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赏析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

赏析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

赏析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
赏析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

赏析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

——帕沃·雅尔维指挥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

有人说:世界是可以被划分为三个层次的:巴赫、贝多芬、马勒。让我们谈一谈马勒,关于他的交响乐曲《复活》。

马勒19世纪初出生在奥匈帝国的波西米亚地区,是一位具有鲜明浪漫主义气质的音乐家、指挥家和作曲家。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奥地利我是波西米亚人,在德国人眼里我是个奥地利人,在这个世界上,我又不可避免地被看作犹太人。无论哪个地方都勉强收容了我,却没有一个地方真正欢迎我,我是一个三重无国籍的人。”所以他用音乐构建了自己的世界。

第一乐章:《葬礼进行曲》。大提琴开场,笛声渐响,小提琴和鼓声加进来。仿佛将你带到墓地,在一面纯净的镜子里看到你的一生,被困扰“生存的目的何在?受苦是为了什么?这些是否全然是个恶作剧?”

第二乐章:是在葬礼之后的间奏,回忆和幻想。音乐缓下来,笛声悠扬,仿佛漫步在回忆里。伴随着小提琴的轻鸣,在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幅很久以前的欢乐画面。像一道明媚的阳光照在身上,甜在心头,溢出笑容。

第三乐章:这是刚刚参加完葬礼的人们又回到了尘世的生活。笛声急促,竖琴渐微,慢慢静下来。突然一阵鼓声(前排的小号手还捂了耳朵),打破了美梦。将人们拖回现实世界。

第四乐章:引入了女低音。全场安静,女低音出场(开场有种泰坦尼克的感觉),小号响起。仿佛吹起了号角,唤起了希望。历经了苦难终于回到了神的身旁。最后,歌声澎湃,铜管高奏,钟声大作。像是末日审判终于降临,远处飘来号角,夜莺的天籁。复活的圣咏:痛苦被挣脱了,死亡被征服了。生命的永恒。

复活!

2013.12.11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推荐】《第一交响乐第三乐章》教案

《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教学内容: 1、感受与鉴赏:马勒《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2、拓展与延伸:马勒生平及其相关作品。 教学目标: 1、了解马勒生平。 2、欣赏马勒《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理解第三乐章中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主要区别。 3、能够唱、奏出两个主题部分旋律,并且培养学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简单的区别主题之间的不同。 2、学生能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所描述的情感和音乐主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三、新课教学 1、作者简介。 马勒,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浪漫主义晚期代表作曲家之一。早年深受布鲁克纳的影响,在后来的创作时期主要受到舒伯特、舒曼和瓦格纳的影响。作为指挥家,他成功地指挥了格鲁克、莫扎特、威伯、瓦格纳的歌剧作品;作为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多采用动机发展手法,承袭了瓦格纳的传统,其创作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艺术歌曲和交响曲。他的音乐是通向20世纪无调性音乐的桥梁,在音乐风格上是浪漫主义的延续,在表现手法上则不时地先现勋伯格作品的无调性因素,他善于把哲理与通俗、个性与民族性、浪漫与现代的音乐糅合在一起。 2、乐曲简介。 该乐曲指示为“强有力的运动”,A大调,布鲁克纳式的激动的谐谑曲,音乐简练而单纯。乐曲的主题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生活风俗性画面,它的音调和节奏如连德勒舞曲,十分富有维也纳圆舞曲的特点。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先强有力地奏出一个由全曲主导动机组成的固定音型,它与小提琴不断反复的八度跳跃音型共同组成背景。两支双簧管奏出了乡村舞曲主题,之后由小提琴奏出。在主题重复后,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

特别的音响不断调弄。三声中部在这背景上呈现兰德勒舞曲节奏的主题中段为F大调,有田园风味的圆舞曲风格,以主导动机作为低音伴奏。在长笛、单簧管与弦乐进行中,新的旋律以对位形态显示,圆号以八度的呼唤,引向作为再现的第三段。第三段比第一段更为单纯。 3、欣赏《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带领学生反复倾听,先后通过提出不同要求(如听辩其主奏乐器,对比声乐作品与器乐作品的表现力),带领学生一步熟悉《第三乐章》。 4、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聆听其中主要的旋律,带领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 5、完整聆听,使学生充分地聆听、感悟作品。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一同走进了马勒的交响曲世界,领略到了古典音乐的魅力,相信同学们对古典音乐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利用时间去更多的了解古典音乐。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一交响曲》(选段)教学设计

《第一交响曲》(选段) 教学内容: 1.听:管弦乐《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选段)。 2.动:成长的足迹(二)。 3.拓展:了解音乐家——古斯塔夫·马勒。 教学目标: 听赏马勒《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片段,能说出感受到的基本情绪,并能视唱主题旋律和大调旋律,经过演唱后能用语言说出感受到的色彩和情绪上的不同。 教学重点: 感受交响曲的风格特点,能说出感受到的基本情绪,并能视唱主题旋律和大调旋律。 教学难点: 演唱之后能用语言说出感受到的色彩和情绪上的不同。 教具准备: 电子琴、电脑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出示旋律。 4/4 1 2 3 1 ︱1 2 3 1 ︱3 4 5 —︱3 4 5 —︱ 交流: 1.儿歌《两只老虎》 2.唱一唱旋律,再用柯达伊手势演唱。 3.用卡农的方式演唱旋律,二声部在第二小节进入,三声部在第三小节进入。(注意循序渐进) 4.演唱歌词。 三、感受体验,欣赏乐曲。 作为旁观者,我们看着这两只奇怪的老虎觉得很有趣,那作为老虎本身呢?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自己与其他的老虎都不一样,它会有怎样的情绪呢? 交流:悲伤,自卑,负能量

