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问题的调查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问题的调查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问题的调查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问题的调查研究

天水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学术论文

学院:生化学院

班级:10地理一班

姓名:蔡天毅

队名:赴秦州区城中村改造专题调研小分队

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问题的调查研究

—以天水市玉泉镇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城中村”问题的存在,不仅使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危机,而且严重影响到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改造“城中村”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势在必行。论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天水市玉泉镇的莲亭村、暖和湾村、东方红村、东十里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389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377份,有效率97%。并分析了天水市玉泉镇“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居住环境;安置问题;生活满意度;问题;解决方案

引言城中村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城市化进程中凸显的一种社会现象。国内学者从地理、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经济、社会等角度出发,对“城中村”现象从多方面多视角进行了深入研究[1-3]。我国在“城中村”改造中形成的比较著名的模式有“珠海模式”,“广州模式”,“深圳模式”,“杭州模式”等。从地域角度上讲,“城中村”属于城市的范畴。从社会性质的角度上说,仍保留了传统农村的因素。具有城市与农村双重特征的城中村究其产生原因,同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以及土地所有制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同时,城中村也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贫民窟的表现形式[4-5]。本文以天水市玉泉镇四个典型“城中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改造后和改造中的的城中村居民,了解城中村改造中他们的实际生活状况,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1玉泉镇城中村概况及现状

玉泉镇环围于天水市城区,是秦州区的中心镇。镇政府位于秦州区城纪大道城建综合楼。全镇总面积103.8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113个村民小组)和2个居委会,总人口33198人,耕地面积41281亩,退耕还林面积26470亩。全镇城中村改造实行一村一策办法,推行“六型”模式,即东十里别墅型、石马坪土地综合利用型、孙家坪传统型、暖和湾上铺住宅型、东方红小区配套型、七里墩高层住宅型。先后完成了8个村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启动6个村的新农村建设。全镇有暖和湾、东十里2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孙家坪

1个区级示范村,七里墩等8个推进村。暖和湾村2009年荣获“全国文明村”殊荣,七里墩村被区文明办列为全区113工程试点村,全镇已有东十里1个省级、七里墩和暖和湾2个市级党建示范村、有孙家坪等4个区级党建示范村;2009年荣获天水市十大魅力乡镇。东方红村是较为典型的城中村,全村共有420户,850多人。自1984年至今的20多年间,该村先后有600多亩土地被征用。这次的城中村改造引进了开发公司,采取合作开发的模式,计划对全村76亩土地进行开发改造,对村民的现有住房进行拆迁,总概算投资10亿元,计划建设面积18万平方米,包括住宅、大型综合商场、步行街、超市、公寓,建成后将成为我市标志性高档生活小区和一座现代化高端城市综合体。莲亭村是位于高校(天水师范学院)周边的城中村,亦称作“傍校村”,由于临近高校,庞大的师生消费群体为失去农田的村民带来了无限商机,于是集餐饮、娱乐、出租房等为一体的傍校经济得以形成。天水市计划对城中村进行全面改造,先后出台了《天水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实施意见》、《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区违法建设管理的通知》、《天水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关于加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为了得到更加全面的数据,我们在四个村庄、三种类型的人群内分别进行了调查,此次的问卷设计也很到位,不仅问题涉及面广,而且都很贴近实际,问卷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城中村改造租户调查问卷、城中村改造村民调查问卷、城中村改造(已完成)调查问卷。

2.2数据来源

调研小分队于2013年7月6日至2013年7月9日向暖和湾村,莲亭村,东方红村,东十里村四个村共发放调查问卷389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377份,有效率97%。最后统计并汇总出问卷中所反映的数据和信息作为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

3样本基本情况

表1. 调查样本人口特征

人口特征村民租户

性别男

≤20岁样本数量

102

123

50

所占百分比(%)

45.33

54.67

21.10

样本数量

69

77

35

所占百分比(%)

