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理论中的客观归属论

刑法理论中的客观归属论

刑法理论中的客观归属论
刑法理论中的客观归属论

刑法理论中的客观归属论

童德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武汉 430074)

收稿日期:2002-01-15

作者简介:童德华(1971-),男,湖北武汉人,法学博士,中南财

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刑法学研究与教学。

摘 要:德、日刑法理论中客观归属论,是在解决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理论上发展的,以条件说为前提,进而

以危险联系论、规范的保护目的论,提出客观方面对一定行为进行责任归属的模式和标准。这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值得借鉴。

关键词:客观归属;容许的危险;危险增加;规范保护的目的中图分类号:DF 611 文献标识码:A

客观归属理论,发轫于德国刑法学,是用来解决因果关系问题的新学说,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被系统移植到刑法理论中,如今已在德国成为通说;日本刑法学界的主流对该理论持否定观点,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学者持赞成观点,所以围绕客观归属论的讨论,在最近进行得十分激烈。大陆刑法学界若不对这一热点给予充分注意,则将是一大遗憾。是为此文,以为引玉之用。一、客观归属论的一般沿革客观归属论属于因果关系理论的范畴。刑法中解决因果关系问题,现在一般采用相当因果关系说、或条件说,但如所周知,在因果关系学说中,相当因果关系说与条件说各具优点,亦各存不足,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其中缺点更为明显,基于此,客观归属论作为一种修正的条件说,或新的理论出现了。现从两方面分述如下:(一)理论渊源条件说认为,在理论上可以发生结果的条件,都是结果的原因。即只要有“如无前者,就无后者”的条件关系时,就可以肯定行为对于结果的原因力。所以此说又被称为“条件即原因说”。由于它将一切条件视为原因,不问其中的价值大小区别而作同等视之,故又被称为“同等说”或“等价说”。条件说的优点在于,依据一般的思维方式,明确将多个前后相继的若干条件,予以结合,显示行为人对行为是否负责。即以理论上的条件关系的存在,判断有无因果关系。其不足之处是,在过于宽泛的范围内推求因果关系,从而扩大了刑事责任的范围。为了弥补条件说的不足,

德国学者巴尔(V ?Bar )提出了因果关系中断说,主张在因果关系进行中,介入一定的自然事实、或他人的自由意志行为,而使原来行为与后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中断。这种观点实际上忽视了先行为的原因力,明显不足。为了弥补中断说的不足,德国学者弗兰克(Frank )提出了“禁止溯及”理论,主张自由的、具有意识的(或故意而有责的)惹起结果的条件,其先头的条件并非原因。这些依然没有正确解决问题。

但以折衷说为主的相当因果关系说也难以说明相当性,于是有学者提出“广义的相对性”与“狭义的相当性”概念,以完善该理论。对此,山中敬一教授提出了如许批评:第一,相当性判断的逻辑有问题。以“日常生活经验的通常性”作为判断基点,把相当性判断作为客观的“事后预测”,而判断的资料却局限于事前存在的事情,以这些事情作为基础,问事后展开的经过是否“相当”及其程度,是不可能进行相当性判断

的;第二,“广义的相对性”与“狭义的相当性”的判断,实际上有“规范保护目的”的意义,与相当因果关系论的本来思想不一致;第三,客观的相当因果关系论,不仅相当性的判断处于无限的连锁中,而且仅仅依据事前的危险判断有无实行行为,即决定未遂是否

成立的立场是站不住脚的。〔1〕即便是持赞成观点的町

野朔教授也承认,相当因果关系论在相当性的判断基础、判断标准上有问题,另外“要修正将‘起因’的概念作为基础的一般化说。但是,如此一来,怎样的判断框架就必不可少,这就出现了第三个问题。”〔2〕

笔者认

为,山中教授的观点不无见地,他基本上揭示了相当因果关系论的弱点。

在刑法中考虑行为与结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其实质正如町野朔教授所说:“因果关系的概念,与刑法上的其他主要概念一样,是限制刑事责任的概念。”〔3〕

4

012002年12月第24卷第6期

现 代 法 学

M odern Law Science V ol.24,N o.6

Dec.,2002

文章编号:1001-2397(2002)06-0104-05?专题研究?

即主要是对若干与结果有条件关系的行为,在纳入刑事责任领域前加以限制。所以,对于若干行为与结果,首先要考虑有无物理法则上的条件关系,进而在肯定的条件中,剔除不值得用刑法处罚的条件行为。也即在判断之时,不仅要排除与结果没有实质联系的行为,还必须排除非重要的实质条件。就如何才能选择重要的条件,相当因果关系说给我们提供了“相当性”的概念和思考问题的角度,那么何种程度才算“相当”,在答案上却受人为因素影响,致令结果不统一,所以依其理论,仍然难于操作。另外,即使可以肯定“相当性”,也不能一律纳入刑事责任的考虑范畴中,如甲将杂物堆积在楼道,后乙将该杂物点燃,楼房起火,致多人死伤。一般人都应该知道,将杂物置于楼道的会诱发危险,因而,甲的行为与火灾之间应该存在条件关系,依据相当性因果关系说,可以得出肯定“相当性”的结论;但是,在刑事责任中考虑甲的行为,明显不符现代刑法的精神,还必须结合规范加以取舍。所以,在大陆法系的刑法构造中,确定因果关系,不仅解决了行为的构成要件符合性问题,也预先排除了原因力微弱的条件的刑事责任。如果忽视规范对于因果关系的影响,势必会得出条件说或机械的因果联系的结论,仍然不能解决条件说的通弊。最近的相当因果关系说,实质上已经触及到规范性的问题,但是,它考虑的是社会的规范性,难于把握。客观归属论着眼于法律的规范性,从这点看,其标准似乎更明确,更接近问题的实质,这也许正是“机能主义刑法学”务实的表现。

(二)理论沿革

客观归属论思想渊源于黑格尔的法哲学理论。1927年,德国学者拉伦兹(K?Larenz),在其著作《黑格尔的归属论与客观归属的概念》一书中,明确提出客观归属的概念,重视“意思”概念下的“预见”和“预见可能性”。对他而言,“相当因果关系中的相当性(客观的可能性),是基于预见、预见可能性的主体对于因果的支配可能性。”但其实质不过是今天所说的相当因果关系论。〔4〕

1930年,德国学者霍尼希(R?H onig)发表了《因果关系与客观的归属》一文,将拉伦兹的观点应用到刑法理论中,从而导致该理论在实定法研究中的分野。他支持相当因果关系论,但是认为,相当因果关系的本质,与其说是因果概念的存在论,不如说是将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性作为适应刑法评价的基底,即因果关系存在与否,对于法秩序的要求是一个重要问题。他提出,用法的、规范的“客观归属”的判断取代因果判断。客观归属判断的前提是作为结果的关系、出发点的表现意思的社会行为,其内容是表明目的的社会行为的起因性条件,即以“客观的目的性”,作为结果归责判断之际的大致标准。这就将“客观的目的的可能性”(objektive Bezweckbarkeit),作为实际的判断标准。

另外,H?Mayer、Hardwig等人也对于客观归属论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只是以上研究始终游离于刑法学的边缘,没有体系化。

当代德国刑法理论中的客观归属论体系,始由洛克辛(Claus R oxin)理论。在《过失犯中的义务违反性与结果》(1962年)、

《关于刑法中归属的问题性之思考》(1970年)、

《论过失犯中的规范的保护目的》(1973年)、

《溯及禁止备忘录》(1989年)、

《目的性与客观归属》(1989年)等一系列文章中,他对客观归属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现在,这些成果全面、集中地体现于他的著作《刑法总论教科书》第二版(1994年)中,以至于在刑法学界被誉为“洛克辛革命”。〔5〕另外,G?雅可布斯(Y akobs)、奥托(Otto)、拉克纳(leckner)等学者也极力主张该理论。

