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学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及注释规范(

史学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及注释规范(

史学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及注释规范(
史学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及注释规范(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

1. 引言

1.1 为了规范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格式,提高论文撰写水平,便于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和传播,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申请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的撰写要求与格式;

1.3 本规范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制定。

2.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2.1 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或本门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并能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2.2 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在科学上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并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或本门学科发展具有较重要的意义,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2.3 语言种类:学位论文一般用中文撰写,特殊专业可用英文或其它文字撰写,但论文题目、摘要等必须有中文译注。

2.4 字数要求:理科硕士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一万,理科博士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二万;文科硕士学位论文字数不少于二万,文科博士学位论文字数不少于五万。

3. 学位论文书写格式

3.1 学位论文的形式结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部分(按学位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

封面

独创性声明、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前置部分中英文摘要

位目录

文引言

形正文

式主体部分结语

结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部分后记(包括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适用于博士学位论文)

3.2 论文封面及首页

3.2.1 封面及首页由我校图书馆统一制作,首页内容与格式与封面相同,格式见附件1;

3.2.2 学校代码:我校代码为10200;

3.2.3 研究生学号:填写研究生证号;无学生证的,填写姓名拼音大写和授予学位年份,例如:王立国2005年被授予学位,则填写WANGLIGUO2005;

3.2.4 分类号: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一书填写(可到图书馆查询);

3.2.5 密级:根据实际情况和导师意见在“无、内部、秘密、机密、绝密”中选择其一填写;有保密要求不宜公开的论文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后,提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备案。保密期限一般不超过二年,保密期后自动承认使用授权声明,并予以公开;

3.2.6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题名语意未尽,可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英文题目以反映中文题目内容为限,力求精练;用中文撰写的论文,中文题目居上,英文题目居下;用英文撰写的论文,英文题目居上,中文题目居下;

3.2.7 学科专业:以二级学科为准,可到我校研究生院主页“学科目录”中查询;

3.2.8 研究方向:以我校招生目录中的学科专业研究方向为准;

3.2.9 硕士学位类型:在“学历硕士、教育硕士、同等学力硕士、高校教师、‘两课’教师”中选择其一填写。

3.3 独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说明

3.3.1 页次:第二页空白,论文第三页为“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3.2.2 格式:“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格式见附件2;

3.3.3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和“日期”均不得空缺,一律由本人用钢笔手写;

3.3.4 学位论文作者提交论文时如果可以确定毕业后去向,需填写“工作单位”、“电话”、“通讯地址”和“邮编”,手写或打印均可。

3.4 中文摘要

3.4.1 页次:第四页空白,论文第五页为中文摘要,摘要后空一行为关键词;

3.4.2 摘要内容:重点概述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3.4.3 摘要字数: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字数为500—1000字,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字数为1000—1500字;

3.4.4 关键词3至8个,另起一行置于摘要下方。按涉及的内容、领域从大到小排列;

3.4.5 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标点;

3.4.6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格式见附件3。

3.5 英文摘要

3.5.1 页次:中文摘要的下一页为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后空一行为英文关键词;

3.5.2 摘要及关键词内容:与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相同;

3.5.3 摘要及关键词字数:以反映中文摘要内容为限,力求精练;

3.5.4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格式见附件4;

3.5.5 用英文撰写的论文,英文摘要在先,中文摘要在后。

3.6 目录

3.6.1 页次:英文摘要的下一页为目录;

3.6.2 目录起始范围:由中文摘要开始,至后记;

3.6.3 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号用大罗马数字标注;

3.6.4 引言至后记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引言第一页页码为“1”;

3.6.5 文科学位论文和理科硕士学位论文的标题编号形式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理科学位论文的章、节、小节一般分别以1.1.1、1.1.2等数字依次标出,文科一般使用汉字编排目录;

3.6.6 目录格式:见附件5。

3.7 引言(或序言)

3.7.1 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也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置于正文之中;

3.7.2 引言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

3.7.3 引言格式:见附件6。

3.7.3 引言部分应双面打印。

3.8 正文

3.8.1 因学科专业不同、论文的选题不同,正文部分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

3.8.2各级标题标注方法可依不同学科惯例而定,标题结束处不能有标点符号;

3.8.3 一级标题三号黑体字,居中,一级标题之间换页;

3.8.3 二级标题四号黑体字;

3.8.4 三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

3.8.5 标题编号:可依不同学科惯例标注,但须符合学术规范,如使用以下编号方法,则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一、”、“(一)”、“1.”、“(1)”,不能使用“(一)、”、“(一、)”、“一.”“1、”等不规范用法;

3.8.6 论文中的计量单位、制图、制表、公式、缩略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规定的标准;

3.8.7 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3.8.8 正文格式:见附件6。

3.9.9 正文页眉应填写“东北师范大学XX(XX应为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页眉字体设置为黑体小四,居中;页脚空白,不得填写内容。

3.9.10 正文应双面打印。

3.9 注释

3.9.1 注释一般指作者进一步解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或对引文或所引观点的出处加以说明。不同学科专业可依据本学科通行规范对注释体例做出补充规定。

3.9.2 注释采用脚注方式,在需要注释处标明序号,序号加圆圈放在加注处右上角,例

如①;注释内容排在加注处所在页的下方。每页注释序号均从①开始,不与前页的注释连续编号。

3.9.3 注释格式:见附件6第一页。

3.10 结论

3.10.1 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准确;

3.10.6 结论格式:见附件6。

3.11 参考文献

3.11.1 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文或论著而引用的有关期刊论文和图书资料等。当作者直接引述别人的话,或者虽未直接引述别人的话、但参考了别人著作或论文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注明参考文献;在文中标明序号,序号加方括号并右上标,例如[1]。全文参考文献连续编号。同一参考文献多次被引用时,在文后的文献说明中合并说明,将序号按由小到大顺序合并排列,序号间不加标点符号,页码按序号所对应的顺序排列,页码间用顿号隔开。如果所引用或参考的属于同一文献的同一部分,页码只标一次即可;

3.11.2 文献说明统一置于文后,位于结论之后另起一页;文献说明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

3.11.3 参考文献都应标明文献类型标志(如[J]、[M]、[C]、[N]等);

3.11.4 当用“等”字代表省略作者时,“等”字前应有逗号;

3.11.5 每一条参考文献的结尾都应有下角圆点“.”;

3.11.6 参考文献及其著录标准、范围及示例见附件7。

3.12 附录

3.12.1 内容: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3.12.2 附录与正文连续编页码;

3.12.3 附录格式:见附件6。

3.13 后记

3.13.1 后记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

3.13.2 后记可包括论文的说明、致谢等;应简明扼要,朴实自然;

3.13.3 后记格式:见附件6。

3.14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3.1

4.1 页次:后记之后,另起一页;

3.1

4.2先列论文,后列著作。论文和著作分别按刊发时间先后排列;

3.1

4.3 论文需注明刊物级别,如SCI、CSSCI、核心期刊等;

3.1

4.4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格式示例见附件8。

4. 学位论文书写、装订要求

4.1 学位论文的录入、排版一般使用中文word 2000或更高版本编辑,对某些特殊专业

需要特殊符号、图形等用word 无法完成时,可使用其它软件编辑,但需保证可在word文档中显示及显示的效果;

4.2 除前文规定的特殊情况外,段落文字一律使用宋体小四号汉字;

