化影响下的台湾电视文化便融商业性和传统性为一体,在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文化中加入异彩纷呈的流行文化,从而焕发出多姿多彩的光芒。台湾的电视节目以观众多变的口味为风向标,勇于创新,奇招迭出,内容多样。同样各个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这种竞争不仅繁荣了台湾的电视行业,也培养了大量的娱乐界人士。他们在多年的演艺生涯中锻炼出了出众的口才和表演功力,在各个节目中抛头露面,成为观众喜爱的电视明星。他们中的某些人并不唱歌,也不演戏,但凭借着自身良好的娱乐素质成为各大综艺节目的座上客。因此,即使《康熙来了》以几乎每天一集的速度密集播出,也能够每次请到不同的嘉宾。一年365天,肯定会有你喜爱的嘉宾出现,甚至连身为政治人物的连战也携妻子来参加节目的录制,而且反响非常不错。《康熙来了》就是依靠着台湾丰富的娱乐资源抓住了口味刁钻的观众的心。

在主持人方面,《康熙来了》也同样体现着文化多元的特点。女主持徐熙娣是台湾著名的艺人,唱歌演戏主持八面玲珑,在主持该节目之前就累积了大量的人气,因此《康熙来了》在开播之前就已经拥有了一部分固定的收视群体。徐熙娣在主持《康熙来了》期间,更是百分之两百的展现了她扎实的主持和表演功底。她的问题大胆犀利,性格开朗直爽,又极富搞笑天分,常常在节目现场格外投入地唱歌,跳舞,表演,一不小心就抢了嘉宾的风头。因此不少观众在收看《康熙来了》的时候,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看徐熙娣如何搞笑和调侃嘉宾的。就像相声里有捧哏和逗哏一样,两个主持人一个负责搞笑,另一个就要组织节目进程,提出问题,并配合搞笑的那个制造笑料。于是,蔡康永的加盟便是理所当然的了。经常被徐熙娣戏称为“读书人”的蔡康永是台湾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和作家,拥有美国加州大学电影电视专业硕士学位,当过编剧,出版过多部畅销散文集,并且曾经主持过多个知性谈话节目。很明显他丰富的学识,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徐熙娣泼辣的主持风格有着天壤之别。但就是这样两个人的默契配合,使得《康熙来了》既体现了充分的娱乐性,又不失深度的访谈内容,节奏轻快活泼,有张有弛。

三、双管其下的内地谈话性节目

在内地,娱乐类谈话节目的领军者无疑是由民营电视机构—东方欢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超级访问》。常常看电视的观众应该会发现,内地的电视节目往往带有很重的模仿痕迹。从欧美到港台,不少的人气电视节目都被照搬过来。这使得内地的电视节目形式单一,风格雷同,很难满足挑剔的观众。而《超级访问》为何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内地娱乐类谈话节目的杰出典范呢?我认为,《超级访问》的成功依赖于当今社会的电视文化和观众审美心理的转变。

《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甚至是台湾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都是以“游戏+明星”的模式来娱乐大众。但是由于同类节目的大量模仿以及节目的创新空间有限,这种游戏类节目也渐渐导致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幼稚和庸俗的节目内容使得观众感到反感,从而彻底淡出了电视舞台。而《实话实说》,《艺术人生》之类的知性访谈节目,虽然有着丰富的节目内涵和较高的艺术格调,但是略显平实和单调,无法满足观众对娱乐性的追求。因此,娱乐元素和谈话元素的结合也成为了《超级访问》最初的创意来源,也是它成功的核心要素。

内地的文艺节目素以内涵深刻,教育性强著称。尤其是央视的几个栏目更是制作精良,意义深远,反响非常好。所以谈话节目就像一株栽种在肥沃土壤中的大树,有着坚实的根基,充分的内涵和深度,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因而《超级访问》在谈话方面的基础非常扎实。成功的关键是要如何把娱乐元素和谈话元素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既展现各自的魅力又能互相辅助使节目的观赏性大大增强。为此,《超级访问》的制作者从早期的游戏节目中吸取了精华,即和明星之间的互动,善意的调侃以及如何制造活跃的气氛。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超级访问》,既有传统的访谈内容(由主持人向明星提问的方式展示明星的真实一面),又有轻松搞笑的创意小环节(比如播放明星一些早期的影像资料,主持人和明星,甚至是现场观众一起做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它们互相结合穿插,使得节目张弛有度,创新不断,从而抓住了观众的视线。与台湾娱乐类谈话节目不同的是,《超级访问》并没有一门心思的追求搞笑的效果,而是经常适时地制造一些温馨和煽情的场面,加深了节目的内涵,也吸引了一部分喜欢看煽情内容的观众。

当然,节目的成功同样也离不开两位出色的主持人,戴军和李静。戴军最早以歌手身份出道,但因其出色的口才开始向主持界发展。而李静曾经在北京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主持过音乐综艺类节目,现在成立了自己的电视节目制作发行公司,自任制作人和主持人,是圈内公认的事业家庭双如意的女强人。两个人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娱乐圈发展多年,有很多朋友,拥有独特的明星资源。就像《康熙来了》一样,许多来上

节目的明星同时也是主持人的好朋友,因此话题丰富,气氛活跃,连互相爆料也成为节目的一个可看之处。他们俩的分工虽然不像徐熙娣和蔡康永一样的明确,同时引导着节目进程,但李静的大方和俏皮使她在节目中担任着比较理性的角色;而戴军的温柔幽默,善于自嘲,喜欢联想则令他成为一个有些“傻气”的搞笑角色。两个人一个娱乐别人,一个娱乐自己,把节目的娱乐性发挥到了最大程度。就像节目的口号一样:“不一样的访问”,《超级访问》“不但给谈话节目的发展开创出一条有益的道路,而且给正在走下坡路的谈话节目注入了一针兴奋剂。”[2]

四、港台与内地谈话性节目的差异

(一)、话题

港台节目的话题是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 ,时髦、大胆、边缘,主持人与嘉宾对这些具有刺激性、敏感性的热点问题几近口无遮拦地侃谈,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望和猎奇心理;同时,表述方式的大胆与幽默使观众得到娱乐。内地谈话性节目一直张扬“平民化”的大旗,话题多与人们日常生活直接相关,或者是百姓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少有敏感的社会问题

