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百校联盟联考作文:写辩论词,学会反驳

高三百校联盟联考作文:写辩论词,学会反驳

高三百校联盟联考作文:写辩论词,学会反驳
高三百校联盟联考作文:写辩论词,学会反驳

2020高三百校联盟联考作文:写辩论词,学会反驳

一、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近日,深圳某知名中学公布了2019年拟聘教师名单。35名新聘教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20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这份“豪华版”的新聘教师名单一经公布,立即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发出“清华北大毕业生去哪儿了?原来是去深圳教书了”“本科毕业的我,看完瑟瑟发抖”之类的调侃。某中学高三年级将以“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为话题进行辩论比赛,请你为正方或者反方的一辩,写一篇辩论词。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得少于800字。

二、命题方向

自主发展:勤于反思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三、审题

(一)限制性

1.立意限制。本作文题任务驱动性强,立意限制严格。题目所设置的背景为以“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为话题进行辩论比赛,要求考生为正方或者反方的一辩,写一篇辩论词。而从辩论一方出发写辩论词,立意只能有一个,正方观点即“顶尖名校毕

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大材小用”,或反方观点“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不算大材小用”。抛开这两个立意任意发挥都算跑题。

2.内容限制。考生写作的内容必须围绕辩论赛展开,要站在正方或者反方的角度立意行文。写作的内容必须有极强的针对性,紧紧围绕几组关键词: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大材小用。不论选择哪一方,必须围绕这几组关键词展开辩论。“社会关注”“网友调侃”的立足点都是顶尖名校毕业生该不该去中小学从教。如果断章取义,看到网友的调侃,就写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则属于跑题。

3.文体限制。这是一道辩论赛反驳陈词类的作文,本质上属于议论文。材料规定考生只能从正方或者反方任意一方的角度展开辩论,很明显,考生必须以对方的观点为靶子进行反驳。因此,考生作答时,必须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做到观点明晰、论证有理有据。

4.写作主体和写作对象限制。辩论会是高三年级开展的,高三学生正面临高考以及几年后择业等问题,因此应该从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角度,围绕名校高材生中学从教的问题展开思考辩论,展现新时代青年对人生职业的规划意识,对社会的关注意识,以及对国家发展的参与意识。所以写作是要有身份带入意识和辩论场景下的读者意识的。

(二)开放性

1.观点角度是开放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知识积累,自由选择正方或者反方来行文。这能让大多数考生有话说,不至于泛泛而言、言之无物。

2.论据选择是开放的。不论是选择正方还是反方,只要观点明确,站在己方立场,紧紧围绕己方观点进行辩论,考生就完全可以根据平时的知识储备,自由选择论据。论据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考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对人生发展的思考深度,以及他们的语言建构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

四、解题

此类型题源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表达交流部分:学会辩论——学会反驳。综观题目设计,该题紧扣时事,有意识地让考生思考社会问题。此外,题目采用辩论赛的形式,既能让教师注重对教材的研读,又能让考生在写作中提高核心素养。顶尖名校毕业生从事“普通职业”,本身就很容易引发社会关注,当年北大毕业生陈生卖猪肉的事件就曾引发全社会对职业选择的思考。名校毕业生是否可以从事普通职业,比如中小学教师等?从事了这种职业,又是否降低了身价?社会的关注点无非在此:辛辛苦苦考入名校,怎么说也要从事高大上的职业,选择普通职业会让大众的心理预期落空,但也会引发人们思考读书的价值,以及名校的育人价值。作文时效性强、思辨性高,不仅能让考生在写作中规划未来的人生职业,思考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还能够很好地考查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写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选择正方或者反方来辩论。但是,考生不论站在哪个角度辩论,都必须做到观点鲜明,针对性强,理由充分,符合文体。

辩论赛知识辩论赛在形式上是参赛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的一

种竞赛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辩论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种相关知识的竞赛,体现知识储备、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正方或反方的一辩陈词即正方或反方的立论过程,奠定整场辩论赛中己方的基础、思路、逻辑、方向,确立本方辩题的概念内涵、内在联系、基本形态和逻辑框架。一辩辩手可谓整场辩论的先锋,应该通过严谨、生动、富有层次的语言,提出观点后,辅之实例加以论证。你的陈述要在评委和观众面前强化本方立场的优势,避免概念模糊或错误、条理不清、语言干瘪。当然,作为第一个出场的辩手,你的气势和自信是必不可少的。在写作一辩辩论词时,写作顺序一般是:提出本方立场,再提出定义,然后得出标准。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要提出有关辩题的观点,只是侧重点不一样的问题。除了一辩,四辩的总结陈词也很重要。四辩稿带有再次总结己方观点、继续批驳对方立场的性质,应稳稳掐住对方观点,再适当地升华主题,适当地重复阐述我方观点。四辩所陈述的,必须和一二三辩本质上相同,而又能弥补自由辩论时间不够充裕的问题,自由辩论中没有讲清楚或者没来得及反驳对方,就要在四辩稿里做最大限度的补充和发挥。既能高屋建瓴,又具有攻击力度。有的辩手打过比方,四辨要像公狮一样,而一二三辩是母狮,当母狮和猎物撕咬做一团的时候,公狮先是冷眼旁观,关键时候出动就是直击要害,快准狠。主持人的总结陈词要在总结正反两方观点和辩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辩证思考,立场相对公允。

五、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从正方角度: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大材小用

2.从反方角度: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不算大材小用

偏题立意:

(原因:没有领悟到材料任务的限制性)

1.顶尖名校毕业生从教中小学之我见。

2.名校毕业生应该干什么?

