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桃树蚜虫的危害及防治

桃树蚜虫的危害及防治

桃树蚜虫的危害及防治
桃树蚜虫的危害及防治

 万方数据

桃树蚜虫的危害及防治

作者:赵廷武, 孙春兰, 于伟红

作者单位:赵廷武,孙春兰(山东省安丘办事处林果站,262100), 于伟红(山东省安丘市林业局果树站)刊名:

植物医生

英文刊名:PLANT DOCTOR

年,卷(期):2001,14(1)

被引用次数:4次

引证文献(5条)

1.武海斌.张坤鹏.杨福.于欣.张学萍.孙瑞红3种杀虫剂对杏树桃粉大尾蚜的防治试验[期刊论文]-农药 2012(1)

2.张新.赵莉.汗佐热木·艾尔肯九种杀虫剂对桃粉大尾蚜的毒力测定[期刊论文]-新疆农业科学 2010(11)

3.张新.赵莉.汗佐热木·艾尔肯九种杀虫剂对桃粉大尾蚜的毒力测定[期刊论文]-新疆农业科学 2010(11)

4.胡小敏.王云虎.陈太春.林星华.李晶.耿伟华.安德荣新型性诱粘虫板对保护地番茄蚜虫的防控效果[期刊论文]-西北农业学报 2011(4)

5.古丽加马丽·吐尔汗.于江南.蒋雯.王大亮.张建财桃粉蚜在桃树杏树上种群动态及越冬生物学研究[期刊论文]-新疆农业科学 2010(8)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0c1889873.html,/Periodical_zwys200101021.aspx

家庭盆栽花卉蚜虫防治方法

家庭花卉蚜虫防治方法 蚜虫又名粘虫,是最常见的农作物害虫。草本花卉,木本花卉,都受蚜虫的危害。 家庭盆栽花卉同样常遭受蚜虫的危害。由于家庭花卉量较少,农药防治用药量少,配制不方便。现将一些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环保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养花者参考。 1、人工防蚜虫法,蚜虫发生初期,采取人工防蚜,用毛笔、毛刷把蚜虫刷掉, 埋在盆土里。 2、植物驱蚜虫法,韭菜浑发的气味对蚜虫有驱避作用,将其与花搭配栽植,可 减轻蚜虫数量和危害。 3、辣椒防蚜虫法,用鲜辣椒或干红辣椒50克,加水30至50克,煮半小时左 右,用其滤液喷洒受害植物有特效。 4、洗衣粉防蚜虫法,洗衣粉3至4克,加水100克,搅拌成溶液后,连续喷2 至3次,防治效果达100%。应选中性洗衣粉使用。 5、风油精防蚜虫法,用“风油精”加水600至800倍溶液,用喷雾器对害虫仔 细喷洒,使虫体上沾上药水。杀灭蚜虫及介壳虫等害虫的效果都在95%以上,而对植株不会产生药害。 6、黄板诱杀防蚜虫法,选用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硬纸板或木板一块,上面 贴上黄纸,然后在黄纸上涂一层黄油,制成诱杀板,将诱杀板插在花盆间,利用蚜虫对黄色的趋性,将蚜虫粘在诱杀板上,达到消灭蚜虫的目的。 7、大葱液防蚜虫法:取大葱叶1公斤,晒干研成粉末加入7.5公斤水,浸泡过 滤后喷洒,可防治蚜虫和蜗牛。 8、尿洗合剂防蚜虫法,取清水适量,加少许洗衣粉和尿素,配制成尿洗合剂, 随配即用小喷雾器喷于花卉上,每天下午5时以后进行喷洒,连喷2—3天,可有效的防治蚜虫。 9、天敌灭蚜法,有些瓢虫(俗称"花大姐")吃蚜虫,是蚜虫的天敌。从室外捉来 七星瓢虫(背壳上有7个彩色斑点)、异色瓢虫,放到花株上,用来吃蚜灭蚜。 有时瓢虫会自动飞到花株上,不要伤害,加以保护、利用 10、草木灰滤液法,取1千克草木灰加水5千克,浸泡24小时,取滤液喷洒, 可有效的防治蚜虫为害。 11、干草木灰防蚜虫法,将草木灰研末过筛,清晨露珠未干时(或先洒水)喷施草 木灰于蚜虫体上,也可用纱布装灰抖撒,隔三五天再撒一次,连撒2至3次。 12、大蒜制剂防蚜虫法,取新鲜大蒜1千克加水适量捣成蒜泥,榨取大蒜汁液, 然后将1千克大蒜原汁加水10千克,搅拌均匀,均匀喷洒在花卉叶片背面,可有效防治花卉蚜虫,若在其中加入适量大豆粉或洗衣粉等粘着剂,则效果更好。 13、韭菜防虫法,用新鲜韭菜1千克加少量水,捣烂后榨取韭菜汁液,每千克原 汁加水6千克进行喷雾。 14 、烟叶防治蚜虫法,用干制烟叶1千克加水20千克,浸泡24小时,过滤后 喷洒。也可将烟杆切碎加水,浸泡48小时,过滤喷洒。对花卉蚜虫有较好的

桃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桃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桃树、杏树、李子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桃树的病虫害防治(一)常见桃树病虫害常见的桃树病虫害有20种左右,病害有桃穿孔病,桃疮痂病、桃炭疽病、桃褐腐病、桃流胶病、细菌性根癌病等;害虫有桃蚜、桃蛀螟、桃潜叶蛾、小绿叶蝉、山楂红蜘蛛、桑白蚧、桃球坚蚧、茶翅蝽、红颈天牛等。(二)常见桃树病害防治 1、桃细菌性穿孔病遍布全国各桃产区,排水不良的果园或多雨年份危害较重。该病由细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新梢。叶片初发病时为水渍状黄白色至白色小斑点,后形成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直径约2~4毫米的病斑,周围呈黄绿色水渍状的晕圈,以后病斑干枯脱落成穿孔。果实发病,病斑以皮孔为中心果面发生暗紫色圆形中央凹陷的病斑,边缘水渍状,后期病斑中心部分表皮龟裂。病原细菌在枝条组织内越冬,翌年随气温回升,潜伏的细菌开始活动,形成病斑。桃树开花前后,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叶片一般于5月发病,高温多湿有利于病菌侵染,病势加重。树势弱、排水不良或氮肥偏多的果园发病较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与发病轻重有密切关系。防治方法:(1)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切忌在地下水位高或低洼地建立桃园;少施氮肥,防止徒长。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时适度夏剪,剪除病梢,集中烧毁。冬季认真做好清园工作。(2)药剂防治:发芽前喷4~5度石硫合剂或1:1:100倍的波尔多液,花后喷一次科博800倍液。5~8月份喷农用链霉素(10000~20000倍)或锌灰液(硫酸锌1份,石灰4份,水240份)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2、桃疮痂病又叫黑星病,主要危害果实,也侵害新梢和叶片。果实多在果肩处发病。果实上的病斑初为绿色水渍状,扩大后变为黑绿色,近圆形。果实成熟时,病斑变为紫色或暗褐色,病斑只限于果皮,不深入果肉,后期病斑木栓化,并龟裂。病菌侵入果实的时间是落花后6周,约5月中下至成熟前一个月。枝梢受害后,病斑呈长圆形浅褐色,以后变为灰褐色至褐色,周围暗褐色至紫褐色,有隆起,常发生流胶。防治方法:(1)冬剪彻底剪除病梢。清出果园,减少病源,栽植密度合理,树形适宜,防止树冠交接,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湿度。(2)萌芽前喷80%五氯酚钠200倍加3~5波美度石硫合剂;落花后半个月至7月份,约每隔15天,喷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或代森