(二)、嘉宾

港台谈话类节目的嘉宾多是导演、明星、作家、学者、政界、传媒界精英,他们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都很开放,常常透露自己的小隐私,出点小洋相,以拉近自己与观众的距离。嘉宾和主持人之间也肆无忌惮地互相调笑、互相攻击,不惜“牺牲”自己以取悦观众。在某种意义上,嘉宾、主持人都成为受众文化娱乐消费的对象。内地谈话类节目的嘉宾以普通人居多,另外一些嘉宾以专家的身份出现,主要是作些建议和点评。他们与主持人之间是彬彬有礼、彼此尊重的,嘉宾与现场观众之间的交流沟通重在疏导、示范和教化,因而少有激烈的冲突。

(三)、互动关系

港台的主持人和嘉宾几乎是以全知全能者的身份出现的,谈话中基本以第一人称为主,叙事充满了“口口相传”和自我体验的色彩。由于没有现场观众,主持人和嘉宾之间交流的氛围就不会受到干扰和破坏。观众的接受虽然是被动的,但可以不费力地获取一些知识和信息来放松神经。内地的主持人扮演的却不是全知全能的角色,他主动降低自己的地位,以调动嘉宾和现场观众发言的积极性,使节目成为大家交流的平台。乐队的即兴演奏不仅营造了现场气氛,还表达出某种情绪。这样,多组互动关系不仅使谈话有了节奏、起伏,而且给场外观众提供了多种选择。因此,两档节目各有千秋。前者对主持人嘉宾的知识储备要求很高,后者则对主持人的控场能力提出了挑战。

(四)、播出形态

港台的节目一般是从信手拈来的话题说起,天马行空,扯到哪儿算哪儿,而且不断跑题,像一次没有目标、没有终点的旅行。节目的结构是小板块式的,中间插播两次广告,谈话被截成三节。广告的插入在结构上是对主持人、嘉宾语速快、信息量大、节奏急的一种缓和,并能造成悬念,刺激观众产生新的渴望。内地的每期都有一个集中的话题,无论讨论现象,还是展示个案,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多种元素的设置使节目本身形成了一种有张有弛的节奏,不会令观众疲劳。

(五)、主持风格

《康熙来了》和《超级访问》两个节目都是以主持人为核心的,但主持风格有所区别。《康熙来了》的主持风格是世俗化的、极端个人化的,在节目里他展现的自己就是一个俗人。但他又是坦诚真实的,不怕暴露自己的欲望、偏见和鄙陋。内地的节目主持风格都是平民化的,自然亲切,像“邻居家的小子”和姑娘。在节目里他们会被别人感动,甚至流泪,但很少袒露自己的经历,比较克制情感,努力保持着“客观、中立”的立场。但反而《康熙来了》的世俗和真诚更能缩短主持人与受众间的心距离,促进和谐的传受关系的建立。

(六)、节目宗旨和价值取向

作为大众文化时代的商业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娱乐无疑是《康熙来了》的主要宗旨。于是,在主持人、嘉宾的谈话中,各种信息被串联起来,又被逐个击破。对信息的玩笑化的处理方式把正统价值观的庄严、神圣、崇高解构得七零八落,体无完肤。“让新闻中的事件和人物变得可笑,把困难和威胁转化为戏剧和幽默。这种方式削弱了一切事物的分量,包括鼎鼎大名的人物。”[ 3 ]在《康熙来了》里,主持人与嘉宾之间也是随意而亲密的,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争抢着话语表达的机会。谈话是开放式的,富有激情的,出言无忌,包括“段子”在内的各种玩笑是以充满个人色彩的语言来表达的,各种日常生活中的清规戒律在节目中被抛诸脑后。内地节目的宗旨是为老百姓提供一个说话的空间,然而电视台的节目,它的教化功能压倒了它的认知、审美和娱乐功能。它的许多内容都围绕着社会规范、社会公德打转。主持貌似中庸的总结陈词里常常流露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和社会整体和谐的形态来。即使节目中也存在一些幽默的或者非严肃的东西,也主要是疏导人们内心郁积的不快。观众在现场参与和场外收视中,进行着教育和自我教育,产生归属感、安全感。不同的宗旨有时会使两岸节目的价值取向发生背离,需要妥善地处理电视谈话节目中的主旋律和娱乐化的关系。节目宣教味浓,会直接影响大众传播的效果;但一味娱乐,玩世不恭,言论失度,不仅损害媒介的公信力,也会贻害社会。

五、不同的媒介环境决定了两者的差异

(一)、媒介性质

港台电视机构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私营企业,以赢利为首要目的,电视的其他社会功能是从属的、次要的。为此,港台电视谈话节目更多地借鉴了西方“脱口秀”的特点,追求谈话过程的冲突与刺激,经常通过“策划”来制造矛盾效果和突发事件,有时甚至不惜欺骗嘉宾和观众,或者主持人与嘉宾共谋,以提高收视率。谈话的内容和观点一般求“奇”、求“趣”,但如果把握分寸不当,就会失之于媚俗和非理性。内地电视台属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有事业单位,它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的性质始终不会改变,与此相适应,内地电视谈话节目更重沟通与调适。主持人的主要作用在于调控现场气氛和中和矛盾,化解分歧,促成共识;嘉宾与现场观众也温文尔雅、有理有节地展开讨论,尽量避免冲突和对抗,以维护秩序的稳定。这种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谈话节目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也常常由于枯燥无味而降低了观众的收视欲望。(二)、文化背景

港台文化更多地受到西方文化中人本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潮的熏陶。人本主义思潮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强调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重视个体的独立、尊严和地位。受其影响,港台电视谈话节目自然为个体展现自我提供了“秀场”,在观照个体的同时常常忽略了集体的意义。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都乐意表现自己,言行举止充满了个性化色彩,现场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个体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港台电视谈话节目话题和内容的新奇与刺激,谈话人常常愿意面对镜头讲述最隐私的生活细节,抒发不为人知的思想情感。内地文化传统里的集体主义观念根深蒂固,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只是社会的一分子,强调个体对社会、国家的责任,“小我”服从“大我”。因而,内地电视谈话节目“个案故事中所涉及的问题在观照个体生命存在的基础上,还要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和社会讨论点”[ 4 ]。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的表现不够自如,个性够鲜明。从众心理以及对专家、名人的崇拜心理使谈话人的观点大同小异。内地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主义思想则把“修身”作为人生的首要追求,强调道德对社会的约束力。尽管受到功利主义思潮的冲击,它不再把人们的一切言行简单而笼统地归结为道德问题,但道德依然是评价事物的一种重要的内在尺度。因而,内地电视谈话节目注重教育性、指导性和思想性,承载着社会责任和文明教化的功能。

(三)、社会宽容度

港台地区较早地与西方接触,形成了多元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当地民众比较

容易接纳新事物,社会宽容度较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港台电视谈话节目题材往往能够有所突破,涉及敏感领域甚至政治内容,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的谈话也率真、大胆,但有时会使节目流于低俗、八卦、浅薄、出位。内地百姓骨子里还很传统,在新事物面前过于谨慎,往往首先产生排斥心理。由于社会宽容还不够,内地电视谈话节目很少涉及敏感题材,也很少开通现场热线电话。主持人、嘉宾、现在观众有时候不够坦诚,套话假话时有耳闻。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港台与内地的电视谈话节目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令人欣喜的是,随着两岸三地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电视谈话节目呈现出相互取长补短的态势,这必将促进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康熙来了》收视数据报告资料

[2]《脱口成风—谈话的力量》,于丽爽宋茜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

[3] [美]吉妮·格拉汉姆·斯克特. 脱口秀———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威力与影响1999.

