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力容器设计使用寿命综合论文

压力容器设计使用寿命综合论文

压力容器设计使用寿命综合论文
压力容器设计使用寿命综合论文

关于压力容器设计使用寿命的综合分析摘要:压力容器的使用寿命,不仅是一个安全范畴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法律责任范畴的问题。笔者按照《容规》的标准,针对压力容器设计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和在压力容器设计中如何计算设

计的使用寿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压力容器腐蚀疲劳设计使用寿命

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不仅是保护财产安全以及人民生命的需要,还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除了符合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条件、结构合理化之外,另外还必须考虑到压力容器的设计使用寿命问题。压力容器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也是有寿命的。为此,“为防止压力容器超寿命运行引发安全问题,设计单位一般应在设计图样上注明压力容器设计使用寿命”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的第32条明确规定。

一、现状和原因探究

在设计图样上标明设计使用寿命的设计图样还是很罕见。原因如下:

1.众多压力容器设计人员不明白设计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

2.部分压力容器的设计者,虽懂得设计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可是不会实施正确的计算以预估。

3.一些设计者,对消费者是否会接受限定设计使用寿命的压力容器颇为担忧。

4.一些设计者把实际使用寿命跟设计使用寿命混为一谈,所以,

压力容器的焊接(毕业设计)

压力容器的焊接 摘要 众所周知,压力容器是在石油化学工业、能源工业、科研和军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起着重要作用的设备。而由于密封、承压及介质等原因,容易发生爆炸、燃烧起火而危及人员、设备和财产的安全及污染环境的事故,因此世界各国均将其列为重要的监检产品,由国家指定的专门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法规和标准实施监督检查和技术检验。同样的,对于它的生产要求也不能放松。焊接作为压力容器生产的主要环节,可谓是重中之重。 本文从压力容器焊接接头设计、压力容器焊接材料的选择及常用的焊接方法等方面简单地介绍了压力容器焊接方面的基础知识。基于手工电弧焊设备简单、工艺灵活及对各种刚适应性强等特点,手工电弧焊成为压力容器最主要的焊接方法,本文详细的介绍了手工电弧焊在压力容器焊接中的应用及常见的焊接缺陷和预防方法。 关键词:压力容器,手工电弧焊,石油化工,焊接方法

PRESSURE VESSEL OF WELDING ABSTRACT With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oil chemical industry and products by the extensive use of air, large capacity pressure container storage tank of low temperature low pressure liquid is regarded as the priority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important products. The use of pressure vessel is very extensive. It is in the oil industry, the energy industry,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ilitary industry and so on the economy in each depart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quipment. According to the pressure of pressure vessels are rated: low pressure containers, medium voltage containers, high pressure vessel and ultrahigh pressure container. I do this topic discussion is medium voltage containers (code M 1.6 MPa than p < 10.0 MPa) welding process design. Based on manual arc welding equipment simple, flexible and to all sorts of technology just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I used manual electric arc welding and Choose model ZGX-300 rotary dc machines. The welding structure, from bottles of welding joint structure design, welding materials selection principle of all-round expounded on medium voltage vessel welding process design and introduces mainly the manual arc welding range of knowledge KEY WORDS: Medium pressure vessure,Manual arc welding,Pressure vessel,Bongding technolgy

压力容器检验期限的规定示范文本

压力容器检验期限的规定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压力容器检验期限的规定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压力容器检验期限规定如下:(1)外部检验期限: 每年至少一次。 (2)内外部检验期限分为: 安全状况等级为1~3级的,每隔6年至少一次; 安全状况等级为3~4级的,每隔3年至少一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内外部检验期限应予适 当缩短:介质对压力容器材料腐蚀情况不明、介质对材料 的腐蚀速率大于0.25(毫米/年)以及设计者所确定的 腐蚀数据严重不准确的;材料焊接性能差,在制造时曾多 次返修的;首次检验的;使用条件差,管理水平低的;使 用期超过15年,经技术鉴定,确认不能按正常检验周期使 用的;检验员认为应该缩短的。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内外部检验期限可以适当延长:非金属材里层完好的,但其检验周期不应超过9年;介质对材料腐蚀速率低于0.l毫米/年的或有可靠的耐腐蚀金属衬里的压力容器,通过一至二次内外部检验,确认符合原要求的,但不应超过10年;装有触媒的反应容器以及装有填充物的大型压力容器,其定期检验周期由使用单位根据设计图样和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3)耐压试验期限:每10年至少一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内外部检验合格后必须进行耐压试验:用焊接方法修理或更换主要受压元件的;改变使用条件且超过原设计参数的;更换材里在重新衬里前;停止使用两年重新复用的;新安装的或移装的;无法进行内部检验的;使用单位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有怀疑的。 因情况特殊不能按期进行内外检验或耐压试验的,使

