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概念教学提纲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概念教学提纲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概念教学提纲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概念教学提纲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

概念

如何理解“强柱弱梁”?

1,“强柱弱梁”的本质

指梁柱节点处,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大于梁端实际受弯承载力。

2,为什么要保证“强柱弱梁”?

因为框架结构的变形能力与其破坏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研究表明:梁先屈服,即梁端先出现塑性铰,可使整个框架结构产生较大的内力重分布,从而增强结构的耗能能力和极限层间位移,抗震性能较好。

若柱先屈服,则可能使整个结构变成几何可变体系,造成结构倒塌。

3,怎样保证“强柱弱梁”?

一般采用增大柱端弯矩设计值的方法(框架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分别取1.4、1.2、1.1),PKPM程序自动考虑这一规定。

4,哪些因素导致无法准确实现“强柱弱梁”?

①结构内力分析时考虑了楼板的约束作用(梁截面为T形,PKPM中以边梁和中梁的刚度放大系数来考虑),但梁的承载力设计时仍以矩形截面来配筋,并没有考虑楼板的约束作用,低估了梁的承载能力。

实际应该这样处理:按T形截面进行的内力分析,就应根据所得的承载力按T形截面进行配筋;或者将按T形截面进行内力分析后所得的承载力除以梁刚度放大系数,然后按矩形截面进行配筋。

②梁端配筋采用的是柱中线处的内力,而实际上应该采用柱边的内力,而柱中线处的内力比柱边的内力大约20%,实际上增加了梁端的配筋。

③由于设计习惯和钢筋需要归并等原因造成梁配筋的增大。

如何理解“强剪弱弯”?

1,“强剪弱弯”的本质

指梁、柱和剪力墙底部的斜截面实际受剪承载力大于实际受弯承载力。

2,为什么要保证“强剪弱弯”?

因为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有一定的征兆,如裂缝、挠度等;而剪切破坏是脆性破坏,没有任何预兆突然破坏。所以要保证构件在发生弯曲破坏前不产生剪切破坏。

3,怎样保证“强剪弱弯”?

一般采用增大梁端、柱和剪力墙剪力增大系数的方法(框架抗震等级为一、

二、三级时,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1.3、1.2、1.1;柱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

1.4、1.2、1.1;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剪力墙剪力增大系数分别为1.6、1.4、1.2)。PKPM程序自动考虑这一规定。

具体配筋时,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尽量保证“强剪弱弯”:

1,增大箍筋直径,减小箍筋间距。

2,必要时,某些构件的箍筋可全长加密,如连梁、短柱等。

3,主次梁交接处,设置附加箍筋和弯起钢筋。

如何理解“强节点弱构件”?

1,“强节点弱构件”的本质

指节点区域的实际承载力大于构件的实际承载力。

2,为什么要保证“强节点弱构件”?

因为节点失效,与之相连的梁柱等构件全部失效,结构也坍塌失效。

3,如何保证“强节点弱构件”?

一般通过构造措施来解决,如规定梁纵筋的锚固长度、锚固形式等,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4节梁柱节点。

梁的延性靠的是箍筋,箍筋约束混凝土,可延长混凝土从受压到破坏的时间。地震时产生的水平剪力主要靠箍筋来承担,这也是需要提高延性时采用箍筋加密的根本原因。

而梁的纵筋主要用来承担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梁的底面和顶面纵筋的比值是用来提高梁端的塑性转动能力,不是梁延性的主要控制因素。

“强梁弱柱”破坏分析

抗震设计中,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一直是各国抗震规范所强调的, 但汶川地震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实现“强柱弱梁”,现行规范存在不足。叶列平等[ 2] 就“强柱弱梁”未能实现的原因提出诸多观点, 认为出现这一破坏现象的原因有: 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影响;楼板对框架梁的承载力和刚度增大的影响; 框架梁跨度和荷载过大, 使梁截面尺寸增大, 梁端抗弯承载力增大; ! 梁端超配筋和钢筋实际强度超强; ?柱轴压比限值规定偏高, 柱截面尺寸偏小; # 柱最小配筋率和最小配箍率偏小; ?大震下结构受力状态与结构弹性受力状态存在差异; % 梁柱可靠度的差异。

现阶段而言, 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 1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影响

填充墙作为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起围护作用, 而不作为受力构件存在。但其存在不可避免地影响结构受力性能: 结构错层处、楼梯、窗下等部位,

填充墙使框架长柱变成短柱, 发生剪切破坏;同一楼层间填充墙位置、数量的变化, 在水平方向改变结构的侧向刚度分布, 从而改变地震内力的分布;不同楼层间填充墙位置、数量的变化, 在竖直方向改变层间刚度分布, 形成“薄弱层”,最终导致“层屈服机制”的出现。现行抗震规范[ 3] 第3. 7. 4 条规定: 围护墙和隔墙应考虑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 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但未给出如何考虑填充墙对结构抗震不利影响的具体方法。工程计算中常采用考虑非承重墙刚度对结构自振周期的折减系数 T 来调整结构的自振周期, 从而影响地震力的计算, 这事实上是远远不够的。笔者通过有限元程序分析一典型框架结构( 结构尺寸及布置如图2, 底层层高3. 9 m, 其余为3. 3m, 共10 层, 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柱为C35)不同填充墙材料、不同空间布置时, 在T aft 地震波、El-Cent ro 地震波和广州人工波作用下的结构地震反应, 认为:

( 1) 填充墙材料性质造成其自身刚度的不同, 随填充墙自身刚度减小, 对框架抗侧刚度的贡献减小,

依次是标准砖、空心砖、加砌混凝土砌块, 但即使采用低强度砌块, 填充墙刚度对框架结构的影响也不能完全忽略。

( 2) 结构同一层随隔墙数量增加, 周期减小, 结构刚度变大, 层间刚度突变越来越不明显, 当上下层

的隔墙布置仅有少量差异时, 结构周期非常接近, 影响很小。

( 3) 令楼层填充墙截面面积与其上相邻一层填充墙截面面积之比为 w , 当某层 w ≤45%时, 应将该

层视为“薄弱层”。为保证有足够的安全度, 实际设计过程中, 建议 w 不低于60% 。

( 4) “薄弱层”在底层时, 对结构整体性能影响最大, 地震力作用下底层发生破坏的可能性最大; “薄弱层”往顶层移动, 只在“薄弱层”位置处位移增大,刚度突变, 上下层刚度比增加, 但与其上相邻三层刚