在日本,山中敬一教授先后发表了《自客观归属论的立场》、

《刑法中的客观归属论》、

《日本刑法学中相当因果关系的危机与客观归属论的抬头》、

《我国客观归属论的展望》等文章和专著,大力推崇客观归属论。另外,铃木茂嗣、齐藤诚二、松生光正、振津隆行等教授也赞同该理论。

二、客观归属理论

(一)责任的归属层次

客观归属论(objektive Zurechnung)认为,行为人如果制造了一个不被容许的危险,而这个风险在构成结果中实现了,行为人的行为就具备客观可归责性。〔6〕即判断是否可以将一定结果归责于行为,必须该行为超出了容许的危险,制造了与构成要件危险相符合的危险。所以责任的归属判断,从逻辑推理上,分为若干层次。其中的主张,主要有两层次论和三层次论。

两层次论主张,首先判断有无超出容许的危险,然后进行规范评价。三层次论主张:首先考察行为与危险的联系,其次考察与规范的保护目的的联系,最后决定负责与否。根据客观归属论的一般思想,要考虑行为是否超出容许危险范围、是否符合构成要件,然后综合判定归责与否。上述两种观点均注意到了问题的要害,主要分歧似乎在于:负责性是否是一个层次的问题。笔者认为,对负责性的分析,是在危险联系与规范保护联系分析之后所推导的结论,它是客观归属理论的归结,不属于判断的逻辑,所以不宜作为单独理论层次。

而笔者认为,条件判断是否是客观归属论的一部分,倒是值得澄清的问题。德国学者格塞勒(Gǒssel)认为,进行客观归责判断,只要判断是否制造了风险,以及所制造的风险是否实现了结果就可以了,不必独立判断因果关系。〔7〕他将条件判断和危险制造等同对待。而山中教授认为,条件关系是客观归属判断的前提。他曾经也提出过,客观归属论由条件关系论、危险制造联系论和危险实现联系论组成。条件关系作为分水岭,对判断事后危险增加有重要影响,〔8〕所以,他并不否定,在责任判断时,不能忽视条件存在与否

501

童德华:刑法理论中的客观归属论

的评价。至于条件判断和危险制造是否可以等同,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讨论危险制造,是分析条件行为产生的危险是否超越了容许限度,而不是论证它与结果之间有无条件联系。即使“Gǒssel的说法是能成立的,但正好是在肯定因果关系是自然的因果关系这个前提下,而不是在否定因果关系是自然因果关系的前提之下。”〔9〕

故此,客观归属论的逻辑应当是:首先,判断某种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物理法则之条件关系;其次,判断一定条件脱离容许危险的程度;最后,判断不被允许的条件是否值得归责。由于过去的理论对于条件关系的判断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所以,客观归属论的理论集中于后面的两个层次,这也是其理论特色之所在。

(二)危险联系论

危险联系论,来源于霍尼希的“客观的目的可能性”概念,用来判断一定危险脱逸容许的程度。包括危险制造联系判断与危险实现联系判断两个方面。

1.危险制造联系的判断,是对有危险性的行为,根据抽象结果展开的事前判断。洛克辛认为在犯罪论的因果关系领域,重要的问题不是探讨行为的存在,而是要将存在论的行为构造具体化,确定一般的归属标准。他提出“危险增加原理”,认为在“容许的危险”限度内,行为即使导致了结果发生,在法理上也不受处罚;若超过危险限度,产生结果,就不被允许。这里,“容许的危险”概念,实质是抽象的结果。山中教授认为,超出容许的限度而未制造危险的行为,和一定结果之间存在条件关系,只有被判断为不是事后的实行行为,结果才不被归属于它。危险制造阶段可以作为犯罪未遂阶段,即危险制造的行为,是潜在的实行行为。实行行为,不必具体的危险发生,但必须发生的危险,且该危险可以实现结果。〔10〕山中教授还把危险制造分为直接的危险制造类型和危险状况制造类型,前者是对行为客体实施直接的物理力量;后者是因被害人或第三人的事后介入,而促成危险。

2.危险实现联系的判断,以危险制造为前提,主要考虑被制造的危险是否实现了结果,如果答案肯定,结果自然可归属于行为。它是危险实现与否的事后判断,也是犯罪的一般构成的制裁规范。但是,由于实践中,危险实现的情形各种各样,难于用一个标准统一处理,所以,客观归属论者多将不同情形分类论述,其中代表当属日本的山中教授,他将危险实现联系分为如下情形:

(1)危险增加联系,如司机超速行驶,引起交通事故,导致他人死亡,但是,即使司机以被允许的速度开车,结果也会发生时,则制造了事前的形式上的危险,而事后的实质的结果,不是因为容许的危险得到了程度上的增加,那么,没有增加危险的违反规范的行为,实际上处于被容许的范围内,不是实现结果的理由。

(2)狭义的危险实现联系,复分为:介入直接危险

的类型、介入间接危险的类型、介入危险状况的类型和介入规范的自己负责的类型。现分述如下。

介入直接危险的类型,涉及事例:A,危险修正事例,即前一个危险尽管很大,但是被后一个危险吸收,则后一个危险,无论是人的行为,还是自然现象,都与危险实现有联系。B,危险转换事例,即前一个危险,由于受外部其他危险的诱发,导致结果的,则危险联系被否定。

介入间接危险的类型,涉及事例:A,遭遇潜在危险的类型,即一个危险,碰巧和被害人的特殊体质、疾病等潜在危险竞合时,则多从危险继续发生作用的程度、两种危险竞合的概率、潜在危险对于结果的原因力大小等方面,判断有无联系性。B,介入内部诱发的危险的类型,如交通事故的受害人,因为受伤诱发并发症,但由于这不是典型危险,不是一个原因所决定的,所以,否定危险实现的联系性。C,介入不合理行为类型,即介入被害人自己的不合理行为,存在被害人的重大过失,但不一定否定危险实现的联系性。

介入危险状况的类型,这个阶段制造的危险的程度,比间接危险阶段的低。如在内部诱发事例中,第一个危险对于第二个危险给予的诱发低,就要看它是否有促进作用,或它是否可作为准日常化的标准。

介入规范的自己负责的类型,行为人自己负责的行为,是依法划定的“负责的范围”。即依据法秩序或命令的行为,发生事故时,行为人承担自己的责任,具体类型:A,介入意识到自己负责的行为类型,在间接危险阶段和危险状况阶段,被害人或第三人介入“意识到自己负责的行为”,主要是“自己的侵害行为”和“自己的危险化行为”,前者如受害人拒绝输血,后者如司机酗酒驾驶。对于第一次危险而言,危险实现的联系中断了。B,介入第三人或行为人的故意行为类型,这时,过失行为违反自己负责的规范,即使故意行为介入,原则上也要联系行为主观,肯定危险实现的联系。C,介入他人的义务救助行为,如第一次危险发生后,他人为了救助处于危险状态的人,进入危险现场,导致自己受伤或死亡时,因果关系没有中断,死亡的结果仍归责于第一次危险的制造者。D,介入遗留危险的类型,如受害人由于受害,留下后遗症,多年以后,因为后遗症而死亡、或出现其他病状的,这时,要从刑事政策出发,否定结果的归属。〔11〕

笔者认为,对于不同场合的条件与结果之间发生的联系,受到客观因素影响,所以,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对它进行理论概括时,必须分为若干层面,但是,这些层面之间应该有一定明确的界限。作为客观归属论理论基础的因果关系论,或以相当性作为统一标准、或以条件限制作为标准,期望用一个尺度来衡量全部问题,但是最后不得不考虑特殊情形,比较而言,客观归属论区别应付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无疑是一种更为务实的理论;但是,以上山中教授在分析问题时,对于各种类型的划分过于细密,各类型之间的界限有