压力容器相关技术现状与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d11117412.html, 压力容器相关技术现状与展望 作者:汪健涛 来源:《科技风》2016年第18期 摘要: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对现在压力容器相关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梳理与总结。 关键词:压力容器;标准;设计;焊接;失效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压力容器研究的理论水平与从业人员的技术素 养的不断提高,我国压力容器的制造水平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本文将结合理论与实际,在法规标准,设计,焊接,失效等方面对当今压力容器技术进行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1 行业发展,标准先行 压力容器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一套适应时代的法规,标准体系。压力容器是一种特种设备,在广大工业领域中有着普遍的应用。其工作环境一般较为危险,常在高温(低温),高压下运行,其中的介质也多为易燃易爆的有害物,如果有意外发生,将对当地环境,及周边人员产生较大的伤害。为此,必须严格规范压力容器的制造与使用,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控制其危害程度。当下,各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技术水平与生产要求并结合了本国的国情制定出了与之相符的技术标准。中国也综合考虑自身国情,出台了囊括法律、法规、规章、综合技术法规以及技术标准的一系列相关规范。十几年来,汲取从业人员的共同智慧,该体系不断地完善,有效促进了压力容器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草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的先后颁布表明我国压力容器技术标准体系的初步设立。而且围绕着GB 150.1 ~ 4—2011《压力容器》衍生出各类材料与零部件标准,其涵盖的范围已同等于国外的ASME-Ⅷ-Ⅰ,AD规范等。 2 设计趋于轻型化 压力容器设计的轻型化是综合考虑安全,经济与资源环保等综合方面的的产生的趋势,是目前压力容器设计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材料的强度、适当降低安全系数的要求、使用具有更高屈服强度的材料、采用应变强化技术、分析设计方法的不断普及以及对压力容器结构的优化都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实现压力容器设计的轻量化。由于我国目前压力容器设计轻型化发展相对较慢,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没有跟上,首先要提高基础研究的水平,,如复杂结构压力容器塑性垮塌压力计算方法、压力容器局部失效判据、轻型化对容器制造和检验要求的影响等。 3 焊接技术是关键

压力容器安全性评价技术

压力容器安全性评价技术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压力容器通常处于承压状态下运转工作,由于其接触的介质大多是易燃易爆或高温物,一旦出现故障,不但会影响正常的生产,还会引起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压力容器;安全;评估与检测 Absrt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and new technology,more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safety of pressure vessels. Pressure vessels usually operate under pressure,because most of the media they come into contact with are flammable,explosive or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s.Once failure occurs,it will not only affect normal production,but also cause major accidents,such as fire and explosion,which seriously threaten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Therefore,the safety of pressure vessel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pressure vessel;safety;evaluation and detection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科学家对各种金属构件在腐蚀环境下的断裂失效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在20世纪30-40年代,国际上就开始了对概率安全评定(PSA)的研究,在建立模型中考虑了参数的实际离散性。1980年代后期,我国也开展了一些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目前,国内外主要针对特定的装置进行风险评估,或者对材料在某种介质下的特殊行为进行实验研究。基于弹塑性力学和断裂力学的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估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也允许开展缺陷评定来处理一些存在难以消除的严重缺陷但又有使用价值的压力容器,但这是以牺牲安全为前提条件的,国内还有争议,西方国家官方也未认可,目前在国内尚处于控制使用,仅限于在大型关键和确需的前提下开展。 我国石化企业里面压力容器普遍存在超期服役的现象,均匀腐蚀与局部冲刷腐蚀的比例偏高,凹坑与局部减薄很多,属于體积型缺陷,主要失效模式是由塑性极限载荷控制的。一类是原始先天缺陷,由于表面缺陷打磨形成凹坑,在使用中没有介质腐蚀的话,这类凹坑或局部减薄一般不会发生变化,是死缺陷,而且位置固定,容易发现与监控,危害性相对较小;另一类是使用中产生的凹坑与减薄,如腐蚀坑、冲刷、磨损、沟槽等等,这类缺陷是活缺陷,局部减薄尺寸会不断加大,可能存在于管道与设备的任何位置,难于发现且危害性较大。我国从1970年代初开始研究压力容器断裂理论,经过十年的研究工作,汲取国际上先进的压力容器缺陷评定技术,于1984年颁布了我国的压力容器缺陷评定标准,即“压力容器缺陷评定规范(CVDA-1984)”。该标准直接引用了国外标准中比较

