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接触式汽车速度计校准装置说明书

非接触式汽车速度计校准装置说明书

非接触式汽车速度计校准装置说明书
非接触式汽车速度计校准装置说明书

非接触式汽车速度计

校准装置

使用说明书邢台中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系统组成

非接触多功能速度测试仪检定装置控制系统由测试监控界面和参数设定界面两个画面组成,画面之间可以所以切换。

1 主界面

图1:主界面

系统上电后自动进入测试监控界面(图1),测试监控界面主要用于提供生产厂家的有关信息,设定和显示测试数据。按下“参数设置”按钮,就会进入参数设置画面。

2 测试监控界面

系统上电后,系统进入测试监控画面(图2)。该画面用于设置测试速度,微调速度和显示实时运行速度。

设定测试速度后,按下“速度确认”按钮,确认设定速度。按

下“启动”按钮,系统将按从零加速到设定速度,然后保持在设定速度匀速运行,如果需要变更测试速度,只需在“速度设定”处重新输入需要的速度值,然后按“速度确认”按钮,系统将自动加速或减速到新确认的测试速度。

速度微调,在“速度微调”处输入需要微调的速度,然后按下“上”或“下”按钮,速度测试仪将在原来的速度上增快或减慢微调速度值。

运行速度显示速度测试仪的实时运行速度。

运行时间显示的是速度测试仪运行的总时间。

图2 排料参数设置

需要调整参数时,按下相应数字框,弹出数字键盘(图3),输入需要的数字后,按下‘Enter’键完成设置,按下右上角的‘X’键取消设置。

图3参数设置数字键盘

3 参数设置界面

在测试监控界面按下参数设置按钮,系统进入参数设置界面(图4)。参数设置界面主要参数如下:

圆盘直径:速度测试仪圆轮的直径,此参数在出厂时已设置好,一般不用再进行设置。

加减速时间:速度测试仪从零加到最高速和从最高速降低到零的时间。

参数设置方法同测试监控界面的操作方法。

图4 参数设置界面

非接触式汽车速度计校准装置说明书

非接触式汽车速度计 校准装置 使用说明书邢台中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系统组成 非接触多功能速度测试仪检定装置控制系统由测试监控界面和参数设定界面两个画面组成,画面之间可以所以切换。 1 主界面 图1:主界面 系统上电后自动进入测试监控界面(图1),测试监控界面主要用于提供生产厂家的有关信息,设定和显示测试数据。按下“参数设置”按钮,就会进入参数设置画面。 2 测试监控界面 系统上电后,系统进入测试监控画面(图2)。该画面用于设置测试速度,微调速度和显示实时运行速度。 设定测试速度后,按下“速度确认”按钮,确认设定速度。按

下“启动”按钮,系统将按从零加速到设定速度,然后保持在设定速度匀速运行,如果需要变更测试速度,只需在“速度设定”处重新输入需要的速度值,然后按“速度确认”按钮,系统将自动加速或减速到新确认的测试速度。 速度微调,在“速度微调”处输入需要微调的速度,然后按下“上”或“下”按钮,速度测试仪将在原来的速度上增快或减慢微调速度值。 运行速度显示速度测试仪的实时运行速度。 运行时间显示的是速度测试仪运行的总时间。 图2 排料参数设置 需要调整参数时,按下相应数字框,弹出数字键盘(图3),输入需要的数字后,按下‘Enter’键完成设置,按下右上角的‘X’键取消设置。

图3参数设置数字键盘 3 参数设置界面 在测试监控界面按下参数设置按钮,系统进入参数设置界面(图4)。参数设置界面主要参数如下: 圆盘直径:速度测试仪圆轮的直径,此参数在出厂时已设置好,一般不用再进行设置。 加减速时间:速度测试仪从零加到最高速和从最高速降低到零的时间。 参数设置方法同测试监控界面的操作方法。

汽车转向系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重型载货汽车转向器设计 姓名:席昌钱 学号:5 同组者:严炳炎、孔祥生、余鹏、李朋超、郑大伟专业班级:09车辆工程2班 指导教师:王丰元、邹旭东

设计任务书 目录 1.转向系分析 (4) 2.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8) 3.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9) 4.转向器设计计算 (14) 5.动力转向机构设计 (16) 6.转向梯形优化设计 (22) 7.结论 (24) 8.参考文献 (25)

1转向系设计 基本要求 1.汽车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瞬时转向中心旋转。 2.操纵轻便,作用于转向盘上的转向力小于200N。 3.转向系的角传动比在23~32之间,正效率在60%以上,逆效率在50%以上。 4.转向灵敏。 5.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中应有间隙调整机构。 6.转向系应有能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 基本参数 1.整车尺寸: 11976mm*2395mm*3750mm。 2.轴数/轴距 4/(1950+4550+1350)mm 3.整备质量 12000kg 4.轮胎气压 2.转向系分析 对转向系的要求[3] (1) 保证汽车有较高的机动性,在有限的场地面积内,具有迅速和小半径转弯的能力,同时操作轻便; (2) 汽车转向时,全部车轮应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旋转,不应有侧滑; (3) 传给转向盘的反冲要尽可能的小; (4) 转向后,转向盘应自动回正,并应使汽车保持在稳定的直线行驶状态; (5) 发生车祸时,当转向盘和转向轴由于车架和车身变形一起后移时,转向系统最好有保护机构防止伤及乘员. 转向操纵机构 转向操纵机构包括转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有时为了布置方便,减小由于装置位置误差及部件相对运动所引起的附加载荷,提高汽车正面碰撞的安全性以及便于拆装,在转向轴与转向器的输入端之间安装转向万向节,如图2-1。采用柔性万向节可减少传至转向轴上的振动,但柔性万向节如果过软,则会影响转向系的刚度。采用动力转向时,还应有转向动力系统。但对于中级以下的轿车和前轴负荷不超过3t的载货汽车,则多数仅在用机械转向系统而无动力转向装置。