601

现 代 法 学

时模糊,比如危险状态与间接危险如何区别,他并未给出明确的界限,再如危险转换和危险修正的区别何在、以及危险转换与其他原因介入的关系何在,都没有一个划分标准。这也说明目前日本学者对于客观归属理论的研究刚刚起步,还有待深化。另外,山中教授对各类型进行判断后的结论,要么没有阐述理由,要么理由比较简单,且缺乏统一的思想。其根源就在于他把规范的保护目的与危险联系混为一谈。

(三)规范的保护理论

危险联系的分析,主要是研究若干条件竞合时,一定条件的行为是否具有脱逸容许的危险性。危险联系理论,以“容许的危险”作为判断基点,危险的制造或实现,实际可还原为“违反客观的注意义务”。但是,对于一个事实上“增加危险”的行为,仅仅具有违反客观的注意义务,尚不足以进行归责,还必须根据规范的保护范围,加以最后的判定。对此,洛克辛强调了一个重要规则:规范的保护目的。

洛克辛起先认为,应当区分规范保护范围的概念与客观目的可能性或危险联系的概念,他强调前者的独特机能,主张规范保护范围是归属标准,即在超过容许的危险使危险增加并导致结果发生的归属场合,要使用规范的保护范围的概念。但是,考虑到规范的保护范围的选择,决定于规范背后的社会目的,所以他又提出规范的保护目的概念,对规范的保护范围作了更进一步的分析,以限定作为归属标准的保护规范。如司机以100公里的时速开车,撞死了一个从其他车后跑出的小孩。对此,即便是遵守注意义务者,也不可能有预见可能性,这时,运用客观的注意义务就不现实。但是,假如司机遵守时速50公里的限制规定,就有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这时,如不以规范的保护目的来把握该事故的避免,就不能把握规范的范围。但是,规范的保护目的论,并不是完整的理论,而是一些有关因果关系特殊事例的指导规范。〔12〕洛克辛认为彻底使用规范的保护的范围,不限于产生实现结果的场合,也用于限定罪责的场合。如在过失惹起自杀、自伤、自己危险化的场合,若行为人与女性一起在酒馆喝酒后,将枪放在汽车的前面,当他不在车上时,该女性用枪自杀。德国联邦法院是依据溯及禁止的理论,禁止以平等性为理由处罚类似对自杀者过失提供条件的人。而洛克辛认为,根据溯及禁止的原理解决由于存在过失惹起自杀、自伤和自己的危险化的问题,在解释论、刑事政策上是不适当的,不处罚关于过失的自杀,根据的是关于自杀的特殊立法理由,由德国刑法第222条(过失致死)的规范的保护目的加以否定的;就是在完全认识危险的状态下,放任基于他人同意的危险时,如因为乘客有急事,驾驶员超过法定速度,发生交通事故。洛克辛认为,“基于他人同意的危险化”,在确定规范的保护目的的范围时,仅仅表现了指导原理,为了其内容的具体化,还必须考虑各个事例的具体要点,如容忍完全责任能力者明确认识的危险、企图危险的目的与诱因、对预防措施不注意的程度、危险的大小等。对于危险,乘客与驾驶员有同等程度的认识,侵害的发生,不是根据他人的原因,乘客(被害人)与驾驶员(危险化者)负有同样的责任,因而基于他人同意的危险化与自己的危险化并没有区别。〔13〕洛克辛关于规范的保护目的的论述,相对于山中教授的分析,的确要详细有理。

三、客观归属论的评价

前面,我们认为客观归属论是一种条件说的修正理论,正确评价客观归属论时,还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一)客观归属论不属于因果关系不要说

町野朔教授认为,客观归属论是因果关系不要论。〔14〕因果关系不要说,最早由德国学者M?E?麦耶(Mayer)明确提出;在日本得到了泷川幸辰的极力拥护,他说:“意志表现,限于符合构成要件的结果发生的因果关系,这才是重要的。在其意义范围中,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论是不必要的,它与全条件同价值说是一样的。但是,所有的学说,从来不认同全条件同价值说,它们有根本差别。因果关系不必要的立场,触及了从来的因果关系论不能解决的结果加重犯、因果关系中断的症结。”〔15〕但是,刑法上必须解决一定结果是由何种行为如何引起的关系问题,所以,因果关系的问题在刑法中不可回避,这自然导致了相关的理论研究。因果关系不要论也只是从其他途径寻求解决因果关系的答案,其提法不妥当。而客观归属论并不回避因果联系的问题,它是在条件关系成立的基础上,分析条件行为产生的危险与容许的危险之间的脱逸程度,并用规范的范围目的选择条件范围,所以,没有因果关系,就没有责任归属。

(二)相当因果关系论不能替代客观归属论

相当因果关系论与客观归属论存在很大差异:第一,两者限制条件关系的角度不同。前者以“相当性”界定原因性条件,但是,相当性的判断一般要求之于经验法则,经验法则通常取决于法官的裁定,所以,主观随意性明显,这也是相当因果关系论一直无法克服的障碍。后者以规范的保护目的限定归责条件,规范的保护目的本来为刑事立法所确定,比较抽象,但是,抽象判断与具体判断是结合在一起的,即该判断结合了行为产生的危险脱逸容许的程度,危险联系,具体体现为行为人是否遵守了注意义务,从而判断的标准就是客观的。第二,限制层次不同。前者似乎仅仅完成了事实性评价,但它“在表面上是客观的、形式的标准,实际上,却将事实危险和规范的、心理的、社会的要素混杂在复杂的因果关系中。”〔16〕后者不仅明确法律的规范评价,而且是作为一个逻辑层次进行分析的,正如前所述,这是不能缺少的环节。第三,理论机能不同。前者概括地分析一般行为与结果的联系,对于故意的结果犯来说,可能问题不大;但是,相当因果关系论只解决了既遂犯的条件关系,对于危险犯、过失犯和未遂犯却无大的理论意义。而客观归属论首

701

童德华:刑法理论中的客观归属论

先分析危险问题、然后分析结果问题,将危险犯、过失犯和未遂犯的因果联系形态一并概括出来,有助于说明它们承担责任的原因、方式、范围。

(三)对客观归属论若干误解的解释

客观归属论不免于存在缺陷,对此,德国学者西尔休曾经做了专门研究。他的批评很有代表性。现列举他的主要意见,并做如下解释:

首先,他认为,客观归属论忽略了事实判断,“在只专门讨论归属问题的论者那里,行为问题完全可以一开始就省略,表现比较明显的是,多用‘人的管辖’观念并据此推出结论的雅科布斯理论,这样,理论刑法学改变了姿态,堕入了单纯的价值判断。缺乏严密性的比喻式说明,和认为‘责任’与‘负责’的区别,是暧昧的主张。”〔17〕从理论方法看,客观归属论基本不分析条件关系,但这不是理论疏漏,事实上,客观归属论反复强调以条件关系为前提,条件关系的存在就是一个事实判断,而且在分析危险联系,也没有忽视事实性条件。所以批评比较偏颇。

其次,他认为,客观归属论的标准不明确,“客观归属论的定义中,不容许危险的概念还说得过去,但是,‘禁止’的要素在客观归属论中具有独立的意义值得怀疑,……从结果发生的客观预见可能性进行判断,结局的危险性归附的客观归属定义,和以前所知道的相当因果关系论的标准没有大差异。”〔18〕如前所讲,客观归属论与相当因果关系论有很大区别,至于客观归属的标准,也许不太明确,但是,它以规范的保护目的进行抽象衡量,以危险的法定容许程度做具体尺度,比之相当因果关系说,其把握问题的方法更加具体、务实,还是有进步。

再次,他认为,客观归属论作为判断故意与过失归责的共通理论,忽视了故意与过失各自实体的差异。西尔休认为,故意犯与过失犯的不同在于,“实行包含危险的行为对过失犯是重要的,结果的发生不过是其因果的效果,而故意犯中,正是具体的结果实行行为为本质的要点。”〔19〕按照这种理解,前者以结果无价值为本质,后者以行为无价值为本质。在一个体系中,采取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这本身就有问题,而且,在以结果为构成要件时,应该也可能有作为上位

