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机智成功案例

教学机智成功案例

教学机智成功案例
教学机智成功案例

课堂教学机智案例欣赏

▲教育机智实际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是对教师是否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广博的知识的考验,很明显这些能力决非来自于天赋,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的磨练和经验的总结中逐渐形成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技巧。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突发情况,能迅速、敏捷地做出正确判断,妥

善地处理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教学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作出判断、处理,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学机智既体现在解疑释难中,又体现在生存技能的学习中。

▲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并在长期的实践体验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善于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临场应变能力。教学机智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也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因为教师虽然可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测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的情况预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

?案例一:

在美文《荷塘月色》的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说:“老师,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如此美丽,可是, 我表姐说,她去年到清华大学看荷塘,结果不是很美。”

我突然想起,以前有同事也跟我谈到过类似的感受。那时,我只是以“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敷衍过去,并没有给出让对方满意也让自己满意的解释。

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我突然想到了“景语,皆情语也”,于是机智地解答道:

同学们都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知道近代学者王国维关于“情”“景”关系的论述: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我以前的同事去看了清华大学的荷塘后,和你表姐有相同的感受

你表姐的情况,我不清楚;但却知道那位同事的情况:他是白天去清华大学看荷塘的,荷塘的

景色尽收眼底;加上他是和同学一块儿去的,便少了些宁静,多了些喧嚣。朱自清却是一个人夜游荷塘,光线自然没有白天亮,且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月光也是淡淡的,故朱自清看到的荷塘应该是朦胧的、宁静的。

我的同事刚被提拔为中层干部,又被派到名牌大学进修,正在春风得意之时,自然没有朱自清的苦闷与彷徨,所以他眼中的荷塘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物,并没有倾注他的内心情感;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却处处都打上了他情感的烙印。作者借“荷塘月色”之景,抒“颇不宁静”之情,“荷” “月” 之高洁正象征了作者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所以在《荷塘月色》中,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成了作者寄托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你的表姐也好,老师的同事也罢,都没有像朱自清那样倾注情感,因而感受不到荷塘之美也是自然的事情了。正所谓“醉眼看花花欲醉,泪眼问花花不语”啊。

这样机智地为学生解疑释难,便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进而加深印象。

?案例二:

在《触龙说赵太后》的教学过程中,讲到触龙见到太后时并不直接谈长安君做人质之事,而是问饮食住行、求舒祺之事、论王位承袭,最后才谈到人质,这时,有学生小声地在下面说:“好假哟!”

我灵机一动:让学生学习生存技能的机会来了!于是这样阐释道:

对真假问题,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看待事物,我们也应看到事物的本质。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为了说退秦师,烛之武虽然时时刻刻想着郑国的利益,却口口声声说为秦国着想,终于保全了郑国。你能说烛之武对郑国的赤诚之心是假的吗?如果说坦言相告而让郑国灭亡成真,那么我

想郑国的百姓宁可要保全郑国的假,也不要将带来灭国之灾的真吧?

在《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没有开门见山地提出人质问题,而是采用高超的进谏艺术说服赵

太后,换来了齐国的救兵,保全了赵国。你能说触龙对赵国的耿耿忠心是假的吗?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们知道邹忌也没有直接谈及兴利除弊之事,而是从闺房小事说起,让齐王采纳了建议,换来了齐国的强盛。你能说邹忌对齐国的热爱之情也是假的吗?

从同一单元的三篇古文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进谏艺术的魅力,亦即说话艺术的重要性。正如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那样:“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

百万之师。”在现实生活中,希望同学们多多学习烛之武、邹忌和触龙的说话艺术。与人相处时,

希望同学们认真讲究说话的艺术;和人沟通时,希望同学们尽量做到“忠言亦动听,良药不苦口即使做不到,也应该有讲究说话艺术的意识,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需要这种说话艺术和交际技

能!

这样机智地利用教学契机,便可不露痕迹地教育学生学习生存所必需的技能。

?案例三:巧妙应对化解危机

每个人都会犯错,教师也不例外,如果课堂上一旦出现失误,教师必须保持沉着冷静,千万不

能手忙脚乱。对于个别失误,教师可以不急于改错,而是恰当地利用自己的错误,弓I出一点教训,从而强化

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更深刻的记忆。

记得一堂语文课,教的是《孔子游春》这篇课文,课上拓展了有关孔子的故事,就讲到了《两小儿辨

日》,有学生问到了到底是“辨别”的“辨”还是“辩论”的“辩”,因为我曾经在老的人教版教材上教过文

言文《两小儿辨日》,所以不虞有他,我板书了“辨别”的“辨”,一个同学马上就提出了疑问:既然故事是

围绕两个孩子对太阳展开的辩论,那么这个“辨”似乎应该是“辩论”的“辩”。我愣住了,因为教材换过几

版了,我的记忆也有了模糊,被他这么一说,觉得有道理,也疑惑了起来。怎么办?胡乱写一个,应付一下?

可那多么不负责任;还是承认自己也有了疑惑?可那将会是对自己的威信多大的挑战!这念头只在自己的脑海

里一晃而过,我瞬间作出了决定。我冷静地说:“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很有道理,这就当老师布置的课外作

业,课后你们通过各种途径去查一下资料,确认一下用哪个’辨课后,我也很认真地去查阅了资料,发现课题

里的“辨” 是“辨别”的“辨”。下一堂语文课上,我询问了查阅的情况,同学们很认真地汇报了结果,一个

同学说:“我查了课课通,确认是’辨别’的’辩’。”另一个同学补充说:“我上网查了,题目里的’辨’

是’判断’的意思,不是’辩论’的意思,所以用的是’辨别’的’辨’,文章中的’辩斗’,是说两个人正

在辩论,所以用的是言字旁的’辩’。”

我用教学机智化解了一次教学危机,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案例四:

特级教师徐善俊老师教《赤壁之战》一课,课文学完了,徐老师问学生:大战结束了,周瑜在庆

功会上会怎样向将士总结这次取胜的原因?如果你是周都督,会说什么?同样,曹操也会总结这次

大战失败的教训,如果你是曹操,会怎样向部下作总结?”这时,一个小男孩举手发言:我看过《三国演义》,曹操是个从来不认错的人,他怎么会向部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呢?”

