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KBA04500028[V1] 电镀银质量要求

DKBA04500028[V1] 电镀银质量要求

DKBA04500028[V1] 电镀银质量要求
DKBA04500028[V1] 电镀银质量要求

HUAWEI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说明书

DKBA0.450.0028 REV.1.0

电镀银质量要求REQUIREMENTS FOR SILVER PLATING

2005年07月10日发布 2005年07月10日实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

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结构造型设计部

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无

相关国际规范或文件一致性:无

替代或作废的其它规范或文件:无

相关规范或文件的相互关系:无

本规范版本升级更改主要内容:

第一版,无升级更改信息

本规范主要起草专家:结构造型设计部:郑玲15593

本规范主要评审专家:结构造型设计部:侯树栋10084,张和庆16219,李浩25479,潘耕禾9830 单板工艺设计部: 李松林35182,

工艺技术管理部:习炳涛19898

工艺基础研究部:陈普养2611

物料品质部:刘向阳18988

TQC:张强4684,王敬维16318

本规范历次修订情况:

修订记录

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工艺或外购件鉴定要求 (5)

1.1总则 (5)

1.2工艺设计要求 (5)

1.3鉴定程序 (5)

1.4试验及试样要求 (5)

1.4.1试样要求 (5)

1.4.2试验项目及试样数量 (6)

1.5试验方法及质量指标 (6)

1.5.1镀层中银的含量 (6)

1.5.2外观 (6)

1.5.3镀层厚度 (7)

1.5.4结合强度 (7)

1.5.5抗变色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6可焊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鉴定状态的保持 (7)

2电镀批生产中产品质量控制要求 (7)

2.1镀前表面质量要求 (7)

2.2镀层质量要求 (7)

2.2.1镀层外观 (8)

2.2.2镀层厚度 (8)

2.2.3结合强度 (8)

2.2.4抗变色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电镀零件的包装要求 (8)

3参考文献 (9)

表目录List of Tables

表1 鉴定试验项目及试样数量 (6)

图目录List of Figures

错误!未找到目录项。

电镀银质量要求

REQUIREMENTS FOR SILVER PLATING

范围Scope:

本规范规定了不同基材上功能性电镀银层的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结构件的电镀银的设计、工艺或产品鉴定和批生产质量检验。

本规范不适用于元器件或连接器。

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电镀银是一种功能性镀层、需要满足一些特殊的功能要求。本文规定了银电镀层常规性能指标以及抗变色性、可焊性等要求。本文可作为电镀厂生产质量控制依据,也是供应商产品质量认证的依据。

关键词Key words:

电镀,银,质量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术语和定义Term&Definition:

1 工艺或外购件鉴定要求

1.1总则

生产者的工艺设备、工艺流程、质量保证措施应在其主要的工艺文件中加以说明。生产者的工艺质量必须满足本章节的要求。

有镀银层要求的外购件的认证及首样鉴定应按照本章节的要求进行。

1.2工艺设计要求

按本标准要求进行的电镀银工艺,对任何基体材料都必须先镀镍(或镍合金)底层再镀银,且镍层必须是低应力镀层。生产者应保持并遵守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批准的工艺和检验文件。

当底层镍彩化学镀镍-磷合金时,镀层中的含磷量必须控制在6~9%之间。

1.3鉴定程序

被鉴定的工厂必须完成以下全部试验工作,这些试验必须在零件批生产所用的条件下完成:

试样加工(注1)

表面处理(注2)

试样检查及测试

提供试验报告(注3)及试验后的试样、以及一组新的试样给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便复验。

(试样数量参见表1)

1:鉴定用试样可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完成并提供给被鉴定工厂。

2:所有试样必须同时进行处理。

3:试验报告的发出者必须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认可的试验室或机构。

1.4试验及试样要求

1.4.1 试样要求

1.4.1.1 挂镀工艺

材料: 6063铝合金(或根据生产要求选择压铸铝合金或纯铜)

尺寸:大于 25×100(mm),厚度不限

表面粗糙度: Ra ≤1.0 μm

表面处理:镀铜+镀镍+镀银(或者是:化学镀镍+镀银)

1.4.1.2

非挂镀工艺

材料: 纯铜 (或根据生产要求选择 6063 或6061 铝合金) 尺寸: 依工艺设备特点选择适当形状和大小的试样 表面粗糙度: Ra ≤ 1 μm

表面处理: 镀镍+镀银 (铝材为:镀铜+镀镍+镀银)。

1.4.1.3

外购件试样要求

每一种型号的外购件均按表1 的要求直接抽取规定数量的采购状态成品作为试验样品。必要时,可以将外购件上的镀银部分单独取下作为试验样品。本文所提到的试样表面均是指镀银层表面。

1.4.2 试验项目及试样数量

表1 给出了镀银工艺或外购件鉴定所需的试验项目和试样数量要求。应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而选择相应的鉴定试验项目。

表1 鉴定试验项目及试样数量

试验项目 试样数量(件) 适用的镀银工艺 适用的外购件 银含量 1

所有

所有 外观 所有试样

镀层厚度 3 结合强度

3 底层镍中的含磷量 1 底层为化学镍

底层为化学镍

1.5 试验方法及质量指标 1.5.1 镀层中银的含量

按本规范要求进行的电镀银层中,银的含量不能低于99.9%。

银含量的检测方法可采用俄歇能谱仪在一个试样上进行表层成份分析;或者对电镀液进行

金属杂质分析来加以控制。

1.5.2 外观

所有试样均应进行目视外观检查;必要时,可借助 4-8 倍放大镜检查。

镀层为银白色,呈无光泽或半光亮、不允许高光亮镀层;镀层结晶细致、平滑、均匀。允许在隐蔽部位有轻微的夹具印(但必须有镀层)。

不允许有斑点、黑点、烧焦、粗糙、针孔、麻点、裂纹、分层、起泡、起皮、脱落、焦黄色、灰色、晶状镀层、局部无镀层等缺陷。

用X射线荧光光谱测厚仪在三个试样上进行厚度检测。检测方法参考 GB/T 16921 。在每一试样上的镀层局部厚度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对铜基材:暗镍或半光镍为 5~8μm ,银为 5~12μm