的概念,来统一过失犯与故意犯的因果联系。

恰如德国学者雅科布斯所说,“现在客观的归属的名义下所进行的有关因果性行为的法律上重要性的讨论是关于行为概念的论争的继续,准确地说,是在更精密地界定行为概念。”〔20〕而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并不适于说明通过人的意义表达而进行的对于规范有效性的违背,行为始终是违背规范有效性的客观化,行为只有视为相对于规范有效性的损害的自我有责地、负责地活动,才是责任刑法中的行为;范围较广的表述,即把行为视为相对于规范有效性的损害的自我负责的活动,则是指的结果义务刑法中的行为;范围更广的表述,即把行为视为相对于规范有效性的损害的负责地形成,指的只是状态义务。他说:“作为刑法上的概念的行为概念必须保证的是,使刑法上可以归属的行动不是———像总是发生的那样———异质的特征的混杂,而是一个统一的意义。”〔21〕客观归属论对传统刑法理论有许多突破,所以目前难于被完全认同,但是笔者认为,借鉴客观归属论在理论上的独特机能、以及其理论方法,对于解决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或者发展因果关系理论,都会有帮助。

参考文献:

〔1〕〔14〕[日]中山研一.现代刑法讲座(1)[J].东京:成文堂, 1977.332-334,324.

〔2〕[日]山中敬一.自客观归属论的立场[J].东京:刑法杂志,第37卷第3号,78-82.〔3〕[日]中山研一.现代刑法讲座(1)[J].东京:成文堂,1977.323.

〔4〕〔5〕〔13〕[日]饭岛畅.论R oxin客观归属论的形成过程(一) [J].东京:法学研究,97(7):71,78,86-88.

〔6〕〔7〕〔8〕〔9〕〔10〕〔11〕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20,20,44-46,22,44-48,49-55.

〔12〕[日]松生光正.过失犯与客观归属论[J].东京:现代刑事法,1999(4):29.

〔15〕[日]冈野光雄.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理论[M].东京:成文堂, 1980.52.

〔16〕[日]山中敬一.我国客观归属论的展望[J].东京:现代刑事法,1999(4):11.

〔17〕〔18〕〔19〕[德]H?西尔休.客观的归属论批判(下)[J].东京:法学研究,1998(9):108,112,116.

〔20〕〔21〕[德]G?雅科布斯.行为、责任、刑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85,68.

The Objective Imputation Theory in Criminal La w

TONG De-hua

(China Central-S outh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 and P olitical Science and Law,Wuhan430072)

Abstract:The objective im putation theory in both G ermany and Japan in their respective legal systems was ev olved from the settl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 and effect.The said theory,being based on such relevant theories as the theory of the prerequisite and then on the theory of the endangerment connection as well as theory of the g oal of nor2 malized protection jurisdiction,comes up with the theoretical and norm m odels for the im putation of certain reliabilities in s ome objective aspects.It is a rev olutionary theory w orth being learned from.

K ey w ords:objective im putation;bearable endangerment;increase of endangerment;g oal of normalized protection jurisdiction本文责任编辑:李邦友

801

现 代 法 学

对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质疑

对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质疑 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盗窃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这似乎已成了一条不成文的法律。著名刑法学者殴阳涛教授也认为“盗窃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据为己有或转移给第三人占有为目的。所谓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盗窃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结果,并且希望把他人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转移给第三人占有的结果发生。”由此可见,盗窃罪是“目的犯”,它在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并且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笔者认为,构成盗窃罪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观点,既不利于惩罚犯罪,同时又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值得商榷。 第一,在我国刑法条文中,并没有规定盗窃罪在主观方面必须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可见,盗窃罪条中,罪状是属简单罪状,只指出了罪名,而没有规定盗窃罪的主观方面,更没有提及该罪要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构成要件。这说明我国刑法分则中没有规定盗窃罪是“目的犯”,这正是基于司法实务中对盗窃行为人的主观想法、主观目的确实较难真正查清的原因所致。 第二,实践中确有盗窃罪间接故意的情况。如张某抱着弄六、七十元钱好好吃上一顿的想法,去公共汽车上扒窃了一个旅客的钱包,钱包扒到手以后发现包内共有钱1070元,张某将其全部据为已有。该案中,张某盗窃的70元钱是直接故意,但他作为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完全可以预见到该旅客的钱包内可能不止70元钱,而他却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并且这种结果也已经发生了。在我们的办案实践中,类似案件时常可见,普遍均以盗窃罪定罪处罚。既然实践中盗窃罪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则勿需加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限制语。 第三,若盗窃罪一定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构罪的必要条件,则既不利于界定罪与非罪,又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和混乱。若坚持认为盗窃罪构成需是直接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那么在上述案例中,张某的行为则不能定罪,因为1070元钱中超出其“追求”范围的那部分是属间接故意,盗窃数额只能认定70元,这显然是放纵了犯罪;如果认定张某构成盗窃罪,这实际上就是将间接故意推定为了直接故意,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冲突,然而通常又按此确定。 综上,笔者认为在理论与实践中,盗窃罪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应界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应该将其主观心理状态称为“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这必

(完整word版)刑法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 1.某甲与某乙投宿同一旅馆同一房间,某甲得知乙是一家大公司的采购员,携带一笔巨款,准备进货。于是晚上某甲便机请乙喝听装饮料(内掺有安眠药),乙服后很快就错昏睡不醒,某甲便乘机将某乙携带现金的皮包扭开,拿走定货现金15000 元。甲的行为构成(D )。 A.盗窃罪 B.诈骗罪 C.抢夺罪 D.抢劫罪 2.甲、乙二人某天晚上携带凶器潜入商店准备进行抢劫,但在进店后发现值班人员睡着了,两人就在没有使用凶器的情况下取得大量商品。甲乙的行为构成(A )。 A.盗窃罪 B.抢劫罪 C.抢劫罪预备和盗窃罪 D.抢夺罪 3.甲偷乙的自行车被乙当场抓住,甲为挣脱逃跑而将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构成(A )。

A.抢劫罪 B.故意伤害罪 C.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 D.抢夺罪和故意伤害罪 4.甲自己饮酒过量醉倒在路旁,乙从此经过,见有机可乘,就将甲身上的钱掏走,钱包内有现金850 元。甲的行为构成(C )。 A.抢劫罪 B.抢夺罪 C.盗窃罪 D.抢劫罪和盗窃罪 5.甲系某宾馆服务员,在上班期间,经常乘客人不在房间之机,窜入房内以旅客的名义偷打国内、国际长途电话。甲的行为构成( B ) 。 A.贪污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不构成犯罪 6.王某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但造成了严重后果。王

某的行为构成(B ) 。 A.盗窃罪 B.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 C.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 D.危害公共安全罪 7.盗窃由单位已盖好印章的空白转帐支票,并冒充签发支票单位的人员向商店骗购大量货物的,应定(A )。 A.盗窃罪 B.票据诈骗罪 C.盗窃罪和票据诈骗罪 D.诈骗罪 8.甲盗窃了某单位印鉴齐全的空白转帐支票,自己不到商店使用。于是甲找到邻居乙,对乙说:捡到一张支票,请乙帮忙去商店买些高级音响,并许诺给乙一台录象机。乙跑到商场签发单位的人员骗购了大量高档音响。乙的行为属于(C )。 A.盗窃罪 B.盗窃共犯 C.票据诈骗罪 D.票据诈骗罪的共犯

