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导论课程复习总结

金融导论课程复习总结

金融导论课程复习总结
金融导论课程复习总结

1本章小结

1.简单地说,金融,就是指资金融通,即资金从短缺者向盈余者手中流动的过程。通过金融活动,可以实现资源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跨期分配。

2.金融学有六大基本原理,分别是货币有时间价值、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分散化投资可以降低风险、金融市场是有效的、管理者与所有者的目标相悖、商誉至关重要。

3.金融体系是金融中介、市场、工具、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法规的集合,它的基本任务是把稀缺的资金从资金剩余者手里转移给资金缺乏者手里进行投资,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金融体系包含货币银行体系、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三个部分。

4.金融体系主体主要有政府部门、中央银行、金融中介、工商企业、居民个人和外国参与者等,各主体特性不同,在金融市场上起到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5.金融体系主要有以下五大功能:创造货币和金融资产、积累储蓄、借贷并投资、销售金融资产与转移金融资产。

6.金融体系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运作方式实现创造货币和金融资产、积累储蓄、借贷并投资、销售金融资产与转移金融资产的功能。

7.现代金融体系形成了两种差别很大的金融体制,即以市场为主的英美模式和以银行为主的欧洲大陆模式。

8.一般情况下,有两种表述资产收益的方式:一是以绝对数表示的资产价值的增值量,称为投资的收益额;二是以相对数表示的资产价值的增值率,称为投资的收益率或报酬率。

9.投资的收益额通常来源于两个部分:一是一定期限内通过持有资产带来的现金净收入;二是期末资产的价值(或市场价格)相对于期初价值(或市场价格)的升值。前者多为利息、红利或股息收益,后者则称为资本利得。

2本章小结

1.经济学家根据货币的功能来下定义,他们认为,货币就是在商品交换、劳务支付、或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2.货币具有三种功能,分别是交易媒介、计算单位和价值储藏。

3.根据货币材料的演变,货币有商品货币和信用货币的形式。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货币层次划分为以下三类,分别是M0、M1、M2。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M3=M2+其他货币性短期流动资产(国库券、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5.不同层次的货币量,其活动和影响的经济范围也不同,它们的变化往往也反映了不同的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6.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所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7.一国的货币制度至少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货币材料;货币单位;通货的种类、偿还、铸造发行;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

8.货币制度经历了金属本位制度与纸币本位制度。

3本章小结

1.一般来讲,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总和。金融市场上的参与各方是以信用为基础的买卖关系和委托代理关系,其交易对象是各种金融资产,交易工具是货币资金。

2.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融资功能。融资功能的一方表现为聚敛功能,另一方面表现为配置功能。金融市场还具有交易功能、风险管理功能和反映功能。

3.按交易的金融资产的期限可将金融市场分为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被称为短期金融资产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资产为交易标的物的市场。长期金融市场又称为资本市场,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资产。

4.按要求权的种类,证券市场又包含固定收入市场和股票市场。债券等债务工具和优先股被划分为固定收入市场,股票市场一般指不包括优先股的普通股市场。

5.根据金融交易合约性质的不同,金融市场可分为现货市场、期货、期权市场等衍生品市场。

6.金融工具可分为债务性金融工具和权益性金融工具两类。金融工具也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等两大类。

7.投资的收益,是指投资者拥有的金融资产价值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

获得的资产增值。投资的收益通常来源于两个部分:一是一定期限内通过持有资产带来的现金净收入;二是期末资产的价值(或市场价格)相对于期初价值(或市场价格)的升值。前

者多为利息、红利或股息收益,后者则称为资本利得。

(1)股票股利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股利收益率=×100%

(2)股票持有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持有期收益率=×100%

(1)(2)式中:D——现金股息;

P0——股票买入价;

P1——股票卖出价。

(3)债券持有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100%

(4)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100%

(3)(4)式中:Y h——持有其收益率;

Y m——到期收益率;

C——债券股息;

P0——债券买入价;

P1——债券卖出价;

V——债券面值。

8.金融市场的风险,是指金融市场中各种金融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市场参与者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1)收益率的方差(σ2)

收益率的方差用来表示资产收益率的各种可能值与其期望值之间的偏离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E(R)表示预期收益率,可用公式来计算;P i是第 i 种可能情况发生的概率;R i是在第 i 种可能情况下资产的收益率。

(2)收益率的标准差(σ)

标准差也是反映资产收益率的各种可能值与其期望值之间的偏离程度的指标,它等于方差的开方。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差和方差都是用绝对指标来衡量资产的风险大小,在预期收益率相同的情况,标准差或方差越大,则风险越大;标准差或方差越小,则风险也越小。标准差或方差指标衡量的是风险的绝对大小,因而不适用于比较具有不同预期收益率的资产的风险。

4本章小结

1.银行业的发展基本上是遵循着两大传统经营模式,即英国式的短期资金融通模式和德国式的综合银行模式,这两大传统经营模式的形成与当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经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图为历史最悠久的银行英格兰银行

2.商业银行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职能: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信用创造职能和金融服务职能。

3.商业银行的业务可以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4.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是通过吸收存款等方式获得资金(负债业务),然后再把所获资金用于放款或购买证券(资产业务),并从中获得利差收入,即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商业银行常见的资产业务包括现金资产、贷款、贴现业务。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吸收存款、借款(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向企业借款)以及发行债券。

5.传统的中间业务不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称狭义的中间业务或金融服务类业务。传统的中间业务包括结算业务、租赁业务、信托业务、代理业务和信用卡业务等。