2)对非铜基材:铜为 10~15μm,暗镍或半光镍为 5~8μm,银为 5~12μm 。(当底镀层采用化学镍时:镍层为 2~5μm,银为 5~12μm 。)

1.5.4 结合强度

在三件试样上进行结合强度试验。

将零件放入恒温箱中,使其在250~270℃下保持 1h,然后自然冷却。借助 4 倍放大镜检查,镀层不应起泡或脱落。

若外购件上含有不耐高温部分时,其上的镀银部分必须单独取下进行本试验。

1.5.5 底层镍中的含磷量

只适用于底镀层采用化学镀镍的工艺。

在一件试样上进行磷含量检测,磷的含量必须在6-9%之间。

检测方法可采用俄歇能谱仪在一个试样上进行镀层成份分析;或者用化学分析法

1.6鉴定状态的保持

经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鉴定的工艺,在未得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设计部门和质检部门的同意之前,不能改变任何可影响性能质量的工艺参数,否则将重新进行鉴定.。

2 电镀批生产中产品质量控制要求

2.1镀前表面质量要求

1)应无明显油污、金属屑、漆层以及锈蚀和氧化皮等;

2)零件表面应无毛刺、裂纹、压坑等因操作不良而导致的人为损伤;表面划伤不能超出DKBA0.400.0021 要求;

3)焊接件应无焊料剩余物和溶渣等;

4)铸件不得有未除尽的砂粒和涂料烧结物;

5)铸件、焊接件、冲压件及原材料,如果带有其相应的技术标准允许范围内的缺陷,可以接受镀覆。

2.2镀层质量要求

所有零件都应进行目视外观检查。必要时,可借助 4 倍放大镜检查。

镀层为银白色,呈无光泽或半光亮、不允许高光亮镀层;镀层结晶细致、平滑、均匀、连续。允许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匀的颜色和光泽;允许有轻微的水印。允许在安装孔周围有轻微夹具印。由于高温烘烤检验或除应力而产生的轻微变色不作为拒收的理由。

不允许有斑点、黑点、烧焦、粗糙、针孔、麻点、裂纹、分层、起泡、起皮、脱落、焦黄色、灰色、白色、晶状镀层、局部无镀层(在肓孔、通孔深处及技术文件规定处除外)等缺陷。

2.2.2 镀层厚度

厚度检查在零件上进行;每生产批零件及有新调整溶液时至少检测五件。

用X射线荧光光谱测厚仪在零件上进行厚度检测。检测方法参考GB/T 16921 。

凡能被直径为 20 mm 的球接触到的区域,镀层厚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对铜基材:暗镍或半光镍为 5~8μm ,银为 5~12μm

2)对非铜基材:铜为 10~15μm,暗镍或半光镍为 5~8μm,银为 5~12μm 。(当底镀层采用化学镍时:镍层为 2~5μm,银为 5~12μm 。)

凡直径为 20 mm 的球不能接触到的区域,其厚度不作要求。孔内壁、以及深度大于直径或开口宽度的部分不规定厚度。

对带螺纹的零件,应优先保证螺纹尺寸。

对于无源器件,其银镀层的厚度按照零件图纸的要求执行。

2.2.3 结合强度

每生产批及有新调整溶液时至少检查一件样件;但对于需要高温钎焊的零件必须进行全检,不合格的零件必须返镀处理。

将零件逐件放在恒温箱中加热(禁止重叠放置),保证每一件零件在260±10℃下保持30min 至1H,然后自然冷却。目视检查,镀层不应起泡或脱落。

2.3电镀零件的包装要求

镀银的零件在电镀完成后严禁裸手触摸、并应及时进行包装储存。

包装方式要求采用逐件隔离、密封(或真空)包装,以避免银层见光或含硫气体进入;包装用的材料必须保证不含硫。

包装后的零件应保证在一年内不发生变色等性能降低的现象。

3 参考文献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作者:————————————————————————————————日期:

制定日期 1. 目的 为保证公司的产品表面、外观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2. 适用范围: 电镀产品的检验。 3. 定义: 3.1产品表面的分类,依产品安装后所观察到的面分类.(附件一) 3.1.1A面:产品安装后,从正前上方可观察到的表面。 3.1.2B面:产品安装后,观察者需左(右)水平转动90°产品才可看到表面,即产 品两侧面。 3.1.3C面:其余面均为C面。 3.2表面电镀不良:产品在电镀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表面缺陷。 3.2.1 起泡:镀层与基层之间因附着力不强,造成在表面隆起的现象。 3.2.2 脱皮:镀层与基层结合力不够,镀层从基层起皮脱落。 3.2.3 烧焦:局部镀层与其它表面镀层产生色差,表面粗糙。 3.2.4 露黄:镀层未能完全覆盖基层,而露出黄色的镍层(零配件可盖住的部分除外)。 3.2.5 麻点:镀层表面细微的小点。 3.2.6 杂质:镀层表面因附者其它金属颗粒(凸状物),而造成表面粗糙。 3.2.7露基材:产品表面未被镀层完全覆盖。 3.3非电镀表面不良:产品不是因电镀原因而造成的表面不良。 3.3.1 碰伤:镀层表面因碰撞而产生的凹状痕迹。 3.3.2 划伤:镀层表面被尖锐物体划出线状痕迹。 批准者审查单位制定单位 郑姣 修订日期修改人批准修改内容

制定日期 3.3.3 擦花:镀层表面被硬物擦的轻微线状痕迹。 3.3.4 白膜:电镀后,留在镀层表面的电镀液。 3.3.5 砂纹:抛光不良造成的表面单条或多条细线状痕迹。 3.3.6 砂眼:铸造、压铸件在抛光后,表面留下有较大凹坑。 3.3.7 气孔:铸造、压铸件在抛光后,表面留下较深的凹坑。 4. 权责 品管部。 5. 内容 5.1 外观检验: 5.1.1 检验条件及方法: 5.1.1.1 在40W日光灯下,产品距光源900mm左右的条件上目测。 5.1.1.2 检验员与电镀品之间间距300mm左右(检验员的矫正视力1.0以上,并 无色盲)。 5.1.1.3 依据产品重要面、次要面、隐蔽面(A、B、C面)检验。(附表一) 5.1.2本体类产品电镀检验标准。(附件一) 5.1.3 小龙头类产品电镀检验标准。(附件二) 5.1.4 把手类产品电镀检验标准。(附件三) 5.1.5 出水管类产品电镀检验标准(附件四) 5.1.6 面板类产品电镀检验标准。(附件五) 5.1.7 零配件类产品电镀检验标准。(附件六) 批准者审查单位制定单位 郑姣 修订日期修改人批准修改内容

