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29瓷器是土与火的结晶

1129瓷器是土与火的结晶

1129瓷器是土与火的结晶
1129瓷器是土与火的结晶

瓷器是土与火的结晶,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

早在商代,中国便开始生产原始青瓷;东汉烧出了成熟的瓷器;唐、五代时制瓷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宋代为瓷业生产繁荣时期,汝、官、哥、定、钧等窑脱颖而出,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是瓷器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无论其造型、品种还是釉彩纹饰,都比以前有所创新和发展;清代为中国古代瓷业发展的巅峰,其数量、工艺、造型和装饰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广西博物馆自20世纪30年代初建管以后,就一直注重瓷器的收藏与研究。本次展览展出的瓷器就是从其7000余件藏瓷中遴选的。这些制作于战国晚期到清代,时间跨度达两千多年的如花美瓷,以其优美的造型、光泽的外表、鲜亮的釉色、丰富的装饰而为人们所珍爱,更以其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蕴而为世人所珍重。

如花美瓷,瓷美如花······让我们一起开始“美的旅程”吧!

陶器的烧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广西地区烧制陶器最早可追溯到12000年之前。商周时期桂东地区出现了压印纹硬陶,战国时期广西陶器采用了施釉工艺,从而产生了原始瓷。东汉后期广西已经烧造出成熟的青瓷。

广西早期瓷器多施青釉,一般不到底,下腹部和底部露胎,油层厚薄不均,有少量剥落和裂痕。常见装饰纹饰有弦纹、方格纹、麻布纹、锯齿纹等。

原始瓷:创烧于殷商时代。器表施青色或黄色玻璃质高温釉,其胎质、釉料、烧成温度等已具备瓷器的基本要素。单因其胎中杂质较多,故烧结后胎中气孔偏大,同时由于釉料配置简单,掌握烧造技术有定难度,因此釉色不稳定。

青釉瓷: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还原焰烧造而成,器表呈青绿色或青黄色。东汉时期产生了成熟的青瓷。

汉代瓷器特征:

汉代瓷器多为青釉,胎质较粗,胎釉结合不好,釉层厚薄不匀,往往有剥落现象。器物表面施釉一般不到底,下腹部和底部露胎。器型较前代更为丰富,常见纹饰有弦纹、方格纹、麻布纹、锯齿纹和“蝶”形纹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对于战乱纷飞的北方,广西地区相对安定,呈现出太平景象,瓷器制造业持续发展。这一时期广西生产瓷器以青瓷为主,属于南方青瓷系统。胎多为灰白色,胎壁较厚,烧制温度较高,质地坚硬。釉色以淡中泛黄者居多。以素面青瓷居多,有的虽有花纹装饰,但都比较简单朴素。在装饰手法上比以往有所创新,多以动物作为整体造型,而盘、碟等器物则以刻划莲瓣纹装饰,反映了佛教文化的盛行。

隋唐时期,广西瓷器生产快速发展。瓷器以青瓷为主,器型、釉色均较以往丰富。施釉不及底(俗称“半截釉”)是这一时期器物的典型特征,一般器物都是上半部有釉,下半部露出灰白色胎骨,釉面常现细碎的开片纹。

龙窑模型

龙窑多见于中国南方,因其形式龙而得名。始于商代,至宋代基础达到完善。倾斜角度为8--20度,窑长30-80米,形成自然抽力,有利于窑炉升温。以木柴为燃料,烧还原焰为主。

蛋形窑

蛋形窑,景德镇传统窑炉之一,因其形似半个鸡蛋,故名。又名柴窑。由元末明初的葫芦形窑演变发展而来。其结构,前部高而宽,后部低而窄。窑长7--18米,以木柴为燃料,烧还原焰。

馒头窑

馒头窑,中国北方传统窑炉之一,因其形似馒头而得名,又名圆窑。商代早期便已出现,唐代发展为半倒焰窑,宋代臻于成熟。以煤为燃料,烧还原焰或氧化焰,烧成温度达1300度。