47.26

52.74

27.78

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

21﹣40

41﹣60

﹥60岁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或中专

大专及以上

未婚

已婚

离婚

丧偶

95

66

26

15

20

86

72

30

66

147

3

2

40.08

27.85

10.97

6.70

8.97

38.57

32.29

13.45

30.28

65.92

1.35

0.90

61

26

4

13

16

35

43

39

74

62

4

48.41

20.63

3.17

8.90

10.96

23.97

29.45

26.71

52.86

44.29

2.86

“城中村”改造以加强文明社区建设、实现农村的城市化和农民的市民化。通过对天水市城中村各村的走访,了解居民现状及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本调查问卷在各村已完成和未完成居民中抽取出样本进行调查。对抽样样本各村居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综合分析表1.可知,调查的村民和租户中性别皆以女性居多,村民中女性受访者占到54.67%,租户中女性受访者占到52.74%;受访者中年龄结构在21~40岁之间的人数最多,主要以青年、中年为主,其中村民占到受访者的40.08%,租户占到48.41%;受访村民的文化素质水平普遍较低,高中及中专学历以上的占到45.74%,受访租户的文化程度相对村民较高,高中及中专学历以上的占到56.16%,原因在于在城中村中租住的人群中,以求学或求职为主的学生占据很大比例。由于村民接受的文化素质教育有限,导致其职业技能水平低,使他们在城市中很难从事工资高待遇好的工作,只能在接受条件底线低,常常通过在从事工作环境较差,待遇低的工作实现就业,获得的报酬却较低。

4居民生活现状分析

4.1居住环境

4.1.1已完成(暖和湾村)

暖和湾村居住环境满意度调查:在暖和湾村走访期间,我们一共发放调查问卷54份,全为有效问卷。在这个村子里,有30%的居民对社区内的治安状况、周围环境很满意。社区内各种设施规划整齐、公共设施先进、房屋规划整齐、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有35%的居民对该社区的居住环境感到满意,就人与人的交往来说,30%的居民认为邻里关系很和睦。社区内道路宽阔,有公交车路过,方便人们出行。

表2. 村民居住环境问题

治安状况居住状况社会交往交通状况环境状况文化娱乐基础设施

莲亭村居住环境满意度调查

28

25

50

58

202220

2935

34

48

18

10

15

10203040

50

6070治安状况

居住状况

社会交往

交通状况

环境状况

文化娱乐设施基础设施建设

人数

租户

村民

设施

建设 人数 百分比

16 30%

19 35%

16 30%

18 33%

12 22%

16 30%

10 19%

4.1.2未完成(莲亭村):

莲亭村居住环境满意度调查:在莲亭村走访期间,我们一共向该村的租户发放了79份调查问卷,其中无效问卷0份,向该村的村民发放了80份调查问卷,其中无效问卷3份。这个村子目前正在进行城中村改造,在所有的调查中,这个村子是最典型的,也是调查难度最大的,但最终我们还是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我们想要的数据。见图1:

图1. 莲亭村居住环境满意度调查

在这个村子里,交通相比其他的村子,更为方便,村边就是一条交通非常繁忙的羲皇大道,去市区坐车只需10分钟时间,所以说这个村子的交通既方便村民出行,又方便村民去市区购物。除此之外,这个村子的社会交往频繁,村里除居住着房东本人一家外,还居住着来此求学、打工的外来人员,各种文化在此交汇,丰富了当地人的文化生活。因为是常年居住在此的村民,所以对该地还是很有感情的,他们不仅满足于当前的居住状况,而且在改造的过程中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对于治安问题,大多数村民都很是担忧,因为没有完整的治安配套设施,一旦发生危险,后果将不堪设想。村内环境问题突出,垃圾遍地都是,房屋错落无序,并且村内道路狭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整个村落内,面积狭小,没有足够的

城中村改造对居民的影响

11

7

7

13

16

24681012141618收入来源上学就医出行购物家庭月支出其他

人数

安置问题

57

4

19

10203040

5060就地安置

异地安置

货币化补偿

人数

土地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4.2改造工程对居民影响(暖和湾村)

改造工程对居民的影响:在调查的54户村民中,35.2%人认为此次改造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会有很大的影响:生活方式从之前的“一家一庭院”改成居民小区,破旧的村庄将转换成水电暖设施全新、环境优美、拥有较齐全社会服务的综合性新型小区,对未来的住宅环境抱有较高的期望值。20.4%的人认为今后家庭收入来源将会受到冲击。村庄拆了,个体营业户失去经营场所、多数居民缺失了房租收入,这给居民的经济收入带来很大程度上的冲击。13.0%的人表示拆迁改造过渡期间,会给子女上学以及就医带来不便。

图2. 城中村改造对居民的影响

4.3安置问题(莲亭村)