思考:通过哪些音乐表现手法的改变表现老虎的悲伤与自卑。速度变慢,音量变小。 1.欣赏《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1)初听,说一说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2)对比两条旋律,找出规律。 4/4 1 2 3 1 ︱1 2 3 1 ︱3 4 5 —︱3 4 5 —︱ 4/4 6 7 1 6 ︱6 7 1 6 ︱1 2 3 —︱1 2 3 —︱ 交流:音符整体下移三度,形成一条新的旋律。 你觉得这个旋律熟悉吗?一起唱一唱吧! a、唱一唱新的旋律。 用不同的速度演唱这两条旋律,你觉得音乐情绪有什么变化? B、比较两条旋律的不同感受。 交流:改变音高和速度使旋律的情绪发生变化。 大调旋律明亮坚定,小调旋律柔和暗淡,大小调的强烈色彩对比,以及所表达的音乐情绪截然不同。 (3)简介创作背景及曲作者。 a、《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是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马勒根据一幅版画《猎人的葬礼》而创作的。D小调,慢板,三段体,是一首卡洛风格的葬礼进行曲。在葬礼节奏中隐含了幻影和幽思,音乐糅合着怪诞与忧伤。它描绘了林中动物为猎人送葬的情景。 b、了解音乐家——古斯塔夫·马勒。 古斯塔夫·马勒(1860-1911),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童年即显露音乐天赋,六岁参加钢琴比赛,十五岁进入维也纳音乐院学习,后改学作曲及指挥。1885年在莱比锡指挥门德尔松的清唱剧《圣·保罗》获得巨大成功,后被聘为布拉格歌剧院指挥,还曾在多所著名歌剧院任指挥,遂成为当代最伟大的指挥之一,是现代音乐会演出模式的缔造者。1907年脱离歌剧院,旅居美国。 他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艺术歌曲和交响曲。写了十一部交响曲、四部乐队伴奏的声乐套曲、一部清唱剧及五首歌曲。其交响曲作品具有构思宏伟、规模庞大的特点,力求发展维也纳古典交响乐的传统,既有崇高的艺术境界,又有清新的自然风光和奥地利民间风格。他的多部交响曲都加入了人声,

【马勒第一交响曲】十位指挥家解析马勒交响曲

【马勒第一交响曲】十位指挥家解析马勒交响曲 专题:马勒第一交响曲●查尔斯·麦克拉斯爵士评介马勒第一交响曲马勒第一交响曲别名“巨人”,是马勒本人最为倚 重的作品。因为它是马勒亲自指挥演奏得最多的一部交响曲。这部交响曲原本有五个乐章,其中四个乐章统一由一个下行旋律的第四主题所贯穿着,唯独第二乐章“布鲁敏”例外,因 其风格不协调,马勒后来将第二乐章删除。于是第一交响曲定型为现今的四乐章形式。乐曲开头是一段大场面的自然风光描绘。弦乐奏出悠长的八度和音,随后下行音阶的第四主题首次亮相,由木管组演奏。然后是风景画。布谷鸟鸣叫,远处传来急促的猎人号角。该段开头音乐与整部作品稍后的整体风格反差极大。当乐曲进入较快的段落时,我们听到了熟悉的旋律,《清晨时分穿越田野》,这是马勒声乐套曲《旅人之歌》中的一首。这段旋律成为这个快板乐章的主题。《旅人之歌》一共四首歌曲,其中另外两首歌的旋律也分别被第二和第三乐章所引用。第三乐章的风格相当另类。其旋律何止是难听,简直算得上丑陋阴暗。和声怪异,配器刺耳。我感觉马勒脑海里呈现的是一幅葬礼图景。猎人的葬礼。送葬的棺材后面跟着一群野兽。野兽们为猎人的一命呜呼而兴高采烈。该乐章的开头便剑走偏锋,由低音大提琴演奏一段人所共知的《两只老虎》,作为乐章的主题。该旋律逐渐转为

卡农曲式,其它乐器渐次加入,而双簧管凌驾乐队之上,吹出怪诞的变奏,随后,变奏的任务从双簧管改为降E大调单簧管。旋律再度变为刺耳难听。当年第一交响曲在维也纳 首演时,这个乐章曾经遭受评论界猛烈抨击。当时的人们一致认为交响曲应该优美动听,马勒这种自然主义的写实风格严重与之背道而驰。第四乐章的演奏,需要一个超大规模的乐队。音乐之震撼,可用上穷碧落下黄泉来形容。乐章开头是阴郁冷酷的第四主题,初听仿佛是来自地狱的呼唤。随后,该主题逐渐变得柔和温顺乃至优雅,最后终于变成优美的歌唱性旋律。这是马勒的神来之笔。优美旋律初时由铜管乐器轻柔地奏出,几近暗哑。当年马勒在指挥演奏这一段时,经常变换配器方式,圆号有时加弱音器,有时却不加,仅要求轻声演奏。这段音乐相当精彩,音乐主题由C大调开始,忽然便提升为D大调,即整部交响曲的主调。整部交响曲进行至此,是最精彩的一瞬。乐章结尾时,再度回归优美的歌唱性主题,当年马勒在乐谱上注明,所有圆号手此刻必须起立演奏,并尽量发出最宏亮的声音。如今这种方式早已是爵士乐队的惯用手法。以前我在美国科罗拉多参加艾斯本音乐节并指挥演奏这部交响曲时,刚巧当地正举行圆号爱好者大会,于是我在这演出到这一段时,特意请了30位圆号手加盟演奏。音乐逐渐加快,向宏伟的高潮冲刺,从F小调变为降D 大调,其间还经过C大调和D大调。我们乐团本身只有8