一句话使课堂的气氛像凝固了似的,教学陷入了困境”。只见徐老师先是一笑,继而表扬这位

学生读书用心,然后说:你说得对!咱们就不让曹操开总结会了。但是,你说曹操回去以后,独自一人会不会反省自己?咱们现在就把他的内心话掏出来,行不行?”这一问,课堂气氛顿时又活

跃起来。学生把曹操的内省”说得一五一十。

这里,我们不得不为徐老师的起死回生”的教学机智而喝彩!是的,在课堂上,我们随时会遭遇被学生问倒或有学生唱反调”的突发情况,这个时候,我们不少老师往往是来个高挂免战牌”,

来个回避肃静”,这也就算机智”应变过去了。但徐老师则不然,他没有轻易向学生屈服”,而是来个回马枪”,这一招,使得课堂峰回路转”绝处逢生”,真是一个无法预约的精彩”啊!

俗话说:“把戏人人会做,各有巧妙不同。”同样,课堂上的教学机智,我想每一位老师都曾经历过处理过。但我们应该追求一种怎样的教学机智呢?是“雕虫小技”还是“大雪无痕”?是“故弄玄虚”还是“点石成金”?还是让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感悟,不断历练,共同追求教学机智“炉火纯青” 之境界吧!

案例五:“平等和谐,共同讨论” 生:我有个问题,那个“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师:你是问我,还是问大家?

生:问大家。师:好,大家谁帮助她回答一下。“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这个“紫色”到底指什么?生:我以为紫色是一种痛苦的、压抑的颜色,紫色给人的感觉非常压抑,不痛快。生:我认为紫色是一种高贵的颜色,比如有的足球队穿的球衣就是紫色的。生:我记得古代的官服也是紫色的,也是高贵。

生:是指苦涩。我曾看过诗人的访谈录,他在谈到这首诗时说过“紫色”是一种冷色调,引起人的心理反映是苦涩的。

生:我认为紫色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色,红色表示大堰河活着时非常有热情,像火一样,温暖世界,是尊贵的,而蓝色表示她死后非常安详。

师:看来你对颜色非常有研究,你能说说各种颜色的含义吗?比方白色象征什么,绿色象征什么,蓝色象征什么,等等。

生:白色象征纯洁,绿色象征生命,蓝色象征海洋,也表示安静。师:有道理,你的思路非常独特。并且真的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也是就是说,不能单纯强调紫色只代表一方面,紫色实际上是两种意义的综合。

生:老师你的意见呢?师:老师补充一点学术界的“观点”,艾青诗中用了大量颜色,艾青用颜色的规律一般是,用暖色调代表光明、温暖、信念,用冷色调代表苦难、大地、忧郁等等。紫色是一种冷色调,所以不能仅仅理解为高贵。反观自己的那次失败的教学经历,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对比案例(6):自以为是,“扼杀”创新。

我在教鲁迅先生的名篇《祝福》时,有关祥林嫂之死的理解,我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哪些人与祥林嫂之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然后我花了很多时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各色人等,如鲁四老爷、四婶、大伯、卫老婆子、柳妈等。很多学生都一一指出了这些人都不同程度上伤害了祥林嫂,成为祥林嫂死因的一部分。我一一肯定了大家的见解,正当我觉的大功告成,想要鸣金收兵时,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有个学生提出了不同见解,他说祥林嫂是自己害死了自己,这是我从未想过的答案。当时马上下课了,这个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又不是很流畅,所以我没有仔细推敲他的意思,甚至觉得他的这种故作惊人之语有点哗众取宠的意思,就没理会他,而只是让他回去再熟悉一下课文,然后按照自己的设想作了自以为精彩的总结。直到课后碰到他,随口问他的时候,他又一次较为具体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时,我才恍然大悟,恨得捶胸顿足,意识到了自己的武断。他说祥林嫂面对婆婆的逼嫁,以死抗争来捍卫自己所谓的“贞节”;她把自己所受的种种压迫归结于自己的“真傻”;最可悲的是她竟然迷信柳妈的一派胡言,到土地庙去捐一道门槛去代替“一世罪名”的自己让人践踏,以求一生的轻松。所以祥林嫂对自己的死负有完全的责任。当然他也指出祥林嫂是时代的牺牲品,就象优化中有引用的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先生的一段精辟论述:“(《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反思:

以上这则教例充分体现了韩军老师高超的课堂驾御能力和教学机智。当学生创造性的提出“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的问题时,他事先可能没有预料到的,他的课前“预设”未必“成竹在胸”。在这种情况下,他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并没简单地敷衍过去,先是巧妙地把问题抛给学生。于是学生之间展开热烈的探讨,从颜色带来的情感感受等方面来谈,形成了很多精彩的观点。此时他并没有做出评价,而是当那个学生提出了“紫色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并说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之后,韩老师抓住时机,

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巧妙地把他的观点融进自己的教学中。他肯定了学生对问题理解的独特性和完整性,最后很自然地补充了点学术界的“观点”,让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我想这堂课的亮点在于他能够利用意外情况与讲授内容快速的合理的契合,借题发挥做“文章”。而且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和对话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大脑,然后让感情融会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最后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这种灵感性的发挥创造,是课前备课在课堂上的随时延伸,是教师各方面学识积累,各方面修养及激情瞬间的高度的凝合。

通过比较韩军老师的这堂课显示出的课堂机智,反观自己的失误,我是显得那么笨拙,那么幼稚。虽然这个同学的观点有些偏激,但是的确他对课文的挖掘更深刻,比我要更胜一筹。而且他的最高价值就在于不受传统思维和习惯思维模式的束缚,敢于想人之所未想,从而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如果当时我能够耐心地倾听他的发言,在全班同学面前鼓励他这样富有创造性的答案的话,那效果该有多好啊。这既能够充分肯定他,也能鼓励大家质疑,创新,同时也能让全体学生深化对文章的理解。我只要适当“露拙”一些,换来的将是同学们更积极的讨论与和谐的创新气氛。

究其失败的原因除了课堂驾御能力不强和各方面素质还有待提高之外,缺乏变通的能力,缺乏那种相机引导的教学机智是问题的关键。我太自以为是了,低估了学生的智慧,没有做成学生心灵海洋的推波助澜

者,而成了学生心灵火花的毁灭者。我想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看法,并努力想办法弄清楚学生的真实想法;而且要对症下药,像韩军老师那样本着平等对话的态度与学生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并且在和个别生对话时注意吸引其他大多数同学也参与其中,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和对话氛围,把说服个别学生的过程转化成促进全班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提问语

二、提问的方式

1、直接提问。直接提问是最为便捷地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程度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迅速了解教学反馈的方法。所以运用非常广泛。例:师: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魏源代表哪一个阶级哪一部分人的思想?齐答:代表一部分地主阶级进步知识分子的思想。

师:很好。代表一部分地主知识分子(板书)的思想。他们具有什么思想?请XX同学看书回答。生:他们开始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认识到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势力的威胁,要求改变现状和学习外国。