变速器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基于整车匹配的变速器总体及整车动力性计算院(部):机电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车辆101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设计时限:2013.7.1-2013.7.21

目录 1概述 (1) 2基于整车性能匹配的变速器的设计 (2) 2.1变速器总体尺寸的确定及变速器机构形式的选择 (2) 2.2变速器档位及各档传动比等各项参数的总体设计 (2) 2.3在满足中心距,传动比,轴向力平衡的条件下确定个档位齿轮的参数 (3) 2.3.1确定第一档齿轮传动比 (3) 2.3.3确定常啮合齿轮传动比 (4) 2.3.4确定第二档 (5) 2.3.5确定第三档 (6) 2.3.6确定第四档 (6) 2.3.7确定第五档 (7) 2.3.8确定倒挡 (7) 3 对整车的动力性进行计算 (9) 3.1计算最高车速 (9) 3.2最大爬坡度 (9) 3.3最大加速度 (9) 4 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10) 4.1程序框图 (10) 4.2程序运行图 (11) 4.3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12) 4.4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图 (13) 4.5动力特性图 (14) 4.6加速度曲线图 (15) 4.7爬坡度图 (16) 4.8 加速度倒数曲线 (17) 5 总结 (18) 6 参考文献 (19)

1概述 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一个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次训练,并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本设计将会使用到《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等参考文献,在整个过程中将要定位变速器的结构,齿轮的布置以及各项齿轮的参数,如齿数,轴距等参数。 第二个阶段就是用vb编程带入计算值绘制汽车行驶力与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加速度倒数曲线。 1:培养具有汽车初步设计能力。通过思想,原则和方法体现出来的。 2:复习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以及相关课程进行必要的复习。 3:学习使用vb编程软件。 4:处理各齿轮相互之间轴向力平衡的问题。 5:要求熟练操作office等办公软件,处理排版,字体等内容。

汽车锁环同步器说明书资料

同步器说明书 同步器说明书 同步器分为常压式,惯性式和惯性增力式。但是在现在的汽车领域中,得到广泛使用的是惯性式同步器。 惯性式同步器有锁销式,滑块式,锁环式,多片式和多维式几种。

今天我们设计的是以款锁环式同步器。 一,同步器工作原理: 同步器换挡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同步器离开中间位置,做轴向移动并靠在摩擦面上。摩擦面相互接触瞬间,由于齿轮的角速度和滑动齿套的角速度不同,在摩擦力矩作用下锁销相对滑动齿套转动一个不大的角度,并占据锁止位置。此时锁止面接触,阻止了滑动齿套向换挡方向移动。 第二阶段:来自手柄传至换挡拨叉并作用在滑动齿套上的力F,经过锁止元件又作用在摩擦面上。由于齿轮的角速度和滑动齿套的角速度不相同,在上述表面产生摩擦力。滑动齿套和齿轮分别与整车和变速器输入转动零件相连接。于是,在摩擦力矩作用下,滑动齿套和齿轮的转速逐渐接近,其角速度差减小了。在角速度差等于零的瞬间同步过程结束。 第三阶段:角速度差等于零,摩擦力矩消失,而轴向力F仍作用在锁止元件上,使之解除锁止状态,此时滑动锁套和锁销上的斜面相对移动,从而使滑动齿套占据了换挡位置。 二,主要参数的确定 1.摩擦系数f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换挡,特别是在高档区换挡次数较多,意味着同步器工作频繁。同步器是在同步环与连接齿轮之间存在角速度差的条件下工作,要求同步环有足够的使用寿命,应当选用耐磨性能良好的材料。为了获得较大的摩擦力矩,又要求用摩擦因素大而且性能稳

