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大众文化批判到日常生活批判_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向

从大众文化批判到日常生活批判_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向

从大众文化批判到日常生活批判_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向
从大众文化批判到日常生活批判_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向

1收稿日期22007-05-25

1作者简介2韩德信(1964-),男,山东淄博人,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艺学研究。

从大众文化批判到日常生活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向

韩德信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1关键词2西方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批判;日常生活批判

1摘 要2作为西方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他们从最初的经济批判发展到大众文化批判;由最初的激进思想批判转变为温和的思想探索。其中日常生活批判是他们理论变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驿站。

1中图分类号2B51/56 1文献标识码2A 1文章编号21001-6198(2007)05-0200-05

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兴起并勃发于20世纪60年代,它以各种西方现代哲学思潮补充与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现代社会制度下的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0。其主要理论特征体现为:从抽象的哲学研究转向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研究与批判。这种研究与批判的理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同时他们又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已经不再适应变化了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而提出了一些适应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与策略。概言之,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致包括三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反思和重建;二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研究与理论反思;三是现代社会制度下,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如何走的问题。对资本主义的全面批判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一条重要的理论主线。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出现,是社会发展与理论本身相适应的一种调适过程的产物。从政治背景来讲,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

论与苏联模式,在当今变化的社会已经不再适用。比如马克思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发展理论与发展变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已不相适应。再比如苏联模式强调宏观意义的革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国家政权的更替、社会制度的质变,但这种客观意义上的革命却忽视了由广大民众所形成的日常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日常生活心理与模式。而这种日常生活心理与日常生活模式一方面变化缓慢,另一方面影响深远。因此,他们认为苏联模式的客观革命并不成功。为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通过日常生活批判,可以沟通阶级解放和个人解放之间的断裂,可以把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经济意识以及他对社会和历史生活的动力的宏观理解同对日常生活表层下面的、制约着个性心灵发展的力量的动力的理解融合起来,从而把具体个人的问题恢复到与集体性问题并列的应有地位,重建社会主义与个人自由的同一性0112。从社会背景来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

2007年第5期(总第172期)

国家中工人运动处于低潮期。特别是二次大战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工人阶级物质贫困状况已不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5共产党宣言6中提出的在无产阶级革命中,无产阶级失去的仅仅是锁链,而得到的是整个世界的预想已不现实。从资本主义制度自身而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与自我调适过程。20世纪6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政策有了大幅度调整,国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不大,整个西方世界处于相对平稳时期。在这种状况下,继续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以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构想遇到了种种阻力。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而论,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遇到困难,但它的理论初衷并没有因为社会现实的变化而失去终极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在新的社会制度下,每个人都能得到个性自由的发展,在物质生活极大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极大丰富,彻底消灭异化现象。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尽管物质生活极大提高,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受到物欲的严重控制,人的全面解放并没有实现,而异化却渗透到社会的角角落落。西方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批判现代资本主义制度时,认为必须结合资本主义制度的新特点,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社会中的适用性。他们认为在无产阶级革命无法爆发的现状下,必须在理论上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全面批判,包括进行大众文化的批判,以此从内心深处唤醒无产阶级在物欲压抑下沉睡的革命意识。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普遍认为:革命不应该被看做是简单的夺取政权和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换问题。革命应该是人类社会的总体性的解放。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不仅依靠国家机器的维护,而且更是依赖于意识形态对人们思想的控制。为此,要在目前状态下实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仅仅依靠暴力革命是不够的,而必须在意识形态中爆发革命。于是,他们在/总体革命0的影响下,从传统的政治经济研究转向哲学研究,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转向大众文化的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大众文化的批判首先基于他们对文化的理解与现实文化现状的冲突。他们认为文化从本质上说是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协调发展、共同促进人类进步的。然而现实的文化在商品经济影响下,却失去了文化的真正意义,它们由精英文化转变为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所表现的社会进步只是一个虚假的进步,因为它是以伴随着精神生活消失而物质生活充盈为代价的,它损害了人类艰苦营造出的精神家园的有机体并逐步消解着其中的优秀文化。对此,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最具代表性。这一学派的第一代领军人物霍克海姆与阿尔多诺在5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6中提出了/文化工业0的概念,并以此说明现代工业社会中,在现代科学技术与大众传媒影响下的文化发展现状。他们在强调文化本身的精神特质与批判性的前提下,批判了文化工业生产下,简单复制与商品化制作的文化产品破坏了文化的精神性与自由性,扼杀了文化创造中的个性与独立性。受消费经济的影响,各种文化被物化,表面的虚假性的宣传掩盖了客观事实的本质。特别是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各种传播媒介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大众文化以强大的推进力量,深深影响到大众心理,并在消解大众判断力的基

础上,将传统的以强调个性与独立性为指归的文化转变为以集体无意识为特征的大众文化。于是,大众文化失去了文化原有的批判精神与否定功能,而变成现在政权的维护力量。按照法兰克福学派的说法,大众文化成为现存制度合法性的辩护力量与意识形态。

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大众文化以其复制的快速性、意义的平面化、形式的图像化消解了文化价值指向与精神维度。文化的精神自由性、独创性与个性在物欲的冲击下,在消费生活的引诱以及大众文化的误导下,彻底转换为物质欲望的符号。大众在无尽的符号与图像世界中日益沉沦,单纯追求着感官的快适,而放弃了精神的追求与终极价值的垂问。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人们不仅在精神领域受到/物化0,而且其日常生活也受到全面异化的影响。为实现/总体革命0,实现全面意义上的人的解放,人们不仅在意识形态领域爆发革命,更要在日常生活领域消除异化,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于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又将大众文化批判转向了日常生活批判。

