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二轮专题复习:河流学案

2013年二轮专题复习:河流学案

2013年二轮专题复习:河流学案
2013年二轮专题复习:河流学案

2013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河流专题

考点一:河流的形成及其分类(内流河、外流河)

例1:读图,甲地平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

径流总量为118亿m3,(黄河年径流总量为575

亿m3)。回答:

(1

为。

(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

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

(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

(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成因为;另

一部分盐度降低,成因为。

例2: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

回答,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对应正确的

A.①——地下水补给 B.②——湖泊水补给

C.③——雨水补给D.④——积雪融水补给

考点3:河流特征

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流量——降水量河流形状、流域面积

水位变化(汛期)水系形态

结冰期——气温流程

含沙量——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流向(根据等高线等判断)

流速河道(宽窄、直弯、深浅)

水系形状是指河流的干、支流组成的形态特征,主要有扇形状、树枝状、向心状、梳状和羽状。其中向心状(刚果盆地、四川盆地)、梳状(淮河)、扇形状(海河)、树枝状(长

江、亚马孙河)

判断下列水系形状

干流、支流和水系

分水岭和流域

思考:在等高线图上分水岭表现为什么?

如何确定并计算该河的流域面积?

例3:

请分析图示河流的水文

特征。(26分)

例4:在下图中画出河流流向。

考点4:河流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地貌、气候、植被等)

河流与地貌

(1)地貌对河流的影响(河流、河道、流域等)

如:上中游的河道:型;下游的河道:型

(2)河流对地貌的影响

沉积作用: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中下游:冲积平原;入海口:三角洲平原;

侵蚀作用:峡谷、瀑布、沟壑纵横等

河流与气候

(1)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气候(降水与气温)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水位、结冰期、含沙量等(2)河流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温差变小)、降水(增多)等

河流入海口与海水

(1)河流入海口海水盐度较低,部分河流入海口的盐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2)河流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渔场):陆地淡水的注入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

(3)河流入海口海水污染情况:咸潮、赤潮

例5:下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其中百分比较大的是哪个图示地区,较小的是哪个图示地区?原因是什么?

▲含沙量的辨证思考:

利:带来肥袄的土壤,入海口营养盐类丰富

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与河口三角洲

弊:影响水质

淤塞河道、抬高河床--------易造成洪涝灾害、不利于航运

思考:修建水库对河流含沙量的影响?

泥沙淤积在库区,下游的含沙量减少。

库区:水位抬高、淹没耕地、诱发地质灾害、土壤盐碱化

下游:土壤肥力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减少、海水入侵、土壤盐碱化其他:河流与人文地理要素的关系

农业、工业、交通、城市、旅游等

例6: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在中国,近代

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往往

决定了城市的区位。右图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与它

们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

(1)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

的区位特点。

(2)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

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

考点5:河流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一)开发:发电、航运、灌溉、供水、水产、旅游等

▲如何分析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水速——地形

水量、水位变化、结冰期——气候航运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的经济

例7:分析莱茵河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航运意义河流的原因。

世界上航运价值大的河流:长江、莱

茵河、伏尔加河、密西西比河等。

▲如何分析河流的水能资源?

水量——气候、流域面积;

落差——地形

例8: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

剖面图。据此扼要说明该小区域

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

▲在等高线图上如何确定水电站的位置?

峡谷地带——工程量小;上游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库容大;

尽量考虑集水后不淹没或少淹没村庄农田的位置。

(二)治理

洪涝(1)原因

①自然原因:、、、

②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抬高;围湖造田。

(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退田还湖,陡坡退耕还林。

断流我国河流“断流”的成因类型

(1)东北封冰型断流(2)华北干旱缺水型断流(3)西北冰雪难融与干旱型断流

防治措施——统一管理、节水灌溉、跨流域调水

凌汛(冰坝阻塞河道)

河段——自南向北流的(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

地区——温带和寒带冬季气温在0℃以下

时间——初冬和初春

措施——炸冰坝,阻止冰坝的形成

咸潮(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内陆区域)

成因:降水少是主要原因;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无序挖沙;海平面上升。

时间:多发于枯水季节、干旱时期

对策:建立预警机制;采取调水以淡压咸;加强河道采砂管理;节约用水

例9:图12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13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14

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6分)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6分)

(3)指出图13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

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10分)

(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必要资料?(3分)

*流域综合开发模式

以流域中生态环境效益为目标,充分合理开发

流域内的各种自然资源,同时兼顾河流的整治。 例10: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2: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变化曲线图和E 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曲线图

(1)E 河段的汛期在 季,补给方式主要为 。 (2)简要说明G 流量曲线较平稳的原因。

(3)若需将本流域和另一水系的M 河用运河相连,请设计一条最佳的线路,并在图中用运河符号(图例中已给出)标出。

(4)分析E 、G 两河段及流域的开发利用条件与方向,完成下表。

例1:(1)夏;冰雪融水;雨水(2)北冰洋;大西洋;位于地势较高的迎风坡(3)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虽地处内陆,但有大量河水注入,起稀释作用