度均值之比却在减小, 刚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 “薄弱层”在顶层时, 对结构整体影响最小。

( 5) “薄弱层”填充墙的数量及其在楼层中的位置是影响自振周期计算的两个主要原因; 随“薄弱层”位置不同, 填充墙对框架抗侧刚度的参与率不同, 随高度增加而有所减小, 建议规范提出考虑填充墙影响的框架抗侧刚度计算模型。

1. 2楼板对框架梁承载力及刚度的影响框架结构中, 楼板与梁共同浇注, 实际参与梁的受力,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框架梁的抗弯刚度和承载力。影响现浇楼板对框架梁增强作用程度的主要因素有节点类型、横向梁刚度以及侧向位移值[ 4] 。楼板内的钢筋会使框架梁的实际抗弯承载力增大20%~30%, 甚至有些情况下会增大近1 倍[ 5] 。但结构设计中仅考虑楼板对框架梁抗弯刚度的提高, 将中梁和边梁的刚度按原框架梁矩形截面刚度乘

2. 0 或1. 5的增大系数。此做法虽然增大了梁端弯矩, 但同时亦增大了梁的配筋, 且楼板钢筋的作用未计入。因此,要真正实现“强柱弱梁”的设计目标, 必须考虑楼板有效翼缘宽度范围内, 梁受到的增强作用, 并将其等效为T 形或者形梁进行设计计算。

1. 3柱轴压比的影响

文献[ 3] 规定, 框架结构柱的轴压比限值在0. 7~0. 9 之间, 随抗震等级提高而减小。与日本规范相比, 我国规范的轴压比要大很多, 是其2~3 倍。轴压比限值越高, 柱的截面允许尺寸就越小。这一做法虽然能够满足使用空间大、美观经济的要求, 但减小了安全储备, 同时降低了梁柱线刚度比, 使得“强柱弱梁”机制难以实现。

2抗震规范对“强柱弱梁”的考虑现行抗震规范对“强柱弱梁”的考虑主要通过调整梁端柱端弯矩的比值来控制。由于地震的复杂性、楼板的影响、钢筋屈服强度的超强, 难以通过精确的计算真正实现“强柱弱梁”。

规范最新修订稿[ 6] 即送审稿对上述条款作了适当调整, 提高了框架结构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从原先的“一级取1. 4、二级取1. 2、三级取1. 1”,提高到“一级取

1. 7、二级取1. 5、三级取1. 3; 其他结构类型中的框架, 一级取1. 4、二级取1.

2、三、四级取1. 1”。为了防止底层柱底过早出现塑性屈服, 对原先的“一、

二、三级框架结构的底层, 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

1. 5、1. 25和1. 15”,提高到“一、二、三、四级框架结构的底层, 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 7、1. 5、1. 3 和1. 2”。同时指出, 要真正实现“强柱弱梁”,除了按实际配筋计算外, 还应计入梁两侧有效翼缘范围楼板钢筋的影响。所以送审稿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框架柱的配筋量, 但能否真正实现“强柱弱梁”,

尚存在疑问。

送审稿( 文献[ 6] ) 同时修改了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确定条件, 将文献[ 3] 中以30 m 为界限区分不同设防烈度区域的抗震等级, 改为以24 m 作为界限高度; 并将柱

轴压比限值, 从原先的一级取0. 7、二级取0. 8、三级取0. 9, 降低为一级取0.

65、二级取0. 75、三级取0. 85。这对24~30 m 高的框架结构来讲, 承载力得到较大提升, 同时, 柱轴压比限值的减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柱的承载力和刚度。

此外, 送审稿从“强剪弱弯”角度出发, 提高了柱剪力增大系数: 由原先的一级取1.

4、二级取1. 2、三级取1. 1, 提高到一级取1.

5、二级取1. 3、三级取1. 2。“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实现受到众多实际因素的制约, 必须进一步研究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对梁柱刚度的影响并体现到设计计算中去; 必须进一步研究现浇楼板对梁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 并在实际设计中予以考虑; 还需要更为严格地限制柱的轴压比, 以提高柱的刚度至合理范围。

建筑抗震规范送审稿虽然提高了柱的弯矩增大系数和剪力增大系数, 同时降低了判别框架结构抗震等级的界限高度, 使柱承载力得到提高。算例柱的抗弯承载力提升10. 8% ~33. 1%, 抗剪承载力提升11. 1% ~19. 3%, 但仍“只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柱端的屈服”。在柱承载力提高的同时, 结构造价有所提高,总造价增加19. 9%左右。

保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概念设计

为了保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概念,设计中应满足如下要求:

⑴实配柱纵筋和箍筋时,应考虑梁翼缘板的作用和梁裂缝宽度验算或超配而增加梁纵筋的影响。

⑵对于大跨度的框架结构,框架柱的线刚度须大于框架梁的线刚度的1.1倍。

⑶高层建筑结构柱的最小截面不应小于350×400,且须满足梁钢筋的水平锚固的要求。

⑷框架柱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比《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最小配筋率提高0.2%,框架柱纵向钢筋直径宜≥16㎜。

⑸对于底层空旷(如架空层、商场、骑楼等),二层以上框架之间有砌体的框架建筑,须考虑二层以上砌体的侧面刚度,底层应布置适量的剪力墙或支撑,控制底层和二层的刚度比,底层竖向构件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放大系数。

(6) 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直径应≥10㎜,剪力墙边缘构件(暗柱)钢筋直径应≥14 ㎜