一篇包含了200多部重要交响曲标题的文章

德意志瑞士人玛丽亚·特蕾莎于1905年10月出生于威廉·退尔的故乡。在那个小小的乡村,兹洛尼采的钟声催她起床,她常常早晨在森林中和熊嬉戏,中午到营地集会去感受狩猎的号角,夜里吟唱神秘的夜之歌,节日时到哥特式教堂参加简易而严肃的礼拜仪式,伴着管风琴奏出的三个D音唱起创世的颂赞歌,跳起生命之舞,感受欢乐与沉思,在听到耶利米的挽歌时,天真的她感到无比哀伤。 1.艾斯勒(Hans Eisler)《德意志交响曲》 2.汉斯·胡伯(Hans Huber)第七交响曲“瑞士人” 3.海顿(Joseph Haydn)第48交响曲“玛丽亚·特蕾莎” 4.肖斯塔科维奇(Dmitri Shostakovich)第11交响曲“1905年” 5.肖斯塔科维奇第二交响曲“十月” 6.汉斯·胡伯第一交响曲“威廉退尔交响曲” 7.帕努夫尼克(Andrej Panufnik)《乡村交响曲》,霍尔姆波(Vagn Holmboe)第三交响曲“乡村” 8.德沃夏克(Anton Dvorak)第一交响曲“兹洛尼采的钟声” 9.海顿第六交响曲“早晨”,兰戛尔(Rued Langgaard)第14交响曲“早晨” 10.拉夫(Joachim Raff)第三交响曲“在森林中” 11.海顿第82交响曲“熊” 12.海顿第七交响曲“中午” 13.艾夫斯(Charles Ives)第三交响曲“营地集会” 14.海顿第73交响曲“狩猎” 15.海顿第31交响曲“号角”

16.海顿第八交响曲“夜” 17.帕努夫尼克《神秘交响曲》 18.席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第三交响曲“夜之歌” 19.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节日交响曲》(又名《凯旋交响曲》) 20.布赖恩(Havergal Brian)第一交响曲“哥特” 21.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简易交响曲》 22.贝瓦尔德(Franz Berwald)第一交响曲“严肃” 23.奥涅格(Arthur Honegger)第三交响曲“礼拜仪式” 24.圣-桑(Camile Saint-Saens)第三交响曲“管风琴” 25.奥涅格第五交响曲“三个D音” 26.威廉·华莱士(William Wallace)《创世交响曲》 27.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ohn)第二交响曲“颂赞歌” 28.图内米尔(Charles Tournemire)第七交响曲“生命之舞” 29.斯坦福(Charles Stanford)第五交响曲“欢乐与沉思” 30.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第一交响曲“耶利米” 31.斯坦福,帕努夫尼克,马利皮耶罗(Gian Francesco Malipiero)第二交响曲“挽歌”(又译“哀歌”) 32.贝瓦尔德第四交响曲“天真” 33.海顿第26交响曲“哀伤” 她阅读了《曼弗雷德》《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等名著,了解了安塔尔,伊利亚·穆罗美茨,帕拉斯·雅典娜和断翼天使的传说,观看了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安提戈涅》,熟悉了画家马蒂斯,勃克林,伦勃朗的画作。34.柴可夫斯基(Peter Ilych Tchaikovsky)《曼弗雷德交响曲》

马勒第一交响曲

D大调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无尽春日(奏鸣曲式) 引子(马勒注:描绘自然从冬眠中的苏醒) - 缓慢的速度,像自然的感觉(Langsam. Schleppend. Wie ein Naturlaut),其中木管模仿杜鹃的啼叫声的动机贯穿整个引子部分,后续又衍生成为呈示部的第一主题。 呈示部,两个主题 - 始终保持非常从容的速度(Immer sehr gem?chlich),第一主题由杜鹃啼叫动机引出,第二主题节奏上更活泼,情绪上更激烈些,这两个主题的材料都来自《流浪少年之歌》中第二首《今晨我越过田野》中的旋律。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没有对比冲突和戏剧性,基本情绪是一致的。 发展部,分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发展引子主题,缓慢的速度(Langsam)。 - 第二部分发展第一和第二主题,保持从容的速度(gem?chlich)。 - 第三部分呈现出紧张的预兆性动机,这一动机在第四乐章发展成为第一主题。 再现部 - 勇往直前的(Vorw?rts dr?ngend),第一和第二主题的再现,整体速度和情绪相对呈示部来说更加的快速和慷慨激昂。 第二乐章:满帆前进(三段式A-B-A1) A段 - 粗犷的,强烈的(Kr?ftig bewegt),三拍子圆舞曲,带有乡村舞曲性质,曲调来自马勒早年创作的歌曲《汉斯与葛雷特》,第一部分是基本主题的呈现,第二部分做变化,最后结尾。 B段

- 中段,优雅从容的(Trio. Recht gem?chlich),三拍子圆舞曲,带有连德勒舞曲性质, A1段 - 原速(Tempo primo),与A段相同,但省去第二部分,速度上要稍快些。 第三乐章:仿卡洛风格的葬礼进行曲(三段式A-B-A1) A段 - 第一部分,庄严从容的(Feierlich und gemessen, ohne zu schleppen),呈示A部主题,葬礼进行曲风格。 - 第二部分,原速,相当的从容(A tempo. Ziemlich langsam),先呈示伤感讽刺的舞曲风格插部主题,接着是A部主题的结尾。 B段 - 非常质朴和纯真的民歌曲调(Sehr einfach und schlicht wie eine Volksweise),极具抒情和歌唱性的中段主题,旋律取自《流浪少年之歌》的第四首《在大路上有一颗菩提树》。 A1段 - 重新回到开头(Wieder etwas bewegter, wie im Anfang),A部主题重现,中间带有吵闹风格的插部,最后回到A部主题结尾。 第四乐章:从地狱到天堂(奏鸣曲式,全曲的中心在该乐章) 呈示部 - 第一主题,暴风雨般的(Stürmisch bewegt),呈示出强烈的,象征凶猛力量,极富斗争性的第一主题。 - 第二主题,非常具有歌唱性的(Sehr gesangvoll),第二主题有温暖的色彩和感染力,带有强烈的回忆情感,与第一主题相比有强烈的对比效果和戏剧冲突,结尾出现第一乐章引子部分的动机。 发展部,分两个部分