安全技术——压力容器设计使用年限2014-03-12

压力容器设计使用年限 1)一般容器、换热器壳体及管箱:10年; 2)塔类、一般反应器、高压换热器、难于更换的元件或容器:15~20年; 3)球形容器:25年; 4)重要的反应容器:30年. 具体的设计年限应该用用户提出,毕竟设备是有他们使用的,然后再根据使用年限定设备的腐蚀余量;正常应该是这个流程;但是现在包揽业务的都是一些中间商,大家都不知道设计年限,所以这样把这个任务推给了设计者,所以呢,腐蚀余量=年腐蚀速率X设计年限; 新容规TSG R0004-2009里注明: 压力容器设计图纸上应注明设计使用年限,对于这个新要求计算方法。 1、所谓设计使用年限,就是指一台压力容器在正常的工况下,按均匀腐蚀的速率,计算出设计使用年限。我觉得应该叫理论设计使用年限比较妥当,因为实际的压力容器使用年限是算不出来的,因为压力容器工况是在变化的,且存在不可预知。一些不可预知的操作因素也影响了计算结果。所以我觉得只能当做均匀的腐蚀速率,这一“理想状态”进行设计。 2、2 方法原则 先按照设计压力、设计温度等参数计算出容器的计算厚度,这个厚度是压力容器使用年限厚度,我们暂且称为“年限厚度”。也就是说一台压力容器的壁厚减薄到“年限厚度”时,我们就认为这台压力容器是不能使用了,也就是说这台压力容器使用年限已到。 3、具体计算 理论设计使用年限=(名义厚度-年限厚度)/均匀腐蚀速率,均匀腐蚀速率单位为mm/年,关键是这个数据是很难确定的,不同的压力、不同的温度和不同介质下这个数据如何得到呢?《HG20580-1998钢制化工容器设计基础规定》中说也就简单的罗列了腐蚀速率,如腐蚀速率为0.05~0.13mm/年算轻微腐蚀。两台容器,同介质同压力,温度不同,高温的容器肯定比低温容器的寿命短。如何能精确到不同压力、不同的温度、不同的介质下腐蚀速率呢?因为腐蚀速率差0.01的话,计算的寿命差很多的。

浅谈我国压力容器设计技术的进展

浅谈我国压力容器设计技术的进展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为社会技术完善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动力,工业是我国国民产业中主要部分,工业技术创新化,生产高效化,是推进社会发展技术融合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我国工业技术的创新研究,主要从压力容器的设计技术进步进展与采取的应对措施角度进行的分析,为我国现代工业技术的拓展提供新的探索发展空间。 1.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进展分析 压力容器的技术随着社会工业技术的发展逐步进步,本文对压力技术设计技术的进展分析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压力容器技术应用的初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初,国家发展百废待兴,我党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技术,工业技术主要采用国外进口与国内初步研究相结合,从而达到现代工业技术研究创新分析,在应用和模仿中逐步探索,此时的工业技术应用与发展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工业压力容器技术研究的层次停留在技术研究的表面,但工业生产压力容器探索发展的新渠道已经被打开;第二阶段,压力容器逐步从模仿技术向的技术转变,新的技术研究将压力容器的技术应用分为低压容器技术,中压容器技术,高压容器技术,以及超高压容器技术,压力容器技术的材质也逐步实现探索,结合我国政府提出的相应工业技术研究政策的引导,实现了良好的技术行业的加工与发展,工业装备技术的发展逐渐实现完整的发展整体,促进现代工业技术发展的良性循环;第三阶段,我国压力容器技术的发展逐步取得新的技术突破,结合现代自动化程序,例如:压力容器受压程度自动检验系统,实现现代工业压力容器技术发展结构逐步优化,例如:我国压力容器技术的探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工业生产在航空、航海等领域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例如:我国压力容器产业结构的发展中,新的技术研究申请美国ASME技术认证,同时压力容器技术的发展从欧洲领域的技术研究,向亚太地区的区域技术开发转变,实现了现代压力容器技术创新与拓展的进步。结合以上对我国压力容器技术发展阶段的分析,将我国压力容器技术研究的发展总结为技术发展与研究探索两部分,主动性更强,技术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加强,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具有直接性联系,在社会进步完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压力容器设计技术发展的应采取的对策 结合以上对压力容器设计技术发展的阶段进行分析,压力容器技术研究逐步取得新的研究成效,我国是世界工业发展大国,在整体技术应用中逐步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应当多元化压力容器发展市场,我国进行新的技术分析应对策略,结合设计中应用的压力容器种类,对压力容器设计技术发展应采取对策进行全面性分析。 (1)压力容器设计阶段 压力容器的发展已经逐渐从单一的工业加工向社会发展需求的多个领域转变,压力容器技术的发展新策略研究。从容器设计的阶段进行分析,压力容器制造技术实现了容器制造专业化管理,针对压力容器的后期应用作用不同,制造阶段对压力容器的设计也发生巨大的转变,例如:压力容器如果作为普通压力生产使用,则压力容器的设计最低压力和最高压力一般为100bar和500bar,如果压力容器的后期应用作用是具有高压的化学加工,进行压力容器设计时,其压力容器的设计最低压力和最高压力一般为1001bar和5000bar,压力容器技术分析与研究是技术、设计的转化提升了现代压力技术应用与分析整体规划结构取得的效果,从而达到压力容器的设计技术专业化管理。此外,压力容器技术设计阶段的分析中,也融合了现代智能化设计流程技术,采用自动化设计检测系统,可以对设计师的设计图进行分析检验,及时发现压力容器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保障压力容器设计阶段的技术应用与分析技术的后期对接。 (2)压力容器制造技术 压力容器制造技术的进步,也是现代压力容器逐步发展的新举措。现代压力容器制造技术分析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压力容器制造材质。传统的压力容器制造以铁作为主要的容器材质,铁作为主要材质可以保障压力容器的生产加工成本降低,但铁的耐腐蚀性差。化工生产中,容器容易受到高腐蚀原料的侵