3.不能歧视教师职业。

4.选择不同,各尽其才。

5.高学历不代表高能力。

六、例文

高材生从教中小学,实乃大材大用

——生命影响生命,优秀传递优秀

各位观众,各位评委,各位辩友:

大家好,我是反方一辩,我方认为,顶尖名校毕业生从教中小学,不是大材小用,实乃大材大用。

我方认为,高材生从教中小学大材小用的论调,本身就带有一点职业歧视色彩。

教师的职业很平凡,但教育又很伟大,平凡是因为没有轰轰烈烈、叱咤风云;伟大是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生命影响一群生命,用优秀传递优秀,本应该受到尊重。因此,我方认为,名校高材生从教中

小学不是屈才,而是一种正常的职业选择行为,他们为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能够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传统观念认为,中小学老师由本科师范生担任已足够,顶尖人才就该进高校、搞科研,如果中小学教师让硕士、博士来担任,就是大材小用了。但实际上,如今名校毕业生从教中小学已非新鲜事,很多名校硕士、博士会选择一些发达城市重点中学从教,甚至从教小学。

我方认为,高材生从教,能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

这些高学历老师就像放进水桶里的鲶鱼。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育事业也是如此。长期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时,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可能会失去了继续上升的冲劲。但当一两条鲶鱼游了进来,竞争也跟着“游”了进来。高学历老师有学识,老教师有经验,中青结合,定能继往开来,开拓创新。

名校硕士、博士生进入中学教书,会给教育带来新气象。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多方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师资力量是一个关键的方面。正所谓最优秀的人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真正的“大材”才能培养出“大才”。名校的硕士、博士生们,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创新的精神,有积极投身教育改革的思想意识,尤其是他们有很高的人文素养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能带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向纵深发展。这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大材大用。

我方一致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顶尖人才当老师是大才大用。

教书育人是国之大事,是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教育要舍得投入才能出成果、出人才。生命影响生命,优秀传递优秀,一流的人才能培养更多一流的学生;阳光的心态才能培养具有阳光心灵的孩子。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一个见多识广、知识丰富、年轻幽默,一个心中有诗和远方的老师,或许更能让他们获益终生。因此,对高材生从教中小学不必大惊小怪,要抛开思维定式,欣然欢迎更多的硕士、博士成为我们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用他们的学识、思维和视野引领孩子走向美好未来。

高材生从教中学,实乃大材大用!北大毕业生陈生“卖猪肉”能卖出北大水平,顶尖毕业生教书更能教出“清华才子”。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人才到哪里都大有作为。

高三语文满分作文800字

高三语文满分作文800字 高三语文满分作文:廉洁在我心中 说起廉洁,我不由得歪着脑袋想:什么是廉洁?我想说:廉洁是做人的美德;廉洁是像荷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廉洁就是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廉洁看出一个人的素养。 人只有廉洁,才能更好得为人民服务。瞧,古往今来,哪一位才华横溢、流芳百世的名人不廉洁呢?于谦两袖清风,包拯刚正不阿,公仪休拒收礼物,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名人佚事,都闪耀着廉洁的光芒。官场上到处尔虞我诈,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国家财产、损公肥私、贪污腐化,进行着钱权交易,他们自然也做不到公正。人有了廉洁,才会拥有一颗公正的心灵。 廉洁仅仅只是两袖清风吗?不,廉洁是一个人清正的界线。焦裕禄一生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廉洁。再说,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尘不染的好干部。他把工资中相当大的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没攒下几个钱。他给群众买药,扶贫帮困时出手大方,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元。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只发现了现金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流泪了。这就是一个无私的好干部,他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说起廉洁,我又想到了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故事。

公交车上,游客盈门。我在车上不耐烦的等了好长时间。这时一位叔叔上了车找一个空位坐了下来。一会儿,车要开了,售票员下来让我们买票。轮到那位叔叔了,他胸有成竹地摸摸口袋,不摸不要紧,一摸,他绷紧了脸没带钱。他神色有点慌乱,一会儿有定了定神,做出讨好的样子望着售票的阿姨:对不起啊,出门匆忙忘了带钱。要不这样吧,到了站之后会有人来接我,到时候我再售票阿姨听了,笑了笑:那怎么行,坐车就是要售票的嘛,再说,如果我放松了你,我不就是包庇某一个人,就做不到公正廉洁了。全车的人都向售票阿姨投去赞赏的目光,于是,我决定也要像她一样做到廉洁。 虽然这些廉洁的人用自己行动促进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为百姓带来了公正,但依然有一些不正之风存在,如利用职权谋私、大吃大喝、挪用公款等这些损公肥私的行为。那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将会因为他们心中没有廉洁,而走上犯罪之路。在这里,我想对他们说,不期望人人都具有名人的大胸襟,但至少要做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廉洁在心中,公正存天下。只要我们每个人做到廉洁,我相信世界会更加美好,人人都会幸福。 高三语文满分作文:雨中的故事 雨,渐渐地下了起来,患有重感冒的奶奶还是坚持送我上学。

高三百校联盟联考作文:写辩论词,学会反驳

2020高三百校联盟联考作文:写辩论词,学会反驳 一、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近日,深圳某知名中学公布了2019年拟聘教师名单。35名新聘教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20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这份“豪华版”的新聘教师名单一经公布,立即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发出“清华北大毕业生去哪儿了?原来是去深圳教书了”“本科毕业的我,看完瑟瑟发抖”之类的调侃。某中学高三年级将以“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为话题进行辩论比赛,请你为正方或者反方的一辩,写一篇辩论词。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得少于800字。 二、命题方向 自主发展:勤于反思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三、审题 (一)限制性 1.立意限制。本作文题任务驱动性强,立意限制严格。题目所设置的背景为以“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为话题进行辩论比赛,要求考生为正方或者反方的一辩,写一篇辩论词。而从辩论一方出发写辩论词,立意只能有一个,正方观点即“顶尖名校毕