[4] 时间,乔艳琳.《实话实说》的实话. 1999

致谢

在本论文完成之际,我要向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刘忠生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刘忠生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从论文的架构拟定到最终定稿,他给予了殷切的指导,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刘忠生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他广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受益匪浅,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

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他们为我及时完成论文写作提供了许多支持和帮助,并定期督促论文写作进度,才使得此论文得以按期保质的完成。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特别是室友的鼓励、对问题的争执、相关素材的提供,对我来说都是我莫大的财富。

论文的完成是大学三年学术生活的一个句点,回顾三年以来,真是感慨碰到了很好的老师、很好的同学,你们的指导与帮助我会永远铭记!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优选)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 一、专业现状 传媒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经过近 5年时间的专业建设、教学实践和改革探索,初步形成了较合理的专业培养人才方案和教学评价体系。认真探索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设计了较好的教改方案,同时为了继续加大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职业素质、技能教育,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教改方案,加强教材、实训基地建设,与行业紧密结合,建立起实践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合格人才。专业建设现状情况如下: 1、人才培养方案逐趋完善 经过5年的建设,我们对专业人才培养不断修订调整,最初的职业岗位定位为报社、电视台、文化宣传部门的新闻工作者、编辑人员、媒介管理人员。2008年,我们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对专业就业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向进行调整,分为大众传媒与媒体策划与创意两个方向,将学生职业岗位定位为广播电视系统、报纸杂志社、公司策划部门、企事业单位、文化、传媒宣传部门从事宣传、网站维护、文案设计、营销策划的工作人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几经修订,逐渐完善,但市场是瞬间急变的,人才的培养要紧密结合行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来进行,由于主客观的原因,近两年,我们放松了对市场人才要求的预测与分析,专业培养方案未能及时更新,未能体现最近的职业教育理念。 2、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本专业现有8名专业教师,期中副教授3人,讲师1人,助教4人;在读博士2人,研究生学历3人,在读硕士1人;双师型教师3人,教师结构基本合理。从2005年开始,我们就从行业聘请了技术人员作为本专业兼职指导教师,从事实践教学指导,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监控。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部分教师未能跟上改革步伐,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未能深刻领会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止步不前;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亟待加强,很多技术实践操作课程没有较为合适的专业教师,如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广告制作与设计等。 3、课程建设情况 本专业教师建设有一门校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成果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年轻教师偏多,教学积累不丰厚。2009年我们制定了课程建设与改革整体规划,将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大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力度。

新闻采编类

第一章 新闻采访写作概述 1采访的定义 “采访”一词始见于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比“新闻”一词约早出现300多年。 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2采访的特点 ①目的的差异性; ②时间的限制性; ③项目的突发性; ④需要的广泛性; ⑤知识的全面性; ⑥活动的艰辛性。 3、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是既紧密相连又有先后、主次之分的。具体反映在4个方面 :①反映在活动的程序上。从活动的程序上看,先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这一程序不能颠倒。 ②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从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和形成过程看,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 闻报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之间的媒介是采访。③反映在活动的性质上。新闻采访和写作,其活动性质,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是反映实际。只有正确认识实际,才能正确反映实际。 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④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新闻写作常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 4、采访的方式 从形式上分:①个别访问:通常也称为“一对一”的访问形式,是记者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基本活动实施形式,好处:谈得具体,谈得深入,且记者容易把握主动权;②开座谈会:也称开调查会。记者可以就某个调查专题,邀集有关人员座谈。好处:记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搜集较多的新闻材料;几个采访对象一起接待记者,心理比较松弛,不易紧张、拘束,采访气氛容易轻松和谐;有利于采访对象互相启发、补充,有关材料的真伪程度一般能当场得到修正或验证。一般涉及面较广的大、中型报道题材,采用此实施形式,效果较为显著; ③现场观察:俗称“用眼睛观察”,强调记者必须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充分发挥视觉功能,对事物微观细察;④参加会议:会议新闻一般主要通过这种形式采写;⑤蹲点:即深入一个点,解剖“麻雀”,作深入扎实的采访。此实施形式通常适合于时间性不太紧迫但报道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报道题材。该形式能使记者较详细地搜集和取舍材料,通过几个反复过程,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过程,进而抓取典型材料和揭示事物本质特点,写出有深度、力度和厚度的报道;⑥查阅资料:一般资料包括受众来信、基层单位的工作情况简报以及各类剪贴、原始材料的文字记载等;⑦改写:即把某一新闻线索或一则现成的稿件,加以修改或补充而另成一则新鲜的新闻;⑧问卷:抽样调查的主要形式,即记者根据题材的需要,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然后以纸面的形式,拟定出若干个简洁明了的问题,将问卷送至受众手中;⑨电话采访:注意准备要充分;提问要凝练;记录要及时;⑩网络采访:主要形式:直接转载信息;组织网络调查;通过E-mial交流;查阅收集资料。 4、采访的方式 从性质上分:①常驻采访: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②突击采访: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性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③交叉采访: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可以省去重复找人和路径往返所费的时间,是一种投入少、收效高的采访形式。④巡回采访: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一般没有具体、明确的采访对象和报道题目,主要由记者根据编辑部总的报道思想灵活掌握,在巡回路途中选择若干新闻题材就地采访,连续不断地向受众进行系列报道,又称旅行采访。⑤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⑥易地采访: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 5、采访的认识路线 两条①唯物论的反映论;②唯心论的先验论。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书 大学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就在自己还在迷茫混沌的时候,大学时光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过了将近一半了,回头看看自己 一路走来的足迹,竟发现自己什么都没留下,什么都没得到,而 当初来大学前的那些美好梦想也在这庸庸碌碌的时光中被一点一 点的消磨。庆幸的是,上了周老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后, 我明白了梦想不曾消失,它只是被掩埋,现在就行动起来,规划 自己的未来,将梦想一点一点的堆积,成就自己的未来。 自我分析: 从小开始,自己就不是一个自觉的人,在家的时候不管是学 习还是生活方面,自己都有家人精心的照顾着,一直以来都习惯 了平步青云,理所当然的感觉,以至于到了大学,不管的学习方 面还是生活方面天翻地覆的改变让自己变得措手不及,没有了家 里人的照顾,什么都要靠自己,这时候,自己才真正看清,原来 自己什么都不会,比起大学里的一些同学来,自己在办事能力、 学习能力、独立能力等等方面差了一大节,任性、无知、没有责 任感等等从小养成的习惯成了性格上的大劣势,除此之外,对于 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可是率直、直接、开朗、务实、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等一些性格特点多少弥补了之