15种防治蚜虫的方法

15种防治蚜虫的方法 随着夏季到来,温度回升,湿度加大,各种作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以蓟马、蚜虫、飞虱、跳甲、青虫、吊丝虫等为代表的小虫难防问题最为突出,成为种植户的“心病”。由于其具有个体微小、繁殖速度快、活动隐蔽、寄主植物广等特点,其对作物的危害程度更大且用常规的防治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今天我们来重点说一下蚜虫的危害。 蚜虫危害 蚜虫又叫腻虫,常常吸食植株的幼芽和嫩叶。 蚜虫的危害分为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直接危害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植物的汁液,造成叶面卷缩,嫩茎扭曲,生长点坏死,造成减产;间接危害是指蚜虫

在直接危害的同时,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造成植株生长缓慢、叶片黄化、变形,造成更严重危害。 蚜虫为什么难防难治 1、天气导致蚜虫大发生。偏高的气温、偏少的降水,较低的相对湿度对蚜虫的发生、繁殖非常有利(蚜虫发生的适温度24-28℃、适相对湿度50-85%)。3-5天即可繁殖一代,一头蚜虫一生可繁殖50-70头,且世代重叠,造成防治难度大。 2、天敌的数量减少导致蚜虫大发生。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喷洒的大量农药,导致七星飘虫数量减少,草蛉更是很少发现,天敌数量减少,控制不了蚜虫的蔓延,是导致蚜虫发生的主要因素。 如何有效防控

在蚜虫的防治管理上,应当按照“见虫就防、早防早治”的原则,以及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天敌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另外,防治最佳时期是蚜虫初发期的早春。有效防治蚜虫的具体方法如下: 1、品种与耕种模式防治蚜虫 使用抗病性强的作物品种,进行轮茬换作种植方式,能够大幅减少田间蚜虫的数量,比如说与韭菜等具有强烈气味刺激性、对蚜虫具有驱赶性的农作物进行轮作或套种,在夏季时尽量避免种植容易诱招蚜虫的十字花科类作物。 2、清洁田地防治蚜虫 保持田间清洁,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或者果实采摘后或整枝修剪后,要及时对田间的秸秆、枯枝、落叶、杂草、乱物等进行彻底清理,移出田外进行集中焚烧或深埋,并对土壤进行30公分左右的深翻晒墒,以此来灭杀和控制蚜虫传播的源头。 3、加强施肥管理防治蚜虫 因为蚜虫喜嫩喜甜,比较喜欢刺吸作物苗株中碳水化合物,所以在施肥时,应当根据土壤肥力高低、不同作物生育期内的养分需求规律,尽量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农家肥、生物菌肥,适量增施磷肥和钾肥,一定要科学合理的控制使用或少用氮肥,在培育健壮植株、提高抗病虫能力的同时,以防作物枝

桃树的病害防治大全

【超靠谱】桃树的病害防治大全 桃树苗是我国华北地区主要的水果类植物。桃的果实是深受大众喜爱的水果,具有外形好,果肉丰富的特点。但桃树是多种病害的越冬场所,其中常见的病害就包括桃干枯病,桃根癌病,桃炭疽病,桃穿孔病,桃黑星病,桃树流胶病,桃树黄叶病,桃缩叶病,疮茄病,褐腐病等。河北苗木基地桃树种植培育中心为您详细讲解如何及时清除病害,保障桃树的正常生长。 桃干枯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桃干枯病主要表现在桃树的枝干部位,具体表现类似桃树干腐烂后干枯死亡,桃干枯病也叫作腐烂病,只不过是腐烂病的延伸发展。 早期的桃干枯病只是在树干部位稍稍龙骑,并出现流胶的现象,随着病情的严重造成部位上的干枯继而死亡。桃干枯病往往会造成桃树的整株的死亡。 造成桃干枯病的主要原因是真菌侵入树枝伤口部位在病变位置产生危害形成的,主要发病月份为每年的五-六月份害虫大量羽化的阶段,可通过合理的修剪以及增加桃树林间通风来预防桃干枯病的发生,如已经发生严重的干腐病,可使用抗菌剂或硫酸铜液对树体进行杀菌处理。 桃根癌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根癌病是由于真菌侵入桃树根部或树枝腋下形成肿瘤状体块,通常会造成桃树的整株死亡或生长受到影响,同时受病害后的桃树果实也会携带有部分病菌,造成果实外观和口感的变差。 桃树根癌病的发生,是由于受到感染真菌的雨水浇灌桃树根部形成的病害,侵入桃树根部的伤口位置形成的,经过统计表明在碱性土壤中桃根癌病的发病几率高于位置。而一旦感染根癌病不可继续在原地种植桃树应修养或改种其他品种。 预防根癌病的发生,可在加强田间管理的同时对可能造成根癌病的位置进行清理,使用汞对土地进行消毒作业或使用根癌灵进行防治。 PS:一旦发生根癌病后应及时清除病株,同时进行杀菌作业,切记种植相同品种的果树而应改种其他产品。 桃炭疽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桃炭疽病多发生于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中种植的果树,炭疽病的主要危害在果实和树叶上,感染时期为硬核前在桃果实上出现水渍状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造成僵果。桃炭疽病很少发生于其他时节,因此防治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六七月份中。 造成桃炭疽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南方的梅雨季长期的潮湿高温环境,非常利于真菌在桃树林间的生长及挥发,而炭疽病造成的叶片上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树梢上,会形成树梢叶片的上卷同时脱落。 防治桃炭疽病,应在建立果园时就注意林间的排水,通风问题,加强林间的管理,及时清理病死枝。一旦发生桃炭疽病的现象,要使用石硫合剂机波尔多液等进行防治,也可使用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交替喷洒。 桃穿孔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桃穿孔病是一种桃树常见病害,不仅在桃树上经常发生,在包括其他蔷薇科李属品种中也常有发生。桃穿孔病的主要危害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枝,干,叶,果都会受到桃穿孔病的影