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大材小用”,或反方观点“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不算大材小用”。抛开这两个立意任意发挥都算跑题。 2.内容限制。考生写作的内容必须围绕辩论赛展开,要站在正方或者反方的角度立意行文。写作的内容必须有极强的针对性,紧紧围绕几组关键词: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大材小用。不论选择哪一方,必须围绕这几组关键词展开辩论。“社会关注”“网友调侃”的立足点都是顶尖名校毕业生该不该去中小学从教。如果断章取义,看到网友的调侃,就写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则属于跑题。 3.文体限制。这是一道辩论赛反驳陈词类的作文,本质上属于议论文。材料规定考生只能从正方或者反方任意一方的角度展开辩论,很明显,考生必须以对方的观点为靶子进行反驳。因此,考生作答时,必须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做到观点明晰、论证有理有据。 4.写作主体和写作对象限制。辩论会是高三年级开展的,高三学生正面临高考以及几年后择业等问题,因此应该从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角度,围绕名校高材生中学从教的问题展开思考辩论,展现新时代青年对人生职业的规划意识,对社会的关注意识,以及对国家发展的参与意识。所以写作是要有身份带入意识和辩论场景下的读者意识的。 (二)开放性 1.观点角度是开放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知识积累,自由选择正方或者反方来行文。这能让大多数考生有话说,不至于泛泛而言、言之无物。

陕西省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及参考答案

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联考 文科综合 (考试时问:150 分钟试卷满分:300 分) 注意事项: I.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E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口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白 3. 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元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囚。 第I卷 本卷共3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大多数鞋企赴内地及东南亚设厂的大背景下,华坚公司远赴“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建厂,成为中国制鞋业第一个走进非洲的企业口那里经济欠发达,渴望外来投资带动经济发展。华坚公司的负责人表示,通过在国外投资办厂,该公司将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制造转移国外,而在赣州则致力于研友和打造世界鞋业平台。据此完成1 -2 题 1. 华坚鞋业首选埃塞俄比亚建广的主要目的是 A. 扩大生产原料来源、 B.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c.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D. 解决当地就业难题 2. 与东南亚相比,非洲吸引华坚鞋业建厂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A. 原料丰富 B. 距欧美市场近

c. 政策扶持D. 海运便利 青海潮是青藏高原的内流湖,湖中盛产裸鲤,近年来水位有所上升口经研究发现,该湖蒸发量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图1 示意公元1000-2000 年之间青海湖盐度和流域内某地降水量变化。据此完成3 -4 题。 3. 1500-1600 年青海湖盐度变化及主要影响是 A. 升高一一湖面冰期延长B 降低一一湖面不易结冰 C. 升高一←裸鲤数量减少 D. 降低一一鸟类数量增加 4. 近年来青海湖盐度呈减小趋势,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流域内降水量增加 B. 流域内蒸发量减少 c. 高山冰雪融化量增大D. 流域面积增加,人湖水量增多 图2 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 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 -160 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 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完成5 -6 题。

语文历年高考满分作文范文精选五篇

语文历年高考满分作文范文精选五篇 写出一篇好的作文简单吗?并不简单。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需要基础知识扎实,即词汇量素材积累量语句应用等等,当然,积累容易,但应用容易吗?并不易。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几篇满分高考作文供各位同学欣赏,希望能帮助到同学们,能从中学到一些技巧。 冬至漫笔 冬至将临,天总阴沉沉的,一连几天都很少见到阳光,四周显得很冷落萧条,万木凋敝,受副高压带的控制,长江南岸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一年四季分明。我教过几年高一地理,对地球自转与公转四季更替自然规律更是熟烂于心,冬天在多少人眼里满目悲凉荒芜的景色,也很少读到赞美冬天的诗文。记得李清照有首诗这样写道: 小楼寒,夜长幕帘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涛愁眉。 冬天在词人眼里多么凄凉,从冬天低迷冷清的景物,再到人因客观环境影响到心境,不像杨贵妃醉酒后的脸色,也不像孙寿故意做的"愁眉。"; 小时候最不愿意过冬天,那时的冬天比现在要冷些,一到冬天就很少出门,整天足不出户,围着火盆取暖。坐在火盆边,前面暖和,后背却是冰凉的。那个时代不像现在有空调,电取暖,甚至水暖气。我现在生活的社区利用循环热水取暖,冬天室内温度10摄氏度以上,在家中根本不感觉到寒冷,在南方是很少的。前些天去一个朋友家做客,因为没有取暖设施,坐在朋友家中感觉很阴冷,回到家就感冒了。也许人生活在舒适环境时间长了,一旦走出去就很难适应艰难的环境。 曾经在一个乡村私立中学教书,现在回想起那个的寒冷冷寂的冬天,心就不寒而栗,那年冬天显得特别的长,学校没有什么取暖设施,校长为了多赚钱,不顾师生的身心健康,空大办公室烧一盘火,学生没有什么取暖设施。我几乎每天早自习安排在第一课,每天早上5点多天没有亮就从刚睡暖和的被窝爬起来,晚自习晚上10点多种才下课,真可以用披星戴月来形容。由于在乡村没有城市热岛效应,晚上寝室里阴冷阴冷的,有时冷得睡不着觉。就是在那样环境中,教师超负荷教学,我从高一地理、初三历史、初二政治跨学科年级教学,每天像个机械人累得身心疲惫不堪,而学生超负荷上课读书,在快期末考试发生流行感冒,高二有一个班差不多全病了,而那个校长却赚了大把的金钱。现代应试教育,加上金钱效应,无情地摧毁了青少年的身心,谁来拯救孩子们! 有一年,我在海南过了一个冬天,海南却没有冬天,一年四季,除了夏季,春秋相连。冬天最多时穿一件羊毛衫,整个海南就像个绿色自然的大公园,草木葱葱郁郁。海南地处亚热带与热带交接的气候带,冬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风送来温暖的气候,在冬天里,在海南感觉不到那种刺骨的寒冷。我在《走进海南三章》中这样描写海南的冬天景色: 十二月的海南,气候开始变得有点像江南晚秋季节,早上起来吃早餐,突然发现每天坐在蓬勃绿荫树下,落满了紫色的花瓣,也不知是什么木本花,一时感到有些凄凉。这是不是海南的秋天来到了,心中莫名其妙伤感起来,是为了满地花瓣凄切地漂零,还是为了岁月无情地消逝?就像即将枯萎的花瓣,灿烂开过,然后悄然消失了,当众多目光注视她的鲜

高考语文作文十大技巧

高考语文作文十大技巧 教育话题 07-27 11:50 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段落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写成“大肚子作文”。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如果有必要,死拉硬拽也要注意分段。