定的材料制作同步环。另一方面,同步器在油中工作,使摩擦因数减小,这就为设计工作带来困难。 摩擦因数除与选用的材料有关以外,还与工作面得表面粗糙度,润滑油种类和温度等因素有关。作为与同步环锥面接触的齿轮部分与齿轮做成一体,用低碳合金钢制成。对锥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比较高,用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摩擦因数变化小。若锥面的表面粗糙度差,在使用过程初期容易损害同步环锥面。 同步环常选用能保证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和硬度,耐磨性能良好的黄铜合金制造,如锰黄铜,铝黄铜和锡黄铜等。早期用青铜合金制造的同步环因使用寿命短,已经遭淘汰。 由黄铜合金与钢材料构成的摩擦副,在油中工作的摩擦因数f取为0.1. 摩擦因数f对换挡齿轮和轴的角速度能迅速达到相同有重要作用。摩擦因数大,换挡省力或缩短同步时间;摩擦因数小则反之,甚至失去同步作用。为此,在同步环锥面处制有破坏油膜的细牙螺纹槽及与螺纹槽垂直的泄油槽,用来保证摩擦面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因数。 2.同步环主要尺寸的确定 (1)同步环锥面上的螺纹槽 如果螺纹槽螺线的顶部设计的窄些,则刮去存在于摩擦锥面之间的油膜效果好。但顶部宽度过窄会影响接触面压强,使摩擦加快。试验还证明:螺纹的齿顶宽对f的影响很大,f随齿顶的磨损而降低,换挡费力,故齿顶宽不易过大。螺纹槽设计得大些,可使被刮下来的

16L爱丽舍转向系统设计说明书

1.摘要 汽车转向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汽车主动安全性的关键总成,它的质量严重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转向器也在不断的得到改进,虽然电子转向器已开始应用,但机械式转向器仍然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所采用。而在机械式转向器中,循环球齿条-齿扇式转向器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汽车上。本文选择GX1608A型循环球齿条-齿扇式转向器作为研究课题,其主要内容有:汽车转向器的组成分类;转向器总成方案分析及其数据确定和转向器的设计过程。 这种转向器的优点是,操纵轻便,磨损小,寿命长。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高,转向灵敏度不如齿轮齿条式。因此逐渐被齿轮齿条式取代。但随着动力转向的应用,循环球式转向器近年来又得到广泛使用。 关键词;转向器操纵稳定性循环球齿条-齿扇式转向器

目录 摘要 (1) 1绪论 (4) 2汽车转向系的组成及分类 (6) 2.1汽车转向系的类型和组成 (6) 2.1.1 机械式转向系 (9) 2.1.2 动力转向器 (10) 2.2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11) 2.2.1转向器的效率 (11) 2.2.2传动比的变化特性 (12) 2.2.3转向盘自由行程 (17) 2.3 转向操纵机构及转向传动机构 (17) 2.3.1转向操纵机构 (17) 2.3.2转向传动机构 (18) 3转向器总成方案分析 (20) 3.1转向器设计要求 (20) 3.2转向器总成方案设计 (21) 4循环球式转向器主要尺寸参数的选择 (25) 5 转向器输出力矩的确定 (26) 6 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27) 6.1 转向摇臂轴(即齿形齿扇轴)的设计计算 (27) 6.1.1材料的选择 (27) 6.1.2结构设计 (27) 6.1.3轴的设计计算 (27) 6.2 螺杆轴设计计算及主要零件的校核 (31) 6.2.1材料选择 (31) 6.2.2结构设计 (31) 6.2.3轴的设计计算 (32) 6.2.4钢球与滚道之间的接触应力校核 (34)

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正文

第1章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计算及校核 学号:15 最高车速:m ax a U =113Km/h 发动机功率:m ax e P =65.5KW 转矩:max e T =206.5Nm 总质量:m a =4123Kg 转矩转速:n T =2200r/min 车轮:R16(选6.00R16LT ) 1.1设计的初始数据 表1.1已知基本数据 车轮:R16(选6.00R16LT ) 查GB/T2977-2008 r=337mm 1.2变速器传动比的确定 确定Ι档传动比: 汽车爬坡时车速不高,空气阻力可忽略,则最大驱动力用于克服轮胎与路面间的滚动阻力及爬坡阻力。故有: ααηsin cos 0emax G Gf r i i T T g +==max ψmg (1.1) 式中:G ----作用在汽车上的重力,mg G =; m ----汽车质量; g ----重力加速度,41239.840405.4G mg N ==?=; max e T —发动机最大转矩,m N T e ?=174max ;

0i —主减速器传动比,0 4.36i =; T η—传动系效率,%4.86=T η; r —车轮半径,0.337r m =; f —滚动阻力系数,对于货车取02.0=f ; α—爬坡度,30%换算为16.7α=。 则由最大爬坡度要求的变速器I 档传动比为: T e r g i T mgr i η0max max 1ψ≥ = 41239.80.2940.337 5.1720 6.5 4.3686.4%???=?? (1.2) 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r T g r i i T η01emax φ2G (1.3) 2G ----汽车满载静止于水平路面时驱动桥给地面的载荷; 8.0~7.0=?取75.0=? 1g i ≤ 2max 00.641239.80.750.337 7.9 206.5 4.3686.4% r e T G r T i φη????==?? 综上可知:15.177.9g i ≤≤ 取1 5.8g i = 其他各档传动比的确定: 按等比级数分配原则: q i i i i i i i i g g g g g g g g == = = 5 44 33 22 1 (1.4) 式中:q —常数,也就是各挡之间的公比;因此,各挡的传动比为: 41q i g =,32q i g =,23q i g =,q i g =4 1n 1-=g i q 1.55= 高档使用率比较高,低档使用率比较低,所以可使高档传动比较小,所以取其他各挡传动比分别为: 2g i =3 3.7q =;23 2.4g i q ==;4 1.55g i q ==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知识讲解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学习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理解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2.掌握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 3.会算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4.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要点梳理】 要点一、匀速直线运动 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要点诠释: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①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保持不变。 ③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和任意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的大小可以由v=s/t来计算,但速度的大小与s、t无关。 要点二、平均速度 1、如果测出了物体运动的距离s和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的计算: s v t = 要点诠释: 1、生活中变速运动比较常见,我们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通过某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要点三、平均速度的测量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 2、实验原理: s v t = 3、实验过程: (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S;(3)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4)根据公式: s v t =算出平均速度; (5)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撞到金属片的时间。然后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 4、表格:

NTC型胶带速度监控装置(新)

胶带速度监控装置 NTC型 沈阳天龙控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ShenYang TianLong Command Equipment Making Co.Ltd

NTC型胶带速度监控装置 1.概述 输送带速度监控是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主要内容之一。NTC型非接触式胶带速度监控装置主要用于监测带式输送机在运行中出现的输送带与传动滚筒之间的打滑。本装置采用比较带式输送机额定速度和从动滚筒线速度(既输送带实际运行速度),监测输送带打滑的程度,及时发出报警及停机信号,防止输送带打滑造成事故和损失,亦可用于多条输送机连锁启动和停止。 非接触式速度监控传感器安装在从动滚筒一端,与输送带不接触,避免了对输送带的损伤和接触不良造成的误差。本装置的主机为单片计算机系统,具有较高的智能化程度和可靠的工业性能。适用于煤矿、冶金、电力、化工、交通等行业。 2.主要功能 (1)本装置采用接近开关检测从动滚筒线速度(既输送带速度),为非接触式检测; (2)控制仪表可显示输送带运行的即时速度; (3)控制仪表面板显示输送机运行状态:轻、重打滑,轻打滑报警和重打滑跳闸; (4)开关量输出:由继电器接点给出轻、重打滑报警和跳闸状态信号; (5)模拟量输出:用以与上位机或可编等程序控制器联网,参与集中控制; (6)用户编程:用户可以随时输入或修改并且长期保存相关参数,以适应用户的不同设备和具体的工况要求。 3.技术参数 NTC型由主机(控制仪表箱)和非接触式传感器组成。 主机(控制仪表箱): 电源:………………………………………………………………………AC220V±10% 整机功率(含传感器):…………………………………………………………………10W 分辨率:……………………………………………………………cm/s 小数点后有两位开关量输出:………………………轻打滑:1常开、1常闭,重打滑:1常开、1常闭继电器接点容量:……………………………………………………………AC380V 3A 相对湿度:…………………………………………………………………90%(25℃); 模拟量输出:4~20mA,对应0~Ve(额定速度);外接电阻≤250Ω(含线路电阻)。如选用0.7~1.0mm2 3芯屏蔽电缆,连接传感器和主机,距离可达3~5公里, 这样可以使主机与上位机距离较近,便于模拟量传输。 传感器: 电源(主机自备):…………………………………………………………………DC24V; 工作温度:……………………………………………………………………-30~+40℃; 防护等级:………………………………………………………………………………IP65; 相对湿度:…………………………………………………………………90%(25℃); 传感器作用距离:…………………………………………………………………≤10mm。4外形尺寸、控制仪表及接线端子 控制仪表箱尺寸为250×160×80mm,显示面板见图2。 5用户编程 编程内容及单位: (1)传动滚筒直径(不可编入):cm (2)从动滚筒直径: cm (3)轻打滑设定植: %

同步器设计手册

同步器设计手册

前言 汽车变速器中采用同步器,可以保证换档操作迅速、轻便无冲击,延长齿轮和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汽车在换档和加速起步时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改善驾驶舒适性的有效措施。同步器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车型上。同步器的应用是机械变速器发展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在我国汽车行业标准QC/T29063中明确规定轻型汽车变速器前进档必需装有同步器结构,中型汽车除一档、倒档外,其余各档也必需装有同步器结构。随着同步器技术不断发展,对于提高变速器传动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技术意义。 本手册是在综合同步器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书结构新颖,文字简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内容包括:同步器结构形式,工作原理,设计参数,结构参数,以及影响同步器性能的因素。本手册可供从事汽车变速器的设计、生产、维修人员参考。 本手册经等人员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在此表示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请广大员工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 2007/11/16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同步器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 第一节锁销式同步器 第二节锁环式同步器 第三节锁环式多锥同步器 第二章同步器工作原理 第三章同步器设计参数及其计算 第一节转动惯量及其转换 第二节同步力矩Tc及同步时间 第三节拨环力矩T B 第四节计算实例 第四章结构参数设计 第一节结构参数设计 第二节结构参数设计对换档性能的影响第三节同步器摩擦材料 第五章影响同步器性能的因素 第一节润滑油对同步器性能的影响 第二节其他对同步器性能的影响 第六章同步器试验