前的缺点。但是,致命的是,对于自己来说,没有一样真正的东 西是使自己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这也导致自己作为一名新闻采编 与制作专业大二的学生,到目前为止,没有真正用心去体会和学 习这个专业。 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当初选择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是自己随便填的高考志愿,原 因就是感觉上这个专业很好,而这一“随便”一填,让自己接触 这个专业领域时是没有任何动力,一边想着要不要转专业时,一 边继续着专业的学习,而在这过程中,自己也渐渐发现,其实没 有任何一门专业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与其花力气转专业,还不 如继续学新闻,觉得自己能在新闻这个要求“杂家”能力的学科中,慢慢的培养自己。在进入21世纪后的人类社会发展中,信息 的流通已然成为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并且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新闻,作为传媒行业中重要的一个专业,与信息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就专业本身来说是一个具有生命力,且符合时代发展的学科,但随着高校新闻、传媒专业的普及,人们对传媒相关专业的过度 热捧,高校传媒专业学生的大量扩招,以及每年大量增加的传媒 相关毕业生的毕业,作为一名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我对 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学科并没有持绝对看好的态度。 职业选择分析 个人职业选择:企业,事业单位的文化方面的担当,常见的 有宣传担当与公关担当、策划担当等。

新闻编辑专业技术工作报告

新闻编辑任专业技术职称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报告 本人自××××年××月任现职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努力学习和积极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坚持新闻的正确舆论导向,恪守新闻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努力完成当地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宣传工作。尤其是在当今提倡“政治家办台”的形势下,坚持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坚持政治家办台的原则,乐业敬业,尽职尽责,努力做精品,尽量为地方台创出自己的有地方特色的品牌节目而努力,尽力制作出为群众喜欢、领导满意的具有“双赢”优势的节目。 本人在实际工作中,积极从事新闻采、编、播工作,每年采编各类长、短消息、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等共四百多篇,编辑修改稿件七百多篇,每年编辑八十多辑,每年都有主持采写、编辑的多篇新闻稿件和专题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本人的勤奋努力和领导、同事的支持,本人在新闻采编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共有23篇新闻、专题和论文在国家、省、市的各类好新闻、优秀专题、优秀论文等评比中获得共36个奖项。其中,有4篇论文在国家、省级学术刊物发表和获奖,有4篇新闻作品获得国家、省级新闻奖三等奖以上的奖项共6个。并由于宣传工作做得好,多次被区、市评为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积极分子。(见附表一、二) 本人毕业于××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较系统的语言文

字文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文字写作功底。在职期间,本人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发挥耳目喉舌作用,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认真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正面报道为主,采写、组织、编发的稿件或专题节目,观点正确,逻辑严密,文理通达,文字简洁流畅、详略有序,有力地配合了区、市中心工作。特别是能根据当地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或重要节假日,如教师节、敬老节、儿童节、国庆节等组织相关稿件编辑播出,或结合历年高考、春节、党的生日等深入采访,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特别是在我国“入世”之后,本人及时采写了多篇关于“入世”对我区农业、汽车、第三产业等行业的影响的稿件。另外,由于本人信息观念较强,平时注意建立自己的信息库,随时收集、归纳、整理各学科、各领域的信息,使自己成为信息的主人,随时能从纷繁芜杂的新闻事实中提炼出与众不同的新闻信息,挖掘到独家新闻。同时,我本着实干加巧干、努力出精品的宗旨,注重实地采访、拍摄、核实,做到手勤、脚勤、嘴勤、脑勤,眼明手快,不断发现新问题,新经验,采制出有新意、群众爱看的好新闻。 本人做编辑已有十年多的时间,一直以来都强调编辑应有“策划”意识,即按照各个时期的区县中心工作做好策划,组织宣传工作。如“三八”妇女节的巾帼风采系列报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月、全国助残日、爱牙日、爱耳日等等,本人都会提早组织策划一些相关的、形式多样的报道。每年国庆节期间,本人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从小处着眼,从老百姓身边的变化去说大成就。如百姓的住房面积扩大了,家庭电话、电视、电冰箱,自行车等不再是稀罕物,传统电报悄然退出

新闻采编与制作论文

内地与港台谈话类节目的异同比较 学生:王贇 指导老师:刘忠生 摘要: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咨询的快速传播,访谈类电视节目日益丰富和多样化,观众的需求也有所变化。本文从社会娱乐文化的角度切入,分析港台,内地娱乐类谈话节目的节目形态,解读其中的要素,并且对比它们之间的异同。对于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下如何制作出受观众喜爱的访谈类节目进行探讨。 关键词:谈话类节目;内地;港台;比较 访谈类电视节目一直电视荧幕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类节目既有专家的权威性意见,也有非专业人士的看法、观点,在对热点问题的讨论中形成各种观点的交锋,在我国众多的电视访谈节目中,港台地区的“脱口秀”是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即使在节目数量的绝对值上,港台无法与内地相比,但是就单个电视台的谈话类类节目数量上,港台并不逊色。港台地区和内地的谈话类节目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谈话类节目的产生 谈话类节目最早出现于美国,其英文原文“Talk Show”被港台电视从业人员改为“脱口秀”这一译称比谈话类节目这一名称更为传神,突出了谈话类节目的语言随意性。最早的谈话类节目一般认为是NBC于1954年推出的《今夜》节目。经过60多年的发展,谈话类节目已经成为广播电视业中的一中重要节目形态。上世界90年代初,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登上我国电视荧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谈话类节目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中国电视人也逐步修正“传播者”的角色定位,从全知全能的信息发布者,演变成为信息传递的终结者。 二、文化多元的港台谈话性节目 我就以台湾最著名的节目《康熙来了》来说明。《康熙来了》是台湾中天电视台的一档综艺谈话类节目,名称取自主持人蔡康永与小S徐熙娣名字的一个字而拼成。自04年1月5日开播以来,每晚收视率为1.2%-1.3%,每周吸引了超过500万观看人次,是台湾收视率最高有线电视台综艺节目。[1]《康熙来了》的成功应该归根于台湾文化多元并存的格局。首先,台湾自古以来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有着和大陆一脉相承的文化