例2:C

例3:(1)流量大

①流域面积大,集水区广;

②流程长,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来水量大;

③流经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2)水位变化大,春汛和夏秋汛

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夏秋雨水次之,冬季封冻。

(3)结冰期长,有凌汛

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

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度,上游先解冻或后封冻。

(4)含沙量较小

冻土广布、自然条件恶劣,人类开采难度大,破坏小,森林覆盖率高。

例5:较大的地区是甲图所在的华北地区,原因是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雨季短、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较小的地区是乙图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原因是雨季更长;7—8月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少;此时受台风影响较小。

例6:(1)A位于河流(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E位于河口(长江口,是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2)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经济发达(农业发达,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长江或河流)供水。

例7:自然原因:所流经地区大部分为平原,地势低平,水流平稳;且大部分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丰富,全年水量大,水位变化量小,无结冰期,植被覆盖良好,

含沙量小,全年可通航。

社会经济原因:流域内国家众多,经济发达,运输量大;河口处为世界著名港口鹿特丹,又与多瑙河等河流有运河相通,也为发展航运、提高航运价值提供了有利

条件。

例8:降水较多,有(足够)汇水面积。河流有较大的落差,(在BB`剖面线,附近)有峡谷(形成较好坝址)。

例9:(1)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2)B支流:开发水能;发展旅游。C支流:发展航运。(3)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坡地开垦;围湖造田。对湖泊及其下游的环境影响: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功能减弱,加大下游洪灾威胁。(4)地质资料;河流水文资料;社会经济资料。

例10:(1)夏高山冰雪融水

(2)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均匀;不同的河段(或支流)形成汛期的季节不一样,在季节上的交错减低了河流中下游洪水的洪峰值(3)略

(4)水能高原和山地,河谷地区热量充足粮食和啤酒花等种植业

航运平原地区,热量不足花卉业

河流专题复习

河流专题复习 一、知识体系 二、相关概念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2.河流水系特征描述: (水系特征是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与地形最密切) 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如;密西西比河是放射状水系) ④河网形态、密度⑤落差或峡谷分布⑥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 3.水位变化:补给、气候――水位 (1)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雨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 (2)以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径流量大)(3)有冬季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形成春汛和夏汛——;东北地区的河流 (4)墨累—达令:上游流经亚热带湿润气候——;夏汛;下游流经地中海式气候——冬汛。 4.流速:从地形坡度(落差)分析 山区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坡度小,河流的流速小 5.含沙量:从植被覆盖情况分析土质气候流速经济活动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尤其是上游山区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例如:珠江,东北地区的河流。 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少,夏季暴雨集中,冲刷严重,含沙量大。 6冰期:从纬度位置、气候分析 例:东北――纬度高,中纬度,寒温带,秦淮以北――位于暖温带,冰期短, 秦淮以南――流经亚热带,冬季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无冰期 7.入海口盐度:入海口水量的季节变化与雨季结合 例:长江:冬季――盐度高夏季――盐度低 8.水系形态 (1)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地貌 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 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 (2)水系与自然灾害 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 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 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 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 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 三、河流与地貌 1、侵蚀作用――沟谷、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 2、堆积(沉积)作用:山口的冲积扇,下游河口的冲积三角洲,大江大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 3、地偏力的作用形成:侵蚀岸――陡峻,堆积岸――坡缓 四、河流补给类型 河流补给指河流的水源,一般分为5类: 1.雨水补给。它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一般多在夏季和秋季补给河流,个别地区也发生在冬季。雨水补给具有不连续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往往造成河川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发生在春季,具有连续性和时间性的特点,比雨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变化来得平缓。 3.冰雪融水补给。主要指在流域内的高山地区,永久积雪或冰川的融水补给。这类补给也发生在干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导学案

第三 节 中国的河流导学案(长江黄河)(2) 一、学习目标: 1.河流的概况: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长度、流域面积、地 位、支流、分段等2.河流特征:上、中、下游的河流特征 3.人河关系:开发利用、治理保护 4.能够说出长江黄河的源流概况、各河段特征。5.知道长江黄河的开发利用现状及综合治理。 二、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长江源流概况 【自主学习一】(6分钟) 1.长江发源于____,注入的海洋___,全长____千米, 是我国_______长河,居世界第__位. 2.长江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共11个省(市、自治区),. 上游各河段从河源往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四川省_____以下始称长江。________以上为长江上游,__________至___________为长江中游,湖北____至湖南的_______的荆江段有“__________”之称 3.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有、、、。 4. 支流:长江以北自西向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江以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二】(5分钟) 二、合作探究(5分钟) 猜想:请你根据“长江干流剖面图”,猜想长江水电站的分布情况,并用图例在下图标注出来。对照长江水系图,准确标注出三峡水电站的位置。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以上的河段。主要水利枢纽有、、等。 顺口溜: 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西南,流经青藏云川,渝鄂汀和赣皖,苏沪十一入东海,黄金水道六千三。宜昌、湖口分界线,巨大水能上游段,长江洪水危害大,三峡工程治理它。 ★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上游: 中游: 下游: 知识点二、长江的开发利用现状及综合治理 读课本图2—37 1、从图可以看出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_河段,在______阶梯交界处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_____,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到全国的________.主要的水利工程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013年二轮专题复习:河流学案