这里老师所提的两个问题就是直接提问。第一个问题要求直接回答魏源思想代表的是谁?第二个问题要求直接回答那一部分人有什么思想。

2、间接提问。钱梦龙老师在教《多收了三五斗》时提问:“有人认为:要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生活,写‘少'收了三五斗不是更好吗?或者更进一步写一个大灾年,颗粒无收,农民卖儿卖女,逃荒要饭,不是更能反映出农民生活的悲惨吗?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这是从反面提出假设,它比直接提问显得更灵活,而且更隐蔽,更能启发学生往深层次思考。如果换成直接提问:“为什么作者用多收了三五斗反映农民的悲惨生活?”两种问法答案虽然差不多,但启动学生思维的效果却大不相同。

3、升级式提问。是指一组提问语,按照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地形成梯形结构,由教师逐一向学生提出,借以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一位历史老师上新课时给学生提出了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层层剥笋,由易到难,最后一个问题直接导入新课。

师:中国近代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齐答:从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师:对!再请同学们回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起了什么变化?齐答:从封建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师: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生: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师:那么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

生: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师:对。自从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我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思想文化是社会经济的反映,并为它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思想文化也必然要引起变化。下面将第一章:思想和文化。

4、跟踪式提问。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一直达到理想的结果,得到满意的回答为止。这种提问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也体现了教师的提问应变技巧。教师只有在对所教内容精熟研究的基础上才能自如地进行跟踪式提问,不然就茫然不知所措。例一位地理教师在讲解植被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时就成功运用了这种提问技巧。师:森林被破坏后,气候会受到什么影响?生:那会气候恶劣,雨量就不稳定。

师:气候恶劣,对地表有什么影响?生:地表侵蚀,水土流失就严重。

师:水土流失有什么后果?生:会引起淤塞河道,引起涝灾。

师:这对农业会带来什么影响?学生的回答不言而喻,正是教师所要讲解的内容。这种自然跟踪式推进提问所获得的效果远比教师的一人独讲好得多。

5、导研式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既定程序连续地引导学生对某问题进行思考、研究的提问语。钱梦龙老师在教《词义》时有这样一段导研式提问。

师:今天我们学习知识段文《词义》。先拿一些东西给同学们看看。(手拿一本书)这本是什么书?齐答:语文书。

师:(拿另一本书)这本是什么书?齐答:英语书。

师:如果着这两本书并在一起,你们叫它什么?齐答:书。

师:说得范围小有一些。齐答:教科书。

师:(手拿一本词典)这本是什么?齐答:词典。

师:它是不是一本书?

生:是书。

第五编 教育教学金点子成功案例

第五编教育教学金点子成功案例 农村中学生的家庭教育 一、面临的问题孩子住校了,在家的时间少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也少了。据资料显示学中生觉得父母关心自己最多,但他们与父母聊天最少。94.0%的高中生觉得“父母关心我”,而只有54.8%的学生“经常和父母聊天”。中生学觉得烦恼无处可诉的比例最高,高达21.0%。中学阶段又是“多事之秋”,许许多多的问题可能在这一阶段出现—早恋问题,离家出走问题,……的确令人担忧。也有的家长可能会想,孩子大了,家长的话更不爱听了,功课难度大了,我们也辅导不了是不是就顺其自然算了。更有的家长总是描绘孩子会成什么样的人才,却很少想到,明天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家长的这些想法的出现给我一个的启示:中学阶段,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家庭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面向未来,迎接挑战。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父母,孩子倾诉的第一对象。经常会听到类似这样的抱怨,“我和父母有代沟,他们整天只关心我的吃穿、学习,却一点儿也不关心我的想法和情趣。不许看电视,不许和同学出去玩,尤其和异性同学,甚至同学打电话,写信给我,他们都要过问,和他们实在没话可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他们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家长们最好能够尊重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爱护孩子的独立人格。如留给他们个人的生活空间,尊重他们的隐私权,比如说进孩子的房间之前先敲门,进入后最好不要随便翻看他的东西,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同样,孩子会尊重你们,尊重你们的私人空间。所以,现在的初中生缺乏的不是家长的嘘寒问暖,他们更需要的是家长们的关心、理解、尊重和正确引导。我不知道家长每周和孩子交流的时间有多少,但不管你有多忙,当孩子放假休息,至少要有时间和他们坐下来谈谈心,了解了解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如“这一阶段过得怎样?”、“我们来谈谈如何?”真的出现了问题,要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心情,而不要没有弄清缘由就横加指责,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破坏亲子关系。还要解放孩子的嘴和脑,允许他们有发言权,如果孩子对父母有不同意见就会被视为“顶嘴”而加以批评,所以,父母要多点耐心,循循诱导。我建议,我更希望孩子有了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家长,向家长倾诉。父母,孩子倾诉的第一对象。 同学,孩子的真正的朋友。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对于寄宿制的中学生来说,与人交往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与同学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孩子个人成长尤为重要。现代家庭多是三口之家,每个孩子都渴望拥有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高兴时有人分享自己的快乐,烦恼时有人为自己排忧解难。父母在这时要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朋友,和同学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以下三点要借鉴。一、要热情交往。人际关系是互动的,不要总是消极地等待别人来主动关心自己,而要主动地与周围的同学交往沟通。开放自我是有感染性的,你对别人开放,别人也会对你开放。当对方走出故步自封、自我封闭的死圈子的时候,你不仅会对对方有更深一层地认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也会有新的认识和体验。二要以诚相待。人与人的交往,最重要的就是真诚和善意,这也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口是心非,虚伪傲慢的人是难以有朋友的。三要宽容谅解。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同学(包括自己)都还处于成长的阶段,处理问题常会有很多不妥之处,在许

成功的经典教育案例

成功的经典教育案例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成功的经典教育案例,供大家分享。 成功的经典教育案例一 给仇怨一个宽容的眼神 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教师,面对着一群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内心真是感慨万分。现代的孩子,他们心底有多重的是非观念与超前而剔透的审美观,在生活中,他们渴望得到肯定,得到赞扬,得到尊重。同时不希望受到束缚,在制约与被制约的矛盾挣扎中,他们体现出强烈的叛逆心。初出校门,登上三尺讲坛,看见他们迷茫的双眼和强烈的求知欲,顿感自己作为一名班主任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于是,我努力工作,全身心投入,以寻找自己生命中的那位贵人,并且也在班上时刻告诫我的学生们,积极的去寻找自己生命中的那位贵人......................................... 作为一名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眼前的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是未知的,甚至可以用童心未泯来形容,这保证我们很快的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同时也容易失去在学生面前的那份威严,怎么样才能够使自己的全新让学生感受到全心呢?下面是本人这半年来的小小感悟。 一、放正心态,从行为意识上改变学生现代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 者,而更多的应该是学生人生路 上的引导者。只有自己认为是什么了,才能够干什么 基于此届高一生源素质的整体较差,在初中就养成一些痞气的学生很