听马勒第一交响曲

听马勒第一交响曲 午后,我执着笔,想着该用什么来充着这篇小文。窗外又响起了车水马龙的喧嚷声,唉,再让我想想,让我想想。顺手拧开了音响,缓缓响起了马勒的第一交响曲。好吗,我可不是特意选这个糟糕的时候来考验这位大师。实在是我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环境同时考验我的耳朵和我的心。 不由得沿着想到了音乐,音乐的神奇,时常让我感到目瞪口呆。在所有的艺术中,大概也只有音乐能这样地保鲜如初了。百年前的作品,演奏起来仿佛就是昨日才刚刚写就的。有多新鲜呢?新鲜得像锋利的刀把橙子一切二,那湿漉漉的果肉和溢出的汁液;新鲜得像刚刚从海里捞上来的健硕的大鱼,那湿淋淋,银光闪闪的鳃,还在用力地一张一合。听着听着,那身着燕尾服,晃着满脑袋花白头发的指挥家充满激情的双手还在空中舞动着。相比之下,绘画作品历经百年的下场可没这么好了。绘画的表面的油彩一片片干裂翘起,站在她的面前连气都不敢大喘一口,生怕吹落一片来。还有的像迟暮的美人,仔细瞅还是能够发现当年的风采,可站在你面前的的确是一位布满老年斑,面皮耷拉得像个汤面筋的老者。想到这,我的注意力又回到了耳边的音乐上。 至少我这么认为,马勒并不像众人认为的那样痉挛,神经兮兮。他只不过是有些啰嗦罢了。同时他又是如此的平易,如此的温和,如此充满着民间芬芳的乡土气息。晨光熹微朦胧的调子,是早春时节新绿的色彩。即使是难免的忧郁,也是像天鹅绒那样轻柔无比。最后,他的拿手好戏——弦乐一出场,立刻尘埃落定地安静下来,思绪归位。一条刚才还浪花翻涌的河瞬间就平静了下来,映着两岸的青山绿树,正空的白云朵朵,将我的心冲刷的纤尘不染,融化了我的心声,鸟声和风声,这实在是甜美怡人,再硬再钢再强的筋骨也变得柔软如棉,听得人直想落泪。 据说,马勒在为这首曲子写注释时,曾写下这样几个词:花卉,果实和荆棘……在我看来,在这支交响乐中,即使是荆棘也是顶顶柔软的,因为这是他青春的荆棘。 在这首曲子中,浩荡如大风的铜管,敏感纤细的弦乐,还是悲伤也好,喜悦也罢,都带着甜始美好无比使人落泪的力量。 一曲听罢,文也已写就。一首曲子一篇文,足以像吸水纸那样将窗外的俗世声吸得干干净净了。 老师点评:经典之作的魅力就在于即使年代悠久却依然能震撼人心,音乐绘画如此,文学作品亦如此。

杜比公司介绍

杜比公司介紹 杜比概述 杜比是英国R.M.DOLBY博士的中译名,他在美国设立的杜比实验室,先后发明了杜比降噪系统、杜比环绕声系统等多项技术,对电影音响和家庭音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家庭中常常用到的杜比技术主要包括杜比降噪系统和杜比环绕声系统。 杜比降噪系统主要用来降低录音或放音的噪声。在70年代就已经广泛地用于家用录音机中,那时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录音机和原声音乐磁带上标有的符号,其意思就是表示该机具有杜比降噪功能,该磁带则是采用杜比降噪方式录制的。当然,这种录音磁带只有在带有杜比降噪系统的录音机中放音才能获得满意的降噪效果。 杜比环绕声系统则是美国杜比实验室为改善立体声质量而研制成功的影院音响系统。在立体声电影院中,为了给观众创造出身临其境的空间感觉,除左右声道外,还装了能强化银幕上声音效果的中置声道和能使观众获得环境气氛与特殊效果感觉的环绕声道。这一环绕声道用了许多扬声器,沿两侧墙面和后墙并联架设。由于多声道直接录制和传输即昂贵又不方便,1976年,杜比实验室发明了杜比立体声电影系统,把左、中、右、环绕四个声道的信息经降噪后按一定方式编制记录成两声道。在播放时再按相反的方式还原成四个声道(即4-2-4方式),从而实现了多声道与二声道的兼容传输。杜比环绕声系统在70年代末拍摄的《星球大战》中,成功地实现了声音方向与画面移动的同步,让观众感受到声音从头顶呼啸而过的方位感和现场感,引起了电影界的震动,因此这一系统后来在电影院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为了在普通家庭中也能欣赏到与电影院类似的效果,杜比实验室又对“杜比立体声电影系统”进行简化、浓缩,相继推出了“杜比环绕声系统”和“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系统”。现在我们常说的杜比功放,大多指是带有“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解码器并获杜比实验室认证的AV功放。 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DOLBYPro-LogicSurround),是对第一代“杜比环绕声系统”进行改进后的第二代家用视听环绕声系统,发布于1987年。从80年代末到现在,已广泛用于录像机、LD、VCD等影视节目声音效果的录制中,当然,其解码系统也就自然地落户到AV 功放中了。该系统有左、右、中置、环绕四个声道,并采用了特殊设计的方向性增强电路,能根据节目信号的实际情况对各个声道的相对强弱做出随机应变的巧妙调整,从而使声像定位感、方向感、移动感以及声场原貌的再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强化,真正地实现了家庭中的“影院”效果。于是,杜比功放成了人们组建家庭影院的首选器材。当然,必须是带有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的碟片与杜比功放相配合才能实现期望的效果。 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尽管在性能上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它仍旧摆脱不了模拟技术的限制。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为了满足下一代电视广播的要求,在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的基础上,1994年杜比实验室与日本先锋公司发布了他们合作研制开发的一种全新的数字化多通道影视音响系统:AudioCoding-3,取其字头命名为AC-3,1997年又更名为杜比数码:DOLBYDIGITAL。它既可装备到电影院去,又可配置到家庭影院中来。 杜比AC-3是一个压缩/解压缩系统。它采用先进的数码压缩技术,应用了杜比独创的特殊技术,把完全独立的前置左(L)、前置右(R)、中置(C)、左环绕(Ls)、右环绕(Rs)和超重低音(S)六个声道(5.1声道)压缩编码成两个声道,记录在电影胶片或影碟上。在播放时再通过解码器还原成六个声道进行播放。为了达到宽动态范围、高信噪比、高分离度、保证信号的保真度等目的,各声道先采用完全独立的方式录音,然后再进行压缩编码处理。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心得4篇_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习心得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心得4篇_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习心得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原本性音乐”作为基本教育理念,要求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本文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心得,仅供参考。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心得篇一 早就听说了“奥尔夫音乐”,可对它却很陌生,这一次,我有幸参加了首届石嘴山市幼儿教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培训,有机会与幼教的姐妹们一起学习、感受“奥尔夫音乐”。虽然,培训的时间很短暂,但形式多样,有理论学习、有教学观摩、有亲身体验,使我对“奥尔夫音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感悟。通过这次培训使我简单了解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内涵与方法,但是一种好的教学理念要真正在孩子们身上体现那就需要我们长期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因此这次学习不但给了我科学、先进的理念,也给了我无形的压力,因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这种好的东西给孩子们,这需要更大精力去付出,是一个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奥尔夫音乐的教学方法是非常贴近幼儿的,它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不同,是一种大众式、体艺式的教训方法,集舞、音、美、语于一体用音乐这一主线来贯穿,孩子们通过肢体动作的模仿和创造来想象音乐,表现音乐,即兴创作是该教学的核心和精髓。音乐、语言和舞蹈是人类最原本的表达。每一个人,包括幼儿、少年、成人的身上都存在着艺术地表达自我的能力和愿望。奥尔夫音乐强调互动教学活动,通过亲身感受、体验,去领悟、感悟奥尔夫音乐,体验奥尔夫教学带来的无穷乐趣。培训中,郝谢妮老师带领着我们一起做互动练习,通过语言的节奏练习、分声部朗诵,到乐器演奏、乐器的分声部演奏,由易到难,逐层递进,活动气氛活跃,效果相当的自然、和谐。 而市幼儿园的王老师、姜老师展示的奥尔夫教学活动让我印象深刻,感受颇丰。它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奥尔夫音乐与我们一般的音乐教学活动的不同,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注重交流与放松,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让幼儿关注音乐,在不断的娱乐中学习新技巧和内容,活动宽松、自然、丰富、有意义。活动时间虽然长,但整个活动可以由执教老师依据儿童的实际自由调控,并不用一样画葫芦,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认识到,奥尔夫音乐的开放性对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也是很有效的一种途径。即兴是培养创造力与反应的能力,即兴创作与创造力是合为一体的,让幼儿更深入地观察、猜测、任意想象与表现。这次参加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但涵括了奥尔夫音乐的理论学习、教法中音乐与舞蹈、语言和节奏等方面的内容。如果仅仅依靠这一周的学习来实现自己对音乐教学活动的提升是不可能的。这还需要在今后的音乐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消化和内化所学,逐渐从培训中提炼出适合本园本班幼儿实际的内容或教学方法,更好地让幼儿发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乐,能在音乐活动中富有个性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独特理解。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奥尔夫音乐不是程序、不是模式,而是一种理念,带着这种理念,做到不盲目运用,有效提炼,使自己的音乐教学更加有效、更加有益。 另外,通过看教材上小中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课例,让我感触很深,在我们的教学中,活动的设计比较注重的是,对孩子一对一的传授知识,为的是让孩子