2013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河流专题 考点一:河流的形成及其分类(内流河、外流河) 例1:读图,甲地平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 径流总量为118亿m3,(黄河年径流总量为575 亿m3)。回答: (1 为。 (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 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 (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 (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成因为;另 一部分盐度降低,成因为。 例2: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 回答,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对应正确的 是 A.①——地下水补给 B.②——湖泊水补给 C.③——雨水补给D.④——积雪融水补给 考点3:河流特征 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流量——降水量河流形状、流域面积 水位变化(汛期)水系形态 结冰期——气温流程 含沙量——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流向(根据等高线等判断) 流速河道(宽窄、直弯、深浅) 水系形状是指河流的干、支流组成的形态特征,主要有扇形状、树枝状、向心状、梳状和羽状。其中向心状(刚果盆地、四川盆地)、梳状(淮河)、扇形状(海河)、树枝状(长

江、亚马孙河) 判断下列水系形状 干流、支流和水系 分水岭和流域 思考:在等高线图上分水岭表现为什么? 如何确定并计算该河的流域面积? 例3: 请分析图示河流的水文 特征。(26分)

例4:在下图中画出河流流向。 考点4:河流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地貌、气候、植被等) 河流与地貌 (1)地貌对河流的影响(河流、河道、流域等) 如:上中游的河道:型;下游的河道:型 (2)河流对地貌的影响 沉积作用: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中下游:冲积平原;入海口:三角洲平原; 侵蚀作用:峡谷、瀑布、沟壑纵横等 河流与气候 (1)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气候(降水与气温)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水位、结冰期、含沙量等(2)河流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温差变小)、降水(增多)等 河流入海口与海水 (1)河流入海口海水盐度较低,部分河流入海口的盐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2)河流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渔场):陆地淡水的注入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 (3)河流入海口海水污染情况:咸潮、赤潮 例5:下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其中百分比较大的是哪个图示地区,较小的是哪个图示地区?原因是什么? ▲含沙量的辨证思考: 利:带来肥袄的土壤,入海口营养盐类丰富 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与河口三角洲 弊:影响水质 淤塞河道、抬高河床--------易造成洪涝灾害、不利于航运 思考:修建水库对河流含沙量的影响? 泥沙淤积在库区,下游的含沙量减少。 库区:水位抬高、淹没耕地、诱发地质灾害、土壤盐碱化

河流专题复习学案

复习专题:《中国的河流》导学案备课人:张霞 复习目标: (一)了解中国的主要河流概况 (二)掌握长江、黄河的源头、流入海洋、流经地形区、支流、河段、城市、湖泊等知识。(三)了解两大河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重点:熟记中国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概况 难点:长江,黄河的问题及治理 一、基础知识回顾: 1.河流湖泊概况 (1)内流河(区)和外流河(区):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河流向东流入 _____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向南流入 ____洋,唯一向北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河)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内、外流区比较: 水文特征的含义: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 分布地区:西北内陆 水源补给: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3)内流河主要特征季节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它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 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 塔里木河: 7~9月为汛期(天山、昆仑山等冰雪融水) (4)珠江——南方最大的河流,在我国各大河中,汛期最长,水量仅次于长江;水能资源蕴藏

量丰富;水运发达。 长度:1800千米 概况流经六个省市:京、津、冀、鲁、苏、浙 (5)京杭运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 作用历史上:沟通南北交通 现在:苏、浙境内航运发达 (6)湖泊内流湖→青藏高原湖区(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多咸水湖 外流湖→东部平原湖区(如鄱阳湖、洞庭湖等)→属淡水湖 2 (一)19.【2010福州市】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读图回答。 (1)长江、黄河发源地说在的A地形区是高原。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向- 流,从河流流向可以看出我国地势总特征是。 (2)图中两条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3)图中B地形区是高 原,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 是由于严重的造成的。 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 国最大水利枢纽水利枢 纽。 (4)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 江的源头地区,素有“中华水塔” 美誉。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对于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有何意义?

中国地理导学案—河流与湖泊.doc

第四节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学习目标】 1、理解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 2、掌握河流内容的高考考点:补给类型、水文特征。 3、记忆我国主要的河流概况及河流的开发利用 【重难点】 河流的补给类型、水文特征、开发利用 【学法指导】 1、课前预习相关内容,并完成预习案; 2、课堂上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3、利用地图册进行相关分析 课时(一) 【自主预习】 一、通过等高线判断河流的流向: 下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读图分析归纳河流与等高线的联系 1、右图的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为,图示水流 为分散或集中)15米 10米 2、左图的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为,图示水流/、、、'\/七 为分散或集中)/、 / 15X 10米3、能够形成河流的地形为上图中的图 总结归纳: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的方向o 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的河流干流向为:o 图中河流1、2、3、4、5,哪几条河流是不存在的,说明理由。

