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菌室sop文件

细菌室sop文件

细菌室sop文件
细菌室sop文件

细菌室工作守则

1.每日工作前用紫外线照射实验室半小时以上。

2.入室前应穿工作服,并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准吸烟、吃东西及用手触摸面部。尽量减少室内活动,以免引起风动,无关人员禁入。

4.非必要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5.做好标本的登记、编号及试验记录。未发出报告前,请勿丢弃标本。

6.标本处理及各项试验应在操作间进行,接种环用完后应立即火焰灭菌,沾菌吸管、玻片等用后应浸泡在消毒液内。

7.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过氧乙酸消毒或浸于3%来苏儿溶液中5-10分,再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如误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漱口,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

8.实验过程中,如污染了实验台或地面,应用3%来苏儿覆盖其上半小时,然后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

9.若出现着火情况,应沉着处理,切勿慌张,立即关闭电闸,积极灭火。易燃物品(如酒精、二甲苯、乙醚和丙酮等)必须远离火源,妥善保存。

10.工作结束时检查电器、酒精灯等是否关闭,观察记录培养箱、冰箱温度及工作情况,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将操作台擦拭干净,并将试剂、用具等放回原处,清理台面,未污染的废弃物扔进污物桶,有菌废弃物应送高压灭菌后处理。

11.离室前工作人员应将双手用消毒液消毒,并用肥皂和清水洗净。

12.爱护仪器设备,经常清洁,注意防尘和防潮。

细菌室消毒隔离措施

1.每天工作前用消毒液消毒工作台,上班前、下班后开紫外灯(最少半小时)进行空气消毒。

2.非必要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3.使用后的载玻片、盖片、平皿、试管等用消毒液浸泡,经煮沸后清洗或丢弃。

4.试验后的血液标本用消毒液浸泡后煮沸消毒,所有用于试验的反应板、吸头等用消毒液浸泡(至少24小时以上)后清洗或丢弃。

5.所有微生物培养物(细菌、支原体、真菌等培养物),不管标本阳性或阴性均

- 1 -

用消毒液浸泡后,经煮沸消毒,才能清洗或丢弃。

6.取材、最好采用一次性工具,不能采用一次性工具者,每次取材前均应彻底消毒。

7.用于浸泡各种器械如刮菌刀、持物钳、镊子等的消毒液要定期更换。

8.不慎发生临床标本或培养物污染工作台,不要立即用水冲洗,应先用纸巾、布等敷料加上消毒液(如5%石炭酸、3%来苏儿等)消毒30分钟以上,然后再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

9.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再外用消毒药水,如误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漱口,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与防护

1.在工作区内禁止饮食,吸烟和存放食物及使用化妆品。

2.实验室里应保持整洁,不存放与工作无关的杂物。

3.工作台每天至少用消毒剂清洁一次,在溢渗传染物后要立即消毒、清洗;

4.进入无菌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

5.在各种操作进程中均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气溶胶产生。

6.实验工作区禁止无关人员出入,尤其要严禁儿童进入。

7.工作人员在处理传染性物质或动物之后,以及在离开实验室时要洗手。

8.凡发生溢漏事故或接触传染性物质后,均应立即报告实验室监督员或实验室

主任,并做好书面记录及采取相应措施。结核杆菌的培养及标本涂片务必在生物安全柜里操作。

9.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如结核杆菌培养、感染性

组织等。

10.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前,应在专用的更衣室(或缓冲间)穿着背开

式工作服或其它防护服。工作完毕后必须脱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

11.工作时必须戴手套(两副为宜)。一次性手套必须先消毒后丢弃。

12.在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且易于取

用。

可配备应急药品。

临床微生物及实验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1.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

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

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焚烧,入污水池,消毒或

灭菌)。

6.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表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

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及时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9.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10.实验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参照检验科的管理要求.实验动物应严格管理,防止逃

逸或造成人与实验室动物的交叉感染;实验后的动物必须焚化进行无害化处理。

细菌室操作

1.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操作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2.负责鉴定及签发报告的主管技术人员应通晓诊断细菌学的全面知识。

3.从事细菌专业技术人员,应了解医院监测知识,掌握其检测方法,定期统计

分析医院感染细菌分布,耐药变迁,并将其结果反馈临床。

4.细菌室工作人员均应具备细菌传染、消毒、灭菌知识。

5.细菌专业人员不断更新知识,了解细菌学检验新进展。

6.定期或随时与临床联系,主动参与病例讨论了解病情及治疗情况,达到细菌

检验与临床的密切联系。

7.每天发出的微生物报告应认真复审,分析报告、评价报告。

8.工作人员加强有菌观念,无菌操作。

9.当工作环境被细菌污染,必须立即消毒处理,报告主管人员,采取必要措施。

10.工作人员被细菌培养物污染应消毒处理,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并向主管负

责人报告,采取特殊措施。

标本采集及保存要求

1总则: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在收集时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和及时送检,检测后标本应妥善保存。

2临床标本的采集:

2.1下呼吸道分泌物(痰液):令患者早上起床后用清水濑口,不要刷牙,

立即从下部呼吸道咳出第一口痰,吐在无菌塑料痰盒中,及时送检。

2.2尿液(中段尿):护理人员协助采取中段尿约3ml入无菌试管中,及时

送检。

2.3粪便:取有粘液、脓血部分的粪便置玻璃大便专用管中,如为稀水便,

可直接收集于玻璃管中,及时送检。

2.4眼、耳、鼻、喉拭子:将棉拭子沾取少许无菌生理盐水(如沾取的太

多,可在无菌生理盐水瓶壁上挤去多余的水份),然后采取可疑部位的

分泌物,倒悬于无菌试管内,及时送检。

2.5脓液: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沾取脓液,要尽量多取一些,然后将

棉拭置于无菌试管中,及时送检。

2.6血液:

2.6.1凡怀疑菌血症和败血病的患者,采血培养时,应尽量在未使用抗菌素前采血,如已使用抗菌素,应尽量选择抗菌素在体内浓度最低时

采血,应在病人第二次使用抗菌素之前采集血培养标本。当然在病

人发热或寒颤时采集也可。

2.6.2成人每次采血5—10ml,小儿采血2—3m。

2.6.3严格消毒病人采血部位和血培养瓶口,抽一定量血液后,无菌注入血培养瓶内,轻轻摇匀,

2.6.4从抽血到接种入瓶,动作要快,防止血液凝固,同时要及时送检。2.7穿刺液:胸腹水、心包液、关节腔液、鞘膜积液:严格无菌抽取后, 注入含肝素抗凝的无菌试管中,轻轻颠倒试管10余次,使肝素与穿刺

液混匀达到抗凝的目的,或直接无菌注入血培养瓶内及时送检。

2.8胆汁:由专科医生以无菌方法取引流液10ml注入无菌试管。

2.9脑脊液:以无菌方法取脑脊液3-5ml,置无菌试管内,常温保存送检, 如只做培养可直接无菌注入血培养瓶内,及时送检。

2.10烧伤标本:以无菌棉拭子直接采取多个部位创面的脓汁分泌物放入无

菌试管中.