电镀件检验规范

电镀件检验规范. 电镀件检验规范范围1 冲压件加工之电镀品和电镀-封漆品的最终检验和出货检验。本规范适用于

2 引用标准 GB/T 2828.1-2003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6461-2002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 评级 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 1733-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3 定义 3.1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 可能导致危及生命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3.2 严重缺陷(majoy defect) 不构成致命缺陷,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缺陷(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3.3 轻微缺陷(minor defect) 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缺陷(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3.4 致命不合格品(critical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致命缺陷,可能包含严重缺陷和(或)轻微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3.5 严重不合格品(major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严重缺陷,可能包含轻微缺陷但不包含致命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3.6 轻微不合格品(minor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轻微缺陷,但不包含致命缺陷和严重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注:本规范将不符合有电沉积覆盖层和相关精饰单位产品规定要求的所有缺陷视为严重缺陷。 3.7 检验批(inspection lot) 由同一生产单位在同一时间或大约同一时间内,按同一规范在基本一致的条件下生产的,并按同一质量要求提交作接收或拒收检验的同一类型的一组镀覆产品。 3.8 样本量(sample size) 取自一个批并且提供有关该批的信息的一个或一组产品称为样本。样本量即样本中产品的数量。 表面分区 4 范围区域特性重要程度 即产品安装后最容易看指产品的正面,极重要主要外露面 A面到的部位。指产品的侧面、向下外露面、边位、角重要次要外露面 B面位、接合位、内弯曲位。一般重要 C面不易看到的面指产品安装后的隐藏位、遮盖位。 缺陷分类5

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

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电镀件检验规范 1. 目的: 明确了电镀部件的电镀验收准则,对来料及成品外观检验提供作业方法指导。 2. 引用标准: GB/T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6461-2002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3.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金属电镀零部件的检验,质检、生产时外观检验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4. 工作职责: 来料检验(IQC)负责按照本规范对相关来料外观进行检验,成品检验(FQC)参照本规范进行外观检验,品质部主管负责监督执行。 5. 外观缺陷检查条件 距离:目视距离一般30~40cm左右;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 照明:40W日光灯下; 视力要求:视力以上,弱视和色肓者不宜进行外观检验。 6 .产品缺陷定义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 可能导致危及生命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严重缺陷(majoy defect) 不构成致命缺陷,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缺陷(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轻微缺陷(minor defect) 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缺陷(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7.其它规定 针对有弹性要求的镀层工件若电镀不良第一次可以进行重镀,第二次报废(清洗除外),以防止工件弹性失效以及折弯处断裂。 8. 表面分区

电镀检验标准

电镀检验标准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1目的:明确公司产品的表面电镀质量标准,以使进料检验判定有章可循 2范围:公司所有电镀工件 3权责: 3.1品管:负责委外电镀的各项项目检验与判定; 4定义: 4.1A面:工件装配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正面) 4.2B面:工件组装后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看到的(侧面); 4.3C面:一般看不到,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才能看到的面(里面) 5作业内容: 5.1外观检验条件: 5.1.1光灯,在220V 50HZ 40W的日光灯下或是自然光下,视力达以上。 5.1.2双手带作业手套握持喷涂件,先东西方向水平放置目测产品,再上下 旋转一定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产品在一个方向目测完后,将喷涂 件以铅垂方向为轴,旋转90度,水平放置目测,再上下旋转一定的角度目 测,逐步检查产品的每一面。 5.1.3目测距离:45±5cm 5.2检验方式 按光源标准要求区分产品的等级面,所有等级面涂膜应无基材露底、剥离等缺陷,所有表面应无划痕、颗粒、起泡、桔皮、针孔,积粉、喷流、色差、漏底、杂质、喷薄等不良等现象。在眼睛距离等级面的标准处,以3m/min速度扫描检查。 5.3外观允收标准:

5.4破坏性检验: 5.4.1硬度:用削尖的2H铅笔,与涂膜面呈45度角,施予1KG的力向前 沿直尺向前推划15-30mm,用橡皮把滑痕擦净后检查涂膜表面。判定标准 为:没有丝毫底材显露时为合格。 5.4.2附着力:在10 c㎡内,利用尖刀刻成1mm×1mm的小方格,使用3M 胶纸粘贴,呈45°角撕扯,无镀层脱落。(一般2级以上为合格)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 常驻的检验项目为: 1.膜厚; 2.装配检查 3.镀层附着力; 4.硬度测试; 5.耐磨测试 6.耐酒精测试; 7.高温高湿测试 8.冷热冲击测试; 9.盐雾测试; 10.排汗测试; 11外观; 12包装; 一.膜厚: 1.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 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膜厚一般为0.02mm,最大不超过0.03mm.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5pcs 二.装配检查: 1.确认是否符合图面标出的重要尺寸;装配後有否影响外观及功能,手感;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 二.镀层附着力: 1.将3M胶纸粘贴在刀切100格(每小格为1MM*1MM)的电镀层表面,用橡皮擦 在其上面来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贴後,以45度方向迅速撕开,镀层需无脱落现象。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 a)?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d)?不可有起泡之现象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 n>2pcs ; 四.硬度测试: 1.用中华铅笔以45度角并且以1mm/s的速度向前推进,擦试後镀层不能有划痕; 其中: UV镀测试:3H铅笔,500g力 真空镀:2H铅笔,500g力

水镀测试:1H铅笔,200g力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 五.耐磨测试: 1.头施500g力,用於被测产品来回试擦50次,往返为一次,不能变色,脱镀及露底材;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数量:n>2pcs ; 六.耐酒精测试: 1.用500g砝码外包8层棉布,再将白棉布沾湿浓度为95%的乙醇,以不下滴为 宜,将砝码与镀层面垂直,在同一位置往退,移动距离1英寸为一次,共100次,镀层不能有反应;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测试数量:n>5pcs ; 七.高温高湿测试: 1.ABS底材温度设定为60度,PC底材温度设定为90度,湿度90%-95%,测试 时间6小时,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测试数量:n>5pcs ; 八.冷热冲击测试:

电镀件检验规范

电镀检验标准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冲压件加工之电镀品和电镀-封漆品的最终检验和出货检验。 2 引用标准 GB/T 2828.1-2003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6461-2002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 1733-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3 定义 3.1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 可能导致危及生命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3.2 严重缺陷(majoy defect) 不构成致命缺陷,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缺陷(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3.3 轻微缺陷(minor defect) 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缺陷(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3.4 致命不合格品(critical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致命缺陷,可能包含严重缺陷和(或)轻微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3.5 严重不合格品(major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严重缺陷,可能包含轻微缺陷但不包含致命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3.6 轻微不合格品(minor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轻微缺陷,但不包含致命缺陷和严重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注:本规范将不符合有电沉积覆盖层和相关精饰单位产品规定要求的所有缺陷视为严重缺陷。 3.7 检验批(inspection lot) 由同一生产单位在同一时间或大约同一时间内,按同一规范在基本一致的条件下生产的,并按同一质量要求提交作接收或拒收检验的同一类型的一组镀覆产品。 3.8 样本量(sample size) 取自一个批并且提供有关该批的信息的一个或一组产品称为样本。样本量即样本中产品的数量。

仿金电镀工艺

仿金电镀工艺 五金生产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非常迅速,除了特定的高档次产品采用纯金镀层外,更普遍的为镀24K仿金镀层,在装饰性电镀工艺中,仿金电镀是应用面最广的电镀工艺。灯饰、锁具、吊扇、箱包、打火机、眼镜架、领带夹等各种制品虽然有着各式各样的外表,但绝大部份仍然是金色镀层,获得金色外观的方法很多,有镀真金、镀铜锌、铜锡或铜锡仿金,着金色电泳漆,代金胶工艺等。其中仿金电镀是普遍使用的工艺。 一,仿金镀液配方 1.铜锌、铜锡或铜锌锡仿金电镀溶液中最常用,也最稳定的是氰化镀液。国内工厂一般都使用自己配制的合金电镀溶液多年现场经验分享给大家配方如下: 亚铜 28-30克 氰化钠 60-65克 氰化锌 7-8克 酒石酸钾钠 6-8克 氢氧化钾 10-12克 锡酸钠 1.5-2.5克 硫酸钴微量 2.国外电镀原材料商提供的青铜盐来做仿金。其工艺配方和操作条件为: 青铜盐 80~100 g/L 氨水 1~2 ml/L 温度 35~50度 镀液组成: Cu 15~18 g/L Zn 6~8 g/L 游离NaCN 8~10 g/L 二,仿金电镀不仅只是配方中络物和铜、锌、锡三元含量和温度的优选,而更重要是电流和时间的选择,电流分三档不同安培数,三档电流受时间控制,拉开高、中、低阴极电流,先高后低、挂具不停地轻轻的晃动,在电流作用下,镀层由青白→微黄→近24K仿金色 三,各成份作用与控制技巧 1. 氰化钠 其含量的增加,一方面有利于Zn(CN)j一的形成,减少锌在镀液析出的量,;另一方面增强了铜氰离子与氰的络合程度,降低铜的析出量。从长期控制的经验来看:适量的氰化钠可以使偏红的色彩转黄,也可能转变过头而偏白。这个依氰化钠量变化而产生颜色的变化过程大家一定要记牢! 在新配可调整溶液时,各种离子之间的络合转变并不是马上能完成,为使其中的各种络合离子达到稳态的化学平衡,当加入氰化钠或氢氧化钠后要均匀搅拌络合一段时间,才能对调色效果明显 2. 氢氧化钠 1)是锌的第二络合剂,也是锡的唯一络合剂,锌和锡在合金镀层中所占的比值直接影响色彩。含量增大,使锌析出占的比值也增大。如果镀层偏红,补加氢氧化钠有可能使色彩转变成黄色,但其前提条件是溶液中有足够的锌含量和不太高的氰化钠量。反之,氢氧化钠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质量检验规范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 常用的检验项目为: 1.膜厚; 2.装配检查; 3.镀层附着力; 4.硬度测试; 5. 耐磨测试; 6.耐酒精测试; 7.高温高湿测试; 8.冷热冲击测试; 9.盐雾测试;10.排汗测试;11外观;12包装; 一?膜厚: 1 .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膜厚一般为0.02mm最大不超过0.03mm.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5pcs 二.装配检查: 1.确认是否符合图面标出的重要尺寸;装配后有否影

响外观及功能,手感;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0「 二.镀层附着力: 1.将3M胶纸粘贴在刀切100格(每小格为1MM T 1MM 的电镀层表面,用橡皮擦在其上面来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贴后,以45度方向迅速撕开,镀层需无脱落现象。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 a)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d)不可有起泡之现象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 四?硬度测试: 1.用中华铅笔以45度角并且以1mm/s的速度向前推进,擦试后镀层不能有划痕;. 其中: UV镀测试:3H铅笔,500g力 真空镀:2H铅笔,500g力… 水镀测试:1H铅笔,200g力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

五.耐磨测试: 1.头施500g力,用于被测产品来回试擦50次,往返为一次,不能变色,脱镀及露底材;e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数量:n>2pcs ; 六?耐酒精测试: 1.用500g砝码外包8层棉布,再将白棉布沾湿浓度为95%勺乙醇,以不下滴为宜,将砝码与镀层面垂直,在同一位置往退,移动距离1英寸为一次,共100次, 镀层不能有反应;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测试数量:n>5pcs ; 七.高温高湿测试: 1.ABS底材温度设定为60度,PC底材温度设定为90度,湿度90沧95%测试时间6小时,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6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测试数量:n>5pcs ; 八.冷热冲击测试: 1.零下1度30分钟常温2分钟,70度30分钟为一个回合,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