绪 论 汽车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的功能是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改变由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使得汽车得到不同的牵引力和车速,以适应不同的使用条件。同时也可以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 为保证变速器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对变速器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1. 应有合适的变速档位数和传动比,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 性指标。 2. 较高的传动效率。 3. 应有空档和倒档。 4. 换档操纵迅速轻便、工作可靠,噪声小。 在手动机械式变速器中(Manual Transmission 简称MT ),同步器是改善换档性能的主要零部件。对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使操纵轻便,提高齿轮及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和乘坐的舒适性,改善汽车起步时的加速性和经济性起着重要作用。 现以一个五档变速器为例,说明同步器在换档中的作用。 假如汽车正在二档位置上行驶,则变速器通过发动机传来的动力,经过第一轴上的齿轮A 和中间轴常啮合齿轮B 、齿轮P 2传递给第二轴上的齿轮S 2,使动力输出。这时齿轮P 2和 齿轮S 2的圆周线速度 相等,V S2=V P2。当汽车 在良好的路面行驶,驾驶员此时要改善汽车行驶的经济性,要从二档换到三档上行驶,这时驾驶员就要把齿轮S 2和P 2分开,而把齿轮S 3和P 3接合上。此时中间轴 上的齿轮P 3的直径要比P 2大。由于中间轴传动角速度ω不变,则V p3>V P2。同理,由于第二轴上的齿轮S 3的直径小于S2的直径,V S3<V S2。如果在时间t 内踩离合器,由于第二轴与驱动桥、后轮、整车相连,转动惯量很大,齿轮的速度不可能很快降下来。这样,在时间t 内,齿轮S2和S 3的圆周线速度不相等,见图2所示。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t x ,等后轮轴停止后,齿轮S2和S 3的圆周线速度相等,同时为零。 P1 S1 图1

微型轿车转向器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 设计任务书 (3) 设计评语 (6) 摘要 (7) 第一章.绪论 (8) 汽车发展史概括 (8) 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现状 (8) 汽车转向系统设计技术发展概括 (9) 微型轿车转向系统及其与整车的关系 (9) 第二章.转向系技术的最新发展 (10)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技术 (10) 轿车的四轮转向技术 (17) 第三章.微型轿车转向系统的组成 (25) 转向操纵机构 (25) 转向传动机构 (25) 转向器 (25) 第四章.微型轿车转向系的特点及要求 (26) 微型汽车转向系统的特点 (26) 微型汽车转向系统要求 (26) 第五章.转向系的主要性能参数 (27) 转角及最小转弯半径 (27) 转向系的效率 (28) 转向系的角传动比 (29) 转向系的力传动比 (31) 转向系的传动间隙特性 (34)

转向系的刚度 (35) 转向盘的总转动圈数 (35) 第六章.转向器的结构型式选择及其计算 (36)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小齿轮计算 (37) 齿条计算 (37) 转向器壳体 (38) 齿轮的强度校核 (39) 齿条强度校核 (41) 第七章.转向传动机构的设计 (42) 转向节臂的设计 (43) 转向横拉杆 (44) 球头销计算 (46) 第八章.转向操纵机构的设计 (49) 转向盘 (49) 转向轴和转向管柱的结构设计 (49) 第九章.转向减振器的设计 (52) 第十章.设计总结 (53) 参考文献 (55) 附件:外文翻译——有关燃油添加剂 (56) 一、原文 (57) 二、译文 (61)

设计任务书 一、微型轿车设计任务书 1.设计原则 (1)选用国内大量生产的发动机和零部件; (2)造型美观,乘坐舒适,价廉实用; (3)面对乡镇和农村广大用户。 2.主要技术参数 车型 7080 车身 3门两厢式 乘员数 3-4 布置形式发动机前置前驱 总长(mm)≤3000 总宽(mm)≤1400 总高(mm)≤1450 轴距(mm) 2000 前轮距(mm) 1240 后轮距(mm) 1240 前悬(mm) 500 后悬(mm) 500 离去角 30o 最小离地间隙(mm) 150 最小转弯直径(m) 9 最高车速(km/L) 100 最大爬坡度 20% 空车总质量(kg) 550 满载总质量(kg) 800 制动距离(m)≤6(制动初速度为30km/L)制动跑偏(mm)≤400 油耗(L/100kg)≤ 续航里程(km) 300 加速时间(s) 25

汽车设计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基本数据选择 1.1设计初始数据:(方案二) 学号:12; 最高车速:m ax a U =110-12=98km/h ; 发动机功率:m ax e P =66-12/2=60kW ; 转矩:max e T =210-12×3/2=192Nm ; 总质量:m a =4100-12×2=4076kg ; 转矩转速:n T =2100r/min ; 车轮:R16(选205/55R16) ; r ≈R=16×2.54×10/2+0.55×205=315.95mm 。 2.1.1 变速器各挡传动比的确定 1.初选传动比: 设五挡为直接挡,则5g i =1 m ax a U = 0.377 min i i r n g p 式中:m ax a U —最高车速 p n —发动机最大功率转速 r —车轮半径 m in g i —变速器最小传动比 0i —主减速器传动比 max e T =9549× p e n P max α (式中α=1.1~1.3)