何为/日常生活0?从现实层面上讲,日常生活无非就是人们每日活动的总称。具体地讲,就是人们每时每刻进行的衣、食、住、行等活动。从理论层面上讲,却比现实层面要复杂得多。但当我们撇开具体的日常生活形式,以及不同人群不同的日常生活模式,就其本质而论,日常生活是/一个凭借各种给定的归类模式和重复性实践(思维)而自在地运行的领域。,,是一个凭借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因素而加以维系、以过去为定向的领域。,,是人们以非批判的和理所当然的姿态所占有的熟悉的、但却是自在的和未分化的领域0122。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并不是否定日常生活的必要性。相反,却是要恢复日常生活的本来意义,消除其中的异化现象,在此中实现人类的个性自由与精神独立。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和谐状态,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

卢卡奇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提及,尽管看似是从研究审美起源开始的,但从其整个理论体系来讲,却是其/总体革命0构想的自然发展。在他看来,审美起源只能是日常生活而别无他途。他在其重要的美学著作5审美特性6中明确提出:/如果将日常生活看作是一条长河,那么由这条长河中分流出了科学和艺术这样两种对现实更高的感受形式和再现形式。它们互相区别并相应地构成了它们特定的目标,取得了具有纯粹形式的)))源于社会生活需要的)))特性,通过它们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和影响而重新注入日常生活的长河。这条长河不断地用人类精神的最高成果丰富着,并使这些成果适应于人的日常实际需要,再由这种需要出发作为问题和要求形成了更高的对象化的新分支。0132卢卡奇一方面提出日常生活作为科学与艺术(审美)起源,另一方面又强调日常生活与科学、艺术(审美)之间是辩证的关系。/以日常生活为一方,以科学或艺术为另一方的这种矛盾的辩证法,始终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这是一种具体历史的、受社会制约的情况。0142在卢卡奇看来,日常生活与科学、艺术之间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对其解决也只能从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即劳动中加以解决。他认为由于劳动而科学、艺术等形式得以产生,又是由于劳动而使科学、艺术等形式成为独立于人类日常生活之外的精神领域。但这种

2007年第5期(总第172期)

独立绝不同于近代西方哲学中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分裂,它是一方面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形成自身的理论形态;另一方面理论形态又返回日常生活之中,不断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卢卡奇进一步论述了日常生活的特征并以此说明日常生活的源泉地位和全面提升的理论必要性。卢卡奇关于日常生活的理论,只是源于审美起源的探讨,但他客观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延至在劳动中形成的日常生活,同时对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有极大的理论启示作用。

哈贝马斯在完成批判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思路:他首先将现代社会分为生活世界与系统两个部分。/生活世界又可分为由家庭和亲密关系构成的私人领域与以政治意志形成为目的的公共空间。同样系统也分为以金钱为驾驭工具的经济系统和以权力为控制媒介的国家。0152依照理想状态,生活世界与系统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同时又是相互影响的系统。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权力与金钱无孔不入的侵蚀,生活世界的私密性已不存在。特别是随着大众传媒的冲击,生活世界在日益边缘化,私人空间逐渐被公共空间所取代。生活世界中的成员已完全失去独立判断能力与个体独立性。这种状态的长期存在导致人们心理的普遍焦虑与失衡。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哈贝马斯认为关键问题在于生活世界的复兴。而生活世界复兴的手段就是用交往理论重建生活世界与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列费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是建立在全面异化理论基础之上的。他从/完全的人0或/总体的人0出发,提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在政治、经济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异化现象。现代化机器大生产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欲,从而使人们受制于消费生产,在单一化、标准化与规范化的要求下,失去了生活的主动性、创造性与个性。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不同的是,列费伏尔更加关注宏大理论叙述下的人们日常生活。他认为日常生活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环境。这一领域中的异化对大众的创造性、主动性与个性的破坏是最为严重的。为此,要实现/全面的人0或/总体的人0,就应该首先在日常生活领域开展批判与清理。同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一样,列费伏尔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强调总体革命。异化已全面渗透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以及家庭、两性关系、劳动等日常生活领域。因此,人的解放不仅体现于政治解放与经济独立为主要特征的阶级解放,而且也体现于日常生活中的个人解放。

与卢卡奇和列费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相比,阿格妮丝#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学理性更浓,但批判的激烈程度相对温和一些。作为卢卡奇的学生,阿格妮丝#赫勒继承了卢卡奇的学术观点。她首先提出:/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0162她从类本质与对象化两个范畴出发,具体阐述了日常生活的内在结构与基本特点。她将日常生活领域划分为对象世界、习惯世界与语言三个部分,三个部分的共同特征体现为:重复、/规则)特征0和规范性、符号系统、经济和情境性。阿格妮丝#赫勒的结论是:日常生活是个重复性思维与重复性实践占主导地位的领域,它在实用主义、可能性、模仿、类比、过分一般性和单一性事例的粗略处理等特点的基础上,消解了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实践。概言之,日常生活领域具有抑制一切

创造性活动的惰性。为进一步理解与把握日常生活领域的特点,阿格妮丝#赫勒又区分了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不同领域,认为政治、宗教、道德、科学、艺术、哲学都属于非日常生活领域。同时,她也认为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分离,从根本上讲,工作(劳动)本质上既是日常生活,又是超越日常生活的类本质的活动。道德同样如此。划分的目的一方面是要重视日常生活领域存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日常生活领域与非日常生活领域之间的划分是为了建立一种全新的结构形式。/这并非主张每个人都应成为科学家、艺术家或哲学家,也不是说自由自觉的个体可以彻底摆脱特性,可以不借助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而生存。全部问题在于,自由自觉的个体通过与科学、艺术和哲学等-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建立起自觉的关系,把自己的特性和类的价值置于新的关联之中,建立起自为的价值等级结构。这样一来,个体能够知道何时可以凭借日常生活结构与图式而活动,何时应中止实用主义、过份一般化、重复性思维、重复性实践等日常生活图式,而求助于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实践。0172阿格妮丝#赫勒从哲学角度论述了个体意义上日常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在理论层面上强调了在与社会的关系中,个体存在独立性的必要性与社会价值。

此外,科西克关于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也都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论述了日常生活的本体论意义,以及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在人的全面解放中的重要作用。

概言之,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关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意在寻找变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并以此来补充并修改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理论。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关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理论是有理论建树的。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在论及社会形态过程中曾提到社会意识形式的多样性,但他们的理论关注点却更多放到了宏观意义的政治上层建筑,或社会意识形式上面。普列汉诺夫曾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社会结构的各个层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一个简要概括,曾提到/一部分由经济直接所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人的心理0182。但由于社会发展状态以及当时社会力量对比等情况,经典作家的理论研究的侧重点还是在社会宏观发展的角度。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一方面将哲学研究从抽象转向现实生活领域,恢复了哲学关注于人的理论情怀;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改变了近代西方哲学形成的主客两分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为全面准确地把握外部世界,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理论的准备,特别是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危机的解决方法(尽管有些不合理之处),这些,对我们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状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1参考文献2

112李青宜./西方马克思主义0的当代资本主义理论1M2.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236.