论刑法中的事实认识错误

论刑法中的事实认识错误 内容提要:刑法中错误问题涉及总则中犯罪形态!刑事责任等多个方面内容我国现 行刑法典对错误问题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对错误问题的判断需要从故意本体论引申 错误论涉及刑法理论中行为人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两方面,研究的是主观认识和客 观事实不一致情况下能不能对行为人故意归责的问题。本文着重讨论了刑法中事实 错误的基本概念及事实认识错误的分类。 关键词:关键词:认识错误事实认识错误 一、事实认识错误概念分析 认识错误问题是刑法学中的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对认识错误问题的判断与分析关系到如何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问题。一般而言,根据错误是对事实还是对法律的不知或误认作为标准,刑法学上的认识错误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行为人对法律认识错误即法律认识错误;二是行为人对事实认识错误即事实认识错误。我们在这里探讨的主要是有关事实认识错误问题。研究事实认识错误的理论价值在于确立行为是否成立故意以及成立何种程度的故意。传统观念认为,事实认识错误与故意的紧密联系表现在事实错误阻却故意。在分析事实认识错误与故意的联系时,首先要事实错误阻却的是什么意义上的故意,到底是不是是犯罪故意。 “犯罪故意不是一般的行为故意,不仅是对行为事实的主观反映,而且要对事实的性质予以评价,也就是要明知结果的危害社会性质”1〔1〕。也就是说,犯罪故意与行 为故意并不是一对同义的概念。由此,事实认识错误阻却的是犯罪故意,而不是行为故意。事实错误是以存在行为故意为前提的,即行为意图为前提的。行为意图是行为人在实施行为之前以及实施行为的过程中对行为事实的认识。行为意图与犯罪故意的系表现在:当行为意图对符合构成要件的各要素完全认识到时,行为意图就和犯罪故意相符合,事实认识错误就不能排除故意,行为也就构成故意犯罪;当行为意图对行为构成要件的要素部分认识到时,如果没认识到的要素并不是此罪成立所必须的要素,那么就把行为意图视为与犯罪故意相符合,事实错误也不阻却故意,行为成立故意犯罪。如果行为意图没有认识到的要素属于成立此罪所必须的要素,行为意图就与犯罪故意不相符合,事实认识错误也就阻却故意,行为不构成故意犯罪。 一直以来,作为刑法认识错误类型之一的事实认识在刑法学教科书中都未有详尽的表述和分析,对事实认识错误的定义的表述也不大一致。有的学者认为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有不符合真相的认识。也有的学者 〔1〕参见高铭暄.刑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6.

《刑法分论》考试要点

刑法考点 (1)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 特征: 1、本罪侵害的客体是社会的公共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而且只能是直接故意(如果行为人不知道是恐怖组织而参加且未进行恐怖活动的,不构成该罪) 注意:犯该款罪的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2)交通肇事罪 特征: 1、本罪侵害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包括自信满满的过失 司法实务: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1、是否存在违章行为且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 2、本罪与利用交通工具的故意犯罪的界限: !!!区别的关键在于查清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还是过失,若行为人故意开车撞死或撞伤特定的个人,应定为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如果行为人故意开车冲撞人群,则应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若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带离现场隐藏或者遗弃的,造成被害人死亡或残废的,定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的,为了隐匿罪迹,将被害人沉入河流中,事实上被害人溺死的,应将后行为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前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则应实行数罪并罚。 (3)保险诈骗罪 特征: 1、侵害的客体:双重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保险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保险人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律、法规,在保险活动中骗取较大数额保险金的行为。 3、本罪主体:特殊主体“保险合同中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且具有骗取保险金的目的 保险诈骗罪的处罚:犯此罪和为此同时进行其他犯罪的数罪并罚

【期末复习】西政期末考试刑法分论题库试卷试题及答案

西政期末考试刑法分论题库试卷4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某甲与某乙投宿同一旅馆同一房间,某甲得知乙是一家大公司的采购员,携带一笔巨款,准备进货。于是晚上某甲便机请乙喝听装饮料(内掺有安眠药),乙服后很快就错昏睡不醒,某甲便乘机将某乙携带现金的皮包扭开,拿走定货现金15000元。甲的行为构成( D )。 A.盗窃罪 B.诈骗罪 C.抢夺罪 D.抢劫罪 2.甲、乙二人某天晚上携带凶器潜入商店准备进行抢劫,但在进店后发现值班人员睡着了,两人就在没有使用凶器的情况下取得大量商品。甲乙的行为构成( A )。 A.盗窃罪 B.抢劫罪 C.抢劫罪预备和盗窃罪 D.抢夺罪 3.甲偷乙的自行车被乙当场抓住,甲为挣脱逃跑而将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构成( A )。 A.抢劫罪 B.故意伤害罪 C.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 D.抢夺罪和故意伤害罪 4.甲自己饮酒过量醉倒在路旁,乙从此经过,见有机可乘,就将甲身上的钱掏走,钱包内有现金850元。甲的行为构成(C )。 A.抢劫罪 B.抢夺罪 C.盗窃罪 D.抢劫罪和盗窃罪 5.甲系某宾馆服务员,在上班期间,经常乘客人不在房间之机,窜入房内以旅客的名义偷打国内、国际长途电话。甲的行为构成( B )。 A.贪污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不构成犯罪 6.王某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但造成了严重后果。王某的行为构成( B )。 A.盗窃罪 B.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 C.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 D.危害公共安全罪 7.盗窃由单位已盖好印章的空白转帐支票,并冒充签发支票单位的人员向商店骗购大量货物的,应定(A )。 A.盗窃罪 B.票据诈骗罪

刑法分论名词解释汇总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转化型抢劫: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消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抢劫既遂标准: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两者之一的,均属抢劫既遂。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窃取的行为。 盗窃罪既遂标准:失控说,即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对财务的控制时,就是既遂。但由于盗窃犯是数额犯,即使行为人窃取财物,但财物数额极其低廉,也应该定为盗窃未遂。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侵占罪: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 遗忘物:非基于他人本意而脱离他人占有,偶然(即不是基于委托关系)由行为人占有或者占有人不明的财物。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村民小组长)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具体结构: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施威胁—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对方基于恐惧心理而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敲诈勒索罪和绑架罪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绑架了他人。 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区分的关键在于被害人是基于恐惧心理不得已交付财物还是基于认识错误“自愿”交付财物。 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区别的关键在于暴力是否达到了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的程度(当时当场)。 抢夺罪: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对物暴力、对人轻微暴力、紧密占有、当场直接、来不及反抗)。携带凶器抢夺定抢劫。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违反特定款物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用

刑法中认识错误的类型及处理原则

刑法中认识错误的类型及处理原则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的意义有不正确理解或者对有关客观事实存在不符合真相的认识。罪过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认识因素不同,就会影响意志因素,因而影响罪过。行为人的认识错误,既可能影响罪过的有无与罪过的形式,也可能影响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是既遂还是未遂,还可能影响共同犯罪的成立与否。认识错误包括法律认识错误与事实认识错误。 法律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在有意识地实施某种行为时,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或意义有误解。一般认为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行为人误认为自己实施的是刑法所禁止的犯罪行为,其实该行为并非刑法禁止的犯罪行为。例如,行为人以为与现役军人的配偶通奸是犯罪,在实施通奸行为后自动投案。但刑法并没有将这种行为规定为犯罪。这种情况称为幻觉犯。既然某种行为并非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就不能因为行为人误认为是犯罪而认定为有罪。 2.行为人误认为自己实施的行为不是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其实该行为是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例如,行为人误认为自己窃取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其实刑法第219条将该行为规定为犯罪。这种认识错误是否影响定罪,在刑法理论上存在争议。第一种观点坚持不知法律不免责的原则。第二种观点相反,认为犯罪故意中的认识只能是违法性的认识,而不是社会危害性的认识。第三种观点认为,在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违法性之间,只要认识其中之一即可。第四种观点认为,认识行为的违法性一般来说不是犯罪故意的内容,但不能绝对化。根据行为人的具体情况,如果确实不知法律,而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合法的,则不能认定为故意犯罪。第五种观点认为,如果行为人认识自己的行为是社会危害性行为而有意识地实施,则不能因为他自称不知法律,而排除故意的罪过。如果行为人确因不认识行为的违法性,从而也不认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则应排除犯罪的故意。通说采取第五种观点。 3.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在罪名、罪数、量刑等方面有不正确的理解。例如,行为人为了骗取保险金而故意造成被保险人伤残,行为人误认为只成立保险诈骗罪,事实上成立保险诈骗罪与故意伤害罪。显然,行为人的这种认识错误不影响定罪与量刑。 事实认识错误故意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因此,对客观事实的认识错误就可能影响故意。错误是指行为人的认识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分为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 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虽然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即行为人只是在某个犯罪构成的范嗣内发生了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因而也被称为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具体的事实错误主要包括对象错误、打击错误与因果关系的错误。 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实所发生的事实,分别属于不同的犯罪构成;或者说,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所发生的事实跨越了不同的犯罪构成,因而也被称为不同犯罪构成间的错误。抽象的事实错误只有对象错误与打击错误两种情况那处理原则呢? 关于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我国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作为一种理论,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承认的。对解决认识错误的刑事责任问题,在实践中针对各种学说,,们通常根据不同情况作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对于具体事实错误的处理,可以利用法定符合说,而对抽象事实认识错误的场合,则应坚持主客观一致的原则,既反对只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想象定罪,也不能单凭客观后果而归罪。对于法律认识错误的处理,就我国的国情,仍应坚持“不知法律不免责”的传统原则,反对“不知者无罪”的肯定说。 我是根据主客观一致的新理论来回答你,认识错误,分为事实认识错误和法律认识错误。