宋代,人口的增加、喝茶习惯的盛行以及海外市场的大量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广西制瓷业的发展。广西宋代瓷窑产品在追求外地名窑瓷器风格的同时又有所创新,表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广西北部洛清江沿岸瓷窑多仿北方窑口,属耀州窑青瓷系;广西东部北流河沿岸多仿南方窑口,属景德镇青白瓷系。纹饰题材广泛,地方特色浓厚,海水婴戏、海水摩羯、珍珠地缠枝花卉、席地缠枝花卉、席地宝相花等装饰纹样以及有柄、子名“花头”、形似蘑菇的印花模具,为其他地方所未见。装饰方法以印花、刻花、划花为主,将景德镇的阳纹印花与耀州窑的犀利刀工结合起来,使刻印的花纹活泼洒脱并具浮雕之感,表现了南方特有的纤细柔和之美和秀骨清风的韵味。

青白瓷

青白瓷亦称影青瓷,创烧于北宋前期,成熟于北宋中期。它以含铁、钛量较低的优质高岭土做原料,采用高钙釉配方,在高还原气氛中烧成。胎质洁白细腻坚薄,呈半透明状。釉色晶莹透亮蕴润,柔和淡雅,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白中闪青,色质如玉,故有“饶玉”之美名,“隐青”瓷之称。以景德镇青白瓷最为著名。广西青白瓷师承景德镇,烧制随晚,但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定窑、耀州窑、建窑等名窑所长并不断创新,从而崛起迅速,成为青白瓷的主要产地之一。

模具

模具是瓷器作坊重要的工具之一。宋代模具兼有印花和成型两种功能。目前的制作方法,一是轮制成型,然后在其上面印制出花纹图案;二是用刻有花纹的母范翻制。

龙泉窑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始烧于宋。北宋时其产品依然深受越窑影响,釉色多呈青花色,以刻、划花为装饰,常见纹饰有鱼纹、波纹、云纹、蕉叶、荷花、莲瓣团花和婴戏等。南宋时期创烧的粉青、梅子青釉色品种代表了古代青瓷烧制的最高水平。一些产品采用多次施釉的方法,釉色葱翠,鲜丽夺目。花纹装饰采用简单的刻划纹外,多用模压、堆贴等装饰方法。

定窑

定窑,以河北曲阳洞磁村、燕山村为中心窑区,唐代开始烧造白瓷,五代、北宋及金代为其成熟发展期,至元代趋向衰落。五代产品精细轻薄,部分已开始进入宫廷。北宋至金流行的

刻花、印花装饰,代表了这一时期瓷器刻花,印花工艺的新水平。常见花纹有花草,牡丹,缠枝,花卉,鱼水,龙凤,回文等。由于采用覆烧工艺,进贡皇家的上等产品在器口多包镶金、银、铜。

耀州窑

耀州窑是陕西铜川一个著名的烧造青瓷的窑口,始烧于唐而终于元,北宋时期烧制的产品为当地的贡品。由于深受越窑及龙泉窑的影响,其器物不仅具有越窑及龙泉窑的某些特点,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产品以青瓷为主,无论胎骨、瓷釉、纹饰及造型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装饰方法以印花、刻花、划花为主。纹样取材常见的有莲花、菊花、牡丹、水波花草、竹梅婴戏等。

磁州窑

磁州窑在今河北磁县(古时称作磁州),为北宋、金代著名民窑。烧制的瓷器有白地黑花、白瓷和黑瓷,其中以白地黑花器最为突出。装饰工艺多样化,有刻、花、剔、釉下彩绘等技法,尤以白地黑花、褐彩和剔、划纹样制品最具代表性。题材多取于民间喜闻乐见的内容,具有清新活泼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民间色彩。

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汝州境内(今河南宝丰清凉寺),故名汝窑。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汝窑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典型特色的汝瓷。器物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樽、洗等。胎体细洁如香灰色,多为裹足支烧,器物底部留有细小的支钉痕迹。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豆绿、粉青、虾青、月白等,还有葱绿和天蓝等。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星辰”之称。釉面沙眼显露了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花。

名瓷之首,汝窑为魁。汝窑烧宫廷用瓷的时间仅20年左右,约在北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故传世作品不足百件,被人们视为稀世之珍。