三、色彩对比也关键,建议用笔选择蓝 考试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颜色印刷的方格。如果你用非常粗而且黑的钢笔答题,墨水容易“泄一滩”,影响卷面的干净。建议学生用不浅不深、笔画不粗不细的蓝色中性笔写作文。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与黑色的方格形成一定的视觉对比,阅卷老师在视觉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分数上可能就会占便宜。在用蓝色中性笔写作文的时候,注意不要用字把方格填满,建议占字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这样,显得作文每行的层次感比较强。卷面显得也相对美观。 四、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除了切忌大肚子作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的卷面。顶多也不能超过三行半。想想看,一个开头就占太多的空间,阅卷老师的视觉又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五、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怎么拟题呢?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应该采取特别措施了。拟题的办法有2个,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长或考生,可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比葫芦画瓢地就能采用到。 六、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靓点 考试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博喻加对仗开头法,合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名人问答开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希望考生们准备好一些关于道德、学习、礼仪、爱国、美德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到时候就用得上。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现出上述前七八个开头方法。 结尾也很重要。一般来说,结尾是总结全文。如果是记叙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议论文,则要注意归纳。无论如何,最好要扣准标题。怎么扣呢?如果你实在拿不准,就在结尾段的第一句,把题目说一下,然后归纳全文观点就是了。

百校联盟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全国百校联盟 2019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卷 第 I 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山水画家所欲完成的自然是造化世界,不是由各种绘画图式构成的山川。中国画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但是“师法造化”与培根的“阅读大自然之书”全然不同,造化并非一山一水,亦非万物之集合。造化是大衍运行、生成化育,是创造和变化。造化有道却无定法,师法造化就是得万物生成变化之机枢,所以中国文人画家与世界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关系不是模仿,而是起兴。起兴是在时机之中由一物一景引发的感怀兴致,世界与人的共在关系由此情激荡而出。所以此时所说的世界,既非寻常实证科学家所欲观察的自然世界,亦非知识论者所谓的认知对象,而是“造化”,是浑然天地,当是时,万物皆备于我而有我在焉。山水者,本是天地之假名,山水画或者更宽广的山水艺术,承栽的是我们的世界经验,用古人的话说——自有沟通天地之工。这是一门最能够体现中国人的世界观的艺术。在现代性的进程中,无论从视觉上还是思想上说,文人所表述的山水世界已经被彻底扰乱以至于粉碎了。山水画成为一种特定的题材,一种风格 样式,一种艺术史上的现成品,因而它也就彻底丧失了其“世界观意义”。在这种境遇中,山水画早已经被抛掷到一种不及物状态,深深地陷入其表述与本体的危机。 山水画是一种回忆,作画是回忆,观画也是回忆,一种使回忆可视化,另外一种则令回忆现实化;前者将造化拢聚于图画,后者却沿着图画回返造化。古人观画,画卷是追想山水之中介,后人观画,则是以真山水之经验为中介以求对画意之了然。而今日艺术家,则无时不以艺术创作自律,动辄以笔墨技巧与视觉冲击自诩,距山水之道远矣。 山水,是一门世界观的艺术,它能够发显造化之秘,皆因其终极原则是“道法自然”。道以自然为法,“法”就超出了西方自然法语境中的最根本之契约,也超出了法令、制度之范畴。“法”之为法,通达于自然。“自然之法”恰是中国山水经验之精神所系。山水画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而此“造化”绝非一山一水,而是生成变化;此“心源”也绝非主体的精神,是天地之心。天地不仁,天地本无心,画者欲取造化之无尽藏,继而为“天地立心”。这正是中国山水画之“不二心法”。明清以来,画者自囚于书斋之内,流连于古人之法,此自然心法寥落已久,此不惟画者之疾,亦为思者之憾。 近世之“山水危机”绝不但仅山水画的危机。在百年后看来,山水之危机实是中国现代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不但意味着传统自然观的失落,也意味着历史观的破碎。在二十世纪的山水画面上所表现的是文明冲突中山河的破碎与扰乱,是一个符号与意象的乱世。 山水经验与我们的感受力虽然已日渐衰微,却并非不可挽回。要在当下重新点亮山水之世界经验,并非于滔滔逝水中寻找记忆的刻度,我们得在当下的处境中重新学习,重新发掘,在与现成经验的斗争中重新发现。 (摘编自高士明《山水的危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要“师法造化”,但与培根的“阅读大自然之书”完全不同,这里的造化指的是创造和变化,而不是一山一水和万物之集合。 B、中国文人画家在创作中与世界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关系是起兴,因为造化有道却没有定法,师法造化就是求得万物生成变化的关键。 C中国文人画家眼中的世界不是寻常实证科学家所欲观察的自然世界,也不是知识论者所谓的认知对象,而是“造化”,是浑然天地。 D山水画或者更宽广的山水艺术,是沟通天地的技艺,承载的是我们的世界经验,是最能够体现中国人的世界观的艺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山水画和观山水画都是一种回忆。前者使回忆可视化,将造化拢聚于图画;后者令回忆现实化,沿着图画回返造化。 B、古人观画,中介是画卷和真山水的经验;今日艺术家则以艺术创作自律,以笔墨技巧与视觉冲击自夸,远离山水之道。 C “自然之法"恰是中国山水经验之精神所系。中国山水画家所想完成的不是由各种绘画图式构成的山川,而是造化世界。 D山水遵循的终极原则“道法自然”中的“法”,超出了西方自然法语境中的最根本之契约和法令、制度的范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性的进程中,山水画彻底丧失了其“世界观意义",因而山水画成为一种特定的题材,一种风格样式,一种艺术史上的现成品 B、取造化的宝藏为“天地立心"是中国山水画唯一法则,而明清以来的山水画家,自闭于书斋,流连于古人之法,这是画家的大忌。 C要挽救山水危机,重新使山水的经验闪光,不是从传统中去挖掘经验,而是在当下的处境中重新学习,重新发掘,重新发现。 D近世之“山水危机”意味着传统自然观的失落和历史观的破碎,二十世纪的山水画表现出文明冲突中山河的破碎与扰乱就是例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江南十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