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 1. 目的: 明确了电镀部件的电镀验收准则,对来料及成品外观检验提供作业方法指导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金属电镀部件的检验,生产外观检验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3. 工作职责: 检验员负责按照本规范对相关来料外观进行检验,装箱员参照本规范进行产品件外观100%检验,品质部主管负责监督执行。 4. 外观缺陷检查条件 距离:目视距离一般30~40cm左右;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 照明:40W日光灯下; 视力要求:视力以上,弱视和色肓者不宜进行外观检验。 5 .产品缺陷定义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 可能导致危及生命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严重缺陷(majoy defect) 不构成致命缺陷,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缺陷(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轻微缺陷(minor defect) 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缺陷(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印 能有明显的水渍、水印 A 面水渍水印面积≤,40cm 处观察不明显 √ B 面水渍水印面积≤,40cm 处观察不明显 √ C 面水渍水印面积≤10mm 2 ,40cm 处观察不明显 √ 发黑 发白 产品表面不能有明显的异色斑迹 电镀件表面有明显的白印或黑印,面积≥ √ 白印或黑印面积<,40cm 处观察不明显 √ 漏镀 产品表面不允许有镀层未镀上的情况 电镀件A 面或B 面有漏底材现象,不可接受 √ 电镀件A 面或B 面有相关镀层未镀上,不可接受 √ 电极点周围有未镀上痕迹,组装后不能完全遮盖,其外露面积不超过,且40cm 处观察不明显 √ 电镀件凹位或阴角位明显发黄,组装后又不能够遮盖的,不可接受 √ 电镀件内部出现发黄面积超过其所在面的1/3或,在组装后基本可遮盖,可接受 √ 电镀件内部未镀上的地方生锈,不能接受 √ 尺寸 各控制尺寸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控制尺寸稍超出公差,但不影响装配 √ 控制尺寸超出公差,现场无法装配 √ 膜厚 镀层厚度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镀层厚度严重低于客户给定的下限值 √ 镀层厚度稍低于下限值,且盐雾测试合格 √ 耐腐蚀 镀层的防腐能力达到规定要求 盐雾测试不通过,不可接受 √ 起泡---电镀件表面出现小泡点或凸起现象: 脏污---产品表面有手印、油污或其它脏污:` ----产品表面有明显的纹路或划痕: 斑点---产品表面与明显的凹凸点、麻点、亮点、氧化点: 电镀层表面凸起,有一个小泡点,NG 镀层表面脏污呈云状块,面积过大,NG 正面纹路明显,NG 侧面有纹路但无刮花现象,OK

《电镀件检验标准》word版

电镀件检验标准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电镀产品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原则 和包装与贮存。 二、引用标准:镀膜划格试验、镀层铅笔硬度测定法、镀膜耐冲击测定法、耐中性盐雾性能测定。 三、产品分类:按硬度可分为装饰性和耐磨性;按颜色可分为镀铬、镀锌、镀镍、镀铜等。 四、一般表面不良现像 1.麻点:在电镀和腐蚀中,在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 2.白印:因材质本身光洁度不一致或氧化以及电镀处理不当而在电镀后表面呈点状或块状的白 色痕迹。 3.起泡:因电镀处理不当而造成镀层表面呈气泡状斑点。 4.脱皮:电镀层成片状脱离电镀件本体的现象。 5.水渍印:电镀后清洗水质不佳或烘干操作不当,在镀层表面留下的印痕。 6.黄印:电镀过程中电镀液未完全洗尽而残留在表面形成的黄色痕迹。 7.磨花(黑):产品因摩擦或碰撞而导致表面形成的花斑或变色。 8.电镀毛刺:高电流沉积和镀层过厚而形成的尖锐突出细角。 9.黑点(印):电镀时异物沉积在镀层表面或空气中杂质沾附在产品表面而形成的黑色不良。 10.色泽不均:因电镀液成分变化或时间控制不当而导致的色泽差异。 11.露底:部分位置没有电镀层覆盖面暴露出底层的材料。 12.纹印:表面经过人手触摸而产生的印痕。 13.刮花(划伤):被利器刮过而形成的线状痕迹。 14.变色:由于氧化而引起的金属或镀层表面色泽的变化(如:发暗、失色等)。 15.表面粗糙:电镀结晶颗粒粗大而导致表面明显粗糙感。 16.变形:因电镀过程中受到异常因素影响而造成之不规则形状。 17.撞伤(花):因电镀过程中运输过程中产品互相碰撞而引起产品表面之伤痕或花点。 五、产品四面定义法 1.A面指的是产品外观最直观的正面部份,产品在使用状态时,目光直视得到的地方。 2. B 面指的是产品的侧面,在通常使用状态下直视不到的地方,但目光易看到的地方。 3.C面指的是产品的背面和底面,在通常使用状态下,目光难看到的地方。 4.D面指的是产品的里面,直接看不到的地方。

仿金电镀与电泳漆的结合

仿金电镀与电泳漆的结合 在装饰电镀工艺中,仿金电镀是应用面最广的电镀工艺。灯饰、锁具、吊扇、箱包、打火机、眼镜架、领带夹等各种制品虽然有着各式各样的外表,但绝大部份仍然是金色镀层,由于仿金镀层在空气中极易变色,因此,镀后处理极为重要。 传统的处理方法一般是进行钝化处理及呖架封油,呖架封油虽然能对镀层起到一定的防腐蚀作用,但其硬度很差,较容易刮花,并且呖架封油工艺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性,也属于易燃的危险品,在操作的时候需要特别的小心。随着国外电镀加工订单及自己产品如灯饰、锁具、眼镜、打火机、洁具、汽车、摩托车配件、装饰五金、电器组件等的出口,对电镀工艺提出越来越高的技术要求,因此更具防腐蚀性能及更高硬度的电泳漆工艺就在仿金电镀上面得到了更加大的应用。下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仿金电镀后进行电泳漆保护的流程及应用对比。 一.仿金电镀的电泳流程 仿金电镀工件→上挂→除油→水洗→钝化处理→纯水洗→纯水洗→纯水洗→电泳→纯水洗→纯水洗→纯水洗→烘干 二.仿金电镀呖架封油和电泳漆的应用对比 (1)仿金电镀电泳涂装节省能源,少了烘干工艺。 (2)仿金电镀电泳涂装采用超滤设备,涂料利用率可以达到98%以上,而喷漆工艺就算采用最先进的静电喷涂,涂料利用率最多达到60%~70%。 (3)仿金电镀电泳涂装槽液控制在28℃±2,常温,受环境的温度、湿度、干燥度,无影响;而喷漆工艺受温度、湿度、干燥度影响较大,生产合格率无法电泳涂装相比。(4)仿金电镀电泳涂装以水为载体,涂料黏度较低,利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减少人工,提高生产效率。以水为载体,避免发生火灾的可能性,电泳涂料是低助溶剂涂料,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环境影响较小。 (5)仿金电镀电泳涂装的成膜,外观平滑细腻,各种物化指标较高。