图3. 城中村改造安置问题

在调

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全村对于安置问题都有很多的话要说,在调查的80户村民中,70.1%的居民都希望能够就地安置,一方面是因为环境熟悉,生活方便,另一方面也方便孩子的上学,同时也便于周围人打交道。23.8的居民希望能够进行货币化补偿,这样可以用这些钱

改造后家庭每月收入

3000以上,12, 24%

2000-3000,15, 31%

1200-2000,13, 27%

900-1200, 5,

10%500-900, 4,8%500以下, 0,

0%

500以下500-900900-12001200-20002000-30003000以上

改造前家庭每月收入

500以下, 3,

6%

500-900, 5,10%900-1200,10, 20%

1200-2000,14, 26%

2000-3000,10, 20%

3000以上, 9,

18%

500以下500-900900-12001200-20002000-30003000以上

做生意,剩余的一小部分则希望能够在异地进行安置。 4.4居民的物质生活状况

居民家庭收入调查:改造前,20%的居民每月收入达到2000-3000元才,26%的居民家庭每月收入达到1200-2000元,只有18%和6%的居民家庭每月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低于500元。数据反映改造前居民的平均月收入水平比较低,高收入的家庭就更少了。居民的物质经济来源不够丰富。改造后,24%的居民家庭每月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31%的居民家庭每月收入达到 2000-3000元,而900元以下所占比例减少到了8%。由此可以看到,该村改造后,居民的月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高收入的家庭逐渐增多,居民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

图4. 改造前后家庭收入变化

5村民总体生活质量分析

对莲亭村、东方红村、东十里村三个最为典型的城中村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运用均值法(数据加权平均法)和离差分析法对城中村村民对现状总体生活质量的满意度进行分析,计算出了每个受访村民对生活整体质量的总体评价,用生活满意度来表示(各生活领域的权重相等);最后运用离差分析法对生活满意度进行量纲处理,以便对不同调查项目的观察和比较。 (1).生活满意度

即:由五个选项“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满意”分别代表数值5分,4分,3分,2分,1分。再利用以下公式计算调查对象对生活质量满意程度的指数.具体公式为:

j 5432154321j j j j j Z P P P P P =?+?+?+?+? ()1,2,,20

j = 其中,j Z 表示第j 个项目满意度的平均值,()j 1,2,,20= 指的是调查表总共有20个调查项目,54321,,,,j j j j j P P P P P 分别表示对项目j 选择“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的人数占调查对象的百分比,最后得到结果如表3. (2).离差分析法

设各调查对象某一项目的指标的具体统计值为j Z ()j 1,2,,20= ,这一指标统计数值的平均值: 20

j

Z

X =

∑, 各调查项目该指标的离差值: j j D Z X =-,离差分析法不

改变量纲,数值大小与原来指标的数量是一致的;等于平均值的项目,离差值为零;正值是高于平均值的项目,其数值大小就是高于平均值的数量;负值是低于平均值的项目。

表3. 村民对城中村总体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分析

莲亭村

东方红村

东十里村

1.经济收入

2.治安状况

3.工作状况

4.消费水平

5.医疗保障

6.居住状况

7.生活条件

8.社会地位

9.婚姻状况 10.权利状况 11.发展机会 12.社会交往 13.福利状况 14.健康状况 15.交通状况 16.环境状况 17.义务教育状况 18.文化娱乐设施 19.基础设施建设 20.总体生活质量

j Z

3.20 3.16 2.90 2.69 3.19 3.31 3.33 2.88 3.70 3.00 2.81 3.41 2.49 3.76 3.67 2.81 3.38 2.39 2.65 3.31

j D

0.10 0.06 ﹣0.20 ﹣0.41 0.09 0.21 0.23 ﹣0.23 0.60 ﹣0.10 ﹣0.29 0.31 ﹣0.61 0.66 0.57 ﹣0.29 0.28 ﹣0.71 ﹣0.45 0.21

j Z

2.95 2.77 2.92 2.63

3.05 3.30 3.23 2.92 3.81 2.83 2.86 3.26 2.41 3.80 3.57 3.03 3.53 2.71 2.77 3.13

j D

﹣0.12 ﹣0.30 ﹣0.15 ﹣0.45 ﹣0.02 0.23 0.16 ﹣0.15 0.74 ﹣0.24 ﹣0.21 0.19 ﹣0.66 0.73 0.50 ﹣0.04 0.46 ﹣0.36 ﹣0.30 0.06

j Z

2.72

3.16 2.93 2.72 3.21 3.77 3.35 3.05 3.86 3.05 3.06 3.54 2.69 3.84 3.81 3.50 3.60 2.98 3.30 3.44

j D

-0.56 -0.12 -0.35 -0.56 -0.07 0.49 0.07 -0.23 0.58 -0.23 -0.22 0.26 -0.59 0.56 0.53 0.22 0.32 -0.30 0.02 0.16