多,在利用我们亲和力较好这一优势的同时,切忌与学生走得太近,那样学生会肆无忌惮,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够严肃,他们会认为此老师好玩,我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说什么做什么老师都不会说什么的, 久而久之,他们就不会把老师放在眼里。 班上有个叫肖健的学生,平时吊儿郎当的惯了,老师叫做什么都是拖拖沓沓,无所谓的态度,有时还爱瞎起哄,接话茬子,有时搞得任课老师特狼狈。一次上课,当我一背对学生写板书就有人在下面用平面镜满教室的反射太阳光,几次善意的提醒后,根本就没有用,于是乎,我转身大声的吼到:" 肖健,你在干什么?现在马上给我到教室去反省,反省好了再上课!" 听罢,他胆战心惊的到外面去了,并且接下来的日子里表现也乖多了,也 不再那么轻易的违反纪律了。所以对于本质不坏,只是自制力差的学生来说,这种强硬的态度是非常有效的 二、用浓烈的爱去关注他们 在大学时我就看过,著名班主任李镇西老师的班主任日记,其中以句话是这么说的:'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对年轻的班主任而言,我们可以没有不怒而威的丰厚阅历,可以没有这样那样的教育技巧,但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我们都不能丢弃对孩子的爱。'刚接手这个班,听军训班主任说到一个叫邓春财的学生特难管理,于是我就多了份心,开学之初就特意的观察他,此学生长得高高大大的,留意过个性 的头发,虽然其中有些头发比较长,但是却没有一点痞气,看起来也还算精神。于是不管什么时候,我就有意无意的关注他,有意无意的提醒他,有意无意的找他谈话,让他的心躁动不起来,并安排一个纪律委员让他干,这

教育教学金点子成功案例【优质】

教育教学金点子成功案例【优质】教育教学金点子成功案例 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金点子成功案例申报表单位,全称,:昌乐县高崖镇包庄小学 教法及让自主互助“活”类别学法指题目参评主体徐凤艳起来导 目前,虽然倡导自主互助学习,但很多教师只注重表面形式,问题的提没有真正实施,压制了学生的潜能,使教学没有真正的活力。出 解决问题一、轻成绩重能力,放手让学生去做。的方式方二、保护优秀生的自尊,是做好班级工作的主动力。法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效果二、教学成绩事半功倍。 县市区意 见 市评审意 见 让自主互助“活”起来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要求每个班准 备一块最精彩的节目,在全校“六一”儿童节庆祝大会上演出。我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同学们,出什么节目,由班委会成员定夺。于是同学们立刻献计献策,最后,大家一致决定由我班在校文艺队上的四名同学来一个器乐小合奏。在这四名同学中,张昊的二胡拉得最棒。作为班主任,我趁机参加意见:以张昊为主,先由她定下自己熟悉的一首曲子,但我又担心其他人从头学曲子,难度太大,演奏起来容易出错,所以我决定精减人员,只让张昊拉二胡,王钰同学用笛子合奏。我的意见一说出口,她们当时没说什么,可其他两名同学立刻低下了头。我意识到自己的决

定有些武断,没有考虑到她们的心理感受,因为她们都是班里的佼佼者,自尊心特别强,班里这么重大的事如果不用任何一个,她就会觉得没面子。 下课后,张昊和王钰同学亲自找到我,要求四人一起演奏。我说出了顾虑,可她们却恳切地说:“我们会帮助她们尽快学会曲子,保证没问题。”可我的顾虑还是没打消,但看到她们恳切地目光,我也没再坚持。 她们回去后,做通了其他两位同学的思想工作,除了练好学校文艺队上的节目外,就抓紧一切空余时间练自己班级的节目。有一天下午,已经放学了,当我正要回家时,却听到音乐室里传来断断续续的器乐声,我心想,可能是我班的小器乐队在练班级的节目吧~于是我悄悄靠近音乐室,嘿~正是我班的四位同学,她们有的教,有的学;教的卖力,学 的吃力,弹一会曲子,再互相研究一番,还挺有一股“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劲头~ 她们忙里偷闲,练了十来天,最后竟演奏出了一支动听的曲子~并且自己编排了上台和下台动作,还真不错。她们互相鼓励着,帮助着,最后演出竟然非常成功。她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是啊~一块小小的节目,虽然在台上表演了二三分钟的时间,但在台下,她们花费了多少心思,付出了多少努力~毕竟这“自主互助”的花蕾绽开了美丽的花朵,她们怎能不高兴, 从这个案例中,我体会到,优秀生的自尊心特别强,自主能力也很棒。在班级工作中,对待这些优秀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轻成绩重能力。如果把老师的意愿强加到她们身上,会使她们成为只会被牵着走的小绵羊,而不能充分发掘出她们的才能。相反,如果放手让她们去干,她们会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体验小主人身份的同时,能把事情干得更漂亮,并使自己的才能得以展现,得以升华。事实证明,轻成绩重能力,既能培养学生自主互助能力,又能获得不不非的成绩。

教学机智成功案例

课堂教学机智案例欣赏 ▲教育机智实际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是对教师是否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广博的知识的考验,很明显这些能力决非来自于天赋,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的磨练和经验的总结中逐渐形成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技巧。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突发情况,能迅速、敏捷地做出正确判断,妥 善地处理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教学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作出判断、处理,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学机智既体现在解疑释难中,又体现在生存技能的学习中。 ▲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并在长期的实践体验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善于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临场应变能力。教学机智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也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因为教师虽然可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测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的情况预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 ?案例一: 在美文《荷塘月色》的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说:“老师,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如此美丽,可是, 我表姐说,她去年到清华大学看荷塘,结果不是很美。” 我突然想起,以前有同事也跟我谈到过类似的感受。那时,我只是以“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敷衍过去,并没有给出让对方满意也让自己满意的解释。 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我突然想到了“景语,皆情语也”,于是机智地解答道: 同学们都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知道近代学者王国维关于“情”“景”关系的论述: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我以前的同事去看了清华大学的荷塘后,和你表姐有相同的感受