汶川地震震害表明,结构柱底或柱顶破坏严重,未能体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设计概念,由于梁翼缘板和梁裂缝宽度验算增加的梁纵筋的作用,低估了梁端的承载力,相对高估了柱端承载力,因此在实配柱纵筋和箍筋时,应考虑这部分梁纵筋的影响:

柱增加的单向纵筋和箍筋可按以下简化计算确定:

为了减轻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可按以下方法配筋:

(a)考虑梁翼缘板的影响时,柱纵筋单边增加3 (二级钢),柱箍筋增加量对于小截面框架柱(高度),在箍筋间距200 情况下,单边增加0.503 (即一级钢 );对于框架柱截面高度大于,柱箍筋可不增加。

(b)考虑梁裂缝宽度验算或超配影响时,柱纵筋单边增加50%Agb,Agb为验算裂缝宽度或超配增加的梁面支座钢筋。柱箍筋应计算其增加量。一般情况下,由于有板的有利作用,无须再增加梁支座钢筋的数量。

⑵对于大跨度的框架结构,规定了柱截面的最小尺寸,由于梁跨度大,梁截面和梁跨中底筋较大,梁底筋全部伸入柱内,也形成了强梁。因此框架柱的截面和配筋也应满足强柱弱梁的设计概念。

⑶对于4-6.8m跨度的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按照规范的轴压比要求设置柱截面,截面尺寸偏小,有些可达到350×350㎜,需控制最小的截面尺寸,且还须满足梁的纵筋的水平锚固要求;

⑷柱纵向钢筋按规范最小配筋率配制钢筋时,柱钢筋直径偏小,很多工程采用Φ14钢筋即可达到要求;设计时未考虑梁翼缘板对梁端承载力提高,不能满足强柱弱梁的设计概念,因此规定柱最小的配筋率和直径的最小值。

⑸对于底层空旷(二层以上框架之间有砌体)的建筑,底层结构柱在汶川地震震害非常严重,震害表明,二层以上砌体对侧向刚度贡献还是很大的,这会造成底层和二层以上的刚度比相差较大,底层存在软弱层,设计时需考虑上、下层刚度的差异,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即在空旷底层设置剪力墙或支撑,且底部竖向构件地震剪力放大1.15倍。

(6) 200mm厚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直径用8㎜和暗柱钢筋直径用12㎜,虽可满足规范的最低限要求,但整栋建筑均采用规范的最低限要求,是不合适的,因此规定钢筋的最小直径。

教学模式的概念与属性

教学模式的概念与属性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模式”一词是英文model的汉译名词。model还译为“模型”“范式”“典型”等。一般指被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的逻辑框架。在教育界教师对教学模式的理解,一般也就是指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教学程序的基本组成框架,是介于理论和经验之间而偏重于理论的可操作的知识系统。是再现教学逻辑与规律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结构。关于教学模式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为所有人认可的定义。常见的对教学模式的诠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有的人对教学模式的理解很简捷,认为所谓模式,就是方法。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如“教学模式为特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某种特殊的情境”(温世顿:《教育心理学》,三民书局,第269页)。这样的解释的确是有些过于简单。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程序,一般存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对一的含义。方法是一种实践意义很强的处理问题的门路、办法,不一定受什么思想体系的指导,也不一定会组成什么思想体系;教学模式则要接受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是以一定的理论为依据的教学程序组合。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不稳定性远远大于教学模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个教师对同一问题的教学方法是多变的,对同一个学生的教学方法也是多变的,教学模式则是相对有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多是针对一个问题或者一个学生的,教学模式则多是针对学习群体或者问题群的。 有人认为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各种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空间和时间的组合。这种观点的前半部分显然是正确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确又有区别又有联系。但后半部分对教学模式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教学方法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组合肯定是不一样的,而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甚至不同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却常可见到相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之所以与教学方法不同,是因为教学模式是教学方法的上位概念。教学模式是由教学理论通向教学实践的桥梁。教学模式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可操作的程序,还能保证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教学方法强调的是教学活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或遵循的途径等。相对而言,教学模式涉及教学过程的更宽泛的范围,包容性大,理论性强;而教学方法涉及教学活动的范围狭小、单一,实践性特征更浓一些。把教学方法的简单组合定义为教学模式,就如同把门窗的简单组合定义为建筑模式一样简单化。 有人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教学设计或教学范例。如“教学过程的模式,简称教学模式,它作为教学理论里的一个特定的概念,指的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的程序”(吴恒山:教学模式的理论价值及其实践意义。《辽宁师大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3期)。教学模式的确需要有周密的教学设计,但教学设计只是教学模式的一定程度范围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教学模式操作实施的预先谋划,而不能同教学模式相提并论。教学范例隶属于教学实践的范畴。范例可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教学大纲附有详细教学内容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大纲 一.课程性质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可以看做是学习英语的敲门砖,也是练好英语基本功最好的学习书籍之一。本册书从基本的发音、重音和语调开始,涵盖英语学习中的许多基本词汇、语法及句型结构。学好第一册,是进行正确有效英语学习的关键。 二.课程时间安排 序号课程内容课时 Lesson 1 - 4字母,音标一般疑问句,否定句;形容词性物 1 2.5 主代词 2 Lesson 5 - 8 This is…含系动词的特殊疑问句结构 2.5 3 Lesson 9 - 12 How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名词性物主代词 2.5 4 Lesson 13 - 16 祁使句名词的数--- 可数名词 2.5 5 Lesson 17 - 20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there be 结构 2.5 Lesson 21 - 24 Which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介词短语作后置 2.5 6 定语 7 Lesson 25 - 28 Where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名词所有格 2.5 8 Lesson 29 - 32情态动词must; 祈使句现在进行时 2.5 9 Lesson 33- 36 介词的用法现在分词 2.5 10 Lesson 37 - 40 be going to do直接宾语,间接宾语 2.5 11 Lesson 41 - 44定语从句先行词情态动词 2.5 12 Lesson 45 - 48 情态动词一般现在时 2.5 13 Lesson 49- 52 序数词选择疑问句 2.5 14 Lesson 53 -56 形容词比较级一般现在时(2) 2.5 15 Lesson 57 - 60 交通工具前冠词的使用现在进行时 2.5 16 Lesson 61 - 64 情态动词have 禁令语气 2.5 17 Lesson 65 - 68 基数词表示年龄反身代词 2.5 18 Lesson 69 - 72 介词at in on 来表示时间 2.5