[参考实用]常见桃树病害高清图谱

常见桃树病害高清图谱 常见的桃树病害有哪些? 常见的桃树病虫害有20种左右,病害有桃穿孔病,桃疮痂病、桃炭疽病、桃褐腐病、桃流胶病、细菌性根癌病等;我们今天着重讲一下下面几个! 桃细菌性穿孔病 遍布全国各桃产区,排水不良的果园或多雨年份危害较重。该病由细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新梢。叶片初发病时为水渍状黄白色至白色小斑点,后形成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直径约2~4毫米的病斑,周围呈黄绿色水渍状的晕圈,以后病斑干枯脱落成穿孔。果实发病,病斑以皮孔为中心果面发生暗紫色圆形中央凹陷的病斑,边缘水渍状,后期病斑中心部分表皮龟裂。病原细菌在枝条组织内越冬,翌年随气温回升,潜伏的细菌开始活动,形成病斑。桃树开花前后,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叶片一般于5月发病,高温多湿有利于病菌侵染,病势加重。树势弱、排水不良或氮肥偏多的果园发病较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与发病轻重有密切关系。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切忌在地下水位高或低洼地建立桃园;少施氮肥,防止徒长。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时适度夏剪,剪除病梢,集中烧毁。冬季认真做好清园工作。 (2)药剂防治:发芽前喷4~5度石硫合剂或1:1:100倍的波尔多液。5~8月份喷农用链霉素(10000~20XX0倍)或锌灰液(硫酸锌1份,石灰4份,水240份)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桃疮痂病

又叫黑星病,主要危害果实,也侵害新梢和叶片。果实多在果肩处发病。果实上的病斑初为绿色水渍状,扩大后变为黑绿色,近圆形。果实成熟时,病斑变为紫色或暗褐色,病斑只限于果皮,不深入果肉,后期病斑木栓化,并龟裂。病菌侵入果实的时间是落花后6周,约5月中下至成熟前一个月。枝梢受害后,病斑呈长圆形浅褐色,以后变为灰褐色至褐色,周围暗褐色至紫褐色,有隆起,常发生流胶。 防治方法: (1)冬剪彻底剪除病梢。清出果园,减少病源,栽植密度合理,树形适宜,防止树冠交接,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湿度。 (2)萌芽前喷80%五氯酚钠200倍加3~5波美度石硫合剂;落花后半个月至7月份,约每隔15天,喷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或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福星8000~10000倍,均对此病有效,以上药剂不可重复使用。 桃褐腐病 幼果发病初期,呈见黑色小斑点,后来病斑木栓化,表面龟裂,严重时病果变褐,腐烂,最后变成僵果。果实生长后期发病较多,染病初期呈见褐色,圆形小病斑,尔后,病斑扩展很快,并露出灰色粉状小球,形似胞子堆,呈同心轮纹排列,病果大部或完全腐烂,落地。桃花感染表现萎凋变褐,病花干枯附着于桃枝上,有花腐的桃枝梢尖枯死。病菌适宜在25~27℃多雾多雨的天气生长。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冬季剪除病枝,摘除病僵果,收集烧毁。防治病虫,注意减少其他的果面伤口。 (2)药剂防治:芽膨大期喷3~5波美度石硫剂+80%五氯酚钠200倍,花后10天至采收前20天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

小麦蚜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c1889873.html, 小麦蚜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作者:李芹英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5年第23期 摘要:该文介绍了太和县2015年小麦蚜虫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小麦蚜虫大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为今后防治小麦蚜虫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蚜虫;发生特点;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3-62-02 小麦蚜虫又名腻虫,在太和县麦区常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小麦苗期,多集中在叶背、叶鞘及心叶处危害;小麦拔节后,多集中在茎、叶和穗部刺吸为害并排泄蜜露,影响呼吸和光合作用,被害处呈浅黄色斑点,造成叶片黄化,甚至整株枯死;小麦灌浆、乳熟期,则是麦蚜发生为害的高峰期,造成小麦灌浆不足,千粒重下降,导致减产。 1 发生特点 2015年受气候、小麦生育期等多种因素因素等影响,太和县小麦蚜虫为大发生年份,发 生面积10.13万hm2,发生特点是冬前基数高、春季发生早、持续时间长、为害重。从小麦蚜虫近年冬前基数可以看出,2015年小麦蚜虫冬前平均有蚜株率和蚜量分别较近年同期均值增 加3.28倍和2.02倍(表1)。 2 原因分析 2.1 气候条件有利 2014年11~12月太和县冬季没有明显的低温气候,冬季气温高,有利于提高虫口越冬基数。2015年2月份平均气温为1.3~8.2℃,多年平均气温4.96℃,2~4月份多阴雨天气,气温缓慢回升,雨水适宜,给麦蚜的越冬和繁殖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对麦蚜发生起主导作用,中温、低湿是麦蚜猖獗的主要条件。开春以来,气温阶段性回升,蚜虫(下转64页)(上接62页)增殖较快。小麦拔节期,天气以多云为主,加之普施拔节肥,植株长势嫩,食料及气象条件非常有利于小麦蚜虫的繁殖和为害,蚜虫的活动期得以提早。 2.2 受栽培因素的影响一是播种偏早,播量大。太和县小麦适宜播期在10月10日~15日,由于土壤墒情、外出务工等原因,大部分田块适期早播而且播量大,再加上大量施用氮肥,使小麦群体大,植株长势嫩绿,为麦蚜提供了良好的食料和繁殖环境。二是小麦单一品种种植面积增大,为蚜虫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2.3 忽略早期防治近年来太和县苗期蚜虫发生轻,农民普遍认为苗期蚜虫不会造成危害,从而忽视了苗期防治时间,为蚜虫的繁殖提供了条件,也给后期的防治带来影响。