新闻采编专业自荐信范文3

新闻采编专业自荐信范文3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传媒大学文学院新闻学专业20xx届本科毕业生,在这即将踏入社会,实现梦想的时刻,非常感谢您能给我这次自我推荐的机会。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磨练了我意志,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大二获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电视摄像与节目制作、媒介经营与管理、电视专题片写作、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等。通过学习,本人系统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日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日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成为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日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摄录、制作、播音、主持节日的基本能力; 3、具有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及广播电视节日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能力; 4。具备一定的调节和应变能力,能独立提出一些危机公共的解决之道。 此外,利用课余时间,我还多次参加各种兼职工作,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在生活中,我为人热情友善,思想积极进取,政治立场坚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辛勤劳作,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与锻炼,锐意进取,让自己成为一名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电视台新闻采编实习报告模板

电视台新闻采编实习报告模板 首先感谢大家在我实习期间两个多月来的教导与关爱! 在泉州电视台实习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 很多收获,使我更真实、准确地理解电视新闻采编和电视制作。从理 论方面来说,实习期间的活动,一方面是对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一个 检验,也是对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使用的考核,另一方面实习活动,增长了更为具体实在的新闻采访经验的理论知识,特别是老记者对于 各种新闻采编的经验,这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也是最实用的理论知识;从实践方面来说,从前期的采访准备工作到后期的编辑工作,真 真切切地理解了整个新闻采编工作的具体流程,和工作当中的点点滴滴。 在没有到电视台实习之前,对新闻的采编工作也仅仅一知半解,一般 都是通过书本和电影电视了解的,认为记者是很强势的群体,知识面 涉及很多领域,既是政府的喉舌,也是受众的****窗口,能够为政府 做时事宣传,也能够为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但实习经过告诉 我不是这样的,因为记者他首先也是人,所以在电视台实习的日子, 先学会的是做人,先做好人,处理好与各类人的关系,灵活应对不同 的人群,才能做好工作。下面就谈谈我在实习期间的心得体会。 在电视台实习的日子里,我学会的第一句话是:“多看多写多总结”。 在学校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固然很重要,对我们专业领域上的一些操 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能够让我们更快地适合新闻的采编工作,但 是实际上,新闻采编工作远远要比在学校所学的要来得更复杂、更细致。比如说写稿,如果你永远用从书本上的所谓“实用写作”来指导 你的写作,有很好的悬念、很好的逻辑,辞藻优美,你的稿子也许会 是一篇很优秀的文学作品,可能适合于专题类的新闻写作,却不是一 篇很好的新闻稿,从学校出来的我们往往没有摆脱书面语的写作方式,在稿件的处理上常常会出现一些跳跃的逻辑、出现大量的形容词、设 置一些所谓的悬念,虽然也知道新闻的“五w”,和写作的各种结构,

2019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如何_就业前景

2019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 前景如何_就业前景 2019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如何 1、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简介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新闻采编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像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和制作的基本技能,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闻采编人员。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公共关系学、广告策划与管理、新闻采编与综合实训、媒体形象设计、新闻史、网络新闻写作与编辑、媒介管理、新闻摄影、新闻摄像、言语交际学、办公自动化、中国文学作品鉴赏、美学、社会心理学等。 2、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网络公司等单位从事新闻播音、主持、采访、编辑、节目制作等工作。也可在各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文化、公关、现代文秘等工作。尤其是既懂新闻理论又懂网络操作的技能型新闻人才,更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互联网、新能源、广告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互联网/电子商务 2、新能源 3、广告 4、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5、教育/培训/院校 6、公关/市场推广/会展 7、计算机软件8、金融/投资/证券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网站编辑、文案策划、网络编辑等工作,大致如下: 1、网站编辑 2、文案策划 3、网络编辑 4、网络推广专员 5、文案编辑

6、新媒体运营 7、网络推广 工作城市: 毕业后,北京、深圳、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1、北京2、广州3、深圳4、上海5、武汉6、杭州7、西安8、南宁 3、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也处于“信息爆炸”的国际大趋势之中。当前,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传媒产业,呈现生机与活力。 无论从传媒产业的影响力还是重要性方面看,传媒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同时,新闻传媒产业的发展,形成对相关人才的大量需求。而且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人才的需求处于上升趋势。 当前,信息产业、新闻传媒产业已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层次(包括地市级和乡镇),地市级的新闻传媒单位和厂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大学毕业实习周记原创范文

大学毕业实习周记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本人在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相关岗位3个月的实习,十二篇周记,系全部原创,欢迎下载参考) 姓名:巴菲特 学号:20170921009 专业:××学 班级:××学01班 指导老师:巴菲特 实习时间:XXXX-XX-XX—XXXX-XX-XX

通过紧张的面试,我终于如愿进入到××实习,实习期为三个月。作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大学生,学习相关的专业近××年了,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的接触与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相关的工作。因为这是我的第一份实习工作,心里难免有些忐忑不安。怕自己没有能够做好相关的工作,给该单位带来不好的影响以及麻烦。 初来乍到,我对于这个职位的一切还很陌生,但是学会快速适应陌生的环境,这是一种锻炼自我的过程,是我第一件要学的技能,同时也为以后步入职场打下了基础。 在该单位安顿下来的时候,我们首先进行了为期××天的培训。在这××天的培训当中,我们对该单位的环境以及单位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包括熟悉新工作的环境,单位内部文化,以及工作中日常所需要知道的一些事物等。但由于我初来乍到,对我们的工作流程还不太不熟悉,幸好我们实习的负责人耐心的给我们讲解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在他的引导下我们的实习工作也逐步进入正轨。这一周学习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尽快适应单位的节奏以及熟悉各个部门的工作,以便在工作中能很好的协作。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原以为实习的日子会比较枯燥的,不过老实说第一周的实习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俗话