刑法分论重点法条比较整理word版本

刑法重点法条比较 一.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VS受贿罪 1.名词解释: A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接受他人财物,并为其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在经济交往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取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行为依此罪定。 B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接受他人财物,并为其谋取利益的行为;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交往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取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行为依此罪定;特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斡旋受贿)2.比较: 共性:主观方面——两者都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 谋取利益 区别:主体——A非国家工作人员与B国家工作人员;客体——A公司,企业正常的管理秩序与B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A要求数 额较大与B没有此要求 二.贪污罪VS受贿罪 1.名词解释: A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或者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国 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行为 以此罪定 B略 2.比较: 共性:客体——都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主体——都有国家工作人员;客观方面——都利用了自己的职务之便;主观方面——都是故意的 区别:客体——A还侵犯了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和B一定程度上还侵犯了国家机关正常的工作; 主体——A的范围较大;财物的对象——A是自己管理的公共财物和B是他人或者单位 (包括国有单位)所有的财物;客观方面——A仅仅用手段将公共财物非法占有和B可 能是为他人牟利 三.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VS行贿罪 1.名词解释: A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B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行为;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 以财物,数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2.比较: 共性:主观目的——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主体——一般主体

张明楷如何理解刑法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如何理解刑法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明楷 刑法分则对一些财产犯罪、经济犯罪,明文规定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要件;此外,许多条文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这一要件,但根据条文对客观行为的描述、刑法条文之间的关系,也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等都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司法工作人员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是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要素,就不是构成要件要素。事实上,国内外的刑事立法都表明,构成要件要素分为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当某种犯罪明显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或者根据相关条文明显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时,刑法条文往往会省略关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规定。盗窃、诈骗、抢夺等罪就是如此。以金融诈骗罪为例。刑法分则之所以仅就集资诈骗罪与贷款诈骗罪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因为前者容易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混淆,后者容易与贷款纠纷相混淆,而各自的区分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其他金融诈骗罪一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刑法条文省略了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规定。 如何理解刑法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直接关系到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以下主要以盗窃罪为例进行说明。

犯罪构成要件具有两个方面的机能:一是划分罪与非罪的机能;二是划分此罪与彼罪的机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同样具有这两个方面的机能。一方面,由于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所以,盗用行为不成立盗窃罪。例如,只是擅自将他人的自行车骑走一会然后又返还的,属于盗用行为;因为没有非法占有目的,所以不成立盗窃罪。另一方面,由于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所以,单纯毁坏财物的行为,也不成立盗窃罪。例如,行为人从位于八层的被害人家里搬出电脑,然后从七层的楼梯口摔至楼下,导致电脑毁坏。如果行为人以非法占有目的将电脑搬出,只是因为碰到被害人或者出于其他原因将电脑摔至楼下的,仍然成立盗窃罪;如果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仅仅出于单纯毁坏的故意而实施上述行为,则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 非法占有的目的中的“占有”(与作为侵犯财产罪客体的“占有”不同)与民法上的占有不是等同的概念,也不是仅指事实上的支配或控制。因为如果将不法占有理解为单纯事实上的支配或者控制,那么,盗用他人财物时,行为人事实上也支配或者控制了该财物,于是盗用行为具有不法占有的目的,因而成立盗窃罪,这便扩大了盗窃罪的处罚范围。又如,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单位资金时,具有支配、使用该资金的目的,但由于准备归还,所以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因而不成立职务侵占罪。如果将非法占有目的解释为事实上的支配、控制,就无法区分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

刑法分论习题集

刑法分论 单选题 邱某对洪某的一块高级手表垂涎已久。一日,邱某骗洪某说要给其介绍对象, 让洪某请自己喝酒,趁机将洪某灌醉,然后将洪某搀扶到一僻静胡同,将其手 表捋下拿走。邱某的行为构成( C )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犯罪客体是(A ) 甲、乙、丙、丁4青年,晚上去邻村看电影,路过一片稻田,见田坎上堆着几 堆稻草,由于雨后不久,稻草表面很湿,甲说,这草垛湿呼呼的,能点得着么?乙说,试试看。丙掏出火柴,将草垛点着,然后边走边聊去邻村看电影。看电 影回来时发现草垛已烧成灰烬,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甲乙丙丁的行为构成 (D )

下列自然人中,可以成为叛逃罪的主体的是(B )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一种?(B ) 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构成( B ) 张某在火车站候车室窃得某人一提包,到僻静处打开一看,里面没有钱财,却有手枪一支,子弹若干发,张某便将枪支、子弹放回包内,然后藏于家中。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 )

王某系出租车司机,为发泄对其单位领导的不满,驾驶一辆轿车从天安门广场西侧故意向北高速行驶,冲向密集人群,轧死5人,撞伤19人。王某的行为构成( C )。 招摇撞骗罪的假冒对象是( C )。 我国《刑法》第 119条第 2款规定:"过失犯前款罪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属于( C ) 甲见固定在河道中放置航标灯的小船适宜做猪食槽,就砍断锚链,将小船拖回 家。所幸航标灯灭失的情况被及时发现,才避免了船毁人亡的结果。甲的行 为构成( B )

保险受益人甲故意杀害被保险人乙,造成乙死亡,骗取了20万元保险金。对甲应当(D) 以下只处罚首要犯罪分子的是( C ) 我国刑法分则规范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依据,主要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 B) 我国《刑法》第120条规定:"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恐怖组织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条所采用的法定刑属于( C )

罗翔案例汇总

前言:这是中国政法大学罗翔老师2013年在教授“刑法分论”时课堂上所提及的案例,但是由于罗翔常年讲司考,而且每年讲的案例基本上未变动过,所以只要是法学专业的,不管是期末预习还是复习还是准备司考,都不妨看一看。 【直接复制过来,懒得调整格式了,想要格式顺眼word版的,私聊。】 忍不住提醒一下:因为我用的书,是罗翔的司考一本通,所以很多案例书里面已经有了。。。。。。 快去图书馆借吧~~~ 危害公共安全罪 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故意杀人罪等罪的区别) 1、“毒丝瓜案”,甲与乙有仇,于是把乙家丝瓜地里的丝瓜全部都打了毒针。乙家晚上吃饭吃丝瓜后,一死两伤。 解答:投放危险物质罪(农田是公共领域,丝瓜还有可能会卖到市场,因此对象不确定,危害公共安全) 2、司考题:“白斩鸡案”,张三往李四家门口挂了一只有毒的白斩鸡,李四看到后,把鸡扔掉。张三又捡回来,放到李四家的米缸里面。当天晚上李四家喝稀饭,一死两伤。 解答:故意杀人罪(对象确定) 3、张三家卖毛鸡蛋。一日张三顺手把工业用盐放到杂物堆中。张三的母亲顺手从杂物堆中拿出“盐”涂在毛鸡蛋上,导致多人食物中毒。 解答:张三母亲明知是工业用盐à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张三母亲不知道是工业用盐à过失投放危险物质?(不能算是意外事件,因为一般 来说,盐都不可能在杂物堆里。如果从杂物堆中找盐,按照一般人标准,认为有过失) 4、张三毒死李四家的几十只羊后抱走,又卖毒羊肉卖给羊肉店。 解答:盗窃财物与故意毁坏财物(想象竞合)+生产销售有毒、有害产品(在生产销售过程中,且以营利为目的) 5、张三对全村的羊下毒à投放危险物质罪 6、张三给李四家卖鸭脖子用的卤水里面下毒,李四发现卤水有异味,仍然生产。 解答:张三à投放危险物质罪