钧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创烧于唐代,经历宋金至元代。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宋朝时称均州,故名。钧瓷分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以瑰丽异常的钧釉闻名天下,釉色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这是因为釉中加入铜金属,经高温产生窑变,使釉色以青、蓝、白为主,兼有玫瑰紫,海棠红等。此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此外,因钧瓷釉层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与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相似,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

钧瓷被誉为“国之瑰宝”,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官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前者位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后者位于临安(金杭州市)。

官窑以烧制青釉瓷著称于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觚(gu)、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其烧瓷原料的

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所用瓷土含铁量极高,故胎骨颜色泛黑紫。器之口沿部位因釉垂流,在薄层釉下露出紫黑色,俗称“紫口”;又底足露胎,故称“铁足”。釉色以天青、粉青、米黄、釉灰等为主。釉层普遍肥厚,釉面多有开片。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小纹片的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其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

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根据文献记载和传世实物对其进行研究。南宋人叶真的《坦斋笔衡》明确指出南宋官办瓷窑有两个:一是郊坛下官窑,其窑址已在杭州乌龟山被发现;另一个是修内司官窑,其窑址至今未发现。有学者根据刊于明洪武二十年的曹昭的《格古要论》中对修内司官窑特征的记载,认为哥窑即宋代修内司官窑。

定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器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除烧白釉外,定窑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化”“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德化窑

福建德化窑地处偏僻地区,但制瓷业十分发达,自北宋开始烧制,一直延续到明清。宋元时期以烧造外销青白瓷为主,明清两代则以烧造胎体细白、釉色肥腴洁净的白瓷著称。其中最有名的是各种瓷塑。装饰手法有贴花、印花、堆塑、刻花、划花、透雕等。德化窑瓷器常以铜器上的纹饰进行装饰,如回纹、夔龙纹、饕餮纹、蕉叶纹等。

青花瓷器

青花瓷器是用氧化钴料在瓷胚上着色,再施透明釉,在1280(加减20)度的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钴料在高温作用下呈现蓝色,习称“青花”。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青花瓷器发展到了顶峰。青花的出现,是中国陶瓷从单色釉瓷步入彩瓷阶段的重要标志,并很快成为传统瓷制品的主流。

梅瓶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小口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宋元时期各地瓷窑均有烧制,以元代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系有一对为白地黑花梅瓶,瓶身一书清沽美酒,一书醉乡酒海,故其最初作盛酒的用具是明白无疑的。后来,逐渐把梅瓶作为陈设装饰品或明器使用。广西桂林靖江王陵出土了众多器型独特、

造型优美、纹饰华丽的梅瓶。

钧窑

钧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钧窑创烧于唐,兴盛于宋,复烧于金、元,延至明清仍继续仿制,历经千年而不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钧瓷系。钧窑瓷器以瑰丽异常的窑变釉名闻天下,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的盛誉。钧釉以铜铁为呈色剂,经高温产生窑变,使釉色以青、蓝、白为主,兼有玫瑰紫、海棠红等,色彩斑斓,美如朝晖晚霞。钧瓷很少有花纹装饰。

建窑

建窑位于今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是宋代著名黑瓷产地之一。宋人崇尚斗茶,以茶汤面上浮起的白沫多且持久为胜。用黑盏来盛茶,便于观察白沫的状况,因此黑釉茶盏大受欢迎。特色鲜明的建窑兔毫盏应运而生。

兔毫盏胎中的含铁量高达9%以上,在高温下,胎中有部分铁质融入釉中,釉层中产生的气泡把这些铁质带到釉面,温度达到1300度时,釉层流动,铁质流成条纹状,当冷却时就会从中析出赤铁矿小晶体,便形成了“兔毫”。其产品特征为:胎色紫黑,胎中含铁量多,较粗糙。釉深褐色,黑且润泽,釉面常有“橘皮坑”。黑釉器中又可分为全黑器、银星斑、兔毫盏、鹧鸪斑和玳瑁斑,其中尤以兔毫盏最为出名。