122衣俊卿集1M2.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5.341-342.

132142乔治#卢卡奇.审美特性1M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2,40.

152方敏.论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性的大众文化批判1J2.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6).

162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1M2.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3.

172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英文版序言1A2.日常生活1C2.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4.

182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1M2.北京:三联书店,1974.195.

=责任编辑:溶悦>

2007年第5期(总第172期)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点思考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点思考 【英文标题】Some Thoughts on Western Marxism ZHANG Xin Department of Humanity and Public Management Hangzhou Business College,Hangzhou10012,China 【作者】张鑫 【作者简介】杭州商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张鑫(1965—),女,安徽淮南人,杭州商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内容提要】本文围绕如何认识和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与内涵、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派别,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出现多样化的局面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本文提出判断西方马克思主义性质的三条标准,并以卢卡奇和弗罗姆为例作了具体分析。 【英文摘要】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ception and connotation of Western Marxism as well as its relations with Leninism,holds that Western Marxism is not aunified school of ideological trend,and,based on a concrete analysis of

and ,proposes three criteria for judging the nature of Western Marxism.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卢卡奇/弗罗姆/Western Marxism/Marxism/Leninism/Lukacs/Fromm 【正文】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xx)04-0067-04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思潮,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之后又不断发展,20世纪50—60年代达到高潮。习惯上,通常指由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人所引发的西欧和中欧地区左翼激进思想家(包括部分共产党员或被开除出党的理论家)重新诠释马克思学说的思潮。我国学术界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但对如何认识和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目前学术界还存在着诸多争论。对此,笔者不揣冒昧,拟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与内涵、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界定等三个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与内涵仍有不同看法。大致有两种观点: 一是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存在是一个不依人们

西方马克思主义之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之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 摘要: 在西方社会科学界,法兰克福学派被视为“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并从理论上和方法论上以反实证主义而著称。它继承了青年黑格尔派M.施蒂纳等人的传统,受A.叔本华、F.W.尼采和W.狄尔泰的非理性思想影响,并受新康德主义、M.韦伯的“文化批判”和社会学的启迪,借用K.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异化概念和G.卢卡奇的“物化”思想,提出和建构了一套独特的批判理论,旨在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彻底批判”。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看来,批判理论超越一切哲学之上,并与每一种哲学对立;这种批判否定一切事物,同时又把关于一切事物的真理包含在自身之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

目录 一、法兰克福学派简介 二、法兰克福学派主要思想 (一)工具理性批判使理性恢复自我批判能力 (二)“精神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三)实证主义是异化了的科学的哲学表现 (四)工业社会批判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制度 三、法兰克福学派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发展(一)关于批判理论 (二)关于“异化”与“物化”的理论 (三)大众文化批判 1.产生背景 2.具体内容 四、对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评价 (一)批判理论的现实意义 1.深刻的人文情怀更易让人接受 2.对当代社会的预判 (二)批判理论的局限性 1.坚持精英文化而导致了另一种形式的文化霸权主义。 2.片面否定了资本主义大众文化的存在价值。 3.过度强调受众的被动性,忽视了受众的主观能动性。