二、介绍中国的主要河流。 1、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含义及分界线。 内流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流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地图介绍中国的主要河流。 在下图用彩色笔勾出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填出下列河流的名称: 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松花江、嫩江、辽河、乌苏里江、海河、淮河、澜沧江、怒江、额 三、河流的补给类型 介绍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完成下表: 水源类型主要影响因素汛期我国主要分布地区雨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水 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 湖泊水(位于源头)

人教版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二部分 微专题 微专题二 湖泊学案

微专题二湖泊 [核心知识必备] 1.以贝加尔湖为例分析常见考查角度 (1)物种独特的原因——分析“特有”。 周边人口较少,流出河流少,缺少与外界交流的环境;湖泊古老,经漫长进化形成独有物种。 (2)鱼类丰富的原因——分析“丰富”。 湖泊面积大,提供广阔的空间;湖水纯净,阳光透射率高,藻类、浮游生物丰富,鱼类饵料充足;入湖河流多,沿湖湿地多,提供丰富的有机营养物。 (3)天然空调机的原因——分析“调节气候”。 ①冬温高:冬季湖泊降温慢,使附近地区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湖水结冰释放热量。 ②夏凉爽:纬度高,地势高,湖泊升温慢,使附近地区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4)多风浪的原因——分析“湖陆风”。 湖泊面积大,湖泊与周边陆地热力差异大,白天吹湖风,晚上吹陆风;湖面狭长,两岸地势高,狭管作用强。(注意冬季结冰,基本无风浪,主要考虑夏季) 2.综合治理 (1)面临“灭湖”威胁的原因:流域内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增多,入湖径流量减少;工农业生产引起的水体污染严重;不合理的捕捞和水体污染导致鱼类等生物多样性减少。(2)“灭湖”带来的影响: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年降水量减少,气候更加干旱;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大;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退化;湖岸周围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3)解决“灭湖”威胁的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用水量;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国家间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立法保护水资源等。 [实例应用提升] 1.(2018·全国卷Ⅲ,6~7)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1)~(2)题。 (1)贝加尔湖形成于( )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 (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 解析第(1)题,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且深度还在加大,符合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构造湖的特征。火山口集水形成的火山口湖一般保留有完整的锥形火山山体和封闭的中部洼地,滑坡阻断河流形成堰塞湖后,一般在堰塞体的下方保留原来的河道,图中信息均不符合。河流改道不会形成较深的湖泊。第(2)题,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主要是由入湖河流搬运的泥沙在湖中沉积形成的,若入湖径流增多,则输沙量增大,入湖泥沙增多,沉积物增加使湖床抬高,湖泊变浅,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的特征不相符。贝加尔湖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降水量的加大不会对湖水深度产生明显影响。由于断层中部继续下陷,湖盆在加深,尽管外力作用使沉积物不断加厚,但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答案(1)A (2)C 2.(2018·山东烟台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新课标)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我国的河流及其特点。 2.明确外流河(区)、内流河(区)的概念,学会分析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3.了解我国湖泊的分类以及分布地区 自主学习案 一.填图练习 1)填出数字代表的山脉和河流:

2)画出主要流域的分水岭 (1)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的分水岭:(2)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3)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 二、河流湖泊概况 1、内流区和外流区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__________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______________)。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__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段与_________等降水量线接近。 (外流区→东南部→外流河→外流湖→淡水湖→季风区。) (内流区→西北部→内流河→内流湖→咸水湖→非季风区。) 2.河流特征要素 3、水系形态 (1)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地貌。 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 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 (2)与自然灾害 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 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 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 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 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 4、水文特征 (1)河流水文特征的含义: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分析

河流专题 练习汇集

河流专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6—8题。 6.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河流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丙甲乙丁D.丁乙丙甲 7.有关图中四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河含沙量较小B.乙河流含沙量最大 C.丙河7月下入汛期D.四条河流中丁河流水量最丰富 8.有关图中四河流经地区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D.丁地可利用水源优势,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9.图中入海口处的河流移向东南方向,原因是() A.不断开挖的新河造成的移动 B.该河泥沙含量大,下游泥沙淤积成为地上河,汛期容易决口改道 C.A城市的兴起与石油开发有关,因为开发石油而使黄河入海口改道的 D.人类重新开挖新的东南方向河道 下表为我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读表,回答10-12题:流域 流域面积(平方千 米) 降水量(毫米)径流量(毫米)蒸发量(毫米) 径流系数 (%) 蒸发系数 (%) 松花江557180 525 145 380 27.6 72.4