小学金点子案例

教育教学金点子成功案例申报表单位:古城街道北洛中心小学

一石激起千层浪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上,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站在讲台上大声讲解,累的口干舌燥,而有些学生不是在做小动作就是注意力转移,表现为:上课不专心,东张西望;对老师精心设计的提问和启迪,全然感受不到。让学生真正做到倾听很不容易,更谈不上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了。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入手进行研究。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要上好一堂课就必需使教与学紧密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才能使学生的学带有积极性。 1、结合教学内容开课引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不能像例行公事似的。教师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比如讲授《黄山奇石》,在解题之后问道:“黄山石头“奇”在哪里谁能说出黄山奇石有哪些形态”学生急于到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这个引言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氛围中,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使自己得到充分发展。 2、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每天一堂接一堂40分钟的课,即使教师精心设计,认真讲述,对于生性好动的、耐心有限的学生来说,仍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要使学生觉得上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而课前设计好的问题情境如果是用平淡无奇的语言叙述出来的,那就很难激趣了。事实证明,课堂上通过创设富有趣味儿的问题情境,质疑引导远比平铺直叙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好比向一直平缓流动的溪水里投入几个石子,却可以激起很多的浪花一样,新课程需要这样的“石子”,学生更需要这样的“石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语文教师手中如果有了精心设计的“激起千层之浪”的块块之“石”,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和

(完整版)学校德育金点子成功案例征文

学校德育金点子成功案例征文 篇一:德育“金点子” 德育“金点子” 作为重新开办的重渡村小学,开展德育活动,进行德育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完全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就重渡村小学的具体情况,开展了以下几项德育活动: 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中,自己首先做一个爱劳动的典范,从而引导、带领孩子们体验劳动之美。在课上,在课下,在生活的角角落落绽放教师的劳动之美,在学生面前起一个表率作用。 二、运用多媒体播放《孔融让梨》等中华德育小故事,展开讨论,并写出观后感进行交流,号召学生学习其精神。 三、开展“我为爸妈炒菜”“我为爸妈洗衣”“我为爸妈洗脚”等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劳动的艰辛和快乐,进行交流。 五、在特殊的节日(如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老人节等)里,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六、间周举行一次劳动主题班会,对学生的值日情况进行总结表彰,让优秀的劳动之星从班集体中脱颖而出,并借助学校的宣传栏进行宣传,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从而树立学生积极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进行四规教育:校规、班轨、餐规、舍规。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强化“规范教育”的基础上,围绕“自我管理”,鼓励孩子制定自己的“班规”和“舍规”。因为既然是营建一个温暖团结的“家”,那班规就是“家规”,每个学生都是“家庭成员”。订家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激励,是教给孩子一个支撑一生的东西。 八、教室和宿舍都有专属的“自留地”,学生在墙上写写画画,既可以针对自己的“小习惯”做自我警示,也可以抒发“豪情”。 九、喊响:餐桌文化,直击偏食和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就餐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轮流把饭菜分发到餐盒里,70个孩子就餐,餐厅鸦雀无声。 十、让学生懂得“孝道”。发动孩子们制定了一个《班级孝道制度》,并把学生周末返家的那天定为“孝道日”。他教给了孩子具体“行孝”的方法:进门先问候,出门说再见,外出打招呼,按时回家;帮家人拿拖鞋、倒茶、捶背揉肩, 自己床自己铺,自己衣服自己洗,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大人问话积极响应,主动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主动与家庭成员交流??布置“爸爸妈妈谢谢您”、“我想对您说”两个“感恩作业”,并通过“家校反馈本”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要求家长将学生在“孝道日”的表现情况写在本子上由学生带回学校。 十一、把评价权交给学生,推行“学生评价班干”,班干信任度低于80%的,要积极改进,改进不好的要“引咎辞职”;推行“学生评价教师”,教师满意度低于80%的必须反思自己,取消当年的“评先”资格。 十二、校园活动管理,全部交由学生组织和评价,学校的重大活动都由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学生们围绕“养成”和“作风”,成立了“校风督查队”,就寝、就餐、两操、卫生等日常工作全部由学生自己管理。

金点子案例——统筹布置作业-落实减负增效

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金点子成功案例申报表单位(全称):昌乐县朱刘街道中学

统筹布置作业落实减负增效 【问题提出的背景】 在作业改革潮流中,作业形式不再是单调的知识巩固型作业,实践体验型、探究型作业走进课堂,有效增强了学生的作业兴趣,使得学生的业余时间忙碌起来。特别是在345优质高效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课前延伸与课后拓展步骤的设置更加充实了学生的作业量。可时间一长,却发现学生对作业学习激情不高,甚至部分学生的作业存在抄袭、应付现象,经调查发现:80%的学生觉得作业太多,时间不够用,大量占用了学生的闲暇时间;95%的同学认为很多作业布置有冲突现象:有的同学说——地理老师安排我们开展家庭用水调查实践活动,可我们前不久在生活教育课中已尝试过这样的活动,这次我们就懒于去做,凭印象完成调查报告作业;还有的同学说,我们的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与亲子共成长活动有许多相似之处,何不将两个学科的作业一起布置,我们也可以节省时间……句句话语让我们认识到当前我校作业布置中存在的弊端: 1、每一科的老师只是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需求去布置作业,从单科来看似乎作业量不大,但是学生所要面对的并不是一科的作业,而是所有科目的作业,这样一来作业量就会超出学生的合理范围,严重占用了学生大量的闲暇时间,必定导致学生为了完成繁重的作业而且消极应付。 2、作业布置缺乏各学科间的统一调控与整合,导致作业布置中的雷同、冲突现象时有发生,不仅重复占用学生的闲暇时间,而且减弱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3、长期以来,教师掌握着布置作业的权力,作业的模式单一、缺乏层次,让全班甚至全年级统一步伐齐步走。这样的作业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与个体需要,导致学生无法用作业准确反馈自己的学习信息,将作业当做一项任务完成,应付作业现象时有发生。 上述弊端使得作业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严重影响了作业的功效,减弱了作业布置的意义。因此,统筹作业布置,是我校落实减负增效必须考虑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一)知识巩固型作业的布置,立足差异,统一调控 1、立足差异,让每位学生在选择中得到发展 我校要求任课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后拓展步骤中多布