3临床标本的保存:

细菌室标本原则上要求及时送检、及时处理,不得保存。

标本拒收标准

1.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操作:若送检标本不是运送培养基送检则为不合格标本。

2.找抗酸杆菌:穿刺液标本如发现严重凝固则拒收。

3.脑脊液培养:如标本为非无菌管采集则拒收。

4.中段尿培养:如标本为非无菌管采集则拒收。

5.下呼吸道标本培养:挑取痰标本直接涂片镜检,WBC<10/LP,上皮细胞>25/LP 不适合做细菌培养。

6.脓液及创伤分泌物培养:如标本为非无菌管采集则拒收。

7.穿刺液培养:如标本为非无菌管采集则拒收。

8.各类培养标本原则上都要求无菌采集并及时送检、及时接种、及时培养,不能保存。除非特殊情况可置于冰箱保存,对分离怕冷的细菌时,应注意标本的保暖。

无菌间规章制度

1.每一个工作人员必须树立无菌观念,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2.在无菌室内必须戴帽子、口罩,进行无菌操作。

3.每天早上8:00—8:30用紫外线消毒,每月检查一次紫外灯的无菌效果。

4.无菌室内各种废弃物品必须煮沸消毒。

5.实验完毕后,用含氯制剂1000mg/L消毒桌面、地面。

温度失控处理措施

1.每天上班记录培养箱、冰箱的温度于温度记录本上,如发现普通培养箱的温度超过37℃(不包括37℃)或低于34℃(不包括34℃);冷藏冰箱的温度超过8℃(不包括8℃)或低于2℃(不包括2℃),应立即追溯其失控的时间和原因。

1.1如失控的原因可以马上纠正(如冰箱断电、冰箱门未关好、温控调节器未正确控制、冰箱严重结霜、温度计损坏等),则由本室人员马上纠正并填写失控报告。

1.2如冰箱、培养箱本身出现机械故障,本室人员应马上通知维修部或维修商,同时根据排除故障时间的长短是否会对其中的物品质量造成影响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把里面的物品转移到能满足需要条件的环境中),并填写失控报告单。

2.培养箱中的培养物应全部拿到工作台,检查培养物的生长情况。

2.1. 如果培养基的菌落生长良好,则按常规程序进行检验。

2.2.如果培养基的菌落生长受抑制,则取标本重新接种,如标本确实无法再次

接种,则应与临床医生联系、解释并请医生重新采集标本送检。

2.3.如有细菌生长,则应补做药敏试验。

3.故障处理过程中应及时贴上红色标识,并在温度记录本上用红笔记录失控的温度度数,故障处理后应利用培养箱、冰箱的温度调节器,把温度调回到规定范围的中值,并把专业人员的检查的结果记录在仪器档案袋中。当温度再次是失控时,再次记录温度的读数,并且上报负责人。

超净工作台

1.目的:规范净化工作台操作与维护工作,确保仪器正常运作。

2. 适用范围:本实验方法适用于微生物检验中净化工作台操作与维护管理。

3. 检验人员职责:负责此仪器操作和维护管理

4. 操作及维护规程

4.1 操作规程

4.1.1使用工作台时,应提前50分钟开机,同时开启紫外杀菌灯,处理操作区内表面积累的微生物,30分钟后关闭杀菌灯(此时日光灯即开启),启动风机。4.1.2对新安装的或长期未使用的工作台,使用前必需对工作台和周围环镜先用超静真空吸尘器或用不产生纤维的工具进行清洁工作,再采用药物灭菌法或紫外线灭菌法进行灭菌处理。

4.1.3操作区内不允许存放不必要的物品,保持工作区的洁净气流流型不受干扰。

4.1.4操作区内尽量避免作用明显扰乱气流流型的动作。

4.1.5操作区的使用温度不可以超过60℃。

4.2 维护规程及维护方法

4.2.1根据环境的洁净程度,可定期(一般2~3个月)将粗滤布(涤纶无纺布)

拆下清洗或给予更换。

4.2.2定期(一般为一周)对环境周围进行灭菌工作,同时经常用纱布沾酒精或

丙酮等有机溶剂将紫外线杀菌灯表面擦干净,保持表面清洁,否则会影响杀菌效果。

4.2.3当加大风机电压已不能使风速达到0.32m/s时必须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4.2.4更换过滤器时,可打开顶盖,更换时应注意过滤器上的箭头标志,箭头指

向即为层流气流向。

标本的接种和移种法

接种标本是细菌实验室的一项基本操作技能,目的是使细菌能得到充分的生长和能分离出单个菌落获得纯培养而供分析鉴定之用,所以作此项技术的操作应按以下方式进行:

1.左手的操作要点:左手负责持平板、试管、烧瓶等物品,操作中,左手应尽量减少摆动,否则,不利于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

1.1左手持物品时,最好固定在一个空间方位上,以避免因移动使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器皿,造成随机性污染。

1.2所持的器皿其开口尽量避免向上,持平皿时,可以让平板的表面与地面尽量垂直,试管与器皿烧瓶也可倾斜。当从标本器皿或平板上挑取接种物或菌落后应立即塞上试管塞或扣上平皿,随即接种标本。

2.右手的操作要点:握有接种工具的右手,将接种环或针沿伸到标本之前应作好接种环或针,镊子等工具的火焰消毒工作,待冷却后才沿伸到标本容器中挑取接种

物,在挑取标本后,其接种工具应尽量避免接触试管壁及试管口等。随后将接种物在培养基上分离划线。

3.移种或接种的基本步骤:

3.1右手持接种工具,在火焰上烧灼3次灭菌。

3.2左手持起标本容器或原代培养物的平皿或试管等。

3.3用接种工具挑取适量标本或细菌,挑取标本时,应注意选择真实反映感染情况的部分,如粪便挑取粘液脓血部分。纯化细菌应从原代培养物上挑取单个菌落。从液体培养基中取菌,只需将接种环在培养液中蘸取一环即可。

3.4接种时可根据要求采用不同的接种方法。

3.5接种后,应在火焰上反复烧灼接种工具并作一定的编号记录,所用工具应放回原处。

常用分离培养基

1.常用分离培养基种类: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SS平板、克氏双糖

铁(KIA)、M-H培养基、营养琼脂平板、沙保氏培养基、4号培养基、念珠菌药敏平板。

2.用途:

2.1血平板适用各类细菌生长,为一般细菌标本接种常用培养基。

2.2巧克力平板适用于某些血平板生长不良或需嗜血因子细菌的培养。

2.3麦康凯平板作初步是否发酵乳糖鉴定之用,主要用于粪便标本分离培养及作非发酵菌生长试验用。

2.4 SS平板主要用于粪便标本分离培养及非发酵菌生长试验之用。

2.5克氏双糖铁(KIA)主要用于观察细菌是否发酵葡萄糖、乳糖产气产酸,是否产生H2S及观察动力。

2.6 M-H培养基主要用于药敏试验。

2.7营养琼脂平板用于菌种保存、纯分离及作空气培养。

2.8沙保氏培养基用于真菌培养。

3.质控:每次用标准菌株进行生长试验和抑菌试验质控。质控合格后,方可使用,并认真做好记录。

4.注意事项:

4.1对每批培养基必须检查:平皿的裂纹、充碟不均、培养基裂纹、溶血(血平板)、冷冻、过多的气泡或斑点、污染等。

4.2缺陷性报告:如果发现培养基有缺陷,实验室应做好记录并通知制造商,制造商应有适当的改进措施,并记录在案。

细菌室标本操作流程

1.标本的接受

1.1标本接受的时间:原则上全天任何时间均可。

1.2标本的接受:接受标本者要认真核对标本的数量、标本与检验单要求是否相符以及标本的质量等。

1.3把接受的标本编号。

2.临床标本的接种

2.1检验目的为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的各临床标本的培养基选择

标本类型培养基

血血培养瓶

中段尿血平板

脑脊液血平板

穿刺液血平板

胆汁血平板

呼吸道标本血平板

粪便标本SS平板和血平板

病灶分泌物血平板

2.2接种的方法:中段尿标本无菌取10ul,在血平板的中间做垂直划线,然后分

离划线。其他标本做分区划线。

3.所接种的平板必须写上标本的编号和接种的日期,然后根据要求进行培养。

4.标本的培养条件、温度、时间

平板温度时间

血平板35-37℃18-24小时

沙保罗平板28-31℃24-36小时

其他的平板35-37℃18-24小时

5.根据生长在平板上的细菌菌落形态、菌落涂片、染色、镜检等来综合判断细菌形态和染色性质,按各属鉴定的作业指导书进行各菌属的常规鉴定及药敏试验。

6.结果的报告

确认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后,进行检验验单结果报告。

7.对各类细菌培养标本除特殊要求外,我室细菌标本在接种后每天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分离及纯化法

1.分离是指从原材料或多种细菌的混合培养物中将各种细菌彼此独立地分离开,以得到纯的单一菌株,技术步骤如下:

作纯培养分离时,一般只用一只完整的琼脂平板。涂划多采用分区划线法,在一只平板中可划3~5个区。划法有两种:-

1.1从临床标本分离细菌所含菌数相对较少时,可用接种环取标本涂布在平板一角边缘,然后从此区开始划线至1/3平板,为第一区,再在2、3…区依次划线每划

完一个区域均将接种环灭菌一次,冷却后再划下一区域,每一区域的划线均接触上一区域的接种线1―2次,使菌量逐渐减少以获得单个菌落。

1.2快速划线分离法:采用快速划线使一接种环标本能分离出单个菌落,这与标本的菌量及操作者的技能有很大关系。

2.纯化是指欲获得大量纯培养物的方法,所用平板大小可根据需要的菌量而定。方法是将一单个菌落或将相同的菌落作大量密集涂划于平板上而获得大量纯的培养物。

显微镜检查法

显微镜检查是细菌鉴定工作中的一重要手段,有助于细菌的初步鉴别,同时对下一步鉴定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时通过形态学检查可得到初步诊断,如痰中的抗酸杆菌和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的淋病奈瑟菌等。显微镜检查有不染色标本检查法和染色标本检查法两种。

1. 不染色标本的检查:不染色标本主要用于检查细菌的动力及运动状况。1.1压滴法:用接种环取细菌悬液2环,置于清洁载玻片中央,覆上盖玻片,于高倍镜下观察。制片时菌液要适量,不可有气泡,不可外溢。

1.2悬滴法:取洁净的凹窝载玻片及盖玻片各1块,将凹孔四周的平面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取一环菌液置盖玻片中央,将凹窝载玻片的凹面向下,对准于盖玻片的液滴上,然后迅速翻转玻片,用小镊子轻压盖玻片使之与凹孔边缘粘紧。镜下观察时先低倍后高倍,不可压碎盖玻片。有动力的细菌可见细菌从一处移到另一处,无动力的细菌呈布朗运动而无位置的改变。螺旋体由于菌体纤细、透明,需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活动。

2. 染色标本检查法:通过对标本的制片及染色,能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染色特性以及荚膜、芽胞、异染颗粒等结构,有助于细菌的初步鉴定。2.1快速革兰染色法

2.1.1操作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微生物学检验

2.1.2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2.1.3注意事项:染色关健在于涂片和脱色,涂片不宜过厚,固定不宜过热,脱色不宜过度,菌龄为18~24小时为佳。

2.2抗酸染色法

2.2.1操作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微生物学检验

2.2.2结果:抗酸杆菌呈红色。

2.2.3注意事项:每一张玻片只能涂一份标本且不能在染色缸中染色,以免造成不同标本间的交互污染从而导致阴阳性结果混淆,脱色时间宁长勿短,至无红色液体流下为止。

2.3阿尔培异染颗粒染色法:

2.3.1初染:涂片上滴加第一液染剂(甲苯胺蓝和孔雀绿的乙醇溶液),染3-5

分钟,水洗。

2.3.2复染:第二液染剂(碘化钾溶液)染1分钟,水洗。自然干燥后镜检。

2.3.3结果:菌体呈绿色,异染颗粒呈蓝黑色。

2.3.4注意事项:玻片要清洁,染料需新鲜配制,无沉淀物。注意与标本中的其他杂质相区别。

3.压片镜检,主要观察细菌在组织中的分布。

4.墨汁负染镜检:背景着色而菌体不着色的染色法,用以观察新型隐球菌的宽

厚荚膜等。

5.鞭毛染色镜检,观察细菌有否鞭毛、鞭毛的位置、鞭毛的数量,在非发酵菌

鉴定中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6.暗视野镜检:观察一些较微小且有一定结构的微生物,如钩端螺旋体的钩状

及螺旋的形态等。

7.制动试验的直接镜检,在标本加入抗血清,观察动力是否被抑制,如霍乱弧菌的制动试验等。

穿刺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1. 标本采集

1.1穿刺液包括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及鞘膜液等。

1.2一般由临床医师以无菌操作穿刺术抽取。胸腹水抽取5~10毫升,心包

液、

关节液等可抽取2~5m1,将所取得之样本注入含有抗凝剂的无菌管内充分混匀后送检。

1.3标本采集最好能在停药2天后进行,如不能停药,则应在下次用药前采集,

如疑为淋病性关节炎患者,其标本应在采集后立即送检或床边直接接种,切不

可放冰箱保存。

2. 检验步骤

2.1涂片检查标本3000r/min离心l5分钟后,取沉淀物制片。

2.2涂片镜检的细菌常为一般致病菌、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和抗酸杆菌等,涂片检

查应根据项目要求进行相应的染色镜检。

2.3培养:作一般细菌培养可把采集的标本接种于血平板、麦康凯、巧克力平板,

同时也可将标本注入血培养瓶放入血培养仪培养。

2.4作厌氧培养可采用直接床边接种标本或采集样本后,将培养物直接注入厌氧

增菌培养基。

3. 报告结果

3.1涂片报告发现形似某某细菌,淋球菌应报是否在细胞内外发现革兰氏阴性双

球菌;抗酸染色应报是否发现抗酸杆菌。

3.2用于培养的穿刺液正常情况下应无菌,如培养出细菌应报细菌种名及药敏试验结果,血培养仪培养6天仍未发现细菌则报无菌生长。

1.胆汁培养常见病原菌

肠球菌

大肠埃希菌

消化链球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

葡萄球菌

变形杆菌

产气肠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伤寒及其它沙门菌

拟杆菌

粪产硷杆菌

2.标本收集

胆汁标本的采集方法有三种,即十二指肠引流法,胆囊穿刺法及手术直接采取法。

2.1十二指肠引流法:在无菌操作下用导管作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分为A、B、C 三部分。A液来自胆管,为橙黄或金黄;B液来自胆囊,为棕黄绿色;C液来自肝胆道,为柠檬色。一般认为B液做细菌培养意义较大。

2.2胆囊穿刺法:进行胆囊造影时同时采取胆汁。本法所采取的胆汁不易被污染,适宜做细菌培养。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sop

1.0目的 确保微生物室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便准确完成常规微生物分析实验,以对生产环境、设备的清洗消毒和人员卫生进行有效的监控。 2.0范围 适合微生物实验室人员,环境卫生,设备,试剂、培养基及常规操作的各项要求及管理 3.0职责 3.1微生物品控员负责具体工作的执行。 3.2 QA主任负责监督本文件的有效执行。 4.0程序 4.1人员 4.1.1微生物操作人员需有相关 的工作经验,并具备微生物操作的基本技能,如铺平板、菌落计数、无菌操作。 4.1.2应确保微生物操作人员接受足够的微生物专业培训,以保证其能独立地进 行操作 、准确地完成测试,并保存好记录。 4.2环境 4.2.1微生物操作室配备超净工作台。 4.2.2微生物操作室的墙壁、地板、天花板光滑平整、易于清洁消毒。 4.2.3工作区域里有方便使用电源、抽滤系统,便于取用培养基和实验用品。 4.2.4有适当的通风条件,在空调处安装空气过滤器,确保空气质 量达到10,000级、平时关闭门窗,尽量减少空气对流引起的扬尘。 4.2.5微生物操作 辅助区域有足够的空间处理样品,存放培养基、玻璃器皿和小型 仪器设备;有空间安装固定的仪器设备(如培养箱,水浴锅,冰箱)等。

工作区域要有充足的灯光,光强不小于300lux。实验室应保持整洁。 4.2.6在进行实验前无菌室和超净工作台必须打开紫外灯消毒30分钟。实验完成后 及时整理和清洁台面。 4.2.7实验室必须考虑实验室内外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并对之进行有效的监控。 监控的方法如下:1.每天实验前需做空气的微生物测试,测试方法可参见 SOP-QA-MB-015空气的微生物测试。2.每月度用尘埃粒子测定仪测定微生 物 室空气的尘埃粒子数,应达到?>0.5um的粒子<353粒/L,超过标准时则须更 换过滤器。3.每半年更换紫外灯管,以确保紫外灯的杀菌效果。 4.3卫生 4.3.1配备实验室专用服装(包括鞋,帽),实验室工作服避免在实验室以外区域穿 着, 要定期更换、清洗。 4.3.2实验室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应形成经常洗手的习惯,手指甲要剪短。实验前 用70%酒精消毒双手。 4.3.3不得在微生物测试区域吸烟,吃、喝食物。不得在微生物室做与微生物实验无 关的事情和实验。 4.3.4每天打扫实验室,避免积灰。每周用50ppm的氯水消毒地板。(用含有氯水的拖 把 拖地面) 4.3.5尽量避免过多的人在微生物室走动,无关人员不能进入。 4.4 设备维护、校证和验证

DL-ET32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SOP文件(1)