马勒《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图解——申克分析法实践之一

马勒《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图解——申克分析法实践之一 摘要:《第一交响曲》是由西方享有盛誉的作曲家及指挥家古斯塔夫·马勒所创作的,这位作曲家的作品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交响乐团争相在国内上演,不仅这些交响曲作品逐渐被人所熟知,而且他的作品对二十世纪的音乐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马勒的交响曲在音乐分析领域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第一交响曲、申克分析法、实践 《第一交响曲》是马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之一,马勒交响曲被分析掌握的论述有许多,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未能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利用申克分析方法来分析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不仅能够从一些全新的视角去解释一些现存的问题以及之前没有能够得到很好解释的问题,而且能够让人们对该作品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利用申克分析法区别于传统分析方法,结合不同的方法使音乐分析能够更加透彻、更具有客观性。 一、《第一交响曲》概述 《第一交响曲》是奥地利作曲家马勒所创作的作品,马勒不仅是作曲家同时也是指挥家和钢琴家,马勒自幼便显示出独特的音乐才能,不仅是后期浪漫派音乐代表人物之一,而且作为通往“现代音乐”的重要桥梁,创作了无数经典的音乐作品。马勒的作品中,交响曲往往以规模宏大著称,不仅需要庞大的交响乐队演奏,必要曲目还需要加入人声合唱来将乐曲表现的淋漓尽致,另外马勒的音乐作品中多数使用变奏手法,能够使得音乐获得发展。 第一交响曲在马勒整个创作生涯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第一交响曲是马勒在1884年左右开始创作的,并历经四年左右时间才完成,并且之后由马勒亲自指挥,在19世纪音乐史上具有其独特的地位[1]。第一交响曲最初分为五个乐章,分别是春光无限、行板、诙谐曲、卡洛式的葬礼进行曲以及狂暴的快板,但是在后期的修订时,将其中第二乐章的相关部分删除,所以现今看见的是保留了四个乐章的第一交响曲,在这四个乐章中,其中第一乐章是整部作品最重点的部分,为整部作品的完整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申克分析法分析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 申克是一名奥地利音乐理论家,是音乐分析领域中具有创新性的代表人物之一,图表式分析方就是由他亲自创造出来的,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图表式分析法来解析音乐,不在只是局限于观察音乐,而是能够更加注重音乐的整体性和逻辑性,对演奏者们进一步了解作曲家的作曲构思以及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深刻含义都有一个新的认知,申克这一分析体系在整个音乐理论领域里都产生了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都后世研究分析音乐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最值得收藏的300张古典音乐CD