4.3 每页上下边距均为2厘米,左右边距2.5厘米(装订所在一侧的边距可稍大,便于装订),页眉1.5厘米,页脚1.75厘米,字间距用标准方式,行间距用1.25倍,页码打印在页面下方中间位置;

4.4 页面设置选用A4(21×29.7厘米)纸型。论文打印用A4复印纸;

4.5 学位的论文的录入、打印、复印工作可自行完成,但为了保证学位论文封面格式及外形尺寸的统一,建议各位研究生到校图书馆研究生论文打印室统一打印、排版和印刷;

4.6 封面制作、装订及装订后的切割工作一律由校图书馆完成,费用自理。

5.学位论文印刷册数

5.1 硕士学位论文装订册数应保证导师、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成员每人一本,存档4本,约15本左右。

5.2 博士学位论文装订册数应保证导师、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成员每人一本、存档5本,约20本左右。

5.3 如另需打印学位论文,需经导师同意后自行确定打印份数。打印学位论文所需经费一般从研究生培养经费导师掌握部分中支出。

5.4 研究生通过答辩后需将论文全部内容的电子文档按有关要求提交校图书馆等有关部门存档。

6.其它

6.1 关于学位论文书写格式的未尽事宜请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6.2 本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标准自2005年3月1日起实施;

6.3 本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标准的解释权在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附:1.封面及首页格式示例;

2.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示例;

3.中文摘要格式示例;

4.英文摘要格式示例;

5.目录格式示例;

6.主体部分格式示例;

7.参考文献及其著录标准、范围及示例;

8.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示例;

9.《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2008年2月25日

附件7——参考文献及其著录标准、范围及示例1.著录标准

(1)排列次序:依在正文中被首次引用的先后次序列出各条参考文献。

(2)具体要求:项目齐全,内容完整,顺序正确,标点无误。

(3)注意事项:

①只有3位及3位以内作者的,其姓名全部列上,中外作者一律姓前名后;

②共有3位以上作者的,只列前3位,其后加“,等”或“,et al”;

③外文文献中表示缩写的实心句点“.”一律略去;

④原本就缺少某一项目时,可将该项连同与其对应的标点符号一起略去;

⑤页码不可省略,起止页码间用“-”相隔,不同的页码引用范围之间用“,”相隔。

⑥正文中参考文献标引一律用上标形式的方括号内数字表示,例如[3],方括号和数字不必用粗体。

2.著录范围(共8类,示例见表1)

(1)已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由国内外出版公司或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有ISBN号);

(3)有ISBN号的会议论文集及论文集中的析出论文;

(4)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

(5)专利文献;

(6)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

(7)报纸文章;

(8)电子文献。

其他性质的资料可以作为正文的随文脚注。

非纸张型电子文献应注明载体类型,见后述。

3.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志

根据GB3469 规定,对参考文献类型在文献题名后应该用方括号加以标引,以单字母方式标志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4.电子文献类型标志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字母作为标志: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

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

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示:

[电子文献类型标示/载体类型标示],如: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journal 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可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表1 八类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示例

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定

学位论文作为学生毕业并且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既是学生学术水平和能力的标志性成果,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办学的水平和质量,因此,提高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的论文质量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工作核心。根据东北师范大学有关文件规定,在广泛征求研究生导师意见的基础上,经历史文化学院党政班子和学位委员会研究,就学位论文的学作规程做出如下规定:

一、历史学科的论文指导

(一)研究生应在选题和写作过程中,追求扎实性、前沿性、规范性、思想性和理论性。在结构上,毕业论文中必须对与论文主题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认真评述,说明选题的理论、实践意义及写作方法,准备采纳的主要理论和指导原则等。在评价学界动态时,必须展示相关论著的核心思想、主要观点和不足等,否则视为不合格,不能通过。

(二)论文开题须按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有关文件操作。开题报告被批准后,学生应按开题报告中确立的原则、范围、标准和目标完成。如果毕业论文的最终确定稿件内容与结构等方面与开题报告内容相差不超过1/3以上,则可按正常程序申请毕业答辩,否则必须修改论文或重新开题。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开题时间应在第一学年结束时进行;博士研究生应在第二学年内完成。开题结束后,进入论文撰写状态;硕士生申请答辩的时间应不早于入学后第四学期,最晚时间不得超过入学后第四年;博士研究生,若毕业论文确实优秀,可在入学后的第三学年底答辩;如论文没有按期完成,其最迟答辩时间不得晚于入学后第六年年底。所有研究生在答辩前必须提交答辩申请,由学院相关负责人审核批准。获准后,按照学校规定程序作答辩准备工作。

论文题目要简单、明了、准确、引人注目;论文一级标题一般不超过20字,二级和三级标题一般不超过15字。论文摘要分为中文和外文两种,其内容相同,说明研究范围、方法、特点、创新和结论等,之后须具体列出三至五个关键词。表述中没有“硬伤”(例如政治性错误、国家和地方名称等)。

(三)关于论文的注释体例,应在严格执行学校有关规定的同时,以《历史文化学院关于博、硕士学位论文注释体例的补充规定》为准。注释中一定要标明作者名称、著述名称、出版地点(和刊物)、出版时间、引用页码等。论文结尾应有“致谢”内容,对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曾经提供帮助的个人和组织,应表示感谢。致谢文字应实事求是,程度适中,言简意赅。

(四)博士研究生在毕业前须按学校规定,在规定的刊物上发表所规定数量的论文,论文署名作者单位必须是“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否则不予毕业。在博士研究生申请毕业并获准后,由所在专业至少四名博士生导师组成答辩委员会,并在最终答辩前五个月内进行预答辩;预答辩委员会成员必须是最终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如果在预答辩中发现问题,可在导师的监督下认真修改;如果届时导师仍然认为论文不符合答辩条件,有权决定延期答辩。我院鼓励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但不作硬性规定。博士研究生则须按照学校规定,至少在CSSCI刊物上发表两篇以上的文章,其中一种刊物必须有“史”字或”史

学”字样,如《世界历史》、《史学月刊》、《史学理论研究》或《史学集刊》等。

二、硕博连读研究生

关于申报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应在申报成功之后进行中期考核。考核的主要方式是由学生本人首先提交一份《申请硕博连读中期考核报告》,由博士指导小组或教授委员会讨论表决后,将结果上报研究生院。

《申请硕博连读中期考核报告》的内容包括:(1)导师制定的培养计划;(2)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以来修完并顺利通过考(试)核的课程名称及其成绩;(3)在所选研究方向中阅读过的代表作、动态、或原始材料的简单分析,藉此判定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如果学生此间曾发表文章,可附作《报告》的复印件;(4)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后的学习计划,要说明准备选修的课程、阶段性成果和初定的博士论文题目(或大致范围)。进入博士阶段学习后,其课程、资格论文,均按照学校规定的标准进行,论文答辩的申请时间和程序、以及毕业答辩的方式,与其他博士研究生相同。

三、指导教师的责任

(一)研究生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完成的具有一定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对于论文的学术规范性、前沿性和水准,由导师把关。如果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其正文和注释有抄袭现象,导师与学生双方共同承担责任;如果在答辩前发现这种情况,轻者延期答辩;重者则被取消该学生的学籍和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具体操作程序和标准将由历史学科学位委员会决定。如果该现象发现于学生毕业后,历史学科学位委员会则有权取消其学位,除网上公开通报之外,还须上报研究生院、教育部和本人工作单位等,同时,其导师亦停止招生两年。