黄河752433 492 76 416 15.4 84.5 淮河泗水 261504 929 191 738 20.6 79.4 等 长江180**** **** 542 513 51.4 48.6 珠江452616 1438 772 666 53.7 46.3 雅鲁藏布江246000 699 474 225 67.8 32.2 10.雅鲁藏布江蒸发系数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大B.气温低C.峡谷深D.光照弱 11.将表中河流按水量平衡值进行分类,下列各组中最为合理的一组是() A.长江、珠江B.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 C.黄河、松花江D.松花江、雅鲁藏布江 12.表中河流从水量平衡值角度分析,最容易被污染的是() A.珠江B.淮河C.雅鲁藏布江D.黄河 (2007年四川卷,文综)图3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第4题 4、关于图3中各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熏蒸变化小 (广东深圳0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读下图,回答1-2题。

2017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中国的河流

2017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中国的河流2017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中国的河流 中国的河流 1、外流区为主。 2、外流河及外流区: ⑴、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外流区。 ⑵、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受夏季风影响较大,夏季 风盛行,水位上涨,形成汛期;冬季风盛行,形成枯水期。 ⑶、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①、南方河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 冰期。(长江、珠江) ②、北方河流: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 冰期。(黄河、海河) ⑷、长江——我国最大的河流;珠江——汛期最长的河流;黄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黑龙江——结冰期最 长的河流。 3、内流河及内流区: ⑴、最终未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内流区。 ⑵、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大小主要受

气温的影响,夏季水量较大,冬季水量较小,河流出现 断流现象,所以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我国最大 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4、我国有天然湖泊20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部平 原和青藏高原。东部平原是我国淡水湖泊相对集中的地区,青藏高原是咸水湖泊相对集中的地区。 主要湖泊(两大湖泊): ⑴、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⑵、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巴颜喀拉、长江: ⑴、发源于唐古拉山,源头——沱沱河,全长6300 千米(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最终注入东海。 ⑵、流经了,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共11个省区。 ⑶、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 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⑷、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等。 ⑸、上、中、下游的划分: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 到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⑹、水能资源: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源头——

河流专题2018届高考地理专项训练 河流

2018届高考地理专项训练 河流 微专题一 陆地水体补给类型 【注】 1、湖泊水只能调节与湖泊相连的下游河段,使水量更加稳定; 2、地下水补给取决于河水水位与地下水水位的高低; 3、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与气温相关,日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较大; 4、雨水与气候相关,如地中海气候雨水补给出现在冬季,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均有雨水补给; 【例1】(2015绵阳一诊)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河湖 年等降水量线 600 分季节说出阿姆河和锡尔河的主要补给来源。(6分) 【例2】(2012新课标)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 )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

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1—2题。 ① ④ ③ 流向甲水文站乙水文站 湖泊 a 时间/h 流量 甲水文站 乙水文站 b 图1 ②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微专题二河流水文特征

【例1】(2015德阳二诊)下图为贝加尔湖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湖中生活着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贝加尔湖周围共有300余条河流注入,但只有图中R河流出。 简述R河的水文特征。(8分) 【例2】(2016成都二诊)位于非洲西部的几内亚被称为“西非水塔”,首都科纳克里是西部非洲最大的港口。该国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铝土矿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三分之一,且品位高,易于开采。我国的炼铝工业占世界的40%,而铝土矿资源仅占世界的3%。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几内亚投资发展铝土矿开采和加工工业。 分析几内亚成为“西非水塔”的原因。(6分) 【题后反思】影响径流量大小的因素

《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导学案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导学案)第1课时 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通过资料比较,理解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其原因,归纳出共同特征。 3.通过广泛读图和分析表格数据,掌握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情况。 4.重点:知道流域、水系、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及其分布,我国主要河流及五大淡水湖和主要咸水湖的名称。 外流区为主 阅读教材的文字资料和“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 1.外流区和内流区 (1)外流河 概念:地表或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 (2)外流区:外流河分布的区域。位于外流区的湖泊 称为外流湖,外流湖都是淡水湖。 2.内流河和内流区 (1)内流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 之中,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如 g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2)内流区:内流河分布的区域,位于内流区的 湖泊称为内流湖,内流湖基本上都是咸水湖。 3.河流分布:我国的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A东部外流区,B内流区的河流较少。 4.我国季风区多为外流区,非季风区多为内流区。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 5.河流的水文特征 (1)共同点:夏季风盛行时,水量骤增,水位上升,形成汛期;冬季风盛行时,水量减少,水位下降,进入枯水期。 (2)差异性 对比项目位置流经干湿区水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 秦岭—淮河以北半湿润、半干 不大较短很大有 旱 小无秦岭—淮河以南湿润地区丰富 长 6.内流河水文特征 (1)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2)特点: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 7.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和最大的淡水湖分别是(D) A.洞庭湖和鄱阳湖 B.鄱阳湖和洞庭湖 C.鄱阳湖和青海湖 D.青海湖和鄱阳湖 8.有关京杭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南北沟通了六大水系,纵贯七大省市 B.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 C.京杭运河的年运输量仅次于珠江 D.京杭运河全长1600千米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3微专题十一河流之河流特征思维导图学案