说万事开头难,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了,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的。生活并不简单,我们要勇往直前!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只要坚持着,总会有微笑的一天。 虽然第一周的实习没什么事情,比较轻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进取,以最大的热情融入实习生活中。 在这一个星期里,我们结束了我们的培训。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实习生活。我们的工作就是在基层里做一个普通的工人,起初不能理解该单位的用意。后来慢慢就想通了。只有下放到单位的最基层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该单位的运作、了解该单位的单位理念。而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我们之间的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工作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好的贯彻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个社会不缺少聪明的人,缺少的是能在困难中顶住压力的人。只有在最艰苦的工作里才能培养我们的抗打击能力,从而使我们更具社会竞争力。不过由于是我的第一份实习工作,而且是刚完成了从学生到工人角色的转换,特别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所以难免觉得有些无所适从。但是,我会尽量调整心态,希望能够圆满完成这次的实习工作。

新闻专业岗位分析报告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岗位分析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对于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作为能够提供大量权威性信息的新闻业从业人员,其社会地位也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上述几点我们可以看出作为新闻专业的综合水平和就业方向也在得到不断的增长。 一、新闻采编在我国的具体发展状况 进入90年代以来,现代传播技术在世界迅速发展,除传统媒体的报刊、广播、电视媒体之外,因特网作为一种新兴的重要传播媒体,普遍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都把信息网络建设作为未来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进入21世纪,手机,3G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新闻采编行业的覆盖面积有了新的发展,对新闻采编人员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 二、我国目前的新闻采编人才状况及市场需求状况 2012年4月17日,复旦大学教授李良荣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第三届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七次全体委员会议上表示,新闻学学科是我国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学科之一,专业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发展前景仍然比较乐观。 李良荣说,我国现有800多家高校开设新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超过17万,硕士研究生超过4万,而目前编辑记者的岗位要求仅为25万人左右,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 而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自2000年以来,除教育部部属高校能适当控制招生人数外,地方院校、民办高校及独立学院都进行了较大规模扩招,导致新闻学学科毕业生急速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受众要求提高,媒体大量吸纳金融、经济、法律、社会学、外语等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毕业生从事新闻的综合、分析、解读等工作,这也对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造成一定冲击。 但是,对于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李良荣仍然表示乐观。他指出,随着社会发展,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等不再是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唯一出路。面对日益复杂的对内对外关系,许多大型企业、公务员单位和事业单位都需要新闻学专业人才来负责公共关系处理和对内对外宣传。此外,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写作、行政和沟通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也提高了毕业生在就业中的竞争能力。 同时,其他从事新闻行业的非专业人士,由于未经过严谨系统的培训,在处理应急事件、进行专业新闻报道时,和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无法相比,也因此新闻专业毕业生仍然是当前新闻采编人才市场上的紧俏人才。 三、新闻采编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自我定位方向 新闻学在校学生能全面提升自己采、写、编、评的能力,并夯实学科基础,培养新闻敏感度,以适应全媒体时代对新闻人才的需求。 同时,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多方面多角度的就业,新闻采编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相关能力: 1、准确丰富的文字表达能力; 2、摄影摄像能力;

新闻采编知识要点

1电视新闻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和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能满足目标受众需求的事实的报道。 3新闻的真实性:指在新闻报导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4、电视新闻的分类:1消息类电视新闻,分为:图像新闻、口播新闻、字幕新闻和图片新闻。 图像新闻业也叫影像新闻,它采用ENG的方式。特点:有新闻现场生动形象的画面。 字幕新闻在电视屏幕上打出字幕,以最简洁的文字,向观众传播最新的新闻信息。特点:时效快、运用灵活方便、传播新闻信息简洁明快 口播新闻以播音员出图像播报文字新闻稿的报道形式。特点:1增强新闻的时效性2在时间与空间的流程里,口播新闻具有采制的简洁性、编播的灵活性等特点。3在整体综合的新闻节目中,它具有明确的指导性、灵活的调节性;在语言文字及信息容量上,它具有简洁性、精炼性和密集型。 图片新闻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新闻照片并配以文字解说的新闻报道形式。 2专题类新闻节目,分为专题新闻和电视深度报道。 专题新闻是指针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事实进行充分、完整、深入的报道和广泛而迅速的传播的报道形式。 电视深度报道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特征:题材较为重大;主题较为深刻;完整地、有始有终地追踪事件,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客观事物;有浓厚的思辨色彩与理论追求;时间和空间跨度较大;充分调动电视的立体表现手段,充分发挥电视语言的作用。 电视深度报道分为单篇深度报道(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精确性报道电视专访)和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某一重要的、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及时的报道)、系列报道(围绕某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连续、多次的报道。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相同之处:都是多个单元集合而成;都是在一定阶段密集播出,都能产生轰动效应。区别:不局限于同一事件的阐述,是对既定话题选取多种题材,侧重于事物之间的横向机理联系,改变播出顺序不会出现对主体的理解 3电视新闻评论特征:论题的新闻性、论理的思想性、论说的公正性、正确的导向包括三种形式:“用事实说话”类型“深入分析”类型“灵活幽默”类型,中国第一个评论性专栏节目是《观察与思考》,走向成熟的是《焦点访谈》 5、业务流程:一发现:从新闻线索出发二了解:获取事实的真相三传达:新闻事实的讲述(分为拍摄、编辑和写作) 6、电视记者具备的素质:A专业素质1充满好奇心2观察分析能力强3正直勇敢4适应别样的生活方式B业务素质:较强的新闻敏感2熟练地采访能力3得体的出境能力4熟练的现场抢拍能力5较强的文字表达、视听表达能力6机动灵活能力C道德素质 创新思维(求异思维、聚敛思维、逆向思维和形象思维)A求异思维的作用是在了解事物本质的基础上洞察事物表现形式或运动状态上的细微差异,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规律,达到“见微而之著”的作用。发现思维的特征:流畅

新闻采编与制作

新闻采编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电视节目制作、 主持与播音专业专业综合一《传播学概论》考试命题方案 (考试时间约分钟,总分值分) 一、考试范围 郭庆光主编《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第版,年第次印刷。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内容 测试学生对传播学基本知识、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理解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认识、分析各种传播现象与传播实务的能力。 (二)必须掌握知识要点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分)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分)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分)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分)