6.表外业务指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形式多样,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贸易融通业务,金融保证业务和金融衍生业务。

7.商业银行管理原则有三条,即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和盈利性原则。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在保证资金安全、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基础上争取最大的盈利。

8.在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以及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四个阶段。

5本章小结

1.每个国家都有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代表一国政府在调控金融、经济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产生及发展的历史看,大致有两种方式:由商业银行演变而成和由政府出面组建。

2.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制定与实施货币金融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特殊金融机构。中央银行的职能可以概括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三

大职能。

3.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是综合反映中央银行一定时期内的资产负债业务的会计记录,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的种类、规模及其结构都将会反映在其资产负债表上。

4.中央银行资产项目主要是由国外资产、对政府的债权、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对非金融机构的债权,以及其他资产等项目构成。

5.中央银行的负债项目主要包括储备货币、发行债券、国外负债、政府存款、自有资本以及其他负债等项目构成。

6.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各科目的关系决定基础货币的发行,基础货币的发行量与有关科目之间有着直接必然的联系,这是决定中央银行职能发挥最基本的条件和最重要的保障。

7.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与决策机构设置,决策权力划分,预算支出审批等方面与国会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主要是财政部)的关系。

8.中央银行独立性可以从组织和人事独立性、职能独立性、经济独立性三方面进行衡量。

6本章小结

1.同业拆借市场期限短、交易量大,能敏感地反应资金供求关系和货币政策意图,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成为货币市场中最具影响力的子市场之一。同业拆借市场的拆借期限通常以1-2天为限。

2.同业拆借利率作为拆借市场上的资金价格,是货币市场的核心利率。同业拆借利率的确定和变化,要受制于银根松紧、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货币市场其他金融工具的相对收益水平、拆借期限、拆入方的资信程度等多方面因素。

3.商业票据是大公司为了筹措资金,以贴现方式出售给投资者的一种短期无担保承诺凭证。按照承兑人不同,商业票据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票据;按付款时间不同,商业票据分未即期汇票和远期汇票;按有无附属单据,商业票据分未光票和跟单汇票。几种常见的商业票据有汇票、本票、支票和旅行支票。

4.经银行承兑的汇票即为银行承兑汇票。由于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诺承担最后付款责任,实际上是银行将其信用出借给企业,因此企业必须交纳一定的手续费。在这里银行是第一责任人,而出票人则只负第二位的责任。

5.短期国债市场在满足政府对短期资金需求、提供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场所等方面的同时,也为企业及其它市场投资者提供了进行流动性管理的最佳渠道。

6.回购,是指交易双方进行的以有价证券为抵押品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业务,包括正回购和逆回购。正回购是资金融入方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的购买商签定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取即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逆回购则是指资金供应者从资金需求者手中购入证券,并承诺在约定的期限以约定的价格返

还证券。

7本章小结

1.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其投资入股的证书和索取股息红利的凭证,也是持股人拥有公司股份的书面证明。普通股是指每股股份享有平等权利,不受任何特别限制,股份持有人随着公司经营业绩的优劣而取得相应收益的股票。

2.投资者在证券交易所内买卖证券所形成的市场就是场内交易市场,这种市场组织形式是证券流通市场的较为规范的形式。证券交易所分为公司制和会员制两种。

3.场外交易市场是相对于证券交易所而言的,凡在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以外进行的各种证券交易活动,都可划入场外交易范畴。场外交易市场又分为柜台交易市场、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

4.信用交易又叫垫头交易,是指投资者在进行股票买卖时,向经纪人交付一定数量的现款或股票作为保证金,其余不足的部分由经纪人垫付进行交易的方式。

5.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为筹措资金而向债券投资者出具的,并且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债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确定的,所以,债券又被称为固定利息证券。

6.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存、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份额,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并将投资收益按基金投资者的投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间接投资方式。

8本章小结

1.外汇市场是对由外汇需求者与外汇供给者以及买卖中介机构所构成的买卖外汇的场所或交易网络的统称。外汇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汇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外汇银行、外汇银行的客户、中央银行、外汇交易商及外汇经济商。

2.按市场的组织方式不同,外汇市场可分为交易所市场和柜台市场;按市场参与者不同,外汇市场可划分为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按市场交易受政府干预的程度不同,外汇市场可分为官方外汇市场和自由外汇市场;按外汇买卖交割期的不同,外汇市场可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3.外汇汇率,又叫外汇汇价,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时使用的比率。汇率标价方法分为两种——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4.外汇市场上的实际汇率是由现实的外汇供求状况所决定的。而外汇供求状况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相对通货膨胀率、相对利率、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储备。

5.购买力决定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本国人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或外国人需要本国货币,是因为这两种货币在各发行国均具有对商品的购买力。以本国货币交换外国货币,其实质就是以本国货币的购买力去交换外国货币的购买力。因此,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各自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汇率的变动也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动。

6.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两国之间的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关系与两国的利率有密切的联系。这种密切关系是通过国际间的套利性资金流动而产生的。低利率货币的现汇汇率下浮,

期汇汇率上浮;反之亦反。远期汇率同即期汇率的差价约等于两国间的利率差。

7.外汇市场上的交易方式中最主要、最典型的交易方式有: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掉期交易以及套期保值和套利等方式。

9本章小结

1.所谓货币需求就是指家庭、企业和政府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其的财产的需求。货币需求要受价格波动的影响,所以要区分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剔除价格影响的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则是受价格波动影响的需求。