一、法兰克福学派简介 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历史最悠久、也最为著名的理论流派之一法兰克福学派,是批判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分支,它的理论一般被简称为批判理论。这一派的理论主张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在过去50年间,它已经逐渐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侧重点也向传播学靠近了许多。 法兰克福学派是由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的知识分子构成的。该研究所成立于1923年,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它迁往纽约,附属于哥伦比亚大学,1949年又迁回德国。其主要成员包括麦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等。虽然这些人从未加入过任何政党,但他们的理论最初是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指导下提出的。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学术性的,这些学者都曾移民美国。其批判的矛头也基本指向于战争时期的法西斯主义,以及和平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制造的“霸权文化”。 在西方社会科学界,法兰克福学派被视为“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并从理论上和方法论上以反实证主义而著称。它继承了青年黑格尔派M.施蒂纳等人的传统,受A.叔本华、F.W.尼采和W.狄尔泰的非理性思想影响,并受新康德主义、M.韦伯的“文化批判”和社会学的启迪,借用K.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异化概念和G.卢卡奇的“物化”思想,提出和建构了一套独特的批判理论,旨在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彻底批判”。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看来,批判理论超越一切哲学之上,并与每一种哲学对立;这种批判否定一切事物,同时又把关于一切事物的真理包含在自身之中。 二、法兰克福学派主要思想 (一)工具理性批判使理性恢复自我批判能力 该派别学者认为,叔本华、尼采等人提出的非理性探讨了人的精神价值,体现人文情怀,更有利于批判资主社会对人个性的压抑和扭曲。因此,他们均由非理性出发。 法兰克福学派在哲学思想上首先揭露造成这种一致性压迫力量的理性,从事工具理性批判。认为中世纪之后的启蒙思想家们把理性抬高到真理标准的高度,将理性的个体从封建教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然而,启蒙理性由于自身的内在逻辑而转到了它的反面。作为个人理性化结果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加深了资产阶级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控制,使理性最终堕落成了“工具理性”,从而导致了“理性的毁灭”。只有进行工具理性批判,使理性恢复自我批判能力,才能消除各种形式的异化,将人类从不合理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二)“精神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吸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尼采的非理性主义,关注和研究权威的本质发展。社会批判理论尤其重视进行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综合”。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大弊病正是对人的“爱欲压抑”。他们强调社会心理而不是经济基础对于权威和权力的决定作用,认为革命的障碍主要在于意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简介 一、早期代表人物(20世界20——30年代) 1、格奥尔格·卢卡奇(Ceorg Lukacs,1885-1971),匈牙利着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审美特征》(1963),《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超一流 2、卡尔·柯尔施(Korsch,Karl 1886-1961),德国人,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1923——1937)、《卡尔·马克思》(1938)。超一流 3、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Antonio 1891~1937),意大利人,意大利共产主义思想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者和领导人之一,是与卢卡奇、柯尔施齐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代表作:《反对〈资本论〉的革命》(1917)、《狱中札记》(1929——1935)。超一流 二、发展繁荣时期(20世纪30——70年代) (一)法兰克福学派 (第一代) 1、霍克海默尔(Max Horkhaimer 1893—1973),德国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首脑人物、“社会批判理论”创始人。代表作:《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1937),《论哲学的社会功能》(1940),《启蒙的辩证法》(1947),《工具理性批判》(1967)。超一流 2、阿多诺(Adorno,T·W,1903——1969)德国人,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霍克海默尔。代表作:《弗洛伊德理论和法西斯主义宣传的程式》(1951),《否定的辩证法》(1966)。超一流 3、班杰明(Benjamin,Walter 1892——1940),德国人,代表着作:《德国悲剧的起源》(1925)、《作者作为生产者》(1934)、《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1936)。一流 4、赫伯特·马尔库塞(Marcuse, Herbert 1989——1979)德国人,是“弗洛伊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简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几个问题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虽然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了一些误解,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值得我们重视的思想资源。在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上,传统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科书,对于意识形态的理解过于狭隘,忽视了马克思思想中关于意识形态的更加广阔和深刻的意识形态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从总体上说,主要涉及到:意识形态的范围、价值问题;意识形态的主体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问题;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教育问题;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意识形态的种类;意识形态与语言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意识形态观 无论你是否愿意,意识形态都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你,无论你如何讨厌,意识形态都已经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回避意识形态,否定意识形态,甚至说“意识形态”已经终结,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这就如同鸵鸟把头埋到沙子里,防止自己被人抓住一样,是极其愚蠢的。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意识形态呢?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虽然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了一些误解,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值得我们重视的思想资源。 一、如何看待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 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提出了质疑。这种质疑主要表现在,他们认为,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看作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这是一种简单的历史决定论的思想,实际上意识形态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他们看来,马克思简单地把意识形态理解为对社会现实的歪曲反映,并用阶级根源来说明意识形态的产生的社会根源,把意识形态和阶级意识等同起来,把意识形态的斗争归结为阶级斗争。他们有人质疑,难道一种意识仅仅由于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就表明这种意识是颠倒的意识吗?就是错误意识吗?[1]这种指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修正和完善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几乎是每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家的共同企图。 应该承认,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确实有僵化和教条化的问题,缺乏对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形式、内容和功能的深入思考。这也导致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多方面的质疑和思考。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某些思考,确实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在分析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念的时候,不同的人抓住了马克思思想中的不同方面来分析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思想。比如,早期阿尔都塞抓住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提出的下列思想:“整体,当它在头脑被作为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2]在他看来,头脑所专有的掌握方式是科学的掌握方式,而对于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是意识形态的。而卢卡奇则抓住了马克思对于商品拜物教的批判,认为,这种商品拜物教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使人崇拜自己所创造的商品之间的交互关系,而忽视了交换关系背后的人和人之间的剥削关系。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商品拜物教的意识形态功能的批判。或者说,马克思就是要揭示商品交换关系背后所存在着的人和人之间的交互关系。国内学者在研究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的思想的时候,发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讨论的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由此可见,人们在分析马克思的意思形态思想的时候,也发现了马克思也有不同的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观念。英国学者汤普森发现,在马克思那里有三个不同的意识形态概念。第一种意识形态概念是:“意识形态是一种理论学说和活动,它错误地认为,观念是自主的和有效的,它不了解社会—历史生活的真正情况与特点。”[4]这就是说,那些把人的观念看作是独立于社会历史条件的思想就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所批判的各种不同的理论都是意识形态。第二种意识形态概念是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探析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以其社會批判理论闻名于世,本文从对其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先后使用过的肯定的文化、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三个概念的理解入手,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内容进行考察和评价,分析其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肯定的文化;大众文化;文化工业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主要的内容之一,它的出现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并成为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最主要的理论基础,对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大众文化、肯定文化和文化工业 在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中曾先后使用过三个概念:肯定的文化、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1936年霍克海默在《利己主义与自由运动》中首次提出了“肯定的文化”,马尔库塞则于1937年在《文化的肯定性质》一文对这一概念作了专门的论述;“大众文化”是1942年在霍克海默与卢旺塔尔的通信中提出的;1944年,霍克海默又与阿多诺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中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 (一)肯定的文化 20世纪3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主要致力于批判法西斯主义为代表的极权主义,其中以分析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起源和社会心理基础为主要工作。“肯定的文化”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马尔库塞说:“肯定的文化,是指资产阶级时代……所产生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根本特性就是认可普遍性的义务,认可必须无条件肯定的永恒美好和更有价值的世界。这个世界……可以在不改变任何实际情形的条件下通过每个个体的‘内心’得到实现”。可以看出,这种资产阶级时代产生的文化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幻想世界,它可以凭借人的内心而无需改造社会就可以实现,从而使人们在幻想中得到满足,以平息人们的反叛意识。他还指出:“在新社会……它们是革命的;但它们在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稳定后,就愈发效力于压抑不满的大众,愈发效力于纯为自我安慰式的满足,它们隐藏着对个性身心的残害”。就是说,如果肯定文化在早期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还有其积极一面的话,那么到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则退化为一种使人丧失批判和否定能力的单面文化。 (二)大众文化 20世纪40年代初,社会研究所转移到美国,法兰克福学派开始认识到,美国是另一种极权主义的典型,只不过是采取了一种更为缓和的、更具欺骗性的统治方式,是通过在文化领域建立强制统一的行为的思想控制模式来实现的。日渐发达的美国大众文化便成了法兰克福学派在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对象。所谓大众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比较_以斯密悖论为例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4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242011 尽管库恩认为范式不适用于经济学,因为经济学不能算是科学,它缺少常规科学所要求的公理化形式或范式[1]161,但是,经济学先后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剑桥学派边际革命、现代凯恩斯主义、供应学派、货币主义、新古典综合学派、公共选择学派、制度经济学等纷繁复杂的演变,经济学已经有了被研究者广泛接受的经济信念、价值判断标准、经济学研究方法。据此,我们可将经济学划分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包括自由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学)两大范式。 一、概念界定 (一)范式概念的界定 范式(paradigm)一词源于希腊文,有“共同显示”之意,据此引伸出模式、模型、范例、规范等意思。库恩对范式做过各种不同的表述。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对库恩的范式概念作了系统的考察,他从《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列举了库恩使用的21种不同含义的范式,并将其概括为三种类型或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它是哲学范式或元范式。比如“把握世界的理论框架”、“整理现象的方式”;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成就,它是社会学范式。比如“共同体共同使用的成功事例”、“共同体内部的一致意见”、“科学共同体所共同使用的成规”;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像,它是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比如“科学研究不可缺的事例”;“一种科学成就,它为共同体规定应该研究什么问题和采用什么方法”、“它是科学共同体进一步展开活动的基础”[2]171-174。库恩曾说:“不幸我走的太远了,把这个词的用法扩展得太广了,竟包括集团所共有的全部成规了。”[3]313为了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库恩在《再论范式》中写道:“不管范式一词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有多少用法,但还是可以把它们分成两个集合,范式的一种意义是综合的,它包括了科学家集团所共有的全部成规,另一种意义是把其中特别重要的成规抽取出来,成为前者的一个子集。”[4]在这里,库恩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对范式这一概念作了澄清。所以笔者认为,范式就是专业共同体或者由一定共同体成员共同具有的一整套信念、价值技术等等。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界定 对于马克思经济学范式,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其主要观点有:张青松从经济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就应该是对商品经济现象的最高概括”[5]。林岗、张宇从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入手,揭示了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特征并分析了其“产权范式”[6]。孟捷从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入手,提出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生产方式范式”[7],这里的生产方式主要指的是“资源配置方式”。肖殿荒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整个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用以揭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和从属关系,因此可以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比较 —— —以斯密悖论为例 黄寅跃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范式,它们有着不同的概念与理论范畴以及相关的准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从建国以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开始全面影响中国,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研究方法具有其科学的意义,但问题也十分突出。客观分析比较经济学的各种研究范式,借鉴吸收各自的科学成分,对于构建科学的经济学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范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斯密悖论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11)24-0001-03 作者简介:黄寅跃(1986-),男,广东南海人,东华大学(上海201620)人文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法制。 收稿日期:2011-10-08