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分) 第一节人内传播 第二节人际传播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分) 第一节群体传播 第二节组织传播 第七章大众传播(分) 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第三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分) 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分) 第一节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第二节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分) 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第三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新闻采编与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基础知识记忆点 ●普利策奖也称为普利策新闻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被视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中国最高新闻奖长江韬奋奖原分别为范长江新闻奖和韬奋新闻奖,2005年根据中央关于《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的精神,将两奖合并为“长江韬奋奖”。 ●现在常说的“两报一刊”,即重要宣传口径要以“两报一刊”为依据,这“两报一刊”指的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解放军的《解放军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 ●中新社: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内地仅有的两家通讯社之一,以海外华侨、外籍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向境内外媒体提供供稿服务。 ●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指导方针四个“以”:宣传工作的“四个以”:“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中国的记者节11月8日确定为“记者节”。记者节像护士节(每年的5月12日)、教师节一样(9月10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 ●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素养是多方面的,诸如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作风素养、科学素养、技能素养等。 ●新闻敏感: 1、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迅速判断某些事实(事件)的社会意义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意义的能力。 2、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判断某些事实在全局中的地位、在事物发展阶段上影响大小的能力。 3、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判断某些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听众兴趣和兴趣大小的

能力。 4、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在同类事实中,迅速判断哪个重要、哪个次要、哪个无关紧要的能力。 5、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见微知著,从看来无关紧要的事实中发现它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 6、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注意宣传口径并且能发现某些宣传口径有所变化的能力。 ●新闻线索的获取渠道 1、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获取之。 2、通过各种会议、简报获取之。 3、通过记者耳闻目睹获取之。 4、通过对日常情况的积累获取之。 5、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供和与他们的接触获取之。 ●采访提问的三种形式 1. 正面提。 2. 侧面探。 3. 反面激。 ●具体地讲,报纸编辑工作的内容包括:制定报道计划、组织稿件、选择稿件、修改稿件、配置稿件、组织和撰写言论、制作标题、安 ●排版面等几个方面。 版面的元素包括有版面空间、字符、图像、线条、色彩等等。 ●新闻策划的流程有五个步骤: A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策划的主题,进行目标定位 B拟订报道方案 C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

新闻编辑知识要点

新闻编辑知识要点 新闻编辑工作与媒介形态变化 1、新闻编辑作为一种职业,是在新闻媒介产生以后才出现的。随着新闻传播的发展,报纸,新闻性杂质,报道新闻的广播、电视、网站依次都有了专职的新闻编辑。 2、新闻编辑业务伴随着媒介形态的变化而发展,报纸新闻编辑的原理和规范为后来各类新媒介的新闻编辑业务奠定了基础,新媒介的编辑特点是总是在汲取传统媒介的编辑经验中衍生出来的,而且这种特点后来还会反过来影响传统媒介的编辑业务改革。 新闻编辑工作内容及其流程 1、负责新闻采访编辑工作的组织机构是编辑部,编辑部内有“采编合一”与“采编分离”两种不同的分工模式,也有媒介混合采用这两种模式。 2、新闻编辑的工作种类按管辖范围和责任大小划分,有总编辑、编辑部主任、版面编辑、版式编辑、新闻编辑、校对等;按业务程序划分,有日班新闻编辑、夜班新闻编辑、内务编辑;按编辑内容的专业划分,可分为政治编辑、文教编辑、经济编辑、体育编辑等。 3、新闻编辑工作是新闻编辑在新闻媒介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包括:新闻信息载体设计、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新闻作品的修正与把关、新闻信息的整合与展示、新闻互动与公共交流的组织与引导。 4、新闻编辑工作流程是将新闻媒介由创办伊始至产品问世作为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新闻编辑在这一周期中各项工序的安排程序。 5、报纸编辑工作流程图:确定报纸的编辑方针;设计报纸结构、规模和风格;设计报纸的各个版和专栏;策划、组织当前的新闻报道;分析、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制作标题;配置稿件;设计版面;校正、签发。(接受信息反馈、处理信息) 媒体融合进程中新闻编辑部的变化 1、世纪之交,西方媒体集团的一些改革实验表明,传统的新闻媒体力图通过与新媒体的融合,将其内容优势转化成市场利润。在集中和融合的媒体集团中,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某种流程控制实现资源重整,利用各自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 2、我国媒体融合正在经历由“互动”到“一体”的递进式发展过程。“报网互动”是报纸与网站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媒体进行合作。“报网一体”是报纸与网站的整体融合。 3、在融合的媒体中,新闻传播的变革集中体现在“新闻融合”(convergence journalism)的出现。融合新闻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介绍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介绍 主要为各类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及宣传媒体培养节目编辑、编导,创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使学生能够掌握编辑、录像、摄影、播出等方面的技能,掌握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新闻媒体及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安全生产领域从事新闻传播工作,获得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与制作等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新闻专业人才。熟练掌握新闻采编与制作的基本技能,适应各类报刊、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络等多种媒体的新闻采编、媒体管理和各类节目制作等工作的技能型新闻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中外新闻史、传播学、新闻评论学、写作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广播电视基础、广播电视主持、媒体管理与经营、计算机辅助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等。 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可分为四类: 公共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哲学、德育、英语、文科高等数学、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等课程。 文化基础:基础写作、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美学、外国文学等。专业基础:传播学、新闻学概论、外国新闻史、中国新闻史、安全导论等。 专业课: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学、广播采编、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新闻摄影、电视摄像、网络新闻编辑、新闻伦理与法规、安全新闻、广告学等。

拓展模块:新闻心理学、普通话正音、媒体与语言、播音与主持、广告设计、社交礼仪、应用文写作、论文写作、英语新闻写作、新闻专题报道、世界媒体现状研究、中外新闻名篇选读、媒介管理等。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文字功底摸底测试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文字功底摸底测试 一、填空题(共25分) ɡuǒjiā chuān lìɡōnɡ1. 食不(果)腹汗流(浃)背(川)流不息伶牙(俐) 齿鬼斧神(工) t?u y?u shìyōnɡtí 2. 走( 投)无路怨天(尤)人寻物启(事)蜂(拥)而入金榜(题)名 ɡayuán chīch?n jiǎn 3. 天(各)一方幅(员)辽阔(嗤)之以鼻寥若(晨)星挑肥(拣) 瘦 zhìlúji?zībì 4. 鳞次(栉)比当(垆)卖酒直(截)了当运送物(资)惩前(毖)后Zhào cajiāào lì 5.(召)之即来(恻)隐之心晚会(嘉)宾桀(骜)不驯风声鹤(唳) zhùcháxiázhèn yì 6. 别出机(杼) 立案侦(查)白璧无(瑕)亲自坐(镇)两人对(弈) bìxún biàn zhǎnɡɡǔ 7. 蓬(荜)生辉(循)规蹈矩(辨) 证施治头昏脑(涨) 悬梁刺(股) ɡānɡzhōu mìmǔshǒu 8 井(冈)山满(洲)里哈(密)瓜大(拇) 指戴(首) 饰 fēnɡzhēnɡy?u jiǎo bù 9麻(风)病综合(症)座(右)铭挖墙(脚) 三(部) 曲ɡānɡtàn qǐnɡxuán l?u 10 金(刚)钻活性(炭)(顷)刻间主(旋)律捅(娄)子