最值得收藏的300张古典音乐CD 底下这个目录是转自《音乐圣经》(增订本)上册第803-813页的,我在网上一查,居然已经有人不辞辛苦的打了出来,其中有几处版本编号输入错误的地方,我未来得及校订,在此先发出来,供古典音乐爱好者参考。 贝多芬第五第七交响曲维也纳爱乐乐团克莱伯DG, 447 400-2 (大师版)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哥伦比亚交响乐团B.瓦尔特SONY,MYK 36720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艾格蒙特》序曲柏林爱乐乐团卡拉扬DG, 439 002-2 (金版)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拜罗伊特节日合唱团,乐团富特文格勒EMI, 7 69801-2 (1951年) 柴可夫斯基第四五六交响曲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穆拉文斯基DG, 419 745-2 (双片)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等爱乐乐团等阿格里奇等DG, 413 161-2 (双片) 莫扎特G大调小夜曲,小夜曲等维也纳爱乐乐团等伯姆等DG, 413 152-2 (双片) 莫扎特5首小提琴协奏曲,回旋曲等伦敦交响乐团等K.戴维斯等PHILIPS, 438 323-2 (双片)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奏鸣曲等纽约爱乐乐团B.瓦尔特SONY,MPK 52536 肖邦小夜曲全集NOS.1-19 钢琴:鲁宾斯坦RC, RD 89563 (双片) 勃拉姆斯舒曼第一交响曲第一交响曲柏林爱乐乐团卡拉扬DG, 447 408-2 (大师版) 德沃夏克第八,第九交响曲柏林爱乐乐团库贝里克DG, 447 412-2 (大师版) 莫扎特第36-41交响曲柏林爱乐乐团伯姆DG, 447 416-2 (大师版) (双片) J.S.巴赫小提琴,双簧管协奏曲SOLISEES浪漫乐团等格莱兹等PHILIPS, 420 700-2 维瓦尔第四季小提琴协奏曲那波里独奏家合奏团独奏阿卡多PHILIPS, 422 065-2 巴赫哥德堡协奏曲等(钢琴:古德尔) SONY, SMK5594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米凯兰杰里维也纳爱乐乐团朱里尼DG, 419 249-2 贝多芬第八.第十三.第十四奏鸣曲(钢琴:吉利尔斯) DG, 400 036-2 贝多芬第21第23第26奏鸣曲(钢琴:吉利尔斯) DG, 419 162-2 舒伯特鳟鱼五重奏.弦乐三重奏(钢琴:海布勒) PHILIPS, 422 838-2 贝多芬第3.4钢琴协奏曲(肯普夫) 柏林爱乐乐团莱特纳DG, 419 467-2(画廊) 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穆洛瓦) 柏林爱乐乐团阿巴多PHILIPS, 438 998-2 勃拉姆斯第4交响曲维也纳爱乐乐团克莱伯DG, 400 037-2 贝多芬第12-16弦乐四重奏林赛四重奏团ASV,CDDCS403(四张) 舒伯特第8.第9交响曲德累斯顿交响乐团西诺波里DG,437 689-2 莫扎特管乐协奏曲全集奥菲斯室内乐团DG, 431 665-2(三张) 莫扎特第20.24钢琴协奏曲(哈丝姬儿) 拉穆勒乐团马克维奇PHILIPS, 412 254-2 莫扎特第19.23钢琴协奏曲(佩拉希亚) 英国室内乐团SONY, SK39064 勃拉姆斯第1.2钢琴协奏曲(吉利尔斯柏林爱乐乐团约夫姆DG, 447 446-2 (大师版) 马勒第二交响曲纽约爱乐乐团波恩斯坦DG, 423 395-2 (两张) 马勒第九交响曲柏林爱乐乐团卡拉扬DG, 439 024-2 (两张)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1,2集) 钢琴:古尔德SONY M3K 42266 (3张) 李斯特圆舞曲,幻想曲,狂想曲等柏林爱乐乐团卡拉扬DG, 415 967-2 (两张) 肖邦马祖卡,前奏曲等钢琴:米凯兰杰里DG, 413 449-2 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维也纳爱乐乐团卡拉扬DG, 427 611-2 (两张) 舒伯特即兴曲等钢琴:布伦德尔PHILIPS, 442 54-2 巴赫奏鸣曲与组曲小提琴:格吕米奥PHILIPS, 438 736-2 (两张) 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变奏曲柏林爱乐乐团卡拉扬DG,423 142-2 贝多芬钢琴三重奏全集钢琴:肯普夫DG, 415 879-2(3张)

音乐素质考试

音乐素质考试——音乐欣赏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一共20道题,每题2分,共40分) 1、浪漫主义的作曲手法不只存在于古典音乐的浪漫主义时期,它从古典主义时期甚至更早就被作曲家所应用了。以下哪个作品最能体现这一现象?() A.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 B. 莫扎特第41交响曲“朱庇特” C. 海顿第45交响曲“告别” D. 贝多芬第一交响曲 2、在传统的交响曲概念中,一部作品必须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乐章用到一种曲式。请问这个曲式是:() A. 奏鸣曲式 B. 回旋曲式 C. 变奏曲式 D. 三段体 3、罗曼·罗兰在他的著作《名人传·贝多芬传》中这样描述贝多芬:“贝多芬并没有享受过欢乐,但是他把伟大的欢乐奉献给所有人。”下列贝多芬的作品中,哪部作品最能说明这句话?() A. 第七交响曲 B. 第九交响曲“合唱” C. 第五钢琴协奏曲 D. 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 4、很多作曲家都出生于音乐世家。以下谁不是出生在音乐世家?() A. Johann Sebastian Bach B.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C. Robert Schumann D. Johann Strauss II 5、被誉为俄国交响乐奠基人的是:() A. Alexander Borodin B.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C. Mikhail Ivanovich Glinka D. Rimsky-Korsakov 6、除了德奥系作品和法国传统古典音乐作品,以下还有一个地区的传统古典音乐作品不被当做民族乐派。它是:() A. 俄国 B. 意大利 C. 英国 D. 捷克 7、在贝多芬的一部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中,贝多芬最大程度地发挥了那个时期钢琴的持续踏板,使有限的音乐素材与整个乐队织体产生共鸣,呈现了钢琴与乐团对话的有趣情景。请问这是贝多芬的第几钢琴协奏曲?() A. 第一钢琴协奏曲 B. 第二钢琴协奏曲 C. 第三钢琴协奏曲 D. 第四钢琴协奏曲 8、以下哪一个歌剧确立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 A. 莫扎特《魔笛》 B. 韦伯《魔弹射手》 C. 贝多芬《费德里奥》 D. 瓦格纳《黎恩济》 9、柏辽兹在他的《幻想交响曲》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①,这个概念后来被瓦格纳引申为②。() A. ①主题,②动机 B. ①动机,②主题 C. ①固定乐思,②主导动机 D. ①主导动机,②固定乐思 10、下列对印象主义音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由于印象主义音乐受印象派美术的影响很深,因此印象主义音乐与美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就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作 B. 印象主义音乐作品注重对现实事件或者事物的描写,因而印象派作品大多都是标题音乐