仿金电镀溶液的分析

仿金电镀溶液的分析 一、氰化锌的测定 1、仪器:1ml移液管1只,250锥形瓶3只,10ml量筒3个,酸式滴定管1支(附台、夹)。 2、原理:在此氰化镀液中,铜、锌及杂质,均与氰根生成络合物,但锌氰络合物比较不稳定,加入甲醛后即分解,释放出锌离子,用EDTA滴定。 【Zn(CN) 4】2-+4HCHO+4H 2 O=Zn2++4(OH)-+4H 2 C(OH)CN 3、试剂:①缓冲溶液(pH=10); ②1:1甲醛:1体积36%甲醛,与1体积水混匀; ③铬黑T(或铬黑6B);④标准0.05M EDTA溶液。 4、分析方法:吸取镀液1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50ml,缓冲溶液10ml,铬黑T(或铬黑6B)少许,加1:1甲醛3~5ml,用标准0.05M EDTA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蓝色为终点。平行测定三次。 5、计算: 含锌 Zn克/升=(M×V×0.0654×1000)/1 式中, M——标准EDTA溶液的克分子浓度; V——耗用标准EDTA溶液毫升数; 6、附注:滴定速度要稍快点。 二、氰化亚铜的测定:(EDTA滴定法) 1、仪器:10ml移液管2只,250锥形瓶3只,10ml量筒2个,100ml容量瓶1只,酸式滴定管1支(附台、夹),天平一台(公用)。 2、原理:加过硫酸铵分解氰化物,铜被氧化成二价,然后在氨性溶液中用EDTA 滴定,以PAN指示,滴定在pH=2.5~10的范围内均可进行。 3、试剂:①过硫酸铵:固体;②氨水:1:1;③PAN指示剂; ④标准0.05M EDTA溶液;⑤缓冲溶液:pH=10

4、分析方法:吸取镀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吸取此稀释液10毫升于250ml锥形瓶中,加过硫酸铵1克,充分摇匀,加pH=10的缓冲溶液10ml,此时溶液呈深蓝色,加水90ml,PAN指示剂数滴,用EDTA溶液滴定至由蓝色转绿色为终点。平行测定三次。 5、计算: 含氰化亚铜 CuCN克/升=(M×V×0.08955×1000)/n 式中, M——标准EDTA溶液的克分子浓度; V——耗用标准EDTA溶液的毫升数; n——所取镀液毫升数; 三、游离氰化钠的测定 1、仪器:2ml移液管1只,250锥形瓶3只,10ml量筒1个,棕色酸式滴定管1支(附台、夹)。 2、原理:硝酸银和游离氰化物生成稳定的银氰络合物,滴定时以碘化钾指示,当反应完全后,过量的硝酸银和碘化钾生成黄色碘化银沉淀。 AgNO 3+2NaCN=Na[Ag(CN) 2 ]+NaNO 3 AgNO 3 +KI=AgI↓+KNO 3 3、试剂:①10%碘化钾溶液;②标准0.1N硝酸银溶液。 4、分析方法:用移液管吸镀液2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40ml,碘化钾2ml,以标准硝酸银溶液滴定至开始出现浑浊为终点.平行测定三次。 5、计算 含游离氰化钠 NaCN克/升=(N×V×0.098×1000)/n 式中 N——标准硝酸银溶液的当量浓度; V——耗用标准硝酸银溶液毫升数; 四、氢氧化钠的测定: 1、仪器:2ml移液管1只,250锥形瓶3只,10ml量筒1个,酸式滴定管1支(附台、夹)。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 常驻的检验项目为: 1.膜厚; 2.装配检查 3.镀层附着力; 4.硬度测试; 5.耐磨测试 6.耐酒精测试; 7.高温高湿测试 8.冷热冲击测试; 9.盐雾测试; 10.排汗测试; 11外观; 12包装; 一.膜厚: 1.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 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膜厚一般为,最大不超过.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5pcs 二.装配检查: 1.确认是否符合图面标出的重要尺寸;装配後有否影响外观及功能,手感;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 二.镀层附着力: 1.将3M胶纸粘贴在刀切100格(每小格为1MM*1MM)的电镀层表 面,用橡皮擦在其上面来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贴後,以45度方向 迅速撕开,镀层需无脱落现象。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 倍显微镜观察; a)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d) 不可有起泡之现象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 n>2pcs ; 四.硬度测试: 1.用中华铅笔以45度角并且以1mm/s的速度向前推进,擦试後镀层不能有划痕; 其中: UV镀测试:3H铅笔,500g力 真空镀:2H铅笔,500g力 水镀测试:1H铅笔,200g力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 五.耐磨测试: 1.头施500g力,用於被测产品来回试擦50次,往返为一次,不能变色,脱镀及露底材;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数量:n>2pcs ; 六.耐酒精测试: 1.用500g砝码外包8层棉布,再将白棉布沾湿浓度为95%的乙醇, 以不下滴为宜,将砝码与镀层面垂直,在同一位置往退,移动距 离1英寸为一次,共100次,镀层不能有反应;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测试数量:n>5pcs ; 七.高温高湿测试: 底材温度设定为60度,PC底材温度设定为90度,湿度90%-95%,测试时间6小时,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测试数量:n>5pcs ; 八.冷热冲击测试: 1.零下1度30分钟,常温2分钟,70度30分钟为一个回合,看镀 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测试数量:n>5pcs; 其中: UV镀测试:5回合; 真空镀:2回合; 水镀测试:1回合; 九.盐雾测试: 1.温度35度,浓度5%的盐水,喷雾8小时,共3回;看镀层有无起反应;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测试数量:n>5pcs;