DL-ET32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6页 1.目的 规范DL-ET32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的操作程序,保证检验质量。 2.授权操作人 经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 3.原理 3.1细菌内毒素动态检测原理:细菌内毒素能特异性激活反应主剂中的敏感因子(C因子),从而激活一系列酶促反应,使凝固蛋白原转变为凝固蛋白,根据细菌内毒素浓度和凝固蛋白形成时间为负相关的原理,建立细菌内毒素标准品的浓度-临界时间(C- T0.02)关系曲线,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求解出a0、b0的值,建立回归方程。利用内插法原理将样本T0.02检测值代入回归方程,实现对样本中细菌内毒素进行定量分析。 3.2真菌(1-3)-β-D葡聚糖动态检测原理:真菌(1-3)-β-D葡聚糖能特异性激活反应主剂中的敏感因子(G因子),从而激活一系列酶促反应,使凝固蛋白原转变为凝固蛋白,根据真菌(1-3)-β-D葡聚糖浓度和凝固蛋白形成时间为负相关的原理,建立(1-3)-β-D葡聚糖的浓度-临界时间(C- T0.02)关系曲线,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求解出a0、b0的值,建立回归方程。用内插法原理将样本T0.02检测值代入回归方程,实现对样本中真菌(1-3)-β-D葡聚糖进行定量分析。 4.工作条件 环境温度: 10℃~30℃;相对湿度: ≤80%;大气压力: 76 kPa~106 kPa; 电源电压: AC220V+22V, 50Hz+1Hz;光照度: 应避免强光直射。 5.操作程序 5.1开启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及试管恒温仪电源,预热10-30min。 5.2仪器设置: 5.2.1打开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检测软件;

sop微生物检查操作规程

sop微生物检查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范畴 适用于本厂质监科化验室对本厂生产的固体制剂及物料进行微生物限度的检查。 3 责任 化验员有责任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检验、判定,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4 定义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操纵菌的检查。 5 内容 5.1 总则: 5.1.1供试品应随机抽样。一样抽样量为检验用量(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 3倍量。 5.1.2 供试品在检查前不得开启,检查全过程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防 再污染。 5.1.3 操纵菌的污染检查应做相应的已知菌对比试验,对比菌株为大肠杆菌 [CMCC(B)44102],每批试验已知菌加入量为50-100个。 5.1.4 染菌量的检查或操纵菌的检查均应做空白对比试验。 5.1.5 供试品稀释成稀释液后应在平均状态下取样,凡有抑菌成份或防腐剂的供 试品应做专门处理后进行检验。 5.1.6 供试品稀释后应在1小时内操作完毕。

第2页/共6页 5.1.7 除另有规定外,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 25-28℃,操纵菌培养温度为36℃±1℃。 5.1.8细菌、霉菌检验结果的报告以1g、1ml或10cm2为单位;操纵菌检验报告 以每1g、每1ml或每10cm2为单位报告“检出”或“未检出”。 5.2仪器、用具 恒温培养箱、隔水式生化培养箱、电子天平,移液管(1ml、10ml)、试管、离心管、双碟、镊子、剪刀、不锈钢吸管筒、酒精灯、取样勺、称量纸、研钵一个、不锈钢双碟筒。 5.2.1用具的包扎 移液管:用纱布包住移液管,然后放入不锈钢灭菌筒内。 试管、双碟:试管在管口塞上纱布棉塞、双碟放入不锈钢双碟筒内。 无菌衣、裤、帽、口罩:用布口袋将洗净的衣裤、帽子、口罩配套后装入,扎紧袋口,再用牛皮纸包好。 5.2.2用具的灭菌 将包扎好的用具,在121±0.5 ℃蒸汽灭菌柜中灭菌30 分钟,物品取出时切勿赶忙置冷处,以免急速冷却灭菌物品内蒸汽凝造成负压,易致染菌,应置烘箱烘干。 5.3培养基、试剂 5.3.1营养琼脂培养基 称取本品36克,加1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后,按需要进行分装,经121℃15分钟灭菌备用。 5.3.2虎红培养基 称本品30克,加1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高压灭菌116℃20分钟。 5.3.3胆盐乳糖培养菌(BL) 称本品36克,加1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高压灭菌116℃20分钟。 5.3.4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EMB) 称本品42克,加1升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高压灭菌116℃20分钟。 5.3.5生理盐水 称取9 g 氯化钠,加水1000 ml 溶解,分装后于121℃±0.5℃湿热灭菌30分钟,供作稀释剂用。 5.3.6 75%酒精棉 量取无水乙醇75ml,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将脱脂棉与75%酒精混合即得。

细菌室sop文件

细菌室工作守则 1.每日工作前用紫外线照射实验室半小时以上。 2.入室前应穿工作服,并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准吸烟、吃东西及用手触摸面部。尽量减少室内活动,以免引起风动,无关人员禁入。 4.非必要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5.做好标本的登记、编号及试验记录。未发出报告前,请勿丢弃标本。 6.标本处理及各项试验应在操作间进行,接种环用完后应立即火焰灭菌,沾菌吸管、玻片等用后应浸泡在消毒液内。 7.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过氧乙酸消毒或浸于3%来苏儿溶液中5-10分,再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如误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漱口,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 、 8.实验过程中,如污染了实验台或地面,应用3%来苏儿覆盖其上半小时,然后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 9.若出现着火情况,应沉着处理,切勿慌张,立即关闭电闸,积极灭火。易燃物品(如酒精、二甲苯、乙醚和丙酮等)必须远离火源,妥善保存。 10.工作结束时检查电器、酒精灯等是否关闭,观察记录培养箱、冰箱温度及工作情况,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将操作台擦拭干净,并将试剂、用具等放回原处,清理台面,未污染的废弃物扔进污物桶,有菌废弃物应送高压灭菌后处理。

11.离室前工作人员应将双手用消毒液消毒,并用肥皂和清水洗净。 12.爱护仪器设备,经常清洁,注意防尘和防潮。 细菌室消毒隔离措施 1.每天工作前用消毒液消毒工作台,上班前、下班后开紫外灯(最少半小时)进行空气消毒。 2.非必要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3.使用后的载玻片、盖片、平皿、试管等用消毒液浸泡,经煮沸后清洗或丢弃。 4.试验后的血液标本用消毒液浸泡后煮沸消毒,所有用于试验的反应板、吸头等用消毒液浸泡(至少24小时以上)后清洗或丢弃。 5.所有微生物培养物(细菌、支原体、真菌等培养物),不管标本阳性或阴性均 - 1 - 用消毒液浸泡后,经煮沸消毒,才能清洗或丢弃。 6.取材、最好采用一次性工具,不能采用一次性工具者,每次取材前均应彻底消毒。 7.用于浸泡各种器械如刮菌刀、持物钳、镊子等的消毒液要定期更换。 8.不慎发生临床标本或培养物污染工作台,不要立即用水冲洗,应先用纸巾、布等敷料加上消毒液(如5%石炭酸、3%来苏儿等)消毒30分钟以上,然后再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

微生物SOP

东莞市高埗医院作业指导书第1页共1页 第1版第0次修改 主题:危象值三级报告制度颁布日期:2011年11月 危象值三级报告制度 1 目的 规范危象值三级报告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血液、CSF、胆汁和胸腹水等无菌部位标本出现有细菌生长时的报告制度。 3 职责 检验科微生物组技术人员负责危象值三级报告的及时性与记录。 4 危重病人的三级报告程序 第一级:告知标本已出现阳性并报告直接细菌涂片结果,同时做初步药敏试验; 第二级:报告初步药敏结果,同时做正式鉴定和药敏试验; 第三级:报告正式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东莞市高埗医院作业指导书第1页共3页 第1版第0次修改 主题:标本的采集、运送、颁布日期:2011年11月保存和处理 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 1 目的 正确采集和处理标本是实验室取得正确结果的前提,必须予以重视。但对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时间,标本的来源,实验室常不能加以控制,实验室人员有责任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医师和护士正确采集标本。特制定以下原则,以便统一标准执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人员对临床送检标本的合格判断与指导。 3 职责 检验科微生物组技术人员负责核对标本是否合格及标本处理与接种。 4 注意事项 4.1 标本管理的安全警示 4.1.1 所有标本的采集、运送和处理应在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原则下认真进行。4.1.2 已采集原始标本都应置于防漏、密封的容器中运送,含有明显区分各部门文字标志。 4.1.3 带针头的注射器运送标本到实验室,用无菌试管或防护装置套住注射针,再置于防漏塑料袋中运送。 4.2 标本的选择和采集 4.2.1 避免来自寄生菌的污染,应当保证每份标本代表感染过程。健康宿主在感染的许多部位也可出现的正常菌丛,主要来自皮肤、黏膜和呼吸道,它若过早、过度生长,掩蔽了真正的病原菌,干扰培养结果解释。 4.2.2 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合适时间、合乎规程技术,采集标本。 4.2.3 活组织或针筒抽取是厌氧菌培养首选采集标本方法,但绝不可冷冻,宁可在室温中保存。 4.2.4 采集足够量标本,材料不足可能产生假阴性结果。 4.2.5 每份标本都应标记患者姓名、送检号码、材料来源、具体部位、日期、时间以及相关临床信息。 4.2.6 标本应置于有特殊标记、有助疑似病原菌生存、不易泄漏及防止潜在性生物危险的容器中。 4.3标本运送