瓷器鉴定方法

造型:掌握时代共性以及地方和窑口的特征。要认真观察其口、唇、颈、肩、腹、足的细微变化,特别是器物底足往往最具时代特征和窑口特征。

胎:区分各地胎料及其粉碎加工工艺,特别要注意区别胎的色调、粗细、松紧、均匀程度、烧结状况及有无杂质。

釉:因其配方、窑炉结构、燃料、烧成气氛不同而有所区别。要掌握釉的色调、色泽、透明度、润度以及釉中气泡的特征。

纹饰:掌握各时代、各窑口的装饰手法和纹样图案特征,特别注意线划、刀刻、笔绘的风格、刀度和细部的精确特征。

款识:宋代以降,瓷器往往出现帝王纪年、姓氏、堂号、吉祥语等文字、要掌握各代款识文字的书写特征。

窑变釉

所谓窑变,是指一件瓷器的几种釉在烧制过程中,因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在色、彩、形、音、质等方面发生引人注意的特异变化,产生了出乎意料的釉色效果。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所谓“色红如朱砂”,其实就是由于釉中含铜,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还原成铜红而已。

窑变早在唐代以前的青釉瓷器上即偶有出现。最初,窑中出现窑变曾被视为不详,尤其是官窑中出现窑变,往往被砸碎。此后,随着窑变的时常出现,人们开始发现其独特的形态美,因而窑变釉被作为一种艺术瓷釉为人们欣赏,如宋代钧窑的窑变,清康熙郎窑红、豇(jiang)豆红、苹果绿等。窑变的缺陷美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窑火给釉面造成的缺陷,看

久后反而让人回味无穷,甚至有了“娃娃面”、“美人记”之类的美称。

珐琅彩

珐琅彩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是国外传入的一种装饰技法。珐琅彩瓷器是在铜胎画珐琅彩瓷基础上演变而来,创烧于康熙晚期,为清代宫廷御用瓷器。它由景德镇“御窑厂”烧胎,然后运到北京在宫内有珐琅彩绘画入窑烧制而成,因其珐琅彩透明度高,有玻璃质感,又称其为“料彩”。

康熙时珐琅彩器的装饰完全仿铜胎珐琅而成。器物以黄、蓝、豆绿、绛紫等色做地,纹饰以缠枝牡丹、月季、菊花、莲花,折枝大朵花卉及团花中心加寿字、万寿无疆和开光花卉等图案为常见,纹样绘画精美细致。器内为白釉。器底有胭脂红或蓝料“康熙御制”楷款,个别为阴文刻款。器型较少,主要是碗、杯、盘、盒等,未见有大器。

雍正时期的珐琅彩装饰逐渐摆脱了仿效铜胎画珐琅的风格,大部分将珐琅彩直接在白地上绘画,釉质细腻致密,釉面晶莹洁白,具有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特征。

乾隆珐琅瓷器保留着雍正的风格。但画面中更多吸收了西洋绘画的技巧,山水注重远近透视的变化,人物的面部具有西洋油画的效果。除传统的装饰图案外,西洋油画的纹样也出现在珐琅彩瓷上。

土与火的艺术

18、土与火的艺术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感受水墨画笔、墨、纸的 特点。 2、技能目标: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能学会控制水分,并尝 试各种用笔、用墨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及表现,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 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在自主探究的欣赏与学习过程中,了解彩陶的造型特色及其艺术风格,感受彩陶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彩陶的外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个实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罐子)它是怎样做出 来的? 这是用泥土制作出来在再用火烧制而成的。这就是陶。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土与火的艺术。 二、欣赏图片 1、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彩陶。它是怎样做出来的呢?是人们用泥土做出它的外形,画出图案,涂上颜色,最后再放进火里烧制而成的。 2、我们来一起观察一下它们的外形。

①彩陶缸:你觉得它像什么?(像桶、缸----)它的上口大一些,到底部小一些,距今约六千年。 ②彩陶盆:你觉的像什么?(碗、盆-----)它的口特别大,底部很小,距今约四千八百年了。 ③彩陶壶:你觉得像什么?(-----)它有长长的颈,肚子大,底部小,约五千五百年了。 ④彩陶罐:上面小,肚子大,约三千年。-------- 3、我们再来看一看它们的纹样。 有鱼、鸟、青蛙,这些都属于动物。有人物,人脸鱼纹;有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圆形、运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彩陶壶图案;还可以用植物来装饰,如:花、草----我们也可以用我们前面学过的太阳、月亮来装饰图案。 三、欣赏学生作品(书上) 介绍书上的一幅:这是用彩色铅笔来表现彩陶;也可以用水墨来表现,还可以用彩墨来表现。 四、教师示范 可以画,也可以运用剪、贴纹样来装饰彩陶。 五、学生创作 设计一个造型有趣的彩陶,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装饰。 要求:1、画面要大,构图饱满。 2、涂色均匀,画面整洁。 3、有趣、生动。