2.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主要以费雪的现金交易说和马歇尔的现金余额说为代表。费雪的理论强调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流通中的货币越多,物价越高。马歇尔的理论则强调货币占财富的比重,货币的停留时间越长,货币的价值越高,物价越低。

3.凯恩斯把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三种: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货币的交易需求与预防需求与收入同方向变动,货币的投机需求则与利率反方向变动。

4.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恒久性收人和货币相对于其他可替代资产的预期回报率的函数。与凯恩斯不同,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稳定,且对利率波

动不敏感。

5.货币供给是指经济主体创造货币供给量,它是一定时点上经济中的货币存量。货币供给量包括存款量和现金发行量,它是银行体系信贷收支的结果,实际货币供给是指剔除了

物价影响之后的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

6.基础货币由银行准备金加流通中现金,基础货币为高能货币,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货币负债,中央银行的资产项目的增减都会引起基础货币量的增减。如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贷款,政府的预算赤字,以及中央银行外汇储备资产都会影响其对基础货币的发行。

7.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量之比,它是由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通货与活期存款比率、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共同决定。中央银行可以调控准备金率r,但其它变量则基本取决于社会公众和商业银行的行为。

10本章小结

1.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预期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政策工具调节与控制货币供给量与利率水平总称。

2.货币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货币政策工具及中介目标的选择、货币政策的传导及其政策效果等内容。

3.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由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构成。

4.货币政策工具划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及由直接信用关注与间接信用管制构成的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三种。

金融导论课程复习总结

1本章小结 1.简单地说,金融,就是指资金融通,即资金从短缺者向盈余者手中流动的过程。通过金融活动,可以实现资源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跨期分配。 2.金融学有六大基本原理,分别是货币有时间价值、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分散化投资可以降低风险、金融市场是有效的、管理者与所有者的目标相悖、商誉至关重要。 3.金融体系是金融中介、市场、工具、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法规的集合,它的基本任务是把稀缺的资金从资金剩余者手里转移给资金缺乏者手里进行投资,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金融体系包含货币银行体系、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三个部分。 4.金融体系主体主要有政府部门、中央银行、金融中介、工商企业、居民个人和外国参与者等,各主体特性不同,在金融市场上起到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5.金融体系主要有以下五大功能:创造货币和金融资产、积累储蓄、借贷并投资、销售金融资产与转移金融资产。 6.金融体系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运作方式实现创造货币和金融资产、积累储蓄、借贷并投资、销售金融资产与转移金融资产的功能。

7.现代金融体系形成了两种差别很大的金融体制,即以市场为主的英美模式和以银行为主的欧洲大陆模式。 8.一般情况下,有两种表述资产收益的方式:一是以绝对数表示的资产价值的增值量,称为投资的收益额;二是以相对数表示的资产价值的增值率,称为投资的收益率或报酬率。 9.投资的收益额通常来源于两个部分:一是一定期限内通过持有资产带来的现金净收入;二是期末资产的价值(或市场价格)相对于期初价值(或市场价格)的升值。前者多为利息、红利或股息收益,后者则称为资本利得。 2本章小结

1.经济学家根据货币的功能来下定义,他们认为,货币就是在商品交换、劳务支付、或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2.货币具有三种功能,分别是交易媒介、计算单位和价值储藏。 3.根据货币材料的演变,货币有商品货币和信用货币的形式。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货币层次划分为以下三类,分别是M0、M1、M2。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M3=M2+其他货币性短期流动资产(国库券、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5.不同层次的货币量,其活动和影响的经济范围也不同,它们的变化往往也反映了不同的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6.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所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最全金融学知识点、概念理解

货币流通是指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在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收支运动 劣币驱逐良币(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经济学中的货币,狭义地讲,是用作交换商品的标准物品;广义地讲,是用作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储藏的物品。具体地讲,货币具有交换媒介、价值标准、延期支付标准、价值储藏、世界货币等职能。 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制度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换的信用货币制度 美元化制度是指放弃本币而用美元代替本币执行货币的各项职能的制度。 信用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如赊销商品、贷出货币,买方和借方要按约定日期偿还货款并支付利息。 在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中,信用形式也不断发展,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收益资本化是指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利率是按不同的划分法和角度来分类: 按计算利率的期限单位可划分为: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 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官方利率、公定利率与市场利率; 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按利率的地位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一般利率; 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按借贷主体不同划分为:中央银行利率,包括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 商业银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率等; 非银行利率,包括债券利率、企业利率、金融利率等; 按是否具备优惠性质可划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金融学导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 1. 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各种金融要素实现新的组合。即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发展和迎合客户需要而创造出的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交易方式、以及新的金融市场与新的金融机构的出现。 2. 金融管制 金融管制:为了维持金融稳定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利率、信贷规模、区域分布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管制。 3. 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指在资金的融通和货币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资金经营者实际收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4. 金融脆弱 金融脆弱:是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包括信贷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 5.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6. 货币危机 货币危机,是指投机冲击导致一国货币大幅度贬值,抑或迫使该国金融当局为保卫本币而动用大量国际储备或急剧提高利率。 7. 银行业危机 银行业危机,是指真实的或潜在的银行破产致使银行纷纷终止国内债务的清偿,抑或迫使政府提供大规模援助以阻止事态的发展。 8. 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是指一国处于不能支付其外债利息的情形,不论这些债权是属于外国政府还是非居民个人。 9. 系统性金融危机 系统性金融危机,可以称为“全面金融危机”,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如货币危机、银行危机、股市崩溃及债务危机同时或相继发生。 10. 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监管体制是为了实现监管目标而对金融活动施加影响的一整套机制和组织结构的总和。 1. 金融 金融,就是指资金融通,即资金从短缺者向盈余者手中流动的过程。通过金融活动,可以实现资源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跨期分配。2. 直接融资 即资金不通过银行等中介机构,而是直接通过金融市场从资金盈余者流向资金短缺者的融资方式。 3. 存款性金融机构 存款性金融机构是指通过吸收存款获得可利用的资金,并将资金贷给经济主体中的资金需求者,或者进行投资以获得收益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储贷协会、信用合作社等。存款性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是十分重要的中介,同时也是套期保值和套利的主体。 4. 格雷欣法则 16世纪中叶英国财政大臣格雷欣发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挤出流通。使复本位制无法实现。这一现象被称为“格雷欣法则”。 5. 本位币 本位币也叫主币,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的、国内唯一合法的标准货币。本位币是国家最基本的流通货币,在中国就是人民币单位“元”。 6. 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信用货币有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的形式。 7.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所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货币制度最早是伴随着国家统一铸造铸币开始的。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继而影响经济体系交易的顺畅。 8.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英国在1821年前后采用了金本位制度,是历史上第一个采用金本位的国家。金本位制的主要形式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9.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总和。它包括三层含义:第一,金融市场是金融资产进行交易的一个有形和无形的场所。有形的场所如证券交易所,无形的场所如外汇交易员通过电信网络构成的看不见的市场进行资金的调拨。第二,金融市场反映了金融资产的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所形成的供求关系,揭示了资金从集中到传递的过程。第三,金融市场包含了金融资产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运行机制,比如价格(包括利率、汇率及各种证券的价格)机制。 10. 发行市场