蚜虫综合防治措施

桃树蚜虫综合防治措施 蚜虫是桃树的主要害虫之一,种类多,发生代数亦多,繁殖快,危害重。常造成桃花不能开放,叶片卷缩,新梢弯曲,甚至整株树生长滞缓,严重削弱树势及树冠的扩展。本文根据桃蚜的发生规律探讨一系列防治措施。 桃蚜属同翅目蚜虫科。该虫具有迁飞转主危害的特点。山东地区一般危害桃树的蚜虫有桃粉蚜、桃赤蚜、桃瘤蚜等。在桃树上这些蚜虫生长快、繁殖代数多, 被害桃叶叶绿素含量低,苍白卷缩,不能展叶,光合作用下降,最后脱落,影响桃果产量及花芽形成,严重削弱树势,在农业生产中为控制其为害,使用化学农药已成为重要手段。然而过分依赖化学农药,特别是高毒农药的使用会对农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因此,选用无公害防治措施控制蚜虫危害十分必要。现介绍一些蚜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1蚜虫特征与为害规律 1.1主要特征桃赤蚜: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 mm,绿色、黄绿或红褐色;有翅胎生蚜体长1.8~ 2.1 mm,头和胸黑色,腹部中央有黑斑。卵长椭圆形,初为绿色,后变为黑色。桃粉蚜:无翅孤雌蚜长2.3 mm,草绿色,体被白粉;有翅孤雌蚜长2.2 mm,头胸黑色。 1.2主要发生规律两种蚜虫在10月为害农作物与禾本科植物后,分别产生有翅蚜迁飞到桃树上为害,产卵越冬。3—4月孵化为害叶片,其他农作物上一些成蚜也会迁飞转移到桃树上为害。4月下旬至5月是为害盛期。5—6月两种蚜虫分别产生有翅蚜迁飞到其他农作物与

禾本科植物上为害。桃树被害叶片苍白卷曲,严重时叶片与幼果纷纷脱落,影响产量与花芽形成,严重削弱树势。 2 蚜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2.1化学防治措施主要采用无公害生物农药与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蚜虫,以利生产无公害果品。蚜虫越冬卵一般在桃树萌芽期孵化,结合防治病害,萌芽期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杀灭越冬虫卵,萌芽期与花期前后一般不会发生蚜虫严重为害。花后,如天敌较多,能控制蚜虫为害,则不用喷药;如天敌量较少,要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因此,在花后要及时监控蚜虫发生为害情况,在蚜虫发生严重前用10%吡虫啉 6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6 000倍液进行防治。秋季10月,蚜虫又从其他作物迁飞到桃树枝芽上产越冬卵,此时用2·5%敌杀死3 000倍液,杀灭蚜虫成虫与产下的卵,可减轻翌年春季发生为害量。 2.2农业防治措施秋季在桃园行间空地、周边空地种植越冬作物,如蚕豆类豆科作物、苜蓿等,创造植物多样化生态环境,有利于天敌越冬。这些农作物早春一般先有蚜虫活动为害,为春天出蛰的瓢虫提供食料,以后这些瓢虫能在早期转移到桃树上控制蚜虫为害。在萌芽期喷过石硫合剂的桃园,一般蚜虫大发生为害的时间会向后推移。在花后先有少量蚜虫为害,并由点向面扩散。因此,喷过石硫合剂的桃园在田间做好观察,早期蚜虫刚开始为害时,发现有蚜虫为害的卷曲叶片,要及时剪除,带到园外深埋或烧毁,可推迟蚜虫发生为害。 2.3生物防治措施本地桃树上蚜虫的天敌较多,常见的种类有瓢虫、草蛉、食蚜蝇和蜘蛛等。优势天敌为瓢虫,主要种类为龟纹瓢虫、

桃树、杏树、李子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桃树、杏树、李子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桃树的病虫害防治 (一)常见桃树病虫害 常见的桃树病虫害有20种左右,病害有桃穿孔病,桃疮痂病、桃炭疽病、桃褐腐病、桃流胶病、细菌性根癌病等;害虫有桃蚜、桃蛀螟、桃潜叶蛾、小绿叶蝉、山楂红蜘蛛、桑白蚧、桃球坚蚧、茶翅蝽、红颈天牛等。 (二)常见桃树病害防治 1、桃细菌性穿孔病遍布全国各桃产区,排水不良的果园或多雨年份危害较重。该病由细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新梢。叶片初发病时为水渍状黄白色至白色小斑点,后形成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直径约2~4 毫米的病斑,周围呈黄绿色水渍状的晕圈,以后病斑干枯脱落成穿孔。果实发病,病斑以皮孔为中心果面发生暗紫色圆形中央凹陷的病斑,边缘水渍状,后期病斑中心部分表皮龟裂。病原细菌在枝条组织内越冬,翌年随气温回升,潜伏的细菌开始活动,形成病斑。桃树开花前后,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叶片一般于5月发病,高温多湿有利于病菌侵染,病势加重。树势弱、排水不良或氮肥偏多的果园发病较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与发病轻重有密切关系。 防治方法:(1)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切忌在地下水位高或低洼地建立桃园;少施氮肥,防止徒长。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时适度夏剪,剪除病梢,集中烧毁。冬季认真做好清园工作。(2)药剂防治:发芽前喷4~5度石硫合剂或1:1:100倍的波尔多液,花后喷一次科博800倍液。5~8月份喷农用链霉素(10000~20000倍)或锌灰液(硫酸锌1份,石灰4份,水240份)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2、桃疮痂病又叫黑星病,主要危害果实,也侵害新梢和叶片。果实多在果肩处发病。果实上的病斑初为绿色水渍状,扩大后变为黑绿色,近圆形。果实成熟时,病斑变为紫色或暗褐色,病斑只限于果皮,不深入果肉,后期病斑木栓化,并龟裂。病菌侵入果实的时间是落花后6周,约5月中下至成熟前一个月。枝梢受害后,病斑呈长圆形浅褐色,以后变为灰褐色至褐色,周围暗褐色至紫褐色,有隆起,常发生流胶。 防治方法:(1)冬剪彻底剪除病梢。清出果园,减少病源,栽植密度合理,树形适宜,防止树冠交接,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湿度。(2)萌芽前喷80%五氯酚钠200倍加3~5波美度石硫合剂;落花后半个月至7月份,约每隔15天,喷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或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福星8000~10000倍,均对此病有效,以上药剂不可重复使用。 3、桃褐腐病幼果发病初期,呈见黑色小斑点,后来病斑木栓化,表面龟裂,严重时病果变褐,腐烂,最后变成僵果。果实生长后期发病较多,染病初期呈见