[刑法,事实,错误]浅论刑法中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

浅论刑法中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 摘要事实认识错误一直是刑法理论界与实务界所关注的焦点,在检察院的刑法案件中也经常遇到。然而我国刑法在这方面少有研究。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是事实认识错误中相关理论争议的焦点,主要存在法定符合说和抽象符合说两种观点的争论。本文指出这两种观点的的处理结果有很大的差异,值得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刑法抽象事实认识错误 作者简介:张增旗,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检察院。 刑法中成立犯罪故意要求主客观相一致,但现实中会出现很多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和客观情况并不相符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事实认识错误,而且该类案件一般为疑难复杂的案件,司法实践中其处理结果也容易招到很多争议。所以事实认识错误,特别是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是刑法学应当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的刑法性质和有关的事实情况不正确的认识。” 在 传统的刑法理论中一般将其分为两个部分:法律认识错误和事实认识错误。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事实情况的不正确理解。司法实践中有很多犯罪嫌疑人试图以 事实认识错误为理由,来否认自己的犯罪故意,从而达到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准确的理论来判断,事实认识错误这种情形是否还能认定为犯罪故意以及是否影响犯罪构成。 我国刑法成立犯罪要以行为人具有故意或过失为条件,而且处罚故意与过失的原则和力度都不一样。对于故意,刑法一般都规定为需要进行相关的处罚,过失行为则正常情况下不予处罚,处罚的则要法律特别规定,并且过失犯罪处罚力度一般明显轻与同种的故意犯罪。当没有故意也无过失为主观要件时就为意外事件,则不需受到处罚。对于法律认识错误本文就不做详细解释,重点进行阐释论述事实认识错误的相关内容和处理原则,以及对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的具体处理规则,这对解决现实疑难案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有关事实认识错误的分类 事实认识错误分为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和不同犯罪构成间的错误。同一犯罪构成内的 错误也被称为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认识产生了错误,但错误却没有超过同一个犯罪的构成要件。不同得犯罪构成间的认识错误又被称作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意思是行为人自己所认识的事实与客观发生的情况不一致且各自隶属于不同的犯罪构成。 根据刑法理论,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一般又被分为两大类:对象错误和方法错误。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误把A对象当作是B对象,并且A对象和B对象犯罪构成不相同。方法错误是指由于行为人自己本身的行为偏差,导致自己意欲攻击的对象A和实际攻

刑法分论重点罪名知识点总结

危害国家安全罪 提示:本章犯罪均应剥夺政治权利(死刑,无期,危害国家) 可以附加没收财产 死刑七罪,无死刑五罪,(其中叛逃罪最高刑10年,其余四个最高刑15年) 危害国家安全罪: 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行为 特征:构成要件行为的提前性,错综性 犯罪行为阶段的混合性 具有勾结外国,境外背景的从严处罚 处罚比一般的严厉 构成要件:侵犯客体:国家安全(主权,领空,政权,制度) 客观方面:实施了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犯罪主体:多数一般主体,少数特殊主体,无单位犯罪 主观方面:故意,绝大多数直接故意 102-113 ,12条文,12罪名 背叛国家罪: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客观:勾结外国,危害主权领土完整安全 主体:我国公民 分裂国家罪: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 特征:客观上实施了以上行为 本罪属行为犯 分裂国家:抗拒中央统一领导管辖,将我国领土割裂出去,破坏国家统一,制造民族分裂,将某一民族从统一的民族分裂出去。 武装叛乱罪:勾结外国,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行为。 武装暴乱罪:国内人员独立组织策划实施武装暴乱行为。 颠覆国家政权罪: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主体:窃取党和国家重要权力,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影响的野心家阴谋家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罪:境内外组织,机构或个人资助境内组织或个人实施前六罪的行为 犯罪是特定的,帮助行为独立成罪 特征:客观方面,资助行为,仅限于提供经费场所物质,如果参加具体犯罪以共犯论处。 主体:境内外组织机构直接负责人或个人 主观方面:故意 叛逃罪 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掌握国家密秘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 履行公务期间:从任职起到解职止的期间 叛逃境外:通过非法途径出境投奔境外组织机构 在境外叛逃:不同于滞留不归,行为人属合法出境在境外投奔境外组织机构。 间谍罪 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炸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特征: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任务, 为敌人指示轰炸目标 国家机关人员叛逃后又参加间谍组织或任务的,数罪并罚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非法提供

司法考试刑法历年真题答案解析(四)

司法考试刑法历年真题答案解析(四) 司法考试刑法历年真题答案解析(四) 1.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B.警察乙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清洁工王某捡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乙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C.丙诱骗5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后,将其作为养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丙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 D.丁恶意透支3万元,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立即归还。丁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答案:A 解析:危害结果是危害行为对法益所造成的实际侵害,它具有因果性、侵害性、现实性、多样性和规范性。人民法院《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问题的批复》规定,行为人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应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刑法》第236条第2款规定,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所以A项所述的甲的行为是侵害了孙某的合法权益,已经造成了实际损害,所以A是错误的。应选。《刑法》第129条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B项中警察乙虽然在其枪支丢失后没有及时报告,但是清洁工捡到枪支后立即上交,没有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后果,没有对法益造成实际侵害,所以B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应当选。《刑法》第262条规定,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C项中丙诱拐5岁孤儿离开其监护场所(孤儿院),尽管该孤儿在丙的养育下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但丙的行为仍然触犯了《刑法》第262条的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C项的说是正确的,不应当选。《刑法》第19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四)恶意透支的。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根据上述法条可知,D项中丁某的行为并没有构成对法益的实际侵害,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所以D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应当选。 2.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明知自己的财物处于国家机关管理之中,但不知此时的个人财物应以公共财产论而窃回。甲缺乏成立盗窃罪所必须的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故不成立盗窃罪 B.乙以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窃取军人的手提包时,明知手提包内可能有枪支仍然窃取,该手提包中果然有一支手枪。乙没有非法占有枪支的目的,故不成立盗窃枪支罪 C.成立猥亵儿童罪,要求行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满14周岁的儿童 D.成立贩卖毒品罪,不仅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贩卖的是毒品,而且要求行为人认识到所贩卖的毒品种类 答案:C 解析:一般情况下,盗窃自己的财物不成立盗窃罪,但是,如果盗窃本人已经被依法扣押的财物,或偷回本人已经交付他人合法持有或保管的财物,以致他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卷4) 2014—2015年第 1学期 课程刑法分论专业经济、行政法学院年级 2013 级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 总 分 核分 人 题 满 分 20 20 20 20 20 得 分 本试卷共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得 分 评卷人 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甲以强奸为目的劫持乙至家中地洞中,对其多次强奸,后因无钱支付儿子学费将乙出卖。甲某的行为构成( C ) A.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B.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三罪,要并罚 C.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其中非法拘禁罪与强奸罪系牵连犯,从一重定处定强奸罪,对甲以强奸罪与拐卖妇女罪并罚 D.非法拘禁罪与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应并罚。 2、甲某先后拐卖妇女10人,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2名被拐卖的妇女,强迫2名被拐卖的妇女卖淫。甲某的行为构成( A )