《金融市场》学习心得

《金融市场》学习心得 金融金融是现代经济市场的核心,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断明显,金融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日渐突出。金融市场不仅推动着各国经济发展,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分配社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重要的作用。而通过学习《金融市场学》这门课程,使我对金融学有了更多更深刻的理解。而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国的金融机构大量进入,致使我国金融市场原有的旧格局被打破。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的潮流,如何应届金融市场开放后带来的巨大挑战,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金融基本知识,掌握国际国内金融发展变化规律,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金融市场学》的视角看,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与世界经济差异化发展博弈的日益深化,金融自由化向更广的层面和更深的层次不断拓展和发展。同时,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张和发展,国家间资金流通和信用融通的规模、速度、方式也产生了极大变化,国家间的货币兑换、汇率利率等内部及外部的变动和波动,在国家间经济往来乃至全球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学习《金融市场学》知识,提高特别是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把握和宏观财经数据的

分析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我认为学习国际金融知识有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是扫盲。学习《金融市场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各种国际金融信息,了解生活在的全球一体化世界。在财经类报纸上或在金融机构大厅里看到每天的外汇行情时,不同国家货币间的汇价是如何决定的?汇率的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什么是欧元,欧元为什么要取代欧洲许多国家的货币?1997年7月泰国爆发货币危机后,为什么亚洲那么多国家先后都卷入了危机?美国次级债的演变,怎么影响股票?类似这样的基本金融常识在学习《金融市场学》的过程中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是明智。学习《金融市场学》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问题产生的根源,认识一国经济和金融政策的潜力和局限性。诸如:如果日元贬值到1美元比140日元时,人民币汇率是否应该贬值?我国可维持的外债规模是多少,举借外债的币种结构如何安排才算合理呢?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场合,如何降低国际投机资本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以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等金融方面的问题。 三是提高。通过学习金融市场知识,可充实投资知识、提高理财能力。国际资本的流动,对冲基金的兴衰,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在影响国际市场股票价格的同时,也牵动中国股票、期货市场的神经。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体验一下股海的起伏,感受一下外汇、期货的波动,研究一下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以提高自身在区域财政与金融

(完整版)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电子货币 货币的职: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名称和值)(三)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 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信用本位制)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一)人民币货币制度(二)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特别注意香港) 国际货币制度:①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②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币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知识)1、1944年7月,达成《IMF协定》;2、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3、1973年崩溃 (特点)a.美元与黄金挂钩;b. 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③1978牙买加体系;承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元地位明显削弱,日元、德国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 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即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 我国货币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信用货币: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其实质的性用工具,其本身并无内在价值。因此这些形式的货币被称为信用货币。主要包括: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存款货币: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本位币具有 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只有超过规定才能拒收。辅币具有 第二章信用与利息 信用的经济学定义: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 第二节信用的主要形式 直接信用:借贷双方不需要金融中介而直接形成的金融关系。如商业票据 间接信用:以金融机构为中介而间接形成的金融关系。典型的间接信用是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买卖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包括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借贷行为以买卖行为为基础,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 特征(1)以商品买卖为基础; (2)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 (3)商业信用直接受实际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 商业信用的形式:(1)商业票据(2)赊销(3)背书(4)票据贴现: 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作用——对生产流通过程起着润滑剂作用 局限性——规模的局限性:方向的局限性;期限上的局限(短期资金融通) 银行信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主要表现为以货币形式对工商企业提供的信用。 特点(1)以银行、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是一种间接信用;(2)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无方向的局限; (3)贷放的是社会资本,无规模局限;(4)在期限上相对灵活,可长可短. (5)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分离出来的货币资本 与商业信用的关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 国家信用;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机构等承销商发行公债,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借入资金;公债的发行单位则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向公债持有人支付利息。 国家信用的形式:内债和外债; 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国家债券(国库券、公债)。 国家信用的作用(1)调节国库年度收支的临时失衡;(2)调节财政收支,弥补财政赤字;(3)调节经济总量与结构;