物理量是什么

理是什么?物理量是什么? 物理是一门关于物质、运动和能量的科学,涉及到很多对象或类,基本分为力、热、电、光和声学,又细分为原子物理、核物理、固体物理、化学物理等。为了了解、认识、区别和衡量这些学科中的对象,定量和定性描述成为必然,物理量就起到了这个作用。描述一个对象或系统需要多个物理量,在工程设计和选择中,了解这些物理量非常重要。 物理量的定义为物体可测量的量,或其属性可量化;或物体的属性通过测量可量化。一个物理量包括它的定义、单位和符号表示。物理量又分为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物理量由‘数量’和‘单位’构成。国际上定义了7个基本物理量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温度、物质的量、和光流明强度,称为“LMTIQNJ”(length L, mass M, time T, electriccurrent I, thermodynamic temperature Q, amount of substance N and luminousintensity J)。物理量又分为矢量和标量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七个基本量中只有电流是矢量,其余都是标量!时间又是个不可逆的量。最有趣的是‘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居然是个‘数目’,是一摩尔物质中所含的原子数。 导出物理量是从基本物理量中引出的,比如力、速度、密度等。物理量的定义及其描述和研究成为人们对物理世界研究和认识的基础和出发点。物理世界的大厦也就是建立在这些物理量的基础之上。 物理量用符号来表示和记忆,言简意赅,直指物性。 物理量不仅是个符号,更有其内涵和实际意义。通过定义,使得被研究对象的特征属性更加清晰明了,不仅有各自的属性,如:磁、电、手性、自旋、频率等,还有大小轻重快慢的反映。有了物理量,不同对象之间还可以进行比较,还能够进行运算和推导等。物理量的定义就起到了这些作用。因此,物理量是一种属性,是一种标志,是一种和其它量的差别或区别。 物理量是否一定要能够“直接”测量吗?导出物理量就属于间接测量出来的。比如,速度(米/秒),就需要分别测量位移和时间。 物理的实在性或可操作性是源于它的可测量性和可观察性,即物理的实在性,因此,描述物理现象和过程的物理量都是实实在在的物理量,都有其具体含义。物理量的测量就包含了间接的测量。事实上,物理中绝大部分的物理量都不是直接测量得到的。 物理常数是物理量吗?以前似乎从来没有人讨论过这个问题。比如,普朗克常数k,波尔兹曼常数h。它们无疑都是物理量,它们不仅有数量,还有单位,比如,k=6.62X10-34焦耳秒,而且其精度在不断被提高和认知。

《UG模具设计》教学大纲

《UG模具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功能是:旨在运用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的理念,按照“工学结合”的模式,使学生通过运用UG软件,用计算机来完成模具设计以及模具零件工程制图输出等问题。用三维形式完成常用产品的模具设计及装配,解决典型塑料零件或五金机械零件的模具结构设计,并具备有较强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该课程的基础是需要学生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计算机、机械制图、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等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UG工程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技巧;熟练掌握实体建模功能;掌握曲面建模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模具结构与制作;掌握模具设计方法及各命令操作。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灵活、三维想象丰富且与材料学,模具结构、加工设计工艺,注塑模具工艺等有相关关联。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边学理论边实践。 教学过程中,以理论为辅、实践为主。多训练学生的分析、动手能力。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授课与实验应交叉进行,最好以边讲解,边实践的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因此,后面的学时安排虽然分为授课与实验两部分,但建议不要严格区分;讲授与操作结合,以学生能掌握好为主。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模具基础知识……2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模具塑料基础与注塑模具的结构组成;掌握注塑模具的一般类别与注塑成型工艺;了解注塑模CAD技术与UG NX 8.0/Mold Wizard。 重点与难点:注塑模具的结构组成 第一节模具塑料基础 一、塑料的概述 二、塑料的分类 三、塑料的性能 第二节注塑模具的结构组成 一、塑料模具的成型零件 二、塑料模具的结构零件 第三节注塑模具的一般类别 一、塑料模具的模架类型 二、塑料模具的分类 第四节注塑成型工艺 一、注塑成型工艺原理 二、注塑成型工艺过程 三、注塑成型工艺参数 第五节注塑模CAD技术 一、模具CAX技术 二、塑料模具CAD技术 第六节 UG NX 8.0/Mold Wizard概述 一、UG NX 8.0/Mold Wizard简介 二、UG NX 8.0/Mold Wizard模具设计工作界面 三、UG NX 8.0/Mold Wizard参数设置 第二章模具分型设计基础……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模具设计流程;掌握模具设计的初始化项目与产品的修补、分模;了解注塑模分解模具视图的操作。 重点与难点:产品的修补与分模 第一节模具设计流程 一、模具设计的一般程序 二、模具设计的具体步骤 第二节初始化项目