西方经济学第7章-马工程教材答案

第七章 1.试比较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又被称作“孤立市场”的分析方法。马歇尔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现象非常复杂,影响市场运作的因素很多,为使分析简化,应该采取“其他情况不变”的假设,孤立分析某种产品的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动,待到所有的商品价格和供求问题分析完之后,再进行综合分析,便能够得出关于市场均衡的正确结论。在局部均衡分析中,某一市场上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做是它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假定不变,这些不变的价格仅仅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其结论是,该市场的供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但是,局部均衡分析虽然可以揭示商品均衡价格和数量决定的一般关系,却也显得过于简单化,它不能说明市场经济体系中均衡价格和数量决定的较为复杂的情形。在市场体系中,各种商品的供给、需求及价格是相互影响的。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状况,而且也要受到其他与之有关的其他商品的供求状况及价格的影响。所以,根据局部均衡分析不能解决市场经济体系中各种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决定问题。于是,在西方经济学中又出现了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2.应用埃奇沃斯盒式图解释某一点如何表示两个消费者购买的市场产品组合。 在埃奇沃斯盒式图中,每一点都代表两个消费者的市场产品的组合。从原点O1沿底部横轴向右和沿左面纵轴向上(如箭头所示)为甲所持有的产品;从原点O2沿上面横轴向左和沿右面纵轴向下(如箭头所示)为乙所持有的产品。例如,A点表示食品和布的初始分配。沿底部横轴从左向右,可以看到甲有7单位食品,沿左面纵轴向上看,又看到他有1单位布。这样,对于甲来说,A点代表他持有的7单位食品(7F)和1单位布(1C),其余的3单位食品(3F)和5单位布(5C)则为乙所持有。从图上查看乙持有产品的情况,则是沿上面的横轴向左看和沿右面的纵轴向下看,同样可以发现在A点乙持有3单位食品和5单位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理论_郭湛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理论 郭 湛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确切概括。关于这一点,学术界已经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对于这种本质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在我们对实践唯物主义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已经有了许多基本共识的基础上,现在需要突破已有的对实践唯物主义的一般化的理解,也就是应特别注意研究并强调实践唯物主义的批判本性。就理论内容和精神实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理论,同时又是一种实践批判理论。这是同一理论的两个侧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而又相互转化;缺少对于其中任何一个侧面的了解,都无法真正把握这一理论的总体。 一、哲学的批判与批判的哲学 批判是哲学的本性。哲学的批判首先是针对哲学自身的,批判是哲学发展和变革的方式。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辩证法”,最初指的就是在对话中通过辩驳和论证推动思想前进的方法。在柏拉图的《国家篇》中,苏格拉底说,人凭借这种辩证法,通过理性的探讨可以找到通往事物本质的道路,直到把握善自身的本质。在这种思想进程中,真理是借助辩证法的力量来揭示的。这个意义上的辩证法是批判的理性和理性的批判。在《巴门尼德篇》中,柏拉图借巴门尼德之口,批判了苏格拉底的理念论,其实也是柏拉图对自己以前的理念论的自我批判。(参见苗力田,第318-338页)哲学就是在不断的批判和自我批判中前进的。 关于哲学的批判本性,讲得最明确的是康德。富于科学的“缜密精神”的康德反对哲学中的独断论,指出这是认为无须纯粹理性的批判就可以在哲学中前进的成见,只能导致理性未经批判的无根据的摸索和轻率的漫游。对思辨理性即纯粹理性的批判,可以堵塞错误的来源,抑制思辨理性的自负。而拒斥纯粹理性批判的方法,“其用意无非是完全摆脱科学的羁绊,把工作变成儿戏,把确定性变成意见,把哲学变成偏见”(康德,2004年,第18-21页)。康德指出,纯粹理性的批判主要“不是用于扩展我们的理性,而是用于澄清我们的理性,使它避免失误”,这是“对纯粹理性能力自身的批判”。(同上,第40-41页)在康德看来,“理性在其一切行动中都必须经受批判”,在这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免除这种“铁面无私、一丝不苟的审查”。(同上,第474页)理性决不能拒绝批判,它在任何时候都没有理由惧怕批判。面对批判,理性有争辩的权利。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康德对纯粹理性进步的三个阶段的概括。康德认为,在纯粹理性的事情上,标志着它的童稚时代的第一步是独断的;第二步是怀疑的,即让理性的所作所为经受检验甚至责难,可以称为理性的审查;第三步属于成熟了的判断力,它以可靠的、在其普遍性上已得到证明的准则为基础,这是理性的批判,也是理性的界限。理性在发展的过程中先是独断的,然后是怀疑的,最后才是· 3·