微专题十一:河流之河流特征 1.河流特征 2.凌汛防治

3.涌潮 “汉大司马张仲议曰: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竟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这是《水经注》中关于“河水”的一条描述。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因素与“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无关的是 A.降水集中B.土质疏松 C.河流落差小D.植被覆盖率低 2.“而民竟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即引水灌溉造成河流不能通航,其原因是A.灌溉时将过滤的泥沙投入河中 B.位于上游,流速快 C.修筑引水工程容易阻塞河道 D.流量减小,泥沙淤积

3.“至三月,桃花水至则河决”,三月出现河水决堤的原因是 A.正值雨季,降水量大 B.冰凌消融,阻塞河道 C.高山冰川融水量大 D.泥沙沉积,水流不畅 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雾凇是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冻结附着于树木、建筑等物体而成的一种自然现象,一般发生在严寒季节里。雾凇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物体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每年12月下旬到第二年2月底,是观赏吉林雾凇的最佳时节。每当雾凇来临,吉林松花江岸十里长堤“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一江寒水清,两岸琼花凝”是对吉林雾凇的典型概括。下图为松花江丰满水电站到吉林市区河段示意图。 (1)描述松花江在吉林市区河段的水文特征。(6分) (2)上游丰满水电站是吉林雾凇形成的重要条件,请解释其中原因。(10分) (3)除美丽之外,吉林雾凇还有很多实际的用处。指出雾凇的主要作用。(6分)

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哈尔滨(约45°N)1月平均最低气温可达~25℃.每年举办为期大约3个月的冰雪节。纯净的水,0℃开始结冰,含盐或杂质的要低温些才可结冰。同样气温下,河流流速越慢,形成的冰体厚度越大。水的结冰一般先是在岸边结小冰花,然后在流动中碰撞结成冰排,冰排碰撞会最终结成冰盖,风力过大、风向不稳定、冰面积雪太厚太薄都影响冰体的冻结。结冰体积增大,在冰排碰撞时水中的空气会析出,但静态的水结冰气泡会被冻住。下图为冰雪节主要采冰地点(右图放大部分)和“特种冰”采冰地点。 特种冰采处图二甲河湾图一冰雪节举办地冰雪节举办地 (1)分析哈尔滨冬季气温低至河流可结冰的原因。 (2)用于哈尔滨冰雕的冰块厚度要大,透明度要好,主要采自离市区举办地不远的松花江。请分析采冰地点选取的原因。(6分) (3)冰雕的特殊部位需用纯度高、厚度大、结构致密的“特种冰”。专家考察了长岭湖和松

初中地理_中考专题复习 河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专题三河流 教学目标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河流的水文特点,分析其对人类的影响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归纳河流的水文特点,分析其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 归纳河流的水文特点,分析其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导入 二、主题(一)河流的水文特征 1. 水文特征一般从哪几个方面表述? 2. 影响水文特征的因素有哪些? 3、小组探究 根据以下资料分析黄河长江的水文特征,以及差别的主要原因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黄土高原景观图

分析黄河长江的水文特征,以及差别的主要原因 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长江 黄河 主题(二)河流的开发及利用 1.西亚在这样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农业多分布在哪些地区呢?原因是什么? 新疆的绿洲农业 2.探究中南半岛的城市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3.长江水能和水运开发 4.河流航运价值(能力)大小的分析: 5. 小组探究 思考:莱茵河为何航运价值高? 主题(三)河流的忧患及治理 1.忧患一洪涝 根据以下资料分析长江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有哪些 (1)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支流等因素) (2)人为原因

长江支流图 2.忧患二黄河流经的省区中,容易发生凌汛的是哪几个? 凌汛产生的条件 三、当堂检测 四、课堂小结 水文特征 开发及利用 忧患及治理 五、课下作业 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四册课本的学习,学生对河流已经有了基本的知识。只是这些知识比较分散,不成系统。所以本节课的学习旨在整合初中阶段关于河流的所有知识,让学生对河流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形成系统的全面的知识体系,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效果分析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性活动,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要引领学生的课堂思维。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要积极的参与课堂,做课堂的主人。下面我将从“教”与“学”两方面分析一下课堂效果。 一、“教”的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中首先从对中国地理中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入手,进而分析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长江与黄河水文特征的对比与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运用。以世界著名的河流如亚马孙河、刚果河、密西西比河等为例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的特点及作用。在学生会描述水文特征的基础上,对河流的开发与应用开展学习。最后,面对河流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学生学以致用,爱护河流,爱护环境,提高学生爱护我们生存家园的情感与意识。 二、“学”的效果分析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导学案(第一课时)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据图分析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 2、掌握河流内容的高考考点:补给类型、水文特征。(能说出我国不同地区河流的补给类型,并能通过流量图来判断;会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并能说明其原因) 【重难点】 河流的补给类型、水文特征。 ★自主学习: ◆一、通过等高线判断河流的流向:(展示:第 小组) 下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读图分析归纳河流与等高线的联系 1、右图的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为 ,图示水流为 (分散或集中) 2、左图的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为 ,图示水流为 (分散或集中) 3、能够形成河流的地形为上图中的 图 总结归纳: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的方向 。 ★练习: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的河流干流向为: 。 图中河流1、2、3、4、5,哪几条河流是不存在的,说明理由。 ◆二、中国河流和湖泊的概 况。(展示:第 小组 ) 1、根据右侧地图填写中 国的主要河流。 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松花江、嫩江、辽河、 乌苏里江、海河、淮河、 澜沧江、怒江、额尔齐斯 河、伊犁河、塔里木河、 雅鲁藏布江、京杭运河 20米15米10米20米 15米10米 7 123 45562米