在用含凹坑缺陷的压力容器安全评定

在用含凹坑缺陷的压力容器安全评定 任国栋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乌鲁木齐 830011) 本工作技术总结根据国家标准,对含有裂纹或者有其他缺陷的压力容器打磨后形成的凹坑进行测量,分析与计算,得出凹坑允许存在的边界数据和安全评定方法。还用excel 编制一个程序,运用该程序对检验过程中的实例进行计算,并说明参数选取方法和计算步骤。 1、前言: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遍布我国各行各业。由于历史、科技和管理上的原因,这类设备普遍存在制造质量差、缺陷严重等问题,加上不少设备超期服役,“带病”运行和安全评估技术落后,爆炸和泄漏事故时有发生。在检修过程中,往往发现缺陷需要打磨,而打磨后的凹坑又又是超标缺陷,而企业往往检验周期短,又来不及购买新的设备,维修时间又较长,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并加重了企业负担。一太容器的停用直接影响整个生产链条,因此,依靠科学技术,对此类设备的缺陷进行科学的安全评估,降低事故率、有效保障安全生产,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安全评定应包括对评定对象的状况调查(历史、工况、环境等)、缺陷检测、缺陷成因分析、失效模式判断、材料检验(性能、损伤与退化等)、应力分析、必要的实验与计算,并根据本标准的规定对评定对象的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2、评定方法与限定条件 2.1、规定了内压容器壳体表面凹坑缺陷安全评定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在应用本方法评定之前,应将被评定缺陷打磨成表面光滑、过渡平缓的凹坑,并确认凹坑及其周围无其他表面缺陷或埋藏缺陷。 2.2 本节之规定适用于符合下述条件的压力容器: 2.2.1 00.18B R <的筒壳或00.18B R <的球壳; 2.2.2 材 料韧性满足压力容器设计规定,未发现劣化; 2.2.3 凹坑深度Z 小于计算厚度B 的60%,且坑底最小厚度B-Z 不小于2mm ; 2.2.4 凹坑长度2X ≤ 2.2.5 凹坑宽度2Y 不小于凹坑深度Z 的6倍(容许打磨至满足本要求)。 对于超出上述规定的限定条件或在服役期间表面有可能生成裂纹的凹坑缺陷,应按平面缺陷进行评定。 3、评定程序 3.1 凹坑缺陷的安全评定按下列步骤进行: 3.1.1 缺陷的表征; 3.1.2 缺陷部位容器尺寸的确定; 3.1.3 材料性能数据的确定; 3.1.4 无量纲参数0G 的计算和免于评定的判别; 3.1.5 塑性极限载荷和最高容许工作压力的确定; 3.1.6 安全性评价。 3.2、单个凹坑缺陷的表征 表面的不规则凹坑缺陷按其外接矩形将其规则化为长轴长度、短轴长度及深度分别为2X ,2Y 及Z 的半椭球形凹坑。其中长轴2X 为凹坑边缘任意两点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短轴2Y

特种设备自检自查报告模板

宝丰能源集团大检修关键设备润滑油更换、 过滤、化验检查报告 宝丰能源集团生产运行部

聚合车间特种设备 自查自检情况报告 根据宁东质监局监局的指示和集团公司及烯烃二分公司要求,2018年3月10日聚合车间迅速开展了针对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全面自查自纠活动,重点落实了对特种设备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工作,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加强特种作业的安全培训,通过本次自查自检活动,我车间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基本到位,现将自查自查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压力容器292台(其中I类71台,II类192台,III类29台),现使用292台,压力管道13613米,起重机械3台,现使用3台,电梯3部,现使用3部,厂内机动车辆2辆,现使用2辆。 二、管理责任情况 1、建立聚合车间特种设备操作规程。 2、岗位安全责任制已建立。 2、制定了聚合车间电梯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方案,预计2018年4月20日进行了电梯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并做记录。

三、培训教育情况 聚合车间现有操作人员102名,安全生产作业证持有率100%,人员特种作业取证情况见下表: 四、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建立情况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梯、安全阀、叉车等特种设备台帐、技术档案已建立,记录清晰,内容完善。 五、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 (一)安全阀已按期校验并铅封,压力表、温度计已按期检验并张贴检验标志。 (二)告知牌、安全警示牌等已结合安全标准化要求统

一制作完毕,悬挂到位。 六、事故应急预案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已建立并按照演练计划和应急演练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演练、总结。 七、本次自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1、通过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安全阀等的自查,发现项问题,详见下表:

压力容器检验期限的规定

压力容器检验期限的规定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压力容器检验期限的规定 安全状况等级为1~3级的,每隔6年至少一次; 安全状况等级为3~4级的,每隔3年至少一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内外部检验期限应予适当缩短:介质对压力容器材料腐蚀情况不明、介质对材料的腐蚀速率大于0.25(毫米/年)以及设计者所确定的腐蚀数据严重不准确的;材料焊接性能差,在制造时曾多次返修的;首次检验的;使用条件差,管理水平低的;使用期超过15年,经技术鉴定,确认不能按正常检验周期使用的;检验员认为应该缩短的。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内外部检验期限可以适当延长:非金属材里层完好的,但其检验周期不应超过9年;介质对材料腐蚀速率低于0.l毫米/年的或有可靠的耐腐蚀金属衬里的压力容器,通过一至二次内外部检验,确认符合原要求的,但不应超过10年;装有触媒的反应容器以及装有填充物的大型压力容器,其定期检验周期由使用单位根据设计图样和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3)耐压试验期限:每10年至少一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内外部检验合格后必须进行耐压试验:用焊接方法修理或更换主要受压元件的;改变使用条件且超过原设计参数的;更换材里在重新衬里前;停止使用两年重新复用的;新安装的或移装的;无法进行内部检验的;使用单位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有怀疑的。 因情况特殊不能按期进行内外检验或耐压试验的,使用单位必须申明理由,提前三个月提出申报,经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由原检验单位 第 2 页共 4 页

提出处理意见,省级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发放《压力容器使用证》的劳动部门备案后,方可延长,但一般不应超过12个月。 第 3 页共 4 页

压力容器设计自查报告

压力容器设计自查报告

压力容器设计—自查报告 一、公司综合情况 XXX XXXXXXX X XXX X XXX X XXX X是X X XXXX下的一家具有独立法人的分公司,现座落于中国XX X XXX X XXX X X。公司成立于200X年X月,注册资金XXXX X 万元,是一个集设计、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工程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总占地面积X X XXX余㎡,其中建筑面积XX XX X X X 余㎡,固定资产XXX XX万元,年产值约X X XXX亿美元。公司现有职工XXXXX 人(与压力容器设计相关人员X XXX X人),其中专业工程技术人员XXX人,包括专业从事压力容器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X X人(其中持证设计审核人员X XX人)。 XXX集团旗下的XX XXXXX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石油钻机等石油勘探开发装备研究、设计、制造、总装成套的大型设备制造企业和A1、A2 级压力容器、A级压力管道元件组合装置制造企业,同时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G 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 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根据X XX X XX公司对各分公司的职能的划分,其中有关压力容器的设计工作划归X XXX X XX归口负责。为确保公司各项工作具有较高的质量,公司建立了一整套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公司压力容器设计、管理质量。 目前XXXX XX公司下设包括行政部、人力资源部、市场部、技术部等13个部门,其中技术部为本公司进行压力容器设计的专门工作机构,是压力容器设计的归口部门。公司任命了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在总经理领导下负责单位设计技术的全面工作,任命了压力容器设计质保工程师,协助总经理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公司有与设计相适应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全部利用计算机CAD设计、绘图及出图;利用SW6-2011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公司压力容器设计工作由设计、校核、审核、标准化、和资料档案管理等人员组成,具体的某项设计由设计责任人员负责,整个设计过程

超过使用年限的压力容器的监督管理办法

超过使用年限的压力容器的监督管理办法 正确合理地操作使用压力容器,是保证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因为即使是容器的设计完全符合要求,制造、安装质量优良,如果操作不当,同样会造成压力容器事故,尤其超使用年限的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作为化工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主要设备,要保证其安全运行,必须做到下面几个方面。 平稳操作 压力容器在操作过程中,压力的频繁变化和大幅度波动,对容器的抗疲劳破坏是不利的。应尽可能使操作压力保持平稳。同时,容器在运行期间,也应避免壳体温度的突然变化,以免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 压力容器加载(升压、升温)和卸载(降压、降温)时,速度不宜过快,要防止压力或温度在短时间内急剧变化对容器产生不良影响。 防止超载 防止压力容器超载,主要是防止超压。反应容器要严格控制进料量、反应温度,防止反应失控而使容器超压,贮存容器充装进料时,要严格计量,杜绝超装,防止物料受热膨胀使容器超压。 状态监控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在容器运行期间要不断监督容器的工作状况,及时发现容器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安全运行。容器 运行状态的监督控制主要从工艺条件、设备状况、安全装置 等方面进行 工艺条件,主要检查操作压力、温度、液位等是否在操作规程规