通过对以上三个典型城中村调查样本的统计,莲亭村满意度指数得分范围在2.39~3.76

之间,村民最满意的是健康状况,最不满意的是村里的文化娱乐设施建设。东方红村满意度指数得分范围在2.41~3.81之间,村民最满意的是婚姻状况,最不满意的是福利状况。东十里村满意度指数得分范围在2.69~3.86之间,村民最满意的是村里的婚姻状况,最不满意的是福利状况。其中三个村的工作状况,消费水平,社会地位,权利状况,发展机会,文化娱乐设施的离差值皆为负值,表明村民对这些调查项目的满意度较差,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急需改进。而居住状况,生活条件,社会交往,出行交通,义务教育状况这些调查项目的离差值皆为正值,表明村民对这些的态度较为满意你,在改造过程中需要继续保持,不断更新完善。另外莲亭村村民对经济收入的满意度较另外两村高,离差值大于零,原因在于莲亭村环抱天水师范学院(天水市学科最全,在校人数最多的本科院校),属于典型的傍校村,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高校师生广阔的消费市场,莲亭村村民借机发展出租,餐饮,娱乐,地摊经济,所以收入来源较广,对经济收入的满意度自然较其它两村高。

6天水市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1资金缺乏

由于城中村(特别是成熟的城中村)规模大问题严重,改造工程量十分巨大。改造一个村需要资金动辄上千万乃至上亿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尽管,城中村集体经济实力相对较强,但投资能力也毕竟有限。政府不可能大规模地直接投资,一般只能在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上给予适当的支持。开发商的介入是条很好的途径,但开发商更多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因此,城中村改造的资金筹措是一个难题,是城中村改造的瓶颈。目前,城中村改造的资金来源有三种:其一,政府支付全部拆迁费用,这就需要政府有足够的财政能力和实力;其二,在政府提供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开发商介入改造,开发商担负拆迁改造费用;其三,村民自主改造,独自承担改造费用。多数城中村也主要是村委会和开发商共同开发改造,来减少单方面带来的巨大资金压力。

6.2村民阻力大

城中村的出租屋,已经成了村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服务对象都是些低收入的外来人口。改造后虽然环境会有所改善,但租金的提高将失去大部分“租住客户”。这将直接影响村民的经济收入,所以很多村民不愿意接受改造。如果政府和开发商介入,就更涉及到利益补偿问题。如何确定补偿范围补偿方式、补偿标准一直都是村民和开发商产生矛盾的导火线。此外,很多村民都还保留着“乡村情节”、“重土难迁”,不愿离开自己的故土,不想去适应外面繁华的城市生活,希望保留原来单家独院的生活方式。有些村庄在土地征用时,已经

进行了户籍转换,但转户后的就业、养老、医疗等生活和社会保障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也成为城中村村民拒绝完成人口城市化最后一环的顾虑。如表4.

表4. 村民对城中村改造的态度

村民态度连亭村东方红村东十里村

支持不支持中立32

25

17

16

12

12

35

7

15

6.3思想观念障碍

城中村的改造,要想取得最终成功,必须要取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城中村的村民也都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能够得到改善,希望能对自己的村庄进行改造。但具体到个人头上,却又都担心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失,生活没有保障。再加上久居一个地方、旧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也需要随着改造而重新适应,所以转变思想观念就显得十分关键。

6.4政策法规障碍

城中村改造是一件新事物,涉及户籍制度、土地利用制度、财政体制、城市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复杂问题。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操作上也就没有统一的做法。现行政策及体制框架对城中村经济、社会基础的保护与改造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滞后。在改造过程中,现行的城市房屋拆迁安置法规仅适应于城市居民,对城中村农户的拆迁安置只能依照新征土地的法律法规。“铁饭碗”时代的撤村转户、安置劳动力的政策已难以适应农民目前的要求。如按新征土地的法律、法规再给村民补偿宅基地,无疑将陷入恶性循环。城中村村民对其既得利益的维护与改造成本之间的矛盾是目前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最困难的问题。所以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村委会和上级有关部门都做好充分的准备,相互协调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改造政策,减少阻力。