(完整版)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的研究

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的研究 郭耀京、丁振棠、邓振新、邓燕、曾敏芝、高月、王星赞、杨桂春 一、模式研究背景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具有确定研究对象和任务的作用。是用词或符号来概括事物的本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数学知识的基石,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时时接触概念,不断地学习概念,加深对概念的正确认识,同时运用概念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而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因此,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 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学好定理、公式、法则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前提,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是解决例题和练习题的依据。但在传统的数学概念课教学中,老师轻视概念的形成过程,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式一般是学生自己看课本或教师运用讲授法进行讲解,然后学生就做例题和练习题。这种概念课的教学方式,产生的后果是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感性认识很浅,理解一知半解;学习得到的概念太死板,不能灵活运用到学习中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提升和培养,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打造切实可行的高效课堂。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初中数学学科一直致力于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吸取先进教学理念,探索适合自身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真正做到了知识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互动化、活动结论规律化、问题解决书面化、反思简记习惯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从而学生思维的打开、飞跃、完善过程暴露无遗,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基本模式 数学概念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调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已有感性经验和知识,去感知理解材料,经过思维加工产生认识飞跃(包括概念转变),最后组织成完整的概念图式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掌握概念、发展认识能力,必须扎扎实实地处理好每一个环节。数学概念教学模式为:引入—形成—巩固与深化。(一)、概念的引入 概念的引入是数学概念教学的必经环节,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明确:“为什么引入这一概念”以及“将如何建立这一概念”,从而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提取有关知识,为建立概念的复杂智力活动做好心理准备。新课程标准提倡通过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单纯地依赖于教师的讲授,教师努力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协作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因此,在引入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理解数学概念的各种情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逐渐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一般可采取下述方法: 1.联系概念的现实原理引入新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有关事物、模型、图识等,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概念,理解概念的实际内容,搞清楚这些概念是从什么问题上提出来的。例如:在圆概念的教学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取一条定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图板上,另一端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所画出来的图形,归纳总结出圆的定义。

《新概念2》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13级《新概念英语2》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新概念英语2》是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课文故事性强,易于学习。每篇课文重点、语法知识点各异,但全册课文前后连贯,语法知识全面,形成了新概念特有的英语语法体系。它是从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过渡,同时也是转变。它使学习者从一个会说日常英语的人,提高成为一个敢动笔进行基本写作的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打下良好的语言学习基础,掌握适合自身的语言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让学生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具备基本的英语沟通能力,并为后阶段高层次的英语学习提供基础、途径和方法。 第二册以 96 篇小故事为素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其优势在于扩充词汇、统揽语法、结合实践、听说兼修。在掌握第一册基本语法的基础上,由浅入深逐步讲解语法要点,使学习者轻松掌握枯燥的语法;通过对句型结构的分析及对短语基本用法的讲解,使学习者能真正在听说读写中运用地道的句型。从而系统地掌握从词汇、时态开始的语法知识和各种句型,同时加强了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简单英语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50词,能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并理解主要细节。 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英语形成基本的语感,熟悉标准的英语发音系统。认知1500~40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熟练掌握其中的800个高频词汇。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如词类、词组、构词法;名词的数、格、性;动词的分类、时态、语态;助动词、情态动词等等;了解一般的惯用法,在听、说、读、写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能听懂日常生活中高频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8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能在日常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能阅读初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 《新概念英语2》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背诵方面的训练。在学习过程中,背诵一些经典课文将对英语的记忆、理解非常有益。尤其对于英语初学者而言,通过背诵课文可以加深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DOC资料

《冲压模具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 课程编号:课程英文译名: 课内总学时:72学时学分:学分 课程类别:必修课开课对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执笔人:编写日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汽车制造及汽车整形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课,它是一门将冲压成形加工原理、冲压设备、冲压工艺、冲模设计与冲模制造有机融合,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冲压变形规律,认识冲压成形工艺方法,冲压模具结构,冲压模具制造方法与手段,掌握冲压模具设计与计算方法,掌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法,冲压模具制造工艺方法,能进行中等冲压零件的冲压工艺编制,冲模设计与冲模制造工艺编制,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毕业设计及毕业以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冲压模具设计与计算,冲压模具结构,模具制造工艺方法为重点。学外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 1、能应用冲压变形理论,分析中等复杂冲压件变形特点,制定合理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 2、协调冲压设备与模具的关系,选择冲压设备的能力。 3、熟悉掌握冲模设计计算方法,具备中等复杂冲模结构选择和设计的能力,所设计的冲模应工作可行、操作方便、便于加工和装配,技术经济性好。 4、具备正确选择冲压模具加工方法,制定中等复杂冲模制造工艺和装配工

艺的能力。 5、初步具备进行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6、初步具备进行分析和处理试模过程中产生的有关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1章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 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掌握冲压与冲模概念;冲压工序的分类;冲模的分类;冲模设计与制造的要求;了解冲压现状与发展方向。 冲压设备及选用 了解常见冲压设备;掌握冲压设备的选用;模具的安装。 冲压变形理论基础 掌握塑性变形的概念;理解塑性力学基础;掌握金属塑性变形的一些基本规律;冲压材料及其冲压成形性能。 模具材料选用 掌握冲压对模具材料的要求;冲模材料的选用原则;冲模常见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 模具加工方法与工艺规程编制 认识模具制造特点;掌握模具零件加工方法;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第2章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概述 冲裁变形过程分析 理解冲裁变形时板材变形区受力情况分析;掌握冲裁变形过程;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冲裁模间隙 掌握间隙的重要性;冲裁间隙值的确定。 ] 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掌握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

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 简而言之,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 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 ?需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表现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法策略。 教学模式的特点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对教学实践起直接指导作用,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简约化概括,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 1.操作性 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思想或理论,它把某种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简化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比抽象的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行为框架,教学模式比较清晰地呈现了教学程序,具体地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方便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这是教学模式区别于一般教学理论的重要特点。 2.简约性 教学模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简约化了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活动模式,大都以精练的语言、象征性的图式或明确的符号表达出来。一般说来,会用教学不同阶段的关键词进行总结,或者用流程图、框图来表达教学步骤间的逻辑关系和教学流程等。这些都能使复杂多样的教学