2、内流河和外流河 外流河:最终流入 的河流(东部季风区的河流主要流入 ;怒江、 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 。 内流河:最终 海洋的河流, 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 。 内外流区分界线: - -贺兰山- 东端一 线、南段与 等降水量线接近。 3、湖泊 分类 内流湖在内流区,基本上是咸水湖。 外流湖在外流区,属 。 区: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区,占我国湖泊面积的一半, 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东部平原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 是我国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区,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 湖、 、 、洪泽湖、 )都分布在 这一地区 探究:1、为什么我国西北地区多内流河,东南地区多外流河? 2、咸水湖与淡水湖区别 图中A 为 湖,判断理由: 图中B 为 湖,判断理由: ◆三、河流的补给类型(展示:第 小组 ) 试着完成下表: 水源类型 主要影响因素 汛期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雨水补给 降雨量 东部季风区 季节性积雪融水 春汛 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 气温 西北地区 湖泊水(位于源头) 湖泊蓄水量 松花江源头,长江中下游 地下水 地下水水位高低 分布普遍 ★练习1: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问题: 分布

2018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河流的特征分析》学案含答案

河流的特征分析 学习目标: 1.关注河流特征,考查对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描述及成因分析 2.关注河流水能,探究流域内水能开发的条件 3.关注流域范围,比较流域面积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4.关注整体性,探究河流与其他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联 一、自主学习 1、河流特征包括和。 2、 :大或小 水水位:,,等 文 :大或小 特 征:有或无,长或短;有无 归纳 1:如何关联分析径流量特征? 【例 2】( 2014 新课标 II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 其他:, 3、:自?向?流 水 系 特 征 :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 二、合作探究 【例 1】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指出尼日尔河从P 点到 Q 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 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 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 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 少的原因。( 6 分) 归纳 2: 【例 3】读“欧洲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捷列克河径流量主要来自M地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 6 分) ( 1)分析甲河流航运价值高的主要原因。(8 分) 2、( 2016 新课标 II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4%,历史上 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归纳 3: 【例 4】材料:雅鲁藏布江谷地中游河段河谷宽窄相 间,在干支流交汇处多宽谷,河道多分汊,形成辫状 水系。 简析图中甲河段辫状水系形成的自然条件。( 4 分) 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9分归纳 4: 三、当堂检测:四、总结与反思: 1.西部较东部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强,搬运速度快,沉积作用强,山脉坡度较缓。捷列克河是俄罗斯 北高加索东部河流,其河口三角洲面积约 4000 平方千米,河上建有两座水电站。下图为捷列克河流域示意 图。

高三地理河流专题复习

2013高三地理河流专题复习 一、知识体系 提供淡水 排水不畅 二、相关概念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① 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 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 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 (最冷月月均温),⑤ 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2?河流水系特征描述: (水系特征是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 落差等要素,与地形最密切) ① 河流长度、流向 ②流域面积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 (如;密西西比河是放射状水系) ④河网形态、密度 ⑤落差或峡谷分布⑥ 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 3?水位变化:补给、气候——水位 (1)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雨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 (2) 以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径流量大) (3) 有冬季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形成春汛和夏汛一一 ;东北地区的河流 (4) 墨累一达令:上游流经亚热带湿润气候一一 ;夏汛;下游流经地中海式气候一一冬汛。 4. 流速:从地形坡度(落差)分析 山区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坡度小,河流的流速小 5. 含沙量:从植被覆盖情况分析土质气候流速经济活动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尤其是上游山区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例如:珠 江,东北地区的河 流。 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少,夏季暴雨集中,冲刷严重,含沙量大。 6冰期:从纬度位置、气候分析 例:东北一一纬度高,中纬度,寒温带,秦淮以北一一位于暖温带,冰期短, 秦淮以南一一流经亚热带,冬季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无冰期 7 .入海口盐度:入海口水量的季节变化与雨季结合 例:长江:冬季——盐度高夏季一一盐度低 8.水系形态 (1) 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 地貌 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 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 (2) 水系与自然灾害 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 「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 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f .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 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 三、 河流与地貌 1、 侵蚀作用 ---- 沟谷、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 2、 堆积(沉积)作用:山口的冲积扇,下游河口的冲积三角洲,大江大河中下游的 冲积平原(如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 3、 地偏力的作用形成: 侵蚀岸一一陡峻,堆积岸一一坡缓 四、 河流补给类型 河流补给指河流的水源,一般分为 5类: 1. 雨水补给。它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一般多在夏季和秋季补给河流, 个别地区也发生在冬季。 雨 水补给具有不连续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往往造成河川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2.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发生在春季,具有连续性和时间性的特点,比雨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变 化来得平缓。 3. 冰雪融水补给。主要指在流域内的高山地区,永久积雪或冰川的融水补给。这类补给也发生在干 发 流 长 流 支 水 分 流 注 源 经 域 流 系 段 向 入 地 地 度 面 状 形 情 海 区 积 况 状 况 洋 雨 季节性 地下 冰雪 湖泊 水 积雪融 水补 融水 水补 补 水补给 给 补给 给 给 源流概况 河流补给 改造 流 水 结 含 流 落 量 位 冰 沙 速 差 变 期 量 1 化 4 水源补给 来水大 开发水能 发展航运 整治 河道 兴修 水库 水 利 工 程 正面 影响 保持 水土 负面 影响 控制来水 泄洪 调洪蓄洪 加固堤坝 利用 洪涝-河流 特征 气候 植被 地形影响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导学案