教育学生成功案例

导师辅导学生典型案例 陶丽娜 在神圣的讲台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可有时心理距离却远远超过时空距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发生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小插曲,使人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每个班级都有行为习惯欠佳的学生,比较懒惰,好撒谎、消极放纵。他们往往在成绩上与其他同学有比较大的差距,由于知识断层使得他们与其他同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了放弃心理。直接的表现就是无法完全参与到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常有出人意料的异常举动,已引起别人的重视,说谎、不做作业,有的甚至在课堂上放纵自己,或者借机起哄捣乱。 比如:我班李桂龙同学,其父母为双职工,文化程度均为初中毕业。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庭教育属溺爱型。经常惹事生非,一双大而有神的眼睛显示出其旺盛的精力。可他天资比较聪颖,接受能力也比较快,打球、跳绳、跑步样样在行,并且也为班集体争过不少荣誉,就是贪玩,不爱学习,品行也不好,爱骂人打架,做恶作剧,捣乱课堂纪律。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成绩很差,上课经常打不起精神来,作业也常常拖拉不做。 本学期我对他专制订了学习目标:首先使他尝到成功的乐趣,从多方面入手,耐心引导,具体帮助,使他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再者不急于求成,不强迫他学习,想法设法给他以帮助给他以鼓励引导,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最后还经常捕捉一切时机,不断刺激他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从多方面、多渠道培养他的学习兴趣, 经过该生的努力,学习态度有所好转,课堂上注意力也比以前好多了,作业也能够按时完成,成绩在一点点进步,因此,针对类似该生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从而提高了学习成绩。 总之,一个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的形成、学习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教师平

教育教学金点子案例---2

用爱心可以挽救一个学困生 诸城市明诚学校------韩炳善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不知不觉我从教已经三十六个年头了,在这些年中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每天与学生接触得最多,许许多多烦琐的小事,都需要班主任用心去分析、处理,否则会给班级建设和孩子们的成长带来极坏的影响。下面是我做班主任工作中感受很深的一点经历: 【问题的提出】 在2009-2010年上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班主任,我班有个学生叫于淼,父亲和母亲外出打工,跟随爷爷奶奶上学。几周下来,我发现他纪律涣散,上课无精打采,要么自己搞小动作不听讲,要么影响前后桌同学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并且脏话不断;家庭作业要么全留空白,要么乱写一气,全是错题,做得错误百出。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课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每次测验,各科成绩都是个D。我班的任课老师都认为,这孩子基础太差,而且缺乏最起码的上进心,提高看来是无望了。听了这些话,我的心情分外沉重,难道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堕落吗?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做一个同学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虽然口头上答应了,可过后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凉了,算

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学困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于淼,誓不罢休。【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于淼的情况,考虑再三,我决定从三大方面入手。 首先,我抓住一切机会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有次下雨天,碰上他忘了带伞,我连忙送伞给他……经常找他闲谈,引导他用感恩、享受的心态看待现实生活……其次,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还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此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这个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他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于淼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某某同学的帮助。在我的耐心教育、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我发现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他上课遵守纪律了,学习也比以前努力了,甚至自己主动值日,而且劳动也积极了,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您和同学都这样关心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谁?”我笑着

小学语文教学金点子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金点子案例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这是建立教学过程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点。从学生来说,意味着学生要自觉做学习的主人,切实变被动为主动,变强制为自觉,变接受为发现,变依赖为独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依赖性;从教师来说,意味着教师必须把学生做为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尊重学生人格,相信学生潜能,站在学生立场上为学生着想,努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自觉实践,决不生拉硬扯、强行灌输,也决不一厢情愿,包办代替,让学生有独立学习的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主导-主体”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当代在国际上最具影响的两种“学与教”理论的结合,由于“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对这两种理论做出了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的优势整合,既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1.“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是针对长期以来小学阅读课堂教 学中学生只能一味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提出的。它以多媒体教学网络为技术依托,强调在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开放引导、多元调控,使学生的语文素质获得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2.“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是由学生的自读感悟和教师的开放引导这两个核心变量交互生成的。我们把“自读感悟”这一变量放在模式的首要位置,意在强调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这也是“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在时间序列上的必然逻辑。 3.“自读感悟”这一变量着眼于学生的学,是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本质反映。自读感悟,意味着学生在阅读课上应该自由地读感悟、自主地读感悟、自信地读感悟。一个“自”字,集中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读感悟”则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阅读课

教学成功案例

教学成功案例 陈博文是我班的一名学生,一个性格很开朗的并且调皮捣蛋男生。但不知为什么语文和英语成绩总是不理想。给他上了几次课以后,我发现了他的“症结”所在。他的非常聪明,思考问题比别的学生都要快一些,想法也非常独特,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做起基础题来总是丢三落四的,丢分不少。一些常用、惯用的字词记得不牢,或记住了却不会运用,基本的语文知识也容易混淆。针对他的情况和特点,我为他“量身定做”了一套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首先,从基础知识入手。着重加强、巩固扩大他的基础知识,为他将来能更好更顺利地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其中的道理就如万丈高楼平地起吧。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基础知识题和一定的做题技巧。这样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加强他这一薄弱环节。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还注重不断地鼓励他取得更大的进步,帮助他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他浓厚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我的这一步教学方案确实行之有效。 其次,在加强他最薄弱环节的同时,我还注重在他其他环节上的提高,甚至拔高。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一展开,比如:

①在朗诵方面:他的朗读声音非常洪亮,但为了使他的朗诵水平进一步提高,除了让他上课多发言之外,我还外加了有一定难度的课文,这样就促使他读的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②在阅读方面:他比较喜欢看书,我特意从定西买来一些课外书,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着阅读的乐趣,同时也逐渐喜欢学习了。多读一些课外作文,引导他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自如地表达。 ③在字词方面:我每天都进行一个小测试,课余时间在我的房子背生字或课文,让他感觉到学习一天也不能松懈,长时间我感觉他的记忆力特别强,只要让他自愿的记忆,他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记很多东西。 看着他一天天地在进步,作为老师,我心里感到很欣慰,虽然期中考试他有点退步,但对于以前来说进步了很多,上课可以回答问题,下课喜欢帮助其他同学,现在的他是个很可爱的小男孩。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案例 案例11 [案例描述]为推广新的广播操,某校决定举行广播操比赛,有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广播操比赛全过程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四个班主任在动员,训练中对学生的教育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比赛结束成绩公布之后。 某(1)班(冠军):同学们,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荣获了四个班级广播操比赛的冠军,老师祝贺你们,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某(2)班(第三名):老师不打算对这件事进行评价。 某(3)班(第四名):同学们,这次广播操比赛,很多同学都尽力了,但还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因而成绩不太理想,失败不可怕,只要同学们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将成功的经验用之于今后的活动中去,改进这次比赛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能够成功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这次比赛同学们成功的方面和失败的教训…… 某(4)班(第二名):这次比赛由于有的同学不努力,我们班没能获得冠军,老师很失望。 问题:请你根据四位老师不同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案例分析]举行比赛,肯定有一个班是冠军,至于是哪个班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不能把这次比赛与整体教育割裂开来,认为纯粹是一次机遇。从动员比赛到结束的过程中的教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获胜后怎么教育?失败后怎么教育? 案例12 [案例描述]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 “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 我听了气不一打处来,“你┉┉”竟一时语塞, 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 “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 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 问题:当学生不愿听时,怎么办?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案例分析]我认为课堂上提倡教学民主非常重要,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是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只有走进他们,深入其中,知其所想,给其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教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才是学生最为欣赏的。学生不愿意听就不能强行他去听。 案例13 [案例描述]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为他写道:“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问题:请你分析一下这位老师评价的成