果树蚜虫防治措施

2.3加强病虫害防治一是刮除老树皮,消灭在树皮裂缝中越冬的害虫。二是铲除杂草,清理落果、病僵果,刨除病株。三是深翻树盘,消灭土壤中越冬的虫蛹、虫茧,集中烧毁。三是枣树萌芽前(3月上旬),全树喷3~5度石硫合剂,杀虫、杀螨、杀菌,减少叶螨、介壳虫、锈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四是生长季及时喷药,控制病虫危害。 2.4适时采取保花保果措施一是花期环剥。在盛花初期使用环剥(开甲)技术,切断韧皮部,使树上积累营养,满足开花和果实发育对养分的需求,减少生理落果,提高枣果品质。环剥宽度一般为0.3~0.7cm,大树、旺树适当宽些,小树、弱树窄些。二是花期喷水。枣树花粉萌发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喷水时间以傍晚最好,因为傍晚气温低、水分蒸发慢,喷水后树冠内高湿度维持时间长。 巧治石榴裂果 崔秋斋 (河北省蠡县林业局071400) 1裂果原因 在果实发育前期,外果皮延展性好,不易裂果。经夏季久旱、高温、干燥和日光直射,外果皮组织受到损害,果皮老化失去弹性,丹宁含量增加,质地变脆,分生能力变弱。果实近成熟期,突然降水或灌溉,根系迅速吸水输导至植株的根、茎、叶、果实,种子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处于老化且基本停止生长的外果皮,籽粒迅速膨大的张力导致果皮内外生长速度不一致,当外果皮承受不住时,导致果皮开裂。 2预防措施 2.1树盘地膜覆盖、园地覆草春季土壤的温度达到20℃时,树盘覆盖厚度为0.01~0.02mm的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或覆盖10~20cm厚的绿肥、山青草、树叶、稻草秸秆等,离枝干10cm间隙。覆草后表面压些土,防止大风刮起并有防火作用,待覆盖结束时,将半腐烂覆盖物翻入土中,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防上园地板结,减少石榴裂果。 2.2合理施肥石榴园施肥,应优先施用优质农家肥,如牛粪、羊粪、鸡粪、鸽粪、马粪、猪粪、秸秆肥及各种绿肥等。即使追施化学肥料,最好选用果树专用复合肥。尤其果树发育后期,切勿追施氮肥。果实膨大期,用0.3%磷酸二氢钾液或0.5%氯化钙溶液叶面喷施2~3次,有利于增强果皮韧性,防止裂果发生。 2.3注意浇水和控水一般在幼果快速增长或膨胀期(5~7月份),每隔10~15d灌1次水;临过雨季,逐步增加灌水次数,并每隔7~10d给树冠喷1次水,以增加园内空气湿度,湿润果皮,增强果皮对连续阴雨、高温环境的适应性,防止裂果发生;在果实快要成熟前1个月左右,只要不是天气或土壤过于干旱,要尽量不浇水,即使过于干旱,也应浇小水。 2.4果实套袋套袋对温、湿度的剧烈变化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可以保护果皮,减少干旱干燥期日光对果皮的灼伤和持续高湿对果皮韧性的损伤,是防止裂果的较好办法。以套双层专用果袋(如日本小林氏苹果专用袋)效果最好,塑膜袋效果也较好。套袋前全树细致喷1次大生M-45杀菌剂800倍液混25%灭幼脲3号2000倍液,以消灭石榴果实病菌和桃蛀螟等病虫害。果实套袋一般在幼果期,要在6月1日前套完。 2.5适期采收石榴成熟期,早的在8月中旬,晚的要到10月中旬。根据各品种成熟期适时采收。由于石榴籽粒生长发育在落叶前一直不停止,每天都在长大,若采收过晚,即使抗裂果的品种也会有裂果发生。 果树蚜虫防治措施 许文西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林业局053000) 1物理防治 1.1黄色板诱蚜利用蚜虫的趋黄性,将纤维板、木板或硬纸板涂成黄色,外涂10号机油或凡士林等粘物,诱捕有翅蚜,后及时更换色板。 1.2银灰色避蚜银灰色对蚜虫有较强的趋避性,可在园内挂银灰色塑料条或铺银灰色地膜趋避蚜虫。 1.3蚜虫性信息素避蚜将蚜虫信息素(400mL)滴入一棕色塑料瓶中,把瓶子悬挂在园中,在它的下方放置水盆,使诱来的蚜虫落水而死。 2植物防治 2.1烟叶1kg干烟叶浸泡在10kg热水中,揉搓后捞出,加10kg水浸泡1夜,揉搓过滤。将两次滤液混合,与含有0.5kg石灰的水溶液10kg均匀混合喷雾。 2.2橘子皮辣椒干橘皮1kg与干辣椒0.5kg,混合后捣碎,用10kg清水煮沸,泡2d后,滤出的浸出液即可喷施。此液体有触杀作用,蚜虫受药后很快死亡。 2.3蓖麻叶用新鲜的蓖麻叶浸泡于2倍的水中,煮 ?55 ?

蚜虫的防治及综合介绍

蚜虫的防治及综合介绍 蚜虫-号称繁殖最快的昆虫蚜虫为瓜蚜,又称腻虫或蜜虫等。同翅目的1科。前翅4~5 斜脉,触角次生感觉圈圆形,腹管管状的蚜虫。含107 属2280种。分布遍及世界各地。 中国已知260种,分布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小蚜属、黑背蚜属及否蚜属为中国特有属。 【形态特征】 体长1.5~4.9毫米,多数约2毫米。有时被蜡粉,但缺蜡片。触角6节,少数5节,罕见 4节,感觉圈圆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常长于基部。眼大,多小眼面,常有突出的3 小眼面眼瘤。喙末节短钝至长尖。腹部大于头部与胸部之和。前胸与腹部各节常有缘瘤。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膨大,顶端常有缘突,表面光滑或有瓦纹或端部有网纹,罕见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见腹管环状或缺。尾片圆椎形、指形、剑形、三角形、五角形、盔形至半月形。尾板末端圆。表皮光滑、有网纹或皱纹或由微刺或颗粒组成的斑纹。体毛尖锐或顶端膨大为头状或扇状。有翅蚜触角通常6节, 第3或3及4或3~5节有次生感觉圈。前翅中脉通常分为3支,少数分为2支。后翅通 常有肘脉2支,罕见后翅变小,翅脉退化。翅脉有时镶黑边。 【类型】 蚜虫分有翅、无翅两种类型,体色为黑色,以成蚜或若蚜群集于植物叶背面、嫩茎、生长点和花上,用针状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使细胞受到破坏,生长失去平衡,叶片向背面卷曲皱缩,心叶生长受阴,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甚至全株萎蔫枯死。蚜虫为害时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滴落在下部叶片上,引起霉菌病发生,使叶片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减少干物质的积。 【繁殖】 本科蚜虫的寄生植物几乎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松柏纲的所有的科。有些种类则以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木贼科植物为寄主。部分种类营异寄主全周期:在木本寄主与草本寄主间循序转换寄主植物,以木本寄主为第一寄主,在其上以受精卵越冬,春季孵化为干母,孤雌繁殖2或3代。初夏发生有翅迁移蚜转移到草本的第二寄主上孤雌繁殖数代至二十 余代,秋末发生有翅的性母蚜和雄蚜从第二寄主迁飞到第一寄主上。有翅性母卵胎生出雌性蚜,雌蚜与有翅雄蚜交配产卵越冬。多数种类为同寄主全周期,没有上述木本与草本寄主间的转移,只在同类寄主植物间转移。雌雄性蚜均无翅,有时雄蚜有翅,以受精卵越冬。许多种类或种以下的单元在热带、亚热带、温室或温暖的小生境全年孤雌生殖,不出现越冬的受精卵。常造成寄主植物组织变形或变色,或节间变短。雌性蚜虫一生下来就能够生