林逸聪丨最值得收藏的300种古典音乐唱片版本

林逸聪丨最值得收藏的300种古典音乐唱片版本 依次为:作曲家作品演奏乐团指挥版本贝多芬第五第七交响曲维也纳爱乐乐团克莱伯DG, 447 400-2 (大师版)贝多芬第六交响曲哥伦比亚交响乐团B.瓦尔特SONY,MYK 36720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艾格蒙特》序曲柏林爱乐乐团卡拉扬DG, 439 002-2 (金版)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拜罗伊特节日合唱团,乐团富特文格勒EMI, 7 69801-2 (1951年)柴可夫斯基第四五六交响曲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穆拉文斯基DG, 419 745-2 (双片)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等爱乐乐团等阿格里奇等DG, 413 161-2 (双片)莫扎特G大调小夜曲,小夜曲等维也纳爱乐乐团等伯姆等DG, 413 152-2 (双片)莫扎特5首小提琴协奏曲,回旋曲等伦敦交响乐团等K.戴维斯等PHILIPS, 438 323-2 (双片)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奏鸣曲等纽约爱乐乐团 B.瓦尔特SONY,MPK 52536肖邦小夜曲全集NOS.1-19 钢琴:鲁宾斯坦RC, RD 89563 (双片)勃拉姆斯舒曼第一交响曲第一交响曲柏林爱乐乐团卡拉扬DG, 447 408-2 (大师版)德沃夏克第八,第九交响曲柏林爱乐乐团库贝里克DG, 447 412-2 (大师版)莫扎特第36-41交响曲柏林爱乐乐团伯姆DG, 447 416-2 (大师版) (双片)J.S.巴赫小提琴,双簧管协奏曲SOLISEES 浪漫乐团等格莱兹等PHILIPS, 420 700-2维瓦尔第四季

小提琴协奏曲那波里独奏家合奏团独奏阿卡多PHILIPS, 422 065-2巴赫哥德堡协奏曲等(钢琴:古德尔) SONY, SMK5594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米凯兰杰里维也纳爱乐乐团朱里尼DG, 419 249-2贝多芬第八.第十三.第十四奏鸣曲(钢琴:吉利尔斯) DG, 400 036-2贝多芬第21第23第26奏鸣曲(钢琴:吉利尔斯) DG, 419 162-2舒伯特鳟鱼五重奏.弦乐三重奏(钢琴:海布勒) PHILIPS, 422 838-2贝多芬第3.4钢琴协奏曲(肯普夫) 柏林爱乐乐团莱特纳DG, 419 467-2(画廊)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穆洛瓦) 柏林爱乐乐团阿巴多PHILIPS, 438 998-2勃拉姆斯第4交响曲维也纳爱乐乐团克莱伯DG, 400 037-2贝多芬第12-16弦乐四重奏林赛四重奏团ASV,CDDCS403(四张)舒伯特第8.第9交响曲德累斯顿交响乐团西诺波里DG,437 689-2莫扎特管乐协奏曲全集奥菲斯室内乐团DG, 431 665-2(三张)莫扎特 第20.24钢琴协奏曲(哈丝姬儿) 拉穆勒乐团马克维奇PHILIPS, 412 254-2莫扎特第19.23钢琴协奏曲(佩拉希亚) 英国室内乐团SONY, SK39064勃拉姆斯第1.2钢琴协奏曲(吉利尔斯柏林爱乐乐团约夫姆DG, 447 446-2 (大师版)马勒第二交响曲纽约爱乐乐团波恩斯坦DG, 423 395-2 (两张)马勒第九交响曲柏林爱乐乐团卡拉扬DG, 439 024-2 (两张)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1,2集) 钢琴:古尔德SONY M3K 42266 (3张)李斯特圆舞曲,幻想曲,狂想曲等柏林爱乐

马勒第一交响曲

这首交响曲作于1888年,在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任指挥之时,1889年11月20日由马勒自己指挥布达佩斯爱乐乐团,以“交响诗”名义首演。原创作时有标题,“ 第一部分:青年时代,花卉,果实,荆棘”。这一部分又分为3段,马勒自己的说明为:"" 1.春日天涯,引子和舒适的快板,引子描写大自然从漫长的冬眠中苏醒;悠扬舒缓,清脆的鸟鸣,逐渐强有力,体现出繁荣生机,重鼓出现又悠扬 欢快的, 2.采花,柔板; 3.满帆,谐谑曲。”“ 快速的旋律,转而有些沉郁。两次圆号领起, 第二部分:人间喜剧”,分为两段,标题分别为“ 1.搁浅,卡洛风格的葬札进行曲,启发作曲者创作的外因是一幅讽刺画《猎人的送葬行列》,这是一本童话故事中的插图,奥地利的孩子们全都知道它。一群森林动物抬着去世猎人的灵枢送往墓地,兔子拿着小旗,走在它前面的是一队波希米亚音乐家,猫、蟾蛛、乌鸦等为他们伴唱,牡鹿、鹿、狐狸及森林中其它飞禽走兽尾随送葬行列,作出各种令人发笑的姿态。作曲者的意图是使音乐交替表现讽刺性的欢乐和不可思议的阴郁。紧跟在它后面的是: 2.来自地狱,表现一个受严重创伤的心灵的一声突然的绝望呼喊。”马勒后来抛弃了这个说明,他声称这标题和说明材料是“在作品写好后加上去的,我之所把它们弃而不用,不仅因为我发现它们完全不恰当,甚至不十分正确,而且还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我,它们曾如何把听众引人歧途。”“ 在第三乐章中,我的确是直接受著名儿童画《猎人的送葬行列》的启发。但在这里,表现的内容是无足轻重的,重要的是应该表现的那种气氛。 定音鼓与大提琴声,表现出一种沉痛的感受在多次反复后加以变化,但整体的氛围没有变化,也有一种欢乐的成分,呈现出一种交织的状态,一种渐渐远去的感受,送葬的队伍走远 第四乐章便是从这种气氛突然一跃而出,仿佛是乌云背后出来一道闪电。这只是受严重创伤的心灵在经历了送葬行列的阴风惨惨和愁云密布的压抑情绪之后发出的一声呼喊。” 一声锣声,急转而来,急促而又紧张,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章的激荡,之后又回到了一开始的调式。最后,以宏伟的演奏不想高潮,一气呵成 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浪漫主义晚期代表作曲家之一。早年深受布鲁克纳的影响,在后来的创作时期主要受到舒伯特、舒曼和瓦格纳的影响。作为指挥家,他成功地指挥了格鲁克、莫扎特、威伯、瓦格纳的歌剧作品;作为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多采用动机发展手法,承袭了瓦格纳的传统,其创作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艺术歌曲和交响曲。他的音乐是通向20世纪无调性音乐的桥梁,在音乐风格上是浪漫主义的延续,在表现手法上则不时地先现勋伯格作品的无调性因素,他善于把哲理与通俗、个性与民族性、浪漫与现代的音乐糅合在一起。 古