(二)如果在学生报考博士研究生并被录取之后,导师调离东北师范大学,该学生必须更换导师;以前入学但尚未毕业的研究生,仍以原导师指导为主,直到该学生毕业时为止;其他特殊情况由历史学科学位委员会裁定。

以上各项规定自此说明公布之日起执行,其解释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属历史文化学院学位委员会。

历史文化学院

2006年1月

历史文化学院关于博、硕士学位论文注释体例的补充规定

历史文化学院学位分委员会根据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对学位论文的相关规定,结合历史学科自身文献征引量大、文献标引庞杂等特点,参照最新一期的《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和《史学理论研究》等杂志,对论文的注释体例特做如下补充规定,以确保历史学的专业学位论文更加规范:

所有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统一采用如下两种体例:(1)正文中引注的各类文献、资料和观点等,统一用页下注标明出处;(2)文后注为“参考文献”。关于页下注,下面将分门别类地说明。首先应该强调的是“参考文献”的标引。如果属于世界史专业,英语资料可按照英美国家学者的通用体例,即按照英文字母顺序逐次排列,书写方式是,作者姓在前名在后,著述名称、出版地点、出版社名称和时间等,与注释书写格式相同;如果属于俄语或日语,则按照俄语或日语的通用方式处理。关于“参考文献”中的中文资料,其作者先后排序,主要根据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顺序依次排列。

(一)一般中文著作

首次引注时,应在注释中将该书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及引用资料所在的页码一并注出,标明责任者姓名与责任方式(多名著者间用顿号隔开,编者姓名应附“编”字)。具体写法是作者姓名后面用冒号;(1)著作名用书名号,书名号后加逗号;出版地后用冒号;出版社名称后加出版年代,后加“版”字,再加逗号;页码后用句号。著作者如系二人,作者姓名之间用顿号分隔;系二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后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著作名如有副标题,则在书名号内以破折号将标题与副标题隔开。著作如系多卷本,须在书名号后面直接写出引用资料所在的卷数,再加句号。(2)引用译著:作者姓名中除姓外,名与中间名均可用缩写形式表示;如缩写,须用英文缩写符号(下圆点);如将姓名全部译出,则须在姓名之间加中文间隔符号;紧接着是译著名称,其后注明中文译、校者姓名,再写上出版译著的地名、出版社名称、译著的出版时间和页码。(3)引用编著:在编者姓名后,根据该书提供的信息加入“编”或“主编”,再加冒号;其余部分与著作类注释格式同。以上各项举例如下:

1.张仲礼主编:《东南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页。

2.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50页。

3.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誓词》,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页。

4.张树年主编:《张元济年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6章。

5.陈奂:《诗毛氏传疏》,台北:世界书局,1957年,第124页。

6.周天游校注:《后汉书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35页。7.[苏]丘古耶夫斯基:《敦煌汉文文书》,第1卷.王克孝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530页。

8.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第271页。9.《王子壮日记》,(1933年8月13日),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2001年,第1册,第418页。

10.湖南省长沙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沙县志》,三联出版社,1995年,第81页。

1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55页。

12.[美]J.布卢姆等著:《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二分册,杨国标、张儒林译,北

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7页。

13. [美]孔飞力:《叫魂》,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210

—211页。

13.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第72-74页。

14.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版,第23页。

15. 刘绪贻、韩铁等著:《战后美国史,1945—1986》(刘绪贻、杨生茂主编),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

出版社,1995年,第57页。

(二)古籍的标引方式

古籍的标引可以先标书名、卷次,后标篇名;常用古籍如刻本和影印本,可以不注编撰者和版本(标点本要注明版本页码),其它书应注明编撰者和版本、卷次和页码;卷次与页码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例如:

1、(北齐)魏收:《魏书》卷113《官氏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77

页。

2、光绪《海阳县志》卷6《舆地略五·水利》。

3、(宋)朱熹:《通鉴纲目》卷36,大业二年秋七月。

4、《大清会典事例》(光绪)卷120《史部》,“处分例·海防”条。

5、“奏报皖南暂减茶厘缘由片”,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中国第一历史档

案馆藏,朱批奏折,财政卷0565—023。

6、(清)蔣光祖修/夏兆丰纂:《武安县志》卷4,民政志,户口,民国29年铅印

本。

7、《史记》卷87《李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40页。

8、《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淳化四年(993)三月壬子,中华书局点校本。

9、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第554

页。

10、《(民国)奉天通志》卷114,沈阳:东北文史丛书编委会,1983年影印本,

第2页。

11、《通典》卷54,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508页。

(三)报纸期刊的标引方式

在引注报刊和杂志上的资料时,须列出著者名、文章名、报纸名称、出版日期、版次或者版类(“经济版”、“教育版”、“国际新闻版”等字样);如没有作者名,属于新闻类史料,直接标报纸、期刊名,出版时间。引用期刊、杂志内的文章,先注作者名和篇名,篇名用书名号标出,后加逗号;再注出文集或期刊名,文集或期刊名用书名号标出,紧接文集或期刊书名号后注明卷次、册次,然后加逗号;其余与著作类格式同。期刊、杂志不必注明编者和出版者。

例如:

1.儒丐:《市民之训练》,《盛京时报》,1923年9月11日,第2版。

2.《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1931年10月16日,第1版。

3.盛宣怀:《津海关监督盛杏荪观察禀请回南养疴》,《香港华字日报》总第8839

号,1995年12月16日,第2版,缩微胶卷,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收藏。4.《张作霖延见使团详情——向各使临别赠言之内容》[N].《盛京时报》1928年6月5日。

5.《冯总司令昨晚离北平》[N].《大公报》1928年7月15日。

6.郑鸿笙:《中国工商业公会及会馆公所制度概论》[N].《国闻周报》第2卷第19期(1925年5月)。

7.《时疫未已》[N].《申报》光绪二十年四月十七日。

8.[美]弗·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页。

9. 吴展:《试论核裁军的几个问题》,《美国研究》,1994年第3期,第43页。(四)中文档案的标引:

如果引用的是中文档案资料,必须注明被引用资料的馆藏地点或机构名称称、分卷编号、文献形式等。例如:

1.《东省铁路伐木合同》,辽宁省档案馆藏盛京军督部堂档案,第2028号。

2.《蒋介石日记》(稿本),原件存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34,目录1。

3.《陈云致王明信》,1937年5月16日,缩微胶卷,俄罗斯当代文献保存与研

究中心藏,495/74/290。

(五)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的标注顺序依次为:作者、析出文献名、文集编者、文集题名、卷册、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例如:

A.文集:

1. 黄宗羲:《汪魏美先生墓志铭》,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第10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82页。

2. 唐振常:《师承与变法》,《识史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5页。

3. 孙中山:《与马林的谈话》,1922年4月27日,陈旭麓、郝盛朝主编,王耿

雄等编:《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260页。

B书信、档案文献汇编:

1. 蔡元培:《复孙毓修函》,1911年6月3日,高平叔、王世儒编著:《蔡元培书信集》上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9页。

2. 《中共中央最近报告》,1927年10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政治报告选辑1927-1933》,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第20页。

(六)未刊文献

未刊论文包括学位论文、提交的会议论文、或未公开出版的工作报告等。例如:A.学位论文

方明东:《罗隆基政治思想研究(1913-1949)》,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2000年,第65页。

B会议论文

[日]久保田文次:《〈中华民国革命秘笈〉之研究》,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湖北武昌,2001年,第5页。

在上述各类资料中,如果属于再次引用,注释中只需注出作者姓名、著作名(副标题可省略)和资料所在的页码。例:

1.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第79页。

2. 吴展:《试论核裁军的几个问题》,第44页。

英文注释:

1、当首次引用一本著作的资料时,注释中须将该书的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及资料所在页码顺序注明。具体格式如下:

(1)专著类:作者姓名按通常顺序排列,后面加逗号,书名用斜体,后紧接出版地(如果出版社所在地属于不知名的小城市,则须写明该地名之后,加逗号,再表明所在州(省)的名称,加冒号,后接出版者名称,再加逗号,然后注明出版年代;再注出引用资料所在的页码,页码后加句号表示注释完毕;单页页码用p.表示;多页页码用pp.表示,意为pages。作者如系二人,作者姓名之间用and 或&连接;如作者系三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后面加et.al.表示and others;著作如有副标题,则以冒号将其与标题隔开;著作如系多卷本中的一卷,须在注明页码前,用V ol.加罗马数字标明卷数(如果被引用的刊物的卷期号是阿拉伯数字,则可以用阿拉伯数字。总之,一定要与被引用刊物保持一致)。例:

1.Harold U. Faulkner,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1960,pp.23-25.