定的范围之内;容器内工作介质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等。设备状况,主要检查容器本体及与之直接相联接部位如入孔、阀门、法兰、压力温度液位仪表接管等处有无变形、裂纹、泄漏、腐蚀及其它缺陷或可疑现象;容器及与其联接管道等设备有无震动、磨损;设备保温(保冷)是否完好等情况。 安全装置, 主要检查各安全附件、计量仪表的完好状况,如各仪表有无失准、堵塞;联锁、报警是否可靠投用,是否在允许使用期内,室外设备冬季有无 冻结等。 紧急停运 压力容器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 施,并按规定程序报告本单位有关部门。这些现象主要有: 工作压力、介质急剧变化、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许用值,采取措 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缺陷; 安全附件失效;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 发生火灾直接威胁到压力容器安全运行;过量充装;液位失去控制;压力容器与管道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等。 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二0—五年十二月八日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删除,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压力容器行业的发展前景浅谈三点

压力容器行业的发展前景浅谈三点压力容器行业的发展前景 压力容器是一门与多项技术相互关联制约的边缘学科又是一种需接受政府部门安全监察的特种设备。因此,压力容器行业中,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电脑信息、经济管理和安全防护等诸多工程技术的改革创新,或者说它是在多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综合开发的基础上发展的工业产品。现试就压力容器设计、压力容器制造、材料及企业管理等有关方面,从以下三方面浅谈一下国内外压力容器行业的发展前景: 一.先进制造技术理念的推广普及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必须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并应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但我国已取证的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的人均GDP值和产品附加值都还很低,技术装备、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也都很落后。为了面对21世纪的挑战和机遇,达到优化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国际竞争力,有必要在压力容器产业推广“先进制造技术”理念。所谓先进制造技术(AMT)是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它是一项集具体制造技术与经营管理技术两个层面于一体的系统工程。AMT的特点为:以市场为导向,以系统观念、工业工程为指导,以全面数字化技术为依托,合理使用先进技术,精心组织经营管理。作为压力容器的生产模式,主要包含三个技术群,即主体技术群如备料、滚卷、锻压、成形、组装、焊接、热处理、检验测试和压力试验、爆破试验、疲劳试验等;支撑技术群如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生产物流技术和标准化规范化技术等;及管理技术群如质量控制、人员培训、市场电子商务技术和售后服务等。其中尤以焊接(含现场组焊)和热处理两个环节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当前国内外都着眼于电脑自动化,特别是自动控制式焊接设备和热处理设备的改进创新更是发展神速,一些便携式自动焊接和热处理设备也已在大型球罐和塔设备等现场

含凹坑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方法的研究

含凹坑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方法的研究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含凹坑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方法的研究凹坑是最常见的压力容器体积性缺陷。本课题是通过大量的极限与安全性数值分析和实验测试,全面地、系统地、深入地研究球形、椭球形、长条形等各种凹缺陷对平板、球形容器和圆筒性容器等典型结构的应力分布,塑性区扩展过程,失效模式及极限与安全性载荷的影响,给出了一系列极限与安全性载荷计算图表与拟合公式,并提出了在役压力容器的免于评定条件和工程评定方法。 本课题从工程应用出发,提出三种可大幅度减少计算规模的极限与安全性分析方法,从而使大量带凹坑容器的分析计算成为可能。 主要成果有以下几项: (1)提出了结构极限与安定性上、下限的降低直接叠代法,无搜索直接叠代法和温度参数法。这些算法共同特点是:运算速度快、效率高、收敛性与稳定性好、精度可靠、大幅度减小了计算规模,较好地解决了安定性理论和极限分析的实际衫问题。此外,还实现了应用ANSYS,通过程度计算带凹坑容器极限载荷的全自动前处理功能。 (2)通过等参加权、染色处理、镜射拼装等技术以及对凹坑缺陷尺寸和形状的判别,实现了含凹坑缺陷结构理想网络单元的智能化选择与有限元数据的全自动生成;通过理论分析和初步试算,进行凹坑多影响因素(次要影响因素)偏保守的工程化简,减少计算工作量。 (3)通过大量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凹坑对平板球壳、圆筒壳等结构极限与安定性载荷的影响,并将新有计算数据进行拟

合处理,给出一系列的极限载荷计算公式。此外,在讨论承受内压的带凹坑容器的极限载荷、安全性载荷及两倍的弹性极限载荷三者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用弹性应力集中系数和承载净截面削弱法分别估算结构安定性载荷与极限载荷的适用范围。 (4)应用塑性极限与安定性准则,提出了对带凹坑缺陷的压力容器的免于评定条件和工程评定方法。 上述研究成果,适用于对压力容器各种表面或近表面的面型缺陷和体积型缺陷,打磨消除后形成的凹坑缺陷进行安全评定。评定后,可以“解放”了一大批超标缺陷,避免了不必要的设备报废、返修和停产损失。要指出的是:本课题研究主要集中于薄壁球形和圆筒形压力容器的体积型缺陷。