《土与火的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8.土与火的艺术 【教学目标】 1.了解彩陶的基本知识;归纳彩陶的主要造型特征;通过观察课件演示、教师示范和作业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彩陶的感受。 2.了解彩陶艺术特色以及制作方法,初步认识彩陶的结构、器形特征,掌握泥条盘筑的方法,完成制作一只罐或盆,尝试着在造型上有所突破。 3.通过欣赏及表现,感受彩陶的艺术魅力,提高对彩陶的鉴赏能力,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情结。 【教学重点】掌握泥条盘筑法,并能够有创意的完成一个罐或盆的制作。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究的欣赏与学习过程中,了解彩陶的造型特色及其艺术风格,感受彩陶的独特魅力。 【教学具准备】紫砂泥每人一块,小工具一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观看视频(课件1)这就是一块普通的陶泥,这个转动的机器叫拉胚机。现在我们看到的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就可以把细软的黏土加工成盆盆罐罐,画上图样,涂上颜色,放进土窑,经过火的高温烘烤就变成了坚硬的陶器。陶器就是土与火的艺术。(板书) 2. (课件2舞蹈彩纹陶盆)这就是一件彩陶盆,猜猜它有多大岁数了?(4800)这可是一件古老的艺术品。它可以用来干什么呢?(古人制作的陶器大多都是生活用品)看这上面还有一群孩子的尽情舞蹈,所以它的名字就叫舞蹈纹彩陶盆。 二、新授 1. 出示一件陶罐,了解陶罐的组成部分。口、耳、腹、底。 2. 观察图片上的四件彩陶,从外形上比较一下,给他们分分家,和小朋友讨论一下,谁和谁是一家呢?这样分的理由是什么? 3. 汇报,小结。(课件3、4)像这样口大、底大,个子不高,肚子不大的我们就叫它盆;这种个子高一些,口和底都小一些的大肚子我们就叫它罐。罐子有的有耳朵,有的没有耳朵。 4. 看一看你们桌子上面的作品是盆还是罐呢?仔细瞧瞧,它是怎么做出来的? (用泥片和泥条,泥条绕成的)(板书:泥片泥条)可是这个大肚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你会吗?请你来试一试。老师帮助学生完成,把泥条往外拉一拉。如果想盘得越来越小呢? 5. 这种方法就是最古来的制陶方法,叫泥条盘筑法。(板书:盘筑) 6. 我这有只盆子,比刚才你见到的多了些什么?你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这只罐子呢?(板书:装饰) 三、学生作业。 1. 今天我们两个孩子完成一件作品就可以了,你可以选择盆或者罐都可以?现在讨论一下,你们打算做盆还是罐呢?你们准备怎么分工合作? 2. 想要完成盆和罐的制作,小朋友首先要做什么?我们把压好的泥片放在透明的垫板上,这样便于我们保存作品。然后呢?(压泥片,搓泥条提示:盆的底要大一些,罐子的底可以小一些。) 四、教师个别辅导 学生可以做不同的盆和罐,适时表扬学生的泥条均匀,会合作。装饰的特殊效果。 自评:学生制作的彩陶器形特征是否明显并交流作品的创作过程和体会; 互评:选出造型装饰纹样古朴、原始感的作品。