2.Gordon W. Allport and Leo Postman, The Psychology of Rumor. Reissued.

New York: Russell & Russell, Inc., 1965, p.159.

3.Vladislav Zubok and Constantine Pleshakov, Inside the Kremlin’s Cold War:

From Stalin to Khrushchev,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39.

4.Ralph F. deBedts,Recent American History:1945 to the Present,V ol. II,

Illinois:Dorsey Press,1973,p.169.

5.William Mirrengoff, et.al., CETA: Assessment of Public Service

Employment Programs, Committee on Evaluation of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Program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980,pp.6-7,39.

(2)编著类:如编者系多人,则须将ed.写成eds.,后面的注释内容与著作类同。

例:

1. E. B. White &Katherine S. White eds.,A Subtreasury of American Humor,

New York:Rand McNally Co.,1958,pp.52-53.

2.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Erosion of American National Interests”in

Wittkopf and Mccormick (eds.), The Domestic Sources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1999, p.11.

(3)文集内文章:文章名不用斜体或划线,置于引号内。引号后加in字并注出编者姓名,格式与编著类相同,书名采用斜体。

例:Erwin Panofsky,“Style and Medium in the Motion Picture”, in Morris Weitz ed., Problems in Aesthetics,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World Inc.,1969,p.326.

在以上文集类或编著类资料中,如果被引用的文章或章节属于第一次引注,而被引注的文集或者编著属于第二次引用,其标引方式是:注明被引用文章的作者名称,然后将被引用的文章名称置于引号内,紧接着写上ed, or eds, 然后再注明编者姓名,编著名称,最后是资料所在的页码。如果是连续性的引用统一编著类或者文集类的不同文章,只要将被引用的文集或者编著用ibid表明,后面写上页码。例如:

Harry N. Scheiber, “Public Economic Policy and the American Legal System: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ed. Conyets Reed (New York,1938),37-49; R. M. Maclver, “European Doctrines and the Constitution,”in ibid.,51-61; Roland Bainton, “The Appeal to Reason and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in ibid.,121-30.

如果不是被连续引用,须用编著或者文集名称替代ibid即可。

(4)报刊文章类:第一例为引用期刊中的署名文章的注释,期刊名称用斜体,卷号视报刊情况(无论是罗马数字或阿拉伯数字)如实摘录,然后在圆括号内注明出版日期;不必注编者、出版者和出版地。第二例为引用报纸中的不署名文章的注释,报纸名称用斜体,后面注出版日期。

例1:Constance M. Drake,“An Approach to Blake”, College English,XXIX, (April 1968),pp.541-543.

例2:“Reading Teachers Put on Spot”, The Kansas City Star,May 1,1969, p.16A.

(5)引用数据库文献:注明文件的序列号和基本信息,后写明数据库的名称与开发数据库的公司。

例:CK3100473594, Memorandum from NSC executive secretary James Lay, Jan 4, 1954, 数据库: 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 Gale Group,

Inc.

(6)引用缩微文献:除标明文件基本信息外,还需注明缩微胶片来源和序号。

Visit of Prime Minister Eisaku Sato of Japan, November 14-15, 1967,(缩微胶片:国图,序号3457)Japan and The U.S.: Diplomatic, Security and Economic Relations, 1960-1976, Bell & Howell Informative and Learning.

(7)电子信息类:使用因特网上的资料,须注明资料所在站点详细地址和下载时间。

例:Doc.17, Letter From Secretary of Defense McNamara to President Kennedy,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61-63, V ol.VIII, available at http: // www. state. gov/ r/pa/ ho/ frus/kennedyjf/viii/(April 1, 2005).

2、已引用过的著作再次引用时,注释格式如下:

(1)仅注出作者姓名、著述名称和页码即可。

例:Soule,Prosperity Decade,p.134.

Hofstadter, Idea of a Party System,p.212.

(2)本注与紧邻之上注所引资料出于同一著作,可以ibid.代替,意为“引书同上”或“出处同上”(如本注所引著作并非与紧邻之上注、而是与间隔之上注相同,则不可用ibid.代替)。

例:①Harold U. Faulkner,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Harper&Brothers Publishers,1960,pp.23-25.

②Ibid.(意为与注释3引书及页码都相同)

(3)第二次引用同一来源的文献,在前面注明后可以用缩写。

例:③CK3100473594, Memorandum from NSC executive secretary James Lay, Jan 4, 1954,数据库: 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 (hereafter cited as DDRS), Gale Group, Inc.

④CK3100434652, Memorandum for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Dec 9, 1953, DDRS.

1、Edward Rice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21 May 1945,GRDS(美国国务院一般档

案馆)89300Mongolia/5-2145.

2、Wedemeyer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8 August 1947,FRUS,1947,V olum

VII,pp.712-713.

3、Memo by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o the State-War-Navy Coordinating

Committee,9 June,1947,FRUS,1947 V olume VII,pp.844-855.

4、Lewis Clark (for the Ambassador)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20 August 1948, and

enclosure, “The Significance and Hope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ngolia Youth League”, GRDS: 893.000Mongolia/8-2048.

5、Report of the USSR Embassy in the PRC about the Position of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in Regard to the Cuban Crisis,TsKhSD,f5,op.49,d.534,1.439., see M.Y Prozumenschik

其他原始文献的引注

6、U.S. Congress, “Comprehensive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Act of 1973: House

Report No.93-659”, in United States Code, Congressional and Administrative News, and St. Paul: West Publishing Co. 1973, vol.2, p.2948.

7、U.S. Congres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The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ct of 1977,Hearings Before the Subcommittee on Economic Stabilization of the Commission on Banking , Finance and Urban Affairs, H.R.No.2596, Washington

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77,pp.18-19.

8、U.S. Congress, Senate,Comprehensive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Programs and

HEW Consultants-Abuse and Mismanagement, Hearing Before Subcommittee of the Committee on Appropriations, Special Oversight Hearing,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s ,and Welfare, Department of Labor,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47-761-0.,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9,p.19.

9、U.S. Department of Labor,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Report of the Secretary of

Labor,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0, pp.75-76.