电镀件检验规范标准

电镀检验标准 1 围 本规适用于冲压件加工之电镀品和电镀-封漆品的最终检验和出货检验。 2 引用标准 GB/T 2828.1-2003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6461-2002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 1733-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3 定义 3.1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 可能导致危及生命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3.2 严重缺陷(majoy defect) 不构成致命缺陷,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缺陷(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3.3 轻微缺陷(minor defect) 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缺陷(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3.4 致命不合格品(critical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致命缺陷,可能包含严重缺陷和(或)轻微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3.5 严重不合格品(major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严重缺陷,可能包含轻微缺陷但不包含致命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3.6 轻微不合格品(minor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轻微缺陷,但不包含致命缺陷和严重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注:本规将不符合有电沉积覆盖层和相关精饰单位产品规定要求的所有缺陷视为严重缺陷。 3.7 检验批(inspection lot) 由同一生产单位在同一时间或大约同一时间,按同一规在基本一致的条件下生产的,并按同一质量要求提交作接收或拒收检验的同一类型的一组镀覆产品。 3.8 样本量(sample size) 取自一个批并且提供有关该批的信息的一个或一组产品称为样本。样本量即样本中产品的数量。 4 表面分区

电镀品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镀产品的表面分区、表面质量要求、降级接收标准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产品表面质量检验。 2表面的分区 产品在安装之后,按照人们观看产品的习惯,是否容易观察到产品的表面来区分产品的主要外露面、次要外露面和不易看见的面。(见表1) 3表面质量分类(见表2) 4产品质量要求 合格的电镀产品按表3执行,降级接收的电镀产品表面按表4、表5执行。

表4 电镀镜光表面的麻点、斑点、小泡点、凸起颗粒点降级接收要求尺寸单位: 注:1.缺陷点所在的表面积是指A面、B面和C面的表面积。 2.无论产品上存在的是麻点、斑点,还是小泡点、颗粒点,表中规定了产品允许存在的缺陷点 总个数。

3、缺陷点为二个以上时,两缺陷点间距大于10-20毫米。 4、电镀拉丝表面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缺陷点。 表 5 不露出镀层底层的轻微擦花线条降级接收要求尺寸单位: 注:1、缺陷点所在的表面积是指A面、B面和C面的表面积。 2、擦花条数为2条以上时,间距≥50毫米。 3、电镀拉丝表面降级接收标准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一条擦花线条,沿拉丝纹路方向。5检验方法 5.1电镀层表面外观采用目力测试,视力达1.2以上,目测距离为45±5cm,在220V 50HZ 40W的日光灯下。双手带作业手套握持电镀件,产品在长度方向先水平放置目测,再以长度方向为轴,用手旋转一定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在水平方向目测完后,将产品以铅垂方向为轴,旋转90度,先用手上下倾斜目测,再以长度方向为轴,旋转一定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 5.2螺杆、螺孔电镀后,相互配合件的配合性,试配组装检验其符合性。 5.3镀层结合力试验 5.3.1试验仪器 5.3.1.1百格刀:6个切割刃的多刃切割刀具,刀刃间隔为1mm。 5.3.1.2软毛刷 5.3.1.3 3M胶带

电镀件检验规范(精品范文).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电镀检验标准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冲压件加工之电镀品和电镀-封漆品的最终检验和出货检验。 2 引用标准 GB/T 2828.1-2003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6461-2002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 1733-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3 定义 3.1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 可能导致危及生命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3.2 严重缺陷(majoy defect) 不构成致命缺陷,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缺陷(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3.3 轻微缺陷(minor defect) 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缺陷(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3.4 致命不合格品(critical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致命缺陷,可能包含严重缺陷和(或)轻微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3.5 严重不合格品(major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严重缺陷,可能包含轻微缺陷但不包含致命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3.6 轻微不合格品(minor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轻微缺陷,但不包含致命缺陷和严重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注:本规范将不符合有电沉积覆盖层和相关精饰单位产品规定要求的所有缺陷视为严重缺陷。 3.7 检验批(inspection lot) 由同一生产单位在同一时间或大约同一时间内,按同一规范在基本一致的条件下生产的,并按同一质量要求提交作接收或拒收检验的同一类型的一组镀覆产品。 3.8 样本量(sample size) 取自一个批并且提供有关该批的信息的一个或一组产品称为样本。样本量即样本中产品的数量。 4 表面分区 5 缺陷分类表

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

明确了电镀部件的电镀验收准则,对来料及成品外观检验提供作业方法指导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金属电镀部件的检验,生产外观检验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3. 工作职责: IQC检验员负责按照本规范对相关来料外观进行检验,FQC检验员参照本规范进行外观检验,品质部主管负责监督执行。 4. 外观缺陷检查条件 4.1 距离:目视距离一般30~40cm左右; 4.2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 4.3 照明:40W日光灯下; 4.4视力要求:视力1.0以上,弱视和色肓者不宜进行外观检验。 5 .产品缺陷定义 5.1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 可能导致危及生命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5.2 严重缺陷(majoy defect) 不构成致命缺陷,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缺陷(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5.3 轻微缺陷(minor defect) 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缺陷(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6.其它规定:针对有弹性要求的PIN针、MDC-103、MDC-10-001铜壳若电镀不良第一次可以进行重镀,第二次报废(清洗除外),以防止PIN针弹性失效及铜壳折弯处断裂。 7. 表面分区

8. 缺陷分类表

9.电镀件外观不良示例 9.1起泡---电镀件表面出现小泡点或击起现象: 9.2脏污---产品表面有手印、油污或其它脏污: ` 9.3划伤、刮花----产品表面有明显的纹路或划痕: 9.4斑点---

产品质量检验标准_图文.