压力容器焊接新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163中国 设备 工程Engineer ing hina C P l ant 中国设备工程 2019.10 (上)压力容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表现出了较高的质量和安全 性能要求,如果其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必然会导致压力容器 的应用可靠性降低,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基于此,在压力容器 制造的焊接过程中,同样也需要严格把关,力求选择更为适用 的焊接工艺、焊接方法和焊接手段,保证和提高焊接质量,从 而降低或避免压力容器在焊接区域安全隐患的存在。 1?压力容器焊接概述 当前工业生产中压力容器的应用比较普遍,尤其是在炼 油厂以及冶金、化工等行业生产中,压力容器的应用更是表 现出了极强的作用价值。从压力容器的具体应用来看,其作 为一种应用广泛的特种设备,主要应用于储存、反应、运输 液体或者气体,需要承载一定的压力,通常密闭性要求较高。 一般而言,压力容器的工作压力在0.1MPa 以上,在长期使 用运行条件中往往面临着较高的温度和不同的腐蚀介质,以 及环境条件的差异,所以对压力容器的运行性能必然也就有 较高的要求。结合以往压力容器在长期运行中出现的质量缺 陷和问题进行分析,焊接区域出现泄漏或者是破损的概率相 对于其他部位更高,威胁性也更为突出,这也就必然需要重 点围绕着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技术予以高度关注,确 保焊接技术成熟,焊接工艺更为规范可靠,就能有效提升焊 接质量,避免在高温高压下出现异常问题。 由于压力容器的后续应用环节相对恶劣,不仅仅涉及超 高温或者是超低温环境,还承受着较高的压力,相关介质也 存在着明显的腐蚀性或者易燃易爆特点,容易导致容器在长 期应用下受损,如此也就增加了压力容器出现安全事故的几 率。因此,压力容器的焊接必然需要确保相应材料的结合度 更为理想,可以表现出较强的整体密实度,进而也就能够较 好提升压力容器的后续稳定运行效果,满足当前越来越苛刻 的压力容器性能要求。基于此,在压力容器的生产制造中重 点关注于焊接环节成为关键任务,相关技术人员需要选择适 宜的焊接技术手段,确保压力容器的相关部位的强度、密封 性等指标能够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随着当前我国压力容器焊接工艺的不断创新发展,相关 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众多新型处理工艺的应用确实表现出 了理想的优势,不仅仅解决了以往压力容器焊接中容易出现 的各类技术问题,还有助于提升压力容器焊接的效率和可靠 性,操作便捷性同样也越来越突出,值得进行深入探讨,加压力容器焊接新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王丹阳? (新疆同益炼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3) 摘要:压力容器是我国工业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类设备,为了更好地保证压力容器安全有效运用,在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重点抓好压力容器的焊接控制工作至关重要。容器制造中应尽量避免在焊接区域出现严重的泄露威胁,所以,相关焊接技术手段的选用尤为关键。文章重点围绕当前压力容器焊接中所采用的一些焊接新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压力容器;焊接新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G4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19)10(上)-0163-02 大对各类压力容器焊接新技术的研究力度,确保其能够在压力容器焊接中表现出更强的积极作用。2?压力容器焊接新技术的应用2.1?窄间隙埋弧焊接技术在压力容器的制造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其压力承受能力,往往需要设计较厚的筒体壁,而当壁厚度达到了100mm 以上时,如果焊接操作依然采取传统的焊接模式,焊接工作量大,还容易产生未焊透、夹渣、气孔等焊接缺陷问题,且返修处理工作难度大,在后续长期应用中伴随着较高的安全风险。基于此,窄间隙埋弧焊接技术的应用可以较好作用于该类压力容器的焊接,应用优势较为明显。窄间隙埋弧焊接技术的适用于壁厚度较大的压力容器,在焊接过程中表现出了较高的熔敷效率,进而也就能够有效保障压力容器焊接后的质量性能,避免出现焊接缺陷;另外,在窄间隙埋弧焊接技术的应用中还可以针对热粗晶区进行改善,促使其性能更为优越,在焊接过程中形成更为理想的焊缝,相邻焊道的处理能够形成有序过度,预热作用更为突出;随着当前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推广,这种窄间隙埋弧焊接技术的应用同样也可以较好形成自动化处理效果,借助更新技术手段提升焊接效率。当然,在窄间隙埋弧焊接技术的应用中同样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比如,该技术焊接后的压力容器一旦在后续长期运行中出现了故障问题,很难进行有效修补,具体技术操作中对于技术人员也提出了高要求,任何细微偏差都可能影响焊接质量。基于此,在未来压力容器焊接中,应用窄间隙埋弧焊接技术需要重点把握好各个技术操作要点,提升技术人员的施工能力,最终确保压力容器的焊接更为可靠适宜。比如,对于焊接中的自动跟踪功能需要加 大关注度,确保其可以针对焊接过程形成有效监控和优化。2.2?接管自动焊接技术在当前压力容器焊接处理中,引入和应用自动化技术手段成为重要发展趋势,该类技术的应用同样也应该加大研究力度,其中接管自动焊接技术的应用就表现出明显优势,自动化效果更强,可以更好地提升压力容器焊接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比如,接管马鞍形埋弧焊接设备的应用就表现出了明显优势,其实现自动化定心控制,促使压力容器的焊接更为连续高效,降低技术人员在焊接过程中的高压力和高要求。基于这种接管自动焊接技术的具体应用来看,首先应该重点