日语注释范例

1.津田左右吉:『日本·シナ思想の研究』「付録」、『津田左右吉全集』第二十八巻、東京:岩波書店、1966年、第522-523頁。又、津田左右吉:『儒教の研究』(三)第五篇「朱晦庵の理気説」、『津田左右吉全集』第十八巻、東京:岩波書店、1965年、第283-373頁。

2.论文类——

水林彪:「丸山古代思想史をめぐって」、『日本思想史学』第32号、東京:日本思想史学会、2000年。

俄文注释规范(参见《历史研究》关于文献引证标注方式的规定)

俄文注释和参考文献必须严格遵守规范,决不可随意“从略”。引证俄文文献的标注方式为:责任者(作者)姓氏在后,出版物名称用斜体;多人或研究机构编著的著作不可“从略”,必须在注释中注明。同一注释引用多部著作或论文,需用分号隔开。对文章中所引用的资料第一次进行注释时,必须将该文献的作者姓名、文献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资料所属页码一并注出。再次引用同一资料时,只需注明作者姓名、文献名和页码。具体格式举例如下:

(1)著作

引证内容及顺序为:①作者:姓在前,名和父称的缩写在后(均用斜体字),两人以上人名间用逗号隔开;②书名:用句点和后面内容隔开;③卷册:用句点和后面内容隔开;④出版地:除已经约定俗成的可使用缩写,如莫斯科—М.等,其余要使用全称,用逗号和后面内容隔开;⑤出版时间: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005”,用句点和后面内容隔开;⑥页码:档案文献使用“Л.”加页码,其余使用“С.”加页码,最后用句点结束。

例如:

Бердяев Н.А. Истоки и смысл русского коммунизма. М., 1990. С. 18.

Ильин В. И. Социальная стратификация. Сыктывкар. СПб., 1991. С. 93; Радаев В. В., Шкаратан О.И. Социальная стратификация. М., 1996. С. 85, 91.

Нарский И. В. Русская провинциальная партийность: политические объединения на Урале до 1917 г. Ч. 2. Челябинск, 1995. С. 284.

Ленин В. И.Полн. собр. соч. Т. 37. С. 60-61; Т. 39 С.305.

См.: Барышников М.Н. Политика и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ьство в России. СПб., 1997. С. 230-232.

(2)析出文献

引证内容及顺序为:①作者:姓在前,名和父称的缩写在后(均用斜体字),作者为两人以上,人名间用逗号隔开;②析出文献名:用“//”与后面内容隔开;

③期刊名:用逗号和后面内容隔开;④出版时间: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005”;

⑤期刊号:“№”加数字,用句点和后面内容隔开;⑥页码:“С.”加页码,最后用句点结束。

例如:

Соколов А.К. Перспективы изучения рабочей истории всовременной России //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история, 2003. № 4.C.5.

См.: Сахаров А.Н. О новых подходах к истории России // Вопросы истории, 2002. № 8. С. 4-5, 16.

Пундани В. В.Боевые традиции россиян // Зауралье в годы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ы. Материалы научно-практической конференции. Курган, 1995. С. 48-49.

(3)报刊

例如:

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 2004,16 янв.

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 2004,8 марта.

(4)档案

例如:

РГВИА. Ф.801. Оп. 2/58. Ф.4. Отд. 1907. Л.2-7; Оп. 5/65. Отд. 1906. Л.297, Л.1-13.

ЦГАОР СССР, ф. 7928, оп. 2, д. 35, л. 62.

注:(一个注释引证多部著作或文献,需用分号隔开。非直接引用原文时,注释前应加“См.”,用冒号与后面内容分开。俄文参考资料参见以上有关注释的规定,最后应注明著作或其他文献的总页数。俄文注释、参考资料及其中标点符号必须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俄文网上资源

Интернет-ресурсы по истории

俄罗斯网上图书馆和资料库浩如烟海,其中部分电子图书馆可以免费下载书籍和论文原文。以下是俄罗斯各主要图书馆、大学及研究机构的网址,能够检索到各种书籍及论文,部分可以直接下载,主要可以通过网上订阅或其他方式订阅。另外,检索到感兴趣的书籍或文章后,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部分书籍和文章可直接下载。

俄罗斯综合搜索网:www.rambler.ru/

www.yandex.ru

莫斯科大学:www.msu.ru/

圣彼得堡大学:www.spbu.ru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www.rsl.ru/

俄罗斯公共历史图书馆:http://www.shpl.ru/

俄罗斯科学院图书馆:www.csa.ru/

俄罗斯民族图书馆:http://www.nlr.ru:8101/

俄罗斯科学图书馆:http://www.gnpbu.ru/

俄科学院社会科学信息:http://www.gnpbu.ru/

圣彼得堡大学高尔基图书馆:www.lib.pu.ru/

电子图书馆:https://www.doczj.com/doc/0716828736.html,.ua/

莫斯科大学历史系:www.hist.msu.ru/

莫大罗蒙诺索夫图书馆:http://www.lib.msu.su/

俄罗斯开放电子图书馆:orel.rsl.ru/

俄罗斯科学院:www.ras.ru/

祖国历史杂志:https://www.doczj.com/doc/0716828736.html,nts.tellur.ru/history/

俄罗斯杂志:http://www.russ.ru/

全球史:http://worldhist.ru/science/topic/

http://www.igh.ru/struct/srt_dc_dis03.html

塔通社:https://www.doczj.com/doc/0716828736.html,/

消息报:http://www.izvestia.ru/

真理报:http://www.pravda.ru/

俄文软件下载:http://www.freeware.ru/

普西金语言词典:http://www.slovari.ru/lang/ru/ivoc/push/index.html

旧词,方言词词典:http://www.tel-infrm.ru/misc/day/dis.htm

В ПОМОЩЬ АСПИРАНТАМ:http://dis.finansy.ru/sovet/

(说明: 关于网站资料与文献,必须清楚地按照上述俄文注释规范,标明作者和著述名称,出版地点、时间和具体的页码,然后是具体的网站名称和下载时间,包括下载的年、月、日)

以上例证中如有遗漏者,皆以《历史研究》的注释体例为准,其他规定的解释权属于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2006年2月13日

论文写作中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论文写作中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一篇完整的论文主要有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和参考文献这六部分组成。注释是指论文中的一些专业词汇的解释。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可找到,一种是通过专业工具书(专业词典)。另一种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在搜索引擎(百度、谷歌、雅虎等)里面输入该专业词汇即可查到。许多作者不了解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相当多的人将参考文献作为注释写于当页之下,这是不规范的。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中十分清楚地规定:“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著作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出,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可见,参考文献与注释有着显著的区别,作者在撰写论著时应严格将其区分开来标注. 参考文献和注释对于一篇科研论文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并非每篇论文一定要有参考文献和注释,但完整、规范的参考文献和注释,能使论文显得更具有科学性、客观性,为论文更添一份可信度,同时也有利于大型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对文献数据进行交换、处理、检索、评价和利用。为此,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杂志社制定了一套技术规范――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对检索与评价数据主要项目(包括参考文献和注释)的名称、代码、标识和编排格式等等,提出了一些建议。1999年,新闻出版署发文要求所有进入光盘版的期刊参照执行。该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信息化。但在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具体注录中,各种期刊存在着一些明显不同的做法,从而使这一问题显得比较随意和混乱。为此,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二者的区分与处理作一些探讨. 一、“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内涵 (一)关于“参考文献”, 在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必然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因为从科研的规律来看,任何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提及他人科研成果的过程,就是参考或引用。 《辞海》(1999年版)的解释是:“参考:参合他事他说而考察之;参酌”;“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亦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象、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以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如纸张、胶片、磁带、光盘等)。”至于“参考文献”则没有专门的条目。