国际金融学学习心得体会.docx

本学期我修了国金融程,本以是一理性很的, 但是一学期的学后,与之前的想象有所不同。在本学期的学中,老精彩的解、自由的格我深感国金融程有趣之 。令我想不到的是在学的程中学了多西,也有多的感触, 其中心得有如下几个方面: 什么是米德冲突什么是抵套利什么是福廷??些,我 都可以从国金融学中得到答案。国金融,就是国家和地区之 由于、政治、文化等系而生的金的周和运。国 金融学知渗透在我日常生活中,每当我打开机,翻开 或志,我都会看到多有关国金融的消息,里面用到很多的 相关,如:外、期交易、近期交易、套利等,如果我没有 一定的有关国金融的知,我是很从中得相关信息的。然而,无是个人是一个体,几乎每天都需要同金融打交道,、因此,学国金融,我来就得很重要了。 首先,在堂上,我学和掌握了多有关国金融的知。例 如,什么是直接价法和接价法,怎行率的算,怎 行套,什么情况下可通抛套利以防止??所有的些, 我来都是不可或缺的。当我从或中看到有关金融交易的消 息,我不再像以前一茫然所措,从而,我可以了解国家的 和率利率等的,了解到各种国金融信息,充了我 方面的知,开我的野。重要的是,有了一定的金融知, 当我要行各种各的活,不至于一无所知。

其次,在学习国际金融的过程中,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杨丽老师上课时,课堂氛围生动灵活,老师非常擅长用通俗易懂的 语言和自己总结出来的一套教学方法给我们授课,再加上旁征博引, 大大加深了我们学习国际金融的兴趣,更易掌握这门课程,也让我们有 了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这对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作用。 国际金融是“活”的,需要我们灵活掌握,懂得分析,弄清其内在联系。获得一种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往往比得到一些结论来得更为 重要,这在国际金融课上已完全凸显出来。 当然,国际金融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涉及领域广阔,我们 目前所接触到的只是其很小一部分,毕竟上课的时间有限。但是,通过 这学期的学习,我的学习方法有了进一步的改进,我学会自己独立学习,学会思考问题,而且看待事情并不局限于某方面,而是全面的、结 合实际的。我们开始关注国外的情况,不仅仅为了这门课程的学习, 更多地是为了以后的进一步提升。我并不会止步于此,而是继续努力, 学习相关知识,继续在金融这片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探索。

CFA金融分析师的重点归纳

CFA金融分析师的重点归纳 现将各部分按不同水平内容介绍如下 1.CFA考试重点:伦理和职业标准、证券法与监管其涉及的内容 ①适用法律和监管。它包括信用标准的本质和适用性、相关法规、监管团体的组织和目的。 ②职业准则和标准。它包括伦理准则、职业操守标准、ICFA有关规章、AIMR有关规章。 ③伦理标准和职业义务。它包括与客户、公众、公司管理者、雇主、助手及其他分析师的关系,内部信息问题,监管责任,研究报告和投资建议,补偿利益冲突,信用责任(以上为初级应考内容),职业道德,投资适宜性。 ④伦理行为的问题识别与管理。它包括信用责任,内部交易,公司治理和机构投资者,“谨慎人”原则(以上为中级加考内容),能力和合适的关心,安排和接受站偿的利益冲突,一般企业伦理价值和义务,伦理组织变化(以上为高级加考内容)。 2.CFA考试重点:财务会计它涉及的内容 ①基本会计报表的作用与功能,包括收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②会计报表的解释和使用,包括收入识别、存货成本、折扣方法、可市场化证券投资、表外融资、不良债务重组、租凭和所得税(以上为初级应考内容),流动现金流分析、汇总公司间投资和企业合并; ③若干专题,如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有效市场假设的意义,会计标准、财务报表的调整、国际会计和价格水平调整,等(中、高级应考①~③的全部科目)。 3.CFA考试重点:数量分析它涉及内容 ①数量分析方法导论,复利、现值和未来值的数学计算,基本统计和回归分析、风险测量和衍生证券导论(①为初级应考内容); ②高级回归分析、基本及高级期权和期货定价(①~②为中、等级应考内容)。 4.经济学它包括: ①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 ②国际经济学; ③微观经济重点与分析(①~③为初级应考范围);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金融学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货币概述 1.马克思运用抽象的逻辑分析法和具体的历史分析法揭示了货币之谜:①②③P9 2.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P10 3.货币量的层次划分,以货币的流动性为主要依据。P17-20 4.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P20 5.货币制度:构成要素P27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6.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难题)、牙买加协议 重点题目: 1.银行券与纸币的区别: 答:银行券和纸币虽然都是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的货币符号,却因为它们的产生和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其发行和流通程序也有所不同。 (1)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 (2)纸币是本身没有价值又不能兑现的货币符号。它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在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只是交换的媒介,货币符号可以代替货币进行流通,所以政府发行了纸币,并通过 国家法律强制其流通,所以纸币发行的前提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和统一的国内市场。 (3)在当代社会,银行券和纸币已经基本成为同一概念。因为一是各国的银行券已经不能再兑现金属货币,二是各国的纸币已经完全通过银行的信贷系统程序发放出去,两者已经演变为同一事 物。 2.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答:含义: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良币)必然会被人们融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定价值过低的金属铸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定价值过高的金属铸币则会充斥市场。 因此,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很难保持两种铸币同时并行流通。P30 3.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背景:二战,美元霸主地位确立;各国对外汇进行管制. 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主要内容: ●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旨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建立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储备货币的国际储备体系。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各 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 ●取消外汇管制,会员国在增强货币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 ●制定了“稀缺货币”条款。 作用: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自己总结)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职能: ①价值尺度 ②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⑤世界货币 3.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R,与商品的价格总额Q成正比,与同一货币单位货币流通速度E成反比R=Q/E 第三章信用与融资 1.信用: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2.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或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信用形式)特点:①商业信用与特定的商品买卖相联系 ②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经营者 ③商业信用的供求与经济状态一致 3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特点:①银行信用所贷放的是社会资金 ②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 ③.银行信用与产业循环的资金变动不一致 ④信用过程稳定、风险小 4.国家信用:指以政府为债务人和债权人的信用形式 作用:①调节政府收支不平衡的手段 ②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