花生蚜虫怎么治 花生蚜虫的防治方法

花生蚜虫怎么治花生蚜虫的防治方法 蚜虫不仅吸食花生汁液,也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蚜虫主要为害花萼管、果针,使花生植株矮小,叶片卷缩,严重影响开花下针和结果导致花生严重减产,阻碍了花生种植产业的快速发展。那么,花生蚜虫怎么办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花生蚜虫的防治方法。 花生蚜虫的危害 花生“顶盖”尚未出土时,蚜虫即钻入土内为害幼茎嫩芽。花生出土后,多在顶端心叶及嫩叶背面吸取汁液,始花后聚集在花萼管和果针上危害,使花生植株矮小,叶片卷缩,影响开花下针和正常结实。严重时,蚜虫排出大量蜜汁,引起霉菌寄生,使茎叶变黑,能致全株枯死。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45%~55%,甚至绝产。此外,蚜虫是花生病毒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往往带来暴发性的病毒病害。 花生蚜虫的发生规律 花生蚜虫1年发生20~30代。主要以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在背风向阳的山坡沟边、路旁的荠菜等十字花科和地丁等豆科杂草或冬豌豆上越冬,少量以卵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在越冬寄主上滋生,3月中下旬当地温回升到14℃时,产生大批有翅蚜,先后向荠菜、春豌豆等寄主植物上迁飞,形成第1次迁飞顶峰。 4月中下旬花生出土后,田间的荠菜等寄主植物延续老熟枯败,又产生大批有翅蚜,向花生田迁飞,形成第2次迁飞顶峰。进入5月中旬,随着气温的升高,气候条件有利于蚜虫滋生,大批有翅蚜在花生田内

外蔓延,形成第3次迁飞顶峰。在干旱、少雨、高温的适宜条件下,蚜虫滋生很快,通常4~7d就能完成1代,田间虫口密度剧增。这是蚜虫对花生猖狂危害的时期,也是花生病毒病发生的顶峰期。花生收获后,有翅蚜又从花生落粒自生苗和菜豆上移向荠菜等寄主上危害和越冬。 花生蚜虫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种植地块选择。宜选择砂壤、排灌条件好的种植地。 (2)合理轮作。避免2年以上在同一地块种植花生。 (3)覆膜栽培。覆膜花生保水、保温、保肥性能好,实现减少病虫害的危害,可提早收获。覆膜栽培花生,苗期具有明显的反光驱蚜作用,特别是使用银灰膜覆盖,可以有效减轻花生苗期蚜虫的发生与危害。 (4)加强肥水管理。花生属喜钾作物,故底肥可施氮磷钾复合肥。花生田多为砂壤土,保水性能差,应适时排灌。 2、生物防治 花生蚜虫的天敌种类多,控制效果比较明显,在使用药剂防治蚜虫时应避免在天敌高峰期使用,以充分利用和保护蚜虫天敌。花生蚜虫的主要天敌有草蛉、瓢虫、食蚜蝇等。 3、物理防治 (1)使用银灰膜覆盖反光驱蚜。由于蚜虫对银灰色有负趋性,播种

蚜虫的发生与防治

蚜虫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介绍蚜虫生活习性及发生特点,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微生物农药防治)2个方面提出防治技术,以为蚜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蚜虫;生活习性;发生特点;防治技术 2013年冬季至2014年春季,延安气温较往年相对偏高,加之初夏气温回升快,为蚜虫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2014年5月,延安城区的国槐、垂柳、月季等植物发生严重蚜虫,虫口密度居高不下,引起部分植株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虫虽对人体无直接伤害,但其高密度迁飞和分泌的蜜露溅落在人的头部、衣物或车窗玻璃上,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烦恼。与往年相比,2014年蚜虫的发生具有繁殖快、暴发性的危害特点。现将蚜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 生活习性 蚜虫俗称腻虫、油旱,半翅目,多态昆虫,同种有无翅或有翅,有翅个体有单眼,无翅个体无单眼。体小而软,大小如针头。腹部具有1对腹管,用于排出可迅速硬化的防御液,吸食植物汁液。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 蚜虫生活史复杂,在木本与草本间循序转换寄主植物,以木本寄主为第一寄主,在其上以受精卵越冬,春季孵化为干母(无翅雌虫),孤雌繁殖2代或3代,卵胎生。初夏发生有翅迁移蚜转移到草本的第二寄主上孤雌繁殖数代至20余代,秋末有翅的性母蚜和雄蚜从第二寄主迁飞到第一寄主上。有翅性母卵胎生出雌性蚜,雌蚜与有翅雄蚜交配产卵越冬[1]。 2 发生特点 蚜虫的繁殖力很强,当连续5 d的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 ℃以上时开始繁殖。气温为16~22 ℃时最适宜蚜虫繁育,干旱或植株密度过大亦有利于蚜虫危害。在气温较低的早春和晚秋,完成1个世代需10 d,在夏季温暖条件下,只需4~5 d。在温暖的小生境全年孤雌生殖,不出现越冬受精卵。一般年繁殖10~30个世代,世代重叠现象突出。雌性蚜虫刚出生就能够生育,而且蚜虫不需要雄性就可以怀孕[1]。 3 防治技术 3.1 化学防治 随着科技的发展,蚜虫的化学防治已逐步进入高效低毒农药时代。防治时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主要有氟氯氰菊酯类、氟氰菊酯类、吡咯类杀虫剂等。其特点是简单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谱广,对人畜毒性小,对蚜虫防治