本科论文脚注和参考文献说明

教育科学学院 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脚注和参考文献的补充说明 根据《参考文献及注释规范(国际标准)》、《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025.32/GB 7714-87),参照《聊城大学关于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相关内容,经请示教务处并结合我院本科论文工作实际,制定《教育科学学院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脚注和参考文献的补充说明》,供参考。 一、脚注 每页的脚注单独编号,用“①②③……”数字序号表示。格式示例如下:期刊: 序号主要责任人.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刊名,年(期):起止页码. 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人.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如: ①杨邦,李俊.互文性阅读概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8):19-23. 二、参考文献 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一般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 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格式示例如下: 1.期刊 [序号] 主要责任人.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刊名,年 (期):起止页码. 例如: [1] 杨邦,李俊.互文性阅读概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8):19-23. [2]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 [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4):62-67. 2.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人.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任选): [3] 王齐乐.香港中文教育发展史[M].香港:三联书店,1991. [4]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规范

参考文献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5.学位论文

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

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 (注释) 注:(一律用脚注——放在每页下端,每页单独编号。格式如下:) ①鲁迅:《文坛的掌故》,《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 120页。 ②李赋宁总主编:《欧洲文学史》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73页。 ③狄更斯:《双城记》,张玲、张扬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254页。本文以 下凡引用此作品,均引自这一版本,不另加注,仅在引文后注明作品名称和页码。 (这里指的是:如果你在同一篇论文中多次引用同一部作品中的文字,那么只需要在第一次引用时注明出处,以后再引用时仅在引文后面加上括号、注明页码即可。) ④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见《快感:文化与政治》,王 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52页。 ⑤陈小慰:《一部反映现实的未来小说》,载《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1期。 ⑥转引自韩加明:《司各特论英国小说叙事》,载《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凡是转引别人的论文、著作中所引用的其他人的文字和言论,一律注明“转引自”。)※※※※ 参考文献: ①柳鸣九等著:《法国文学史》(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②巴尔扎克:《巴尔扎克论文艺》,艾珉、黄晋凯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年。 ③汪介之:《“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载《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 另外应注意: 单独成段的引文的形式:用楷体或仿宋体字,上下各空一行,左右各缩进两格,不加引号; 引文下面一段的正文,开头要空两格。 中外文不能混用,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p.8”。 外文注释的页码:p.8 ,pp.105 -106。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编排方法.doc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编排方法 一、注释的标注方法 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私人通信、内部资料、书稿和仅有中介文献信息的"转引自"等类文献的引用著录,排印在该页地脚(数字加圆圈,如①、②...)。 二、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或有明确收藏地点的善本、档案,按照在正文中引用的顺序,用数字加方括号集中列表于文末。正文中的标注方法是:1.引用文献原文需要在正文中标出序号与页码(如:"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在竞争中是以颠倒的形式表现出来的"[1]251),文后参考文献中不出现页码项;2.引用参考文献中的观点可以只标出序号或者序号与页码同时标注(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3]);3.文中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内容,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只出现一次,其中不注页码;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角标外著录引文页码;4.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见附注。 例文 国内外现有的竞争理论文献,或者忽略了马克思的竞争理论,或者只把它作为竞争理论发展的一个阶段或众多竞争理论中的一个 流派,停留在马克思对市场竞争过程的描述上。然而,马克思指出:"

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在竞争中是以颠倒的形式表现出来的"[1]251。"只有了解了资本的内在本性,才能对竞争进行科学的分析,正像只有认识了天体的实际的、但又直接感觉不到的运动的人,才能了解天体的表面运动一样。"[2]352 ...... ......而且可以说明,当时政治经济学没有理解的"关于资本主义竞争的基本规律,即调节一般利润率和由它决定的所谓生产价格的规律,也是建立在商品价值和商品成本价格之间的这种差别之上的,建立在由此引起的商品低于价值出售也能获得利润这样一种可能性之上的"[1]45。 ...... ......随着许多偶然的改进,产品系列趋于增大,零件数量趋于增加,会产生大量的多样化成本。[3]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 安德森·派恩二世.21世纪企业竞争的新前沿——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敏捷产品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附注: 一、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1. 主要责任者 (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

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注释格式 学术期刊作者﹒论文题目[J]﹒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期):页次 如果作者的人数多于3人,则写前三位作者的名字后面加“等”,作者之间以逗号隔开。例如: [1]李峰,胡征,景苏等. 纳米粒子的控制生长和自组装研究进展[J]. 无机化学学报,2001, 17(3): 315~324 [2]J.Y.Li, X.L.Chen,H.Li. Fabrication of zinc oxide nanorods[J].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001,233:5~7 学术会议论文集作者﹒论文题目﹒文集编者姓名﹒学术会议文集名称[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页次 例如: [3] 司宗国谢去病王群﹒重子湮没快度关联的研究﹒见赵维勤,高崇寿编﹒第五届高能粒子产生和重离子碰撞理论研讨会文集[C],北京: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1996:105 图书著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如果该书是第一版则可以略去版次。 例如: [4]韩其智孙洪洲﹒群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01 学位论文作者﹒论文题目[D]﹒学士(或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例如: [5]陈异.纳米粒子形貌控制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中国科学院, 2002 专利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P]. 专利国别:专利号,日期. 例如: [6] 姜锡洲 .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 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报纸类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7]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8-12-27(3)

学术论文中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异同点辨析

学术论文中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异同点辨析注释与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术论文写作中的规范要求之一。但是,在日常的论文写作中,有些作者往往把二者相混淆。例如有的不加区分地将它们混在一起;有的虽然有区分,但区分不正确;有的图省事,干脆只列一种代替另一种,等等。鉴于此,蓝译编译对学术论文中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异同点进行辨析,发现注释和参考文献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著录格式上,都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 一、性质和功能上的不同。注释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解释题目或说明论文的写作缘起,及背景情况;二是说明引文资料的来源和出处;三是对正文表述不完善而又不便于在正文中作进一步说明的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和说明;四是对正文中艰深、生僻的内容或词句给予必要的解释或说明。而参考文献则是在论文的写作时,对所参考的文献的深度与广度的标示。因此,二者在性质和功能上是有明显区别的。 二、著录形式上的不同。注释(文末注除外)一般列于篇首页地脚处,不加序号;而参考文献(夹注除外)则多采用文末注,并且按文献的重要程度或先后顺序编排序号。引文出处注释(除篇名注、作者注、收稿日期注之外)一般是对某一论点、某一资料所作的征引,必须注明资料的准确来源和出处;而参考文献则是对某一论文从整体上的参考或借鉴,一般无须注明章节、页码等具体出处。另外,引文出处注释根据论文写作的需要,可对一份文献多次引用并多次注明,而参考

文献则只需在文末作一次性注明即可。 三、必备性上的不同。注释一般在论文中不是必备的,有需要说明或补充、解释的问题则标出,没有需要说明或补充、解释的问题就不列。而参考文献在论文中一般来说都应是必备的,这说明了科学研究的继承性特征。就是原创性科研成果或科学发明,也应有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做基础或参考。 除了以上的不同点,注释与参考文献也是有相同点的。从性质上看,注释和参考文献都是正文的一种辅助性文体。而且注释和参考文献都是为了说明正文中不便说明或解释,但又需要给予说明和解释的问题。具体说来,注释和参考文献标引的目的都是:为了说明有关论文的某些问题;为了行文的简洁;为了方便读者。