③筹集建设资金的重要手段 ④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5.消费信用:指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消费目的的信用 不利影响:①加强供求紧张 ②导致物价上涨的虚假繁荣 ③造成过度消费和经济更萧条 第四章利息与利率 1.利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 利息的本质: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归货币所有者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2.利率:r=I/P×100%(P=本金,I=利息额,r=利率) 第九章金融市场概述 1.金融市场的含义: 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和机制

国际金融课程学习心得

国际金融课程学习心得 蔡静之 (广州大学金融系091级金融专业学号:S090745) 指导教师:张宁副教授 时光飞快,在商学院的二专学习已经一年半了。在这一年半里,我们班上的同学从陌生到熟悉,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年级。学习了许多门完全不同于本专业的课程,也认识了许多商学院的老师。其中,学习了国际金融课程,张宁教授给我的感觉是最不一样的。以下是学习这门课程给我的感受: 一、国际金融知识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就是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联系而产生的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国际金融由国际收支、国际汇兑、国际结算、国际信用、国际投资和国际货币体系构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譬如,国际收支必然产生国际汇兑和国际结算;国际汇兑中的货币汇率对国际收支又有重大影响;国际收支的许多重要项目同国际信用和国际投资直接相关,等等。 打开电视机,翻开报纸,我们都会看到许多扑面而来的国际金融的新闻和专有词汇。如果没有学习过国际金融,我想是很难去理解其含义的。 例如前几天央行年内第二次加息,上调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学习了

国际金融课程之后,我马上会联想到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不断增发货币,中国政府为了抑制通胀性经济泡沫而被迫实行紧缩形的财政政策。 再例如老师多次讲到的“大小非”。“大小非”这个看似很难翻译的词语,其实,只要我们了解了大小非的真实含义,就能顺理成章的把他的英文解释翻译出来。非是指非流通股,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小:即小部分。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小的非流通股。既然是非流通的,所以他的英文单词便是UNLOCKED STOCK,和LOCKED STOCK。这些单词原本是在外国没有的,因为中国的特殊国情所以才产生的,所以更要理解其意思,才能知其所以然。本来选择金融二专便是因为自己的爱好所在,在国际金融的学习中,更是发现获益良多。 二、我学会了先做人后读书 平时上课的老师,大概都可以分为两类型,其中第一类就是“照本宣科”型,这类老师上课从来不会离开讲台,手指永远不会离开鼠标,PPT经常是在某个教学网站下载下来的几百页的超长PPT,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多抄笔记,考试范围都在笔记里。”第二类老师就截然不同了,上课从来都是从讲台走到学生中来,PPT不花俏而且都是些有用的信息,看得出来是连续熬夜写出来的真材实料,喜欢与学生互动,更喜欢临场即兴在黑板上写上漂亮的板书。通常,板书已经是在这个电子化的年代被很多人忽略掉的了。但是大多数时候,这些板书才是最重要的知识点,是老师们在博览群书,多年的教学经验的精华所在,也是最贴切,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张宁教授无疑是第二种。

金融学专业导论心得体会

通过一年的学习我对金融学专业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并不是很明确。也不知道自己的专业特点,今后要学习什么课程,怎么学习和将来的就业方向是什么,我感到很迷茫。通过两天的金融学专业知识导论的学习,我对金融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也更加喜欢我自己的专业了。 首先我知道了金融学的具体概念。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 其次,我也明白了金融学的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金融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保险业务技术,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险活动,处理经融保险业务,有一定的从和判断和创新能力。我们学校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保险,证券和银行。 通过对专业知识导论的学习,我也知道了自己今后要学习什么科目:西方经济学,保险学原理,财政学,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投资银行学,财产保险······· 在今后的三年里,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把知识学扎实,用自己的所学,创造最大的利益。把自己的知识运用得很熟练,学以致用。 两天的课程虽然很短暂,但是两位老师细心的讲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对专业就业前景的分析使我受益匪浅。还有使我知道今后自己该考一些什么证书,其中包括:保险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银行从业资格,助理理财规划师,助理人力资源师等等。其中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考试科目:公共基础,个人理财,风险管理,公司信贷及个人贷款。考试题型全部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考试形式为计算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每年的10月下旬。每两年进行一次年检)和证券从业资格(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券资信评估机构及中国见证会认定的其他从事证券业务的机构中从事证券业务的专业人员必须取得的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科目分为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基础科目喂证券基础知识,专业科目包括:证券交易,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单科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我最感兴趣。 当初报金融这门专业真的是一点也不了解金融到底是什么,到底是干什么的,其实现在对金融门专业还不是感兴趣,也许是以前学理的原因,上文科类的课真是很迷茫。这一学期学习了政治经济学还有思修着两门课后,我更加迷茫了,感觉真的是搞不懂这门专业到底是什么。 所以上专业导论的时候我希望从课堂上了解更多关于金融的知识。可能是以前从没看过金融方面之类书的原因,虽然听课了,但还是对许金融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有时候上专业导论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走神了,想到了自己一窍不通的金融专业,想到了以后到底要从事什么工作,变得更加迷茫了。 这学期浪费了很多时间,到现在学期结束,我这点少的可怜的金融方面的知