2019年安徽省“江南十校”综合素质检测 数学(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2 ,1,0,1,2--=U ,{}U x x x A ∈>=,12,则=A C U {}2,2.-A {}1,1.-B {}2,0,2.-C {}1,0,1.-D 2、复数i i z -=1(i 为虚数单位),则=-z 2 2 . A 2. B 21. C 2.D 3、抛物线22x y =的焦点坐标是 ??? ??21,0.A ??? ??0,21.B ??? ??81,0.C ?? ? ??0,81.D 4、在ABC ?中,角C B A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若C B c b 2,3,72===,则C 2c o s 的值为 37. A 95. B 94. C 4 7 .D 5、已知边长为1的菱形ABCD 中,? =∠60BAD ,点E 满足→ → =EC BE 2,则→ →?BD AE 的值是 31.-A 21.-B 41.-C 6 1.-D 5、我国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祖暅,提出了计算体积的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 意思是:如果两个等高的几何体,在等高处的截面积恒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利用此原理求以下几何体的体积:曲线)0(2 L y x y ≤≤=绕y 轴旋转一周得几何体Z ,将Z 放在与y 轴垂直的水平面α上,用平行于平面α,且与Z 的顶点O 距离为l 的平面截几何体Z ,的截面圆的面积为l l ππ=2)(.由此构造右边的几何体1Z :其中⊥AC 平面α,

高三语文复习作文

高三语文复习——议论文材料的引述 一、如何处理材料作文中的材料 难点一:要不要引用材料,怎样引述 新材料作文不强调一定要引用材料,未引用材料也不会扣分。但从阅卷老师的普遍心理和写作的一般规律来看(从材料到观点需要铺垫),最好引用材料,特别那些难以从材料直接看出来的比较新异的观点。引述材料的常用方法: 1. 正面直接转述法;2. 反面假设转述法;3. 同向类比转述法;4. 侧面暗合转述法。如:一只乌鸦为学习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但结果却扑到山羊背上,被毛缠住,最终落到了牧羊人的手里。故事的结尾似乎告诉我们,这叫作自不量力,但我却认为,没有突破性的尝试和努力,哪有意外的收获和成功? 这里就是正面引述材料,引出观点。 难点二: 是选择整体角度立意,还是选择一个角度(侧面)立意 如果指导学生审题立意时紧扣住材料内容的主要方面,回避从一个角度或侧面立意,从而达到“符合题意”这一写作中最基本的要求。这种指导与训练恰恰违背了“新材料作文”的初衷。 例1: 2006年全国1卷“乌鸦学老鹰捕羊”那则材料,整体角度立意: 1.“既要有勇气又要有能力,二者不可偏废”等; 2.对于同一个对象、同一种行动,不同的人可能用迥然有别的眼光来审视。 显然,单从儿子或父亲的角度来立意比较容易,也易于展开论述。 如:一只乌鸦为学习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但结果却扑到山羊背上,被毛缠住,最终落到了牧羊人的手里。故事的结尾似乎告诉我们,这叫作自不量力,但我却认为,没有突破性的尝试和努力,哪有意外的收获和成功?(2006年全国1卷“乌鸦学老鹰捕羊” ,满分作文《我已经飞过》开头段) 分析: 很显然,上文是从儿子的角度来立意的。这样表述,既体现了对材料的全面理解(材料中毕竟包含了儿子和父亲两人的观点),又很好的用“但是”一词转入自己所选择的“一个角度(侧面)”,即儿子的角度。从写作思维上也体现了论述的辩证性。可谓“一举三得”。 难点三:如何理解材料中的提示语的作用 新材料作文,有的在材料部分加了一些提示语(如下面两则作文) 。加提示语的目的,旨在通过提示为考生降低审题难度。它提示你,但并不完全限制你。因此作文时,你也可以顺着提示语引伸,立出另外的意(论点),而不仅仅限制在提示语所提供的立意范围内。 例1: (06北京高考题)“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说明:提示语对两句诗进行了五个角度的提示。立意时可以不受这五句话的限制,只要紧紧扣住这两句诗就可以了(注意中间的省略号和要求语) 。如:两句诗可以指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但如果你没有更好的立意或担心走题,为保险起见,最好从提示语的五个立意中任选一个。 议论文写作,论据使用不当,容易出现罗列事实材料、以摆代论、缺乏分析说理等问题,使说理肤浅,甚至没有说理。用好论据,须注意两个方面:会述例,会析例。 二、如何处理论据中的材料 一、会述例

百校联盟2018届TOP高中三年级11月联考(全国一卷)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十一月联考(全国I 卷) 物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本试卷满分11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5.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C.伽利略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采用了理想实验法 D.开普葡进行了“月一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上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 2.甲、乙两辆汽车以各自的额定功率从静止开始启动,两车运动过程中各自所受的阻力恒定,若两车达到的最大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的额定功率相同 B.两车启动过程受到的阻力相同 C.两车的质量相同 D.两车的额定功率与所受阻力之比相同 3.如图所示,一物块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从A 点开始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行,同时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定拉力F 。已知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烽擦力大小等于0.6F,且最F 大静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物块从A 点向右运动到最大距离处所用时间与从有侧最大距离处再回到A 点所用时间之比为 A 、14 B 、 13 C 、 12 D 、 2 3 4.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固定的内壁光滑的圆 轨道。一个小球静止在圆轨道的最低点,现给小球一个初速度, 使其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圆轨道的半径为R,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小球在最低点A 时加速度大小与运动到 最高点B 时加速度大小的差值为( ) A 、g B 、2g C 、3g D 、4g