哈佛参考文献注释体系与学术规范

哈佛参考文献注释体系与学术规范 ――-Harvard System简介 Harvard System and Academic Disciplin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Harvard System 孙亚玲傅淳 Abstract:Academic discipline is a serious issue. It covers a broad category. This paper, however, focuses mainly on introduction of Harvard System. And to do this, the authors intend to set forth the importance of referencing objectively, precisely, formally, and faithfully when doing academic research. Additionally, because we are now doing more and more academic exchanges with the out world, especially, we need to publish our research papers in foreign academic periodicals,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know some foreign disciplines. Otherwise, our papers will be devaluated and refused because of not correspond to their academic discipline. 摘要:学术规范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学术规范的领域非常广泛,本文仅以介绍哈佛参考文献注释体系为开端阐述学术研究中客观、准确、规范、如实地呈现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另外,由于我们和外界越来越多地学术交流,特别是要将我们的研究成果介绍到国外,在国外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我们就有必要了解国外的一些规范,否则,就可能会因为不合他们的规范而使我们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被拒之门外。 关键词:参考文献哈佛注释体系学术规范 Keyword: reference Harvard System Academic discipline 一、为什么要有参考文献? 在撰写学术研究的成果时,我们在文中都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这一过程叫做参考或引用。对于一篇学术论文来说,无疑论文的内容是最主要的,但从科研的规律来看,任何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术论文引用、参考、借鉴他人的科研成果,都是很正常的,而且是必需的。它表明作者对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程度,从中能够发现该课题目前的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没解决什么问题?哪些问题是急需要解决的?哪些问题虽然重要但目前仍解决不了的?可能的前景是什么?等等。它也能说明作者是站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以什么为起点进行研究的。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就不能反映作者对本领域的研究动态的把握。因而,如实地呈现参考文献不仅表明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与承认、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展示作者的阅读量的大小。如果论文中直接或间接地引用了他人的学术观点、数据、材料、结论等,而作者又没能如实地交待出处,则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甚至会因此而被指控为“剽窃罪”。在国外,许多大学和学术团体,无论是学生提交的作业还是研究人员提交的研究报告、论文或专著对此都有明确的要求,否则将不予通过,甚至做严肃处理。[1] 因此,参考文献要求正确、准确地使用,不能把别人的成果据为己有,更不能随意更改。对于引用的文章内容,要忠实原文,不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不能前后矛盾、牵强附会;无论引用的是原文或者只是阐述了别人的观点,也无论所引用的材料是否已经公开出版,都要明白无误地表明出处。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引用格式-标注规范、方式)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引用格式)-标注规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是按时间排还是按的首字母? 参考文献的标注法有两种,择一,从头至尾用同一方式标注。 1.顺序排列法:按正文引用文献出现的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依序列出(最 常见)。 2.著者-出版年制:各文献标注容,由著者姓氏与出版年构成,置于()。各篇文献 先按文种集中,可分为中文、西文、日文、俄文、其他文种等五部分。然后,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列。中文文献一般按汉语拼音字顺排列。 按照你文章中引用的顺序排。 2015年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规 一、顺序编码制(温哥华体系) 这种体系是按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先后顺序使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用方括号括注在文中提及的文献著者或理论系统名的右上角。如: 达尔文指出…… 进化论认为…… 如果只提及引用容而未提及著者,则括注在所引用文字群的右上角。如: 根据遗传学原理,可以推论出这种变异是受基因控制的,是可以遗传的[8]。 如果所提及的文献作为文字叙述中的直接说明语时,则应与正文平排,并且每个序号都应加上方括号。如: 紫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参见文献[11]、[20]、[32])。 文中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只在第一次出现时编排序号(在参考文献表中也只出现一次),其他处使用同一序号;如果多次引用的是同一参考文献的不同页的容并标上了页码,则每次引用都应编排序号,参考文献表中也要一一列出。 若某一问题使用了多篇文献说明,这时将各文献的序号在一个方括号全部列出,中间加逗号,若遇连续序号,可在起讫序号中间加“~”表示。如: 这种变异往往发生在细胞的减数分裂时期[3, 5, 7~10],但是为了…… 二、著者-出版年制 这种参考文献是由著者与出版年代构成。标注方法是在被引用的著者之后用圆括号标注参考文献的出版年代。如: 徐道一(1983)认为,生物变革时期与太阳系在银河系的运行轨迹可能有一定联系。

论文参考文献和脚注的格式

一、参考文献格式: 1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着录。 2 参考文献着录项目 a.主要责任者(专着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着”、“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3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着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2) 对于专着、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4 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

文内注释与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参考文献和文内注释格式 1.参考文献(references) ?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观点或研究方法、设计方案等,不论借鉴、评论、综述,还是用做立论依据、学术发展基础,都应编入参考文献目录。 ?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文内夹注中出现的文献才能列入参考文献)。直接引用的文字应直录原文并用引号括起来。直接、间接引用都不应断章取义。 ?每篇论文至少要查阅15篇(部)左右的参考文献,其中含外文文献。 ?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对文献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英文三位作者后面加“et al”。 ?英文文献按作者“姓”的首字母顺序排列。中文按作者“姓”的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 ?英文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 ?如果某一条文献第一行顶格写,如果超出一行,第一行以下各行悬挂缩进1.5 字符。(详见下面的例子) ?中文文献姓名为(拼音) 姓名+汉字姓名,拼音的“姓”和“名”之间用逗号断开。(详见下面例子) ?英文字体 Times New Roman, 中文字体“宋体”。 ?英文期刊名和书名应斜体。

各类参考文献标识、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 (1)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⑨数据库[DB] ⑩计算机程序[CP] ⑩电子公告[EB] (2)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B.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1)期刊中的文献——作者.年. 题名[J].刊名,卷(期):起止页码. 示例: Collins, C. & Trofimovich, P. & White, J. et al. 2009. Some input on the easy/difficult grammar question: an empirical study[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3: 336-353. Hedge, T. 1993. Key concepts in EFL: project work [J]. ELT Journal, 47(3): 275-277. Xia, Jimei夏纪梅.2011.首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决赛述

参考文献

自动生成参考文献 一、07版 1、首先插入尾注; 鼠标定位到要插入的位置,点击:引用-》显示脚注和尾注对话框-》编辑尾注格式-》全部应用-》插入尾注;在第一个尾注前面的“参考文献”前面插入分页符。 2、其次删除尾注分隔符 a) 、点击左上角Windows图标,选择“Word选项”,选择:自定义选项-》将“常用命令”切换到“全部命令”,找到“查看尾注分隔符”命令,并添加都快速访问栏,确定。如下图: b)、在页面视图直接点击刚刚添加的命令即可看到分隔符在下面独立的框中显示,并可以编辑了,直接删除即可 c)、将尾注中的数字选中,并按住快捷键:Ctrl +Shift + = 就去掉了尾注中数字为上标的属性。 3、如何为数字添加[]而出现类似[1],[2]之类的效果 建议:在完成所有的文学参考资料之后再操作这一步!