临床微生物SOP-室内质量控制管理程序1教学教材

临床微生物SOP-室内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1.目的: 规范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程序,确保临床报告的质量。 2.适用范围: 微生物实验室的所有检验项目。 3.职责: 实验室检验人员均必须熟知并遵守本程序。 4.程序: 4.1 分析前质量管理 4.1.1 检验申请单临床医生应按照《微生物检测项目申请程序》申请临床微生物检测。口头申请追加样本检验项目,必须在样本有效期内申请,并补正式的检验申请单。 4.1.2 生成微生物检验标本标签护士应在核对医嘱、病人信息和检验申请信息后,按照《微生物标本检验标签程序》生成申请单和微生物检验项目标签,并将微生物检验项目标签正确贴于容器上。 4.1.3 标本的采集手册实验室应制定样本采集手册,指导正确采集和处理样本。 4.1.4 样本采集和运输样本采集人员应按照《采样前病人识别程序》确认病人,按照《标本采集、运输程序》采集样本,并在规定的时间和温度范围内,使用指定的运输培养基,安全运送到微生物室。 4.1.5 样本的接收样本接收人员应严格按照《标本接收、识别程序》《标本拒收程序》对标本接收或拒收,并记录。 4.1.6 微生物检验标本信息输入微生物实验室接种实验室岗位检验人员严格按照《微生物标本信息输入程序》录入、核对病人信息和标本信息等质料。 4.1.7 样本储存微生物实验室接种岗位检验人员按照《微生物标本检验前储存程序》正确储存未能及时处理的标本。已经检验的样本应在保证性质稳定的条件下,将样本以适当的方式保留到规定时间内,以便能在出具结果报告后可以复查,

或做补充检验。 4.2 分析中质量管理 4.2.1 试剂的质量控制 4.2.1.1 所有试剂用于检测标本前,必须做质控以评估质量并记录质控结果,只 有质控合格才可以使用。下列试剂每进一批新批号或货号要求用阴、阳性标准菌 株或质控菌株评估其质量(表2-1)。 触酶、氧化酶、凝固酶、β-内酰胺酶、Optochin、X、V 和XV 纸片; 细菌鉴定系统使用的每一种鉴定卡及相关试剂; 表2-1 常用实验试剂质量控制 试剂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监测频率 氧化酶铜绿假单胞菌A TCC27853 大肠埃希菌A TCC25922 每次新配制时及使用中每个工作日 触酶金黄色葡萄球菌A TCC25923 A群链球菌A TCC19615 每次新配制时及使用中每个工作日 靛基质大肠埃希菌A TCC25922 肺炎克雷伯菌A TCC13883 1%蛋白胨水及靛基质试剂:每次新配制 时及使用中每个月1次直接用于检测病人标本有内标准的抗原试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胶凝集试 剂(每天或每次做质控); 抗血清(至少每半年用阴、阳性质控菌株做质控); 革兰染液(每周一次用阴、阳性质控片做质控); 抗酸染液(每次使用要求用阴、阳性质控片做质控); 自制试剂(每配制一批新试剂做质控)。 4.2.1.2 平行试验新批号试剂使用前必须用老试剂或参考材料平行试验。 4.2.1.3 无厂家商特别说明时,不同批号的试剂不可混用。 4.2.1.4 缺陷或失控试剂只能用于培训员工业务能力,否则报废处理。培训试剂 应明显标记“仅培训使用”,并与检验试剂分开放置。 4.2.2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4.2.2.1 购买的有质量保证标准的培养基实验室应保存制造商所遵循的质量保 证标准,以及每批号产品完成无菌试验、生长试验、生化试验及质量控制性能的 合格证明等文件;无质量保证标准的培养基,每批号和(或)每次购买的产品应 检测相应的性能,包括生长试验或与旧批号平行试验、生长抑制试验(适用时)、 生化反应(适用时)等。

实验室的设置及管理sop

XX医院微生物实验室 工作程序文件 质量手册 实验操作者:XXXXXXXXXXXXXXXXX 执行日期:2003年4月6日

程序文件目录 01 实验室的设置及管理 02 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 03 实验室人员配置及管理 04 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 05 生物防护措施 06 废弃物的处理程序 07 实验室清洁程序 08 仪器设备的管理程序 09 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 10 仪器设备维护和保养程序 11 仪器设备的校准程序 12 实验室临床检测项目操作程序 13 实验室试剂、耗材购买和管理程序 14 临床标本的管理程序 15 实验记录管理程序 16 检测结果报告程序 17 室内质量控制程序 18 室间质评管理程序 19 抱怨的处理程序 20 应急处理程序 21 实验室保密制度 22 实验室工作制度

实验室的设置及管理 1.目的:建立实验室的合理设置和科学管理,最大限度防止实验误差,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 性。 2.本程序的改动程序: 3.本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程序的工作人员提出,经论证其合理性后,报经科主任 批准签字后实施。 4.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设置、工作流程和日常管理等。 5.程序: 4 .1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为检验科下设的专业实验室,从事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感染控制及相关实验工作。 4.2 本实验室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作为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主要手段,实验室分为配剂室、鉴定室、标本处理室和无菌室,每一工作区各配备专用的设备、仪器、辅助设施、耗材、清洁用品、办公用品。 4.3 各工作区有专用的仪器设备、办公用品、实验耗材和清洁用具等,不可混用。 4.4 各工作区配置、功能和内务管理见各区工作制度和相关SOP文件。 4.5 严格遵守微生物实验室的隔离制度,见相关SOP文件。 4.6 非本实验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进修、实习或其他科室人员因科 研活动需要,进入实验区域需首先熟悉本程序的各项规定并严格遵守执行,在本实验室人员监督指导下进行。 4.7 实验完毕后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4.8污染的处理:实验中若在操作台面上发生标本或液体外泄,应立即用浸有10%次氯酸钠溶液的卫生纸覆盖发生污染处,半小时后再用软布浸水擦拭干净。 6.引用的文件及图表 5.1 实验室布局图:Lab_view 5.2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工作制度:proc_lab_12 5.3试剂配制区工作制度:Sop_regu_regnt; 5.4样本处理区工作制度:sop_regu_prep; 6.5鉴定区工作制度:sop_regu_measu; 5.6 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proc_lab_2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 124.236.7.* 质量手册目录 01质量手册说明 02质量手册版本控制 03科室简介 04授权书 05批准令 06公正性申明 07修改记录 08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09组织和管理 10投诉地解决 11不符合项地识别和控制 12纠正措施 13预防措施 14内部审核 15管理评审 16人员 17设施和环境 18检验前程序 19检验程序 程序文件目录 001 程序文件目录 002 批准令 003修改爷 01 文件控制程序 02计算机管理程序 03 合同评审程序 04 医疗咨询控制程序