蚜虫的危害有哪些怎么防治

蚜虫的危害有哪些怎么防治? 蚜虫又叫做蜜虫、腻虫,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害虫,繁殖速度也非常快,对于农林业的危害非常大,常常出现在温带地区,会随着风而进行扩散,听起来就很可怕。蚜虫所侵害的植物不同症状也会有所区别,像小麦和蔬菜表现就不一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蚜虫的危害有哪些?怎么防治? 一、蚜虫的危害有哪些? 前文说到了蚜虫侵害不同植物的表现不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蔬菜蚜虫和小麦蚜虫的危害有哪些? 1、蔬菜蚜虫 蔬菜蚜虫主要是会出现在菜叶的背面或者嫩叶上面,从而使叶片出现畸形、蜷曲、整株偏小的现象,如果是结球类蔬菜的话,会影响其包心,从而出现减产、减损现象。 如果是留种菜受到蚜虫侵害的话会出现不开花、不结籽的现象。

除此之外,还会传播病毒病,那么带来的危害比蚜虫厉害多了。 一般蔬菜蚜虫会出现在比较温暖的地区或者大棚种植,尤其是长江以北地区。 2、小麦蚜虫 麦蚜的危害主要是包括直接和间接两个地方:直接为害主要是说蚜虫汲取小麦叶片、茎秆、嫩麦穗上面的汁液,形成一定的枯斑,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汲取了小麦叶片汁液以后,光合作用就会减弱,从而出现大面积枯黄的现象。 间接危害主要是说麦蚜虫在危害小麦的同时,又传播小麦病毒病,带来的危害更大,可能会出现成片减产或者倒伏现象。 二、蚜虫怎么防治? 1、用蚜虫的天敌防治蚜虫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蚜虫的天敌有哪些。像瓢虫、小花蝽、食蚜蝇、蚜茧蜂、草蛉、蚜小峰等都是蚜虫的天敌,可以通过引种、繁殖等措施,控制蚜虫危害。当然,前提是田间有一定数量的益虫,最好不要乱用农药,以免误伤了蚜虫的天敌。 2、利用粘虫黄板捕杀蚜虫 粘虫黄板放在大棚里面或者农田旁边,可以诱杀一定量的有翅膀的蚜虫。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只要用一点薄的塑料膜,然后涂上黄色的颜料,再涂上一层机油即可。没有机油的话也可以选择凡士林,效果一致。 3、用草木灰液进行避蚜虫 草木灰混入一定量的农药或者不加农药都是可以的,等到混匀以后喷洒在蔬菜或者小麦上面就可以防治一定量的蚜虫,大概一周或者半个月喷洒一次,一共喷洒三次就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桃树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桃树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桃树蚜虫的防治: 桃树种植易、但桃抗病虫害能力弱,最易受蚜虫、红蜘蛛、天牛等危害,还易发生褐斑病、缩叶病、树干流胶病等。危害桃树的蚜虫常见有三种,即桃赤蚜、桃粉蚜和桃瘤蚜。桃赤蚜、桃粉蚜危害普遍,桃瘤蚜仅在局部地区危害。蚜虫每年春季当桃树发芽生叶对,聚集桃树嫩枝和幼叶片上,用细长的口针刺入组织内部吮吸汁液,被害后的桃叶呈现小的黑点,红色和黄色斑点,使叶逐渐苍白卷缩,甚至脱落,既影响花芽的形成,又可削弱树势。蚜虫排泄的蜜露、污染叶面及枝梢,使桃树生理作用受阻滞,常造成烟煤病,加速早期落叶,影响生长。 危害桃树的蚜虫都是在早春危害桃树,特别4 至5 月份蚜虫繁殖最快,是危害最重时期,夏、秋时转移到其它作物上危害,冬前再迁回到桃树上产卵越冬。以下为具体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 关键时期是冬卵孵化期,即桃树花芽萌动期和桃落叶后被害叶未卷叶以前。花后至初夏,根据当年虫情再用药1-2 次。在秋后迁回桃树的虫量多时,也可适当用药一次。常用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 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80%敌敌畏油15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8000 倍液,或一遍净、速灭杀丁等农药;对有抗药性的蚜虫,可用乐本斯2000倍液与50%西维因300 倍液的混配后喷雾防治,或烟草、石灰(1:1)水60 至80 倍液。 当桃粉蚜分泌蜡粉后,使用湿润性不好的药剂时,需要在稀释的药液中加用0.1至0.2%中性皂或0.5%牛皮胶。对卷叶中的桃瘤蚜,应使用具有内吸作用的杀虫剂。桃树蚜虫药剂防治效果目前最好是吡虫啉,但不可使用乐果。 药剂涂茎防治法 在蚜虫初发生时(即桃树萌芽期),以40%氧化乐果乳油7 份,加水3份配成涂茎液,用毛刷将药液直接涂在主干周围(第一主干以下)约6 厘米宽度。如树皮粗糙,可先将翘皮刮除后再涂药。利翘皮时不要伤及嫩皮。涂后用纸包扎好。 打孔施药法

病害篇——蚜虫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繁殖最快植食性昆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 下面是园林绿化植物常发生的几种蚜虫: 1、月季长管蚜 分布与危害: 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 危害月季、蔷薇等蔷薇属植物 成、若蚜群集于新梢、嫩叶、花梗及花蕾上刺吸汁液,使新梢伸展和发育受到抑制,开花不正常,引起煤污病,影响生长和观赏。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10~20代,从4月上旬起开始危害嫩梢、花蕾及嫩叶,叶片反面有时盖满一层蚜虫;4月中旬起,有翅蚜陆续发生,被害株率和虫口密度都明显上升,5月中旬出现第一次繁殖高峰期,7~8月高温若连续下雨,虫口密度逐渐下降,9~10月份平均气温20度左右,出现第二次繁殖高峰,即5月和10月前后繁殖最快,虫口逐渐回升,繁殖最快,危害普遍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秋后11月上旬割除10~15cm以上所有茎干并予以烧毁,减少越冬虫口。 2、生态防治:保护瓢虫、草蛉等天敌,让其发挥控制蚜虫的作用。 3、药剂防治--产品末将