简析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简析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把20世纪资本主义的文化生产、大众文化以及与大众文化密切相关的大众日常生活,诸如广告、电视、报刊、杂志等作为分析和批判的主要对象。他们认为大众文化以商品拜物教为其意识形态,以标准化、齐一化、伪个性化与欺骗性为基本特征,以制造人们的虚假需求为其主要欺骗手段,最终达到巩固资本主义统治的目的。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 大众文化是在发达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中随着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而产生的新的社会现象,是由现代大众传媒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塑造并加以支撑的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形式,是以城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和普及化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在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批评和指责声中发展、壮大,在传统美学难以对其正确解释的尴尬中游走、突破。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大众文化借助于市场化、技术化、全球化这三大推动力量,以不可抵挡之势,全面渗入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同时,大众文化的弊端也引发了大量的争议和批判,其中最为激进激烈的批判来自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诞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最初是针对“肯定的文化”这一概念而提出的。1936年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在《利己主义与自由运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肯定的文化”一词,1937年马库塞的《文化的肯定性质》的长篇论文又对这一概念做了专门论述。马库塞指出:“所谓肯定的文化,是指资产阶级的时代文化,……它的根本特征就是维护一个普遍强制的、永远更为美好和有价值的、必须无条件肯定的世界”。作为自由资产阶级时代的肯定的文化,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幻想世界,仅凭借个人内心活动而无需改造社会就可实现。在他看来,这种文化是从现存秩序的利益出发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社会秩序的反映。肯定文化的基本社会功能既能充当现实的装饰品,美化和证明现存秩序,引导人们同现存相调和;又可使人们在幻想中得到满足,平息人们的反叛欲望。因为它是理想主义的,幸福的享受只允许存在于理想化的精神形式之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论文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肯定文化大众文化文化工业论文摘要:大众文化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最富特征的理论之一。法兰克福学派在不同时期对“肯定文化”、“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批判,透过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表面现象揭示了大众文化的商品化、齐一性和强制性的根本特征及其危害。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有明显的局限和缺陷的,但同时对我们也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20世纪,人类经历了深刻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的冲突:一方面,现代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增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并使现代化成为一切不发达民族的主导性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西方工业文明的发达又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和人的异化等负面效应,使生存于技术世界中的现代人面临着深刻的文化危机。现代西方各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对现代人的这一生存境遇和文化危机进行了多方面的剖析和批判,从不同视角建构了自己的文化批判理论。其中,法兰克福学派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批判占据了十分独特和重要的地位,从而大众文化批判成为法兰克福学派最富特征的理论之一。 一、“肯定文化”、“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这是有其历史背景的。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西方社会,娱乐工业的出现,大众传播媒介的成长,纳粹及其他极权国家对文化的野蛮操纵,批判理论家们移居美国之后对美国电影业和录音工业显赫地位的发现及震撼,所有这一切导致了法兰克福学派把眼光转向对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着的文化模式的评估,即开始注重研究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问题。可以说,大众文化批判构成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及后来的许多著作的一个中心主题。“文化工业的批判理论花费三十年时间才取得成功”,这实际上点出了法兰克福学派提出文化工业论的时间。具体地说,该学派在历史上依次提出了三个密切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即“肯定文化’’(affirmafiveculture),“大众文化”(massculture)和“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霍克海默在1936年所写的《利己主义和自由运动》一文中首先提出“肯定文化”的概念;马尔库塞次年写了一篇题为《文化肯定性质》的长篇论文,展开了霍克海默的这一概念;;1942年,霍克海默和卢旺塔尔在通信中提出“大众文化”的概念;而在被奉为当代研究“大众文化”的“开山之作”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则使用“文化工业”一词,以取代“大众文化”。什么是肯定文化?按马尔库塞的观点,“肯定文化”是资本主义这一特定时代的产物。新兴的资产阶级将他们对一种新的社会自由的要求奠定在人类理性的普遍的基础上,但是理性和自由并没有超越这些资产者自身的利益范围,而他们的利益越发与大多数人的利益对立起来。对资产阶级来说,这是一个大难题。为了应付这一难题,他们想出的办法就是制造“肯定文化”。在马尔库塞看来,这种文化是从现存秩序的利益出发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社会秩序的反映。“肯定文化”的基本功能既是提供一种辩护,充当现实的装饰品,引导人们同现存秩序相调和,又可使人在幻想中得到满足,平息人的反叛欲望。也就是说,如果肯定文化在早期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还有其积极一面的话,那么到后来,它则完全起着消极作用。在垄断资本主义或发达工业社会,肯定文化日益蜕变为单面文化。在发达工业社会,文化的成就本应是人们获得自由的前提,现在却异化为意识形态,成为统治和奴役的工具。 20世纪40年代初,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主要成员移居美国之后,则把注意力从肯定文化的研究转移到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批判。大众文化与文化工业意义相近,但为什么用“文化工业”取代了“大众文化”?阿多诺在后来的《文化工业再考察》(1967)一文中作了说明:在我们的设计草案里,我们谈到了“大众文化”。我们用“文化工业”取代这一表述,以便一开始就排除其倡导者的下述解释的可能:这是一个类似一种从大众本身、从流行艺术的当前形式自觉地产生出来的文化问题。文化工业必须与后者严格区分。阿多诺在这里讲得非常明白,他之所以选择“文化工业”这种表述而舍弃“大众文化”,主要原因是防止人们望文生义,认为大众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从人民大众出发,为人民大众服务。他明确说明“大众文化不是为大众服务的文化”。那么何谓“大众文化”?按照法兰克福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第9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关键区别在什么地方? 答:二者的关键区别可以从它们的定义中体现出来: (1)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在这种研究中,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定为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所得到的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一般均衡分析是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还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地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可以看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的关键区别在于它们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不相同。 2.试评论瓦尔拉斯的拍卖者假定。 答:瓦尔拉斯为说明每个市场价格是怎样逐渐地调整到使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和供给量都能够相等,从而实现一般均衡而提出了“拍卖者假设”。 如果现行价格恰好为均衡价格,则经济体系处于一般均衡状态而不再发生变化。但如果现行价格不是均衡价格,交易就有可能在“错误”的价格水平上进行,这将导致整个经济体系无法实现一般均衡。为避免上述困难,瓦尔拉斯假定,在市场上存在一个“拍卖人”,他的作用是在市场上高声喊出某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不同价格,然后进行交易,不断调整修正,一直到达到供给和需求相等的均衡为止。这个虚构的拍卖人,有时被称为“瓦尔拉斯式的拍卖人”,是达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摸索过程的一部分。 瓦尔拉斯的“拍卖者假设”要有以下四个基本假设前提条件: (1)经济系统中有一个作为信息中心和价格制定者的拍卖者,根据市场供求变化逐步调整价格体系,直到各市场供求都达到均衡。 (2)价格变化只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不存在其他任何限制价格变动的非经济因素。 (3)市场上所有的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没有任何直接联系,他们不知道其他信息,只是单纯地根据市场价格来决定自己的供给量和需求量。 (4)市场上所有的交换行为都要等到“拍卖者”制订的价格体系调整到均衡价格以后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研究(笔记摘录)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研究》 王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 1.本书的绪论部分就整体思路和采纳的论述方式进行简要的说明和介绍。第一章实际是对两个论域,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文化批评进行界定和梳理,并将社会形态作为连接点进行基本的论述。从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对“意识形态”、“阶级”、“种族”和“性别”这四个最为基本的概念进行清理,对概念背后的重要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将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承接关系加以揭示。-15 2.笔者认为,文学批评是以文本为中心,而文化批评则是以文本的生产和消费为中心,其主要的侧重点以传统文学文本和社会文化文本为主,注重文本的外部生产、传播、接受过程、文化要素和文本环境,其分析的方式除了传统文学批评、哲学和美学的角度之外,主要融入了社会学和政治学视角。-38 3.简言之,技术进步和体制变革带来社会面貌和群体交往方式的改变;而社会新的现象或问题需要法律不断进行补充、修正和规范;法律的合法性以及有效实施必须依靠群体的道德提升和个体的自我约束。-40 4.文化是由两个主要的传统所构成的互为作用的层面,即思想文化传统和制度文化传统。-46 5.欧美的马克思主义者面对新的社会发展期,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诸多命题进行了发挥、修正和改写,以寻求新的解释方式。这一方式对中国学界而言,显然有着借鉴意义的。-47