按住Ctrl+F热键调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如图所示设置:其中 ^e表示在尾注中查找, ^& 表示将查找内容替换为查找内容,[^&] 则表示为查找内容添加[ ] 全部替换就可以得到了类似 [i] 的效果;此步中,出现不慎的重复操作,也就是说在做了第3步之后,继续添加了参考文献,然后接着重复第3部的操作就出错,造成类似这样的错误:[[4]] 4、缩短文献标注;出现这样的效果:[2~5] 在每一次插入的时候,Word2007都自动更新排序参考文献的编号;最后也是用上面步骤2中同样的方法找到“隐藏”命令,之后,选中 ][3][4][ 并使用隐藏命令就可以了;再在25之间输入 ~ 就出现[2~5]的效果了; 建议:第4步也要待全部参考文献都修改成功后在隐藏 Part 1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选“节的结尾”。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参考文献及注释格式备课讲稿

参考文献及注释格式

论文参考文献及注释格式参考 一、参考文献格式: 1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2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3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4 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或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表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如: a.未公开发表的私人通信 例: (1)E-mail from Eugene Garfield,2005-11-30. b.档案资料 例: (2)叶委员剑英关于安平事件调查结果的声明:1946-09-09,中央档案馆。 c.内部资料 例: (3)南京市教育局中教处内部资料《目标教学基础》有关章节。 d.书稿 例: (4)参考陶云关于物质理论书稿。 e.古籍(1911年以前出版、无现代版本的各种版本) 例: (5)[宋]沈括:《梦溪笔谈》,[元]大德九年茶陵刊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6)《纪文达公遗集》:卷十六,[清]纪昀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7) [唐]李复言:《续幽怪录》,[明]抄说集本,朱文钧藏。 有现代版本的古代著作应按普通图书列入文后参考文献。 f.仅有中介文献信息的“转引自”类文献 例: (8)转引自杨兴培:《危险犯质疑》,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 如“转引自”类文献中有原文献,应将其原文献列入文后参考文献。 g.待发表文献 例: (9)李小珍、刘映红、周利飞等。玉米鼠耳病消长规律及玉米受害损失测定。应用生态学报(待 发表)。 (10) Egghe L, Rousseau R, Rousseau S. 2006. TOP-curves (Submitted to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参考文献标注规范

. .参考文献代码大全 A.期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B.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2]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 C.会议论文集 [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A].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D.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专著责任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A].见: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 E.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5]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F.报告 [6]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G.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5]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H.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I.报纸文章 [5]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J.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电子文献地址用文字表述),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 [21]姚伯元.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EB/OL].:中国高等教育网教学研究,2005-2-2 附: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文献类别代码 普通图书:M 会议录:C 汇编:G 报纸:N 期刊: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参考文献及注释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及注释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及注释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文稿有关内容的科学依据和文中有关资料的出处,或提供论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内容的详尽文本。加注参考文献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有关内容,而且是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体现。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S——标准 P——专利 A——文章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参考文献的标注规范

参考文献的标注 参考文献的标注体系有两种,即顺序编码制(温哥华体系)和著者-出版年制(哈佛体系)。 一、顺序编码制(温哥华体系) 这种体系是按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先后顺序使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用方括号括注在文中提及的文献著者或理论系统名的右上角。如: 达尔文[3]指出...... 进化论[7]认为...... 如果只提及引用内容而未提及著者,则括注在所引用文字群的右上角。如: 根据遗传学原理,可以推论出这种变异是受基因控制的,是可以遗传的[8]。 如果所提及的文献作为文字叙述中的直接说明语时,则应与正文平排,并且每个序号都应加上方括号。如: 紫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参见文献[11]、[20]、[32])。 文中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只在第一次出现时编排序号(在参考文献表中也只出现一次),其他处使用同一序号;如果多次引用的是同一参考文献的不同页的内容并标上了页码,则每次引用都应编排序号,参考文献表中也要一一列出。 若某一问题使用了多篇文献说明,这时将各文献的序号在一个方括号内全部列出,中间加逗号,若遇连续序号,可在起讫序号中间加"~"表示。如: 这种变异往往发生在细胞的减数分裂时期[3, 5, 7~10],但是为了...... 二、著者-出版年制 这种参考文献是由著者姓名与出版年代构成。标注方法是在被引用的著者姓名之后用圆括号标注参考文献的出版年代。如: 徐道一(1983)认为,生物变革时期与太阳系在银河系的运行轨迹可能有一定联系。 文中只提及所引用的资料内容而未提及著者,则在引文叙述文字之后用圆括号标注著者姓(中国人、朝鲜人、日本人等用汉字姓名的著者要用完整的姓氏和名字)和出版年代,两者之间空一格,不用逗号。如: 孟德尔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即红、白花豌豆杂交后的所结种子第二年长出的植株的红白花色比例为3:1(方宗熙1962)。 引用同一著者在同一年份出版的多篇文献时,出版年份之后用英文小写字母a、b、c...加以区别,并用逗号隔开。如: 根据泰勒级数展开公式,我们很自然地假定在靠近平衡态时广义生态力和广义生态流之间是线性齐次关系(鲁廷全1988b, 1988a)。 引用有两个以上同姓的著者的外文文献,在姓氏后面加上名字的缩写(首字母,大写),姓和名、名和年代之间空一格(不加逗号,不加缩写点),而两个文献之间用逗号隔开。如:1971年初北半球平均雪被显著增加,以及相伴的短波辐射吸收的减少是随后异常天气型出现的原因(Kukla G J 1974, Kukla H J 1976)。 引用多著者文献时,只标注第一个著者,其后加"等"字,或与之同义的外文("et al."、"идр."......)。如: 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中心是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人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马世骏等1990)。 生态学的现代品格是把一个意外的结果变成一个意料中的结果,把一个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当然的事件(Harvey D et al. 1969 )。 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按出版年份由近到远依次标注,文献与文献之间用逗号隔开。

论文格式要求(请注意注释与参考文献的格式

论文格式要求(请注意注释与参考文献的格式,一定要按照此格式要求最后定稿。) 1.主标题:2号字,黑体,居中 2.副标题:3号字,黑体,右对齐 3.论文内容中各标题:4号字,黑体,居中 4.论文正文:小4号字,宋体,1.5倍行距 5. 注释与参考文献(“注释”两个字与“参考文献”为黑体,4号字):5 号字,宋体 论文装订顺序 1、封面,按学校提供封面上的要求填写具体内容。 2、封二的第一行写标题,用2号字,黑体,居中。空一行,第三行左起空 两格,写“【摘要】”,“摘要”二字用4号字,黑体,紧接着写摘要的内容,4号字,宋体。另起一行左起空两格写“【关键词】”,“关键词”三字用4号字,黑体,3—7个词,每个词之间留两个字的空隙。 3、封三是“目录”,“目录”二字用2号字,黑体,居中。注明论文各项在 正文中的页码。目录内容用小4号字,黑体。 4、正文(页码从正文开始标注)。 5、注释是引用他人的观点和资料,采用脚注形式,即在引用资料所在页面 的最下边。 注释格式: (1)专著:王乐夫.领导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6. (2)期刊文章:徐晓林.信息技术对城市政府决策品质的影响研究[J].中国行政 管理,2006(5). (3)如作者有两个以上的,中间以逗号隔开。 6、参考文献另起一页,第一行顶格写“参考文献”,4号字,黑体,参考文 献内容用5号字,宋体。可按作者姓名中文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排序。 参考文献的格式与注释相同。 各种文献类型标识为: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W,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研究报告—R,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Z。 7、毕业论文指导记录附在论文封面内。 8、论文应当附上手写提纲或草稿。 9、毕业论文统一用A4纸打印、装订。 (1)第1、7项由电大提供 (2)注释与参考文献一般不主张用网上资料,如果一定要用,请注明文章名、作者名和网站地址。 (3)以上论文格式是2005年12月修订的,以前论文指导中论文格式的要求如果与冲突,以本格式为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