05 客户投诉控制程序 06 不合格项控制程序 07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08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09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0 人员任用资质评定程序 11 仪器管理程序 12 仪器校准程序 13 样本管理程序 14 生物参考范围建立程序 15 实验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16、检测结果溯源程序 17、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8、室间质量评价程序 19、生物安全管理程序 20、需求地确定及实验室能力评审控制程序 21 新检测项目建立程序 22、满意度监测程序 23、标识控制程序 24、仪器标识控制程序 25、质量保证程序 26、检测申请单格式确定程序 27、检测结果报告控制程序 28、检测结果修改与变更程序 29、试剂管理程序 30、结果报告程序 作业指导书 临床检验作业指导书 01静脉血常规样品采集手册 02末梢血常规样品采集手册 03静脉血血沉样品采集手册 04血型鉴定血液标本的采集 05尿液常规标本采集手册 06一般尿液标本的采集手册 07特殊尿液标本的采集手册

检验科微生物室sop文件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

检验科微生物室sop文件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检验科微生物室SOP文件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 作业指导书细菌室工作守则文件编号:LAB,SOP,JX001 细菌室工作守则 1.每日工作前用紫外线照射实验室半小时以上。 2.入室前应穿工作服,并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准吸烟、吃东西及用手触摸面部。尽量减少室内活动,以免引起风动,无关人员禁入。 4.非必要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5.做好标本的登记、编号及试验记录。未发出报告前,请勿丢弃标本。 6.标本处理及各项试验应在操作间进行,接种环用完后应立即火焰灭菌,沾菌吸管、玻片等用后应浸泡在消毒液内。 7.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过氧乙酸消毒或浸于3%来苏儿溶液中5-10分,再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如误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漱口,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 8.实验过程中,如污染了实验台或地面,应用3%来苏儿覆盖其上半小时,然后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 9.若出现着火情况,应沉着处理,切勿慌张,立即关闭电闸,积极灭火。易燃物品(如酒精、二甲苯、乙醚和丙酮等)必须远离火源,妥善保存。 10.工作结束时检查电器、酒精灯等是否关闭,观察记录培养箱、冰箱温度及工作情况,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将操作台擦拭干净,并将试剂、用具等放回原处,清理台面,未污染的废弃物扔进污物桶,有菌废弃物应送高压灭菌后处理。 11.离室前工作人员应将双手用消毒液消毒,并用肥皂和清水洗净。

12.爱护仪器设备,经常清洁,注意防尘和防潮。 作业指导书细菌室消毒隔离措施文件编号:LAB,SOP,JX002 细菌室消毒隔离措施 1.每天工作前用消毒液消毒工作台,上班前、下班后开紫外灯(最少半小时)进行空气消毒。 2.非必要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3.使用后的载玻片、盖片、平皿、试管等用消毒液浸泡,经煮沸后清洗或丢弃。 4.试验后的血液标本用消毒液浸泡后煮沸消毒,所有用于试验的反应板、吸头等用消毒液浸泡(至少24小时以上)后清洗或丢弃。 5.所有微生物培养物(细菌、支原体、真菌等培养物),不管标本阳性或阴性均用消毒液浸泡后,经煮沸消毒,才能清洗或丢弃。 6.取材、最好采用一次性工具,不能采用一次性工具者,每次取材前均应彻底消毒。 7.用于浸泡各种器械如刮菌刀、持物钳、镊子等的消毒液要定期更换。 8.不慎发生临床标本或培养物污染工作台,不要立即用水冲洗,应先用纸巾、布等敷料加上消毒液(如5%石炭酸、3%来苏儿等)消毒30分钟以上,然后再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 9.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再外用消毒药水,如误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漱口,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作业指导书微生物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文件编 号:LAB,SOP,JX003 在工作区内禁止饮食,吸烟和存放食物及使用化妆品。 实验室里应保持整洁,不存放与工作无关的杂物。 工作台每天至少用消毒剂清洁一次,在溢渗传染物后要立即消毒、清洗; 进入无菌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 在各种操作进程中均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气溶胶产生。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SOP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 文件名称: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SOP 文件编号:ZS-IC-SOP-swaq 持有部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医院感染管理科 制订者:周昭彦审核者:胡必杰核准者:胡必杰 制订日期:2007年5月28日审核日期:2007年5月29日核准日期:2007年5月29日执行日期:2007年6月1日版次:Ver 01 文件页数:共7页 文件性质:普通限制(仅限本院范围,未经授权,不得复制) √ 目录 1.前言 2.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程 2.1.进入规定 2.2.个人防护 2.3.实验室工作区 3.实验室安全操作 3.1.标本的安全操作 3.2.实验室的基本安全操作 3.3.实验室的其他安全操作 4.实验室设备和仪器 4.1.生物安全柜 4.2.离心机 4.3.组织研磨器 4.4.冰箱与冰柜的维护和使用 5.实验室意外事件或事故处理 5.1.生物危害物溢出的处理 5.2.刺伤、切割伤或擦伤 5.3.经胃肠道摄入潜在感染性物质 6.实验室废弃物处理 6.1.培养基、组织、体液等废弃物处理 6.2.锐器盒处理 7.参考文献 8.负责人及联系电话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1

1.前言 由于新的感染性病原体的不断涌现,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应用,以及生物恐怖的潜在危险,提高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再一次成为人们的关注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面临着职业暴露于感染性病原体的危险。其中,最危险的操作是标本的处理和接种。由于人员感染后处于亚临床表现或实验室管理层没有上报,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实际发生率可能比已知的多得多。 采用适当的生物安全防护可以将感染的危险性降至最低。生物安全防护包括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筑要求,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及规程。其中,规范的微生物学操作技术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础,专门的实验设备仅仅是一种补充,绝不能替代正确的操作规范。 根据有关规定,中山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属于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 2.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程 2.1.进入规定 2.1.1.在实验室入口处贴生物危害警告标志,见上图。注明临床微生物、Ⅱ级生物安全水平、负责人高 晓东,电话630663; 2.1.2.未经许可,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外来合作者、进修和学习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经 过部门负责人(胡必杰)的批准; 2.1. 3.实验室总门应保持关闭状态; 2.1.4.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不得带入实验室。 2.2.个人防护 2.2.1.工作服: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着工作服; 2.2.2.手套: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的操作时,应戴 上合适的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用过的一次性手套应丢入感染性废物袋内(贴有生物危险Ⅱ 级标志的黄色垃圾袋); 2.2. 3.洗手:在处理完感染性材料后,以及在离开实验室前,都必须洗手。手要完全抹上皂液,搓洗至 少10 秒钟,纸巾擦干; 2.2.4.其他防护:当有可能受到喷溅物污染、碰撞或人工紫外线辐射的伤害时,必须戴合适的安全眼镜; 2.2.5.不得穿着实验室工作服离开实验室; 2.2.6.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 2.2.7.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 2.2.8.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内储存食品和饮料; 2.2.9.在实验室内用过的工作服不得和日常服装放在同一柜子内。 2.3.实验室工作区 2.3.1.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 2.3.2.每天工作结束之后,必须用爱尔施牌消毒片(成分:三氯异氰尿酸,每片含有效氯500mg,按每片 1000ml水比例进行溶解)消毒工作台面。用75%酒精消毒生物安全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 消毒,消毒剂为爱尔施(1片/1000ml),严重污染时(血液等标本的污染),将6片爱尔施溶于1000ml 水(3000ppm)用以消毒; 2.3.3.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和培养物应废弃于感染性废物袋内,而生活垃圾应弃于黑色垃圾袋, 不能混淆。需要清洁再利用的材料,必须先经高压灭菌处理; 2.3.4.需要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必须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2

微生物实验室SOPword版本

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SOP) BSL-2实验室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制定BSL-2实验室人员进出的标准操作程序,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BSL-2实验室人员进出程序。 3 职责 实验室工作人员执行本程序的规定。各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执行。 4 规程要求 4.1进入程序 4.1.1 实验室人员需将外衣挂入缓冲区内,避免将外衣与工作服混放。 4.1.2 实验室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在人员位置示意图上做好标记,将自己的名字磁扣贴在欲达到的位置。 4.1.3 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BSL-2更衣室,脱掉自已所穿鞋,放入外侧鞋柜内,转向内侧,从内侧鞋柜取出工作鞋换上,穿上医用白大褂或连体工作服。 4.1.4 按要求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4.2 退出程序 4.2.1 试验结束后,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室脱掉一次性口罩和一次性乳胶手套和一次性防护服,装入高压灭菌袋中。 4.2.2实验室工作人员先用0.5%新洁尔灭对手进行消毒,再用消毒肥皂洗手。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更衣室脱下医用白大褂或连体工作服,打开更衣室的紫外灯进行紫外消毒。