A.拐卖妇女罪(情节加重犯) B.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定处原则定强奸罪 C.按牵连犯从一重处原则定强迫卖淫罪 D.拐卖妇女罪、强奸罪、强迫卖淫罪三罪并罚 3、按刑法理论通说,以下构成侮辱罪( D ) A为取乐用刀片将女性的裤子划破 B甲男在公共场所强行与年轻美丽妇女接吻 C同性恋乙女强行猥亵女同事 D甲男为泄愤当众将乙女衣服脱光 4 以下应数罪并罚( B )。 A勒索财物后又杀死被绑架人的 B醉酒驾车撞死一人在逃跑过程中拒不停车又撞死撞伤多人的 C因车速过快将被害人撞成重伤后怕承担药费等责任将被害人扔到河中致死被害人的 D用暴力非法拘禁被害人,致被害人死亡的 5.以下不属于刑讯逼供罪的对象有( D )。 A、犯罪嫌疑人 B、刑事被告人 C、因受贿被逮捕的人 D、被双规的大贪官 6.铁路附近的农民李某为走近道,将牛赶过铁路时正遇一火车驶来,牛受惊李某怎么赶也不动,致火车发生脱轨事故,有二节车箱翻车,直接经济损失三百多万元。李某构成( A )。 A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交通肇事罪 C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D过失毁坏交通设施罪 7.关于故意伤害罪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D )? A.为自己或亲人使用为目的寻找人体器官出售者的,不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B.医生明知是未成年人,虽征得其同意而摘取其器官的,成立故意伤害罪 C.某医生为甲作手术时,偷摘甲一个肾脏出售给需要肾移植的病人,构成故意伤害罪 D.23岁的甲为救母急需钱,听说乙有门路寻找到买家,要求乙给三万元就可出售自己一个肾脏,乙联系了医生和买家,作了移植手术后,乙获利5万元,因系甲主动自愿要求出售器官,乙不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8 强奸罪(未遂)与强制猥亵妇女罪的本质区别是( C )。 A.犯罪主体不同 B.客观行为特征不同 C.主观是否有发生正常性行为的故意不同 D.犯罪对象不同 9、李某上亍时发现与父母走失的儿童(五岁)在独自哭泣,李某将该儿童带到自己家,问了幼儿家电话号码后,打电话给其父母,称其子自己检到了,但想让自己送其子回家需给自己一万元,否则自己不会交出其子。幼儿父母要其减少钱,李某不愿,对方报警后抓获李某。李某构成( B ) A绑架罪 B敲诈勒索罪 C无罪 D拐骗儿童罪 10.以下构成强奸罪的是:( B ) A、15岁的男中学生与13岁的女同学谈恋爱发生了性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

刑法分论重点

刑法 名词解释 1、洗钱罪 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掩饰、欺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2、间谍罪 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攻击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3、职务侵占罪 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4、罪状 刑法分则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5、引证罪状 引用同一法律上的其他条款来说明和确定某一犯罪构成的特征。空白罪状 条文不直接地具体规定某一犯罪构成的特征,但指明确定该罪构成特征需要参照的其他法律、法规。 6、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 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或者向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行贿的行为。 7、伪证罪

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8、招摇撞骗罪 是指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 简答 1、公共安全定义不同观点(张明楷ppt) 公共安全,指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一、“公共”指不特定或多数人。多数人的安全必然是公共安全, 这样来说少数人的安全应该排除在外。张明楷认为,如果“少数”是“不特定”的,有随时向“多数”发展的现实可能性,会使社会多数成员遭受危险和侵害,那么也体现公共安全:“所谓不特定,是指犯罪行为可能侵犯的对象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事先无法确定,行为人对此既无法具体预料也难以实际控制,行为的危险或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可能随时扩大或者增加。”二、“安全”包括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等安全。传统刑 法理论将重大财产损失也作为公共安全的内容。在例外的情况下(124条),“安全”的内容也包含了公共生活的平稳和安宁。 2、盗窃罪与诈骗罪如何区分 一、从客观方面来说,盗窃罪表现为秘密窃取,犯罪分子采取秘密 手段、方法,将被害人财物据为己有;诈骗罪表现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后处分自己的财产。 二、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键区别在于被害人是否基于错误认识而 处分财产。盗窃罪是违反被害人的意志,诈骗罪是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如果不存在被害人处分财产的事实,则不构成诈骗罪。

刑法中的目的要素

刑法中的目的要素 主观目的要素纳入犯罪构成之中是对犯罪圈的合理限缩,主观目的是一种超越或高于主观故意与客观行为,并实际支配着主观故意与客观行为的特殊要素。它处于犯罪产生之前,整体支配犯罪的产生、发展和结束。因此无法单独通过客观方面来对主观目的进行认定,而需要借助其他事实。 因为主观目的对行为人所实施行为的具有实际支配性,所以犯罪客观方面的行为事实同样是主观目的的客观化表现,并不能认为主观目的是一种没有客观事实对应的纯粹的心理活动。 在大陆法系的刑法理论中,德国刑法学者August Hegler提出,“目的犯中的目的等要素,只要单纯存在于新闻人的内心即可,不要求客观上存在与之对应的客观要素(即不要求客观上已经实现了主观目的)”[1],由此而引出了主观超过要素的这一概念。 威尔策尔将目的性引入刑法视野内的行为之中,将人的主体意志呈现出来,发现了主观的违法要素,并引发了故意、目的是否属于构成要件要素的争论。有论者认为“故意的内容与构成要件客观要素的内容是一致的,换言之,构成要件的客观要素规制着故意的内容……但是,目的犯中的目的,则不要求存在与之相对应的客观事实”[2]①,并认为“我国刑法中的目的犯中的目的,也是主观的超过要素”[3]②。

但是,无论目的是否是一种超过的主观要素,其都属于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内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一部分。同时,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作为我国刑法理论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必然要对犯罪构成要件下的主客观事实起作用,那么,目的犯中的目的是否属于找不到对应的客观事实的主观超过要素则需要进一步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一、目的概念之解析 何谓目的?目的行为理论的倡导者威尔策尔认为人的行为是对目的活动的执行,目的性活动是被人有意识地引向目标的一种作用,其根据在于人对因果关系的认识,基础则是意志能力。[4] (一)目的概念 目的并不仅仅是一种预见或者目标的引导,其根本上是人的需要,是人的生理上的或者心理上的需要。详言之,正是因为人具有某种生理上需要或者心理上的欲望,在理性的控制下,他才会在预见到自己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情况下去设置相应的目标,进而使自己实际的行为紧紧围绕该目标——即生理欲望或心理欲望的满足——来进行。从目的行为理论中可以发现目的这一概念最重要的特征——对行为人整体因果行为的支配性。

大学考试刑法分论名词解释

刑法分论名词解释 1.罪状:指刑法分则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2.罪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罪名包括类罪名,狭义的罪名仅指具体罪名。狭义的罪名,是犯罪的名称或者称谓,是对犯罪本质特征或者主要特征的高度概括。 3.叙明罪状:指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作了详细的描述。 4.选择罪名:指因罪状所包含的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比较复杂,罪名刑事上表现为并列特点的罪名。选择罪名可以统一使用,也可以根据具体的犯罪行为分解使用。 5.法定刑:指刑法分则条文对具体犯罪所确定的适用刑法的种类和刑法幅度。 6.背叛国家罪:指勾结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7.分裂国家罪:指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8.颠覆国家政权罪:指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 9.投敌叛变罪:指中国公民投奔敌人营垒,或者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10.资敌罪:指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敌的行为。 11.叛逃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12.间谍罪:指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13.投放危险物质罪: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14.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指使用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危险性相当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15.破坏交通工具罪:是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6.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指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7.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指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18.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指违法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 21.丢失枪支不报罪: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22.重大飞行事故罪:指航空人员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23.交通肇事罪: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