鲁教版(五四制)美术八年级上册《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搜集陶艺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陶艺的美。 2、运用多种塑形和装饰手法进行创作。体验陶艺创作为自己带来的美感与独特的表达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劳动创造美,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客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初步掌握泥板成型等几种基本技法,并运用基本技法创作一件陶艺作品。 教学难点: 1、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感受陶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 1、教师准备示范作品、图片和PPT课件等。 2、陶艺创作的相关工具泥刀、垫板、陶泥等。 3、用于陶艺造型和装饰的各种辅助材料,例如木棒、牙签、铁丝、竹筷、粗纹抹布等。 学生: 1、课前搜集陶艺的相关资料。 2、陶艺创作的相关工具辅料和陶泥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魅力,让学生快速、自然地进入课堂状态。 二、新授: 教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陶瓷艺术品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并且进行了展示。大家想不想做一件自己的陶艺作品呢? 1、教师PPT展示陶艺基本方法。 (1)搓泥条、做泥板的方法:拍、压、擀、切。 (2)塑形的方法:捏、盘筑、粘结等。 学生在观看中可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处。让学生掌握基本技法。 教师小结: 做肌理的方法:压印、掺杂、镶嵌等。 装饰手法:压印、刻划、镂空等。 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得到经验,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双手可以创造美。 三、实践创作: 1、作品要求: (1)作品要构思新颖、设计独特。 (2)作品能体现出一定的风格。 (3)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 四、评价总结: 1、学生展示各组作品。 2、作品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探讨改进的方法。 学生自评、互评,取长补短。

人教版初中美术 《土和火的艺术》教案

《土和火的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认识陶瓷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的综合设计,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难点分析: 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认识陶瓷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的综合设计,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环视教室,组织上课。 在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中,陶艺是最独具魅力的,不仅是因为水、土、火等因素与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切感,更主要的是土和火这两种朴素的材质为艺术家提供了极为宽广且变化莫测的想象空间。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片独具魅力的艺术空间。 1.陶艺之美 教师出示课件请同学欣赏。 教师提问:(1)欣赏作品后请同学们想一想,陶艺与雕塑有什么不同吗?你能试着分析一下它们各有何特点吗? 教师提问:(2)陶艺与其它艺术门类有何区别?它有哪些独特的艺术语言吗? 2.中国陶艺 教师提问:英文的中国如何拼写?

四下美术《土与火的艺术(二)》教案

20、土与火的艺术(二) 教学目标: 1、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运用多种塑形和装饰手法进行创作。体验陶艺创作为自己带来的美感与独特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泥板成型等几种基本技法,并运用基本技法创作一件陶艺作品。 教学难点: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陶艺工具泥刀、垫板、陶泥等。 预习要求:课前收集了解有关陶艺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回顾上节课的知识 二、预习反馈 教师提问有关课前收集的有关陶艺的一些知识。 教师:同学们,这些漂亮的陶瓷艺术品包含了我们人类最为亲切的元素在里面:水火土。看来,这些最为质朴的材质为艺术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独具魅力的艺术领域——《土与火的艺术》陶艺。 板书课题:20、土与火的艺术 让同学们在欣赏短片的同时,体会中国陶艺的独特魅力,为学习新课提供情感体验和素材铺垫。 三、讲授新课 教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陶瓷艺术品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并且进行了展示。 大家想不想做一件自己的陶艺作品呢? 1、教师展示陶艺基本方法。

(1)搓泥条、做泥板的方法:拍、压、擀、切。 (2)塑形的方法:捏、盘筑、粘结等。 学生在观看中可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处。让学生掌握基本技法。 2、教师示范学做小城堡。 (1)将泥条放在一块帆布上,用双手拇指将其压在一起。 (2)沿泥料两边各放一根厚为8——10mm的木条。用碾棍碾平形成泥板。(3)根据需要准备数块泥板。 (4)用木板支撑泥板,保持泥板垂直。 (5)在墙面上画出窗户的位置,用刻刀将其镂空,切出城堡墙面凸凹的造型。 (6)用泥浆粘合各部件,然后整理完成。 教师:你学会了吗?你想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精彩吗? 教师小结:(出示图片) 做肌理的方法:压印、掺杂、镶嵌等。 装饰手法:压印、刻划、镂空等。 学生学习城堡制作方式。 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得到经验,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双手可以创造美。 引导学生关注更多的表现方法。 3、小结: 陶艺的制作工序: 设计——备料——成型——装饰——烧制 学生进一步完善陶艺制作工序。 知识完善系统化处理,为学生创作奠定理论基础。 四、布置作业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发挥想象力,用灵巧的双手一起来做一次陶艺设计师,好不好? 1、作品要求: (1)作品要构思新颖、设计独特; (2)作品能体现出一定的风格;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通过 * 陶瓷发展的 * 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认识陶瓷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的综合设计,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教学难点分析: 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三、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通过 * 陶瓷发展的 * 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认识陶瓷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的综合设计,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内容: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们的优秀作品。 2、结合自己的观察、感受、发现启发学生对立体造型与陶瓷艺术教学目标创作的感性认识。 3、了解与陶瓷艺术相关的知识。 教学重点: 能否积极主动地表达出自己对陶瓷艺术的感受,并选择适合教学重自己的表现方式传达出这种感受。 教学难点: 能否以自己的眼光和鉴赏能力分析鉴赏陶瓷艺术的特点和具 体作品的独特表现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与陶瓷艺术作品及创作历史有关的音像资料;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图片;陶瓷艺术作品、日常用品的实物等。 学生准备:自己收集的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图片和自己喜欢的陶瓷作品实物、草稿纸和记录、勾画草图用笔。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a、请同学们以自己的生活所见所闻,结合展示有关的影视资料、音像资料和图片,师生共同感受陶瓷艺术与陶瓷艺术家为我们带来的陶瓷艺术独特的美,引发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