6.5利益分配问题

改造城中村的过程,注定是一个复杂的、多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如何创造一种对弈各方共赢的合理安排,对于城中村的成功改造至关重要。改造城中村,不仅要使旧村居民赢得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现代文明生活,而且要使开发商赢得合理的利润,要使社会、政府赢得良好的投资环境与城市品位的提升。开发商在投资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作为一种商业行为,开发商当然追求房地产开发利润的最大化。但城中村改造后的房地产售价普遍较高并不主要来源于开发行为,而是取决于城中村优越的地理区位及其带来的房地产的更快的升值潜力。

因此,这部分利益主要应该由改造前这一区位的拥有者——城中村集体和村民享有,开发商只应享有和其它开发项目相当的平均收益,而不能挤占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空间。

6.6就业问题

农民失去土地后,不可能靠拆迁补偿费过完自己的余生,也不能靠集体的年终分红而无所事事,还必须另谋出路。目前就莲亭村来说,49%是靠出租房屋、4%是靠固定工资、9%是靠自主经营、11%是靠务农、7%是靠务工、10%是靠集体分红、10%是靠其它,靠出租房屋占绝大多数,打工经商占少数,加之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谋生的手段也很有限。所以解决好村民的再就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劳动力的大量闲置容易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妨害社会公共秩序。

7解决方案

7.1把城中村村民统一纳入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城中村村民社会保障制度,确实解决好村民的养老、医疗、就业、低保、教育等问题,消除他们的生存后顾之忧,把他们统一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来,使他们能切实享受到跟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福利,融入城市生活。

7.2规范管理与加大监督力度

“城中村”改造必须以加强组织领导为关键。“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部门之间权力的协调和住户巨大经济利益的平衡,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情况复杂、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工作人员要始终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与拆迁当事人密切配合,积极合作,同时政府要宏观调控,形成监督机制,以确保估价的最小差;建立意见反馈机构、设立意见箱,及时接收群众的意见、端正自身工作行为。

7.3引导居民心理转变

对城中村的改造应该考虑到农村的民俗文化和村民的思想观念是否能合理的融入到城市化的浪潮中,分析其利弊,循序渐进的促进其城市化进程,保护城中村的珍贵文化遗产,继承优秀地方文化传统,促进文化融合。

7.4 加快引导村民正确理解和支持改造工作的对策建议

(1)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改造工作进行宣传。利用电视、广播、宣传车等形式,或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到村民中耐心宣传改造政策,让群众了解政策,理解“城中村”改造的长远利益和深远意义。

(2)让村民参与改造方案的制定,商讨有关改造后生活方式和居住模式的问题。

(3)制定合理的鼓励搬迁政策。

(4)加快村务公开,及时公布改造过程中的财务和事务。

7.5 利用社区服务,提供更多居民就业机会

社区服务具有就业空间大,投资少,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低、女性占有优势和居民意愿本地人提供服务的特点。社区就业方式比较灵活多样,就业范围也比较广。

7.6 对城中村改造后的村民实行免费的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

通过职业培训,能够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市场竞争力,能使他们在变成城市人后在城市站稳脚跟,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7.7 延续村落地缘文化,重建邻里网络

城中村改造使得村民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归属感都发生了变化,适宜的环境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交往[6]。良好的邻居关系能促进整个社区的和谐发展,并能使社区的居民更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8结语

城中村问题是在我国特殊国情下,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集中反映了当前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有其历史性和必然性。加快城中村改造,促进城中村转型发展也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要克服畏难思想,充分认清城中村改造是时间跨度长、错综复杂、渐变式的系统工程,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政府部门应规范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履行监督职能,落实改造后的各项保障政策。天水市的“城中村”工程是对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一次全面的改造工程,改造后将会使天水市市容、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和谐,城市空间更加合理有序。

参考文献:

[1]刘艳,陈启春.西安市“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有关村民态度问题的调查研究与思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6,09(3):47-50.

[2]刘丽华,杨芳绒,卫红等.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后居民生活状况调查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3):209-212.

[3]章雷.“傍校村”现象的特征分析及其改造模式初探[J].山西建筑,2004,30(18):21-22.

[4]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M].科学出版社.2004,1-1.

[5]柳岸青.《城中村居民拆迁意愿调查研究—对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村的调查》[C].中国农业大学,2007.

[6] 吕宏芬,王积瑾.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农村知识,2005,0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