生活教育教学金点子案例学习资料

生活教育教学金点子 案例

生活教育金点子案例: 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问题提出: 习惯会造就一个人的性格,习惯的力量是顽强而又强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并且恒久不变。一个人的习惯之所以称之为习惯,那是长期形成的。因此,对学生而言,良好的习惯,需要学生不断保持才能逐步形成,让学生在较长的时间里予以坚持,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抓潜移默化就尤显其重要。作为我们班主任老师,就要在以后的生活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注意问题: 小学生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小学生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小学生的未来。因此,我们教育教学的重点落实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上,我们从“低起点,细要求,强训练,勤引导,常评价”几方面对学生的进行养成教育。 1、低起点 我针对学生的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加之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大多习惯不好,有的甚至刁蛮任性等,我对自己说:教育切不可心急。我以平常心态对待小学生的缺点,并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等待学生的成长,为他们设定小目标,低起点,细要求。我学会了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承受、掌握情况,让他们在平时学习中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步步走好。同时帮助他们树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信心。如

为了克服学生对做作业的畏难情绪,为以后养成良好作业习惯打下基础,我布置的作业较少;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写作业;并只提两个小要求:做作业时一不讲话,二不玩,只要做到了,就是认真的好小学生。要求低学生很容易就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这样为他们的学习设置台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其不断进步。 2、细要求 小学生天真烂漫,活泼爱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词语理解不够。因此,我对学生的习惯要求力争做到了不空洞,不笼统,细致,实用,让他们一听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我还针对小学生喜欢儿歌的天性把一些行为要求和习惯养成方面的规范编成儿歌,既琅琅上口,好记易懂,又能渗透到小学生们的心灵,规范他们的行为,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强训练 提出了一些细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而且训练要严格,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耐心。如为养成学生的文明行为,我要求小学生说话要轻,走路要轻,不随便拿同学的东西,室内不乱喊乱叫,课下不追逐打闹,不做伤害别人的事情,不随便撕纸,不随扔废弃物,走出教室列队、做操要走整齐,因为每一位学生代表的就是班级的形象,一开始,我几乎天天跟踪、监督,直到他们自己意识到才敢放手。虽然刚开始时花时多,但这样几次三番强化训练,行为要求已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4、勤引导

一次成功的教育案例

一次成功的教育案例 我今天要分享的是我一次自认为比较成功的班会教育案例,班会的主题“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孩子们真诚的发言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初一的孩子们进校已经快一个月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也逐渐加强,但当时学习小组还处于雏形阶段,又加上班里有几个特殊的学生,整个班级的向心力还没有达到我理想的状态,我觉得有必要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知道班集体凝聚力是多么重要。 任班主任不久,经验确实太少了,开班会前的10分钟,我还不知道怎么组织班会,难道是说教式?给他们讲一大堆的道理来论证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难道是条条框框式?用一系列的规定约束他们的行为。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样的班级向心力最强,最终我把发言的权利几乎全放给了学生。 我简短说了一下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也要创建一个凝聚力强的班级的决心。然后,要求每个同学列举一个和谐的班级或凝聚力强的班级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孩子们真是畅所欲言:“团结、友爱、宽容、分享、共创佳绩、爱护班级、男子汉、自信、分担、不放弃、统一目标、勇于承担、勤奋学习……”,孩子们情绪高涨,好像有说不完的话。我把孩子们说的一条条全写在黑板上,然后又把孩子们写的特点分为三类。和“团结”是近义词的有一致对外、齐心协力、团结互助、共创佳绩、劲往一处使……孩子们说着,我把这些词语用红色粉笔圈起来;和“宽容”是近义词的有分担、仗义、分享、

信任、男子汉……我把这些词语用蓝色粉笔圈起来;和“自信”是近义词的有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勇往直前……把这些词语用黄色粉笔圈起来,所有的词语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粉笔圈起来后,孩子们发现,原来创建一个凝聚力强的班集体是需要我们大家团结起来,需要每个人互相宽容谅解、需要我们自信和勇敢,借用潘东平老师上心理课的一句话就是“一个好团队需要起音、专业音和团队音”,而“宽容”、“自信”和“团结”似乎就呼应了“起音”、“专业音”和“团队音”。 此刻,班会还未结束,每个孩子说出了为提高班级凝聚力自己需要努力做出的几点和需要反省的一点。 李:男子汉、好好学习、信任。反省:帮助他人 郭:做好分内事、帮助同学、友爱反省:让大家做的更好 李:努力学习、听话、帮助别人反省:上课不说话 王:为班级奉献、关心同学、让班级有活力反省:不放弃李奥 张:男子汉、听话、劲儿往一处使反省:好好学习积极向上 陈:友爱同学、尊重老师、认真学习反省:上课认真听讲 …… 班会的效果如何我只能慢慢的品味,只知道班会时孩子们的倾听很认真、孩子们的发言很真诚、孩子们的情绪一直很高涨,也许孩子当时只是一时的感动,而后会犯错、还会破坏班级的和谐,但我相信通过班会孩子们一定有所触动。直到现在每逢孩子们在周记中或在言语中把七(1)班说成“咱家”的时候,我还会想起那次班会的情景。

关于评选教育教学金点子案例的通知201610 20

关于评选教育教学金点子案例的通知 各学校: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组织街道中小学金点子案例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内容范畴 参评主体为街道中小学干部和教师。既可以是学校集体的创新案例,也可以是年级组、教研组、班级的成功案例,还可以是多人合作以及个人对学校管理或教育教学的好想法、好主意。 二、撰写要求 1.金点子案例应紧紧围绕立足教学实际、破解教学难题、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家长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 2.填写《中小学教育教学金点子案例申报表》(见附件1)。 三、申报要求 小学:舜王、箭口每校5个,程戈庄、无忌每校4个,其他每校2个;初中:箭口10个,舜王8个,中心校人员、幼儿园、成教自愿参加。多报不限。报送时间为2016年10月30日以前,金点子案例纸质文本和申报表报送中心校办公室,电子稿发办公室邮箱。过期不予受理。 四、组织评审 1.学校评审。积极发动全体教师认真参与撰写。学校成立评审小组,经公正、公平评审,择优报送。 2.街道评审。组织专门人员将对所报送的金点子案例组织评审,设一、 二、三等奖,通报表彰。 五、其它要求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评选,择优报送。 2.做好相应研究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以备考查。 3.严禁网上下载,一旦查实取消评奖资格,全街道通报批评。 附件:《中小学教育教学金点子案例申报表》 舜王街道中心学校 2016年10月20日