江西上饶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

江西上饶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 (上饶市一中、上饶市二中、上饶县中、玉山一中、余干中学、天佑中学) 语文 命题学校:玉山一中主命题人:童柳明副命题人:周有忠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天,后现代写作的叙事实验越来越难以走出小众化的怪圈,回到中国小说传统的声音不时响起。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小说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传统。那么,中国小说到底有哪些有别于西方的传统? 中国小说在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叙事传统。西方小说非常重视叙述一个完整的事件,“结构的完整性”往往成为评价一部西方长篇小说的标准。中国小说也注重讲故事,但在故事的结构之外,常常还有另一重潜在的结构,例如明清小说中的“四季结构”,或者说“季节的转换”。以《红楼梦》为例,“四季”具有对应人物、家族命运的叙事功能,如写庆寿、看戏、结社、消夏、过冬,以及一应的衣饰、食物。一部《红楼梦》,不过写几年的春去秋来,便写出了中国人“恒常”的人生与面对自然的心灵世界。可以说,“四季”的结构方式是中国小说对小说结构的独特贡献,深具启发意义。而“四季”之类的结构方式又衍生出在讲故事之外的“非叙事性”,常常描写“无事之事”。再加上大量抒情诗的运用,构成了与西方小说传统的标准大异其趣的景观。 另外,注重人物的语言,重视说话人的“声口”,以语言来表现人甚至用来表现故事,是中国小说的又一个优秀传统。西方文学更重“事”,小说注重描写事件的发展过程。而中国小

说,往往对人物的语言投入更大的关注。我们对中国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印象深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使他成为一个活灵活现、神情毕肖的个人,所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金圣叹评《水浒传》的好处,认为“《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胡适赞美《海上花列传》是“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认为它的长处在于“语言的传神,描写的细致,同每一故事的自然地发展……”。其中,“语言的传神”是胡适认定这部作品为杰作的重要依据。 当然,小说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小说传统也在不断创新和转化。老舍、张爱玲、沈从文等现代作家融合中国小说传统与西方叙事经验的写作,已经成为中国小说传统的一部分。传统需要更新、生长与创造,传统正是在与创新错综复杂、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时,才得以延续的。正如老舍所说,“旧文化的不死,全仗着新文化的输入”。 中国小说传统,应该得到不断的发掘、继承和发扬。中国小说唯有继承发扬自身的传统,才有可能产生世界性的优秀小说作品。正如昆德拉所说的,“伟大的作品只能诞生于它们所属艺术的历史中,同时参与这个历史”。 摘编自《将中国小说的传统重新擦亮》《光明日报》(2018年11月16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当前有些中国小说偏离了中国小说优秀传统,越来越难以走出小众化的怪圈。 B. 中西方小说都注重叙述故事,但中国小说在叙事结构上有自身独特的传统。 C. 《红楼梦》中的“非叙事性”情节结构虽然没有叙事功能,却深具启发意义。 D. 张爱玲、沈从文等作家的小说创作既继承了中国小说传统,又丰富了中国小说传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开篇以“回到中国小说传统的呼声响起”的背景为前提,引出了论证话题。

(完整word版)高三语文精选高考满分作文五篇(全国卷)

《扫除腻粉呈风骨》 时下,人们喜欢美容,买贵重的化妆品。一项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会化妆的女性平均收入往往高于不化妆的女性,而且显得更聪明。所以,化妆的女人不一定优秀,但优秀的女人一定会化妆,一定会更注重仪容仪表。爱化妆是爱美之心的表现,这种心里人皆有之,但只注重这外在的“浅碧深红”,而忽略了内在的“芳香馥郁”,岂不是有徒虚表之嫌? 李清照描写桂花诗说:“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想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年代确实离我们远了一些,不施粉黛想清新脱俗的女子也不多见了。我总认为,每天化一点淡妆不仅会让自己的心情好,也美化了风景,何乐而不为呢?但仅仅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施粉浓眉,翘首弄姿,妖艳惑众,而内里却“空空如也”,岂不是俗不可耐?因此,表里如一,内外兼修,才能芳香馥郁,这应是我们追求的“极品”。 艰苦朴素是一种美,但绝不是不修边幅;适当的修饰但不能妖艳,这样可以被世人接受。一个人无在家,还是立足社会,都应有责任和担当精神,才能顶天立地,堂堂正正活出真我。而不是为别人活着。可巴金说过:人不是为了吃米而活着。那么除了吃穿住以外,还应有更高的追求,恰如恩格斯所言:人生的*高境界是有所作为。用实力

证明自己的不凡气质,舍弃行尸走肉的“空皮囊”,就“必须敢于正视??敢当。”人有了精神气,往往就敢于担当。 外在之美不可少。试想,如果某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在笔试成绩相差无几的情况下,面试选择是素面朝天、穿着打扮的颓废者,还是愿意选择精心修饰的朝气者,答案肯定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大学毕业生就业前美容打扮一番无可厚非。而金玉其外,虚有表面,缺少涵养、文化和能力,就是缺少内在之美的底蕴,这样的人能走多远,令人怀疑。因为韶华易逝,青春难再,能留得住的只是“芳香馥郁”的人格魅力。 内在修为是必须的。鲁迅说得好:“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先贤圣哲倡导清水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另一种美。关键是美的适度。如宋玉所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恰到好处。残花香尤存,蜂蝶恋旧枝。德行、品格与学识能力等综合起来,方能彰显高贵气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果不想被社会淘汰,就跟上时代步伐。人前举止谈吐得体,人后增强内蕴,今朝我少年必在自强不息中收获精彩人生。 《人生如书,逐级而读》 说话的境界分三个等级:高境界是忘言,其次是慎言、寡言、讷于言,第三是修辞或辞令。人生亦是如此,于“有字之书”中初步领

高三百校联盟联考作文:写辩论词,学会反驳(考题分析+辩论知识+佳作展示)

高三百校联盟联考作文:写辩论词,学会反驳(考题分析+辩论知识+佳作展示) 近年高考作文注重语言交际与应用,命题者有意创设某个具体的写作情境,要求考生在这个语境下按照要求写作。2019年全国卷1作文明确要求写演讲稿,全国卷2则要求写书信、演讲稿或观后感。今天推送的这道作文题则有关辩论词的写作,有参考借鉴价值。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深圳某知名中学公布了2019年拟聘教师名单。35名新聘教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20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这份“豪华版”的新聘教师名单一经公布,立即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发出“清华北大毕业生去哪儿了?原来是去深圳教书了”“本科毕业的我,看完瑟瑟发抖”之类的调侃。