所以,p n =9549×192 60 )3.1~1.1(?=3282.47~3879.28r/min 取p n =3500r/min p n / T n =3500/2100=1.67在1.4~2.0范围内,符合要求 0i =0.377×0 max i i r n g p =0.377×981095.31535003 -??=4.25 双曲面主减速器,当0i ≤6时,取η=90%,0i ?6时,η=85%。 轻型商用车1g i 在5.0~8.0范围, g η=96%, T η=η×g η=90%×96%=86.4% ①最大传动比1g i 的选择: 满足最大爬坡度: 根据汽车行驶方程式 dt du m Gi u A C Gf r i i T a D T g δη+++ =20emax 15.21 (1.1) 汽车以一挡在无风、干砂路面行驶,公式简化为 ααηsin cos 0emax G Gf r i i T T g += (1.2) 即,()T tq g i T f Gr i ηαα01sin cos +≥ 式中:G —作用在汽车上的重力,mg G =,m —汽车质量,g —重力加速度, mg G ==4076×9.8=39944.8N ; max e T —发动机最大转矩,max e T =192N .m ;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_第三节_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习题(含答案)

第三节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速度公式v =s t 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 .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 D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2.“频闪照相”常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是某小球运动时每隔0.1 s 的频闪照片,A 、B 、C 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由图可知小球从A 位置运动到C 位置通过的路程是__3.84__cm ,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19.2__cm/s 。 3.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知小车甲做__匀速直线__运动,速度大小为__1__m/s 。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__西__运动。 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2 s 的平均速度是4 m/s ,后4s 内的平均速度是7 m/s ,求该物体在6 s 内的平均速度。 解:物体在前2 s 内通过的路程:s =vt =4 m/s ×2 s =8 m , 后4 s 内的路程s =vt =7 m/s ×4 s =28 m , 则物体通过的总路程是28 m +8 m =36 m,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 =s t = 36 m 4 s +2 s =6 m/s 。 5.一些常见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C ) A .刚离开站台的公共汽车 B .草地上向前滚动的足球 C .商城自动扶梯上的顾客 D .机械闹钟匀速转动的指针 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变 B .根据公式v =s t ,可知物体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C .运动得快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D .跳水运动员跳水的全过程不可以看成匀速直线运动

汽车速度显示与超速报警器

引言 汽车是现在最流行的代步工具,然而随着经济越来越好,汽车已经进入普通家庭中。全世界消耗的汽车数量大得惊人。与此同时,交通事故也一直居高不下。酒后驾驶,超速飙车,危及着人们的人身安全。本着解决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本超速报警系统应用了数字电子技术,运用了一些比较简单的电路制成。 该电路主要是计算汽车在一秒轮子的转动圈数即转动频率,为使电路简单,仅以转动频率来模拟汽车的速度,并将计得的速度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速度显示每1.25秒刷新一次,并对超速时产生报警信号或者自动将发动机熄灭,确保了行驶的安全,司机通过拨动开关可任意设置产生报警信号速度和安全行驶极限速度。 该电路主要由逻辑控制电路、信号接收电路、LCD显示器、报警信号等部分构成。

第一章汽车速度显示及超速报警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1.1 电路基本功能 该电路主要是计算汽车在一秒轮子的转动圈数即转动频率,,仅以转动频率来模拟汽车的速度,并将计得的速度通过LCD1602显示出来,确保了行驶的安全,通过控制开关可以设定速度,设置速度可以为10到120间为十的整数倍,当速度大于此设置速度时,电路将产生报警信号。 1.2 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该电路主要由逻辑控制电路、LCD显示器、报警信号等部分构成。 1.3 电路的整体工作原理 驾驶者根据当前天气,路况,和自己的驾车状态等设定本系统的限速值,比如说60km/h。设定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后,系统正式运行。本系统采用霍尔传感器来测定汽车的当前行驶速度,当车轮每滚动一周,霍尔传感器输出一个高低电平,计数一次,将数据实时传给单片机处理,计算出汽车当前的速度值,并实时显示在LCD显示屏上。当汽车的行驶速度大于设定的最高速度值时,蜂鸣器发出响声,LED警告灯亮,LCD显示屏显示“warning!!!”的提示语。驾驶者根据警告提示就可以比较好地控制汽车的行驶速度,从而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保证了人身安全。 1.4 电路实用说明 本系统有两个作用:一是将汽车速度通过LCD显示器显示出来,使司机能知道对应时刻的汽车速度;二是当司机加速过高达到设置值时,电路会产生报警信号。在不同级别的道路上、在不同的天气环境下、在司机不同精神状态下或者其他不同的情况下,汽车的安全行驶速度会有不同高低的限制,而往往由于司机不意识的加速过高而产生各种