实践经验理论化,又有利于形成比抽象的理论更具体、简明的操作框架,从而便于教师理解、运用,也易于交流、传播。 3.指向性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而且每种模式的有效运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教学过程的万能模式,也谈不上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佳教学模式,只存在一定情况下能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使用教学模式需要有鉴别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的能力,以便选用与特殊的目标相适应的特定模式。例如,发现式教学模式较适用于数理科教学,却不适用于文科教学;操练式教学模式利于知识技能训练,而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却并不合适。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教学模式的指向性。 4.整体性 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任何教学模式都是由各个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本身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结构和机制,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理论上的忽视或教学过程的缺失,都只能降低教学效果而不能发挥教学模式的应有功能。因此,在运用时,必须整体把握,既透彻了解其理论原理,又切实掌握其方式方法。那种无视教学模式的整体性,放弃理论学习而简单套用其程序步骤的做法,对提高教学水平有害无益。5.更新性 虽然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其基本结构便保持相对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教学模式就从此不变了。教学模式总是随着教学实践、观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创新和发展而日臻完善的。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它的不断变革与改革,正是其得以具有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

物理量的定义

物理量的定义、定义式和决定式 物理量指的是量度物质的属性和描述其运动状态时所用的各种量值,分为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很多物理量又是基本物理概念,是建立物理规律的基础,所以理解好物理量的定义,掌握其定义式和决定式,对学好物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基本物理量的定义 基本物理量由人们根据需要选定的,在不同时期选定的基本物理量有所不同,从1971年选定的基本物理量已有七个,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和发光强度。 基本物理量(包括单位)是依据选定的一个标准(国际公认)来定义的,不是用其它物理量定义的,所以基本物理量没有定义式和决定式。 二、导出物理量的定义和定义式 现在基本物理量只有七个,其余的物理量都是导出物理量,导出物理量是借助其它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量来定义的,它需要用一定的公式来表达。导出物理量一般包含两层意义,其一是要阐明其物理属性;其二是其量度方法,要说明量度方法,就要给出定义式。 导出物理量的定义式,可分为两类: 1.用其它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 例如功率是导出物理量,其定义为:做功的快慢可用功率来表示(物理属性),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功率(量度方法),其定义式为p=w/t。 用比值来定义的导出物理量很多,如密度、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容、磁感应强度等,根据其定义给出的定义式分别为ρ=m/v、v=s/t、a=(v t-v0)/t、E=F/q、C=Q/U、B=F/IL(B⊥I) 2.用其它物理量的乘积来定义 例如动能是导出物理量,其定义为: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是一种量度机械运动的物理量(物理属性),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质量m与速度v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量度方法),其定义式为E k=mv2/2。 用乘积来定义的导出物理量还有功、重力势能、动量等,其定义式分别为W=Fscosα、E p=mgh、p=mv等。 三、导出物理量的决定式 决定式是表征某一导出物理量受其它物理量的制约或决定的公式,当决定式中的其它物理量一定时,该导出物理量也一定;当决定式中的其它物理量变化时,该导出物理量也随之变化,总而言之,导出物理量由决定式中的其它物理量来决定。 1.用比值来定义的导出物理量,其定义式说明的只是量度方法,并不是决

《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制定单位: 完成时间:2014年月日

《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课 修读方式:必修课 学时:36 学分:2.5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考核方式:考试课 先修课程: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一、课程简介 《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冲压成型性能、冲压设计的工艺要求、冲压成型原理及冲压成型设备、典型冲压模具设计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具有一般冲压件的模具设计能力,为完成相应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1、学习和掌握冲压、冲压结构的基本知识,以及冲压成型的基本原理; 2、学习模具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冲压模具基本设计规律; 3、培养学生典型冲压模具的设计与计算能力; 4、培养贯彻执行冲压模具标准化的工程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冲压的基础知识 1.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冲压的有关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冲压成型基本概念、冲压工序分类、冲模分类,以及冲压设备的选择。了解冲压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2.教学内容 (1)冲压模具概述 (2)冲压成型基本问题 (3)冲压设备 (4)冲压行业现状及前景 (二)冲压变形理论基础 1.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熟悉塑性变形基本概念,了解材料塑性力学基础,掌握金属塑性变形基本特点、材料冲压成型性能。了解冲压材料的选择原则。 2.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 杜红卫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个现象:当解决数学某一问题遇到困难时,如果追根求源,就会发现,往往是由于他们在某一个或某一些概念处产生问题,而导致思维受阻。许多事实例证了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是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基于此,我们就要对数学概念的本质进行分析,并且希望找到合理的概念教学的模式,以使教师的教课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轻松而有成效。 一、什么是数学概念?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就是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是人们通过实践,从数学所研究的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其本质属性概括而形成的。它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的依据,是建立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 可见,数学概念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是数学基本技能的形成与提高的必要条件,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什么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总是停留在表层,往往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地概念教学,以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概念?这是每名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二、目前概念教学的现状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发展性、生成性等特点,它的特点以及初中学生认知的思维水平的限制性,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对一些抽象的、不常接触的概念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概念的发生与形成过程中,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相关概念的网络,以达到掌握并灵活运用的程度。对于概念教学这个问题,在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加强了对概念教学的重视程度。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事实上,大部分教师只是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而行动上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案例 1 :前不久听一位教师关于“平方根”的概念教学课,上课开始,教师呈现一组面积不同的正方形,要求学生求边长 x 。 这组题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讲,能够很快的得到答案。由于边长都非负,所以学生的第一反应说出的都是这组数的算术平方根,因为教师设计要讲平方根,所以要求学生写出计算过 程,并强调,然后取正舍负,再由这四个例子进行抽象概括出平方根与算数平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是练好英语基本功最好的学习书籍。从基本的发音、重音和语调开始,逐步学会使用英语中的基本词汇、语法及句型结构。学好第一册,是练好英语基本功的关键。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一册大部分的场景对话和口语基本句型都包括其中,同时,当中的800个词汇全部是英语日常用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应对一般的日常对话, 掌握800至1500个单词,了解和理解“激情联想”英语学习法并进行初步实践掌握英语初级语法。 二、课程教学目标 1、对动词be和have的现在时和过去时会基本的应用; 2、能识别和构造现在进行时; 3、能识别和构成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现在时; 4、能识别和构成常规的和少数非常规动词的一般过去时; 5、能识别过去进行时; 6、能识别简单的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 7、能识别和用going to, shall和will构造将来时; 8、会基本应用情态动词can, may和must,能识别情态动词could, might, would。 9、能用情态动词(包括do/does, did)构造疑问句和否定句。 10、能用情态动词和疑问词开头回答疑问句; 11、能用-ly, -ily构造副词,以及一些例外(如well, hard, fast);