《土和火的艺术》教案

《土和火的艺术》教案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陶瓷艺术基本知识,熟悉陶土、工具、制作以及烧窑全过程,掌握多种陶艺成型的基本技法。 过程与方法:从了解“泥性”开始,逐渐掌握手捏法、泥条盘筑法、泥板成型法及拉坯成型法四种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寓情于学,体验陶艺创作带来的愉悦与自信,并通过学习感受中国陶瓷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强爱国热情,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 理解现代陶艺作品中艺术家阐述的概念,探究分析作品中运用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制陶工艺的基本技法,并采取综合运用手法,熟练使用专用工具完成陶艺创作。 【教学难点】 了解泥土特性,掌控作品形成时机和成型后的处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幻灯片等。 学具: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图片、陶瓷艺术作品、自己喜欢的陶瓷作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中国用英文如何拼写? 生:China。 师:英文China除了“中国”的意思,另外还有一个意思指的是瓷器。中国素以瓷器扬名世界,8世纪之后瓷器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运输远销世界。伴随着瓷器的出口,中国也开始以瓷器王国享誉世界。瓷器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土与火的艺术》。 导入课题《土与火的艺术》。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讲解中国的英文由来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一)陶瓷文化 1.中国古代陶瓷欣赏

放映古代陶瓷的图片,(了解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统称,了解两者的差别。) 师:何为陶,何为瓷? 小组讨论。 简介中国陶瓷的产生和发展。(播放视频《宋代陶瓷》。) 早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以黏土、长石和石英为原料制造原始素烧瓷器了。西周之后,瓷器的制作工艺逐步发展,到东汉时,已能烧制出较为成熟的瓷器,浙江上虞一带的工匠还成功烧制了青釉瓷器。青瓷釉色纯正,透明而有光泽,而且价格低廉,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魏晋南北朝之后,制瓷业发展迅速。浙江、江苏等地的青瓷烧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南方的黑釉瓷器和北方的白釉瓷器也开始走向市场。到了隋唐,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并驾齐驱。生产青瓷的越窑和盛产白瓷的邢窑也享誉中外,其产品远销欧洲。 宋代是瓷器生产的鼎盛时期,当时的五大名窑汝、官、钧、哥、定各有特色,所产瓷器制作精巧、异彩纷呈。其中浙江龙泉的哥窑是南方瓷器的执牛耳者。 到了元代,江西景德镇的烧瓷业迅速崛起,青花瓷逐渐成为瓷器产品中的新宠,至今仍然长盛不衰。到明清时,景德镇成为制瓷业的中心。 时至今日,中国瓷器仍然以其做工精湛、工艺精美而享誉世界。 2.陶瓷的分类 师:从刚刚欣赏的陶瓷作品中,小组讨论以上作品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生:一类是实用型,一类是观赏型。 3.古代人们制陶步骤,欣赏陶艺作品。 4.现代作品欣赏。 小组讨论:与古代的陶瓷有哪些不同之处? 5.通过教材上的介绍,同学们能说出的几种成型方法? 生:泥片成型法、泥条盘筑成型法、拉坯成型法、捏塑成型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学习陶瓷文化,进一步了解陶瓷艺术,为下一步制作陶瓷打下基础。) (二)学生探究创作陶艺,教师指导。 师:介绍陶艺制作流程:(1)揉泥(2)成型(3)装饰(4)烧制 到陶艺教室创作,要求:先构思,造型新颖,做工工整,突出主题,可以小组合作。 (设计意图:学生探究创作陶艺,教师指导。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三、课后小结 (一)学生陶艺作品展示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土和火的艺术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土和火的艺术教学设计新人教 版 教材分析: 陶艺作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流传至今,其种类不断发生着变化,显示出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审美追求。因此,我们教师要准备充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历史发展情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爱陶艺,进而爱民族艺术、爱祖国。学生在欣赏陶瓷的基础上学习陶艺创作的基本方法,并试着创作有着独特风格的陶艺作品,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创作的快乐。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自主搜集陶艺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陶艺的美。运用多种塑形和装饰手法进行创作。体验陶艺创作为自己带来的美感与独特的表达方式。 3、情感目标:劳动创造美,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初步掌握泥板成型等几种基本技法,并运用基本技法创作一件陶艺作品。 难点: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感受陶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图片等,陶艺创作的相关工具泥刀、垫板、陶泥等。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等,陶艺创作的相关工具辅料和陶泥等。