4.2.3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更衣室脱掉工作鞋,放入内侧鞋柜,转向外侧,从外侧鞋柜中取出自己所穿鞋。 4.2.4 实验室工作人员退出实验室后,将BSL-2实验室入口门关好,将人员示意图上标记复位,离开实验室。 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SOP) 无菌间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确保无菌室环境的无菌状态,特指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无菌间空气微生物监测。 3 职责 3.1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实验室空气微生物监测。 3.2 实验室主任监督实验室工作人员实施。 4 过程要求 4.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无菌间之前,应先用2%石碳酸或来苏尔对手进行浸泡消毒。 4.2 缓冲间在每次使用前,应先打开紫外灯,紫外照射30 min;工作人员在进入无菌室前,必须于缓冲间内更换消毒过的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鞋。检验用的有关器材(待检品除外),

临床微生物SOP_室内质量控制管理程序文件

临床微生物SOP-室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1.目的’ 规范微主物玄验空许理程宇.隣玄临氐报告的质才丄 2?适用£ts: t?ri沏实验室的所?检验顶1匚 3.职贵才 实验宅报验人灿均昼彼駅知并迺疔用押羊. 4-程序才 4.1分祈前庚量骨理 1. 1. 1檢验屮惰单临床医生应按照电微生物检测壇目申请程序》申情临味微生物检湫口头申请追加样木检龜頊目.必須在样本有地期内申濡井补正式的检验申请单, 4.1. 2生成探生物检鳖标爪标签护土应在找对医剤、病人需息和拎验巾请信息府,按鷹<微生物标本檢验标签程序》生成申谓单和微生物檢验项H标签,井将微生物检验项目标签正确站于料器「 1-1.3 手册实验室应制定样木采集手册.拼吕止覘采集和处理栉 木。 I L 1样木软集和运输样本采廉人员应按照£采样酊弼人识别酣冷确认爲人丫按廉€标本采集、运输程序}采集样本.井在规定的时甸和温度范III内,使用抬立的运输建养星.龙仝运送刘微d物室. t L 5样木的接枚样本接收人员俺严格按照从标本接收.识别柑序筑I标本拒收程序》刘标木接收或拒牧勺持记录. I. 1,6微生物椅验标本信息输入微生物实验空接种实坯宅岗位檢验人员产楼按照m:物标术们息输入程序》录入和建对病人爲息和标朋恰息篇质料二 I 1. 7样本储存微生物实骑窃接种尚位松验人员核脱哎池牡物标本楼験师储存程序》正确餓存未能及时处理的标本。己经检脸的样本应在保证性质诡定的条件匚将样本以适当的方式保雷到规定时何内也便能在出具結黑报告启可以复查. 或敝补充检验’ 12分折中质咼许理 L2H试別的质皈拧制

4?2?1. I所有试弼于检測标本It必须他质控以评估咸量并记录■控结果.只有质控介格才可以创lh F列试剂所进一批新批号或货号姿求川阴、阳性标笊蘭株或质控曲株评估其质眾(农2-1)° 傩組氧化馭凝固瓠0-内他胺的.Optochiiu X、Y和XV纸片; 细宿幣定系统使用的毎一种整定卡及相关试剂) % 2-1常用实噬试剂頂逼控制 试刑阳性对职脚性对照曲測顋率 就化胡刪绿假单施歯ATCX??7H53犬肠欢牟苗ATCU!刊史每次霸配別时从性用中毎个工作日金曲色曲曹球曲仃CC25923Z祎t球曲VTCCI96I5tsj ;^rffM制吋反便用中毎个工作11 岐基质人肠改希常ArCC25922胁炎克需们曲ATOCI38831%蚩白1陈水及脸早咸茯祉毎次新配41时及便用中毎小月1次 总接用于检测病人标本有内标准的抗陳试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胶凝集试 剂⑵天或每次做质控), 抗血清(至少每半年用阴、阳性质控菌株做质控); 革兰染液(每周一次用阴.阳性质控片做质控八 抗酸染液(侮次使用要求用口]?阳性质控片做质控): 自制试剂(埒配制一批新试剂做质挖儿 -1. 2.1.2平行试验新批号试剂便川前必须川老试剂或参号材料呼行试验, 4. 2.1.3无厂豪商轄别说明时,不同批号的试剂不可混用。 4?2?1?4缺陷或失控试剂只能用于培训员工业务施力,否刚报废处理.培训试剂 应明応杯记“仅培训使川”.并与检验试剂分开放虫’ 丄2.2培养基的质址挣制 4. 2. 2. I购买的?仆质量保证标准的培养垄实验空应保存制造曲所边循的质量保证标卅.以及每批号产品完成无苗试验、生长试验、生化试验及质赧控制性能的合格址明等文件;无頂星保址杯祗的培养基?毎批巧和(或)毎次购买的产品向检沟和应的性能?包新牛长试验或与II」枇号平行试验、牛长抑制试验(适用时)、生化反应(适用时)簣,

微生物实验室SOP

BSL-2实验室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制定BSL-2实验室人员进出的标准操作程序,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BSL-2实验室人员进出程序。 3 职责 实验室工作人员执行本程序的规定。各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执行。 4 规程要求 4.1进入程序 4.1.1 实验室人员需将外衣挂入缓冲区内,避免将外衣与工作服混放。 4.1.2 实验室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在人员位置示意图上做好标记,将自己的名字磁扣贴在欲达到的位置。 4.1.3 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BSL-2更衣室,脱掉自已所穿鞋,放入外侧鞋柜内,转向内侧,从内侧鞋柜取出工作鞋换上,穿上医用白大褂或连体工作服。 4.1.4 按要求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4.2 退出程序 4.2.1 试验结束后,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室脱掉一次性口罩和一次性乳胶手套和一次性防护服,装入高压灭菌袋中。 4.2.2实验室工作人员先用0.5%新洁尔灭对手进行消毒,再用消毒肥皂洗手。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更衣室脱下医用白大褂或连体工作服,打开更衣室的紫外灯进行紫外消毒。 4.2.3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更衣室脱掉工作鞋,放入内侧鞋柜,转向外侧,从外侧鞋柜中取出自己所穿鞋。 4.2.4 实验室工作人员退出实验室后,将BSL-2实验室入口门关好,将人员示意图上标记复位,离开实验室。

无菌间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确保无菌室环境的无菌状态,特指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无菌间空气微生物监测。 3 职责 3.1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实验室空气微生物监测。 3.2 实验室主任监督实验室工作人员实施。 4 过程要求 4.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无菌间之前,应先用2%石碳酸或来苏尔对手进行浸泡消毒。 4.2 缓冲间在每次使用前,应先打开紫外灯,紫外照射30 min;工作人员在进入无菌室前,必须于缓冲间内更换消毒过的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鞋。检验用的有关器材(待检品除外),搬入无菌室前必须分别进行灭菌消毒。 4.3 将无菌间和超净台的紫外灯打开照射30min后,才能进行工作。 4.4 实验完毕后,用0.2%新洁尔灭消毒液擦拭台面,打开超净台内紫外灯,照射30min。同时无菌间和缓冲间的紫外灯一并打开,照射30min。 4.5 工作人员在缓冲间脱下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鞋。 4.6 每月应对无菌间进行一次熏蒸消毒。每月用新洁尔灭消毒液擦拭地面和墙壁一次的方式进行消毒。 4.7 每月应对无菌间进行一次无菌检查记录

微生物室微镜检查法 sop文件

细菌室SOP文件—显微镜检查法 显微镜检查是细菌鉴定工作中的一重要手段,有助于细菌的初步鉴别,同时对下一步鉴定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时通过形态学检查可得到初步诊断,如痰中的抗酸杆菌和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的淋病奈瑟菌等。显微镜检查有不染色标本检查法和染色标本检查法两种。 1. 不染色标本的检查:不染色标本主要用于检查细菌的动力及运动状况。 1.1压滴法:用接种环取细菌悬液2环,置于清洁载玻片中央,覆上盖玻片,于高倍镜下观察。制片时菌液要适量,不可有气泡,不可外溢。 1.2 悬滴法:取洁净的凹窝载玻片及盖玻片各1块,将凹孔四周的平面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取一环菌液置盖玻片中央,将凹窝载玻片的凹面向下,对准于盖玻片的液滴上,然后迅速翻转玻片,用小镊子轻压盖玻片使之与凹孔边缘粘紧。镜下观察时先低倍后高倍,不可压碎盖玻片。有动力的细菌可见细菌从一处移到另一处,无动力的细菌呈布朗运动而无位置的改变。螺旋体由于菌体纤细、透明,需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活动。 2. 染色标本检查法:通过对标本的制片及染色,能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染色特性以及荚膜、芽胞、异染颗粒等结构,有助于细菌的初步鉴定。 2.1快速革兰染色法 2.1.1操作见试剂说明书 2.1.2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2.1.3 注意事项:染色关健在于涂片和脱色,涂片不宜过厚,固定不宜过热,脱色不宜过度,菌龄为18~24小时为佳。 2.2抗酸染色法