1 高二地理《中国的河流与湖泊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 2、掌握河流内容的高考考点:补给类型、水文特征。 3、记忆我国主要的河流概况及河流的开发利用 ★学习内容: 1、外流区和内流区。 2、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3、中国主要的湖泊。 4、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5、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6、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7、京杭运河概况。 ★教学过程: 1、通过等高线判断河流的流向 2、中国的河流 3、河流的补给类型方式 4、河流的水文特征 5、中国的主要河流—长江 6、中国的主要河流—黄河 7、中国的主要河流—珠江 8、京杭运河 9、我国的国际性河流 10、中国主要的湖泊 11、河流的开发与治理 ★自主合作学习: ◆一、通过等高线判断河流的流向:(展示:第 小组) 下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读图分析归纳河流与等高线的联系(展示人: ) 1、右图的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为 ,图示水流为 (分散或集中) 2、左图的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为 ,图示水流为 (分散或集中) 3、能够形成河流的地形为上图中的 图, 由此可总结归纳: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的方向 。 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的河流干流向为: 。 2、 图中河流1、2、 3、 4、5,哪几条河流是不存在的,说 明理由。 ◆二、介绍中国的主要河流。(展示:第 小组 ) 1、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含义及分界线。(展示人: ) 2、根据地图介绍中国的主要河流。(展示人: ) 在图 用色笔勾出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并填出下列河流的名称: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松花江、嫩江、辽河、乌苏里江、海河、淮河、澜沧江、怒江、额尔齐斯河、伊犁河、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京杭运河 7

河流导学案汇总

河流导学案 我们每天都喝水,俗话说“饮水思源”那么我们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水资源是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一、水循环的类型与意义 1、【图表解读】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是: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__。 (2)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 (3)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该地区降水减少,人为原因可

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B.⑤C.⑥D.⑦/ 2、【知识拓展】 一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影响地表径流,如引水灌溉、修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2)影响地下径流,如雨季人工回灌地下水,抽取地下水灌溉等 (3)影响水汽输送和降水,如人工降雨、热岛效应等。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水库可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反之破坏森林、围湖造田有相反的作用。 ⑸影响下渗,如道路、城镇建设硬化地面;铺设渗水砖。 其中最主要的是影响地表径流 【合作探究】 2、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的箭头是() A.a、b、c、d B.b、c、h、e C.d、e、f、g D.e、f、g、h (2)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径流的循环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3、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的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B.b增加C.c减少D.d减少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4~5题。 4.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 A.①环节B.④环节C.⑤环节D.⑦环节

山东省八年级地理上册2.3河流复习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复习河流 知识再现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最后注入_____。西南地区有些河流流向。向北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这些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有些河流未能流入海洋,称为。 2、我国外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内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水量不到全国总水量的。 3、河流在、、、、、、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称为河流的水文特征。南方与北方的河流结冰界限是。 4、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山脉,注入,全长千米,是我国水量最大、最长的河流。 5、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_____,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_____。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 6、“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是指______ ________,“海”是指___ ____,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_________”字。 7、在上游,黄河塑造了______平原和______平原,到了下游,黄河是______平原主要塑造之一。 8、黄河成为“地上河”是在黄河的__ ____(哪个河段)。 9、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游地区______________;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______________;在下游______________,避免了洪水的灾害。 当堂考试1.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下列描述在长江流域示意图中填注出汉江和上海的名称。 汉江: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在武汉汇入长江干流。 上海:我国最大的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处。 (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或中)游河段,干流主要建有和葛洲坝等水利枢纽工程。 (3)图中给出的四个城市中,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_____,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____。 (4)长江流域有众多的湖泊,其中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由于围湖造田,湖泊数量锐减,这种做法带来的危害是_______。 A.调蓄洪水能力下降B.水生动植物资源衰减 C.水旱灾害的面积增减D.湖区的生态环境劣变 (5)“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每到汛期,堤内江水高于堤外平地10甚至15米。由此人说“人在水下走,舟从楼上过”。治理荆江的方法有加固__________,修建分蓄洪区,将荆江 ________,提供荆江的泄洪能力,同时在上游__________,增加调洪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