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播放陶艺作品,学生仔细欣赏作品,初步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利用多媒体教学的魅力,让学生快速、自然地进入课堂状态。 师:同学们,这些漂亮的陶瓷艺术品包含了我们人类最为亲切的元素在里面:水火土。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土与火艺术》教案2篇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土与火艺术》教案2篇 Teaching plan of art of earth and fire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土与火艺术》 教案2篇 前言: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 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 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土与火艺术》教案 2、篇章2: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土与火艺术》教案 篇章1: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土与火艺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 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 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认识陶瓷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 需要的综合设计,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教学难点分析: 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三、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 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 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认识陶瓷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 需要的综合设计,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篇章2: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土与火艺术》教案【按住Ctrl 键点此返回目录】

《土与火的艺术》教案2

《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活动二探索与实践 教材分析: 陶艺作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流传至今,其种类不断发生着变化,显示出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审美追求。因此,我们教师要准备充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历史发展情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爱陶艺,进而爱民族艺术、爱祖国。学生在欣赏陶瓷的基础上学习陶艺创作的基本方法,并试着创作有着独特风格的陶艺作品,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创作的快乐。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和造型能力是比较强的。尽管陶艺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但制作方法并不普及,包括他的种类与历史,学生可能是一知半解,本课可以通过对陶瓷艺术的欣赏和相关交流活动,让同学们了解相关的造型艺术知识和创作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搜集陶艺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陶艺的美。 2、运用多种塑形和装饰手法进行创作。体验陶艺创作为自己带来的美感与独特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劳动创造美,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客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初步掌握泥板成型等几种基本技法,并运用基本技法创作一件陶艺作品。

教学难点: 1、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感受陶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 1、教师准备示范作品、图片和PPT课件等。 2、陶艺创作的相关工具泥刀、垫板、陶泥等。 3、用于陶艺造型和装饰的各种辅助材料,例如木棒、牙签、铁丝、竹筷、粗纹抹布等。 学生: 1、课前搜集陶艺的相关资料。 2、陶艺创作的相关工具辅料和陶泥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土与火的艺术——走进中国陶瓷博物馆》。 学生仔细欣赏短片,初步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魅力,让学生快速、自然地进入课堂状态。 教师:同学们,这些漂亮的陶瓷艺术品包含了我们人类最为亲切的元素在里面:水火土。看来,这些最为质朴的材质为艺术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独具魅力的艺术领域 ——《土与火的艺术》陶艺。 板书主题《土与火的艺术》 让同学们在欣赏短片的同时,体会中国陶艺的独特魅力,为学习新课提供情感体验和素材铺垫。 二、新授: 教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陶瓷艺术品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并且进行了展示。 大家想不想做一件自己的陶艺作品呢? 1、教师PPT展示陶艺基本方法。 (1)搓泥条、做泥板的方法: 拍、压、擀、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