金融学导论复习整理

一、货币与货币制度 1. 价值形式的经历:简单的-----扩大的------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3、货币形态的演变: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 4、银行券的特征:1)由银行发行,随时兑换的代用货币2)发行必须有发行保证,一般为黄金保证和信用保证3)早期由商业银行发行,后来被央行垄断发行。 5、信用货币的形态:现金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6、货币制度的类型: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现金和银行存款) 7、金币本位制的特点P15 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金本位制,它以黄金为货币金属。其主要特点有三个:1)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有无限法偿能力2)流通中的辅币和价值符号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按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3)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8、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和依据:货币的流动性 9、M0:现钞。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钞和铸币,包括居民手中的现钞和单位备用金,不含商业银行的库存 现金。(购买力最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M1:狭义货币。M0+银行活期存款(作为现实购买力,随时成为支付手段) M2:广义货币。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短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国库券) 10、货币流量: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流通速度与现金、存款货币的乘积 货币存量:某一时点上的现金+存款货币 二、信用与利率 1、信用特征:相互信任为基础、有条件的要偿还本金和利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2. 信用的发展:高利贷、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3、商业信用的特点P27 1)必须与商品交易结合在一起,是信用的借贷,同时也是商品的买卖。 2)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3)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分散性的特点 4)商业信用直接受实际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 4、银行信用的特点P30 (1)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是从产业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它可以不受个别企业资金数量的限制,聚集小额的可贷资金满足大额资金借贷的需求。同时可把短期的借贷资本转换为长期的借贷资本,满足对较长时期的货币需求,而不再受资金流转方向的约束。可见,银行信用在规模、范围、期限和资金使用的方向上都大大优越于商业信用。 (2)银行信用的债权人主要是银行,也包括其他金融机构;债务人主要是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工商企业和个人。当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筹集资金时又作为债务人承担经济责任。 (3)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信息的规模投资,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从而有效地改善信用过程的信息条件,减少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其结果是降低了信用风险,增加了信用过程的稳定性。 银行信用的上述优点,使它在整个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心得体会 金融市场学课程学习心得

金融市场学课程学习心得 金融是现代经济市场的核心,金融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也日渐突出,《金融市场学》课程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本文是学习金融市场学的心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金融市场学学习心得篇一 金融是现代经济市场的核心,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断明显,金融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日渐突出。金融市场不仅推动着各国经济发展,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分配社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重要的作用。而通过学习《金融市场学》这门课程,使我对金融学有了更多更深刻的理解。而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国的金融机构大量进入,致使我国金融市场原有的旧格局被打破。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的潮流,如何应届金融市场开放后带来的巨大挑战,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xx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金融基本知识,掌握国际国内金融发展变化规律,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金融市场学》的视角看,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与世界经济差异化发展博弈的日益深化,金融自由化向更广的层面和更深的层次不断拓展和发展。同时,

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张和发展,国家间资金流通和信用融通的规模、速度、方式也产生了极大变化,国家间的货币兑换、汇率利率等内部及外部的变动和波动,在国家间经济往来乃至全球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学习《金融市场学》知识,提高特别是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把握和宏观财经数据的分析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我认为学习国际金融知识有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是扫盲。学习《金融市场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各种国际金融信息,了解生活在的全球一体化世界。在财经类报纸上或在金融机构大厅里看到每天的外汇行情时,不同国家货币间的汇价是如何决定的?汇率的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什么是欧元,欧元为什么要取代欧洲许多国家的货币?xx年7月泰国爆发货币危机后,为什么亚洲那么多国家先后都卷入了危机?美国次级债的演变,怎么影响股票?类似这样的基本金融常识在学习《金融市场学》的过程中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是明智。学习《金融市场学》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问题产生的根源,认识一国经济和金融政策的潜力和局限性。诸如:如果日元贬值到1美元比140日元时,人民币汇率是否应该贬值?我国可维持的外债规模是多少,举借外债的币种结构如何安排才算合理呢?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场合,如何降低国际投机资本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以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等金融方面的问题。