12、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掌握a/an, the的基本应用,以及some, any, no, much, many, a lot of与可数及不可数名词的搭配。 13、能用-s, -es, -ves构造名词,一些例外:men, women, children, teeth等; 14、代词的基本应用: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 15、形容词的基本应用:规则比较级,不规则比较级:good, bad, much,many, little; 16、基本介词的应用:表示地点,时间,方向; 17、关系代词:识别和应用who/whom, which, that; 18、句型:This/that; these/those; There is/it is; there are/they are; 19、缩写:it's, I'm, isn't, didn't等; 20、描述日期、星期、季节、数量、昨天、今天、明天、时间。 三、学时分配 序号课程内容课时备注 1 Lesson 1 - 4 2 2 Lesson 5 - 8 2 3 Lesson 9 - 12 2 4 Lesson 13 - 16 2 5 Lesson 17 - 20 2 6 Lesson 21 - 24 2 7 Lesson 25 - 28 2 8 Lesson 29 - 32 2 9 Lesson 33- 36 2

《模具CAD、CAM》教学大纲

《模具CAD/CAM》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英文):模具CAD/CAM CAD/CAM of Mold 课程编号:0331026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总学时数:30 学分数:2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模具CAD/CAM》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拓宽专业任意选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学生学习了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机床等有关课程的基础上,了解部分应用较广泛模具CAD/CAM软件的实现原理和应用规则,使学生树立用三维参数化软件进行模具CAD/CAM的现代模具设计理念,熟练掌握当前在企业中较实用的两个知名软件: Pro/Engineer和MasterCAM在模具CAD/CAM方面的应用,为学生拓宽就业门路、为企业培养具有创新、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初步掌握选配模具软硬件原则,了解模具CAD/CAM软件的实现原理和应用规则,掌握为实现模具的规格化、系列化而进行二 次开发所必须的模具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熟练掌握Pro/Engineer、MasterCAM在模具CAD/CAM方面的应用。 (三)本课程性质为系考课,考核方式为上机考试。 三、课程内容体系 第一章模具CAD/CAM技术的基础内容 (1)模具CAD/CAM软件的编制原则和部分命令的实现原理 (2)计算机数据处理与分 (3)数控加工及模具CAD/CAM一体化自动编程基本原理 第二章模具设计基本内容 第三章 Pro/Engineer在模具CAD上的应用 Pro/Engineer零件造型及成型零部件造型、曲面造型、装配 造型。 第四章 MasterCAM数控加工软件在模具CAM上的应用 (1)MasrterCAM功能和内容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doc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是练好英语基本功最好的学习书籍。从基本的发音、重音和语调开始,逐步学会使用英语中的基本词汇、语法及句型结构。学好第一册,是练好英语基本功的关键,掌握了第一册,才真正踏进了英语之门。适合于零起点或英语基础差,欲在短期内掌握英语基础的学习者,如中学生或及成年初学者,同时也可以帮助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一册大部分的场景对话和口语基本句型都包括其中,同时,当中的800个词汇全部是英语日常用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所需知识背景】 从零开始,无需任何基础知识。第一册从最基本的单词,句型教起,从拼写到发音,无所不包。当然,如果初学者已有一定的简单语法、词汇基础将更有助于教学的进行。 1、对动词be和have的现在时和过去时会基本的应用; 2、能识别和构造现在进行时; 3、能识别和构成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现在时; 4、能识别和构成常规的和少数非常规动词的一般过去时; 5、能识别过去进行时; 6、能识别简单的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 7、能识别和用going to,shall和will构造将来时; 8、会基本应用情态动词can,may和must,能识别情态动词could,might,would。 9、能用情态动词(包括do/does,did)构造疑问句和否定句。 10、能用情态动词和疑问词开头回答疑问句; 11、能用-ly,-ily构造副词,以及一些例外(如well,hard,fast); 12、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掌握a/an,the的基本应用,以及some,any,no,much,many,a lot of与可数及不可数名词的搭配。 13、能用-s,-es,-ves构造名词,一些例外:men,women,children,teeth等; 14、代词的基本应用: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 15、形容词的基本应用:规则比较级,不规则比较级:good,bad,much/many,little; 16、基本介词的应用:表示地点,时间,方向; 17、关系代词:识别和应用who/whom,which,that; 18、句型:This/that;these/those;There is/it is;there are/they are; 19、缩写:it's,I'm,isn't,didn't等; 20、描述日期、星期、季节、数量、昨天、今天、明天、时间。 应对一般的日常对话, 掌握800至1500个单词,了解和理解“激情联想”英语学习法并进行初步实践掌握英语初级语法。本次培训以新概念一册教材为基础,总结出教材中的知识重点、

Removed_气象要素和物理量定义

气象要素和物理量定义(搬自师姐处) lats4d -i your_input_file.nc -ftype sdf -o your_outpu_file -format grads_grib 1. 海平面气压P sea单位:百帕(hPa) 2. 等压面高度H 单位:位势米 3. 温度T 单位:摄氏度(?C);绝对温度(?K) 4. 东西风U单位:米/秒(m/s), 通常正值为西风,负值为东风。 5. 南北风V单位:米/秒(m/s),通常正值为南风,负值为北风。 6.垂直速度ω 单位:百帕/秒(hPa·s-1),天气尺度的量级一般为10-3。 ●物理意义ω=dP/dT为P坐标里的垂直速度,负值表示上升运动,正 值表示下沉运动 ●应用 一定强度的上升运动是形成降水的条件之一,通常是诊断预报大 雪、暴雨、强对流等天气的物理量之一。 7.散度D 常用的是水平风散度,D=?u/?x+?v/?y,单位:/秒(s-1)。 ●物理意义由于水平风的不均匀造成空气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相对膨胀率。 ●应用 在诊断降水预报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是构成 上升运动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此外水汽的汇合主要也是靠低空流场的辐 合。 8.涡度ζ常用的是p坐标中的水平风的涡度,也就是涡度的垂直分量 ζ=?v/?x-?u/?y。 ●物理意义单位面积内空气旋转速率的平均情况。ζ>0表示气旋式旋 转,ζ<0表示反气旋式旋转。单位:/秒(s-1),天气尺度的量级为