某中学高三年级将以“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为话题进行辩论比赛,请你为正方或者反方的一辩,写一篇辩论词。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得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2020百校联盟TOP300尖子生联考。 审题 限制性 1.立意限制。本作文题任务驱动性强,立意限制严格。题目所设置的背景为以“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为话题进行辩论比赛,要求考生为正方或者反方的一辩,写一篇辩论词。而从辩论一方出发写辩论词,立意只能有一个,正方观点即“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大材小用”,或反方观点“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不算大材小用”。抛开这两个立意任意发挥都算跑题。

2.内容限制。考生写作的内容必须围绕辩论赛展开,要站在正方或者反方的角度立意行文。写作的内容必须有极强的针对性,紧紧围绕几组关键词: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大材小用。不论选择哪一方,必须围绕这几组关键词展开辩论。“社会关注”“网友调侃”的立足点都是顶尖名校毕业生该不该去中小学从教。如果断章取义,看到网友的调侃,就写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则属于跑题。 3.文体限制。这是一道辩论赛反驳陈词类的作文,本质上属于议论文。材料规定考生只能从正方或者反方任意一方的角度展开辩论,很明显,考生必须以对方的观点为靶子进行反驳。因此,考生作答时,必须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做到观点明晰、论证有理有据。 4.写作主体和写作对象限制。辩论会是高三年级开展的,高三学生正面临高考以及几年后择业等问题,因此应该从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角度,围绕名校高材生中学从教的问题展开思考辩论,展现新时代青年对人生职业的规划意识,对社会的关注意识,以及对国家发展的参与意识。所以写作是要有身份带入意识和辩论场景下的读者意识的。 开放性

浙江省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打印版

浙江省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答题,在本试卷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场(cháng)院四周都岑(cén)寂了下来,只有苇塘里蛙声一片:老书记望着院子里刚收获的玉米,感慨地说:“真是堆积如山哪!” B.南曲柔缓婉转的曲调,和北方遒劲(jìn)朴实的声调不能互相调节,只好改弦更(gng)张,但无论南曲或北曲,都并未超出杂剧的范畴。 C.众多大牌导演在蜇伏了一年以后,在市场的召(zhào)唤下纷纷“出山”争霸天下,使得今年的华语片市场格外热闹;影片(pin)各具特色,不会混淆。 D.这是一幅饱蘸(zhàn)着大师才情的作品,无论谁见到,都会感到运筹帷

幄的豪迈席卷而来,可以说它至今依然是我国这一领域的翘(qiào)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中华山河表里形胜,自然的奇迹似乎是顽皮的山鹿率性奔跃之后留下的斑驳蹄印。 两千余座石窟、十万余尊佛像从北魏开始启程,一路逶迤走到唐的时空廊坊。一代复一代的工匠勒绳搭架在山崖钎凿锤打,劳作的汗渍在衣衫上形成片片云图,他们湿漉漉的发髻几近浸透了半个洛阳城。[甲]诸佛、菩萨、罗汉、力士、夜叉、飞天……,或立或坐或卧,姿态万千,神情自若,既悲又悯,俯视世间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乙]佛的目光要把这一切包涵,无论你是谁,从哪里来,在智慧与光明的化身面前,多舛的肉身都俨然一粒尘埃。[丙]光明使所有的物象透明空盈,苦思冥想日日追求的重如泰山的名利权势,在此且放下——因为,你在佛的面前永远是孩子。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几近 B.芸芸众生 C.包涵 D.俨然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摩拜单车因为通过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半小时仅收取1元人民币,押金也随时可以退,所以用户们认为租用它方便实惠。

2020年高三语文 12月优秀作文素材 遇见

遇见 他和她,本就不属于同一个世界。 她是一条人鱼,作为他在大海进行潜水课题的回忆纪念。 五千九百米的深度,连触碰最微弱的光线都变得奢侈。表面平静湛蓝微微映射着阳光的大海,在经过五千七百八十二万帕压强的重重阻隔后,断绝了他与外界的所有联系。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与死一般的寂静,将第一次尝试下潜如此深度的他彻底吞没。在这个与陆地平行的空间里,他所感受到的,并不是超越自身体能极限带来的快感与洒脱,而是和以往浮潜迥然不同的,海水的沉寂与肃穆。 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庄严的令人畏惧。 人类,高等灵长目动物。六千五百万年的进化历程是其适应能力的有力证明。他们以精神为支撑,有着至高无上的信仰。 如此的强大,却也分外的脆弱。 他,想见她。 纵然被包裹在价格昂贵的干式潜水服中,却依旧难以完全隔绝深海的冰冷。作为斯坦福大学生物学系的博士高才生,他向来执着于自己的决定。事前的充分准备,包括预估到这场即将来临的引力漩涡。他自以为可以预见一切,可以改变与创造,却摆错了自己的位置,低估了自然的力量。 深海引力漩涡,强度超出了他所预计的范围。 他输了。输得彻底。 漩涡带来的严重的耳鸣,剧烈的头痛也令他几近窒息。体内与外界的压力差迫使胃液上返,满嘴的苦涩似乎是死亡临近的预兆。绝望的气息遍布深蓝色的海底,他再也不想挣扎,更无力反抗。意识被海水剥离的同时,身体迅速下沉。 她应该,不会来了。 他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巨大的金色鱼尾如利刃般轻易的割裂漩涡的混沌,布满上半身的淡紫色鳞片在他探照灯的圆形照射范围内熠熠生辉。如神祗般的降临,所到之处,海水恭敬的退避。