02US Dragon评测

2012龙年新版!乐之邦02US Dragon评测 前言 乐之邦这个品牌相信国内的朋友应该有所了解,这是个由发烧友一手缔造出来的品牌。旗下的音频产品在国内拥有不错的知名度,之前小编曾经评测过他们的一款新产品03US。 时逢2012年之际,乐之邦在02US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发布了02US开发出了支持USB3.0的新品Monitor 02US Dragon声卡,PCHOME 音频编辑部有幸拿到了这款产品,下面就让小编为各位献上评测。

产品名称:乐之邦Monitor 02US Dragon 产品售价:RMB 689 产品定位:中高端音乐爱好者 外观、设计与做工(一)

02US Dragon是作为其前代产品02US的改进版被推出的。它的体积比起02US更薄,长宽比例有所改变,更“方”了些,基本上还是维持了原本的迷你体积。外壳变成了黑色,表面采用喷砂工艺且印有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全金属外壳设计拥有出色的强度和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有效减少干扰。为了保证便携性,外壳分量不重。 乐之邦Monitor 02US Dragon声卡 除了小体积带来的便携优势以外,02US Dragon两侧的面板边缘经过打磨,不易割手。所有的接口分布在两侧面板上,在功能设计上非常的紧凑。外壳边缘嵌入了造型讨巧的电位器,内置数字音量调节系统,能够提供非常高的性噪比。

02US Dragon声卡外带数字音量控制旋钮 附件中有一长一短两根USB线,由于02US Dragon采用AC和USB两种供电模式,支持USB3.0、USB2.0高速接口协议,是不需要外接电源的。因此即使在周围没有电源的情况下,你也可以将其带出门随意在笔记本上使用,非常的方便。当然,如果要采用AC电源供电,就需要另外购买附件电源转接器。 外观、设计与做工(二) 另外,根据乐之邦官方资料:02US Dragon内部采用了MUSILAND Audio Labs独立研发的高清芯片组,由ICU(I/O control unit,I/O控制单元)MU1010和APU(Audio processor unit,音频处理单元)MU6020组成,类似电脑主

西方交响音乐欣赏

《西方交响音乐欣赏》 一 名词解释 1 奏鸣曲式: 2 竖琴: 3 木管乐器组: 4 序曲: 5 音乐会序曲: 6 戏剧序曲: 7 组曲: 8 古典组曲: 9 现代组曲: 10 交响曲: 11 海顿: 12 小步舞曲: 13 谐谑曲: 14 马勒: 15 固定乐思: 16 协奏曲: 17 华彩乐段: 18 拉赫马尼诺夫: 19 双呈示部: 20 四季: 21 门德尔松

22交响诗: 4 简单介绍柴科夫斯基的《1812庄严序曲》。 23李斯特: 24、德彪西 5 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原来是为哪位剧作家的同名剧作所作的配乐?其主要内容是什么?二简答题 1 交响乐队包括哪些乐器组?各乐器组又分别包括哪些乐器? 6 说说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中是如何表现国王和舍赫拉查德的形象的? 2 说说交响乐队的简单发展轨迹。 7为什么人们称海顿的《第九十四交响曲》为“惊愕”? 3 《威廉退尔序曲》有几个部分,分别是什么标题?

8谈谈对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的抒情性的理解。 13 谈谈独奏乐器大提琴的表现性能。 9 什么是标题交响曲? 14 你从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中感受到些什么? 10 马勒的交响曲确实能表现一种哲思吗?为什么? 15 简单比较交响诗和序曲的异同。 11 简单对比交响曲和协奏曲在结构上的区别。 16 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表现了哪些画面? 12 莫扎特的《第二十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是什么结构?试描述这个乐章的音乐表现。

三 论述题 1 基于自己的认识,论述交响音乐的艺术特征。 2 谈谈对《茶花女前奏曲》的欣赏体会。 。 3 谈谈对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的欣赏印象。 。 4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思想主题是什么?谈谈你自己的理解。 5 谈谈对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的欣赏感受。 6 简单介绍德沃夏克的《b 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并对其中你欣赏过的版本(或演出)作出评价。 7以德彪西的《大海》为例,论述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征。 8就你所欣赏过的斯美塔纳的交响诗《伏尔塔瓦河》,谈谈自己的认识、感受和评价(作品本身和演绎水平等)。 四、填空题 1、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的第三乐章是 ( ) 2、西贝柳斯的交响诗《芬兰颂》是何种体裁的作品 ( ) 3、马勒的《第一交响曲》的标题是: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