2、桃粉芽 分布与危害: 分布北起黑龙江,男迄广东、广西,西至甘肃、宁夏、青海、四川、云南,东达沿海各省和台湾等地 危害桃、杏、榆叶梅、红叶李、碧桃、樱桃等 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于树梢和嫩枝背吸汁危害,被害叶向背对合纵卷,叶片常有白色蜡状的分泌物为蜜露,常引起霉污病发生,严重时枝叶暗黑,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价值。 生活习性: 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华北年发生10余代,江西南昌1年发生20代以上,冬季以卵在桃、李、杏、梅等果树枝条芽腋和树皮的裂缝处越冬。常数粒或数十粒在一起。翌年桃树萌芽时卵开始孵化。产生无翅胎生雌蚜,群集嫩梢新叶背面吸汁危害,5月大批有翅蚜出现,迁移至芦苇等禾本科杂草上危害,秋季迁回桃、李、梅等越冬寄主上,产生两性蚜,交配,产卵越冬。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23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拼一拼,写一写。 jiāng lái yè wǎn qí guài lín jū míng lǎng zhèn y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iè xie zhì bìng zuòjǐng guān tiān zì yán zì y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寻(____)找(______)边(______)际得(____)且(____)千(____)万(____)(______)言(______)语(______)言(____)语3.照样子,换偏旁,加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例:活—话(说话)例:分—纷(纷纷) 渴—____(_________)古—____(________) 课—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一(棵)杨树 一(______)井一(______)石崖几(______)秋风 一(______)缝几(______)小葫芦一(______)蚜虫 5.读句子,在方框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你从哪儿来呀(____) 2.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____) 3.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青蛙认为天________________,小鸟认为天________________。 2.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____,快做窝。________懒惰,__________难过。” 3.“______绝,万径人踪灭。”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写的《_________》。 二、选择题 7.下面词语中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弄错.(cuò)腊.月(là)口渴.(kě)

桃蚜的发生及防治

北京平谷桃蚜虫的发生及防治 梁泊 北京平谷地区为害桃树的蚜虫主要有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和桃瘤蚜(Trichosiphoniella monomis Matsumura),都属同翅目蚜科。 为害特点 (一)桃蚜 以若、成蚜群居芽、叶、梢及花内刺吸为害。被害叶向背面卷曲皱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严重时变黄脱落;新梢被害段生长受抑制,形成盲节,不能成花;花受害严重时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虫体排出粘液,诱发霉污病。 (二)桃瘤蚜 以若、成蚜群居叶背刺吸汁液,致使叶边缘向背面纵卷呈筒状,造成组织肥厚,凹凸不平,由淡绿色转桃红色,严重时叶卷成绳状,叶干枯脱落。5月中旬始见为害状,6月中下旬叶片受害最重。 桃蚜发生规律 (一)桃蚜 北京平谷地区在桃树上1年繁殖为害6—8代,后转移到其它寄主。 以卵在芽腋、芽鳞片、小枝杈等处越冬。越冬卵最早年份3月6日孵化,一般年份在3月中下旬,芽膨大期。4月初越冬卵基本孵化结束;4月中旬进行孤雌生殖,产生第一代蚜虫,花期大量为害嫩叶

及花,谢花后造成卷叶;5月上旬产生有翅蚜,大量迁飞扩散为害,5月中下旬繁殖最快,为害最重,少雨干旱,发生量大;5月中旬至6月中旬,瓢虫等天敌逐渐增多,对控制蚜虫为害起到一定作用。6月上旬有翅蚜陆续迁移到其它寄主为害。10月上旬,有翅蚜返回桃树,产生有性蚜,交尾产卵在越冬部位。 (二)桃瘤蚜发生规律在平谷地区尚不明确。 防治措施 1、桃瘤蚜在接近发芽期打一次药,选用99%绿颖200倍液,消灭越冬卵。 2、两种蚜虫防治关键时期在桃树开花前和谢花后两次药,选用10%吡虫啉3000倍液或10%一遍净2000倍液。 3、桃瘤蚜被害叶要注意及时剪除消毁。 4、保护和利用天敌。

一般人都不知道蚜虫防治小偏方

一般人都不知道蚜虫防治小偏方 对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保护地,家庭种植的花卉苗木,或者有些朋友不想使用化学药物,那么我们有没有其他比较生态安全又经济实惠的蚜虫防治方法呢? 农业的智慧是无限的,当然也有相关的防治小妙招。我们可以使用身边和家庭常见常用的物料,在通过简单的处理自制后,即可用来防治蚜虫,而且十分的经济环保。下面和大家分享几种比较有效的小方法: 1、洗衣粉尿素水溶液防治蚜虫 把洗衣粉、尿素、清水按照1:4:400的比例掺混搅拌均匀,然后按照每亩50-60公斤的用量喷施作物即可。 2、肥皂水溶液防治蚜虫

把家里用的肥皂切成小片,然后加入10倍清水和1.5倍的柴油,用锅沸煮半小时后倒出冷却,然后再按照1斤原液均匀掺兑400公斤清水的比例喷施作物即可。 3、食盐石灰水溶液防治蚜虫 先用1公斤的温热水把1公斤食盐溶解,然后把1公斤石灰用4公斤水溶解,过滤掉渣滓后,再把食盐水和石灰水掺混均匀,最后按照1公斤食盐石灰水均匀掺兑4公斤清水的比例喷施作物即可。 4、酒精水溶液防治蚜虫 把酒精、清水按照1:200的比例稀释,掺混均匀后喷施蚜虫表面即可。 5、风油精水溶液防治蚜虫 把风油精按照1:700的比例稀释,掺混均匀后喷施蚜虫表面即可。 6、烟草滤液防治蚜虫 把1公斤烟叶用10公斤清水浸泡2天,然后反复揉搓,滤出所得清液后稀释10倍后喷施即可。 7、辣椒水溶液防治蚜虫 把辛辣味比较强的辣椒与清水,按照1:20的比例放在锅中熬煮半小时或者浸泡24小时,然后滤出清液冷却后在中午高温时喷施皆可。

8、大蒜泥滤液防治蚜虫 把大蒜去皮捣碎成泥,然后把蒜泥用等量的清水浸泡半个小时,最后滤出清液稀释50倍喷施即可。 9、西红柿水溶液防治蚜虫 把新采摘的西红柿茎叶或幼果捣碎成泥,然后把西红柿枝叶果肉泥加入1倍的清水浸泡4-6个小时,再放在锅中小火熬煮2-3个小时,最后滤出清液加水1倍稀释后喷施使用即可。 10、果皮(柑橘、橙子、柠檬等)滤液防治蚜虫 把柑橘、柠檬橙子等果皮研磨捣碎,然后用3-5倍的清水浸泡1-2天,最后滤出清液喷施即可。 11、桃叶/夹竹桃叶水溶液防治蚜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