汽车转向器设计及应用毕业论文

汽车转向器设计及应用毕业论文 目录 插图清单 (3) 表格清单 (3) 摘要 (4) Abstract (5) 第一章绪论 (6) 1.1 汽车转向器的功能及重要性 (6) 1.2 汽车转向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6) 1.2.1转向器的效率 (6) 2.2.2传动比的变化特性 (7) 2.2.3转向盘自由行程 (9) 1.4 汽车转向器的工作原理 (10) 1.4.1 动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10) 1.4.2 转阀式液压助力转向器工作原理 (11) 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 (12) 2.1 转向器设计的分类 (12) 2.1.1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12) 2.1.2 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 (12) 2.1.3 循环球式转向器 (12) 2.2 转向器方案分析 (13) 2.3 防伤安全机构方案分析 (15) 第三章循环球式转向器的设计与计算 (17) 3.1 螺杆、钢球和螺母传动副 (18) 3.1.1 钢球中心距D、螺杆外径D1和螺母径D2 (19) 3.1.2 钢球直径d及数量n (19) 3.1.3 滚道截面 (20) 3.1.4 接触角 (20) 3.1.5 螺距P和螺旋线导程角 (21) 3.1.6 工作钢球圈数W (21) 3.1.7 导管径d1 (21) 3.2 齿条、齿扇传动副的设计 (21) 3.3 循环球式转向器零件强度计算 (23) 3.3.1钢球与滚道之间的接触应力σ (23) (24) 3.3.2 齿的弯曲应力 w 3.3.3 转向摇臂轴直径的确定 (24) 第四章动力转向机构的设计 (25)

4.1 对动力转向机构的要求 (25) 4.2 液压式动力转向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25) 4.2.1 动力转向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25) 4.3 液压式动力转向机构的计算 (27) 4.3.1 动力缸尺寸的计算 (27) 4.3.2 分配滑阀参数的选择 (27) 4.3.3 分配阀的回位弹簧 (27) 4.3.4 动力转向器的评价指标 (29) 第五章转向梯形 (31) 5.1 转向梯形结构方案分析 (31) 5.1.1 整体式转向梯形 (31) 5.1.2 断开式转向梯形 (32) 5.2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 (33) 致谢 (37) 参考文献 (38)

五档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汽车五档变速器08级汽车制造与装配 设计者:尤建超 指导教师:梅彦利

目录 第一部分:车型基本参数---------------------------3 第二部分:传动方案拟定---------------------------4 第三部分: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5第四部分:变速器齿轮的设计计算--------------------6第五部分:变速器轴的设计计算----------------------14第六部分: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18第七部分:参考资料------------------------------20

一.机械式变速器的概述及其方案的确定 §1.1 变速器的功用和要求 变速器的功用是根据汽车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提出的要求,改变发动机的扭矩和转速,使汽车具有适合的牵引力和速度,并同时保持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为保证汽车倒车以及使发动机和传动系能够分离,变速器具有倒档和空档。在有动力输出需要时,还应有功率输出装置。 对变速器的主要要求是: 1.应保证汽车具有高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在汽车整体设计时,根据汽车载重量、发动机参数及汽车使用要求,选择合理的变速器档数及传动比,来满足这一要求。 2.工作可靠,操纵轻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变速器内不应有自动跳档、乱档、换档冲击等现象的发生。为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驶安全性,操纵轻便的要求日益显得重要,这可通过采用同步器和预选气动换档或自动、半自动换档来实现。 3.重量轻、体积小。影响这一指标的主要参数是变速器的中心距。选用优质钢材,采用合理的热处理,设计合适的齿形,提高齿轮精度以及选用圆锥滚柱轴承可以减小中心距。 4.传动效率高。为减小齿轮的啮合损失,应有直接档。提高零件的制造精度和安装质量,采用适当的润滑油都可以提高传动效率。 5.噪声小。采用斜齿轮传动及选择合理的变位系数,提高制造精度和安装刚性可减小齿轮的噪声。 §1.2 变速器结构方案的确定 变速器由传动机构与操纵机构组成。 1.变速器传动机构的结构分析与型式选择 有级变速器与无级变速器相比,其结构简单、制造低廉,具有高的传动效率(η=0.96~0.98),因此在各类汽车上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设计时首先应根据汽车的使用条件及要求确定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档位数及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学案

单县实验中学初二物理学案 主备:鹿时魁审核:初二物理组 课题:§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学习过程☆ 一、实验探究:气泡的速度 通过看实验视频和课本27-28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取长约80cm、内径10mm的均匀玻璃管||,管内注满水||,留一个小气泡||,两端密封||。 2、实验原理:v=____________||。 3、实验操作:倒转玻璃管||,保持___________||,观察气泡在管内的运动||,从某一位置开始用停表计时||,每______s在玻璃管上用记号笔记录小气泡的位置||,最后用_______测量||,将实验数据填入以下表格中||。 4、数据分析:计算气泡在每段时间内运动的速度||,填入表格||,看看气泡的运动有什么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像研究:还可以用_________来记录数据||,这样易于直观了解物理过程||,找出其中的规律||。 画图方法:在以上直角坐标系中||,描述出气泡的位置||,将这些点用________ 第1页/共5页

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幅关于气泡运动的路程-时间关系的图像||。 看图可知:这是一条_______线||,表示该气泡做____________运动||。 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阅读课本28-29页内完成下列内容||。 1、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沿着________运动||,在________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____________的_______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 2.思考与讨论: (1)一个物体若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它的运动路径是;二是它的速度大小||。 (2)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吗? (3)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min钟内通过的路程是30m||,在第2min 钟内通过的路程是30m||,在第3min钟内通过的路程也是30m||,则物体在这3min 内所做的运动() A.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D.以上选项都不对 3、观察课本29页图2-3-5||,把这位同学百米赛跑的数据填入下列表格||。 数据分析:计算运动员在每段时间内运动的速度||,填入表格||,你会发现不同时间段的速度是__________||,我们把这样的运动叫______________||。这就是我们在实际中常见到的情形||。 3、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不需要精确地考察每一个时刻的运动||,也可以用