10-5。 ●应用 通常用来表征天气系统涡旋度之强度。 9.比湿q ●定义单位质量湿空气实际含有的水汽质量。单位:g/kg(克/千克)。 10.相对湿度RH ●定义实际空气的湿度与在同一温度下达到饱和状况时的湿度之比值。单位:% 11.水汽通量用来表示水汽水平输送的强度。 ●物理意义每秒钟对于垂直于风向的、一厘米宽、一百帕高的截面所 流过的水汽克数,它是一个向量,方向与风速相同。单位:克/厘米·百 帕·秒(g/cm·hPa·s)。 ●应用 通常用来判断水汽来源,水气的输送方向和强度以及与环流系 统的关系等。 12.水汽通量散度? ●定义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辐合或辐散的水气量。单位:克/厘米 2·百帕·秒(g/cm2·hPa·s)。天气尺度量级为10-7-10-6。 ●应用 通常用来定量地判断水汽在某些地区的汇聚与辐合,是诊断降 水的条件之一。 13.假相当位温θse ●定义 空气微团绝热上升,将所含的水汽全部凝结放出,再干绝热下 降到1000百帕时的温度。单位:绝对温度(°K)。 ●应用 θse随高度的分布能反映气层对流性稳定的情况。当?θse /?z>0 时,气层上干下湿,呈对流性不稳定;当?θse /?z<0时,气层为上湿下干,呈对流性稳定。 14.涡度平流即涡度的水平输送, =-(uζ?/?x+vζ?/?y)。 ●物理意义表示相对涡度在水平方向上不均匀时,由于空气的水平运 动所引起的涡度局地变化。涡度平流的符号决定于涡度与风的水平分 布,其强度与涡度梯度和垂直于等涡度线的风速成正比。

《模具制造工艺》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课程。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等专门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所必须的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处理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掌握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的编制及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解决一般性技术难题。掌握模具制造的新技术、新工艺,了解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本课程主要讲授模具加工的基础理论和加工方法,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和特种加工工艺,以及模具装配工艺。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艺知识,提高学生模具设计的综合水平,培养学生具有从事模具制造工艺技术工作的能力和组织模具生产管理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模具制造的各种方法、原理和特点; 2.掌握模具制造的基础知识,熟悉模具的加工工艺及模具的装配工艺; 3.掌握模具制造的新工艺、新技术,了解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4.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分析和处理模具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 5.具有一定生产技术管理知识和工程意识; 6.具有编制中等复杂模具零件制造工艺规程和分析、解决一般技术难题的能力。

项目一了解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概况……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模具及制造技术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了解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流程、制造工艺任务、制造的基本内容。 重点和难点:模具制造技术流程、制造工艺任务 第一节项目导入 第二节项目分析 第三节必备知识 一、模具制造的特点 二、模具制造的流程 三、模具零件的分类 四、模具制造装备 五、我国模具制造的现状 第四节项目实施 一、参观汽车冲压模具工厂或汽车塑料模具工厂 二、查找相关资料 三、写出一份2000字的调研报告 项目二卡位套切削加工工艺参数确定况……1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切削三要素和刀具几何参数定义。 重点和难点:选择刀具几何参数、选择切削用量 第一节项目导入 第二节项目分析 第三节必备知识 一、切削加工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二、切削用量 三、切削刀具 四、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 五、切削用量的选择 第四节项目实施 一、确定加工工步 二、作出工步简图 三、计算各工步的切削用量 项目三型腔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编编制……10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概念、内容和要求;掌握选择基准的基本规律,培养拟定加工工艺路线、选择加工工艺参数和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

教学大纲(新概念英语2A上)

教学大纲(新概念英语2A上) Unit 1. Linda comes to Lpndon. Lesson 1 1.重点词汇: next to ,Arrivals ,exit ,wait for ,Baggage Hall ,suitcase ,come round ,stand ,phone ,come out ,sit. 2.重点句型:(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 —Where are you ? —I’m in the coffee bar next to the Arrivals exit. I’m waiting for you ,and I’m having a cup of coffee. —What are you doing? —I’m waiting for my suitcase. 3.背诵内容: Where are you? I’m in the coffee bar next to the Arrivals exit. I’m waiting for you ,and I’m having a cup of coffee. Where are you,and what are you doing? I’m in the Baggage Hall. I’m waiting for my suiutcase.It’s coming round now! Is Paul with you? Yes, of course he is. He’s standing here beside me. I’m giving him my phone now. I’ve got my suitcase and I’m coming out now! Lesson 2 1.重点词汇: Sandwich, armchair, stand up, read, TV, listen to. 2. 重点搭配: Drinking coffee, picking strawberries, cooking lunch, making cakes, sitting in his armchair, reading a book, talking to his mother, waiting for a bus 3.语音: /I bring ring sing thing Drink rink sink think 4.巩固练习: Patterns, March A and B, Sentence structure, Guided summary, Listening, Multiple choice.(学生自主完成每道练习后,教师讲解) Unit 2. Good luck on Sunday! Lesson3. 1.重点词汇: Luck, reporter, centre, visit, trade fair, noisy, hundreds of, exhibitor, thousands of, visitor, village, laugh, competitor, listener, look forward to, spirit, film, say, town,city 2.重点句型: We are visiting this year’s Marathon Expo. People are talking and laughing like old friends. +This is your first Marathon, isn’t i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