CaiNi accessories factory 第 1 页共 1 页采妮饰品厂产品品质检验标准一、目的: 产品及产品用料检验工作,规范检验过程的判定标准和判定等级,使产品出货的品质满足顾确保本工厂产品和产品用料品质检验工作的有效性。二、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采妮工厂所有生产的产品及产品用料的品质检验。三、权责: 1、品质部:检验标准及检验样本的制定,产品检验及判定、放行。 2、生产车间、物控部:所有产品及产品用料报检和产品品质异常的处理。 3、总经理:特采出货及特采用料的核准。四、定义 1、首饰类: A、项链/手链/腰链 F、发夹 G、手表带 B、耳环 H、领夹 C、胸针 D、介子 E、手镯 J、皮带扣规范工厂客需求, I、袖口钮/鞋扣钮 K、其他配件类(服装、皮包、眼镜等等 2、产品用料: A、铝质料类F、钛金属 B、铜料类 G、皮革类 C、铅锡合金 H、不锈钢类 D、锌合金 E、铁质料类 J、包装用料类 I、水晶胶类 K、硅料类(玻璃珠、玻璃石、宝石、珍珠、玛瑙3、客户品质等级分类及说明: 1)客户品质等级分类: 品质部根据客户订单注明的: “AAA”、“AA”、“A”三个等级分别对客户品质标准进行分类。 2)客户品质等级说明: A、“AAA”: 品质标准要求比较严格,偏高于正常标准和行业标准。 B、“AA”: 品质标准要求通用国际化标准和行业标准吻合。 C、“A”: 品质要求为一般市场通用品质标准。第 1 页共 1 页 CaiNi accessories factory 第 2 页共 2 页采妮饰品厂产品品质检验标准 4、原材料及产品检验准则与判定标准: 1)不合格判定等级、判定标准的定义: A、严重缺陷(Critical 简称为 CR: 产品不良项目危害到消费者健康或安全,或者是影响产品设计或产品使用寿命的不良项目。 B、主要缺陷(Major 简称为 MA: 产品不良项目直接影响产品功能,产品尺寸规格异常,产品的设计不符合客人要求等。 C、轻微缺陷(Minor 简称为 MI:产品不良项目为轻微的瑕疵,但不影响产品使用价值、功能、和经济效益。 D、允收(Accept 简称为 Ac、拒收(Reject 简称为 Re。 E、抽样标准和允收水平:MIL-STD-105D、Ⅱ、正常单次抽样水平,进料抽检为:AQL 值CR:0, MAJ:2.5,MIN4.0,出货抽检为: AQL 值 CR:0,MAJ:1.5,MIN4.0。 F、制程检验由品质部根据产品生产工艺和客人品质要求合理给予安排抽检或全检。 2)产品品质控制方式: A、产品品质控制分三步策划:进料品质控制、制程品质控制、出货品质控制。 B、检验方式:检验方式是根据生产车间规划和产品加工工艺特性

常用镀种简介

常用镀种简介:典型通用产品的电镀工艺 内容: 1 锁具、灯饰与装饰五金的电镀 锁具、灯饰、装饰五金的电镀加工约有40~50%出口美国、西欧等地,高档锁具的电镀加工过去几乎被广东中山小榄,以固力、华锋的大企制锁企业和温州的高档锁具、灯饰、装饰五金电镀所包揽。现在江苏的无锡、昆山;山东青岛等地都有高档加工。浙江的永康上升最快,今年9月的国际五金博览会又将形成新一轮五金新产品的开发。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对国际市场电镀加工的需求了解快,反应快,因此对新镀种、新工艺接受快、实践也快,各种枪黑色、珍珠黑的合金,多类粒度的沙面镍、多种色调的电镀应用十分流行。 锁具、灯饰、装饰五金件的基材大多为锌合金、钢铁件和铜件典型电镀工艺如下: (一)、锌基合金压铸件 抛光→三氯乙烯除脂→上挂→化学除油→水洗→超声波清洗→水洗→电解除油→水洗→酸盐活化→水洗→预镀碱铜→回收→水洗→H2SO4中和→水洗→焦磷酸盐镀铜→回收→水洗→H2SO4活化→水洗→酸性光亮铜→回收→水洗→a)、或其他(b到e) a) 镀黑镍(或枪黑)→水洗→干燥→拉丝→喷漆→(红古铜) b) →镀光亮镍→回收→水洗→镀铬→回收→水洗→干燥 c) →仿金→回收→水洗→干燥→喷漆→干燥 d) →仿金→回收→水洗→镀黑镍→水洗→干燥→拉丝→喷漆→干燥→(青 古铜) e) →镀珍珠镍→水洗→镀铬→回收→水洗→干燥 (二)、钢铁件(铜件) 抛光→超声波清洗→上挂→化学除油→阴极电解除油→阳极电解除油→水洗→盐酸活化→水洗→预镀碱铜→回收→水洗→H2SO4中和→水洗→酸性光亮铜→回收→水洗→H2SO4活化→水洗(红古铜、镀铬、仿金、青古铜、珍珠镍工艺与锌基合金件相同) 2 摩托车、汽车配件与钢制家俱的电镀众所周知,四川重庆及周边地区是我国摩托车生产基地,此外浙江的温岭、山东济南、河南洛阳等地都有相当的加工规模,广东地区高要实力摩托车配件厂规模很大,从化一带电镀摩托车另部件工厂很多,钢制家俱厂的电镀分布在广州北部的花山,它们的基材都是钢铁,都采用多层电镀工艺,对外观、耐蚀性都有很高要求。典型工艺如下: 抛光→上挂→阴极电解除油→水洗→酸电解→水洗→阳极电解除油→水洗→H2SO4活化→水洗→镀半光亮镍→全光亮镍→回收→水洗×3→镀铬→回收→清洗×3→下挂→干燥 摩托车零件厚度要求:Ni 20μm以上,Cr 0.25μm 防腐要求:CASS试验,连续喷雾16小时,达7级 家具要求与摩托车零件相同,N i层总厚度大约16-22μm 电位差:半光亮镍与全光镍之间的电位差为125~140mv 3 卫生洁具配件的电镀 广东开平是洁具的电镀中心,此外温州、福建晋江、泉州一带台资工厂都是高档洁具配件电镀加工地区,洁具基材大多以锌合金为主,研磨十分讲究,要求镀层光亮度、整平性都很高。还有一部分洁具是黄铜基材,电镀工艺与锌合金相同(只是不需要镀焦磷酸铜) 典型工艺如下:锌合金件: 抛光→三氯乙烯除脂→上挂→化学除油→水洗→超声波清洗→水洗→电解除油→水洗→酸盐活化→水洗→预镀碱铜→回收→水洗→H2SO4中和→水洗→焦磷酸镀铜→回收→水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