工作总结】PDF.pdf

参加工作以来,在领导和同志的帮助下,我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积极为养殖户服务,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得到领导和同志的一致好评。现总结如下: 一、不断提高思想修养水平。参加工作以来,我没有放松自己思想修养的提高,通过读书、看报、看新闻等形式认真学习领会党的新思想新精神,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团结集体、认真工作,实事求是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政治思想修养不断进步。 二、努力提高专业技术理论水平。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做到立足现状,着眼长远,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认真学习钻研畜禽养殖、疫病防治和兽医卫生工作业务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完成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鸡艾美尔球虫病防治》等论文。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操作水平。曾多次协助资深兽医师进行牛剖腹产等大手术,并积极参与畜禽疾病的诊治,通过观察、请教和自己动手等方式,切实有效的提高了自己专业技能的实际操作水平。 虽然通过前段时间的工作,我完成了从一名学生到一名社会人的过渡,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思想上和工作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刻苦学习,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为畜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年月日 第2篇:简单的2016年度个人工作总结及展望 回顾近一年的工作,对照德能勤绩四项标准,能尽心尽力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现将一年以来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1、重视理论学习,坚定政治信念,明确服务宗旨。 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积极参加局机关组织的政治活动,能针对办公室工作特点,挤出时间学习有关文件、报告和辅导材料,进一步明确“xxxx”要求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通过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道正派,坚持原则,忠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2、做好个人工作计划,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做好本职工作。 重视学习业务知识,积极利用参加培训班等机会聆听专家的指导,向专家请教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紧紧围绕本职工作的重点,积极学习有关经济、政治、科技、法律等最新知识,努力做到融汇贯通,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把政治理

《金融学》黄达 知识点总结

1.什么是货币政策?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 (1)宏观政策 (2)调节总需求 (3)间接调控 (4)连续性政策 6.什么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选择中介指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一、中介指标及其三大功能 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其功能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测度功能 通过金融变量来测定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果。 2.传导功能 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承前启后的中介或桥梁来传导。 3.缓冲功能 根据有关信息,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力度,避免经济的急剧波动 二、选取中介指标的基本标准 1.可测性 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该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 2.可控性 该指标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 3.相关性 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该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1.利率 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市场利率水平。 2.货币供应量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货供给量增长水平,以使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要求相适应。 3.超额准备金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 4.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直接对基础货币进行调节。 第一节 3.货币的定义?职能及相互关系?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动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也是货币历史上最先出现的职能。 4.货币制度及构成要素? 一个国家为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做出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总量 通过货币供给调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 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经济行为进行调整 多元化政策目标具有长期性特征,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

金融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金融学概论》复习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 货币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货币到电子货币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1.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特殊性:第一,货币是衡量和使用价值 的统一体;第二,货币具有双重使用价值。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共五种功能。 3.货币的作用 价值尺度:是货币最早产生的、最基本的职能,货币的其他职能都是以这个职能为基础的。 流通手段: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为商品世界充当交易媒介,使所有的商品通过它进行交换。 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蓄水池”功能。即当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是,多余的货币会退出流通而成为贮藏货币。 支付手段:(1)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一切信用关系得以建立的基础;(2)克服了现款交易对商品生产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可能使买卖关系进一步脱节,使商品流通增加了爆发危机的可能性。 世界货币:在国与国之间作为商品和劳务流通的媒介,执行货币的各种职能。 第三节货币流通 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R与商品的价格总额Q成正比,与同一货币单位货币速度E成反比.即R=Q/E.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同实际需要量相适应,因而不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纸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决定纸币流通量的规律,即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数量。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当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反之,也会引起通货紧缩。 第四节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构成要 素: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种类以及发行保障制度共4个要素。 2.货币制度的演变: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以及纸币本位制、 3.人民币制度:(1)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发偿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2)人民币发行权垄断于中国人民银行; (3)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4)人民币正在加快区域化、国际化步伐。 第三章信用与融资 第一节信用 1.信用: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体现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2.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或预付款形式提供的 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特点:(1)商业性用与特定的商品买卖相联系; (2)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的经营者;

学习金融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金融学的心得体会 【篇一:金融学学习心得体会】 《金融学》课程感悟 2008级汽车工程系车辆x班 xx 学完《金融学》这门课程。对金融学的大致范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其中包括金融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包括金融史、金融学说史、当代 东西方各派金融学说,以及对各国金融体制、金融政策的分别研究 和比较研究,银行、证券、投资、保险、期货等理论也在金融学的 研究范围内。 学了大半学期的金融学,不能说对金融这方面掌握渗透,老师在课 上所授予的也只是让学生大致地了解。当初报这门课程主要是想多 学一点关于炒股的知识,但是接触了这门课程才知道,金融学包含 的领域远超这些。 对与中国的楼市,老师在课上也讲了不少,下面就金融所涉及的领 域结合网络上的一些资料对中国楼市普遍偏高的情况分析一下 一,炒房者推高楼价 最近的楼市行情来看,明显是炒房者推高出货 我国的房价无疑是被买上去的,但实际上是被一部分人买上去的。 相对于买不起房子的弱势群体而言,社会上存在着拥有两套、三套 甚至更多套房子的“优势群体”,自己拉高房价的购房者就是这一部 分优势群体。 1、炒房团胜利大逃亡,从楼市上赚取大量利润的资本,必然进入 生活用品领域。炒作农产品什么的。对通胀是个巨大的推动,而恶 性通胀会造成社会动荡。这是政府绝对不能忍受的。 2、在人民币对内不断贬值的情况下,从楼市上赚取大量利润的资本,在股市不能上涨的情况下,只剩下一个保值渠道了,那就是换成美元。因为 美元在不断上涨啊。这样必然消耗外汇储备。在政府时时刻刻担心 热钱流出的情况下,大量资本从人民币流向美元会造成民间资本的 示范作用,一旦形成潮流。形成人民币兑换美元潮,那会要了银行 的小命。这是政府绝对不能容忍的。 为了防止断供潮,为了防止通胀,为了防止资本流出。这才是此次 楼市调控的真实用意。但调控后地方政府的卖地收入必然减少,到 时候通过物业税弥补就行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