压力容器设计论文

压力容器的质量包括设计质量、制造质量、安装质量,其中制造质量的好坏起着关键的作用。压力容器的制造单位为了使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更科学和系统化,使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处于管理状态和控制状态之下,从而制造出达到国家标准、规程和设计要求的产品,建立了适合本单位的一套完整的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在IS09000系列标准中又叫“质量体系”]。根据我们多年基层监检工作的经验和对法规、标准的理解,笔者认为:在质量体系的运转过程中,必须对影响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才能确保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 1材料的控制 由于压力容器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所处的工况既复杂又恶劣,如高温、低温、高压、疲劳载荷、介质有毒、剧毒、易燃、易爆、腐蚀性强,这就决定了压力容器所用的原材料种类繁多,质量要求高。针对压力容器用材的特点,从原材料入厂到产品合格出厂,必须自始自终坚持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的可靠性和可追踪性。 1.1材料进厂后,按订货协议核对材料生产厂提供的材质证明书(或复印件),各项指标应符合相应的材料标准,方可入库;然后编制入库号,建立材质档案,按照质量手册的有关规定,逐件打钢印,为防止钢印锈蚀,打钢印后立即涂上防锈涂料,分类(按板材、管材、锻件、焊材……)整齐摆放。 1.2材料发放应手续齐备,检验员、保管员和领料员三方共同到场,确认材质和数量。材料到车间后按工艺程序流转,并按规定进行标志移置,还要有检验员的确认印记,余料也是如此。 1.3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的选用和代用手续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容规》)、GB150等有关规程和标准的要求。材料的选用和代用必须按审批手续进行。 由于我国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工程公司或设计单位进行压力容器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制造厂根据图纸加以制造,设计部门在设计时并未考虑到制造厂的材料库存情况以及制造过程中可能采用的焊接工艺、板厚、制造质量及检验手段等因素,而制造厂往往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根据工厂材料的库存情况或市场上的供货情况投料,就可能碰到材料的代用问题。有些特殊情况,制造者并不是十分清楚压力容器所处的工况,在工艺流程中的作用以及设计者的意图,因此材料的代用,除以薄代厚、以劣代优、以低代高必须经原设计部门同意外,下面一些特殊情况的材料代用也应征得原设计部门的同意。 (1)石油、天然气行业使用的压力容器16MnR代20g、Q235系列; (2)对于热套容器,以厚板代薄板; (3)有氯离子介质的压力容器,用18-8不锈钢代低合金钢、碳钢; (4)碳钢、低合金钢在热处理临界厚度时以厚代薄。 2工艺的控制 与普通的机械产品加工相比,压力容器制造具有多品种单台套的特点,因此制造厂对每一台压力容器都要编制一套完整的工艺文件。这些工艺文件具有指导生产、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作用。制定了正确、合理的工艺后,关键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已定的工艺,每道工序完成后,操作者和工厂检验员都要在工艺流程卡上签字认可,做到在制品随工艺流程卡一同进入下道工序。 笔者在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的监督检验工作中,发现一些工艺控制方面的问题,现提出来,以引起同行的重视。 2.1铆装时不按容器主焊缝布置图来组装筒节对接焊缝的位置,造成不必要的焊缝上开孔; 2.2鞍座垫板未钻φ10的排气孔,垫扳与容器的角焊缝两侧未间断焊,采用全封闭式焊接结构; 2.3换热器设置膨胀节应注意的问题:根据GB151-89附录A的要求:U形膨胀节与换热器圆筒的连接,一般采用对接,膨胀节本身的环焊缝及膨胀节与圆筒连接的环焊缝,均应采用全

压力容器检验期限的规定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309 压力容器检验期限的规定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压力容器检验期限的规定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压力容器检验期限规定如下:(1)外部检验期限:每年至少一次。 (2)内外部检验期限分为: 安全状况等级为1~3级的,每隔6年至少一次; 安全状况等级为3~4级的,每隔3年至少一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内外部检验期限应予适当缩短:介质对压力容器材料腐蚀情况不明、介质对材料的腐蚀速率大于0.25(毫米/年)以及设计者所确定的腐蚀数据严重不准确的;材料焊接性能差,在制造时曾多次返修的;首次检验的;使用条件差,管理水平低的;使用期超过15年,经技术鉴定,确认不能按正常检验周期使用的;检验员认为应该缩短的。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内外部检验期限可以适当延长:非金属材里层完好的,但其检验周期不应超过9年;介质对材料腐蚀速率低于0.l毫米/年的或有可靠的耐腐蚀金属衬里的压力容器,通过一至二次内外部检验,确认符合原要求的,但不应超过10年;装有触媒的反应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