6.新的社会阶层往往以最为传统的方式给传统本身输入自身的价值观,使之外化为有利于自我阶层的一种传统,并再次通过传统的方式使之形成新的社会风尚。-60 7.社会形态受制于物化条件,包括技术条件、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特质。当代社会在上述要素的作用下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时代有着不同的结构功能,个体或群体的问题均必须置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思维机构中才能凸现。(我认为还可以加上“生态”)-74 8.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般被定义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出现于欧洲国家,主张以区别于‘苏联式’(列宁式和斯大林式)的方法,在当下的历史条件中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激进的思潮。-75 9.-----安德森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了对比,即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事实,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学术内部发展起来的,而不是作为工人运动的一部分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得以首次进入资产阶级文化堡垒之中。-77 10.传统的思想家主要关注社会的历史、政治和经济维度,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者则主要关注哲学、文化和美学,这不仅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转移,而且是对上层建筑本身的再鉴定。-78 11.实际上,以广告为标识的传媒将新商品的潜在使用价值和符号价值带入到生产者控制之中。于是,消费者只能按照资本主义方式要求他们的那样进行被动消费,并进入循环消费系统。-81 12.文化生产资料的高度控制和集中导致了“文化工业”,使人们在接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简介 一、早期代表人物(20世界20——30年代) 1、格奥尔格·卢卡奇(Ceorg Lukacs,1885-1971),匈牙利着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审美特征》(1963),《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超一流 2、卡尔·柯尔施(Korsch,Karl 1886-1961),德国人,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1923——1937)、《卡尔·马克思》(1938)。超一流 3、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Antonio 1891~1937),意大利人,意大利共产主义思想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者和领导人之一,是与卢卡奇、柯尔施齐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代表作:《反对〈资本论〉的革命》(1917)、《狱中札记》(1929——1935)。超一流 二、发展繁荣时期(20世纪30——70年代) (一)法兰克福学派 (第一代) 1、霍克海默尔(Max Horkhaimer 1893—1973),德国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首脑人物、“社会批判理论”创始人。代表作:《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1937),《论哲学的社会功能》(1940),《启蒙的辩证法》(1947),《工具理性批判》(1967)。超一流 2、阿多诺(Adorno,T·W,1903——1969)德国人,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霍克海默尔。代表作:《弗洛伊德理论和法西斯主义宣传的程式》(1951),《否定的辩证法》(1966)。超一流 3、班杰明(Benjamin,Walter 1892——1940),德国人,代表着作:《德国悲剧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旗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旗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中最大 的流派,也是至今仍保持强大文化影响力的西方主要学术流派之一。法兰克福学派在当代西方思想史上享有重要地位。创立:以研究“社会哲学”为中心任务法兰克福学派自1930年代诞生以来经历了三代人、四个历史时期的理论发展。第一个时期(1923—1949)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形成时期,也即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聚集并发生影响的重要时期。法兰克福学派的名称来自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1923年,社会研究所由第一任所长格林贝格(Carl Gruenberg)主持成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研究和工人运动的经验研究。1930年,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接任所长后,重新确认了社会研究所的研究方向。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法西斯主义抬头,霍克海默要求摆脱研究所此前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纯哲学研究,将哲学和社会学结合起来,以研究“社会哲学”作为研究所的中 心任务。他指出,这种社会哲学不满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经济学和历史学的实证性分析,而是以“整个人类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对象来揭示和阐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 的命运”,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总体性的哲学批判和社会学批判。这一定位标志着以“社会批判理论”为特征的法兰克