2.2.1操作见试剂说明书 2.2.2结果:抗酸杆菌呈红色。 2.2.3注意事项:每一张玻片只能涂一份标本且不能在染色缸中染色,以免造成不同标本间的交互污染从而导致阴阳性结果混淆,脱色时间宁长勿短,至无红色液体流下为止。 2.3阿尔培异染颗粒染色法: 2.3.1初染:涂片上滴加第一液染剂(甲苯胺蓝和孔雀绿的乙醇溶液),染3-5分钟,水洗。 2.3.2复染:第二液染剂(碘化钾溶液)染1分钟,水洗。自然干燥后镜检。 2.3.3结果:菌体呈绿色,异染颗粒呈蓝黑色。 2.3.4注意事项:玻片要清洁,染料需新鲜配制,无沉淀物。注意与标本中的其他杂质相区别。 3.压片镜检,主要观察细菌在组织中的分布。 4.墨汁负染镜检:背景着色而菌体不着色的染色法,用以观察新型隐球菌的宽厚荚膜等。 5.鞭毛染色镜检,观察细菌有否鞭毛、鞭毛的位置、鞭毛的数量,在非发酵菌的鉴定中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6.暗视野镜检:观察一些较微小且有一定结构的微生物,如钩端螺旋体的钩状及螺旋的形态等。 7.制动试验的直接镜检,在标本加入抗血清,观察动力是否被抑制,如霍乱弧菌的制动试验等。 8.荧光镜检,用标有荧光素的物质与检材中的微生物特异结合产生荧光的特点而对微生物作出鉴定。

微生物室sop文件

细菌室操作规程鹤壁市中医院检验科

目录 第一篇细菌室操作程序文件 1.细菌室人员岗位职责 (1) 2.标本采集及保存要求 (3) 3.显微镜检查法操作规程 (5) 4.细菌室标本操作流程 (6) 5.细菌的形态检查操作规程 (8) 6.细菌生化反应鉴定及其它实验操作规程 (11) 7.细菌的接种与培养方法操作规程 (17) 8.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操作规程 (19) 9.血液感染病原体检验操作规程 (20) 10.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检验操作规程 (22) 11.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验操作规程 (24) 12.尿路感染病原体检验操作规程 (26) 13.消化道感染病原体检验操作规程 (29) 14.脓汁及病灶分泌物细菌学检验操作规程 (31) 15.生殖系统标本的处理 (33) 16.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34) 第二篇医院微生物感染控制检测 17.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37) 18.环境卫生学监测 (38) 19.采样及检查原则 (39) 20.各部位的消毒 (43)

细菌室人员岗位职责 1、上班后先搞好室内卫生、核查各个培养箱、冰箱的工作温度是否在设定的范围内,并做好记录。检查各种仪器工作是否正常,做好记录。 2、接收样本:核对各样本号与申请单联号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马上与病房联系以便作出相应的处理,如退单或重送样本等,并做好联系情况的记录。核查各送检样本是否符合要求。 ①痰液样本:先看外观、再直接涂片镜检,以白细胞≥25个/低倍镜视野,而上皮细胞≤10个/低倍镜视野,为合格痰液。 ②无菌体液样本:检查各种无菌体液样本的盛放器皿是否符合要求。 ③容易干燥的样本:对一些容易干燥的样本如大便、咽拭子、脓液拭子、泌尿生殖道拭子等是否已经干燥。 对不符合要求的样本必需与临床联系,以便作出相应处理,方法如联号不符的样本,做好记录。对符合的样本进行原始单的登记。 3、样本编号:对符合的样本作出编号,普通细菌培养:痰液、咽拭子、血液增菌培养、尿液、胸、腹水、脑脊液、胆汁、脓液、泌尿生殖道拭子、大便致病菌培养。在各种培养基上及申请单上编号的同时均需明确标明接种日期。 4、样本接种: ①血液、骨髓、腹水、关节液等:增菌培养瓶; ②痰液、咽拭子:血平板、麦康凯平板; ③尿液:血平板、麦康凯平板; ④大便致病菌:SS平板; ⑤脑脊液:血平板、巧克力平板; ⑥分泌物的淋球菌培养接种:淋球菌专用平板; ⑦支原体培养+药敏:按说明书接种支原体专用培养基。 对以上接种样本的当前编号应记录于登记本上。此外对痰、脓液、脑脊液等在接种的同时应对其沉渣进行革兰染色,如有细菌和或何种细菌为主立刻通知临床,并做好记录。 5、查对昨天移种平板申请单及原始登记本,确定标本移种是否正确。观察

微生物室sop文件资料

细菌室操作规程 ABC四医院检验科

目录 第一篇细菌室操作程序文件 1.细菌室人员岗位职责 (1) 2.标本采集及保存要求 (3) 3.显微镜检查法操作规程 (5) 4.细菌室标本操作流程 (6) 5.细菌的形态检查操作规程 (8) 6.细菌生化反应鉴定及其它实验操作规程 (11) 7.细菌的接种与培养方法操作规程 (17) 8.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操作规程 (19) 9.血液感染病原体检验操作规程 (20) 10.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检验操作规程 (22) 11.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验操作规程 (24) 12.尿路感染病原体检验操作规程 (26) 13.消化道感染病原体检验操作规程 (29) 14.脓汁及病灶分泌物细菌学检验操作规程 (31) 15.生殖系统标本的处理 (33) 16.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34) 第二篇医院微生物感染控制检测 17.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37) 18.环境卫生学监测 (38) 19.采样及检查原则 (39) 20.各部位的消毒 (43)

细菌室人员岗位职责 1、上班后先搞好室卫生、核查各个培养箱、冰箱的工作温度是否在设定的围,并做好记录。检查各种仪器工作是否正常,做好记录。 2、接收样本:核对各样本号与申请单联号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马上与病房联系以便作出相应的处理,如退单或重送样本等,并做好联系情况的记录。核查各送检样本是否符合要求。 ①痰液样本:先看外观、再直接涂片镜检,以白细胞≥25个/低倍镜视野,而上皮细胞≤10个/低倍镜视野,为合格痰液。 ②无菌体液样本:检查各种无菌体液样本的盛放器皿是否符合要求。 ③容易干燥的样本:对一些容易干燥的样本如大便、咽拭子、脓液拭子、泌尿生殖道拭子等是否已经干燥。 对不符合要求的样本必需与临床联系,以便作出相应处理,方法如联号不符的样本,做好记录。对符合的样本进行原始单的登记。 3、样本编号:对符合的样本作出编号,普通细菌培养:痰液、咽拭子、血液增菌培养、尿液、胸、腹水、脑脊液、胆汁、脓液、泌尿生殖道拭子、大便致病菌培养。在各种培养基上及申请单上编号的同时均需明确标明接种日期。 4、样本接种: ①血液、骨髓、腹水、关节液等:增菌培养瓶; ②痰液、咽拭子:血平板、麦康凯平板; ③尿液:血平板、麦康凯平板; ④大便致病菌:SS平板; ⑤脑脊液:血平板、巧克力平板; ⑥分泌物的淋球菌培养接种:淋球菌专用平板; ⑦支原体培养+药敏:按说明书接种支原体专用培养基。 对以上接种样本的当前编号应记录于登记本上。此外对痰、脓液、脑脊液等在接种的同时应对其沉渣进行革兰染色,如有细菌和或何种细菌为主立刻通知临床,并做好记录。 5、查对昨天移种平板申请单及原始登记本,确定标本移种是否正确。观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