她径直游向他所在的漩涡波及领域,伸出的遍布鳞片的手在在短暂的犹豫后,牢牢的抱紧了昏迷不醒的他。 她向海平面游去。 她是人鱼。 欧洲神话中,美丽而高贵的生物。 然而神话终究是神话,就如同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是一种无法逾越的残酷。 人鱼,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而不疥。 情深而义重。 隔着潜水面镜,她凝视着他依旧俊朗的容颜。 不是没有想过把他永远留在海底。不是没有私心。 因为深谙他和她所处的,从来就不是同一个世界。 所以这次,她放开了他。 就像当初,他站在岸边的浅滩上,注视着她游离自己的视线。 不忍,不舍,却没有其他的选择。 她轻轻把他放在岸边,然后转身。鱼尾拍打起的水花四下飞溅,将属于他的世界,留在身后。 后记: 雨后初晴的天空如蜡染一般清澈。淡淡的泥土气息混合着花香,怡醉人心。这是夏季所独有的,别具一格的风韵。 课座之余,他便喜欢宅在家。一茶一书,细细研读,回味无穷。 书柜中装帧精美的书被码放的整整齐齐,每一部书都在书脊上标注了分类。 只有一本除外。 仿佛是在水中浸泡过,每一页书都微微上卷,褶皱不堪。 鸡立鹤群的存在,影响了整个书柜的和谐。 这样一部几乎已经失去价值的书,却被主人摆在了书柜的中心位置,触手可及。

2018年高考作文: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汇编 【全国卷1】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全国卷2】 语文作文是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全国卷3】 我与高考,让考生以?我的高考?或?我看高考?为副标题,谈下自己对高考的看法。 【北京】 1.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山东】 书店24小时营业,不赶走任何人,书店夜间允许各群体的人进入…… 【上海】 上海高考作文题:预测。有人相信预测,有人不相信,你怎么看呢? 【江苏】 车有各种类型,车来车往,车传递着真情,承载着时代的变迁,折射人世的变化,道出人生的哲理。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天津】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浙江】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

百校联盟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全国百校联盟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卷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水画家所欲完成的自然是造化世界,不是由各种绘画图式构成的山川。中国画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但是“师法造化”与培根的“阅读大自然之书”全然不同,造化并非一山一水,亦非万物之集合。造化是大衍运行、生成化育,是创造和变化。造化有道却无定法,师法造化就是得万物生成变化之机枢,所以中国文人画家与世界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关系不是模仿,而是起兴。起兴是在时机之中由一物一景引发的感怀兴致,世界与人的共在关系由此情激荡而出。所以此时所说的世界,既非寻常实证科学家所欲观察的自然世界,亦非知识论者所谓的认知对象,而是“造化”,是浑然天地,当是时,万物皆备于我而有我在焉。山水者,本是天地之假名,山水画或者更宽广的山水艺术,承栽的是我们的世界经验,用古人的话说——自有沟通天地之工。这是一门最能够体现中国人的世界观的艺术。在现代性的进程中,无论从视觉上还是思想上说,文人所表述的山水世界已经被彻底扰乱以至于粉碎了。山水画成为一种特定的题材,一种风格 样式,一种艺术史上的现成品,因而它也就彻底丧失了其“世界观意义”。在这种境遇中,山水画早已经被抛掷到一种不及物状态,深深地陷入其表述与本体的危机。 山水画是一种回忆,作画是回忆,观画也是回忆,一种使回忆可视化,另外一种则令回忆现实化;前者将造化拢聚于图画,后者却沿着图画回返造化。古人观画,画卷是追想山水之中介,后人观画,则是以真山水之经验为中介以求对画意之了然。而今日艺术家,则无时不以艺术创作自律,动辄以笔墨技巧与视觉冲击自诩,距山水之道远矣。 山水,是一门世界观的艺术,它能够发显造化之秘,皆因其终极原则是“道法自然”。道以自然为法,“法”就超出了西方自然法语境中的最根本之契约,也超出了法令、制度之范畴。“法”之为法,通达于自然。“自然之法”恰是中国山水经验之精神所系。山水画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而此“造化”绝非一山一水,而是生成变化;此“心源”也绝非主体的精神,是天地之心。天地不仁,天地本无心,画者欲取造化之无尽藏,继而为“天地立心”。这正是中国山水画之“不二心法”。明清以来,画者自囚于书斋之内,流连于古人之法,此自然心法寥落已久,此不惟画者之疾,亦为思者之憾。 近世之“山水危机”绝不但仅山水画的危机。在百年后看来,山水之危机实是中国现代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不但意味着传统自然观的失落,也意味着历史观的破碎。在二十世纪的山水画面上所表现的是文明冲突中山河的破碎与扰乱,是一个符号与意象的乱世。 山水经验与我们的感受力虽然已日渐衰微,却并非不可挽回。要在当下重新点亮山水之世界经验,并非于滔滔逝水中寻找记忆的刻度,我们得在当下的处境中重新学习,重新发掘,在与现成经验的斗争中重新发现。 (摘编自高士明《山水的危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要“师法造化”,但与培根的“阅读大自然之书”完全不同,这里的造化指的是创造和变化,而不是一山一水和万物之集合。 B、中国文人画家在创作中与世界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关系是起兴,因为造化有道却没有定法,师法造化就是求得万物生成变化的关键。 C、中国文人画家眼中的世界不是寻常实证科学家所欲观察的自然世界,也不是知识论者所谓的认知对象,而是“造化”,是浑然天地。 D、山水画或者更宽广的山水艺术,是沟通天地的技艺,承载的是我们的世界经验,是最能够体现中国人的世界观的艺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山水画和观山水画都是一种回忆。前者使回忆可视化,将造化拢聚于图画;后者令回忆现实化,沿着图画回返造化。 B、古人观画,中介是画卷和真山水的经验;今日艺术家则以艺术创作自律,以笔墨技巧与视觉冲击自夸,远离山水之道。 C、“自然之法”恰是中国山水经验之精神所系。中国山水画家所想完成的不是由各种绘画图式构成的山川,而是造化世界。 D、山水遵循的终极原则“道法自然”中的“法”,超出了西方自然法语境中的最根本之契约和法令、制度的范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性的进程中,山水画彻底丧失了其“世界观意义”,因而山水画成为一种特定的题材,一种风格样式,一种艺术史上的现成品。 B、取造化的宝藏为“天地立心”是中国山水画唯一法则,而明清以来的山水画家,自闭于书斋,流连于古人之法,这是画家的大忌。 C、要挽救山水危机,重新使山水的经验闪光,不是从传统中去挖掘经验,而是在当下的处境中重新学习,重新发掘,重新发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