非接触式测量技术

目录 摘要 (1) 1 引言 (1) 2 非接触式测量技术简介 (1) 2.1 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的定义 (1) 2.2 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的分类 (2) 3 非接触测量技术发展的现状 (2) 3.1 光学法 (2) 3.1.1 结构光法 (2) 3.1.2 激光三角法 (3) 3.1.3 激光测距法 (4) 3.1.4 光学干涉法 (5) 3.1.5 图像分析法 (6) 3.2 非光学法 (7) 3.2.1 声学测量法 (7) 3.2.2 磁学测量法 (8) 3.2.3 X射线扫描法 (9) 3.2.4 电涡流测量法 (10) 3.3 非接触测量技术存在的不足和总结 (11) 4 非接触式机器人测量系统 (11) 5 非接触测量技术在船体分段测量中的应用 (14) 5.1 非接触测量技术在船厂的应用情况 (14) 5.2 船体分段测量方法介绍 (14) 5.2.1 传统测量方法系统 (14) 5.2.2 激光经纬仪测量系统 (14) 5.2.3 近景摄影测量系统 (15) 5.2.4 全站仪测量系统 (17) 5.2.5 三维扫描测量系统 (18) 5.3 测量方法的比较 (19) 6 非接触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7 结束语 (21) 参考文献 (22)

摘要 非接触测量方法以光电、电磁、超声波等技术为基础,在仪器的感受元件不与被测物体表面接触的情况下,即可获取被测物体的各种外表或内在的数据特征。详细阐述了部分常用的光学法和非光学法测量技术及相应的测量仪器,并结合船体分段测量方法说明了这些非接触测量方法的原理、优缺点、精度及适用范围,指出了未来非接触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非接触测量; 光学法; 非光学法;船体分段 1 引言 开展船体分段测量技术研究的意义在于首先它是实现分段无余量对接的保证,可以大大缩短分段吊装搭接的船台占用时间,其次采用这项技术有助于实现船舶建造的信息流闭环,以及生产状态下的船体建造的“动态虚拟装配”。最后精确、快速、可靠的船体分段测量技术的突破有助于提升我国造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1]。 建造精度直接影响船舶建造的总周期,建造质量也将影响后道工序的质量,影响船舶的航运性能。船体建造的精度控制技术是以船体建造精度标准为基本准则,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与先进工艺手段,对船体零部件、分段和全船舰装件进行尺寸精度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船台船坞修整工作量,并为提高预舶装率、降低涂装破损率创造有利条件。它对保证船体建造质量、缩短造船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容置疑的作用,是船舶建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造船精度控制技术需要更加完善的管理体制与先进的测量手段。因此,对先进测量手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测量方法包括传统测量方法和非接触式测量方法。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非接触式测量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2 非接触式测量技术简介 2.1 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的定义 非接触测量[2]是以光电、电磁、超声波等技术为基础,在仪器的感受元件不与被测物体表面接触的情况下,得到物体表面参数信息的测量方法。

汽车速度表

燕山大学 EDA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汽车速度表 成绩: 一设计题目及要求 题目:汽车速度表 要求: 1.显示汽车速度,单位Km/h; 2.车轮每转一圈,有一传感脉冲;每个脉冲代表1m的距离; 3.采样周期设为10S; 4.要求显示到小数点后边两位; 5.用数码管显示速度; 6,最高时速小于300km/h 二、设计过程及内容

速度表电路设计总体分为四个部分:单位转换器、10秒采样电路、计数电路、扫描显示电路。 1、单位转换器:、单位转换器的作用是将实验室给定频率换算成设计要求频率,此电路实现了产生代表距离 1m 持续时间为 1s 的脉冲,并且换算成晶体管显示为 0.01km/h 的要求脉冲,经过计算要求电路能将某一 Hz 频率的脉冲信号换算成它的 1/360 倍,设计一个 360 进制的计数器。先用两个 74160 接成 36 进制的计数器,再和一个 74160 连接,用并行进位方式接成 360 进制计数器。电路图如下: 仿真结果如下:

2,10秒周期采样电路;用三个74160并行进位方式连接成366进制计数器,其中CLK输入为366HZ的频率,实现输出为1HZ的脉冲。366进制计数器后接一个74160实现采样周期为10秒,构成十秒定时器。D触发器的功能是消除竞争冒险,用来减小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受干扰程度。 电路图如下

方真图如下 3、计数电路: 由五个 74160 计数器组成,其中根据要求速度小于 300Km/h 把最后一个接成 3 进制只能显示到 2。五个计数器的输出端分别用 D 触发器接成储蓄电路储存输出信号,储存输出用10秒定时器控制。10秒定时器前10秒输出为低电平,D触发器不工作,五个74160记为输入的脉冲数。当第10秒之后,10秒定时器输出为高电平,D触发器记录此时的速度,传给扫描电路,同时五个74160计数清零。电路图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