福学派的真正形成。这一时期,霍克海默主持创办了《社会研究杂志》,并以该杂志为中心,延揽了波洛克、格罗斯曼、本雅明、马尔库塞、洛文塔尔、弗洛姆、阿多尔诺等一大批青年才俊。法兰克福学派逐步发展壮大,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在希特勒上台前夕,研究所及其主要成员整体搬迁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继续从事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黄金时代:以现代性批判为中心的全面文化批判第二个时期(1950—1960)是法兰克福学派发展的黄金时代。二战后,应联邦德国政府的邀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和波洛克等人于1949—1950年返回德国,重建社会研究所。社会研究所核心成员中的洛文塔尔、弗洛姆、基希海默(Otto Kirchheimer)和马尔库塞等人则留在了美国,后成为法兰克福学派强大的美国支脉。在这一全盛时期,法兰克福学派从哲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综合性的经验分析和考察,从事以现代性批判为中心的全面文化批判。该学派强调辩证的否定性和革命性,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物化结构,强烈抨击现代人的异化,特别是意识形态、工具理性、大众文化、大众传媒等异化力量对人的束缚和统治。在战后的十多年中,以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为代表的第二代通过“公共领域”等 理论创新而声名鹊起。这一时期法兰克福学派两代人群星灿烂、人才济济,共同形成了社会批判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高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批判教育理论探析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批判教育理论探析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批判教育理论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在对统治与被统治这对权力关系进行充分挖掘后,批判教育研究从宏观——不公平的再生产和微观——压迫与反抗两个层面推进了自身理论的完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批判教育理论;走向对话;尊重差异 一、马克思主义:批判教育理论的渊源马克思出现以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是纯粹的,即认为教育的功能就是帮助儿童适应和理解习俗,以便更好地融入人类社会。从涂尔干开始,功能论的文化社会学就有不少对教育的论述,他们将教育视为传递民族精神的工具,甚至认为,教育本身也是这种精神的一部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教育的保守性、虚伪性和工具性都未引发人们的关注。事实上,作为一种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在社会系统中完成的,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以至于无法保持自身的文化纯粹性。马克思主义对教育理论的最大影响就是将其研究视角重新拉回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中,审视背后隐藏的不公正。马克思认为,“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1]。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也遵循这样的规律。这种冲突分析观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教育注重和谐与适应的功能理论,为批判研究提供了一个矛盾结构,进而为揭示教育背后的不公平提供了可能。 批判教育理论包含多种思想,比如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和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等等,但其历史主线是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教育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视阈体现在对政治、经济及文化背景的充分把握上和对人性本然状态的深刻关怀中。正是在马克思的思想被充分理解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才开始运用批判理论审视教育的不正当性,并从历史的反面寻找缺口。这种变化在20世纪初还不甚明显,但在二战以后,随着意识形态、权力关系和阶层差异等概念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人们对教育的思考也开始变得更具批判性了。 二、不公平的再生产:批判教育理论的宏观建构20世纪,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社会的结构与形态已经与19世纪时的马克思主义产生时期表现出明显差异,民主化浪潮极大地改变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阶级命题里的矛盾问题变得更为隐避。在这样的背景下,左派思想家们仍然坚守批判的阵地,不断挖掘教育内部现实的矛盾,极大地拓展了批判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其宏观建构主要表现为: 1.经济再生产模式 马克思对社会生产关系的经典描述为思想家们提供了一条富有想象力的研究路径。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鲍尔斯和金帝斯就曾对学校教育和社会阶层的对应关系作过经典阐释,他们认为,“学校教育的社会关系变化,是受阶级结构的更加和谐的再生所支配的”[2]。经济再生产模式是在反思人力资源理论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社会和个人为接受教育所付出的各项成本,都是为了获得一种存在于人体之内的、可提供未来收益的生产性成本。知识与修养等文化资本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无法私有化的。但实际上,身体化文化资本的积累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通常还必须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这样,家庭经济差异会造成教育资源投入的不平衡,从而复制先前的阶层身份,阻碍社会的流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