二、改错题 A 下列词语中有无差错,如果有,请画出并改正。( 共25分) 1.苍海桑田喜忧掺半迫不急待精神矍烁义气用事答沧海桑田喜忧参半迫不及待精神矍铄意气用事 2. 烧一柱香冒然行事拾人牙惠卓而不群仗义直言烧一炷香贸然行事拾人牙慧卓尔不群仗义执言 3. 察颜观色蛛丝蚂迹参与赌搏插科打浑一愁莫展 察言观色蛛丝马迹产于赌博插科打诨一筹莫展4. 训养军犬融汇贯通经验老道如雷灌耳挺而走险驯养军犬融会贯通经验老道如雷贯耳铤而走险5. 神态安祥传种接代不径而走出奇致胜时过景迁神态安详传宗接代不胫而走出奇制胜时过境迁6. 山青水秀有始以来好高鹜远清沏见底默守成规山清水秀有史以来好高骛远清澈见底墨守成规7. 沉湎其中欢渡春节金壁辉煌暇不掩玉棉里藏针沉湎其中欢度春节金碧辉煌瑕不掩瑜绵里藏针 8.因势力导不落巢臼饮鸠止渴绿草如荫伏首帖耳 9.因势利导不落窠ke臼饮鸩止渴绿草如茵俯首帖耳9. 一轰而散相形见拙磬竹难书锱珠必较行迹可疑一哄而散相形见绌chù罄竹难书锱铢必较形迹可疑10.各行其事手屈一指悠哉游哉世外桃园香消玉陨 各行其是首屈一指悠哉悠哉世外桃源香消玉殒

关于新闻采编从业人员管理的规定

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 为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维护新闻界良好形象,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新闻采编人员,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批准设立的报社、新闻性期刊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等新闻单位内的记者、编辑、制片人、主持人、播音员、评论员、翻译等从事新闻采访、编辑、制作、刊播等新闻报道业务的人员。 第一条新闻采编人员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支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第二条新闻采编人员要遵守宪法和法律,奠定党的新闻宣传纪律,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秘密。报道违纪违法案件,要自觉遵守案件报道的纪律,注意报道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采编涉外新闻报道,要遵守我国涉外法律和我国已加入的国际条约,贯彻我国对外政策。采编民族宗教报道,要遵守我国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规。要依法维护公民个人隐私权,依法维护报道对象的合法权益。采编涉及未成年人的负面报道,要遵守我国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规定,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未获得未成年人的临护人同意,一般不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址、肖像等能够辩别和推断其真实身份的信息和音像资料。 第三条新闻采编人员要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新闻事实准确。要认真核实消息来源,杜绝虚假不实报道。新闻报道在新闻媒体刊发时要实行实名制,即署作者的真名实姓。不得干预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的调解,不得干预正常的司法审判活动。报道涉及有争议的内容时,要充分听取相关各方的意见,认真核对事实,准确把握分寸。 第四条新闻采编人员要发扬实事求是、敬业奉献的精神,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和文风,不断创新报道内容、形式和手段,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第五条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报道活动时如遇以下情形应实行回避,并不得对稿件的采集、编发、刊播进行干预或施加影响: 1、新闻采编人员与报道对象具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

新闻采编知识要点

1电视新闻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与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能满足目标受众需求的事实的报道。 3新闻的真实性:指在新闻报导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与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4、电视新闻的分类:1消息类电视新闻,分为:图像新闻、口播新闻、字幕新闻与图片新闻。 图像新闻业也叫影像新闻,它采用ENG的方式。特点:有新闻现场生动形象的画面。 字幕新闻在电视屏幕上打出字幕,以最简洁的文字,向观众传播最新的新闻信息。特点:时效快、运用灵活方便、传播新闻信息简洁明快 口播新闻以播音员出图像播报文字新闻稿的报道形式。特点:1增强新闻的时效性2在时间与空间的流程里,口播新闻具有采制的简洁性、编播的灵活性等特点。3在整体综合的新闻节目中,它具有明确的指导性、灵活的调节性;在语言文字及信息容量上,它具有简洁性、精炼性与密集型。 图片新闻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新闻照片并配以文字解说的新闻报道形式。 2专题类新闻节目,分为专题新闻与电视深度报道。 专题新闻就是指针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事实进行充分、完整、深入的报道与广泛而迅速的传播的报道形式。 电视深度报道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特征:题材较为重大;主题较为深刻;完整地、有始有终地追踪事件,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客观事物;有浓厚的思辨色彩与理论追求;时间与空间跨度较大;充分调动电视的立体表现手段,充分发挥电视语言的作用。 电视深度报道分为单篇深度报道(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精确性报道电视专访)与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某一重要的、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及时的报道)、系列报道(围绕某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连续、多次的报道。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相同之处:都就是多个单元集合而成;都就是在一定阶段密集播出,都能产生轰动效应。区别:不局限于同一事件的阐述,就是对既定话题选取多种题材,侧重于事物之间的横向机理联系,改变播出顺序不会出现对主体的理解 3电视新闻评论特征:论题的新闻性、论理的思想性、论说的公正性、正确的导向包括三种形式:“用事实说话”类型“深入分析”类型“灵活幽默”类型,中国第一个评论性专栏节目就是《观察与思考》,走向成熟的就是《焦点访谈》 5、业务流程:一发现:从新闻线索出发二了解:获取事实的真相三传达:新闻事实的讲述(分为拍摄、编辑与写作) 6、电视记者具备的素质:A专业素质1充满好奇心2观察分析能力强3正直勇敢4适应别样的生活方式B业务素质:较强的新闻敏感2熟练地采访能力3得体的出境能力4熟练的现场抢拍能力5较强的文字表达、视听表达能力6机动灵活能力C道德素质 创新思维(求异思维、聚敛思维、逆向思维与形象思维)A求异思维的作用就是在了解事物本质的基础上洞察事物表现形式或运动状态上的细微差异,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规律,达到“见微而之著”的作用。发现思维的特征:流畅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