附1: 中小学教育教学金点子案例申报表 注:1. 学段为:小学、初中。“类别”一栏为:学校管理、德育或教法及学法指导; 2.参评主体属集体的填写“某校某教研组”等或前3名成员,参评主体属个人的须填写真实姓名。

金点子案例示范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规则一、问题的提出:

在学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课前,我要求学生搜集并整理有关中日关系的材料,以备课上交流展示。在教学过程中我出示了以下表格: 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 在学生讨论的同时,我到各个小组巡视并参与其中,结果发现了不少问题:有的同学闷头看课本根本不参与讨论;有的则滔滔不绝,可话题早就离题十万八千里;有的小组讨论异常热烈:组员抢着发表自己的见解,一个还没有说完,另一个却又岔开了话题,其他的组员则窃窃私语。更有甚者把讨论当做座谈娱乐——聊起了天。课堂无组织无秩序一片混乱,展示时小组内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最终,合作学习事倍功半,课堂讨论效果为零。针对“无效讨论”的问题,我认真做了教学反思。 二、原因分析: 由于事先没有作出要求,学生对讨论的程序、规则不甚了解,学生思想上也比较放松,因此,课堂讨论处于自发的无序状态。要想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必须制定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规则。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课下召开小组长会议,找出本节课小组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同学们的提议制定了如下规则: (一)思: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首先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二)听:专心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边听边想。不要随便打断别人发言,有不同意见,等同学表述完后再提出。若是同学回答有误,不要嘲笑,学会尊重他人。 (三)说:发言要围绕中心问题,言简意赅,有条理。别人对你的发言有疑问时,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当遇到有多位同学与你一起抢答时,要学会谦让,给别人一次展示的机会。(四)评:先肯定对方意见正确的一面,再批评错误的一面,然后或更正或补充。评价他人时,态度要诚恳,不嘲笑、讽刺他人。 (五)帮:要主动帮助组内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不得取笑他们、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六)管:小组长负责维持小组纪律,根据组员的学习实际,分配学习任务。课堂讨论时小组长要对本组同学做好协调,让合作学习井然有序地进行,并对本组同学的意见作出总结,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及时展示学习成果。组员要服从组长的管理。 (七)该规则由同学们共同制定,应严格遵守。 四、取得的成效: 合作学习规则制定出来后,同学们都表示能自觉遵守。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课堂讨论明显的有序多了,学生合作能力增强,能够顺利

成功的教学案例精选

成功的教学案例精选 成功的教学案例1 一.案例背景 李淋江是我实习的八年级144班上的男生,14岁,傣族,性格活泼好动。记得我第一次去上课的时候他与他同桌都很兴奋,总是在课堂上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刚开始我没说什么,后面我提醒了一下课堂纪律,这节课他和他同桌就安静了一些,也没说什么与课堂无关的话。下课后我单独找他聊了下,问他怎么在课上说那些无关的话,他告诉我他看到新老师很激动,很想表现自己,让老师知道自己的存在。 在之后的课上,李淋江同学还是有些坐不住,爱说小话,但影响不算大。在课余时间我向其他同学了解了一下,也向班主任指导老师常老师了解了情况。他从小学升初中的成绩还是很好的,有一百六七十,但是可能是不适应中学生活与学习节奏,他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到后面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上课总爱说小话,其他老师课上都不管他了。 李同学很喜欢打篮球,我在晚饭后总看到他们在球场上打球。有些时候我没课也会和他们一起上体育课。在课下我和他们说不要把我当老师,做朋友就好。因为李同学的头有点大,同学们就有点取笑意味的叫他大头,后来我在课上就说头大的人其实都很聪明,因为他们的脑容量都比常人大。并且夸李淋江同学很聪明。而且我对同学们的要求就是,一天一点进步,只要今天比昨天掌握更多的知识,考试的时候就算只是0.1分,那也是进步。 后来,在我的课上他总爱回答问题,刚开始真的感觉他的基础很差,好多该会的东西都不会。尽管不会,可是他还算是认真的在听我的课,课

下我也会找时间帮助他补基础。可是过了一阵子他就又开始上课走神捣乱了。为此我就特意的找他谈话了,原来他的同桌也很爱讲话,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他觉得学习很累。了解情况后我就 给他换了个比较安静腼腆的同桌,互补一些。同时根据他的性格帮 助他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经过了两个月的相处,李淋江的改变真的很大,在课上积极回答问题,虽然很多时候都是不对的,但我一直是持鼓励的态度。相 比起其他一声不出的同学,李淋江同学的积极发言能很好的帮助课 堂教学的进行,给其他同学做榜样。在后面,李淋江同学听课越来 越认真,也会提出一些他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在期中考试中成绩进 步很明显,相比第一次月考,生物进步了30分。并且总分排名由原 来的31名(班上共41名学生)一跃成为第7名。让其他同学吓一跳,总问他怎么学的。他只是说加油,我们都可以的。这次的进步给了 他以及其他同学很大的鼓舞,班上的学习氛围越来越好。 二.案例分析 从背景我们知道李淋江是个很普通的,爱在课堂上捣乱的差生。经过和老师的交流、相处逐渐在改变,学习成绩上来了。在老师和 同学面前的形象改变了,学习动力更强了,在班级里的影响力上来了,这种生活是每个学生都想得到的。可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这 样的。那么李淋江能够进步飞快的原因何在?我们仔细分析背景就可 以看出,首先,李淋江同学自身在智力方面的条件并不差。其次, 其实学生都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的,并且想老师多关注他们,了 解他们,和他们友好的相处。特别是所谓的差生,他们心里也想有 一天自己也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家长眼里的好孩子。只是每个人 的情况不一样,受到的待遇不同,就导致了好多学生慢慢的走 向了“坏孩子”的行列。这和老师,家长都是有很大关系的。在背景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只要老师多关心他们一点点,在生活中平易 近人一点点,学生都是可以变的更优秀的。关键就是家长和老师有 没有真正相信他们。在学校里老师只重视优生,这些成绩稍差的就 不管不顾,时间长了,可以学好的学生最终也会慢慢落后的。 三.案例反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